赞美茶花的诗句

| 英国移民 |

【www.guakaob.com--英国移民】

赞美茶花的诗句(一)
《山茶花》

《山茶花》课堂教学实录和反思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神龙小学

张岩

一、 欣赏山茶花,整体感知文本。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山茶花吗?

生:没见过.

师:其实它可是你们的老朋友了,只是你们不认识它.(出示校园里的山茶花图片)我们一进校门它就在路边左侧的花园边。在这百花凋零的冬季,它迎着寒风孤单地绽放。现在你们认识它了,一起叫出它的名字——山——茶——花

(教师板书课题)

[入境——启动学生的情智 欲读《山茶》先识花,让学生从身边的物生出亲近感,使学生立刻进入学习情境,以良好的心境体验文章的情感,引发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愉悦的读书热情.]

师:山茶花是人们喜爱的花,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古往今来来,许多文人墨客对山茶也情有独钟,请大家读读我们熟悉的宋朝诗人陆游赞美茶花的诗句。 (出示“雪里开花到春晚,世间耐久孰如君? ”)

(学生试着读“孰如君?”中赞美的语气。)

[赞美山茶的诗句很多,在此处选择这句用反问语气赞美山茶诗句,就是让学生初步感知反问的作用,看似无意,却是为后面的文本学习埋下匠心的伏笔]

师:一位叫李华岚的作家也爱山茶花,写下一篇优美的散文“山茶花”,下面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方式朗读课文,把文章读得正确、流利。

(教师请多名学生朗读全文,评点)

师:我们刚才流利朗读了课文,下面请大家再次自由读课文,看看课文哪些句子是作者直接写出他对山茶的喜爱,拿出笔来在这些句子下做记号。

[感悟——生成学生的情智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学习中形成的情感,使他们提高迁移运用能力,来推动学生对课文的语言文字的品赏,在品赏中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发展升华。初读课文,通过各中朗读方式,诱发情智,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在自己寻找作者对山茶喜爱的句子中感知内容,并初步把这些内容分类,在感知中能发现问题,探究问题。]

师:下面请同学来回答,回答时请你说清是哪一段的哪一句,大声读出来。

生1:第一段“真是美极了”和第二段最后四个字“真叫绝”。

生2:我要说的是第三段最后一句,“即使闭上眼,你也会感受到美啊,美啊„„” 生3:山茶花骨朵,好一股特别劲!(学生读得不流利)

师:请你再读一遍,让我们从你的朗读中感受到作者对山茶的赞美。 生4:山茶花的白那是怎样的白呀„„

生5:那粉红的呢,仿佛织女用白云和朝霞织成的轻纱。

师:其实这一段有一句话把对白色和粉色山茶赞美都包括在内了,是哪句? 生(齐)即使闭上眼,你也会感受到美呀,美呀!

生:我找的是第六段的这一句 “下了那么大功夫,花了那么多力气,开出的花怎么能不美呢?”

生6:我觉得这一句不是赞美山茶的句子,因为赞美一般用感叹号和句号,可是这一句用的是问号.

师:其他同学能说说自己的意见吗?

生:我觉得这是在赞美山茶,不过用了反问句。更深刻表达作者喜欢山茶花。

[前面的伏笔让这里的难点迎刃而解,学生对反问句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师:那你能将这句话换一种肯定的语气说,意思不变吗?

生1:下了那么大功夫,花了那么多力气,开出的花不能不美。

生2:下了那么大的功夫,花了那么多力气,开出的花真美!

生3: 下了那么大的功夫,花了那么多力气,开处的花就是美!

[趁势扩展,通过给反问句变换说法的方式,巩固反问句作用的应用。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设计专门的语言训练时空来发展学生语文技能。]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用赞美的语气来读这句话吧。

生:下了那么大功夫,花了那么多力气,开出的花怎么能不美呢?

师: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老师把大家找到的赞美山茶的句子显示在屏幕上,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想想作者用这些句子分别赞美山茶的哪些方面?联系上下文看看。

生1:“真是美极了”是在赞美山茶的颜色。

(板书:花色美)

生2:“真叫绝”也是在赞美山茶的颜色。

师:你真会读书。

生3:“下了那么大功夫,花了那么多力气,开出的花怎么能不美呢?”是在赞美山茶花的骨朵。

(板书:花骨朵美)

生4:我认为“即使闭上眼,你也会感受到美啊,美啊„„”是在赞美山茶花的形状,因为这句话的前面一句就在说山茶花的花形也很美。

(板书:花形 美)

生5:“即使闭上眼,你也会感受到美啊,美啊„„”也是在赞美花色。

师:认为这句话在赞美花色的同学,请你也像那位同学一样,将第三段默读一遍,再说说你的理由。

生4:这一段先写了三种颜色的山茶,后写的是花形,所以我现在觉得这句话是赞美山茶的颜色,也在赞美山茶的形状美。

师::无论是认为这句话在赞美山茶的颜色还是赞美山茶的花形,老师认为都是有道理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学们在阅读时有自己的理解、认识,我尊重大家意见。

[我先预想“即使闭上眼,你也会感受到美啊,美啊”这句是在赞美山茶的花形,学生的对文本的不同解读让我对自己预设及时进行调整,使这一过程得以完善。我认识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兴趣、情绪、意见、观点,乃至错误的回答都应是完善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性资源,教学过程的推进必须纳入这些变化的学情,语文课堂才会焕发出鲜活的生命的气息。学生的发言也让我体会到他们思维的火花在如何闪耀,他们在感悟中启迪智慧,深化情感的体验。]

二、品读文本,感受山茶花的美。

师: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文章的脉络,下面让我们随着作者的脚步,一起到茶园去看看,漫步在茶园,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那是怎样的景色?请大家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学生自由读书后指名读课文)

师:古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要说“文中有画,画中有文。同学们,你们从第二自然段,看到一幅怎样的画?

[与其说把语言读成画面,毋宁说把语文读成了言语.]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后指名读) 师:我好象看到山上开满白色、紫色、粉色、红色、墨色的的山茶,还有好多种颜色的山茶花开得很漂亮。

生:我仿佛看到满园都是五彩缤纷的山茶花,看得我眼花缭乱。

(请学生板书 五彩缤纷)

师:想看看吗,让我们一块看看这五彩缤纷,让人眼花缭乱的山茶。 (看山茶图片,说出山茶的颜色,反复读句子)

师:你们看到了哪些颜色的山茶花,请你哪些成语来赞美花的颜色多。 生:五颜六色

生:五光十色

生:五彩斑斓

生:绚丽多彩

„„

[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富有画面性。汉语是充满诗意的语言,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有鲜明的形象,教师可以用一、两段形象的语言描绘生动的场景;可以用色彩鲜艳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显现画面,增加教学的情境性;也可以像我这样,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通过想象,把学生带入那如诗如画的场景,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让学生把沉寂文字活化,使其有声有色,有形有味,让学生在诗一般的意境中慢慢地感悟美,发现美,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激和对生命的热爱.]

师:同学们的词汇真丰富,下面请大家再读读书上句子。“绝”在字典中有三种注释,课文中是哪一种?

(点击“绝”在字典的四种解释,让学生从中选择一种。)

生:我选择“一定,无论如何”。

师:听老师读读“一株树上有好多种颜色,一朵花上甚至也颜色不同,那真叫一定、无论如何”。

(老师的话没说完,这位同学急得直摆手)你愿意改变吗,老师给你一次机会,还降低难度,去掉一个错误的答案,你来试试。

生:是“精湛、少有的意思”

师:能及时改正错误,我们将掌声送给他。山茶花绝哪里?

(看画面)

生:不仅一株树上有好多种颜色,甚至一朵花上也颜色不同。

师:“绝”用的多好呀,老师看看大家能不能读出山茶花花色的绝。 (请多名学生练读。)

师:听了大家的朗读,老师想和你们一块读。(师生合作)

我漫步茶园,举目四望,那漫山遍野的山茶真是—— 有——一 真是五彩缤纷,不仅如此,一株树上有—————, 一朵花上甚至也———那真叫——(绝)

[从字典释义中比较、选择;联系上下文体会;结合生活实际去感受,怎样让学生感知语言体会语言,这“绝”字的学习过程是个绝好的例子。]

师:是呀,满园绚丽多彩的山茶看得我——(眼花缭乱),连连叫——(绝),待作者停在一株白茶花前,(出示画面)不由感叹道“山茶花的白,那是怎样的白呀!——(学生读完)山茶花的白像什么?

生:白色山茶像“高山飞瀑溅出的水花一样晶莹”

师:为什么将山茶的白比作“高山飞瀑溅出的水花?请大家看看高山飞瀑溅出的水花的情景。谈谈你的感受。

(播放一段视频)

生:我觉得山茶花很白。

生:那可以用“洁白”或“雪白”。

生:我觉得白得晶莹。

生:我认为山茶的白和瀑布溅出的水花一样晶莹透亮。

师:“透亮”用得好,你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学生反复练读,教师指导学生读出感情)

师:是呀,山茶花的白,那是怎样的白啊!像高山飞瀑溅出的水花一样晶莹,一样沁人心脾。你仿佛能闻到它的香味。那粉红的呢,怎样奇异?请大家读描写粉红色山茶的句子。

(点机画面,白云和红霞染成粉红的画面,分男女生读相关句子。)

师:作者展开大胆的、奇特的想象,他想象粉色的是————(学生背下来) (出示填空,生自由完成后齐读)

师生合:师那粉红的呢是织女用早晨的(红 霞 )和( 晴 日 )的白云在( 天 机 上)织成的轻纱。怎么能不美呢?哪位同学愿意读读这句话。

(生读)

师:你为什么把“轻纱”读的很轻?

生:我觉得粉色山茶太美了,我怕读重了把美景破坏了。

师:就象这位同学这样,读出自己的感受,还有哪些同学愿意试试。 生:(先读句子)我带着柔和和陶醉的情感读的。

师:请大家带着轻柔、陶醉、遐想,带着你们的真实的情感去读读这句话。 (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学生练读)

师:白色山茶的晶莹、粉色山茶的轻柔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墨茶”初一听这名字,你以为是一团墨,那就大错特错了,它可是茶花中的极品,它又是怎样美,老师找遍了各网站,也没找到,好在作者亲眼目睹了它的芳容,并为我们作了细致的描写,请一位同学读读句子。

(显示画面)

师:说说作者看到的墨茶是什么样的?

赞美茶花的诗句(二)
《描写桃花的古诗》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唐.崔护:《题城南庄》 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 何当结作千年实,将示人间造化工。

——唐.吴融:《桃花》

小桃西望那人家,出树香梢几树花。 只恐东风能作恶,乱红如雨坠窗纱。

——宋.刘敞:《桃花》

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 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

——清.袁枚:《题桃树》

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珍珑。 应知吏侍归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

——唐 韩愈《题百叶桃花》

江上人家桃树枝,春寒细雨出疏篱。 影遭碧水潜勾引,风妒红花却倒吹。 ——唐 杜甫《风雨看舟前落花绝句》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 可惜狂风吹落后,殷红片片点莓苔。

——唐 周朴《桃花》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宋 谢枋得《庆全庵桃花》

桃源只在镜湖中,影落清波十里红。 自别西川海棠后,初将烂醉答春风。

——宋 陆游《泛舟观桃花》

桃花春水生,白石今出没。 摇荡女萝枝,半摇青天月。 ——唐 李白《忆秋浦桃花旧游》

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 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 ——唐 元稹《桃花》

争花不待叶,密缀欲无条。 傍沼人窥鉴,惊鱼水溅桥。 ——宋 苏轼《桃花》

伊轧篮舆不受催,湖南秋色更佳哉。 青裙玉面初相识,九月茶花满路开。 ——宋 陈与义 :《初识茶花》 黄蘖春芽大麦粗,倾山倒谷采无余。 久疑残枿阳和尽,尚有幽花霰雪初。 耿耿清香崖菊淡,依依秀色岭梅如。 经冬结子犹堪种,一亩荒园试为锄。 细嚼花须味亦长,新芽一粟叶间藏。 稍经腊雪侵肌瘦,旋得春雷发地狂。 开落空山谁比数,烝烹来岁最先尝。 枝枯叶硬天真在,踏遍牛羊未改香。 ——宋 苏辙:《茶花二首》

景物诗人见即夸,岂怜高韵说红茶。 牡丹枉用三春力,开得方知不是花。 ——司空图 :《红茶花》

门巷欢呼十里村,腊前风物已知春。 两年池上经行处,万里天边未去人。 客鬓花身俱岁晚,妆光酒色且时新。 海云桥下溪如镜,休把冠巾照路尘。 ——范成大:《十一月十日海云赏山茶 》

黄萼裳裳绿叶稠,千村欣卜榨新油。 爱他生计资民用,不是闲花野草流。

——清·乾隆:《菜花》

篱落疏疏小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唐·杨万里 :《宿新市徐公店》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唐·刘禹锡 :《再游玄都观》

夜来春雨润垂杨,春水新生不满塘。 日暮平原风过处,菜花香杂豆花香。 ——清·王文治 :《安宁道中即事》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宋·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

赞美茶花的诗句(三)
《中国名花赏析——十大名花(茶花)》

赞美茶花的诗句(四)
《茶花》

茶花

山茶花是常绿乔木或灌木,株高可达15M。树干灰褐色。叶互生,卵形至椭圆形,边缘有锯齿,革质,有光泽。花单生于叶腋或枝顶,花期9到4月,个别品种有香味。当今世界山茶花品种已发展到5000余个,中国有300余个。常见的山茶传统品种有:大花金心、亮叶金心、红露珍、花露珍、大松子、赤丹、狮子笑、金盘荔枝、十八学士等;另有山茶十大传统名品:花牡丹、洒金宝珠、花鹤翎、大朱砂、绿珠球、鸳鸯凤冠、十样锦、赛洛阳、花芙蓉、花佛鼎。

山茶花为我国的传统园林花木,据资料记载,云南省昆明市近郊太华寺院内,有山茶老树一株,相传为明朝初年建文帝手植。昆明东郊茶花寺,有红山茶一株,为宋朝遗物,高达20米,每当花季,红英覆树,花人如株,状如牡丹。山茶花,枝叶繁茂,四季长青,开花于冬未春初万花凋谢之时,尤为难得。古往今来,很多诗人写下了赞美山茶花的诗句。郭沫若先生曾用“茶花一树早桃红,白朵彤云啸做中”的诗句赞美山茶花盛开的景况。

山茶花耐荫,配置于疏林边缘,生长最好;假山旁植可构成山石小景;亭台附近散点三、五株,格外雅致;若辟以山茶园,花时艳丽如锦;庭院中可于院墙一角,散植几株,自然潇洒;如选杜鹃、玉兰相配置,则花时,红自相间,争奇斗艳;森林公园也可于林缘路旁散植或群悄一些性健品种,花时可为山林生色不少。山茶花适于盆栽观赏,置于门厅人口,会议室、公共场所都能取得良好效果;植于家庭的阳台、窗前,显春意盎然。

山茶简介 山茶别名:曼陀罗树、薮春、山椿、耐冬、山茶、晚山茶、茶花、洋茶。山茶科、山茶属。

国内分布:四川、台湾、山东、江西等地有野生种,国内各地广泛栽培。

药用部位:花

药用功能:痈疽疮疖、尿路感染、痢疾

药用主治:用于收敛止血

产地习性 产中国,浙江、江西、四川、重庆及山东,且山茶为重庆市市花,也是云南省省花,浙江省金华市、温州市、和江西省景德镇市的市花;日本、朝鲜半岛也有分布。为常灌木或小乔木。喜半阴、忌烈日。喜温暖气候,生长温度为18~25℃,始花温度为2℃。略耐寒,一般品种能耐-10℃的低温耐暑热,但超过36℃生长受抑制。喜空气湿度大,忌干燥,宜在年降水量1200mm以上的地区生长。喜肥沃、疏松的微酸性土壤,PH以5.5~6.5为佳。一年有2次枝梢抽生,第一次为春梢,于3~4月开始夏梢7~9月抽

生。花期长,多数品种为1 ~2个月,单朵花期一般为7~15天。花期2~3月。

山茶品种可分为3大类,12个花型:

1、单瓣类:花瓣1~2轮,5~7片,基部连生,多呈筒状,结实。其下只有1个型,即单瓣型。

2、复瓣类:花瓣3~5轮,20片左右,多者近50片。其下分为4个型,即复瓣型、五星型、荷花型、松球型。

3、重瓣类:大部雄蕊瓣化,花瓣自然增加,花瓣数在50片以上。其下分为7个型,即托桂型、菊花型、芙蓉型、皇冠型、绣球型、放射型、蔷薇型。

形态特征 山茶为常绿阔叶灌木。枝条黄褐色,小枝呈绿色或绿紫色至紫色至紫褐色。叶片革质,互生,椭圆形、长椭圆形、卵形至倒卵形,长4--10厘米,先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至近半圆形,边缘有锯齿,叶片正面为深绿色,多数有光泽,北面较淡,叶片光滑无毛,叶柄粗短,有柔毛或无毛。花单生或2~3朵着生于枝梢顶端或叶腋间,花单瓣、半重瓣或重瓣,花梗极短或不明显,苞萼9—13片, 覆瓦状排列,被茸毛。花瓣5—7片,呈1—2轮覆瓦状排列,花朵直径5—6厘米,色大红,花瓣先端有凹或缺口,基部连生成一体而呈筒状。雄蕊发达,多达100余枚,花丝白色或有红晕,基部连生成筒状,集聚花心,花药金黄色,雌蕊发育正常,子房光骨无毛,3—4室,花柱单一,柱头3—5裂,结实率高。蒴果圆形,外壳木质化,成熟蒴果能自然从北缝开裂,散出种子。

种子淡褐色或黑褐色,近球形或相互挤压成多边形,有平面和棱角,种皮角质坚硬,种子富含油质,子叶肥厚。云南山茶叶片较山茶为大,长6—14厘米,宽3—7厘米,叶缘具锐锯齿。花比山茶更大,径8—16厘米,亦有达22厘米者;子房3—5室,密被丝状绒毛。蒴果扁球状,表面有毛。 金花茶为小乔木,高2—6米,叶薄芏质,叶长圆形,缘具骨质小锯齿或细锯齿,两面光滑,有时有毛。花瓣7—8枚,多的可达17枚,金黄色至淡黄色,具蜡质光泽,花径3—5.5(10)厘米;子房多3室,无毛或有毛。蒴果扁球形或近球形。

山茶花的花语

山茶花,是由德国一位植物学家取名,并推广到世界各地的。

它总是在晚秋天气稍凉时,静静地开在庭圆之中。山茶不像桩一样,整个花朵掉落下来,而是花瓣一片片地慢慢凋谢,直到生命结束。

那么小心翼翼的凋谢方式,不就和人们追求理想中伴侣的态度一样吗?所以渐渐地山茶花就成为对心中爱慕女性表答心意的代言人了。在几乎所有的花朵都枯萎的冬季里,红色的山茶花格外令人觉得温暖而生意盎然。而且,种在庭园中也能让人欣赏她淡淡的花香。

山茶花花语 可爱、谦让、理想的爱、谨慎、了不起的魅力

山茶花 (白) : 纯真无邪 你怎能轻视我的爱情

山茶花 (红) :天生丽质

11月11日白色山茶花(Camellia)花语:含蓄

花占卜:您是个温柔感性的人,而且意志力坚强。您的内心藏有激情,渴望恋爱,虽然如此,但您不会采取急进的态度向对方表白,在看准目标后,您会按部就班地追求对方,然后您内心的激情慢慢诱发出来。

花箴言:结婚千万不要急,要等到恋爱成熟的时候。

日本山茶花花语: 理想的爱·谦让

别名:姬桩

山茶花与诗文化

邵伯梵行寺山茶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游览江都县北邵伯镇的梵行寺时所著的诗。

原文如下:

山茶相对阿谁栽,细雨无人我独来。

说似与君君不会,烂红如火雪中开。

诗写得既幽静又热烈,寺院中有两株山茶相对盛开,是谁栽种的呢?在冰雪未消、细雨纷纷的冬春时节,诗人独来赏花。山茶花的娇艳姿色和傲然神态,任何语言都难以表达,鲜艳的红花似熊熊燃烧的烈焰,映衬着晶莹冰雪和蒙蒙细雨。

这就是苏大诗人吟咏的山茶花,因其深冬开花,又名耐冬。又因山茶花大而艳,多为红色,有“冷胭脂”、“雪里娇”、“赤玉环”之美称。

山茶之所以成为名花,首先是它本身具备色、香、姿、韵的优越条件,同时还需有人通过文艺的想象与夸张的手法,使其构成文学艺术形象,能激发欣赏者的感情和联想,这就是山茶内在美的作用。古人也早说过:“叶满丛林股似火,不惟烧眼更烧心。”这是这样,茶花成为名花,象征着战斗胜利,被誉为胜利之花。

《滇中茶花记》载有邓直指《茶花百韵诗》,总结茶花有“十绝”,即根、干、枝、叶、皮、花色、花期、插花、长寿、耐寒十方面,无处不美,给人造成

山茶十全十美的印象,故称山茶为十德花。不少诗人更强调山茶抗寒耐雪,持久开花,显示出战斗胜利的神态。

山茶花 (宋)陆游

东园三日雨兼风,桃李飘零扫地空。

惟有山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枝红。

山茶花 唐五代. 贯休

风裁日染开仙囿,百花色死猩血谬。

今朝一朵堕阶前,应有看人怨孙秀。

开元寺旧无花 今岁盛开 宋 苏轼

长明灯下石栏干,长共松杉守岁寒。

叶厚有棱犀甲健,花深少态鹤头丹。

久陪方丈曼陀雨,羞对先生苜蓿盘。

支里盛开知有意,明年开后更谁看?

白山茶 明 沈周

犀甲凌寒碧叶重,玉杯擎处露华浓。

何当借寿长春酒,只恐茶仙未肯容。

山茶 清 刘灏

凌寒强比松筠秀,吐艳空惊岁月非。

冰雪纷纭真性在,根株老大众园稀。

山茶花

郭沫若

昨晚从山上回来,采了几串茨实、几簇秋揸、几枝蓓蕾着的山茶。 我把它们投插在一个铁壶里面,挂在壁间。

鲜红的楂子和嫩黄的茨实衬着浓碧的山茶叶----这是怎么也不能描画了的一种风味。

黑色的铁壶更和苔衣深厚的岩骨一样了。

今早刚从熟睡里醒来时,小小的一室里漾着一种清香的不知名的花气。 这是从什么地方吹来的呀?

----

原来铁壶中投插着的山茶,竟开了四朵白色的鲜花!

啊,清秋活在我壶里了!

摘自《郭沫若散文选集》

众多诗人的喜爱,歌颂,可见茶花是很受欢迎,且在大众心里具有良好的形象。而且山茶花是上流社会追捧的名贵花卉,可见山茶花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赞美茶花的诗句(五)
《茶花的特性》

春光明媚,娇艳的茶花四处盛开,在小桥流水、亭台楼阁之间,错落有致地点缀着茶花展馆、茶花诗碑、茶花石柱、茶花楹联„„一个以茶花文化为主题的公园——“中国茶花文化园”日前在金华建成。金华是国内主要的茶花生产基地,现有茶花种植面积8000余亩,品种400多种,其中从国外引进嫁接培育成功的精品就达180多种,年销售额1.2亿多元。金华的市花就是茶花,婺城区还是著名的“茶花之乡”。中国花协茶花分会和国际茶花中国区域总部都设在金华。据市园林管理处主任施德法介绍,为突出茶花文化主题,设计者在江南园林的建筑风格中巧妙地注入了浓郁的茶花文化元素:从景区、湖泊、山坡到每一处亭台轩榭的名称,全部用茶花名称命名;大到诗碑画廊、浮雕石刻,小到檐头飞梁、小桥围栏,都镌刻描绘了千姿百态的茶花图案或题写了历代赞美茶花的诗词,处处体现了茶花文化的深厚积淀。

到目前为止,公园内已移栽了150个品种的茶花、茶梅6000多株,收集、采用历代茶花诗词文赋300多篇。

金华国际茶花盛会主会场之一的中国茶花文化园位于市区西南,前身是大黄山公园,经过精心打造,原本荒凉的“大黄山”变成了今日为人瞩目的“茶花园”。

占地350多亩的中国茶花文化园是一个以茶花文化为主题,融山水、园林、花卉、建筑、展览等于一体的游览胜地。景区内的所有景点均用茶花的名字或诗句来命名,文化内涵深刻。全园分花佛鼎、松子山、花鹤翎、雪塔山及水上活动区等五个景区,园中栽植数百个品种的茶花、茶梅和部分茶花物种2万多株,从茶花仙子到茶花浮雕、木雕、壁雕,“茶花”的影子无处不在。

茶花之特性、分类

--------------------------------------------------------------------------------

一、树形

1.茶花为常绿性灌木、小乔木或大乔木。

2.树形有直立性、枝垂性、横张性,丛生性及匐葡匐性等五种变

化。

据冯时可滇中茶花记:「""南城邓直指茶花百韵诗,言茶有十绝,一寿经三、四百年,犹如新植,一枝干高可达四、五丈,大可合抱‧‧‧」证明茶花不仅为灌木类花卉,且为大乔本之树水。茶梅中之『八重梅』,就是灌木类之主要品种之一。其生育达70~80年的树木、高仍不过二尺。我国古时候所谓”英雄树”,并不是指其他树木,而是专指茶花树而言。所以茶花具有多种树形及生长特性,其应用方式具有多种选择。

二、叶片

1.叶形:有披针形、椭圆形、广椭圆邢、倒卵形及长椭圆形;有的品种叶片很大,有的则很小。

2.叶缘的锯齿:有细钝锯齿状、小牙齿状,粗锯齿状及、深钜齿状及浅锯齿状等。

3.叶脉:有凹入的、鼓起的开散状的及网状的。

4.叶片由侧面观察:有反曲、中折,波曲、平坦及叶缘外曲多种。

5.叶片之结构:即革质的、硬质的坚实的、光亮的、柔软的或纸质的。

6.叶片色泽:由浅绿到绿而浓绿色,更有些品种具有黄绿色斑点或黄白色的斑块状。

所以由以上特色了解茶花叶片不仅叶形变化多,而且叶色、叶缘、叶尖,叶基、叶脉及叶之大小亦有许多珍奇变异,所以茶花在无花的季节,还可以欣赏叶形的变异,或是也可以叶片为主要观赏目的的关观叶植物。

茶花可依其叶形来辨识品种,但有的茶花品种具以叶片是不能判别的,那是因为其叶形非常相似。枝变的品种或走同一系统的实生品系如十八学士和鲤鱼珠,在无花季节,很难加以区别,此外,茶花叶之大小因品种及环境及栽培管理的不同,亦有差异。总之,茶花之叶片变异甚多,很少有其他木本花卉可与其相比拟的,故茶花在应用价值上,如盆栽及庭固布置皆有其独特的价值。

三、花型

1.茶花的花形:大致分为单辫、重辫及完全重辫。

A.单辫:雄蕊全部於中间联合或呈中央的群状。

B.重辩:为不完全重辫,雄蕊成群状参差在花办之中。

C.完全重辫:雄蕊完全变为花辫,若有未变者,则是被花瓣所隐藏著。

2.花径尺寸:有极大轮(13公分以上)、大轮(11~13公分)、中轮(8~10公分;小轮(6~7公分)及极小轮(6公分下)多种。

一般大花型的茶花,其树形伸展,树叶亦大,适於庭植;小花型的花,花形紧密,树枝及叶均衡生育,为盆栽的好材料。而不管它是品种茶花,当开花时大朵、小朵、单瓣、重瓣,完全重瓣都是美艳绝伦,娇艳可爱。

四、花色

1.花色:主要花色以红色占大多数,其色彩的深浅变化,也有著相当程度的差异。其他花色有粉红、深红、玫瑰红、紫、淡紫、白、黄、粉白及玫瑰绫纹等色。

2.斑纹变化:茶花的斑块及块纹变化亦多,通常有白条斑纹、直条斑纹、细斑纹、喷雾斑纹、大理石斑纹、云状斑纹、虎斑、镶白边、红镶边及白底等多种。

茶花花的色彩及斑纹千变万化,为一很重要的观花植物。

另外茶花有一主要特性为易变性,所以其花色变化是无限的,一朵花就可呈现出多样的美感。更有一株茶花树可开出几种不同之花色,故其观赏价值较其他的观花植物相对的又提高了许多。

云南栽培已有1500年的悠久历史,早在我国明代就有“云南茶花甲天下” 的美誉,从古自今赞誉云南山茶花的文人墨客,数不胜数。

大理地处滇西横断山脉南端,“三江并流”区的下游,季风气候与高原山地切割地形创造了典型的“立体气候”,有苍山的屏障,有洱海的滋润,为大理山茶创造了 最适宜繁衍的条件。大理是省内最早开展山茶花栽培的地区,早在大理国时期(公元8-13世纪),大理山茶已在宫庭及寺院中广泛栽培。

山茶,俗称苦茶,建茶,白茶花,山茶油在有些地方也叫木油、山柚油等,英文名oilteacamellin,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纯天然木本高级油料。山茶树从开花到果子成熟,需要整整十三个月时间,历经春夏秋冬四季。而山茶油则是经过科学精炼制取加工而成的。是一种天然的有机食品。历来是皇家宫廷用油。今天,有机茶油仍然以其高贵品质和丰富的营养傲视群雄。

茶油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远高于花生油,玉米油,大豆油,菜籽油,也高于橄榄油,居所列食用油之首。茶油的维生素E含量比橄榄油高出一倍。医学研究证明,茶油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不仅保证心血管健康,而且长期食用,对某些癌症,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老年痴呆具有积极防治作用。

此外,茶油被称为孕妇的“月子宝”,茶油可以充分补充妊娠期间母子需要高质量油脂营养,孕妇孕期食用茶油,可以预防皮肤瘙痒和干裂,产后体质恢复快,妊娠纹少,产后发胖明显改观。增加母乳,茶油中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和亚麻酸,对促进胎儿大脑发育有重要作用。茶油还可以直接擦拭婴儿皮肤,防治尿疹,湿疹。

茶油使用:

1.茶油含天然皂素,可以在洗发后,涂抹在头发上按摩,具有滋润,护发,防治头发枯黄和脱落。

2.茶油可以直接用于皮肤擦拭,通过按摩,让皮肤吸收,使皮肤富有光泽和弹性。 3茶油可以直接饮用,有效调理新陈代谢,在中国民间有长寿油的美称。

4.茶油可以直接涂抹皱纹,对眼角纹,细纹,鱼尾纹,效果非常明显。

5.野山茶油可以加蜂蜜直接饮用,调理便秘。也可以直接凉拌水果,营养又美味。

6、配以吃海鲜,更放心。

天然茶花粉蜜

茶花新品种

崇洁、妙洁、圣洁 第二类是进口的茶花,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这边的茶花

。在传统民族盛会“三月街”(农历三月十五前后)期间举行的茶花街盛会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传说清代农民起义领袖杜文秀就深爱茶花,在如今尚存的帅府中,就有他亲手培植的“恨天高”茶树。徐悲鸿、邓拓、郭沫若到大理也曾观赏过绚丽多姿的茶树和茶花,徐悲鸿曾咏道:“云冷幽岩里,花香太素心”。来过大理的人,无不赞美茶花的美艳,与茶花结缘是人生中的一件美事。家喻户晓的电影《五朵金花》,更是以花入人名而引出一串串精彩的故事。更为有趣的是,在大理,白族群众用一种绣着山茶花的“裹被”来背小孩,大理人从小在茶花丛中成长,从小就知道茶花;大理白族民居彩画中更是普遍应用茶花,建筑上也多雕饰茶花,以显富丽堂皇;大理的民族服饰上绣的茶花更是不可少的,可以说在大理,无处没有茶花。大理人过年总要有茶花,因此名贵茶花在大理从古到今都有众多的人舍得购买,懂得欣赏,令全世界的人望尘莫及。大理人为了赏茶花、爱茶花可以把整个家当压在花上,这无疑是世界花卉史上的一个奇迹。

西南红山茶 :花期4-5月,果期9-10月。

云南山茶花:茶花的开花期:茶花的花期较长,一般从10月份始花,翌年5月份终花,盛花期1~3月份。

牡丹茶:主要特征:叶椭圆状卵圆形,先端长急尖,基部楔形,叶面较粗糙。花淡桃红色,花径12-18cm,盛开时花心凸出,宛如牡丹。花期2月下至3月下 白牡丹茶 :常饮白牡丹茶,有退热、祛暑之功效,为夏日佳饮。

大理神兽大全

1、死迷羊雁: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生性慵懒,经常在飞行过程中睡着而坠地死亡,故濒临灭绝

2、思远蝶:神兽中最小的一种,性格暴躁,不喜人过于近距离观察

3、拽南羊:性格暴躁,杂食好战,经常会用头上的犄角顶伤他人,红灯区、菜市场等复杂地段常见

4、鬼火鹿:性格暴躁,杂食好战,常与拽南羊发生争斗

5、二仪马:长年居住于苍山西坡,难得一见的雌雄同体!国家特级保护动物!

6、扎蛙:通体布满尖刺,通过吹牛来使自己体型变大而虚张声势,下街子常见

7、什逼豆蚪:扎蛙的蝌蚪,性格和扎蛙一样,随扎蛙居住于下街子

8、德螺:生活于漾濞江畔,体型偏小,食性清淡,水草为主食

9、日龙: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只有在飞凤山才能看见,生活自理能力差,捕食能力较低,故濒临灭绝

10、鬼迷日燕:性格狡黠,大脑残障,非群居,常与主流动物发生摩擦,通常只敢瞅几眼,不敢日鼓,上街子常见

11、栾碧麻马:马的一种,身体布满栾碧麻纹,性格诡异,不能骑

12、啸懒狮:非洲狮的远亲,群居动物,性格温和慵懒,以慵懒的叫声闻名,对吃喝要求不高,处处可见

13、黑布流蚯:蚯蚓的一种,由于云南紫外线较强而比一般蚯蚓要

赞美茶花的诗句(六)
《茶花介绍》

茶花是中国传统名花,世界名花之一,是重庆市市花,云南省省花,浙江宁波市、金华市、温州市、江西景德镇市市花,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州花。因其植株形姿优美,叶浓绿而光泽,花形艳丽缤纷,而受到世界园艺界的珍视。我国山茶花的栽培早在隋唐时代就已进入宫廷和百姓庭院了。到了宋代,栽培山茶花之风日盛。南宋诗人范成大曾以“门巷欢呼十里寺,腊前风物已知春”的诗句,来描写当时成都海六寺山茶花的盛况。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王象晋《群芳谱》,清代朴静子的《茶花谱》等都对山茶花有详细的记述。到了七世纪时,山茶首传日本,十八世纪起,山茶多次传往欧美。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碗形花瓣,单瓣或重瓣。花色有红、粉红、深红、玫瑰红、紫、淡紫、白、黄色、斑纹等

《茶花赋》杨朔作。这是一篇散文。1961年发表。作品赞美茶花的美丽姿色和顽强生命力, 茶花赋也赞美劳动者美的创造和祖国欣欣向荣的气象。采用借景抒情、咏物言志的手法,意境优美,文辞绚丽。

现代世界上供观赏用的茶花主要有山茶花、云南茶花、南茶花、茶梅、冬红茶花、玫瑰连蕊茶、毛花连蕊茶、樱花短柱茶、怒江山茶、西南红山茶、浙江红花

油茶、金花茶等

清代 段琦 《山茶花》

独放早春枝,与梅战风雪。

岂徒丹砂红,千古英雄血。

山茶

清 刘灏

凌寒强比松筠秀,吐艳空惊岁月非。

冰雪纷纭真性在,根株老大众园稀。

山 茶

宋 陶弼

江南池馆厌深红,零落空山烟雨中。

却是北人偏异惜,数枝和支上屏风。

山茶花具有很高的观赏和经济价值, 在园林绿化和家庭栽培上应用十分广泛。其叶可代茶饮,辅助治疗高血压;花 可治便血;种子榨油可供食用或工业用;木材可 雕刻;花之浸提液黄色,可作食用染料。

赞美茶花的诗句(七)
《大理茶花》

茶花品种的演化

茶花品种的层出不穷、日新月异,是由于它不断地演化所造成的。茶花的品种演化,有凭着自然力的,也有借助于人力的。它通过演化,能使小者变大,瓣单者变重,色红者变紫,色单者变复,花色暗淡的变得浓艳鲜丽,花形单调的变得婀娜多姿,从而不断地产生新品种。

茶花的品种演化主要通过下列的几个途径。

2、 自然杂交

茶花为两性花,但它的自花授粉率很低,这就为它的自然杂交提供了比较多的机会,故在野生山茶花中不乏在色泽上或形态上具有一定特色的自然杂交的品种,如“金花茶”、半重瓣的云南山茶“大金穗”。目前,有些茶花品种,就是从野生的自然杂交种中选取的,很多云南山茶新品种,大都从腾冲红花油茶变异中发现选取的。

2、 芽变

芽变是植物的染色体上某一类型的基因突变为另一类型的基因,从而发生花色变异现象;在枝干花叶的形态上也会因芽变而产生一定的变异,但不如花色变异的显著;这种变异具有稳定的遗传性。茶花在自然环境中能出现芽变的现象,但通过人工的栽培更容易诱发这一现象的产生。选择并取植株上的芽变枝条进行无性繁殖,即可以获得新的品种,如“粉十样景”就是从“白十样景”的芽变中取得的。

3、 人工杂交

进行人工远缘杂交,并严格加以筛选,可以在比较短的时期内定向培育出新的品种。这在国外搞得比较早,而且居于领先地位,我国最近筹备成立茶花育种小组,通过大家的努力,完全可能定向培育出更多的、更好的茶花新品种。

近现代茶花品种

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史学家把它作为古代与近代的分界线 。

中国虽是茶花的主要分布地并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但由于近代中国的长期落后,造成近现代中国栽培繁育的茶花品种并不多。反观欧美、日本,引进了中国的茶花种,通过自然杂交、实生苗中选优、有性杂交、芽变等方法,各国都选出性状各异的品种群。

但是,就在这样极其困难的年代里,中国茶花界的有志者,仍然百折不挠,孜孜不倦地苦心探索与实践,使中国茶花品种的研究不仅没有中断,在某些方面还有创新发展。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吴其浚在《植物名实图考》中,首次使用近代植物学的方法,准确地描述了滇山茶和山茶的形态。

辛亥革命后,1923年,伊钦恒搜集江浙山茶名品25种 。

1930年云南山茶学者方树梅著《滇南茶花小志》三卷,考订云南栽培滇山茶的历史,就当时栽培常用的72个品种加以扼要叙述,并广泛收集明清两代的茶花诗词歌赋122首。其中有些滇山茶品种名称,象形绘色,颇富诗意,至今仍在云南各地应用。这是近代关于山茶花品种的一本最重要的文献。

20世纪40年代,俞德浚教授从事对云南山茶花品种的研究。他总结民间培育滇山茶品种的经验,到各地调查研究,确定了常见栽培的滇山茶18个品种,山茶6个品种。阐明有些古

代品种名称,现在已经不用,有些品种已经失传,同时也发现方树梅所记茶花品种72个名称,有些属于山茶而非滇山茶。1950年,他在伦敦英国皇家园艺学会作了关于滇山茶和野生山茶花的报告。1951年,他撰写了《云南的茶花》一文,1958年又编写了《云南山茶花图谱》一书,对滇山茶品种作了系统的描述。

同期,刘幼堂先生广泛收集民间流传的滇山茶品种,选育出不少半重瓣、重瓣的实生苗新品种。后又增加了一批民间流传的老品种,加上园内选育的实生苗新品种,滇山茶的园艺品种增至15个。

1981年,出了两部中国茶花品种专著。一是云南昆明植物研究所冯国楣、夏丽芳、朱象鸿著的《云南山茶花》图谱。书中收录滇山茶品种105种。二是浙江温州汪亦萍、俞仲骆合著的《山茶花》,系统整理了山茶品种101种。1985年,浙江陈绍云、徐碧玉等著的《浙江山茶花》一书,记载了江浙山茶品种126种。福建戴志棠、王金勋合著的《福建山茶花》,记载了福建山茶品种7种。1987年,重庆园林科研所任如筠写的《川茶花品种形态描述》,记载了四川山茶品种73种。1992年,广西环境保护局等编著的《金花茶彩色图集》,介绍金花茶23种。此外,还有不少茶花专著对中国茶花品种进行了描述和介绍,有的还是建国以来发现和培育的茶花新品种。根据这些茶花专著和资料统计,全国茶花品种有600种以上(不包括茶梅品种)。其中滇山茶有160多种,山茶花品种有450多种,金花茶有20多种。云南山茶和金花茶出版过图谱,品种数比较正确。山茶同种异名、异种同名的较多。1990年3月,中国茶花分会在无锡召开“华东山茶花品种命名学术研讨会”,商议统一命名了237个华东山茶品种。但还有一半以上品种有待于统一命名 。

中国的茶花品种资源相当丰富,多少年来经过长期的人工栽培和选种,各地都培育出一批有地方特色的传统茶花品种。如重庆的“重庆红”,四川什邡的“花凤尾”,福建的“福建玛瑙”、“逸香”,安徽的“丽春八宝”等。江浙一带的传统茶花品种就更多。如杭州的“贵妃醉酒”,温州的“绿珠球”、“赛洛阳”,金华的“鸳鸯凤冠”、“花佛鼎”,平湖的“依栏娇”,上海的“皇冠”、“喷砂什景”,苏州的“无瑕玉”,无锡的“洒金宝珠”等。云南已收集到的滇山茶传统品种,与《滇南茶花小志》(以下简称《小志》)描述吻合的只有13种。有的则是《小志》上无记载者,如“童子面”、“张家茶”、“麻叶蝶翅”(“麻叶桃红”)等。有的新品种命名时,又用上《小志》的名称,如“粉红蝶翅”、“罄口”、“胭脂”、“赛牡丹”等。有的《小志》上有名,但描述与栽培的同名品种差异很大,如“鹤顶红”,《小志》所述,应为山茶,而非滇山茶,有一些山茶品种也写入《小志》,如“小玛瑙”、“醉杨妃”、“十样锦”、“锦楼春”、“白玉杯”(“白秧茶”)、“白宝珠”等。据统计,滇山茶传统品种共22种,如“狮子头”、“早桃红”、“松子鳞”、“大理茶”、“童子面”、“宝珠茶”、“菊瓣”、“麻叶桃红”、“麻叶银红”、“大银红”、“柳叶银红”、“小桂叶”、“大桂叶”、“大桃红”、“厚叶蝶翅”、“张家菜”、“紫袍”、“恨天高”、“大玛瑙”、“牡丹茶”、“朱砂紫袍”、“万朵茶”等。这许许多多传统茶花品种,都体现了中国古代茶花的特点,令世界上其他国家茶花界羡慕不已。

大理茶花

山茶树在云南属寻常之物,在大理更是几乎每户人家或多或少都有茶花。山茶树为常绿乔木,树高一般在两米左右,高者可达十多米,其叶油光碧绿,色泽深润。山茶树的名贵品种“恨天高”、“紫袍”、“牡丹”、“童子面”、“狮子头”等,绚丽多彩、争奇斗艳,其品种之多,花期之长,花事之盛,得天独厚于大理的土壤、水质、气候。明代谪状元杨升庵游大理观茶花后,欣然咏道“绿叶红英斗雪开,黄蜂粉蝶不曾来,海滨株树无颜色,羞把琼枝照玉台。”

在“家家流水、户户养花”的大理古城中,有的家户种有上百年树龄的山茶树,花开之际,百朵千朵茶花竞放,红红硕硕,开满枝头。古城、古巷、古院、古花坛、古茶树,古色古香的氛围,确实令人心醉神迷,留连忘返。据说清代农民起义领袖杜文秀就深爱茶花,在如今尚存的帅府中,他亲手培植“恨天高”茶树,寄托自己的英雄好汉梦。近代名人徐悲鸿、邓拓、郭沫若到大理也曾观赏过绚丽多姿的茶树和茶花。“风花雪月”是大理的四绝景,徐悲鸿曾咏道:“云冷幽岩里,花香太素心”。大理的山美水美,莫过于情更醉人。来过大理的人,无不赞美茶花的美艳,与茶花结缘,也是人生中的一件美事。曾经家喻户晓的电影《五朵金花》,更是以花入人名而引出精彩的故事。

在明代的《大理府志》中是这样记载的:“山茶谱有28品,最名贵者有花瓣如菊,层出无穷之童子面;生高不盈尺之恨天高;花色紫而黑之紫袍;艳如牡丹之牡丹茶;红白相间之大花玛瑙;九心十八瓣之狮子头。恨天高以开于红梅之先,凋谢于桃李之后而甲天下。”近年来,大理茶花不仅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五湖四海飘香,甚至飘香海外。水瘦山寒、冰天雪地之中,茶花依然自含芳馨;春和景明、山青水秀之季,茶花更是倾吐芳华。其迷人的风姿和天生的丽质,使得爱花者钟情有加,恋美无限。

风姿绰约的大理茶花,是缀在白乡胸襟前明艳的花朵。千百年来,古老的茶花,一春一开,一季一凋,总是开出白族人的心灵世界的芬芬芳芳,总是开出白乡生活的幸福美好。 大理茶花,永远是一种明丽清雅的花卉。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min/268119.html

    上一篇:qq友情说说

    下一篇:开学文艺句子

    【赞美茶花的诗句】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