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guakaob.com--英国移民】
篇一:《我的一位国文老师阅读答案》
篇二:《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答案》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梁实秋
我在十八九岁的时候,遇见一位国文先生,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
先生姓徐,名锦澄,我们给他取的绰号是“徐老虎”,因为他凶。
他的相貌很古怪,他的脑袋的轮廓是有棱有角的,很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图中的夜叉的模样。他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过分的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域里。他戴一副墨晶眼镜,银丝小镜框,这两块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我常给他画漫画,勾一个轮廓,中间点上两块椭圆形的黑块,便惟妙惟肖。他经常是仰着头,迈着八字步,两眼望青天,嘴撇得瓢儿似的。我很难得看见他笑,如果笑起来,是狞笑,样子更凶。
我的学校是很特殊的。国文成绩与毕业无关。所以课堂上常是稀稀拉拉的不大上座,但教员用拿毛笔的姿势举着铅笔点名的时候,学生却个个都到了,因为一个学生不只答一声到。真到了的学生,一部分是从事午睡,微发鼾声,一部分看小说如《官场现形记》《玉梨魂》之类,一部分写“父母亲大人膝下”式的家书,一部分干脆瞪着大眼发呆,神游八方。在这种糟糕的情形之下,徐老先生总是很凶,老是绷着脸,老是开口就骂人。
有一天上作文课,徐老先生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题目尚未写完,一位性急的同学发问了:“这题目怎样讲呀?”老先生转过身来,冷笑两声,勃然大怒:“题目还没有写完,写完了当然还要讲,没写完你为什么就要问?……”滔滔不绝地吼叫起来,大家都为之愕然。这时候我可按捺不住了。我一向是个上午捣乱下午安分的学生,我觉得现在受了无理的侮辱,我便挺身分辩了几句。这一下我可惹了祸,老先生把他的怒火都泼在我的头上了。他在讲台上来回地踱着,足足骂了我一个钟头,其中警句甚多,我至今还记得这样的一句:
“×××!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
这一句颇为同学们所传诵。谁和我有点争论遇到纠缠 不清的时候,都会引用这一句“你是什么东西?我把你一眼望到底”!当时我看形势不妙,也就没有再多说,让下课铃结束了先生的怒骂。 但是从这一次起,徐先生算是认识我了。我这一个“一眼望到底”的学生,后来居然成为一个受益最多的学生了。如今想来,当初的“凶”何尝不是一种负责。徐先生自己选辑教材,有古文,有白话,油印分发给大家。这样新旧兼收的教材,在当时还是很难得的开通的榜样。我也因此逐渐领教了他的才学。还有他的朗诵也非常有意思。他打着江北的官腔,咬牙切齿的大声读一遍,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的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的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情感,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理会到原文的意义的一半了。好文章掷地作金石声,那也许是过分夸张,但必须可以琅琅上口,那却是真的。我对于国文的兴趣因此而提高了不少。
徐先生最独到的地方是改作文。普通的批语““清通” “尚可”“气盛言宜”,他是不用的。他最擅长的是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一行一行的抹,整页整页的勾;洋洋千余言的文章,经他勾抹之后,所余无几了。我初次经此打击,很灰心,很觉得气短,我掏心挖肝的好容易诌出来的句子,轻轻的被他几杠子就给抹了。但是他郑重的给我解释一会,他说:“你拿了去细细的体味,你的原文是软爬爬的,冗长,懈啦光唧的,我给你勾掉了一大半,你再读读看,原来的意思并没有失,但是笔笔都立起来了,虎虎有生气了。”我仔细一揣摩,果然。他的大墨杠子打得是地方,把虚泡囊肿的地方全削去了,剩下的全是筋骨。在这删削之间见出他的功夫。如果我以后写文章还能不多说废话,还能有一点点硬朗挺拔之气,还知道一点“割爱”的道理,就不能不归功于我这位老 师的教诲。
我离开先生已将近五十年了,未曾与先生一通音讯,不知他云游何处。同学们偶尔还谈起“徐老虎”,我在回忆他的音容之余,不禁还怀着怅惘敬慕之意。
“怅惘”的原因:离开恩师将近五十年,未曾通讯,不知道老师的近况。
“敬慕”的原因:徐老师很有才学,教学水平高,对学生负责。
3、本文先扬后抑的写作手法用得恰到好处,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这种手法在文中的运用。
①在文章开头,作者就用描写的表达方式,写出了徐先生相貌古怪的特点,又举了课堂上发生的事件,表达出徐老师爱发脾气的特点。②在后半部分,却写了老师在教学上的认真、有法,表达出对老师的赞美之情。
4、结合加点词语,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他打着江北的官腔,咬牙切齿的大声读一遍,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的吟咏一番…… ....
②我掏心挖肝的好容易诌出来的句子,轻轻的被他几杠子就给抹了。 ....
“咬牙切齿”贬义褒用,生动形象地写出徐老师朗读时的认真,读得有感情,有气势,有抑扬顿挫。
“掏心挖肝”与“轻轻地”形成鲜明地对比,突出了“我”作文时的吃力。绞尽脑汁,老师修改的决断,表达出自己内心的失落。运用动作神态外貌描写。
5、在你的学习生活中一定也遇到过自己敬慕的老师,请写出发生在你们之间的一个故事,说说你从中受到的教益。
篇三:《《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最后一题》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把一位普通的国文老师描写得生动而让人难忘的。(不超过140字)(7分)
答案示例1:作者采用了先抑后仰的写法。(第一步:明确运用的写法)《我的一位国文老师》阅读答案。
先《我的一位国文老师》阅读答案。
在作文课时足足骂我一个钟头,表现出他的凶接着写他
自己选辑教材、
突出他的
才学很高、对学生认真负责(第二步:结合文章内容,表明
人物特点)
另外还综合运用了多种人物描写方法。(第三步:简略补充其他写法)《我的一位国文老师》阅读答案。
答案示例2:作者综合运用了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等多种人物描写方法。
(第一步:明确运用的写法)
凶。写他上课骂我,凶。写他给我修改作文时,认真负责、教学水平高。
(第二步:结合文章内容,表明人物特点)
另外还运用了先抑后仰的手法。(第三步:简略补充其他写法)
评分标准:共7分。写法2分,结合文章内容2分,分析人物特点2分,语言表达1分(超过140字扣1分)。
《老街名嘴》
结合作品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怎样塑造出一个老街名嘴的形象。
答案示例:(第一步:明确运用的写法)
作者综合运用了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等多种人物描写方法。
(第二步:结合文章内容,表明人物特点)
段2运用肖像描写写出墩子的与众不同。写他在绸缎行
中巧言劝说顾客促成生意,突出他正直,有正义感。
篇四:《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阅读答案》
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我的一位国文老师》阅读答案。
①我从高中时代起,就读老舍先生的著作,什么<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我都读过。到了大学以后,以及离开大学以后,只要他有新作出版,我一定先睹为快,什么<离婚>、<驼骆样子>等等,我都认真读过。最初,由于水平的限制,他的著作我不敢说全都理解。可是我总觉得,他同别的作家不一样。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阅读答案。他的语言生动幽默,是地道的北京话,间或也夹上一点儿山东俗语。他没有许多作家那种忸怩作态让人读了感到浑身难受的非常别扭的文体,一种新鲜活泼的力量跳动在字里行间。他的幽默也同林语堂之流的那种着意为之的幽默不同。总之,
②但是,我认识老舍先生却完全出于一个偶然的机会。济南是我的老家,每年暑假我都回去。李长之是济南人,他是我的惟一的一个小学、中学、大学[三连贯"的同学。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阅读答案。有一年暑假,他告诉我,他要在家里请老舍先生吃饭,要我作陪。在旧社会,大学教授架子一般都非常大,他们与大学生之间宛然是两个阶级。要我陪大学教授吃饭,我真有点儿受宠若惊。及至见到老舍先生,他却全然不是我心目中的那种大学教授。他谈吐自然,蔼然可亲,一点儿架子也没有,特别是他那一口地道的京腔,铿锵有致,听他说话,简直就像是听音乐,是一种享受。从那以后,我们就算是认识了。
③以后是激烈动荡的几十年。又见了老舍先生,上距第一次见面已经有20多年了。我现在已经记不清楚我们重逢时的情景。但是我却清晰地记得起50年代初期召开的一次汉语规范化会议时的情景。当时语言学界的知名人士,以及曲艺界的名人,都被邀请参加,其中有侯宝林、马增芬姊妹等等。老舍先生、叶圣陶先生、罗常培先生、吕叔湘先生、黎锦熙先生等等都参加了。这是解放后语言学界的第一次盛会。当时还没有达到会议成灾的程度,因此大家的兴致都很高,会上的气氛也十分亲切融洽。
④有一天中午,老舍先生忽然建议,要请大家吃一顿地道的北京饭。大家都知道,老舍先生是地道的北京人,他讲的地道的北京饭一定会是非常地道的,都欣然答应。老舍先生对北京人民生活之熟悉,是众所周知的。有人戏称他为[北京土地爷"。他结交的朋友,三教九流都有。他能一个人坐在大酒缸旁,同洋车夫、旧警察等旧社会的[下等人",开怀畅饮,亲密无间,宛如亲朋旧友,谁也感觉不到他是大作家、名教授、留洋的学士。能做到这一步的,并世作家中没有第二人。这样一位老北京想请大家吃北京饭,大家的兴致哪能不高涨起来呢?商议的结果是到西四砂锅居去吃白煮肉,当然是老舍先生做东。他同饭馆的经理一直到小伙计都是好朋友,因此饭菜极佳,服务周到。大家尽兴地饱餐了一顿。虽然是一顿简单的饭,然而却令人毕生难忘。当时参加宴会今天还健在的叶老、吕先生大概还都记得这一顿饭吧。
⑤还有一件小事,也必须在这里提一提。忘记了是哪一年了,反正我还住在城里翠花胡同没有搬出城外。有一天,我到东安市场北门对门的一家著名的理发馆里去理发,猛然瞥见老舍先生也在那里,正躺在椅子上,下巴上白糊糊的一团肥皂泡沫,正让理发师刮脸。这不是谈话的好时机,只寒暄了几句,就什么也不说了。等我坐在椅子上时,从镜子里看到他跟我打招呼,告别,看到他的身影走出门去。我理完发要付钱时,理发师说:老舍先生已经替我付过了。这样芝麻绿豆的小事殊不足以见老舍先生的精神;但是,难道也不足以见他这种细心体贴人的心情吗?
1.本文写了老舍先生哪几件事?你认为老舍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6分)
2.老舍先生的大事很多,季老为什么全写了些[芝麻绿豆的小事" ?(4分)
3.作者认为与别的作家相比,老舍先生的作品主要有什么特点?(4分)
4.有人说:文章的题目是[记忆中的老舍先生",单是第①段却写作者对老舍先作品的迷恋,跑题了,应该删除。你同意这个观点马吗?请说出你的看法和理由(4分)
5。文中有两处画线句,请选择其中的一处做赏析(4分)
(提示:可以从词语使用、内容理解、表达效果等角度入手)
参考答案:
1.暑假陪老舍先生吃饭;老舍先生请大家吃饭;理发时老舍先生悄悄地为我付钱。(3分)
人物形象,不摆架子、和蔼可亲、热情大方、细心体贴人。(3分)
2。 小处更能表现人的品行,作者通过自己亲身经历的小事,以小见大来表现老舍先生蔼然可亲、深入百姓、细心体贴等优良品质。
[俗语:大人物看细节,小人物看气节。]
[季羡林先生语:小中见大,于琐细中见精神,于平凡中见伟大,豹窥一斑,鼎尝一脔,不也能反映出老舍先生整个人格的一个缩影吗?]
3。 一是语言生动、幽默;二是老舍的作品有一种新鲜活泼的力量跳跃在字里行间。
4.示例:我不同意这个观点(1分)文章第1段写作者对老舍先生的迷恋正好表现了老舍先生虽然名气极大,却没有架子极为平易近人的文章主旨。(3分)
5。略(能从某一角度来赏析,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