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时光匆匆

| 英国移民 |

【www.guakaob.com--英国移民】

篇一:《形容时光匆匆》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临江仙——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题都城南庄——崔护 唐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时光如水,生命如歌。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陶渊明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明日歌——文嘉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今日诗——文嘉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

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劝学——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比喻时光匆匆

诫子书——诸葛亮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

朱自清《匆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一刹那、一霎那、转眼间、时光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一日三秋、转瞬即逝、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尺璧寸阴、时光如梭、时光飞逝、瞬息万变、弹指之间、时光如水、光阴荏苒、斗转星移、流年似水、电光石火、时不我待、稍纵即逝、争分夺秒、只争朝夕、岁月如流、弹指一瞬、一日千里、此去经年、似水年华、光阴似箭、斗转星移。

谁知暑夜心寒,无人同御风雨,独自忧叹,愁漫红颜。

2

篇二:《何谓比喻》

一、比喻的定义和重要问题

何谓比喻?古人有曰,“固以其所知谕其所不知,而使人知之”,又曰,“生于直告之不明,故假物之然否以彰之”,所以比喻的基本作用是说明事物。而随着文学的发展,比喻的作用又有了更深层次的阐述,“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比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嫓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飘风云霓以为小人。其词温而雅,其义皎而 朗”。所以比喻增强了语言的表达,使之委婉典雅。

比喻的分类,众说纷纭,其多者可达数十种。而比喻以明喻、隐喻和借喻三类为主,这种说法较为普遍。明喻的作用由本体和喻体的组合来体现,因而本体和喻体的内容,是明喻的重要方面。暗喻的作用是激发人的联想,使之更深人了解本体,或激起感情,因而本体和喻体的联系,是暗喻的重要内容。借喻是比明喻和暗喻更进一步的比喻,有其独特的表达效果。本文将对这些展开举例说明。

二、明喻中本体和喻体的内容

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的比喻即为明喻,明喻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很多,本体既可以是具体的人或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情感;喻体既可以是华丽柔美的,也可以是世俗的。

(1)她现在像一个被农夫放弃的烂苹果一样在荒野里寂寞地经历了苦难的四季。——张悦然《十爱·珍妮花》

(2)女孩赤着脚,卷缩着身体,像含苞的蕾,细细的一枝。——张悦然《樱桃之远》

(3)你会觉得他们像某种沙漠植物,用最卑微的姿态维持最低度的生存;长些枯苍的小叶子,伸出柔柄的枝杈一一但只要一朝雨来,他们仍能粲然作花。

——张晓风《教堂和福州肉松》

(4)这时天云忽然从她的房间冲了出来,她只穿件蓝花背心,露出两条浑圆的胳膊,披散着头发,像个小海妖。——迟子建《清水洗尘》

(5)孟和哲的脸是扁圆形的,鼻子很大,就像一只青蛙无所顾忌地趴在那里。——迟子建《微风入林》

这些比喻的本体都是具体的人,比喻的效果是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可感的表现出来。(1)句中将女主人公珍妮喻为“烂苹果”,表现了她被抛弃的凄惨命运和无所适从的张惶。(2)句则以含苞的蕾为喻体,勾勒出女孩楚楚可人的形象。

(3)句将在教堂看到的一群为了生存而终日奔波忙碌的人,喻为“沙漠植物”表现他们虽然卑微、不起眼,但是在恶劣的环境下为了维持生存始终坚持着。(4)句对天云的行为、外貌进行了十分细致的描写,以“小海妖”为喻,给人一种张

牙舞爪但又生气活泼的感觉。(5)句以“青蛙为喻”生动有趣地描绘孟和哲“扁圆形脸”,“大鼻子”的脸部特征。

(6)窗户开着,碎了一块,像掩面哭泣的女人的脸。——张悦然《十爱·船》

(7)午后的阳光像餍食后的花豹,冷冷的坐着。寡欲的阳光啊,不打算攫获,不打算掠食,那安静的沉稳如修行者的阳光。——张晓风《情怀》

(8)爸妈都觉得,一个做饭的地方,有些微的光亮就可以了,所以灶房的灯是低度数的,昏蒙蒙的,就像一只老眼昏花的眼。——迟子建《花瓣饭》比喻时光匆匆

(9)那树木像瘦高的人在急急地赶路,土房就像一台台拖拉机在突突地跑,而荒坟则像一只只蠕动的大青蛙。——迟子建《踏着月光的行板》

这些比喻的本体都是具体的,而以物设喻,往往也是为了体现人物的感受。

(6)句通过作品中人物对于社会事物本体“窗户”的感受,表现出人物的一种悲伤的情感。(7)句中将午后的阳光喻为餍食后的花豹,来说明午后的阳光给人一种慵懒的让人想入睡的感觉。(8)句将昏蒙蒙的灯光喻为昏花的眼,衬托出一种迷迷糊糊的往事的回忆。(9)句将数个静态景物喻为运动中的物体,体现了旅途中的作者急切赶路的心情。

(10)面部的疼痛像藤蔓一样爬上来,覆盖了我的脸。——张悦然《樱桃之远》

(11)梦就像一个又一个洞穴,她接连着穿过,只听见呼呼的风声,又仿佛是上了列车,在疾驰而过。——张悦然《十爱·昼如夜间房》

(12)那些小谎像蚕丝织的锦一样,纤细却没有人忍心戳破。——张悦然《樱桃之远》

(13)死像误入时间长河的遗物一样缓缓随波逐流,某一日被冲上安静的住宅地段的海岸。——村上春树《五月的海岸线》

(14)所谓人生便是这么个东西,好如植物种子被不期而至的风吹走,我们在偶然的大地上彷徨。——村上春树《四月一日遇见百分百女孩》

(15)那是一场犹如以排山倒海之势掠过无边草原的龙卷风一般迅猛的恋情。它片甲不留地摧毁路上一切障碍,又将其接二连三卷上高空,不由分说地撕得粉碎,打得体无完肤。继而势头丝毫不减地吹过汪洋大海,毫不留情地刮倒吴哥窟,烧毁有一群群可怜的老虎的印度森林,随即化为波斯沙漠的沙尘暴,将富有异国情调的城堡都市整个埋进沙地。——村上春树《斯普特尼克恋人》

这些比喻的本体是抽象的事物,比喻的作用是使得抽象的事物更为生动形象。

(10)句将疼痛喻为藤蔓,形象地说明了疼痛在脸上蔓延的样子。(11)句将做

梦比喻为列车上接连穿越的洞穴,形象地表现了“她”精神状态的恍惚和梦的绵长。(12)句将谎喻为蚕丝,形象地表现了谎言的脆弱,说明了作品人物唐晓性格单纯,不擅撒谎。(13)句将死喻为时间长河的漂流遗物,形象地说明了死亡的静默、不可抗拒和不期而至。(14)句将人生喻为植物种子,形象地表现了生若浮萍的漂泊,和人与人相遇的缘分。(15)段将恋情比喻为龙卷风,极言其迅猛与无畏。

三、暗喻中本体和喻体的联系

比喻时光匆匆

暗喻是在两类不同的事物,即在本体和喻体之间进行含蓄比较,以表明相同关系的比喻。建立这种联系通常有两种方法,其一是抓住本体喻体在形态、神态、性质上的相似性,进行远距离设喻;其二是利用联想,发散地设喻。

(16)最后到了一个大转弯的地方,堪达罕河是刚分娩的女人,在她旁侧溢出一个椭圆的小湖泊,而主流仍然一门心思地向前。——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

(17)马看着那红红的火焰,觉得它就是夜晚唯一在盛开的花朵。——迟子建《一匹马两个人》

(18)母亲的背影对他来说就是太阳和月亮,不然他怎么老是要追逐她呢?——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

(19)当然,他们也会冻上两座冰灯,一左一右地摆在门口,让它们充当暗夜的一双眼睛。——迟子建《采浆果的人》

(20)手中的报纸散落一地,地上一片白哗哗的云彩。——陈染《碎音》

(21)而自己呢? 却是一只黑蝴蝶,是蠢笨的样子,简直就是一只蠢笨的飞 蛾„„小马突然发现自己已经不再是飞蛾了,而是一条鱼。他混杂在鱼群里,和所有的鱼都是同样的颜色,同样的大小。——毕飞宇《推拿》

(22)记忆是每个人的瘾,每个人的毒药。——张悦然《誓鸟》

(23)先前的草原在我眼里是静谧、安详的,现在它却突然变成一片涨潮的海了,我眼前的月光化作了涌动的波浪,层层地向我涌来,拍打着我,那么的湿润,那么的温柔,我落泪了。——迟子建《草原》

暗喻的成功与否,要看本体和喻体是否某个相似点,只有充分抓住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联性,才能达到设喻新颖的效果。(16)句中抓住了分流时的河流和分娩时的母亲这一形态的相似,以母喻河,暗含着将小湖泊比作刚出生的小婴儿。以母婴关系表现河流主干与小湖泊的关系,设喻细腻温婉,流露出浓浓的人情味。

(17)句抓住了花朵和火焰形态的相似,将火焰形容得更为温馨而有美感。(18)句抓住了母亲的伟大与日月性质上的相似,形容母亲对于尼都萨满的重要性。(19)句抓住了冰灯与眼睛性质上的相似,表现了冰灯在黑夜里带给村里人的光明。(20)句抓住了报纸与云彩形态上的相似,表现了白花花散落一地的场面。(21)句抓住了小马与飞蛾和鱼性质上的相似,表现他无法出人头地的烦恼。(22)句抓住了记忆与瘾、毒药性质上的相似,形象说明了爱情的记忆总是充满了甜蜜与苦涩,使人时而难以自拔,时而痛苦难耐。(23)句抓住了草原与海形态上的相似,极言其广阔浩瀚,又抓住了月光与波浪的神似,形容其温柔和带给我心中的思念与波澜。

(24)以后的岁月,他们就是两块对望着的风化了的岩石。——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

(25)如果说夕阳是一面金色的鼓的话,这些晚霞就是悠悠鼓声了。——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

(26)这歌本身并无大波大澜,但我听起来却如泣如诉,回肠九转,爱情的丧钟充当伴奏。仿佛是夏末秋初的九月,一只被时光慢慢褪色的旧草帽挂在人家的窗棱上,随风轻摆,日子一天一天在帽檐上黯黯淡淡地凋谢滑落。——陈染《巫女与她的梦中之门》

构建隐喻,除了抓住形态、神态、性质的相似之外,还可以利用联想机制实现各种转换,进行发散性的设喻。(24)句利用了生命与非生命的转换,把人比作石头,用石头的静默枯燥烘托了人物的了无生趣,同时也表现出他们两人之间的冷酷、漠然与无奈。(25)句利用了感觉之间的转换,用鼓声形容晚霞,体现出一种飘渺悠远的韵味。(26)是听觉向视觉的转换,歌声是在旋律中感受时光的流逝,那喻体草帽则是在渐渐褪去的色彩里感悟着时光匆匆。比喻发散的展示了一个全新的叙事层面。比喻时光匆匆

四、借喻的表达效果

借喻由于只有喻体出现,所以能产生更加深厚、含蓄的表达效果,同时也使语言更加简洁。比喻时光匆匆

(27)王一五不爱种地,但他是个农民,不种也得去种,他下田时脸上就总是挂着霜。——迟子建《采浆果的人》

(28)花牤子再看电灯时,心里就没有那种暖洋洋的感觉了,他想那只金色的小鸟已经从他家中飞走了。——莫言《花牤子的春天》

(29)黑孩的眼前出现了一道金色的长虹。——莫言《透明的红萝卜》

(30)整个盛夏,日复一日,他就一直那样夸张的点着他的庆生烛焰,我每次都想要用"见怪不怪”来对付他惊人的美丽,无奈总是失败。——张晓风《我不知道该拿那从心所欲而又逾矩的大花紫薇怎么办?》

(27)句用霜比喻人不情愿、不愉快时的面部表情。(28)句则用金色的小鸟借喻黄色温馨的灯光。这两句比喻使得句子诙谐而有趣。(29)句中金色的长虹借喻黑孩的红萝卜,表现了这是他饥肠辘辘时唯一的希望,辛酸苦涩,不经意间跃然纸上。(30)句中用“庆生蜡烛”来借喻紫薇花,作者将整棵大花紫薇树比喻成一座生日蛋糕,因而巧妙的将树上开的正盛的紫薇花比喻成生日蛋糕上点着的蜡烛,可见其想象之丰富,颇有趣味。

五、结论

运用本体与喻体的巧妙组合来设置明喻,可以使人物形象本体更加生动,可借事物本体融入人的情感,也可使抽象的事物更为形象,可感。抓住本体与客体的形态、神态、性质的联系来设置暗喻,可以实现新颖和精彩的表达效果;运用联想进行发散性地设喻,可使文字充满想象空间和智慧的魅力。借喻的应用可以达到简洁和耐人寻味的表达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本臣. 比喻及其分类问题研究[J].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9, 21(3): 82-86.

【2】 徐金益. 绽放的心灵之花—— 试析陈染小说中的比喻设置[J]. 现代语文, 2006, 1(4): 14-16.

【3】 刘俊. 执著·比喻·尊严 ———论毕飞宇的《推拿》 兼及《青衣》、《玉米》 等其他小说[J]. 当代作家评论, 2012, (5): 128-134.

【4】 张悦然. 誓鸟[M].《收获》收获文学杂志社.2006 年第 6 期.

【5】 张悦然. 樱桃之远[M].明天出版社.2007 年出版.

【6】 张悦然. 十爱[M].明天出版社.2007 年出版.

【7】 杨小红. 迟子建小说中的比喻特色研究[D]. 湘潭:湘潭大学, 2013.

【8】 吴芳. 张晓风散文的比喻研究[D]. 扬州:扬州大学, 2014.

【9】 林少华. 莫言与村上春树的文体特征——以比喻修辞为中心[J].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14, (3): 2-8

篇三:《匆匆练习题》

2、匆匆

一、加偏旁再组词。

令 ( ) ( ) ( ) 利 ( ) ( ) ( )比喻时光匆匆

非 ( ) ( ) ( ) 回 ( ) ( ) ( )

二、找出下列句子中意思相反的词。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

再开的时候。

( )----( ) ( )----( ) ( )----( )

三、仿照例子写词语。

赤裸裸 伶伶俐俐

四、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

比喻时光匆匆

有再开的时候。( )

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 )

3、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 )

五、联系实际,仿写句子。

例: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

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过去;,日子从 里过去;

六、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确乎( )觉察( )叹息( )旋转( )

挪移( )初阳( )

七、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请你用比喻的形式写写你对时间

的看法。

时间像 时间像 时间像

八、读文中首尾照应的句子并回答问题。

首尾照应的句子: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这句话,首尾照应,使文章浑然一体,很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情和文

章的主题。但两处的侧重点不同,开头侧重 表示作者的发问 表

达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恋,结尾

侧重作者感叹时光匆匆而过,一去不返 ,爱惜时光。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min/268886.html

    【比喻时光匆匆】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