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呼兰河传启示

| 英国移民 |

【www.guakaob.com--英国移民】

读呼兰河传启示(篇一)
《走出课外练笔的泥潭——阅读《呼兰河传》获得的启示》

读呼兰河传启示(篇二)
《走出课外练笔的泥潭——阅读《呼兰河传》获得的启示》

读呼兰河传启示(篇三)
《呼兰河传(附录一、附录二》

【教案背景】本单元是苏教版初三下学期“学会读书”章,在单元学习提示中:“读书要善于发现,善于独立思考”其中提到“善于发现,就是读书能够找出内容、语言方面看似有矛盾的地方,再通过多角度的深入思考分析,求得更好的理解,甚至提出与作者不同的看法。学会读书就是较高的阅读境界。

【教学课题】《呼兰河传》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设计时考虑从文章内容来看应该是比较浅显易懂的文章,因此时间安排上我只是想通过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疏通文本能够回答一些问题。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关于课文、作者等大量的阅读材料来让学生去深入思考,从而看能否训练学生从丰富材料中快速提炼出有效信息。

【教学目标】

1、品味作品对童年生活状态的描写,体会作者赞美人性和自然的思想感情。

2、鉴赏本文的语言艺术,学习用鲜活的语言描摹事物。

3、快速阅读,从大量的文本相关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教学重点】1、学习平实贴切的景物描写,体会“我”眼里祖父的形象。

2、通过补充相关资料,结合作者相关经历思考作文如何跳出生活高于生活。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文本和相关资料,比较阅读并阅读启示学生写作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有人说:童年是一首清新的歌,用美丽的双手,把日子谱成美妙的音符

有人说:童年是一幅纯蓝的画,用神奇的笔触,把岁月绘成纯净的蓝河

有人说:童年是一抹淡淡的微笑,用浅浅的笑容,把人生染成璀璨的光芒。

在每个人的记忆中,一定能够撷取一段属于自己美好的童年生活片段。那么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以前学过哪些回忆童年的作品?

明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幼时记趣》、《我的老师》等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章。

(投放PPT并板书:《呼兰河传》)

二、 课文新授

1、 初读课文

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回忆了那些动植物物?有何特点?

明确: 动物:大花园里的蜂子、蝴蝶、蜻蜓、蚂蚱、

植物:榆树、谷子、黄瓜„„

特点:“色调斑斓,生机跃动,彩蝶飞舞,金光闪耀”

自由生长、充满活力,充满童趣,洋溢着诗意

(2)课文回忆了哪些人?有何特征?

明确: 人物: “我”:天真活泼、顽皮、充满童真、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祖父:勤劳、和蔼慈祥、豁达大度、懂得尊重孩子的天性;

(3)课文对景物的描写充满着童趣,请边读边从文章中找出来。

例: “蜻蜒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地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明确:用儿童的眼光来观察,辨别颜色、形状、声响,呈现出来的景物的本来面目,因而平实贴切,充满孩子的欢愉和真挚。

2、整体感知

课文只是原小说的节选部分,编者并未为节选部分取题。文章取题可依照人(如《藤野先生》、《孔乙己》)、地点(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物(如《柳叶儿》)、故事(如《幼时记趣》)以及感情(如《白杨礼赞》)来思考,请同学们给课文加个标题,

明确:园趣、祖孙情、童年趣事、我和祖父、我家的后花园、

3、品读赏析

作家迟子建说过:“好文章仿佛只有读出声来才觉得过瘾。文章被朗读,如同食物被咀嚼,你能细细品味其中的奥妙。”朗读是一种较好的与课文内容熟悉的方式。

《呼兰河传》是一部散文体小说,非常适合诵读,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片段,以自己的方式为我们朗读,读出你在文中体味到的情感 。

(学生自由朗读)

(1)分角色朗读

例1:文中第10小节“等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快满留着狗尾草的一片,他就问我„„”至20小节“‘这不是一样的吗?’”

明确:通过“我”与祖父的对话体现人物之间的性格特点。让学生扮演文中的“我”和祖父进行分角色朗读。

(2)示范朗读

例2

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一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明确:作者通过11个“就”指出后花园中的动植物自由生活的情形,一切都在自由地生长。朗读时要读出其中的感情。

4、走近萧红

课文只是《呼兰河传》的节选部分,如果想要了解整部作品就应该走近作者,走进萧红的内心世界。请大家在昨天预习的基础上再快速阅读资料附录一(《〈呼兰河传〉相关资料》、附录二。并适当圈点勾画出一些你认为能够体现当时作者内心世界(心境)的一些信息点。 资料:附录一:《〈呼兰河传〉相关资料》

附录二:《〈呼兰河传〉序》

明确:【附录一】“萧红在寂寞、苦闷怀旧的心情中”;

“ 不少研究者提出的作品所流露的那种“孤寂与苦闷”的情怀,其实也可

以从这一角度予以理解。”

【附录二】“可是我不知道她之所以想离开香港因为她在香港生活是寂寞的,心境是寂寞的,她是希望由于离开香港而解脱那可怕的寂寞,并且我也想不到她那时的心境会这样寂寞。”

“萧红写《呼兰河传》的时候,心境是寂寞的。”

师总结:我们刚才快速从大量的文字资料中正确地找出了一些关于问题的有效信息。我们也知道了:作者萧红无论是从茅盾为《呼兰河传》作的序中还是从其他资料中都能够反应当时作者在写作的时候的心境是十分寂寞,十分悲凉的。

5、名家评论:

1)文学批评家夏志清“《呼兰河传》的长处在于它的高度的真实感。”

(2)要点不在《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在于它“不像”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茅盾

(3)《呼兰河传》以更加成熟的艺术笔触,写出作者记忆中的家乡,一个北方小城镇的单调的美丽、人民的善良与愚昧。萧红小说的风俗画面并不仅为了增加一点地方色彩,它本身包含着巨大的文化含量与深刻的生命体验。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6、深入思考

课本节选部分更多是写出了一种自由快乐的童年生活,而我们下发的资料中却更多是还原了一个真实的萧红,请大家深入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作者写这部作品时已经成年,为什么她对这童年生活的记忆如此深刻,且又这般的怀念?

明确:童年是属于每个人的自由天地,童年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单纯快乐,没有成人世界的烦恼,无忧无虑,而成人不得不为生计操劳奔波,所以往往会怀想童年。

作者萧红20岁起就漂泊流浪,生活极不安宁,情绪波澜起伏,国难之际,亡命香港,一再受到感情挫折、病魔缠身,故乡东北三省又沦丧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之下,因而回忆故乡,回忆美好童年,成了她精神的最后寄托与情感的归宿。

(2)在战争的年代,在流浪漂泊的环境中,作者回忆天真烂漫的童年生活的向往吗?揣摩一下作者是否有别的用意?

明确:《呼兰河传》不仅仅是为了对美好的童年的回忆与怀念,更是对慈爱的祖父是无限的思恋,也是对自由的后花园无限的向往之情,祖父与家里的大花园成为了她的精神家园。

7、阅读启示

(1)、作者在《呼兰河传》中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以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生活为原型,用自己的笔触敏锐地抓住了生活中的人与事,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生活、当时的人、当时的事。因此正如白居易所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写作应该从自己身边的人、身边发生的事为起端,构思可从身边的人开始,比如同学、父母、老师等开始写,这样作文就容易写,能够使人物形象更为饱满。

(2)、课文节选部分是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在一起时的快乐时光。作者是充满着喜爱、怀念、向往的感情去回忆和描写这些人和物,写作应该具有真情实感,我手写我心。

(3)、作者萧红在国难当头时躲避战乱、经历丧夫之痛,正遇人生低谷,偏安一隅,在寂寞、苦闷怀旧的心情中,写完了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但是在节选部分作者并未一味地去凸显自己糟糕的心情与糟糕的生活环境。因此文学作品应该来源于生活,但应高于生活。就象大家在繁忙的学习中,在作文中不是去一味的发牢骚,抱怨,而应该以苦为乐,更好的表现自己积极阳光的一面,笑对人生中的挫折与困难。

8、写作训练

每个人都有一段美丽的童年往事,请回忆一下你的童年,写一段充满童趣的文字。 要求:仿照作者语言的特点,两百字左右

板书设计:

《呼兰河传》

自由: 动物:大花园里的蜂子、蝴蝶、蜻蜓、蚂蚱、

(十一个“就”) 植物:榆树、谷子、黄瓜„„

快乐: 人物: “我”:天真活泼、顽皮、充满童真、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祖父:勤劳、和蔼慈祥、豁达大度、懂得尊重孩子的天性;

【教学反思】

把课堂交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融入课堂。通过文本与链接材料比较阅读,快速提高学生在丰富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在大容量中的课堂中给学生以丰富的资料衔接,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

【附录一】

《呼兰河传》相关资料

萧红 (1911年6月2日─1942年1月22日),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乃莹,笔名悄吟、玲玲、田娣。取名“萧红”是与萧军互相配合,合起来是“小小红军”的意思。

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笔锋犀利,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的经历和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她的作品虽没有直接描述她的经历,却使她在女性觉悟的基础上加上一层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她把“人类的愚昧”和“改造国民的灵魂”作为自己的艺术追求,她是在“对传统意识和文化心态的无情解剖中,向着民主精神与个性意识发出深情的呼唤”。萧红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应该说直接影响其命运并引发她开始文学创作的是萧军的出现,并走进了她的生活。1940年12月20日,萧红在寂寞、苦闷怀旧的心情中,写完了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呼兰河传》的完成,标志着萧红文学创作已进入成熟时期。继《呼兰河传》后,萧红在香港还写出了长篇小说《马伯乐》、小说《后花园》,散文《小城三月》、《北中国》,散文《骨架与灵魂》、《给流亡异地的东北同胞书》、《九一八致弟弟书》等作品。

1940年写于香港,1941年由桂林河山出版社出版。小说共分7章,前有序后有尾声,著名文学巨匠茅盾作序。

创作此小说时,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这使远在香港的萧红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于是,萧红以自己的家乡与童年生活为原型,创作了这部小说。它在艺术形式上是一部比较独特的:它虽然写了人物,但没有主角;虽也叙述故事,却没有主轴;全书七章虽可各自独立却又俨然是一整体。讲述了作者小时候的童年故事。作家以她娴熟的回忆技巧、抒情诗的散文风格、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 “回忆式”的巅峰之作。茅盾曾这样评价她的艺术成就:“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呼兰河传》,长篇小说,1940年写于香港,1941年由桂林河山出版社出版。这部作品是萧红后期代表作,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表达出作者对于旧中国的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不少研究者提出的作品所流露的那种“孤寂与苦闷”的情怀,其实也可以从这一角度予以理解。

最值得重视的是这部作品的独特的艺术个性。茅盾对此有一个整体把握,堪称精当——

“但是我却觉得正因其不完全像自传,所以更好,更有意义。

“而且我们不也可以说:要点不在《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在它于这„不像‟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一些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些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读呼兰河传启示(篇四)
《《呼兰河传》课件》

读呼兰河传启示(篇五)
《读呼兰河传》

《读呼兰河传》读《呼兰河传》有感向倬贤早听妈妈说过,读完《呼兰河传》就像看了一部悲剧结尾的电视剧一样让人难以释怀,总想找人说说,总想找人分担分担。暑假来临之际,我就迫不及待地阅读了这本书。文章一开始就写“严冬封锁了大地”,在这样的季节里,地皮冻裂了,人手冻裂了,就连小狗也冻得整夜整夜地叫,最直接的景物描写,一下就带我走进了寒冷的呼兰河小城,在这个小城里生活着一群平凡而又无知的人,他们照着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而思索,而生活。跳大神,唱大戏,放河灯,他们总是把希望寄托在鬼神身上,一年四季他们老老实实地接受苦难加注在身上的考验,风霜雨地,受的住的就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着自然的结果。尽管每个人的人生都在禁受着一年四季的考验,但至少也该有奋斗和抗争吧,又怎么可能逆来顺受呢?可见呼兰河小城它就是一座没有思想和精神的死城,即使天上的太阳有时显得特别大,那也是没有温暖的。小说中我最喜欢的依然是祖父和祖父的园子,祖父就像那仅剩的一缕阳光,温暖着作者幼小的心灵,在这个园子里,作者就像那园子里的倭瓜,黄瓜,玉米,蝴蝶……一样,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成长;在这个园子里作者的世界绝不是那房子里的狭窄世界,而是宽广的;在这个园子里作者的笑声不知有多大,自己都会感到震耳了。在这里,“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童年永远是最纯真,最美好的岁月,即便是作者后来有悲凉凄苦的人生,但这些美好的回忆依然温暖着她,支撑着她。小说最让我心情低沉的是小团圆媳妇之死,作者虽没有具体写她挨打的过程,可是那“不分昼夜,一直哭很久……”可见她禁受了怎样的摧残和毒打。到后来不哭了,愚昧而又迷信的婆家人左次右番地请胡仙,跳大神,闹神闹鬼,周围的人也说长道短,说死说活的,只到把十二岁的小团圆媳妇整死。小说中另一个让我佩服的人物就是冯歪嘴子,他是个敢于追求又敢于抗争的勇敢者,当不幸降临,他失去了最爱的妻子还要抚养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左邻右舍都说他这回可非完不可时,他却照常地活在世界上,照常地负起他那份责任。他就像是注入呼兰河小城的一股新鲜血液,让人振奋,让人改变,让人不向命运低头。“从前那后花园的,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物是人非,人去楼空,好一派荒

凉凄惨的景象。这让我想去李清照词中的那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记忆中那无人过问的往事已积满了灰尘,尽管回忆充满了苦涩,但也充满了温暖,所以作者忘却不了,难以忘记。六年级:向倬贤

读呼兰河传启示(篇六)
《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开明中学 陈辉圆

一、 教材分析

1、 课文内容

本文节选自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内容相对集中,情节相对较为完整,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非常生动。本文回忆了童年时和祖父在后园的快乐生活,表达了对美好童年的怀念,也表达了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2、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与能力目标:.鉴赏本文的语言艺术,学习用鲜活的语言描摹事物。

过程与方法目标:师生互动,反复诵读,探究、品味、感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品味作品对童年生活状态的描写,捕捉作者单纯而又复杂的情感,感受文章中的自然美、人情美。

教学重点:

.学会在阅读中捕捉信息,掌握时间、地点、人物及人物的活动、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寂寞凄凉的人生中回忆天真童年时复杂的情感。

二、 教法

1、谈话法:它是通过师生的交谈来传播和学习知识的一种方法。

2、朗读法:通过不同形式的、反复的读品味、感悟文章的情感。

3、讨论法: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三、学法

1、朗读法:反复诵读,进入情境,体验 、感悟情感。

2、勾画、批注法:读书时动脑动笔,留下阅读的心得。

3、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四、教学理念

欣赏文学作品时,学生能够准确概括文章的中心,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五、媒体设计

利用多媒体,出示作者、作品、写作背景简介,便与学生理解作品内涵。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的童年是在农村老家度过的,老家的屋后有一个很大的堆,堆上堆下满是树,树林里有野兔子,还有鸟窝。夏天下过雨,树根旁就会有一窝窝又肥又白的蘑菇„„这是我的童年家园,常常在梦境重现,每个人都有童年的回忆,许多作家用文字再现童年,怀念童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的一篇文章。

二、自主阅读:

(一)简介作者作品。

1.作者。

萧红(1911~1942),(1911--1942),现代女作家,原名张张迺(nai)

莹,笔名悄吟、田娣等。黑龙江呼兰县人。“萧红”是发表《生死场》时使用的笔名。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卢隐、张爱玲、石评梅)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人物。曾被鲁迅誉为“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

代表作品有中篇小说《生死场》,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2.作品。

《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作者仍以她惯用的散文手法,疏疏落落地写出儿时难忘的记忆。它再次打破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而以呼兰城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射出生活的种种方面,正如书名所示,它是为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习作传。这里面有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显示出一点天伦之乐,但这里更有着悲苦的人生。可以说,它实际上是沉默的国民灵魂的别传。课文节选部分是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在一起时的快乐时光。

(二)自由读课文,思考文章的主要内容

(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景、情):

(三)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三、反馈交流:

1.用一句话初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童年时我和祖父在后园无忧无虑的生活。

2.我家的后花园是一个怎样的园子

(找一找 读一读 说一说)

A.生读课文,找出集中写景的段落

B.齐读2-6节,说一说这座园子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美丽 生机勃勃)

C. 文章怎样表现园子的美丽与生机的?

多角度有形、有声、有色的描写,大量的动植物的列举

D.你能想象出面对这许多动植物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吗? (专注、好奇、热爱、亲近大自然)

E.自读课文27—30节,思考怎样读符合你对文章的理解。

F.指名同学朗读这部分文字,感受园子的特点。

(自由 无拘无束)

3.结合课文说说“我”和“祖父”的形象

• 提示:可以从以下语句体会祖父的形象:“祖父一天都在后园里

边。”“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那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祖父大笑起来,笑得够了,把草摘下来问我·.“祖父慢慢地把我叫过去,讲给我听……”“祖父浇菜,我也抢过来浇……”归纳:从以上语句可以看出,祖父在“我”的眼里,是个热爱生活、热爱劳动,对“我”非常宽容、

慈爱、谆谆教诲、平易近人的人。

4. 展开想象用你的话描绘一下作者的童年生活画面

示例:

一幅生机盎然的花园中的天伦之乐图。在美丽、充满阳光、生机盎然的园子里,勤劳慈爱的祖父正在悠然地劳动,小孙女则在旁边无

忧无虑、自由自在地玩耍,没有痛苦,没有忧愁,没有烦扰,大花园里洋溢着幸福和快乐。

5.用二三句话准确概括文章中心,提示关键词:回忆 表达

四、深入探究

1、如果童年的你生活在这座院子里,想象一下你的童年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呢?幼小的萧红又是怎样度过的呢?这样的童年除了无拘无束有没有别的滋味?

2、回忆性文章写的是过去的事,但文章是当下写的,不可避免要流露当下的情感,让我们再来看看萧红写作时的境况。

创作《呼兰河传》的1940年,作家萧红已经经历了太多的人生苦难和情感挫折,内在病痛的折磨和精神上的荒凉与寂寞令她拿起笔,试图从童年的记忆中寻找到精神的慰藉

3、两种基调的共存:虽然节选部分无疑充满了孩子般的热闹和童趣,但贯穿小说全篇的成人叙事者那悲凉、荒原般的气息在节选部分是潜隐的,它体现在孩子在雨雪天、冬季及无人陪伴日子里的孤单和寂寞里,体现在家人的漠视中,也体现在后园热闹的景致的反衬中。

五、布置作业

推荐阅读《呼兰河传》

鼓励创作 ,写一段回忆童年的文字,要注意用儿童的口吻表现生活。

七、板书设计

后园 生机勃勃、美丽

我 天真、活泼、好奇

读呼兰河传启示(篇七)
《呼兰河传内容简介》

《呼兰河传》内容

第一章一共有九节,主要讲东北小城呼兰河的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这里的生活是死寂、平静的。第一节引出呼兰河以后,主要写东二道街上的大泥坑;第二节主要写卖豆芽的女疯子;

第三节写染缸房里的故事;第四节第五节主要写扎彩铺;第六节主要写小胡同卖麻花的;第七节主要写卖卖豆腐的;第八节介绍火烧云;第写总写呼兰河的一年四季。

这些都不是是单纯地写介绍呼兰河的地理,而是以地理为纲逐一介绍,反映生活在呼兰河的人们的精神面貌。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它对王安忆的《长恨歌》的影响。不同的是《长恨歌》各小节都加了标题,并单纯地介绍一种事物,而《呼兰河传》没有这么做。

第二章一共五节,主要写呼兰河精神上的“盛举”,反映呼兰河的人们的精神面貌。第一节写“跳大神”;第二节写七月十五鬼节的河灯;第三节写台子戏;第四节写庙会;第五节小结,这些盛举都是为鬼而做的,只是跳秧歌是为活人预备的。

开头的两章以介绍为主,所占的篇幅超过了全书的四分之一,与后面的内容结合不够紧密,叙述的中心也不怎么明确,看起来与散文没有多少区别。

第三章主要写祖父与祖母。

第四章主要是从各个方面描述我家的荒凉。

第五节主要写小团圆媳妇之死。

第六章主要写有二伯的故事。

第七章主要写磨房里“冯歪嘴子”一家的故事。

尾声主要交待结局。

第三、第五、第六、第七分别叙述了四个相对独立的故事,各个故事之间没有多少必然的关联。通过发生在呼兰河小城的一个大院及叙述者“我”把各个故事串联起来,各个故事可以独立成篇。不谈《呼兰河传》的思想、语言、及其它的艺术手法,单就其故事结构而言,它似乎还不够完美。《呼兰河传》与萧红的另一部作品《生死场》一样,在结构安排上还有不少欠缺。

总的来说,生活在呼兰河的人们呈现以下几种心理:

一.迷信愚昧,二.自私,自顾自,三.冷漠麻木不仁,四.“看客”心理,喜欢看热闹,说东道西,把别人的痛苦当成谈资,幸灾乐祸。

全书由七章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1、2章)细腻地展现了小城风情,诸如跳大神,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八娘娘庙大会,跳秧歌等;第二部分(3、4章)诗意地抒写了“我”、祖父和后花园所构成的三位一体的童年生活;第三部分(5、6、7章)生动地描述了小城的故事——小团圆媳妇的故事、有二伯的故事、冯歪嘴子的故事。但是,作品各部分、各章节、各人物之间似乎无必然联系。它打破了传统小说对人物、情节、结构的处理方式,以情贯穿全篇,是一部典型的“三无小说”,即无主要人物,无连贯情节,无确定主题。萧红自己也说过:“有各式各样的生活,有各式各样的作家,也就有各式各样的小说。”[1]《呼兰河传》是萧红艺术风格成熟的标志,正如矛盾在序中所说:“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景画,一串凄婉的歌谣。”[2]。

小说虽无贯穿始终的主要人物,但又确确实实为我们塑造了四个经典的人物,即慈爱的祖父、可怜的小团圆媳妇,古怪的有二伯和坚忍的冯歪嘴子。学术界一直关注的是祖父、小团圆媳妇和冯歪嘴子,目前还没有人专门论述有二伯。有二伯虽然是一个小人物,但是他古怪的性格形象,绝不亚于鲁迅笔下的阿Q。

《小城三月》中翠姨悲剧形象分析

萧红,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廼莹,“萧红”系发表《生死场》时使用的笔名。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整个世俗,在民族的灾难中,经历了反叛、觉醒和抗争的经历和一次次与命运的搏击。她的作品虽没有直接描述她的经历,却使她在女性觉悟的基础上多了一层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她的小说自有一种东北特色的豪气,又多添一份女性的情致,因此很耐看。 《小城三月》是萧红的最后一部作品。这位正值青春年华的女作家,在写完这部作品不到半年的时间,就离开人世了。在《小城三月》中,我们可以真切地聆听到一个东方女性悲惋的哀歌,一个叫做翠姨的女子热烈而哀怨的情感贯穿全文。在三月的微风里,这个平凡的女子静悄悄的死去。对于这样一个处在新旧礼数之中的一个被新思想熏染的传统型的少女,她的命运到底是有希望的好,还是没有希望的好,或者说哪一种情更为悲剧?正如鲁迅的关于铁屋子的思考:对于没有希望的民众,不去唤醒他们,固然可以让他们蒙昧地死去,不必背负心理的痛苦,但面对希望,还是有唤醒他们的责任。那么,在旧礼教的中国,翠姨的命运到底有没有希望呢?这也许有,但她的境遇却注定这是多么渺茫的一种奢望。

首先,小说尾声给了一点亮光,“我”母亲在翠姨死后说:“要是翠姨一定不愿意出嫁,那也是可以的,假如他们当我说。”但翠姨的悲剧不在于嫁与不嫁,她的悲剧在于她认识了一个有文字、文明的一种世界,虽然这个世界在当时只是一个如试管中的胚胎,微动而脆弱。这个世界让她对原有的她脱胎出来的世界绝望。而她更大的悲剧是她深爱着这个她不属于其中的这个世界,而且爱上了她不能爱的人。可以想象,不嫁人的翠姨仍然要死!

其次,翠姨的性格直接导致了她的失望。她腼腆、柔弱、纯情,她没有去反抗与争取的能力与勇气,她只能用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成全她的希望。翠姨的世界是万分复杂的,过分的复杂让她的选择没有空间。翠姨的爱是一种没有成功希望的冒险,相比于张爱玲笔下的曹七巧,她的爱更不能为世人所容,因为她与“表哥”是姨与侄的关系。她没有曹七巧那么蒙昧,所以她不愿只求得一个嫁或不嫁的结果。嫁,他不能成为曹七巧。如果她要活下去,又必然得成为另一个曹七巧。不嫁,她的世界是空的,她的生命在真空中是不能存活的。所以,她无需于此加以选择。她也没有曹七巧的心力,曹七巧最起码能孤身去同周围的人拼打,尽管为了存活而失去了原本的心灵。翠姨的美丽恰在于此,她不做曹七巧,所以悲剧美让她如同圣母,没有曹七巧的庸俗。曹七巧的悲剧是一直庸俗下去,而翠姨的悲剧是她选择了文明:文明的世界,文明的思想,文明的生命,文明的爱情。

翠姨的悲剧美尤其在于传统之外有一点新化。如果她是传统的,她不过腼腆,贤淑;如果她完全新化,她也就会热烈、坚强。但她在新旧之间,为我们显示了一种既贤淑又聪慧,既腼腆又充满向望,既柔弱又不无勇气的激情少女情致。正如小说末尾,那马车再也驮不动美丽的甚至圣洁的翠姨了。

在文明与传统夹缝里生存的翠姨,她选择的悲剧的命运其实就是最幸福的了。正如她所说:“我心里很安静,而且我求的我都得到了……”

萧红与《王阿嫂的死》

《王阿嫂的死》是萧红早期的作品之一,写于1933年5月21日,收录在《跋涉集》中,篇

幅极短,场景也不是很大。但是,作品反映的社会现实以及社会意义是极为深刻的,作者的创作意图与创作方法都值得我们做深入的研究,是其乡土小说中成功的篇章之一,全文共分为六节,写的是有孕在身的“王阿嫂”因失去丈夫过度悲伤、劳累,在休息时被“张地主”踢中肚子而早产后失血过多而死,新生儿也随即死去的悲惨故事。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现实主义小说。通过“王阿嫂”这一悲剧形象,展现出受地主阶级无情压迫、剥削的农民艰难度日的情况,并且通过写“王阿嫂的死”来控诉封建统治阶级吃人的残酷本质。 “王阿嫂”,一个身怀六甲的女人,“什么活计都做过,”地主们从不管农民的死活,时时刻刻变着法儿的剥削他们。“家家都从房檐上把茄子解下来,送到地主的收藏室去,”他们自己冬天吃的却是“地主用以喂猪的烂土豆,连一片干菜也不曾进过嘴。”

农民们一年到头累死累活,却连自己的命运都不能掌控,更不消说别的了。萧红些这类题材可以说是游刃有余,得心应手,生于地主家庭的她,耳濡目染,自然会明白这其中的苦。难得她有这样的出生却懂得反抗,懂得争取自由,否则,她也只是千千万万个牺牲品中的一个, 陷入封建家长的摆弄之中。尽管后来萧红的生生活道路布满荆棘,但总好过被别人支配一辈子,她离家私奔体现了莫大的勇气,在那样的情况下都不屈服,这是她的性格所在。正因为如此,萧红的小说大多都是以农村为背景并且隐含着浓烈的悲剧味道。她没有写农民与地主的正面斗争,或者说没有斗争,只有压迫与被压迫;也没有写农民自我意识的觉醒,而是写一系列麻木的过着自己生活,一代一代重复着相同悲剧的,却没有想过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命运,依旧如蝼蚁般苟活着的愚昧的农民形象来表现在那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农民身心备受摧残,无力抗争,也不想抗争,连死亡都不能唤醒他们的灵魂的真实情况。

“王大哥”的死,没有换来村民对地主的不满与反抗,不知情的妇人们甚至还说“总是张老爷子,有多么慈心;什么事情,张老爷子,都是帮忙的。”对“张老爷子”感恩戴德,这是多么讽刺,多么可笑的场面,形成的强大的反差,自然会对读者的心灵产生冲击。

当然,文中也不乏人性的闪光点,不管是处于真心还是假意,总归又善良和美丽的一面,也是一点小小的慰藉。“竹三爷”对“小环”的怜悯,“李愣三”对“王阿嫂”暗中的关心,“王妹子”对“王阿嫂”的照顾等等。虽然这些人同样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同样的卑微,但对于比自己更弱小,更卑微的人他们还是存有一丝怜悯之心,这是同为下位者的惺惺相惜。即使不能名正言顺的给与帮助,总还是会在暗地里相互扶持。从这里,我们可以体味出尽管萧红写的这些小说都以悲剧为总格调,以农民阶级的落后、愚昧为出发点揭露封建地主阶级的丑陋面貌,但是,总会有人性的美贯穿在一些细节上,说明她本人虽痛心于农民阶级的愚昧,却一直坚信这个民族是有希望的,只要人性未被扼杀,这个民族迟早会兴盛。

再者,从作者的创作方法上来说,本文采用的是顺叙、插叙的手法。先写“王阿嫂”在其丈夫过世后独自支撑整个家的艰苦生活,再插入“王大哥”惨死的原因和过程,最后回到“现在”写”王阿嫂之死”。这样设计更加突出“王阿嫂”的悲剧性。“王阿嫂”是封建礼教调教出来的产物,

“女以夫为天”的思想根深蒂固,所以,在得知“王大哥”被“张地主”烧死后,她失去了理智, 啕天大哭,声音“凄惨泌血”,连听的人都免不得被这“滴血的声音诱惑得哭了”,“王阿嫂” 哭的不仅仅是她的丈夫,更是哭诉自己坎坷的命运。一个弱女子,在封建农耕社会若失去了男子的依靠,就根本无法活下去,而“王阿嫂”却只能咬着牙苦干,养活自己和“小环”。因为她们无人可靠,等待她们的只有永无止尽的劳动。萧红是受过新式教育的,因此她能更清楚地认识到笼罩在中国农民头上的阴云有多厚,更加迫切的局的解放、改革的重要性,从而用文字表现出来的震撼力也大大加强,文章的深度自然而然也就的到提升。 另外,作者的比喻手法、细节描写运用的相当的不错。比喻例如,把“茄子”比成“紫色的铃铛”十分新鲜、恰当;把“王阿嫂”比成“一条瘦龙”,不仅贴切,更突出其瘦骨嶙峋的身板;把她的“悲哀”比成

“沉淀了的淀粉,”沉重的厉害,浓厚的不可分解;把“张地主”比成一只“阴毒的老鹰,”使“张老爷”丑陋、残暴的一面表现淋漓尽致,是典型的剥削者的形象,令人厌恶、痛恨。细节描写也是相当的成功,例如,妇女们穿茄子时,“不管蚊虫把脸和手搔得怎样红肿,也不管孩子们在屋里喊叫妈妈吵断了喉咙。她只是穿啊,穿啊,两只手像纺车一样,在旋转着穿„„” ,可以看出她们必须不停地穿才能保证自己有饭吃,就算是蚊虫叮咬、孩子叫喊也顾不得了,生存的艰难一览无余;再如,写到妇女们谈论“王阿嫂”的不幸时,有的同情,有的漠然,都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挖别人的痛处,而有两个“死去男人”的妇女什么也没说,只有她们才真正知道这其中的苦楚,才明白“王阿嫂”的痛;写到“小环”在“王阿嫂”坟前睡着后呓语“妈 妈,我冷呀!”直到“竹三爷”把她叫醒,她才意识到她又只剩下一个人了,于是哭喊着;“妈妈,跟„„跟我回„„回家吧„„”,多么天真烂漫的小女孩,可是现实却不给她幸福的机会。连最后一丝希望都给抹杀掉了。“小环”今后的命运若继续在这样的社会状况下运转,自然不会有好的结果,所以,萧红又含蓄的启示我们,必须尽快解救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连自己命运都无法掌握的人,给他们光明、幸福的生活,。这是萧红奋斗一生的目标,也是她创作动力的来源。

重读中篇小说《生死场》

萧红的中篇小说《生死场》的确具备一部好作品的品质,经得住岁月的淘洗,富有历久弥新的内蕴。重读《生死场》,读出了萧红的纠结,读出了《生死场》新的意味。

《生死场》中,对于乡村景物的描写飘逸着诗性之美,萧红以她特有的细腻和源于生命的体验,叙写从容,用情极深„„作品中的一草一木,哪怕是一只山羊、一匹马、一畦菜圃、一枚树叶、一声蛙鸣,都浸透着萧红的万般柔情。精细的工笔描摹中流露出纯美的诗意,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自然而充满活力的乡村美景。这其中有萧红远离故土漂泊尘世的深情回望,笔端蘸满乡愁,思念最终化作了一行行文字。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生活于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形容污浊,境况凄惨。大自然在自由地生长、繁荣和轮回,而人们却无法左右自己的人生。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内心其实并不复杂,对生活的需求也很简单,只是希望可以过着平平常常的日子。应该说,他们的期望值并不高,潜于他们生命深处的是与大自然一样纯真的心灵。他们依土地而生,接受土地的馈赠与熏染,那么他们的生活当与大地一样,可以自由而快乐地歌唱。可是,在自然的天堂里,他们却过着地狱般的生活。这巨大的反差,是引导我们深入思考的进口。或许,这才是萧红纵情写景的意旨所在,也是这部作品极具魅力之处。

呈现人们的生活情状,目的不在于撕开伤疤,漠然地让鲜血流淌,任凭呻吟随处飘荡。萧红试图追问人们凄苦困顿的缘由。小金枝来到人家才够一个月,就被爹爹摔死了;金枝受男人所虐待,生不如死;男人们则在外来侵扰中,陷入绝境。生命不再是内心力量的涌动,而饱受外在力量的扭曲与蹂躏。或许,萧红是在说,人在外部力量打击下失去了自我,失去了尊严,失去了自主生活的权利,便失去了一切。用今天的话,就是“被生活”。

人被美景囚禁,这是一个巨大的隐喻。这与当下人们的生存状态有着某种共性话语。物质越来越丰富,世界的色彩越来越炫,可我们的内心却空洞无物,灵魂在苍白地游走。 冲破牢笼,追求自由,是人的天性。萧红以行走的方式寻觅向往的生活,《生死场》中的人们,也在挣扎。

王婆需要解脱,便以自杀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卸下肉体与心灵那些沉重的包袱。只是,在这个生死场上,许多人轻易地就丢掉了性命,而她这位饱受磨难的老妇人的自杀却意外失败了。生之艰辛,死亦难求,王婆连死的权利都没有了。

金枝选择的是出走,这样的姿态是被动性的,至少缺少更为积极的反抗力。出走,其实就是逃离。离开土地,离开家乡,只身进入都市,然而她却遭受了更大的屈辱。那就远离红尘吧,“金枝又走向哪里去?她想出家庙庵早已空了!”金枝居然无处可逃,当然她也应该无处可逃。毕竟,逃避是无力于生活的。王婆是在逃避,金枝也在逃避。显然,萧红是传达一种信息,这就是女性最大的抗争力量似乎只局限于逃避,而逃避,最终不会有任何的成效。我们只能看到金枝那苍然的目光和无助的叹息,无法知道她将会走向何处。而复活的王婆似乎开始重生,加入了直接的斗争行列。她的身影是渺小的,行为是轻微的,但至少是在以自己的方式和力量与这个世界有力地对话。置于死地而后生,在王婆身上得到了最好的印证。 作品的第一部分《麦场》,主要叙述了二里半找羊。因为丢了羊,这个男人性情大变,生活变得一团糟。这与其说是铺陈生活的细节,饱满作品的生活质感,还不如说是萧红在不动声色地表达羊之于二里半的重要,羊,是他生活的支柱,是他的生命之根。在这里,羊是一个需要我们极度重视的象征。

二里半也是要抗争的,而且决心极大,因为他可以舍弃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羊。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绝地反击,抛开现有的一切,毅然上路。与羊的告别是他最鲜明的出征仪式,悲壮的情绪弥漫在空中。王婆和金枝未能如愿,二里半的命运将会如何,萧红没有明示,只是在小说的结尾这样写道:“二里半不健全的腿颠跌着颠跌着,远了!模糊了!山岗和树林,渐去渐远。羊声在遥远处伴着老赵三茫然的嘶鸣。”身后的故乡成为一种记忆,一切美好似乎都已隐去,二里半只是带着“茫然的嘶鸣”去开拓新的人生,大有壮士兮不复返的壮烈。忧郁浮在表面,内在的却是萧红对于二里半的钦佩和崇敬。

二里半目睹了王婆和金枝等人的命运,似乎悟出了彻底改变人生需要付出的代价,参透出斗争必须是放下一切,轻装上阵。这需要具备莫大的勇气。对于乡村人,这是最难走出的一步,但可能也是非得跨越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萧红是以《生死场》在诉说自己对于人生的理解,意图在提示陷于苦难中的人们,无论是自救还是投入到集体性的抗争之中,舍弃是必然的。找准人生的症结,瞄准前行的方向,放手一搏,也惟有挺身而出,与压制生命的力量进行角力,才有可能转危为安,迎来灿烂的人生。这对人生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时代、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min/271249.html

    【读呼兰河传启示】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