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的内容提要

| 法国移民 |

【www.guakaob.com--法国移民】

三国演义的内容提要(篇一)
《《三国演义》内容提要》

《三国演义》内容概括

一、汉室倾颓·讨伐董卓

东汉末年,宦官当权,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灵帝中平元年,张角兄弟发动黄巾起义,官军闻风丧胆。为抵抗黄巾,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兵。榜文前,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萍水相逢。三人都有为国效力之心,于是桃园结为异姓兄弟,投靠刘焉。从军后刘、关、张显示出非凡的才能,一败黄巾于涿郡,二败黄巾于青州。不久,又救出被张角打败的董卓,但董卓见刘备是白身,并不答谢。张飞大怒,要斩董卓,被刘备劝住。刘关张与朱儁(jùn(、孙坚进攻黄巾,大胜。朱儁、孙坚皆受封赏,只有刘备被冷落。很久之后,刘备才被封为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到任四月,督邮来县巡视,借机索要贿赂。因刘备不从而欲存心陷害,张飞得知后怒鞭督邮,三人被迫弃去职位,投了刘恢。不久参加平定鱼阳之战,刘备因立功被任平原令,开始拥有一支人马。

中平六年,汉灵帝死,少帝继位,为外戚大将军何进所制。十常侍诱杀何进,袁绍等领兵诛杀宦官,西凉刺史董卓趁机进兵京师、驱逐袁绍、灭丁原收吕布、废少帝立献帝,专权朝野,并毒死刘辩。司徒王允借寿诞之引,召集满朝公卿商议,曹操自告奋勇前往行刺,为董卓发觉,危急中献上自王允处借来的七星宝刀而脱身。

曹操逃至中牟县为当时县令陈宫所获。陈宫义释曹操,并弃官随之离去。途经曹操之亲戚吕伯奢家时,因误会而杀害吕伯奢一家,并说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之语。陈宫愤怒,独自离开。曹操只身前往陈留,散尽家资招蓦兵马,亲友皆来相投,亦有了一支人马。曹操更写信给袁绍,并会齐中原豪杰。

曹操、袁术等十八路诸侯与吕布对峙于汜水关,董卓派出华雄斩去十八镇诸侯多位上将,关羽自告奋勇却因自身的地位而被众诸侯所叱,唯曹操赏识人才,斟热酒令出战。酒尚温,关羽已斩华雄而归。随后,吕布骑赤兔马亲出虎牢关,袁结亦派八路诸侯迎敌。众诸侯难敌吕布之勇,危难时候张飞救下公孙瓒而与吕布交手。因吕布奇勇,关羽、刘备先后出战,三人合力杀败吕布,吕布败退虎牢关。八路诸侯乘胜出击大获全胜,曹操暗中犒赏刘、关、张。

董卓见吕布战败,盟军势大,烧洛阳,逼献帝迁都长安。盟军入洛阳,各起异心。孙坚在宫井中得到传国玉玺,率军返回江

1

东。曹操与袁绍发生摩擦,去了扬州。盟军瓦解。接着军阀又开始火并。袁绍攻公孙瓒,被赵云所救。赵云本是袁绍部将,见袁绍无忠君救民之心,于是弃袁绍而投了公孙瓒,但不受重用。在江东,孙坚攻荆州,被刘表军士用乱箭射死。司徒王允在长安设下连环计,让董卓和吕布为争夺歌妓貂蝉而发生冲突,结果董卓被杀。董卓部将郭汜等反扑,杀害王允全家。

二、群雄逐鹿·吕布覆灭

董卓死后,中原大乱,军阀混战之中,青州黄巾又起,曹操前往讨伐,编制青州兵, 势力再次扩大。因曹操父曹嵩死于徐州,为报父仇,曹操借机征讨徐州,并下令屠城。徐州太守陶谦向北海孔融求救,孔融在平原找到刘备。刘备去公孙瓒处借了兵马,前往徐州助阵。

另一方面,董卓旧将李傕、郭汜、樊稠、张济四人攻下长安,赶走吕布,逼死王允,再次挟天子。随后,马腾、韩遂联军勤王,马腾之子马超作战英勇,屡挫李郭军。但因为粮草供应困难,最终兵败退回凉州。

在曹操报仇的同时,吕布、张邈采纳陈宫之言,袭了兖州,曹操被迫回战吕布。濮阳城中一战,曹操险些丧命。而刘备处,陶谦三让徐州,使曹操费力征讨不得的徐州为刘备唾手而得。

长安处李傕、郭汜发生内讧,曹操入洛阳救驾,借机将献帝劫至许昌,开始 “挟天子以令诸侯”,大权独揽。与此同时,江东孙策利用亡父孙坚留下的传国玉玺,向袁术借了兵马,逐渐平定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奠立了日后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吴国基业。袁术得了玉玺,即刻称帝。

吕布兵败投了刘备,却趁刘备征伐袁术之机夺了徐州。刘备暂居小沛。在刘备与袁术两家求助之际,吕布辕门射戟救了刘备。不久刘备又为吕布所迫,投了曹操。曹操先后三次征伐张绣而未果,张绣自行投降。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讨伐吕布,苦战日久未果。而吕布却因内患陈登,且惑于妻妾之言,终为曹操所擒。白门楼上,刘备以丁原、董卓的缘由将吕布致死。曹操也怒斩高顺,泪别陈宫,义降张辽。吕布既定,曹操势力进一步扩大。

三、内阁密诏·千里独行

朝延上,曹操作威作福,许田打围之时对献帝无礼招致忠臣愤怒。皇帝密召国舅董承入宫,授以衣带诏,教图曹操。西凉马腾

与刘备最终亦参与此谋。刘备参与后为避曹操嫌疑,在园中种菜却为曹操叫去赏梅。曹操煮酒论英雄令刘备吃惊,以畏雷之说巧妙掩饰。不久刘备即借剿灭袁术之机脱身,袁术与刘备交战,大败。于是袁术前往投降袁绍,于路中被劫,最终渴死。其部将割其首并玉玺一同交与曹操。

皇宫内,衣带诏事发,董承等皆遇害。曹操派兵征讨刘备,刘备大败而与张飞失散,投了袁绍。关羽被困下邳,曹操爱其才,遣张辽说降,为保刘备家眷,关羽与曹操约法三章而降。在曹操处,关羽受到厚待,得了吕布所骑赤兔马。

在刘备唆使下,袁绍起兵与曹操交战于白马,关羽斩颜良诛文丑,解了曹操白马之围。因得知刘备在袁绍处,关羽离开许都,前往河北。临行时挂印封金,令曹操即憾又赞。关羽一路,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几经周折,最终于张飞、刘备聚于古城。又因公孙瓒兵败自焚,赵云独自一人云游四海与刘备相遇,自此终身为刘备爱将,情义比桃园。

五、官渡之战·大破袁绍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江东孙策为部下家客所害,身受重伤,更因受于吉之气而身亡。孙权坐领江东,承父兄基业,与曹操修好。

袁绍得知后起大军七十万伐曹操,曹操起七万兵相迎,战于官渡(此时为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几经挫折却始终坚持。袁绍谋士许攸进言而不为所用,因而来投曹操,并献火烧乌巢之计。一夜大火,袁绍势力大衰。仓亭处曹操再破袁绍,最终袁绍吐血而亡。刘备趁火打劫,自汝南起兵攻曹,却为曹操打败,投了荆州刘表,驻守新野。大小数战,曹操终攻克冀州,然而郭嘉病故。临终时献密计,使曹操短期平定了辽东,统治北方。

六、三顾茅庐·荆襄之变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荆州处,因刘表次子娘舅蔡瑁与刘备争权,而两番设计陷害刘备。刘备跃马檀溪,大难不死,行至襄阳境内水镜庄上,得水镜先生司马徽点拔,闻卧龙、凤雏之说。次日路遇毛遂自荐的徐庶,即刘备军中的第一位军师。曹军进犯,徐庶大败曹军,展露的大才为刘备大开眼界。曹操以徐庶之母为要挟将徐庶赚至许都,徐庶临行时,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即卧龙先生,并许下了终生不为曹操设计之誓。

自建安十二年秋至建安十三年(公元

2

208年)春,刘备来到南阳三顾茅庐,寻访诸葛亮。诸葛亮大为感动,在卧龙岗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道破天时、地利、人和之玄机,最终出山辅佐刘备,成为一代贤相。

两次火攻南阳的博望坡和新野城,诸葛亮大破曹军。刘表病逝,蔡瑁暗里拥立幼子刘琮,并将荆襄九郡献了曹操。曹操83万大军下追赶刘备。刘备被迫携民渡江,饱经挫折屈辱。赵云为救幼主刘禅,屡次单骑闯入曹操军营,闯下一世英明。同时张飞大喝长坂桥,又使曹营许多将士从此闻风丧胆。在关羽、诸葛亮与刘表长子刘琦的接引下,刘备入了江夏。

七、赤壁之战·火烧曹兵

曹操书信至江东,威胁孙权投降,共擒刘备。孙权派鲁肃过江探虚实。诸葛亮借机入东吴,舌战群儒,智激周瑜,终于使得孙权决计破曹操。在柴桑,周瑜起五万兵,与曹操83万大军隔江对峙。水上交战,曹军失利,蒋干去东吴军营劝降周瑜,却中周瑜反间计,误盗周瑜伪造的书信而使曹操误杀蔡瑁、张允——曹营中仅有的两名深懂水战之将。在东吴军营,周瑜深恨诸葛亮之才不能为东吴所用,使诸葛瑾劝降诸葛亮未果,即起心害之。两番斗智,均为诸葛亮胜出。第二次的“草船借箭”,更是使周瑜自叹不如。

周瑜与诸葛亮不谋而合,定下火攻之策。为火烧曹军战船,老将黄盖行苦肉计,惨被棒疮;阚泽去曹营献诈降书,又遭到曹操恐吓。蒋干再次过江,周瑜安排江东隐居的凤雏先生庞统随之回曹营,巧授连环计,教曹操将战船全部连接。

诸葛亮借机去七星坛祭风,实则逃离东吴,回到江夏,智算华容。三江口处,黄盖前往诈降。是夜东南风大起,曹操水寨一片火海,一夜之间,曹操83万大军所剩无几。逃命过程中又遭到赵云、张飞与关羽三次堵截。最终华容道关羽义释曹操,使得曹操逃至南郡。败阵的曹操,对郭嘉怀念不已。

八、三气周瑜·大战马超 周瑜乘势到南郡,与曹仁交战,中曹操之计而重伤。诸葛亮坐收渔利,夺下南郡。不久又陆续攻占荆襄诸郡。刘备终于有了自己的土地。周瑜又定下美人计,诱刘备过江,与孙权之妹孙尚香成亲,

以此为饵扣押刘备。赵云受诸葛亮密技,一次次粉碎周瑜的计谋。次年刘备逃回荆州,周瑜追至,中诸葛亮之计,更为荆州士兵取笑,箭创复发。回柴桑后定下假途灭虢之计取荆州,再次为诸葛亮识破。回柴桑

后性命垂危,高叹“既生瑜,何生亮”而亡。诸葛亮又去吊孝,打破两方之间的尴尬,并为刘备寻得副军师庞统。

西凉太守马腾为曹操诱入长安而遭害,其子马超联合韩遂率军反出西凉,大破钟繇,攻陷长安,又于潼关大败曹洪、徐晃。迫使曹操亲自领兵前来讨伐。马超与曹操在潼关、渭南之地展开六次大战。一战连败曹营诸多猛将,杀的曹操割须弃袍,绕树逃命,二战让曹操夺船避箭,几次都几乎丧命,但在丁斐、曹洪、许褚的拼死相救下死里逃生。之后曹操又听取了娄圭建议,泼水筑造冰城,渡过了渭水。马超与冰城前,与曹军第一猛将虎侯许褚,连斗几百回合,逼其裸衣弃刀。最后贾诩为曹操定离间之计,离间西凉军内部,马超砍伤断韩遂之手,西凉军自相残杀,曹操乘机大举攻伐,最终大破马超。

九、夺占西川·合肥会战 益州刘璋处,别驾张松密画西川图本欲献曹操,却为曹操不喜,而终被逐出。回川时受刘备盛情款待,感动不已,终为刘备献上取西川之说。张松回川之后,刘璋又纳其谋,接刘备入川抵挡汉中张鲁。刘备入川后与刘璋反目成仇,交战之中,孙尚香被孙权派人骗回江东,而副军师庞统也死于落凤坡。

诸葛亮与张飞两路军入川,将荆州交于关羽,并嘱之“北拒曹操,东和孙权”。张飞从小路出发,义释老将严颜,一路顺利入川与刘备会合。诸葛亮到达后,定计擒获川中大将张任。此时西凉马超几经周折投于张鲁帐下,因唇亡齿寒之说,张鲁派马超、马岱解西川之围。葭萌关张飞两番大战马超未分胜败,诸葛亮定计,收降了马超。西川终为刘备攻占。

在江东,孙权令诸葛瑾入川讨荆州未果,鲁肃为孙权所迫,设鸿门宴邀关羽过江,欲逼还荆州。关羽单刀赴会,以其非凡的胆识,挫败了这一谋划。

在许昌,曹操诛杀密谋害己的伏皇后等人,又平定了汉中。为报赤壁之仇,曹操两次起兵与孙权交战,合肥会战,双方互有胜败。最后孙权作书劝退曹操,曹操也知江东一时不可得,两方罢兵。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曹操进位魏王,采纳贾诩之言,立长子曹丕为王世子。不久因故与奇人左慈相遇。左慈用奇门之术捉弄曹操,终使曹操患病。曹操召来平原管辂卜周易,管辂巧妙为曹操作了解答。五位汉臣欲图曹操亦未能成功,最终惨死。

十、巧取汉中·痛失荆州

3

张飞起兵攻瓦口关,大战张郃,最终胜利。诸葛亮又智激黄忠,使其两番建立奇功。天荡山一役,黄忠斩了曹操爱将夏侯渊。曹操起兵报仇,大军闻赵云之声而丧胆。进兵过程中曹操借故杀害了一向与自己有隙的杨修。诸葛亮几番设计,使曹操兵退斜谷,至此东川亦为刘备所得。

刘备据两川之地,自立为汉中王。曹操与东吴密谋图荆州,关羽未遵诸葛亮“东和孙权”之说,以致东吴与曹操联合。于禁、庞德与关羽交战,关羽大战庞德,水淹七军,取得一生最后的业绩。因中曹仁暗箭,右臂中毒,神医华佗赶到为关羽刮骨疗毒。 然而正当关羽带伤与徐晃交战的同时,东吴陆逊巧妙利用关羽骄傲自满、刚愎自用的心理,定下了取荆州之计。吕蒙白衣渡江,袭了荆州。痛失荆州的关羽被迫败走麦城,终为孙权所害。在玉泉山,关羽灵魂显圣,为神僧普净点化而顿悟,飘然离去。不久吕蒙为关羽附体而亡(此时为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

孙权将关羽首级献于曹操,曹操为关羽吓倒,自此便寝食不安。为建新宫,曹操持剑去砍洛阳城内一神树,树干喷出血来,曹操患重病,危在旦夕。找到神医华佗,却疑之有害己之意而将其拷打至死。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病逝于洛阳。

十一、汉室末路·夷陵之战

曹丕当权后,折服了前来争王位的曹彰。又欲害曹植,逼其作诗。曹植七步成诗感动卞太后。在蜀军,刘备义子刘封因不曾发兵救关羽,借故为刘备处死。

曹丕承父之业,威望日高,帐下文官逼迫献帝让出帝位,自此东汉灭亡,魏国建立。蜀中刘备得此消息,于章武元年(公元221年)亦自称为帝,封诸葛亮为丞相。称帝后的刘备,即下令起倾国之兵伐吴,为关羽报仇。张飞因思念关羽,酒后使性鞭士卒而为范疆、张达所杀,并将张飞首级送往东吴投降。

孙权无奈,作书降魏受了九锡。曹丕欲坐观其变,并未发兵。吴蜀交兵,孙权失利,折去许多大将,而西蜀黄忠也中箭身亡。吴将潘璋持关羽的青龙宝刀遇关公显圣,为关羽之子关兴所杀。

刘备攻至猇亭时,仇人尽已诛却,而贪心不足,欲就此机灭吴。孙权启用儒将陆逊,并赐宝剑先斩后奏。因刘备不懂兵法,扎营之时犯兵家大忌,陆逊纵火烧连营七百里,蜀军大败,刘备逃命过程中为赵云所救。陆

逊追刘备,误入诸葛亮所布石阵(八阵图),为黄承彦所救,因而深服诸葛亮之才。

曹丕趁火打劫,乘机征吴,陆逊早有防备。大将徐盛用火攻破了魏军。魏国名将张辽在此役中身亡。

蜀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刘备病危,临终时托孤于诸葛亮,并嘱之不可重用马谡。刘备死后,诸葛亮立刘禅为帝,因感刘备知遇之恩,全力辅佐幼主。魏国曹丕得知,有伐蜀之意,司马懿献五路下西川之策,诸葛亮坐镇成都,安居平五路,又派邓芝出使东吴,与孙权修好。此后吴蜀再未交兵。

十二、七擒孟获·六出祁山 蜀建兴三年(公元225年),南蛮王孟获造反,诸葛亮亲率五十万大军,采用马谡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之策深入云南。擒了孟获后因其不服而释放,此后蜀军渡过泸水,多次与孟获交战,克服重重困难,直抵乌戈国,先后对孟获七擒七纵。最终孟获感恩,誓不再反,南方之乱平息。

此时魏主曹丕已经病逝,曹睿继位,重用深有谋略的司马懿。诸葛亮用马谡之谋,设离间计使曹睿削了司马懿兵权。蜀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亮为继承刘备遗志,上《出师表》请求伐魏。魏驸马夏侯楙(máo)为主将出战,屡为蜀兵所败。年逾七旬的老将赵云更建奇功,力斩五将。后诸葛亮定计收取西三郡,又收降了魏将姜维,使之成为自己的爱徒。曹睿联合羌王彻里吉共同进兵,诸葛亮乘雪大破羌兵。

魏将孟达欲同诸葛亮里应外合献城,此时司马懿复职,直抵新城。孟达事败,死于城下。与魏军交战,街亭成为关健。马谡自告奋勇立军令状,去守街亭,却因不能活用兵法,更兼盲目自大,痛失街亭。司马懿兵至西城,诸葛亮定空城计暂退魏军,随后大军撤回汉中,第一次伐魏宣告失败。为正军令,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不久老将赵云病故。

此后,直至蜀建兴十一年(公元233年),诸葛亮又四次伐魏(二次北伐时上《后出师表》),然而国力衰微,君主无能,且后方用人不当,每一次都是以偌大的遗憾宣告失败。

蜀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六出祁山,初战即败。接着用奇计困司马懿于上方谷,欲火烧司马懿,不料天降大雨,其计不成。此后越发病重,祈福时被无心魏延扑灭七星主灯而失败,将后事嘱托完毕,病逝于五丈原。

诸葛亮死后,仍遗计用木雕吓退了司马懿,又使马岱斩了造反作乱的大将魏延。在

4

此期间,东吴孙权也称帝。

十三、司马专政·九伐中原

魏曹睿后期,政治开始衰落。曹睿下令拆承露盘更是天人共怒。辽东公孙渊起兵造反,司马懿出兵剿灭。曹睿病危,将曹芳托付于司马懿而病逝。曹睿死后,司马懿诈病赚曹爽,夺了曹爽的兵权。魏嘉平三年(公元251年)司马懿病逝,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独揽朝政,魏国名存实亡,大权尽归司马氏之手。后高贵乡公曹髦在位,司马师病故。曹髦因对司马昭由惧到恨,驱车率众臣与司马昭决斗,反被司马昭杀死。

蜀将姜维继承诸葛亮遗志,出兵伐魏,与魏将邓艾对战。前后九次,交战中双方互有胜败,姜维亦曾经将司马昭困于铁笼山,因山泉突涌而未能困死。然而最终姜维没有取得任何显著成果。朝廷里,诸葛亮死后,蜀主刘禅更加接近宦官,不理朝政,国势日趋衰危。此间吴帝孙权病逝,其后的孙亮、孙休为孙峻、孙綝所控制,吴宫内多次发生干戈。孙休竟险些丧于孙~之手,幸得老将丁奉相救。丁奉死后,东吴更加衰败。

十四、偷渡阴平·三分归一 于蜀将姜维第九次伐中原期间,司马昭派钟会、邓艾分兵入蜀。钟会终夺取汉中,在定军山遇诸葛亮显圣,嘱其不可妄杀生灵。邓艾与生命作赌,偷渡阴平小路,最后成功。在那里发现了诸葛亮生前题字,由衷地赞叹诸葛亮之才,感慨因不能相遇而遗憾。诸葛亮之子诸葛瞻与孙诸葛尚死守绵竹,最终殉国。刘禅第五子刘堪自刎于先帝庙。刘禅投降,于炎兴元年(公元263年)蜀国灭亡。

姜维知蜀国灭亡,假意投降钟会,两人合谋除掉了邓艾。然而举事之时,由于机谋泄露,钟会死于殿上,姜维亦自尽身亡。一番巧计,成为虚话。

蜀国灭亡之后,司马昭病逝,司马炎废曹奂而自称为帝,国号大晋。晋泰始元年(公元265年)魏国灭亡。

司马炎派羊祜(hù)征吴,而羊祜与陆抗两军对峙,却成了知音。羊祜病危时向司马炎荐杜预,陆抗死后,杜预率兵伐吴,最终吴主孙皓投降,三分天下,合归一统。

三国演义的内容提要(篇二)
《试论《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内容提要》

试论《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内 容 提 要

将《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等史料作对比,我发现二书对三国的记述是有很大区别的,从而感受到《三国演义》一书辉煌巨大的艺术成就。本文将从《三国演义》的成书背景、将其与史料作对比,以及后人对该书或该段历史的评价等方面,论述该书在艺术观念、人物塑造方法、叙事方式上的艺术成就。

【关键词】《三国演义》 人物 情节 语言 艺术成就 《三国演义》这部古典小说是以三国时期各方面军阀政治、军事、外交等斗争为写作背景,继承了明朝以前的群众传说和民间文艺,经营巨大的创作劳动,写成的规模宏伟的巨著。它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艺术观念上,虚实相间,《三国演义》这部巨著是对“三国”时期这段历史史料进行加工改造后的成果。在人物塑造方法上,《三国演义》的类型化的人物塑造方法已达到顶峰,成为古代文学中类型化艺术的光辉范本。在叙事方式上,《三国演义》从全知全能到限加限能的叙事方式较好地适应了大众普遍的接受心理,又牢牢地掌握读者的阅读进行时不断想要关注的心理。全书还采用了独特的扇形网状结构,使一幕幕惊心

动魄的政治、军事的斗争场面,一个个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多头绪、多层次地交织在一次扇形式的蜘蛛网上,构成了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

一、虚实相间的艺术观念

《三国演义》从汉灵帝中平元年(184)黄巾起义写起,到西晋太康元年(180)三国统一为止,描写了九十余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活动,展示了三国兴亡的历史画卷,形象地再现了这一风云变幻而又动荡不安的历史时代,生动地揭示了统治集团内部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互相勾结而又互相争夺的关系。在《三国演义》描写的曹操、刘备、孙权三个政治集团中,曹、刘两个集团是主要对立面,而刘备集团处于中心地位。尽管《三国演义》从总体看似乎把握了三国时期的整个历史画卷,但这书却在很多故事故节上有较大的虚拟成份。从史学家的角度出发,它却不能成为具有史书价值的著作。这正如清代学者章学诚在《丙辰札记》中说:“唯《三国演义》则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以致观者往往为其惑乱”。于是“七实三虚”的描述是符合作品的实际情况的。所谓“七分实事”是指作品中的主要框架、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是按照史书记载的真实情况来设计和组织安排的,从而给人以基本的历史真实感。“三分虚构”是指在物和事件的细节描绘上尽量采用民间传闻中的精彩片断,并附之以作者本人的虚构想象,使之在不影响历史真实的前提

下,最大可能地增强故事和人物的艺术魅力。其具体表现在《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的以“拥刘贬曹”和“曹魏正统”的对比上。虽然陈寿乃受魏禅让的晋代人,但陈寿对三国人物的评价还是实事求是的。如评曹操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这与许劭才说:“你在天下太平时可以成为一能臣,在天下大乱时则会成为一个奸雄”完全吻合。评刘备是“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评孙权是“有色践之奇,英人之杰”。这些评价与史料是一致的。但在《三国演义》一书中却把曹操说的是如此奸恶。该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时,仅凭史书上提供的材料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借助想象和虚构。《三国演义》的数百多人物,都可在史书上找到,但也有个别人物(如貂蝉)是不见于史书的,属于虚构人物。至于小说的情节与人物的行事,都在作者细心穿插,巧于构思;于史无征,采用传说;张冠李戴,移花接木中妙笔生化,虚构的成分就更多了。人们所熟悉的“草船借箭”,本来是孙权在赤壁之战后第三年在濡须所为。小说中却变成了孔明借箭,以描绘孔明的神机妙算。这就是艺术创作的精典——“移花接木”。著名的“三顾茅庐”在《三国志》中只有“风往乃见”几个字,在很多著作中也只是简单介绍。而《三国演义》却因人物塑造的需要,起到诸葛亮先声夺人的艺术感染力,却以八回的篇章,把这一历史故事渲染得波澜壮阔,引人入胜。

前面已提到《三国演义》在成书过程中是把“鉴”与传

说进行加工改造后的成果。因此,它在虚拟这部份上还大胆采用传说,以增强作品的艺术含量。如:桃园三结义、借东风、孔明吊丧都是采用民间传说为蓝本进行再创造,使之成为了作品中脍灸人口的名篇。在闻名中外的大智大勇、料敌如神的杰出才智的浓缩和典范中,作品巧妙的把正历、传说的种材料细心穿插,巧妙构思,收到了点石成金的效果。如“失街亭”、“斩马谡”有正史记载,是诸葛亮失误的见证。而“空诚计”只见于裴注所引的《郭冲三事》,而且与前二者之间毫无联系。在《三国演义》中,作者巧妙地把“空城计”穿插在“失街亭”和“斩马谡”之间,使之成为两个一般性情节间的点睛之笔,掩盖了诸葛亮的用人不当所造成的严重失误后神奇的一笔。再次为诸葛亮神智的化身增添了精耕的一笔。

《三国演义》作为历史题材的小说,在艺术上首先面临的就是历史真实与艺术创造的关系问题。《三国演义》在艺术上取得巨大成就,就是正确地处理了这两者的关系,并为后来的历史小说创作提供了成功的典范。

二、类型化的人物塑造方法

《三国演义》的人物塑造采用的是类型化的塑造方法。在古今中外世界各国的叙事文学中人物典型的塑造方法,都经历了从类型化变而为性格化再变为心理化的共同演变趋势,中国小说的演变也如此。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小说

的《三国演义》,它的类型化人物的塑造方式已达成了顶峰,成为古代文学中类型化艺术的光辉范本。

这种类型化的人物塑造方法,首先表现在它的单一性。即重要形象都有一个主要的、突出的特征,它在形象内部诸因素中占决定性位臵,这一特征足以撑得起整个艺术形象。这种单一的人物性格与中国戏曲中的程式化和脸谱化规律十分相似。如曹操的奸诈、凶残;刘备的宽厚、仁慈;诸葛亮的忠贞;关羽的义;董卓的残暴;赵云的勇;周瑜的心胸狭窄等。这些单一性的类型化特征,还表现在人物性格的共性与个性化的处理上。在作品中,也写了某些人的品质、才能、禀性,如张飞的鲁莽、诸葛亮的智慧,但这些并不就是个性。个性是人的心理、语言、动作等个人特点的综合体,它根植于个人特定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环境,并渗透到人的内心和外表的各个方面。《三国演义》中人物的个性虽然偶有闪现,但旋即被共性的强光所遮掩。诸葛亮的智慧被呈现在一种理想美的状态中。他指挥的战役,大都有采用类似火攻的方法,很少有将帅的特点。这正体现了《三国演义》在塑造人物性格的单一性。

正如刘备向庞统所言:“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谲,吾以忠,每与操相反”。如果说曹操是“大奸大恶的权臣”典型,刘备是“仁君”的典型,那么诸葛亮则是“贤相”的典型,智慧的化身。侧他的智慧在书中则被

三国演义的内容提要(篇三)
《三国演义主要内容》

三国演义主要内容(一)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蜀、魏、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大概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

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刻画了近四百个人物形象,其中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关羽、张飞等等人物形象脍炙人口,不以敌我叙述方式对待各方的历史

描述,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编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汇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三国演义主要内容(二)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小说描写了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汉末年,汉室衰弱,黄巾起义,各路英雄乘剿黄之机发展势力。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实力最强。连年混战,弱肉强食。官渡之战,曹操灭袁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吴国大将周瑜大败曹操,使曹操暂无力侵犯长江以南,形成

三国演义的内容提要(篇四)
《三国演义情节》

各位同学请注意:此篇只抄红色字体部分内容即可。

《三国演义》情节简介

[作者介绍]

罗贯中(约1310—1385),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的小说家。罗贯中阅历丰富,颇有 才气。他的创作既有小说,也有杂剧。而使他得以青史留名的,就是人所熟知的《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作者饱受了元蒙统治者的民族压迫之苦,因此他认为刘备的蜀国应该是合法继承汉朝的,是正统的,而魏、吴两国不过是僭位和篡窃。在小说中这种政治立场是鲜明的。

[内容提要]

《三国演义》描述了自东汉灵帝刘宏中平元年(184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将近一百年间,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军事以及外交方面的斗争故事。作品以曹操、刘备、诸葛亮等主要人物为中心,把并列的魏蜀吴三个系列交错在一起来叙述。汉朝末年,社会动乱,群雄争霸,形成魏蜀吴三国。三国征战,魏灭蜀,司马炎夺了曹魏政权,建立了晋朝。随后,晋灭吴。三国纷争局面结束。

[故事简介]

一部《三国演义》洋洋八十万言,描述了自东汉灵帝刘宏中平元年(184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将近一百年的政治、军事以及外交的斗争故事。全书在纵向结构上是以时间为顺序的。百年的时间里,可以诉诸笔端的故事很多,所以在横向结构上,作品就以曹操、刘备、诸葛亮等主要人物为中心,把并列的魏蜀吴三个系列交错在一起来叙述。就作品本身故事的发展而言,全书一百二十回按纵向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七个部分。

(一)第一至第十四回

这是整个故事的序幕和大背景。首先交代汉末朝纲松弛,人心思乱,黄巾起义爆发,由此引起群雄登场。董卓进入洛阳,专政乱国,各路诸侯起兵讨伐。王允巧使连环计除掉董卓。随后,各路军阀展开了混战。在这一部分里,《三国演义》里的许多主要人物纷纷出场,如曹操、刘备、关羽、张飞、吕布、袁绍等,这就好比一台戏,大幕一拉开,主要角色纷纷登台亮相。

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西周末年,七国纷争,被秦统一;秦灭之时,楚汉纷争,又并人于汉;汉朝自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帝使国家兴盛,一直将统一的基业传到汉献帝,国家又一分为三。汉朝衰败,始于东汉桓帝、灵帝。桓帝宠幸宦官,镇压迫害士大夫。灵帝即位,宦官曹节弄权。辅佐灵帝的大将军窦武和太傅陈蕃设计诛灭曹节。谁知策划不周密,窦陈二人反被曹节所害。从此,宦官在朝廷内愈发专横。许多正直的大臣都被他们以各种名义排斥、陷害。朝政一天天地混乱起来。天下百姓对朝廷极为不满,纷纷起义,反抗腐败的朝廷。灵帝中平元年,张角兄弟发动黄巾起义,官军闻风丧胆。为抵抗黄巾,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兵。当时,刘备、关羽、张飞都去看那招兵榜文。涿县刘备字玄德,年二十八岁,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身长七尺五寸,他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但是,因为父亲早逝,他和母亲靠编织麻鞋和席子维持生活,家境贫寒。虽然沦落下层,但刘备不失龙子龙孙的风采。关羽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一身英气,只因杀死富豪,正流浪江湖。张飞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以卖酒杀猪为业,并在本地有一所庄子。三人萍水相逢,但都有为国出力之心,所以一见如故。最后三人对天盟誓,结拜为弟兄。刘备持双股剑,关羽操青龙偃月刀,张飞执丈八点钢矛,一道去投了刘焉。刘关张从军后就显示出非凡的才能,他们一败黄巾于涿郡,二败黄巾于青州。不久,又救出被张角打败的董卓,但董卓见刘备是白身,并不答谢。张飞大怒,要斩董卓,被刘备劝住。

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

刘关张与朱儁、孙坚进攻黄巾,大胜。朱儁、孙坚皆受封赏,只有刘备被冷落。过了很久,刘备才被封为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到任四月,朝廷降旨,要清除因立战功而当官的人。刘备自然也在此列。此时,朝廷派来的督邮来到安喜县巡视考察政绩。刘备出城迎接,极为谦恭。而督邮却非常傲慢,高高地坐在上面,刘备谦恭地站在台阶下。过了许久,督邮才问:“刘县尉是什么出身?”刘备说:“我是中山靖王的后代。在涿州作战有功,所以被封为县尉。”督邮大声说:“你竟敢诈称皇亲,还虚报战绩,现在朝廷正是要淘汰你们这些滥竽充数者。”刘备回到县衙,与县吏商量此事。县吏告诉他,督邮的目的是向他索要贿赂。第二天,督邮先将县吏捉到馆驿,逼他诬陷刘备害民。

刘备几次到馆驿求见,均被挡在门外。张飞喝了几杯闷洒,骑马从馆驿前路过,见一群老人围在门前痛哭,便上前询问,才知道督邮欲加害刘备,老人们来说明实情,反被督邮的手下追打。张飞大怒,闯进门去,将督邮揪出门来,扯出馆驿,一直扯到县衙门前马桩上拴住,当着众多百姓,扯下柳条,往督邮两腿上狠力鞭打,一连打断了十几根柳条。督邮疼痛难忍,大叫:“玄德公救我性命!”刘备赶来,急喝张飞住手。这时,关羽在旁边说:“兄长你立下这么多功劳,才仅仅得到县尉之职,现在还被督邮侮辱。我想这官场也不是我们的栖身之所。不如杀死督邮,弃官归乡,另谋出路。”刘备不忍,放走了督邮。督邮回去后,差人来捉拿刘备。刘关张三人连夜往代州投了刘恢。不久,参加平定渔阳之战,刘备因立功被任为平原令。中平六年四月,汉灵帝病危,召大将军何进进宫商议后事。不出几日,汉灵帝驾崩。袁绍、曹操等人辅佐何进立太子辩为帝。何太后与董太后争权,何进鸠杀董后,袁绍劝何进诛杀所有宦官,何太后不同意,袁绍建议调外地的兵马进京师诛灭宦官,曹操不以为然。

第三回:议温明董卓叱丁原 馈金珠李肃说吕布

何进采纳袁绍意见,西凉刺史董卓进兵京师,何进谋除宦官的计划泄露,十常侍先发制人,将何进骗进宫去杀害。袁绍与曹操见情势危急,便带人进宫诛杀宦官。董卓率兵进城,驱逐袁绍。董卓欲除丁原,但惧怕丁原的义子吕布,便派李肃带着赤兔马和重金去劝说吕布,吕布见利忘义,就杀了丁原归顺了董卓。

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贼孟德献刀

吕布归顺,董卓更加飞扬跋扈,自行废掉少帝,另立九岁的陈留王为帝,并改元初平,自任相国,专权朝野,捏造罪名杀死废帝。满朝文武敢怒不敢言,只会垂泪叹息。有英雄豪杰行刺董卓失败,曹操挺身而出,佩着司徒王允借给的七星宝刀来到相府,进入董卓所住小阁,见吕布侍立于旁,不敢下手。董卓叫吕布去挑马赐与曹操,吕布去后,董卓因胖大不耐久坐,于是倒身转向内卧于床上。曹操见机会已到,急抽出宝刀,待要行刺,不料董卓从衣镜中看见曹操在背后拔刀,迅速转过身子问道:“孟德干什么?”吕布此时也牵马来到阁外。曹操灵机一动,忙持刀跪下说:“我有宝刀一口,献与恩相。”董卓拿过宝刀,递与吕布收了。曹操马上解下刀鞘交与吕布,道:“我去试试恩相赐的马。”急牵马出相府,望东南逃去。当董卓、吕布醒悟过来要捉曹操时,他已远走高飞。

曹操从洛阳逃到中牟,被县令陈宫捉住。陈宫义释曹操,与他一道来到成皋,夜宿于曹操父亲的结义兄弟吕伯奢家中。吕伯奢家人磨刀准备杀猪款待,曹操怀疑他们要杀自己,于是和陈宫一起连杀吕家八人。路上遇见拿着酒莱回家的吕伯奢,曹操害怕节外生枝,干脆也将吕伯奢杀死,并声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愤怒地离开了曹操。

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曹操日夜兼程来到陈留,与父亲商量对策,然后在当地富翁卫弘帮助下,假皇帝之命发布讨伐董卓的檄文,并招兵买马。十七路诸侯群起响应,共推袁绍为盟主,以孙坚为先锋,合兵向京城进军。董卓派华雄率兵出战,华雄连斩联军数将,各路诸侯惊慌,关羽请求上阵,曹操令人斟—杯热酒为关羽壮行。

关羽提刀上马,说道:“酒且斟下,我去便来!”只听得鼓声大振,喊声大作,片刻,关羽已跃马归来,提华雄头颅掷于地上,而酒还是热的。曹操大喜。华雄被斩,董卓起兵二十万,其中,五万人马守汜水关,自己率十五万大军守虎牢关。吕布出战,八路诸侯迎敌,公孙瓒亲自迎战吕布,

败下阵来。吕布拍马追赶公孙瓒,张飞手持丈八蛇矛枪来战吕布,连斗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关羽见了,把马一拍,舞动着八十二斤的青龙偃月刀来夹攻吕布,双方又战了三十回合,仍战不倒吕布。此时,刘备手持双股剑上阵助战。吕布招架不住,虚晃一枪,回马便走,逃进虎牢关。

第六回:焚金阙董卓行凶 匿玉玺孙坚背约

董卓见吕布战败,联军气盛,决定放弃洛阳,迁都长安。于是放火烧城,抢了粮食和金银财宝,杀了许多百姓,劫持着皇帝,往长安而去。各路诸侯却按兵不动,坐失良机。曹操孤军追击,大败而回,险些丧命。董卓大军一走,他的部将便献了汜水关,孙坚带兵入城,扑灭城中大火,在皇宫废墟上安营扎寨。众诸侯分别在洛阳城内各处屯兵。一天夜里,孙坚从一口井里捞出了一枚国玺,认为是自己将要当上皇帝的征兆,便决定托辞离开洛阳,另谋大事,谁知此事被人偷听,密旨给袁绍。孙坚计谋被袁绍识破,气愤地带着自己的军队离去。袁绍大怒,派人送信给荆州刺史刘表,让他半路上截击孙坚。诸侯各军也都心怀异心,从此,人心涣散,盟军解散。曹操投扬州,袁绍到关东。

第七回 袁绍磐河战公孙 孙坚跨江击刘表

刘表派兵截击孙坚,孙坚在众将保护下,杀出重围,回到江东,从此孙坚与刘表结怨。曹操与袁绍发生摩擦,去了扬州;刘备随公孙瓒北行,仍回平原任县令。盟军瓦解,军阀混战开始。袁绍与公孙瓒相约,联合进攻韩馥。韩馥投降了袁绍,袁绍便独自占领了韩馥的领地冀州,引起公孙瓒的不满。袁绍攻公孙瓒,被赵云所救。赵云本是袁绍部将,见袁绍无忠君救民之心,于是弃袁绍而投了公孙瓒,但不受重用。在江东,孙坚与刘表有嫌怨,起兵攻打荆州,结果中计,死于刘表军士乱石、飞箭之下,寿止三十七岁。

第八回: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仪亭

孙坚长子孙策用俘虏的将领黄祖换回父亲的尸体,罢战回到江东。招贤纳士,屈己待人,四方豪杰都来投奔他。为了除掉董卓,司徒王允巧使连环计,让董卓和吕布为争夺歌伎貂蝉而发生冲突:他先将吕布清到家中,把歌伎貂蝉作为义女许给吕布为妾。几天后,又把貂蝉作为歌伎献给董卓,并送到董卓府中。吕布以为是董卓夺了自己所爱,心中顿生嫌怨;吕布挂念貂蝉,两人在后花园凤仪亭私会时被董卓撞见,董卓大怒,要追杀吕布。

第九回:除暴徒吕布助司徒 犯长安李傕听贾诩

王允和貂蝉乘机离间董卓与吕布,吕布对董卓顿起杀心。然后,王允和吕布等人共同策划,假传圣旨说天子将禅位于董卓,将他骗进城中刺死。董卓的余党李傕、郭汜、张济、樊稠起兵进犯长安。吕布有勇无谋,全面溃败,逃出关外投奔袁术去了。王允不肯逃难,被李傕、郭汜杀死。 第十回:勤王室马腾举义 报父仇曹操兴师

李傕、郭汜以武力专权,西凉太守马腾和汴州刺史韩遂举兵讨贼,但没有成功;在军阀混战中,青州黄巾又起,曹操前往收降了三十余万人,择精壮者编为青州军,其余军士放归务农,又得到了荀攸、郭嘉等谋士和于禁、典韦等猛将,威震山东。朝廷封曹操为镇东将军,屯驻兖州。曹操派人去接父亲。曹家一行四十余人经徐州往兖州而来。徐州太守陶谦设宴款待,并派兵护送。谁知这派去的人竟是黄巾军的余部,这些军土在护送途中将曹家老小全部杀死。曹操一听哭倒在地,发誓要向陶谦报杀父之仇。于是带领大军往徐州进发,一路上杀戮百姓,挖掘坟墓,最后将徐州城团团围住。

第十一回:刘皇叔北海救孔融 吕温侯濮阳破曹操

势单力薄的陶谦向北海太守孔融求援。孔融与陶谦交往深厚,决定出兵。部队正要出发,一支起义的黄巾军来借粮食,孔融不肯,黄巾军便把北海城四面围住。孔融只好派太史慈向刘备求助。刘备早就听说了孔融的名字,当即带兵解了北海之围。随后,刘备又应孔融之请去救徐州。刘备向公孙瓒借了二千步兵和猛将赵云,来到徐州。这时,陶谦请的另一支援兵也来到徐州城外。曹操见对方援兵来到,不敢贸然攻城。刘备给曹操写去一封信,请他退兵。曹操本不想退兵,却接到消息,说后方有失,吕布攻占了他的大本营兖州、于是曹操决定退兵回去收复兖州,顺便卖刘备一个人情,与吕布在濮阳展开大战。

第十二回:陶恭祖三让徐州 曹孟德大战吕布

曹操与吕布互有胜负,各自罢兵。刘备解了徐州之围,徐州太守陶谦想把太守之位让给刘备,刘备坚决不肯接受。不久陶谦因病去世,百姓和军队拥立刘备统管徐州。曹操听说此事大怒:“我杀父之仇未报,你倒不费半箭之功,白得徐州。我要夺回徐州城,先杀刘备,再挖出陶谦尸体,为我父亲报仇。”他的谋士劝道:“弃兖州而取徐州,是舍本求末,以安易危。不如先平定山东,既可以获得充足的军粮,供养三军,又可以得到朝廷的赞赏和百姓的拥护。”曹操采纳了这个建议。曹操、吕布再度交兵,吕布不听陈宫的计谋,落得大败,曹操重新占领了兖州,平定了山东。同时,曹操又收了虎将许褚。

第十三回:李傕郭汜大交兵 杨奉董承双救驾

吕布兵败后投靠刘备,谁知张飞不容他,吕布只好离开,领兵住在徐州附近的小沛。汉献帝采用了杨彪的反间计,李傕jué、郭汜中计后大动干戈,都想挟持汉献帝,幸得杨奉、董承救驾,准备再回东都洛阳。

第十四回:曹孟德移驾幸许都 吕奉先乘夜袭徐郡

汉献帝回到洛阳,重建宫殿,改元建安。曹操应诏到洛阳辅佐王室,不久又听从了董昭的建议,迁都许都,挟天子以令诸侯。从此,朝廷大权被曹操一人包揽。所有大事,都得先奏明曹操,再告诉天子。曹操视刘备、吕布为心腹之患,怕二人合力进犯,于是封刘备为徐州牧,下密诏让他杀掉吕布。刘备不忍,曹操又下诏让刘备讨伐袁术。刘备带领关羽领兵出发,留张飞守徐州。张飞酒后使性,鞭打曹豹,曹豹趁机内应女婿吕布,吕布乘夜袭取了徐州。

(二)第十五至第三十三回

这一部分主要写曹操与袁绍的斗争,故事的高潮是官渡之战,这也是全扫极为重要的部分,很多著名故事都发生在这一段落中.如煮酒论英雄、祢衡击鼓骂曹、许田打围等,曹操的奸雄形象进一步得到了表现;关云长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会等更是全书最精彩的故事,它成功地塑造丁关羽的形象。

第十五回: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孙伯符大战严白虎

袁术约吕布夹攻刘备却又不守信用,吕布又与刘备言归于好。孙坚死后,孙策寄居袁术篱下,在朱治等人的建议下,向袁术借兵去夺江东。在进兵江东的过程中,孙策酣斗太史慈,大战严白虎,冲锋陷阵,勇冠三军,获得了“小霸王”的绰号。同时,他得到了周瑜等著名将领和张昭等重要谋士。从此,孙氏家族雄踞江东。

第十六回:吕奉先射戟辕门 曹孟德败师淯水

袁术起兵攻刘备,吕布辕门射戟,既救了刘备,也避免了唇亡齿寒的局面。张飞夺了吕布马匹,两家再次反目,刘备投奔了曹操。曹操起兵讨伐张绣,张绣不战而降。张绣因曹操霸占了张绣婶母,怒起杀心,在贾诩的谋划下,夜袭曹操。曹操幸得典韦拼死相救逃脱,典韦与曹操长子曹昂却死于乱军之中。

第十七回:袁公路大起七军 曹孟德会合三将

袁术依仗兵多粮足,又有玉玺在手,在淮南称帝,然后出兵进攻吕布。吕布采用陈登的计策,说服了寄居袁术篱下的韩暹、杨奉临阵倒戈,袁术大败而回。曹操想乘机征讨袁术,就与孙策、刘备、吕布联合起来共同进兵淮南,袁术再次大败。曹操想起前仇,兴兵讨伐张绣,行军途中,曹操战马误踏麦田,曹操割发代首,号令三军。

第十八回:贾文和料敌决胜 夏侯惇拔矢啖睛

张绣在深通兵法的贾诩帮助下,连胜数仗,并和刘表联手进攻,却被曹操击败。曹操得知袁绍想袭击许都,急忙撤兵。袁绍见曹操兵回许都,便移兵北上进攻公孙瓒,曹操则乘机联合刘备进兵徐州。不料刘备的使者被陈宫捉住,吕布遂起兵进攻刘备,夏侯惇引兵先行,与吕布的部将高顺遭遇,在激战中,夏侯惇被射伤了眼睛,拔矢啖睛

第十九回:下邳城曹操鏖兵 白门楼吕布殒命

刘备兵少,被吕布打得大败。陈珪、陈登父子暗通曹操,吕布中计,徐州失守。吕布兵退下邳后,采取消极防守,天天与两位娇妻饮酒。吕布因酒色伤神,便严令军中戒酒。侯成请求饮酒,不料触怒了吕布,惨遭刑杖,致使军心涣散。侯成与宋宪、魏续生擒吕布后献了城。吕布恳请刘备替自己在曹操面前说情,谁知刘备反而劝说曹操杀掉吕布。吕布大骂刘备。曹操将吕布缢死在白门楼。

第二十回:曹阿瞒许田打围 董国舅内阁受诏

曹操率兵回到许都。次日,曹操表彰刘备武功,引刘备见汉献帝。一排世谱,刘备是汉献帝之叔。献帝大喜,封刘备为左将军、宜城亭侯。自此,刘备被称为刘皇叔。曹操大权在握,行为日渐专横。为了探视百官之心,在许田打围时,曹操故意做出欺君之举。汉献帝不甘受辱,与伏皇后商议,赐给董承藏有密诏的锦袍,让他谋划除去曹操。董承就与王子服、马腾等人计议,准备再联合刘备共同行动。

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

董承暗结刘备等人谋诛曹操。刘备恐曹操猜忌,每日种菜消遣。一日,曹操青梅煮酒,请刘备在小亭对饮,论天下英雄只有刘备和他两人。刘备听闻一惊,将筷子掉落在地上。幸好当时雷声乍起,刘备急中生智,沉着地俯身拾筷,说道:“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巧妙地掩饰了过去。刘备担心久在曹操身边生变,便借口截击袁术领兵离开了许都。刘备刚走,曹操马上意识到自己放虎归山了,急忙派人去迫。刘备摆阵迎接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坚决不肯回去。袁术兵败身死,刘备乘机占领了徐州。为了除掉刘备,曹操命车胄为内应。陈珪、陈登父子向刘备告密,关羽杀了车胄。

第二十二回:袁曹各起马步三军 关张共擒王刘二将

刘备惧怕曹操势重,便向袁绍求救。袁绍出兵时,先令书记陈琳起草了一篇檄文。陈琳的檄文历数曹家几代人的罪名,痛快淋漓,把曹操都惊出了一身冷汗。曹操让刘岱、王忠二人打着他的旗号去攻刘备,自己率主力去抗拒袁绍。不料,刘王二人均被关张所擒。

第二十三回:祢正平裸衣骂贼 吉太医下毒遭刑

张绣再次投降曹操,曹操派孔融去招降刘表,孔融临行时向曹操推荐祢衡。祢衡为人狂傲,曹操为侮辱他就给了他一个击鼓的差使,祢衡借机击鼓骂曹,成了一段佳话。曹操大怒,怀恨在心,遣祢衡前去劝降刘表,实际上是想借刘表之于杀掉祢衡。刘表看破曹操的心思,故意不杀祢衡,而让祢衡去见黄祖。黄祖醉酒,不堪忍受祢衡的讥讽,终于杀死了祢衡。曹操总算达到了自己的目的,高兴不已。董承继续谋划利用曹操患偏头痛的机会,用毒药毒死曹操,不料被家奴告发,曹操大怒,将董承等人杀了。

第二十四回:国贼行凶杀贵妃 皇叔败走投袁绍

曹操杀了董承等人犹不解恨,想废帝另立新君,被手下谋士劝止。曹操又下令勒死了董承的妹妹、已有五个月身孕的董妃,并派三千心腹充当御林军。消除了内忧,曹操打算接着剪除外患,于是发兵二十万进攻曾参与董承密谋的刘备。此时刘备、张飞驻兵小沛,关羽保护着刘备的家小住在下邳。徐州城由刘备的两员大将镇守。见曹操大军即将打来,刘备向冀州袁绍求助。袁绍正为最偏爱的小儿子生病担忧,不肯出兵。刘备只得准备迎敌。张飞设计劫寨,反而中了曹军埋伏,张飞败逃芒砀山。刘备势单力孤,全面溃败,兄弟妻小失散,只身突围,投奔青州城。青州刺史是袁绍的儿子袁谭。袁谭一向敬重刘备,开门相迎,并将刘备护送至父亲袁绍处。袁绍大喜,厚待刘备。

第二十五回:屯土山关公约三事 救白马曹操解重围

曹操攻下徐州后,欲取下邳。关羽兵败后被围在一座土山上。曹操派人劝降。关羽提出三个条件:一,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必须供奉刘备的两位夫人;三,一旦有了刘备的消息,不管千里万里,马上辞去。曹操应允了。曹操班师回许都,让关羽同甘、糜二夫人同住一处,关羽则秉烛于门外,通宵伫立,待二位夫人甚为恭敬。曹操厚待关羽,送美女,赐金银,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但关羽拒绝了美女和金银,只接受赤兔马。因为此马日行千里,待有了刘备下落,可以骑它迅速地去见刘备。刘备投奔青州,劝袁绍出兵攻打许都。袁绍以猛将颜良为先锋,连折曹操两员大将。曹操请关羽出阵,关羽手起一刀,即将颜良砍于马下,害得刘备险些被袁绍杀掉。

三国演义的内容提要(篇五)
《《三国演义》情节简介(1-120)》

《三国演义》情节简介

[作者介绍]

罗贯中(约1310—1385),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的小说家。罗贯中阅历丰富,颇有 才气。他的创作既有小说,也有杂剧。而使他得以青史留名的,就是人所熟知的《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作者饱受了元蒙统治者的民族压迫之苦,因此他认为刘备的蜀国应该是合法继承汉朝的,是正统的,而魏、吴两国不过是僭位和篡窃。在小说中这种政治立场是鲜明的。

[内容提要]

《三国演义》描述了自东汉灵帝刘宏中平元年(184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将近一百年间,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军事以及外交方面的斗争故事。作品以曹操、刘备、诸葛亮等主要人物为中心,把并列的魏蜀吴三个系列交错在一起来叙述。汉朝末年,社会动乱,群雄争霸,形成魏蜀吴三国。三国征战,魏灭蜀,司马炎夺了曹魏政权,建立了晋朝。随后,晋灭吴。三国纷争局面结束。

[故事简介]

一部《三国演义》洋洋八十万言,描述了自东汉灵帝刘宏中平元年(184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将近一百年的政治、军事以及外交的斗争故事。全书在纵向结构上是以时间为顺序的。百年的时间里,可以诉诸笔端的故事很多,所以在横向结构上,作品就以曹操、刘备、诸葛亮等主要人物为中心,把并列的魏蜀吴三个系列交错在一起来叙述。就作品本身故事的发展而言,全书一百二十回按纵向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七个部分。

(一)第一至第十四回

这是整个故事的序幕和大背景。首先交代汉末朝纲松弛,人心思乱,黄巾起义爆发,由此引起群雄登场。董卓进入洛阳,专政乱国,各路诸侯起兵讨伐。王允巧使连环计除掉董卓。随后,各路军阀展开了混战。在这一部分里,《三国演义》里的许多主要人物纷纷出场,如曹操、刘备、关羽、张飞、吕布、袁绍等,这就好比一台戏,大幕一拉开,主要角色纷纷登台亮相。

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西周末年,七国纷争,被秦统一;秦灭之时,楚汉纷争,又并人于汉;汉朝自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帝使国家兴盛,一直将统一的基业传到汉献帝,国家又一分为三。汉朝衰败,始于东汉桓帝、灵帝。桓帝宠幸宦官,镇压迫害士大夫。灵帝即位,宦官曹节弄权。辅佐灵帝的大将军窦武和太傅陈蕃设计诛灭曹节。谁知策划不周密,窦陈二人反被曹节所害。从此,宦官在朝廷内愈发专横。许多正直的大臣都被他们以各种名义排斥、陷害。朝政一天天地混乱起来。天下百姓对朝廷极为不满,纷纷起义,反抗腐败的朝廷。灵帝中平元年,张角兄弟发动黄巾起义,官军闻风丧胆。为抵抗黄巾,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兵。当时,刘备、关羽、张飞都去看那招兵榜文。涿县刘备字玄德,年二十八岁,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身长七尺五寸,他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但是,因为父亲早逝,他和母亲靠编织麻鞋和席子维持生活,家境贫寒。虽然沦落下层,但刘备不失龙子龙孙的风采。关羽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一身英气,只因杀死富豪,正流浪江湖。张飞

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以卖酒杀猪为业,并在本地有一所庄子。三人萍水相逢,但都有为国出力之心,所以一见如故。最后三人对天盟誓,结拜为弟兄。刘备持双股剑,关羽操青龙偃月刀,张飞执丈八点钢矛,一道去投了刘焉。刘关张从军后就显示出非凡的才能,他们一败黄巾于涿郡,二败黄巾于青州。不久,又救出被张角打败的董卓,但董卓见刘备是白身,并不答谢。张飞大怒,要斩董卓,被刘备劝住。

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

刘关张与朱儁、孙坚进攻黄巾,大胜。朱儁、孙坚皆受封赏,只有刘备被冷落。过了很久,刘备才被封为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到任四月,朝廷降旨,要清除因立战功而当官的人。刘备自然也在此列。此时,朝廷派来的督邮来到安喜县巡视考察政绩。刘备出城迎接,极为谦恭。而督邮却非常傲慢,高高地坐在上面,刘备谦恭地站在台阶下。过了许久,督邮才问:“刘县尉是什么出身?”刘备说:“我是中山靖王的后代。在涿州作战有功,所以被封为县尉。”督邮大声说:“你竟敢诈称皇亲,还虚报战绩,现在朝廷正是要淘汰你们这些滥竽充数者。”刘备回到县衙,与县吏商量此事。县吏告诉他,督邮的目的是向他索要贿赂。第二天,督邮先将县吏捉到馆驿,逼他诬陷刘备害民。 刘备几次到馆驿求见,均被挡在门外。张飞喝了几杯闷洒,骑马从馆驿前路过,见一群老人围在门前痛哭,便上前询问,才知道督邮欲加害刘备,老人们来说明实情,反被督邮的手下追打。张飞大怒,闯进门去,将督邮揪出门来,扯出馆驿,一直扯到县衙门前马桩上拴住,当着众多百姓,扯下柳条,往督邮两腿上狠力鞭打,一连打断了十几根柳条。督邮疼痛难忍,大叫:“玄德公救我性命!”刘备赶来,急

喝张飞住手。这时,关羽在旁边说:“兄长你立下这么多功劳,才仅仅得到县尉之职,现在还被督邮侮辱。我想这官场也不是我们的栖身之所。不如杀死督邮,弃官归乡,另谋出路。”刘备不忍,放走了督邮。督邮回去后,差人来捉拿刘备。刘关张三人连夜往代州投了刘恢。不久,参加平定渔阳之战,刘备因立功被任为平原令。中平六年四月,汉灵帝病危,召大将军何进进宫商议后事。不出几日,汉灵帝驾崩。袁绍、曹操等人辅佐何进立太子辩为帝。何太后与董太后争权,何进鸠杀董后,袁绍劝何进诛杀所有宦官,何太后不同意,袁绍建议调外地的兵马进京师诛灭宦官,曹操不以为然。

第三回:议温明董卓叱丁原 馈金珠李肃说吕布

何进采纳袁绍意见,西凉刺史董卓进兵京师,何进谋除宦官的计划泄露,十常侍先发制人,将何进骗进宫去杀害。袁绍与曹操见情势危急,便带人进宫诛杀宦官。董卓率兵进城,驱逐袁绍。董卓欲除丁原,但惧怕丁原的义子吕布,便派李肃带着赤兔马和重金去劝说吕布,吕布见利忘义,就杀了丁原归顺了董卓。

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贼孟德献刀

吕布归顺,董卓更加飞扬跋扈,自行废掉少帝,另立九岁的陈留王为帝,并改元初平,自任相国,专权朝野,捏造罪名杀死废帝。满朝文武敢怒不敢言,只会垂泪叹息。有英雄豪杰行刺董卓失败,曹操挺身而出,佩着司徒王允借给的七星宝刀来到相府,进入董卓所住小阁,见吕布侍立于旁,不敢下手。董卓叫吕布去挑马赐与曹操,吕布去后,董卓因胖大不耐久坐,于是倒身转向内卧于床上。曹操见机会已到,急抽出宝刀,待要行刺,不料董卓从衣镜中看见曹操在背后拔刀,迅速转过身子问道:“孟德干什么?”吕布此时也牵马来到阁外。曹操

灵机一动,忙持刀跪下说:“我有宝刀一口,献与恩相。”董卓拿过宝刀,递与吕布收了。曹操马上解下刀鞘交与吕布,道:“我去试试恩相赐的马。”急牵马出相府,望东南逃去。当董卓、吕布醒悟过来要捉曹操时,他已远走高飞。

曹操从洛阳逃到中牟,被县令陈宫捉住。陈宫义释曹操,与他一道来到成皋,夜宿于曹操父亲的结义兄弟吕伯奢家中。吕伯奢家人磨刀准备杀猪款待,曹操怀疑他们要杀自己,于是和陈宫一起连杀吕家八人。路上遇见拿着酒莱回家的吕伯奢,曹操害怕节外生枝,干脆也将吕伯奢杀死,并声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愤怒地离开了曹操。

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曹操日夜兼程来到陈留,与父亲商量对策,然后在当地富翁卫弘帮助下,假皇帝之命发布讨伐董卓的檄文,并招兵买马。十七路诸侯群起响应,共推袁绍为盟主,以孙坚为先锋,合兵向京城进军。董卓派华雄率兵出战,华雄连斩联军数将,各路诸侯惊慌,关羽请求上阵,曹操令人斟—杯热酒为关羽壮行。

关羽提刀上马,说道:“酒且斟下,我去便来!”只听得鼓声大振,喊声大作,片刻,关羽已跃马归来,提华雄头颅掷于地上,而酒还是热的。曹操大喜。华雄被斩,董卓起兵二十万,其中,五万人马守汜水关,自己率十五万大军守虎牢关。吕布出战,八路诸侯迎敌,公孙瓒亲自迎战吕布,败下阵来。吕布拍马追赶公孙瓒,张飞手持丈八蛇矛枪来战吕布,连斗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关羽见了,把马一拍,舞动着八十二斤的青龙偃月刀来夹攻吕布,双方又战了三十回合,仍战

三国演义的内容提要(篇六)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缩略版

[作者介绍]

罗贯中(约1310—1385),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的小说家。罗贯中阅历丰富,颇有 才气。他的创作既有小说,也有杂剧。而使他得以青史留名的,就是人所熟知的《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作者饱受了元蒙统治者的民族压迫之苦,因此他认为刘备的蜀国应该是合法继承汉朝的,是正统的,而魏、吴两国不过是僭位和篡窃。在小说中这种政治立场是鲜明的。

[内容提要]

《三国演义》描述了自东汉灵帝刘宏中平元年(184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将近一百年间,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军事以及外交方面的斗争故事。作品以曹操、刘备、诸葛亮等主要人物为中心,把并列的魏蜀吴三个系列交错在一起来叙述。汉朝末年,社会动乱,群雄争霸,形成魏蜀吴三国。三国征战,魏灭蜀,司马炎夺了曹魏政权,建立了晋朝。随后,晋灭吴。三国纷争局面结束。

[故事简介]

一部《三国演义》洋洋八十万言,描述了自东汉灵帝刘宏中平元年(184年)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将近一百年的政治、军事以及外交的斗争故事。全书在纵向结构上是以时间为顺序的。百年的时间里,可以诉诸笔端的故事很多,所以在横向结构上,作品就以曹操、刘备、诸葛亮等主要人物为中心,把并列的魏蜀吴三个系列交错在一起来叙述。就作品本身故事的发展而言,全书一百二十回按纵向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七个部分。

(一)第一至第十四回

这是整个故事的序幕和大背景。首先交代汉末朝纲松弛,人心思乱,黄巾起义爆发,由此引起群雄登场。董卓进入洛阳,专政乱国,各路诸侯起兵讨伐。王允巧使连环计除掉董卓。随后,各路军阀展开了混战。在这一部分里,《三国演义》里的许多主要人物纷纷出场,如曹操、刘备、关羽、张飞、吕布、袁绍等,这就好比一台戏,大幕一拉开,主要角色纷纷登台亮相。

第一回: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西周末年,七国纷争,被秦统一;秦灭之时,楚汉纷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帝使国家兴盛,一直将统一的基业传到汉献帝,国家又一分为三。汉朝衰败,始于东汉桓帝、灵帝。桓帝宠幸宦官,镇压迫害士大夫。灵帝即位,宦官曹节弄权。辅佐灵帝的大将军窦武和太傅陈蕃设计诛灭曹节。谁知策划不周密,窦陈二人反被曹节所害。从此,宦官在朝廷内愈发专横。许多正直的大臣都被他们以各种名义排斥、陷害。朝政一天天地混乱起来。天下百姓对朝廷极为不满,纷纷起义,反抗腐败的朝廷。灵帝中平元年,张角兄弟发动黄巾起义,官军闻风丧胆。为抵抗黄巾,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兵。当时,刘备、关羽、张飞都去看那招兵榜文。涿县刘备字玄德,年二十八岁,是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身长七尺五寸,他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但是,因为父亲早逝,他和母亲靠编织麻鞋和席子维持生活,家境贫寒。虽然沦落下层,但刘备不失龙子龙孙的风采。关羽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一身英气,只因杀死富豪,正流浪江湖。张飞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以卖酒杀猪为业,并在本地有一所庄子。三人萍水相逢,但都有为国出力之心,所以一见如故。最后三人对天盟誓,结拜为弟兄。刘备持双股剑,关羽操青龙偃月刀,张飞执丈八点钢矛,一道去投了刘焉。刘关张从军后就显示出非凡的才能,他们一败黄巾于涿郡,二败黄巾于青州。不久,又救出被张角打败的董卓,但董卓见刘备是白身,并不答谢。张飞大怒,要斩董卓,被刘备劝住。

1

第二回:刘关张与朱儁、孙坚进攻黄巾,大胜。朱儁、孙坚皆受封赏,只有刘备被冷落。过了很久,刘备才被封为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到任四月,朝廷降旨,要清除因立战功而当官的人。刘备自然也在此列。此时,朝廷派来的督邮来到安喜县巡视考察政绩。刘备出城迎接,极为谦恭。而督邮却非常傲慢,高高地坐在上面,刘备谦恭地站在台阶下。过了许久,督邮才问:“刘县尉是什么出身?”刘备说:“我是中山靖王的后代。在涿州作战有功,所以被封为县尉。”督邮大声说:“你竟敢诈称皇亲,还虚报战绩,现在朝廷正是要淘汰你们这些滥竿充数者。”刘备回到县衙,与县吏商量此事。县吏告诉他,督邮的目的是向他索要贿赂。第二天,督邮先将县吏捉到馆驿,逼他诬陷刘备害民。

刘备几次到馆驿求见,均被挡在门外。张飞喝了几杯闷洒,骑马从馆驿前路过,见一群老人围在门前痛哭,便上前询问,才知道督邮欲加害刘备,老人们来说明实情,反被督邮的手下追打。张飞大怒,闯进门去,将督邮揪出门来,扯出馆驿,一直扯到县衙门前马桩上拴住,当着众多百姓,扯下柳条,往督邮两腿上狠力鞭打,一连打断了十几根柳条。督邮疼痛难忍,大叫:“玄德公救我性命!”刘备赶来,急喝张飞住手。这时,关羽在旁边说:“兄长你立下这么多功劳,才仅仅得到县尉之职,现在还被督邮侮辱。我想这官场也不是我们的栖身之所。不如杀死督邮,弃官归乡,另谋出路。”刘备不忍,放走了督邮。督邮回去后,差人来捉拿刘备。刘关张三人连夜往代州投了刘恢。不久,参加平定渔阳之战,刘备因立功被任为平原令。中平六年四月,汉灵帝病危,召大将军何进进宫商议后事。不出几日,汉灵帝驾崩。袁绍、曹操等人辅佐何进立太子辩为帝。何太后与董太后争权,何进鸠杀董后,袁绍劝何进沫杀所有宦官,何太后不同意,袁绍建议调外地的兵马进京师诛灭宦官,曹操不以为然。

第三回:何进采纳袁绍意见,西凉刺史董卓进兵京师,何进谋除宦官的计划泄露,十常侍先发制人,将何进骗进宫去杀害。袁绍与曹操见情势危急,便带人进宫诛杀宦官。董卓率兵进城,驱逐袁绍。董卓欲除丁原,但惧怕丁原的义子吕布,便派李肃带着赤兔马和重金去劝说吕布,吕布见利忘义,就杀了丁原归顺了董卓。

第四回:吕布归顺,董卓更加飞扬跋扈,自行废掉少帝,另立九岁的陈留王为帝,并改元初平,自任相国,专权朝野,捏造罪名杀死废帝。满朝文武敢怒不敢言,只会垂泪叹息。有英雄豪杰行刺董卓失败,曹操挺身而出,佩着司徒王允借给的七星宝刀来到相府,进入董卓所住小阁,见吕布侍立于旁,不敢下手。董卓叫吕布去挑马赐与曹操,吕布去后,董卓因胖大不耐久坐,于是倒身转向内卧于床上。曹操见机会已到,急抽出宝刀,待要行刺,不料董卓从衣镜中看见曹操在背后拔刀,迅速转过身子问道:“孟德干什么?”吕布此时也牵马来到阁外。曹操灵机一动,忙持刀跪下说:“我有宝刀一口,献与恩相。”董卓拿过宝刀,递与吕布收了。曹操马上解下刀鞘交与吕布,道:“我去试试恩相赐的马。”急牵马出相府,望东南逃去。当董卓、吕布醒悟过来要捉曹操时,他已远走高飞。

曹操从洛阳逃到中牟,被县令陈宫捉住。陈宫义释曹操,与他一道来到成皋,夜宿于曹操父亲的结义兄弟吕伯奢家中。吕伯奢家人磨刀准备杀猪款待,曹操怀疑他们要杀自己,于是和陈宫一起连杀吕家八人。路上遇见拿着酒莱回家的吕伯奢,曹操害怕节外生枝,干脆也将吕伯奢杀死,并声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愤怒地离开了曹操。

第五回:曹操日夜兼程来到陈留,与父亲商量对策,然后在当地富翁卫弘帮助下,假皇帝之命发布讨伐董卓的檄文,并招兵买马。十七路诸侯群起响应,共推袁绍为盟主,以孙坚为先锋,合兵向京城进军。董卓派华雄率兵出战,华雄连斩联军数将,各路诸侯惊慌,关羽请求上阵,曹操令人斟—杯热酒为关羽壮行。

关羽提刀上马,说道:“酒且斟下,我去便来!”只听得鼓声大振,喊声大作,片刻,关羽已跃马归来,提华雄头颅掷于地上,而酒还是热的。曹操大喜。华雄被斩,董卓起兵二十万,其中,五万人马守汜水关,自己率十五万大军守虎牢关。吕布出战,八路诸侯迎敌,2

公孙瓒亲自迎战吕布,败下阵来。吕布拍马追赶公孙瓒,张飞手持丈八蛇矛枪来战吕布,连斗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关羽见了,把马一拍,舞动着八十二斤的青龙偃月刀来夹攻吕布,双方又战了三十回合,仍战不倒吕布。此时,刘备手持双股剑上阵助战。吕布招架不住,虚晃一枪,回马便走,逃进虎牢关。

第六回:董卓见吕布战败,联军气盛,决定放弃洛阳,迁都长安。于是放火烧城,抢了粮食和金银财宝,杀了许多百姓,劫持着皇帝,往长安而去。各路诸侯却按兵不动,坐失良机。曹操孤军追击,大败而回,险些丧命。董卓大军一走,他的部将便献了汜水关:,孙坚带兵入城,扑灭城中大火,在皇宫废墟上安营扎寨。众诸侯分别在洛阳城内各处屯兵。一天夜里,孙坚从一口井里捞出了一枚国玺,认为是自己将要当上皇帝的征兆,便决定托辞离开洛阳,另谋大事,谁知此事被人偷听,密旨给袁绍。孙坚计谋被袁绍识破,气愤地带着自己的军队离去。袁绍大怒,派人送信给荆州刺史刘表,让他半路上截击孙坚。诸侯各军也都心怀异心,从此,人心涣散,盟军解散。曹操投扬州,袁绍到关东。

第七回:刘表派兵截击孙坚,孙坚在众将保护下,杀出重围,回到江东,从此孙坚与刘表结怨。曹操与袁绍发生摩擦,去了扬州;刘备随公孙瓒北行,仍回平原任县令。盟军瓦解,军阀混战开始。袁绍与公孙瓒相约,联合进攻韩馥。韩馥投降了袁绍,袁绍便独自占领了韩馥的领地冀州,引起公孙瓒的不满。袁绍攻公孙瓒,被赵云所救。赵云本是袁绍部将,见袁绍无忠君救民之心,于是弃袁绍而投了公孙瓒,但不受重用。在江东,孙坚与刘表有嫌怨,起兵攻打荆州,结果中计,死于刘表军士乱石、飞箭之下,寿止三十七岁。

第八回:孙坚长子孙策用俘虏的将领黄祖换回父亲的尸体,罢战回到江东。招贤纳士,屈己待人,四方豪杰都来投奔他。为了除掉董卓,司徒王允巧使连环计,让董卓和吕布为争夺歌妓貂蝉而发生冲突:他先将吕布清到家中,把歌伎貂蝉作为义女许给吕布为妾。几天后,又把貂蝉作为歌伎献给董卓,并送到董卓府中。吕布以为是董卓夺了自己昕爱,心中顿生嫌怨;吕布挂念貂蝉,两人在后花园风仪亭私会时被董卓撞见,董卓大怒,要追杀吕布。

第九回:王允和貂蝉乘机离间董卓与吕布,吕布对董卓顿起杀心。然后,王允和吕布等人共同策划,假传圣旨说天子将惮位于董卓,将他骗进城中刺死。董卓的余党李傕、郭汜、张济、樊稠起兵进犯长安。吕布有勇无谋,全面溃败,逃出关外投奔袁术去了„王允不肯逃难,被李傕、郭汜杀死;

第十回:李傕、郭汜以武力专权,西凉太守马腾和汴州刺史韩遂举兵讨贼,但没有成功;在军阀混战中,青州黄巾又起,曹操前往收降了三十余万人,择精壮者编为青州军,其余军士放归务农,又得到了荀攸、郭嘉等谋士和于禁、典韦等猛将,威震山东。朝廷封曹操为镇东将军,屯驻兖州。曹操派人去接父亲。曹家一行四十余人经徐州往兖州而来。徐州太守陶谦设宴款待,并派兵护送。谁知这派去的人竟是黄巾军的余部,这些军土在护送途中将曹家老小全部杀死。曹操一听哭倒在地,发誓要向陶谦报杀父之仇。于是带领大军往徐州进发,一路上杀戮百姓,挖掘坟墓,最后将徐州城团团围住。

第十一回:势单力薄的陶谦向北海太守孔融求援。孔融与陶谦交往深厚,决定出兵。部队正要出发,一支起义的黄巾军来借粮食,孔融不肯,黄巾军便把北海城四面围住。孔融只好派太史慈向刘备求助。刘备早就听说了孔融的名字,当即带兵解了北海之围。随后,刘备又应孔融之请去救徐州。刘备向公孙瓒借了二千步兵和猛将赵云,来到徐州。这时,陶谦请的另一支援兵也来到徐州城外。曹操见 对方援兵来到,不敢贸然攻城。刘备给曹操写去一封信,请他退兵。曹操本不想退兵,却接到消息,说后方有失,吕布攻占了他的大本营兖州、于是曹操决定退兵回去收复兖州,顺便卖刘备一个人情,与吕布在濮阳展开大战。

第十二回:曹操与吕布互有胜负,各自罢兵。刘备解了徐州之围,徐州太守陶谦想把太守之位让给刘备,刘备坚决不肯接受。不久陶谦因病去世,百姓和军队拥立刘备统管徐州。曹操听说此事大怒:“我杀父之仇未报,你倒不费半箭之功,白得徐州。我要夺回徐州城,3

先杀刘备,再挖出陶谦尸体,为我父亲报仇。”他的谋士劝道:“弃兖州而取徐州,是舍本求末,以安易危。不如先平定山东,既可以获得充足的军粮,供养三军,又可以得到朝廷的赞赏和百姓的拥护。”曹操采纳了这个建议。曹操、吕布再度交兵,吕布不听陈宫的计谋,落得大败,曹操重新占领了兖州,平定了山东。同时,曹操又收了虎将许褚。

第十三回:吕布兵败后投靠刘备,谁知张飞不容他,吕布只好离开,领兵住在徐州附近的小沛。汉献帝采用了杨彪的反间计,李傕、郭汜中计后大动干戈,都想挟持汉献帝,幸得杨奉、董承救驾,准备再回东都洛阳。

第十四回:汉献帝回到洛阳,重建宫殿,改元建安。曹操应诏到洛阳辅佐王室,不久又听从了董昭的建议,迁都许都,挟天子以令诸侯。从此,朝廷大权被曹操一人包揽。所有大事,都得先奏明曹操,再告诉天子。曹操视刘备、吕布为心腹之患,怕二人合力进犯,于是封刘备为荆州牧,下密诏让他杀掉吕布。刘备不忍,曹操又下诏让刘备讨伐袁术。刘备带领关羽领兵出发,留张飞守徐州。张飞酒后使性,鞭打曹豹,曹豹趁机内应女婿吕布,吕布乘夜袭取了徐州。

(二)第十五至第三十三回这一部分主要写曹操与袁绍的斗争,故事的高潮是官渡之战,这也是全文极为重要的部分,很多著名故事都发生在这一段落中.如煮酒论英雄、祢衡击鼓骂曹、许田打围等,曹操的奸雄形象进一步得到了表现;关云长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会等更是全书最精彩的故事,它成功地塑造了关羽的形象。

第十五回:袁术约吕布夹攻刘备却又不守信用,吕布又与刘备言归于好。孙坚死后,孙策寄居袁术篱下,在朱治等人的建议下,向袁术借兵去夺江东。在进兵江东的过程中,孙策酣斗太史慈,大战严白虎,冲锋陷阵,勇冠三军,获得了“小霸王”的绰号。同时,他得到了周瑜等著名将领和张昭等重要谋士。从此,孙氏家族雄踞江东。

第十六回:袁术起兵攻刘备,吕布辕门射戟,既救了刘备,也避免了唇亡齿寒的局面。张飞夺了吕布马匹,两家再次反目,刘备投奔了曹操。曹操起兵讨伐张绣,张绣不战而降。张绣因曹操霸占了张绣婶母,怒起杀心,在贾诩的谋划下,夜袭曹操。曹操幸得典韦拼死相救逃脱,典韦与曹操长子曹昂却死于乱军之中。

第十七回:袁术依仗兵多粮足,又有玉玺在手,在淮南称帝,然后出兵进攻吕布。吕布采用陈登的计策,说服了寄居袁术篱下的韩暹、杨奉临阵倒戈,袁术大败而回。曹操想乘机征,讨袁术,就与孙策、刘备、吕布联合起来共同进兵淮南,袁术再次大败。曹操想起前仇,兴兵讨伐张绣,行军途中,曹操战马误踏麦田,曹操割发代首,号令三军。

第十八回:张绣在深通兵法的贾诩帮助下,连胜数仗,并和刘表联手进攻,却被曹操击败。曹操得知袁绍想袭击许都,急忙撤兵。袁绍见曹操兵回许都,便移兵北上进攻公孙瓒,曹操则乘机联合刘备进兵徐州。不料刘备的使者被陈宫捉住,吕布遂起兵进攻刘备,夏侯惇引兵先行,与吕布的部将高顺遭遇,在激战中,夏侯惇被射伤了眼睛,拔矢啖睛

第十九回:刘备兵少,被吕布打得大败。陈珪、陈登父子暗通曹操,吕布中计,徐州失守。吕布兵退下邳后,采取消极防守,天天与两位娇妻饮酒。吕布因酒色伤神,便严令军中戒酒。侯成请求饮酒,不料触怒了吕布,惨遭刑杖,致使军心涣散。侯成与宋宪、魏续生擒吕布后献了城。吕布恳请刘备替自己在曹操面前说情,谁知刘备反而劝说曹操杀掉吕布。吕布大骂刘备。曹操将吕布缢死在白门楼。

第二十回:曹操率兵回到许都。次日,曹操表彰刘备武功,引刘备见汉献帝。一排世谱,刘备是汉献帝之叔。献帝大喜,封刘备为左将军、宜城亭侯。自此,刘备被称为刘皇叔。曹操大权在握,行为日渐专横。为了探视百官之心,在许田打围时,曹操故意做出欺君之举。汉献帝不甘受辱,与伏皇后商议,赐给董承藏有密诏的锦袍,让他谋划除去曹操。董承就与王子服、马腾等人计议,准备再联合刘备共同行动。

4

第二十一回:董承暗结刘备等人谋诛曹操。刘备恐曹操猜忌,每日种菜消遣。一日,曹操青梅煮酒,请刘备在小亭对饮,论天下英雄只有刘备和他两人。刘备听闻一惊,将筷子掉落在地上。幸好当时雷声乍起,刘备急中生智,沉着地俯身拾筷,说道:“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巧妙地掩饰了过去。刘备担心久在曹操身边生变,便借口截击袁术领兵离开了许都。刘备刚走,曹操马上意识到自己放虎归山了,急忙派人去迫。刘备摆阵迎接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坚决不肯回去。袁术兵败身死,刘备乘机占领了徐州。为了除掉刘备,曹操命车胄为内应。陈珪、陈登父子向刘备告密,关羽杀了车胄。

第二十二回:刘备惧怕曹操势重,便向袁绍求救。袁绍出兵时,先令书记陈琳起草了一篇檄文。陈琳的檄文历数曹家几代人的罪名,痛快淋漓,把曹操都惊出了一身冷汗。曹操让刘岱、王忠二人打着他的旗号去攻刘备,自己率主力去抗拒袁绍。不料,刘王二人均被关张所擒。

第二十三回:张绣再次投降曹操,曹操派孔融去招降刘表,孔融临行时向曹操推荐祢衡。弥衡为人狂傲,曹操为侮辱他就给了他一个击鼓的差使,祢衡借机击鼓骂曹,成了一段佳话。曹操大怒,怀恨在心,遣祢衡前去劝降刘表,实际上是想借刘表之于杀掉祢衡。刘表看破曹操的心思,故意不杀祢衡,而让祢衡去见黄祖。黄祖醉酒,不堪忍受祢衡的讥讽,终于杀死了祢衡。曹操总算达到了自己的目的,高兴不已。董承继续谋划利用曹操患偏头痛的机会,用毒药毒死曹操,不料被家奴告发,曹操大怒,将董承等人杀了。

第二十四回:曹操杀了董承等人犹不解恨,想废帝另立新君,被手下谋士劝止。曹操又下令勒死了董承的妹妹、已有五个月身孕的董妃,并派三千心腹充当御林军。消除了内忧,曹操打算接着剪除外患,于是发兵二十万进攻曾参与董承密谋的刘备。此时刘备、张飞驻兵小沛,关羽保护着刘备的家小住在下邳。徐州城由刘备的两员大将镇守。见曹操大军即将打来,刘备向冀州袁绍求助。袁绍正为最偏爱的小儿子生病担忧,不肯出兵。刘备只得准备迎敌。张飞设计劫寨,反而中了曹军埋伏,张飞败逃芒砀山。刘备势单力孤,全面溃败,兄弟妻小失散,只身突围,投奔青州城。青州刺史是袁绍的儿子袁谭。袁谭一向敬重刘备,开门相迎,并将刘备护送至父亲袁绍处。袁绍大喜,厚待刘备。

第二十五回:曹操攻下徐州后,欲取下邳。关羽兵败后被围在一座土山上。曹操派人劝降。关羽提出三个条件:一,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必须供奉刘备的两位夫人;三,一旦有了刘备的消息,不管千里万里,马上辞去。曹操应允了。曹操班师回许都,让关羽同甘、糜二夫人同住一处,关羽则秉烛于门外,通宵伫立,待二位夫人甚为恭敬。曹操厚待关羽,送美女,赐金银,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但关羽拒绝了美女和金银,只接受赤兔马。因为此马日行千里,待有了刘备下落,可以骑它迅速地去见刘备。刘备投奔青州,劝袁绍出兵攻打许都。袁绍以猛将颜良为先锋,连折曹操两员大将。曹操请关羽出阵,关羽手起一刀,即将颜良砍于马下,害得刘备险些被袁绍杀掉。

第二十六回:曹操为关羽请功,加封他为汉寿亭侯,并铸印送他,袁绍又派上将文丑出战,初次交战又被关羽斩杀。刘备得知关羽人在曹营,便给他写了一封密信。关羽得知刘备下落后,立即准备告辞曹操去寻找兄长。曹操为留住关羽,托病避而不见。无奈,关羽收拾行李,挂印封金,将曹操馈赠之物全部留下,带着刘备的两位夫人不辞而别。

第二十七回:曹操见关羽去意已决,就索性送个人情给他,亲自追上为他送行。因为没有曹操的关文,各关守将均不敢放行,于是,关羽就保护着刘备的两位夫人千里走单骑,勇闯东岭、洛阳等五座关口,斩了孔秀、韩福等六员守将,夺下渡船,过了黄河。

第二十八回:关羽一行经过卧牛山时,救了周仓。关羽前往占城会见张飞,张飞以为关羽负义投降了曹操,一见面就要决一死战,关羽斩了蔡阳兄弟俩才消除了误会。关羽来到汝南,刘备却又回到了冀州。关羽到了冀州,刘备设计从袁绍军中脱身。一行人取道卧牛山回古城,途中正好遇见了赵云。此时公孙瓒已兵败身亡,赵云不愿跟袁绍,一直四海飘零,5

三国演义的内容提要(篇七)
《《三国演义》》

浅谈《三国演义》的艺术特色

内容提要:作为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三国演义》在描写战争题材的小说中可以说是独树一帜,别具一格。其艺术成就是多方面。文中从人物塑造及其方法、战争描写及其特色,结构艺术及其表现、语文的雅俗共赏,简洁明快等方面作一些粗浅的分析,从而完成对《三国演义》的再认知。

关键词:《三国演义》 艺术特色 人物 结构 语言

《三国演义》描写了公元184年到280年间的历史故事,起自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它集中描绘了三国时代各统治集团之间军事的、政治的、外交的种种斗争,通过这些斗争,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腐朽,谴责了统治者的残暴与丑恶,反映了人民在动乱时代的灾难与痛苦,也表现了他们对统治集团的爱憎与向背,以及他们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统一的愿望。

对这样一部描写战争的宏篇巨著,它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它在中国文学史,特别是小说发展史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其艺术特色是多方面的。

一、人物塑造方面

《三国演义》的人物塑造成就惊人。小说写了大约四百多个人物。主要人物有诸葛亮、曹操、刘备、关羽、张飞、赵云、孙权、周瑜等,形象鲜明、个性突出。作者在塑造这些人物时有忠奸分明的主观意图,但并百黑白分明一边倒。如孔明料事如神,但并非毫无错误,如马谡失街亭;曹操奸诈,如梦中杀人,也不是毫无优点;关羽忠义勇俱全,然而骄傲自大,不顾大局,如华容道放曹操;周瑜有雄才大略,但又嫉贤妒能,“既生瑜,何生亮?”甚至设计要杀诸葛亮。人物塑造“七实三虚”,如《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然亮才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由此可见,智谋正是诸葛亮所缺乏的。但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却是智慧的化身——智绝。同时,罗贯中在塑造人物时,常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抓住人物性格的基本特征,突出某一方面,加以夸大,用对比手法,使得人物个性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如为了突出诸葛亮的“智绝”,在“七擒孟获”事件上可谓是表现得淋漓尽致,“草船借箭”“空城计”两节也体现了他的料事如神。为了表现曹操的“奸绝“,”割发代首“”梦中杀人“杀杨修,弥衡等给人留下了鲜明的印象„„另外,人物塑造有程式化、脸谱化、单一化倾向,特别是对曹操这个人物的塑造表现得特别充分,这与罗贯中《三国演义》“尊刘贬曹”的创作倾向密切相关。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三国演义》道:“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谋而近妖;惟于关羽,特多好评,义勇之概,时时如见矣”。

为了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作者罗贯中采用了如下的方法:

① 出场定型。如写诸葛亮之智:隆中对策,对天下了如指掌。真是“秀才不出门,晓知天下事”。甚至上文没有铺垫。

② 反复渲染。同一事不断放大,如诸葛亮“七擒孟获”,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

③ 细节加强。为突现关羽神勇的一面,用“温酒斩华雄”一事;为体现张飞威猛的性格,写他在长坂坡大喝三声,夏侯霸跌下马来,肝胆俱裂,百万曹军人如潮退,马如山崩的细节;为体现诸葛亮的智谋,在“草船借箭”一节,反复写时间,周瑜与诸葛亮在“借”来十万支箭的用时上大费口舌。诸葛亮最后仅要三天时间,让人读到此,心悬嗓子眼里。

二、战争描写方面

《三国演义》写了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战争,展开了一幕又一幕惊心动魄的场面。这些战争在作者笔下千变万化,不重复、不呆板,各具特色,表现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每一次战争的描绘,罗贯中都从不同的角度,将主将的性格,兵力部署情况,双方力量的对比,战略战术的运用,最终的结果等,交代得清清楚楚。对战争的描写,其一是写出了战争的多样化。书中写了上百次战争,有陆战、水战、水陆混合战;有攻战、有守战、有偷袭、有游击战。其二是军事行动与政治策略结合。如曹操南下是为了完成统一大业;刘备联吴抗曹是为了保住荆州之地,以完成复兴汉室的大业;诸葛亮南征是为了解决与南方少数民族的矛盾,稳定巩固北伐大后方。其三战争的胜负系于谋略。如火烧博望坡,七擒孟获,火烧赤壁,空城计等。其四侧重写人而非战争过程。对于主帅如何用谋设计写得详细。其五,写战争有张有弛,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写得紧张,街亭失守后,诸葛亮摆“空城计”,在城头专心弹琴,从容不迫、镇定自若是弛。其六虚实结合,详略得当,对战争的胜利者,往往不惜详尽描写,对另一方只作简要叙述。“赤壁之战”中详写的是孙刘一方,“安居平五路”只有路是实写,这样既突出重点,又省去许多笔墨。“官渡之战”也是详写曹军一方如何运用计谋,火烧袁绍的粮草存放地——乌巢。乌巢一烧,袁绍没有了粮草,自然是军心大乱,一败涂地。

三、结构艺术方面

《三国演义》的艺术结构既宏伟壮阔,又不失严密与精巧。全书时间漫长,人物众多,事件复杂,头绪纷繁。既要照顾历史事实的基础,又要适应艺术情节的连贯,这在客观上增加了不少困难。但作者却能以蜀汉为中心,以魏、蜀、吴三国兴亡为纵线,以战争发展和人物活动为材料,抓住三国矛盾斗争为主线,井然为序地展开故事情节,既曲折变化,不前后贯串,宾主照应,脉络分明,构成了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较少琐碎支离的情况。

九十七年的兴亡史大约可分三个主要阶段:即由黄巾起义至赤壁之战为第一阶段;三国鼎立至诸葛亮病死五丈原为第二阶段;此后至西晋统一天下为第三阶段。其中穿插了各统治集团之间以及各统治集团内部的种种错综复杂,尖锐激烈的矛盾斗争,尤其善于描写各种战争。作者总以人物为中心,写出战争的各方面,双方的战略、战术、力量的对比,地位的变化,使大小各种战役各具特色,千变万化,并善于揭示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在错综复杂的斗争中,常把文臣武将的奇谋险计逐一带出,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大故事、大系统。具体表现为:

1.全书采用线性结构

以黄巾起义、东汉灭亡为引线,马光炎建西晋统一天下为终线;中间以魏蜀吴兴亡三条为主干线。三条主干线中又以魏蜀冲突为主,魏蜀中又以蜀为主体,蜀中又以诸葛亮为重点。诸葛亮又以隆中对策为关键。这样显得井然有序、脉络清晰。

2.曲折奇异,摇曳生姿

这种情节安排设置,非常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心理。毛宗岗评《三国演义》时说:“读书之乐,大不惊则大不喜,大不疑则大不快,大不急则大不慰。„„今读者眼中,如猛电一击,怒涛之一起一落。”如“七擒孟获”,诸葛亮擒获南蛮王孟获,孟获不服,说只要放了我再一决雌雄。诸葛亮依言放了孟获,这让读者很不踏实。心想:万一捉不住孟获怎么办?然而情节的发展出乎人们的意料,诸葛亮用计再捉到孟获,才让人心里踏实了许多。然而孟获还不服,如此反复地放,又是一样的被擒,让人感到心里大快,既突出了诸葛亮的智谋,又让孟获心服口服。又如“草船借箭”,先是周瑜设计想除掉诸葛亮,诸葛亮也满口应承,答应弄来十万支箭,接着周瑜限制时间,否则就杀诸葛亮的头,并要诸葛亮立下军令状,诸葛亮也应允了,再接着周瑜故意刁难诸葛亮,诸葛亮答应三日内完成任务,显得胸有成竹、从容镇静,最后江上雾起,几百只小船向曹军驶去,曹军以为吴军偷袭,于是万箭齐发,乱如飞蝗,箭都扎在船的草上,估计十万支箭已够,诸葛亮下令撤退。于是十万支箭绰绰有余。读者开始想着诸葛亮在拿性命开玩笑,甚至周瑜也会以为“孔明命休矣!”但在三天期限的最后谜底才揭开,让读者一直悬着的心放松下来。再如“空城计”一节,马谡失了街亭,蜀军进退维谷,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诸葛亮大开城门,让老兵残后打扫街道,自己坐在城头从容地抚琴。司马懿大军将至,要后临城下,读者真为诸葛亮捏一把汗,最后司马懿退避三舍,让读者迷惑不解。原来诸葛亮抓住司马懿一生从不冒险,不打无把握之仗。城门大开让他以为蜀军早有埋伏,因此退军,这时读者才豁然开朗。

四、语言方面

《三国演义》吸收了传记文学的语言成就,并加以适当的通俗化,“文不甚深,言不甚俗”,雅俗共赏,具有简洁明快而又生动活泼的特色。这在封建时代一般稍能识字者,大约均可欣赏,有利于传播。明代文人蒋大器在《三国志演义序》中说,罗贯中这部书编成后,立即就有人“争相誊录,以便观览”。清代文人魏裔介在《三国问答序》一书中所说:“世人鲜有读三国史者,惟于罗贯中演义得其梗概耳。”

叙述描写,不以细腻见长,而以粗笔勾勒见工,但许多生动的片断,也都写得粗中有细,例如:

孔明强支病体,令左右推上小车,出塞遍观各营,自觉秋风吹面,彻骨生寒,乃长叹曰:“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此其极!

这里写诸葛亮死前最后一次巡视军营,着墨虽不多,却把他“鞠躬尽瘁“的耿耿忠心表现出来了。至于写人物对话,更往往是个性鲜明,有声有色。张飞的话多半快人快语,一针见血;曹操的话多半豪爽机诈,变化莫测;关羽的话往往心高气盛,目中无人。张松见曹操,数曹操的败绩,痛快淋漓,嘲讽尽致;而诸葛亮往往从容不迫,应对自如。特别是诸葛亮”舌战群儒“,处处是针锋相对,对步骘、陆绩寸步不让,语气口吻充满轻蔑。

《三国演义》一书创造了许多成语、引用或自造许多谚语,生动活泼,丰富了中华民族的语言。我们今天仍在用一些来自《三国演义》中的俗语、成语,如“张飞穿针——大眼对小眼” 、“刘备摔孩子——刁买人心”、“扶不起来的刘阿斗”、“三顾茅芦”、“刮目相待、单

刀赴会”等。

在肯定《三国演义》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应看到它在艺术上存在比较明显的缺点,即人物性格缺少发展,好像曹操生来就奸诈,诸葛亮生来就聪明。这种缺点的产生,可能是受史传材料的影响,同时也受某些民间传说人物定型化的影响。但瑕不掩瑜,《三国演义》将仍在中国文学史的天空发出璀璨的光芒!

参考文献:

1.游国恩 王起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4年3月北京第1版22-27页

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中华书局出版 2010年1月1日

3.中国古代文学史(二)[2000年版] 主编 罗宗强 陈洪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三国演义245页 章回小说的产生 艺术成就257-265页

5.《明清小说名篇笺评》谭邦和编注P3-6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2年2月第1版

6.《明清小说史》谭邦和著P36-45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2年3月第1版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min/278409.html

    【三国演义的内容提要】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