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人对苏州园林的赞美

| 新西兰移民 |

【www.guakaob.com--新西兰移民】

《描写苏州园林的诗句》
古代诗人对苏州园林的赞美 第一篇

描写苏州园林的诗句

居士高踪何处寻,居然城市有山林。(清·王赓言《游狮子林》) 鸥鸟群嬉,不触不惊;菡萏成列,若将若迎。(蒋堂《北池赋》,北池为唐宋时代苏州官府园林)

懒云仙,蓬莱深处恣高眠„„林泉爱我,我爱林泉。(吴西逸《殿前欢·懒云窝》,懒云窝为元代苏州宅园)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沧浪亭联)

苍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风是故人。(狮子林立雪堂联)

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拙政园与谁同坐轩联)

闲寻诗册应多味;得意鱼鸟来相亲。(拙政园绣绮亭旧联)

俯水枕石游鱼出听;临流枕石化蝶忘机。(虎丘花雨亭联)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

塔从林外出,山向寺中藏(虎丘)

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古代诗人对苏州园林的赞美}

老板爱吃南边菜,都到苏州城里来

苏州好,葑水种鸡头,莹润每疑珠十斛,柔香偏乳盈瓯,细剥小庭幽

东西南北桥相望,画桥三百映江城

春城三百七十桥,两岸朱楼夹柳条

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

夜读苏州诗,襟怀尽冰雪。

飘飘关塞云,微微河汉月。

{古代诗人对苏州园林的赞美}

秋兰南窗前,清香静中发。

怀我千载心,岁晚更幽绝。

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君到姑苏间,人家皆枕河。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唐代诗人杜荀鹤

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宋·苏舜钦《沧浪亭》)

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元·维则《狮子林即景》)

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明·文徵明《拙政园图咏·若墅堂》)

不知城市有山林,谢公丘壑应无负。(清·徐崧《秋过怀云亭访周雪客调寄踏莎行》。怀云亭即今苏州北半园){古代诗人对苏州园林的赞美}

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清·汪琬《再题姜氏艺圃》) 谁谓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清·乾隆《狮子林得句》) 拙政园

兰雪堂 :

兰雪堂是东部的主要厅堂,堂名取意于李白“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的诗句。始建于明崇祯八年(1635),据园主王心一《归园田居》记载,兰雪堂为五楹草堂,“东西桂树为屏,其后则有山如幅,纵横皆种梅花。梅之外有竹,竹临僧舍,旦暮梵声,时从竹中来”,环境幽僻。堂前两棵白皮松苍劲古拙,墙边修竹苍翠欲滴,湖石玲珑,绿草夹径,东西院墙相连。堂坐北朝南三开间,“兰雪堂”匾额高挂 ,长窗落地,堂正中有屏门相隔,屏门南面为一幅漆雕《拙政园全景图》,屏门北面为《翠竹图》,全部采用苏州传统的漆雕工艺,屏门两边的隔扇裙板上刻有人物山水。

缀云峰

缀云峰位于兰雪堂北,山峰高耸在绿树竹荫中,山西北双峰并立,取名“联璧”。缀云峰、联壁峰为归园田居的园中景点。王心一《归园田居记》,兰雪堂前有池,“池南有峰特起,云缀树杪,名之曰缀云峰。池左两峰并峙,如掌如帆,谓之联壁峰。”两峰为明末叠石名家陈似云作品,所用湖石,玲珑细润,以元末赵松雪山水画为范本。缀云峰的形态自下而上逐渐状大,其巅尤伟,如云状,岿然独立,旁无支撑。1943年夏夜,缀云峰突然倾圮。后来,在园林专家汪星伯的指导下,重新堆成了这座高达两丈、玲珑夭矫的奇峰,如今此峰苔藓斑驳,藤蔓纷披,不乏古意。

秫香馆

秫香,指稻谷飘香,以前墙外皆为农田,丰收季节,秋风送来一阵阵稻谷的清香,令人心醉,馆亦因此得名。秫香馆为东部的主体建筑,面水隔山,为单檐歇山结构,室内宽敞明亮,长窗裙板上的黄杨木雕,共有 48幅,缘据行家考证,一部为《西厢记》,另一部为《金玉如意》。其中《西厢记》一出中,有“张生跳墙会鸳鸯”、“拷红”、“长亭送别”等场景,雕镂精细,层次丰富,栩栩如生。夕阳西下,一抹余辉洒落在秫香馆的落地长窗上。加上精致的裙板木雕,把秫香馆装点得古朴雅致,别有情趣。

涵青亭

园林建筑,以亭的变化为多。亭是一种只有屋顶而没有墙的小屋,玲珑轻巧,一般由屋顶、柱身和台基三部分组成。在园林中可点景、观景,又可供人小憩、纳凉、避雨。

拙政园不仅亭多,而且形式不一。涵青亭居于一隅,空间范围比较逼仄。但造园家以高大的白墙作底,建了一座组合式的半亭,一主二从,主亭平座挑出于水面之上,犹如水榭,两侧副亭略向后退,朝左右展开,似廊又非廊,主亭发两只戗,副亭发一只戗,整座亭子犹如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给本来平直、单调的墙体增添了飞舞的动势。斜倚亭边美人靠小坐,天光云影水间,锦鲤遨游,荷莲轻荡。

《苏州园林》
古代诗人对苏州园林的赞美 第二篇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是指中国苏州城内的园林建筑,以私家园林为主,起始于春秋时期的吴国建都姑苏时(公元前514年),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兴旺于明代,鼎盛于清代。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一百七十多处,现保存完整的有六十多处,对外开放的园林有十九处。占地面积不大,但以意境见长,以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安排,移步换景,变化无穷。1997年,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代表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

中文名:苏州园林 园林性质: 以私家园林为主

Suzhou 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外文名: 园林名录: Gardens 等

目录

园林简介

苏州气候{古代诗人对苏州园林的赞美}

园林文化

世遗殊荣

园林典范

{古代诗人对苏州园林的赞美}

遗产登录过程

遗产登录评价

园林名录

留园

艺圃

耦园

拙政园

沧浪亭

狮子林

网师园

退思园

环秀山庄

造园手法

生活环境

旅游建议

精品线路

旅游贴士

园林简介

苏州气候

园林文化

世遗殊荣

园林典范

遗产登录过程

遗产登录评价

园林名录

留园

艺圃

耦园

拙政园

沧浪亭

狮子林

网师园

退思园

环秀山庄

造园手法

生活环境

旅游建议

精品线路{古代诗人对苏州园林的赞美}

旅游贴士

展开

编辑本段园林简介

苏州园林(Suzhou Gardens)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

苏州园林景观(20张)

,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

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人间天堂,园林之城”的美誉。这里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苏州古典园林“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灵泉之致”,1985年,苏州园林即被评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

作为举世瞩目的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沉淀了二千五百余年吴文化底韵。约在公元前十一世纪,当地部族自号“勾吴”,苏州称“吴”。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建都于此,其规模位置迄今未变,为世界少有。

既有湖光山色、烟波浩淼的气势,又有江南水乡小桥流水的诗韵——素有“江南鱼米之乡”之称的苏州富饶美丽,是中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苏州自古以来就是江南的经济文化中心,城市格局保持完整,山明水秀,自然景观独具特色,是著名的旅游胜地。闻名遐迩的苏州园林采用缩景的手法,给人以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为苏州赢得“园林之城”的美誉。

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产生于苏州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苏州园林的自然美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苏州以园林见长,让人感叹园艺的巧夺天工与自然精

致。以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为代表的古典园林于1997年12月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 2000年增补沧浪亭)。

狮子林,耦园,艺圃,退思园为世界文化遗产。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公元960~1276年)、元(公元1271~1368年)、明(公元1368~1644年)

苏州园林环境(19张)

、清(公元1644~1911年)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

苏州主要园林列表:

私家园林: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艺圃、环秀山庄、耦园 佛教园林:报恩寺(北寺塔)、西园、寒山寺、双塔、瑞光塔

王家园林:虎丘(吴王阖闾墓)、灵岩山(吴王行宫)

编辑本段苏州气候

苏州地处温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1100毫米,年均温15.5℃,1月均温2.5℃。7月均温28℃。

全市地势低平,平原占总面积的55%,水网密布,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雨量充沛,平野稻香,碧波鱼跃,农副物产十分丰富,人们传诵的“近炊香稻识红莲”、“桃花流水鳜鱼肥”、“夜市买菱藉,春船载绮罗”的诗句,就是历代诗人对苏州物产富足的赞美和讴歌。

苏州园林

主要种植水稻、麦子、油菜,出产

棉花、蚕桑、林果,特产有碧螺春茶叶、长江刀鱼、太湖银鱼、阳澄湖大闸蟹等。苏州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素有“人间天堂”之美誉。 地形 苏州市隶属于两个省一级的自然地理区:沿江三角洲平原地区和太湖平原地区,分属于4个二级自然区:沿江平原沙洲区、苏锡平原区、太湖及湖滨丘陵区、阳澄淀泖低地区。地貌特征以平缓平原为上,全市的地势低平,自西向东缓慢倾斜,平原的海拔高度3~4米,阳澄湖和吴江一带仅2米左右。{古代诗人对苏州园林的赞美}

编辑本段园林文化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的辟疆园,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16~18世纪全盛时期,苏州有园林200余处,现在保存尚好的有数十处,并因此使苏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产生于苏州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

写意的山水艺术思想

中国的造园艺术与中国的文学和绘画艺术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特别受到唐宋文人写意山水画的影响,是文人写意山水模拟的典范。中国园林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包括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在内的两大系列,前者集中在北京一带,后者则以苏州为代表。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地位和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两者在规模、布局、体量、风格、色彩等方面有明显差别,皇家园林以宏大、严整、堂皇、浓丽称胜,而苏州园林则以小巧、自由、精致、淡雅、写意见长。由于后者更注意文化和艺术的和谐统一,因而发展到晚期的皇家园林,在意境、创作思想、建筑技巧、人文内容上,也大量地汲取了私家花园的“写意”手法。 完美的居住条件与生活环境

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这四座古典园林,建筑类型齐全,保存完整,系统而全面地展示了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的布局、结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装修、家具、陈设等各个方面内容,是明清时期(14~20世纪初)江南民间建筑的代表作品,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江南地区高度的居住文明,曾影响到整个江南城市的建筑格调,带动民间建筑的设计、构思、布局、审美以及施工技术向其靠拢,体现了当时城市建设科学技术水平和艺术成就。

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

苏州园林的重要特色之一,在于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

苏州园林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表现在园林厅堂的命名、匾额、楹联、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等,不仅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同时储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思想和科学信息,其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都极其深广。其中有反映和传播儒、释、道等各家哲学观念、思想流派的;有宣扬人生哲理,陶冶高尚情操的;还有借助古典诗词文学,对园景进行点缀、生发、渲染,使人于栖息游赏中,化景物为情思,产生意境美,获得精神满足。而园中汇集保存完好的中国历代书法名家手迹,又是珍贵的艺术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另外,苏州古典园林作为宅园合一的第宅园林,其建筑规制又反映了中国古代江南民间起居休亲的生活方式和礼仪习俗,是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国江南民俗的实物资料。[1]

苏州古典园林,一向被称为“文人园林”。白居易在《草堂记》中说:“覆篑土为台,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这是文人园林的范式。苏州园林充分体现了“自然美”的主旨,在设计构筑中,采用因地制宜,借景、对景、分景、隔景等种种手法来组织空间,造成园林中曲折多变、小中见大、虚实相间的景观艺术效果。通过叠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园林建筑,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写意山水园林,在都市内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山林”。 苏州园林吸收了江南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是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

苏州园林建筑(16张)

,理所当然被联合国列为人类与自然文化遗产。苏州园林善于把有限空间巧妙地组成变幻多端的景致,结构上以小巧玲珑取胜。网师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统称“苏州四大名园”,素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誉。苏州园林代表了中国私家园林的风格和艺术水平,是不可多得的旅游圣地。

苏州园林是时间的艺术、历史的艺术。园林中大量的匾额、楹联、书画、雕刻、碑石、家具陈设、各式摆件等等,无一不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无不蕴含着中国古代哲理观念、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雨惊诗梦来蕉叶”,这是对苏州园林生动的写照;“风载书声出藕花”,这是对园林意境最好的描摩。一面面古典之窗,一道道岁月之门,引领着我们走进“苏州园林”。 编辑本段世遗殊荣

园林典范

{古代诗人对苏州园林的赞美}

拙政园

(英文名称:The Classical Gardens of Suzhou)

世界遗产委员会这样评价苏州古典园林:没有哪些园林比历史名城苏州的园林更能体现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理想品质 ,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苏州园林被公认是实现这一设计思想的典范。这些建造于11~19世纪的园林,以其精雕细琢的设计,折射出中国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苏州园林中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于1997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Ⅰ)(Ⅱ)(Ⅲ)(Ⅳ)(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0年沧

《对苏州园林的认识》
古代诗人对苏州园林的赞美 第三篇

教育学院 体教专业

对苏州园林的认识

如诗如画 理想家园

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已经十二周年。在历史长河中,十二年不过弹指一挥间,然而对苏州园林文化研究来说,这十二年则是一段重要的时光,园林文化已成为当代一个热门话题。

五十多年前,封建士大夫的私家园林成为人民大众的财产。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尚在困难时期,苏州市政府仍然投资修复了几座最著名的园林,以后又相继修葺了二十余座园林。被冠以“中国四大名园”的拙政园、留园就是在五十年代修复的,它们代表了中国江南园林的最高水平;而在北方的颐和园、避暑山庄则是皇家园林的典范,国务院1961年首次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大名园同列其中,它们共同组成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艺术体系,这是它们的价值所在,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和研究。20世纪九十年代前后,承德避暑山庄、苏州古典园林、颐和园等一批古典园林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在更高的平台上推动了园林文化的研究。

从园林文化研究中,我们清晰地看到一条发展的脉络。中国园林的形成发展已历经了数千年的岁月,但相对造园活动,有关园林文化的研究却起步很晚。古人既有实践又有理论,明代的文徵明及其后代对园林艺术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以至今天世界上形成了对文氏家族造园现象的研究学派;同时代的计成、文震亨对造园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积累,其著作直至今天依然是造园和园艺的权威;更不说那些堆叠假山的“山子匠”、培育花草的“花儿匠”和能自如地挥刀雕刻各种民俗图案的砖雕匠、木雕匠、花街匠。但严格地说,除了那些散见于文人笔记和小品文章的记载,真正冠以“园”名的著作学说,只能从明代计成的《园冶》、文震亨《长物志》算起。但百年停滞,一直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一批留洋回国的学者如童寯、刘敦桢等人专题研究园林文化,这门学科才逐步为人们所认识。两位大师的专著《江南园林志》(童寯著)、《苏州古典园林》(刘敦桢著)成为园林学科的经典之作,影响深远。之后的短短几十年,园林文化研究方兴未艾,一批学者游学于东方园林中,多以苏州园林为范本,产生了诸如《清代园林图录》、《中国古代园林史》、《中国古典园林分析》、《说园》、《中国园林美学》、《苏州园林匾额楹联鉴赏》、《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等多种园林著作,这些专著使园林文化堂堂正正登入了中国古代艺术殿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当代的研究成果更加丰硕,童寯、刘敦桢、陈植、汪菊渊、陈从周这批学贯中西的现代著名学者,为园林文化研究贡献了大量的宝贵财富,没有他们扎实的基础研究,今人不仅还在混沌中摸索,而且可能因古园的消亡而使研究成为“无本之木”。我至今还带着崇敬的心情苦读他们的著作,感叹今天园林文化研究的收获,是

前人辛勤耕耘的结果,是站在巨人肩膀上所创造的辉煌。

我们园林管理工作者对园林的理解是逐步加深的。几十年前的注视点,把古典园林作为一般的文物来保护、修复、管理,许多人对园林的认识还处于表面的理解上,多从美的角度,或从旅游的需要出发,仅是一个供人民群众休息的场所。“文革”时,园林又成了大破“四旧”的对象。改革开放,拨乱反正,园林的多重价值逐渐为人们所认识。特别是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之后,园林文化研究走出了学斋,为大众所青睐,他们纷纷为领略文化遗产而来,为吸取传统精神养分而至。管理者、研究者则把视线穿透进园林文化的内核中,不断发现、挖掘深层次的内涵。

特别近十几年来,在进一步加强古典园林保护管理工作的同时,大力开展了园林文化的深入挖掘、整理、研究、宣传工作,成绩十分显著,收获之丰厚,不一而足。举例而言,如:先后召开过十几次园林学术研讨会,园林学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编辑出版了《苏州园林》杂志、《苏州日报·园林版》、《姑苏晚报·园林版》、《江南时报·园林版》、《中国厅堂·江南篇》、《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典园林》专著和大型画册,拍摄了大型电视艺术片《苏园六记》(苏州电视台),电视文化片《苏州古典园林》(中央电视台)等一批作品,有多部作品获得国家级大奖,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在史料收集方面,通过广搜博览,先后收集到了元·倪云林《狮子林图》,明·沈周《东庄图册》,

文徵明《拙政园图册》、《金阊名园图》,文震孟书法,钱穀《求志园图》,清·上睿《绣谷送春图》,王学浩《寒碧庄十二峰图》,王翚《沧浪亭图》,柳遇《兰雪堂图》,清同治光绪年间江苏按察使书《沧浪亭记》拓片等,为此,《苏州园林》杂志系统地介绍了这批著名书画家及其园林作品;在园林陈设上亦下了工夫,如沧浪亭重现了林则徐留下的珍贵遗迹,拙政园的文徵明《三十一景图》,一直为海内外所称誉,特邀苏州著名篆刻家精心策划和刻制了这套名画,镶嵌在园内;此外,留园建立了苏州园林档案馆,石湖建成了范成大纪念馆,天平山建成了范仲淹纪念馆,亮点闪闪,尤以苏州园林博物馆的建设为突出。园林博物馆通过挖掘古典园林浓厚的文化底蕴、历史渊源、造园特色,向人们展示园林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个有着浓郁苏州文化韵味的全国第一座园林专题博物馆,经过近3年的建设,将于2007年12月4日对外开放。

文化要为社会生活服务。在21世纪,古老的园林文化会给今人带来怎样的实际意义和启示呢? 园林是中国文化领域中一个特别的门类,将其分解,并不能在该领域中独领风骚;将其聚合,却嬗变成一个如诗画般美妙的境界。

苏州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典型代表,除了苏州园林巧于布局、利用地形、改造环境的杰出造园艺术之外,其灵魂是在这些艺术手法中充分反映着中国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因此,园林文化是一种社

会形态高度文明的标志。它的价值不仅是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更在于园林文化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在文化传承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从这个意义上讲,园林是一门环境艺术,人类的理想家园。作为人类的居住地的典范,它的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是取之不尽的宝库。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不断提高,人们不约而同地把眼光投向园林,去追寻理想的家园,园林文化正在更宽广范围内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园林城市、园林小区、园林工厂、园林村落、甚或餐饮茶肆、家居庭院„„立峰叠石,栽树引泉,巧夺天工,美化环境,陶冶性情,正成为人们追求生活品位的一种文化时尚,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关注、热爱园林的人群在不断扩大。这一切都显示着园林文化研究正凸现出当代价值。比如,居住的艺术化,家居陈设布置的美学观,城市景观与人居环境的生态系统、现代旅游的审美价值„„社会文明的发展趋势,几乎都与园林文化有直接关系,可以概括地说,园林文化既是生活方式,又是精神载体,两者互相渗透,表现出社会文明的高低程度。因此,如何适应“人居、环境、理想”现代生活的需求,是园林文化研究的新课题。 我时常想,虽然园林文化研究已有很多年,由于众多学者的努力和辛勤耕耘,他们巡游在园林文化的厚土上,从美学、文化气质、历史成因以及与旁系文化的关系等方面来解释园林,探索规律,取得了多种学科方面的成果,有了一定的积累,但我们还应该继续努力。苏州古典园林所包含的深层次的主题——人与自然和谐,伴随着人类社会一起走进了新世纪。如何把园林文化的研究成果完美地嫁接于现实,为当代人对古代文化的追寻、解释、趋附的愿望,起到导向、注释作用,进而从更高的视角观照这一文化现象,读解、读通、读懂园林文化,吸收其合理内核,融会贯通于今日生活,提高现代人的生活质量和情趣,显得格外有意义。

苏州园林文化是苏州人在江南这块土壤上创造的,是苏州人在和自然交流中得到的跨越时空的精神享受,它既古老又现代,既传统又时尚。今天,我们需要对园林文化有新的感悟和多方位的了解、理解及深层次的认识,结合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结合亚太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的建设,结合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监测的开展,结合苏州园林志的新一轮编撰,以及结合当代人的生活观念、美学观念、旅游观念,开拓一片园林文化研究的新天地,用更加丰硕的成果在滋润的园林文化沃土中播下更多的种子,精心耕耘,造福当代,荫福子孙。

在历史文化长河中,十二年仅仅是一个开始,让我们把这十二周年的纪念活动作为园林文化研究的新起步吧!

《赞美苏州园林的诗句》
古代诗人对苏州园林的赞美 第四篇

1、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

2、苍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风是故人。

3、鸥鸟群嬉,不触不惊;菡萏成列,若将若迎。

4、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赞美苏州园林的诗句。——明·文徵明<拙政园图咏·若墅堂>

5、居士高踪何处寻,居然城市有山林。——清·王赓言<游狮子林>

6、谁谓今日非昔日,端知城市有山林。——清·乾隆<狮子林得句>

7、塔从林外出,山向寺中藏。

8、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9、俯水枕石游鱼出听;临流枕石化蝶忘机。

10、隔断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清·汪琬<再题姜氏艺圃>

11、闲寻诗册应多味;得意鱼鸟来相亲。赞美苏州园林的诗句

12、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

13、君到姑苏间,人家皆枕河。()故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14、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

15、不知城市有山林,谢公丘壑应无负。

16、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元·维则<狮子林即景>

17、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描写园林的好词佳句》
古代诗人对苏州园林的赞美 第五篇

1、园林是美丽的。夜晚,雨点下在园林的小河里,如同一首轻快的乐曲。丝丝缕缕的月光洒在小河上,如同闪耀的灯光,为在小河里畅游的小鱼增添了几份美丽。

2、园林的东边有一个庭院,庭院里栽满了鲜花,开的花朵不是很大,从远处看星星点点,颜色有黄、红、白……还散发着阵阵清香,庭院里装修的富丽堂皇。描写园林的好词佳句。园林的西部主要是假山。假山重峦叠嶂,设计的十分逼真,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在真山里游览,栩栩如生。园林的北部有个小树林,里面种有竹子、杏树、桃树、铁杉等等。夏天在此遮凉避暑是最好不过了。

3、北京周围的山水既有北方的粗犷,造园林的好地方。在依山傍水的地方,建一座庙宇,半山腰修一个 亭子,湖中建一座水榭。描写园林的好词佳句。这时可极少讲究对称,但考虑色调对比却 十分周到:山上的亭子要用大红和金黄的彩绘,水榭要灰暗些,庙 宇要建得红墙绿瓦,显得庄严、肃穆。

4、北京园林的色彩大多为金黄或大红,色彩明丽。有时,在万绿 丛中见一道飞檐,黄绿相间,相映成趣。大多数宫殿者哺着琉璃瓦, 大红色的棱、柱过于庄重,而幽雅倒显得欠缺。也有例外的,潭拓 寺的大殿都是由灰色方砖铺地,墙壁也都是灰暗的,同周围的景色 浑然一体。“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古朴淡雅,别具风采。

5、是花繁草茂满园的华丽,是翠竹落英山石的雅致,是鱼戏绿波花浓的和谐,是出水芙蓉连天的古典。苏州的园景,有如持伞而过的江南少女,凌波微步,充满诗情画意的古韵。

6、一进园,一股淡雅的清香就扑面而来,我们顺着香气寻过去,只见一个清澈见底的池塘里开满了嫩粉色的荷花,一个个亭亭玉立、楚楚动人。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像一位小仙女穿着蓬松的衣裙;有的花瓣已经完全展开了,露出了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的马上要破裂似的。

7、漫步在这条长廊里,感受着那非同寻常的气息,欣赏着那葱葱郁郁的树木。因为当时正下着毛毛细雨,天上有雾,我竟有了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8、清晨,阳光洒在带有露水的竹叶上,如同为竹子编织一件金丝做的衣裳。地上的小草也披上了雨露的衣裳,显得格外娇嫩,更加生机勃勃。一只蜘蛛正在拨动它的网为竹林伴奏,蚂蚁正在围着它们的食物跳舞,小鸟在枝头高歌,蟋蟀在草丛中竖起了翅膀。

9、我抬头望去,这四座亭子造型各异、各不相同,分别是:春、夏、秋、冬亭。每座亭子里都有每个季节明显的代表性事物,真可谓琳琅满目、五花八门呀!我又来了劲儿,这儿跑跑,那儿看看,不得安稳。我发现,春亭的窗棂、屏风上雕刻的喜鹊花纹尤其好看,他们象征着喜上眉梢、富贵吉祥、出门见喜……亭子的顶上也分别雕有不同的图案,十分精致,于是,我变静下心来,仔细观察着每一处图案……

10、狮子林是元代园林风格的代表,以假山石闻名。()假山石的特点是石峰玲珑透瘦,多且好,最高的当然是“狮子峰”了,它为诸峰之霸,合乎“透”“漏”“瘦”三大要求。这奇特的技艺,简直让人无法想象,其中所体现出来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实在惊人。

11、杭州西湖妙在天趣,苏州园林则贵在人工。在一个不大的天地里,因地制宜,沿阜垒土,种植花木,建造亭榭,由此而出现多样且幽美的画面,达到“不出城市而共获山林怡”的境界,此乃苏州园林的独特之处。

12、竹声如萧,悠远神秘的乐曲又如水般柔柔倾泻;落英缤纷,娇嫩柔美的花瓣又如舞者翩然起舞……穿过一扇扇石拱门,眼前一处换一景,这处的山突兀嶙峋,那儿的石玲珑诗意,像是大自然的能工巧匠独具匠心的一笔。

13、微风拂过,菡萏和着风声浅吟低唱,露水在如玉盘的荷叶上来回滚动。再向远望,满眼的荷花淡淡地微笑,风声如水汩汩,诉说着古色古香的拙政之园,诉说着如诗如画的古韵苏州。

14、我最喜欢的地方就属长廊了。长廊好像彩带一样,把各个景点紧密地连接起来,它是我国古建筑和园林中最长的走廊,长廊还是一条优美的画廊,走廊间的每根梁上都绘有彩画,共14000余幅,各不相同。彩画色彩鲜明,内容多为山水、花鸟以及四大名着中的情节。它还被收进吉尼斯纪录呢!

15、一条气势雄伟的长龙又盘旋在了我们的眼前,定眼一看,原来是一条曲折蜿蜒的长廊,这长廊古香古色,很是好看。一阵风吹过,我好像听见了龙的怒吼声;一束阳光照过,我好像看见了龙在展示他的绝技——神龙摆尾。说这条廊子是龙,实在是形象:以一座小巧玲珑、别具一格的亭子为准,亭子是龙头,那弯弯曲曲、不知去向的长廊便是龙身,可是,龙尾却一直不肯露面,像一位害羞的姑娘用面纱遮住了自己的脸。这可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呀!

16、突然,我的目光又被一座怪石林立的假山吸引了过去,那座假山还真是有趣,千疮百孔的,像是一位患了皮肤病的老爷爷。由于这些天天上的仙女老是哭泣,假山上已经有一些大大小小的水洼,又像一位刚洗过澡的壮男。

17、来到留园,便看见成群结队的锦鲤于水中嬉游,漾出一片迷离斑斓的光斑,仿佛天上的彩云降落于此。它们时而匿于湖底,时而跃出绿波,时而望着行人来往,极有灵性的样子。

18、北京的园林建筑在细微之处见匠心。一段曲廊,一丛阶边的小 草,一组精妙的雕刻,无不在烘托气氛中起着微妙的作用。例如颐 和园中的长廊,有一华里长,分成十几段,每段房棱上的彩绘,或 山,或水,或人,或物,或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竟无一相同。 一幅“嫦娥奔月”的彩绘,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绘画者也许吸取了 敦煌壁画里飞天图案的艺术精华,很有些“吴带当风”的味道,耐 人细细地玩味。

19、这个园林很美,它因庭院里的花和树、竹子而出名,故名做亭香园林。庭院里的的花香扑朔而来,在这里面散步,使人忘记一切烦恼,树林里的树木,高大挺拔,很茂盛,颇有田园之意啊。在园林的后面有座亭五山,站在上面远看园林,犹如一副优美的图画,它的布局统一,即使不是站在亭五山上看,也是一副优美的图画,这样美的园林,谁不赞美?

20、走进颐和园,眼前是繁华的苏州街,现在依稀可以想象到当年的热闹场面,苏州街围着一片湖,沿着河岸有许多小绿“盘子”里“装”着美丽的荷花。这里是仿照江南水乡——苏州而建的买卖街。当年有古玩店、绸缎店、点心铺等,店铺中的店员都是太监、宫女妆扮的,皇帝游览的时候才“营业”。我正享受着皇帝的待遇,店里的“小贩”都在卖力的吆喝着。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min/408254.html

    上一篇:含述的成语

    下一篇:牛健子肉怎样炖汤

    【古代诗人对苏州园林的赞美】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