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冯姓

| 美国移民 |

【www.guakaob.com--美国移民】

山西洪桐大槐树移民姓氏牌位表
山西,冯姓 第一篇

山西洪桐大槐树移民姓氏牌位表(2012-01-10 01:12:53)转载▼标签: 洪桐大槐树杂谈 分类: 家国天下

看看有没你的姓

迁民姓氏寻源

迁民到各省的分布

1、迁往河南省分布

2、迁往河北省(北京、天津)分布

3、迁往山东省分布

4、迁往陕西省分布

5、迁往甘肃省分布

6、迁往宁夏自治区分布

7、迁往安徽省分布

8、迁往江苏省分布

9、迁往浙江省分布

10、迁往湖北省分布

11、迁往湖南省分布

12、迁往吉林省分布

13、迁往辽宁省分布

14、迁往黑龙江省分布

1、应姓 2、汲姓 3、闵姓 4、肇姓

5、寻姓

6、根姓

7、祭姓

8、祖姓

9、尤姓

10、翟姓

11、员姓

12、桑姓

13、远姓

14、敬姓

15、赫姓

16、息姓

17、致姓

18、舒姓

19、艾姓

20、渠姓

21、保姓

22、权姓

23、覃姓

25、眭姓 26、深姓 27、慕姓 28、那姓

29、别姓

30、冀姓

31、成姓

32、燕姓

33、腾姓

34、靖姓

35、都姓

36、申姓

37、羡姓

38、及姓

39、曾姓

40、盖姓

41、日姓

42、唱姓

43、淳姓

44、椎姓

45、贞姓 46、谈姓 47、晏姓 48、闽姓

49、岑姓

50、鄢姓

51、弋姓

52、逵姓【山西,冯姓】

53、贡姓

54、步姓

55、国姓

接上页

1、席姓

2、文姓

3、师姓

4、龚姓

5、俞姓

6、易姓

8、宣姓 9、普姓 10、光姓 11、铁姓

12、向姓

13、宜姓

14、殷姓

15、乐姓

16、訾姓

17、荆姓

18、畅姓

19、聂姓

20、主姓

21、遆姓

22、硕姓

23、宰姓

24、金姓

25、亓姓

26、禄姓

【山西,冯姓】

27、岂姓

28、焦姓 29、阎姓 30、徐姓 31、卫姓

32、孟姓

33、詹姓

34、陶姓

35、甄姓

36、冯姓

37、仪姓

38、夏姓

39、谷姓

40、庞姓

41、寿姓

42、鲍姓

43、省姓

44、路姓

45、连姓

46、佘姓

47、司姓

48、芦姓

49、抄姓

50、原姓

52、丛姓

接上页

1、季姓

2、颜姓

3、果姓

4、智姓

5、罗姓

6、职姓

7、全姓

8、行姓

9、落姓

10、察姓

11、允姓

12、劳姓

13、这姓

14、任姓 15、林姓 16、田姓 17、郭姓

18、孔姓

19、杨姓

20、薛姓

21、段姓

22、孙姓

23、高姓

24、乔姓

25、魏姓

26、延姓

27、苗姓

28、许姓

29、周姓

30、秦姓

31、钱姓

32、黄姓

33、耿姓

34、杜姓

35、袁姓

36、贺姓

38、陈姓 39、啜姓 40、龙姓 41、令狐姓

42、骆姓

43、呼延姓

44、常姓

45、司马姓

46、牟姓

47、上官姓

48、庄姓

49、皇甫姓

50、傅姓

51、欧阳姓

52、查姓

53、余姓

接上页

1、张姓 2、王姓 3、李姓

4、赵姓

5、姬姓

6、朱姓

7、刘姓

8、景姓

9、轩姓

10、勇姓

11、镜姓

12、湛姓

13、相姓

14、白姓

15、荀姓

16、岳姓

17、侯姓

18、汪姓

19、宗姓

20、陆姓

21、阴姓

22、穆姓

山西洪桐大槐树移民姓氏牌位表
山西,冯姓 第二篇

山西洪桐大槐树移民姓氏牌位表

迁民姓氏寻源

迁民到各省的分布 1、迁往河南省分布

2、迁往河北省(北京、天津)分布 3、迁往山东省分布 4、迁往陕西省分布 5、迁往甘肃省分布 6、迁往宁夏自治区分布 7、迁往安徽省分布 8、迁往江苏省分布 9、迁往浙江省分布 10、迁往湖北省分布 11、迁往湖南省分布 12、迁往吉林省分布 13、迁往辽宁省分布 14、迁往黑龙江省分布

1、应姓 5、寻姓 9、尤姓 2、汲姓 6、根姓 10、翟姓 3、闵姓 7、祭姓 11、员姓 4、肇姓

8、祖姓

12、桑姓

13、远姓 14、敬姓 15、赫姓 16、息姓

18、舒姓 19、艾姓 20、渠姓 21、保姓 40、盖姓 41、日姓 42、唱姓 43、淳姓 7、车姓 8、宣姓 9、普姓 10、光姓 29、阎姓 30、徐姓 31、卫姓 32、孟姓 22、权姓 23、覃姓 24、黎姓 25、眭姓 26、深姓 27、慕姓 28、那姓 29、别姓 30、冀姓 31、成姓 32、燕姓 33、腾姓 34、靖姓 35、都姓 36、申姓 37、羡姓 38、及姓

44、椎姓 45、贞姓 46、谈姓 47、晏姓 48、闽姓 49、岑姓 50、鄢姓 51、弋姓 52、逵姓 53、贡姓 54、步姓 55、国姓 1、席姓 2、文姓 3、师姓 4、龚姓 5、俞姓

11、铁姓 12、向姓 13、宜姓 14、殷姓 15、乐姓 16、訾姓 17、荆姓 18、畅姓 19、聂姓 20、主姓 21、遆姓 22、硕姓 23、宰姓 24、金姓 25、亓姓 26、禄姓 27、岂姓

33、詹姓 34、陶姓 35、甄姓 36、冯姓 37、仪姓 38、夏姓 39、谷姓 40、庞姓 41、寿姓 42、鲍姓 43、省姓 44、路姓 45、连姓 46、佘姓 47、司姓 48、芦姓 49、抄姓

51、左姓 52、丛姓 1、季姓 2、颜姓 21、段姓 22、孙姓 23、高姓 24、乔姓 42、骆姓 43、呼延姓

44、常姓 6、朱姓 7、刘姓 8、景姓 9、轩姓 3、果姓 4、智姓 5、罗姓 6、职姓 7、全姓 8、行姓 9、落姓 10、察姓 11、允姓 12、劳姓 13、这姓 14、任姓 15、林姓 16、田姓 17、郭姓 18、孔姓 19、杨姓

25、魏姓 26、延姓 27、苗姓 28、许姓 29、周姓 30、秦姓 31、钱姓 32、黄姓 33、耿姓 34、杜姓 35、袁姓 36、贺姓 37、柴姓 38、陈姓 39、啜姓 40、龙姓 41、令狐

45、司马 姓

46、牟姓 47、上官 姓

48、庄姓 49、皇甫 姓

50、傅姓 51、欧阳 姓

52、查姓 53、余姓 1、张姓 2、王姓 3、李姓 4、赵姓

10、勇姓 11、镜姓 12、湛姓 13、相姓 14、白姓 15、荀姓 16、岳姓 17、侯姓 18、汪姓 19、宗姓 20、陆姓 21、阴姓 22、穆姓 23、蒋姓 24、彭姓 25、芮姓 26、潘姓

28、程姓 29、崔姓 30、姚姓 31、韩姓 32、胡姓 33、石姓

35、牛姓 36、宋姓 37、梁姓 38、贾姓 39、郑姓 40、史姓

42、何姓 43、丁姓 44、仇姓 45、谭姓 46、穗姓 47、米姓

49、海姓 50、郜姓 51、桂姓 52、柳姓 53、昝姓 54、伍姓

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姓氏知多少

共881个姓氏:

1、山西洪同 厉史尤长 炎黄子孙 万代荣昌 尧都平阳 虞由英皇 羊解士师 禹夏商汤 周朝文武 攻成姜尚 巫霸亓熊 林栗好强 燕韩赵魏 齐楚秦庞 相茹纪信 汉高刘邦 晋隋唐宋 辽金祁连 蒙时末年 战斗弋常 肖葛钤励 颉俎贝浦

2、天宰水寒 北国田干 甄主元章 明君建江 徐礼郁新 纳皋奏爨 贾村古槐 济中官迁 伯仲叔季 拜祭祖先 过桥行路 辈井吏乡 京经鲁于 苏折涂杭 冀安东省 宁淮陕甘 湘桂隆庆 旭惠泽桓 社刁弓张 智慧和畅 束利扶暨 蓟鄂广弘

3、富饶欣慰 芮雪降祥 辛勤劳作 霍岳丰唱 麦苗青绿

玉锋峦岚 知足能乐 硕果森满 温柔遆贴 幸福快苑 宫廷繁华 俞院梅兰 景泰晨花 贠阵宣童 康喜郏靖 崇振綦苌 吾顼邢海 吕律陶颜 宗族修普 寻根记念 茅蓬酆郦 贲麹麋斜

4、范黎朱公 暴财施善 陆游包程 孔丘屈原 典韦蔡伦 堤玄於钱 来嵇冯申 孟柯鹿班 彦博毕升 乔扆许郇 萧何窦仪 邵甬倪赞 裴巨卢值 晏隐薛旋 粟宇阮籍 邓攸龚贤 彭悦樊邰 聂耳释邝 少帅肇司 崔浩褚员 越堵敖融 阙夔殳红

5、曹操宓佴 袁枚随渊 晁盖李逵 衡闻邴添 郑杰南仝 应怀复初 守仁续邹 石蒲段让 郜丁光陈 马牧左权 绒甲卫营 郭种王轩 薄后淳义 寿骈墨香 董蔺贺荀 保运孤藏 伏席吴回 蒯缑开鞍 盍逯伍胥 佼较眭严 空厍咸诸 胜豆刀德

6、巴焦句滕 柴胡米莲 麻娄云凌 艾叶伸展 摸药杜钟 飞深秋烟 闸谢党生 菜霞娇鄢 松柏竹荷 桃穆柳杨 尖负忠任 弥侯采桑 黑牛充冬 支钞顾全 那苟言笑 达鞠勇刚 牟闽神尹 百亿希望 庄居滑稽 交谊宜臧 贯六佀奉 农沃宦雍

7、毛裘刑衣 蒋才郇练 钮扣侬纽 介绍萎婉 秘密革职 伟戴羡漫 霭门竺扈 妙碧岂谈 姚鹏祝傅 莫及鞭婵 白日落露 渠窄需宽 卜从揭蒂 布依曲弯 别俱易格

冯姓历史来源、家族名人
山西,冯姓 第三篇

分布地区

陕西杜城郡,福建长乐郡,陕西始平郡,河南颖川郡,山西上党郡,陜西京兆郡,河南弘农郡,河北河间郡。

历史来源

「冯」源出

一;出自「姬」姓。以国为氏。据《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所载,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克商后,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初封于毕,继封与冯城。其后代逐有冯氏。二;春秋时郑国大夫冯简子的后代。

迁徙分布

战国末期的大将冯亭,任韩国上党守,入赵国,拒秦战死,其宗族分散,有的留在上党潞县(今山西潞城东北),有的留在赵(今河北境),并发展繁衍下去。其后裔有许多为将相,如秦丞相冯去疾、大将军冯劫、御史大夫冯毋择等。此外,先秦时期,冯氏已有徙居今山东者;而三国以前,冯氏还有迁至今四川及湖北者,河南冯氏则分布于今内黄、宝丰、焦作、南阳、安阳等地,其中潮阳为当时的大族;到了东晋末,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县)的冯氏又有徙居和龙(今辽宁朝阳)者。到了汉唐时期,冯氏繁衍的很快,从原来的发源地陕西,发展到了现今河南、河北、山西及福建等地。冯姓的宗族较多,唐代的《元和姓纂》说,冯氏出颍川(郡治今河南许昌)者,是东汉征西大将军冯异的后代;出上党(今山西长治)者,是西汉左将军冯奉世的后代;出长乐信都者,是汉代宜都侯冯参的后代;出京兆(今陕西西安)者,是燕王冯弘的后代;出弘农(今河南灵宝)者,是冯弘之孙冯宁的后代;出河间(今河 冯姓分布北献县东南)者,是唐监察御史冯师古的后代。唐末黄巢起义时,中原冯氏有一支避乱南迁至福建宁化石壁,到宋代分成上杭、漳州、武平等支脉,至宋末元初,上杭冯氏有的又南迁至广东。清康熙至乾隆年间,广东、福建的冯氏有数支移居台湾,此后,有的又远迁到海外。

家族名人【山西,冯姓】

冯谖:战国齐人。孟尝君门下食客,曾以食无鱼﹑出无车,弹铗而歌,孟尝君闻而特加礼遇。后冯驩为孟尝君收债于薛城,召债主焚其券,使薛民皆感孟尝君之德。

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一字子犹。江苏吴县人,明文学家。崇祯贡生,知寿宁县。才情跌宕,工诗文,通经学,着有戏曲数种,尤以小说《警世通言》﹑《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著名于世,称为「三言」。

冯玉祥(1880~1948)字焕章,安徽省巢县人。清末加入新军,为段祺瑞部下。1921年任河南督军,直奉战争时倒戈倾向奉系,并迅速占领北京,推段祺瑞为总统。次年奉系失败。其后加入中国国民党,曾任西北国民军总司令、河南省主席。抗战胜利后,赴国外,在由苏俄回国时,轮船在黑海上发生火灾而被烧死。

商村冯氏家祠
山西,冯姓 第四篇

冯氏家祠

冯氏家祠坐落在嘉祥县城西南6公里商山西半山腰处,该祠建于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距今110年,整体建筑保存完整。该祠坐北向南,双进院落,石墙、青瓦,石木结构,建筑古典。家祠由两个门楼、配房、大殿组

积1000平方米(1.5亩),成,占地面大门门楼

上,横楣额

镌刻着“冯

氏家祠”四个镏金大字(蜀人箫方骏题)。

二门楣额上刻着乾隆皇帝御赐聖旨,其上

刻有“升平人瑞”四个字(现已被盗)。院内两颗成人抱不合拢的参天柏树郁郁葱葱,甬道两侧花池内奇花异草,环境优美雅致。东西两侧分别有三间配房。

大殿面阔三间,南北宽6米,东西长9.9米,高约5米。殿内靠北墙建有一米高、1.5米宽的十多级台阶(存放故去的先辈牌位用的)。大殿为翘檐单山、抬梁穿斗结构,悬山顶,彩绘斗拱,绿瓦霞披,巍峨壮观。前檐下2根木柱,通体平雕花卉。大殿内雕梁画栋、壁画附饰(年久失修油漆已脱落),大殿屋面(顶)以翘檐单山花卉、鸟兽雕饰,栩栩如生。 冯氏家祠布局紧凑,古朴典雅,与商山古寨墙相彰辉映,显得庄严肃穆,古色古香。

整理:冯兴会 冯兴民【山西,冯姓】

冯昌振

冯氏历代名人录
山西,冯姓 第五篇

冯氏历代名人录

(朝荣编辑)

跨越三千多年风霜雨雪,冯氏子孙走出了一条充满传奇、坎坷、悲壮而又成就卓著的历史长路。从牧野战场到弹侠而歌,从易老悲叹到汉宫恩仇,早期冯姓由小到大,艰难而极坚定地在中原扎根、发展,凭借其勇气、刚毅、正直而树起了世家风范。从北燕信都到金陵池水,从“垂帘听政”到呕血“三言”,冯氏子孙由北而南将华夏文明之水、希望之光传遍神州大地。“机辩巧思”、“端正孝悌”成为冯氏家族极为重要的家族特征。在近现代史中,冯姓儿女前仆后继,为祖国强盛民族复兴抛头颅洒热血,建立了不仅属于冯氏世家,更属于全中华的历史丰碑,涌现出了一大批政治家、科学家、企业家、哲人和学者。冯氏子孙一代又一代的不懈努力和玩强拼搏,助推中国创造出了今天百舸争流、百花齐放的伟大局面。作为冯氏子孙,我们或许已无法准确界定自己的源起和谱系,但我们却拥有一个共同的心灵家园和精神乐园,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感和荣耀感。我们的血液中总保持着一份共同的东西,那就是正直与无私、果敢与从容。无论是冯唐还是冯坚,无论是冯奉世还是冯子材,无论是冯国璋还是冯玉祥,都保持着这种高贵的品质,这正是我们回顾冯姓起源、播迁、流变中最有现实意义和最有感悟的一点,也是星罗棋布、遍布五湖四海的冯氏子孙所要继承并发扬光大的关键之所在。冯氏宗族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其名人不计其数,兹将部分简列,以鉴后嗣。

周朝春秋战国时期

毕公高:原名姬高,字庶叔,生于公元前1091年,逝于公元前989

年,是周文王姬昌庶子,周武王姬发异母弟弟,排行第15。周文王逝世后,因姬高的长兄伯邑考早逝,故由次兄姬发继位世称周武王。公元前1046年,姬高辅佐周武王起兵攻打商朝,在牧野之战中击败商军,商朝君主商纣王自焚而死,商朝灭亡。《周本纪》记载武王胜利后凯旋的情形时说,随同武王同乘一辆车的有三人:“弟叔振铎奉陈常车,周公旦把大钺,毕公把小钺,以夹武王。”这里所说的毕公,就是文王的第十五子——姬高。商朝灭亡后,姬高与周公旦、召公奭等护卫周武王进入商都,在商都神社祭告天地之后,周武王登基称王,建立周朝,史称西周。建立周朝后,周武王为巩固政权,实行分封制,大封功臣、宗室以及先贤后代。于是将追随他克商劳苦功高的十五弟姬高封在毕地(亦称毕陌、毕原、咸阳原,在今陕西咸阳,一说在今陕西西安),爵位为公爵,故称毕公或毕公高。因食采于始平郡冯邑, 故被尊为冯氏太始祖(姓肇始祖)。康王十二保釐东郊成周时受封为 太傅(时年八十余岁),为“成周之祖”。至此,毕公高为武王、成王、康王“三朝元老”,被誉为:西周政治家、周初四圣、周拾乱、成王康王“顾命大臣”等;留名“毕公村”,留像 《中国历史图鉴》,留迹周原古墓——出土有“毕公龟甲刻辞”。毕公高配姜氏,生五子曰:金、木、水、火、土。

冯 万:毕公高长子,字金,号元音,任西周司寇,后在晋为大夫,

【山西,冯姓】

因生于并食采于始平郡冯邑,去邑为氏,姓冯名万,为冯氏始祖。冯万卒于康王十年葬岐山西北隅。妣姒氏谥贤淑夫人卒于康王廿一年葬岐山中层八角井。冯万生三子曰:伯子、叔子、季子。

冯伯子:毕国上卿大夫。

冯简子:博学多才,能断大事,为郑简公时期大夫,是郑国名相子

产的得力助手。为了表彰冯简子在内政、外交方面的治国业绩, 郑简公命人在敖鄗山(今邙山)南麓的冯城,建造了一座双楼对峙的华丽府宅赏赐给他,并将有家奴百户、良田千亩的冯城封给他作为食邑。

冯长卿:东周(公元前445-225年)时魏国长卿。毕万的儿子名武,

号魏武子,他一直忠心于亡命公子——重耳。重耳避祸逃亡,魏武子义无反顾地一直跟随在他身边。后来重耳终于在秦国等诸侯的支持下归国继承大位,这便是晋文公。魏武子因功再封于魏地,位列大夫,显赫一时。到魏武子之玄孙魏献子的时候,魏氏已与当时晋国的智、赵、韩、中行、范氏并称“六卿”,把持了晋国大权。魏献子之孙魏桓子与赵、韩两家完成了“三家分晋”。公元前 403年周威烈王正式册封三家为诸侯,这便是战国七雄中的魏、赵、韩。魏氏立国,毕氏家族自然受益最大,毕万家族的长卿一支受封于冯城,于是因城为氏,即河南冯氏。

冯 驩:又名冯谖,冯简子八世孙。小时候家穷,为齐国孟赏君门下

食客。冯驩三弹其铗而歌。一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三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孟尝君一一满足其所求,使冯食有鱼,出有车,冯母供养无乏。后孟赏君派他去薛地收债,冯驩将收来的债券当众焚毁,给孟赏君买个“义”,使“焚券义市”成为千古美谈。

冯 亭(-前260年):字文庆,冯驩之子,战国时韩国上党太守,献

地于赵国,主张韩、赵两国抵秦,后战死于长平。《资治通鉴》卷五评说(8)有“上党战役冯亭施李代桃僵计”的记载。为保上党百姓无虞,冯亭虽败犹荣。

冯 郝:楚国大夫。宋国内乱,其相惠施投楚,冯郝反对楚王接纳施

地,愤而离去。

冯 长:传说他是骊山(今陕西临潼县境)人,周宣王时为柱下史,善

观天文而知世事之变,乃辞官归隐,养生学道。遇邓真人授以灵书,建功立行,快要成就时,又遇真人授以太上隐书,得道后常用术济世活人。周平王时升天成仙,受封为"西岳真人"。

冯 翥:殷高宗时吏正。

冯 矩:周穆王时布政司。

秦朝

冯去疾(-前209年):名衡山,冯亭次子,出生于上党,居陕西咸阳。

省时度势投秦后作右相,后因反对宦官赵高胁迫左相李斯发动“沙丘之变”被囚后自杀。

冯 劫(-前209年):字尚道,与其父冯去疾投奔秦国后,任御史大

夫,后因反对“沙丘之变”失败在狱中自杀。

冯毋择:博成候,见族兄冯去疾狱死,率侄、孙隐姓埋名逃往他地。 汉朝

冯 唐(前209年-):子伯选,冯去疾之孙,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

人。文帝时,为中郎署长。曾在文帝前为云中守魏尚辩解,指出“赏轻罚重”之失。文帝乃复以魏尚为云中守,并任他为车骑都尉。汉景帝即位,让冯唐去做楚国的丞相,不久被免职。汉武帝即位时,征求贤良之士,大家举荐冯唐。冯唐这年已九十多岁,不能再做官了,于是任用他的儿子冯遂做了郎官。

冯 骞:冯唐弟。

冯 遂:字王孙,冯唐之子,西汉时期奇士,与司马迁交好。汉武帝

即位时,征求贤良之士,大家举荐冯唐。冯唐这年已九十多岁,不能再做官了,于是任用冯遂做了郎官。

冯奉世(前137-前39年):字子明,原籍上党潞县(今山西潞城东

北),后迁居杜陵(今西安东南)。远祖冯亭,近祖冯唐。昭帝时,补武安长,失官。年三十余矣,乃学春秋,涉大义,读兵法。景帝时,为左将军。宣帝时,西域莎车贵族杀汉官员,破坏汉朝统治。帝任奉世为卫侯,出使大宛,率兵击莎 车,威震西夏。帝悦。下令以破羌之功封奉世。萧望之独以 奉世矫制违令。不当封。乃以奉世为光禄大夫,水衡都尉。 后为左将军,封关内侯。生九子二女:选卿运卿君卿(冯正、冯野王)连卿达卿圣卿远卿逢卿达卿(冯逡)才卿(冯胄) ,女冯嫽、冯婕妤。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min/778802.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