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上是什么意思

| 大学英语三级 |

【www.guakaob.com--大学英语三级】

《历史上的中国七月》
七月上是什么意思 第一篇

武汉大学领导(干部)人文素养培训中心

历史上的中国七月

七月是一个阳光炽烈的季节……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来自各地的12个中共代表在上海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从此改写着中国的现代历史。中共1941年确定7月1日为建党日。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会议通过《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决议案》等文件。

1924年7月15日,广州沙面数千工人举行罢工,反对英、法帝国主义“不准中国人自由出入租界”的“新警律”。

1926年7月9日,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共产党组建的第一支军队“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屡破强敌。

1927年7月20日,中共在汉口召开了临时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在南昌发动武装暴动。1933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决定将“八一南昌起义”作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

1931年7月23日,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国民党选择先“剿共”后抗日,共产党选择先“反蒋”后抗日。

1937年7月7日,日本军队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了“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的讲话,标志着全民族抗日战争的爆发。23日毛泽东发表了《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一文。到敌人的后方去建立根据地,为解放战争创造了坚实基础。

1939年7月20日,在延安举行的女子大学的开学典礼上,毛泽东讲演完毕后,全场报以热烈掌声并高呼:“毛泽东同志万岁!”这是最早对毛泽东喊“万岁”。

1943年7月5日,王稼祥率先提出“毛泽东思想”的概念,他写道:“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布尔什维克主义,中国的共产主义。”

1944年7月22日,美国观察组考察延安。毛泽东在与谢伟思等人谈话时说:“我们并不害怕民主的美国影响,我们欢迎它。”

1945年7月3日上午,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对毛泽东说:“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于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律的支配……”毛泽东回答:“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能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1945年7月7日,国民政府宣布对日军全面反攻,驱走外寇。但抗战胜利并没有迎来和平,国民党的腐败与专制加速了其衰败。

武汉大学领导(干部)人文素养培训中心

1947年7月1日夜,在中共撤离延安途中,党员作家、翻译家王实味,于山西被秘密砍杀,置于一口枯井中掩埋。其妻于1978年才知道丈夫被杀。

1950年7月23日,中共以政务院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名义公布《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订,标志着朝鲜战争的阶段性结束。

1954年7月13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加强市场管理和改造私营商业的指示》。到年底,国营商业基本上代替了私营经济。

1955年7月1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展开斗争肃清暗藏的反革命分子的指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肃清暗藏反革命分子的运动。

1957年7月15日,人民日报全文发表了北大校长马寅初的《新人口论》,马寅初后遭到全国批判。17日,中共中央在青岛召开省市委书记会议,着重讨论反右派斗争问题,认为“资产阶级右派和人民的矛盾,是对抗性的不可调和的你死我活的矛盾”。

1959年7月2日至8月1日,中共“庐山会议”通过《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错误的决议》和《为保卫党的总路线、反对右倾机会主义而斗争》等文件。

1960年7月6日,中共中央提倡大搞代食品,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大量生产小球藻》。各地组织成千上万的人上山下水,寻找各种代食品。代食品为缓解饥饿起了一点作用,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1960年7月16日,苏联政府正式照会中国外交部,限期召回全部在华工作的苏联专家,销毁部分技术图纸,撕毁了与中国合作的几乎所有经济合同。

【七月上是什么意思】

1963年7月6日,以邓小平率中共代表团抵达莫斯科,与苏共中央举行了9次会谈。7月21日,代表团返京。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董必武等领导人都到机场隆重迎接,五千多人高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反对修正主义!”。

1966年7月16日,毛泽东最后一次游长江,举国欢呼,此时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已经开始。

1967年7月22日,江青接见河南造反派,提出“文攻武卫”的口号。从此,全国武斗急剧升级。 1968年7月27日,“首都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开进清华大学。此后,派遣“工宣队”、“军宣队”进驻各学校以及除军管以外的各级党政机关。

1969年7月28日,广东汕头牛田洋军垦农场,在“捍卫毛主席光辉的?五?七?指示,誓死守护大堤,人在大堤在!”的口号下,人们挽起人墙,抵挡强台风大海潮。470名驻守牛田洋的解放军和在此锻炼实践的83位大学生被台风夺去生命。

1971年7月9日,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访问中国,筹备尼克松总统的“破冰之旅”。毛

武汉大学领导(干部)人文素养培训中心

1973年7月19日,《辽宁日报》报道高考的“白卷英雄”、插队青年张铁生,使他一夜成名。江青接见张铁生时称他是“一块有棱有角的石头”,并说“我要用这块石头打人了。”

1974年7月17日 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第一次提出“四人帮”的问题。

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发生7.8级强烈地震,唐山市被夷为一片废墟,共造成死亡24.2万多人,重伤16.4万多人。

1977年7月16日至21日,中共召开十届三中全会。会议恢复了邓小平中共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的职务。

1981年7月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城镇非农业个体经济若干政策性规定》。31日批准湖北省沙市为全国第一个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城市。【七月上是什么意思】

1984年7月31日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理“三种人”若干问题的补充通知》。将追随林彪、江青集团的人;帮派思想严重的人;打砸抢分子,从各级领导班子、要害部门和第三梯队中清除出去。

1989年7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制止高干子女经商,取消对中央首长的食品特供,中央首长一律使用国产车等。

1997年7月1日的凌晨,解放军进驻香港接替英军的驻港部队。

1998年7月31日,北京市高院对原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案公开宣判,陈被判刑16年。

【七月上是什么意思】

1999年7月19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共产党员不准修炼“法轮大法”》的通知。22日,国家民政部作出《关于取缔法轮大法研究会的决定》。

2000年7月31日,原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成克杰因腐败案被判处死刑。

2003年7月1日,50万香港人参与由民间人权阵线首次组织的七一大游行,反对《香港基本法》“二十三条”立法。9月5日,特首董建华宣布撤回《国家安全(立法条文)条例草案》。

2004年7月8日,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最为复杂、施工建设难度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三峡工程的船闸正式通航。

2008年7月15日,北京警方正式启动了巡逻防控“三道治安防线”,对进京车辆和人员实施安全检查。三道治安防线由数百个卡点组成,民警、武警、辅警、治安保卫人员编制为联合工作小组。

2009年7月5日,乌鲁木齐维吾尔族和汉族人之间发生严重暴力冲突,导致近二百人死亡。以热比娅为首的“境外敌对势力”涉嫌参与此起民族骚乱。

武汉大学领导(干部)人文素养培训中心

2010年7月7日,原重庆市司法局局长文强在“唱红打黑”中被执行死刑。死前留下了十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2011年7月19日上午,杭州市前副市长许迈永因贪污近两亿元人民币和苏州市前副市长姜人杰贪污超过一亿元人民币遭处决。

2011年7月23日,北京南至福州的D301次列车与杭州至福州南的D3115次列车发生严重追尾事故,四节车厢坠落到三十米高的桥下,另有五节车厢脱轨,造成40人遇难,172人受伤。 2012年7月,全国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生暴雨、风雹、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北京区域的特大暴雨造成77人遇难。

2012年7

月13日,扬言“购买”钓鱼岛的石原慎太郎称:自卫队应该常驻钓鱼岛。24日野田佳彦首相宣布钓鱼岛“国有化”。2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文章《给日本政府一个忠告——钓鱼岛,不是有钱就能买!》。中日冲突急剧升温。

历史文化与领导韬略高级研修班 即将开班

承办单位:武汉大学领导(干部)人文素养培训中心

《四年级语文课文中心思想》
七月上是什么意思 第二篇

1课《古诗词三首》

《独坐敬亭山》诗人通过对敬亭山景象的描写,抒发了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之情,也是诗人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以山为伴,寻找安慰的真实写照。

《望洞庭》中诗人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秋月图,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七月上是什么意思】

《忆江南》词中所回忆的是诗人曾经观光游览江南风景时所留下的印象,表达了诗人对如诗如画般的江南风光的赞美之情。 2课《桂林山水》

本文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写景佳作。作者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写了桂林山水的秀丽,其中描绘了水静、清、绿和山奇、秀、险的特点。抒发了对桂林山水景色的赞美之情,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3课《记金华的双龙洞》

本文按游览的先后顺序记叙了作者去双龙洞途中的风光,及双龙洞的奇景,表达了对祖国山川景物的热爱。

4课《七月上天山》

本文作者运用抒情的笔调描绘了天山夏天的奇异风光。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与赞美之情,表达了作者对祖国边陲天山风景的喜爱之情。

5课《中彩那天》

这篇课文以汽车的得而复失和“我”的思想感情变化过程为

线索展开,记叙了父亲在中彩之后又主动放弃奖品的经过。这一动人的故事反映了一个普通工人的崇高的精神世界,它让我们懂得,诚信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为珍贵。 6课《万年牢》

本课讲述了“我”的父亲尽管只是一个小小的普通的做糖葫芦的手工艺者,却能真诚地为人、做事的感人故事。反映了父亲凭着良心做买卖,不做亏心买卖的商业道德,赞扬了父亲认真、实在、正直的品格。

7课《尊严》

这篇课文讲的是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了个人尊严赢得了别人的尊重,从而改变了自已命运的故事。故事以“尊严”为题,含义深刻。一方面概括了哈默的品格,说明人是要有精神的,要自爱、自强、自尊;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杰克逊尊重他人,看重人品的长者风范。

8课《将心比心》

本文以“将心比心”为题,通过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两个小故事,揭示了令人深思的人生哲理。宣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将心比心”。

9课《自然之道》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述了“我和同伴”为了挽救一只海龟,致使众多海龟受到伤害的事情。故事发人深省,告诉我们,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

果。

10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这篇课文介绍了黄河变化的过程、原因及其治理方案,告诉人们要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处罚。 11课《蝙蝠和雷达》

课文介绍科学家通过对蝙蝠飞行情况的研究,找出蝙蝠夜间为什么能顺利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保证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从而,激发了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培养了认识事物的能力。

12课《大自然的启示》

《“打扫”森林》讲述了德国一个林务官命令护林工人把森林里的灌木、杂草、枯枝烂叶砍光除尽,结果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把森林给毁灭了。

《人类的老师》介绍了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研究大自然的特点和规律,研究生物的特点,可以从中受到启发,从而合理地开发、利用大自然,为人类服务。

13课《夜莺的歌声》

这篇课文以夜莺的歌声为线索,讲述前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小夜莺的孩子,巧妙地同敌人周旋,用口哨学鸟鸣,为游击队传递信息,协助游击队歼灭德国法西斯强盗的故事。课文充分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

14课《小英雄雨来》

这篇课文讲的是在那战火连天、枪炮轰鸣的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聪明勇敢,游泳本领高强,为了掩护革命干部,机智地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故事情节紧凑而又丰富多彩、跌宕起伏,将一位热爱祖国、不畏强敌的少年英雄展现在读者面前。

15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这篇课文属书信体文章,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一封信。这封信首先表达了“我”和妈妈对加利先生的问候和深深的谢意,接着深情回忆“我”的爸爸出征前后的情景,在悲痛中怀着自豪和崇敬,并表示要向爸爸学习,用生命捍卫和平。最后,呼吁国际社会一致行动起来,维护和平,制止战争。课文情感强烈,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

16课《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这是一首呼唤和平的诗,它以一个孩子的视角,展示了战争给自然界和人类带来的种种不安宁,发出对和平的呼吁。作者抓住自然界人们熟知的景物-----大海、沙漠、夜空、草地,将其原有的美好与宁静的景象与遭战争破坏的景象加以对比,并发出痛心的疑问。这疑问是对战争的控诉,对战争的抗议。最后一段发出祈盼,表达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和平。

17课《》

《第三课《七月上天山》教案
七月上是什么意思 第三篇

第三课《七月上天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进行旁批。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优美语句并积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批读。

教学难点

学习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体会并学习本文优美的语言风格。 教学准备

有关天山的地理位置及特点介绍的资料;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七月上是什么意思】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你们去过新疆吗?去过新疆的天山吗?今天,让我们循着作家碧野的笔触,去感受天山七月的美景。

2.板书课题

3.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进行旁批。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优美语句并积累。

二、第一次自学指导(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出示自学指导一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自学本课生字新词。

2.学生自学。

3.指名交流。

三、第二次自学指导(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出示自学指导一

(1)再次深入读课文,试着给课文分段。

(2)了解这篇文章的结构。

2.学生交流,教师适当予以点拨引导。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尝试背诵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 复习

1. 听写生字词

2. 指名学生尝试背诵第二自然段

二、引导深入学习

出示自学指导:

1.按照课后第2题的要求,边读边思边批。

(1)作者写了7月天山的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

如:雪峰、雪水和雪水汇成的溪水。这段描写,让我们仿佛走进了一个寂静的清凉世界。不仅寂静,而且充满生机。

(2)作者笔下的天山之夏及其景物,是那么独特,那么令人神往。作者是如何具体、形象地描绘这一景物的呢?(不仅仔细观察眼前的景物,而且能展开丰富的想象,运用确切的比喻,把天山的景物形象地描绘出来。)

(3)哪些想象和比喻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如:作者把雪峰比喻为白缎子,雪峰间的云影比作是银灰色的花朵,整个雪峰就变成像一块绣着花的白缎子,多么漂亮! 作者把从峭壁断崖上泻下来的雪水比作银链,既写出了雪水的样子,又写出了它的光亮,多么生动! 作者还把溪流抛起的浪花比作是盛开的白莲花,浪花像玲珑剔透的珠子,那么的美,流露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4)生动形象的比喻能把所见的景物变得栩栩如生,让读者有亲临其境的感觉。除了比喻外,还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去揣摩、欣赏?(作者用词巧妙,如一开头写“炎暑被远远地抛在后边”这个“抛”字,写雪水流下时用“飞泻”这个词,让人感到雪水流下时很有气势。)

作者在写这些景物时,层次非常清楚,从蓝天到雪峰,接着写融化的雪水,最后写雪水汇成的溪流从上到下,很有条理。

这篇课文各段中都有很多写得生动的地方值得我们探究发现。由学生自读自批。

2.交流批读情况。

①小组交流自己的批读内容。

②对感兴趣的部分进行合作探究。

哪些语段、词句写得好?这段话或这些词语好在哪里?发表自己的看法,不理解的可以请教老师。 如:写雪峰、雪水时的确切比喻;“密密的塔松像撑天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一句,用了许多叠词,读起来很有韵味,让人感受到原始森林幽静的美;还有描写花海的排比句;“人浮在花海上”中的“浮”字等,都是值得研读的。)

③在全班进行交流。

可以由各小组派代表在班上汇报讨论情况,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体会不到位的进行点拨,并结合朗读加深体会。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让学生自主阅读欣赏,积累佳句。

2.交流自己的欣赏感受。

四、检查生字掌握的情况

1.同桌互查和全班抽查。

2.书写生字和摘抄优美词句。

板书设计:

进入天山 神奇的雪山

3 七月上天山 往里走 幽深的森林

再往里走 烂漫的鲜花 不是春天 胜似春天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ngyuleikaoshi/448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