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故乡的小诗

| 专四专八 |

【www.guakaob.com--专四专八】

描写故乡的小诗篇一
《描写故乡的诗》

小林一茶的排句

故乡啊

触着碰着,

都是带刺的花。

注:一茶对于故乡,有怀念的一面,也有不满的一面,这句写出复杂的感情。父亲去世留给一茶的家产,被继母与弟弟霸占,几次回乡遭遇亲人冷面,直到父亲离世十二年后,五十岁的一茶才获得自己的权益。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正如乡愁这首诗一样的含有情意。

邮票是一种意象,诗中的船票、邮票、坟墓等都是意象,都寄予了思乡情怀。

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

望大陆

于右任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其他的诗句

表现乡愁的诗: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唐.王维《杂诗三首》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9.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1.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15.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16.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描写故乡的小诗篇二
《关于思念家乡的古诗》

历代思乡的古诗

1、《除夜作》【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2、《归家》【唐】杜牧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3、《乡思》【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4、《京师得家书》【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5、《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6、《闻雁》【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7、《杂诗》【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9、《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0、《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11、《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唐】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日望乡心。野寺来人少,云端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12、《竹枝》【唐】刘禹锡

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13《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隋】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14、《示儿》【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5、《渔家傲》【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6、《思江南》【唐】方干

昨日草枯今日青,羁人又动故乡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17、《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8、《渡江汉》【唐】宋之问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9、《滞雨》【唐】李商隐

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20、《送吴十九往沅陵》【唐】王昌龄

沅江流水到辰阳,溪口逢君驿路长。

远谪谁知望雷雨,明年春水共还乡。

21、李商隐《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

22、月夜

今夜FU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保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23 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帮乡。鸡鸣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24 旅次寄湖南张郎中 戎昱

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当窗乱月明。 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

25 村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26 望驿台 白居易

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27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28 南浦别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29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描写故乡的小诗篇三
《彭德怀元帅写过《故乡行》一诗》

彭德怀元帅写过《故乡行》一诗

王树人

众所周知,彭德怀元帅是令人肃然起敬的一代伟人。人民之所以尊敬他、怀念他,不仅仅是因为他曾经统帅千军万马为建立新中国立下了赫赫战功;也不仅仅是因为他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运筹帷幄夺取了保家卫国的伟大胜利以及在致力于我国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事业中做出了卓越贡献;最重要的是因为他敢说真话,敢当老百姓的“代言人”,那就是1959年在庐山会议上为了改变老百姓的困苦生活而“冒死进谏”,结果被“罢官为民”。正因为这样,当1978年12月彭德怀元帅被平反昭雪后,怀念他老人家“刚正清廉”的文章,颂扬他老人家“嫉恶如仇”的文章在各种报刊上到处可见,就是到了今天仍然“有增无减”,而差不多每篇文章都要述说彭德怀元帅在庐山会议前后的经历,这是因为那段不寻常的经历是彭德怀元帅一生中最为悲壮辉煌的岁月,也是他老人家作为一位真正的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最完美的体现。而凡谈及他老人家在庐山会议前后经历的文章,还都要提到一首诗(也被称为“民谣”),但却出现了如下的两个“版本”:一个“版本”即有的文章称这首诗是“彭德怀元帅写的《故乡行》一诗”,诗曰:“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钢去, 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我为人民鼓与呼!”另一个“版本”即有的文章则说这首诗是别人(一位老红军)送给彭德怀元帅的,诗曰:“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钢去, 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请为人民鼓咙胡。”两个“版本”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的最后一句是“我为人民鼓与呼”,而后者的最后一句是“请为人民鼓咙胡”。因此,为了还这首诗的“本来面目”,也是为了对历史负责、对彭德怀元帅负责,特写此文辨之。

认为这首诗是彭德怀元帅写的文章,最早的见于1979年第3期《中国青年》杂志上发表的翟禹钟、何立庠、罗海鸥和江立仁等四人撰写的报告文学《彭大将军回故乡》。该文写道:“1958年12月,四处奔波在抓国防建设的彭德怀大将军,在各地辗转听到了老百姓的呼声,看到了老百姓的窘境,决心回到故乡湖南湘潭乌石寨,亲眼看一看乡亲们的生存状况。他喝斥了大队干部„平均亩产三千斤‟的„报喜‟,见到了吃大锅饭后的„家家断炊‟;看到了„小高炉‟前从各家各户强征来的„炉锅、瓮坛‟,好端端的大树烧成了木炭,乌石寨浓烟滚滚的场面;看到了一排男女社员——因为他们是„落后分子‟——脖子后插着白旗跪在雪地上,一个正吊在树上挨皮鞭……;他喝斥打人者:„放下你的鞭子!‟他骂那些打人的党员„丢光了共产党的脸!‟他从湖南联系到全国,忧心如焚,夜不能寐,饱蘸浓墨,挥毫疾书,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故乡行》……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钢去, 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我为人民鼓与呼!” 那么,彭德怀是否写过《故乡行》一诗呢?就在《彭大将军回故乡》一文公开发表后不久,否定彭德怀写了《故乡行》一诗的文章就不断见诸报刊。

1980年11月13日,权威的《人民日报》第八版“读书随笔”专栏发表了孟云增(曾任彭德怀元帅的秘书——本文作者注)撰写的《“故乡行”一诗的作者是谁?》一文,就否定了《故乡行》一诗是彭德怀所写。全文如下:

“1979年第3期《中国青年》杂志上发表了翟禹钟等4位同志撰写的《彭大将军回故乡》一文,写到彭德怀同志1958年回湖南故里,有感于浮夸风的猖獗,写下了一首《故乡行》: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我为人民鼓与呼!……这首诗公布以后,流行甚广,这说明人民群众对彭德怀同志的崇敬和怀念。但是,我们宣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实事求是的态度。

基于这一点,我认为对《故乡行》这首诗的来历应该弄清楚。据我所知,1958年12月,彭德怀同志回湖南故乡时,他为了弄清我们党和国家当时在政治生活、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想方设法深入到群众中去,反复动员大家要讲真话,不要讲假话,要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当地的群众也了解彭总、信任彭总。他们有的个别来谈问题、有的写信反映情况,也有的写条子并亲自递给彭总。有一位红军时期的残废战士,递给彭总一个条子,上面写着:„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获(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请为人民鼓咙胡!‟彭总看后,深受感动,将这首诗牢牢地记在心里。1959年7月,他就在庐山会议上为人民的苦痛大声疾呼。

1960年,彭总在北京西郊吴家花园居住时,还经常同其亲属及周围工作人员念起:„谷撒地……‟这首诗,但很少谈它的来历。有一次和綦魁英(时任彭德怀的秘书——本文作者注)同志念起这首诗时,讲道:他1958年回湖南时,有一位老汉给了他一张条子,上边写着这首诗。彭总在他写所谓交待材料中,也写道:„我1958年12月,在六中全会后,去平江参观时,有一位红军时的残废战士,给我一个纸条,上面写着: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获(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请为人民鼓咙胡!这是当时群众多么沉痛的呼声。‟

„请为人民鼓咙胡‟是人民群众对我们各级干部的要求。彭德怀同志没有辜负人民的期望,为广大干部作出了榜样,这才是历史的真实面貌。”

1985年第3期《党史研究与教学》杂志(中共福建省委党校 福建省中共党史学会主办。双月刊)刊载的《这首小诗不是彭德怀同志所作》(作者陈答才,当时在陕西师范大学任教,后任陕西省中共党史学会和陕西省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常务理事等职)一文的开头写道: “„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钢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请为人民鼓与呼!‟这首小诗(以下简称《小诗》)已为人们所熟知,它深刻地反映了一九五八年由于„左‟倾情绪体现在生产上的„浮夸风‟、„瞎指挥‟及其给人民带来的忧虑心情。关于它的作者归属,近年来多数人以为是彭德怀同志。比如,近年来不少高等院校在党史教学中讲庐山会议有关问题或

总结„大跃进‟的教训时,都把彭德怀同志写《小诗》作为他倾听群众呼声的典型例证。郑德荣、朱阳主编的《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在大跃进一节写大炼钢铁的消极后果时就写道:„出现如彭德怀所说的那样„割禾童与姑‟的现象(见‟《中国共产党历史讲义》下册第三版第122 页,吉林人民出版社)。丁隆炎写的电影文学剧本《布衣老帅》也把《小诗》的作者当彭德怀同志进行艺术处理(见《收获》1981年 第二期第19页)。但孟云增同志的回忆录《彭总在中南海》(孟云增口述,安一整理)在回忆彭德怀同志„大跃进‟时期关心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细节时写道:„以后我听说,彭总在几个省的农村调查中,很注意倾听老百姓的呼声,因此大家有话也肯对他讲。平江县有一位红军时期参加革命的残废军人,亲自送给彭老总一个纸条,上面写道: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请为人民鼓咙鼓呼!‟” 为了确证孟云增所说属实,陈答才特意写信给彭德怀元帅的夫人浦安修同志,浦安修回信认为孟云增的回忆是符合事实的。陈答才在《这首小诗不是彭德怀同志所作》一文引用了浦安修信中的话,即“据我所知是一九五八年彭德怀同志到平江时,有一位红军给他一纸条,上面写着那首小诗。后来彭德怀同志一直记在心上。” “那次彭老总在平江接见过很多老红军,了解了很多情况,但没听说彭老总写了小诗。”

行文至此,明眼人已经“一目了然”了吧?就是可以看出彭德怀元帅是没有写过《故乡行》一诗的,这首诗是彭德怀元帅在湖南平江调查时别人(一位老红军)送给他的。因为以上两篇否定彭德怀写了《故乡行》一诗的文章,一篇是“知情者”,即曾经担任过彭德怀元帅秘书的孟云增写的;另一篇中又提供了同彭德怀元帅关系密切的人,即彭德怀的夫人浦安修的“证词”。如果有人看了以上两篇文章,还坚持认为“彭德怀元帅写过《故乡行》一诗”,那么,再把《彭德怀传》和《彭德怀全传》中的有关章节抄录如下,用来“以正视听”。

据《彭德怀传》(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第31章(请为人民鼓咙胡)第2节(乡亲的呼声)载:“彭德怀在湖南作调查,是由省委书记周小舟陪同的。……彭德怀和周小舟离开乌石以后,又到了毛泽东的故乡韶山公社,所见所闻与乌石大队大同小异。 随后,彭德怀来到他30年前举行起义的地方——平江县。在这里他无心重温那些轰轰烈烈的往事,集中精力考察了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情况。在参观平江县工农业生产展览馆时,他吃惊地发现有两个数字竟然是颠倒着公布的:把收成最好的1957年的粮食高产数字,公布为1958年的产量;而把1958年较低的数字,说成是1957年的产量。彭德怀后来忆及此事,还感叹地说:„如此造假,真令人害怕!‟平江考察中,还有一件事使彭德怀终生难忘。一位土地革命战争时负伤致残的红军战士,在人群中悄悄给他一张纸条。彭德怀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请为人民鼓咙胡。彭德怀小心翼翼地把纸条夹在自己的笔记本里。事后,他在笔记中写道:„这是群众多么沉痛的呼声!‟”

另据《彭德怀全传》(全四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4月第1版 )第七篇(庐山海瑞)中的第一章(怀忧上山)里的第一节(“请为人民„鼓咙胡‟”)载:“1958年12月17日,彭德怀参观了毛泽东主席的家乡韶山。18日参观了毛主席的故居,并在故居前合影。12月21日,彭德怀去参观平江县工农业生产展览馆。他吃惊地发现,为了显示„大跃进‟的成就,有两个产量数字竟然是颠倒着公布的:把收成最好的1957年的粮食高产数字,公布为1958年的产量;而把1958年较低产的数字,说成是1957年的产量。彭德怀后来经常忆及此事,他感叹地说:„如此造假,真令人可怕!‟还有一件事给彭德怀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在平江县作调查访问时,12月22日早晨,有两位老人到住所来见彭德怀,其中一位在土地革命时期负伤致残的红军战士,暗中悄悄递给他一张纸条。彭德怀打开纸条一看,只见上面写着: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钢去, 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请为人民鼓咙胡。彭德怀小心翼翼地把纸条夹在自己的笔记本里。事后,他在自己的笔记中写道:„这是群众多么沉痛的呼声!‟”

上面的两段文字,虽然在用词上有的地方略有不同,但却都证实了彭德怀元帅是在下乡调查时在湖南平江得到了一位老红军送的一首诗,而不是写了《故乡行》一诗。

另外,还有两种说法需要提及,即有的文章虽然不是说彭德怀元帅写了《故乡行》一诗,称这首诗(民谣)是彭德怀元帅收集到的,但却把最后一句“改头换面”了,如:1996年1月由三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诗海趣话》(刘玉霖著)一书中的《民谣与采风》一文中写道:“1958年,我国正处于大跃进的右倾狂热时期,彭德怀回到湘潭农村作社会调查,看到了农村大刮„共产风‟、„浮夸风‟,农业萎缩,砸钢炼铁种种问题。他还收集到一首民谣:稻叶黄,薯叶枯,青壮炼铁去,采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我为人民鼓与呼!彭德怀把这首民谣写到他的„万言书‟里,在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拿了出来,可惜不但没使头脑发热的左倾狂潮冷却下来,反而成了他反党反社会主义反毛泽东思想的证据,演出了一场历史大悲剧。”在这里,不说作者还把“谷撒地”写成了“稻叶黄”,也不说还把“收”写成了“采”,仅说说文中还存在的另外两处错误就足见作者把“请为人民鼓咙胡”写成“我为人民鼓与呼”的不可信了。一是此文中说“彭德怀回到湘潭农村作社会调查……他还收集到一首民谣”是不对的,因为彭德怀是在平江得到这首民谣的;二是此文中说“彭德怀把这首民谣写到他的„万言书‟里”也是不对的,因为查彭德怀1959年7月14日在庐山写给毛泽东的信(即“万言书”),其中根本没有这首民谣。其次是有的文章称这首诗(民谣)是别人写的但送给彭德怀元帅后被后者修改了,如《朱德与彭德怀》一文(载《报刊荟萃》2006年第9期)写道:“1959年春夏,彭德怀回到湖南故乡。看到虚假的统计数字下,群众却是饥饿浮肿,彭德怀难过得流下眼泪。尽管一些老友已提醒他„功高震主‟、„言多必失‟,而彭德怀却仍全然不顾。彭德怀把一位老红军赠来的诗修改了一下,拿

来对„大炼钢铁‟提出尖锐批评——„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的日子怎么过?我为人民鼓与呼!‟”文中的“1959年春夏”这个时间是错误的,因为彭德怀回湖南作社会调查是从“1958年12月15日开始的”。文中没说“修改”了哪句诗。若同《彭德怀传》和《彭德怀全传》中那位老红军给彭德怀的那首民谣对比,是加了一个“的”字,把“请为人民鼓咙胡”修改为“我为人民鼓与呼”了。这两种说法面对上面否定彭德怀元帅写了《故乡行》的文字,当然是“不攻自破”了。

由此可见,彭德怀元帅没有写过《故乡行》一诗,而是得到过一位老红军送的一首诗(民谣),这是不容置疑的,那么这首诗(民谣)中的“鼓咙胡”语出何处?其所表达的意思与“鼓与呼”有何不同?这是需要说明一下的,因为在时下常有文章写出诸如“要像彭德怀那样„我为人民鼓与呼‟”的话语。

查文史资料可得知:“鼓咙胡”一词出自汉代的一首童谣。据《后汉书·五行志(一)》载:“桓帝之初,天下童谣曰:小麦青青大麦枯,谁当获者妇与姑,丈人何在西击胡,吏买马,君具车,请为诸君鼓咙胡。” 这首童谣产生的时代背景是这样的:汉桓帝即位之初的元嘉年间,凉州一带的羌人造反,声势浩大,南入蜀汉,东逼三秦,平叛的官府军队又打不过被逼造反的羌民。战事一时不能结束,男丁被征打仗,兵具还要自家筹备,麦收等农事只好由妇女担任。人民生活贫困之极,一肚皮怨气又不敢宣泄,只能私下怨叹。“鼓咙胡”三字,使用得极为传神。用现在的话说,即在喉咙里小声叽咕……另据《古诗源》解释:“鼓咙胡,不敢公言,私咽语也。”不敢大声抗议的原因是“自中兴以后,科纲稍密,吏人之严害者,方于前世省矣。”“故临民之职,专事威断,族灭奸轨,先行后闻。”(《后汉书·酷吏传序》)酷吏横行,禁锢民众之言论自由,即使皇亲国戚也不能幸免。这就是说“鼓咙胡”与“鼓与呼”的区别是在于:前者是“私下怨叹”,而后者则是“公开阐明”。

知道了“鼓咙胡”来历,并相信彭德怀元帅没有写过《故乡行》一诗的一些读者可能要问这样一个问题,就是一位残废的老红军能把汉代的一首童谣演化成一首“现代诗”吗?他读过古文吗?他有那么高的文化水平吗?

《湖南师大社会科学学报》1987年第2期发表的《深入实际 实事求是——彭德怀同志1958年回平江视察记略》(作者凌辉)一文中的“关于„请为人民鼓咙呼(胡)‟一诗的由来”一节中写道:“(1958年12月)21日晚,彭老总邀请老红军、老赤卫队员座谈,倾听老战友推心置腹的意见。……座谈会快要结束时,老红军黄杜芳给彭老总递了一个条子。回到住处,他展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请为人民鼓咙呼(胡)!他思绪万千,久久没有入睡。……笔者经过调查,据王效良(彭德怀回平江调查时担任中共平江县委书记——本文作者注)回忆,这首诗是一个姓黄的老红军写

描写故乡的小诗篇四
《描写思念家乡的诗句》

描写思念家乡的诗句

本文由 souphp3l3 分享于2010-08-13, 免费注册 一起来分享更多文章

⑴除 夜 作 〔唐〕高 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⑵归 家 〔唐〕杜 牧

稚子牵衣问, 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 赢得鬓边丝?

⑶乡 思 [宋]李 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⑷京 师 得 家 书 〔明〕袁 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⑸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戴叔伦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⑹ 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⑺杂诗(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⑻题大庾岭北驿(宋之问)

阴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⑼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⑽月夜亿舍弟(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⑾送别(隋朝民歌)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尺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⑿ 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⒀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⒁示儿(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⒂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⒃一剪梅 舟过吴江(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⒄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⒅狱中题壁(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⒆有感一章(谭嗣同)

世间万物抵春愁,今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唐.王维<<杂诗三首>>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 静夜思>>

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9.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1.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15.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16.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18.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清平乐>>

1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20.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21.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赠卫八处士>>

2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渭城曲>>

2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2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25.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26.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唐.李商隐<<无题>>

27.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赠别>>

28.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唐.杜牧<<赠别>>

29.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宋.黄庭坚<<寄黄几复>>

30.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唐.赵瑕<<江楼感怀>>

31.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宋.苏轼<<水调歌头>>

1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月夜忆舍弟 杜甫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3水调歌头 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永遇乐 苏轼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紞于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5太常引 辛弃疾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6木兰花慢 辛弃疾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不应有恨,

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秋暮西归途中书情

白居易

耿耿旅灯下,愁多常少眠。

思乡贵早发,发在鸡鸣前。

九月草木落,平芜连远山。

秋阴和曙色,万木苍苍然。

去秋偶东游,今秋始西旋。

马瘦衣裳破,别家来二年。

忆归复愁归,归无一囊钱。

心虽非兰膏,安得不自然。

江外思乡

韦庄

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

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

琴歌二首

司马相如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皇。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皇兮皇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初入峡苦风寄故乡亲友

陈子昂

故乡今日友。

欢会坐应同。

宁知巴峡路。

辛苦石尤风。

杜牧

万里衔芦别故乡,雪飞雨宿向潇湘。

数声孤枕堪垂泪,几处高楼欲断肠。

度日翩翩斜避影,临风一一直成行。

年年辛苦来衡岳,羽翼摧残陇塞霜。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游秋浦白苛陂二首

李白

何处夜行好,月明白笴陂。山光摇积雪,猿影挂寒枝。 但恐佳景晚,小令归棹移。人来有清兴,及此有相思。

白笴夜长啸,爽然溪谷寒。鱼龙动陂水,处处生波澜。 天借一明月,飞来碧云端。故乡不可见,肠断正西看。

滞雨

李商隐

滞雨长安夜,

残灯独客愁。

故乡云水地,

归梦不宜秋。

中春登楼

刘兼

金杯不以涤愁肠,江郡芳时忆故乡。两岸烟花春富贵, 一楼风月夜凄凉。王章莫耻牛衣泪,潘岳休惊鹤鬓霜。 归去莲花归未得,白云深处有茅堂。

古今通塞莫咨嗟,谩把霜髯敌岁华。失手已惭蛇有足, 用心休为鼠无牙。九天云净方怜月,一夜风高便厌花。 独倚郡楼人不会,钓舟春浪接平沙。

旅次朔方

刘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描写故乡的小诗篇五
《有关思念故乡的诗句》

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杂诗三首>> 2.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3.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5.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唐.赵瑕<<江楼感怀>> 6.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宋.苏轼<<水调歌头>> 7: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8: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杂诗三首>>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9.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1.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15.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16.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18.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清平乐>> 1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20.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21.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赠卫八处士>> 2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渭城曲>> 2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2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25.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26.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27.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赠别>> 28.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唐.杜牧<<赠别>> 29.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宋.黄庭坚<<寄黄几复>> 30.独上江

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唐.赵瑕<<江楼感怀>> 31.不应有恨,何时长向别时圆?------宋.苏轼<<水调歌头>> 3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描写故乡的小诗篇六
《秦少游诗绘家乡景》

秦少游诗绘家乡景

时间:2013-6-25 来源:今日高邮 作者:许伟忠 查看评论

秦少游从出生到37岁出仕之前,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家乡高邮。秦少游对高邮这块养育自己的衣胞之地,充满着深深的热爱和眷念之情,古城高邮在他的笔下也充满了诗情画意。《送孙诚之尉北海》就是一首读者耳熟能详的诗歌:

吾乡如覆盂,地据扬楚脊。

环以万顷湖,黏天四无壁。

„„

熙宁九年(1076),秦少游送孙莘老弟孙勉孙诚之赴任北海尉。此前,孙氏兄弟已经有孙觉、孙览进士及第。秦少游由孙氏兄弟想到了高邮的人文荟萃,便满怀激情地作诗《送孙诚之尉北海》。诗歌以大写意手法,形象描绘出了高邮作为“盂城”、“水城”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特征。《嘉庆扬州府志》描述,高邮“州地四围皆下,城基独高,状如覆盂,故曰盂城。”伫足邮城极目四望,波涛万顷,水天一色。后人依据秦少游“黏天四无壁”诗意,特意建“无壁亭”。《嘉靖扬州府志》载:“无壁亭在高邮北新城多宝桥西,以秦观诗‘黏天四无壁’云。”诗歌提及孙莘老见“甓社珠光”而后高中的传说,“蜿蜒戏神珠,正昼飞霹雳。草木无异姿,灵气殊郁积”,表明秦少游对此深信不疑。他还把优美的自然环境与丰厚的人文资源结合,把神珠的出现和名人辈出相联,“所以生群材,名抱荆山璧”,充满对家乡人杰地灵的赞美之情,以及充溢于其间的作为一个高邮人的自豪之感。

秦少游描写家乡景物的诗词,大都写于出仕之前,有对乡间田园风光的赞美,有对城区自然风光的描绘,风格一般清新恬淡。其中一首《纳凉》描写纳凉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携杖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柳树、画桥、月光、船笛、夜风和莲香,组成了一幅风格淡雅的水乡夏夜图,给人以视觉、听觉、嗅觉和感觉上的美的享受。特别是“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两句,以自然流畅的笔法,写出了乡间生活的野趣,故古人评价说:“少游此诗,闲雅严重。”(吕本中《童梦诗训》) 秦少游出生于耕读世家,出仕前较多时间过着亦耕亦读的生活,对田园风光多有描绘。《田居四首》分别写一年四季的劳动和田野景色,堪称地道的田园诗、农家诗。“犁锄带晨景,道路更笑喧”,其一描写早起与乡邻们走向田野,一路笑语喧哗。“宿潦濯芒屦,野芳簪髻根。霁色披窅霭,春空正鲜繁。辛夷茂横阜,锦雉娇空园。”所见是一片充满生机的早春雨后景象。“入夏桑柘稠,阴阴翳墟落”(其二),描写夏季村庄绿树掩映。“雌蜺卧沦漪,鲜飚泛藂薄。林深鸟更鸣,水漫鱼知乐”,可见雨后彩虹卧波,空气清新,林间鸟鸣,水中鱼欢,一派其乐融融。“寥寥场圃空,跕跕鸟鸢下”(其四),描写秋收后场头的空阔寥落。“田家重农隙,翁妪相邀迓。班坐酾酒醪,一行三四谢”,记述农闲时节,乡邻们相邀饮酒,席间相互礼让,凸显出民风的淳厚、朴实。大约作于同时期的《喜雨得城字》,诗句“黎明纵遐眺,沟浍各已盈。青秧散广亩,白水涵孤城。耕夫欣有托,水鸟飞且鸣”,与

《田居四首》所写情景十分相似。而“白水涵孤城”,亦与《送孙诚之尉北海》描写的 “环以万顷湖”高邮地貌特征吻合。同是作于乡居时期的《拟李白》,诗句“绿头鸭儿栖萍草,采莲女郎笑花老”,带有明显的高邮乡村景物的痕迹。

秦少游一些描写家乡风物的小诗,清新自然,词语工丽,富有韵味,深受人们喜爱。如《秋日三首》其一写在船上的见闻:

霜落邗沟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

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

深秋,正是湖上芦花飞雪的季节,天高气爽,霜落水清,寒星映水,突出了一个“清”字。三四句似为神来之笔:菰蒲一望无际,茫无际涯,诗人不知身处何处,似有迷路之感;忽然不知何处传来笑语之声,那是何其的亲切!全诗轻灵明快,摇曳生姿,令人联想到南宋诗人陆游的名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的诗仅仅捕捉住生活中的一个镜头,就描述得充满情趣。如《还自广陵》其四:

天寒水鸟自相依,十百为群戏落晖。

过尽行人都不起,忽闻冰响一齐飞。

初春轻寒,水边夕阳,成群水鸟相互嬉戏,全然不理会来来往往的行人,一派人与自然的和谐图画。忽然,冰裂声响,吓得水鸟们一齐飞逃。诗句自然天成,毫无雕琢痕迹,为历代传诵的宋诗名篇。

《睡足轩二首》作于元丰元年(1078)秋天。其一首联云:“长年忧患百端慵,开斥僧坊颇有功。”所谓“开斥僧坊”,是指少游曾为高邮醴泉寺(即今镇国寺)作《醴泉开堂疏》。尾联“最是人间佳绝处,梦残风铁响丁东”,十分清楚地点明诗歌描写的就是醴泉寺及周边的景色。诗歌在艺术性上多为诗评界称道,特别是在锤炼诗艺方面有新的尝试。《冷斋夜话》评价“诗中四句,皆有错综之体”,认为颔联和颈联“地撤蔽亏僧界净,人除荒秽玉奁空。青天并入挥毫里,白鸟时兴隐几中”四句,是学杜甫诗法,语序上有意“错综以事”,给人以新颖别致、音韵和谐之美感,堪为写景佳作。但是联系首句“长年忧患百端慵”,显然有自嘲一事无成之意。此前,诗人刚刚经历了第一次落第的打击,曾作《掩关铭》云:“退居高邮,杜门却扫,以诗书自娱。”与其二诗句“终日掩关尘境谢,有时开卷古人游”相吻合。两首诗一写僧界的空明澄净,一写乡村之景的优美自然,呈现给读者的是诗人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和处世心态,表达的是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情趣,然又隐隐透露出一丝壮志未酬的无奈和孤寂情怀。

秦少游直接描写家乡景物的词不多见,《行香子·树绕村庄》是有代表性的一篇: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倘佯。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苔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傍。偶然乘兴,步过东岗,正莺儿啼,燕儿舞,蜂儿忙。

词写郊外踏青时所见到的一派大好春光,从词句“步过东岗”看,郊游地点应该就是东岳行宫即后来文游台所在的位置。词上阕写近郊的春色,以“小园”为中心,重点写花;下片写远郊的景物,以小酒店为代表,重点写鸟和蜂,共同构成一幅有动有静、有声有色的东

郊春色图。少游词一般情调凄婉、哀怨,而此词遣词浅近通俗,情调轻松活泼,词意自然流畅,表现出主人公赏春时的愉悦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描写故乡的小诗篇七
《关于浓浓乡情的古诗、名句、诗歌、歌曲》

【古诗】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ngyuleikaoshi/99227.html

    【描写故乡的小诗】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