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陈正甫答案

| 口腔助理医师 |

【www.guakaob.com--口腔助理医师】

叙陈正甫答案篇一
《《叙陈正甫会心集》》

叙陈正甫答案篇二
《叙陈正甫《会心集》》

叙陈正甫会心集①

袁宏道 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今之人慕趣之名,求趣之似,于是有辨说书画、涉猎古董以为清,寄意玄虚、脱迹尘纷以为远,又其下则有如苏州②之烧香煮茶者。此等皆趣之皮毛,何关神情?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当其为童子也,不知有趣,然无往而非趣也。面无端容,目无定睛,口喃喃而欲语,足跳跃而不定,人生之至乐,真无逾于此时者。孟子所谓不失赤子,老子所谓能婴儿,盖指此也,趣之正等正觉③最上乘也。山林之人,无拘无缚,得自在度日,故虽不求趣而趣近之。愚不肖之近趣也,以无品也,品愈卑,故所求愈下。或为酒肉,或为声伎,率心而行,无所忌惮,自以为绝望于世,故举世非笑之不顾也,此又一趣也。迨夫年渐长,官渐高,品渐大,有身如梏,有心如棘,毛孔骨节,俱为闻见知识所缚,入理愈深,然其去趣愈远矣。余友陈正甫,深于趣者也,故所述《会心集》若干人,趣居其多,不然,虽介若伯夷④、高若严光⑤,不录也。噫!孰谓有品如君、官如君、年之壮如君、而能知趣如此者哉!

【注】①陈正甫:时任徽州知府,善谈性理之学。《会心集》,选编一些古人言行录或诗文的集子。叙,通序,动词,为……作序。②苏州:唐代诗人韦应物任官终于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③正等正觉:正等,即上等。正觉,佛教以达到大彻大悟的境界为正觉。④伯夷:殷朝皇亲,周武王灭殷后,他和兄弟叔齐逃到首阳山,不食周粟而饿死。⑤严光:东汉隐士,刘秀称帝后召他入朝作官,被他拒绝。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等皆趣之皮毛,何关神情? 神情:神态表情,引申为精髓 ..

B.脱迹尘纷以为远 尘纷:尘俗纷扰 ..

C.面无端容 端容:严肃正经的表情 ..

D.故举世非笑之不顾也 非笑:不笑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又其下则有如苏州之烧香煮茶者 .

②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 .

B.①老子所谓能婴儿,盖指此也 .

②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

C.①故虽不求趣而趣近之 .

②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D.①愚不肖之近趣也,以无品也 .

②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符合作者关于“情趣”的观点的一组是

①辨说书画、涉猎古董 ②寄意玄虚、脱迹尘纷 ③面无端容,目无定睛 ④无拘无缚,自在度日 ⑤或为酒肉,或为声伎,率心而行,无所忌惮

A.①② B.①②③ C. ②③④ D.③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得之于自然才是真正的情趣,从学问中得到的就是肤浅的情趣。

B.在作者看来,人的儿童时代是最有情趣的。

C.“愚不肖”者是一些追求低级趣味的人,这些人人品卑下,所以追求的东西就低下。作者对他们的“情趣”持否定态度。

D.本文通篇言趣,由它可以推论,《会心集》在编著中,并不是按当时社会的正统思想来收录的。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

译文:

(2)有身如梏,有心如棘,毛孔骨节,俱为闻见知识所缚,入理愈深,然其去趣愈远矣。

译文:

【参考答案】

1.D(非笑:批评嘲笑) 2.A(之①,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之②,结构助词,“的”。

B.盖,副词,“大概”;C.而,连词,表转折关系;D.以,连词,表因果关系。) 3.D(①②只是趣味的皮毛,没有领会到情趣的精髓) 4.C(是品第卑下,而不是人品卑下。作者对“愚不肖”者追求的趣味持肯定态度。) 5.(1)即使擅长言辞的人也不能一句话说清楚,只有领会于心的人知道它。(2)身体像套着无形的枷锁,心灵如同扎着芒刺一般,全部身心,都被见闻知识所束缚,道理学得越深,然而离情趣越远。

【参考译文】

世上的人最难得的只有情趣。情趣像山上的景色、水的味道、花的光彩、女子的姿态,即使擅长言辞的人也不能一句话说清楚,只有领会于心的人知道它。现在的人羡慕情趣的名声,做出得到情趣的样子,于是有人辨别谈论书画、收藏古董,认为这样就有了清雅的情趣, 寄意于玄妙空洞的谈论、摆脱尘俗纷扰去隐居,认为这就是脱俗的情趣,还有更低等的,有人模仿韦应物烧香煮茶,自以为很有情趣。这些都只不过是情趣的表面,与情趣的精髓有什么关系呢?情趣,如果是从自然之性中得到的就是深层的情趣,如果是从学问中得到的就是肤浅的情趣。当一个人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根本就不知道有情趣这种东西存在,但是他的所作所为都有真正的情趣。脸上没有故做庄重的神色,眼睛不专注于某一物,嘴里喃喃地自言自语,双脚跳跃不定,人生最快乐的时光,真没有超过此时的。孟子所说的“没有失去孩童纯朴天真的心思”,老子所说的“能够像刚出生的婴儿一样”,大概都是指的这种情况,情趣在最无私心杂念,最大彻大悟的时候才是最上乘的情趣。生活在山林的人,无拘无束,能够自由自在地生活,所以虽然不刻意地追求情趣而情趣却靠近他。愚昧无才能的人之所以有情趣,是因为他们没有品第,品第越是卑下,所以追求的东西就越低下。有的是酒肉,有的是歌女,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无所顾忌,自己认为在世上不追求什么了,所以全世界的人批评嘲笑他他也不顾,这又是一种情趣。等到年纪越来越大,官越作越大,品级越来越高,身体像套着无形的枷锁,心灵如同扎着芒刺一般,全部身心,都被见闻知识所束缚,道理学得越深,然而离情趣越远。我的朋友陈正甫,是个深谙情趣真谛的人,所以他所编著的《会心集》中的

若干人,有情趣的居多,如果没有情趣,即使像伯夷那样耿介有操守、像严光那样清高的,也不收录。呀!谁称得上像陈正甫这样,既有品级,又有官职,年纪又到壮年,却又如此懂得情趣呢!

通讯地址:湖北省宜昌市三峡高中语文组

邮政编码:443100

作 者:罗涛

电 话:13986750116 7833580(宅)

电子信箱:luotao8206438@163.com

叙陈正甫答案篇三
《华中科技大学08-09语文答案》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2009级《中国语文》试卷(A)(闭卷)

(说明: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且答题纸与试题纸分开交)

学号 姓名 院系 班级 得分

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7题14分,多选、少选、错选一律不得分)

1、中国古代散文最远可追溯到(BD )。

A、结绳记事 B、甲骨卜辞 C、岩画 D、铜器铭文

2、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内涵包括(ABCD )。

A、功业意识 B、慷慨文风 C、生命意识 D、悲凉文风

3、“五四”时期出现了散文创作的盛况,其时产生了(AC )等散文名家。

A、郁达夫 B、邹韬奋 C、周作人 D、张承志

4、(BC)属于90年代“文化散文”。

A、林语堂的《纽约钓鱼》 B、余秋雨的《文明的碎片》

C、史铁生的《我与地坛》 D、范长江的《塞上行》

5、语言发展的一般规律包括(ABC)。

A、渐变性 B、不平衡性 C、社会制约性 D、任意性

6、中古汉语的声调包括(ABCD )。

A、平声 B、上声 C、去声 D、入声

7、“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毛泽东《卜算子·咏梅》)句中使用的修辞格是(ABCD)。

A、比喻 B、对偶 C、拟人 D、夸张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诗骚传统是指(现实主义的风诗)和(浪漫主义的骚诗)形成的传统。

2、唐代“古文运动”是针对六朝以来盛行的(骈文)而提倡散文的“散文化”。

3、八股文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比、后比、收结。

4、元明清的戏剧主要是杂剧和(南戏 )两种体制。

5、现代文学中率先兴起的散文作品,是议论时政的杂感短论,统称(杂文)。周作人最早从西方引进(美文)的概念,提倡“记述的”、“艺术的”叙事抒情散文,强调(以自我为中心),提倡“言志”的小品文。

6、1930年代,文坛上风行过幽默小品与闲适散文,推动这一风气的是后来被称为“幽默大师”的(林语堂),他创办了(论语)等刊物,大力提倡幽默。

7、《有关大雁塔》是(韩东)的诗歌作品。

8、根据语言的历史来源或者按照语言的亲属关系对语言所作的分类,就是语言的(谱系)分类。

9、在汉语史上先后出现过(直音)、(譬况)、(反切)、注音字母等标音方法。

10、(甲骨文)是迄今所见的相当成熟的最早的汉字。

11、六书中,(形声字)的出现,标志着造字方法完全成熟。

12、在北方戏曲中,韵又叫(辙),押韵叫(合辙)。

13、依照词谱所规定的字数、平仄以及其他格式来写词,叫做(填词)。

三、修改下列病句:(每题3分,共6分)

1、在前面所讨论的问题中,受力分析和平衡计算时,都把物体的接触面看成是绝对光滑的,即忽略物体间的摩擦。(《工程力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P35)

2、(2)存储器。它用以存放CNC装置的数据、参数和程序。它包括存放系统控制软件的只读存储器EPROM和存放中间运算结果的随机读写存储器RAM和存放零件加工程序信息的磁泡存储器或带后备电池的CMOSRAM。(《数控加工与编程》,华中科大出版社,2004,P7)

四、阅读欣赏、理解题(第1题为必答题,为12分;第2、3、4、5、6题中选做两题,每题

14分;共40分)

1、阅读韩愈《毛颖传》,并回答文后问题。(12分)(必答题)

毛颖传

(唐)韩愈

毛颖者,中山人也。其先明眎(眎,视。明眎,兔子的别名),佐禹治东方(东方为卯位)土,养万物有功,因封于卯地,死为十二神。尝曰:“吾子孙神明之后,不可与物同,当吐而生(古代传说:兔子的生产方式)。”已而果然。明眎八世孙?(nōu),世传当殷时居中山,得神仙之术,能匿光使物,窃姮娥,骑蟾蜍入月,其后代遂隐不仕云。居东郭者曰?(cūn),狡而善走,与韩卢(古代韩国的名犬)争能,卢不及。卢怒,与宋鹊(古代宋国的名犬)谋而杀之,醢其家。

秦始皇时,蒙将军恬(蒙恬,人名,传说发明毛笔的人。)南伐楚,次中山,将大猎以惧楚,召左右庶长与军尉,以连山筮之(连山,三《易》之一,古代占卜用《易》。),得天与人文之兆。筮者贺曰:“今日之获,不角不牙,衣褐之徒,缺口而长颈,八窍(八窍,五官共七窍,古人认为兔子有八窍。)而趺居,独取其髦,简牍是资,天下其同书,秦其遂兼诸侯乎?”遂猎,围毛氏之族,拔其豪,载颖而归,献俘于章台宫,聚其族而加束缚焉。秦皇帝使恬赐之汤沐,而封诸管城,号曰:管城子。日见亲宠任事。

颖为人强记而便敏,自结绳之代以及秦事,无不纂录;阴阳、卜筮、占相、医方、族氏、山经、地志、字书、图画、九流百家天下之书,及至浮图、老子、外国之说,皆所详悉;又通于当代之务,官府薄书,市井货钱注记,惟上所使。自秦皇帝及太子扶苏、胡亥、丞相斯、中车府令高,下及国人,无不爱重。又善随人意,正直邪曲巧拙,一随其人。虽见废弃,终默不泄。惟不喜武士,然见请亦时往。

累拜中书令,与上益狎,上尝呼为中书君。上亲决事,以衡石自程,虽宫人不得立左右,独颖与执烛者常侍,上休方罢。颖与绛人陈玄、弘农陶泓及会稽褚先生友善,相推致,其出处必偕。上召颖,三人者不待诏,辄俱往,上未尝怪焉。

后因进见,上将有任使,拂拭之,因免冠谢。上见其发秃,又所摹画不能称意。上嘻笑曰:“中书君老而秃,不任吾用。吾尝谓君中书,君今不中书邪?”对曰:“臣所谓尽心者。”因不复召,归封邑,终于管城。

其子孙甚多,散处中国夷狄,皆冒管城,惟居中山者能继父祖业。

太史公曰:“毛氏有两族,其一姬姓,文王之子,封于毛,所谓鲁、卫、毛、聃者也。战国时有毛公、毛遂。独中山之族,不知其本所出,子孙最为蕃昌。《春秋》之成,见绝于孔子,而非其罪。及蒙将军拔中山之豪,始皇封诸管城,世遂有名,而姬姓之毛无闻。颖始以俘见,卒见任使。秦之灭诸侯,颖与有功,赏不酬劳,以老见疏,秦真少恩哉!”

请根据上文回答如下三个问题:

①请判断《毛颖传》是否是古文,并说明理由。(5分)

②请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3分)

③请指出韩愈在《毛颖传》一文中贯通全文的写作方法,并举出二、三篇全篇使用了相同手法的作品。(4分)

2、阅读袁宏道《叙陈正甫会心集》,回答文后问题。(14分)

叙陈正甫会心集

(明)袁宏道

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一语,唯会心者知之。今之人,慕趣之名,求趣之似,于是有辨说书画,涉猎古董,以为清;寄意玄虚,脱迹尘纷,以为远。又其下,则有如苏州之烧香煮茶者。此等皆趣之皮毛,何关神情!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当其为童子也,不知有趣,然无往而非趣也。面无端容,目无定睛;口喃喃而欲语,足跳跃而不定;人生之至乐,真无逾于此时者。孟子所谓不失赤子,老子所谓能婴儿,盖指此也,趣之正等正觉最上乘也。山林之人,无拘无缚,得自在度日,故虽不求趣而趣近之。愚不肖之近趣也,以无品也。品愈卑,故所求愈下。或为酒肉,或然声伎,率心而行,无所忌惮。自以为绝望于世,故举世非笑之不顾也,此又一趣也。迨夫年渐长,官渐高,品渐大,有身如梏,有心如棘,毛孔骨节,俱为闻见知识所缚,入理愈深,然其去趣愈远矣。余友陈正甫,深于趣者也,故所述《会心集》若干人,趣居其多。不然,虽介若伯夷,高若严光,不录也。噫!孰谓有品如君,官如君,年之壮如君,而能知趣如此者哉!余一夕坐陶太史楼,随意抽架上书,得《阙编》诗一帙,恶楮毛书,烟煤败黑,微有字形。稍就灯间读之,读未数首,不觉惊跃,急呼周望(陶望龄,字周望,号石篑,会稽人。):“《阙编》何人作者?今耶?古耶?”周望曰:“此余乡徐文长先生(徐渭【1521~1593】,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别号青藤、天池、田水月等,明山阴人。)书也。”两人跃起,灯影下读复叫,叫复读,童仆睡者皆惊起。盖不佞生三十年,而始知海内有文长先生。噫,是何相识之晚也?因以所闻于越人者,略为次第,为《徐文长传》。

请根据上文回答如下三个问题:

①请判断袁宏道在文中所阐扬的“趣”的内涵。(5分)

②袁宏道为什么说“趣”难得?(4分)

③请结合中晚明历史背景,分析袁宏道“趣”的文化意义。(5分)

3、阅读张籍《征妇怨》一诗,并回答问题。(14分)

征妇怨

(唐)张籍

九月匈奴杀边将,汉军全没辽水上。万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

妇人依倚子与夫,同居贫贱心亦舒。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

作者简介:张籍(约766—830),字文昌,祖籍吴郡(今江苏苏州),贞元中进士及第,元和初官太常寺太祝,后转国子监助教,迁秘书郎,长庆初为国子博士,又任水部员外郎,转主客郎中。

请回答如下三个问题:

①请根据张籍的生活时代分析本诗所讽刺社会现状。(3分)

②请根据中国传统文化与本诗其他诗句,分析“妾身虽存如昼烛”的写作方法及其内涵(5分)

③请分析本诗与新乐府运动的关系。(6分)

4、请欣赏唐李益的《宫怨》诗。(14分)

宫怨

(唐)李益

露湿晴花春殿香,月明歌吹在朝阳。

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

请回答如下三个问题:

①请问诗中一、二诗句所写内容是什么?(3分)

②请问诗中三、四诗句所写的内容是什么?使用了什么写作手法?(5分)

③请从整体入手分析本诗使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并分析此种写作手法的诗意性。(6分)

5、阅读王小波的散文《椰子树与平等》,回答文后问题。

椰子树与平等

王小波

二十多年前,我在云南插队。当地气候炎热,出产各种热带水果,就是没有椰子。整个云南都不长椰子,根据野史记载,这其中有个缘故。据说,在三国以前,云南到处都是椰子,树下住着幸福的少数民族。众所周知,椰子有很多好处,椰茸可以当饭吃,椰子油也可食用。椰子树叶里的纤维可以织粗糙的衣裙,椰子树干是木材。这种树木可以满足人的大部分需要,当地人也就不事农耕,过着悠闲的生活。忽一日,诸葛亮南征来到此地,他要教化当地人,让他们遵从我们的生活方式:干我们的活,穿我们的衣服,服从我们的制度。这件事起初不大成功,当地人没看出我们的生活方式有什么优越之处。首先,秋收春种,活得很累,起码比摘椰子要累;其次,汉族人的衣着在当地也不适用。就以诸葛先生为例,那身道袍料子虽好,穿在身上除了捂汗和捂痱子,捂不出别的来;至于那顶道冠,既不遮阳,也不挡雨,只能招马蜂进去做窝。当地天热,摘两片椰树叶把羞处遮遮就可以了。至于汉朝的政治制度,对当地的少数民族来说,未免太过烦琐。诸葛先生磨破了嘴皮子,言必称孔孟,但也没人听。他不觉得自己的道理不对,却把账算在了椰子树身上:下了一道命令,一夜之间就把云南的椰树砍了个精光;免得这些蛮夷之人听不进圣贤的道理。没了这些树,他说话就有人听了——对此,我的解释是,诸葛亮他老人家南征,可不是一个人去的,还带了好多的兵,砍树用的刀斧也可以用来砍人,砍树这件事说明他手下的人手够用。当地人明白了这个意思,就怕了

诸葛先生。我这种看法你尽可以不同意——我知道你会说,诸葛亮乃古之贤人,不会这样赤裸裸地用武力威胁别人;所以,我也不想坚持这种观点。

对于此事,野史上是这么解释的„„

野史是不能当真的,但云南现在确实没有椰子,而过去是有的。所以这些椰树可能是诸葛亮砍的。假如这不是耍野蛮,就该有种道义上的解释。我觉得诸葛亮砍椰树时,可能是这么想的:人人理应生来平等,但现在不平等了,四川不长椰树,那里的人要靠农耕为生;云南长满了椰树,这里的人就活得很舒服。让四川也长满椰树,这是一种达到公平的方法,但是限于自然条件,很难做到。所以,必须把云南的椰树砍掉,这样才公平。假如有不平等,有两种方式可以拉平:一种是向上拉平,这是最好的,但实行起来有困难;比如,有些人生来四肢健全,有些人则生有残疾,一种平等之道是把所有的残疾人都治成正常人,这可不容易做到。另一种是向下拉平,要把所有的正常人都变成残疾人就容易,只消用铁棍一敲,一声惨叫,这就变过来了。诸葛先生采取的是向下拉平之道,结果就害得我吃不上椰子。在云南时,我觉得嘴淡时就啃几个木瓜。木瓜淡而无味,假如没熟透,啃后满嘴都是麻的。但我没有抱怨木瓜树。这种树内地也是不长的,假如它的果子太好吃,诸葛先生也会把它砍光啦。 我这篇文章题目在说椰子,实质是在谈平等问题,挂羊头卖狗肉,正是我的用意。人人理应生来平等,这一点人人都同意。但实际上是不平等的,而且最大的不平等不是有人有椰子树,有人没有椰子树。如罗素先生所说,最大的不平等是知识的差异——有人聪明有人笨,这就是问题之所在。这里所说的知识、聪明是广义的,不单包括科学知识,还包括文化素质、艺术的品位,等等。这种椰子树长在人脑里,不光能给人带来物质福利,还有精神上的幸福。这后一方面的差异我把它称为幸福能力的差异。有些作品,有些人能欣赏,有些人就看不懂,这就是说,有些人的幸福能力较为优越。这种优越最招人嫉妒。消除这种优越的方法之一就是给聪明人头上一闷棍,把他打笨些。但打轻了不管用,打重了会把脑子打出来,这又不是我们的本意。另一种方法则是:一旦聪明人和傻人起了争执,我们总说傻人有理。久而久之,聪明人也会变傻。这种法子现在正用着呢。

请根据上文回答如下三个问题:

①诸葛亮砍椰树的“平等观”是否有错?错在那里?(4分)

②在王小波看来,当代社会中为什么还存在诸葛亮砍椰树式的平等方式?(5分)

③本文在构思和叙述方式上有什么特点?(5分)

6、下面这首《春》是诗人穆旦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他在诗歌艺术上的追求:“敏锐的知觉和玄学的思维,色彩和光影的交错,语言的清新,意象的奇特,特别是这一切的融合无间。”请据此提示,阅读《春》,回答如下问题:(14分)

穆旦

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

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

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

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

如果你是醒了,推开窗子,

看着满园的欲望多么美丽。

叙陈正甫答案篇四
《叙陈正甫《会心集》(明)袁宏道》

叙陈正甫《会心集》(明)袁宏道    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今之人慕趣之名,求趣之似,于是有辨说书画,涉猎古董以为清;寄意玄虚,脱迹尘纷以为远。又其下则有如苏州之烧香煮茶者。此等皆趣之皮毛,何关神情。  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当其为童子也,不知有趣,然无往而非趣也。面无端容,目无定睛;口喃喃而欲语,足跳跃而不定;人生之至乐,真无逾于此时者。孟子所谓不失赤子[1],老子所谓能婴儿[2],盖指此也,趣之正等正觉最上乘也[3]。山林之人,无拘无缚,得自在度日,故虽不求趣而趣近之。愚不肖之近趣也,以无品也。品愈卑故所求愈下。或为酒肉,或然声伎;率心而行,无所忌惮,自以为绝望于世,故举世非笑之不顾也,此又一趣也。迨夫年渐长,官渐高,品渐大,有身如梏,有心如棘,毛孔骨节,俱为闻见知识所缚,入理愈深,然其去趣愈远矣。  余友陈正甫[4],深于趣者也,故所述《会心集》若干卷,趣居其多。不然虽介若伯夷[5],高若严光[6],不录也。噫!孰谓有品如君,官如君,年之壮如君,而能知趣如此者哉!      注释:  [1]不失赤子:《孟了.离娄下》:“大人(有德行的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赤子,初生的婴儿。[2]能婴儿:《老子》第十章:“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大意为:专粗守气,致力柔和,能像无欲的婴儿吗?[3]正觉:梵语三菩提的意译。窥基《妙法莲华经玄赞》卷二本:“‘三’云正,觉云‘菩提’,即是无上正等正觉。”佛教徒以洞明真谛达到大彻大悟的境界为登正觉。[4]陈正甫:陈所学,字正甫,一字志寰,景陵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此时任徽州知府。本文为作者游歙县(今属安徽,明徽州治所)时所作。[5]介:孤高,有操守。伯夷:商末孤竹君长子。周武王灭商后,与其弟叔齐逃到首阳山,不食周粟而死。[6]高:清高。严光:字子陵,东汉初会稽余姚人,曾与刘秀同学。刘秀即位后,他改名隐居,后被召到京师洛阳,任为谏议大夫,他不肯受,归隐于富春山。  

叙陈正甫答案篇五
《2015高考语文早读晚练及详细答案(十三)》

高考语文早读晚练十三

早练十三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桔梗 豆秸 诘问 佶屈聱牙 ....

B.漯河 一摞 炮烙 丢三落四 ....

C.粳稻 腈纶 茎叶 蚕食鲸吞 ....

D.妊娠 烹饪 任用 色厉内荏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种治哮喘的新药疗效显著,但是副作用较大,人吃了后,手就会地发抖。

B.奥运会期间,为了方便人们,不遗漏每一场比赛的观看,报纸特别登出了转播时间表。 C.此次投资体制改革,既是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有效途径,也是国家加强对整体经济宏观调控的需要,其实投资体制改革与宏观调控并行不悖。

D.有媒体分析,此项计划所面临的最大困难,莫过于何处去找这每年230亿台币的巨款,目前台湾当局预算捉襟见肘,即使只拿出23亿都恐不易。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南京郊外的阳山,有三块经人工雕塑、长达40米的巨大石头,专家认为这是朱棣为给朱元璋修建神功圣德碑选的碑材。

B. 该集团的资金大都是外界筹措,利息之高令人难以想象,然而高额利息使该集团在资金运转上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

C. 疫苗的研制是工程浩大的项目,耗时数年的潜心研究不可或缺,而且绝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场指向整个人类的战斗。

D. 朝夕相处,谁也不能发生矛盾,但一发生矛盾,就各执己见,争吵不休,互不通融,这其实是一种最愚蠢的见解。

4、按顺序排列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哈萨克白色的毡房错落在草地上,草地上白色羊群、棕色马群与湛蓝天空上的白云相映成趣。

②汽车颠来荡去,让人很不舒服,放眼窗外,却赏心悦目。

③地势渐渐升高,白杨林荫道不见了,道路变得崎岖不平。

④远方天山雪峰银光闪闪,近山却郁郁葱葱,山顶针叶林,山腰阔叶林,接近山麓则是绿草如茵。

⑤汽车驶出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首府伊宁市,沿白杨夹道的公路向东飞驰,丰饶的原野一如内地。

A.⑤④①②③ B.⑤③②④① C.⑤②①③④ D.④①③②⑤

(二)语言运用题

1、以“祖国的语言”为开头写一段话。要求:表意相对完整,语言连贯得体,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其中一种必须是排比,不少于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别伤害自己

只要我们投入生活,难免会遇到来自外界的一些伤害,经历多了,自然有了

提防。可是,我们却往往没有意识到,有一种伤害并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为了一个小小的职位,一份微薄的奖金,甚至是为了一些他人的闲言碎语,我们发愁、发怒,认真计较,纠缠其中。一旦久了,我们的心灵被折磨得千疮百孔,对人世、对生活失去了爱心。

假如我们能不被那么一点点的功利所左右,我们就会显得坦然多了,能平静

地面对各种的荣辱得失和恩恩怨怨,使我们永久地持有对生活的美好认识与执著追求。这是一种修养,是对自己的人格与性情的冶炼,也从而使自己的心胸趋向博大,视野变得深远。那么,我们在人生旅途上,即使是遇到了凄风苦雨的日子,碰到困苦与挫折,我们也都能坦然地走过。

正因为那些荣辱得失和各种窘境都伤害不了我们,这就使我们减少了很多的

无奈与忧愁,会生活得更为快乐;少了许多的阴影,而多了一些绚烂的色彩。所以,不伤害自己,也是对自己的爱护,是对自己生命的珍惜。

不要伤害自己,也意味着我们需要自愿放弃一些微小的、眼前的利益,使我

们不被这些东西网罗住,折腾得伤痕累累,也妨碍了自己的步履。这无疑是一种积极意义上的超脱,从而使自己拥有平和的心境,从从容容、踏踏实实地走那属于自己的道路,做自己该做的大事,进而走向成功,获得更多更有价值的东西。不妨说,不伤害自己,是使自己有所成就的聪明的活法。真的,在艰难的人生旅途上行走时,我们不妨时常自我叮嘱一声:别伤害自己。

品读心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晚练十三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的练习题。

叙陈正甫《会心集》

袁宏道

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今之人慕趣之名,求趣之似,于是有辨说书画,涉猎古董以为清;寄意玄虚,脱迹尘纷以为远;又其下则有如苏州①之烧香煮茶.

者。此等皆趣之皮毛,何关神情?

所谓不失赤子,老子所谓能婴儿,盖指此也。趣之正等正觉②最上乘也。山林之.

人,无拘无缚,得自在度日,故虽不求趣而趣近之。愚不肖之近趣也,以无品也。..

品愈卑故所求愈下,或为酒肉,或为声伎,率心而行,无所忌惮,自以为隔绝于..世,故举世非笑之不顾也,此又一趣也。迨夫年渐长,官渐高,品渐大,有身如..

梏,有心如棘,毛孔骨节俱为闻见知识所缚,入理愈深,然其去趣愈远矣。 余友陈正甫,深于趣者也,故所述《会心集》若干卷,趣居其多。不然虽介...若伯夷,高若严光,不录也。噫,孰谓有品如君,官如君,年之壮如君,而能知.趣如此者哉!

[注]①苏州:唐代诗人韦应物任官终于苏州刺史,史称“韦苏州”。②正等正觉:正等,即上等。正觉,佛教以洞明真谛追到大彻大悟的境界。

1. 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率心而行 率:顺从 .

B.故举世非笑之不顾也 非:没有 .

C.迨夫年渐长 迨:等到 .

D.不然虽介若伯夷 介:孤高 .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趣之正等正觉最上乘也 ②愚不肖之近趣也 ..

B.①又其下则有如苏州之烧香煮茶者 ②趣居其多 ..

C.①故虽不求趣而趣近之 ②而能知趣如此者哉 ..

D.①自以为隔绝于世 ②深于趣者也 ..

3. 下列选项中,全都属于作者所谓“难得”之趣的一项是( ) ①辨说书画,涉猎古董 ② 如苏州之烧香煮茶。 ③不失赤子、能婴儿。 ④无拘无缚,得自在度日。⑤或为酒肉,或为声伎。⑥有身如梏,有心如棘。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4. 下面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用山上之色等四个喻体来比喻志趣,形象生动地表明了意趣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特点。

B.第二段鲜明地提出“自然”和“学问”是得趣的正反两个方面,然后举三类人为例说明“趣得之自然者深”。

C.作者认为,儿童时代的情趣最为上乘,次之为山林之人,再次之是品第底下之人,年长位高者最无趣。

D.文末称赞陈正甫“深于趣”,其《会心集》所述趣者居多,也感叹其“知趣如此”。这也是作者写叙缘由。

5.断句和翻译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当其为童子也不知有趣然无往而非趣也面无端容目无定睛口喃喃而欲语足跳

跃而不定人生之至乐真无逾于此时者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

②毛孔骨节,俱为闻见知识所缚,入理愈深,然其去趣愈远矣。

高考语文早读晚练参考答案

早练十三

(一)基础知识

1、【答案】C

【jīng(A依次读:jié jiē jié jí ;B依次读:luò luò luò là;D

依次读rèn rèn rèn rěn)】

2.A(“情不自禁”指感情上不能控制自己,这里应用“不由自主”;“按图索骥”指按照一定的线索寻找事物;“并行不悖”指同时进行,互不抵触。“捉襟见肘”比喻顾此失彼,无法应付)

3、【答案】A

【考点】考查辨析病句。

【解析】B项有歧义:“利息”的含义不明确,可改为“贷款利息”;“利息之高令人难以想象”与后文重复,可去掉。C项后一分句暗换主语或谓语中心语残缺。可在“耗时”前加“需要”,并去掉“不可或缺”。D项表意不明:“这”指代的内容不明确,如果指“不能发生矛盾”尚可,指“发生矛盾后就各执己见”就不妥了。

4、B 分析: 本题考查语句的连贯能力,能力层级D。解答此题应先通读各句,确定语段的中心或话题,选准第一句,然后用排除法筛选排序。通观语段,是写从车上所见,故⑤句排在首位,句③“白杨林”呼应句⑤中的“白杨夹道”,然后依次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续接②④①。

(二)语言运用题

祖国的语言,像繁星那样灿烂,像珍珠那样宝贵,像牡丹那样美丽,像梅花那样芬芳;祖国的语言,耸立着珠峰,镌刻着长城,绵延着昆仑,流淌着黄河。

晚练十三

1. B.(非:批评,指责)

2. C.而:转折(A.之 :助词,定语后置标志;助词,取独B其:指示代词,那些;/句中语气助词,无实义。D于:介词,和/介词,在)

3. C(①②皆趣之皮毛,⑥ 去趣愈远)

4. C(文中并没有对这三类人的趣划分等级)

5.(1)当其为童子也/不知有趣/然无往而非趣也/面无端容/目无定睛/口喃喃而欲语/足跳跃而不定/人生之至乐/真无逾于此时者/ [4分。每错、漏两处扣1分,扣完4分为止。]

6.(2) ①即使擅长言辞的人也不能一句话说清楚,只有领会于心的人知道它。(得分点:“虽”、“下一语”各1分,句意1分)

②全部身心都被见闻知识所束缚,道理学得越深,而离情趣越远。(被动句1分,“去”1分,句意1分)

叙陈正甫答案篇六
《决战高考古诗文——《叙陈正甫〈会心集〉》》

叙陈正甫答案篇七
《2014高考语文“拿分题”训练:古诗文阅读3 Word版含答案]》

2014高考语文“拿分题”训练:古诗文阅读3

1.用“/”给下面一段文言文断句。

人 主 不 妄 赏 非 爱 其 财 也 赏 妄 行 则 善 不 劝 矣 不 妄 罚 非 矜 其 人 也 罚 妄 行 则 恶 不 惩 矣 赏 不 劝 谓 之 止 善 罚 不 惩 谓 之 纵 恶 在 上 者 能 不 止 下 为 善 不 纵 下 为 恶 则 国 法 立 矣 是 谓 统 法节选自《资治通鉴》

2.用“/”给下面一段文言文断句。

董 宣 字 少 平 陈 留 圉 人 也 初 为 司 徒 霸 所 辟 举 第 累 迁 北 海 相 后 特 征 为 洛 阳 令

3.用“/”给下面画波浪线的一段文言文断句,并翻译加横线的句子。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②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1断句。

曾 子 衣 敝 衣 以 耕 鲁 君 使 人 往 致 邑 焉 曰 请 以 此 修 衣 曾 子 不 受 反 复 往 又 不 受 使 者 曰 先 生 非 求 于 人 人 则 献 之 奚 为 不 受 曾 子 曰 臣 闻 之 受 人 者 畏 人 予 人 者 骄 人。

2翻译。

①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②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

③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

焉。”

【注】 ①不与存焉:不包括在内。②故:事故、灾病。③怍:惭愧。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文,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

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节选自《三国志·关羽传》

1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将下列文言语段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陈蕃仲举言为士则,行为士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簿曰:“君情欲府君先入廨。”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1言为士则,行为士范。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2题。

太 宗 曾 罢 朝 怒 曰 会 杀 此 田 舍 汉 文 德 后 问 谁 触 忤 陛 下 帝 曰 岂 过 魏 征 每 廷 争 辱 我 使 我 常 不 自 得 后 退 而 具 朝 服 立 于 庭 帝 惊 曰 皇 后 何 为 若 是 对 曰 妾 闻 主 圣 臣 忠 今 陛 下 圣 明 故 魏 征 得 直 言 妾 幸 备 数 后 宫 安 敢 不 贺选自唐·刘觫《隋唐嘉话》

1在断句的基础上,给上面这段话加上标点符号。

2翻译上面这段文字。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2题。

①[齐 人 有 言 曰 虽 有 智 慧 不 如 乘 势 虽 有 镃 基 不 如 待 时 今 时 则 易

然 也 夏 后 殷 周 之 盛 地 未 有 过 千 里 者 也 而 齐 有 其 地 矣 鸡 鸣 狗 吠 相 闻 而 达 乎 四 境 而 齐 有 其 民 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饥者易为食,渴

②者易为饮,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臵邮而传命。”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

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孟子·公孙丑上》

【注】 ①镃基:锄头。②置邮:驿站。

1将“[ ]”内的内容用“/”断句。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文后各题。

是岁也晋复假道于虞以伐虢虞大夫宫之奇谏君曰晋不可假道也是且灭虞。虞君曰:“晋我同姓,不宜伐我。”宫之奇曰:“虞之与虢,唇之与齿,唇亡则齿寒。”虞公不听,遂许晋。宫之奇以其族去虞。其冬,晋灭虢,虢公丑奔周。还,袭灭虞,虏虞公及其大夫井伯、百里奚,以媵秦穆姬,而修虞祀。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是 岁 也 晋 复 假 道 于 虞 以 伐 虢 虞 大 夫 宫 之 奇 谏 君 曰 晋 不 可 假 道 也 是 且 灭 虞。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斜线“/”给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并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中山君飨都士,大夫司马子期在焉。羊羹不遍,司马子期怒而走于楚,说楚王伐中山,中山君亡。有二人挈戈而随其后者,中山君顾谓二人:“子奚为者也?”二人对曰:“臣有父,尝饿且死,君下壶飧饵之。臣父且死,曰:‘中山有事,汝必死之。’故来死君也。”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__不__期__众__少__其__于__当__厄__怨__不__期__深__浅__其__于__伤__心__吾__以__一__杯__羊__羹__亡__国__以__一__壶__飧__得__士__二__人。”选自《战国策》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文后问题。

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今__之__人__慕__趣__之__名__求__趣__之__似__于__是__有__辨__说__书__画__涉__猎__古__董__以__为__清__寄__意__玄__虚__脱__迹__尘__纷__以__为__远__又__其__下__则__有__如__苏__州__之__烧__香__煮__茶__者。此等皆趣之皮毛,何关神情。 节选自袁宏道《叙陈正甫〈会心集〉》

1请用斜线“/”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2通过这段文字,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把下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合天下之众者财,理天下之财者法,守天下之法者吏也。吏不良,则有法而莫守;法不善,则有财而莫理。有财而莫理,则阡陌闾巷之贱人皆能私取予之势,擅万物之利,以与人主争黔首,而放其无穷之欲,非必贵强桀大而后能。如是而天子犹为不失其民者,盖特号而已耳。虽欲食蔬衣敝,憔悴其身,愁思其心,以幸天下之给足而安吾政,吾知其犹不行也。然则善吾法而择吏以守之,以理天下之财,虽上古尧、舜,犹不能毋以此为先急,而况于后世之纷纷乎?

节选自王安石《度支副使厅壁题名记》

1夫合天下之众者财,理天下之财者法,守天下之法者吏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是而天子犹为不失其民者,盖特号而已耳。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kū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dié圮毁,榛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qù辽敻xiònɡ,不可具状。夏 宜 急 雨 有 瀑 布 声 冬 宜 密 雪 有 碎 玉 声

公退之暇,被鹤氅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幹、丽谯,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人又西掖;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1请用“/”为上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2翻译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文后问题。

曹端,字正夫,渑池人。永乐六年举人。五岁见《河图》《洛书》,即画地以质之父。及长,专心性理。其学务躬行实践,而以静存为要。读宋儒《太极图》《通书》《西铭》,叹曰:“道在是矣。”笃志研究,坐下著足处,两砖皆穿。事父母至孝,父初好释氏,端为《夜行烛》一书进之,谓:“佛氏以空为性,非天命之性。老氏以虚为道,非率性之道。”父欣然从之。继遭二亲丧,五味不入口。既葬,庐墓六年。

霍 州 李 德 与 端 同 时 亦 讲 学 于 其 乡 及 见 端 退 语 诸 生 曰 学 不 厌 教 不 倦 曹 子 之 盛 德 也 至 其 知 古 今 达 事 变 未 学 鲜 或 及 之 古 云 得 经 师 易 得 人 师 难 诸 生 得 人 师 矣。 遂避席去。端亦高其行谊,命诸生延致之,讲明正学。

1用“/”给上面第二段句子断句。

2翻译下列句子。

①父初好释氏,端为《夜行烛》一书进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既葬,庐墓六年。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1.

答案: 人主不妄赏/非爱其财也/赏妄行/则善不劝矣/不妄罚/非矜其人也/罚妄行/则恶不惩矣/赏不劝/谓之止善/罚不惩/谓之纵恶/在上者能不止下为善/不纵下为恶/则国法立矣/是谓统法

2.

答案: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初为司徒霸所辟/举第/累迁北海相/后特征为洛阳令 3.

解析: 第2题考查点为句式“不我骄也”宾语前臵句,实词“纵即使、骄轻视、傲视、看不起、足以完全能够、全保全、节节操、操守”,虚词“乎”表反问语气,吗。

答案: 1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

2①即使国君对我有了赏赐以后,不傲视我,但我能不畏惧吗?②曾参的话,说明他完全能够保全自己的节操啊!

【参考译文】 曾子穿着破旧的衣服从事耕种。鲁国国君派人前往送给他一座城池,对他说:“请你用它来置办衣服。”曾子没有接受。使者回去了,再一次前往,曾子又一次不肯接受。使者说:“你没有向人请求,人家就送给你,你为什么不接受呢?”曾子回答说:“我听说过这样的道理,接受别人东西的人畏惧别人,给予人家东西的人傲视人。即使国君对我有了赏赐以后,不傲视我,但我能不畏惧吗?”最终还是没有接受。孔子听到这件事后,说:“曾参的话,说明他完全能够保全自己的节操啊!”

4.

答案: 孟子说:“君子有三件乐事,但称王天下不包括在内。父母都健在,兄弟没有灾病,是第一乐事;抬起头无愧于天,低下头无愧于人,是第二件乐事;得到天下的优秀人才,并能教育他,是第三件乐事。君子有这三件乐事,但称王天下不包括在内。”

叙陈正甫答案篇八
《〈叙陈正甫会心集序〉翻译 - 台中二中生活科技网站》

〈敘陳正甫會心集序〉翻譯/袁宏道

世間人所難獲得的只有趣罷了。趣就好比是山上的顏色,水裡頭的滋味,花裡頭的光影,女人裡頭的恣態,即使是很會說話的人也不能說出一句話來,只有那些內心體會的人才能夠知道。現代人仰慕著趣的名聲,追求近似於趣的東西;於是有辨說著書法繪畫,鑑賞著古董就自以為是「清」了;又有不務實際想些玄奧道理,離開紅塵、不問世事就自以為是「遠」。等而下之,又有像那韋蘇州(應物)的刻意燒香煮茶的人。這些都是趣的皮毛,和趣的神情沒什麼關係。趣從自然而然中得來的就深刻,從後天學問中得來的就淺薄。當他還是小孩子的時候,不知道什麼叫做趣,然而無論做什麼統統是趣啊!臉上沒有嚴肅的表情,眼睛沒有固定的樣子,嘴巴喃喃發聲而想說話,腳跳來跳去而不固定,人生的至樂境界,真沒有超過這個時候了。《孟子》所謂的「不失赤子之心」,《老子》所謂的「能嬰兒」大概就是指這個啊!-------------趣的最高最高境界。山林裡的人,不受限制不受束縛,能夠自由自在的過日子,所以雖然沒有在追求趣,卻已經接近趣了,那些愚味庸俗的人他們接近趣,往往因為他們沒有品味。可是品味愈差,他們所追求的就愈來愈下流,有的人就縱酒吃肉,有的人放情聲伎,完全順自己的意思去做事情,毫不忌諱、全不害怕,自認為自己無望於世,所以全世界嘲笑他他也不管,這又不是趣了。等到人年紀漸大,官職漸高,品味就漸漸地大,身體的行動受拘束、無法自由,內心充滿荊棘、城府很深,全身的毛孔、骨節,都被聞見知識綁住了,吸收的道理愈深,可是他這個人距離趣就愈來愈遠了。

我的朋友陳正甫,是個深深獲得趣的人。所以他所寫的《會心集》一些人,趣佔了大半。否則的話,即使有人狷介好像伯夷,清高好像嚴光也不錄取在裡頭。啊!誰說品味像陳君這樣,官職像陳君這樣,年紀壯盛像陳君這樣,竟然能夠懂得趣到這樣的地步哪!

叙陈正甫答案篇九
《2014高考语文“拿分题”训练:古诗文阅读3 Word版含答案]》

2014高考语文“拿分题”训练:古诗文阅读3

1.用“/”给下面一段文言文断句。

人 主 不 妄 赏 非 爱 其 财 也 赏 妄 行 则 善 不 劝 矣 不 妄 罚 非 矜 其 人 也 罚 妄 行 则 恶 不 惩 矣 赏 不 劝 谓 之 止 善 罚 不 惩 谓 之 纵 恶 在 上 者 能 不 止 下 为 善 不 纵 下 为 恶 则 国 法 立 矣 是 谓 统 法节选自《资治通鉴》

2.用“/”给下面一段文言文断句。

董 宣 字 少 平 陈 留 圉 人 也 初 为 司 徒 霸 所 辟 举 第 累 迁 北 海 相 后 特 征 为 洛 阳 令

3.用“/”给下面画波浪线的一段文言文断句,并翻译加横线的句子。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②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1断句。

曾 子 衣 敝 衣 以 耕 鲁 君 使 人 往 致 邑 焉 曰 请 以 此 修 衣 曾 子 不 受 反 复 往 又 不 受 使 者 曰 先 生 非 求 于 人 人 则 献 之 奚 为 不 受 曾 子 曰 臣 闻 之 受 人 者 畏 人 予 人 者 骄 人。

2翻译。

①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②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

③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

焉。”

【注】 ①不与存焉:不包括在内。②故:事故、灾病。③怍:惭愧。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文,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

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节选自《三国志·关羽传》

1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将下列文言语段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陈蕃仲举言为士则,行为士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为豫章太守,至,便问徐孺子所在,欲先看之。主簿曰:“君情欲府君先入廨。”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1言为士则,行为士范。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武王式商容之闾,席不暇暖。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2题。

太 宗 曾 罢 朝 怒 曰 会 杀 此 田 舍 汉 文 德 后 问 谁 触 忤 陛 下 帝 曰 岂 过 魏 征 每 廷 争 辱 我 使 我 常 不 自 得 后 退 而 具 朝 服 立 于 庭 帝 惊 曰 皇 后 何 为 若 是 对 曰 妾 闻 主 圣 臣 忠 今 陛 下 圣 明 故 魏 征 得 直 言 妾 幸 备 数 后 宫 安 敢 不 贺选自唐·刘觫《隋唐嘉话》

1在断句的基础上,给上面这段话加上标点符号。

2翻译上面这段文字。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2题。

①[齐 人 有 言 曰 虽 有 智 慧 不 如 乘 势 虽 有 镃 基 不 如 待 时 今 时 则 易

然 也 夏 后 殷 周 之 盛 地 未 有 过 千 里 者 也 而 齐 有 其 地 矣 鸡 鸣 狗 吠 相 闻 而 达 乎 四 境 而 齐 有 其 民 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于此时者也;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饥者易为食,渴

②者易为饮,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臵邮而传命。”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

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孟子·公孙丑上》

【注】 ①镃基:锄头。②置邮:驿站。

1将“[ ]”内的内容用“/”断句。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文后各题。

是岁也晋复假道于虞以伐虢虞大夫宫之奇谏君曰晋不可假道也是且灭虞。虞君曰:“晋我同姓,不宜伐我。”宫之奇曰:“虞之与虢,唇之与齿,唇亡则齿寒。”虞公不听,遂许晋。宫之奇以其族去虞。其冬,晋灭虢,虢公丑奔周。还,袭灭虞,虏虞公及其大夫井伯、百里奚,以媵秦穆姬,而修虞祀。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

是 岁 也 晋 复 假 道 于 虞 以 伐 虢 虞 大 夫 宫 之 奇 谏 君 曰 晋 不 可 假 道 也 是 且 灭 虞。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用斜线“/”给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并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中山君飨都士,大夫司马子期在焉。羊羹不遍,司马子期怒而走于楚,说楚王伐中山,中山君亡。有二人挈戈而随其后者,中山君顾谓二人:“子奚为者也?”二人对曰:“臣有父,尝饿且死,君下壶飧饵之。臣父且死,曰:‘中山有事,汝必死之。’故来死君也。”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__不__期__众__少__其__于__当__厄__怨__不__期__深__浅__其__于__伤__心__吾__以__一__杯__羊__羹__亡__国__以__一__壶__飧__得__士__二__人。”选自《战国策》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完成文后问题。

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今__之__人__慕__趣__之__名__求__趣__之__似__于__是__有__辨__说__书__画__涉__猎__古__董__以__为__清__寄__意__玄__虚__脱__迹__尘__纷__以__为__远__又__其__下__则__有__如__苏__州__之__烧__香__煮__茶__者。此等皆趣之皮毛,何关神情。 节选自袁宏道《叙陈正甫〈会心集〉》

1请用斜线“/”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2通过这段文字,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把下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合天下之众者财,理天下之财者法,守天下之法者吏也。吏不良,则有法而莫守;法不善,则有财而莫理。有财而莫理,则阡陌闾巷之贱人皆能私取予之势,擅万物之利,以与人主争黔首,而放其无穷之欲,非必贵强桀大而后能。如是而天子犹为不失其民者,盖特号而已耳。虽欲食蔬衣敝,憔悴其身,愁思其心,以幸天下之给足而安吾政,吾知其犹不行也。然则善吾法而择吏以守之,以理天下之财,虽上古尧、舜,犹不能毋以此为先急,而况于后世之纷纷乎?

节选自王安石《度支副使厅壁题名记》

1夫合天下之众者财,理天下之财者法,守天下之法者吏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是而天子犹为不失其民者,盖特号而已耳。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问题。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kū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dié圮毁,榛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qù辽敻xiònɡ,不可具状。夏 宜 急 雨 有 瀑 布 声 冬 宜 密 雪 有 碎 玉 声

公退之暇,被鹤氅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幹、丽谯,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

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稔。”噫!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人又西掖;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1请用“/”为上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2翻译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文后问题。

曹端,字正夫,渑池人。永乐六年举人。五岁见《河图》《洛书》,即画地以质之父。及长,专心性理。其学务躬行实践,而以静存为要。读宋儒《太极图》《通书》《西铭》,叹曰:“道在是矣。”笃志研究,坐下著足处,两砖皆穿。事父母至孝,父初好释氏,端为《夜行烛》一书进之,谓:“佛氏以空为性,非天命之性。老氏以虚为道,非率性之道。”父欣然从之。继遭二亲丧,五味不入口。既葬,庐墓六年。

霍 州 李 德 与 端 同 时 亦 讲 学 于 其 乡 及 见 端 退 语 诸 生 曰 学 不 厌 教 不 倦 曹 子 之 盛 德 也 至 其 知 古 今 达 事 变 未 学 鲜 或 及 之 古 云 得 经 师 易 得 人 师 难 诸 生 得 人 师 矣。 遂避席去。端亦高其行谊,命诸生延致之,讲明正学。

1用“/”给上面第二段句子断句。

2翻译下列句子。

①父初好释氏,端为《夜行烛》一书进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既葬,庐墓六年。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1.

答案: 人主不妄赏/非爱其财也/赏妄行/则善不劝矣/不妄罚/非矜其人也/罚妄行/则恶不惩矣/赏不劝/谓之止善/罚不惩/谓之纵恶/在上者能不止下为善/不纵下为恶/则国法立矣/是谓统法

2.

答案: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初为司徒霸所辟/举第/累迁北海相/后特征为洛阳令 3.

解析: 第2题考查点为句式“不我骄也”宾语前臵句,实词“纵即使、骄轻视、傲视、看不起、足以完全能够、全保全、节节操、操守”,虚词“乎”表反问语气,吗。

答案: 1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

2①即使国君对我有了赏赐以后,不傲视我,但我能不畏惧吗?②曾参的话,说明他完全能够保全自己的节操啊!

【参考译文】 曾子穿着破旧的衣服从事耕种。鲁国国君派人前往送给他一座城池,对他说:“请你用它来置办衣服。”曾子没有接受。使者回去了,再一次前往,曾子又一次不肯接受。使者说:“你没有向人请求,人家就送给你,你为什么不接受呢?”曾子回答说:“我听说过这样的道理,接受别人东西的人畏惧别人,给予人家东西的人傲视人。即使国君对我有了赏赐以后,不傲视我,但我能不畏惧吗?”最终还是没有接受。孔子听到这件事后,说:“曾参的话,说明他完全能够保全自己的节操啊!”

4.

答案: 孟子说:“君子有三件乐事,但称王天下不包括在内。父母都健在,兄弟没有灾病,是第一乐事;抬起头无愧于天,低下头无愧于人,是第二件乐事;得到天下的优秀人才,并能教育他,是第三件乐事。君子有这三件乐事,但称王天下不包括在内。”

叙陈正甫答案篇十
《2012学年上海高三第二次六校联考语文》

2012学年高三第二次六校联考(2013.3)

语 文 试 卷

一 阅读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题。(16分)

中国文化的内涵 季羡林

我曾经把文化分为两类:狭义的文化和广义的文化。狭义指的是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政治、经济、伦理、道德等等。广义指的是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所创造的一切东西,连汽车、飞机等等当然都包括在内。

周一良先生曾把文化分为三个层次:狭义的、广义的、深义的。对于深义的文化,周先生有自己的看法。他说:“在狭义文化的某几个不同领域,或者在狭义和广义文化的某些互不相干的领域中,进一步综合、概括、集中、提炼、抽象、升华,得出一种较普遍地存在于这许多领域中的共同东西。这种东西可以称为深义的文化,亦即一个民族文化中最为本质或最具特征的东西。”他举日本文化为例,他认为日本深义的文化的特质是“苦涩”、“闲寂”。具体表现是简单、质朴、纤细、含蓄、古雅、引而不发、不事雕饰等。 我不想从民族心态上来探索,我想换一个角度,同样也能显示出中华文化的深层结构或者内涵。

中国哲学同外国哲学不同之处极多,其中最主要的差别之一就是,中国哲学喜欢谈论知行问题。我想按照知和行两个范畴,把中国文化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认识、理解、欣赏等等,这属于知的范畴;一部分是纲纪伦常、社会道德等等,这属于行的范畴。在这两部分的后面存在着一个最为本质、最具有特征的深义的中华文化。

寅恪先生论中国思想史时指出:“南北朝时,即有儒释道三教之目。故自晋至今,言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此虽通俗之谈,然稽之旧史之事实,验以今世之人情,则三教之说,要为不易之论。故两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实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而关于学说思想之方面,或转有不如佛道二教者。”

对中国思想史仔细分析,则不难发现,在行的方面产生影响的主要是儒家,而在知的方面起决定作用的则是佛道二家。潜存于这二者背后那一个最具中国特色的深义文化是三纲六纪等伦理道德方面的东西。

专就佛教而言,它的学说与实践也有知行两个方面。原始佛教最根本的教义,如无常、无我、苦以及十二因缘等等,都属于知的方面。八正道、四圣谛等,则介于知行之间,其中既有知的因素,也有行的成分。与知密切联系的行,比如修行、膜拜,以及涅槃、跳出轮回,则完全没有伦理的色彩。传到中国以后,它那种无父无君的主张,与中国的三纲六纪等等,完全是对立的东西。在与中国文化的剧烈冲击中,佛教如果不能适应现实情况,必然不能在中国立定脚跟,于是佛教只能做出某一些伪装,以求得生存。早期佛典中有些地方特别强调“孝”字,就是歪曲原文含义以适应中国具有浓厚纲纪色彩文化的要求。由此也可见中国深义文化力量之大、之不可抗御了。 这一点,中国的学者是感觉到了的。

冯友兰先生说:“基督教文化重的是天,讲的是‘天学’;佛教讲的大部分是人死后的事。如地狱、轮回等。这是‘鬼学’,讲的是鬼;中国的文化讲的是‘人学’,注重的是人。”

事实上,孔子就是这种意见的代表者。“子不语怪、力、乱、神”,就是证明。他自己还说过:“未知生,焉知死。”

我认为,中国文化的特性最明显地表现在或者可以称为深义的文化上,这就是它的伦理色彩,它所张扬的三纲六纪以及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精神。

(节选自季羡林《陈寅恪先生的道德文章》)

1.加点词“伪装”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 (3分)

2.第三段划线句在文中的作用是: (3分)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狭义的文化包含于广义的文化中,深义的文化则是普遍地存在于狭义和广义文化的领域中的共同的东西。

B.简单、质朴、纤细、含蓄、古雅、引而不发、不事雕饰等民族文化中最本质的东西,正是日本深义文化的特质。

C.中国文化的内涵可以从民族心态或哲学范畴去探究,作者认为深义的中华文化存在于“知”与“行”两部分文化的后面。

D.最具中国特色的深义文化是潜存于佛道二家背后的三纲六纪等伦理道德方面的东西。

4.大量的引用是本文的特色,请简要说明引用周一良的论述所起的作用。(3分)

5.本文题为《中国文化的内涵》,请结合全文,概括作者关于“中国文化的内涵”的观点。(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21分)

漫步银锭桥 刘宏伟

夕阳羞答答地猫在暮霭后,余晖穿过突兀在半空的古槐和枯柳,打在汉白玉桥身上,泛出冷清的光。

远处的湖面已凝结成厚厚的冰层,一个临时围起来的溜冰场,人山人海,不时传出阵阵嬉笑打闹声,人们正沉浸在新春的欢娱中。近得桥下,却依然是一汪碧潭,虽看不到“银锭桥下水倒流”的往日景观,却也给这萧瑟的季节平添了几分机趣。

这时节,桥上依然游人如织。或许他们中真的有人相信,情侣携手走过银锭桥,就能相知相守一生。

在我看来,名胜大抵都是“远香近臭”,那些与它们近在咫尺者,往往难有细究的热情和心思。银锭桥于我,便是如此。

居京10年,我曾无数次从什刹海的银锭桥上走过,也知晓它的声名在外,每次却总是步履匆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停下脚步,仔细地看看。万家欢聚时,我依然天涯孤旅。人生,大抵只有在悲绝伤怀、寂寥落寞时,才会特别留心起身边的物事。仿佛直到此刻,在既见不到古时《燕都游览志》里所载“荷芰菰蒲,不掩沦漪之色”的景色,而当下灯红酒绿的后海夜色也还未兴起时,我才有心思认真打量起这座“此城中水际看西山第一绝胜处”的桥来。

明代文人李东阳眼中的“城中第一佳山水”,是否就是眼前的这般光景?我不得而知。我倒是读过跟李东阳同样出身此地的文人纳兰性德笔下的“藕风轻,莲露冷,断虹收。正红窗,初上帘钩。田田翠盖,趁斜阳,鱼浪香浮„„”画卷。然而,对银锭桥而言,仿佛只有在这万木萧瑟的季节,才是它华丽登场的时候。

银锭桥历史悠久,始建于明代,但眼前我所见到的桥是分别于1984年、1990年修复、改建的,时光并不久远,有关的资料也不多:南北向单孔石拱桥,横跨前海后海的细脖处,桥身长8.3米、桥面宽7.9米、桥高4.35米,有镂空云花栏板5块、翠瓶卷花望柱6根,因形似倒置的银锭而得名。桥身正面镌刻的“银锭桥”三字,为曾任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的单士元所题。

银锭桥的举世闻名,据说要归功于那位因写下“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决,不负少年头”的汪精卫。宣统二年二月二十一,汪兆铭、黄树中、罗世勋三人在银锭桥下埋炸弹,欲刺摄政王载沣,未果,三人同时被捕。汪兆铭就此写下了那首《慷慨篇》,银锭桥也因此举世皆知。可惜的是,银锭桥始终保持着玉洁冰清,而汪精卫却晚节不保,成了世人唾弃的大汉奸。

游人似乎对桥头那块写着“银锭观山”四个大字的巨石情有独钟,纷纷靠前留影。不知道他们是否知晓这四字所表述的“西涯八景”之一的美色底蕴。一旁落款的“杨萱庭”几个字,因掉了颜色,不仔细看,很难辨识。这位书法家,曾为瞿秋白、李大钊陵墓书写过碑文。 据说旧时唯有站在平坦的银锭桥上西望,可一览西山浮烟晴翠的如画美景。然而此刻,我无论如何都看不见西山的影子,那远处林立的高楼就是答案。我一直认为,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能多考虑一分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就会多一分迷人的底蕴,多留给后世一笔无价的财富。

桥旁沿后海岸一直延伸出去的林立的各式酒吧,让我想起了那首《什刹海》:“地安门外赏荷时,数里红莲映碧池。好是天香楼上座,酒阑人醉雨丝丝。”不知道清代这位得硕亭先生在写这首竹枝词时,是否曾想到过,有朝一日,天香楼不复存,银锭桥边会开出一溜儿酒肆?

其实,未知本来就难尽想象。白驹过隙,世易时移。桥如此,人生亦然。

听着远处溜冰场上男女老少不时发出的欢声笑语,看着身边这些笑逐颜开的游人,我闭上双眼,做了一次悠长的深呼吸。缠绕心头的落寞,也就丝丝缕缕地淡去„„是啊,人生何须沾染那么多的伤怀和纠结?活在当下,过好每一天,才值得。

伸手抚摸银锭桥上的翠瓶卷花望柱,手心传来一片透心的寒意。此刻的我,却从这透心的寒意中,获得了一份释怀和温暖。

放眼望去,夕阳散尽了最后一抹光辉。

银锭桥,坠入了夜的怀抱。

6.第一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 (3分)

7.文章中引用了大量的古诗词,有何作用?(3分)

8.下列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6分)

A.首段的景物描写既交代了节令、时间和环境,又为全文奠定了清冷、沉重的感情基调。

B.作者认为携手走过银锭桥的情侣们迷信落后,所以对他们的行为不以为然,不屑一顾。

C.银锭桥本是看西山的“第一绝胜处”,现在因为城市建设失去了这个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

D.作者漫步银锭桥,写了桥的过去和现在,桥的一带美景不再,不变的是灯

红酒绿、热闹繁华。

E.作者由“未来难尽想象”感悟到“活在当下,过好每一天,才值得”,文章主旨有点消极。

9.本文在结构上很有特色,试作分析。(4分)

10.“银锭桥历史悠久”一段是什么表达方式?有人说这种表达方式与全文不协调,内容也不可信,请谈谈你的看法。(5分)

(三)、默写。(6分)【任选六空,超过六空,按前六空评分】

11.(1) ,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2) ,鸟倦飞而知还。(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

(4) ,清辉玉臂寒。(杜甫《月夜》)

(5) ______________,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6)落日楼头,_________,江南游子。(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7)见贤思齐焉,_______________。(《论语·里仁》)

(8)__________________,常在于险远。(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14题。(8分)

念奴娇·书东流村壁① 辛弃疾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刬地②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

闻道绮陌③东头,行人长见,帘底纤纤月④。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料得明朝,尊前重见,镜里花难折。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

[注释】①作者年轻时与安徽池州东流的一位女子两情相洽。淳熙五年途经旧地,重访不遇。②划(chàn)地:宋时方言,相当于“无端地”。③绮陌:多彩的大道,宋人多用以指花街柳巷。④纤纤月:形容美人足纤细。

12.辛弃疾,字 。(1分)

13.古人吟诗填词讲究炼字。请就上阕中“又”、“欺”二字选择其一,谈谈它的妙用。(3分)

14.本词的结束句“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历来受到诗评家的推崇。请你说说它妙在何处。(4分)

(五)、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15—19题。(17分)

郑燮,号 ,乾隆元年进士。知范县,爱民如子。绝苞苴,无留牍。公余辄与文士觞咏,有忘其为长吏者。调潍县,岁荒,人相食。燮开仓振贷,或阻之,燮曰:“此何时?俟辗转申报民无孑遗矣,有谴我任之。”发谷若干石令民具领券借给活万余人。上宪嘉其能。秋又歉,捐廉代输。去之曰,悉取券焚之。潍人戴德,为立祠。燮生有奇才,性旷达,不拘小节;于民事则纤悉必周。尝夜出,闻书声出茅屋,询知韩生梦周,贫家子弟也。给薪水助之。韩成进士,有知己之感焉。官东省先后十二载,无留牍,亦无冤民。乞休归,囊橐

萧然,卖书画自给。文宏博雄丽,诗宗范、陆,词尤工妙。书出入当隶中而别开生面。以余事写兰竹,随意挥洒,笔趣横生。其需次春明也,慎郡王极敬礼之。一缣一楮,不独海内宝贵,即外服亦争购之。

15.郑燮,号 ,乾隆元年进士。(1分)

16.解释文中加点词: (4分)

①燮开仓振贷 ( ) ②岁荒,人相食 ( )

③囊橐萧然 ( ) ④诗宗范陆 ( )

17.文中画线句共有三个分句,请依次用“|”划出来。(2分)

发谷若干石令民具领券借给活万余人

1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公余辄与文士觞咏,有忘其为长吏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俟辗转申报民无孑遗矣,有谴我任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根据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话在50字以内介绍郑燮。(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12分)

叙陈正甫《会心集》① 袁宏道 ①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今之人慕趣之名,求趣之似,于是有辨说书画,涉猎古董以为清;寄意玄虚,脱迹尘纷以为远;又其下则有如苏州②之烧香煮茶者。此等皆趣之皮毛,何关神情?

②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当其为童子也,不知有趣,然无往而非趣也。面无端容,目无定睛,口喃喃而欲语,足跳跃而不定,人生之至乐,真无逾于此时者。孟子所谓不失赤子,老子所谓能婴儿,盖指此也,趣之正等正觉③最上乘也。山林之人,无拘无缚,得自在度日,故虽不求趣而趣近之。愚不肖之近趣也,以无品也。品愈卑故所求愈下,或为酒肉,或为声伎,率心而行,无所忌惮,自以为绝望于世,故举世非笑之不顾也,此又一趣也。迨夫年渐长,官渐高,品渐大,有身如梏,有心如棘,毛孔骨节俱为闻见知识所缚,入理愈深,然其去趣愈远矣。

③余友陈正甫,深于趣者也,故所述《会心集》若干卷,趣居其多,不然,虽介若伯夷,高若严光,不录也。噫,孰谓有品如君,官如君,年之壮如君,而能知趣如此者哉!

【注】①陈正甫:时任徽州知府。《会心集》,选编一些古人言行录或诗文的集子。叙,通“序”,为„„作序。②苏州:唐代诗人韦应物任官终于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③正等正觉:正等,即上等。正觉,佛教以达到大彻大悟的境界为正觉。

20.第①段划线句用不同的形象对应“趣”,好在哪里?(2分)

21.对“自以为绝望于世,故举世非笑之不顾也”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以为自己对世事绝望,所以全世界嘲笑他他也不管。

B.自己认为在世上不追求什么了,所以全世界不笑他不管他。

C.自己认为在世上不追求什么了,所以全世界嘲笑他他也不管。

D.自以为自己对世事绝望,所以全世界不笑他不管他。

22.作者认为“得趣”的要则是 (用文中词语回答)。(1分)

23.作者在第②段中列举了三类“趣”,分别是(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

(1)

(2)

(3)

24.文末盛赞“品大”、“官高”、“年长”的陈正甫是“深于趣者”,与前文论述是否矛盾?请结合文章内容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简要评述。(3分)

二 写作 70分

25.作文。

《论语》里这样一句话:“见贤而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要求: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yaoleikaoshi/215970.html

    上一篇:充耳不闻

    下一篇:为什么外阴会黑

    【叙陈正甫答案】相关推荐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