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有船的诗

| 口腔助理医师 |

【www.guakaob.com--口腔助理医师】

关于有船的诗篇一
《中国船(诗歌)》

中国船

——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本 土

历经五千年血与火

穿越八万里雷与电

中国船

从远古的神话中起航

沿着光荣与梦想的航线

劈风斩浪

一路驶来

带着盘古开天的神勇

带着夸父逐日的执着

带着精卫填海的壮烈

带着女娲补天的豪迈

有多少石破天惊

有多少壮丽辉煌

可是

当它驶入近代

驶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水域

帝国主义 封建主义

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

已使它

变得摇摇欲坠

破烂不堪

那是一段血雨腥风的岁月

神州大地

到处是骨瘦如柴的身影

到处是被锁链捆缚的手脚

到处是如狼似蛇的皮鞭

和被皮鞭所抽打的生命

开裂在皮肤上

也开裂在心灵上的

伤痕

困厄与磨难

——笼罩着中国呀

贫瘠与羸弱

——充斥着中国呀

哀伤与辛酸

——写照着中国呀

屈辱与血泪

——浸泡着中国呀

然而

自从漫漫长夜中

嘉兴南湖的一只游船上

开放出

一簇炽烈的火焰

中国船的命运

便一步步发生了改变

从此 从此啊——

以红船领航

中国船

不仅破开了迷雾

找准了航向

而且重整了旗鼓 加大了马力

开始如火如荼百折不挠地

朝着

民族独立 人民解放

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目标

奋勇进击

如今

我们的中国船

已变得硕大而威猛

昂然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民

正在当家作主的喜悦里

创造着自己

和谐幸福的生活

如今

我们的中国船

已变得靓丽而多彩

迅速富强起来的中国人民

正在风云际会的岁月里

描绘着自己

未来发展的蓝图

鲜花铺满锦绣的大地

阳光洒满晴朗的九州

广场上飞溅的喷泉

向历史述说着

什么叫焕然一新蒸蒸日上

节日里升腾的焰火

向世界昭示着

什么叫日新月异地覆天翻

划呀 划呀

快快地划呀——

八千万勇敢的船员们

划呀 划呀

快快地划呀——

十三亿智慧的水手们

而且 而且呀——

要把胜利的歌声

传唱得更响亮 更恢宏

因为在那慷慨激昂的歌声里

蕴藏着

千秋万代的渴盼与憧憬

让我们

伟大的中国船

驶入 繁华胜景的更深处

让我们

辉煌的中国船

驶入 浩瀚春光的更深处

作者姓名:张文喜

作品署名:本 土

作者简况:男,出生于1962 年,研究生学历。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北京创新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石化作协主席团委员,北京市房山区作协副主席,北京龙城诗韵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北京京房国鑫物资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兼策划部经理。

通讯地址: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长虹东路2号

北京京房国鑫物资有限责任公司

邮政编码:102488

联系电话:010—89349828 13611062252

电子邮箱:zhbentu@163.com

关于有船的诗篇二
《净土救生船诗》

净土救生船诗

自世尊悯念群生。随机施化。于一切法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莫如念佛求生净土。乃为长老舍利弗。说西方有世界名极乐。有佛号阿弥陀。因详述其中。种种依正庄严。劝诱众生。发愿往生彼土。由是净土之说兴焉。晋太元时。高僧慧远。结社庐山。与慧永慧持等。一十八人。同修净土之业。而刘遗民为着发愿文。王乔之等。复为念佛三昧诗。自是净土之学。与禅宗并重。信从益众。然诸贤念佛三昧诗。至今尚有流传。余尝读其一二。不过云至哉之念。主心西极。而于佛说净土法门。未能明白指示也。四明有沙门梵琦。着怀净土诗七十七首。其中有云。释迦设教在娑婆。无奈众生浊恶何。欲向涅槃开秘藏。须从净土指弥陀。庶几指破迷津。高登觉岸矣。然其诗亦惟是泛言大意。切指工夫。乃今读澹云上人。净土救生船。自为诗而自为注诗。凡四十八篇。每篇七言四句。而每篇之注。多或数千字。少亦数百字。发明三观圆修之义。提唱事理一心之旨。推而至于执佛从心现。不信西方有佛。执佛西来。不信自心显现。二端皆为邪见。正显事理圆通。可谓深切着明。至详至尽。而其归本在信愿行三门。使人知所入手。又谆谆于持戒之得。犯戒之失。劝孝戒淫。尤为切挚。循此以求净域。真可以一苇杭之矣。余本钝根。于西来大义一无所得。惟尝注金刚经二卷。阐发即住即降伏之旨。颇与他解有殊。上人见而善之。以是诗索序。敬为诵晋支道林诗云。维谓冥津遐。一悟可以航。愿与一切众生沉沦五浊者。同登此大愿船也。

光绪二十有二年太岁在柔兆涒滩夏六月德清曲园居士俞樾撰

No. 1216-B 小叙

不肖愚下凡夫僧宽量。字源海。号澹云。又号西舵。四明鄞县。应氏子。赋性懒戆。幼弃诗书。及长矫。恶尘俗。不与世缘和合。惟慕清凉。欢喜跏趺默坐。邂逅有道之僧伽。咨询无为之妙法。年满二十。决志祝发染衣。入空门而皈依佛海。受具于太白山天童名蓝。皆繇宿树正因。方能感斯胜报。自庆有幸。愿我世世生生。博通儒典而出家为僧。了悟心宗而宏宣正法。咸令见者闻者。皆大欢喜。信受奉行。华严云。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南海佛顶山分宗。蛟川慧寂道场。我

先师觉照和尚。在昔之时。而尝拈云。净业正因。逮将沉没。皆是怀宝迷邦。背真向伪。从其事者。纷如牛毛。具正见者。鲜若麟角。致令上慢之徒。轻忽吾佛之道。悲夫。去古时遥。法久成獘。正道湮微。邪法增炽。人多错解。蹉入邪途。不思净土一门。乃出轮回之捷径。其直如弦。其朗如日。奥旨在于经论之间。不遇明眼启迪。犹若群盲摸象。各说异端。从冥入冥。永缠邪见。可痛惜哉。其时也。(量)志慕宗乘。信而犹豫。再造天童。顶礼于 广昱和尚前。请益楞严七处征心。而

和尚。施以当头一棒。(量)惘然。更施慈悲。反覆开示。然其语虽反覆。义不雷重。悯我恩深。诲我无倦。嗣后

和尚退院。隐迹东湖青山寺。执侍左右。始获见地。乃往诸方参究。拈念佛是谁。参之既久。未能达无生之体。祇坐得清闲香。定中但觉轻安而已。一日携钵来杭。至玉泉与精觉上人同居茅茨。尝阅净土经论。自今观古。彼则钜贤至圣。咸舒藻以为盟。此则觉德鸿儒。尽摛毫而作誓。自兹回向绵续。倡和相寻。诚道德之通衢。常乐之直济也。是以恪遵

师命。惟念六字真言。别无余事。作半偈曰。山中专念佛。足不到人间。课佛之余。常勤思惟。经义所明。诸大菩萨以无所得故。证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后阅大智度论。方晓不舍者。诸法中皆有助道力故。不受者。皆法实相。毕竟空无所得故。如是则庄严门内万行无亏。真如海中一毫不舍。得无所得故。履得一之旨。豁尔消疑。所以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而道成。若得一万邪灭矣。若得一万事毕矣。宽量底下凡夫。穷陬晚学。罔通元义。素鄙空谈。回忆古人。当言而惧。发言而忧。念之及此。惭愧叠生。故我末法钝根。惟崇一心念佛。是以重实而不重虚。贵行而不贵说。涉有而不住有。行空而不证空。从小善而积殊功。仗微因而成大果。静溯圆顶具戒之后。理上未能相应之时。遂阅楞严各家注释。复舍注释。而静中观照经文。渐渐悟入。波水动静之源。真妄虚实之理。距知大哉楞严。至哉妙用。为南阎浮提清净音闻教体。不可得而思议者。其惟是经欤。普愿后来行道之人。始穷楞严。而终归于一心念佛。信愿相资。决定得生净土。还须严净毗尼。莫贪兔角名闻。龟毛利养。是为最要。安居既久。玉泉重运土木。移白沙泉护国寺而住入夏。细阅永明宗镜录。唯心诀。心赋。万善同归等书。至纵然未明道眼。也须成就净身。(量)豁然击节云。此竟契末世行人因地。即作偈曰。三业皎洁净身成。诸善回向资净因。钝根著相求菩提。坚信愿行获往生。尝诵口中。繇斯信愿弥坚。密密持名。转第一义谛于口轮。喻如钟之受杵。愈击愈鸣。愈叩愈莫能掩。如风行空不窒塞。放去收来得自在。君不见。香象渡河步步截流。狮子踞地频频返掷。凡先后栖息养闲之处。每触逆顺爱憎之境。必以此一句佛号为前锋。覆军杀将。亦不知其几矣。辛卯之夏。幻质失调。精神疲倦。于梦寐间。发现赤白莲华。光明晔晔。倏然气慡神清。一心念佛。密密不辍。甲午之秋。再移南山六通兰若。影不出山。立愿敬写华严经。功圆回向。滋润莲根永固。于是顿忘肤见。既竭心思。得净土诗凡四十八篇。广搜博采。各种经论。于神会中。默相孚契。符合净土者。汇纂注解。目之曰。净土救生船。自谓举六字而摄无边教海。立一理而收无尽真诠。一一标宗。重重引证。普令眠云立雪之人。栖心净土。遂使究理探玄之者。尽入圆宗。故我普为群灵。敬述兹集。仰凭佛眼。证此微诚。回向菩提。乞求加被。惟愿法界众生。乘此救生船。同出六道沉沦苦海。同游四土九品果海。是知紫金台上身登而本愿非虚。白玉毫中神化而一心自庆。所愿同见弥陀。同悟无生。同化含识。同证妙觉自恧福德俱薄。未可流通。时有徐孝廉莲臣先生谓(量)曰。尝闻药无贵贱。启病者良。法无精粗。救时为要。何故秘此不传。上人于法有悭心乎。(量)默然无语。徐孝廉怂恿付诸梨枣。谓此四十八章。详细诠注。遇明眼人。自知一片真实苦心。苟能枉者直之。邪者正之。疑者决之。迷者悟之。尽大地人。于一念中。同得念佛三昧。共证菩提。不亦伟欤。

光绪丙申岁仲春月丁丑日自序

No. 1216-C 观记

湖濵墓庐假息。屡辱枉顾。开我心胸。感佩无已。举天下醉生梦死。颠倒沉溺于利欲之中。儒教既绝。佛法亦衰。仆求学儒者而不可得。求学佛者而得上人焉。今观上人所著净土救生船。洞彻佛性。甚盛甚盛。

光绪二十二年九月二十六日富阳夏震武记

No. 1216-D 题词

西来大义演诗篇。岂是寻常文字缘。净域难求超度筏。婆心为设救生船。同游阿耨多罗地。自证虚灵不昧天。愧我钝根难索解。老来犹是滞言诠。

丙申之冬十月既望曲园居士俞樾再题于南山右台仙馆之归真室时年七十有六 No. 1216 净土救生船诗 四明鄞东沙门 宽量源海 集 境缘顺逆妄中邪。见地分明认本家。洞彻春风先及第。佛前受职记名华。 蕴素精神心最灵。宛然有佛寂惺惺。惺惺寂寂常光照。寂寂惺惺净土宁。 群生瘦死入囚牢。立志挺身效昔豪。滞相着空皆过害。叮咛反覆劝同袍。 念佛一心顿教门。无边经义摄归元。而今印合西飞日。先谢娑婆世所尊。 单方一味胜名医。功效超群宛若仙。定数分明相续念。弥陀是有救生船。 弥陀流出自心田。修道还须修德全。空有果然无妨阂。去来何用救生船。 梅花带雪笑吟歌。莫绊娑婆五浊窠。慈父弥陀原自性。频将四字忆心窝。 万汇虽分一念删。莲宗微妙即元关。洪名念到无心处。三界横超去复还。 七日执持心不乱。善根福德出乾坤。该罗四教行人妙。惟在当人一口吞。 魔佛境中莫妄谓。禅宗净土两相推。参禅原不立生佛。净土圆成佛定来。 一句顶来一句随。一声连续一声追。分明直指原无二。除却弥陀更有谁。 生入无生生净土。易行独妙赞功多。但教一心能忆念。孩童呼母出娑婆。 一念圆彰四土严。无生国里记名签。厌忻舍取原无碍。佛语当机妙独占。 信愿行三如鼎足。往生标准正因缘。吾非狮儿从空透。真实方归极乐天。 十方诸佛赞无穷。东土始宗谢远公。莲漏东林传往事。而今希望旧家风。 具缚凡夫业障多。全凭四字转心窝。慈悲慧日能除暗。得失居然在刹那。 吼石鞭尸上古传。自心懵憧入傍偏。迷人不识邪魔惑。佛孔衰残世运迁。 单提六字具三门。善导遗风千古存。专杂两途须仔细。打成一片见慈尊。

名字僧家不是僧。经论教理学何曾。因循饕餮为能事。老死临头受战兢。 尸罗严净自操持。证入菩提戒为基。受者固多依者少。犯人地狱堕无疑。 从来淫泆罪如山。失却人身万劫难。秽语邪言须切戒。一生清净自心安。 人间善事孝为先。割爱辞亲最可怜。罔极深恩还未报。椿萱共渡救生船。 佛与众生同体性。莫言食肉养精神。夭亡多病前因报。戒杀放生习至仁。 死生老病岂能期。十二因缘缘起时。早办临行归去计。净身口意植根基。 博学高闲与俗违。一心正念有神威。严身进道伽陀药。依此修成弹指归。 福慧原来宜兼修。祇须但向静中求。慈心利物仁为本。结果还归乐土游。 思专想寂发心华。一句当机达本家。七种胜因推念力。而今救取老丹霞。 弥陀愿力妙无穷。归命之人入化工。游子还家重检点。华开黄白与青红。 愿生彼国志坚强。念极而空达故乡。动念即时生净土。水清月现见心王。 应知龙树论三观。选优陀那乐可嘉。从此我心归着处。他年报满育莲华。 此方浊世苦娑婆。彼土莲邦快乐多。偏指境缘为较量。升沈美恶莫蹉跎。 念佛正信志不忘。群经显示放慈光。往生事迹如沙数。历历分明载典章。 五浊乱时唤奈何。释迦说法振昏波。而今达本还乡去。亲见慈悲我佛陀。 净土原来权实收。拟谈权设昧珠渊。弥陀不异遮那体。万里无云月正圆。 就路还家盗杀盗。妄中念念显真如。求生不乖无生法。生法全归心卷舒。 寿量光明无等伦。圆融中道便相亲。何须更觅安心法。事理同收念佛人。 不染尘劳志出群。真机非友岂能闻。痴空妄说离名字。名字先锋扫万军。 高声念佛妙如何。无念之言歧路多。瓦砾真珠圆一悟。秋天明月照山河。 疑情扫尽绝三疑。裂破四关坚自持。未到命终先备死。有缘辅道念相资。 八功德水注华间。到此令人惑业删。亿劫轮回生死脱。感应佛力有相关。

悟后方知正好修。列宗诸老语全周。圆人信口弥陀唱。扭转沩山水牯牛。 闻道西方乐益多。舌轮微妙转弥陀。念多念少须相契。字字分明仔细磨。 一句弥陀信口呼。一轮明月映西湖。而今一着通消息。拍手高歌称丈夫。 土净方知生死空。了明心地获圆通。质直中间无委曲。双忘净秽显双融。 净土易生理现成。往生终不乖无生。度生证入无生忍。究究无生八地行。

古人痛䇿有三方。刻骨镂肌誓不忘。百炼千椎成铁汉。堂堂得志驾慈航。

人人正好念弥陀。亲切无如自琢磨。磨得本心如朗月。灵光托质藕华窝。

经文无字袈裟白。沥血剖心愿不捐。回向菩提生净土。大家齐上救生船。

关于有船的诗篇三
《净土救生船诗》

净土救生船诗.txt生活是过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放得下的是曾经,放不下的是记忆。无论我在哪里,我离你都只有一转身的距离。净土救生船诗   序  自世尊悯念群生。随机施化。于一切法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莫如念佛求生净土。乃为长老舍利弗。说西方有世界名极乐。有佛号阿弥陀。因详述其中。种种依正庄严。劝诱众生。发愿往生彼土。由是净土之说兴焉。晋太元时。高僧慧远。结社庐山。与慧永慧持等。一十八人。同修净土之业。而刘遗民为着发愿文。王乔之等。复为念佛三昧诗。自是净土之学。与禅宗并重。信从益众。然诸贤念佛三昧诗。至今尚有流传。余尝读其一二。不过云至哉之念。主心西极。而于佛说净土法门。未能明白指示也。四明有沙门梵琦。着怀净土诗七十七首。其中有云。释迦设教在娑婆。无奈众生浊恶何。欲向涅槃开秘藏。须从净土指弥陀。庶几指破迷津。高登觉岸矣。然其诗亦惟是泛言大意。切指工夫。乃今读澹云上人。净土救生船。自为诗而自为注诗。凡四十八篇。每篇七言四句。而每篇之注。多或数千字。少亦数百字。发明三观圆修之义。提唱事理一心之旨。推而至于执佛从心现。不信西方有佛。执佛西来。不信自心显现。二端皆为邪见。正显事理圆通。可谓深切着明。至详至尽。而其归本在信愿行三门。使人知所入手。又谆谆于持戒之得。犯戒之失。劝孝戒淫。尤为切挚。循此以求净域。真可以一苇杭之矣。余本钝根。于西来大义一无所得。惟尝注金刚经二卷。阐发即住即降伏之旨。颇与他解有殊。上人见而善之。以是诗索序。敬为诵晋支道林诗云。维谓冥津遐。一悟可以航。愿与一切众生沉沦五浊者。同登此大愿船也。  光绪二十有二年太岁在柔兆涒滩夏六月德清曲园居士俞樾撰  No. 1216-B 小叙  不肖愚下凡夫僧宽量。字源海。号澹云。又号西舵。四明鄞县。应氏子。赋性懒戆。幼弃诗书。及长矫。恶尘俗。不与世缘和合。惟慕清凉。欢喜跏趺默坐。邂逅有道之僧伽。咨询无为之妙法。年满二十。决志祝发染衣。入空门而皈依佛海。受具于太白山天童名蓝。皆繇宿树正因。方能感斯胜报。自庆有幸。愿我世世生生。博通儒典而出家为僧。了悟心宗而宏宣正法。咸令见者闻者。皆大欢喜。信受奉行。华严云。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如来欢喜。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南海佛顶山分宗。蛟川慧寂道场。我先师觉照和尚。在昔之时。而尝拈云。净业正因。逮将沉没。皆是怀宝迷

邦。背真向伪。从其事者。纷如牛毛。具正见者。鲜若麟角。致令上慢之徒。轻忽吾佛之道。悲夫。去古时遥。法久成獘。正道湮微。邪法增炽。人多错解。蹉入邪途。不思净土一门。乃出轮回之捷径。其直如弦。其朗如日。奥旨在于经论之间。不遇明眼启迪。犹若群盲摸象。各说异端。从冥入冥。永缠邪见。可痛惜哉。其时也。(量)志慕宗乘。信而犹豫。再造天童。顶礼于广昱和尚前。请益楞严七处征心。而和尚。施以当头一棒。(量)惘然。更施慈悲。反覆开示。然其语虽反覆。义不雷重。悯我恩深。诲我无倦。嗣后和尚退院。隐迹东湖青山寺。执侍左右。始获见地。乃往诸方参究。拈念佛是谁。参之既久。未能达无生之体。祇坐得清闲香。定中但觉轻安而已。一日携钵来杭。至玉泉与精觉上人同居茅茨。尝阅净土经论。自今观古。彼则钜贤至圣。咸舒藻以为盟。此则觉德鸿儒。尽摛毫而作誓。自兹回向绵续。倡和相寻。诚道德之通衢。常乐之直济也。是以恪遵师命。惟念六字真言。别无余事。作半偈曰。山中专念佛。足不到人间。课佛之余。常勤思惟。经义所明。诸大菩萨以无所得故。证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后阅大智度论。方晓不舍者。诸法中皆有助道力故。不受者。皆法实相。毕竟空无所得故。如是则庄严门内万行无亏。真如海中一毫不舍。得无所得故。履得一之旨。豁尔消疑。所以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而道成。若得一万邪灭矣。若得一万事毕矣。宽量底下凡夫。穷陬晚学。罔通元义。素鄙空谈。回忆古人。当言而惧。发言而忧。念之及此。惭愧叠生。故我末法钝根。惟崇一心念佛。是以重实而不重虚。贵行而不贵说。涉有而不住有。行空而不证空。从小善而积殊功。仗微因而成大果。静溯圆顶具戒之后。理上未能相应之时。遂阅楞严各家注释。复舍注释。而静中观照经文。渐渐悟入。波水动静之源。真妄虚实之理。距知大哉楞严。至哉妙用。为南阎浮提清净音闻教体。不可得而思议者。其惟是经欤。普愿后来行道之人。始穷楞严。而终归于一心念佛。信愿相资。决定得生净土。还须严净毗尼。莫贪兔角名闻。龟毛利养。是为最要。安居既久。玉泉重运土木。移白沙泉护国寺而住入夏。细阅永明宗镜录。唯心诀。心赋。万善同归等书。至纵然未明道眼。也须成就净身。(量)豁然击节云。此竟契末世行人因地。即作偈曰。三业皎洁净身成。诸善回向资净因。钝根著相求菩提。坚信愿行获往生。尝诵口中。繇斯信愿弥坚。密密持名。转第一义谛于口轮。喻如钟之受杵。愈击愈鸣。愈叩愈莫能掩。如风行空不

窒塞。放去收来得自在。君不见。香象渡河步步截流。狮子踞地频频返掷。凡先后栖息养闲之处。每触逆顺爱憎之境。必以此一句佛号为前锋。覆军杀将。亦不知其几矣。辛卯之夏。幻质失调。精神疲倦。于梦寐间。发现赤白莲华。光明晔晔。倏然气慡神清。一心念佛。密密不辍。甲午之秋。再移南山六通兰若。影不出山。立愿敬写华严经。功圆回向。滋润莲根永固。于是顿忘肤见。既竭心思。得净土诗凡四十八篇。广搜博采。各种经论。于神会中。默相孚契。符合净土者。汇纂注解。目之曰。净土救生船。自谓举六字而摄无边教海。立一理而收无尽真诠。一一标宗。重重引证。普令眠云立雪之人。栖心净土。遂使究理探玄之者。尽入圆宗。故我普为群灵。敬述兹集。仰凭佛眼。证此微诚。回向菩提。乞求加被。惟愿法界众生。乘此救生船。同出六道沉沦苦海。同游四土九品果海。是知紫金台上身登而本愿非虚。白玉毫中神化而一心自庆。所愿同见弥陀。同悟无生。同化含识。同证妙觉自恧福德俱薄。未可流通。时有徐孝廉莲臣先生谓(量)曰。尝闻药无贵贱。启病者良。法无精粗。救时为要。何故秘此不传。上人于法有悭心乎。(量)默然无语。徐孝廉怂恿付诸梨枣。谓此四十八章。详细诠注。遇明眼人。自知一片真实苦心。苟能枉者直之。邪者正之。疑者决之。迷者悟之。尽大地人。于一念中。同得念佛三昧。共证菩提。不亦伟欤。  光绪丙申岁仲春月丁丑日自序  No. 1216-C 观记  湖濵墓庐假息。屡辱枉顾。开我心胸。感佩无已。举天下醉生梦死。颠倒沉溺于利欲之中。儒教既绝。佛法亦衰。仆求学儒者而不可得。求学佛者而得上人焉。今观上人所著净土救生船。洞彻佛性。甚盛甚盛。  光绪二十二年九月二十六日富阳夏震武记  No. 1216-D 题词  西来大义演诗篇。岂是寻常文字缘。净域难求超度筏。婆心为设救生船。同游阿耨多罗地。自证虚灵不昧天。愧我钝根难索解。老来犹是滞言诠。  丙申之冬十月既望曲园居士俞樾再题于南山右台仙馆之归真室时年七十有六  No. 1216  净土救生船诗  四明鄞东沙门 宽量源海 集  境缘顺逆妄中邪。见地分明认本家。洞彻春风先及第。佛前受职记名华。  蕴素精神心最灵。宛然有佛寂惺惺。惺惺寂寂常光照。寂寂惺惺净土宁。  群生瘦死入囚牢。立志挺身效昔豪。滞相着空皆过害。叮咛反覆劝同袍。  念佛一心顿教门。无边经义摄归元。而今印合西飞日。先谢娑婆世所尊。  单方一味胜名医。功效超群宛若仙。定

数分明相续念。弥陀是有救生船。  弥陀流出自心田。修道还须修德全。空有果然无妨阂。去来何用救生船。  梅花带雪笑吟歌。莫绊娑婆五浊窠。慈父弥陀原自性。频将四字忆心窝。  万汇虽分一念删。莲宗微妙即元关。洪名念到无心处。三界横超去复还。  七日执持心不乱。善根福德出乾坤。该罗四教行人妙。惟在当人一口吞。  魔佛境中莫妄谓。禅宗净土两相推。参禅原不立生佛。净土圆成佛定来。  一句顶来一句随。一声连续一声追。分明直指原无二。除却弥陀更有谁。  生入无生生净土。易行独妙赞功多。但教一心能忆念。孩童呼母出娑婆。  一念圆彰四土严。无生国里记名签。厌忻舍取原无碍。佛语当机妙独占。  信愿行三如鼎足。往生标准正因缘。吾非狮儿从空透。真实方归极乐天。  十方诸佛赞无穷。东土始宗谢远公。莲漏东林传往事。而今希望旧家风。  具缚凡夫业障多。全凭四字转心窝。慈悲慧日能除暗。得失居然在刹那。  吼石鞭尸上古传。自心懵憧入傍偏。迷人不识邪魔惑。佛孔衰残世运迁。  单提六字具三门。善导遗风千古存。专杂两途须仔细。打成一片见慈尊。  名字僧家不是僧。经论教理学何曾。因循饕餮为能事。老死临头受战兢。  尸罗严净自操持。证入菩提戒为基。受者固多依者少。犯人地狱堕无疑。  从来淫泆罪如山。失却人身万劫难。秽语邪言须切戒。一生清净自心安。  人间善事孝为先。割爱辞亲最可怜。罔极深恩还未报。椿萱共渡救生船。  佛与众生同体性。莫言食肉养精神。夭亡多病前因报。戒杀放生习至仁。  死生老病岂能期。十二因缘缘起时。早办临行归去计。净身口意植根基。  博学高闲与俗违。一心正念有神威。严身进道伽陀药。依此修成弹指归。  福慧原来宜兼修。祇须但向静中求。慈心利物仁为本。结果还归乐土游。  思专想寂发心华。一句当机达本家。七种胜因推念力。而今救取老丹霞。  弥陀愿力妙无穷。归命之人入化工。游子还家重检点。华开黄白与青红。  愿生彼国志坚强。念极而空达故乡。动念即时生净土。水清月现见心王。  应知龙树论三观。选优陀那乐可嘉。从此我心归着处。他年报满育莲华。  此方浊世苦娑婆。彼土莲邦快乐多。偏指境缘为较量。升沈美恶莫蹉跎。  念佛正信志不忘。群经显示放慈光。往生事迹如沙数。历历分明载典章。  五浊乱时唤奈何。释迦说法振昏波。而今达本还乡去。亲见慈悲

我佛陀。  净土原来权实收。拟谈权设昧珠渊。弥陀不异遮那体。万里无云月正圆。  就路还家盗杀盗。妄中念念显真如。求生不乖无生法。生法全归心卷舒。  寿量光明无等伦。圆融中道便相亲。何须更觅安心法。事理同收念佛人。  不染尘劳志出群。真机非友岂能闻。痴空妄说离名字。名字先锋扫万军。  高声念佛妙如何。无念之言歧路多。瓦砾真珠圆一悟。秋天明月照山河。  疑情扫尽绝三疑。裂破四关坚自持。未到命终先备死。有缘辅道念相资。  八功德水注华间。到此令人惑业删。亿劫轮回生死脱。感应佛力有相关。  悟后方知正好修。列宗诸老语全周。圆人信口弥陀唱。扭转沩山水牯牛。  闻道西方乐益多。舌轮微妙转弥陀。念多念少须相契。字字分明仔细磨。  一句弥陀信口呼。一轮明月映西湖。而今一着通消息。拍手高歌称丈夫。  土净方知生死空。了明心地获圆通。质直中间无委曲。双忘净秽显双融。  净土易生理现成。往生终不乖无生。度生证入无生忍。究究无生八地行。  古人痛

关于有船的诗篇四
《小小的船 诗四首》

小 小 的 船

叶圣陶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纸 船

——寄母亲 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 在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在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生活的颜色

一个小朋友问我,生活是什么颜色? 有时是闪闪桂冠的银色

有时是长夜漫漫的黑色

有时是飞腾火焰的红色

有时是阴霾天空的灰色

有时是浩瀚大海的蓝色

有时是无垠沙漠的黄色

有时是夏日森林的绿色

有时是黄昏薄暮的紫色

……

我无法告诉你生活是什么颜色 我不能想象生活只是单一的颜色 它旋转着,旋转着向前

闪射着灿烂的彩色

月之故乡

彭邦桢

天上一个月亮 水里一个月亮

天上的月亮在水里 水里的月亮在天上 低头看水里 抬头看天上

看月亮,思故乡 一个在水里 一个在天上

关于有船的诗篇五
《古诗文名句--舟船 花 鸟》

2010中考必备古诗词名句分类荟萃作者:佚名 古诗文名句--舟船 花 鸟

古诗文名句--舟船

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2、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清张继《枫桥夜泊》

5、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古诗文名句--花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5、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古诗文名句--鸟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

4、春眠不知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5、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晋陶渊明《饮酒》

古诗词名句—风 雨 雪 黄河 长江

古诗文名句--风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汉曹操《观沧海》

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元马致远《秋思》

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4、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宋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古诗文名句--雨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杜牧《清明》

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唐杜甫《春夜喜雨》

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唐僧志安《绝句》

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古诗文名句--雪

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高适《别董大》

2、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4、明月照积雪,北风劲且哀。南北朝谢灵运《岁暮》

5、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唐李颀《古从军行》

古诗文名句--黄河

1、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无涯。唐刘禹锡《浪淘沙》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唐王之涣《登鹳鹊楼》

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

5、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唐王之涣《凉州词》

古诗文名句--长江

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唐杜甫《登高》

2、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唐刘长卿《秋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3、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古诗文名句--月 日 春 夏

古诗文名句--月

1、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2、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唐李白《关山月》

3、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4、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唐王建《十五望月》

5、月明松间照,青泉石上流。唐王维《山居秋暝》

古诗文名句--日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唐王之涣《登鹳鹊楼》

4、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唐杜甫《后出塞之二》

5、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唐刘禹锡《竹枝词》

古诗文名句--春

1、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2、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3、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唐韩愈《初春小雨》

4、一百里间春似海,孤城掩映万花中。清谭嗣同《豳州》

5、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唐白居易《永丰坊园中垂柳》

古诗文名句--夏

1、满园菜花开向夏,一双蝴蝶飞向空。宋朱翌《南屏》

2、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老残游记》

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5、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宋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古诗文名句--秋 冬

古诗文名句--秋

1、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唐李白《秋歌》

3、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唐李贺《雁门太守行》

4、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汉曹操《观沧海》

5、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南唐李煜《相见欢》

冬天已经到来了,冬天是一个寒冷但又浪漫的季节,所以中国古今有不少描写冬天的诗句,而这些流传下来的有关冬天的诗,唐朝竟占了二分之一,这确实是一个奇特现象,或许是因为较多唐代诗人喜欢冬天吧。

唐朝诗人流传下来的描写冬天诗句: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唐·李白《北风行》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唐·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唐·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一》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唐·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唐·李白《将进酒》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唐·杜甫《野望》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霄。--唐·杜甫《阁夜》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唐·杜甫《公安县怀古》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唐·杜甫《对雪》

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唐·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唐·杜甫《兵车行》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唐·杜甫《小至》

其余七匹亦殊绝,迥若寒空杂霞雪。--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唐·王维《老将行》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牖:窗户。风惊竹:风中带雪,打在竹上,发出沙沙的响声。)--唐·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平。--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唐·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庭霰:落在庭院里的雪花。)--唐·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当春天地争奢华,洛阳园苑尤纷拏。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唐·韩愈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两句写雪花纷飞的景象。)--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咽:泉水因冰冻而流动不畅,因以呜咽来形容。吟:歌吟。)--唐·刘驾《苦寒吟》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四首之三》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卢纶《送李端》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白居易《长恨歌》

斜阳疏竹上,残雪乱山中。--唐·韩翃《褚主簿宅会毕庶子钱员外郎使君》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严冬不肃杀,何以见阳春。----唐·吕温《孟冬蒲津关河亭作》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唐·孟郊《苦寒吟》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唐·元稹《南秦雪》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唐·白居易《夜雪》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唐·刘驾《苦寒吟》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的《问刘十九》

关于有船的诗篇六
《泊船瓜洲 古诗》

泊船瓜洲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1、了解作者王安石

2、了解本诗写作背景

3、读准间、还、数、重、只、泊六个多音字

4、能够有感情朗读诗歌

过程和方法:1、通过想象,感受作者家乡的美景

2、通过对比感受“绿”字的好处

3、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重点:1、读准六个多音字的字音

2、了解作者王安石为什么与南京会有那么浓厚的感情

教学难点:1、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哪位同学能说说你是如何理解家乡这个词语的

生:生我养我的地方

师:家乡就是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也是我们成长的地方。那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家乡呢?

生: 师:看得出来你很热爱你的家乡是么?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对于那些在外漂泊在外的游子来说,家乡这个词语又赋予了一层特殊的含义。那同学们,现在小组讨论一下,你们组都知道哪些关于思乡的诗句呢?看哪个组积累的最多。

生: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古代诗歌是中国古典文化的艺术瑰宝,仅仅二十八个字就可以把作者那浓浓的思乡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从这些诗句当中我们都能体会到浓浓的思乡之情和那些淡淡的乡愁。乡愁在余光中的眼中是那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在李白的眼里是那一轮皎洁的明月,乡愁到了张籍的笔下是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得家书,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入王安石的诗作,看一看王安石是如何表达他的思乡之情的。现在请同学们自读两遍课文

二、初读课文介绍作者

现在哪位同学能说一说你对王安石有什么新的了解么

生:王安石字介普,号半山,生1021-1086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王安石虽出生在江西但生长在南京。南京是他的第二故乡。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少年时代聪颖好学。他的诗歌散文都很出色,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师:你说的可真不错,老师发现同学们不仅学会了查阅资料,而且还会在资料中提取有用的信息。相信这些信息对我们今天的学习一定会很有帮助的。王安石不仅年幼聪颖,而且曾两度出任当朝宰相。

三解课题,介绍写作背景

现在跟老师一起齐读课题泊船瓜洲 那同学们知道泊的意思么(停)那课题的意思就是把船停在了瓜州。那作者为什么会把船停在瓜州呢?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生:这首诗作者在第二次赴任宰相的途中的时候书写的。

师:作者此次进京赴任途径瓜州,所以把船停在了瓜州。那作者把船停在瓜州后又发生了哪些事呢?再读两遍

四、强调字音

下面谁能给大家读一读这首诗。 你读的可真棒,这首诗中一共有6个多音字,你全部都读对了。真棒。那你能说说都是哪六个多音字么?那谁能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再来给大家读一读呢?那现在老师再给大家读一遍,大家仔细听。注意那些字的字音。那谁能说说你为什么要读jiàn呢

生:因为表示间隔所以读间

师:对,间在这里表示间隔的意思。那只为什么会读作三声呢?只只有在表示数量的时候才能读作一声,其余都读作三声。那老师还有一块不明白那这数重山又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诗人表达的是有很多高山而不是在那数数,不是动作。而重表达的是很多而不是很重,所以就是数重山。而还是表示作者返还故乡,而不是还有的意思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那老师可要考考大家了,大家知道这一水指的是那一水么 生 长江

师 指的就是长江。那与瓜州有着一水之隔的是哪呢?那诗人隔江远眺还看见了什么呢 生:钟山

师:钟山就是诗人家乡的紫金山。那同学们再来读一下这句话,思考一下你觉得作者此时觉得他离家乡是远还是近

生:我觉得近 作者说的是只隔 还有仅一水

师:在作者眼中长江不过是仅仅一水,而紫金山也不过只是隔着几道山而已所以你觉得很近对么,就到了。那为什么在诗人眼中却是近在咫尺呢

生:因为思念

师:因为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使他想迫切的回到家乡,对不对。此刻他人在途中却心系家乡。四:思乡原因

大家知道诗人为何对南京有如此深厚的感情么

生:因为是他的家乡

师:对王安石的青年时代都是在南京度过的。他曾三次任南京知府,他的父母去世后他也曾两度在南京守孝。王安石与南京有着难舍难分的情缘。他曾在这里埋心苦读,树立远大志向。他也曾在这里收徒讲学留下千古流传的佳作。甚至他还在这里进行改革给百姓带来希望。那孩子,南京对于王安石还仅仅是居住的家乡么

生:不是 是鉴证他成长的地方

五、讲解重点词,体会思乡情

师,让我们再来读一下这句诗体会一下作者与南京不舍的情谊。

师:那现在同学们闭上双眼展开想象。让我们跟随王安石一起去到他那美丽的家乡看一看。此刻皓月当空,微风拂面。作者隔江远眺,看到了家乡南京和那美丽的紫金山。此刻诗人的心儿早已飞回到故乡。故乡的美景仿佛宛在眼前。那江南会是怎样的一种美景呢?诗人此刻眼前会出现怎样的一幅美好画面呢

生:

师:我们之前还学过忆江南这首词,那忆江南是怎样描写江南美丽的风景的呢?那王安石是怎样描写美丽的江南风景呢?

生:春风又绿江南岸 那同学们知道这句诗中的哪个字有一个流传千古的小故事么

生:绿

师:对就是绿字。作者曾写过春风又到江南岸 春风又过江南岸 那现在同学们仔细读三遍这三句诗,然后小组讨论一下你们组觉得那句诗最后,为什么

生: 师:绿字可以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对么 那到字为什么不好呢 看不出江南的美景是么 那过字呢 表现不出诗人此刻迫切想回到家乡的急切心情对么那现在请同学们再读两遍这句诗体会一下绿字好在哪。那让我们再来读两遍这首诗体会一下作者描绘的家乡的美丽

景色 那作者写景就真的只是为了写景么?

生:不是 师:那是为了什么呢?生:抒情

师:那你都从哪句话中体会到作者抒发的思乡之情呢

生:

师:原本山高水长的距离也被作者看似近在咫尺。那无情的春风都知道一年一度的再次返还到家乡吹绿江南的风景,而作者呢却不知道何时再能返还到故乡。同学们再读两遍这句诗,体会一下又何时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师:那同学们都从哪些词语中能体现到作者那浓浓的思乡之情

生:一水 只隔 何时还一个又字融情于景,把诗人难以排遣的忧愁书写的淋漓尽致。何时二字是诗人发自肺腑的一声叹息,诗意忧思深切格调分外悲凉请同学们再来读一下最后一句,体会一下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看到明月老师不禁想起李白那句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李白通过明月表达了自己的思乡情。那王安石又通过明月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生:思乡之情 师:作者欲回不能,欲罢不休对么? 今日明月照我去,那明月又何时能照我还呢那同学们还知道哪些通过月亮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的诗句呢

生:月落乌啼霜满天。。。。。。

师:诗人都通过月亮抒发了自己的离愁别绪,通过那一轮明月就能够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抒发的淋漓尽致,这可以体现出古诗那无限得魅力。那作者也通过月亮抒发了自己的淡淡的忧愁。那这淡淡的忧愁又来源于哪呢?谁能联系一下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生:官场险恶,王安石第一次任宰相推行变法,得罪很多人,怕再次被贬。

师:这里不仅包含了诗人的无奈,还有对前的担忧。仕途险恶,吉凶难猜,所以诗人满心忧愁。再读。那同学们想一想,作者思念家乡,除了会留恋家乡的美景还可能会留恋什么呢? 生:家乡的亲人

师:对作者此时还深深的思念一个人,王安石此次赴任,他的儿子已经病重。诗人在夫人一年后他的儿子就去世了。所以此时作者是多么迫切的希望能够早日回到故乡与儿子团聚啊。同学们让我们再来读一下全诗。体会一下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这首诗歌我们就先学习到这里,那现在谁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加入你的感情在为大家读一读。那谁还能再读出点韵味呢?

下课后同学们同学们把这首诗改写成一个小短文。或者写一写学完这首诗歌后你的收获。

关于有船的诗篇七
《诗两首 纸船》

《冰心诗四首》(母亲,纸船,成功的花,嫩绿的芽儿)导学案

一 教学目的:

1. 了解冰心诗歌的特点2. 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和人生哲理.

3. 通过欣赏优美诗文,激发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二 教学重点,难点:

1. 体会诗中抒发的情感及感悟人生哲理.

2. 朗读并背诵四首诗.3. 诗中丰富的想象,奇妙的构思,凝练的语言的把握则是难点

三 教具和教学手段

以读开路,导学案引领,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究

第一课时

一、学前预习准备:

1、填空:

⑴冰心,原名 ,现代著名 , ,著有 、 等。

2、字词

巢( )里 叠( )成 惊羡( ) 妄( )弃 嫩( )绿

珍( )重 浸( )透 倘( )若

3、你能结合对四首诗歌的赏读品味,说出每首诗里所运用的比喻吗?

4、补充《纸船 寄母亲》写作背景:

1923年求,冰心赴美留学,海浪滔滔,天风卷吹,诗人坐在一艘颠簸在太平洋的油轮上,

远离亲人,驶入陌生的国度。不知何时回到亲人的怀抱,诗人因强烈思念故国,亲人,越发

孤独,惆怅。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回忆赞美母亲的诗句,歌曲。(写几个)

二,下面,让我们共同来交流一下同学们预习的成果。

提示:基础字词方面和课前查阅到的有关冰心生平创作的有关资料,上黑板板演或脱稿口述

交流。

【默写区域】:1字词:

2、文学常识:

3、默写课文: 三,诵读诗歌,体味感情。

1、学生们用心体会本首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2、在文中用铅笔划出诗歌中你认为应

该重读的词语。3、根据自己的理解尝试着感情朗读。

四,品位语言,探究问题

1、体味“躲”“从来”“留着”“一只一只”的妙处,写出自己的看法。

2、你觉得这两首诗里面还有哪些词用得很好,也可以写下来,谈谈体会。

3、作者叠纸船的时候为什么含着泪?为什么除了爱还有悲哀?

五、比较鉴赏,感情诵读

1、《母亲》和《纸船 寄母亲》都是母爱主题,仔细品味和辨析这两首诗,你能找出其中微

妙的区别吗,先写下来,准备交流。

第一首的情感侧重于:

第二首的情感侧重于: 2、你能读出这两种不同的情感吗,试一试。

六,拓展延伸: 1、《纸船 寄母亲》这首诗歌是借助具体的形象来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来抒发你对父母的爱。 自主练笔,准备课上交流,教师进行点拨。例,我从不肯乱花一分钱,总是留着留着,在母亲节来临之时,为母亲捎上一支康乃馨,„„(流星、月亮、千纸鹤等)

2、阅读泰戈尔的《母亲》,完成1~7题

母亲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只在我游戏中间

有时似乎有一段歌调在我玩具上回旋,

是她在晃动我的摇篮时所哼的那些歌调。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但是当初秋的早晨

合欢花香在空气中浮动,

庙里晨祷的馨香向我吹来像母亲一样的气息。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

只当我从卧室的窗里外望悠远的蓝天,

我觉得我母亲凝注在我脸上的眼光

布满了整个天空。

1、诗中反复说“我不记得我的母亲”,有什么好处?

2、诗中写母亲的记忆,写了哪三个片断?

⑴ ⑵ ⑶

3、你怎样理解“我觉得母亲凝注在我脸上的眼光布满了整个天空”?

4、从诗的字里行间中,充满了母亲对儿子的深深的爱,你能谈谈你印象中母亲对你的关切、对你的爱吗?

5、《纸船》和泰戈尔《母亲》这两首诗,你最喜爱哪一首?谈谈你的看法?

七、1、教师总结,学生整理笔记

2、自我总结

我的收获

我的疑问

八、布置作业

1、作业本,p16页第一题

2、补充习题:11页一.3

3、尝试背诵这两首小诗,熟读下面的两首小诗,并拓展阅读《繁星 春水》中的部分作品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母爱是永恒的,母爱又是博大的,让我们怀着对母亲的依恋之情和感恩之心再次来诵读一下上节课我们所学的两首小诗?请大声有感情地朗读

我们总想活得潇洒,不辜负青春韶丽的年华,但在社会的汪洋中,应如何把握正确的方向呢?怎样获得成功呢?冰心这两首会为我们指明方向。

二、研读《成功的花》探究

1、这首诗中的“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这两句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2、感悟人生哲理:

花的成功历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请同学找出蕴含此哲理的名言,警句,俗语:

3、收集名人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一个事例,或是你的亲身经历,并写一段感想谈你的看法。

三、研读《嫩绿的芽儿》探究

(1)芽儿,花儿,果儿说的话能互换吗?

(2)让学生找出表示色彩的形容词,并分析体现了芽,花,果的什么特征?

明确:“ ”显示了“芽儿”

“ ”蕴涵“花儿” “ ”象征“果儿”

(3)引导学生感悟人生哲理:

诗人以 生长喻 的成长,劝勉青年人

4.合作探究

学习了冰心的《嫩绿的芽儿》之后,你体会最深的是什么?你想过如何使自己的青春更加美好,人生更加积极? 50字谈谈

四、拓展阅读

1、完成作业本p15页第八,第九两题

答题区域:第八题

第九题:

2、介绍几则繁星春水的作品,自己读读,可以选择其中的几首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试着归纳冰心诗歌的特征:

3、附《繁星春水》名著导读

《繁星》是诗集,由164首小诗组成。冰心一生信奉“爱的哲学”,她认为“有了爱,便有了一切”。在《繁星》里,她不断唱出了爱的赞歌。她最热衷于赞颂的,是母爱。除了挚爱自己的双亲外,冰心也很珍重手足之情。她爱自己的三个弟弟。她在后来写作的一篇散文《寄小读者.通讯十三》里,还把三个弟弟比喻成三颗明亮的星星。冰心赞颂母爱,赞颂人类之爱,赞颂童心,同时她也赞颂大自然,尤其是赞颂她在童年时代就很熟悉的大海。歌

颂大自然,歌颂童心,歌颂母爱,成为冰心终生创作的永恒主题。

《春水》是《繁星》的姐妹篇,由182首小诗组成。同样是在《晨报副镌》上最先发表,不过《春水》的问世要比《繁星》晚三个月。

例:童年呵!

是梦中的真

是真中的梦

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繁星》

又是一年了,

还这般的微微吹动,

可以再照一个影儿么?

春水温静地答谢我说:

“我的朋友!

我从来未曾留下一个影子,

不但对你是如此。”

——《春水》

妙语佳句

◆青年阿!为着后来的回忆,小心着意描你现在的图画。

◆言论的花,开得愈大;行为的果子,结得愈小。

◆空中的鸟!何必和笼里的同伴争噪呢?你自有你的天地。

◆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星星--只能白了青年人的发,不能灰了青年人的心。

五、自我总结

1、我的收获

2、我的疑问

六,总结新课,布置作业

1、作业本p17页第二题

2、自主阅读《繁星春水》

关于有船的诗篇八
《读船夫诗选》

读《船夫诗选》

一位大学同窗好友送给我一本《船夫诗选》。他现在是中文系的教授,对船夫先生及其诗作赞誉推崇有加,说人是难得的奇人,诗是难得的好诗。我读过后深有同感。

船夫的诗好读。

做诗如同做菜。菜要让人吃得下营养才会被吸收,诗要让人读得懂意思才会被领会。有些所谓的诗人如同不会配菜调味的村妇,弄些生字拗句堆砌成“诗”,让人不能卒读;船夫是能将罗卜青菜做成美味的高厨,他的诗文字不生僻,语句不生涩,语意明白晓畅,让人能轻松阅读。

船夫的诗耐读。

首先,船夫的诗文辞浅近意蕴深远。《你的意义》全诗只有六句:“你是最美的/我读不到你/我还有什么真正的快乐/ 我是最美的/没有你的欣赏/我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六句诗如同六句大白话,但能从中读出人生的价值和快乐之所在:人生的快乐是欣赏世界的美,人生的价值是奉献给世界美;读出相思或者失恋的辛酸失落惆怅无奈;还可以读出更多:美要彼此发现、美要彼此欣赏、美要彼此相爱„„;《东方之子》只二十四行,我们从中不仅能读出民族自豪感,读出作者高尚的人格追求,还能读出离离原上草的顽强,后皇嘉树的高洁,关关雎鸠的温情,千年沃土的厚重,神秘太极的深邃,泰山日出的壮丽;以及李白的浪漫豪迈清风傲骨,屈原的坚持操守执着探索,夸父的只争朝夕追求光明,„„ 其次,船夫的诗取材广博无所不包。朱光潜先生说:“所谓‘诗’并无深文奥义,它只是在人生世相中见出某一点特别新鲜有趣而把它描绘出来。诗人的本领就在见出常人之所不能见。”船夫的如炬目光里,山川草木鸟兽鱼虫日月星辰古今中外人生百态无不有诗。他《观看天空》,《凝眸太极》,《歌唱太阳》;探寻《石头里面有些什么》《小河为什么不停

地奔流》,感叹《好人为什么总是命不长》;《阅读女人》,讲《古国旧事》,《把歌声唱给世界》;《远离孔子》却《和毛泽东吃豆花面》;“想起倒塌的世贸大楼/想起阿富汗燃烧的战火”,《这个沉沉的夜晚我睡不着》;《流萤》、《蚂蚁》、《蝴蝶》、《大象》甚至《苍蝇》《蚊子》《一根头发》《一个小小的脚趾头》都被他信手拈来,以生花之笔,写成言近旨远的好诗。

第三,船夫的诗妙言要道、亦庄亦谐。《瘾》:“这婊子不是叫烟吗/这东西本质又黑又臭/她燃起阴毒的念头/把你的心灼得千疮百孔„为什么你总是离不开她/总是忍不住要亲近她„她不会轻易放过你/她将无完无了的纠缠你/与你展开一次次拉锯战/直到把你早早逼出人世”。《天命》:“狗生来就是吃屎/就是看看家摇摇尾巴/或咬咬陌生的人„当我看见一些人/像狗一样站不起来/我的感觉就不是滋味/就让狗去吃它的屎吧”。这些诗读起来令人哑然失笑,笑过后又如醍醐灌顶,发人深醒。烟草公司可以把“吸烟有害健康”印在烟盒上,但绝不敢把《瘾》印在烟盒上,因为它的销量会大减!与有些大道理相比,《天命》更能唤起人的志气骨气和尊严。

船夫的诗好读、耐读,但也要会读。读诗如吃菜。鲸吞蚕食,再好的菜也无味,也不利于营养吸收;吃过的菜不多,嘴也不会细,就分不出味,品不出味。所以好菜需要细嚼慢咽,需要常吃;诗也需要细嚼慢咽,需要多读。

诗是文学的最高形式,与小说散文等类相比更严谨,更纯粹,更精微,因此写诗需要功力,读诗需要功底。如果没有渊博的学识、没有敏锐的观察、没有深邃的思考、没有超人的想象、没有澎湃的激情、没有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力,船夫就写不出这么多韵味幽长、形神皆备、情理并现的好诗;没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没有一定的文化积累、没有一点悟性,也读不懂船夫的好诗,当然也品不出它的味,觉不到它的好。

读《船夫诗选》

去年初,一位大学同窗相送给我一本《船夫诗选》。他现在是某大学中文系的教授,对船夫先生及其诗作赞誉推崇有加。我因平日事务太多,只有在“偷得浮生半日闲”时才能看点书。所以得此书已近一年,只断续、跳跃着读了一些。

春节期间,正上大三的女儿回家,要我推荐一本书给她。小女肖我,从小对诗有兴趣,在大学读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且与我三十年前就读的校、系相同。我把《船夫诗选》给了她。

开卷不到一分钟,女儿有些惊诧地指着书抬头问我:“您是这样理解的?” 我看书有作批注的习惯。她指的正是我在《你的意义》这首诗旁边作的批注。 《你的意义》全诗共六句:你是最美的/我读不到你/我还有什么真正的快乐/ 我是最美的/没有你的欣赏/我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

我的旁批是:人生的快乐是欣赏世界的美,人生的价值是奉献给世界美。 我也有些惊诧:“不对吗?”

“这明明就是一首失恋的诗嘛!”

“哦?”我拿过书,再读,果然从其中品出了辛酸失落惆怅无奈。

“你(您)的理解也有道理!”我们异口同声。

我们若有所思。稍顷,女儿若有所悟:“这是不是就是文学理论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或者如鲁迅所说《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 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因了上面的缘起,这个春节我和女儿都尽可能多的减少了应酬的次数,缩短了应酬的时间,躲在书房,读《船夫诗选》。

船夫的诗好读。

做诗如同做菜。菜要让人吃得下营养才会被吸收,诗要让人读得懂意思才会被领会。有些所谓的诗人如同不会配菜调味的村妇,弄些生字拗句堆砌成“诗”,让人不能卒读;船夫是能将罗卜青菜做成美味的高厨,他的诗文字不生僻,语句不生涩,语意明白晓畅,让人能轻松阅读。

船夫的诗耐读。

首先,船夫的诗文辞浅近意蕴深远。《你的意义》六句诗如同六句大白话,但初读,我从中读出了人生的价值和快乐,小女从中读出了失恋;再读,我读出了失恋,小女读出了人生的价值和快乐;稍加品味,我们读出了更多:美要彼此发现、美要彼此欣赏、美要彼此相爱„„;《东方之子》只二十四行,我们从中不仅能读出民族自豪感,读出作者高尚的人格追求,还能读出离离原上草的顽强,后皇嘉树的高洁,关关雎鸠的温情,千年沃土的厚重,神秘太极的深邃,泰山日出的壮丽;以及李白的浪漫豪迈清风傲骨,屈原的坚持操守执着探索,夸父的只争朝夕追求光明,„„

其次,船夫的诗取材广博无所不包。朱光潜先生说:“所谓‘诗’并无深文奥义,它只是在人生世相中见出某一点特别新鲜有趣而把它描绘出来。诗人的本领就在见出常人之所不能见。”船夫的如炬目光里,山川草木鸟兽鱼虫日月星辰古今中外人生百态无不有诗。他《观看天空》,《凝眸太极》,《歌唱太阳》;探寻《石头里面有些什么》《小河为什么不停地奔流》,感叹《好人为什么总是命不长》;《阅读女人》,讲《古国旧事》,《把歌声唱给世界》;《远离孔子》却《和毛泽东吃豆花面》;“想起倒塌的世贸大楼/想起阿富汗燃烧的战火”,《这个沉沉的夜晚我睡不着》;《流萤》、《蚂蚁》、《蝴蝶》、《大象》甚至《苍蝇》《蚊子》《一根头发》《一个小小的脚趾头》都被他信手拈来,以生花之笔,写成言近旨远的好诗。

第三,船夫的诗妙言要道、亦庄亦谐。《瘾》:“这婊子不是叫烟吗/这东西本质又黑又

臭/她燃起阴毒的念头/把你的心灼得千疮百孔„为什么你总是离不开她/总是忍不住要亲近她„她不会轻易放过你/她将无完无了的纠缠你/与你展开一次次拉锯战/直到把你早早逼出人世”。《天命》:“狗生来就是吃屎/就是看看家摇摇尾巴/或咬咬陌生的人„当我看见一些人/像狗一样站不起来/我的感觉就不是滋味/就让狗去吃它的屎吧”。这些诗读起来令人哑然失笑,笑过后又如醍醐灌顶,发人深醒。我说:烟草公司可以把“吸烟有害健康”印在烟盒上,但绝不敢把《瘾》印在烟盒上,因为它的销量会大减!女儿说:与有些大道理相比,《天命》让她更明白做人要有志气要有骨气要有尊严。

船夫的诗好读、耐读,但也要会读。读诗如吃菜。鲸吞蚕食,再好的菜也无味,也不利于营养吸收;吃过的菜不多,嘴也不会细,就分不出味,品不出味。所以好菜需要细嚼慢咽,需要常吃;诗也需要细嚼慢咽,需要多读。

诗是文学的最高形式,与小说散文等类相比更严谨,更纯粹,更精微,因此写诗需要功力,读诗需要功底。如果没有渊博的学识、没有敏锐的观察、没有深邃的思考、没有超人的想象、没有澎湃的激情、没有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力,船夫就写不出这么多韵味幽长、形神皆备、情理并现的好诗;没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没有一定的文化积累、没有一点悟性,也读不懂船夫的好诗,当然也品不出它的味,觉不到它的好。

女儿和我都觉得这个春节过得特别愉悦且有意义:既享受了天伦之乐,又享用了精神大餐。

感谢船夫!感谢船夫的诗!

关于有船的诗篇九
《现代诗三首 纸船》

现代诗三首 纸船——寄母亲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新颖的构思,托物寓情的方法。

(二)能力训练

培养有感情朗读的能力及抒发生动、具体、含蓄、深沉的感情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对母亲的爱。

(四)美育渗透点

领会本诗挚爱母亲的亲情美。

二、学法引导

在简要了解写作背景和作者情况的基础上,进入对课文本身的欣赏。重点欣赏这首诗在表达母爱上的独特之处。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讲清母女之间的深深的情感。

2.难点:托物寓情的写法。

3.疑点:诗的第三节。

4.解决方法:讲解,辩论。

四、课时安排

2~3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及相关的软件(大海行船画面及配音或朗读)、录音机及相关的伴乐朗诵带。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教师利用多媒体画面展示沧海、小船及相应音响,以此作背景,范读诗歌。

2.读诗歌,总结诗歌内容,找出感受最深或自己比较喜欢的句子,并对其作用予以讨论。

3.让学生折纸鹤,折纸船,写上对亲人祝愿思念之言。或写一首小诗表达情感。

七、教学步骤

导语 说起诗,同学们马上就会想起李白、杜甫的许多首脍炙人口的佳作,却很少想到冰心的诗。冰心,这位我国著名的女作家,写了大量的反映社会生活和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文学作品。她的“问题小说”,早在新文学初期,就引起文学界的注目;她那清新、隽永、富有哲理的小诗,曾形成了“小诗流行的时代”。她文思潮涌,彩笔纵横,谱写出许多新的篇章。

今天,我们学习冰心的一首诗《纸船——寄母亲》。1923年8月,冰收由上海启程赴美留学,在漫长的旅程中,面对茫茫大海,她倍感孤独,日夜思念亲爱的母亲,于是写这首诗。

(一)明确目标

反复朗读感受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赋予“纸船”的含义。

(二)整体感知

1.有感情朗读诗文,要求学生划出生字词。

生字

叠dié 抛pāo

生词

天风:大自然之风。

吹卷:吹动翻卷。

无端:没有来由;无缘无故。例:无端生事。

至爱:至,极;最。例:欢迎之至。至爱:最爱。

2.朗读诗文,理解全诗内容,领悟文章思想内涵。

3.自由领读,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有感情颂读,重点品味其精神实质。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新颖的构思,托物寓情的方法。

(二)能力训练

培养有感情朗读的能力及抒发生动、具体、含蓄、深沉的感情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对母亲的爱。

(四)美育渗透点

领会本诗挚爱母亲的亲情美。

二、学法引导

在简要了解写作背景和作者情况的基础上,进入对课文本身的欣赏。重点欣赏这首诗在表达母爱上的独特之处。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讲清母女之间的深深的情感。

2.难点:托物寓情的写法。

3.疑点:诗的第三节。

4.解决方法:讲解,辩论。

四、课时安排

2~3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及相关的软件(大海行船画面及配音或朗读)、录音机及相关的伴乐朗诵带。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教师利用多媒体画面展示沧海、小船及相应音响,以此作背景,范读诗歌。

2.读诗歌,总结诗歌内容,找出感受最深或自己比较喜欢的句子,并对其作用予以讨论。

3.让学生折纸鹤,折纸船,写上对亲人祝愿思念之言。或写一首小诗表达情感。

七、教学步骤

导语 说起诗,同学们马上就会想起李白、杜甫的许多首脍炙人口的佳作,却很少想到冰心的诗。冰心,这位我国著名的女作家,写了大量的反映社会生活和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文学作品。她的“问题小说”,早在新文学初期,就引起文学界的注目;她那清新、隽永、

富有哲理的小诗,曾形成了“小诗流行的时代”。她文思潮涌,彩笔纵横,谱写出许多新的篇章。

今天,我们学习冰心的一首诗《纸船——寄母亲》。1923年8月,冰收由上海启程赴美留学,在漫长的旅程中,面对茫茫大海,她倍感孤独,日夜思念亲爱的母亲,于是写这首诗。

(一)明确目标

反复朗读感受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赋予“纸船”的含义。

(二)整体感知

1.有感情朗读诗文,要求学生划出生字词。

生字

叠dié 抛pāo

生词

天风:大自然之风。

吹卷:吹动翻卷。

无端:没有来由;无缘无故。例:无端生事。

至爱:至,极;最。例:欢迎之至。至爱:最爱。

2.朗读诗文,理解全诗内容,领悟文章思想内涵。

3.自由领读,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有感情颂读,重点品味其精神实质。

(三)总结、扩展

1.教师提问: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心情?

关于有船的诗篇十
《诗歌《什么船儿》》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yaoleikaoshi/217441.html

    【关于有船的诗】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