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不过三什么意思

| 口腔助理医师 |

【www.guakaob.com--口腔助理医师】

事不过三什么意思篇一
《网页制作之“事不过三”》

网页制作之“事不过三”

一、主题不可有三个之多

主题也就是网站所要表示的主要内容,主题要小而精做到,定位小,内容精,如果你想作一个包罗万象的站点,把所有你认为精彩的东西都放在上面,那么往往会事与愿违,给人的感觉是没有主题。

二、网站的标准色彩不超过3种

标准色彩是指体现网站形象和延伸内涵的色彩,一般一个网站标准色不超过三种,太多则让人眼花缭乱,标准色彩主要用于网站的标志,标题,主菜单和主色块,给人以整体的感觉,至于其它色彩的使用,只可作为点缀和衬托,绝不能暄宾夺主。

三、网站的目录结构之三不要

网站的目录是指你建立网站时创建的目录.目录的结构是一个容易忽略的问题,大多数人在创建站点时都是未经规划,随意创建子目录,目录结构对浏览者并无影响,但对于站点本身的上传和维护,以后内容的扩充和移植有着重要影响。下面再给各位列出三个注意点,希望对站长们有所帮助:

不要将所有文件都存放在根目录下

目录层次不要太深,建议不要超过3层

不要使用过长的目录名和不要使用中文目录

四、网站的链接层次结构不要超过三层

网站的链接结构指网页之间相互拓扑结构,简单的说,每一个网页都是一个固定点,链接则是在两固定点之间的连线。

层次不要超出三层,只是针对一些个人站点和小网站而言,这样不但能使网站结构清晰,一目了然,而且更便于你网站的日常维护,如果链接目录结构不能控制在三层以内, 建议你在页面里显示导航条,可以帮助浏览都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

五、首页三条禁忌

首页中不要出现自我介绍之类的东西。记住,浏览者看你的网页,不是要了解你,而是看网站相关的内容如果你的网站做得好,浏览者自然会想要了解,如果你认为这个很有必要,可以在主页面做个链接,单独做一页来介绍自己。

不要把“欢迎光临”之类的字眼挂太大。甚至放在首页的主窗口,无论在现时生活中,还是在网站上到处都是这类词语,所以,这是一种让读者厌烦的骚扰,它传达给读者的信息是:如果你阅读本站(页)你会有如何的受益。作者习惯把这类词语在任务栏做成滚动条,这也是目前比较大众的做法。

最忌“建设中”。大家在浏览网页时,经常碰到这样的事情,花数秒中打开的页面,对方却告诉你“对不起,本栏目建设中,请稍后再来”。碰到这种站点,你能不顿生一般无名的火。在这里告诉大家一种比较常见的解决办法,可以在页面上只做一个标题不要做链接,这样做还可以达到栏目预告的效果。

六、主页长度限在三个整屏以内

有的网站主页拉得老长老长,让读者握着鼠标翻半天,别跟读者为难,凡事从人家的角度多想想。一般来说,主页长度应限定在三个整屏以内,一个半屏为最佳。容不下的多分几页就是了。

七,表格的嵌套层次应在3层左右

表格在许多的网页中被用于页面排版,表格的嵌套就是在表格里插入表格。做为文字来处理,这样更易于网页版式的定位。但是如果表格层次过多将严重影响网页的下载速度,所以建议各位尽量少的使用复杂的,嵌套层次多的表格。

八、不要使用过多的字体(三种以内)

字体太多,则显得杂乱,没有主题,建议最多使用三种字体。。网页中需突出的地方可用不同的字体样式、大小和不同的字体颜色表示。还应注意的一点就是最好使用windows系统自带的字体,因为最终选用什么字体显示是由浏览者的浏览器来决定的。

事不过三什么意思篇二
《安全管理事不过三的数学原理20140506》

安全管理事不过三的数学原理

刘文生 易龙涛

(湖北工业大学,武汉,430068)

[摘要] 事不过三是日常工作中用来警告人们不要同样的错误一犯再犯,做事情要把握好度,不能超越一定的次数,否则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通过对海因里希法则的分析,发生三次无伤害事件,还可以认为处在相对安全状态,当第四次事件发生时,就被认为处在不安全状态,事故风险超过临界值,以此得出“事不过三”的结论。运用“事不过三”的数学原理,可以有效控制事故的发生,可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达到预防和控制事故的目的。

[关键词] 事不过三 海因里希 安全管理

Abstract: Think twice is used to warn people not to commit the same mistakes an offense in daily work,a good grasp of the things to do,you can not go beyond a certain number of times,or it will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By Heinrich law analysis,the mathematical principle of non-injury accidents Think twice effective control action to improve enterprise security management level,achieve the purpose of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accidents. Key words: Think twice Heinrich Security management

0.引言

安全管理是指为保证生产在良好的环境和工作秩序下进行,以杜绝人身、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劳动者的人身安全和生产过程中设备安全得到保障而进行的一系列管理工作,同时这也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的转型,安全管理在企业的整体管理活动中也日益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1.事不过三的观点描述

事不过三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人难免会犯一些错误。例如吃瓜子时,把瓜子米丢到垃圾中,而把瓜子壳丢到口中,像类似的这样低级错误,每个人都常常会有那么几次,我们会常说“今天不在状态”。工作时,一次小小的失误,人们都能接受和理解。但一而再、再而三地失误,就不能为人们所接受,领导的口头警告常常是:“事不过三、下不为例”。关于“事不过三”,有很多种解释,本文“事不过三”是用来警告人们同样的错误不要一犯再犯,否则会酿成大的事故。

2.海因里希法则

美国人海因里希( W.H.Heinrich)对无伤害事件进行过较为深入的研究,他在调查了55万多起伤害事故后发现,每发生330起意外事件,有300件未产生人员伤害,29件造成人员轻伤,1件导致重伤或死亡,即重伤或死亡、轻伤和无伤害事件的比例为1:29:300。重伤和死亡事故虽然有偶然性,但是不安全因素或动作在事故发生之前就已暴露过许多次,如果在事故发生之前,抓住时机,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许多重大伤亡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因此,重视无伤害事件可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达到预防和控制事故的目的。

每一起重大事故后面,必然存在无数“事故征兆”和“事故苗头”,也伴随着无数次无伤害事件的先期发生。海因里希法则反映了事故发生频率与事故后果严重度之间的一般规律,且说明事故发生后其后果的严重程度具有随机性或者说其后果的严重取决于机会因素。 3. 通过正态分布原理论证事不过三数学原理

在安全事故管理中,事故发生或不发生的概率都是50%,本文采取事故发生的概率为50%作为判别安全管理事不过三的一个临界值。海因里希法则认为,在1个重伤或死亡事故背后,有29起轻伤害事故,而29起轻伤害事故背后,又有300起无伤害虚惊事件,以及大量的不

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存在,我们可以通过海因里希法则建立正态分布的数学模型。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量是由许多微小的独立随机因素影响的结果,那么就可以认为这个量具有正态分布(见中心极限定理)。其正态分布随机变量x的概率密度公式为

f(x)(x)22 ,x

式中μ均数,σ标准差,可记作N(μ,σ):均数μ决定正态曲线的中心位置;标准差σ决定正态曲线的陡峭或扁平程度。其正态曲线呈钟型,两头低,中间高,左右对称,曲线与横轴间的面积总等于1。

由标准正态分布的查表计算可以求得,当X~N(0,1)时P(|x|≤1)=2Φ(1)-1=0.683; P(|x|≤2)=2Φ(2)-1=0.954;P(|x|≤3)=2Φ(3)-1=0.997,这说明,x的取值几乎全部集中在(-3,3)区间内,超出这个范围的可能性仅占不到0.3%。由标准正态分布与一般正态分布的关系,若 X~N(u,σ²)时,P(μ-σ<x≤μ+σ)=68.3%; P(μ-2σ<x≤μ+2σ)=95.4%;P(μ-3σ<x≤μ+3σ)=99.7%,其概率分布如图1所示,而对于安全事故管理,当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达到95.4%时,可认为是必然事件。根据小概率事件的实际不可能性原理,我们常把(μ-3σ,μ+3σ)看作是随机变量x实际可能的取值区间,太极端的情况偏离平均水准达到了(μ-3σ,μ+3σ)之外的事情基本上是不会发生的。

图 1 正态分布曲线图

在若干起安全事件中,在服从(μ-3σ,μ+3σ)的取值范围内取轻伤事故发生的频率为N1(1,2,3,4,5,6,7,8,9,10,11),以x=0为对称轴取N2(-1,-2,-3,-4,-5,-6,-7,-8,-9,-10,-11)建立模型,因其服从正态分布,记N1,N2为需要计算的分布数值x。在海因里希重伤或死亡、轻伤和无伤害事件的比例为1:29:300中,无伤害事件与轻伤事故发生的概率比为S=300/29=10.34,由于无伤害事件所发生的频率数只考虑正态分布数学模型中X>0的正整数,所以在正态分布中的分布标准差为Standard_dev=S/2=5.172。

分别求出正态分布累积分布函数值,概率密度函数值,如表1所示,在Excel中例如求x=1累积分布函数值=NORMDIST(1,0,5.172,TRUE)=0.577,概率密度函数值=NORMDIST(1,0,

5.172,FALSE)=0.076,X>0累积分布函数值=累积分布函数值-0.5=0.077,即轻伤事故发生频率为1的概率=(X>0累积分布函数值)*2=0.153,同理依次求出轻伤事故发生不同频率的概 率如表1所示。

x

mean 1 0 2 0 3 0 4 0 5 0 6 0 7 0 8 0 9 0 10 0 11 0

standard_dev 5.172 5.172 5.172 5.172 5.172 5.172 5.172 5.172 5.172 5.172 5.172 累积分布函数值 0.577 0.650 0.719 0.780 0.833 0.877 0.912 0.939 0.959 0.973 0.983 概率密度函数值 0.076 0.072 0.065 0.057 0.048 0.039 0.031 0.023 0.017 0.012 0.008 X>0分布函数值 0.077 0.150 0.219 0.280 0.333 0.377 0.412 0.439 0.459 0.473 0.483

概率 0.153 0.301 0.438 0.561 0.666 0.754 0.824 0.878 0.918 0.947 0.967

表 1 发生轻伤事故频率的概率

同理,在若干起安全事件中,取重伤或死亡事故发生的频率为N3(1,2,9,10,11,16,17,20,24,26,29),轻伤与死亡或重伤事故发生的概率比为S’=29/1=29,则在正态分布中的标准差为 Standard_dev’= S’/2=14.50。其服从正态分布,与求轻伤事故发生频率的概率一样,例如求x=1累积分布函数值=NORMDIST(1,0,14.50,TRUE)=0.527,概率密度函数值=NORMDIST(1,0,14.50,TRUE)=0.027,X>0累积分布函数值=累积分布函数值-0.5=0.027,即轻伤事故发生频率为1的概率=(X>0累积分布函数值)*2=0.055,同理依次求出重伤或死亡事故发生不同频率的概率如表2所示。

x 1 2 9 10 11 16 17 20 24 26 29 mean 0 0 0 0 0 0 0 0 0 0 0 standard_dev 14.5 14.5 14.5 14.5 14.5 14.5 14.5 14.5 14.5 14.5 14.5 累积分布函数值 0.527 0.555 0.733 0.755 0.776 0.865 0.879 0.916 0.951 0.964 0.977 概率密度函数值 0.027 0.027 0.023 0.022 0.021 0.015 0.014 0.011 0.007 0.006 0.004 X>0分布函数值 0.027 0.055 0.233 0.255 0.276 0.365 0.379 0.416 0.451 0.464 0.477

概率 0.055 0.110 0.465 0.510 0.552 0.730 0.759 0.832 0.902 0.927 0.954

表 2 发生重伤或死亡事故频率的概率

由表1可知,在众多的无伤害独立事件中,发生第一次轻伤事故概率为15.3%,发生第二次轻伤事故的概率为30.1%,发生第三次轻伤事故的概率为43.8%,当发生第四次轻伤事故的概率为56.1%时超过判别安全管理事故发生的概率临界值50%。

同理由表2可知,前三次重伤或死亡发生的概率依次为5.5%,11%,46.5%,即当发生第四次重伤或死亡的概率为51%同样超过了判别安全管理事故发生的概率临界值50%。由表1和表2可知,发生相应事件的次数越多其所发生事故的概率越大,而通过表中计算出来的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是第一次最大,说明安全也都是相对的,对于超出预期的突发事件也不能掉以轻心。

国际上采用通用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安全状况,按照事故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分别代表安全、一般、严重和特别严重四种级别( Ⅳ、Ⅲ、Ⅱ、I 级)。 因此,在安全管理活动中,发生三次无伤害事件,可认为在安全状态。当发生第四次事件时,发生轻伤的概率为56%,已经超过了安全管理事故发生的概率临界值50%,第四次被认为是不安全状态,所以,通过事不过三的数学原理在无伤害事件发生第四次时采用黄色信号预警来有效控制轻伤害事故的发生,进而有效避免更大伤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4. 运用事不过三的数学原理对无伤害事件的控制分析

事不过三的数学原理告诉我们,在所有未发生的事故中,无伤害事件虽然没有造成人身伤害和经济损失,但由于其发生的原因和发展的过程与发生严重事故或重大事故是一致的,如果没有外力中断无伤害事件的发展趋势,极可能造成严重伤害或重大事故,因而必须在发生三次无伤害事件时进行预警控制,采取相应措施,消除事故原因或中断事故发展过程,达

到控制和预防事故的目的。也就是说,根据海因里希法则,在同类事件中,无伤害事件和轻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要比严重伤害事故大得多,只要通过事不过三的数学原理来控制无伤害事件的发生,就有可能防止轻伤及严重事故的发生,这也是事故预防与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

5. 事不过三的数学原理对安全管理的作用

5.1 运用事不过三的数学原理理念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在众多的安全事故中,所发生的一次事件有可能是无伤害事件、轻伤事故或严重伤害事故。因为无伤害事件的发生原因及其发生、发展过程与某个特定的会造成严重后果的事故是完全相同的,无伤害事件一般不会引起作业人员的重视,会产生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思想,所以要通过事不过三的数学原理,控制无伤害事件的发生,避免严重伤害事故的发生,根据海因里希法则,应该重视无伤害事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从而采取相应措施,达到控制和预防事故的目的,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5.2 运用事不过三的数学原理的警示职能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管理的警示职能是指在人们识辨生产活动中的危险因素,告知作业人员,从而确保其活动处于安全状态的一种管理活动。它是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对于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并要求人们不仅要重视发生频率高、危险性大的危险事件,而且要重视无伤害事件的发生;不仅要想方设法消除存在的危险因素,而且要重视研究无伤害事件。所以在企业管理活动中,通过事不过三的数学原理来控制无伤害事件,避免严重伤害事故的发生,从而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冉亮,冉艳平. 浅析 “事不过三”[J]. 科技信息,2011,18: 451.

[2]卿玉国,赵国武,朱学安. 安全管理骨牌理论和概率论的应用分析[J]. 山东冶金,2008,30(1): 70-71.

[3]游鹏飞,寇玮华. 浅析墨菲定律及海因里希法则对控制事故的作用[J]. 安全. 健康和环境,2009,8(8): 14-15.

[4]蒲小平.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 长安大学,2012. [5]王福和. 论管理中的小概率事件[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5,6(6): 636-637.

[6]赵鹏毅,高丽. 正态分布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2002,19(2): 60-62.

事不过三什么意思篇三
《英语阅读》

Baseball is America's national sport. So it is not unusual that many popular expressions come from baseball. But first, let me explain a little about the game.

棒球是美国最流行的运动项目。所以有很多来自棒球的常用语也不足为奇。但首先让我稍微解释一下这项运动。

Each baseball team has nine players. The pitcher of one team throws the ball to a batter from the other team. The batter attempts to hit the ball. If he misses, it is called a strike. If a batter gets three strikes, he loses his turn at bat and is called out. The batter also is out if he hits the ball in the air and an opposing player catches it. But if the batter hits the ball and it is not caught, the batter tries to run to one or more of the four bases on the field. The batter can run to all four bases if he hits the ball over the fence or out of the ballpark. Such a hit is called a home run.

每个棒球队有9名球员,一队的投手将球投向另一队的击球员。击球员尝试击中来球。如果他没击中,这就被称为一个“好球”(好球是针对投手来说,对击球手来说,他就是一击不中)。如果一名击球员得到三次好球,他就失去击球机会,这被成为“出局”。如果击球员击出腾空球并被对方球员接住,这样他也会出局。但如果击球员击中球,并且球没被对方球员接住,击球员就会设法在四个垒中跑出一到多个垒。如果击球员将球击到篱笆以上或击出球场,他就能跑遍四垒,这样的一次击球就被称为一记本垒打。

Now, here are some common expressions from baseball. Someone who is on the ball is intelligent and able to do a good job. But a person who threw a curve ball did something unexpected. Someone who steps up to the plate is ready to do his or her job. A pinch hitter takes the place of someone else at a job or activity.

以下就是来自棒球的一些常用语。Someone who is on the ball是指他聪明,能做好工作。 a person who threw a curve ball是指他做出了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Someone who steps up to the plate指他准备好了做他(她)的工作。pinch hitter是指某项工作或活动中的替代者。

A person who strikes out or goes down swinging attempted something but failed. We also might tell the person that three strikes and you are out. But someone who hit a home run or hit it out of the park did something extremely well.

A person who strikes out or goes down swinging是指他尝试做某事但未能成功。我们还可能会告诉这个人three strikes and you are out(三振出局)。但someone who hit a home run or hit it out of the park意味着他做得非常好。

Sometimes I have to give information quickly, without time to think it over. Then I would say

something right off the bat. If someone is doing an extremely good job and is very successful, you might say he or she is batting one thousand.

有时候我必须不经思考很快提供信息,这样I would say something right off the bat(立刻)。如果某人工作非常出色,你可能会说he or she is batting one thousand。

If I say I want to touch base with you, I will talk to you from time to time about something we plan to do. I might say I touched all the bases if I did what is necessary to complete a job or activity. And if I covered my bases I was well prepared. However, someone who is way off base did something wrong or maybe even dishonest or immoral. A person with strange ideas might be described as out in left field.

如果我说I want to touch base with you,意思是我会就我们计划做的一些事情不时和你交谈。如果我完成了某项工作或活动所必须完成的所有事情,我可能会说 I touched all the bases。如果I covered my bases,意思是指做好了准备。然而,someone who is way off base是指他做错了事,甚至做了不诚实或不正派的事。拥有奇怪想法的人被称为out in left field。

Let us say I want to sell my car but I do not know exactly how much it is worth. If someone asks me the price, I might give a ballpark figure or a ballpark estimate.

假设我想要卖车但不知道它的确切价值。如果有人问我这车的售价,我就会给出一个大概的数字(a ballpark figure or a ballpark estimate)。

If someone offers me an amount that is close to my selling price, I might say the amount is in the ballpark. However, if I say we are not in the same ballpark, I mean we cannot agree because my ideas are too different from yours.

如果某人给出的报价,跟我的售价接近,我会说the amount is in the ballpark(差不多)。然而,如果我说we are not in the same ballpark,我的意思是说我们无法达成协议,因为我们的想法差得太远。 Finally, when a situation changes completely, we say that is a whole new ballgame.

最后,当局面完全改变时,我们会说that is a whole new ballgame(现在的情况与以前完全不一样)。 51VOA注:

on the ball:机灵,有见识

这个词组源于20世纪早期的美国棒球运动。如果一名投手出手不凡,为对方的接球手制造了不少“麻烦”的话,我们称之为have a lot on the ball,后来逐渐演变为今天的含义:有能力应对即将出现的局面。在口语中,它常表示“机灵,有见识,在行”。

The new publicity manager is really on the ball. 新任宣传部经理的确精明干练。

threw a curve ball:戏弄或使人惊讶,提及出人意料的事

curve 意为“曲线”,因此threw a curve ball意为“投出曲线球”。如果投手投出曲线球,球在空中方向会发生变化,击球手无法及时反应。因此“a curve ball”指“意外的难题”。

The weather threw a curve ball at their outdoor picnic and they had to eat indoors. 天气忽然变得很糟糕,他们不得不中断室外的野餐,而到室内吃。

step up to the plate:开始行动

在棒球运动的大菱形内场上,人们注目的焦点在球场下端的角上。这是个14英寸见方的木块或者橡胶,称为本垒(home plate),也可以简称为垒(plate)。击球手就站在这块plate上面击球。当一名棒球运动员准备击球的时候,他就拿起球棒踏上本垒,英文的说法就是:step up to the plate。因此,该习语发展至今,就有了“开始行动,开始做某事”的意思了。

Senator Smith will be the first to step up to the plate tomorrow to ask other senators to vote in favor of the President’s Health Care Bill.参议员史密斯明天将最先发表意见,要求其他参议员对总统的医疗保险议案投赞成票。

pinch hitter:替补击球员,代替者

The coach burned his bridges in the ninth inning by putting in a pinch hitter for his best pitcher. 教练在第9局孤注一掷,以替补击球员换下他最好的投手。

strike out /three strikes and you are out:三振出局,淘汰出局

棒球比赛里有strike out这个说法(strike在棒球术语中指“未被击球手击中的球”)。如果一个击球手三次击球不中,他就strike out(三振出局)了。所以,strike out也可以引申为“一件事做了几次也不成功”的意思。“three strikes and you are out”也表达同样的含义。中国有句古话——“事不过三”。在美国,有项法律名为“Three Strikes Law”,即“三振出局法”,力在严惩累犯,也是源于上述习语。

go down swinging:光荣地失败,体面地下台

He lost, but he went down swinging. 他输了,但他输得体面。

hit a home run /hit it out of the park:(全垒打)全胜,漂亮一击

在棒球运动中,homerun意为“本垒打”,即击球手将球击出后安全回到本垒。而hit it out of the park,根据字面意思,把球击出了球场,当然就是绝好的全垒打喽。因此,这两个短语就有“出色地完成某事”的意思了。

right off the bat:立即

棒球和球棒都十分坚硬,所以球棒一击中棒球,棒球就立即会以非常高的速度弹飞出去。据说球速是每小时100英里,right off the bat就出自棒球一接触球棒立即飞离而去。

Sorry I don't know the address right off the bat.对不起,我不能马上记起你要的地址。

batting one thousand:工作做得非常好,非常成功

touch base:把某一件事的情况告诉有关的人

I'll touch base with you all when I have these answers. 等到我有了答案我会跟你们大家联系的。 touch all the bases:和所有有关的关键人物进行联系和沟通

棒球运动员从一个base跑向另一个base的过程中,有一个关键就是,他的脚或者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必须触及每一个base,否则就会被判出局,得不到分。

But before we go ahead, let's touch all the bases to make sure it's okay. 但是在我们着手开展之前我们得和所有与业务有关的关键人物进行沟通

cover my bases:准备好应付各种情况,面面俱到

out in left field:意见不合理,莫名其妙

如果你觉得他们很古怪或是莫名其妙,你可以说某人是out in left field。"Look at that strange guy! He's really out in left field!"

ballpark figure/ballpark figure:大概的数目

Right now I can only give you a ballpark figure, about fifty dollars.(现在,我只能粗略估计一下,大约50美元。

in the ballpark:大致正确的,八九不离十的

如果有个超厉害的击球手,挥棒打出又高又远的长程飞球,观众的第一个念头会是:会不会飞出“球场”(ballpark)外。因为,打出球场,就是全垒打。如果球的落点只在球场以内(in the ballpark),那击球手得分总不可能超过全垒打。由此in the ballpark慢慢从“落在球场以内”变成“不是遥不可及、无法控制的”(not out of reach)。最后转变为“大概的估计数字”(rough numerical estimates),也称为ballpark figures。同理,out of ballpark意思就正好相反。它的意思是“无法控制的”、“不可收拾”、或“与实际价值或数字相差太远”(not close to the correct number or price)。

Few people will buy your product if the price is out of the ballpark. 如果你的产品价码高得离谱,绝对没人会买。

be not in the same ballpark: 对方的要求超出己方所能接受的范围

a whole new ballgame: 现在的情况与以前完全不一样

I have a lot of work experience in America but working in China is a whole new ballgame.我在美国的工作经验很丰富,但在中国就完全不一样了。

事不过三什么意思篇四
《教学故事》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标准指导我们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并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些要求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我们教育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所以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除了传授数学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以外,同时也要结合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但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听到一些学校优秀教师公开课时有时会发现,有些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性不强,有喧宾夺主之嫌。下面我和大家来分享一下我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德育教育的几个故事。

故事一:“爱学习是有思想的孩子的重要标志”。对学生进行学习态度教育。

年级经常表扬十班,说他们听话,常规好。我看到的十班上课倒真是不说话,但经常能看到几个同学精神萎靡不振,甚至是在哪里睡觉,不管是班干部还是普通同学都有,即使我三番五次把他们叫醒,过不多久,又有新的同学趴下,有时候让我很恼火。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有一部分孩子不爱学习或学习目标不明确。有一次上课中途我又看到有同学趴下很生气,说:我经常听到年级表扬大家说常规好,你们除了常规好,还应该具备些什么呢?全班没有人说话!我又说:有一句俗话说,听话的孩子将来不一定有出息,不听话的孩子将来也不一定有出息,你们说什么样的孩子一定有出息?还是没有人说话,我接着说:就是有思想的孩子也就是有正确思维能力的孩子将来才有出息。而爱学习是有思想的孩子的重要标志。我希望大家做有思想的孩子,更希望大家做爱学习的孩子,每一位达到上课听讲时精神抖擞,这样大家将来一定都有大出息。

故事二:“知识就是力量”。对学生进行学习兴趣教育。

有一次新课引入时讲了一道讲三角函数化简题,用三角函数的和差倍半化简为特殊角的最少需要七八步才能解决问题。非常麻烦!于是我马上讲解了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公式,让大家马上运用公式再次解决此问题。结果很多同学欣喜的发现,一步就解决了战斗。我抓住此机会提问:通过这个问题的解决过程,大家体会到什么道理?有同学说学新东西就是有用;有同学说多推公式多背公式解题就快,等等。我说,你们讲得都很对,再体会深刻一些,你们会认识到什么道理?没有人回答。我说:你们有没有感觉到“知识就是力量”。不等我说完,大家哈哈大笑。我接着讲,显然,刚才的学习过程让大家体会到了学习新知识的重要性,我今天这样讲就是希望大家喜欢学习新知识,由此产生对学习的无尽的兴趣,一旦大家愿意学习,喜欢学习,你的学习成绩一定会蒸蒸日上。

故事三:“事不过三”。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和坚强的意志力教育。

快要到期中考试了,我课下向同学了解他们怎么复习,很多同学看书看笔记,也有同学说不复习,总体来讲大多数人不知道复习的原则是什么也不知道怎样复习效果更好。针对这一问题,我上课时讲,大家对“事不过三”这个词怎么理解。有同学说是指人在同样的错误上可能犯一次两次,但不会重复犯三次。我说,理解不是很准确,但基本意思是对的。我又说:同样的道理,对于复习我们的基本原则是“查漏补缺”,方法上可以采用“事不过三”的方法是最有效率的。一个人做一道题一次做明白的很少,能完整的记住它更少,但做一遍,隔一段时间后再研究一遍,过一段时间再总结一遍,这样三番五次的研究它,你将永远记住它。这也体现出来大家在研究数学问题时一定要锲而不舍,只要你意志力坚强,多难的数学问题都是能搞清楚的。我又讲了我的高中数学学习经验。我说,我高中学习数学时,高一高二就是反复看课本,看典型习题,到了高三,好多题目都映在了大脑里了,所以不管怎么考,我都能随机从大脑中调出题目的原始出处,几乎没有多少题能难住我,所以我的高三数学成绩基本上没有下过130,高考成绩138分。

其实,品德教育与数学教学,两者是水乳交融的关系,思想与精神要融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我们的教学中,首先要求我们的教师拥有一双睿智的眼睛,思维敏捷的应变能力,优良的课堂教育机智。及时捕捉好的素材,适时的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逐步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使思想与精神真正走进学生心田,最终积淀成良好的品质,达到“润物无声”的最佳效果。

事不过三什么意思篇五
《什么是真正的高效课堂7》

什么是真正的高效课堂(7)

操作第一。

只是靠说,说不出高效课堂。真正的高效课堂,最终还是要靠做,是做出来的。什么是真正的高效课堂,首先就是真正,什么是真正,是真正的东西,一般来说,这个东西是已经存在了,在客观世界里并不存在的东西,怎么判断其是真正,还是不真正。 1990年,我在一份关于数学教学的报刊中,看到了一个关于三面扶挂黑板的小介绍,感觉这个方法不错,好像是适合我的教改需求,便立即进行了试验。试验中,每一个学生,都使用了一块小小黑板。后来感觉,这样做,影响了环境美,事实上也不需要那么夸张,就改成了上教室前后的黑板了。在91年的市教学大比课上,我也展示了这一做法。教室前后上黑板的做法,适合无课外作业教学的整体性需求,便一直坚持到了最后。

我们探讨真正的高效课堂,首先需要脚踏实地,坐实论道。一个方法,一种课堂,是不是高效,需要在现实的教学环境中,不断实践。高效课堂需要理论探求,更需要不断实践,坚持操作第一的原则。

例如师生关系。如果说老师需要天天围着学生转,那么学生也同样需要天天围着老师转,这就是和谐的师生形态,少了任何一个,都不和谐。一般情况下,感情多于理性的教育,是父母对子女的亲情式教养。学校老师对学生的职责性教育,必须是理性多于感情,否则你连最基本的课堂教学秩序都维持不了,哪里还会

有什么高效课堂。老师与学生必须保持一定的感情距离,这是教育的美。

“地心说”未必不好。是人,就是源自于地球的,每时每刻都是需要生存于地球,教为主导,让学生脚踏实地的学习,就是实实在在的的教学。“日心说”也需要。太阳每天都要为我们服务半天,少不了。地心,日心,还是需要多一点地心,脚踏实地才会有生命力,才会多一点人生欢乐,生命的疯狂并不是好事,疯狂的生命总是会让人害怕。

事不过三,思维如果只是讲三条。一是逻辑;二是自由性;三是既讲逻辑,又要自由,也就是既讲确定性,又讲不确定性,例如批判性思维。三条中,无论讲哪一条,都需要讲确定性,都需要在最实在的操中去检验。

例如思维自由,无论怎么自由,其思维整理过程中的所有信息,包括所谓的灵感,没有天外来客,也不可能有天外来客。自由思维的基础信息,总是来自于大脑中的已经存在,这个已经存在的最原始只是物质,物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确定。从目的看,人们为什么那么看重自由思维,就是为了探求更多更好的确定,就是为了探求更多更好的实际操作。最具现代教育教学的理念,就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高档次的批判性思维,更是离不开最具体的操作。其实思维能力的本身,也是一个物质性操作的东西,只是这个思维能力的物质性,是在人的大脑里,现代科学的操作还无法让我们看得见摸得着。

批判性的科学思维思维,不是不讲逻辑,不是不讲确定,基本的形式逻辑,基本的形式操作,还是不可缺少。例如我们曾经很注重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等,这些东西都是经过了多年实际操作,才总结出来的,是探究发现教学的基础,当然需要,当然也未必是全部需要。结合整体设计,这些东西的适当拥有(不要太过),脚踏实地了,才是管用的批判行为。

现代科学思维,总是把实际实践实验及现实操作放在第一位,也就是说确定性是科学思维的第一重要。无论怎么抽象,其客观、理性、形式形象的具体的规则操作及实际结果,都需要放在第一位。最理想的,当然还是理论联系实际。如果暂时无法做到理想联系实际,那就首先实际。人类毕竟是先有了面包,然后才产生了对面包的抽象认知,抽象理论。来自于抽象化了的面包理论,做出来的面包,丰富多彩了。当然也会有假冒伪劣的了,甚至是毒品而不是食品的都会有。怎么办,还是讲实际,要操作,用事实去说明。理念理论性的东西,脚踏实地的,才会是真理。 马克思说,“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是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高效课堂的评价标准,怎样才能够成功地运用数学,搞量化。拿出足够多的教案教例,这也是很有数学意义的运用。这样的数学性操作,是最实在的,又是很难做假的操作。只是想象,只是情绪,只是说那些虚无的又是自相矛盾的东西,说22条固然没用,即使说上250条也没有任何意义。你糊他,他糊你,最后受糊的是学生,是教育。

高效课堂的评价标准,当然不能够仅靠应试分数,但应试分数仍然是一个关键。仅靠应试分数的做法,现在似乎是不能够服众了。为什么,大家都在说应试教育的坏话啊。应试教育的分数,似乎只能够说明知识,而不能够说明能力。

我想问一下,你在探究发现教学的过程中,真正体现出了聪明(不是智慧)第一吗。探究发现教学的最本质莫过于思维问题。思维与知识能够分离吗,思维与知识既然不能够分离,那么检验能力的可操作的落脚点,除了看知识,还有多少可看的!如果思维能力的提高,不能够提高相应的知识成绩,这样的探究发现教学,还有多少意义!排除非智力因素,思维能力的提高,必然会带来相应知识的好成绩,不容置疑!

有人说,“高效课堂要达到两个要求:一是满足学生需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二是满足升学的需要,满足升学并不是要迎合应试,而是让升学成为高效课堂的副产品。”

在现在的实际情况下,谁能够真正操作了探究发现教学的课堂,不是能够不能够满足升学率的问题,而是一定会有很高很优的升学率。由此可见说者,对探究发现教学的高效课堂问题,还没有实际操作的实践,当然不会有坐实论道的认知!我想,如果说者能坚持操作第一的科学思维,可能不会说出这种没有一点自信的外行话。

事不过三什么意思篇六
《数字包含的意义》

数字包含的意义

《圣经》中使用最多的数字是什么?“3”。“7”是完全数,“3”加“4”等于“7”;“3”乘以“4”等于“12”。《圣经》中的数字并不是随意使用的,因为犹太人使用数字时很有讲究,上帝使用数字也是有含义的。“3”象征联合;另外,还有“事不过三”的说法,有时我们说:“我只饶恕他三次!”第三次是最后一次。关于数字的概念,是从我们祖先的时代流传下来的。“3”象征在真理中完全的联合,上帝通过三个阶段完全了福音,因此《圣经》中使用最多的数字就是“3”。三位上帝:父上帝、耶稣基督、圣灵上帝;挪亚的三个儿子:闪、含、雅弗;但以理的三个朋友:沙得拉、米煞、亚伯尼歌;以西结书也提及三个义人的名字:挪亚、但以理、约伯,“虽有挪亚、但以理、约伯在其中,他们只能因他们的义救自己的性命。”;耶稣在旷野受到三个试探;耶稣被钉之后,第三天复活„„“3”的痕迹遍布整本《圣经》,它究竟意味着什么?

刚才说到,启示录中的“7”和“12”分别是“3”加“4”和“3”乘以“4”。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便开始研究天文学,虽然没有现在的天文望远镜,但他们却精通星相。他们的数学水准并不逊于我们,大家见过人们用算盘运算吗?他们的口算能力比现代人更强。“4”是代表熬炼和试验的数字,耶稣40天之久在旷野禁食;以色列百姓也在旷野漂流40年;耶利米书预言四风从天的四方刮来;在启示录也预言末时代有四方的风;所以“7”和“12”是指真理的联盟经历试炼后成为完全。“3”加“4”等于“7”,象征完全;“3”乘以“4”等于“12”,反复4次最终完成。所以,上帝通过数字来表达,真理与福音的秩序通过试炼和艰难之后达到完全,最终完成。

【出25:8、9】“又当为我造圣所,使我可以住在他们中间。制造帐幕和其中的一切器具,都要照我所指示你的样式。”圣所是展示上帝救赎计划的唯一蓝图。上帝吩咐摩西建造圣所时,向他展示了天上圣所的模型。《圣经》的真理是有秩序的,人的理论与想法无法掺杂其中,因此我们必须顺从《圣经》的话语,按照秩序来理解和经历,也要按照福音的秩序得救。按照上帝所计划的方法得救。

上帝对摩西说:“当为我建造圣所。”圣所不是为人建造,而是为上帝建造的。上帝吩咐摩西建造圣所,是为了向我们彰显自己,为了与我们同住。怎样与我们同住?通过真理。约翰福音一章说:道成了肉身,居住在我们中间。耶稣取了血肉之身来到地上。他又是如何来到我们心里?只能通过话语,通过《圣经》真理,道(话语)成为肉身,居住在我们中间。从某种意义上说,道成肉身是上帝独有的经验,因为耶稣是道路、真理、生命,所以能进入我们心中。结合圣所制度来理解,耶稣本身就是圣所,他的生活实际地向我们展示了摩西所造的圣所。我们也可以按照着这圣所的模型,被建造成为上帝的宫殿。所以,圣所是为上帝而造,为了彰显上帝的救赎计划。

圣所有三个部分,外院、圣所、至圣所,上帝通过这三个阶段救赎我们。所以,上帝的福音是有秩序的,这是上帝拯救我们的方法,我们必须按照福音的秩序去经历和成长。所以,“3”是一个重要数字。上帝也是三位。圣所中有几个门?三个。进入外院时,有一个门;从外院进入圣所时,有一个

门;从圣所进入至圣所时,也有一个门。《圣经》在说明福音和救赎计划时,常常使用“3”这个数字。

我们再看,圣所外院有几个器具?大部分人会认为只有两个,其实有三个:燔祭坛、洗濯盆,还有一个像莲花一样的盆坐,《圣经》是将盆坐与洗濯盆分开记录的。【出31:9】“燔祭坛和坛的一切器具,并洗濯盆与盆座。”洗濯盆象征洗礼,我们在那象征耶稣牺牲的燔祭坛前承认和悔改自己的罪,然后接受洗礼。沾满羊血的双手在盆中洗净之后,便进入圣所。但一次的洗礼并不保证永远洁净了,所以有圣餐的礼仪,通过圣餐礼,我们可以再次被洗净。

圣所有几个物件?三个。左边有金灯台,右边有陈设饼的桌子,中间有金香坛。【林前6:11】“你们中间也有人从前是这样;但如今你们奉主耶稣基督的名,并藉着我们上帝的灵,已经洗净、成圣、称义了。”“洗净”是圣所外院的经验,“成圣”是圣所的经验,“称义”即盖上印记,永远被认证为义。使徒保罗将这三个阶段分开来说明,整本《圣经》都在反复说明圣所三个阶段所象征的属灵经验。在至圣所有什么?约柜、施恩座和香炉。如果至圣所中只有约柜,我们就无法存活。然而,约柜上面有施恩座,它是约柜的盖子,是上帝施恩的地方。主常在那里与我们相会,直到我们站在上帝面前接受审判。多么感谢!《圣经》在吩咐我们终止罪而成为完全的同时,赐下了接纳我们的恩典。施恩座,施予恩典的地方,多么感谢!除了约柜和施恩座以外,还有香炉。在赎罪日,大祭司会提着金香炉进入至圣所。金香炉是至圣所的物件,只有带着金香炉,我们才能来到上帝面前。必须有耶稣中保的祷告,我们才能就近上帝。

所以,《圣经》中的“3”有预言性的意义,因为圣所不仅是福音,也是预言。耶稣在十字架上死去之后,进入天上的圣所,从事中保的工作,最终要进入至圣所进行洁净圣所的工作。圣所既包含着预言意义,也象征基督徒的属灵经验。

【申16:16、17】“你一切的男丁要在除酵节、七七节、住棚节,一年三次,在耶和华你上帝所选择的地方朝见他,却不可空手朝见。各人要按自己的力量,照耶和华你上帝所赐的福分,奉献礼物。” 一年三次。七七节又名五旬节,因为七周过后,第五十天就是五旬节。那是收割大麦的季节,因此也被称为收割节。除酵节,即逾越节的第二天,百姓要吃无酵饼一周之久,记念耶稣为我们牺牲,洗净我们的罪,使我们从此终止犯罪,过无罪的生活。只有通过了赎罪日的人,才能进入住棚节。所以,在吹角节之后,所有会众要聚集遵守赎罪日,一切的罪被彻底洁净和涂抹了的人,才能进入住棚节。所以,人们在住棚节朝见上帝时,不可空手朝见。

除酵节象征圣所外院的经验。七七节象征耶稣开始中保工作的标志——圣灵沛降。正如亚伦受膏为大祭司时,浇在头上的橄榄油顺着胡须滴在地上一样,耶稣受膏成为我们的大祭司时,圣灵的油也

降在地上。因此,五旬节象征圣所的经验,住棚节象征至圣所的经验。只有通过了大9赎罪日的人,才能参赴住棚节,住棚节象征罪的涂抹。由此可见,“3”这个数字非常重要,在《圣经》中多处被使用。

上周我参加了一次帐篷大会,遇到一位年轻人,说起话来非常有趣。可能大部分美国人都很幽默,即使表达同一件事,也可以让人眼前一亮,风趣而不幼稚。他把捐款投入奉献箱之后,转过身来,对大家说:“很多吧?”语气非常有趣,在场所有人忍不住笑了很久。各位,我们来到上帝面前,不能空着手,却要带上我们最好的。有的人二十年前奉献一美元,到现在还是一美元,我实在无法理解,这二十年中,他的收入不是翻倍了吗?有的人献上十分之一,要精确到小数点,249.71元,250元难道不行吗?这是我们的习惯,有时我们对待上帝比对人更吝啬。参加聚会时,我的家人如果拿一块、两块、三块钱到教会奉献,我一般会对他们说:“这是做什么?到上帝面前来竟然只给三块钱?你这个星期花了多少钱?”这是我们思维方式的问题,来到上帝的殿里,献上一两块钱,你还能坐得安稳吗?我无法理解。我们向上帝奉献必须慷慨。为了我们,天父心碎般地将独生爱子赐下,并且不是在十字架上一死了之,两千年来,他一直借着圣灵在人心中运行。三位上帝没有丝毫保留将自己完全给予了我们,我们竟然用一美元,甚至50美分打发上帝,难道不惭愧吗?我们的思维方式出问题了,不是我们没有可献上的,而是我们长久以来的习惯。

有件事说出来我的妻子或许不太高兴。有一次,我把一大笔钱卷起来塞到奉献箱里,我的妻子在一旁看到,对我说:“丈夫,别人要是看到了,还以为你是富翁。”“我当然是富翁。”难道不是吗?虽然没有钱,至今为止,吃的、喝的、穿的、住的,从未缺乏过,除了银行里没有存款,还有什么问题?《圣经》说,你们有衣有食就当知足。“3”也包含我们将所有向主献上的意思。现在让我们回到正题。

【启1:4-6】“约翰写信给亚细亚的七个教会。但愿从那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上帝和他宝座前的七灵,并那诚实作见证的,从死里首先复活,为世上君王元首的耶稣基督,有恩惠、平安归与你们!”三位上帝——天父上帝、耶稣基督和圣灵向你们问安。保罗向帖撒罗尼迦信徒问安时也说:“愿你们的灵与魂与身子得蒙保守。”我们是由灵、魂、身子所组成,三者是合一的,如果灵死去,身体就死去;如果身体死去,灵也会死。我们的精神和思想被称为魂,我们大脑中与上帝交流的部分被称为灵,我们的肉体被称为身子。

上帝虽是三位,也是合一的,因为他们的思想、品行和计划都是相同的。这里如何描述耶稣?诚实作见证的——外院的经验;从死里首先复活——圣所;为世上君王元首的——至圣所。这是耶稣救赎我们的职能。“他爱我们,用自己的血使我们脱离罪恶,又使我们成为国民,作他父上帝的祭司。但愿荣耀、权能归给他,直到永永远远。阿们!”这位就是为我们作榜样的耶稣。

【启1:19】“所以你要把所看见的和现在的事,并将来必成的事都写出来。”所看见的事、现在的事,并将来的事。使徒约翰所记录的启示录,大部分是有关将来的事情,站在我们的时代观看,启示录中的预言几乎全部应验了,所以成为了“过去的事”;“现在的事”即现阶段发生的事情;还有“将来的事”也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应验。

末时代,上帝要传给世界几道警告信息?三道,正是启示录14章所记录的。第一道警告信息包含福音,即圣所的道路。上帝最初吩咐摩西建造圣所时,借着圣所制度向人类展示了他救赎我们的方法,通过三个阶段解决我们心中罪的问题。来到《圣经》的最后一卷书,上帝又赐下了三道警告的信息。第一位天使飞在空中,有永远的福音要传给各国、各族、各方、各民。“飞在空中”是象征这道信息以飞快的速度传播,却不越过世上任何一个人。第二道信息宣告巴比伦的倾倒,人们若拒绝永远的福音,就会沦为巴比伦。第三道信息警告人们出离巴比伦的谬道,不可接受兽的印记,即使遭受逼迫,献上生命,也要按照真理生活。

让我们成为完全的真理和福音是有秩序的,分为三个阶段。圣所外院——我们必须悔改重生,彻底屈服。接下来要经历因真理成为圣洁的经验,甚至一个思想也不被罪所玷污。最终要站在施恩座前接受审判,获得拯救。那时我们面对律法必须找不到丝毫的罪。

【启14:12】“圣徒的忍耐就在此,他们是守上帝诫命和耶稣真道的。”那些来到圣所外院,而在耶稣的十字架面前哭泣、悔改和抛弃一切罪,被洗净,跟随主的引导,不断学习,成为圣洁的百姓,最终站在律法面前时,查不出任何罪来。这不是靠我们自己的努力,而靠着圣灵的能力,是顺从上帝救赎我们的方法与秩序而有的结果。因为始祖违背律法,罪恶、痛苦和忧伤进入世界,如今来到了最后阶段,我们可以得到恢复重新回到伊甸园。这是《圣经》中的真理,通过“3”,我们可以更加明确地理解。

【林前13:13】“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为什么?因为“信”是过去,“望”是未来,“爱”是现在。理解了福音和真理,看到上帝一直以来对我们的引导,以及主是如何拯救人类的,我们会对所经历之事产生信心,并以这样的信心为基础,对将来的事产生盼望,然后带着对上帝的爱而度现在的生活。爱是上帝律法的总纲——“你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上帝,又要爱邻舍如同自己。”虽然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但其中最大的就是爱,为什么?因为爱是以信心为根基,以将来的事为盼望,是对现在生活的态度。

【罗5:3-8】“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难中也是欢欢喜喜的。因为知道患难生忍耐,忍耐生老练,老练生盼望,盼望不至于羞耻;因为所赐给我们的圣灵将上帝的爱浇灌在我们心里。因我们还软弱的时

候,基督就按所定的日期为罪人死。为义人死,是少有的;为仁人死,或者有敢作的。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上帝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罗8:24】”“我们得救是在乎盼望;只是所见的盼望不是盼望,谁还盼望他所见的呢?”虽然说我们是因信得救,但也是因盼望得救。当处境十分艰难时,我们虽然拥有信心,但不免会像约伯一样咒诅自己的出生,但我们可以凭着盼望得到拯救。这一切都是数字“3”所包含的意义。上帝是三位,我们的经验也有三个阶段。“7”是什么?上帝所计划的真理和福音有三个步骤,为了使我们通过经验来理解,上帝安排了“4”,他赐下试炼和苦难,“3”与“4”合并起来,我们就能成为完全。“3”乘以“4”等于“12”,这样的经验不只一次,反复经历之后,就完成了。这就是上帝通过数字向我们说明的。

耶稣说:“你们要进窄门,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引向灭亡的,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为什么?宽路是任何人都可以行走的,做什么都无妨,各种福音和《圣经》的讲解供人随意选择,像自助餐一样。人们听信这些错误的福音,经验也随之扭曲。所以主说:“你们要进窄门。”上帝所规划的得救道路只有一条,包含在“3”这个数字中。有人说:“没有关系,‘条条大路通罗马’。”但问题是,并非条条大路通天国。有人以为只要真心相信耶稣就能得救,以为自己领受了圣灵,其实不过是一种感情与感觉。“啊,我今天领受了圣灵,心里发热,好兴奋!”可能是感冒了,发着高烧还能领受圣灵吗?圣灵是真理的灵,要引导我们进入一切真理中。我们若接受圣灵所记录的灵感的话语为真理,真理便来到我们心中,破碎我们的思想,纠正我们的错误,向我们彰显天国,使我们认识耶稣,这就是圣灵充满的表现。

我们的内心经历了圣灵的洗涤之后,会成为圣洁。借着什么?话语。“求你用真理使他们成圣,你的道就是真理。【”约17:17】如何成为圣洁?禁食祷告一个月就能成为圣洁吗?不是的。《圣经》说,惟有真理能使我们成圣。当我们因真理成为圣洁时,主就赐下什么?圣灵的权能。彼得的讲道在一日使三千人悔改,使死人复活,瞎子看见,瘫子行走……为什么?因为他里面充满真理,所以主赐给他圣灵的能力。所以要进窄门,真理是我们得救的唯一道路。将有无数基督徒为自己的疏忽而悔恨:“在话语堆积如山时,我为什么没有研究?为什么轻视上帝的话语?为什么随从感情和感觉?为什么跟随人的教导„„”

这次有一名黑人来参加聚会,由于这次聚会的讲道要重播,所有上台献唱的人都是精心挑选的。他们的合唱庄重而敬虔,充满了恩典,我为此向他们表达了很多感谢。聚会前,一位黑人上台演奏了自己创作的曲子,题为《行走窄路》。我站在远处听着他边奏边唱,虽然看不清他的面孔,但他的歌声多么充满恩典!我深受感动。各位,我们的形象虽然因罪恶扭曲,毫无风采可言,但当真理在我们的里面充满时,我们里面会发出美妙的颂赞。

【帖后2:13】“主所爱的弟兄们哪,我们本该常为你们感谢上帝,因为他从起初拣选了你们,叫你

事不过三什么意思篇七
《“三生天下 ”》

“三生天下”?!

——2006年湖北高考作文题简析

史绍典

湖北高考作文命题,要求考生“根据对所熟悉的带‘三’的词语的联想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我以“三生天下”作为我评析文章的标题。因为,从这道命题,我首先“联想”到的,就是老子对“三”的独特命意。老子语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四十二章》),这是所有带“三”词语中,初始的、也是最宏大的哲学意义建构,反映了老子的“道”创生万物的宇宙生成论思想。这里,老子并不是把一、二、三看作具体事物和具体数量。它们所表示的,只是“道”生万物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的一个生成过程。

在中国人的认识论里,还有“天地人三才”。“三才”也十分了得,它是古代政治家分析格局的基础。由此,可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三足鼎立”,也可以有几何里边,三点产生的平衡。此外,还有“三纲五常”以及我们常常提到的“三大纪律”、“三八作风”、“三个代表”、“三讲”、“三热爱”等等。用“三”表示的元素简直丰富到极致。

“三”,在古代汉语里,表示多数。

这是一道命意十分宏大的作文题。这道作文题,具有“原创性”,考生殊难押题与宿构。

把握这道含“三”的命题,要注意命题材料中的这样一些关键词:有意味,社会生活,人生经验,文化意蕴,人生哲理。

有意味的带“三”的词语太多,命题所例举的五个带“三”词语(“三思而后行”、“三省吾身”、“举一反三”、“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侧重于人生经验的概括。其它,如:

侧重社会生活现象的:“事不过三”、“不三不四”、“三教九流”、“三寸之舌”、“三人成虎”、“三心二意”、“三头六臂”、“三气周瑜”、“三分天下”、“一而再,再而三”、“三令五申”、“三番五次”、“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狡兔三窟”、“三缄其口”等;

侧重于文化意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天下”、“三坟五典”、“阴阳三合”、“儒释道三家”、“天地人三才”、“日月星三元”、“父子孙三族”等;

还有“三长两短”、“三生有幸”、“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不管三七二十一”等等。

所谓“侧重”,只是说略微偏重于某一方面而已,实际的情况,是“这些词语既是社会生活现象或人生经验的概括,又隐含着一定的文化意蕴和人生哲理”,不好作决断的分类的。

湖北作家方方在考后第二天的6月8日,对媒体谈了她的感悟:第一印象是今年的作文题比去年强,而且还比较有意思。因为它可以难,也可以不难。关键看你在有关“三”的词语中选择了什么。这样一来,考的就是知识面是否灵活,思路是否开阔,词汇量是否丰富了。作文写得再不行,至少也能写写“三长两短”、“三朋四友”、“三生有幸”之类,对于一般高三的学生,这应该没有什么难度。起码考前都训练过,照着背一遍也过得了关。文采好的,对文学艺术热爱的,写

“阳关三叠”,狠狠地抒一把情也会是很好看的。若对历史有兴趣,写“三足鼎立”也蛮好,就是“三国演义”也是可以做文章的,还有“三寸不烂之舌”,写人物或事件都会有趣。倘若有好战的男生,写一写“三战三北”之类,更会让人眼睛一亮。此外讲吉祥的可以写“三阳开泰”,对政法有兴趣的可以写“三令五申”,性格俏皮的人写一篇“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也不错,懒散的人写“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有意思。

方方说的也有意思。她的主导想法是,这道题,“可以难,也可以不难”,“关键看你在有关‘三’的词语中选择了什么”。

但问题在于,这道作文题它不是让作家写,而是让考生来写的。

公允地说,湖北的高考作文题,的确很有些意思也很有些创意。

以带“三”字词语命题,开放度大、意蕴深邃。举凡生活(“事不过三”„„)、意趣(“三天打鱼„„”„„);人生(“三生有幸”„„)、哲理(“三思而行”„„)社会(“三教九流”„„)、文化(“举一反三”„„);理智(“三缄其口”„„)、修养(“三省吾身”„„)„„并包容着正反、文野、理性感性等,甚而至于天地万物、社会万态、人生万种、文化万方、生活万趣„„皆可入题。

但是,也正是这样的“三生天下”,网罗万种万物,极大的开放,考生很可能会产生一下子“找不到北了”的感觉:眼前各种各样的“三”蜂飞蝶舞,哪一个“三”才真正为我所熟悉?

问题在哪?

首先,“三”所包容的社会生活、人生经验太宽,林林总总的“三”,是千百年来丰厚的文明积累和文化积淀;而学生的社会生活、人生经验又太窄,他们的生活、人生基本笼括在紧绷的应试教育里,他们还根本少有“三”的经验和阅历。宽与窄之间就这样形成了矛盾:一面是“三”的丰富宽泛,一面是对“三”的少有体验,“乱花渐欲迷人眼”,哪一个“三”,才是自己“体己”的“三”?从实际的考试情况来看,学生真正能从众多“三”的词语中,选出一个自己真正熟悉的“三”来,还是太难太难。进入到学生写作视野的“三”,很难超出命题者所给出的五个例词的范围。

而命题者所给出的五个带“三”的例词,其意义与意象,早被日常打磨得了无光彩与亮色,“沦落”到了世俗最低层面、最为表象的平庸,成为公共话语的低俗组成。实话说,面对这些“三”,学生难有“有意义”的联想与感悟;动笔写来,殊难鲜活。反观材料提示的五个带“三”的例词,入题容易,写好实难。 近在网上,读得源自《新京报》的一篇《高考作文:离现实再近些》的文章,颇有同感。该文称,高考作文的开放性,有利于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注重立体感知能力、多维思考能力、情感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开拓视野,大胆联想,多侧面多层次思考来提高写作水平。不过,高考作文面临的问题也是不可回避的,其中最遭诟病的当属与社会现实生活脱节的问题。

“与社会现实生活脱节”,当然是应关注的一面;学生(考生)呢,他们又是在怎样“脱节”的状态下,生活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我认为,作文,单纯的“呼唤生活”、“呼唤理性”、“呼唤感性”,怕都无济于事。关键的关键,是促进他们回归到“三生天下”中去。

(原载上海《语文学习》2006-7、8期)

事不过三什么意思篇八
《TFNG》

事不过三什么意思篇九
《浙江语文三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天高云淡,白云在悠闲地漫步。

U

f

K

u α云朵上的字母,可以组合成一位神话中的巨人: 我们刚学过一篇和他有关的神话《 》。他没有追到太阳,反而倒下去了,此时你想对他说什么呢?

我知道的神话故事还有: 二、皮皮猴最爱吃桃子了!帮它把这些桃子放到盘子里。

遗憾 小镇 标准 客厅 岔路

三、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在括号里填上表示颜色的词。

( )的大圆盘 ( )的花瓣儿 ( )的小莲蓬

2.水泡闪亮闪亮的,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多像一串串彩色的珍珠啊! 读了这句话,我可以写出一些带有颜色的成语: 3.写出带有数字的成语:万紫千红 4.精彩连连看。

节约 音乐新奇的 想法 保护 纸张有趣的 回忆 欣赏 全球奇怪的 动作 遍布 环境美好的 网络 5.选字填空。 泼 端 装 补

女娲把它( )在一个大盆里,( )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 ),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 )好了。

6.积累运用。我能工整地抄写下面的成语,并写出我的发现。

新月如钩 月光如水 月色溶溶 月明星稀 月黑风高 清风明月 月色朦胧

我的发现: 四、快乐选择。

1.下列词语中只有( )不是指真正地用眼睛看。

A.俯视 B.环视 C.轻视 D.监视

2.快要落山的太阳公公,脸红 的,像喝醉了酒,霞光照在小弟弟的脸上,也成了红 的了。 A.童童 B.通通 C.彤彤 五、想象练说。

每当我参加庄严的升国旗仪式,望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我的心情万分激 动,心里有很多话要说„„

六、趣味迷宫。请你从下图的左边某个字开始,找出一条通道,使所经过路线上的字依次连起来是古诗

名句。(不能斜着走)

出口

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一身 ,一对 ,加上 ,凑成了 2.默写《咏柳》

, 。 , 。

3.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 , ,

。如果自己也是池中的一朵荷花,那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什么?开动脑筋想一想,写一写。

八、仔细阅读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孟母三迁

孟子的父亲去世很早,对孟子的教育,可费了他母亲不少心血。盂子五岁时,跟他母亲住在城外公墓的旁边。这里经常有人送葬、筑坟、祭吊、哭泣……孟子和他的小朋友也做起了送葬的游戏:用泥巴做棺材,再做个泥人放在里面……孟子的母亲看到他们的这种游戏,心里很发愁:这可怎么得了,将来能成个什么样的人哪!于是,她决定搬家。

孟子的家搬到城里来了,在一个市场的旁边。市场可热闹了,从早到晚,人来人往,孟子高兴极了,成天在人群里转来转去,骗人的、打架的、偷东西的、投机取巧的,什么样的新鲜事他都看到了。没过几天,盂子对这一切就熟悉了。他母亲见此状况心里又很难过:孩子成天不学好、可怎么得了,将来会变坏的。于是,她决定再次搬家。

这次孟子的家搬到了学堂旁边,他渐渐地对学堂发生了兴趣。每天看到学生很 早就来上学,见了老师还鞠躬。有时,老师领着学生演习各种礼节和仪式,孟子看会了,也就跟着做起来,见了老师便鞠躬。学生演习礼节和仪式,他就模仿;学生唱歌,他也跟着唱……孟子成了一个彬(bīn)彬有礼的孩子了。

孟子的母亲看到儿子的进步,情不自禁地笑了。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情不自禁: 彬彬有礼: 2.填空。

孟子总共搬了三次家,第一次住在 ,第二次住在 ,第三次住在 。 3.对这篇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下列哪个词语的表述最恰当?请在括号内打“√”。 事不过三( ) 知错就改( ) 择邻而居 ( ) 知子莫如母( )

4.由于各方面条件的制约,人们是不可能频繁搬家的,那么不搬家我们能不能用其他方法改变不利的处境呢?请想出一两条来。

最贵的蛋是“笨蛋” 阿瓜是个弱智的小孩。

在三(4)班里,他的成绩是倒数第一。同学们也常取笑他,说头大不中用。每天放学后值日生搞卫生,他都会主动地留下来帮忙倒垃圾。更绝的是,白天上课,每隔两节课,他就会条件反射地把垃圾桶拿到洗手台前认真洗刷。

原先最脏臭的角落,因为阿瓜的负责变成了教室里最醒目的净土。

他总是微笑着,并纯真地看别人以怪异复杂的眼光看自己。

有一次,老师出了一个脑筋急转弯的问题:世界上最贵的蛋是什么蛋?

有人说是金蛋,有人说是原子弹,有人说是脸蛋,这时,阿瓜也举手发言,高兴地说:“是笨蛋,因为大家都叫我笨蛋。”

同学们笑了,老师没有笑,她走过去轻拍阿瓜的脑袋说:“是的,你最贵!”

阿瓜的母亲每天放学后都会骑摩托车到校门口接他。一个冬天下雨的傍晚,在回家的路上,阿瓜看见一位踽踽(jǔ)独行的同学,他知道该同学的家离学校较远,便央求妈妈顺道载那位同学回家。可惜因机车后坐装了个铁篮子,无法再多载一个人而作罢。回家后,妈妈忙着在厨房做饭,却隐隐约约听见门外传来一阵奇怪的声音,出门一看,原来阿瓜正在满头大汗地用老虎钳拆掉铁篮子„„

妈妈深深地叹了口气,但眼里却涌出了泪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因为笨才善良,还是因为善良才显得笨? 1 联系上下文,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 净土: 踽踽独行:

2 画出描阿述阿瓜日常表现的句子。 3 联系上下文,把横线上写上恰当的句子。 4 你怎么看待阿瓜?写几句话表达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夸父 《夸父追日》夸父精神的可贵,受到一心为他人、自我奉献、顽强拼搏的精神值得学习。 二、hàn zhèn biāo tīnɡ chà 三、1.碧绿 粉红 嫩黄

2. 五颜六色 五彩缤纷 五光十色 3. 九牛一毛 四通八达 一掷千金 4.略 5.装 端 泼 补 6.都是写月亮的词语 四、c b c

五、望着国旗,听着国歌,我仿佛看到了无数解放军战士默默无闻地守卫在祖国的西沙群岛。他们用生命保卫着祖国的领土,使祖国更加美丽、富饶、繁荣、昌盛。

六、略

七、乌黑光亮的羽毛 俊俏轻快的翅膀 剪刀似的尾巴 活泼可爱的小燕子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一朵荷花 穿着雪白的衣裳 站在阳光里

八、1.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对人非常有礼貌。

2.孔子 孔丘 孟子孟轲 公墓旁边 闹市旁边 学堂旁边 3.择邻而居 4.略 九、略

事不过三什么意思篇十
《易经入门精选》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yaoleikaoshi/217648.html

    【事不过三什么意思】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