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存者的记忆的短文阅读答案

| 口腔助理医师 |

【www.guakaob.com--口腔助理医师】

幸存者的记忆的短文阅读答案篇一
《实用类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实用类文本阅读练习(二)

阅读下面一篇新闻,回答1——3题(15分)

纪念卫国战争胜利庆典在俄罗斯举行

1941年11月7日,莫斯科铅云低垂,纳粹兵临城下。数十万苏联红军官兵列队走过红场,接受斯大林检阅,然后在市民泪光注目下直赴战场。

2005年5月9日,莫斯科天空雨后放晴。二战老兵和俄罗斯现代军人重赴红场,接受俄罗斯总统普京和50多位世界其他国家领导人检阅。

纪念卫国战争胜利和纳粹德国投降60周年庆典的阅兵仪式在俄罗斯莫斯科红场举行。

一、普京向老兵鞠躬

伴随着浑厚的军乐,4名俄罗斯礼仪兵迈出正步,高举印有锤子镰刀图案的红旗走进红场,拉开了莫斯科大阅兵行进式的大幕。

老兵们熟悉的《喀秋莎》再次回荡在红场上空,主席台上不少耄耋老人跟着低声哼唱。身着战争时期苏联红军各式军装的年轻士兵步入,时光仿佛倒回60年。此后,那场战争和今日纪念活动的真正主角亮相。身为卫国战争亲历者的2600名老兵乘坐军车组成方队重返红场,重现苏联红军各方面军1945年胜利后参加红场阅兵式的历史场面。

“我向所有参与卫国战争的老兵深深鞠躬,”“胜利属于老兵!”阅兵开始前,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主席台前发表讲话。军车上,无论是佩戴奖章的老兵,还是身着战时天蓝色衣裙的老妇,相同的是满头白发、永不褪色的记忆和怀念去者的一束红色康乃馨,9日的红场名副其实。

和平年代的灿烂烟花,幸存的老兵和老人有幸看到。然而,战争亲历者中的大多数普通人,尤其是普通军人,再无缘看到,也没有机会在历史舞台上留下名分或自己的记忆。 虽然我们不知道,现在的孩子们能否理解2700万条生命乃至更大范围内更多生命的意义,但正如BBC节目主持人所说的一样:“无论如何,我们需要幸存者为我们回忆。” 二

“胜利意味着,由于我们所有人都得到了平安,意味着,由于我们,今天没有人还要去打仗。”80岁的老兵叶莲娜·马尔基纳说。时隔60年,老兵们再次走上红场时心中充满骄傲。

退役的陆军上校杜纳耶夫谈及战争中印象最深的事,毫不犹豫地说:“血,触目皆是殷红的鲜血。试想一下,一个士兵体内有5升血,那么二战的战场上有多少鲜血!”

在莫斯科饭店,俄罗斯国防部为俄罗斯老兵和来自其他国家的二战老战士举行盛大宴会。这些外国老兵,分别来自印度、罗马尼亚、朝鲜、英国、以色列、德国和美国等国家。他们都有一大片奖章挂在旧军服胸前。他们眼含热泪,畅饮伏特加,骄傲地回忆着战斗岁月。 “这些俄罗斯士兵当年真的和我们一样。”81岁的美国加州老兵德尔伯特·菲尔波特说,“我们有同样的目标。他们努力击败德国人,我们也要打败德国人。我们是朋友。”1945年4月23日,菲尔波特作为美军步兵下士见证了美苏军队易北河会师的历史性场面。 80岁的马尼洛维奇(罗马尼亚人)17岁参加卫国战争,先后参加了解放乌克兰和摩尔多瓦的战役,赞扬俄罗斯主办了这场庆典。

午宴对德国老人登伯格更具有特殊意义,他1935年逃出德国,后来加入红军与纳粹作战。他说,胜利就是从纳粹手中挽救了人类文明,“对我来说,希特勒和德国人民不一样。” 三

一辆象征着二战胜利后凯旋的“胜利列车”8日中午抵达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白俄罗斯火车站,再现了60年前同一时刻的壮观场景。

列车车头一如当年一样悬挂着苏联最高统帅斯大林的头像。车上配备的武器均为真枪实弹。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前往站台迎接。随后,与数十名老战士代表登上站前广场上搭起的音乐舞台,在嘹亮的军歌声中,欢迎仪式正式开始。

卢日科夫在致辞中宣读了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欢迎词。他说,“胜利列车”所经过的每一个地方都“联系着我们历史的光辉一页,意味着英雄的解放者凯旋而归”。一群俄罗斯姑娘手捧象征和平的鸽子放飞空中,场上“乌拉”(万岁)的欢呼声此起彼伏。

――选自2005年05月10日《北京晨报》,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美伊战争发生后,世界各国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反战示威游行活动。埃及、约旦、摩洛哥、巴勒斯坦自治权力机构等阿拉伯国家的人民都举行了反战示威游行活动。美国一些反战分子也于三藩市(旧金山)示威反对战争。

②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孔泉在回答有关朝鲜进行核装置试爆的报道时表示,在朝核问题上,中方反对朝鲜半岛出现核武器。

1.请给本文的二、三两个部分拟小标题,提示或概括新闻该部分的内容。(4分)

2.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曾经说过,写新闻都希望“得到最大的反响”,这也可以理解为新闻的社会价值和时代精神。请就这方面对这篇新闻作简要评析。(5分)

3.有人认为这篇新闻重点报道“老兵”,切合“纪念”的主题;也有人认为,纪念嘛,就应把焦点对准年轻一代;也有人认为,报道纪念卫国战争胜利活动,不应只把镜头对准莫斯科,而应有更广阔的报道。对此,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可就其中一方面或几方面来谈)(6分)

阅读下面的传记,完成4——6题。

伟大的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李岚清

冼星海祖籍广东番禺,1905年6月13日出生于澳门。1925年他到北京,进入国立艺术专门学校音乐系,1928年到上海国立音乐院学习, 因参加学潮而被迫退学。靠朋友的帮助和在船上做苦工,他于1930年春到达法国巴黎学习音乐,靠在餐厅等处做杂役维持生活,失过十几次业,饿饭,找不到住处,甚至只得提了提琴到咖啡馆、大餐馆中去拉奏讨钱。在这样痛苦生活的煎熬中,冼星海坚持学习,并成功地创作了《风》,得到老师们的赞誉,考入巴黎音乐学院著名作曲家杜卡教授的高级作曲班,并获得了荣誉奖。学校要给他物质奖励,问他要什么,他的回答是:“要饭票。”

1935年秋,冼星海结束在法国的五年学习生活,回到上海。当时,日本军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后,正把侵略的战火燃向华北,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严峻关头。冼星海用音乐做武器,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中去,创作了《我们要抵抗》、《救国军歌》、《保卫卢沟桥》、《到敌人后方去》等抗战救亡歌曲,在群众中广为传唱。他得知教育家陶行知在上海郊区为贫苦孩子办了“山海工学团”,便定期去该团做辅导,教唱救亡歌曲。他还深入到学校、农村、厂矿、部队去推广、辅导群众歌咏,有力地推动了当时的救亡歌咏运动。

正当他注意“向着光明的、有希望的”延安情况时,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寄来音乐系全体师生签名给他的聘书,又给他来了两次电报。这样,他于1938年11月到达延安,受聘在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任教,并于1939年6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延安的音乐教学设施和条件很差,但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思想风貌、斗争意志,丰富的民间音乐素材,却激发起冼星海高涨的教学和创作热情。他十分重视对民间音乐的学习和研究,热心群众的音乐文化生活,延安的山山水水、沟沟坎坎,都留下了他辛勤奔走的足迹。他讲课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有一次晚间上课,讲到深夜,本该休息了,但学员们听得很入神,毫无倦意,要求他继续讲下去,于是他一直讲到天亮。在这里,他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等大型声乐套曲,还创作了《反攻》等歌曲,在全国产生了巨大影响。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杰出的代表作。1939年春诗人光未然创作了《黄河吟》,冼星海听完朗诵后,一把将诗稿抓在手里,激动不已地说:“这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史诗,我要把它写成一部代表中华民族伟大气魄的大合唱。”拿到歌词后,他收集创作素材,多次要求人们讲述渡黄河的情景和感受,对很多细节都再三追问,还去学唱船工号子。3月31日,《黄河大合唱》的八首歌曲完成了。冼星海亲自指挥“鲁艺”的学员排练,1939年5月11日,在庆祝“鲁迅艺术学院一周年纪念音乐晚会”上,冼星海指挥100多人的鲁艺合唱团,成功地演出了《黄河大合唱》。演出结束后,毛泽东等领导人都站起来热烈鼓掌,感动地连声说好。《黄河大合唱》将文学与音乐完美结合,融声乐、器乐、文学于一体,雄壮而激奋,成为时代的强音、民族的心声,震撼着神州大地,是一部高度概括抗日战争年代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里程碑式作品,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不仅受到延安军民广泛的赞扬和欢迎,而且迅速传播到包括国统区在内的各个战区,进而蜚声海外,逐渐在美国、加拿大、缅甸、印度、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苏联等地广泛演唱,成为我国最早在国际上产生较大影响的音乐作品。

1945年10月30日冼星海在莫斯科病逝。当年11月14日在延安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了挽幛:“为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同志致哀!”

(选自2005年8月9日《光明日报》,有删节)

4.冼星海是怎样“用音乐做武器,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中去”的? (4分)

5.本文追述冼星海的往事有几个细节,举例说说这些细节的写法体现了传记什么样的特色,

加以赏析评价。(5分)

6.有人说:是延河水哺育了冼星海,不去延安,冼星海就写不出《黄河大合唱》。你的看法呢? (6分)

参考答案:

1.(4分)二、老兵细数战场鲜血(各国老兵欢聚莫斯科)

三、“胜利列车” 重现莫斯科

(以上答案仅供参考,所拟小标题切合内容即可,每个2分)

2.(5分)这道题较开放。可联系日、德对二战的认识,联系中东局势、朝核问题等“现实”,谈“俄罗斯举行纪念卫国战争胜利庆典”的意义――反对霸权,反对法西斯,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等等。只要言之成理就可酌情给分。(明确观点1分;恰当结合原文分析2分、联系现实2分)

3. (6分)答题要点:明确观点(1分),恰当引用原文分析(2分),有探究性或能显示个性特征(2分),语言表达通顺,条理清楚(1分)。(只要言之成理就可酌情给分)

示例:我认为这篇新闻重点报道“老兵”,切合“纪念”的主题。首先卫国战争的胜利,是“老兵”的胜利,他们是那场战争的真正主角,也理应是今日纪念活动的真正主角,让人们记住他们,发扬他们的精神。其次,纪念卫国战争胜利,目的之一是要“现在的孩子们”理解其意义,“但正如BBC节目主持人所说的一样:‘无论如何,我们需要幸存者为我们回忆。’”,才能使“老兵”的精神永存。从另一角度看,“老兵”的现身说法,更容易使那场战争的意义深入到“现在的孩子们”的心灵深处,使他们受到教育。因此说新闻重点报道“老兵”,切合“纪念”的主题,且详略得当,意义深刻。

4.(4分)(1)创作抗战救亡歌曲:(2)为贫苦孩子辅导,教唱救亡歌曲;(3)深入到学校、农村、厂矿、部队去推广、辅导群众歌咏,有力地推动了当时的救亡歌咏运动;(4)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培养抗日青年;(5)创作了《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等大型声乐套曲,还创作了《反攻》等歌曲,在全国产生了巨大影响。

(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答出前3点也可。)

5.(5分)(1)因为是多年以后追述往事,文章对细节没有过多的描写,更不添枝加叶。如晚间上课,学员们要求他继续讲下去,他便一直讲到天亮这样的细节,客观真实地表现人物性格特点,体现了传记史实性、真实性的特点。

(3)选用的细节很有典型性、代表性。如在法国作曲获奖,他竟只“要饭票”的细节,典型地反映了冼星海生活极其窘迫仍努力出色地学习。言简意赅,很有表现力。

(4)在整体的概述中,穿插若干具体细节,使人物形象鲜明饱满。如诗人光未然创作了《黄河吟},冼星海听完朗诵后,一把将诗稿抓在手里,激动不已地说:“这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史诗,我要把它写成一部代表中华民族伟大气魄的大合唱。”这样的细节,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十分生动。

(5)描述细节的语言平实自然,不加文饰,流畅明快,与传主朴实的个性十分吻合。 (这是鉴赏评价的题目。考查“分析语言特色,”“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能举出某些细节的例子进行正确鉴赏评价即可)

6.(6分)这是分析探究的题目,带有一定的开放性。考生可以根据文本提供的材料,提出自己的看法,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分析。但是必须观点鲜明,理由充足,分析辨证,表述清晰。主要观点可以如:

(1)要具体辨证分析。冼星海目睹苦难的祖国正遭受日本侵略军的蹂躏,他的爱国思想十分强烈;他多年学习研究音乐艺术、包括到法国学习,音乐艺术造诣已经很高,这些是他写出《黄河大合唱》的必要条件。而延安的环境和党的支持,延安抗战军民思想风貌、斗争意志的激励,丰富的西北民间音乐的陶冶,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师生的支持合作,以至诗人光未然创作的《黄河吟》,是促使《黄河大合唱》诞生的重要条件。任何作品的产生都有其必然性,也有其偶然性,冼星海写出《黄河大合唱》,延安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不能过于绝对化。

(2)赞成这种看法。冼星海正是到延安之后,全身心投入到民族解放、抗日战争之中,延安抗战军民的思想风貌、斗争意志,激发起冼星海高涨的创作热情;他辛勤奔走,吸取了民间音乐丰富的营养。这使他的爱国思想和音乐创作能力,得到一个升华,使他能够调动他多年学习和体验生活的积累,写出了《黄河大合唱》。而且,党的支持,以及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师生的支持合作,以至诗人光未然创作的《黄河吟》等,也是《黄河大合唱》能够产生的重要条件。

(3)反对这种看法。当然,延安等抗日根据地人民的思想风貌、斗争意志,激发起冼星海高涨的创作热情,丰富的民间音乐也为《黄河大合唱》提供了生动的素材。但是冼星海写出《黄河大合唱》,源于与他深厚的爱国思想,’也是多年学习研究音乐艺术、包括到法国学

幸存者的记忆的短文阅读答案篇二
《短文阅读》

中秋赏月

一年一度的中秋终于盼到了。在这有着悠久传统的节日里,家家户户都在团聚,我们家也不例外。吃完晚饭,爸爸和妈妈早早地在凉台的圆桌上摆上了月饼、苹果、鸭梨、葡萄和脆枣,我们说说笑笑,盼着月儿快快地升起来。我还情不自禁唱起“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

看,那带着一圈圈光晕的月亮终于从山后探出头来,接着露出金黄色的笑脸,徐徐地上升着;随着不断地升高,月儿的颜色逐渐变淡,最后像银盘一样挂在天空,向大地洒下一片银辉。望着皎洁的月亮,引起我无穷的遐想。

广寒宫里的小玉兔、嫦娥,砍桂花树的吴刚——多么动人的传说!如今虽然宇航员们早已不止一次登上月球,进一步证明了月球不过是一个发光的星球,根本没有人迹,可是嫦娥奔月的故事,却依然有它的魅力。 望着那圆圆的月儿,我脑海里又浮现出李白的优美诗句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是啊 我是多么思念家乡的爷爷 奶奶啊 六年前的八月十五,爸爸带我回老家看望多年不见的爷爷、奶奶。他们用蒸饼代替月饼。现在农村富了,他们不但自己吃上了香油月饼,还特地叫人给我们捎来了许多,还有桌上香味四溢的水果,也都是爷爷承包的果园里生产的。我默默地遥祝爷爷奶奶,“暮年逢盛世,佳节更双安;”遥祝家乡的人民路子越走越宽,生活越过越好。

望着月儿,吃着月饼,我又想起了台湾的小朋友。他们也在望月吧?也在想着大陆的小朋友吧?我是多么希望台湾的小朋友早日归回祖国的怀抱,多么希望同台湾的小朋友欢聚在一起啊!

月儿已升至中天,那么圆,那么皎洁,那么明亮,我和我的爸爸妈妈都沉浸在全家团聚的幸福气氛中„„

1、给文中空白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2、写出这些词语的反义词: 悠久( ) 欢聚( )

3、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或句子的意思。

沉浸:

4、中秋节指的是农历的哪月哪日?这天晚上的月亮有什么特点?

5、写出月亮“从山后探出头来”到“向大地洒下一片银辉”这个过程中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和表示月亮颜色变化的词语。 暮年逢盛世,佳节更双安:

表示时间变化的词语:

6、作者从望着皎洁的月亮,引起无穷的遐想,他想到了哪几件事?

7、用“„„那么„„那么„„那么„„”写一句话。

8、这篇文章作者在表达方法上最打动你或值得你学习的是什么?

9、你能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或不懂的问题吗?请写在下面。

表示月亮颜色变化的词语:

拐弯处的回头

一天,弟弟郊游时脚尖被尖利的石头割破,到医院包扎后,几个同学送他回家。

在家附近的巷口,弟弟碰见了爸爸。于是他一边跷着扎了绷带的脚给爸爸看,一边哭丧着脸诉苦,满以为会收获一点同情和怜爱。不料爸爸并没有安慰他,只是简单交代他几句,便自己走了。

弟弟很伤心,很委屈,也很生气。他觉得爸爸“一点也不关心”他。在他大发牢骚时,有个同学笑着劝告道:“别生气,大部分爸爸都这样。其实他很爱你,只是不善于表达罢了。不信你看,等你爸爸走到前面拐弯的地方,他一定会回头看你。”弟弟半信半疑,其他同学也很感兴趣。于是他们不约而同停了脚步,站在那儿注视着爸爸远去的身影。

爸爸依然笃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好像没有什么东西让他回头„„可当他走到拐弯处,就在侧身左拐的刹那,好像不经意似的悄悄回过头来,很快就瞟了弟弟他们一眼,然后才消失在拐弯后面。

虽然这一切都只发生在一瞬间,但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弟弟的眼睛里还闪着泪光。当弟弟把这件事告诉我时,我也有了一种想流泪的感觉。很久以前,我都在寻找一个代表父爱的动作,现在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拐弯处的回头。

1、本文记叙的主人公应该是( )。

A、弟弟 B、同学 C、爸爸 D、“我”

2、找出能够表现弟弟心情变化的语句填在下列横线上。

①弟弟受伤后碰到爸爸时: ②爸爸自己走了以后: ③同学对他说完话以后: ④爸爸在拐弯处回头时:

3、第四自然段中“„„好像不经意的回过头来,很快就瞟了弟弟他们一眼„„”这只是极微小的动作,为什么“那动作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4、爸爸的爱和其他人的爱有何不同?请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说明。

5、文中最后一句话中的破折号起( )的作用。

6、联系实际谈谈你读完这篇短文的感想。

放弃也是一种美

大雪初晴,阳光轻轻落在玉树琼枝上,森林里静极了。从耳机里传来的信号指引我们从南北两个方向实现了对“雪雪”的合围。“雪雪”是青川唐家河自然保护区一只戴了无线电颈圈的少女熊猫,中美科学家把换颈圈的日子定在圣诞节之前,旨在给节日献上一份工作成果,添一些喜气。

“雪雪”抱着脑袋在松软的雪被中酣睡,被雨水洗涤得一尘不染的身体,白毛如银、黑毛似漆,在阳光下闪烁着迷人的光泽。她睡得太香甜了,毛茸茸的小肚子在有节奏地起伏,全然不知麻醉枪的准星已在很近的地方盯上了自己。

众人卧在雪地上,数着分秒等夏勒博士下射击令。但见胡教授和夏勒博士会意地挥挥手后,却让全体人员立即撤退。博士说,“雪雪”睡在离悬崖很近的地方,担心它中枪后受惊,懵懵懂懂掉下崖,所以放弃了这次行动。我们无可奈何地露出冰冻的微笑。

由于放弃了射击,“雪雪”可爱的睡态才永远铭记于心里。其实,在森林里我们常常看到放弃,比如,老树放弃了生命,轰然倒下,让许多小树得以分享一片蓝天。大森林是因为放弃而美丽,在这物欲横流的世界,总以为得到才是美。试试放弃吧,也许,放弃对我们也是一种美丽。

1、“雪雪”可爱的睡态是什么样子的呢?请用“ ~~~~~ ”画出有关句子。

2、胡教授和夏勒博士为什么要下令放弃射击?

3、“得到才是美”,你对这种观点有什么看法?简单说出理由。

4、请举一实例来说明放弃也是一种美丽。

母爱的力量

那年,小妹因为受伤住进了医院,我去陪护。

同病房有一个女孩,她是因为车祸住进来的。自住进来的那天起,她就一直昏迷不醒。女孩在昏迷中不时地喊着:“妈妈,妈妈!”

女孩的爸爸手足无措地坐在病床前,神色凄楚地看着女儿痛苦地挣扎,不知该如何帮助女儿,只是不停地( ① )医生:“救救我女儿,救救我女儿!”

他不知道,医生该用的药都已用了,而病人,有时候也是要自救的。能不能活下,既要看她对这个世界是否充满生的( ② ),也要看她的造化。

一个护士问那个男人:“孩子的妈妈呢?你为什么不叫她妈妈来?”

男人埋下头,低低地说:“我们离婚很久了,我找不到她。”

护士皱了皱眉头,默默地坐下来,轻轻握住女孩凉凉的手,柔声说:“女儿乖,妈妈在,妈妈在。”

男人抬起头,吃惊地看着护士,少顷,脸上流满泪说:“谢谢,谢谢!”

女孩唤一声“妈妈”,护士答应一声,而护士与那个女孩差不多年龄,还没结婚。

女孩像落水者抓到了一根稻草般死死( ③ )护士的手,呼吸慢慢均匀下来。

在以后的日子里,那位护士像一位真正的妈妈那样,一有空就守在女孩病床前,握着她的手,跟她说话,讲故事,轻轻地唱歌„„直到那女孩完全醒来。

医生说:“她能苏醒是个奇迹。”

女孩说:“我感觉到妈妈用一双温暖的手,一直牵着我,一直牵着我,把我从一个黑黑的冰冷冷的井里拉上来„„”

人们把赞扬的目光投向那位充满爱心的护士,护士的脸微微红了说:“我记得读过一句名言,母爱可拯救一切。”

1、 给文中标有①②③的地方选择最恰当的词。

① A、恳求 B、哀求 C、要求

② A、希望 B、期望 C、渴望

③ A、抓住 B、攥紧 C、牵着

2、 这位女护士做了一件什么事呢?

3、“女孩苏醒是个奇迹”,请问是什么创造了这个奇迹?

4、歌颂母爱的名言或诗句很多,请你写一句。

5、读了这篇文章后,你最想对这位女护士说些什么呢?

“外面是谁?快进来喝口水。”温和(hâ huó hã)的声音从小屋里传出。我们三个不再犹豫了,跨进这个简陋的小屋。

他是一位cí xiáng()的老人。他把我们迎进屋,找了几个杯子,洗了又洗,又从抽屉里找出一个纸包,小心地把里面的白糖放进装满水的壶里,然后给我们每人倒了一杯。“快喝吧,这是凉开水。”我们头也不抬地喝着,啧,真甜!

窗外,一片葵花林。向日葵高昂着金色的脸,沐浴着阳光。“爷爷,这葵花子能吃么?”“不能。”老爷爷摸着李罗的头①“到秋天才成熟哩。那时候你们再来,我炒给你们吃。”“好啊!”我们高兴得直拍手。

我们无拘无束地交谈②嬉笑,老爷爷高兴得几根长眉翘起来,一动一动的。他说:“我看(kān kàn)这园林已经五十年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快乐过。”艾美说:“老爷爷,您真好!以后我们每个星期六都来看您!”老爷爷听了,不住地说:“好好③”眼角流下了晶莹的泪珠。

回去后,我们谁也没再去过那里。我们已经忘了这位忘年交,忘掉了那小屋里还有一颗诚挚的心在等待着我们。

到了遍地金黄的秋天,我们收到一个大邮包和一封信:

可爱的美美、笑笑、罗罗④

好久没见面了。葵花子刚成熟,就寄给你们,希望你们喜欢。

夏天的那个下午,我高兴极了。经过一周的思念,我终于盼到了周六,专门买了西瓜等你们。直到天黑,不见你们来。我发觉自己真傻,你们学习那么忙,家又那么远,怎么会在我身上耽误时间⑤

可爱的小朋友:秋天一到,我的病就会复发,所以我决定回老家zhì liáo( ),但我一定要等到向日葵成熟的那一天,因为我曾经答应过你们,应该守信。也许爷爷再也不会见到你们了,但爷爷会永远想念你们的。

你们进步!

思念你们的爷爷

10月8日

霎时,我们仿佛感到时间凝固了,泪水涌泉似地滚出。这时,在我们这些幼小的心灵中才似(shì sì)乎懂得什么叫悔⑥什么叫憾。

1、联系上下文,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上汉字。

3、文中标有①、②„„的地方应点什么标点符号,请依次写在下面。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4、短文中写出了老爷爷的哪些特点,在文中找出有关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5、什么叫“悔”?什么叫“憾”?我们为什么感到“悔”和“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文中选择一个最能表达“我们”思想感情的词语作为短文的题目,写在短文前面的横线上。

7、读完短文后你想到了些什么?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在一片河坡上,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

村子里住着几十户人家。家家都有一两把锋利的斧头。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去,把树木一棵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各家各户一间间、一栋栋的房子,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各种各样的工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

不管怎样,河坡上家家户户选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不错。

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连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那个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1. 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傍晚( ) 增加( )

2. 结合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应有尽有:

奇多:

3.第五自然段已用“||”分成了两层,请写出每层的意思。

4.写出“不管怎样,河坡上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都还过得不错”这句话的意思。

5 村子里的人们当时在砍树时会怎么想?假如有洪水过后的幸存者,他又会怎么想?

6.读了短文后,你有什么感想?

7.大雨倾盆,咆哮的洪水席卷了小村庄时,小村庄会是一片什么情景,请用一、二百字写出你的想象。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田世国的母亲得了尿毒症,当他听到这个消息时,他感到很意外,他不接受,

幸存者的记忆的短文阅读答案篇三
《答案》

《新课程自主学习资源》八年级(上)《语文》参考答案

2004.8.31

第一单元

1《新闻两则》

1.Jiān kuì jìnɡ xiá xiù 荻 芜 塞 2.已经 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阻止 3.安庆至芜湖 20日夜至21日夜 30万 突破防线,占领长江南岸 九江至安庆 21日17时至22日22时 35万 占领广大南岸阵地 南京至江阴 21日17时至22日22时 35万 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4.⑴消灭 ⑵打得狼狈逃散 5.(人民解放军„„渡江区域) 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如渡江区域、战役的全局。 6. 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7.反应迅速如:电头中注明的时间及各路大军的渡江时间;语言准确如“不含”、“歼灭”与“击溃”等。8.略 9.参考标题:非典新疫苗成功完成鼠类试验10.第一句 11.是朝开发出对人体有效的非典疫苗迈出的关键一步 12.语言准确,不夸大其词 13.略

2《芦花荡》

1.⑴dī ⑵jìn ⑶ɡāo ⑷diàn ⑸zâ ⑹cuān 2.⑴浅水湖;⑵《荷花淀》。3.老头子 过于自信和自尊。 4.略 5.属于景物描写,写出了天气炎热,为下文鬼子们从小火轮上爬下来洗澡提供了依据。6.动作 神态;突出了老头子的智勇双全。7.这段优美的景物描写,反映了老英雄报仇之后轻松、愉悦的心情。8.比喻 形象地表现了老头子对侵略者的仇恨。9.①烘托水生嫂勤劳、温顺、善良的形象。②赞美家乡之美,为主人公拿起枪杆保家卫国铺垫思想基础。③衬托水生嫂热爱丈夫的温柔情感。④交代水生嫂从一个家庭妇女成长为游击战士的起点。(只要答出其中之一就可)10.它照应上文“大门还没有关,丈夫还没有回来”。表现了水生嫂久候亲人心焦的心理。11.水生本想把参军的事告诉妻子,又怕过早地触动她的心。 12.有区别。由于水生笑得不平常,水生嫂猜不透,出于对丈夫的关心,心情的急切,一下子迸出这短促的问句。

13.可从以下角度分析:(1)是对丈夫抗日爱国热情的赞许。(2)是对丈夫离家的依恋。(3)是对丈夫没有和自己商量、自作主张的轻微责备。

3《蜡烛》

1.lì púfú mú jū 窖 颤 拂 迫 2.记叙了二战期间,在德国法西斯侵略南斯拉夫的一次战斗中,一位南斯拉夫老母亲埋葬一名苏联红军士兵,并将她珍藏了45年的结婚喜烛点在坟头的故事。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3.略 4.略 5.说明老妇人年老体弱,从而突出她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同时也表现了红军战士对老妇人的体贴关心。6.可抓住关键词。如分析为什么老妇人要“对他们深深一鞠躬”,那是因为老妇人饱受德国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渴望解放与和平,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和感激之情。7.黑色给人庄重肃穆的感觉。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衬托了老妇人的哀悼之情。8.这火焰既象征着红军士兵的英勇不屈,也象征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这种精神和友谊是永存的。9.参考标题:母爱 10.如将母爱比作炭,说明母爱是实实在在的,将孩子比作白雪覆盖的种子,说明母爱的力量。11.略 12.略

4《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1.法 《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2.⑴“潦”改“缭” ⑵“废”改“费”⑶“栽”改“裁”⑷“脏”改“赃” 3.⑴是反语,以此深刻揭露侵略者强盗罪行的实质正是毁灭人类文

明的野蛮行径 ⑵也是反语,将自己对远征中国的强盗行为的严厉谴责说成“全部赞誉”,有极其尖锐的讽刺意味。 4.法兰西 英吉利 火烧圆明园 劫掠珍奇宝物。5.即“是亚洲文明的杰作”

6.先作总评,称圆明园是“世界奇迹”,接着与巴特农神庙比较,指出⑴圆明园是东方幻想艺术中的最高成就;⑵圆明园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像力所能产生的一切成就;⑶圆明园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最后讲圆明园是属于全人类的亚洲文明杰作。7.因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8.略 9.圆明园是圆明、万春、长春三园的总称。集国内外名胜40景,建成大型建筑物145处。在这些建筑中,除具有中国风格的庭院外,还有一些西洋风格的建筑群,所以被誉为“万园之园”。10.以此来突出侵略者的野蛮残暴,清政府的腐败无能。11.闭关锁国必然导致全面落后,国不强必受外人欺侮。12.言之成理即可。

5《亲爱的爸爸妈妈》

1.lù dào luǒ chōngjǐng miù hē xiāo huǎnghū 2.⑴大屠杀惨绝人寰,历史是沉重的,记忆是沉重的。但同时,面对屠杀,塞尔维亚人表现了整个民族的英勇,这方面的记忆又是美丽的。⑵残酷的历史令人悲哀,同时,南斯拉夫人民能牢记历史,这是美丽的;这一切都是真实的,同时,47年前纳粹竟然认为种族有优劣,竟然以优等种族自居,要消灭劣等种族,这又是何等荒谬。⑶虽然人应该宽容,但人不能忘记历史,因为只有记住历史,吸取历史教训,才能保证世间不再有战争和屠杀。3.⑴比喻,突出大屠杀的惨状,揭露纳粹的灭绝人性。⑵排比,表现孩子们的可爱和希望,正是对纳粹强盗的控诉。4.指人们怀着虔诚的心情来悼念这些被法西斯杀害的亡灵。5.说明前来参加纪念活动的人非常多,像潮水一般。6.这是孩子们在被杀前撕心裂肺的最后一声呼喊,集中体现了孩子们对生命的渴望,也使读者更深切地感受残杀者的凶残。7.略

8.集中营里的孩子们随时受着饥饿、霜冻、蛆虫甚至死亡的威胁,他们就像生活在风暴之中。9.健康、力量、神经、思想、心灵、精神的火、泪水、忍耐。 因为“我需要它们很长、很长的时间。”

10.讲的都是孩子们的故事,他们在死去之前的一刻还在歌唱着生活,憧憬着未来。11.参考思路:我们是否该想想如何面对这些歌唱,我们是否能意识到自己是“幸存者”,我们将怎样讲述“他们”的故事„„

第二单元

6 《阿长与〈山海经〉》

⒈ huánɡ zhuō ǎi yì ⒉ 悚 疮 孀 雳 ⒊ ⑴ 谋杀。⑵ 絮絮叨叨地说。⑶ 即“顺顺溜溜”,顺当。 ⑷ 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略。 ⒋ 略。⒌ 选文写了阿长为“我”买来了《山海经》这件事。 ⒍“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 表现了“我”听到后的极度震惊:别人都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⒎ 因为作者儿时念念不忘《山海经》,却一直求之而不可得,而没有文化的阿长竟想方设法去买来了《山海经》,因此,作者把它视作“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⒏ 因为这件事“别人不肯做”,谁也没有她那样知“我”心,没有阿长那么热心,别人也不能做,而这个不识字的阿长却居然给“我”弄来最想要而又最难弄的《山海经》,所以,在儿童眼中,长妈妈似乎有“伟大的神力”。⒐ 只要想象合理即可。⒑ 这隐鼠是“我”从蛇口中救出来的,我很珍惜。这隐鼠的行为让“我”很惊喜,“我”把它当成了墨猴。没有了隐鼠,“我”感到寂寞。长妈妈一脚踩死了隐鼠,居然还骗“我”是被猫所害。 ⒒ “数钱”指“咋!咋咋咋咋!”地绝望而惊恐地哀叫、呼救。“没有第二步办法”指除了死路一条,别无逃命之法。⒓ 此题为开放题。目的引导学生有独特的体验。正如鲁迅写猫主要是为了隐射社会中的某一类人一样。 ⒔ 此题意在启发学生由文本走进生活,学习鲁迅按照生活本来的面貌如实描述人物,进行仿写训练。

⒈ chāi 藉 sù 踌躇 zhà tuí xiâ 蹒跚 ⒉ ⑴ 襟怀 壮怀 正中下怀 胸怀广阔。⑵ 赞叹不已 感动不已 激动不已 兴奋不已 ⒊ 主要写了父亲失业,家境惨淡,回家奔丧,南京勾留,浦口送行,接读父信等事。送行时写了细心照顾、车站买橘、车门话别。 关于“哪一件最能打动你的心?为什么?”要允许学生发表各自不同的感受。一般来说会集中在父亲买橘一段,因为在此段表现出深厚的父爱。 ⒋ 略。 ⒌ 父亲失业,而养家重担还压在父亲一人身上,但在急于谋事与为子送行之间,他选择了亲自送行,惟恐孩子有什么闪失。在送行中他忙着照看行李,忙着和脚夫讲价钱,给我拣定座位,嘱我路上小心,夜里惊醒些,他既照顾到儿子的眼前又为儿子的一路着想,即使力不胜任也要执意去买橘子。自己一身布衣,给儿子的是紫毛大衣。总之,能为儿子尽心尽力,他就会感到满足、舒心。这种为儿子心甘情愿而勉为其难的形象,正是中国慈父的代表形象。⒍房子是有价的,但家是无价的;财富是有价的,但爱是无价的。(符合要求即可)⒎ 动作描写。 作者十分精细地刻画攀爬月台的起始动作,使“背影”成为焦点,强烈地烘托出自己的感情。⒏⑴ 父亲惦念“我”的旅途平安。⑵ 父亲依依不舍,嘱咐儿子小心,什么都为儿子着想。 ⒐可信。这是感念父亲无微不至的关怀,真正理解了父亲的行动时发自内心的感动。⒑此题为开放性题目,联想符合题意即可。⒒略。⒓ 父亲其实很爱我。这从“他只是微笑”“每次我打电话回家,他似乎都想跟我说话”等语句中可以感受得到。⒔ 选文写了那么多母爱是为了将其与父爱作对比,从而更鲜明地表现父爱的不同特点。 ⒕母亲的爱,方式直显、温和,体现了柔情的一面,给儿女身体的呵护较多;父亲的爱,含蓄、理智,略显生硬,但突出了对人生的能力培养。究竟你更喜欢哪种方式,可尽情发表意见。⒖文中的父亲,行事的确有些生硬,使人觉得缺乏人情味,但是,应当允许个人有缺点,分析一下,父亲在教育我时,往往在严厉的外表之下隐含着冷静的理智,正是由于这种理智,使我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使我受用终生。⒗不能去掉,因为去掉就成了父亲对表达爱真的不懂,真的完全不知道,不符合文章的原意。⒘结尾一句话点明文章主旨。含蓄地点明父亲对儿女有着深沉的爱,作者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也委婉地表达了希望父亲改进爱的方式的愿望。

8《台阶》

⒈ dànɡ chī kāi nián ɡān nuï xián qiào ⒉ ⑴言外之意 :话外的意思。⑵微不足道: 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⑶大庭广众 :人多而公开的场合。 ⑷若有所失: 好象有所失落。⒊ 言外之意 言为心声 言听计从 言传身教 言不由衷 言归正传 言简意赅 言近旨远 言必有中 言过其实 言归于好。 ⒋父亲非常要强,很有志气,吃苦耐劳,又老实厚道,希望受人尊重,不甘人后。⒌ 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⒍ 父亲的美德和美好愿望深深地触动了“我”,使“我”对父亲无限敬仰,对父亲怀有深深的爱。⒎ 动作描写,表现父亲愿望实现的迫切和兴奋的心情。⒏ 父亲不习惯新台阶的限制,更不习惯居高临下地看别人,所以处处感到“不对劲”。 ⒐ 如:《背影》主要描写“父亲”的动作及简洁朴实的语言,《台阶》主要抓住“父亲”的动作和心理活动进行描写。 ⒑ 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有着沉重的责任感,淳朴,忠厚,惯于吃苦耐劳,总愿追求更高的生活目标的人,他以自己坚实的臂膀扛起生活的大梁,值得我们敬重和爱戴。⒒ “熟悉”是对父亲的身影、性格等一般情况的了解;“陌生”是指不理解父亲那颗炽热的心。⒓ 子女给父母的关心一般没有父母给儿女的关心多(或儿女们对父母付出的还不够)。⒔ “读不懂父亲”指不能真正理解父亲的感情。 标题“认识父亲”指正确理解父亲对子女的感情。 ⒕ 作者在文中列举了两个事例,旨在说明父亲对儿女们的感情之深,付出之多。

⒈ pì zhì huánɡ zuàn yǔ qiàn kū lïu yì ⒉ 破败 将就 闲谈 惭愧 禁止。⒊ 杨绛,生于1911年,江苏无锡人。作家、文学翻译家。著有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等,译有西班牙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 钱钟书,(1910——1998),江苏无锡人。学者、作家。著有小说《围城》和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编》等。⒋ 课文先以逻辑顺序,写了老王的三点基本情况:⑴ 老王的谋生手段——踏三轮;⑵ 老王谋生的困难——有眼疾;⑶ 老王居住条件差。接着以时间为顺序,写了老王的工作和为人方面的四个片段:⑴老王主动为“我”家送冰,冰大一倍,冰价相等;⑵文革时,老王送钱先生看病,不肯收钱;⑶载客三轮被取缔,老王的生计越来越难,并得了病;⑷老王离开世界前一天,还给“我”送来香油、鸡蛋表示感谢。全文以作者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来组织材料。 ⒌ 老王心地善良、老实厚道,有良心、关心人。虽生活清贫,但从不向钱看。他虽有微残,孤苦伶仃,生活艰难,不被人重视,却有一颗金子般的心,是一个善良的好人。⒍ 从老王的老实,不欺负主顾,虽然自己生活困难,却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从不多要钱,甚至有时不要钱,常给别人送东西等方面,能看出老王的善良。⒎夸张 作用是更鲜明地突出了老王步履艰难,身体僵直的形态。 ⒏ 因为作者觉得在老王生前,自己对他的关心和爱护还很不够。⒐ 作者是一位善良,有爱心,对不幸者充满同情和关心的人。⒑ 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爱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对像老王这样生活困难,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人,我们应当尊重他们,多给予关爱,以善良去体悟他们的善良,以关爱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在整个社会建立互助互爱,相互尊重的新型人际关系。⒒ 她是出于回报社会,回报这个给予她喜悦与幸福的世界的目的而这样做的。 ⒓ 心理描写 揭示了她热爱生活,热爱一切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 ⒔ 是因为觉得自己享有了那么多的喜悦和幸福而欠了心债。 ⒕ 她热切地感受到那些美丽树木的旺盛的生命力,这也真是为什么她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救起那位年轻人的思想感情。⒖“最伟大的礼物”指安妮救起的那个年轻人。⒗ 如:从安妮的行为中,我们认识到一个人要使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那就要像安妮一样做一些有益于人民的事,必要时要勇于作出牺牲。

10《信客》

⒈ àn tà hàn xī zhuï 髦 噩 厥 晦 济 跋 绉绉 ⒉ 潦 零 祸 啕 顺 沛 故 连 旅 豫 ⒊ ⑴ 外出到城里谋生。 ⑵ 不正当的手段。 ⑶ 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⒋作者褒扬信客任劳任怨,诚信无私,待人宽容,这些品质都是难能可贵的,正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需要大大提倡的。⒌ 繁忙、肩负重任、任劳任怨等。 ⒍ 信客如同最敏感的神经一样,将人们最渴求获得的消息迅速、及时地传递给需要的人们。这一比喻,精辟畅达,生动形象地揭示了信客竭诚为人民服务的品质。 ⒎ 突出了信客真诚、善良、宽容、处处为他人着想的好品质。⒏ 这位信客任劳任怨,恪尽职守,诚信无私,洁身自好,待人宽容,善良厚道,竭诚为乡亲服务,急他人所急,想他人所想,为人们排忧解难,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也不放在心上,是一位值得信任的信客。⒐ 此题为开放性题目,只要言之成理即可。⒑ 拥有事业,睥睨商界,春风得意,娶得美妻。⒒ 因为不诚信,大搞欺诈行为,商品以次充好,承包建筑全是豆腐渣工程,甚至用骗来的钱去走私和贩毒豪赌,终于失去一切,锒铛入狱。⒓ 诚信。 ⒔ 信客能诚信无私,这位年轻人抛弃诚信,所以结局不同,我们在生活中必须讲诚信,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⒕ 略。

第三单元

11《中国石拱桥》

1.⑴hú;⑵xiáo;⑶gǒng;⑷dǒu;⑸chân;⑹níng;⑺xiào;⑻ zhuï。2.⑴形容描绘得十分精妙。⑵彼此在耳朵边低声说话。⑶没有相同的,没有可以相比的。⑷均匀,比例和谐。3.C

4.⑴茅以升;⑵事物;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独;联。5.不能删去。因为这两个词语限定了时间范围,说明在当时是世界上最长的,但以后还出现了更长的石拱。6.不能换。因为“不但”后面的内容 是桥给人的印象,是感性认识,“而且”后面的 内容是对桥进一步的认识,是理性认识。他们之间是递进关系,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7.先总说后分说再总说;列数字,打比方,引材料。8.说明赵州桥构造奇特,形式优美。9.答案略。10.以赵州桥为例来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11.推测 探测 探测。12.文学描述、科学观察、飞船探测、着落器勘察。13.太阳系内其他行星上是否存在类似蛋白质、单细胞生物等低等生命形式尚无定论。

14.(例)氧和水、光和热、漫长的进化等。15.(略)。

12《桥之美》

1.⑴shā;⑵yí;⑶zhù;⑷pù;⑸zhān;⑹xiān。2.⑴破坏人的兴致的意思。⑵对于美的感受或体会。⑶叙述英雄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叙事长诗。⑷停止脚步。⑸意思是相差虽小,而造成的误差或错误极大。毫、厘,计量的小单位。3.⑴园—圆;⑵消—销;⑶那—哪;⑷辍—缀。4.⑴固然;⑵必然;⑶忽然。5.引用短语恰当,通顺即可。6.先要明白句子形式。然后用这一句式造句。7.用俗语开头,引发读者阅读兴趣,并引起下文。8.①段说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和特点作用。③段介绍直线桥。9.它有生命,而且往往有几百上千年的年龄。10.举例子、作描摹、列数字。举例略。11.可换用“差不多”、“大都”等。12.第④段最末一句。13.总结全文并点题。14.提示:文中桥的美在于曲线,在于直线,但给人的感觉是桥的美在于自然,作者是在用画家的眼光描绘人生阅历:美在于人生。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大多数人的人生之路是崎岖不平的,而正是由于这崎岖不平的人生风景线,才使得生命更充实、更有意义。15.C 16.⑷⑴⑶⑵⑸ 17.建筑结构特点。18.⑴下定义:揭示风雨桥的特征;⑵举例子:有点有面,既增加文章的可信度,又使文章血肉丰满;⑶列数字:使读者通过具体的数字对说明对象有准确的了解,也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能说出三种说明方法并能简析其作用即可得分)19.风雨桥;程阳风雨桥。20.略。

13《苏州园林》

1.⑴C;⑵A;⑶C;⑷B;⑸A;⑹B。 2.⑴C;⑵B;⑶A。3.C。4.⑴强调都是这样,无一例外。⑵强调再小的地方也是一样。⑶突出匠师们的细心、匠心。5.⑴说明;⑵描写;⑶描写、议论;⑷议论。6.⑴举例子; ⑵作比较;⑶作比较、打比方。7.⑴整体;局部;主;次。⑵叶圣陶。8.用词恰当,通顺即可。9.总分关系;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10.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11.他们指“设计者和匠师们”;愿望: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12.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和阅兵式的道旁树;追求自然之美;藤萝开花。13.因为作者无法也没有必要去调查所有设计者和匠师,只能凭猜测,而删去后变为肯定语气,不符合实际。不好,因为“败笔”与苏州园林具有的“图画美”这一总体特征相呼应,而“有毛病的地方”则扣得不紧。14.描写:高树和低树俯仰生姿;议论: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目的: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趣味性,同时阐明这种栽种的的艺术效果,作画龙点情的评价。15.第一句;打比方、作比较、摹状貌(作描述)、举例子。16.它兼有北方之雄、南方之秀,在中国园林中魅力独到。17.说明了其形成、河面形态、湖上建筑等几个方面的特征。18.运用了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作描摹等说明方法。举例略。19.略。 14《故宫博物院》

幸存者的记忆的短文阅读答案篇四
《六年级阅读短文练习》

(一)给家乡孩子的信(片断)

不要把我当作什么杰出人物,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我写作不是我

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

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我今年87岁,今天回顾过去,说不上失败,

也谈不到成功,我只是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一生。我

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我在回答和平街小学同学们的信中说:“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

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有人问我生命开花结果是

什么意思。我说:“人活着不是为了白吃干饭,我们活着就是要给

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这个我们办得到,因为我们

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

比维持我们自己生存所需要的多得多。只有为别人花费它们,我

们的生命才会开花。一心为自己,一生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

1、用“ ”划出这段话的中心句。(2分)

2、填空。(6分)

(1)“只有为别人花费它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这句中“它

们”指的

(2)“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的意思是 。

(3)为了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作者多次运用了反义词。认真

默读,至少把其中的两组摘录下来: 和 ,

和 。

3、本文的作者是著名作家 ,你读过哪些名家、名篇、

名著,至少写出两位作家及其一部作品。(3分)

(二)晶莹的雨

雨,晶莹的雨,又细又密,从灰蒙蒙的天空中飘落下来。明明穿

着雨衣,一步一滑,走在泥泞的乡村小路上。他睁大眼睛,四处

环顾,四处寻觅„„

他精心喂养的春蚕已经蜕了四次外衣,再过两天就要“上山”吐

丝了。可是就在这节骨眼上没有桑叶了。看着那些心爱的蚕宝宝

饿得直伸脖子,他怎么能不焦急呢?

[忽然,他看见有个小小的身影在朝远处竹林飞快地跑。桑树!明

明看见了,竹林里真的藏着一棵桑树。明明也拼命跑起来。几乎

是同时,他俩来到这棵桑树下。明明不由分说,“哧”地一声爬上

了树。

“喂,这棵树是我先看见的。”

明明低头一看,是个女孩子。她脸上蒸腾着热气,头发上、睫毛

上挂满水珠,脚上、雨衣上沾满了泥浆,手里拿着一根竹竿,一

端系着小刀——显然,她不会爬树。

明明一手攀住树枝,一手飞快地采着,采满一把塞进书包„„]

无意中明明又往下看了一眼,他的手顿住了,女孩子仍然呆呆地

站在那儿。这是一双怎样的目光啊!眼里噙着泪水,满是委屈,

满是忧伤。许久许久,女孩子才转过身,低头蹒跚地走了。明明

喉咙里像哽住了东西,“她如果没有养蚕,不需要桑叶,她就不会

这样难过。她刚才跑得多快啊,可是现在„„”明明拍着脑袋在

责怪自己,“老师怎么说的?我们养蚕要学蚕,要为他人着想!”

明明的内心不安起来。

“等一等!”明明飞快地从树上滑下来。转眼间,他已经来到女孩

面前了:“对不起!是你先看到的,这些桑叶全归你。”女孩子看

着明明捧过来的桑叶,眼神有点诧异。明明急忙说:“你一定很需

要它。”“你也是很需要的。”

明明抬起头,看见女孩子脸上微微浮现的一丝笑意,他也笑了起

来。

“你真好,我们都在养蚕,应该学蚕„„”这是女孩子的声音。

雨,晶莹的雨,沙沙地下个不停,又细又密。仿佛蚕儿在 ,

仿佛蚕儿在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2分)

(1)节骨眼:

(2)蹒跚:

2、把文中画“ ”部分的句子换一种说法,句意不变。(2分)

3、把最后一小节画“——”的地方补充完整。(2分)

4、仔细阅读短文,写出你的理解。(8分)

(1)“她刚才跑得多快啊,可是现在„„”女孩子怎么会有这样

的变化?

(2)女孩子看着明明捧过来的桑叶,眼神有点诧异。女孩子为什

么诧异?

(3)“我们养蚕要学蚕”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两次,请你具体说说

我们要学习蚕的什么精神。

(4)写出[ ]中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一)青海高原一株柳(节选)

我家乡的灞河以柳树名贯古今,历代诗家词人为那里的

柳枝柳絮倾洒过多少墨汁和泪水。然而面对青海高原的这一株柳

树,我却崇拜到敬畏的境地了。是的,家乡灞河边的柳树确有让

我自豪的历史,每每吟诵那些折柳送别的诗篇,都会抹浓一层怀

恋家园的乡情。然而,家乡水边的柳树却极易生长,随手折一条

柳枝插下去,就发芽,就生长,三两年便成为一株婀娜多姿 风

情万种的柳树了 漫天飞扬的柳絮飘落到沙滩上 便急骤冒出

一片又一片芦苇一样的柳丛 青海高原上的这一株柳树 为保

存生命却要付出怎样难以想象的艰苦卓绝的努力 同是一种柳

树,生活的道路和命运相差何远?

1 在文中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3分)

2 历代诗家词人为柳树倾洒过很多墨汁和泪水,请写出

其中的一句:

, ;每每吟诵那些

折柳送别的诗篇,都会抹浓一层怀恋家园的乡情,请写出一句送

别诗:

, 。(4分)

3 联系全文,回答问题。(6分)

(1)读读画线的句子,想想为什么我对这株柳树充满

敬畏?再写下来。

(2)课题是“青海高原一株柳”,作者又为什么写到灞

河边的柳树?写出你的理解。

(二)机会的意义

一艘轮船在海上遇难(nán nàn),有个人在沉船之前很幸运地抱

住一根木头,随波逐流地漂上一个小岛。他没有丧失信心,走遍

全岛,几(jī jǐ)乎把所有能吃的东西都找了来,并用木头搭了

一个小棚子以储放他的食物,这些食物够他(维持、保持)一个月的

时间,也许就可以等到过往的船只了。

他每天都登上高处向海上眺望,可一个星期过去了,一只船的影

子也没瞧见。一天他又去张望,天阴下来,雷电大作。忽然,他

见到自己木棚的方向升起浓烟,他急忙跑回去,原来是雷电点燃

了木房,大火熊熊地燃烧起来,他希望赶快下一场雨把火浇灭,

因为木棚里有他所有的食物啊!可是,当木棚子化为灰烬,天空却

变得晴朗了,一滴雨也没有下。

他(绝望、失望)了,想这一定是老天断了自己的后路,他心灰意冷

地在一棵树上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就在他停止呼吸后不久,一艘

船开了过来,人们来到岛上,船长一看见灰烬和吊在树上的尸体

就明白了一切,他说:“他没有想到失火后冒出的浓烟把我们船引

到这里,他〖 〗再坚持一会儿〖 〗会获救的。”

机会常常在最意想不到的时刻到来,对于我们来说,〖 〗

要有创造机会的能力,〖 〗要有等待机会的勇气,就像

在漫漫长夜等待黎明,太阳总是在最黑暗的时刻之后升起。

1 用斜线画去括号中不恰当的读音、词语。(2分)

2 根据意思选填文中词语。(2分)

(1)灰心丧气,意志消沉。 ( )

(2)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自己没有主见,随着

潮流走。( )

3 从第二自然段中找出表示“看”的意思的词,写在下面的横线

上。(2分)

、 、 、

4 在文中〖 〗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2分)

5 他上了小岛后,心理表现怎样?当木棚化为灰烬后,他的心理

表现又是怎样?(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6 文中的“他”和“鲁滨逊”有着同样的遭遇,但最终的命运为

什么却截然不同呢?(2分)

7 联系短文内容,你认为机会的意义是什么?请你写在下面的横

线上。(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十、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5分)

爸爸的业余爱好非常广大。星期天早晨,我要爸爸赔我去新华书

店买书,可爸爸对我说,“你应该自己去,今天厂里举办书法比赛,

这可是我大显伸手的好机会,要不怪悲哀的。”没办法,我只好独

自一人去买书了。

十二、仔细阅读下面的文章,再按要求答题。(18分)

(一)草原(节选)

饭后,小伙子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

也舞的舞 ,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太阳已经偏西,谁也

不肯走。是呀,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1.“蹈”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__ 部,再查 __ 画;

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 __ ,再查音节 __ 。(2分)。

2.把选段中画线部分替换成一个成语,是 ____ (1分)

3.展开想像,具体写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两

句诗所描绘的情境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二)穿透灵魂的微笑

非洲的一座火山爆发了,随之而来的泥石流狂泻而下,迅速扑向

座落在山脚下不远处的一个小山庄。农舍、良田、树木,一切的

一切都没有躲过被冲毁的(劫难 困难)。

滚滚而来的泥石流惊醒了睡梦中的一个十四岁的小女孩。流进屋

内的泥石流已上升到她的颈部。小女孩只露出双臂、颈和头部。

及时赶来的营救人员围着她一筹莫展。因为对遍体鳞伤的她来讲,

每一次拉扯无疑是一种更大的(伤害 危害)。此刻房屋早已倒塌,

她的双亲也被泥石流夺去生命,她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

当记者把摄像机对准她时,她始终没有叫一个“疼”字,而是咬

着牙微笑着,不停地向营救人员挥手致谢,两臂做出表示胜利的

“V”字形。她(坚信 相信)政府派来的营救人员一定能够救她。

可是,营救人员倾尽全力也没能从固若金汤的泥石流中救出她。

小女孩始终微笑着挥着手一点一点地被泥石流(淹没 掩盖)。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脸上流露着微笑,手臂一直保持着“V”字

形。那一刻仿佛漫长如一个世纪,在场的人含泪目睹了这庄严而

又悲惨的一幕。

世界静极,只见灵魂独舞。

死神 可以夺去人的生命, 永远夺不去生死关

幸存者的记忆的短文阅读答案篇五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3)》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光 阴

谁也无法描绘出他的面目,但世界上能处处听到他的脚步。

当旭日驱散夜的残幕时,当夕阳被朦胧的地平线吞噬时,他不慌不忙地走着,光明和黑暗都无法改变他行进的节奏。

当蓓蕾在春风中粲然绽开湿润的花瓣时,当婴儿在产房里以响亮的哭声向人世报到时,他还是沉着而又默然地走,叹息也不能使他停步。

他从你的手指缝里流过去。从你的脚底下滑过去。„„

他是一把神奇而又无情的雕刻刀,在天地之间创造着种种奇迹。他能把巨石分裂成尘土,把幼苗雕成大树,把荒漠变成城市和园林,当然,他也能使繁华之都衰败成荒凉的废墟,使锃亮的金属爬满绿锈,失去光泽。老人额头的皱纹是他刻出来的,少女脸上的红晕也是他描绘出来的。生命的繁衍和世界的运动正是由他精心指挥的。

他按时撕下一张又一张日历,把将来变成现在,把现在变成过去,把过去变成越来越遥远的历史。

他慷慨,你不必乞求,属于你的,他总是如数奉献。

他公正,( )你权重如山,腰缠万贯,( )一介布衣,两袖清风,他都一视同仁,没有人能将他占为已有,你一掷千金,他决不因此施舍一分一秒。

你珍重他,他便在你的身后长出绿萌,结出沉甸甸的果实;( )你漠视他,他( )化成轻烟,消散得无影无踪。

有时,短暂的一瞬会成为永恒,这是因为他把脚印深深地留在人们的心里。 有时,漫长的岁月会成为一瞬,这是因为浓雾和风沙湮没了他的脚印。

1.在文中括号处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权重如山: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掷千金: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用四个词语概括“光阴”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出现多组反义词,请你找出三组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四自然段结尾处有省略号,请你模仿着再写两个句子。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中多处采用对比的写法,请你用“﹏﹏﹏﹏﹏﹏﹏”画出其中的一处。

7.“你珍重他,他便在你的身后长出绿荫,续聘沉甸甸的果实;你漠视他,他就化成轻烟,消散得无影无踪。”这句话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把“惜时”的名言警句写完整。

①一寸光阴一寸金,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三更灯火五更鸡,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黑发不知勤学早,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莫等闲,___________________ ,空悲切。

⑥我生待明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在一片河坡上,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

村子里住着几十户人家。家家都有一两把锋利的斧头。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坡上去,把树木一棵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露的土地。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各家各户一间间、一栋栋的房子,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各种各样的工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

不管怎样,河坡上家家户户选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不错。

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连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那个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1. 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1分)

傍晚( ) 增加( ) 裸露( ) 应有尽有( )

2. 结合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2分)

应有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奇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五自然段已用"||"分成了两层,请写出每层的意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不管怎样,河坡上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都还过得不错"这句话的意思。(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村子里的人们当时在砍树时会怎么想?假如有洪水过后的幸存者,他又会怎么想?(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句子“树木变成了各家各户一间间、一栋栋的房子,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各种各样的工具”中运用了两个“变成了”是为了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了短文后,你受到了怎样的启示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大雨倾盆,咆哮的洪水席卷了小村庄时,小村庄会是一片什么情景,请用50左右的字写出你的想象。(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幸存者的记忆的短文阅读答案篇六
《10年4月自考变态试题及答案 05626》

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变态心理学(一) 试卷(课程代码05626)

本试卷分为两部分,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1.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的“选择题答题区”内按要求填涂,答在试卷上无效。

2.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内按照试题题号顺序直接答题,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判别一个人心理是否变态的基本标准是 ( B ) 1-3

A. 适应不良 B.痛苦或损伤

C. 其他人感到不适 D.违背标准

2.病人幻视,并伴有意识障碍,多出现于 ( A ) 2-17

A. 急性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B.精神分裂症

C. 癔症 D.躁狂症

3.持久而荒谬的夸大妄想多见于 ( B ) 2-19

A. 躁狂症 B.精神分裂症

C. 癔症 D.抑郁症

4.病人所谈内容大多为既往记忆残余,在提问者诱导下将其串联在一起,来填补他所遗忘的某一片段的经历,其内容丰富、生动,甚至荒诞不经,常转瞬即忘,这是 ( C ) 2-21

A. 记忆减退 B.遗忘 C.虚构 D.错构

5.病人对外界任何刺激均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对能引起正常人悲伤或愉快的事无动于衷,面部表情呆板,内心体验极为贫乏或完全丧失,这种心理障碍是 ( C ) 2-22

A. 抑郁 B.情感倒错 C.情感淡漠 D.焦虑

6.50岁农村母亲,目睹其犯罪儿子在家中被警察抓走,突然抽搐发作,但无意识丧失、咬舌、严重摔伤或小便失禁,这是 ( C ) 4-45

A. 瘴症性运动性障碍 B.急性应激障碍

C.癔症性躯体障碍 D.创伤后应激障碍

7.50岁农村母亲,听到在城市打工的儿子遇到车祸后,两耳再也听不见别人说话声,但有人在身后喊她,她能回头去看,这是 ( B ) 4-45

A. 癔症性运动性障碍 B.癔症性感觉障碍

C. 急性应激障碍 D.创伤后应激障碍

8.癔症性精神障碍中的分离过程不包括 ( C ) 4-47

A. 记忆缺失 B.现实感丧失 C. 适应障碍 D.身份改变

9.震后获救幸存的母亲,常反复想起在自己身边遇难的女儿,做相关的恶梦;她尽力回避任何与地震、女儿有关的东西;对生活丧失希望和信心,这是 ( C ) 4-52

A.癔症性精神障碍 B.癔症性躯体障碍

C.创伤后应激障碍 D.急性应激障碍

10.观念、行为和外貌装饰的奇特,情感冷漠,明显缺乏必要的人际关系,这是 ( B ) 5-63

A.偏执性人格障碍 B.分裂性人格障碍

C.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D.冲动性人格障碍

11.必须按照某种规则把事情做到“恰到好处”,其特征是过分的谨小慎微、严格要求、完美主义及内心有不安全感,这是 ( A ) 5-68

A. 强迫性人格障碍 B.焦虑性人格障碍

C. 依赖性人格障碍 D.表演性人格障碍

12.幻听是其最常见的幻觉,是其核心体验,常与幻听对话,做倾听状,常自语、自笑,这是( C ) 7-90

A. 抑郁症 B.躁狂症 C. 精神分裂症 D.癔症

13.病人认知技能和情感相对完整,妄想和幻觉为主要症状,这是 ( A ) 7-91

A.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B.青春型精神分裂症

C.紧张型精神分裂症 D.单纯型精神分裂症

14.睡眠中突然出现的一种短暂的恐惧和惊恐发作,伴有强烈的语言、运动形式及自主神经系统的兴奋现象,这是( A ) 8-112

A. 夜惊 B.梦魇

C.睡行症 D.睡眠一觉醒节律障碍

15.专注于女性常规活动,拒绝参加男性的常规活动,这种心理障碍是 ( C ) 9-125

A. 男性性指向障碍 B.男性性偏好障碍

C. 男性性别认同障碍 D.女性性别认同障碍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85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6.心理障碍评估的基本要素是信度、效度和___标准化_____。 1-10

17.智能障碍分为痴呆和___精神发育迟滞_____。 2-21

18.神经症的主要类型有恐惧症、强迫症、神经衰弱、躯体形式障碍和_焦虑症__。 3-29

19.恐惧症的主要类型有社交恐惧症、特定恐惧症和__场所恐惧症______。 3-32

20.心境障碍分为躁狂发作、抑郁发作、双相障碍和___持续性心境障碍_____。 6-74

21.病人感到自己一切都无兴趣、无希望、无办法、无精力、无意义、无用途、自责,想以死求解脱,这最可能是患有__抑郁症______。6-74

22.病人从睡眠中起床,穿衣,在室内走动,表情茫然,难以唤醒,20分钟后重新上床睡觉,醒后对事件不能回忆,这是__睡行症______。 8-112

23.马某,男,23岁,孤僻,从18岁开始,常在偏僻处,对迎面走来的陌生女人暴露自己生殖器官,看到女性羞愤而逃的样子,感到性兴奋,马某患有_露阴癖_______。 9-131

24.彭光,男,28岁,从22岁开始,经常在公共汽车上,趁拥挤之机,用生殖器官接触陌生女乘客臀部,射精后感到非常兴奋,彭光患有__摩擦癖______。9-132

25.老年痴呆的类型分为血管性痴呆和___阿尔茨海默病_____。12-179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幻觉 2-17

答:幻觉是一种虚幻的知觉体验,指在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官时发生的知觉体验。

27.癔症性精神障碍 4-47

答:癔症性精神障碍( hysterical psychological disorder)在CCMD-3中被又称为解离症状,是癔症的两大症状之一。在DSM-IV中又称分离障碍,之所以叫分离,是因为这种障碍的症状是两个或多个心理过程同时存在或交替进行的,而相互之间却没有关联和影响。

28.药物依赖 10-140

答:药物依赖(drug dependence)又称药物成瘾(drug addiction),包括身体依赖和精神依赖,是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所造成的一种精神状态,有时也包括躯体状态,表现为强迫性的、连续或定期使用某药物的行为或其他反应,为的是要体验药物的心理效应,或是为了避免由于断药所引起的不适感。

29.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11-165

答: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又称为儿童多动症,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发生于儿童时期(多在3岁左右),与同龄儿童相比,表现为以明显的注意力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及活动过度或冲动为特点的

一组综合症。

30.谵妄 12-178

答:处于谵妄( delirium)状态的人会有程度不同的意识障碍、注意受损和认知损害,表现为迷茫、无法与周围的人沟通、不能集中注意力、不能把注意力维持在一些几乎是最简单的任务上、有明显的记忆和语言方面的问题,并伴随有定向障碍、情感障碍和睡眠一觉醒周期紊乱。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1.如何进行精神检查? 2-16

答:在精神检查中,有如下注意事项:

(1)应确定是否存在精神症状以及存在哪些精神症状;

(2)第应了解症状的强度、持续时间的长短,并评定其严重程度;

(3)应善于分析各症状之间的关系,确定哪些症状是原发的,即与病因直接有关的、具有诊断价值的症状,哪些症状是继发的,即有可能与原发症状存在因果关系的;

(4)应重视各症状之间的鉴别,减少误诊;

(5)应学会分析和探讨各种症状发生的可能诱因或原因及影响因素,包括生物的、社会的和心理的因素,以利于治疗和消除症状。

32.简述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 5-64

答:(1)符合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2)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经常违法乱纪,对人冷酷无情为特点,男性多于女性;(3)往往在童年或少年期(18岁前)就出现品行问题;

(4)成年后(指18岁后)习性不改,主要表现为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甚至违法乱纪。

33.简述躁狂症的诊断标准。 6-77

答:(1)躁狂症以心境高涨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可以从高兴、愉快到欣喜若狂,某些病例仅以易激惹为主。(2)病情轻者,社会功能无损害或仅有轻度损害,严重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3)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1周。(4)可存在某些分裂性症状,但不符合分裂症的诊断标准。若同时符合分裂症的症状标准,在分裂症状缓解后,满足躁狂症标准至少1周。

34.简述神经性贪食的诊断标准。 8-105

答:(1)神经性贪食是一种进食障碍:特征为反复发作和不可抗拒的摄食欲望以及暴食行为,病人有担心发胖的恐惧心理,常采取导吐、导泻、禁食等方法以消除暴食引起发胖的极端措施。(2)可与神经性厌食交替出现:两者具有相似的心理病理机制、性别和年龄分布。(3)多数病人是神经性厌食的延续者:发病年龄较神经性厌食晚。(4)发作性暴食至少每周2次,持续3个月。(5)并非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所致的暴食,也不是癫痫、精神分裂症等精神障碍继发的暴食。

35.简述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10-141

答:(1)有精神活性物质进入体内的证据并有理由推断精神障碍系该物质所致;(2)出现躯体或心理症状如中毒、依赖综合征、戒断综合征、精神病性症状,及情感障碍、残留性或迟发性精神障碍等;(3)社会功能受损;(4)除残留性或迟发性精神障碍之外,精神障碍发生在精神活性物质直接效应所能达到的合理期限之内;(5)排除精神活性物质诱发的其他精神障碍。

36.简述孤独症的诊断标准。 11-163

答:(1)起病年龄通常在3岁以内,病人人际交往困难,极度孤独,不能与周围的人进行情感交流;

(2)言语发育延迟或不发育,刻板重复一些词语,言语表达异常,言语理解能力明显受损;兴趣狭窄,对某种东西特别依恋,存在强迫性的仪式行为。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7.试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原因。 4-53/54

答:一、创伤性事件

1、自然灾害:地震、洪水、龙卷风使很多人患上了创伤后应激障碍。

2、疾病:艾滋病、癌症等致命疾病也是常见的创伤性事件。

3、强暴:当一个女人被强暴时,她的第一反应被称作“混乱”状态,包括两种类型。表现型,即表现出恐惧、气愤、焦虑、哭泣、呜咽和紧张;压抑型,即表现出冷静。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通常会随之出现。4、其他人为灾难: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告诉世人,PTSD是多么的持久和严重。

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易感性研究者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病理机制很清楚:个体经历了某些创伤,进而发展出了某种精神障碍。然而,一个人是否会发展成PTSD,原因非常复杂,包括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多方面因素。

1、遗传因素:假如PTSD总是由类似战争等外部事件引起,那究竟什么是PTSD中的遗传因素呢?一个可能的因素是同PTSD相关的神经回路的差异性(Yehuda,2000)。对患有PTSD的儿童和成人的生物学研究表明,有一组神经和激素发生了改变。研究者发现,在创伤性事件中经历的极度压力可能会导致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 HPA)轴的活动出现长期、甚至是终生的增强。而HPA轴活动的增多会导致压力激素如可的松的长期释放,从而长久破坏了与长时记忆系统有关的海马区(Gurvits等,1996)。2、对威胁和创伤最敏感的人:

①那些可能患上慢性PTSD的人在神经质上的得分很高,并且有精神疾病的家族史;

②大屠杀幸存者的孩子,其PTSD的患病率高于控制组;

③那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患上PTSD的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过更多的战争应激反应;

幸存者的记忆的短文阅读答案篇七
《15《“诺曼底号”遇难记》同步练习及答案》

15.《勇气》同步练习及答案

caijuyudonglixi

[文笔精华]美文中散步,品尝心灵的鸡汤„„

◎真正的英雄不是用云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远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

[自主积累]积累中运用,构建知识的殿堂„„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弥漫( ) 山脉( ) 翘起( ) 翘首( ) ....

船舷( ) 刹车( ) 湍急( ) 猝然( ) ....

肇祸( ) 酣睡( ) 蓦地( ) 丧命( ) ....

2.请将下列一句话抄写在田字格中。要求书写正确、规范、工整。(2分)(陕西(课改)中考题) 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3.揣摩语言。 (1)结合语境解释加点的词语。

A.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这股你推我搡的劲头,险些把小艇都弄翻了。 ....

你推我搡:

B.奥克勒福大副和三名船员拼命想维持秩序,但整个人群因为猝然而至的变故简直都像疯了..

似的,乱得不可开交。猝然: 不可开交: ....

C.“玛丽”号也放下救生艇,赶来搭救由于它肇祸而遇险的人员。 肇祸: ..

(2)体会理解句子的含义。

A.实际上一共有61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

B.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面对死亡,他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泰州中考题) ...

A.“诺曼底”号上有25名船员,1名女服务员;31名乘客,其中12名是妇女。

B.今年三月,十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分裂国家法”。

C.我不知道她为什么没有参加这次大会。

D.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5.填空。(4分)

(1)《“诺曼底号”遇难记》是一篇 ,它按照“雾海夜航 → →盛赞船长”这一海难发生过程安排情节,刻画了船长 在海难关头,

(2)作者 是 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

》、《》、《九三年》等。

[阅读探究]品读中探究,体味语言的蕴籍„„

(一) 课内精读

“哪个男人胆敢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大家立刻不出声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

“玛丽”号也放下救生艇,赶来搭救由于它肇祸而遇险的人员。

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或殴斗。事情总是这样,哪里有可卑的利已主义,哪里也会有悲壮的舍已救人。

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芳,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在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6.事故发生时,人们的表现是怎样的?而船长的表现又是怎样的?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运用了什么方法?

6.选文省略了船长和船员的对话,为什么文中详细描写了船长和船员的对话?(3分)

7.哪个男人胆敢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这是邮船被撞坏之后哈尔威船长下的命令。他这样做对吗?

8.谈谈你对划线句子的理解。

9.探究质疑。哈尔威船长一定要死吗?他不可以不死吗?谈谈你的看法。

10.本文仅仅是一篇小小说,由于篇幅的限制,哈尔威船长的形象尚不很丰满,要想进一步突出其形象,除了原文在叙事写人中作精辟的议论,还可以有哪些方法使人物形象丰满起来?请你帮助雨果出谋划策。

(二)课外拓展

幸存者的记忆

⑴ “大舜”号在渤海湾中,再现了“泰坦尼克”号的悲壮。302人只有22人生还,其中居然有一位女性。

⑵她叫董颖,今年26岁,是个美女子,在青岛帮人卖服装,她是只身去大连玩的。当警铃第一次拉响时,头一次坐船,而且又是在茫茫无边、浪高五六米的大海上,董颖吓坏了。她不知救生衣如何穿,泪水止不住地流在美丽的脸庞上。这时有两位还没穿上救生衣的大哥走了过来,帮她穿上了救生衣。

⑶董颖看到滚装船的通道上乱作一团,想到了最坏处。她手足无措地向着惊慌失措的人群跑去,发现那里的男人们都主动让出一条道,让妇女、儿童和老人先上甲板。

⑷经过数小时垂死挣扎后,“大舜”号倾倒在大海中,船舱一下被水淹没了。同舱的几名男子用各种器物,还使用了头颅和拳头,终于击碎了钢化玻璃窗,第一个逃出这个船舱的是董颖——男人们再次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她。不过,她也只是在大海中任凭风浪摆布。突然她看到一条橡皮救生筏,那上面已有一位老人,老人向她伸出援助之手,她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爬上去。这时大浪将一个男子送到了她和救生筏的旁边,那位男子毫不犹豫地倾全身之力,把董颖顶上了救生筏。当董颖再来向他伸手时,两只手就差那么小小的一点距离,一个巨浪将那位大哥卷人海底,再也没有起来„„

⑸董颖懵了,她的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真的,她不知道该怎么向这位大哥的爱妻和孩

子交待了„„

⑹筏子依然在死亡之海上荡着秋千,董颖放声大哭。那个老人便安慰她:“不管结局如何,我都会尽全力帮助你,因为你还年轻,而我已经活了大半辈子了。”

⑺这样说着,董颖止住了哭声,她也看到了海上亮色。可一个大浪将筏子掀翻,董颖死死缠住了筏绳,而那个给她力量的老人,转眼就消失在大海中„„

⑻董颖根本不会游泳,她只是在踏上“大舜”号之前,看过溺水自救的电视片。她将两个指头伸进鼻子里,拼命地用嘴呼吸,不让水灌进鼻子将自己呛死。过了很久很久,董颖发现自己随筏子到了岸边,有人拉她,可没拉住,又漂远了一点,岸边也是惊涛拍岸,她随时可能被反弹到海里。董颖好聪明,她忙将筏绳解开,又是一个浪将她送到了岸上。这时一个渔民用羽绒服包住了她,她活了下来。

⑼真可谓生死之劫啊!惊魂未定的董颖说,帮了她的男人们,其中哪一个不到位,哪怕是相差一秒,她都可能葬身大海。为她而去的男人们,伟大、无私,将会在大海中永生。她要将这个故事告诉世世代代的人们。

⑽这些天,大海中漂泊着一束束百合花,这里面也有董颖的一份心思。董颖那双忧伤而妩媚的大眼睛,盈满泪水。

⑾记忆是残酷的,也许永远都抹不去。年轻的董颖将会永远活在一种感动和万般怀念中,生命里将没有任何私心杂念,圣洁而美丽。

11.第一段中的“居然”是 的意思,它的作用是

12.“筏子依然在死亡之海上荡着秋千”一句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当时 的情况。

13. 本文的结构是( ) A.总—一分 B.分一—总 C.总—一分—一总

14. 文章结尾说“记忆是残酷的”,为什么?

[中考链接]真题中撷英,把握中考的脉搏„„

(一) 阅读链接(大连市中考题)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凌晨2时15分。

当班的见习消防队员拉斯马森拿起突然铃声大作的电话,一阵微弱的喘息声传来:“我摔倒了,救命啊„„”声音像一位老夫人,在确定不是恶作剧后,拉斯马森询问道:“请把您公寓的地址告诉我!”

“我„„想不起来了。”

“那请把您的名字告诉我!”

“我记不得了。”

“请您不要把电话挂断,我们好通过电信局找到您的住处!”拉斯马森想到了电信局,他马上与电信局取得了联系。可值班人员却表示,现在人员不齐,要查清电话是从哪里打来的,根本做不到„„无计可施的拉斯马森叫醒了中尉,中尉拿起了电话:“夫人!„„夫人!能告诉我床前地毯旁边是什么吗?”“是镶木地板,老式的打蜡地板。”“天花板高吗?”“高„„我觉得很高„„”“这么说,您住的是老式房子!百叶窗关着没有?”“没关。”中尉兴奋地对拉斯马森说道:“寻找一幢窗户狭长的老式房子,房子的窗口有灯光,大约在二三层„„”中尉又对着话筒问道:“夫人,能告诉我,您住的街道的名称吗?”

然而,话洞里再没有人搭腔了。中尉知道,老太太大概昏过去了,没有把电话挂上。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着,每一秒钟每一分钟都变得漫长起来,室内挂钟的滴答声越来越响,每一次的滴答声都像小锤子般敲在几个人的心上。

一个小时过去了,老夫人仍无反应。焦灼和冷汗悄悄地爬上了几个人的面孔、心头„„拉斯马森对中尉说道:“我有个主意„„”他的主意立即被采纳。

清晨3时30分,14辆轻便消防车同时出动,开往依然沉睡着的城市的各个街区,警笛的尖啸声撕碎了夜的宁静。指挥部里拉斯马森把电话听筒紧紧地贴在一只耳朵上,把耳机扣在另一只耳朵上。整个哥本哈根城都被惊动了,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拉斯马森突然叫道:“中尉,我听见了!我听见警笛声了!消防车大概就在离老夫人不远的街上!”中尉用手中的对讲机命令道:“1号车,停止鸣笛!”拉斯马森对中尉说道:“我还听得见。”“2号车,停止鸣笛!3号车,停止鸣笛!„„6号车,停止鸣笛!„„12号车,停止鸣笛!”拉斯马森惊叫道:“就是这里!”

“12号车,我是指挥部,就在你们那个地段,用扩音器说明一下理由,让这条街上所有的灯光都熄灭,最后亮着灯的一定是老夫人的家!”

5分钟后,12号车所在街区的窗口都黑了下来,只剩下一扇窗口还亮着。稍后,拉斯马森在电话里听到了撞破房门的声响,继而是一位消防队员的声音:“喂!指挥部吗?我们已到现场,老夫人昏迷了,颅骨有伤,大概是床头磕的,脉搏有轻微跳动„„”

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消防队不断有电话打进来,询问老夫人的情况。当获悉这位72岁的老人因为救助及时,已经在医院苏醒过来时,人们纷纷表示,那个凌晨,响彻哥本哈根的消防车的尖啸声,是他们听过的所有声音中最动听的声音。

15.本文所写的故事发生于凌晨2时15分的哥本哈根,起因是□□□□□□□□□□□□□□□□□□□□,经过是□□□□□□□□□□□□□□□□,结果是老夫人顺利获救。(每处不得超过16字)(2分)

16.请为本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8个字以内)(2分)

17.从拉斯马森、中尉与老夫人的通话中,可以看出消防队员 的品质。

18.“指挥部里拉斯马森把电话听筒紧紧地贴在一只耳朵上”一句与上文的哪句话呼应?

19.文中画线句子为什么不直接引用中尉下达的“12号车,停止鸣笛”的命令,而是不厌其烦地从1号车说起?(3分)

20.下面两句话,写得很好。任选一句,说说好在哪里。[如两题都答,按第①题计分] ①每一次的滴答声都像小锤子般敲在几个人的心人。 ②警笛的尖啸声撕碎了夜的宁静。

21.对于本文叙述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请写在下面。(含标点60字以内)(4分)

(二)新题链接(南京市中考题)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在法国隆重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之际,一座由中国雕塑家遥远创作的世界和平女神 像6月3日在昔日诺曼底登陆战场揭幕。

世界和平女神像高10米,重16吨,用不锈钢制作。她那舞动绸带的双臂一前一后地舒 展着,高举的左手上一只和平鸽展翅欲飞。在微风中展开的飘带与女神的双臂连为一体,远 远看去,好似“中国”的“中”字、“和平”的“平”字,又像英文单词WORLD(世界)的第一个字母“W”和VICTORY(胜利)的第一个字母“V”。

①把以上材料概括成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0字) ②世界和平女神像的造型具有哪些象征意义?)

[创新写作]共鸣中挥笔,放飞思想的小鸟„„

23.木船破了,舱里灌满了水,单凭破船本身的浮力已承受不了船上一对夫妻和一个即将成年的儿子的重量,他们又都不会游泳,怎么办?这时候,远处有一条船下在驶来,但坐等获

救是不可能的。试想象并描述当时的情景,设想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

15.“诺曼底号”遇难记

1.mí;mià;qiào;qiáo;xiáán;shā;tuān;cù;zhào;hān;mò;sàng。2. 评分标准:书写正确,得1分;书写规范、工整,得1分。3.(1)A.形容相互拥挤的样子。B.突然,又出乎意料的意思;无法结束混乱的场面。C.闯了祸,引起了祸患。(2)A.有两种可能,言之有理即可。示例:船长真的将自己忘了吗?也许事发突然,他只想到要救别人,真的忘了自己;也许他已意识到船肯定要沉,作为船长决不能离开自己的岗位,他已确认了自己应在的位置。无论是怎样,他已将自己排除在被救者之外,真正的舍生忘死。尤其是沉船时的坚定、庄严、悲壮,更使我们确信,他早已选择以身殉职,“忘”只是表象,“放弃”是实质,放弃生还意味着选择与伟大同生,英雄的人格美得以体现。B.这句话概括了哈尔威船长的一生的高贵品质。“忠于职守”在这里表现为全力救人,“履行做人之道”在这里表现为尊重生命,保护弱者的境界,与事业共存亡的精神。有了这样的基础,于危急关头,他才能经受住考验,成为一名英雄。成为英雄与否,权利在自己的手中,自身的品质、人格决定你是走向崇高还是走向卑劣。这句话盛赞哈尔威船长在危难关头的英勇抉择,绽放出了他生命中最美的英雄光彩。4. B 5.(1)小说;海难发生;舍己救人;哈尔威;勇于决断,沉着指挥,忘我救人。(2)雨果;法;《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6. 表现船长的镇定自若和有条不紊以及他丰富的经验。7. 先看下命令的前提:船被撞破,要靠救生艇脱险,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你推我搡的,险些把小艇弄翻,大副和三个工头拼命也维持不了秩序,而邮船又肯定要沉没。在这种非常情况下,不采取非常的措施,小艇翻沉后,不用说妇女,连男乘客也难逃厄运。为了挽救大家,船长下了命令。当然,他的本意是要制止混乱而危险的场面.而不是真要打死谁。以后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这命令下得对,它说明了船长不仅富有经验,临危不乱,镇定自若,善于随机应变,处事果断,有勇有谋,而且具有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境界。8. 人总有祟高、有卑劣,但崇高与卑劣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生死存亡的关头,有人自私本性攀露,放弃责任,违背天良,只求自己活命,不顾他人死活。有的人则会激发起正义、责任和天良,宁可放弃个人的生存希望,以拯救他人性命为重。此时往往是考验人的最好时机,播夫与英雄只有一念之差,因此两者总在危急时刻相伴而存。作者的议论,将船长的英雄形象与那些卑琐的人形成鲜明对比,绽放着光辉。9.言之成理即可。10对比烘托、铺垫渲染。11.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说明董颖一个弱女子能逃生令人惊奇,引出下文。12. 比喻;非常危险,随时都可能葬身大海13.C 14. 因为记忆中有那么多人都死去了。15.(2分)起因:拉斯马森接到老夫人的求救电话。经过:消防队员全力寻找老夫人住址(消防队员全力救助老夫人。)16.(2分)最动听的声音(爱心救助、爱心大营救、救命电话)17.(2分)“有责任感”或“有爱心”;“聪明”或“机智”18.(2分)“中尉知道,老太太大概昏过去了,没有把电话挂上。”19.(3分)这样写真实地表现出寻找的过程,突出了寻找过程的紧张(有序)。20.(3分)①(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们焦灼(紧张、沉重、沉痛)的心情。 ②(拟人),形象地写出(渲染)了当时紧张(焦急)的气氛。21.(4分)示例: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真情救助是最美丽的。如果我们人人都能尽职尽责奉献爱心,世界一定会变成美好的人间。22.①遥远创作的世界和平女神像在法国揭幕。 ②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世界和平终将实现。23.略。

幸存者的记忆的短文阅读答案篇八
《2012年山东考前押题语文试题附答案(已审定)》

2012年山东考前押题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姓名、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第Ⅱ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的(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第Ⅰ卷(共36 分)

一、(15 分,每小题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便笺(jiān) 剽悍(biāo) 一哄而散(hòng) 里应外合(yìng)

B.踟蹰 (chí) 怃然(wǔ) 疲于奔命(bēn) 垂涎三尺(xián)

C.监生(jiàn) 痉挛(jìng) 度长絜大(cháng) 汗流浃背(jiā)

D.连累 (lèi) 脑髓(suǐ) 杀鸡儆猴(jǐng) 怏怏不乐(yà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闲遐 座右铭 针砭时弊 川流不息

B.溃败 荧火虫 瞠目结舌 计日程功

C.领衔 哈密瓜 层峦迭嶂 融会贯通

D.告罄 斑马线 纵横捭阖 风靡一时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上级已经下达了命令,虽然时间紧,任务重,我们也必须 为之。

②修改病句应根据原句的症结,在尽量保持原意的条件下,采用 的办法。

③太阳黑子又进入集中爆发期,我国天文学家从去年8 月就开始密切 太阳的活动。

A.勉励 简捷 观测 B.勉力 简捷 监测

C.勉力 简洁 监测 D.勉励 简洁 观测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龙年春运整治阶段,桂林一司机醉驾狂飙,造成三死两伤。警方承诺将依法严肃处理这起耸人听闻....的交通事故。

B.当小煤窑发生瓦斯爆炸时,少数不法之徒不事救援,趁火打劫,火中取栗,大发灾难之财,最终受到....

了法律的制裁。

C.登上泰山之巅,放眼眺望,起伏的群山鳞次栉比,座座相连,延伸到远方,消失于苍茫的天际。 ....

D.在本届糖球会上,一些大学生受雇于摊主,打起零工。虽然只是跑龙套,但他们感觉积累了不少社会...

实践经验。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气候变化加剧、资源能源消耗殆尽等挑战,大力提升和培育低碳竞争力,能为企业和国家逆势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和不竭动力。

B.专家明确指出,此次公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不会恢复繁体字的使用,中国新生儿的取名用字也必须从中选取,乱取名、取怪名的现象将得到解决。

C.包括中国雪灾在内的一系列气候异常事件提醒世人:人们如果还停留于坐而论道的阶段,将饱尝“不

预则废”的苦果。

D.我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活动中,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创建活动、市民

论坛活动、道德银行活动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记忆灾难也是累积文化财富

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是典型的中国式灾难故事片。电影巧妙地通过亲情的离合来诠释灾难带来的

痛苦,催泪的同时售卖廉价的亲情安慰剂。电影的结局,女儿埋藏了对母亲三十二年的恨,融化为忏悔的

泪水。这种浪漫抒情的灾难叙事,以虚幻的和解、团圆、安顿来逃避现实与心灵的重负,无助于我们理解

灾难治愈创伤。那些忘却了真实与残酷而粉饰太平的故事,就像一场覆盖了坑坑洼洼的烂路的大雪,积雪

融化之后道路更加泥泞。

灾难的毁灭力量在于它不仅摧残生命,夺走我们熟悉的家园,更在于它摧毁了我们对世界的信任,拆

解了生命意义得以确立的信仰。灾难带来的创痛并不因遗忘得以抚平,而是潜藏在幸存者的内心最深处。

对灾难的记忆应直面这个“伤口”,只有理解灾难,才可能有勇气去面对灾难,从而治愈创伤。如果幸存

者的经历不为自己所理解,或者不为聆听者所认同,他就会如祥林嫂那般变得加倍恐惧与麻木。

万万千千的幸存者的记忆以什么方式保存,又以什么方式为后世的人所记起呢?个体的记忆一定要发

生在集体的情境中,否则就等同于做梦。记忆如果要产生意义,就需要有人听到。因此,灾难记忆如果仅

是幸存者的独白,会很快消失;它需要成为“集体记忆”,在社会框架中获得意义。历史事件要转化成为

社会的“集体记忆”,就要进入到“文化记忆”的循环之中。只有幸存者的记忆进入了文化,例如口述历

史、纪念馆、博物馆、纪念活动、文学、电影等等,它才开始进入“文化记忆”的循环,并为后辈所记起。

“文化记忆”的方式越具有震撼力和创造性,越有可能在历史中留存,并获得丰富的意义。

物证是激活记忆的最有力量的媒介。印度的英迪拉〃 甘地纪念馆展出了她和她儿子被刺杀时的血衣;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有从“万人坑”中挖掘出的遇难者遗骨;二战期间纳粹党卫军屠杀了奥拉都尔的六百多

名村民,战后法国政府保持了该村的原貌,没有进行修复,只是在村口立了一块写着“记住”的牌子。血

衣、尸骨与废墟并不美丽,但真实而有力。

对于我们正在经历的灾难,我们在震惊之后,又该如何去面对,如何去记忆?关于汶川地震,我的一

些艺术家朋友是这样记忆的:把遇难的孩子的名字刻在孩子们喜欢玩的弹珠上;收集死难者生前的用品、

照片、文字,辅以他们的生平资料,让他们的生命变得丰富,而不仅仅是死难数字中的一个。这样的记忆

方式,让我想起德国的艺术装臵《绊脚石》:把二战时犹太受难者的名字和他们的生卒年月刻在黄铜上,

将城市街道的砖头翻开,换上这些刻有名字的石头。

没错,灾难是人类发展的“绊脚石”。暂停赶路的脚步,关注脚下的“绊脚石”,倾听那些逝去灵魂

的声音,尊重灾难记忆的文化价值,我们才不致再次摔倒,才会知道该往哪里走。 (原载《书屋》2010年第12 期,有删改)

6.关于“记忆灾难”,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唐山大地震》巧妙地通过亲情的离合来诠释灾难带来的痛苦,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灾难和记忆灾难。

B.灾难的毁灭力量不在于它摧残生命,夺走家园,而在于它摧毁了我们对世界的信任,拆解了生命意义

得以确立的信仰。

C.对灾难的记忆应直面灾难带来的创痛,只有理解灾难,才可能有勇气去面对灾难,从而治愈创伤。

D.灾难记忆只是个体记忆时因其消失快,所以毫无意义;只有个体记忆转化成“集体记忆”,才能产生

意义。

7.下列各项不能说明“记忆灾难可以累积文化财富”的一项是( )

A.灾难记忆要进入到“文化记忆”的循环之中,成为“集体记忆”,才能在社会框架中获得意义。

B.如果幸存者的经历不为自己所理解,不为聆听者所认同,那么他就如祥林嫂那般变得加倍恐惧与麻木。

C.对灾难的文化记忆的方式越具有震撼力和创造性,越有可能在历史中留存,并获得丰富的意义。

D.物证是激活灾难记忆的最有力量的媒介,如血衣、尸骨与废墟,它们并不美丽,但真实而有力。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口述历史、纪念馆、博物馆、纪念活动、文学、电影等,都是个体记忆的方式,它可以让灾难为后世的人所记起。

B.对唐山大地震的记忆,我们是用电影的形式来留存的;对汶川地震的记忆,艺术家们以物证为媒介让遇难者的生命变得丰富。

C.德国的艺术装置《绊脚石》将受难者的名字与生卒年月刻在黄铜上,这是直面灾难带来的创痛、尊重灾难记忆的文化价值的方式。

D.灾难是人类发展的“绊脚石”,人类要更好地发展,就要忘却脚下的“绊脚石”,才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三、(12 分,每小题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 ~12题。

元好问传

元好问字裕之。系出拓拔魏,太原秀容人。其父元德明,自幼嗜读书,口不言世俗鄙事,乐易无畦畛,布衣蔬食,处之自若,家人不敢以生理累之。累举不第,放浪山水间,饮酒赋诗以自适。年四十八卒。有《东岩集》三卷。好问,最知名。七岁能诗。年十有四,从陵川郝晋卿学,不事举业,淹贯经传百家,六年而业成。下太行,渡大河,为《箕山》、《琴台》等诗。礼部赵秉文见之,以为近代无此作也。于是名震京师。

中兴定五年第,历内乡令。正大中,为南阳令。天兴初,擢以尚书省掾。顷之,除左司都事,转行尚书省左司员外郎。金亡,不仕。

为文有绳尺,备众体。其诗奇崛而绝雕刿,巧缛而谢绮丽。五言高古沈郁;七言乐府不用古题,特出新意。歌谣慷慨,挟幽、并之气。其长短句,揄扬新声,以写恩怨者又数百篇。兵后,故老皆尽,好问蔚为一代宗工,四方碑板铭志,尽趋其门。其所著文章诗若干卷,《杜诗学》一卷,《东坡诗雅》三卷,《锦机》一卷,《诗文自警》十卷。 晚年尤以著作自任,以金源氏有天下,典章法度几及汉、唐。国亡史作,己所当任。时金国实录在顺天张万户家,乃言于张,愿为撰述,既而为人所阻而止。好问曰:“不可令一代之迹泯而不传。”乃构亭于家,著述其上,因名曰“野史”。凡金源君臣遗言往行,采摭所闻,有所得辄以寸纸细字为记录,至百余万言。今所传者有《中州集》及《壬辰杂编》若干卷。年六十八卒。纂修《金史》,多本其所著云。

(选自《金史》,有改动)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文有绳尺,备众体 备:齐备 .

B.巧缛而谢绮丽 谢:拒绝 .

C.不可令一代之迹泯而不传 泯:消失 .

D.纂修《金史》,多本其所云 本:推究 .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六年而业成 其诗奇崛而绝雕刿。 ..

B.其诗奇崛而绝雕刿 其所著文章诗若干卷。 ..

C.采摭所闻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

D.有所得辄以寸纸细字为记录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

11.下列六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元好问“以著作自任”的一组是( )

①以写恩怨者又数百篇 ②故老皆尽,好问蔚为一代宗工

③四方碑板铭志,尽趋其门 ④不可令一代之迹泯而不传

⑤采摭所闻,„„至百余万言 ⑥纂修《金史》

A.①④⑤ B.①③④ C.②③⑥ D.②⑤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好问的父亲自幼喜欢读书,不喜欢谈论世俗浅薄之事,与人交往没有隔阂,生活

简朴,悠闲自得。

B.元好问七岁便能写诗,十四岁时跟随别人学习,不以科举为重,而是广泛深入地学习儒家经典和诸子百家学说。

C.金国灭亡后,元好问没有出任元朝官吏,而是以著述为己任,以撰写自己祖国兴亡史的方式来寄托其亡国之思。

D.元好问在晚年时认为金立国以后的典章制度几乎可以和汉代、唐代相比,因此他认为应该赶快把它的历史写下来。

第Ⅱ卷(共114 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累举不第,放浪山水间,饮酒赋诗以自适。(3分)

(2)时金国实录在顺天张万户家,乃言于张,愿为撰述,既而为人所阻而止。(4分)

(3)乃构亭于家,著述其上,因名曰“野史”。(3分)

14.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分)

山亭避暑 真山民

怕碍清风入,丁宁莫下帘。地皆宜避暑,人自要趋炎。

竹色水千顷,松声风四檐。此中有幽致,多取未伤廉。

【注】真山民,宋朝遗民,国亡后,隐姓埋名,而以山民自称。

(1)结合全诗,理解“避暑”中的“暑”的含义。(3分)

(2)第四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5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任选3个小题)(6分)

(1)鹏之徙于南冥也 ,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 逍遥游》)

子曰:“巧言乱德, 。”(《论语· 卫灵公》)

(2) ,俯不怍于人。 (《孟子·尽心上》)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3)小楼昨夜又东风, 。(李煜《虞美人》)

鼎铛玉石, ,弃掷逦迤 ,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

(4) ,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千里澄江似练, 。(王安石《桂枝香· 金陵怀古》)

五.(12分)

16.概括下面消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3分)

北京时间10月7日凌晨消息,在乔布斯去世之后,苹果股价并未出现预期的暴跌,虽然投资者反应不

一,但仍受众多分析师看好,仅微幅下跌0.23%。周四美股开盘后,苹果股价微跌0.2%,随即走出小幅上涨的趋势,最高涨至384.78美元,但午后震荡又现下跌,最低至371.80美元,最终收报于377.10美元。按当日收盘价计算,苹果市值为3489.75亿美元。

17.如今,不少年轻人选择“宅居”在家过年,逛网上庙会,放网上鞭炮,发网上拜年祝福。某校就这种“宅居过年方式”举行了一场辩论赛,请写一段60字左右的辩词,谈谈你赞成或反对的理由。要求理由充分,语言简明,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5分)

18.请以“海伦的倾城倾国之貌”为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可以更换、增删字词,不能改变原意。(4分)

荷马不用浓丽的辞藻来描绘海伦的容貌,而是通过写海伦的巨大影响力量,轻轻点出她

的倾城倾国之貌,这是荷马刻画美的高超之处。

六、(18分)

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槐 花 汪曾祺

玉渊潭洋槐花盛开,像下了一场大雪,白得耀眼。来了放蜂的人。蜂箱都放好了,他的“家”也安顿下来。一个刷了涂料的很厚的黑色的帆布篷子。里面打了两道土堰,上面架起几块木板,是床。床上一卷铺盖。地上排着油瓶、酱油瓶、醋瓶。一个白铁桶里已经有多半桶蜜。外面一个蜂窝煤炉子上坐着锅。一个女人在案板上切青蒜。锅开了,她往锅里下了一把干切面。不大会儿,面熟了,她把面捞在碗里,加了作料,撒上青蒜,在一个碗里舀了半勺豆瓣。一人一碗。她吃的是加了豆瓣的。

蜜蜂忙着采蜜,进进出出,飞满一天。

我向养蜂人买过两次蜜,绕玉渊潭散步回来,经过他的棚子,大都要在他门前的树墩上坐一坐,抽一支烟,看他收蜜,刮蜡,跟他聊两句,彼此都熟了。

这是一个五十岁上下的中年人,高高瘦瘦,身体像是不太好,他做事总是那么从容不迫,慢条斯理的。样子不像个农民,倒有点像一个农村小学校长。听口音,是石家庄一带的。他到过很多省。哪里有鲜花,就到哪里去。菜花开的地方,玫瑰花开的地方,苹果花开的地方,枣花开的地方。每年都到南方去过冬,广西,贵州。到了春暖,再往北翻。我问他是不是枣花蜜最好,他说是荆条花的蜜最好。这很出乎我的意外。荆条是个不起眼的东西,而且我从来没有见过荆条开花,想不到荆条花蜜却是最好的蜜。我想他每年收入应当不错。

他说比一般农民要好一些,但是也剩不下多少:蜂具,路费;而且每年要赔几十斤白糖——蜜蜂冬天不采蜜,得喂它糖。

女人显然是他的老婆。不过他们岁数相差太大了。他五十了,女人也就是三十出头。而且,她是四川人,说四川话。我问他:你们是怎么认识的?他说:她是新繁县人。那年他到新繁放蜂,认识了。她说北方的大米好吃,就跟来了。

有那么简单?也许她看中了他的脾气好,喜欢这样安静平和的性格?也许她觉得这种放蜂生活,东南西北到处跑,好耍?这是一种农村式的浪漫主义。四川女孩子做事往往很洒脱,想咋个就咋个,不像北方女孩子有那么多考虑。他们结婚已经几年了。丈夫对她好,她对丈夫也很体贴。她觉得她的选择没有错,很满意,不后悔。我问养蜂人:她回去过没有?他说:回去过一次,一个人。他让她带了两千块钱,她买了好些礼物送人,风风光光地回了一趟新繁。

一天,我没有看见女人,问养蜂人,她到哪里去了。养蜂人说:到我那大儿子家去了,去接我那大儿子的孩子。他有个大儿子,在北京工作,在汽车修配厂当工人。

幸存者的记忆的短文阅读答案篇九
《第14课《诺曼底号遇难记》同步测试题》

“诺曼底”号遇难记同步练习

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

真正的强者是那种具有自制力的。

2、给加点字注音。

湍急( ) 酣睡( ) 漆黑( ) 窟窿( ) 蓦地( ) 幽灵( ) 翘起( )

3、根据拼音写汉字。

sǒng起( ) 调qiǎn( ) pōu开( ) luǒ体( ) 哭qì( ) 主zǎi( ) 船bó( )

4、辨字组词。

铸 ______ 遣______ 稍______

筹 ______ 遗______ 梢______

踌 ______ 谴______ 俏______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

惊慌失措:

②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

相提并论:

③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

井然有序:

④海水哗哗往里灌,汹涌湍急,势不可挡。

势不可挡:

【语言表达训练】

6、哈尔威船长说:“必须把60人救出去。”文章指出:“实际上一共有61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船长真的把自己忘了吗?

7、在撞船事件中,你认为“诺曼底”号有责任吗,为什么?

8、你从哈尔威船长身上得到了哪些启示?

9、电影院里,一场火灾不幸降临,观众乱成一片。如果你是电影院工作人员,你必须在五分钟内指挥观众有序退场。请把你要和观众说的话写下来。(不超过60字)

10、下面句子末尾的横线上应选填哪一项才能与上文衔接?( )

这是一个美丽的环,当它一半没在地平线下,另一半横过天空的时候,人们就说,这是一条天河, 。

A、多情的织女和牛朗被它隔开了。

B、它把多情的织女和牛朗隔开了。

C、它怎能把多情的织女和牛朗隔开呢?

D、它不能不把多情的织女和牛朗隔开。

【课内同步阅读】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11-15问题。

船上没有封舱用的防漏隔墙,救生圈也不够。

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

实际上一共有六十一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

船员赶紧解开救生艇的绳索。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这股你推我搡的势头,险些儿把小艇都弄翻了。奥克勒福大副和三名工头拼命想维持秩序,但整个人群因为猝然而至的变故简直都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几秒钟前大家还在酣睡,蓦地,立时立刻,就要丧命,这怎么能不叫人失魂落魄!

就在这时,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呼号和嘈杂,黑暗中人们听到这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

“洛克机械师在哪儿?”

“船长叫我吗?”

“炉子怎么样了?”

“海水淹了。”

“火呢?”。

“灭了。”

“机器怎样?”

“停了。”

船长喊了一声:

“奥克勒福大副!”

大副回答:

“到。”

船长问道:

“还有多少分钟?”

“二十分钟。”

“够了,”船长说,“让每个人都下到小艇上去。奥克勒福大副,你的手枪在吗?”·

“在,船长。”

“哪个男人胆敢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大家立刻不出声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

“玛丽”号也放下救生艇,赶来搭救由于它肇祸而遇险的人员。

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或殴斗。事情总是这样,哪里有可卑的利已主义,哪里也会有悲壮的舍已救人。

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若,仿佛他不是给人而是在给灾难下达命令,就连失事的船舶似乎也听从他的调遣。

11、面对猝然而至的变故,人们的表现是怎样的?而船长的表现又是怎样的?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12、文段中,详细描写了船长和船员的对话,有何用意?

13、读画线句子,你如何理解船长的行为?

14、谈谈你对船长的看法。

15、面对哈尔威船长,你不想对他说点什么吗?送他一句名言吧。

【课外拓展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16-22问题。

幸存者的记忆

“大舜”号在渤海湾中,再现了“泰坦尼克”号的悲壮。302人只有22人生还,其中居然有一位女性。

她叫董颖,今年26岁,是个美女子,在青岛帮人卖服装,她是只身去大连玩的。当警铃第一次拉响时,头一次坐船,而且又是在茫茫无边、浪高五六米的大海上,董颖吓坏了。她不知救生衣如何穿,泪水止不住地流在美丽的脸庞上。这时有两位还没穿上救生衣的大哥走了过来,帮她穿上了救生衣。

董颖看到装船的通道上乱作一团,想到了最坏处。她手足无措地向着惊慌失措的人群跑去,发现那里的男人们都主动让出一条道,让妇女、儿童和老人先上甲板。

经过数小时垂死挣扎后,“大舜”号倾倒在大海中,船舱一下被水淹没了。同舱的几名男子用各种器物,还使用了头颅和拳头,终于击碎了钢化玻璃窗,第一个逃出这个船舱的是董颖——男人们再次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她。不过,她也只是在大海中任凭风浪摆布。突然她看到一条橡皮救生筏,那上面已有一位老人,老人向她伸出援助之手,她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爬上去。这时大浪将一个男子送到了她和救生筏的旁边,那位男子毫不犹豫地倾全身之力,把董颖顶上了救生筏。当董颖再来向他伸手时,两只手就差那么小小的一点距离,一个巨浪将那位大哥卷人海底,再也没有起来„„

董颖懵了,她的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真的,她不知道该怎么向这位大哥的爱妻和孩子交待了„„

筏子依然在死亡之海上荡着秋千,董颖放声大哭。那个老人便安慰她:“不管结局如何,我都会尽全力帮助你,因为你还年轻,而我已经活了大半辈子了。”

这样说着,董颖止住了哭声,她也看到了海上亮色。可一个大浪将筏子掀翻,董颖死死缠住了筏绳,而那个给她力量的老人,转眼就消失在大海中„„

董颖根本不会游泳,她只是在踏上“大舜”号之前,看过溺水自救的电视片。她将两个指头伸进鼻子里,拼命地用嘴呼吸,不让水灌进鼻子将自己呛死。过了很久很久,董颖发现自己随筏子到了岸边,有人拉她,可没拉住,又漂远了一点,岸边也是惊涛拍岸,她随时可能被反弹到海里。董颖好聪明,她忙将筏绳解开,又是一个浪将她

送到了岸上。这时一个渔民用羽绒服包住了她,她活了下来。

真可谓生死之劫啊!惊魂未定的董颖说,帮了她的男人们,其中哪一个不到位,哪怕是相差一秒,她都可能葬身大海。为她而去的男人们,伟大、无私,将会在大海中永生。她要将这个故事告诉世世代代的人们。

这些天,大海中漂泊着一束束百合花,这里面也有董颖的一份心思。董颖那双忧伤而妩媚的大眼睛,盈满泪水。 记忆是残酷的,也许永远都抹不去。年轻的董颖将会永远活在一种感动和万般怀念中,生命里将没有任何私心杂念,圣洁而美丽。

16、第一段中的“居然”是什么意思?用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17、第二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董颖是“只身”去大连玩?

18、文中多次写到董颖被吓坏了,这样写的作用是是什么?

19、“筏子依然在死亡之海上荡着秋千”一句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当时 的情况。

20、本文共有11小节,用“||”在小节号后划分层次。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⑾

21、本文的结构是( )

A、总—一分 B、分一—总 C、总—一分—一总

22、文章结尾说“记忆是残酷的”,为什么?

【语言基础知识】

1、略

2、tuān hān qī kū mò yōu qiào

3、耸 遣 剖 裸 泣 宰 舶

4、 铸 铸造 遣 派遣 稍 稍微

筹 筹划 遗 遗留 梢 树梢

踌 踌躇 谴 谴责 俏 俊俏

5、①惊慌失措:又惊慌又恐惧,不知如何是好。

②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事混在一起谈论、看待。

③井然有序:形容整齐有秩序的样子。

④势不可挡:来势凶猛,不可抵挡。

【语言表达训练】

6、船长并未忘掉自己,而是有意不包括自己。沉船时,他那样坚定,那样自若,那样庄严,表明他从一开始就作出了清醒、明确、坚定的抉择。

7、略

点拨:答案不唯一,结合文中相关情节,谈出自己的看法就可以了。

8、人一生难免会遇到各种灾难,在危急关头,只有沉着冷静、顾全大局、井然有序、听从指挥才有逃生获救的希望,有时灾难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倒是人自私自利的丑恶的灵魂。一个文明人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 点拨:结合文意及生活实际,成理成文即可。

9、略

点拨:结合文中船长的表现,想想自己当时所处的情境以及自己的身份,言之成理即可。

10、B

点拨:从语言衔接连贯的角度,结合语境看,应该用“把字句”,不能用被动句、反问句或双重否定句。

【课内同步阅读】

11、人们:慌乱,失魂落魄,惊恐万分,争先恐后地逃生。 船长:镇定自若,处理果断,舍己救人。 感受到船长的人格魅力,灵魂的伟大。

点拨:关于谈自己的感受,答案不固定,成理成文即可。

12、表现船长的镇定自若和有条不紊以及他丰富的经验。

13、船长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采取用枪威胁逃生的人的做法,在当时的情况下是很必要的。因为如果乱下去,可能死路一条,谁也救不出去。他用枪威胁男人,是为了救出更多的人,包括男人在内的船上的所有人。

14、略

点拨:言之成理成文即可

15、略

【课外拓展阅读】

16、“居然”表示出乎意料。说明董颖一个弱女子能逃生令人惊奇,引出下文。

17、“只身”说明董颖没有同伴,所以救她的那些人都是陌生人,更突出了救人者的高尚。

18、说明董颖如果没有人帮助肯定难逃一死,突出了男人们的帮助对她的重要。

19、比喻;非常危险,随时都可能葬身大海。

20、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

21、C

点拨: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结合文章开头和结尾思考作答。

22、因为记忆中有那么多人都死去了。

幸存者的记忆的短文阅读答案篇十
《阅读题2》

穿透灵魂的微笑

非洲的一座火山爆发了,随之而来的泥石流狂泻而下,迅速扑向座落

在山

脚下不远处的一个小山庄。农舍、良田、树木,一切的一切都没有躲过

被冲毁的

(劫难 困难)。

滚滚而来的泥石流惊醒了睡梦中的一个十四岁的小女孩。流进屋内

的泥石

流已上升到她的颈部。小女孩只露出双臂、颈和头部。及时赶来的营救

人员围着 她一筹莫展。因为对遍体鳞伤的她来讲,每一次拉扯无疑是一种更大的

(伤害危害)。

此刻房屋早已倒塌,她的双亲也被泥石流夺去生命,她是村里为数不多

的幸存者之一。

当记者把摄像机对准她时,她始终没有叫一个“疼”字,而是咬着牙

微笑着,

不停地向营救人员挥手致谢,两臂做出表示胜利的“V”字形。她(坚信 相

信)政府

派来的营救人员一定能够救她。可是,营救人员倾尽全力也没能从固若金汤的泥石流

中救出她。小女孩始终微笑着挥着手一点一点地被泥石流(淹没掩盖)。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脸上流露着微笑,手臂一直保持着“V”字形。

那一刻

仿佛漫长如一个世纪,在场的人含泪目睹了这庄严而又悲惨的一幕。

世界静极,只见灵魂独舞。

死神可以夺去人的生命,永远夺不去生死关头那“V”字所蕴

含的

信念和精神!常常在生命边缘蕴含着震撼世界的力量,让人生所有的苦

难如轻烟般

飘散。

世界上最坚硬不屈的就是那在苦难中的微笑着、痛苦着、高扬信念

旗帜的灵魂。

1、在括号内选择合适的词。(2分)

2、在“处填上合适的关联词。(1分)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2分)

一筹莫展:

固若金汤:

4、“V”字形代表“庄严而又悲惨的一幕”是指2分)

5、你是怎么理解“世界静极,只见灵魂独舞”这句话的?(2分) 6、请再读一读题目,思考:为什么说小女孩的微笑是“穿透灵魂”的呢?

请写一

写你的理解。(2分) 。

爱的力量

那年,小妹因为受伤住进了医院,我去陪护。

同病房有一个女孩,她是因为车祸住进来的。自住进来的那天起,

她就一

直昏迷不醒。女孩在昏迷中不时地喊着:“妈妈,妈妈!”

女孩的爸爸手足无措地坐在病床前,神色凄楚地看着女儿痛苦地挣

扎,不知

该如何帮助女儿,只是不停地( ① )医生:“救救我女儿,救救我女

儿!”

他不知道,医生该用的药都已用了,而病人,有时候也是要自救的。

能不能

活下,既要看她对这个世界是否充满生的( ② ),也要看她的造化。 一个护士问那个男人:“孩子的妈妈呢?你为什么不叫她妈妈来?” 男人埋下头,低低地说:“我们离婚很久了,我找不到她。” 护士皱了皱眉头,默默地坐下来,轻轻握住女孩凉凉的手,柔声说:

“女儿

乖,妈妈在,妈妈在。”

男人抬起头,吃惊地看着护士,少顷,脸上流满泪说:“谢谢,谢谢!”

女孩唤一声“妈妈”,护士答应一声,而护士与那个女孩差不多年龄,

还没结婚。

女孩像落水者抓到了一根稻草般死死( ③ )护士的手,呼吸慢慢

均匀下来。

在以后的日子里,那位护士像一位真正的妈妈那样,一有空就守在

女孩病床前,

握着她的手,跟她说话,讲故事,轻轻地唱歌……直到那女孩完全醒来。

医生说:“她能苏醒是个奇迹。”

女孩说:“我感觉到妈妈用一双温暖的手,一直牵着我,一直牵着我,

把我从

一个黑黑的冰冷冷的井里拉上来……”

人们把赞扬的目光投向那位充满爱心的护士,护士地脸微微红了说:

“我记

得读过一句名言,母爱可拯救一切。”

1、 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手足无措( ) 拯救( )

2、 给文中标有①②③的地方选择最恰当的词。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yaoleikaoshi/217804.html

    【幸存者的记忆的短文阅读答案】相关推荐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