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獾毒蛇

| 口腔助理医师 |

【www.guakaob.com--口腔助理医师】

密獾毒蛇篇一
《蜜獾》

别看叫“Honey”,其实一点儿也不甜蜜。从外表看,它体型不大,身长60至100公分,身高25公分,还有一条15至30公分长的尾巴,体重最大不超过25公斤,怎么看都属于只有被欺负的主儿,但它们却以“世界上最无所畏惧的动物”被收录在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中。它的凶猛可以从另外一个方面看出:动物园里基本看不到它,这是因为它敢从各种猛兽嘴里夺食,因此全世界敢于收留蜜獾的动物园屈指可数。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小家伙的战斗力彪增呢?管理学经常告诉我们,态度决定一切,战斗力这玩意往往不在于长相,最重要的是有一颗“勇敢的心”。 蜜獾分布于非洲、西亚及南亚的各种类型地带上,包括雨林、开阔的草原和水边,一般在黄昏和夜晚活动,常单独或成对出来,白天在地洞中休息。它是杂食性动物,各种食物都吃,小到蚂蚁、蚯蚓、蝎子,大到豪猪、鳄鱼、蟒蛇,蜜獾都能轻松搞定,它嗅觉极为敏锐而且凶猛无比,强大的意志更是使它面对任何战斗都能奋勇向前绝不后退,即便不是它爱吃的类型,即便是体型大得多的对手,只要遇上了也会毫不犹豫冲上去搏斗一番。对很多动物来说蜜獾都是无解的天敌。看来解放军真得好好学学它了。

它还特别爱吃蛇,任何毒蛇都奈它不何。2002年国家地理频道拍摄了一部纪录片《蛇的天敌:喀拉哈里沙漠的蜜獾》:一天,一只响尾蛇抓了一只老鼠,正准备美餐一顿的时候,不巧遇上了路过的蜜獾,正当响尾蛇犹豫不决该马上逃走,还是尽快先吃掉老鼠的时候,蜜獾已经大摇大摆地走过来从响尾蛇嘴里抢过老鼠,有滋有味地嚼了个干净,然后又把目光对准了响尾蛇,这时响尾蛇才发现,原来自己也是蜜獾计划的一盘菜„„一阵搏斗之后,响尾蛇挂了,蜜獾一不留神也被咬了一口,倒在了响尾蛇旁边,全身痉挛,好像也死了。这让剧组人员很郁闷:著名的“打不死小强”怎么就死了呢?两个小时后,蜜獾又活了过来,爬起来舒展舒展筋骨,回过头把响尾蛇跟吃香肠似的吃完,优哉游哉地离开了。

就这样,蜜獾凭借其玩命的战斗态度和不俗的战斗力(不仅牙尖爪利,皮毛还滑不溜手,又非常坚韧,像“卡夫拉防弹衣”),横行自然界,再强悍的动物碰到蜜獾都得纠结一番,即便是生理结构优越的大型猫科动物也不会无事生非去招惹它,据说一只猎豹捕杀一头羚羊只要几分钟,但面对一只老年、跛脚加半瞎的蜜獾,顺利的话居然也要一个多小时,就可知蜜獾的凶猛和顽强了。所以说,拥有一颗“勇敢的心”,无论在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很有必要嘀!

密獾毒蛇篇二
《世界风景名胜纵览之塞内加尔》

戈雷岛   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东南方3 公里,有一个南北长900 米、东西宽300米的小岛,这就是蜚声世界的旅游小岛——戈雷岛。由黑色玄武岩熔流凝固而成的戈雷岛,像一颗黑珍珠镶嵌在蓝色的海面上。它的南端有一块筑有堡垒的平台,北端则由一炮台(埃斯特雷要塞)扼首。岛上有一小码头供来往达喀尔的小艇停靠,在沙土路面的街道两旁,红赭石色破旧的住房比肩而立。   岛上的主要建筑还有一座清真寺、一个教堂和一两座殖民时期的行政管理楼。   同世界上其他旅游胜地相比,戈雷岛没有绮丽的风光美景、灿烂的艺术名胜,它的出名,是来自这里保存的奴隶堡、炮台和一尊尊大炮所记载的非洲人民被西方殖民主义者侵略、奴役、压榨的苦难历史。   在1815 年以前,这里一直是奴隶买卖的中心之一。据记载,从1536 年到1848 年共历时300 多年的血腥殖民掠夺,使非洲损失了达1 亿左右的青壮年人口;而从戈雷岛上奴隶堡运走的黑人奴隶就达两千万之多。几个世纪以来,戈雷岛成了欧洲列强从事“乌木”交易的角逐场。在15 世纪和16 世纪,小岛是葡萄牙船舶的锚地,随后又落入荷兰人之手(公元1617~1664 年);戈雷一词即来源于荷兰语的戈雷得(意为良好的锚地)。继荷兰之后,英、法两国为夺取这座要塞争夺了近百年。   戈雷岛上的奴隶堡是一座坚固的木石结构建筑物,楼上铺设着地板,阳光充足,是奴隶贩子们的住所;楼下是一间间奴隶囚室,每间只有五、六平方米,同时关押15 至20 名奴隶。这些奴隶被戴上手铐、脚镣,还被系上一个14 斤重的大铁球,以防他们逃跑。囚室阻暗、潮湿、肮脏、没有窗户,墙上仅有几个小洞眼,供奴隶贩子朝里观看。这些囚室分男室、女室和儿童室,一次屯集500~600 人。在奴隶堡的底层,有一条阴森森的通道,直通波涛汹涌的大西洋,成千上万的黑人奴隶就是从这里被押解上船运往美洲的。   戈雷岛遗址有其独特的价值,它反映了18 世界末的灿烂文明,也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最野蛮的写照。岛上房屋传统的建筑风格充分体现了这一文明与野蛮交织的矛盾现象。为了更好地保护戈雷岛的历史文物,联合国1981年宣布它为全人类的文化遗产。    塞内加尔的国家公园   尼奥科洛—科巴国家公园位于塞内加尔东南部,坐落在富塔贾隆高原北麓,面积80 多万公顷,是塞内加尔建立最早、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也是塞内加尔著名的旅游区之一。   这里处于热带雨林向热带草原的过渡地带,年降水量在1000 毫米以上,年均温在27℃左右,草原

广袤、林大茂密,每当雨季来临,万木复苏,绿草如茵,百花争妍,动物云集。冈比亚河及其支流蜿蜒其间;形成深切的河谷、宽阔的河漫滩和宽广的河间盆地,即使在干季,仍然水草丰美。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公园成为野生动物的王国。成群结队的羚羊四处觅食,狮子、豹、野水牛、河马、猞猁等时有出没,鳄鱼、龟、巨蜥、蜥蜴等爬行动物到处可见;300 多种鸟类营巢林间,啁啾枝头。每当夏季来临,大象常从几内亚密林来此作客,近年来又发现黑猩猩,成为灵长类学者研究和旅游者猎奇的对象。   巴尔巴尼国家公园位于塞内加尔河口,坐落在沿岸狭长沙坝的南端,面积约2000 公顷。这里土质松软,是海龟繁殖的最佳场所。生活在这里的海龟家族中,以绿毛龟最为珍贵。由于遭到大肆捕杀,致使数量不断下降,已濒临灭绝境地。巴尔巴尼国家公园已肩负起保护绿毛龟的特殊使命。这个公园所在地咸淡水交汇,鱼类和浮游生物丰富,海鸥、灰鹭以及鹗等来自北欧的候鸟汇集在这里。在塞内加尔河右岸,各种鸟类整齐地排列在河岸上,就像武装的士兵在接受检阅,蔚为壮观。   马德莱岛国家公园包括马德莱岛及其附近暗礁,面积150 多公顷。马德莱岛位于塞内加尔佛得角半岛西海岸,距大陆约4 公里,与佛得角半岛东海岸的戈雷岛遥遥相对。   马德莱岛上栖息着许多鸟类,尤以鹲最为珍贵。鹲有着美丽的羽毛,是稀有鸟类之一,主要生活在佛得角群岛和中美洲等地,马德莱岛邻近佛得角半岛,附近海域鱼类丰富,是鹲的主食。此外,岛上还有白乌鸦、黑鸢、游隼、鲣鸟以及大量的海鸥,都受到很好的保护。马德莱岛国家公园保存有史前遗址,考古学家在岛上发现的两座残存的史前遗址和许多陶器碎片,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马德莱岛孤悬海上,峭壁环绕,东面悬岸高达35 米,仅南边为不太陡的斜坡,有小港湾,是靠岸登陆的唯一地点。   萨卢姆河三角洲国家公园位于萨卢姆河口地带,面积3.7 万公顷,包括红树林在内的森林资源和水生哺乳动物与鸟类,是塞内加尔旅游点之一。   这里是塞内加尔红树林集中分布的地区之一,在河口水道两旁及岛屿周围海潮所及之处长满了红树林。红树林是热带海滨灌丛式的植被,有密集的树冠,螺旋似的树根扎在松散的软土之中,对维持这一地区生态平衡起到重要作用。园内建有度假营地,红树林景观、海岛风光、各种海洋生物和鸟类,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人。   塞内加尔下卡萨芒斯地区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年降水量达1600毫米,到处生长着茂密的森林,由于不断采伐

、开垦和种植油棕,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破坏。为了保护塞内加尔唯一的热带雨林资源,在卡萨芒斯河口地带,靠近几内亚比绍边境建立了下卡萨芒斯国家公园,面积5000 多公顷。   下卡萨芒斯国家公园林木参天,藤本攀缘植物盘根错节,灌木和杂草丛生,矮水牛、豹、獴、野猪、密獾、巨蜥等动物出没林中,毒蛇藏于密林深处,猴子攀枝觅果,鸟类低鸣林间,风光旖旎,环境静谧,和斯基林角地中海俱乐部、卡尼赛伊鸟类保护区组成了塞内加尔下卡萨芒斯旅游区。公园内有非洲建筑风格的宿营地,是来下卡萨芒斯地区观光、度假、领略非洲民俗风情的旅游者必到之地。    朱迪鸟类国家公园   塞内加尔朱迪鸟类国家公园位于塞内加尔河三角洲上,距首都达喀尔以北370 公里处,保护区面积1.6 万公顷,水面800 多公顷,是世界第七大鸟类自然保护区,也是世界著名的鸟类科研基地。这里水草丰盛,环境优美,富有原始的自然风貌,是鸟类生息繁衍的乐园。现有水禽300 多种、数百万只,其中三分之二是来自西北欧的候鸟。   朱迪鸟类国家公园地处撒哈拉沙漠的南缘,属于萨赫勒地带,年降水量不足400 毫米。但是,塞内加尔河从西北水塔富塔贾隆高原奔泻而下,在达加纳以下,形成宽广的三角洲,地势低平,水道纷岐,沼泽遍布。每当雨季,塞内加尔河水量大增,三角洲地区顿成水乡泽国,水草丛生,水生生物繁衍。   干季洪水虽退,但沼泽洼地、河湖港汊仍然淡水满储,鱼虾富集。这里不仅生活着大量留鸟,而且栖息着几十种候鸟,其中最多的是鹈鹕、鹤、野鸭等。   每年11 月至次年4 月,各种候鸟从欧洲飞到这里越冬,春暖花开时再飞回欧洲。由于这里的自然条件越来越好,到这里越冬的候鸟逐年增加,使其成为鸟类的乐园。   公园内建有瞭望台,备有机动船只和车辆。人们可以乘船或乘车在茂密的芦苇和灌木丛中穿梭游览。芦苇随风飘荡,远看好象波浪翻滚。不时有一群群水鸟掠过水面,飞向丛林,景观煞是好看。鸟类在这里生活得悠闲自在,它们面对游人,毫无畏惧之感。   朱迪鸟类公园不仅是研究鸟类的天然实验室,而且也是塞内加尔著名的旅游点。为了更好地开发旅游资源,塞内加尔政府在鸟岛附近修建了非洲茅舍式旅馆,为那些厌烦了城市嘈杂生活的旅客提供悠闲清静的休息场所。游人参观完鸟岛,可到这里过夜,亲身体验大自然的情趣,让各国游客有机会更好地了解非洲。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yaoleikaoshi/218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