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和而且怎么造句

| 口腔助理医师 |

【www.guakaob.com--口腔助理医师】

不仅和而且怎么造句篇一
《不仅而且造句》

不仅而且造句

1、小明的成绩一直在班级内名列前茅,他不仅文科学的好,而且理科成绩也特别好。

2、天空中不仅有美丽的月亮,而且也有闪烁的星星。

3、李华不仅学习好,而且还乐于助人。

4、我不仅热爱文学,而且喜欢音乐。

5、这些问题不仅深刻,而且玄妙。

6、生命不仅伟大,而且无价。

7、鲁迅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还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 。

8、多读课外书,不仅能增长我们的知识,而且还能开拓我们的视野。

9、我们小学生不仅要学好书本知识,而且要学会做人,学会做“真人”。 他不仅语文成绩好,而且数学成绩也很好。

不仅和而且怎么造句篇二
《不但而且(既又)造句》

不仅和而且怎么造句篇三
《关联词造句大全》

关联词造句大全

虽然……但是……

因为……所以……

不是……而是……

不但……而且……

第一,作为联接分句、标明关系的词语,关联词语总是标明抽象的关系,可以作为某类复句的特定的形式标志。

第二,关联词语性质复杂。

第三,说话时很容易发现必须带有的一到二个词语,虽然意思不同,但连在一起无论是说还是听都觉得很舒服。

常见关联词可分为以下几类复句:

1.转折关系

尽管……可是…… 虽然……但是……

……却…… ……然而……

2.假设关系

如果……就……、 即使……便…… 、要是……那么…… 、倘若……就……、既然……就……

3.条件关系

只要……就……、 只有……才…… 、无论……都…… 、不管……也…… 、即使……也……

4.因果关系

因为……所以…… 、由于……因此…… 、既然……那么……、

之所以……是因为……

5.并列关系

不是……而是……、一边……一边……、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既……又……

6.承接关系

一……就……、起先……后面……

7.递进关系

不但……而且……、不光……也……、不仅……还……、虽然……但、不仅……还……

8.选择关系

不是……就是……、是……还是……、或者……或者、

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也不…… 目的是偏句表示一种行为,正句表示这种行为的目的。

以便,以,用以,好,为的是;以免,免得,省得。

例:你快让他进去,以免闹情绪。

取舍

在两件事情中衡量得失,选择其中的一件,舍弃另一件。

与其……,不如(无宁、宁可);宁可(宁愿)……(也)不(不愿)。 其次了解关联词语误用情况:

一个复句,用不用关联词语,用哪个关联词语,是单用还是成对地配合着用,用在什么位置,都有一定的规则。关联词语的正确使用是靠语境判断,仔细推断出来的。关联词语在使用上存在

如下毛病:

1、错用关联词语

例:宋朝皇帝只知道吃喝玩乐。为了喜欢踢球,就把一个流氓封为殿师太尉。(应把“为了”改为“因为”)(也可以把“就”移到“因为”前面)

2、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就能深刻地了解我们战士的胸怀是多么宽广。(“只有”与“才”搭配,去掉“就”)

注意辨别非关联词的连续语:

有些短语看起来比较像关联词,但是并非关联词。譬如像“一会儿……一会儿……”“一下子……一下子……”等等,这些都不是关联词,也不是排比句。排比句是拥有三个或三个地方以上的相同词语连成的词语。像这种词语相同却不到三个的词语只能算是连带词或者连续词。

常见关联词:

1.因为……所以、2.不但……而且、3.与其……不如、4.宁可……也不、5.宁可……也、6.之所以……是因为、7.如果……就、8.只要……就、9.既然……就、10.即使……也、11.无论……都、

12.不管……都、13.不仅……还、14.不仅……而且、15.不但……还、16.虽然……但是、17.不是……而是

使用关联词语的句子往往比较复杂。同学们在使用关联词语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这里提醒同学们注

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正确运用关联词语,首先必须懂得各类关联词语的作用。 同一个句子,运用不同的关联词语,作用就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就不一样。例如:“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取得胜利。”这个句子没有使用关联词语,可以看作是并列关系。如果加上不同的关联词语,句子的关系就起了变化:

1.因为我们共同努力,所以竞赛取得胜利。

2.如果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就能取得胜利。

3.只要我们共同努力,竞赛就能取得胜利。

这样,第一句成了因果关系,第二句成了假设关系,第三句成了条件关系。在我们平时的说话、造句或作文当中,究竟选用什么关系,这就要根据自己表达的需要来确定。

二、要注意配对使用关联词语。

有些关联词语是要求配对使用的,不可随意改换。例如:

1.只要经常锻炼身体,才会增强体质。

2.他宁可挨打,不如泄密。

3.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他却是按时到校学习 。

第一句,“只要”应与“就”相配,“只有”应与“才”相配,“只要”与“才”搭配不当,应把“才”改为“就”。

第二句,“宁可”应与“也不”相配,“与其”应与“不如”相配。句中“宁可”与“不如”搭配不当,根据两个分句的意思,最好是把“不如”改为“也不”。

第三句,“不管”与“却”搭配不当,应把“却”改为“都”。

三、关联词语的位置不能放错。例如:

1.虽然天气十分寒冷,却清洁工流下了汗。

2.今天,我们班搞演讲比赛,表达能力强的同学不但上台演讲了,而且从爱说话的小明也上去演讲了。

第一句,“却”表示转折的意思并没有错,可是,一念原句就给人不通顺的感觉。如果把“却”放在“清洁工”之后,句子就通顺了。 第二句,让人念起来感到很别扭,如果把“不但”放在“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前面,句子就顺畅了。

四、该用关联词的地方不能缺少关联词。

有一部分配对使用的关联词,可根据情况省略其中的前一个,如“不但……而且……”,可省去“不但”、“虽然……但是”,可省去“虽然”。但一般不能省去后一个的“而且”、“但是”。如果只用前一个关联词语,而省去了后一个关联词语,句子间的关系就会不明确,句子的意思也会表达不清。例如:

1.自从开展“一帮一”的活动以后,不但加深了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2.如果我们齐心协力,把这件事情办好。

第一句在意思上有递进的关系,但缺少了一个与“不但”配对使用的关联词语,让人读了以后,感觉话没有说完,递进的关系也不清楚。如果在“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前面加上“而且”或者“并且”,不但递进的关系明确了,句子的意思也清楚了。

不仅和而且怎么造句篇四
《造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不仅和而且怎么造句篇五
《浅谈造句教学》

浅谈造句教学

址山廓村小学 黄伟初

摘要:本文从造句教学的现状入手,认为造句教学的质量关键在于教师,思想上 没重视,行动上不积极。接着本文从三个方面提出改变现状的建议:端正 思想、指导恰当、训练有效。同时也介绍了几个让造句教学变得有趣的方 法。

关键词:造句教学 有趣生动 原因 方法

字词句篇是小学语文训练的基本内容,其中,造句在字词和篇章练习中起到

承上启下的作用。造句,既让学生深刻理解了词语,也为以后的写作积累了材料,还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造句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作文训练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

但是,从学生的作业和试卷反映出,造句的质量并不如人意,甚至让改卷的

老师觉得乏味。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本人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是对造句教学不够重视。

造句是学生认识词语、理解词语的重要环节,所以课本中要求学会造句的词

语非常多。这本是好事。只要严格按照要求去做,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必然会提高。但是,课文中对哪个词必须学会造句并没有明确要求。有经验的老师只能依靠经验来判断其重要性。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试卷中造句的分值不算高,又很难猜得准,于是,很多老师就放弃或者不重视造句了。

二是没有抓住指导方针,当好指挥棒。

思想上不够重视,行动上也不会积极。很多有经验的老师就带着学生找捷径。在考试中,造句很难来个优劣评判的,只有对与错。有经验的老师教会学生套用一定的模式就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至于违背了《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的:教师应“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舒服,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那也没关系了,反正试卷上的分数已经拿下了。这就是应试教育惹得祸。

三是没有坚持长期有效的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教学通过认字、识词、造句,最终学会写文章,这是环环相扣的链条,是需要一个长期的、有效的训练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立竿见影的事情,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过程。而造句是融词汇运用、语言组织、学生发散思维于一体的,是学生写作的重要基础。我们必须让造句教学充分发挥其独特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和语言表达能力。然而,有些老师的造句教学仅仅满足于作业和考试不出差错,保证得分,这显然还没达到教学的要求。更有甚者,竟然要求学生抄范句、背例句,严重忽视学生思维和语言的发展。

为了提高造句的质量,本人认为关键在于教师本身。只要端正思想、指挥正确、训练有效,学生的造句水平乃至作文水平都会有质的飞跃。

一端正思想。

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表达,乐于表达。这是考量一个学生的能力,甚至是教师的教学成果的标准。而造句就是写作的一种初步、简单的形式,是培养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能力的一种训练手段。只要教师重视造句,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明白素质教育的意义所在,学生的作文肯定是丰富多彩的。

二是指导要正确。

教师的评价指导着学生。语文教学具有重情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评价也应该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学生的造句是仅仅满足于正确还是追求更高的目标——具体、生动,就是学生情感和价值取向的一个表现,也是教师指导的要求。

怎样才是正确的指导呢?标准时什么?本人认为有以下几条必须遵守的:

1、打破例句模式

学生造句时都是从模仿开始,教师必须让他们从模仿中求变化,通过创设情景等方法一步步启发学生,使他们的句子别具一格,与众不同,既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也有利于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

2、多关注生活,丰富造句材料

改卷的老师之所以觉得乏味,原因之一就是学生造句的材料太单一,没有变化。例如用“因为„„所以„„”造句,很多学生都会写“因为我认真学习,所

以成绩提高了。”之类的内容,几乎是千篇一律。很显然,学生并没有从自己的生活出发,从身边事出发。以下的句子就很少见到:因为春天到了,所以树木都发芽了。因为交通拥堵,所以空气质量不是很好。因为我长得漂亮,所以大家都喜欢我。„„可以想象造一个句子都找不到材料,都是乏味的,更何况写作呢?学生更觉得难以入手了。所以造句时英鼓励学生多观察身边的生活,多采用生活中的材料,这就为以后的写作积累了丰富的材料。

3、不能一味地写单句,要写复句

其实,这就要求把句子写具体、生动。为了应付作业,很多学生都摸到一条造句的窍门,不造复句,造单句保险,只要句子主谓齐全,老师就会打勾,不扣分。这样就影响了造句的质量了。在写作的时候,很多学生都感慨怎么写也达不到要求的字数。这就是他们不明白围绕一个词语造好一句、几句甚至一个句群,与围绕一个句子写好一个语段,围绕一个题目写好一篇文章是有共通的地方的。因此,我们要要求学生把句子写具体、生动,不能将就着只写一个单句。

4、鼓励学生多阅读

读得多了,理解能力更强了,词语理解得更深刻了。读得多了,积累的材料更丰富了,句子内容更丰富了。造句、写作更得心应手了。

三是训练要有效。

在要求学生造句时,不能仅让学生学会写一个句子就满足了,应教会学生多角度或采用不同的局势造句,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强化造句效果,还可以加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为此,下面介绍几种做法:

1、把词扩展成词组再写成句。如用“讲究”造句,可以先把“讲究”组成“讲究卫生”、“讲究文明”或“讲究礼貌”,然后再造句就方便多了。这种扩充式练习,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方法,一步一步地充实句子,让学生学得造一个句子并不难。

2、用填空的方法把句子补充完整。也就是说老师先说前面一个分句或后一个分句,再让学生根据这一个分句的内容去补充另一个分句,也可以由学生之间相互补充。如要求学生用“因为„„所以„„”造句时,可先由老师完成前半部分,让学生补充。如老师说“因为他认真学习”,有的学生补充“所以成绩提高了”,有的补充“所以老师们都很喜欢他”,还有的补充“所以他的爸妈觉得很欣

慰”。这样一来,学生补充的内容就丰富多彩了,学生有了兴趣,创新意识就更强,训练起来就更有趣了。

3、转换句式。学生由于定性思维,一般情况下造的句子都是陈述句。若让学生用不同的句式造句,如感叹句、设问句、反问句等,就会让造句变得更有趣了。

4、变换词语的位置。学生造句是从模仿例句开始的,例句的形式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加入要求变换词语在句中的位置,造句又变得有趣了。如用“安然无恙”造句:小猫从二楼跳下来竟然安然无恙(放在句末);看到他安然无恙的从火场跑出来,妈妈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放在句中)。这样,学生运用词语的能力更灵活,理解词语也就更透彻了。

要想提高造句质量,关键在于老师。只要我们高举素质教育的旗帜,重视造句教学,严格把握好教学环节,有效地指导,造句才会变得生动有趣。造句是写作的初期,只有造句生动有趣了,才能把这些生动有趣的句子连成一篇生动的文章。

不仅和而且怎么造句篇六
《不仅仅是会造句那么简单》

不仅仅是会造句那么简单

背景:

一节语文课上,我要学生用“甚至”这个词造句。才说完题目,学生就迅速思考起来,接着,就有小手不断地举起来。 案例经过:

生:教室里真安静,甚至连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 我:恩,这个句子够经典,我小时候就听说了。

生:那我来改一下吧。(可能他听出我的弦外之音,觉得句子没有新意) 教室里真静,甚至连同学的呼吸声都能听见。

我:好的。这个句子夸张地说出了教室的静,也有新意。

生:我也来说一句。这道题真容易,甚至连肖小非同学也做出来了。

(大家都愕然了,肖小非同学更是脸红了。同学们都看着我,等待我开口。)

我说:为什么不说“连我也做出来了”呢?

这位学生显得毫不客气,答:为了突出“容易”,我觉得说他最合适!

我:如果换了你自己,别人这样说你,你会有什么感受啊? 生想了一会,支支吾吾地说:会难受……同学把我看成班里最差的了。

我:恩,请你想想,现在肖小非同学的感受会是怎样的。你来把

这个句子改一改吧,让他开心起来,好吗?

……

教室里又开始热闹起来,同学们纷纷举手。

生:这道题真容易,肖小非同学甚至连思考一下都没有,就回答出来了。

生:这道题真容易啊,肖小非同学甚至说出了几种不同的解答方法。

……

大伙儿都乐了,肖小非同学也笑了,教室里恢复了和谐的气氛。 师:从大家的笑脸上,我感受到了这些句子都很精彩。语言有她的魅力,用得体,甚至能化干戈为玉帛;用不得体,好朋友也会丢失友谊。

生:呵呵,老师造得真好!

生:对啊,语言的作用很神奇呢!

反思:

这次课引起了我的思考:语言运用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教学中,应该更加关注人本,让学生学习“人文的语言”。

一、语言要创新,要跟上时代的步伐。

我们的时代在发展,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我们的语言学习同样要与时俱进。让语言的学习与现代的思想、生活相融合,从而丰富自己的语言。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发展,激发他们学语言的激情。

二、学习“人文的语言”。

语文有着独特的魅力,那就是语言的运用,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是无法剥离的。我们班的学生运用语言时,说出了“这道题真容易,甚至连肖小非同学也做出来了”的句子。句子虽然是对的,但在人文语文的理念下,这是语言运用的败笔,也伤害了学生幼小的心灵。因此,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体会同学的感受,然后再用语言的形式去抚慰同学的心灵。同学们都体会到了语言的巨大魅力,也懂得语言运用中的人文关怀。

所以,这不是单单会造句那么简单,我们只有把握语言运用的基点,立足对的,寻求好的,激发精彩的,语言才会处处充满生命活力。

不仅和而且怎么造句篇七
《关联词造句》

1、他不但是“三好学生”,而且是“优秀班干部”。 2、是来,还是不能,你今晚必须作出决定。 3、虽然月亮会发光,但它不是恒星。

4、在美国迪士尼乐园里我玩得既开心又快乐。 5、不管来不来,总得打个电话告诉我。 6、小明不仅是我们的组长还是我们的班长

7、我不是没有认真学习,而是这次考试时没看仔细题。 8、成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通过拼搏换来了。 9、虽然金子很名贵,但我还是要做一块钢。 10、我们不但要学会动脑,还要学会动手。

11、要么我们被困难吓倒,要么我们把困难克服。

12、假如明天不下雨,我们就到黄泥涌郊野公园去旅行。 13、这个句子不是你造不出来,而是你懒不想动脑筋。 14、妹妹一看到玩具娃娃就要爸爸买。

15、运动员只有不断地苦练,才能获得优异的成绩。 16、与其浪费时间,不如做些有意义的事。

17、张老师不仅关心我们的功课,还关心我们的身体。

18、过了那树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9、因为有氧气,所以地球上才有生命。

20、因为我明天有事,所以不能和你一起去游乐场。 21、我们不仅要学习好,还要思想好。 22、一边做作业,一边看电视是不好的。

23、与其在世上享乐,不如为社会多做些贡献。 24、无论多么困难,都要坚持不懈。

25、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都坚持每天去上学。 26、既然你知道错了,就要改正。 27、一边走路,一边唱歌。

28、如果你愿意,我就陪你到白云山看看。 29、哪怕你不答应,我也要去。

30、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31、无论春夏秋冬,无论刮风下雨,他都是第一个到学校打扫卫生32、因为这里有个大型超市,所以买东西很方便。 33、无论前进的路上有多少困难我们都会一直走下去

34、因为太阳离我们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盘子那麼大。 35、与其天天黄粮美梦,不如时时脚踏实地 36、假如河水再往上涨,河堤就有危险了。 37、地球上不但有氧气,而且还有氮气。

38、既然玩电动玩具会影响功课,那么就不要去玩就好了。 39、因为你昨天没到校,所以今天的新课你不容易听懂 40、只有春天的到来,生活里才能开满鲜花。 41、只要条件允许,就和她结婚。 42、只有努力学习,才能有所成就。 43、虽然我长得不高,但是却跑得很快。 44、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帮助你。 45、只要有水,就能解渴。

46、无论通往成功的路途有多艰辛,我都不会放弃。

47、无论是果实累累的金秋,还是白雪皑皑的隆冬,都留下了我和伙伴们童稚的笑语和美丽的梦想 48、与其在家睡觉,不如出去散步

49、与其等待好运的降临,不如创造自己的机遇 50、几房的本家大约已经搬走,所以很寂静。 51、如果你努力学习,那么你一定会有所进步。 52、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53、即使我跑得不快,我也要参加比赛。 54、只有努力学习,才能考上大学。

55、这次旅行是到八仙岭郊野公园,还是到大潭郊野公园 56、天气太热了,即使把风扇开到最大,也会不停地出汗。 57、晚上,我不是看书,就是看电视。

58、与其坐着干着急,不如打个电话去问一下。

59、他不是不喜欢和我们一起玩,而是因为家里有太多事等着他做。60、不但人长得漂亮,而且聪明。

61、宁可自己委屈点,也不让孩子受苦。 62、他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63、还没有做最后的决定。

64、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我们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65、我的计算机中毒了,键盘一会能用一会不能用。 66、既然你知道错了,就要改正。

67、即使我跑得不快,我也要参加比赛。

68、与其在家一个人无聊不如和大家一起参加集体活动。 69、他这次考试成绩不理想,却没有灰心丧气。 70、一边做作业,一边看电视是不好的。

71、如果你努力学习,那么你一定会有所进步。 72、虽说月亮会发光,但是它不是恒星。 73、只要有水,就能解渴。

74、菊花不但能供人观赏,而且能泡茶。 75、他跑完步不光脸上有汗衣服也湿透了。 76、因为有氧气,所以地球上才有生命。 77、我们不仅要学习好,还要思想好。 78、既要好好学习,又要锻炼身体。 79、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帮助你。

80、小明不仅是我们的组长也是我们的班长。 81、虽然月亮会发光,但它不是恒星。 82、只有努力学习,才能有所成就。

83、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84、地球上不但有氧气,而且还有氮气。 85、这节课不是历史,而是英语。

86、与其浪费时间,不如做些有意义的事。 87、小学生不要偏食,否则就可能营养不良。 88、要么战胜困难,要么被困难战胜。

89、或者坐车或者走路,你要争取3点前到达。 90、未来几天还将持续降温甚至下雪。

91、无论前进的路上有多少困难我们都会一直走下去。 92、我不仅乐观,还坚强勇敢。

不仅和而且怎么造句篇八
《怎样造句》

怎样造句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或词组构成,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如告诉别人一件事,提出一个问题,表示要求或者制止,表示某种感慨。它的句尾应该用上句号、问号或感叹号。造句的方法一般有:

1.在理解词义基础上加以说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这样造:“我站在广场上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因为“瞻仰”是怀着敬意抬头向上看。

2.如用形容词造句,可以对人物的动作、神态、事物的形状进行具体的描写。如用“鸦雀无声”造句:“教室里鸦雀无声,再也没有人说笑嬉闹,再也没有人随意走动,甚至连大气都不敢出了。”这就把“鸦雀无声”写具体了。

3.有的形容词造句可以用一对反义词或用褒义词、贬义词的组合来进行,能起到强烈的对比,起到较好的表达作用。如用“光荣”造句:“讲卫生是光荣的,不讲卫生是可耻的。”用“光荣”与“可耻”作对比,强调了讲卫生是一种美德。

4.如用比拟词造句,就可以借助联想、想象使句子生动。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极了,风刮在脸上仿佛刀割一样。”

5.如果用关联词造句,必须注意词语的合理搭配,这就需要你在平时学习中,把关联词的几种类型分清并记住。

6.先把要造句的词扩展成词组,然后再把句子补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你先把“增添”组成“增添设备”、“增添信心”、“增添力量”或“XX增添了”然后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最后应提醒小朋友的是造句要自己脑筋,不能抄书上现成句子。 怎样缩句

缩句,就是把“枝稠叶茂”的长句子,缩短为只留“主干”的短句子。并且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意思。无论多么复杂的单句,只要层层压缩,就会越来越简单,最后剩下的就是这个句子的“主干”。换句话说,“主干”就是把所人的定语、状语、补语都压缩了之后余下的部分。缩句的主要方法有:

1.分辨句式,提出问题。先看看这句话是写人还是写景物的,然后可以提出“谁是什么”、“谁干什么”、“谁怎么样”或者“什么是什么”、“什么干什么”、“什么怎么样”来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如:“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拄着拐杖,焦急又耐心地等待着周总理的灵车。”这是一个长句,我们就可以提问:谁--老奶奶,干什么?--等待灵车,缩句后就成为:“老奶奶等待灵车。”又如:“这毛茸茸的在地上流动着的小绒球原来是刚孵出来的小鸡。”我们可提问:什么?--小绒球;是什么?---是小鸡。缩句后就是成“小绒球是小鸡。”

2.进行词语比较,找出主要词语。有些句子很长,修饰的部分较多,我们就要在几个词语中选出主要的,才能正确地缩句。如“工人宿舍前的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因为“野花”只能开在“草地上”。所以“草地上”是主要词,而“工人宿舍前”是修饰“草地”的。

3.如果是否定句缩句,就要把否定词一起写出来,否则就会改变句意。如“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应缩成“我不相信鬼话”,而不能缩成“我相信鬼话”

另外要提醒小朋友的是,缩句后,虽然句子十分简短,但它还是个完整的句子,所以句末必须加上原句上的标点符号。

怎样扩句

扩句与缩句刚好相反,它是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也就是说,根据表达的需要添加上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份,使句子的意思更具体形象。其方法有:

一、局部扩句法,即把句子分成两部分---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先扩前面部分,再扩后面部分。如“小明读书”。前面部分是“小明”,先补充:“小明”是谁,与我的关系,这样前面部分可扩充为“我的同学小明”。后面部分可补充“在什么地方”、“怎样读书”,这样后半部分可补充为“在教室里认真地读书”。全句扩为“我的同学小明在教室里认真地读书。”

二、整体扩句法。就是把句子两部分一下子扩充。如“红旗升起来了。”可按“什么样的”红旗,“在什么地方”,“怎么样地”升起来,可扩成:“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教学大楼的房顶上徐徐地”升起来。

扩句时要根据表达需要合理增添有效的成份,不要生硬地堆砌意思相同的词语,不要前后重复,也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在完成扩句作业或试题时,如果对扩充部分有具体规定的应按规定扩句,如没作规定的,可进行整体扩句。扩句后别忘了加标点。

怎样变换句式

汉语组合灵活,句式变化多样。同一个句子往往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同一意思往往也可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为了收到表达的最佳效果,我们要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善于变换句式,挑选一种最合适的语言表达形式,常见的句式变换有:

一、常式句和变式句:如:

常式句:亲人再见了!

变式句:再见了,亲人。把主谓语的位置进行互换,

二、把陈述句改成主动句和被动句。如:他碾死了小青虫。”可改成

1.主动句:他把小青虫碾死了。

2.被动句:小青虫被他碾死了。

这两种句子的变换只要调换句中的某些词的位置就行了。如上面句①中只需把“碾死了”和“小青虫”的位置调换一下,再在他的后面加个“把”字;句②则把“小青虫”与他“他”之间加个“被”字就行了。

三、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相变换:

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或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要在相应的地方删改、调换词语和标点。例如:“讲卫生是一种美德。”是个陈述句,改成反问句:“讲卫生难道不是一种美德吗?”在“是”的前面要加上“难道”,还要加上否定词“不”句末的句号要改成问号。反过来,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就要把“难道”和“不”等词删去,把句末的问号改成句号。

四、有些陈述句为了突出句中的某一部分,可交换下词语的位置。如:“我去过北京。”与“北京,我去过。”前者突出“我去过”,后者突出了“北京”。 句式变化很多,我们应根据表达的需要去选择。

什么叫复句

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组成。组成复句的单句叫分句。分句表示句子没有完全结束的语调,分句后面一般都有一个较短的停顿,书面上用句中标点(逗号、分号等)表示.根据复句组合方式的不同,可以把它分为两大类:

1.由单句直接组合而成的,如

我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老师走进教室,来到讲台前,认真地讲起课来。

这样的复句靠分句间的语序来联系,没有明显的逻辑关系,要根据上下文才能弄清楚。

2.借助虚词组合成的,如:

我们不仅要专心听讲,还要多动脑筋。

只要坚持锻炼身体,就能增强体质。

这种复句,分句之间的联系靠虚词,而主要的虚词是连词和副词,还有部分起关联作用的短语,统称关联词语。这类复句由于关联词语的作用,结构显得严密。分句之间逻辑关联的较明确,我们应根据分句之间的语义和不同的逻辑关系,正确选用关联词语,不能任意组合。

复句有哪些基本类型

根据分句之间不同的语义和逻辑关系的不同,我们可以把复句分成以下八种类型:

1.并列关系的复句。它的各个分句表示几个意义相关的情况,或者是一件事情的几个方面,它们之间没有主次之分都是并列地组合在一起。如:我们一边走,一边高兴地谈笑着。

2.承接关系的复句。它的各个分句表示几个连续的动作,或者是先后发生的几种情况,它们之间是前后相接的。如:电光闪闪,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瓢泼大雨。

3.选择关系的复句。它的各个分句表示事物存在着多种可能的情况,其中至少有一种情况存在,或者需要选择或取舍。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yaoleikaoshi/223606.html

    【不仅和而且怎么造句】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