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对痛苦

| 口腔助理医师 |

【www.guakaob.com--口腔助理医师】

佛家对痛苦篇一
《佛教谈痛苦》

佛的弟子舍利弗说:“修道调心,进入涅般,对于肉体的死亡,像毁去毒钵,像是重病得愈。有求的必定有报,有愿的必定有成,临死不变,是以智慧的眼观看世相,出离火宅,实在是无限之美!”从死中看到了“无限之美”,这是佛教对死的特殊理解。在中国,儒家讲究“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其生死观中所重视的是生前,而非死后。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儒家主张人的生命虽然有限,但是却可以通过道德学问的修养使精神达到永存和不朽。道家的生死观讲究的是“生死气化,顺应自然。”他们将生死都视为一种自然现象。庄子认为,生、老、死都是自然而然的,死不过是安息,生死无非是气之聚与散。无论是儒家的重生轻死思想,还是道家的轻生轻死主张,都教导人们要不畏死亡。尤其是儒家的生死观直接孕育了国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气节,千百年来其进步意义不可低估。

不畏死亡是好,然而儒道两家的生死观又未免过于忽视死亡。不了解死亡的本质,不在生时思考死亡的意义,这实际上是对死的不负责任。从这一点来讲,佛教的生死观更胜一筹。佛教认为人世是充满各种苦难的苦海,人们因为“无明”的缘故而在苦海之中备受折磨。如果一个人能够洞彻自己的本心,就可以显露出佛性,进而达到超越生死的成佛之境。这样看来,佛教生死观的着眼点不止在于生前,也不止在死后,而是在于生命个体的永恒归宿;它不是一味的重生轻死或者简单的轻生轻死,而是教导我们如何超越生死。

二、诸受皆苦

佛教教诫人们正视死亡,是为了帮助人们从人生的种种痛苦中得到解脱。佛陀在出家时的誓言将他舍弃一切、精勤求道的目的表达的十分清楚:“我是因为畏惧生老病死,为除断生老病死忧悲苦恼而出家,不达目的,誓不还宫!”佛陀在成道后所讲的第一圣谛即为“苦圣谛”,这是他对人生诸苦的反省和确认,具有人生价值批判的意味。 以人生而论,一般的说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所求不得苦、五取蕴苦。

人死后先是受到中阴之形,到二十一天的时候投生入胎。在母胎里,母亲吃热了,胎儿也会觉得热,像被热水浇一样;母亲吃冷了,胎儿也会觉得冷,就像掉进冰窟里;母亲吃饱了,食物压迫胎体,痛不可言;母亲饿,胎儿更觉得饿。等到十月胎满,将要出生的时候,头向产门,就好像两石夹山。快要出生了,母亲身体危险父亲担惊受怕。这是生苦。

人都靠父母养育,长大了身强体壮,慢慢的生命衰老,齿摇发落,满脸皱纹,耳聋眼花,记忆减退,百病丛生,老态龙钟,举步无力,行卧做起须人扶持看护。这是老苦。

人的身体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组合而成。其中有一种元素和其他元素不和谐共处,就能生一百零一种病,四大元素不调和,共能生四百零四种病。地大不调,浑身沉重;水大不调,浑身肿胀;火大不调,浑身蒸热;风大不调,浑身僵硬,百节疼痛。四大不调更是痛楚,亲戚六人昼夜看护,为之担忧,纵然有美食佳肴,入口皆苦。这是病苦。

人临死的时候,四百多种病同时发作,灵魂不安,风刀解体,没有一个地方不痛。家眷亲属在两旁痛哭流涕。及至断气,遍体僵冷,尸体挺直,失去知觉。过不了几天,血肉坏烂,肿胀烂臭,恐怖至及。这是死苦。

恩爱别离苦。妻儿兄弟、亲人眷属,相亲相爱,一朝家破人亡,各自分散,无有相见之期,实为大苦。所求不得苦。

家有钱财,仍然不知足,千方百计谋求钻营,劳神费力。或为官吏,不知足,贪赃枉法以求富贵,被人告发忧苦无量。怨憎相会苦。世人共居爱欲之中,各自争强好胜争权夺利,结成仇人冤家,互相憎恨,甚至拼个你死我活。五取蕴苦也称忧悲恼苦。 人生在世,难免种种忧愁,家室内外多灾多病忧愁,惟恐财物丧失、经营失败忧愁,亲人远行不归忧愁„„种种忧愁使人难得欢乐舒心。良辰佳节本应该是亲朋相聚,笑语欢颜,但是却经常愁颜相对。

为什么说人生中一切皆苦或诸乐也是苦?佛经中举出来了三条理由:

第一,苦和乐相互依存而生。有相聚之乐必有离别之苦,有饥寒之苦才有饱暖之乐。《大般涅磐经》卷十三言:“生死之中,实有乐受,菩萨摩诃萨以苦乐性不相舍弃离,是故说言一切皆苦。”第二,乐由因缘和合而生,实际上也是苦。乐不会自己平白无故产生,总会依赖足够产生它的各种条件。既然依赖其他条件,则乐属于他,并非完全的自主自在,依他而不自在,这实际上是苦。第三,诸乐无常,本质为苦。依赖一定条件产生的乐,总是随着条件的改变而消失,不会永远保持不变。所以从本质上来讲,人生一切诸受皆苦。佛教大谈特谈人生一切皆苦,是悲观的全盘否定人生价值吗?当然不是!我们在理解苦圣谛时必须要明白以下几点:

第二,说一切皆苦,只是佛教人生价值观的一个方面,并非全部。如果按照世间一般意义上的人生价值观来说,佛教实际上认为人生是苦乐间半的。而且更坚持人类有许多特别的优点。第二,只要是以客观冷静的态度反省人生就会发现,佛教所揭露的人生诸苦是对人生的真实写照。老、病、死是作为人天生就有的缺陷,超时代、超阶级的存在。至于其他诸苦,仍然在我们身边屡见不鲜。而且佛教主要的着眼点就是人本身存在的缺陷——老、病、苦。

第三,佛教说法的根本原则是“应药与病”。佛教直接揭露人间的苦难和缺陷,就是要提醒众生应该如实认识自己的境遇,使人们清醒起来重视对人生根本问题的解决。佛教盛传苦谛不是教人消极的诅咒厌恶人生,而是唤醒世人对自身地位、人生缺陷的如实认识。鼓励人们起来抗争,征服直至根除各种苦难。第四,说一切皆苦只是佛教从世俗的观点来看,如果持佛教“无常”的观点来看,苦性本空,苦终非苦。这是正确观察诸苦本性,从而彻底消灭诸苦的要诀。

三、六道轮回了苦无期

佛经说有受皆苦,并不仅仅只是说人生,他涵盖了整个宇宙有情、有心识的生命形态。形形色色的众生按其生存形态分为三界、六道(五道)、四生、九有、二十五有等类别。

三界指众生生存的三大种类:

(1)欲界,这类众生有男女、雌雄、阴阳之别,有饮食、男女、睡眠这三种最基本的需求,人类和动物都属于此类。

(2)色界,虽然有固定形状的物质身体,但是却没有饮食、男女、睡眠的需要,常住于安乐恬静的禅定中,按禅定的深浅分为四禅十八天。

(3)无色界,没有固定形态的物质身体,寂定的心常住于甚深禅定之中,按禅定的深浅分为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四重天。三界的划分是依据修禅定者身心由浅至深的变化建立起来的。”

五道或六道是指众生死后的五或六种去处。“一地狱,地下牢狱,是受恶报最重的苦难深渊。二饿鬼,四处游荡而求食不得,饥渴难忍,苦无休止。三畜生,人类以外的一切动物。弱肉强食,自相残杀。又有人类对它们的奴役,鞭挞,屠杀,受苦很重。四阿修罗,住于海中,是一种大力鬼神,有神通威力却没有德行。五人类。苦乐参半,是六道升沉的枢纽,修善可以得升天道,作恶就会分别堕地狱、畜生、饿鬼三道。六天道,指天界众生。他们纯乐无苦(或少苦)、寿命及长、道德高尚、神通自在。但并没有超脱生死,仍不免堕入恶道。上述六道中,印度佛教有的部派删除阿修罗道只说五道。 三界众生皆有生死,都在三界六道中升沉流转无休无止。《杂阿含经》卷十二第294经佛言:众生“身坏命终,还复受身”,人虽死亡,肉体腐烂消失但是心识却随即转生别处。轮回无穷尽,受苦也无穷尽。独生独死,独来独往,受苦无量,没有停息之时,不得自知之明。不论如何,仍然摆脱不了生老病死忧悲苦恼。

轮回原来是古印度婆罗门教的主要教义之一,认为四种姓在生死相续,轮回转世中,生生世世,永袭不变。佛教吸取这个观念并加以改造发展,主张众生在业报之前,一律平等,都是以自身的善德恶行来决定来世的转化。在没有解脱以前,众生都各自依行业的善恶而趣往的世界,有五道或六道之说。六道的群生通称为众生。众生由于未尽之业在六道中受生死轮回无穷流转之苦,称为六道轮回。“世界上最伟大的精神传统,当然包括基督教在内,都清楚的告诉我们:死亡并非终点。它们也都留下对未来世的憧憬,赋予我们的生活神圣的意义。然而尽管这么多宗教的教义,现代社会仍是一片精神沙漠,大多数人想象这一生就只有这么多了。对于来世,如果没有真正或真诚的信仰,大多数人的生活便缺乏任何终极的意义。

“人死断灭论的泛滥,使不少人不顾后果,不择手段,在过重的欲望驱使下,疯狂的攫取,沦为贪官、骗子、盗贼、毒枭、毒贩、色狼„„。心理承受稍低者,则导致种种心理问题和抑郁症等精神心理疾病;缺乏正信者则容易上人魔骗子的当,误入邪教的陷阱。这一问题,有随着社会发展而日益严重的趋势。追究其最深层的原因,应该说在于生死问题没有得到正确解决,人们缺乏以了生死为本而安身立命的可靠信仰。

从伦理学看,生死观决定人生观、人生态度,慎重考虑人必死亡的下场,是决定如何积极生活的前提,存在注意哲学家因而主张“先行死”。佛陀直面人存在的根本问题,将对死亡的无意识焦虑变为有意识,冷静的省视人生,揭示人生缺陷和社会弊病,并力图用清澈的智慧开辟出了生死大道,以次为中心,提供给人足以安身立命的信仰。在今天这个“财富增长、意义丧失”的时代,这种智慧,无论对每一个人,还是对整个人类社会,都特别具有现实意义。”

四、人身难得当度生死

佛教不同于多数宗教都将终极关怀的解决托之于对天地神明的绝对信仰,它指出了要依赖人类自身的特长才能得以自我解放,最终走出生死痛苦轮回。

“盲龟浮木,虽复差违,或复相得;愚痴凡夫漂流五趣,暂复人身,甚难于彼!”大海深处有一只盲龟,寿命久长,每一百年浮出海面一次。海中随波飘荡着一块浮木,浮木的中央有一圆孔。盲龟的颈要进入浮木的圆孔,这是概率极小的一桩难事。而人身之难得,正如盲龟入彼孔。万千生死轮回中,人身难得。所以,每个人能生到人间,都是极其珍贵和稀有的。尤其是生在佛教流传的社会中,更是极为难得的事情。

佛陀看重人生,以人间为善处,主要是因为人具有修学佛道得以超越生死的诸般条件。超越生死,一方面必须要受生死之苦的逼迫而激发出超越生死的渴望;另一方面,必须要有反思自身处境的闲暇、理性、和自强自救的意志力。在三界六道众生中,惟有我们人类,寿命较短,苦乐参半,最容易产生从老病死等诸苦中获得解脱的迫切需求。

佛家对痛苦篇二
《佛教教您走出忧郁与痛苦》

佛教教您走出忧郁与痛苦

据说,过去有一位高僧在学法的时候曾经向他的师父请教:“法与非法的界限是什么?”他的师父回答他说:“对治烦恼则为法,不治烦恼为非法。”意思是说,如果你所学的法能够对治你自己心中的贪嗔痴等烦恼,这样的法就是佛法;如果你所学的法不能对治内心的贪嗔痴烦恼,这样的法就不是佛法。

这个简短的对话非常值得我们现在的很多学佛人去深思。我们很多人,口里能够说出一大堆佛法的词汇,但是却对治不了内心的种种烦恼,这就说明,这个人所学不是佛法,即便开口闭口用了很多佛教的词汇,这些法对于他自己的心来说,并没有构成真正的佛法。

相反,如果一个人,即便嘴上一个佛教的词汇都没有用,但是却能够提供一种对治烦恼的有效方法,那这种方法也是真正的佛法。

我这里要说的“走出忧郁与痛苦的四个步骤”,出自一本英文书《Loving what is》,书名字面的意思是:你所面对的现实是什么,就用爱心来接受这个现实。这本书翻译成中文之后的名字叫做《一念之转:四句话改变你的人生》,华文出版社出版。这本书虽然一个佛教的词汇都没有,但是其中所介绍的去除忧郁与痛苦的四个步骤,我认为就是真正的佛法。因为其中所介绍的去除忧郁与痛苦的方法,与佛教所说的一些方法是一模一样的,而且,如果我们能够善加体会与利用,则一定能去除内

心的痛苦与烦恼,也能帮助他人去除内心的痛苦与烦恼。这里我们将这本书中所介绍的去除忧郁与痛苦的方法归纳为如下四个步骤: 步骤1:树立“忧郁与痛苦起源于心中错误思想”的正确见解

也就是,我们必须对这样一个道理生起定解:我们内心的一切忧郁、恐惧、痛苦等一定是由内心的一个错误思想、错误观点或错误见解引起的。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道理,对这个道理进行反复观察并生起定解很重要。通常,很多人会认为,是外境的某个人、某件事、某种场景等导致了我们内心的忧郁、恐惧、痛苦等等,其实,这只是一种错觉。导致我们内心忧郁、恐惧、痛苦的真正原因不是外境上的某个人、某件事或某个场景,而是自己看待这个人、这件事、这个场景的错误态度、错误思想、错误观点或错误见解。

如果不能树立这样一个见解,就会将自己内心的一切痛苦归咎于外境上的人或事,而对自己内心的态度、思想在自心痛苦的形成过程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置之不理,这必然会导致自己仇恨外境上的人或事,然后就是一番较量与争斗。最后,如果斗不赢,内心会更加痛苦;即便斗赢了对方,其实更大的危机已悄悄在彼此心中潜伏,在未来某个时候——不是今世就是来世,一定会爆发更大的争斗和不如意。这样,冤冤相报无有了结之时,彼此相互纠缠,渐渐就会堕入深不见底的恶趣。所以,与外境斗是下策,所谓“上士不争,下士好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聪明的上士专门调伏自心,而不会去和外境斗,而愚昧的下士会专心致力于

与外境做斗争。《入菩萨行论》中也说,与外境上的敌人斗不是真正的勇士,真正的勇士是和内心的烦恼做斗争的人。

心中生起的忧郁、恐惧、痛苦等这些情绪在佛教中称为烦恼,这样的烦恼一方面如同一把利刃插在我们身上一样,给我们的心灵制造了无数的痛苦,一方面它们却无形无相,来无影、去无踪。对于心中的这些烦恼情绪,我们不能用刀杀,也不能用手去打或捉,更不能用笼子去监禁,而只能用智慧去斩断。

如何用智慧斩断呢?就是观察自心的忧郁、恐惧、痛苦这些烦恼情绪的起因,然后将导致这些烦恼的因给断除,烦恼自然就不会在心中生起。譬如,对于沸腾的汤水,我们不能用手与之接触,而企图以此消除水的沸腾,我们只要将水沸腾的因——锅灶下面的柴火撤走,水渐渐就会停止沸腾。同样的道理,纵然我们无法用绳子将烦恼加以捆缚,然后关进大牢,但是一旦我们洞悉到烦恼的因,去除这些因之后,烦恼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导致烦恼的因是什么呢?《净心法要》中说:“三有所有诸过患,皆由烦恼力所生,非理作意烦恼因,如理作意能除彼。”意思是说,三界轮回的一切忧郁、恐惧、痛苦等过患都是内心的烦恼所导致的,而烦恼又是由内心的“非理作意”——也即不符合客观事实的错误思想、观点等引发,所以只要我们去除了内心的这个导致痛苦与烦恼的错误思想,代之以正确的思想,也即“如理作意”,烦恼就会消失!

《Loving what is》这本书的导言中说:“每当感受到压力时——从轻微的不舒服,到强烈的悲伤、愤怒或绝望——我们很肯定这种反应必是某一特定想法引起的,不管我们觉察到它与否。消除压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审视压力背后的那些想法,这是任何人都做得到的。只要他愿意拿出一张纸和一支笔。用转念作业的四句问话,逐一揭露我们不真实的想法。透过这个反躬自问的过程,你便会发现,所有我们信以为真或视为天经地义的想法全都扭曲了事件的真相。当我们宁可相信自己的想法,而不愿去看真相时,就会承受各种情绪性的压力,那就是我们统称的„痛苦‟。痛苦是一种自然警讯,警告我们:你正执着于某个想法。如果我们仍是充耳不闻,不肯正视这个警讯,这时,就只好接受这个痛苦,并把痛苦当成生命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但事实绝非如此。”

步骤2:如果你痛苦了,就找出导致你内心痛苦的那个错误思想

只要我们愿意静下心来观察自己的心,我们就一定能够找到存在于心中让自己的心饱受痛苦煎熬的那个“思想、观点、见解、态度、想法、念头”。这是隐藏在我们内心让我们受苦的真正敌人。通常,我们并不会将它当做“敌人”看,而是拼命地去维护它——这实际上就是一种认贼作父的颠倒做法。如今,明白这个道理之后,就要向他开刀!

步骤3:用“四个反问”去拷问那个思想

当我们对心中的这个想法不去观察时,就会认为这个想法的正确性是天经地义的、不用怀疑的。我们的心真的非常习惯于认同并维护自己心中

生起的每一个念头,而不去拷问这些念头的正确性。现在,为了克服这种不良习气,我们需要用四个反问来拷问这个想法:

第一反问:那是真的吗?例如,我们心中认为:“我的孩子就是应该成绩优秀的”,但是每次考试,你的孩子表现得并不如你想象的那样优秀,于是你就开始发火、苦恼。此时,内心的苦恼就是由这个想法“我的孩子就是应该成绩优秀”导致的。你要问自己:这是真的吗?——换句话说,为什么你的孩子一定要成绩优秀,难道别人的孩子天经地义地就是要不如你的孩子?这样一问,你就会就觉得自己的想法很荒谬。觉得这个想法很荒谬,内心便好受多了。

第二反问:你能肯定那是真的吗?固执己见是凡夫的习气,在这个反问之后,我们的心有时依然会很倔强,我们心里会说:“我的孩子当然应该成绩优秀。”如果是这样一个倔强的人,这第二反问就是必要的。通过这个反问,我们向自己的内心挑战,努力唤起内心的公正与良知,当我们静下心来再次观察这个观点时,真理的光芒或许能够在心中生起,此时我们就能观察到这个念头的偏颇与不公正。

第三反问:当你持有那个想法时,你会如何反应呢?透过这一问,我们就可以观察到这个“想法”与“自己的内心痛苦”之间的因果关系。只要这个想法在,内心的痛苦就会一直存在。例如,假如我们一直持有“我的孩子当然应该成绩优秀”的想法时,即便孩子很优秀了,我们还是觉得他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自己的内心一直会受煎熬与痛苦。

佛家对痛苦篇三
《佛教一切皆苦之我见》

教学点:

课程:

班级:

姓名:

座号: 潮阳教学点 中国文化专题研究 2009级中本(4)班郑晓丽 46

佛教“一切皆苦”之我见

佛教中的“一切皆苦”,是说人们因为欲望的存在,追求着世间的种种物质,对金钱的向往,对权力的向往,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向往,都会让我们产生无穷无尽的烦恼,可以说是有求皆苦,随着人类智力的发达,逐渐了解了世间一切物质的虚伪,追求从精神的层面上来解答人们所产生的苦恼。因此,佛教认为“一切皆苦”,只有摆脱尘世间的一切欲望,才能修成正果。

我们从佛教的基本义理——四圣谛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第一谛苦谛则是佛教建立的出发点和力图解决的终点,没有苦谛就没有佛教,佛教的一切理论和修行方法都是为了解决人生痛苦的,也是我们理解“一切皆苦”的原由所在。所以“一切皆苦”被奉为佛教的基本义理中的义理,强调了佛教的修为所在。

为什么佛教会坚持“一切皆苦“,并把它作为教义中的义理呢?

从佛教一个著名的佛经故事——佛与摩罗迦子的对话,我们可以看出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包含有人本主义关怀的。佛教终究不是科学,是人生解脱学。佛陀不是站在科学立场上的,而是从人的最具体现实的问题出发来说法的。从宗教上说,佛陀立场和出发点是有明确的实用的,因为佛陀看到了人世间的生老病死,当务之急要解救的就是人生痛苦的问题。

一个人,如果他不觉得人生是苦的话,打死他也不会信佛教的。不过人生是苦只是学佛的必要条件,不是充要条件,也就是说,即使我们觉得人生是苦,可以去信基督教等其他宗教,也可以不信教。在中国社会,一般人在生活里,有什么痛苦就忍受,或去克服,克服得了就克服,克服不了就苦恼万端,甚至于自杀;至于死,人死如灯灭,一了百了。

不过有些人觉得生活太痛苦了,有时甚至觉得活不下去了,但是希望通过某种途径或其他方法来解脱这种痛苦,而佛教中又恰好有这么一种理论,使人的精神能得到暂时的解脱。于是,很多的人便选择了佛教,作为自己精神的一种寄托。

在佛教,“一切皆苦”的“苦”,是指苦恼、痛苦、逼迫的意思,它的内涵比我们所理解的“痛苦”要广泛。苦可以分为三种性质:苦苦,行苦,和坏苦。

苦苦即是痛苦、苦恼的感受。这方面在佛教中称有“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有求皆苦),爱别离、憎怨会(不是冤家不聚头),五阴盛(色受想行识——即人的各种欲望的折磨,欲壑难填,永不可满足,而人又不自知地企图满足,因而产生痛苦)。关于后者,叔本华曾有较形象的阐释:“一切意愿都产生自需要,因而是产生自缺乏,因而是产生自痛苦。……欲念的目标一旦达到,就绝不可能永远给人满足,而只给人片刻的满足;就像扔给乞丐的面包,只维持他不死,使他的痛苦可以延续到明天。”。照美国天普大学傅伟勋教授的意思,还可以加上人际苦和社会苦。这里有身苦和心苦之分,前四种为身苦,后为心苦,而心苦尤其是痛苦。

而行苦则是说明事物迁流的状态,即一切现象永在生灭变化之中——诸行无常。人都是执着的,对不好的东西常常躲避,好的东西则常常留恋。如青春、爱情、美、生命等等事物,我们希望他们永恒、永驻,但这是做不到的。当一个年轻的女子不再年轻美丽的时候,她对着镜子会有什么感受呢?由此所产生的幻灭感、失落感——这也是一种苦。

坏苦的性质与行苦类似,是说明事物不仅要迁流,还要变坏,最终坏灭,不存在。如果说行苦,你还可以忍受,坏苦你是不是还忍受得了?

照佛教的说法,人生充满痛苦,人生的本质是痛苦。人生有没有快乐呢?有,但快乐是短暂的,这是大家都了解的。世间的一些智者就非常了解这种道理:“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更象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几分钟或者几天的快乐赚我们活了一世,忍受着许多痛苦。我们希望它来,希望它留,希望它再来——这三句话概括了整个人类努力的历史。在我们追求和等候的时候,生命又不知不觉地偷度过去。也许我们只是时间消费的筹码,活了一世不过是为那一世的岁月充当殉葬品,根本不会享到快乐。”再有,在佛教看来,快乐也是一种苦,为什么,因为快乐是无常的,每一个快乐后边就是痛苦,就是更大的痛苦。

那么是不是因为人生是苦,我们就要悲观消极的对待呢?是不是“这日子就没法过了”呢?是不是要自杀呢?不是,这不是佛教的出发点。佛教揭示了生命的本质,是为了解脱它,即所谓离苦得乐。佛教认为身苦固然是苦,而心苦更是大痛苦,身苦是无法摆脱的,如人人都得老病死,而心苦是可以解脱的,即身苦而心不苦。而一旦心苦解脱,身苦就不算什么了。当我们参透生命缘起的道理,快乐是无常的,痛苦也是无常的,生是无常的,死也是无常的,那么一切都不必过分执着,一切都不要过分爱染,可以达观地看待老、病、死,也不会为求不得、爱别离等所困扰,这样的人生是不是快乐、祥和的人生呢?

从上可以看出,佛陀立教传教的因缘,就是发现人生皆苦的现象、事实,以及找到解决苦的方法,这就是佛教立教传教的出发点和目标。“人生痛苦——解脱”,正是他的宗教观点和特色所在。这既不是基督教的“原罪——救赎”说,也不是道教的“生命短促——长生”(长生说或逍遥游和至乐)观,更不是儒家的“未知生,焉知死”的对生死存而不论观。这种印度式的宗教观点,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所以,我们现在有时会说,人生是痛苦的,生命是虚无的,即是源自佛教。因为儒家是不讲苦的。而在西方,著名的叔本华的思想也主要源自佛教,叔本华甚至说过:“要是有人敲坟墓的门,问死者愿不愿意再生,他们一定会摇头谢绝。”当然,他对痛苦的解脱的看法与佛教并不相同。

缘起法是佛教区别于其它哲学与宗教的真理,是佛陀发现的真理。那么佛教建立了这样的缘起法,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呢?经中说,是为了“厌义”、“无欲义”、“知如真义”(为了认清事实的真相),也就是说:缘起观的功能与价值,在于帮助我们止息“爱染”与执着,思维缘起法,对烦恼、欲贪、愤怒等不良心理的解除,有着很好的效果。当我们因得不到想要的东西,而处于不甘心或渴求的烦恼时,当我们因得不到合理的对待,而处于愤愤不平的烦恼时,当我们因失去某种东西而悲伤时,当我们对不确定的未来感到担忧时,思维缘起法,能增强我们承担的能力,并进一步使我们获得痛苦的止息与心灵的清凉。思维得愈深刻,愈可以获得彻底的心灵解放。

退一步想,让人们悲欢离合,忧苦愁戚的事,哪一种不是因缘具足了,才会产生的呢?又哪里是人们的情绪所能改变的?这些情绪,只是徒增自己和别人的困扰而已。如果能经常思维、观察缘起法,就会产生一种心理准备,产生一种心理力量,到问题和烦恼到来时,就有助于减轻和灭除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

一切都是无常的,一切都会过去的;当然,一切又会再来的,所以人生应该认真本份做事做人,不必过于执着苦与不苦。只要活得意义,那便是值得。

佛家对痛苦篇四
《佛家八种苦》

佛家八种苦

佛说:人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蕴炽盛苦。唯有身心放空,方能人离难,难离身,一切灾殃化为尘。

我等凡人,难脱八苦,因此坠入轮回地狱中。

人生总是苦乐参半,知其乐,忘其苦。明其心,苦其志。追其型,忘其意。所说,所想,所做,所为,所用,所弃,所喜,所怨,所忧,所虑。皆为人之五行,心志之所发。那么人生百味有多少是苦的?生老病死,爱恨情仇,悲欢离合,阴晴圆缺,坎坷迷离,伤痛落失,众叛亲离,流离失所,凡此种种都为苦之表象。纠其根源与禅说不近相同,看看佛教所说的人生八苦,了解人之痛苦之源。

人生第一苦——生苦。佛说,现实世界是痛苦的,我们生活在在这世界上,本身就是痛苦的。 生生死死,何时尽?痛苦源于本身,痛苦源于活着。所以人生下来的第一声就是大声的哭泣。 人生第二苦——老苦。佛说,青春易失,少年不在,所有美丽的想念都将削隐于日渐深刻的皱纹。活的同时,已经死了。人得本体随时都是在新生和死去。相对与昨天来说你已经老了,生息代谢的变化人怎么能控制呢?

人生第三苦——病苦。佛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颠沛于残酷的现实之中,有谁能保证不受到病魔的折磨?人吃五谷杂粮那有不生病的,随时的病痛让人饱受病之苦。

人生第四苦——死之苦。佛说,死亡也许并无所谓痛苦,死亡的事实给活着的人带来的恐惧远远超过死亡本身。死亡是新生的开始,轮回是下一个生命体的诞生,但死时的留恋是痛苦的。 人生第五苦——爱别离苦。佛说,爱是追求融合克服分裂的表现,爱上帝是追求精神的统一,爱情人是追求生命的统一。但爱的本身包含的痛苦是人所共知得,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

人生第六苦——求不得苦。佛说,人的欲望不能与欲望的对象聚合为一体,欲望就象拉长的橡皮筋找不到挂靠的地方就会弹回来打中自己,痛苦。追求着痛苦着,同时也在失去着。

人生第七苦——怨憎会苦。佛说,当爱不能弥合时,就会用感性方式来实现——怨恨,所有外在的怨恨都会被反弹而伤及自己,所有内在的怨恨都会伤及别人。贪恋、私欲为痛苦之源。 人生第八苦——五阴过盛苦。佛说,人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遇到的、感受到的各种形形色色的假象,就会迷失自我,陷入痛苦。世人常常为表象所迷惑,因而深陷其中。

记得以前听过的潘多拉的故事,潘多拉由于受到众神的祝福而变成一个完美幸福的女人,但是由于太完美而让她觉得生活少点什么,于是她打开了那个盛满罪恶的盒子。听这个故事的时候还很小,当时觉得很奇怪,这个女人怎么这么笨啊,放着好好的幸福不要,偏偏要去碰那个罪恶的盒子。现在想想,如果世界真的有朝一日变成天堂,没有战争没有饥饿没有罪恶只有幸福和安宁,那那个时候的人们生存的动力会变成什么呢?没有黑暗的阳光是否还能像现在那样让我们奋不顾身?

人生八苦,真的很苦吗?抑或是那颗小小的枇杷糖,入口苦涩最后却甜蜜清凉,回味悠长。

佛家对痛苦篇五
《佛家经典语录》

佛家经典语录

一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二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三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四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五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六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七学佛是对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

八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九修行是点滴的工夫

十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

十一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十二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十三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十四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

十五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十六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十七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十八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十九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二十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二一内心没有分别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二二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二三你每天若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你就要赶快去忏悔,这就是修行

二四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

二五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二六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 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二七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二八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二九一切恶法,本是虚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三十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你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你烦恼什么?

三一当你未学佛的时候,你看什么都不顺当你学佛以后,你要看什么都很顺

三二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你要学学怎样包容他才是

三三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疑

三四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

三五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的众生

三六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三七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三八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三九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四十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四一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四二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四三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四四多少人要离开这个世间时,都会说出同一句话,这世界真是无奈与凄凉啊!

四五恋爱不是慈善事业,不能随便施舍的感情是没有公式,没有原则,没有道理可循的可是人们至死都还在执著与追求

四六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四七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

四八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慧

四九多用心去倾听别人怎么说,不要急着表达你自己的看法

五十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五一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直以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起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五二这个世间只有圆滑,没有圆满的

五三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佛家对痛苦篇六
《佛家经典禅语》

佛家经典禅语

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

经典二:不可说。

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 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经典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佛家禅语:布袋和尚: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睹人青眼少,问路白云头。

佛家禅语:记住家和万事兴,无须终日口不停;爱护家庭如爱己,不妨坦白与忠诚;一点笑容最可爱,家里立时见光明;忍耐任由风雨过守得云开见月明

佛家禅语:“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心头挂,便是人间好时节。”这是宋朝无门慧开的作品,意即“平常心是道”。

佛家禅语:禅师讲经:小鱼被熊捕到,求其放生,并称几年后自动送上门,熊说它不会为大而无望的机会抛掉既得利益。人真切地过着现在才是拥有人生

佛家禅语:众僧爬山,一弟子摔倒抓住荆棘,手被划破。禅师:荆棘习惯依附别物,你却依附它,当然自讨苦吃,别依靠不能依靠的人。

佛家禅语:有钱也苦,没钱也苦;闲也苦,忙也苦,世间有哪个人不苦呢?越不能忍耐,越会觉得痛苦,何不把苦当磨练?

佛家禅语:一僧得意的对独园和尚说:心、佛、众生皆空,无悟、无施、无受。独园打了僧一下,僧大怒,独园:一切皆空,哪来如此大火?

佛家禅语:《传心颂》: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

佛家禅语:贪淫致老,瞋恚致病,愚痴致死,除三得道。《法句经》释义:贪婪淫乱使人衰老,愤怒使人患病,痴迷会夺去生命,消除三毒能得佛法真谛

佛家禅语:禅师讲经:大鸟怕小鸟从窝里掉下来,每天都把窝移低一点,灾难也因此发生,人们把小鸟都捉走了。过度的溺爱是害不是爱。

佛家禅语:慧者须臾顷,亲近于智人,能速解达摩,如第三者尝汤味。愚人不觉知,与自仇敌行;造作诸恶业,受定众苦果。

佛家禅语:恐惧不会产生智慧,只有恬静的心境才会盛开智慧的莲花。私欲使人患得患失,私欲使人身不由己。

佛家禅语:莲花因其功用之大而香飘四海,一生若能服务于大众,那这一生定是幸福的。把自己的安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那是一种罪过。

佛家禅语:1、人生最大的成就是从失败中站起来。2、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孝顺。二、行善。

佛家禅语:一佛名为“大无畏”,其渡人也,曰“施无畏”。无畏有五,曰:无死畏,无恶名畏,无不活畏,无恶道畏,乃至无大众威德畏。

佛家禅语:修行不仅要有诚心,更要有恒心,不是一朝一夕而是时刻如是,平时不要讲那么

多话,舌尖顶上颚,有口水时咽下,那是甘露水。

佛家禅语:地上种了菜,就不易长草,心中有善,就不易生恶。与人相处,应能成人之美,涵养容人之德。

佛家禅语:邻里团结,家庭美满,职业安定,环境优美,这是众生应求的幸福。能慷慨地施舍,能诚心地服务,无怨无悔,这是最大的幸福。

佛家禅语:问:心是什么?答:心是无形无相的我,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可以周遍宇宙。 佛家禅语:《颂投子答月圆未圆》:圆缺曾伸问老翁,石龟衔子引清风。咋朝木马潭中过,踏出金乌半夜红。--投子义青。

佛家禅语:禅有四行:有求皆苦,无求乃乐,打破执着,是“无所求行”,让自己从苦海解脱出来,用法净之理作指导,是“称法行”。

佛家禅语:僧人: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遗踪之意,水无沉影之心,是不是得了禅意?禅师:芦花两岸雪,江水一天秋。

佛曰: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佛曰: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佛曰:刹那便是永恒(若人生了悟如佛,无悲无喜无梦无幻,无爱无恨四大皆空,生与死又

有何区别。不能了,不能悟,不能舍,不能弃,参不透,舍不得。)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佛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别人。

不宽恕众生,不原谅众生,是苦了你自己。

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福报不够的人,就会常常听到是非;福报够的人,从来就没听到过是非。

修行是点滴的工夫。

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

你永远要感谢给你逆境的众生。

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痛苦的,没有例外的。

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今日的执着,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着,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内心没有分别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学佛第一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你每天若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你就要赶快去忏悔,这就是修行。

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

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 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

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一切恶法,本是虚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虚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当你烦恼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你自己,这一切都是假的,你烦恼什么?

当你未学佛的时候,你看什么都不顺。当你学佛以后,你要看什么都很顺。

你要包容那些意见跟你不同的人,这样子日子比较好过。你要是一直想改变他,那样子你会很痛苦。要学学怎样忍受他才是。你要学学

怎样包容他才是。

承认自己的伟大,就是认同自己的愚疑。

修行就是修正自己错误的观念。

医生难医命终之人,佛陀难渡无缘的众生。

佛家对痛苦篇七
《佛家经典语录》

佛 语

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

经典二:不可说。

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经典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佛家禅语:布袋和尚: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睹人青眼少,问路白云头。

佛家禅语:记住家和万事兴,无须终日口不停;爱护家庭如爱己,不妨坦白与忠诚;一点笑容最可爱,家里立时见光明;忍耐任由风雨过守得云开见月明 佛家禅语:“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心头挂,便是人间好时节。”这是宋朝无门慧开的作品,意即“平常心是道”。

佛家禅语:禅师讲经:小鱼被熊捕到,求其放生,并称几年后自动送上门,熊说它不会为大而无望的机会抛掉既得利益。人真切地过着现在才是拥有人生

佛家禅语:众僧爬山,一弟子摔倒抓住荆棘,手被划破。禅师:荆棘习惯依附别物,你却依附它,当然自讨苦吃,别依靠不能依靠的人。

佛家禅语:有钱也苦,没钱也苦;闲也苦,忙也苦,世间有哪个人不苦呢?越不能忍耐,越会觉得痛苦,何不把苦当磨练?

佛家禅语:一僧得意的对独园和尚说:心、佛、众生皆空,无悟、无施、无受。独园打了僧一下,僧大怒,独园:一切皆空,哪来如此大火?

佛家禅语:《传心颂》: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

佛家禅语:贪淫致老,瞋恚致病,愚痴致死,除三得道。《法句经》释义:贪婪淫乱使人衰老,愤怒使人患病,痴迷会夺去生命,消除三毒能得佛法真谛

佛家禅语:禅师讲经:大鸟怕小鸟从窝里掉下来,每天都把窝移低一点,灾难也因此发生,人们把小鸟都捉走了。过度的溺爱是害不是爱。

佛家禅语:慧者须臾顷,亲近于智人,能速解达摩,如第三者尝汤味。愚人不觉知,与自仇敌行;造作诸恶业,受定众苦果。

佛家禅语:恐惧不会产生智慧,只有恬静的心境才会盛开智慧的莲花。私欲使人患得患失,私欲使人身不由己。

佛家禅语:莲花因其功用之大而香飘四海,一生若能服务于大众,那这一生定是幸福的。把自己的安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那是一种罪过。

佛家禅语:1、人生最大的成就是从失败中站起来。2、世上有两件事不能等:一、孝顺。二、行善。

佛家禅语:一佛名为“大无畏”,其渡人也,曰“施无畏”。无畏有五,曰:无死畏,无

恶名畏,无不活畏,无恶道畏,乃至无大众威德畏。

佛家禅语:修行不仅要有诚心,更要有恒心,不是一朝一夕而是时刻如是,平时不要讲那么多话,舌尖顶上颚,有口水时咽下,那是甘露水。

佛家禅语:地上种了菜,就不易长草,心中有善,就不易生恶。与人相处,应能成人之美,涵养容人之德。

佛家禅语:邻里团结,家庭美满,职业安定,环境优美,这是众生应求的幸福。能慷慨地施舍,能诚心地服务,无怨无悔,这是最大的幸福。

佛家禅语:问:心是什么?答:心是无形无相的我,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可以周遍宇宙。

佛家禅语:《颂投子答月圆未圆》:圆缺曾伸问老翁,石龟衔子引清风。咋朝木马潭中过,踏出金乌半夜红。--投子义青。

佛家禅语:禅有四行:有求皆苦,无求乃乐,打破执着,是“无所求行”,让自己从苦海解脱出来,用法净之理作指导,是“称法行”。

佛家禅语:僧人:雁过长空,影沉寒水,雁无遗踪之意,水无沉影之心,是不是得了禅意?禅师:芦花两岸雪,江水一天秋。

佛家对痛苦篇八
《佛教苦乐观略谈》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yaoleikaoshi/223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