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关于画画的诗歌

| 中西医助理医师 |

【www.guakaob.com--中西医助理医师】

写关于画画的诗歌篇一
《古诗欣赏画面描绘》

写关于画画的诗歌篇二
《论苏轼诗歌景物描写的绘画美》

!第"#卷!第"期

"$$#年#月湛江海洋大学学报%&’()*+&,-.*)/0*)1234*)5)064(7089:&+;"#<&;"

=>(?"$$#

论苏轼诗歌景物描写的绘画美

张连举

(广东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编辑部,广东!广州!@A$"B")

摘!要:苏轼诗歌中的景物描写渗透着诗人的情才和画家的技艺。诗歌在描写景物时浓墨淡写,构图简括,达到了虚与实精妙结合的境界;善于刻画自然事物的运动状态,写出景物运动的时间

感、距离感、立体感,或变静为动,赋予景物运动情态;并且还描写景物的的新鲜色彩,使作者之情

融于景物,唤起读者的色彩感觉,从而给人以美的感受。

关键词:苏轼诗歌;绘画美;构图简括;情韵飘荡;融情于色

中图分类号:H"$E!!!!!!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A$$ECEFF@("$$#)#C$$EDC$#

!"#$%&’$&()*+,-./("0%("12%’(’%3*$4

-I=<JK0*)C/’

(!"#$%&#’()%’&"%*+%,&-’(%*.%(#$#/0/#1-/1’-"2’3,4,’-5"%-56-7$#$,$#%-%*

.,8(#/01/,&#$9’-"+,7$#/1,4,’-5:;%,@A$"B",<;#-’)

#5%&-.)&:L’7.007*,*M&’7>&480)L&)1N9)*789(=?NFG$OAA"E)?H).07>&4M7,8.4

10,8*7>&48*)P.07843.)0Q’4*7*)*(8078*(47&+’R+40)8.4P4>0380&)&,734)4(90)8.4*7C

>438&,8.43&)78(’380&)&,.4*690)SP(*T0)1*)P70M>+4T(080)1,,+&*80)164(74*)P1(*34C

,’+3&+&’(?L’’7>&4M7*(4P(*T0)170)4774)34?

6$7/*-8%:L’7.0’7>&4M;*478.4803P(*T0)17;3&)78(’380&);,+&*80)164(74;4M&80&)7&+C

’R+40)P4>0380&)&,734)4(9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也是著名的画家、书法家。苏轼笔下的景物,不仅渗透着诗人的气质、情感,而且还凝聚着画家的匠心,具有绘画一样的艺术美。本文就其诗歌中景物描写在构图、韵律、色彩三方面所体现出来的美学特色作以探讨。

9:泼墨淡写,构图简括

构图可以通俗地理解为景物的布局和取舍。而文艺作品中的景物描写,如果我们将它当"$$BC$DCAE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张连举,男,AFG#年生,文学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万方数据

成画幅来看的话,那么,由于作家所处的时代不同和各自的审美趣味有异,画面就会呈现出不同的风貌。有的依类相形,铺张扬厉,画面详繁;有的抓住景物的特点,有选择地加以描写,以少胜多,画面简括。宋代文人在美学上追求的是一种质朴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反对矫揉造作和装饰雕琢。表现在构图上是大笔勾画,简括、萧散。苏轼是宋代这种审美情趣的杰出代表,他的《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诗云:“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何如此两幅,疏澹含精匀。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诗中不但提出了“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的精辟言论,而且更由于诗人体会到王主簿所画折枝具有巧夺天工、清新传神之妙,寓精匀于疏淡之中,于一点红花现无限春光,他大加赞赏,这体现了苏轼的美学追求。

苏轼描写现实生活景物的诗歌也是如此。试看《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一):“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全诗景物描写宛如图画,从构图的角度来看,首先写远处天上涌来的一片黑云,再写雨珠、急风和船只,寥寥几笔,就将望湖楼下,水映着天,天照着水,烟雨濛濛的阔大景象勾画出来,笔墨疏淡而境界全出。

一般地说,如果景物的画面空间阔大,那么即使将实际场景中所见的景物较多地布置在画面上,也不会给人以闷塞的感觉。苏轼笔下的景物描写,即使显示浩渺无际的湖水,展现广袤无垠的空间,也没有布置描绘过多的景物,画面显得疏辽空大。《夜泛西湖五绝》(其四)云:“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轻描几笔,一幅西湖月夜图跃然纸上,着墨不多,画面愈加显得空阔。诗人完全不采用通常的山水诗中突出山水泉石、丛林古木的描写手法,而是从全局着眼,从大处落墨,写西湖的全貌,突出其菰蒲无边,湖水茫茫,荷香扑鼻的韵味,充分体现了诗人是用画家的眼光,画家的笔法在取舍材料,悉心安排,具有绘画的构图美。

简括,不等于画面不完整,苏轼诗歌中景物描写的画面是完整的,以简淡的笔墨能勾画出完整的图画,首先在于苏轼注重景物的整体感。他常以一个诗人所特有的对现实生活的激情去寻找与他心境相默契的自然景物,他喜爱大自然,对生活对自然景物有着深挚的眷恋和热爱,无论是山川河流,还是虫鱼鸟兽,都能引起苏轼的精神愉悦,产生共鸣。正因如此,他才能以画家的眼光深入细致地观察自然景物,“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题西林壁》)。经过诗人从各个方面、不同角度的反复观察,使自然景物成竹于胸、具有完整的印象,平常中升华出不平常的新意,从而于常景常境中创造出独特的意境。其次,在于苏轼注重对自然景物的主观熔铸作用,强调对自然景物加以取舍。反映事物,苏轼强调神似,这在上面提及的《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中就可窥见一斑,“赵昌花传神”,对赵昌所画的花能传达出花之风韵,大加赞誉,他已认识到作品要通过典型反映本质,由形似达到神似境界。于是苏轼以他独特的感受和认识能力,敏锐地捕捉到自然景物中最优美、最典型的境界,再经过去粗存精的过程,塑造出完美的形象。

苏诗的景物描写正像中国画一样,既生动逼真,摇曳多姿,又透剔空灵,达到了虚与实辩证统一的境界。

!"运动变幻,情韵飘荡

万方数据万物皆动,在苏轼的笔下,富有生命力,因而使景物描写构图具有清新的韵律美。现实生

活中静止的景物,在苏轼的诗歌当中成了活动的形象,他善于细致入微地刻画自然事物的动态,抓住那稍纵即逝的形象加以描绘,描述其运动过程,使景物具有一种运动感。这又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景物的运动具有时间感:这主要指诗歌中某些景物先后的幻变。如《望海楼晚景五绝》(其二)中的“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二句,说的就是雨过天晴,潮水上涨,钱塘江浩阔如海,青碧如玉。远处还有几阵雨云未散,不时闪出电光,在天空里划过,就像时隐时现的紫金蛇。在这里随着时间的流逝,画面上的景物呈现瞬息万变之势,令人目不暇接。忽而当空雨泻,忽而湖平水碧,忽而金光闪闪。急雨和雨后之景描写得淋漓尽致,幻化多姿,富有时间性。

其次,景物的运动具有距离感:也就是说苏诗中景物的出现富有层次性。《有美堂暴雨》中云:“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这里写海上暴雨的情景,气势惊心动魄,运动感强烈,景物的描写富于距离感,黑风狂起———白浪滔天———大雨倾盆,由远及近,变幻层次既合事物的逻辑,又清晰可见。

再次,景物的运动具有立体感:即同一图景中描绘了两种以及两种以上的景象。这些景致相互变幻使画面既具有多姿的立体美,又富有摇曳的韵律美。“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首句写晴日照射下荡漾的湖浪,次句写雨幕笼罩下缥缈的山影,一山一水,一晴一雨,这些绝好的景物同时出现在一首诗作中,令人回味无穷,叹赏不止。

复次,变静为动,赋予景物以运动情态。现实生活中静止不动的景物,苏轼或者通过比拟的手段,或者通过参照系的变化,反动为静,以静为动,把景物描写得急骤运动,变化多端。《新城道中》(其一)有这样的描写:“岭上晴云披紫帽,树头初旧挂铜钲。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白色的雾霭笼罩着高高的山顶仿佛山峰戴了一顶白丝绵制的头巾;一轮朝阳正冉冉升起,远远望去,犹如树梢上挂着一面又圆又亮的铜钲。此时春光明媚,春意盎然,野桃会“含笑”点头,“溪柳”会摇摆起舞,好不快活自在。拟人化的手法,把山峰变成有情会动的人儿,桃花、垂柳具有人的动作、情态,静止的景物被赋予了动态之美。又如《江上看山》写道:“船上看山如走马,倏忽过去数百群。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作者以行驶的船为参照系,为观察点,于是原来静止的山峦就反静为动,在诗人笔下的群山变化多端如惊奔走马,造成了强烈的运动感。

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考察,苏诗中景物描写的韵律美还表现在寓情于景上。诗人好吟咏自然景物,尤其是当诗人投身于大自然,从当时崎岖不平的仕途中解脱出来,认识到大自然的美,就平添了生命的活力和向上的精神,自然景物融注了他的思想感情,从而使无感情的自然景物具有了人的情感。如作者写的《赠刘景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诗人抓住了荷、菊、橙、橘四种事物加以描写,但字里行间洋溢着对他们的赞颂;无论是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还是被誉为霜下之杰的秋菊,尽管花已残败,蕊寒香冷,但更重要的是它们姿怀贞秀,仍留有挺拔劲节的枝干,傲寒独立,具有孤标傲世的品格。作者将自己的思想情操注入荷菊当中,使他们也具备了人的品行。反过来,诗中的荷菊俨若高节之士、有情之人,正好寓寄了诗人自己的高尚品格、坚贞节操。

综上所述,苏诗自然景物描写的情势美、韵律美,表现在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外部有生

万方数据动的富于运动感的形,内部富有真挚强烈的情,所以它能唤起人们的美感。

!"色彩优美,融情于色

色彩是绘画构图的一个重要内容,苏轼突破了中国画“水墨一盏”的单一色调,通过描写色彩鲜明的景物,唤起读者的色彩感觉,给人以绘画色彩美的艺术享受。在苏轼的诗歌中,缤纷绚烂的自然美景处处可见:“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杂栏梨花》);“洛邑从来天地中,嵩岭苍翠北邙红”(《暴雨初晴,楼上晚景》);“黑黍黄粱初熟后,朱柑绿橘半甜时”(《与毛令方尉游西菩提寺二首》其二);“深红浅紫从争发,雪白鹅黄也斗开”(《次荆公韵四绝》),大自然的赤、橙、黄、绿、青、蓝、紫皆能入诗,而且苏轼诗笔超群,更是“淡妆浓抹总相宜”,仅一个“雪”字,就有不少精彩的描写:“楼前指顾雪成堆”(《望海楼晚景五绝》之一),“飞泉飘乱雪”(《入峡》),“槎牙仙雪城”(《新滩》),“乱沫散霜雪”(《先开漱玉亭》),“遥想钱塘涌雪山”(《浴日亭》),真是摹尽江海浪,“卷起千堆雪”(《念奴娇》)!“溪光自古无人画,凭伏新诗与写成”(《溪光亭》),那闪烁流动的日光水色“自古无人画”,而在苏轼的笔下表现得千姿百态,形色兼备,“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这无疑与诗人广泛自由地运用斑斓的色彩来表现有关。苏轼决不是为用色彩而着色,而是恰当地抓住事物的特征,因题选材,因材施色,“日上红波浮翠献,潮来白浪卷青沙。”(《次韵陈海州乘槎亭》)),画面上红、白两种颜色相互对比、映衬,还有翠、青两种过渡色,使整个画面显得鲜明而又和谐,真不愧为丹青高手,着色得当,彩绘优美。

描摹自然景物的色相,使笔下的景物染上颜色,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苏轼的高明之处在于着色时使自然景物的色彩与自己心灵世界的感情色彩相契合,融情于色,在感情上打动人。元丰二年(!"#$)底,敢于抨击时政的苏轼,谤讪新政被捕入狱,几乎送命,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不得签书公事,元丰三年(!"%")二月一日到达黄州贬所,《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遂自乾明寺前东冈上归二首》就是到黄州后不久所写。其二为:“高亭废已久,下有种鱼塘。暮色千山入,春风百草香。市桥人寂寂,古寺竹苍苍。鹳鹤来何处,号鸣满夕阳。”在这里,天气的“喜”色给人以清冷、惆怅之感,以此奠定基调,使晚春的野草、古寺的竹木均显得寂凉,还有那久废的高亭、罢市后的寥寥桥人更增添了冷落寂静的氛围,最后两句以鹳鹤号鸣,反衬市桥沉寂,正因为万物俱寂,突然出现的鹳鹤声似乎充满了暮色苍茫的整个天空,听起来更加凄厉。由青、苍、黑这些冷色调组合及勾画出的苍凉景象,恰恰映衬了诗人“羁孤”之意。确是哀号无告的苏轼贬官在这寂寞江城的生动写照。他初来黄州,惊魂未定,心灰意冷,杜门闭口,从不拜往迎来,也不谈论时事,往往独自一人钓鱼采药以自娱,所以,当时的苏轼是个郁郁寡欢、闷闷不乐、孑孑孤独的人,这首诗中所着之色,不但反映了自然之景,而且也道出了诗人的心境,浸透着他贬官黄州初期所特有的感伤色彩。因而做到了自然景物之色彩与主观世界之情调相契合,融情于色,打动读者。

苏轼诗歌中景物描写融注了诗人的情才和画家之技艺,画面洒脱多样,色彩斑斓和谐,意味隽永,风格独特,有着极其丰厚的审美意味。今日读来,依然能够感受到它所蕴藏的勃勃生气。

参考文献

万方数据[!]&张连举’苏轼凤翔诗作说略[(]’宝鸡师院学报,!$%$()):*$+,"

论苏轼诗歌景物描写的绘画美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引用次数:张连举广东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编辑部,广东,广州,510232湛江海洋大学学报JOURNAL OF ZHANJIANG OCEAN UNIVERSITY2004,24(2)2次

参考文献(1条)

1.张连举 苏轼凤翔诗作说略 1989(4)

相似文献(0条)

引证文献(2条)

1.张连举 借景达理兴味超然——苏轼《题西林壁》读解[期刊论文]-惠州学院学报 2007(01)

2.王晨 论小学语文中的古诗与审美教育[学位论文]硕士 2006

本文链接:

下载时间:2010年5月16日

写关于画画的诗歌篇三
《诗词鉴赏之一(画面描写)》

诗词鉴赏之一

《诗词中的画面描写》教学设计

黎美焕

组织形式:课堂教学

教学目的:1.通过品读、思考、研讨、归纳,掌握诗歌画面描写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2.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歌的兴趣,让学生接受古代诗歌的熏陶,培养审美能力。

教学步骤:

第一步:诗词鉴赏——朗读

分析:朗读是学生走进诗歌殿堂的一把钥匙,也是一个深入体会诗歌内涵的过程。在琅琅读书声中,学生可以亲身体味到李白的豪放、杜甫的沉郁、苏轼的旷达、辛弃疾的雄浑、李清照的婉约。诗歌是感情高度凝结的文体,必须以读者细腻的体味来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歌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只有在朗读中,才能充分感受诗歌的韵味;只有在朗读中,才能使学生有效赏析和理解诗歌。

方法:1.听朗读录音,感受朗读的魅力;(配乐诗朗诵:孟浩然《春晓》、高鼎《村居》、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叶绍翁《游园不值》、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杜甫《绝句(一)》、《绝句(二)》、《江畔独步寻花》、贺知章《咏柳》、朱熹《春日》、白居易《忆江南》、张志和《渔歌子》)

2.配乐朗读,体会朗读的美丽;(与春有关的古诗)

3.反复朗读,强化积累。(比一比,谁积累得多)

第二步:诗词鉴赏——画面描写

一、“诗中赏画” ——看画面形、色、动、静,欣赏诗的画面美

1.观美景,猜诗句。(抢答题)(五张ppt)

2.把握画面,描摹图景。

“诗中赏画”,就要看画面形、色、动、静,欣赏诗歌的画面美。在中国的古典诗歌当中,画意往往取代了诗情的成分。古代许多写景诗多具有“诗中有画”的特征。欣赏诗的画面美,主要从四方面着手: 一是物象的组合方式(远近、俯仰的顺序); 二是画面色彩(情感基调);三是动态(以静衬动,以动写静);四是静态(以静衬动,以动写静,动静结合)。

下面,我们就用具体的诗句来体会一下如何用语言文字来描绘诗的画面美。

例1:用简洁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2分钟后,比一比谁的回答更精彩。)

注意步骤:1)找出描写到的所有景物:莺、树、燕、泥;2)找出这些景物的修饰语:莺(早)、树(暖)、燕(新)、泥(春);3)加上修饰语,将这些景物重新加以描述;

莺:早出生的黄莺;

树:向阳的树木;

燕:刚会飞的燕子;

泥:春天的泥粒。

4)运用想象和联想用顺畅的语言将这些景物连缀成画面。

几只早出生的莺儿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不知谁家刚会飞的燕子已开始衔啄春天的泥粒,筑建新巢。

方法总结:画面描写:1.找全景物;2.加修饰语;3.展开联想、想象;4.语言流畅生动。 例2:请分析这首诗画面美。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答题指导:

A.选取了哪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画面。

B.这幅画面是怎样组合而成的?可从色彩、动静、上下左右远近高低等角度分析。

C.概括作者在诗中流露的思想情感。

分析:诗里写了江山、花鸟、燕子、鸳鸯,四种景物构成一幅画面,显出蓬勃盎然的春意。四种景物并列组合,构成上下对偶两联。上联写远景,下联写近景;上联景物较阔大,较概括,下联景物较特出、较具体。远与近相生,概括与具体结合,构成一幅完整的春景图。浓艳的画面色彩,谐调的画面组合,相宜的动静描绘,渲染出浓浓春意,观之令人赏心悦目。也表现作者陶醉在春光中的怡然之情。

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例3: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分析:诗里写黄鹂近景,白鹭远景,千秋雪远景,万里船近景。上联黄、翠、白、青,用了四种颜色,色彩鲜明。这样,就景物的远近和各种色彩构成画面。千秋雪显得时间的永恒,万里船显得空间的广阔。画面色彩的丰富鲜明,境界的阔大,不仅给人以画面美感,更促人深远的联想。 描绘画面:早春时节,嫩芽初发的柳枝上,成双成对的黄鹂在欢唱;晴空万里,一碧如洗,白鹭在这个清新的天际中飞翔。

二、“诗中赏画”——运用修辞和联想想象,描述诗的画面美

“诗是动的画,画是动的诗”,古诗词里面有许多写景的联句,展现的画面之美令人心醉。读古诗,脑海里能描绘出形象鲜明的画面,光影流动,动静参差,那才能说感受到了美,才能叫欣赏。

为了增添语言的描写性,我们一可以运用修辞,如比喻、拟人等,使语言更形象、生动;二可以添加联想与想象,把古诗因为追求简练而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

诗歌鉴赏题中考查的修辞手法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衬托、对偶、顶真、双关、通感等。

例1:“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析】 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

“汉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

例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析】 这首诗一反前人写法,不以杨柳的细柔形象来形容美人身材苗条,而是用拟人的手法,让杨柳化身为美人“碧玉”出现,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杨柳的婀娜多姿。

例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析】 诗歌细腻生动地描绘了春夜雨景,并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夜雨的神奇,喜悦之情跃然纸上。

教学成果:

练一练:(先用文字描述,再用铅笔把你描述的画面描绘下来。)

1.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2.惠崇《春江晓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3.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4.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青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写关于画画的诗歌篇四
《画意诗情写至美》

画意诗情写至美

——《江南的冬景》教学设计

江苏省沛县中学 杨赟

【设计理念】

本文是“像山那样思考”专题“谛听天籁”部分的第一课,这一部分要求我们主要引导学生欣赏和表达自然之美。课堂设计的主导思想是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有所收获。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提高朗读技能,恰当表达文本内容和自己的阅读感受。

2.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观察能力和感受能力,让学生了解一点美学知识。

3.培养学生文本阅读的审美感知能力、发现能力和鉴赏评价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欣赏体验江南秀美冬景,谛听天籁,感触其美。

2.品味语言,交流探究,涵咏文本“诗情画意”之美。

3.写作表达,培养学生观察、想像和表达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加强自然美的审美教育,陶冶性情,提升审美境界,激发热爱生活之情。

【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感受和欣赏自然之美的能力。

难点:知晓自然之美与心灵感受的关系,品味由此而体现的文章的景物意境之美。

【教学方法】 朗读法、文本研习法、讨论法、创造性练习法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设计:

几天前,老师检查同学们的随笔,有一个同学写回家时看到的农村景色:几幢房子,灰突突的,破败不堪,好像已过了几个世纪。一条小河,水面上飘浮着一团团的杂草,像是平平的路面上偏偏长着一片片的青苔。大片的草地已开始枯黄,没有一点儿精神。几棵乔木也开始落叶,飘零的叶子随风乱飞,飞满了田野,飞进了村庄,吹打在行人的脸上。

大家说,这番景物他描绘得怎么样啊?(生:好!)这样的景物美不美呢?(部分学生:不美。)为什么说不美呢?我倒要领教一下同学们的高见了。(学生可能的回答:①这些景物不是“破败”就是“杂乱”,没有一点儿生机。②他描绘的这些景物色调很灰暗,让人感到心里很压抑,很郁闷。)

教师追问:我们阅读过许多诗歌和散文,好多诗文中也有这样的景物描写。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生跟着齐读)“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再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也有这样的景物:“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生齐读)“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那么,在马致远的诗中,藤是“枯”的,树是“老”的,不吉祥的乌鸦又是在黄昏之时出现;《岳阳楼记》的这段文字,又是“阴风”、“浊浪”,又是“薄暮冥冥”。你们说,这样的景物就不“美”吗?(估计学生会沉思无语)

我们常说“诗情画意”,美实际上是一种感受。景色的描写可以引发像诗画里所描摩的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从这个意义上说,“灰暗”的景物也可以是美的。人们常说的“凄美”、“忧郁美”、“悲剧美”等等,可以说都是“灰暗”的具有“诗情画意”的。把眼前的景物与你的情感体验融合为一体,美就产生了。这就是所谓的“审美”。而文学的美,就在于把你的审美体验用最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郁达夫就是个中高手,就连最难以发现美的季节――冬季,他都感受到了不同寻常的美,给我们留下了一幅幅颇具“诗情画意”的“江南的冬景”。(板书课题)

二、导入新课:

我们要学习的新课属于“人与自然”这一向度中“像山一样思考”专题。这一专题的学习任务是“欣赏自然”、“感悟自然”和“沉思自然”。你们注意到了第一部分的标题了吗?

(示意看书页天头)是――“谛听天籁”。“籁(音lài)”是什么意思?(有些学生可能摇头)

【“籁”指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成语有“万籁俱寂”一词,意思是各种声音都停息了。“天籁”就是指大自然所发出的各种声音。但“谛听天籁”不应该简单理解成谛听大自然所发出的各种声音,它还含有欣赏大自然的景色之意。视与听都含于其中。可见,我们学习第一部分两篇课文的主要任务是“欣赏自然”,也就是研习文本,欣赏文学作品给我们展现的大自然的美景。】

文学大师们,个个都有一双慧眼,都有一颗敏感的心。郁达夫选择了一个最难以发现美的季节――冬季,却感受到了不同寻常的美,写出了一篇优美的散文《江南的冬景》。套用一句歌词“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们通过大师的眼,去发现和感受江南冬天里的美景。

三、速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本所描绘的自然“景点”

速读课文,并思考问题:在冬季里,郁达夫发现了江南什么样的美景?请把这些“景点”指出来,并简要鉴赏一下。

四、重点品鉴“江南山野”“微雨寒村”,感受“画意”

著名画家刘海粟曾经说过:青年画家如果不读郁达夫的游记,画不了浙、皖的山水。说明郁达夫的文章充满诗情画意。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本文的语言是如何体现这一点的。

我们还是先看看“画意”吧。

(一)“江南山野”图

1.你最喜欢哪幅画面?(学生各自说出自己喜欢的画面,教师引导大家欣赏“江南山野”图。先让学生齐读第5节,初步感受画意)

2.问题设计:1)如果叫你画一幅冬景图,你将画什么?

2)看看这里画了什么?

3)这幅画中有哪些景?有哪些颜色?

郁达夫写到了江南冬季里的植物,写了芦花、红叶、乌桕树、草色成了赭色,还有桕子。他发现“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败,红叶也有时候会保持三个月以上”,乌桕树“则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 主要写了红、乌、白、赭、绿等颜色。表色彩的还有“青天碧落”一词,整幅画面充满春意,确实也是一幅写意画。以色彩入文,给画面着色,是郁达夫散文的特点,这样就让让文章更有诗情画意,也很有生机。

【生机来自那些简单而又富有生命活力的词语背后的细腻感受。站在富有饱满丰盈的大地上,触摸着湿润而又肥沃的沃野,感受着氤氲在地表下被含住的热气,我们感到大地的浓浓

的生机,沐浴在红叶的温暖里,陶醉在着在枝头的桕子雪白的飘逸里,亢奋在小草绿色的顽强里,生机洋溢在生命的色彩里。】

板书:

芦花 白色

乌桕叶 红色 富有

乌桕子 白色 画意

野草 赭色、绿色 生机

天空 青 碧

(二)“微雨寒村”图

1. 教师引导大家欣赏“微雨寒村”图。

1)先让学生齐读第7节。

2)指名朗读:****同学,你可不可以把你认为具有图画之美的文字给大家读一下,再简要地鉴赏一下呢?

(学生朗读)“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家人家会聚在一道的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丫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

这些景物在江南是常见的,平常得很,但郁达夫写来,却让人感到津津有味。这说明郁达夫对美的感觉非常敏锐,也非常善于描绘景物的美。

2.问题设计:

1)这幅画面的主体是“微雨”,画面上有哪些景物?请在文中画出。

(长桥、远阜、树林、白雨、乌蓬小船。还有酒客、茅屋、灯光。)

2)看看这些景物中含有哪些色彩?

(白、黄、黑、绿、红。等等。老师补充一下,还有垂暮、灯光所体现的颜色,以及淡墨的背景。)

3)这幅画面给人以怎样的感受?能产生怎样的一种意境?(悠闲、洒脱。恬淡幽静) 板书: 悠闲

感受 恬淡幽静

洒脱

3.教师引导:水墨画是中国传统的绘画手法,它是用毛笔、墨以及中国画颜料,在特制的宣纸或绢素上作画。运用虚实疏密结合和“留白”等手法来取得巧妙的构图效果。在画面上还题写诗文,加盖印章,将诗文、书法、篆刻融为一体。作画讲究立意隽永,气韵生动。油画是西洋画的主要画种,后来也有中国油画。这种画的颜料都是用天然植物和矿物的汁和炭化合物,色彩浓重。注重写实,以透视和明暗方法表现物象的体积、质感和空间感,并要求表现物体在一定光源照射下所呈现的色彩效果。

那么同学们看郁达夫所描绘的“微雨寒村”,像是一幅水墨画儿呢,还是像一幅油画? (像一幅水墨画。他的写景,是以黑白为主,虽有色彩,但只是略微点染,没有油画的那种浓重的颜色。比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这是主色调。而“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这里的着色也是淡淡的。另外,整个景物描写中,有的类似于水墨画的工笔素描,如写杂木树林的文字;有的像是泼墨写意,用墨浓淡相宜。整个景物描写点到为止,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4.朗读指导。

①郁达夫的是一幅水墨山水,那我们采用怎样的方法才能读出其意境呢?

(节奏舒缓,语调平和,这样才符合郁达夫的行文节奏,才能读出恬淡幽静的氛围来,因为是郁达夫在刻意地画一幅画,他从不同角度观察画,琢磨画,“你试想想”“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还可以加”,行文的速度很慢。)

②最后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第7节。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体会江南冬景之美。

2、课后自己整理文中的诗句。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检查朗读。

二、品读 “江南雪景图”,欣赏“诗情”。

(一)问题设计:

1、上节课,我们品鉴“江南山野”图、“微雨寒村”图,共同欣赏了本文的“画意”,下面再让我们来欣赏一下本文的“诗情”。请同学们齐读第8节,说说本段的最大特点是什

写关于画画的诗歌篇五
《诗歌教学,你描写了吗》

写关于画画的诗歌篇六
《吟诗、作画、写文章》

吟诗、作画、写文章

这是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前三句,并列着九个偏正关系短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每一短语均为前偏后正结构,"正"是叙述的事物,"偏"是对所叙述的事物加以了最简洁、最鲜明、最生动的描绘。这些有形可感的事物,为"断肠人"的出场营造出一种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氛围。自然景物本来是没有思想感情的,但当诗人把这些客观事物纳入审美的认识和感受之中,这些事物便被赋予了感情色彩,不再是孤立的景物,而与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了。作者运用传统的寄情于物的写法,通过这些有形可感的事物,把天涯沦落人的凄苦愁楚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正所谓"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天净沙秋思》堪称是景色与情思交融的佳作。

也可再这样引导:倘若把"枯"换成"春",把"老"换成"玉"……那又应该是别一种景,另一种情。

这是从内容和写法上进行简单的分析,既可以使学生在对诗意进一步的理解上,更好地熟读背诵,巩固第一步的"吟诗",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第二步的学习--作画。

对于作画,我提出的要求是,只要把诗中写到的事物画出来,摆到恰当的位置上即可。

吟诗、写文章,这些都是语文课的内容,倘若把绘画作为语文作业,大概会有异议。但没有想到,一向对作业极反感的学生们,听到这一任务,非常惊喜,马上动笔开始创作。一些原本对绘画不感兴趣的学生也跃跃欲试。一个学生在第二节的作文中写到:我不喜欢绘画,也不会绘画,但诗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些有形可感的事物,就好像早就摆好了等着我去画一样。

以上是第一节课的内容。全体同学在课堂内完成背诵,有绘画功底的学生已基本完成了自己的作品。可以在同学中传阅他们的作品,给不会绘画的同学以提示,没完成作品的同学可在课后完成。

第二节课,把学生的作品贴出来,用20分钟开一个小型展览会,评议会,让学生们畅所欲言。

全班58位同学,画出了58幅不同的作品。当然,由于大多数学生绘画水平实在不怎么样,所以交上来的作品五花八门。枯藤、老树、小桥、流水还好说,大家基本会画。可是乌鸦不知画成的是小鸟还是小鸡,瘦马成了一堆白骨。有工笔画,有简笔画,还有新潮的卡通画。虽然水平有限,但其中也不乏精妙之作。一些有绘画特长的学生,有了施展才华的机会,他们当然不甘寂寞,不仅画画得比较好,而且他们觉得这样的课让他们扬眉吐气,因为终于有了露一手的机会,他们的特长得到了同学的肯定。而不会绘画的同学对自己原来在美术课上的行为表示了懊悔,对绘画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接着用25分钟写作文,内容的要求是写自己绘画的感受,或写观画的体会,也可评议自己的或同学的画,字数要求300字。这样学习进入到第三步--写文章。

因为有内容可写,也有切身的体会,所以这篇小作文写得很好。有个学生在作文里介绍自己画乌鸦的方法,先画一只小鸡,然后把鸡嘴画得长一点、扁一点。有个同学介绍自己的绘画方法是"组合式",即把在不同书中找到的这九种事物,重新排列组合。学生的这种创造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争议的地方比较多,关于"西风",A同学在评议B同学的画时说,风是无形的,B同学把风用线条画出来,实属画蛇添足,不如其他同学借枯藤借落叶画风好。B同学在自评画中说,他用线条画风是受卡通画的启发,这样画更生动形象。还有个同学写到,我现在真正明白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了。

黄凯同学的作文道出了我这两节课的教学目的,他说:我认为语文老师并不是让我们创作美术作品,而是写一个语文作业,只要我们绘画时把诗的意境自然地流露出来即可。通过绘画,我们更好地理解了诗意,领会了用有形之物表现无形之情的妙处,懂得了欣赏诗歌的方法,同时也陶冶了艺术情操。

作文不必评改,让学生相互交流即可。

"吟诗",使学生对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有了大致的了解,"作画"则使学生们对此诗有了具体的感知,"写文章"的过程就是对此诗的诗情画意深入理解的过程。笔者认为在教授具有诗情画意的诗文时,均可采用此种方法。

写关于画画的诗歌篇七
高考题画诗赏与练》

高考题画诗赏与练

一、回顾高考

1、(2006年全国卷Ⅰ)阅读下面宋诗,回答(1)-(2)问题

题竹石牧牛 (黄庭坚 )

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①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

野次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 阿童三尺棰③,御此老觳觫。

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 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

[注]①伯时:宋著名画家李公麟的字。②野次:郊野。③棰:鞭子。

(1)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分为两个层次。前四句为第一层次,分别写了石、竹、牧童、老牛四个物象,构成一副完整的画面;后四句为第二层次,写了作者由画中的内容而生发出的感想。

(2)你认为这幅“竹石牧牛”图在作者心目中的含意是什么?有人认为作者在诗中“厚于竹而薄于石”,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说明。

这幅“竹石牧牛”图在作者心目中的含意是:是一种自然平和的田园生活。表面上作者似乎是厚竹薄石,但实际上作者对石与竹同样怜爱,因为在作者心目中,竹石都代表着一种田园生活,无论是牛砥石还是残竹,都是作者不愿看到的。 (如答成“作者认为竹石的寓意是一种坚韧的品格、高尚的节操,作者对竹石的怜爱表现出他对品节的珍视”也可) 赏析:

宋代绘画艺术特别繁荣,题画诗也很发达,苏轼、黄庭坚都是这类诗作的能手。本篇为苏轼、李公麟合作的竹石牧牛图题咏,但不限于画面意象情趣的渲染,而是借题发挥,凭空翻出一段感想议论,在题画诗中别具一格。

诗分前后两个层次。前面四句是对画本身的描绘:郊野间有块小小的怪石,翠绿的幽竹紧挨着它生长。牧牛娃手执三尺长的鞭子,驾驭着这头龙钟的老牛。四句诗分咏石、竹、牧童、牛四件物象,合组成完整的画面。由于使用的文字不多,诗人难以对咏写的物象作充分的描述,但仍然注意到对它们的外形特征作简要的刻划。“峥蝾”本用以形容山的高峻,这里拿来指称石头,就把画中怪石嶙峋特立的状貌显示出来了。“篁”是丛生的竹子,前面着一“幽”字写它的气韵,后面着一“绿”字写它的色彩,形象也很鲜明。牧童虽未加任何修饰语,而称之为“阿童”,稚气可掬;点明他手中的鞭子,动态亦可想见。尤其是以“觳觫”一词代牛,更为传神。按《孟子·梁惠王》:“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这是以“觳觫”来形容牛的恐惧颤抖的样子。画中的老牛虽不必因恐惧而发颤,但老而筋力疲惫,在鞭子催赶下不免步履蹒跚,于是也就给人以觳觫的印象了。画面是静态的,它不能直接画出牛的觳觫,诗人则根据画中老牛龙钟的意态,凭想象拈出“觳觫”二字,确是神来之笔。诗中描写四个物象,又并不是孤立处理的。石与竹之间着—“倚”字,不仅写出它们的相邻相靠,还反映出一种亲密无间的情趣。牧童与老牛间着一“御”字,则牧童逍遥徜徉的意态,亦恍然如见。四个物象分成前后两组,而在传达宁静和谐的田园生活气息上,又配合呼应,共同构成了画的整体。能用寥寥二十字,写得这样形神毕具,即使作为单独的题画诗,也应该说是很出色的。

但是,诗篇的重心还在于后面四句由看画生发出来的感想:这石头我很喜爱,请不要叫牛在上面磨角!牛磨角还罢了,牛要是斗起来,那可要残损我的竹子。这段感想又可以分作两层:“勿遣牛砺角”是一层,“牛斗我竹”另是一层,它们之间有着递进的关系。关于这四句诗,前人有指责其“何其厚于竹而薄于石”的(见陈衍《石遗室诗话》),其实并没有评到点子上。应该说,作者对于石与竹是同样爱惜的,不过因为砺角对石头磨损较少,而牛斗对竹子的伤残更多,所以作了轻重的区分。更重要的是,石与竹在诗人心目中都代表着他所向往的田园生活,磨损石头和伤残竹子则是对这种宁静和谐生活的破坏,为此他要着力强调表示

痛惜,而采用递进的陈述方式,正足以体现他的反复叮咛,情意殷切。

说到这里,不免要触及诗篇的讽喻问题。诗中这段感想议论,除了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爱好和破坏自然美的痛心外,是否另有所讽呢?大家知道,黄庭坚所处的北宋后期,是统治阶级内部党争十分激烈的时代。由王安石变法引起的新旧党争,在神宗时就已展开。哲宗元祜年间,新党暂时失势,旧党上台,很快又分裂为洛、蜀、朔三个集团,互相争斗。至绍圣间,新党再度执政,对旧党分子全面打击。统治阶级内部的这种哄争,初期还带有一定的政治原则性,愈到后来就愈演变为无原则的派系倾轧,严重削弱了宋王朝的统治力量。黄庭坚本人虽也不免受到朋党的牵累,但他头脑还比较清醒,能够看到宗派之争的危害性。诗篇以牛的砺角和争斗为诫,以平和安谧的田园风光相尚,不能说其中不包含深意。

综上所述,这首诗从画中的竹石牧牛,联想到生活里的牛砺角和牛斗,再以之寄寓自己对现实政治的观感,而一切托之于“戏咏”,在构思上很有曲致,也很有深度。宁静的田园风光与烦嚣的官场角逐,构成鲜明的对比。通篇不用典故,不加藻饰,以及散文化拗体句式(如“石吾甚爱之”的上一下四,“牛砺角犹可”的上三下二)的使用,给全诗增添了古朴的风味。’后四句的格调,前人认为是摹仿李白《独漉篇》的“独漉水中泥,水浊不见月;不见月尚可,水深行人没”(《陵阳先生室中语》引韩驹语),但只是吸取了它的形式,词意却翻新了,不仅不足为病,还可看出诗人在推陈出新上所下的功夫。

2、(2008年宁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李世南画扇① 蔡肇②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③,隔坞闻钟觉寺深④。

[注]①李世南:北宋著名画家,擅画山水。②蔡肇(?—1119):字天启,丹阳(今属江苏)人。曾任吏部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③瓮:这里指水瓮。④坞:地势周围高而中央的地方。这里指山坞。

(1)请简单描述一下李世南画的扇面中应有的景物。这样一幅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5分)

画面中应有小溪、山(山坞)、树林(落叶)、人、瓮、寺庙等六种景物。这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安详的气氛。(描述出一至二种景物的,给1分;三至四种景物的,给2分;五至六种景物的,给3分。答出画面呈现出什么样气氛的,给2分。)

(2)古人的题画诗往往会阐发画面以外的意趣,你觉得这首诗哪些描写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水潺潺”声音的描写,“秋风瑟瑟”声音的描写,联想到附近有个村庄的描写,远处寺庙传来“钟”声的描写,都表现了画面以外的景和趣。这样写的好处是:使画面上静止的景物活动了起来,变得有声有色;拓展了画面,使之更显丰富多彩。(能答出作者加入“水潺潺”声、“秋风瑟瑟”声、“钟”声并联想到附近有村庄的,给4分,每答对一点给1分;能答出好处的,给2分,每答对一点给1分。)

3、(2011年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郑防画夹五首①(其一) 黄庭坚

惠崇②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③。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

[注]①郑防:画的收藏者,生平不详。画夹:分页装潢的画册。

②惠崇:北宋僧人,画家。擅长画雁、鹅、鹭鸶及水乡景色。

③潇湘:指湘江,流入洞庭湖。

(1)请从画境、真景以及两者的关系对本诗进行赏析。

作者看惠崇的一幅画,画面上烟雨笼罩湖面,天上掠过归雁;进而作者仿佛已由画境置身于现实的湖上,望着归雁,就想唤一条小船归去;突然,耳旁响起朋友的声音:这是一幅画。于是作者才发现自己是将画境当作真景了。作者从画面引出真景,再从真景返回画境

(2)古代有人批评这首诗说,要别人提醒后作者才想起眼前只是一幅画,这“太过”、太夸张了。你认为这个批评恰当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不恰当。表面看,这首诗确有不合常理之处,但其实十分高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因欣赏画中景而产生幻觉的以中国独特感觉,从而赞赏画的高度逼真。批评者确未能领悟诗的这种佳趣。

二、知识储备

题画诗,是指画家或鉴赏者根据绘画的内容所感而作之诗,即赏画者对绘画题材、内容、思想的评定,是对作品格调的艺术总结。或即兴,或酝酿,或自题,或他题,或题画内,或题画外。题画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朵奇葩,是中国画与诗歌联姻的产物,把无声的画和有声的诗巧妙地融为一体,从而使画意与诗情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达到“诗画一体”的艺术境界。题画诗的共同特点大致有四种:化静为动;变无为有;借题发挥;虚实结合。

1、化静为动

所谓化静为动就是运用联想将画面上静止的景物人物写活写动,画中景物、人物如在读者眼前,即使没见过画的人也能想象得到画面的图景,甚至是如果去掉诗歌的题目会让读者觉得这不是一首题画而是一首写景诗。如2006年全国卷Ⅰ的诗歌鉴赏题《题竹石牧牛》(黄庭坚)(1)题:如果去掉这首诗的题目和序言,简直就是一首描绘牧童骑牛场景的诗:郊野、石块、竹林,构成一副由远及近富有层次的画面;“峥嵘”写出了郊野的形,“绿”写出了郊野的色,“倚”、“御”更是写出了画面景物的动作,赋予画面以动感;诗人以诙谐的笔调把画中景物写得活灵活现,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使人仿佛身临其境;后四句活画出诗人既怜石又爱竹的心理,让人忍俊不禁。

2、变无为有

画面由于受画幅的限制,不可能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现所画对象的内容,所以绘画的很多内容需要我们面对画面,展开想象,想象出画面应有而没有的景物。而题画诗恰好弥补了绘画的这一不足,题画诗不仅写画面上有的景物,而且写画面上没有的景物。如2008年宁夏卷高考题《题李世南画扇》:回答问题时,首先要弄清哪些是画中之景,那些是画外之景。回答这类问题时要答:这些景外之景的描写运用了想象手法,使画面上的景物活动起来,变得有声有色,体现了画外之景和画外之趣,拓展了画面内容,使画面内容丰富多彩,便于诗人抒发自己的思想情感。

3、借题发挥

诗歌就是来抒发思想情感的,当然,题画诗也不例外。不否认有个别题画诗的作者悟透了画作的意蕴,用诗歌来表达画作的思想情感。大部分的题画诗还是作者借题画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也就是借题发挥。抒发自己的感情,表白自己的心志,寄托深沉的感慨,或是宣泄内心的不满。借画咏志,使画面更具生命力。

例1:明人徐渭自题《墨葡萄》:“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人买,闲抛闲掷野藤中。”

自己题自己的画作,当然,诗意与画意浑然一体。作者把自己一生的怀才不遇、人生的不平、郁勃之气,通过笔墨宣泄出来。读完此诗,再看画作,那点点撒落的,不知是墨还是泪。 例2:元诗人王冕自题《墨梅》:“吾家池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诗人借诗表达了自身淡泊名利、一身正气的思想。

4、虚实结合

题画诗毕竟是诗,是物象与心象的融合。题画诗贵传画外之意,在好的题画诗中,诗人善于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将诗情与画意融为一体,创造出优美深邃的意境。所谓实,就是指具体的景致物象;所谓虚,就是指抽象的思维活动。以虚补实,以情思突显景物,是题画诗的一大特点。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

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开头两句紧紧抓住画面景物,又突出重点。竹林、桃花为江岸之景;鸭子为江中之景,是画面的重心所在,是实写;在惠崇这幅“鸭戏图”里,“春江水暖”用“鸭先知”移情于画,凭感觉和想象再现了暖融融的春意,把画面无法表现的内容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是虚写。“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两句前者仍是画面之景,实写;后者,诗人看到画面上的蒌蒿和芦苇,便想到以之做烹调佐料的河豚,合情合理,是虚写。这首诗有实有虚,虚实相生,不仅真实地再现了“春江晚景”,而且又通过想象弥补了所不能表现的内容,生动形象而又极富生活气息。

三、巩固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 夔②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试题】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答:描绘了一幅山环水绕,村阁隐然,浮萍泛绿,藕花飘香的恬静优雅的隐居风光图。分别写了溪桥横跃,曲水弯流,楼阁隐约,浮萍漂碧,藕花飘香。从视觉与嗅觉等角度渲染出闲适雅寂的石湖风景。

(2)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的“人”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

答:同意:诗的后两句写范成大由入相到出世,一方面突出了他漠视功名,淡泊利禄的高洁品行,另一方面也衬托出那些趋炎附势之人的辱人贱行,同时还写出了诗人对范的崇仰、敬佩与赞美。

不同意:前两句以景衬人,后两句以事写人,突出范的品格高尚。“人不至”更加衬托出环境的优雅,也突出地赞美了范成大达到了无人能及的高尚境界。

【解析】第一问:分析诗歌“意境”,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

第二问:分析“思想感情”和作者“观点态度”,第一步,调动积累,读品诗(词),理解内容,分析情感。第二步,有机整合,准确表述。

鉴赏:这二十八字。可算是惜墨如金,不仅描绘了一幅精雅、清幽的石湖图卷,而且传过出画笔难于表现的情韵。可以想象姜夔当年是坐船造访石湖的。“桥西一曲水通村”,自然是江南水乡特有的景色,同时也自远渐近,显现出范氏别墅的方位。湖上烟波浩渺,湖岸林荫繁茂,凭什么来认得“水通村”呢?“岸阁浮萍绿有痕”,湖水和溪流相接的岸边滞留着绿色的痕迹,便是村中平静的池塘时飘流出的浮萍。这正像武陵渔人发现水上漂流的桃花而寻到桃花源一样。“别有天地非人间”这是个多么深邃的所在。

果然,“家在石湖人不到”。这自然是说范成大别墅的远绝烦嚣,实亦是对范品格的称颂。范成大以廊庙之才,归隐江湖之上。他在朝时,希望能为恢复中原而竭智尽忠,但不得孝宗的信任,御史便挟私憾攻击,于是他落职退隐江湖。他视富贵如浮云,惟恐缁尘再染素衣,所以“家在石湖人不到”。这“人”应该是指那些趋炎附势,抗尘走俗的人。能做到“人不到”,足见操守清介,志在遂初。因而他能在退隐中怡然自乐,沉醉于自然美景中。“藕花多处别

天门”,专开门户在荷花繁盛的地方,是何等的雅人深致!三四两句,写景实即写人,写人的品格、胸襟、情趣。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其一)

苏轼

野水参差落涨痕,疏林欹倒出银根。 扁舟一棹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

(1)诗歌中有两个词语都点明了秋景,且前后相应,构成了秋象,这两个词语是 和 。

(2)首二句为我们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3)请说说三、四两句在本诗中的作用。

(4)题画诗内容丰富,或评论绘画的艺术价值而抒发审美观感,或借画抒怀寄寓家国身世之感,或分析画风而议论画理等。请赏析此诗的后两句。(4分)

(1)疏林黄叶村

(2)一片萧疏的水乡深秋景象

(3)读后引人产生无尽的遐想,在景物中融入人情,赋予画幅以悠然无尽的情味,似与舟中人浩然长往,心情无限

(4)诗人通过设问形式,想象那条小舟一桨一桨地划向何处去?应是归去江南的黄叶村吧。使静态的画面充满动感,引发读者情思,也丰富了画面的意趣。(手法各1分,效果各1分) 赏读:

这首诗题咏的着眼处在于河床近岸的林木,从而呈现出一片清疏旷远之景。诗的首二句给读者展示出一片萧疏的水乡深秋景象。先写岸边景象,由于深秋水落,岸边不整齐地突出许多干地。岸边河床也由于水落而显露出来。再写岸边的景物,秋风吹落叶,林木斜倒,霜根裸露。“出霜根”是由于“落涨痕”的缘故,写出了深秋的意味。三四句写出远景。这两句诗提供的画面,展现出-舟棹向远方,远处黄叶林木数点,这是令人心神旷远的自然景物。这时诗人问道,那条小舟一桨一桨地划向何处应该是回到江南的黄叶村吧!写景物融入人情,发挥自己的想象。读这二句诗,想象画景,好象与舟中一同前往,心情无限舒畅。这首诗前两句重浓笔勾勒景物,给人亲切的季节景物之感。后两句发挥想象,写出人情,感受在画景之外。极耐人寻味,丰富了画的趣意。

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1)诗歌刻画了梅花的什么特点?诗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诗人借以表现了怎样的志趣?请作简要赏析。

刻画了梅花淡雅朴素、高洁清秀的特点。诗的后两句运用了拟人手法,赞颂了梅花的高洁品格,反映了作者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趣。

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牧牛图① 田锡

干戈扰扰遍中州,挽粟车②行似水流。何日承平如画里,短蓑长笛一川秋。

[注]①这是一首题画诗。②挽粟车,送军粮的牛车。

(1)第二句诗中的“似流水”值得玩味,请结合全诗试作分析。

运用比喻的修辞,写出送军粮的牛车之多,(2分)突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负担,(1分)表达了对战乱现实的厌恶之情。(1分)

(2)试简要赏析本诗最后一句的意境。

描述了一幅秋天原野上牧童吹笛放牧的闲适平和的美丽画面,(3分,“秋天原野”1分,“牧童吹笛放牧”1分,“闲适平和”1分)与 “干戈扰扰”的社会现实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

写关于画画的诗歌篇八
《诗歌创作与英译绘画气质》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yaoleikaoshi/232576.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