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石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 中药学职称考试 |

【www.guakaob.com--中药学职称考试】

滑石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篇一:《滑石的功效与作用》

滑石功效与作用

滑石的功效:

滑石又叫滑石粉、西滑石、飞滑石、水飞滑石、液石、共石、脱石、番石、夕冷、脆石、留石、画石,滑石的功效:利水通淋、清解暑热、祛湿敛疮,滑石的作用:热淋、尿热涩痛、暑湿烦渴、湿热水泻,滑石用药禁忌:脾虚气弱,精滑及热病律伤者忌服滑石,孕妇慎服滑石。

药名:滑石

别名:液石、共石、脱石、番石、夕冷、脆石、留石、画石。

处方名:滑石、滑石粉、西滑石、飞滑石、水飞滑石

滑石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甘谈,寒。

归经:入胃经、膀胱经。

功效:利水通淋,清解暑热,祛湿敛疮。

主治:用于热淋,石淋,尿热涩痛,暑湿烦渴,湿热水泻;外治湿疹,湿疮,痱子。

用法用量:煎服,10~15g;宜布包。外用适量。

来源:本品为硅酸盐类矿物滑石族滑石,主要含水硅酸镁。

炮制:

1、滑石《世医得效方》:“碎,绵裹。”《药品辨义》:“刮去浮黄土用。”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捣碎。

2、滑石粉《雷公炮炙论》:“凡使,先以刀刮,研如粉。以牡丹皮同煮,一伏时,出去牡丹皮,取滑石,却用东流水淘过,于日中晒干方用。”《苏沈良方》:“水研如泔,扬去粗者存细者,沥干,更研无声乃止。”

滑石的作用:

滑石能利尿通淋,清热解暑,祛湿敛疮。滑石用于热淋,石淋,尿热涩痛,暑湿烦渴,湿热水泻;外治湿疹,湿疮,痱子。滑石用于小便不利、淋沥涩痛等症,可配车前子、木通等品;滑石用于湿热引起的水泻,可配合茯苓、薏苡仁、车前子等同用。滑石对暑热病症可配合生甘草、鲜藿香、鲜佩兰等同用;滑石治湿温胸闷、小便短赤,可配合生苡仁、通草,竹叶等同用。此外,本品外用还能

清热收湿,滑石用治湿疹、痱子等,可配石膏、炉甘石,枯矾等同用。

1、滑石治伤寒衄血:滑石末不拘多少。饭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微嚼破,新水咽下。只用药末一大钱,饭少许,同嚼下亦得。老幼皆可服。(《本事方》滑石丸)

2、滑石治身热吐痢泄泻,下痢赤白,癃闭,石淋;生津液,去留结,消蓄水,止渴宽中,除烦热心躁,腹胀痛闷,口疮,牙齿疳蚀,中暑,伤寒,疫疠:滑石六两,甘草一两(炙)。上为末。每服三钱,温水调下,日三服。惟孕妇不宜服,滑胎也。(《伤寒标本》六一散)

3、滑石治伤寒中暑表里俱热烦躁口渴小便不通泻痢热疟霍乱吐泻酒食中毒石淋产后乳汁不通:甘草(炙)一两桂府腻白滑石六两薄荷叶(末)二钱五分.上为细末每服三钱蜜少许温水调下无蜜亦得日三服.欲冷饮者新汲水调服.(《宣明论方》鸡苏散)(滑石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4、滑石治热淋,小便赤涩热痛:滑石四两。捣罗为散。每服二钱匕,煎木通汤调下,不拘时候。(《圣济总录》滑石散)

5、滑石治伏暑烦渴引饮小便不利心神恍惚:辰砂三钱滑石六两甘草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三钱不拘时白沸汤调下.(《奇效良方》辰砂益原散)

6、滑石治气壅关格不通,小便淋结,脐下妨闷兼痛:滑石八分。研如面。以水五大合和搅,顿服。(《广利方》)

7、滑石治脚趾缝烂:滑石一两,石膏(煅)半两,枯白矾少许研掺之,亦治阴下湿汗。(《濒湖集简方》)

8、滑石治产后淋:滑石五两,通草、车前子、葵子各四两。上四味,治下筛。酢浆水服方寸匕,稍加至二匕。(《千金方》滑石散)

9、滑石治小儿体热痱疮:滑石末三两,白矾灰一两,枣叶四两。上药捣罗为末。先以温浆水流疮,后取药敷之。(《圣惠方》滑石散)

10、滑石治小便不利,茎中疼痛,少腹急痛:滑石、蒲黄等分。上二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服。(《千金方》)

11、滑石治天泡湿热等疮:滑石、粉甘草(此当半用为是)。上等分为末,搽敷。或加绿豆末,以治湿热肥疮。(《景岳全书金黄散)

12、滑石治小便不利:滑石二分,乱发二分(烧),白鱼二分。上三味,杵为数。

饮服半钱匕,日三服。(《金匮要略》滑石白鱼散)

13、滑石治妇人脬转,小便数日不通:滑石二两,寒水石二两葵子一合。上药捣碎。以水三中盏,煎至一盏半,去滓,食前分温二服。(《圣惠方》滑石散)

14、滑石治小便不通:滑石末一升,以车前汁和涂脐四畔,方四寸,热即易之,冬月水和亦得。(《产乳集验方》)

15、滑石治热毒怪病,目赤鼻胀,大喘,浑身出斑,毛发如铁,刀因中热,毒气结于下焦,滑石、白矾各一两。为末,作一服水三碗,煎减半,不住饮之。(《夏子益治奇疾》)

16、滑石治黄疸,日晡所发热恶寒,少腹急,身体黄,额黑,大便溏黑,足下热,此为女劳,腹满者难治:滑石、石膏各等分上二味,治下筛。以大麦粥汁饮方寸匕,日三,小便极利贝瘥。(《千金方》)

17、滑石治暴得吐逆不下食:生滑石细末二钱匕。温水服,仍急以热面半盏,押定。(《本草衍义》)

18、滑石治感冒久在太阳,致热蓄膀胱,小便赤涩,或因小便秘而大便滑泻。兼治湿温初得,憎寒壮热,舌苔灰色滑腻者滑石一两,甘草二钱,连翘三钱,蝉退三钱(去足、土),生杭芍四钱。若滑泻者,甘草须加倍。(《医学衷中参西录》宣解汤)

滑石用于小便不利、淋沥涩痛等症,可配车前子、木通等品;

滑石本品外用还能清热收湿,用治湿疹、痱子等,可配石膏、炉甘石,枯矾等同用。

滑石用于湿热引起的水泻,可配合茯苓、薏苡仁、车前子等同用。 滑石治湿温胸闷、小便短赤,可配合生苡仁、通草,竹叶等同用。 滑石对暑热病症可配合生甘草、鲜藿香、鲜佩兰等同用;

滑石用药禁忌:

脾虚气弱,精滑及热病律伤者忌服滑石,孕妇慎服滑石。

滑石图片:

滑石图片1

滑石图片2

滑石图片3

滑石图片4 滑石图片5 滑石图片6 滑石图片7 滑石图片8 滑石图片9 滑石图片10 滑石图片11 滑石图片12 滑石图片13 滑石图片14 滑石图片15 滑石图片16 滑石图片17 滑石图片18 huashi

滑石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篇二:《七种常用中药的功效及服用禁忌》(滑石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七种常用中药的功效及服用禁忌 胖大海、枸杞子、金银花等都是人们熟识且常用的中药,由于这些中药药性较为平和,大多 数人都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去服用,其实这些常用中药也有一些服用禁忌,切不可随意服用,并要 掌握好安全用量。 胖大海— 胖大海——清肺利咽 胖大海味甘,性寒;有小毒。有清肺利咽、润肠通便之功效,适用于风热邪毒侵犯咽喉所致 的喑哑,其他原因引起的喑哑用胖大海无效,特别是老年人突然失音及脾虚者应该慎用。 【安全用量】代茶饮每次不得超过 3 粒,以防中毒。 决明子——降血压、降血脂、清肝明目 决明子 决明子味甘、苦,性微寒,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清肝明目等功效。但决明子可引起腹泻, 女性长期服用轻则引发月经不规律,重则可使子宫内膜不正常;有泄泻、低血压者及怀孕女性也 应慎用。另外,决明子是一种泻药,长期服用对身体不好,会损伤身体的正气。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 10~15 克。 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抗衰老 枸杞子 枸杞子味甘,性平,功能为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抗衰老。外邪实热,脾虚有湿及泄泻者忌 服。枸杞子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患有高血压、性情太过急躁的 人或平时大量摄取肉类食物面 泛红光的人不宜服用。正在感冒发烧、身体有炎症、腹泻的人最好别吃。最适合吃枸杞的是体质 虚弱、抵抗力差的人。而且,一定要长期坚持,每天吃一点,才能见效。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 5~15 克。 甘草——润肺祛痰止咳 甘草 甘草味甘,性平,有补益心脾、润肺祛痰止咳,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之功效,但 长期服用能引起水肿和血压升高,还易引起低钾血症,导致心律失常、肌肉无力等。湿盛胀满者 不宜服用。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 3~10 克。 人参——大补元气,提高免疫力 人参 人参大补元气、生津安神、补脾益肺,能兴奋神经系统,提高免疫力,抗衰老。身强体壮者 长期服用或过量服用人参易口干舌燥,甚至鼻孔出血。实证、热证而正气不虚者忌服。 有些人认为人参是一种补品,吃了对身体总有好处,这是错误的想法。无论是红参还是生晒 参,在服用过程中一定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过量服食。另 外,一定要注意季节变化。一 般来说,秋冬季节天气凉爽,进食比较好;而夏季天气炎热,则不宜食用。在服用人参后忌吃萝 卜、忌饮茶。人参忌与葡萄同食,葡萄中含有鞣酸,极易与人参中的蛋白质结合生成沉淀,影响 吸收而降低药效。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 5~10 克。 菊花——平肝明目,解毒 菊花 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

,有疏风清热、平肝明目、解毒的作用。但阳虚体质者不适合服 用;气虚胃寒、食少泄泻者应慎服;阴阳两虚型、痰湿型、血淤型高 血压病患者也不宜服用菊花。 菊花的服用方法:以苏杭一带所长的大白菊或小白菊最佳,每次用 3 克左右泡茶饮用,每日 3 次。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 6~10 克。 金银花——清热解毒 金银花 金银花味甘、性寒,既能清里热,又能散表热。因金银花药性偏寒,不适宜长期饮用,尤其 是脾胃虚寒、阴证疮疡或气虚体弱的人以及月经期女性不能服用。金银花的服用方法:一茶匙干 燥的金银花茶,用一杯滚烫开水冲泡,焖约 10 分钟后即可饮用,可酌加冰糖或蜂蜜。 【安全用量】每日用量为 9~30 克。 中药功效小结 一、解表药 1.兼利水消肿者:麻黄、香薷。 2.兼治咳喘者:麻黄、细辛、紫苏。 3.兼能行气者:紫苏。 4.兼能止呕者:生姜、紫苏。 5.兼能治疗痹证者: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 6.兼祛风止痉者:蝉蜕、防风。 7.兼通鼻窍止痛者:白芷、细辛。 8.兼利咽止痛者:薄荷、牛蒡子、蝉蜕。 9.兼透疹者:荆芥、薄荷、牛蒡子、蝉蜕、升麻、葛根。 10.兼明目者:菊花、桑叶。 11.兼疏肝解郁者:柴胡、薄荷。 12.兼升阳者:柴胡、升麻、葛根。 13.兼止血者:荆芥、桑叶。 二、清热药 1.清心火:竹叶、淡竹叶、栀子、黄连。 2.清肺热:石膏、知母、芦根、黄芩、穿心莲、地骨皮。 3.清胃火:石膏、黄连。 4.泻肝火:夏枯草、决明子、秦皮、龙胆草、野菊花。 5.泻肾火:知母、黄柏。 6.清肠胃湿热及血分热毒:黄芩、黄连、黄柏、秦皮、白头翁、马齿苋。 7.解毒消痈: 乳痈--蒲公英、漏芦; 疔毒--紫花地丁; 肺痈--鱼腥草、金荞麦; 肠痈--大血藤、败酱草。 三、泻下药 (1)兼活血的药物有:大黄 千金子 (2)兼消肿散结的有:芒硝 甘遂 大戟 商陆 (3)能通利二便的有:牵牛子 郁李仁 商陆 (4)兼清热泻火的有:大黄 芒硝 芦荟 四、祛风湿药 1.善治上肢痹痛的:羌活 桑枝 2.善治下肢痹痛的:独活 海桐皮 3.善治行痹的:威灵仙 4.善治痛痹的:川乌 独活 5.善治着痹的:独活 木瓜 6.有安胎作用的:紫苏 黄芩 桑寄生 7.兼活血作用的:雷公藤 穿山龙等 8.有良好止痛作用的:威灵仙 川乌 独活 9.有和胃化湿作用的:木瓜 蚕沙 10.兼通乳作用的:路路通 丝瓜络 11.风药中之润剂:秦艽 防风 12.兼利水作用的:防己 桑枝 五加皮 13.兼降血压的:豨莶草 臭梧桐 桑寄生 五、化湿药 1.兼有解表作用的:藿香、苍术。 2.兼有止呕作用的:藿香、砂仁、豆蔻。 3.消除胀满之要药:厚朴。 4.具有安胎

功效的药物:砂仁。 5.入汤剂需后下的药物:砂仁、豆蔻。 常配药物 1.健脾药――湿阻中焦,影响脾胃; 2.行气药――湿性粘滞,阻遏气机; 3.温里药――湿为阴邪,易伤阳气; 4.渗湿药――湿性下趋,邪有去路。 六、利水渗湿药 1. 既能利水又能健脾的药物有:茯苓、薏苡仁。 2. 有毒的利水渗湿药有:香加皮、泽漆、木通。 3. 善治石淋的药物有:滑石、海金沙、金钱草、蝼蛄。 4. 善治膏淋的药物:萆薢。 5. 既能治阳黄,又能治阴黄的药物有:玉米须、茵陈。 6. 须布包入煎的药物有:车前子、滑石、海金沙。 7. 孕妇忌用或慎用的药物有:木通、瞿麦、虎杖,冬葵子。 七、温里药 1.具回阳功效,用于亡阳证的:附子、干姜; 2.主入肾经,能补火助阳的:附子、肉桂; 3.主入脾胃经,能温中散寒的:干姜、吴茱萸、丁香、高良姜、花椒; 4.主入肝经,治疗寒凝肝脉的:吴茱萸、小茴香; 5.具有温肺化饮功效的:细辛、干姜; 6. 能驱蛔杀虫的:花椒; 7.具有引火归原作用的:肉桂、附子。 八、理气药 1.善行脾胃之气的药物有: 陈皮 枳实 木香 沉香; 2.善疏肝解郁的药物有:青皮 川楝 荔枝核 香附; 3.既能疏肝又能理脾的药物有:香附 佛手 香橼 玫瑰花; 4. “气病之总司,女科之主帅” :香附; 5.治疗胸痹的要药是:薤白; 6. 善治寒疝疼痛的药物有:橘核 荔枝核 乌药; 九、消食药 1.善消油腻肉食积滞,行气止痛,活血祛瘀:山楂 2.善消面食积滞,健脾和胃:神曲 3.善消淀粉类食物,回乳消胀,疏肝解郁:麦芽 十、驱虫药 1.主驱蛔虫的药物有:使君子、苦楝皮 2.主驱绦虫的药物有:槟榔、南瓜子、鹤牙草、雷丸 3. 广谱驱虫药物有:贯众、槟榔 4.既能驱虫,又兼泻下的药物有:槟榔 十一、 十一、止血药 1.善治尿血、血淋的:小蓟 白茅根 蒲黄; 2.善治便血、崩漏的:地榆 槐花 炮姜 灶心土; 3.善治肺胃出血的:白及 紫珠 藕节; 4.善治外伤出血的:三七 白及 降香; 5.既能止血,又能安胎的:苎麻根 黄芩 艾叶 (阿胶) 。 十二、 十二、活血化瘀药 1. 既能活血,又能行气的:川芎,延胡索,郁金,姜黄,乳香,莪术,三棱; 2. 既能活血,又能消肿生肌的:乳香,没药; 3. 既能活血,又能利水消肿的:益母草,泽兰; 4. 既能活血,又能补血的:鸡血藤,当归; 5. 既能活血,又能下乳的: 穿山甲,王不留; 6. 既能活血,又能续筋接骨的:土鳖虫,自然铜,骨碎补; 7. 既能活血,又能止血的:五灵脂,刘寄奴,血竭,儿茶; 8. 既能活血,又能清热凉血的:郁金,丹参; 十三、 十三、化痰止咳平喘药 1.既化痰又能止痉的:天南星、白附子、天竺黄、竹沥. 2.既化痰又软坚散结的: 海藻、昆布、

(滑石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海蛤壳、海浮石、黄药子. 3.既化痰又利咽的:桔梗、胖大海. 4.兼润肠通便的:瓜蒌、苦杏仁、紫苏子. 5.兼降逆止呕的:半夏、竹茹、旋覆花、枇杷叶. 止咳平喘的机理归纳 1.宣肺止咳平喘:桔梗、前胡、麻黄. 2.降肺止咳平喘:苏子、苦杏仁、旋覆花、白前、前胡. 3.润肺止咳平喘:百部、紫菀、款冬花、川贝母. 4.清肺止咳平喘:马兜铃、枇杷叶、黄芩. 5.泻肺止咳平喘:桑白皮、葶苈子. 6.化痰止咳平喘:苏子、紫菀. 7.敛肺止咳平喘:白果、五味子、乌梅、五倍子、罂粟壳、诃子. 8.补肺气止咳平喘:人参、党参、黄芪. 9.补肺益肾,纳气平喘:蛤蚧、冬虫夏草、核桃仁、补骨脂、紫河车. 十四、 十四、安神药 1.兼能解郁的药物:合欢皮 2.兼能化痰的药物:远志 3.兼能活血的药物:合欢皮、琥珀. 4.兼能敛汗的药物:酸枣仁 5.兼能利尿的药物:琥珀 6.兼能平肝的药物:龙骨、磁石 7.兼能润肠通便的药物:柏子仁 十五、 十五、平肝息风药 1.平肝兼能清肝明目的药物:石决明、珍珠母、刺蒺藜、羚羊角. 2.既能平肝又能息风的药物: 钩藤、天麻、羚羊角. 3.兼能凉血止血的药:代赭石. 4.兼能攻毒散结:全蝎、蜈蚣. 5.兼能通络的药物:天麻、地龙、全蝎、蜈蚣. 6.兼能软坚散结的药物:牡蛎、白僵蚕. 7.兼治头痛的药物:天麻、全蝎、蜈蚣. 十六、 十六、开窍药 1. 兼活血止痛的药物:麝香、苏合香. 2. 兼能化湿的药物:石菖蒲. 3. 兼能清热、解毒的药物:冰片. 4. 兼能催产的药物:麝香. 十七、 十七、补虚药 1.补气药 补气药 (1)补脾肺之气的:人参、西洋参、党参、黄芪、山药. (2)健脾燥湿或化湿的:白术、白扁豆. (3)补心气的:人参、西洋参、炙甘草. (4)补肾气的:人参、西洋参、山药. (5)补中缓急的:甘草、大枣、蜂蜜、饴糖. (6)兼能养阴或生津的:人参、西洋参、山药. 2.补阳药 补阳药 (1)兼祛风湿的: 巴戟天、淫羊藿、仙茅、胡芦巴. (2)兼强筋骨的:鹿茸、巴戟天、仙茅、杜仲、续断. (3)兼安胎的:杜仲、续断、菟丝子. (4)补益肺肾,纳气平喘的:补骨脂、蛤蚧、胡桃仁、冬虫夏草、紫河车. (5)阴阳并补的:菟丝子、沙苑子、紫河车. (6)兼养肝明目的:菟丝子、沙苑子. (7)兼益精血的:鹿茸、紫河车、蛤蚧、肉苁蓉、锁阳. (8)兼润肠通便的:肉苁蓉、锁阳、胡桃仁. (9)兼温脾止泻的:补骨脂、益智仁、菟丝子. 3.补血药 补血药 (1)兼补阴的:熟地、白芍、阿胶. (2)兼润肠通便的:当归、何首乌. (3)兼有活血作用的:当归(鸡血藤). (4)兼有调经作用的:当归、白芍. 4.补阴药 补阴药 (1)偏补心阴的:麦门冬、玉竹、百合、生地黄、阿胶. (2)偏养胃阴的:沙参、麦冬、天冬、石斛、玉竹. (3)偏补肺阴的:沙参、麦冬、百合、天冬、阿胶. (

4)偏补肝阴的:枸杞、白芍、山茱萸、制首乌、熟地黄. (5)偏补肾阴的:熟地黄、制首乌、天冬、龟甲、鳖甲. (6)偏补肺胃之阴的:沙参、麦冬、天冬、玉竹、百合等. (7)偏补肝肾之阴的:山茱萸、枸杞子、墨旱莲、女贞子、龟甲、鳖甲.、补虚药 十八、 十八、收涩药 1.收涩作用广泛的:五味子、乌梅、五倍子. 2.能敛汗,治疗自汗盗汗的:麻黄根、浮小麦. 3.涩肠止泻,治疗久泻久痢的:五味子、乌梅、罂粟壳、肉豆蔻、莲子、芡实. 4.补肾止遗,治疗遗精遗尿的:山茱萸、桑螵蛸、莲子、芡实、海螵蛸等. 5.功能补肾健脾的:莲子、芡实. 6.功能补肾养心的:莲子、五味子. 7.功能敛肺止咳的:五味子、乌梅、罂粟壳、白果. 8.功能收涩止痛的:罂粟壳、海螵蛸. 9.功能固崩止带的:山茱萸、桑螵蛸、海螵蛸、莲子、芡实等. 十九、 十九、涌吐药 二十、攻毒杀虫止痒药 1.只供外用,不可内服的:土荆皮. 2.兼祛痰、截疟的:雄黄. 3.兼补肾助阳的:硫黄、蛇床子. 4.兼能止泻的:白矾、大蒜. 5.主要用于疥癣、湿疹等皮肤病的:硫黄、土荆皮、白矾、蛇床子等; 6.主要用于痈疽疔疮等外科疾患的:雄黄、蜂房、蟾酥、木鳖子等. 二十一、 二十一、拔毒化腐止痒药 1.只供外用,不可内服的:升药、炉甘石. 2.兼祛痰平喘、截疟的: 砒石、铅丹. 3.主治痈疽疮疥等外科疾患的:升药、砒石、铅丹. 4.主要用于五官科的:炉甘石(眼科) 、硼砂.

滑石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篇三:《凉茶的功效与禁忌》

凉茶的功效与禁忌

凉茶是中草药植物性饮料的通称。广东凉茶是凉茶文化的代表。凉茶,是指将药性寒凉和能消解人体内热的中草药煎水做饮料喝,以消除夏季人体内的暑气,或治疗冬日干燥引起的喉咙疼痛等疾患。凉茶对于广东人,可以说是“生命源于水,健康源于凉茶”.除了清热解毒外,凉茶还可去湿生津、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等,还可治目赤头痛、头晕耳鸣、疔疮肿毒和高血压,夏天完全可以当清凉饮料饮用。体质偏寒凉的不宜多饮,孕妇和儿童也不宜喝凉茶。

凉茶是广东、福建、广西地区对煮好的中药的液体部分的通称。与某些针对特点疾病的中药茶,凉茶又一般指具有清热、下火功效的,一般人都可以喝的中药。凉茶并不是茶,而是中草药熬出来的药汤;凉茶也不一定凉,热着喝效果更好,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王老吉凉茶。 按照凉茶的不同功效,凉茶可分为四类

一、清热解毒茶 主要适合内热,火气重的人。代表药材有银花、菊花、山枝子、黄岑等。适饮于春、夏和秋季。

二、解感茶 主要医治外感风热,四时感冒和流感。代表药材有当年“非典”时期卖到天价的板蓝根。饮料型的有“邓老凉茶”等。此茶四季都适饮。

三、清热润燥茶 特别提示,此类凉茶尤其适饮于秋季,对于口干,舌燥,咳嗽都有良好的药用功效。代表药材有沙参玉竹、龙梨叶、冬麦、雪耳等,饮料型的有“邓老凉茶”等。

四、清热化湿茶 其针对湿热气重,口气大,面色黄赤等人饮用。代表药材有银花、菊花、棉茵陈、土伏苓等,饮料型的有“邓老凉茶”等。适饮于夏季。 凉茶做法制作步骤

1.把其它的材料用水泡10-15分钟,洗3-4次,清洗干净

2.把所有材料放入大锅里,注上水,大火烧开转小火煲1个小时即可。 营养功效

1.夏枯草有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的功效。

2.菊花能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平肝阳,解毒。

3.鸡骨草有清热利湿,益胃健脾的功能。

4.金钱草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利湿退黄的功效。

5.蜂蜜,含有丰富的葡萄糖,果糖和多种维生素,能清肺止咳,利咽喉,润肠燥。 茶品特色

1.这个凉茶四季都适合喝,尤其是经常熬夜和对着电脑的人士。

2.每次都会煲一大锅,用瓶子装起来放冰箱可以喝上几天。

(滑石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常见配方

1.润心堂:

夏枯草、金银花、荷叶、桑叶、蜂蜜、甘草。

2.王老吉:(滑石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岗梅、淡竹叶、五指柑、山芝麻、布楂叶、金沙藤、金樱根、木蝴蝶、金钱草、火炭母。

3.板蓝根凉茶:

选用板蓝根、金银花、菊花、夏枯草、山楂、仙草、甘草等优质草本植物为原料,经现代科技工艺萃取其精华。

4.夏桑菊茶:

夏枯草、桑叶、菊花等植物。

5.邓老凉茶:

包括金银花、菊花、蒲公英、霜桑叶等中药。

6.清开灵:

由金银花、黄芩、板蓝根、栀子、水牛角、动物胆酸、珍珠层粉等8味中药组方制成。

7.金银花茶:

主要成份为金银花、山芝麻、菊花。

8.五花茶:

主要成份为金银花、菊花、槐花、葛花、木棉花。

DIY配方

1.陈皮茶:将干橘子皮10克洗净,撕成小块,放入茶杯中,用开水冲入,盖上杯盖焖10分钟左右,然后去渣,放入少量白糖。稍凉后,放入冰箱中冰镇一下更好。常饮此茶,既能消暑又能止咳、化痰、健胃。

2.桑菊茶:将桑叶、白菊花各10克,甘草3克放入锅中稍煮,然后去渣叶,加入少量白糖,桑菊茶制成了。常饮这种桑菊茶,可散热清肺润喉,清肝明目,对风热感冒也有一定疗效。

3.荷叶凉茶:将半张荷叶撕成碎块,与中药滑石、白术各10克,甘草6克,放入水中,共煮20分钟左右,去渣取汁,放入少量白糖搅匀,冷却后饮用,可防暑降温。

4.西瓜皮凉茶:很多人吃完西瓜将皮丢弃很可惜,可将外皮绿色的那一层利用起来,洗净后切成碎块,放入适量的水煮半小时左右,去渣取汁,再加入少量白糖搅拌均匀,去暑利尿解毒的西瓜皮凉茶就做成了。

5.薄荷凉茶:到中药铺买回薄荷叶、甘草,每次各取6克,加水1000克左右,煮沸5分钟后,放入白糖搅匀。常饮此凉茶提神醒脑。

桑叶、菊花各5克,薄荷3克,苦竹叶、白茅根各30克洗净,放入茶壶内,用开水泡10分钟即成。代替茶水随时饮用,辛凉解表,适用于风热感冒 .

凉茶功效

1.溪黄草茶 具有清肝排毒,利湿祛黄的功效。适用于急慢性肝炎、胆囊炎的功效。

2.淡盐凉茶 具有能止渴解热除烦,治头晕恶心的功效。

3.生津润燥茶 具有清热利咽,生津止渴的功效。适用于咽喉肿痛,咽干口燥热症的功效。

4.下火王茶 具有泻火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适用于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心烦目赤,温病发热症的功效。

5、广东凉茶 具有清热解暑,去湿生津的功效。用于四时感冒,发热喉痛,湿热积滞,口干尿黄的功效。

6.苦丁凉茶(冲剂)茶 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的功效。适用于咽干口燥,烦渴目赤,咽喉肿痛,风热感冒,温病发热的功效。

7、无糖夏桑菊 具有治疗风热感冒,目赤头痛,高血压,头晕耳鸣,咽喉肿痛者的功效。

8.降火凉茶 具有清热解毒,止渴生津,利尿通淋的功效。适用于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心烦目赤,温病发热症的功效。

9.果汁红茶 具有既可去火,又很爽口的功效。

10.五花去湿茶 具有清热祛湿,解暑除烦,生津止渴,健胃消滞的功效。

11.桑菊清热茶 具有清肝明目,疏风散热,解疮毒的功效。适用于风热感冒,目赤头痛,

咽喉肿痛,温病发热症的功效。

12.玉叶银花茶 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排毒消肿的功效。适用于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心烦目赤,温病发热症的功效。

13.鲜车前草茶 具有清热利尿,渗湿通淋,明目、祛痰的功效。适用于水肿胀满,热淋涩痛,暑湿泄泻,目赤肿痛,痰热咳嗽的功效。

14.平肝清热茶 具有清肝排毒,凉散风热的功效。适用于肝气郁结,肝脾湿热的功效。

15.苦夏凉茶 具有芳香化湿,清热祛暑的功效。适用于咽干口燥,咽喉肿痛,暑热病症的功效。

16.蛇胆下火王茶 具有泻火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适用于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心烦目赤,温病发热症的功效。

17.湿热清凉茶 具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清肝火的功效。清内热凉茶 具有凉血泻火,清热生津,滋阴润肺的功效。

18.胃热清茶 具、有清热生津,燥湿化痰,下气除满,适用于胃部灼热、不思饮食、口渴唇燥,胃热口臭的功效。

19.鱼腥草茶 具有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功效,其药理作用为抗菌、抗病毒、降压,为消炎解热药,治疗呼吸道、尿道、肠道多种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功效。

(滑石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20.金银花茶 具有有抑菌、抗病毒、抗炎、解热、调节免疫作用的功效。常用于清热解毒,治疗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疡症,亦用于风热感冒,支气管炎病症的功效。

21.感冒茶 具有清热解毒,祛毒利湿,伤风感冒的功效。

22.菊花雪梨茶 具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疏风散热的功效。(滑石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23.清热解毒凉茶 具有疏风清热,排毒消肿的功效。适用于咽喉肿痛,风热感冒,烦渴目赤风热病症的功效。

24.四季凉茶 具有清热解毒,止渴生津,利尿通淋的功效。适用于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心烦目赤,温病发热症的功效。

25.鸡骨草凉茶 具有舒肝清热,祛黄利湿的功效。适用于急慢性肝炎的功效。

26.二十四味凉茶---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生津止渴,祛痰止咳的功效。适用于四季感冒,咽干口燥,咽喉肿痛,温病发热症的功效。

27.苦丁凉茶(袋泡)茶 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的功效。适用于咽干口燥,烦渴目赤,咽喉肿痛,风热感冒,温病发热的功效。

28.鲜茅根凉茶 具有清热生津,解暑除烦,利咽润喉的功效。

29.鲜芦根凉茶 具有清热祛暑,生津止渴的功效。适用于暑热咽干,烦渴目赤,咽喉肿痛的功效。

30.罗汉果五花茶 具有:祛湿化痰,清热润肺的功效。

31.山楂开胃茶 具有健食开胃,消湿化积的功效。

32.西瓜皮凉茶 具有有祛暑利尿解毒之功的功效。

33.薄荷凉茶 具有提神醒脑的功效。

34.香兰凉茶 具有解热祛风,清暑化湿,开胃止呕的功效。

35.陈皮茶 具有常饮此茶,既能消暑又能止咳、化痰、健胃的功效。

36.鲜藕凉茶 具有常饮能去火化淤的功效。

37.橘子茶 具有如果将经过消毒处理的新鲜橘子皮与白糖一同冲喝,还能起到理气消胀、生津润喉、清热止咳的作用的功效。

38.桑菊茶 具有可散热清肺润喉,清肝明目,对风热感冒也有一定疗效的功效。

39.荷叶凉茶 具有可防暑降温的功效。

40.儿童夏桑菊 具有清肝明目,疏风散热,解疮毒的功效。适用于风热感冒,目赤头痛,咽喉肿痛,温病发热症的功效。

41.小儿果味清热茶 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的功效。适用于小儿风热烦躁,口干喑哑,咳嗽痰多热症的功效。

42.小儿果味夜尿茶 具有滋肝肾,补气血的功效。适用于小儿气血不足,夜尿频繁者的功效。

43.小儿果味偏食茶 具有健脾消食的功效。适用于小儿厌食偏食的功效。

44.小儿果味便结茶 具有适用于小儿大便干燥硬结,大便成羊屎状颗粒,可使大便软化,减少大便困难的功效。

45.小儿果味疳积茶 具有健脾开胃,消食化滞的功效。适用于小儿食积、消瘦、不思饮食的功效。

46.小儿果味开胃茶 具有健脾开胃,消食化滞的功效。适用于小儿食积、不思饮食的功效。

滑石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篇四:《川牛膝的功效与作用》

川牛膝的功效与作用:川牛膝为苋科植物川牛膝或头花蒽草的根,川牛膝有活血祛瘀、祛风利湿的功效,川牛膝主治血瘀经闭、难产、胞衣不下,川牛膝别名牛膝、天全牛膝、都牛膝、米心牛膝、家牛膝、肉牛膝、大牛膝、拐牛膝

川牛膝的功效:
川牛膝为苋科植物川牛膝或头花蒽草的根,川牛膝有活血祛瘀、祛风利湿的功效,川牛膝主治血瘀经闭、难产、胞衣不下,川牛膝别名牛膝、天全牛膝、都牛膝、米心牛膝、家牛膝、肉牛膝、大牛膝、拐牛膝、甜牛膝、甜川牛膝、龙牛膝,妇女月经过多,妊娠,梦遗滑精者忌用川牛膝。
药名:川牛膝
功效分类:祛风湿药;渗湿利尿药;通经药;活血药。
科属分类:苋科。
别名:牛膝、天全牛膝、都牛膝、米心牛膝、家牛膝、肉牛膝、大牛膝、拐牛膝、甜牛膝、甜川牛膝、龙牛膝。川牛膝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甘;微苦;性平。
归经:肝;肾经。
功效:活血祛瘀;祛风利湿。
主治:血瘀经闭;难产;胞衣不下;产后瘀血腹痛;热淋;石淋;痛经;风湿腰膝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或入丸、散;或泡酒。
来源:川牛膝为苋科植物川牛膝或头花蒽草的根。
炮制方法:
1、牛膝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除去芦头,
2、酒牛膝 取牛膝段,加入定量黄酒拌匀,稍闷润,待酒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晾凉。川牛膝的功效与作用。牛膝段每100千克,用黄酒10千克。
3、盐牛膝 取牛膝段,加入定量食盐水拌匀,稍闷润,待盐水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炒干,取出晾凉。牛膝段每100千克,用食盐2千克。

川牛膝的作用:
川牛膝食疗作用:川牛膝味甘、微苦,性平;归肝、肾经;宣散降泄,川牛膝具有活血通经,祛风除湿,通利关节,利尿通淋的功效,川牛膝主治血瘀经闭,痛经,难产,胞衣不下,关节痹痛,足痿筋挛,尿血,血淋,跌扑损伤。
1、酒炙后,增强活血祛瘀,通经止痛的作用。如用于血滞经闭的牛膝散(<准绳>),治风湿痹痛,肢体活动不利的牛膝酒(<纲目>),治诸风湿痹的牛膝丸(<杨氏家藏方>)。
2、牛膝生品长于活血祛瘀,引血下行。如用于瘀血阻滞的月经不调,痛经,闭经,产后瘀阻腹痛,常配红花、桃仁、当归等同用,治妇人血风走注,腰脚疼痛的牛膝散(<圣惠方>),治阴虚阳亢,头目眩晕的镇肝息风汤(<参西录>)。
3、盐炙后,能引药入肾,增强补肝肾,强筋骨的作用。如用于治肾虚腰痛,常与杜仲、桑寄生等同用,治月水不利,脐腹作痛的牛膝汤(<不知医必要>),治湿热下注,腰膝关节疼痛。
川牛膝做法指导:
1、血瘀经闭、痛经者,可与当归、川芎、红花等配伍。
2、临床每与桑寄生、威灵仙、独幕剧活行装配伍,以祛风湿、通经络,止疼痛。
3、热淋、血淋,尿血者,可与木通、滑石、瞿麦、蒲黄等配伍,以增强疗效。
4、配当归、赤芍、桃仁、红花等治妇女经闭;
5、配狗脊、寄生、杜仲、威灵仙等治腰膝骨痛;
6、配羌活、桂枝、苍术、秦艽、防风等治风湿关节痛;
7、配当归、曲麦、木通、滑石、冬葵子等治产妇胞衣不下或胎死腹中。

川牛膝用药禁忌:
妇女月经过多,妊娠,梦遗滑精者忌用川牛膝。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yaoleikaoshi/372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