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论论文

| 实践技能 |

【www.guakaob.com--实践技能】

实践论论文篇一
《《实践论》论文之独见》

《实践论》读后感

《实践论》讨论的是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主观主义错误,并以实践观点为基础,以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为中心,论述了革命灵动性。

它论述了实践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决定其他一切活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认识真理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最显著的特点。它说明了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论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批判了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它指出,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是“左”右倾错误的认识论根源。

认识与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的校训“知行合一”同样需要建立在认识的基础上,而实践在认识的整个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首先,认识来源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人们通过自身的感官得知事物的各个表象、各种片面以及事物的外部联系,即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然后,随着社会实践的继续,人们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全体以及事物的内部联系,感性认识达成飞跃,成为理性认识。再而, “认识有待深化,认识的感性阶段有待发展到理性阶段 ”,认识的飞跃,是不能离开实践的。认识的不断深化,无不基于实践这一基础。无产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中国人民对于帝国主义的认识,以及战争的领导者对于战争的认识等等皆是如此。

《实践论》对教条主义的批判。与经验主义者相反,教条主义者只讲理论,不联系实际,一切硬往理论上套。我们学生往往容易如此。学校为我们安排了社会实践和实习活动,是为了要我们多联系实际,少说空话,避免教条主义。同时,实践又有利于加深对理论的认识。我们学习了关于物理的理论,为什么还要做实验呢?就是要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与把握。

同时,我们也理解到实践固然重要,但实践不是一切。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我们通过接受外部信息,通过主动观察,形成了对事物表象的认识,即感性认识,这是不自觉完成的。如果我们掌握了足够的资料,并对其加以整理、归纳和总结,便会得到事物之间本质的联系,即规律。形成了对规律的认识,这才到了理论层面。而理论还需经过实践的检验。正如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一样,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不一定是正确的理论。因此又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被实践证明了是正确的理论,才能推广应用。

事物是在不断发展的。在物质的运动中,矛盾不断推动事物之间的联系发生变化,从而使事物联系的形式——现象更加趋于复杂。经历了实践检验的理论,还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这时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已经发生变化。在不断地检验中,理论也就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从而我们不难发现实践论在世界观上的重要性。而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实践论还有其重大的方法论意义。毛泽东认为,认识开始于实践,认识又有待于深化,从感性认识达到理性认识的阶段,实现质的飞跃。坚持从实际出发,是毛泽东突出的特点。

《实践论》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与时俱进。一切认识都具有其时代局限性。毛泽东同志指出:“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去同那个事物接触外,是没法解决的。不能在封建社会就预先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规律,因为资本主义还未出现,还无这种实践。马克思主义只能是资本主义的产物。马克思不能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就预先具体地认识帝国主义时代的某些特异的规律,因为帝国主义这个资本主义最后阶段还未到来,还无这种实践,只有列宁和斯大林才能担当此项任务。”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老一辈革命家和全国人民一道,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伟大实践。在当时,许多事情无先例可循,一切的实践由于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还处于摸索阶段。就像李光耀指出的,这难免会犯一些错误,如大跃进运动。由于政治路线的偏差,导致了反右扩大化和文化大革命,使本已困难的经济雪上加霜。

随着邓小平理论的提出,解决了这个问题,促进了中国经济的振兴。为什么?因为邓小平理论不是空想的结果,而是经历了先试验后推广这一认识过程的正确的理论,是经历了实践和时间检验的思想的结晶。有目共睹该理论不仅解决了中国经济中的一些难题,使国民生产总值突飞猛进,更重要的,使它将中国带入了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中,为中国经济指明了发展方向。

如毛泽东所述,邓小平仍不能预见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后的一些具体问题,不能预见到在当代日趋复杂的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具体争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遇到的种种具体问题。同时,在经济开始复苏时,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显得更加迫切。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来看,我们就要不断的经历一个“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识才能不断深化,理论才能日趋完善。

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真理的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一步步的深化和提高,这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是我读《实践论》的心得体会。

杨磊

实践论论文篇二
《实践论论文资料》

前言:

《实践论》是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代表著作。写成于1937年 7月。由于中国共产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思想,使中国革命在1931~1934年遭受极大的损失。《实践论》就是作者为着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主观主义错误而写的。这篇著作原是作者在延安抗日军事政治大学讲授哲学时的讲义中的一部分。1951年收入《毛泽东选集》第 1卷。

一.内容概要

1.该著具体地论述了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论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批判了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它指出,人们的认识运动,首先经历由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即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能动的飞跃;经过实践得到的理性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中去,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是更重要的飞跃。对于某一发展阶段内的某一客观过程的认识运动,算是完成了,但是对于过程的推移而言,人的认识运动还没有完成。人类认识发展的全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2.作者在文中论述了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相互关系问题。他指出,在绝对的总的宇宙发展过程中,各个具体过程的发展都是相对的,因而在绝对真理的长河中,人们对于在各个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具体过程的认识只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真理。文中强调,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马克思列宁主意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作者特别强调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历史的“左”的和右的错误思想。文中还论述了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问题,指出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实现下述的任务: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即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以达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3.尽可能多地从不同的侧面观察事物的特性,详细列举事物的外在特性要素。探寻事物内在特性,尽可能多地列举事物的特性的各个要素。即探寻事物特性如何随推演变化的。划分事物的变化阶段、描述每个阶段的事物特性的变化。从一切可以获得文字、影像、交流、思考中提取事物的特性,逐一记录。提取过程中,保持客观态度,忽略原作者所有带有推断性、结论性或感性化的描述。 描述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是如何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的。 描述事物与周边相关的联系:是如何区别与联系的,整体与局部是如何互动的。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循环反复,不断加深对事物的认识,摸索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对事物的发展做出合理预测。实践论的提出根本

意图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指导人们依据对客观事物的深入认识来改造世界。

二.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1.理论价值

毛泽东的《实践论》首次发表于1937年7月,时值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结束、抗日战争开始,可以说,《实践论》是中国革命历史经验科学总结的理论结晶。毛泽东《实践论》的写作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客观的历史必然性的:一方面,从世界历史的根本性转变来说,十月革命开创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不仅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事业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现实的道路,而且也使得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革命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成为实践中的迫切问题;另一方面从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来看,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社会,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和旧中国社会内部的矛盾相互交织,矛盾的尖锐性、复杂性世所罕见,社会革命的发展异常艰巨和曲折,经历了变技术、变政体、变政治和变科学文化等多次变革,直到十月革命的爆发,给中国送来马克思主义,中国革命的面貌才焕然一新。中国革命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革命,也不同于俄国革命,它的主要任务不是反对一般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而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正如列宁对东方共产党人所说:“你们面临着全世界共产党人所没有遇到过的任务,就是你们必须以共产主义的一般理论和实践为依据,适应欧洲各国所没有的特殊条件,善于把这种理论和实践运用于主要群众是农民、需要解决的斗争任务不是反对资本而是反对中世纪残余这样的条件。”[1]79这是一个困难而特殊但又特别崇高的任务,这些任务的解决,无论在哪一部共产主义的书本里都找不到,必须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科学地解决这一历史任务。《实践论》正是适应这种时代需要的理论产物。

2.现实意义

《实践论》的意义不仅在于从理论上高度重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运动,坚持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知与行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且在于它也是坚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它昭示我们:要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具体地、历史地结合起来,既要反对理论脱离实际、使马克思主义教条主义化的倾向,也要反对实践脱离理论、使马克思主义虚化、边缘化的倾向。唯有使马克思主义面向现实生活,大胆探索和解答时代所提出的崭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才能使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始终成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的思想武器,并且成为引领实践和时代发展的精神力量

实践论论文篇三
《实践论论文》

毛泽东“实践论”的中国性格李维武 1949年生,哲学博士,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武汉,430072[摘 要]毛泽东的“实践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产物,既有与作为外来哲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密切联系的一面,更有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由外来哲学转化为中国哲学的一面。这两个方面,是与自19世纪末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相联系的:一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越出西欧演变为世界性哲学,把自己的批判精神和实践精神带给了非西方民族,唤起了东方前近代民族的觉醒;另一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又在这一过程中与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革命实践相结合,融入到不同民族国家的思想世界之中。研究毛泽东“实践论”的中国性格,不能用其一面去遮蔽另一面,应当对这两个方面作历史的辩证的把握。[关键词]毛泽东/实践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早在1921年初,毛泽东就明确地认同唯物史观,主张“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① 从而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信奉者。但他成为20世纪中国最有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则在于他在20世纪30年代创立了“实践论”。《实践论》是毛泽东在20世纪30年代所写的最为重要的哲学篇章,是毛泽东哲学思想最核心的文本,与之相关联的《矛盾论》则是从方法论上进一步对《实践论》的展开。以《实践论》为标志、为核心所展开的毛泽东哲学思想,可以称之为“实践论”。“实践论”的创立,标志着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已经成功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哲学资源和革命实践密切地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了极其鲜明的中国性格。然而,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毛泽东的《实践论》及“实践论”却受到了先是来自国外然后是来自国内的贬抑,被说成是沿用了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框架,打上了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鲜明印记。如近年来有研究者认为:“这种俄式‘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影响了第一代中国革命者,也影响了当时中国的知识界和教育界。喜爱哲学的中国革命领袖毛泽东在思想上尤其深受这种‘原理’文化的影响。……毛泽东的《辩证法唯物论提纲》虽然有独创性,但也打上了苏联哲学教科书的烙印。”为了强调毛泽东哲学思想的“苏联哲学教科书的烙印”,该研究者甚至曲解历史,作如是说:“在20世纪20、30年代,毛泽东在延安较为系统地研究了苏联学者撰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书籍。他仔细研读过西洛科夫等人编写的《辩证法唯物论教程》、米丁主编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上册)等教科书,亦认真研读过斯大

林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毛泽东在研读这些书籍时都作了详细的批注,并在此基础上写成了包括哲学名著《实践论》、《矛盾论》在内的《辩证法唯物论提纲》。”② 毛泽东的《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成稿于1937年,斯大林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发表于1938年,前者显然不可能以后者为“基础”。但现在为了论证毛泽东哲学思想的“苏联哲学教科书的烙印”,就连这基本的历史事实也不顾了。这样一来,毛泽东的“实践论”在何种程度上体现着中国性格,确实成了一个需要认真辨析的问题。在这里,我们力图对毛泽东的“实践论”的中国性格作出更深入的发掘和分析,以说明毛泽东的“实践论”固然吸取了当时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成果,但决不能简单地视为“深受这种‘原理’文化的影响”的产物,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要成果。至于包括《实践论》、《矛盾论》在内的《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成稿于1937年这一史实,龚育之有一篇题为《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关于〈实践论〉的写作、流传和发表》的短文,对此作过有说服力的考论,已不应再是一个问题。③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兴奋点的转移毛泽东的“实践论”之所以被某些研究者视为深受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影响的产物,一个很明显的理由,在于毛泽东的包括《实践论》与《矛盾论》在内的《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与当时的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在结构与内容上具有一致性,甚至它们的一些章节亦有相同或相似之处。但如果仔细研读毛泽东的《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就会发现这个提纲固然与当时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有着鲜明的联系,但也与当时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有着鲜明的不同。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在于:在毛泽东这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兴奋点已经实现了转移,由本体论而移至了认识论。在毛泽东看来,世界的物质性,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当然是十分重要的,但对于世界的物质性,人们在自己的实践中并不难证明和了解。他在这个提纲中说:“经过了万里长征的红军,不怀疑经过地区连同长江大河、雪山草地以及和他作战的敌军等等的客观存在,也不怀疑红军自己的客观存在;中国人不怀疑侵略中国的日本帝国主义同中国人自己的客观存在;抗日军政大学的学生也不怀疑这个大学和学生自己的客观存在。”④ 因此,他认为,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关键,不在于证明世界的物质性,而在于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化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以应对中国

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为了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化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毛泽东在《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中,十分重视列宁所说的辩证法、认识论、逻辑学(当时译为论理学)相统一的思想,从理论上加以了强调和凸显,使之成为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关键性和总体性的思想。他说:“唯物辩证法是惟一科学的认识论,也是惟一科学的论理学。唯物辩证法研究吾人对外界认识的发生及发展,研究由不知到知、由不完全的知到更完全的知的转移,研究自然及社会的发展法则在人类头脑中日益深刻和日益增多的反映,这就是唯物辩证法与认识论的一致。唯物辩证法研究客观世界最一般的发展法则,研究客观世界最发展的姿态在思维中的反映形态,这就是唯物辩证法研究现实事物的各过程及各现象的发生发展消灭及相互转化的法则,同时又研究反映客观世界发展法则的人类思维的形态,这就是唯物辩证法与论理学的一致。”⑤ 由此,毛泽东得出了结论:“辩证法唯物论是无产阶级的宇宙观,同时又是无产阶级认识周围世界的方法和革命行动的方法;它是宇宙观和方法论的一致体。”⑥ 在这个基础上,毛泽东进而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相统一的根据。他说:“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是认识的方法,是论理的方法,然而它就是世界观。世界本来是发展的物质世界,这是世界观;拿了这样的世界观转过来去看世界,去研究世界上的问题,去指导革命,去做工作,去从事生产,去指挥作战,去议论人家长短,这就是方法论,此外并没有别的什么单独的方法论。所以在马克思主义者手里,世界观同方法论是一个东西,辩证法、认识论、论理学,也是一个东西。”⑦ 在这里,毛泽东更看重的、更强调的,无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方法论的意义,并且认为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有其生命力,才能真正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力量。毛泽东的这段论述,也充满着中国味,体现着他本人的风格,可以说代表着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作的一种中国化理解。因此,在《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中,毛泽东尽管讲世界的物质性,讲唯物论与唯心论的两军对战,但他的兴奋点、着重点却不在于本体论,而实在于认识论和方法论。在他看来,只有从认识论、方法论意义上来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得其精神、得其要领,才算真正懂得了、学会了、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这样,在这一提纲中,毛泽东着重阐发的是《实践论》和《矛盾论》两部分,这两部分后来成

为最能代表他的哲学创造的名篇。在这两部分中,他把实践的社会功能与认识功能、把认识论与辩证法结合在一起,考察人的认识活动,深刻地说明了人如何认识外部世界的问题,形成了“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思想路线,其间充满了对人的主体性的弘扬和对机械唯物论、教条主义的批判,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化为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因此,毛泽东的“实践论”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所作的一次重大的转向,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由本体论转化为认识论、方法论,突出了作为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这种转向的意义,除了从理论上改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和论述的兴奋点外,更在于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变成了思考、解决中国问题的思维方式,并能为广大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所掌握。到了晚年,毛泽东更把这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推向了极端,明确地提出了“哲学就是认识论”的命题。他在1964年一次关于哲学问题的谈话中说:“人对事物的认识,总要经过多少次反复,要有一个积累的过程。要积累大量的感性材料,才会引起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关于从实践到感性认识,再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的道理,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没有讲清楚,列宁也没有讲清楚。列宁写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只讲清楚了唯物论,没有完全讲清楚认识论。……这个道理中国的古人也没有讲清楚。老子、庄子没有讲清楚,墨子讲了认识论方面的问题,但也没有讲清楚。张载、李卓吾、王船山、谭嗣同都没有讲清楚。什么叫哲学?哲学就是认识论。”⑧ 在毛泽东看来,把哲学理解为认识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化为认识论和方法论,是他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哲学的一个创见。正是这样,在这次谈话前后,毛泽东反复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他说:“我们的干部中,自以为是的很不少。其原因之一,是不懂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因此,不厌其烦地宣传这种认识论,是非常必要的。”“为了做好我们的工作,各级党委应当大大提倡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使之群众化,为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所掌握,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⑨ 由此可见,只有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兴奋点的转移来看毛泽东的《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才能真正了解毛泽东的“实践论”独创性之所在,才能真正揭示和把握其中的中国性格。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历史走向的体现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对马克思主义哲

学所作的由本体论向认识论、方法论的转向,固然是他本人的独立思考所得,体现了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个性化理解,但如果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来看,即可发现这一转向实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走向,是这一历史走向的合乎逻辑的思想成果。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大规模传播,是以1919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为其起点的。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在首先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李大钊、陈独秀、李达那里,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同于唯物史观。李大钊与陈独秀对唯物史观的理解并非完全一致,但总的来说,他们都是从科学意义上来看待唯物史观,认为唯物史观是具有实证性的历史哲学(李的看法)或社会科学(陈的看法),是认识和改造中国的最正确的科学方法,而不包括形而上学的内容。在1923—1924年科学与玄学论战中,陈独秀作为唯物史观派的领袖明确指出:唯物史观是一种属于社会科学、当然也是属于科学的哲学,而“不是指本体论宇宙论的玄学,即所谓形而上的哲学”。⑩ 20世纪20年代中期,瞿秋白开始在中国传播辩证唯物主义,首先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根本的任务在于“求宇宙根底”,(11) 认为“我”与“非我”、“意识”与“实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中的根本问题”,(12) 力主从宇宙观意义上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研究宇宙观的形式率先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研究。瞿秋白使中国人第一次了解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只包括唯物史观的内容,这是他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大贡献。但瞿秋白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带有强烈的自然本体论倾向和科学化、实证化特征,主张用现代自然科学成果去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提出:“归根到底,‘存在’的根本,始终是电子组成的物质”。(13) 这实际上抹杀了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忽视了人的活动、实践的意义,简单地把哲学本体论问题看作是一个实证自然科学可以证明的问题,因而并不能真正深入说明哲学本体论问题。至20世纪30年代,李达、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作了深入的探讨,凸显了“实践”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意义和位置。艾思奇在《大众哲学》一书中,把唯物辩证法划分为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三个部分。在这三部分中,本体论是最根本的;同时本体论又与认识论、方法论相联系。他强调,唯物辩证法与以往的唯物主义之根本不同,在于看重实践对认识、理论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辩证法唯物论的理论之核心”,“而别的哲学者所最

实践论论文篇四
《马基论文-实践论》

《实践论》读后感

1012092129 王林

一九三七年,党内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现象,妨害着革命的发展。在这种形势下,毛泽东发表《实践论》,以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为基本线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主要内容,本质特征和重要意义,坚持和发展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毛泽东在《实践论》中阐述了四个基本问题: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从实践认识的过程,又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批判“唯理论”和“经验论;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关系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总结了,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实践是寻求真知的唯一途径 ,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标准。”

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物质生产过程中,阶级斗争过程中,科学实验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中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内在实质,“认识——实践——再认识”是《实践论》的实践路线法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这是正确的实践观。“自觉投身社会实践中去”,相信这也是对于我们年轻人的一个要求,同时也是我们进步的一个最好手段.所以,在实践中进步,从现在开始。

仅仅依靠一时一地的、个别的、局部的具体实践,来完全否定或肯定某种认识,那是不充分的;仅仅依靠具体实践所得出的具体结论,而不给予理性地抽象、概括和总结,却来完全否定或肯定某种认识,同样是不充分的。 具体实践只能用以证明具体结论,基本实践只能用以证明基本结论,普遍实践则可用以证明普遍结论;而唯有借助于人类的理性思维能力(能动),把人类的全部实践从局部上升到基本、从基本上升到普遍、进而抽象地形成人类的普遍实践(绝对实践),才能足够地证明客观事物的真理。

预防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是十分必要的。这篇文章,对当时中国革命的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它批判了当时革命中存在的两种不良倾向,其一是经验主义,其二是教条主义。 实践要注意总结 ,总结的过程是一个认识飞跃的过程。要善于在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中学习,在再认识的环节上下功夫。不论是学习还是总结,都要找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在结合中升华,在结合中创新,在结合中发展。为此,要把调查与研究结合,既弄清情况,又理出头绪;把经验与教训结合,成功的经验固然重要,但失败的教训更可贵,从教训中学习往往使人更聪明;把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既要有丰富的材料,又要找出本质;把集中起来与坚持下去结合,既要善于集中正确的意见形成科学的决策,又要持之以恒的抓好落

实。这样,经常不断地升华,使零碎的变成系统的,朴素的上升为理性的,又回到实践中运用,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发展。

对于这样一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可能我们的理解还太多肤浅,但至少我们认识到了这篇文章的意义,在今后的日子里必定会常常拿来翻阅,也一定会常读常新,思想必定趋于成熟。实践论的光芒,永远普照。

实践论论文篇五
《毛泽东《实践论》读后感论文作业》

“知行合一”——读毛泽东《实践论》

摘要: 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这就是真理的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的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关键词: 毛泽东 实践论 认识源于实践 世界观

正文:

《实践论》是毛泽东哲学代表著作,是一篇讨论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的文章。写于1937年7月 。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主观主义错误,并以实践观点为基础,以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为中心,系统地论述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里面蕴藏的理性的真实的哲学光芒,一直指引着我们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

通读全文,通篇都在讲述这个道理:“实践是寻求真知的唯一途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标准”、“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认识事物与在现实中运用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更应当实践“行”,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中央民族大学的校训为“美美与共,知行合一”,我认为这是鼓励民大学生们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更要把科学知识用到实践中,把知识变成财富。毛泽东的《实践论》中也指出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真理是通过实践发现的,而真理又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这是符合唯物论中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关系的,认识源于实践,认识可以指导实践,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

“认识源于实践”,认识即“知”,“知”源于“行”。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实践论》具体地论述了实践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决定其他一切活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认识外界的真理性的标准;实践还是认识的目的,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最显著的特点。该著作说明了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论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批判了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它还深刻地指出,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是“左”右倾错误的认识论根源。

一队科研人员要到某雪山顶上探险。一位专家指出,高山顶上酷寒,煤气孔容易被冻住,需多带几根钢针以防不测。但是负责装备的是个老队员,他仅凭经验认为,一根钢针就足够了,因而没有听从专家的劝告。结果这群人全部被冻死在山顶,就因为那根钢针不小心弄断了,煤气孔堵塞,无法取暖。这个例子能够

极好的说明,经验是要得的,但经验主义是万万要不得的。认识与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讲知行一致同样需要建立在认识的基础上,而实践在认识的整个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认识有待于深化,认识的感性阶段有待于发展到理性阶段 ”,认识的飞跃,是绝对不能离开实践的。认识的不断深化,无不基于实践这一基础。无产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中国人民对于帝国主义的认识,以及战争的领导者对于战争的认识等等皆是如此。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全国人民一道,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伟大实践(实践已经证明,苏联的经济模式不适合中国国情,并且它自身也存在重大缺陷),一切的实践由于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还处于摸索阶段。1958年的人民公社和大跃进运动,由于政治路线的偏差,导致了反右扩大化和文化大革命等浩劫,致使本已困难的经济雪上加霜。1980年邓小平理论的提出,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促进了中国经济的振兴。邓小平理论不是空想的结果,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经历了实践和时间检验的思想结晶。有目共睹,邓小平理论不仅解决了中国经济中的一些沉疴痼疾,使国民生产总值突飞猛进,将中国带入了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为中国经济指明了永恒的发展方向。虽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遇到了种种问题,经济复苏的同时,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显得更加迫切。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他指出,中国共产党应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做到“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而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更将“三个代表”写进了党章,从而更好的指导了我们的实践。 我认为,“三个代表”思想中最本质的内涵在于与时俱进。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来看,我们就要不断的经历一个“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在这个不断进行的过程中,认识才能不断深化,理论才能日趋完善。

有人说毛泽东的《实践论》文题虽为“实践论”,但其论述的过程却始终不离开认识。确实如此。毛泽东在“哲学就是认识论”(1964年)就说过,“通过不断阐述认识与实践的联系,从而更能深刻地表达实践、解释实践。关于从实践到感性认识,再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的道理,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没有讲清楚。列宁也没有讲清楚。列宁写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只讲清楚了唯物论,没有完全讲清楚认识论。”在整个《实践论》中,毛泽东都没有脱离认识而独写实践。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实践论在世界观上的重要性。而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所以,实践论还有其重大的方法论意义。在毛泽东看来,认识开始于实践,认识又有待于深化,从感性认识达到理性认识的阶段。实现质的飞跃。坚持从实际出发,是毛泽东极为突出的特点。其实我们不难发现,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所阐述的观点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完全统一的。

参考文献:

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0年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事物是在不断发展的,因为运动是事物的存在方式。在物质的运动中,矛盾不断推动事物之间的联系发生变化,从而使事物联系的形式——现象更加趋于复杂。经历了实践检验的理论,还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这时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已经发生变化。在不断地检验中,理论也就不断地完善和发展。比如力学的相对性原理,在牛顿的经典力学中它可以找到足够的支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却出现了与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矛盾,于是产生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相对性原理又一次被证明是正确的。

实践论论文篇六
《毛泽东《实践论》读后感论文作业全》

标题: 关于《实践论》得读后感论文

摘要: 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这就是真理的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的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关键词: 毛泽东 实践论 理论 世界观

正文:

在马哲原理课上,曾多次听老师

提到毛泽东的《实践论》,便找来读

了一下,仔细思考后,觉得受益颇深。我觉得它有重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

《实践论》是毛泽东哲学代表著

作。是一篇讨论的是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的文章。写于1937年7月 。作者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揭露党

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主观主义错误,并以实践观点为基础,以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为中心,系统地论述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它具体地论述了实践及其在认

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决定其他一切活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认识外界的真理性的标准;实践还是认识的目的,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

世界;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最显著的特点。该著作说明了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发展的辩证

过程,论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批判了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它还深刻地指出,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是“左”右倾错误的认识论根源。人类认识发

展的全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

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实践论》这篇文章的重大理论

意义,不仅在于它革新了我们的世界观,更在于它对中国革命的巨大推动作用。它批判了两种不良倾向,其一是经验主义,其二是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有什么害处呢?不妨举一例说

明。一队科研人员要到某雪山顶上探险。一位专家指出,高山顶上酷寒,煤气孔容易被冻住,需多带几根钢针以防不测。但是负责装备的是个老队

员,他仅凭经验认为,一根钢针就足够了,因而没有听从专家的劝告。结果这群人全部被冻死在山顶,就因为那根钢针不小心弄断了,煤气孔堵

塞,无法取暖。这个例子能够极好的说明,经验是要得的,但经验主义是万万要不得的。

认识与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

我们讲知行一致同样需要建立在认

识的基础上,而实践在认识的整个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首先,认识来源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人们通过自身的感官得出事物的各个表

象、各种片面以及事物的外部联系,即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然后,随着社

实践论论文篇七
《读实践论有感 论文》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一至理名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对我们进一步理解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近读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感悟很深。一、没有"不入",岂有"焉得"。相对于认识和实践,"入"就是实践,"虎子"就是认识,并最终演绎成真理。毛主席凭借着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深刻的揭示了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毛泽东的《实践论》,是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去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它的重点是揭露轻视实践的教条主义这种主观主义。文章以认识和实践即"知"与"行"的辩证关系为中心全面系统地阐述和发挥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

首先,阐明了实践的基本形式,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以及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活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学和艺术活动,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人所参加的。"即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物质生产过程中,阶级斗争过程中,科学实验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这充分的表明了,认识对社会实践有着依赖性的关系。"所以"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排斥一切否认实践重要性、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理论。"并且,无论从认识的源泉,认识发展的动力,还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来看,都离不开人的实践活动。总之,"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接着,文章阐述了认识的发展过程,指出认识过程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和由理论到实践两次飞跃。实现两次飞跃之后,认识运动是"既完成了,又没有完成",毛主席曾说过:“如果以为理性认识可以不从感性认识得来,他就是一个唯心论者。理性的东西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否则理性的东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只是主观自生的靠不住的东西了。”认识的飞跃,是绝对不能离开实践的。认识的目的不是认识本身,而是用于实践、改造世界。因为认识的发展过程是无限的,是阶段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此外,文章阐述了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强调绝对真理是有的,但它存在于相对真理之中,离开相对真理的绝对真理是不存在的。"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并着重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毛主席在文章中说过:“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这是任何人实际上走着的认识路程,不过有些人故意歪曲地说些反对的话罢了。世上最可笑的是那些“知识里手”⑷,有了道听途说的一知半解,便自封为“天下第一”,适足见其不自量而已。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人类认识的历史告诉我们,许多理论的真理性是不完全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了它们的不完全性。许多理论是错误的,经过实践的检验而纠正其错误。

文章还提出了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任务,指出:"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实现下述的任务;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文章最后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高度概括,指出:"通知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实践论》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事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需要我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不急不躁、由表及里、全面观察、由感性到理性、了解事物的演进变化、分清事物彼此间的区别联系、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循环往复、不断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在对任何事情没有做出深入了解、分析的前提下,都不要急于作出任何结论。

正如“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组织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我们要积极提升自我,积极了解各方面知识与经验及至把工作的情况和环境给以详细分析,这样当机会来临时,我们才能把握机会,创造成功。

实践论论文篇八
《毛泽东《实践论》读后感论文》

关于《实践论》的读后感

摘要: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且经过生产活动,也在各种不同程度上逐渐地认识了人和人的一定的相互关系。一切这些知识,离开生产活动是不能得到的。在没有阶级的社会中,每个人以社会一员的资格,同其他社会成员协力,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在各种阶级的社会中,各阶级的社会成员,则又以各种不同的方式,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这是人的认识发展的基本来源。

关键词:毛泽东 实践论 辩证 世界观

《实践论》是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代表著作。写成于1937年 7月。由于中国共产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思想,使中国革命在1931~1934年遭受极大的损失。《实践论》就是作者为着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主观主义错误而写的。这篇著作原是作者在延安抗日军事政治大学讲授哲学时的讲义中的一部分。粗略的阅读了一下,知道《实践论》是一篇讨论的是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的文章。《实践论》是毛泽东哲学代表著作。是一篇讨论的是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的文章。写于1937年7月 。作者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主观主义错误,并以实践观点为基础,以认识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为中心,系统地论述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通过对《实践论的学习》不由得使我自然的就想起了我们机械专业在本学期进行的金工实习。那次的实习虽然短暂,可是意义重大,对我们的启发也是很大的。在实习过程中,我们深刻的体会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的深刻含义!等到实习开始,我们突然手无足措,不知道该如何动手操作,该按怎样的步骤进行„„甚至经常把一些重要的知识抛在脑后,在实习过程中不得不翻课本。通过那次实习,我们知道了平时一定要牢牢巩固所学知识,并在平

时多参加实践深化了解所学课程内容。我想这就是所谓《实践论》要教给我们这些学生的一个具体指导吧。

实践出真知,理论指导实践,这个是我们所熟知的,伟人毛泽东就曾提出《实践论》。它具体地论述了实践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决定其他一切活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认识外界的真理性的标准;实践还是认识的目的,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两个最显著的特点。该著作说明了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论述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批判了唯理论和经验论的错误。它还深刻地指出,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是“左”右倾错误的认识论根源。人类认识发展的全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实践论》这篇文章的重大理论意义,它对中国革命巨大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它批判了两种不良倾向,其一是经验主义,其二是教条主义。《实践论》对教条主义的批判。与经验主义者相反,教条主义者只讲理论,不联系实际,一切硬往理论上套。我们学生往往容易如此。学校为我们安排了社会实践和实习活动,就是为了要我们多联系实际,少说空话,避免教条主义。同时,实践又有利于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其次,认识与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讲知行一致同样需要建立在认识的基础上,而实践在认识的整个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首先,认识来源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人们通过自身的感官得出事物的各个表象、各种片面以及事物的外部联系,即对事物的感性认识。然后,随着社会实践的继续,人们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全体以及事物的内部联系,感性认识达成飞跃,成为理性认识。再而,“认识有待于深化,认识的感性阶段有待于发展到理性阶段 ”,认识的飞跃,是绝对不能离开实践的。认识的不断深化,无不基于实践这一基础。无产阶级对于资本主义的认识,中国人民对于帝国主义的认识,以及战争的领导者对于战争的认识等等皆是如此。

同时,我们也可以理解到,实践固然重要,但实践不是一切。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我们通过接受外部信息,通过主动观察,形成了对事物表象的认识,

即感性认识,这是不自觉完成的。如果我们掌握了足够的资料,并对其加以整理、归纳和总结,便会得到事物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即规律。形成了对规律的认识,这才到了理论层面。而理论还需经过实践的检验。正如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一样,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不一定是正确的理论。

但是,事物是在不断发展的,因为运动是事物的存在方式。在物质的运动中,矛盾不断推动事物之间的联系发生变化,从而使事物联系的形式——现象更加趋于复杂。经历了实践检验的理论,还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这时实践的主体和客体已经发生变化。在不断地检验中,理论也就不断地完善和发展。比如力学的相对性原理,在牛顿的经典力学中它可以找到足够的支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却出现了与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矛盾,于是产生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相对性原理又一次被证明是正确的。

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组成了真理的发展过程。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这就是我读毛泽东同志《实践论》所总结出来的干点,也是我所领悟到《实践论》的精华内容。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实践论在世界观上的重要性。而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所以,实践论还有其重大的方法论意义。在毛泽东看来,认识开始于实践,认识又有待于深化,从感性认识达到理性认识的阶段。实现质的飞跃。坚持从实际出发,是毛泽东极为突出的特点。其实我们不难发现,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所阐述的观点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完全统一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开始了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伟大实践。但在当时,许多人对社会主义认识并不清楚,许多事情无先例可循。所有的共产主义者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实践已经证明,苏联的经济模式不适合中国国情,并且它自身也存在重大缺陷),一切的实践由于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还处于摸索阶段。就像李光耀指出的,这难免犯一些错误,比如1958年的人民公社和大跃进运动。并且由于政治路线的偏差,导致了反右扩大化和文化大革命等浩劫,从而使本已困难的经济雪上加霜。这是一个极大的损失。众所周知,东南亚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就是在这段时间完成经济腾飞的。这使的国家又一次的与快速崛起失之交臂,中华民族的崛起之路本就困难重重,我们更应该小心谨慎,抓住每一个机遇。

通过对《实践论》的学习,使我加深了对实践的认识,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与实践紧密的联系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亲身实践,对事情的认识才会更加深入,如果对一件事情只停留在表面认识,而不深入探索,那就无法全面准确的看清楚事情的真相。“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需要注意的是,《实践论》文题虽为“实践论”,但其论述的过程却始终不离开认识。通过不断阐述认识与实践的联系,从而更能深刻地表达实践、解释实践。 通过阐述认识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人的认识究竟怎样从实践产生,而又服务于实践。

毛泽东《实践论》的发表距今有70年的历史。尽管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哲学产物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开拓典范其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在今天仍然熠熠生辉。 在工作中我们要按照实践论的方法有效地推动工作。一要应用认知促进实践。就是要善于学习前人的认知理论和运用他人的成功经验来改造客观世界提高实践的针对性和准确性就是要善于学习一切知识和理论为实践做好认知储备。二要结合实际应用理论。就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生搬硬套理论陷入教条主义错误和不相信理论的指导作用只凭经验做事陷入经验主义错误。反对不学习理论不相信理论做事凭经验碰运气。三要总结实践提升认知。就是要在一项工作完成之后及时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拓展认知的广度和提升认知的高度不断完善认知做到知行统一为下一次的实践奠定更为完善的理论基础。反对一切只实践不总结完善和提升认知的行为。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时期伟大的时代伟大的事业需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青年一代。培养这样的人才一方面需要重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为其将来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更要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环节通过社会活动使大学生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实现知识和行动的有机统一。社会实践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 我们从小到大的学习生涯都是在学校里面跟老师学习各种理论知识和书面的社会道理。这从一方面局限了我们学习的范围。目前我们正处于校园和社会相交的阶段心态和社会经历都不成熟。社会也是是一个大学里面

有很多我们没有学到的东西。所以社会实践学习是我们有必要经历的一个过程。我们需要通过自身的积累来了解实现专业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现今社会人才市场竞争激烈通过实践分清市场的需要提前发现问题找到不足多方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努力适应社会发展。从自身的实践去了解我们即将要融入的社会是一个很深刻也很有效的方式。。在哪里我们可以打开新的视野开拓另一个知识面努力锻炼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做到自强自立。在社会实践中磨炼自己, 真正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实际工作和适应能力为我们进去社会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争取早日依靠自己的力量创造更好的生活。 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大学生人才占据有一定比重而目前的人才市场机制与竞争规则并不健全使得部分学生对于未来束手无策。从而在一部分人心中产生了对社会不同程度的偏激看法 由于这些过激的认识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单靠外在的引导是难以奏效的而社会实践 把我们从被动参与变为主动这样自身的经历所积累的印像则更深刻因自身的阅历则可以容易的改变偏激不良的想法积极向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过毛主席的《实践论》我懂得了 我们应该逐步了解社会开阔视野增长才干并在实践活动中认清自己的位置发现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在无形中能使我们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自身努力学习知识并将之与社会相结合的信心和毅力。对于即将走上社会的大学生们更应该提早走进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磨练品格、增长才干、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舞台。

参考文献:

毛泽东《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5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2010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6

实践论论文篇九
《试论《实践论》对当代知识青年的几点启示》

实践论论文篇十
《实践论与矛盾论论文》

从实践论和矛盾论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发展是硬道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30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也将这一句句响亮的口号奉为“真理”,中国人在这些“真理”的指引下下靠着勤劳的双手和富饶的土地建设起自己的国家。30年的改革成果我们有目共睹,30年的经济腾飞我们无比自豪,30年的伟大成就我们欢欣鼓舞。可是,30年过后,富饶的土地变成了贫瘠的沙漠,清澈的河流变成了浑浊的泥浆,蔚蓝的天空变成了灰白的背景„„

环顾全球,如今的发达国家在发展的初期,同样肆意地破坏着自己的环境,用高污染的代价换取经济的高增长,直到后来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日本木糠油事件”等一系列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以后,才开始整治曾经被污染的环境。回首30年,我们也似乎正在重复着发达国家们的老路:先污染,后治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似乎从来都是一对矛盾的双方。而在经济不断发展后,这种矛盾便更将凸显。

而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它不但存在于每一个事物之中,而且贯穿事物发展的整个过程。从时间的角度来看,从事物的开始到结束,每一个阶段都存在着矛盾;从空间的角度来看,客观世界任何事物都存在着矛盾。所以,矛盾充满了整个时空。正是矛盾的存在,所以事物存在;正是矛盾的存在,所以事物发展。由于人认识能力的原因,往往存在的矛盾未能及时地被发现,只有其被激化后呈现出来才被意识到。但是,矛盾并不因为没有被发现而不存在。

由此可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是长久存在的,环境的破坏曾经贯穿着以往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但当经济发展不断深入后,这种矛盾被激化,从而以一次又一次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被我们发现,被我们重视。

但是,如今激化后所呈现出来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并不能说明我们曾经极度重视经济发展的认识的错误。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三十年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已经证实了曾经引导我们发展的这一套理论是正确的,有效的。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任何真理都有其相对性,任何理论也都不能离开其时代的背景。三十年前,我们党根据中国贫穷落后的现实提出,发展并完善了邓小平理论。三十年后,一系列问题的显现和激化并不能说明理论的错误,而恰恰说明理论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因而,随后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真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并与其共同构成了现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那么,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真的是不可调和的吗?如果是的,那么这似乎将成为一条真理。但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某些城市的例子,我们看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机的统一并相互促进。

山东日照就是最好的例子。

山东日照是一座甚至连中国人都不甚熟悉的经济欠发达小城,最近数月接待的外国记者,却可能超过了它所有的历史之和。因为全市超过50万台无声运转的太阳能热水器,日照被世界偶然发现,并一跃成为耀眼全球的环保明星。包括BBC、《华盛顿邮报》在内的世界级媒体罕有地倾注嘉许,它们称其为“绿色能源典范”。

大约三年前,太阳能成为这个城市最外在的视觉标签,密密匝匝的集热管把几乎每一栋新建建筑装点成被银光包裹的庞然大物。超过50万台的太阳能热水器无声地运转于日照上空,服务于超过130万名市民。当地政府宣称城区太阳能热水器的普及率已达99%,并且坚信全城覆盖已指日可待。这让整个城市前所未有地充满自豪。

那么,是什么让日照有意愿且有能力去完成这样一个覆盖全市的太阳能热水器的工程呢? 1989年,日照始升级为地级市,彼时还只是一个由分散的农村拼合成的内陆小县城。经济基础的先天不足和区位的偏居一隅带来挥之不去落寞感——江苏的连云港和山东的青岛两大重镇将其夹击成一个缺乏吸引力的经济洼地,而赖以生存的日照港,也因早期煤价过低而发展不顺难以惠及城市。

在山东的经济成绩表上,常年位于倒数第二的记录让日照颜面失色。这里工业基础薄弱,商业落后,而人们安于现状。直到2001年,一位有着留洋经历的大学副校长——李兆前

成为市长。这个当年年仅39岁并拥有博士学位的新型官员,对于生态和环境情有独钟,这可能源于他自己曾经的学术经历。李上任不久,即出台了180页的《日照生态市建设规划》,提出走绿色城市之路。“这是惟一的出路。”原日照市建委主任董淑波说,“日照手里已没有其他牌了。”

也许很出乎意料,也许很多人会以为日照一定是经济实力雄厚,工业基础坚实。其实不然,“这是唯一的出路,手里没有其他牌了”。这就是日照留给我们的答案。

其实,与其说发展清洁的太阳能是日照市在激烈的地方竞争中求得一席之地的无奈之举,不如将他看做是日照市政府的高瞻远瞩。因为建立在煤炭、石油等有限资源基础之上的工业必将面对这些资源短缺与用尽的一天,而风能、核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宝藏。日照利用自身地处中国东部沿海,太阳光照充足的优势,大力发展太阳能,不仅赢得国内外普遍赞誉,更使日照市成为了在太阳能大规模发展与应用的先行者,为日照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中国的清洁能源的研发与使用探索了一条道路,这才是实实在在的收获。难怪有一个外国记者如此评论:“一座寂寂无名的港城难道掌握了中国通往未来的钥匙?”。

从日照的成功实践中,我们看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可以调和的。同时,环境保护与清洁能源的开发使用也能为一个城市充入新的活力与竞争力并提供持续发展的保障,经济的发展也使进一步的环境保护成为可能。因此,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又是辩证统一的。通过日照的实践,我们也发现其恰好验证了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性,而后者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yiyaoleikaoshi/87799.html

    上一篇:实践论经典好句

    下一篇:情商低的表现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