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季相声训徒台词

| 职称日语 |

【www.guakaob.com--职称日语】

马季相声训徒台词篇一
《相声》

马季相声训徒台词篇二
《相声》

马季相声训徒台词篇三
《相声》

马季相声训徒台词篇四
《相声》

马季相声训徒台词篇五
《历届春晚小品相声语言类节目单(83-11)》

历年春晚小品相声语言类节目单(56、83-11年)19561983年                                     8、相声:《山村小景》 演员:马季(已故,2006年12月) 赵炎9、相声:《小小雷峰》 演员:马季(已故,2006年12月) 赵炎9A 相声: 《说一不二》 演员:马季(已故,2006年12月) 赵炎(2007年3月3日补充)16、小品:《逛厂甸》 演员:斯琴高娃 严顺开 19、喜剧小品:《吃鸡》 演员:王景愚 姜昆 22、相声:《错走了这一步》 演员:姜昆 李文华(已故,2009年5月) 23、相声:《对口词》 演员:姜昆 李文华(已故,2009年5月) 24、相声:《战士之歌》 演员:姜昆 李文华(已故,2009年5月) 27A 相声(暂缺名称,一共为两段)表演者:侯耀文(已故,2007年6月)和石富宽,时间长度为30分钟.37、喜剧小品:《弹钢琴》 演员:严顺开 39、喜剧小品:《阿Q的独白》 演员:严顺开 40、相声录象:《戏剧杂谈》 演员:侯宝林(已故,1993年2月) 郭全宝(已故,2004年7月) 1984年                                        6.相声:《宇宙牌香烟》 表演者:马季(已故,2006年12月) 12.哑剧小品:《淋浴》 演唱者:游本昌 3.小品:《吃面条》 表演者:陈佩斯 朱时茂 6.相声小段:《春联》 表演者:马季(已故,2006年12月) 赵炎 1985年                                          3.相声:《大乐、特乐》 表演者:马三立(已故.2003年2月) 2.喜剧小品:《拍电影》 表演者:陈佩斯 朱时茂 6.相声:《看电视》 表演者:姜昆 李金宝 1986年                                         2.相声:《虎年谈虎》 表演者:刘伟 冯巩 1.相声:《怪声独唱》 表演者:笑林 李国盛 2.小品:《送礼》 表演者:李婉芬(已故,2000年) 周国治(已故,2007年3月) 3.相声:《戏迷》 表演者:侯耀文(已故,2007年6月) 石富宽 3.相声:《照相》 表演者:姜昆 唐杰忠 6.小品:《羊肉串》 表演者:陈佩斯 朱时茂 7.相声:《唱歌的姿势》 表演者:姜昆 唐杰忠 1987年                                          2.相声:《巧对影联》 表演者:刘伟 冯巩 6.动物小品:《家庭宴会》(录像) 配音:王明玉 李扬等 2.小品:《恩爱夫妻》 表演者:王馥荔 陈裕德(已故,1996年) 3.相声:《学播音》 表演者:笑林 李国盛 7.相声:《虎口遐想》 表演者:姜昆 唐杰忠 3.相

声小品:《拔牙》 表演者:赵连甲 王刚 5.小品:《产房门前》 表演者:郭达 杨蕾 高兰村 邹小茜 10.相声:《打岔》 表演者:侯耀文(已故,2007年6月) 石富宽 6.相声:《五官争功》 表演者:马季(已故,2006年12月) 赵炎 王金宝 冯巩 刘伟 5、小品 表演者: 韩善续11、相声 表演者 程之 曹铎1988年                                         4.小品:《急诊》 表演者:游本昌 赵丽蓉(已故,2000年7月) 王丽云 薛培培 8.相声:《求全责备》 表演者:刘伟 冯巩 牛振华(已故,2004年5月) 李艺 戴志诚 郑健 赵保乐 19.相声联说:《对话趣谈》 表演者:常宝华 常圆 单联丽 王荃 李博成 李博良 卡尔罗 李立山 23.小品:《清官难断家务事》 表演者:牛得草(已故,1998年6月) 朱世慧 郭达 杨蕾 石富宽 崔喜跃 28.相声:《攀比》 表演者:笑林 李国盛 30.歌剧小品:《狗娃与黑妞》 表演者:陈佩斯 小香玉 4.相声:《电梯奇遇》 表演者:姜昆 唐杰忠 9.小品:《接妻》 表演者: 沈伐 岳红 15.小品:《门铃声声》 表演者:李文启 熊小田 17.相声:《巧立名目》 表演者:牛群 李立山 1989年                                          2.相声:《送春联》 表演者:李金斗 陈涌泉 6.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 表演者:赵丽蓉(已故,2000年7月) 侯耀文(已故,2007年6月) 2.小品:《招聘》 表演者:笑林 师胜杰 黄宏 方青卓6.相声:《送别》 表演者:刘伟 马季(已故,2006年12月) 3.相声:《生日祝辞》 表演者:冯巩 牛群 7.小品:《懒汉相亲》 表演者: 雷恪生 赵连甲 宋丹丹 3.小品:《胡椒面》 表演者:陈佩斯 朱时茂 5.相声:《捕风捉影》 表演者:姜昆 唐杰忠 10.相声:《太挤了》 表演者:笑林 李国盛 1990年                                          5.相声:《学唱歌》 表演者:姜昆 唐杰忠 11.相声:《无所适从》 表演者:牛群 冯巩 2.小品:《相亲》 表演者:赵本山 黄晓娟 5.相声:《三顾茅庐》表演者:刘伟 刘惠 2.小品:《打麻将》 表演者:岳红 巩汉林 4.相声:《二重唱》 表演者:戴志诚 郑健 6.小品:《难兄难弟》 表演者:严顺开 黄宏 2.哑剧小品:《举重》 表演者:王景愚 5.小品:《主角与配角》 表演者:陈佩斯 朱时茂 1991年                                         4.喜剧小品:《手拉手》表演者:黄宏 宋丹

丹 8.相声:《着急》表演:姜昆 唐杰忠 1.相声:《亚运之最》 表演者:牛群 冯巩 6.喜剧小品:《陌生人》 表演者:巩汉林 蔡明 8.戏曲哑剧小品:《洞房花烛夜》 表演者:白淑贤 张寄蝶 2.喜剧小品《小九老乐》 表演者:赵本山 杨蕾 4.喜剧小品:《乡音》 表演者:魏积安 赵连甲 常佩双 2.喜剧小品《警察与小偷》 表演者:陈佩斯 朱时茂 9.相声:《学唱》 表演者:白桦 邓小林 12.相声:《训徒》 表演者:马季(已故,2006年12月) 赵炎 史可达 1992年                                         2.相声:《小站联欢会》 表演者:侯耀文(已故,2007年6月) 石富宽 4.小品:《秧歌情》 表演者:黄宏 宋丹丹 6.川剧小品:《戒赌》 表演者:宋小林 喻海燕 刘玉梅 8.相声:《美丽畅想曲》 表演者:姜昆 唐杰忠 1.小品:《我想有个家》 表演:赵本山 黄晓娟 2.相声:《办晚会》 表演者:牛群 冯巩 9.动物小品:《超生游击队》 演出单位:上海人民杂技团 5.短剧:《拜年》 演出单位: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 7.相声:《民族乐》 表演者:克里木(维族) 常佩业 11.小品:《妈妈的今天》 表演者:赵丽蓉(已故,2000年7月) 巩汉林 李文启 13.相声:《宠物热》 表演者:李金斗 陈涌泉 1.小品:《草台班子》 表演者:郭昶(已故,2006年6月) 黎舒兰 潘长江 3.相声:《论捧》 表演者:阎月明 李建华 王平 5.相声:《改门脸》 表演者:唐爱国 齐立强 7.小品:《姐夫与小舅子》 表演者:陈佩斯 朱时茂 1993年                                         5.小品:《擦皮鞋》 表演者:黄宏 魏积安 7.戏曲小品:《群丑争春》 表演者:朱世慧 寇春华 牛得草(已故,1998年6月) 张寄蝶 刘异龙 林继凡 李笑非 任廷芳 王道正等 6.小品:《老拜年》 表演者:赵本山 王中青 苏杰 阎淑萍 8.小品:《张三其人》 表演者:严顺开 赵玲琪 杨新鸣 徐小帆 鞠波 10.相声:《楼道曲》 表演者:姜昆 唐杰忠 1.小品:《桥》 表演者:潘长江 黄小娟 4.川剧小品:《射雕》 表演者:王馥荔 邓婕 陈小艺 7.相声:《拍卖》 表演者:牛群 冯巩 10.小品:《推销》 表演者:张国立 刘亚津 张敬 2.相声《8字迷》 表演者:杨振华 杨瑞库 5.小品:《多多关照》 表演者:陆鸣 孙仲江 8.小品:《黄土坡》 表演者:郭达 蔡明 7.相声:《侯大明白》 表演者:侯耀文(已故,2007年6月) 石富宽 11.小品:《市场速写》 表演者:郭冬临 张慈 法比奥(意大利) 13.相声:《新名词

》表演者: 高洪胜 李立山1994年                                         7.小品:《越洋电话》 表演者:郭达 蔡明 1.小品:《密码》 表演者:高秀敏(已故,2005年8月) 赵世林 5.群口相声《跑题》 表演者:李金斗 石富宽 阎月明 单联丽 9.小品:《八哥来信》 表演者:王馥荔 戚慧 赵亮 11.小品:《吃饺子》 表演者:赵丽蓉(已故,2000年7月) 李文启 王涛 1.小品:《打扑克》 表演者:黄宏 侯耀文(已故,2007年6月) 4.小品:《上梁下梁》 表演者:郭柏松 杨瑞瑞 7.相声:《点子公司》 表演者:冯巩 牛群 3.魔术小品:《大变活人》 表演者:陈佩斯 朱时茂等 7.小品:《拆迁变奏曲》表演者:魏吉安 杨蕾 韩善续 1995年                                          5.小品:《找焦点》 表演者:黄宏 杨蕾 7.小品:《如此包装》 表演者:赵丽蓉(已故,2000年7月) 巩汉林 孟薇等 10.相声:《谁有毛病》 表演者:刘俊杰 赵炎 2.小品:《父亲》 表演者:郭达 蔡明 赵宝乐 于海伦等 6.相声《最差先生》 表演者:牛群 冯巩 1.小品:《牛大叔“提乾”》 表演者:赵本山 范伟 张玉屏 4.小品《有事您说话》 表演者:郭冬临 李文启 买红妹 10.小品:《纠察》 表演者:孙涛 郭月 7.群口相声《新春乐》 表演者:李金斗 石富宽 常贵田 阎月明 1996年                                          3.三地相声:《一样不一样》 表演者:王平 唐杰忠(北京) 王谦祥 李增瑞(上海) 常贵田 王培元(西安) 5.小品:《机器人趣话》 表演者:蔡明 郭达 9.三地小品:《一个钱包》 表演者:李丁 刘淑萍 杨新鸣(北京) 魏启明 童正维 何冰(上海) 李琦 句号 王艳梅(西安) 3.相声:《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表演者:姜昆 戴志诚 北京国安足球队 上海申花足球队 西安球迷 5.小品:《打工奇遇》 表演者:赵丽蓉(已故,2000年7月) 巩汉林 金珠 1.小品:《今晚直播》 表演者:黄宏 徐帆3、小品:《路口》 郭冬临 魏积安 赵亮6.小品:《三鞭子》 表演者:赵本山 范伟 李海 8.相声:《明天会更好》 表演者:牛群 冯巩 4.相声:《老少乐》 表演者:马季(已故,2006年12月) 刘伟 1997年                                          4.相声:《两个人的世界》 表演者:冯巩 牛群 相声: 送福 表演者: 唐杰忠 刘流6.小品:《柳暗花明》 表演者:魏积安 高秀敏(

已故,2005年8月) 8.小品:《过年》 表演者:郭达 蔡明 郭冬临 10.小品:《三姐妹当兵》 表演者:孙涛 景风凌 王景 郭月 3.相声小段:《送春联》 表演者:笑林 李国盛 相声小段 表演者: 程前 朱军 5.相声:《送您一支歌》 表演者:姜昆 戴志诚 8.小品:《鞋钉》 表演者:黄宏 巩汉林 2.小品:《红高粱模特队》 表演者:赵本山 范伟等 4.幽默体操小品:《宇宙体操选拔赛》 表演者:陈佩斯 朱时茂 李宁 李大双 李小双 李敬 李春阳 李小鹏 7.小品:《戏里戏外》 表演:牟洋 于海伦 黄玉玲 1.相声:《京九演义》 表演者:侯耀文(已故,2007年6月) 石富宽 10.相声小段:《打传呼》 表演者:师胜杰 赵宝乐 1998年                                          3.相声:《坐享其成》 表演者:牛群 冯巩 5.小品:《我在马路边》 表演者:严顺开 杜宁琳 赵玲琪 蒋小涵 7.小品:《回家》表演者:黄宏 宋丹丹 2.小品:《拜年》 表演者:赵本山 高秀敏(已故,2005年8月) 范伟 3.小品:《一张邮票》 表演者;潘长江 黑妹 大山(加拿大) 9.小品:《东西南北兵》 表演者:范明 赵亮 林永健 范雷 吴军 田梅荣 马静 高音 管琳娜 王霞 2.相声:《同桌的你》 表演者:师胜杰 孙晨 4.小品:《王爷邮差》 表演者:陈佩斯 朱时茂 1999年                                           2.相声:《同喜同乐》 表演者:大山(加拿大) 卡尔罗(南斯拉夫) 露露(贝宁) 莫大伟(美国) 3.小品:《将心比心》 表演者:高秀敏(已故,2005年8月) 范伟 黑妹 6.小品:《老将出马》 表演者:赵丽蓉(已故,2000年7月) 巩汉林 金珠 9.相声:《瞧这俩爹》 表演者:冯巩 牛群 1.小品:《爱父如爱子》 表演者:严顺开 凯丽 李丁 王景 3.小品:《真情30秒》 表演者:孙涛 林永健 毛孩 周炜 范雷 6.小品:《打气儿》 表演者:黄宏 句号 7.小品:《昨天 今天 明天》 表演者:赵本山 宋丹丹 崔永元 2.相声:《白吃》 表演者:奇志 大兵 5.小品:《球迷》 表演者:郭达 蔡明 郭冬临 3.小品:《减肥变奏曲》 曾志伟(中国香港) 沈殿霞(中国香港) 潘长江 李琦 张力 孙福明 郑琦 刘小梅 张海燕 刘流 2000年                                          2.相声:《旧曲新歌》 表演者:冯巩 郭冬临 5.小品:《同桌的她》 表演者:潘长江 巩汉林 王思懿 4.小品:《钟点工》 表演者:赵本山 宋丹丹 7.小品:《爱笑的

马季相声训徒台词篇六
《历届春晚小品相声语言类节目单(83-11).txt - 记事本》

历年春晚小品相声语言类节目单(56、83-11年)

1956

1983年                                     

8、相声:《山村小景》 演员:马季(已故,2006年12月) 赵炎

9、相声:《小小雷峰》 演员:马季(已故,2006年12月) 赵炎9A 相声: 《说一不二》 演员:马季(已故,2006年12月) 赵炎(2007年3月3日补充)

16、小品:《逛厂甸》 演员:斯琴高娃 严顺开

19、喜剧小品:《吃鸡》 演员:王景愚 姜昆

22、相声:《错走了这一步》 演员:姜昆 李文华(已故,2009年5月)

23、相声:《对口词》 演员:姜昆 李文华(已故,2009年5月)

24、相声:《战士之歌》 演员:姜昆 李文华(已故,2009年5月) 27A 相声(暂缺名称,一共为两段)表演者:侯耀文(已故,2007年6月)和石富宽,时间长度为30分钟.

37、喜剧小品:《弹钢琴》 演员:严顺开

39、喜剧小品:《阿Q的独白》 演员:严顺开

40、相声录象:《戏剧杂谈》 演员:侯宝林(已故,1993年2月) 郭全宝(已故,2004年7月)

1984年                                        

6.相声:《宇宙牌香烟》 表演者:马季(已故,2006年12月)

12.哑剧小品:《淋浴》 演唱者:游本昌

3.小品:《吃面条》 表演者:陈佩斯 朱时茂

6.相声小段:《春联》 表演者:马季(已故,2006年12月) 赵炎 1985年                                          

3.相声:《大乐、特乐》 表演者:马三立(已故.2003年2月)

2.喜剧小品:《拍电影》 表演者:陈佩斯 朱时茂

6.相声:《看电视》 表演者:姜昆 李金宝

1986年                                         

2.相声:《虎年谈虎》 表演者:刘伟 冯巩

1.相声:《怪声独唱》 表演者:笑林 李国盛

2.小品:《送礼》 表演者:李婉芬(已故,2000年) 周国治(已故,

第 1 页

2007年3月)

3.相声:《戏迷》 表演者:侯耀文(已故,2007年6月) 石富宽

3.相声:《照相》 表演者:姜昆 唐杰忠

6.小品:《羊肉串》 表演者:陈佩斯 朱时茂

7.相声:《唱歌的姿势》 表演者:姜昆 唐杰忠

1987年                                          

2.相声:《巧对影联》 表演者:刘伟 冯巩

6.动物小品:《家庭宴会》(录像) 配音:王明玉 李扬等

2.小品:《恩爱夫妻》 表演者:王馥荔 陈裕德(已故,1996年)

3.相声:《学播音》 表演者:笑林 李国盛

7.相声:《虎口遐想》 表演者:姜昆 唐杰忠

3.相声小品:《拔牙》 表演者:赵连甲 王刚

5.小品:《产房门前》 表演者:郭达 杨蕾 高兰村 邹小茜

10.相声:《打岔》 表演者:侯耀文(已故,2007年6月) 石富宽

6.相声:《五官争功》 表演者:马季(已故,2006年12月) 赵炎 王金宝 冯巩 刘伟

5、小品 表演者: 韩善续

11、相声 表演者 程之 曹铎

1988年                                         

4.小品:《急诊》 表演者:游本昌 赵丽蓉(已故,2000年7月) 王丽云 薛培培

8.相声:《求全责备》 表演者:刘伟 冯巩 牛振华(已故,2004年5月) 李艺 戴志诚 郑健 赵保乐

19.相声联说:《对话趣谈》 表演者:常宝华 常圆 单联丽 王荃 李博成 李博良 卡尔罗 李立山

23.小品:《清官难断家务事》 表演者:牛得草(已故,1998年6月) 朱世慧 郭达 杨蕾 石富宽 崔喜跃

28.相声:《攀比》 表演者:笑林 李国盛

30.歌剧小品:《狗娃与黑妞》 表演者:陈佩斯 小香玉

4.相声:《电梯奇遇》 表演者:姜昆 唐杰忠

9.小品:《接妻》 表演者: 沈伐 岳红

15.小品:《门铃声声》 表演者:李文启 熊小田

17.相声:《巧立名目》 表演者:牛群 李立山

1989年                                          

第 2 页

2.相声:《送春联》 表演者:李金斗 陈涌泉

6.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 表演者:赵丽蓉(已故,2000年7月) 侯耀文(已故,2007年6月)

2.小品:《招聘》 表演者:笑林 师胜杰 黄宏 方青卓

6.相声:《送别》 表演者:刘伟 马季(已故,2006年12月)

3.相声:《生日祝辞》 表演者:冯巩 牛群

7.小品:《懒汉相亲》 表演者: 雷恪生 赵连甲 宋丹丹

3.小品:《胡椒面》 表演者:陈佩斯 朱时茂

5.相声:《捕风捉影》 表演者:姜昆 唐杰忠

10.相声:《太挤了》 表演者:笑林 李国盛

1990年                                          

5.相声:《学唱歌》 表演者:姜昆 唐杰忠

11.相声:《无所适从》 表演者:牛群 冯巩

2.小品:《相亲》 表演者:赵本山 黄晓娟

5.相声:《三顾茅庐》表演者:刘伟 刘惠

2.小品:《打麻将》 表演者:岳红 巩汉林

4.相声:《二重唱》 表演者:戴志诚 郑健

6.小品:《难兄难弟》 表演者:严顺开 黄宏

2.哑剧小品:《举重》 表演者:王景愚

5.小品:《主角与配角》 表演者:陈佩斯 朱时茂

1991年                                         

4.喜剧小品:《手拉手》表演者:黄宏 宋丹丹

8.相声:《着急》表演:姜昆 唐杰忠

1.相声:《亚运之最》 表演者:牛群 冯巩

6.喜剧小品:《陌生人》 表演者:巩汉林 蔡明

8.戏曲哑剧小品:《洞房花烛夜》 表演者:白淑贤 张寄蝶

2.喜剧小品《小九老乐》 表演者:赵本山 杨蕾

4.喜剧小品:《乡音》 表演者:魏积安 赵连甲 常佩双

2.喜剧小品《警察与小偷》 表演者:陈佩斯 朱时茂

9.相声:《学唱》 表演者:白桦 邓小林

12.相声:《训徒》 表演者:马季(已故,2006年12月) 赵炎 史可达1992年                                         

第 3 页

2.相声:《小站联欢会》 表演者:侯耀文(已故,2007年6月) 石富宽

4.小品:《秧歌情》 表演者:黄宏 宋丹丹

6.川剧小品:《戒赌》 表演者:宋小林 喻海燕 刘玉梅

8.相声:《美丽畅想曲》 表演者:姜昆 唐杰忠

1.小品:《我想有个家》 表演:赵本山 黄晓娟

2.相声:《办晚会》 表演者:牛群 冯巩

9.动物小品:《超生游击队》 演出单位:上海人民杂技团

5.短剧:《拜年》 演出单位: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

7.相声:《民族乐》 表演者:克里木(维族) 常佩业

11.小品:《妈妈的今天》 表演者:赵丽蓉(已故,2000年7月) 巩汉林 李文启

13.相声:《宠物热》 表演者:李金斗 陈涌泉

1.小品:《草台班子》 表演者:郭昶(已故,2006年6月) 黎舒兰 潘长江

3.相声:《论捧》 表演者:阎月明 李建华 王平

5.相声:《改门脸》 表演者:唐爱国 齐立强

7.小品:《姐夫与小舅子》 表演者:陈佩斯 朱时茂

1993年                                         

5.小品:《擦皮鞋》 表演者:黄宏 魏积安

7.戏曲小品:《群丑争春》 表演者:朱世慧 寇春华 牛得草(已故,1998年6月) 张寄蝶 刘异龙 林继凡 李笑非 任廷芳 王道正等

6.小品:《老拜年》 表演者:赵本山 王中青 苏杰 阎淑萍

8.小品:《张三其人》 表演者:严顺开 赵玲琪 杨新鸣 徐小帆 鞠波

10.相声:《楼道曲》 表演者:姜昆 唐杰忠

1.小品:《桥》 表演者:潘长江 黄小娟

4.川剧小品:《射雕》 表演者:王馥荔 邓婕 陈小艺

7.相声:《拍卖》 表演者:牛群 冯巩

10.小品:《推销》 表演者:张国立 刘亚津 张敬

2.相声《8字迷》 表演者:杨振华 杨瑞库

5.小品:《多多关照》 表演者:陆鸣 孙仲江

8.小品:《黄土坡》 表演者:郭达 蔡明

7.相声:《侯大明白》 表演者:侯耀文(已故,2007年6月) 石富宽

11.小品:《市场速写》 表演者:郭冬临 张慈 法比奥(意大利)

13.相声:《新名词》表演者: 高洪胜 李立山

1994年                                         

第 4 页

7.小品:《越洋电话》 表演者:郭达 蔡明

1.小品:《密码》 表演者:高秀敏(已故,2005年8月) 赵世林

5.群口相声《跑题》 表演者:李金斗 石富宽 阎月明 单联丽

9.小品:《八哥来信》 表演者:王馥荔 戚慧 赵亮

11.小品:《吃饺子》 表演者:赵丽蓉(已故,2000年7月) 李文启 王涛

1.小品:《打扑克》 表演者:黄宏 侯耀文(已故,2007年6月)

4.小品:《上梁下梁》 表演者:郭柏松 杨瑞瑞

7.相声:《点子公司》 表演者:冯巩 牛群

3.魔术小品:《大变活人》 表演者:陈佩斯 朱时茂等

7.小品:《拆迁变奏曲》表演者:魏吉安 杨蕾 韩善续

1995年                                          

5.小品:《找焦点》 表演者:黄宏 杨蕾

7.小品:《如此包装》 表演者:赵丽蓉(已故,2000年7月) 巩汉林 孟薇等

10.相声:《谁有毛病》 表演者:刘俊杰 赵炎

2.小品:《父亲》 表演者:郭达 蔡明 赵宝乐 于海伦等

6.相声《最差先生》 表演者:牛群 冯巩

1.小品:《牛大叔“提乾”》 表演者:赵本山 范伟 张玉屏

4.小品《有事您说话》 表演者:郭冬临 李文启 买红妹

10.小品:《纠察》 表演者:孙涛 郭月

7.群口相声《新春乐》 表演者:李金斗 石富宽 常贵田 阎月明 1996年                                          

3.三地相声:《一样不一样》 表演者:王平 唐杰忠(北京) 王谦祥李增瑞(上海) 常贵田 王培元(西安)

5.小品:《机器人趣话》 表演者:蔡明 郭达

9.三地小品:《一个钱包》 表演者:李丁 刘淑萍 杨新鸣(北京) 魏启明 童正维 何冰(上海) 李琦 句号 王艳梅(西安)

3.相声:《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表演者:姜昆 戴志诚 北京国安足球队 上海申花足球队 西安球迷

5.小品:《打工奇遇》 表演者:赵丽蓉(已故,2000年7月) 巩汉林 金珠

1.小品:《今晚直播》 表演者:黄宏 徐帆

3、小品:《路口》 郭冬临 魏积安 赵亮

6.小品:《三鞭子》 表演者:赵本山 范伟 李海

8.相声:《明天会更好》 表演者:牛群 冯巩

第 5 页

马季相声训徒台词篇七
《传统相声鉴赏考试资料》

第一章 传统相声发展史

一、相声及传统相声界定

• 相声:(Cross talk)一种民间说唱曲艺,源于华北,流行于京津冀,普及于全国及海内外,始于明清,盛于当代。主要采用口头方式表演。是扎根于民间、源于生活、又深受群众欢迎的曲艺表演艺术形式。

传统相声:清末民初时期的相声。

二、相声的渊源

(一)先秦“俳优”

• 以科诨(插科打诨)为特点,却不排斥音乐、戏剧、歌舞成份,实际上是综合艺术。 《滑稽列传——优孟谏楚庄王》

俳优与相声的渊源

• 1.都以娱乐为外衣

2.都以讽谏为生命线

3.都以语言为手段

(二)历代笑话

• 揠苗助长 滥竽充数 自相矛盾 守株待兔 掩耳盗铃 画蛇添足 刻舟求剑 刘宝瑞《火龙衫》就是《分庄稼》、《火龙衣》两个笑话的复合

(三)唐代参军戏

参军戏继承了古代俳优的传统,以嘲弄讽刺为能事。表演时一个戴头巾,穿绿衣服,叫做“参军”,另外一个穿破衣服,像个僮仆,叫“苍鹘”,像对口相声里一个逗哏的,一个捧哏的。

(四)宋代百戏

• 宋代百戏杂陈,盛况空前,说唱艺术繁盛,百戏中说唱的有:讲史、说三分、五代史、小说、商谜、说经、诸宫调、学像生、学乡谈、叫果子、小唱等等。

(五)明代“象声”

• 。明末清初林嗣环的《口技》:

三、相声建立行业

• 侯宝林、薛宝琨、汪景寿、李万鹏合著《相声溯源》和《相声艺术论集》中已作了详尽的论证,梳理出的发展线索: 像生--象声--相声

(一)开山祖师朱绍文

.“穷不怕”朱绍文,天桥八大怪之首

满腹文章穷不怕 五车书史落地贫

撂地作艺

• 早期演出场所并不多,除在茶馆、杂耍园子、街头和庙会外,天桥则是杂耍艺人“撂地”作艺的重要场所。场分为三等:

• 上等的设有遮凉布棚和板凳;

• 中等的只有一圈板凳;

• 下等的什么设备都没有,只有一快空地。

• 相声艺人用白沙子在地上画个大圈就开始表演,行画叫做“画锅”,无非是靠它吃饭的意思。自嘲“刮风减半,下雨全无”,过的是“雨来散”的生活。

• “撂地”作艺,大致有以下四种类型:

第一种,诙谐地学唱京剧和小曲; 第二种,当众表演“象声”--口技;

第三种,中长篇的笑话,摹拟各种做小买卖的吆喝声; 第四种,怪诞的滑稽表演。 • 在旧时代,凡是摆地摊靠口巧舌能挣钱吃饭的人,都叫做吃开口饭的,被列入”八门”。 • ”八门”是金(算命、卜卦、相面、测字、看风水)、皮(卖草药及药糖的)、彩(变

大、小戏法的)、挂(表演武术、练把式的)、平(说评书的)、疃(说相声的,行话叫做“疃春”)、调(卖戒鸦片烟药的)、柳(卖唱的:唱京戏的叫做”海柳”,唱鼓曲的叫做”柳海轰”,唱小曲的叫做”杂柳”)。

• 金、皮、调三门属于骗人的行当;彩、挂、平、疃、柳属于民间杂耍技艺,并列一

起,等于把民间技能和江湖骗术混为一谈,实属良莠不分。

(二)早期著名艺人

• 1.阿彦涛

• “浑门相声”与“清门相声”

• 2.沈春和

• 弟子有魏昆志、冯昆治、裕二福、高闻元等。东北三省的相声是冯昆治在那里繁衍

发展起来的。

(三)相声行业的拜师规矩

• 在旧时代,学相声必须正式拜师。没有师承门户,不算艺人,不准参加演出。 • 相声界拜师要先认引、保、代三师。

• 口传心授。

代拉师弟

明明是自己收徒,却出于谦虚,算做代师收徒。

(四)相声行业的祖师爷——东方朔

相声八德(第四代)马德禄,(马三立的父亲);周德山,艺名周蛤蟆,(马三立的师父);裕德隆,德字辈大师兄,艺名瞪眼玉子,焦德海(张寿臣,朱阔泉,常连安的师父);刘德智(郭启儒的师父);李德钖艺名万人迷,(马桂元的师父);李德祥师从恩绪(马寿岩的师父);张德全师从恩绪。

第二章 传统相声的分类之——单口相声

一、单口相声的概念

• 单口相声一般又称为“单口”、“单春”、“单笑话”,由民间的笑话和故事发展形成,

是由一个相声演员单独对观众表演的,是相声里最早出现的形式,所以传统相声里单口相声居多。

单口大王刘宝瑞

• 较长的段子(大笑话)能连着说几天。如:《丑娘娘》

• 较小的段子(小笑话)说起来只需二三十分钟。如: 《贼说话》

二、单口相声的分类

(一)巧妙地嘲弄封建皇帝和朝廷重臣,蔑视王朝统治的权威。

如《连升三级》、《珍珠翡翠白玉汤》、《刘墉参皇上》、《解学士》之类。

(二)无情地揭露封建官吏的贪婪、昏聩和他们腐朽的寄生生活

• 如《属牛》、《日遭三险》、《糊涂县官》、《怯跟班》之类。

(三)把财主们的自私、愚蠢暴露得淋漓尽致。

• 如《麦子地》、《看财奴》。

(四)揭穿了封建道德的虚伪,描绘了封建家庭关系、社会关系的解体。

• 如《化蜡扦儿》、《五人义》。

(五)还有很多传统作品是刻画小市民和游民阶层的,展示出贫穷、愚昧、腐败的社会生活的不同侧面,从这些人物的滑稽故事中大体上都可以发掘出一些朴素的道理。

如《杠刀子》的理发匠,《渭水河》的艺人,《偷斧子》的和尚,《贼说话》的“贼”以及行骗有术的《小神仙》、《巧嘴媒婆儿》等等,五颜六色,光怪陆离。

三、单口相声的发展

朱绍文——张寿臣——刘宝瑞

四、单口相声与笑话、故事的不同

• 单口相声传统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很有特点,它所不同于笑话者在于情节比较完整,

人物比较丰满;所不同于故事者在于一定要有“包袱”(笑料),而且情节与包袱一定要紧密结合。

五、单口相声与评书

• (一)目的不同

• 单口相声的主要目的是逗人发笑,评书的主要目的是阐述事实加以演义。

• (二)手法不同

• 相声讲究”说,学,逗,唱”,最主要是在讲述故事的时候把人逗笑了,说书不一定

要有哏。

六、关于八大棍

八大棍原本指的是八部长篇单口相声,具体指《君臣斗》(又名满汉斗)《马寿出世》《宋金刚押宝》《解学士》《康熙私访月明楼》《硕二爷跑车》《张广泰回家》《大小九头案》八段。其中广泰回家、押宝、私访和马寿这四段出自评书《永庆升平》。

第三章 传统相声的分类之——对口相声

一、对口相声概念

• 曲艺名词,又叫双春。相声形式之一,指由逗哏、捧哏两个演员对讲的相声。曲艺的

一种,两人交替说些有趣的话,引人发笑。

二、逗哏与捧哏

• (一)逗哏与捧哏的概念

• “一头沉”是对口相声里的一种表现形式。这种形式由两个演员进行表演。由于这两

个演员所表演的人物不同,所担负的任务,也就是台词,是不平均的。一个是主要的叙述人,通常叫“逗哏”,一个是在旁边辅助对话的,这个辅助对话的就叫“捧哏”的。

• “逗哏”、“捧哏”这名词是从清代“全堂八角鼓”里面沿袭下来的称呼,也就是通常所

说的甲、乙两个人。甲是“逗哏”,乙是“捧哏”。

• 逗哏,对口相声演出时不断地说出笑料以让人发笑的主要叙述故事情节的演员,即

相声中的“主角”。在传统相声中,逗哏的笑料应远多于捧哏。对口相声中,通过捧逗的衬托、铺垫,逗哏与捧哏合作,使叙述中逐渐组成包袱,产生笑料。

• 捧哏:对口或群口相声演出时配合“逗哏”叙述故事情节的演员,现通常称作“乙”。

又称“量活儿的”。

(二)捧逗哏的演员构成

• 捧哏的往往是逗哏的老师和长辈;而逗哏的则常常是捧哏的徒弟或是晚辈。 • 如:万人迷 张寿臣 刘宝瑞 唐杰忠

(三)捧哏的站位

• 舞台以桌子为中心,捧哏的站在桌子的正后方,逗哏的站在桌子的右侧。

(四) 捧哏的作用 “三分逗七分捧”

三、传统对口相声分类

• (一)贯口

• 1.贯口含义

• 对口相声中常见的表现形式,也叫“背口”。“贯口”的“贯”字,是一气呵成,一贯到

底的意思。

• 2.趟子

• “贯口”里的大段叙述,一般都管它叫“趟子”。说的时候,必须注意语气的迟急顿挫、

语调的婉转悠扬,要说的快而不乱,慢而不断,以免引起观众和演员在心理上的紧张。

• 3.气口

• 在说“趟子”时,要注意掌握好“气口”,就是在哪里换气,而使听众又觉得情绪连贯

而不断线。

(二)子母哏

• 指相声表演时,两个演员(逗哏和捧哏)所承担的任务基本相同,如通过相互间争辩

来组织包袱等。

• 名段:铃铛谱、六口人、反七口、论捧逗、五行诗、树没叶、羊上树、学四相、学

跳舞、福寿全、打灯谜、口吐莲花

(三)平哏

• 平哏的段子一般以叙述某事或谈论某一事为主,一般都是一头沉的叙述方式,捧哏

起辅助作用。中间没有大段的贯口,也没有捧逗子母哏类的激烈冲突,主要依靠铺平垫稳的叙述来推进情节,展开包袱。

• 名段:袋大鼓、升官图、生意经、白吃猴、当行论、财迷回家、吃元宵、醋点灯、

赌论、大相面、耳朵票、养王八、红事会、西征梦、金龟铁甲、家庭论、揭瓦、咳巴论、哭当票、哭笑论、吃饺子、卖棺材

(四)文哏

• 以文学作品为基本内容的段子,说起来比较文雅,含有知识性 。

• 名段:八大吉祥、对春联、双字意、文章会、西江月、卖对子、四方诗、诗词会、

珍珠倒卷帘、批三国 。

第四章 传统相声的分类之——群口相声

一、群口相声概念

• 侯宝林《谈“三人相声” 》:

• 三人或三人以上演出的相声,过去只叫“仨人活”。“群口相声”、“多人相声”都

是解放后出现的名称。从前有这样的说法:“一个人为说,二人为逗,仨人为凑,四人为哄,五个人就乱了。”

二、群口相声的分类

• 三人相声分为两种 :

• 一种是文字语言游戏性质的;

• 另一种是有故事性的。

(一)文字语言游戏类

• 如:《切糕架子》《吕林炎圭朋出二仌 (音:别)》《江河湖海洞涧洲池》《一物一像

一升一降:》《四字联音》 《金刚腿》 《四管四辖》

(二)故事类

• 如《扒马褂》、《训徒》、《四辈儿》、《武训徒》。

• 这类段子像是小喜剧,三个演员实际上是各演一个角色。

三、群口相声的分工

• (一)传统的说法

• 表演三人相声的演员按逗哏(甲)、捧哏(乙)、泥缝(丙)分工。说“丙”是“泥缝儿”,

意思是:他是往来于甲(逗)、乙(捧)之间,起调节弥合作用的角色。

第五章 传统相声演员的四大基本功之——“说”

传统相声演员的四大基本功

• 唱戏要有基本功,说相声也要有基本功,相声的基本功就是 说学逗唱,这四样是相

声演员赖以生存的法宝,缺一不可。老话说,说学逗唱,少一样叫缺一门,这样的相声演员就不受欢迎,而且直接威胁到其个人的生活,因为缺一门而少挣挑费。 基本功之一——说

• 说,因为相声是语言类的曲艺形式,因此,说是重头戏,相声的主体就是说,具体

来看,相声里的笑话、包袱、灯谜、绕口令等都是说的范围。

说”——包括“说”、“批”、“念”、“讲”四种手法

一、说

• 指吟诗、对对联、猜谜语、解字意、绕口令、反正话、颠倒话、歇后语、俏皮话、

短笑话、趣闻轶事等。曲目主要有《熬柿子》、《五星楼》、《天王庙》等。

二、批

• 对事物或古典文学名著进行评论。

• 《批生意》、《歪批三国》、《批聊斋》等。

三、念

• 指“贯口”,曲目主要有《菜单子》、《地理图》、《洋药方》等。

四、讲

• 叙述故事性的情节。

• 曲目主要有《讲帝号》、单口《解学士》、《化蜡钎儿》等。

第六章 传统相声演员的四大基本功之——“学”

一、“学”概述

• 学:包括学各种口技、双簧,摹拟方言、市声以及男女老幼都音容笑貌、风俗习惯

礼仪,也包括学唱。

★深武饶安

• 学方言,最初大多摹拟河北省深(泽)、武(强)、饶(阳)、安(国)一带的方音。 深武饶安,泛指河北平原中部以及东南广大地区,因深州、武强、饶阳和安平等著名县城而得名。深武饶安地区方言属北方方言,因地理位置较接近,交通便利,相互沟通紧密,形成了深武饶安方言区。其语调轻松俏皮,语言爽朗幽默,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后来发展到摹拟山西话、胶东话、天津话、宝坻话、唐山话。三十年代初,又扩及上海话、苏州话、广东话。四十年代中期以来,又增加了学英语。解放以后,又出现了摹拟外国味的中国话、华侨说普通话等。

马季《找堂会》——深武饶安方言

二、学方言(倒口、怯口 、变口)

• 我们的国家是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各地有各地的发言。摹拟方言,又叫“倒口”,过

去也叫“怯口”。怯,本义:胆小,畏缩。引申为“土气”的意思。当时,某些北京人讥讽从这些地方来京作工的人“怯”,诬为“一嘴蚂蚱籽,两腿黄土泥”的“怯勺”,带有明显的鄙视成份。相声里的“怯口”是为表现人物的愚昧憨厚。当一个段子里出现了某一个人物时,最好用当地的发言,这样才显得逼真。当然,也不是各地方言都要学,因为有些地方语言太难懂,即便学会了,明白的人也太少,所以在相声里很少用这类语言,大部分只用有代表性的语言。

相声的倒口来自评书

• 评书最初的“变口”仅有三种:山东口音、山西口音、江南口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

始有了扩展,增加了河北深县及京东口音。相声则多用山东、天津、广东、江苏、河北唐山、河南、东北等地方言。

三、学口技(学市声)

• 一个段子中,除了各种人物外,还会遇到各种动物,各种物体,在故事情节中还要

马季相声训徒台词篇八
《河南理工相声小品艺术欣赏考试内容总结》

1.相声的概念、由来与发展历史 曲艺的一种,用笑话、滑稽问答、说唱等引起观众发笑。多用于讽刺,现在也用来歌颂新人新事。按人数分对口相声、单口相声、群口相声、相声剧。

相声(Crosstalk)一种民间说唱曲艺。中国相声有三大发源地:北京天桥、天津劝业场和南京夫子庙,相声艺术源于华北,流行于京津冀,普及于全国及海内外,始于明清,盛于当代。主要采用口头方式表演。表演形式有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等。是扎根于民间、源于生活、又深受群众欢迎的曲艺表演艺术形式。相声鼻祖为张三禄,著名流派有“侯(宝林)派”、“马(三立)派”、“常(宝堃)派”、“苏(文茂)派”、“马(季)派”等。著名表演大师有侯宝林、马三立、常宝堃、苏文茂、马季等多人,后起之秀有郭德纲等人。

经华北地区民间说唱曲艺进一步演化发展,并融入了由摹拟口技等曲艺形式而形成,一般认为于清咸丰、同治年间形成。以说笑话或滑稽问答引起观众发笑的曲艺形式。至民国初年,象声逐渐从一个人摹拟口技发展为单口笑话,名称随之转变为相声。后逐步发展为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综合成为名副其实的相声。经过多年发展,对口相声最终成为最受观众喜爱的相声形式。晚清年间,相声就形成了现代的特色和风格。主要用北京话,各地也有“方言相声”。

2、相声的分类与各自特点

按演员人数:

●单口相声,由一个演员表演。长篇单口相声,通常分为数次表演,类似于评书

,但更注重笑料。

●对口相声,演员人数为2人,演员为一捧一逗。依甲乙二人说表内容的轻重与语言风格之不同,又可分为“一头沉”、“子母哏”和“贯口活”三类。

(男女相声,对口相声的一种)

●群口相声,演员人数在3人或3人以上。甲称“逗哏”,乙称“捧哏”,丙称“腻缝”。

按内容功能分类:

●讽刺型相声:可讽刺自己或别人。如侯宝林的《夜行记》(讽刺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姜昆的《如此照相》(讽刺文革时期的社会现象)

1

●歌颂型相声:主要在中国大陆,通 常要配合政府方针、政策。如马季的《新〈桃花源记〉》(歌颂社会主义农村新面貌)、侯耀文的《京九演义》(歌颂京九铁路建设者)

●娱乐型相声:《 说方言》、《爱情歌曲》之类。

按著作时代:

●传统相声:清末民初时期

●新相声:1949年之后

●当代相声:1980年代后期之后

3、相声的四门功课

说、学、逗、唱是相声演员的四大基本功。

●说:讲故事,还有说话和铺垫的方式。

●学:模仿各种人物、方言和其他声音,学唱戏曲的名家名段,现代也有学唱歌跳舞。

●逗:制造笑料。

●唱:经常被认为是唱戏,唱歌。实际上“唱”是指演唱“太平歌词”。太平歌词是相声的本功唱。

4.相声表演的十三门基本功 ●要钱●口技●数来宝 ●太平歌词●白沙撒字●单口相声●逗哏●捧哏●群口●相声怯口/倒口●柳活●贯口●开场小唱(考试可能会让你解释这些词)

太平歌词是一种从属于相声艺术的曲艺形式,约形成于清代初叶,其曲调是从莲花落演变成的,流行于京津两地。20世纪20年代就有艺人在露天(明地)演唱,它一直被作为相声的基本功,也是相声艺人招揽观众的主要手段之一。

5.相声的基本术语

●逗哏:“哏”指滑稽、逗人发笑的话或表情。逗哏即逗出令人发笑的效果,代指负责逗哏的演员 ●捧哏:演出时配合“逗哏”叙述故事情节的演员。

2

●包袱:相声中的笑料

●柳活:以学唱(戏剧)为主的相声,一般在开场使用,为的是招揽生意。

●腿子活:在相声表演中,演员为表演戏剧,带点小化妆,分包赶角,进入角色来表演,之后还要退出来叙事的段子。

●贯口(活):大段连贯且富于节奏性的台词,以《大保镖》和《文章会》为典型,相声行内有“文怕《文章会》,武怕《大保镖》”。

●怯口活(怯口):运用方言或外语表演,如:豆腐堂会、山西家信等。

●现挂(砸挂,抓哏):现场抓紧取题材引起笑声

包袱

铺平垫稳 三翻四抖 响包袱 闷包袱

包袱就是笑料,或者组织笑料的方式。

马季在其《相声艺术漫谈》中将组织包袱儿的手法分为二十二类:三翻四抖,先褒后贬,性格语言,违反常规,阴错阳差,故弄玄虚,词意错觉,荒诞夸张,自相矛盾,机智巧辩,逻辑混乱,颠倒岔说,运用谐音,吹捧奉承,误会曲解,乱用词语,引申发挥,强词夺理,歪讲歪唱,用俏皮话,借助形声,有意自嘲。这些手法一般是交错、混合使用的。

把包袱提出来就叫“抖包袱”,在抖之前,先要进行铺垫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引发悬念,这就叫铺平垫稳。只有铺垫稳妥了,包袱笑料的幽默才能有最大的发挥。

三翻四抖,就是把一个笑料不断的在整个节目中穿插出现,让幽默闪光延续,通常相声可以分为若干个“小节”每个小节就是“一翻儿”。

一旦包袱抖落出来,观众笑了,那么这就是个“响包袱”,否则就是个“闷包袱”。

填产业

相声艺人自己创作的经典段子,被其他艺人广为学习,并且沿袭下去,就是给相声“填产业”,也叫给后辈“留饭”。

3

现挂

根据现场环境即兴发挥,对表演进行临时的修改,就叫“挂”、或者“现挂”,通常是和台下的观众互动。 砸挂是现挂的一种,通常是对前场演出的演员和包袱进行重新提及,进行延伸、讽刺。

辙口

十三道大辙

辙口就是汉字的韵母。

十三道大辙包括:江阳-ang 言前-an 一七-i 怀来-ai 姑苏-u 灰堆-ui、ei 中东-ong、eng、ing 乜斜-ie 由求-ou 发花-a 波梭-o 任臣-en 窈窕-ao

还有用一句话概括的——“小佳人忸怩出房来东西南北坐”

另有两道小辙:小言前儿、小人辰儿

抄一个

当任何一个相声演员在台词中说出“爸爸”“爹”“父亲”“叔叔”的时候,其他演员都可以答应一声“唉”,这就算“抄了一个”。

贯口

大段连续的台词,通常考验相声演员的嘴皮子功夫。比较著名的贯口活有《报菜名(菜单子)》《八扇屏》《白事会》《夸住宅》《地理图》

趟子就是贯口,同时在快板里面大段的贯口也可以特指为趟子,比如数来宝里面有著名的“进街趟子唱八家”,唱了豆腐坊、剃头棚、铁匠铺等旧时代的小生意。

倒口

模仿外地口音,特别是乡下人说话。通常相声演员模仿河北、山东、山西、河南的地方话,当然也有用方言唱戏,比如《山东二黄》、《学四省》,这都叫倒口、怯口。

4

柳儿活 开门柳

学唱京剧二黄、大鼓、地方戏等其他曲艺形式,统称为“柳儿”、“ 柳儿活”,分为“歌柳儿”和“戏柳儿”。 “开门柳儿”也叫“点买卖”,就是相声场子开场第一回的唱儿,一般说来都是几个人一块儿唱,(也有单人唱的,但不如众人唱的声音、气势大。)相声开场时,由一个捧哏的先念书词儿,再由几个逗哏的唱“开门柳儿”。比如《发四喜》就可以作为开门柳,建议大家听听刘宝瑞、侯宝林、郭启儒、郭全宝的版本;郭德纲带领德云社唱的《发四喜》落腔都是河北梆子味的,实在不伦不类。

撂地

Liào Dì 上地

在露天演出就叫撂地,和什样杂耍在茶馆剧场演出也可以叫撂地。

除非是和京剧在一起在正式剧场穿插演出的时候,才叫“上地”。

底 攒底Cuán Dǐ

底,有两层含义:一段相声最后一个包袱可以叫“底”;一场演出最后上场的演员也可以叫“底”或者“攒底”。

一场演出可能要持续很长,从下午四五点钟一直持续到晚上十点,只有那些非常出名的演员才有资格“攒底”,能够攒底的演员就叫“底角儿”Dǐ Juér

刨活

刨底

把段子中的“底”提前告诉给观众,让笑料失效,就叫“刨活”、“刨底”,是旧社会演员之间的一种不正当竞争的行为。

现在的演出也有“刨”,当然现在刨底的人大多数是台下的观众。

圆粘儿

5

马季相声训徒台词篇九
《组合 1》

马季相声训徒台词篇十
《演示文稿3》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igeleikaoshi/106817.html

    上一篇:形容晚霞的词语

    下一篇:马云经典语录

    【马季相声训徒台词】相关推荐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