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济于事的意思和造句

| 职称日语 |

【www.guakaob.com--职称日语】

无济于事的意思和造句篇一
《举一反三等的意思与造句》

举一反三 jǔ yī fǎn sān 〖解释〗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删繁就简[shān fán jiù jiǎn] [解释]删:除去;就:趋向。去掉繁杂部分,使它趋于简明。

见微知著jiàn wēi zhī zhù 微:微小(隐约);著:明显;知:知道。见到一点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与问题的实质,或从细小的事物中发现问题。

开源节流【注音】kāi yuán jié liú 开:开发,开辟;源:水源。开发水源,节制水流。比喻增加收入,节省开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gōng yù shàn qí shì,bì xiān lì qí qì 工匠想要使(他的)工作做好,一定要先使工具锋利的。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一箭双雕[yī jiàn shuāng diāo] [解释]原指射箭技术高超,一箭射中两只雕。后比喻做一件事达到两个目的。 删繁就简;写作文要删繁就简,不要啰嗦。 开源节流;做生意要开源节流。

一箭双雕;这真是个一箭双雕的好计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是一句千古名句。

举一反三:我们做事情要学会举一反三。举一反三;学数学要学会举一反三。学习的时候不能生搬硬套,要学会举一反三。

删繁就简:写作文要删繁就简,不要废话一大堆。 本文内容很好,如果再删繁就简就更好了。

见微知著: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善于观察,善于分析,见微知著,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开源节流:只有开源节流,才能让整个公司兴旺起来。

一箭双雕:无偿献血不但可以救人,还可以促进自身的血液循环,有益健康,真是一箭双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应该做到劳逸结合,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举一反三 jǔ yī fǎn sān 〖解释〗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删繁就简[shān fán jiù jiǎn] [解释]删:除去;就:趋向。去掉繁杂部分,使它趋于简明。

见微知著jiàn wēi zhī zhù 微:微小(隐约);著:明显;知:知道。见到一点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与问题的实质,或从细小的事物中发现问题。

开源节流【注音】kāi yuán jié liú 开:开发,开辟;源:水源。开发水源,节制水流。比喻增加收入,节省开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gōng yù shàn qí shì,bì xiān lì qí qì 工匠想要使(他的)工作做好,一定要先使工具锋利的。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一箭双雕[yī jiàn shuāng diāo] [解释]原指射箭技术高超,一箭射中两只雕。后比喻做一件事达到两个目的。 删繁就简;写作文要删繁就简,不要啰嗦。 开源节流;做生意要开源节流。

一箭双雕;这真是个一箭双雕的好计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是一句千古名句。

举一反三:我们做事情要学会举一反三。举一反三;学数学要学会举一反三。学习的时候不能生搬硬套,要学会举一反三。

删繁就简:写作文要删繁就简,不要废话一大堆。 本文内容很好,如果再删繁就简就更好了。

见微知著: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善于观察,善于分析,见微知著,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开源节流:只有开源节流,才能让整个公司兴旺起来。

一箭双雕:无偿献血不但可以救人,还可以促进自身的血液循环,有益健康,真是一箭双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应该做到劳逸结合,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无济于事的意思和造句篇二
《举一反三等的意思与造句》

举一反三 jǔ yī fǎn sān 〖解释〗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删繁就简[shān fán jiù jiǎn] [解释]删:除去;就:趋向。去掉繁杂部分,使它趋于简明。 见微知著jiàn wēi zhī zhù 微:微小(隐约);著:明显;知:知道。见到一点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与问题的实质,或从细小的事物中发现问题。

开源节流【注音】kāi yuán jié liú 开:开发,开辟;源:水源。开发水源,节制水流。比喻增加收入,节省开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gōng yù shàn qí shì,bì xiān lì qí qì 工匠想要使(他的)工作做好,一定要先使工具锋利的。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一箭双雕[yī jiàn shuāng diāo] [解释]原指射箭技术高超,一箭射中两只雕。后比喻做一件事达到两个目的。

删繁就简;写作文要删繁就简,不要啰嗦。 开源节流;做生意要开源节流。

一箭双雕;这真是个一箭双雕的好计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是一句千古名句。

举一反三:我们做事情要学会举一反三。举一反三;学数学要学会举一反三。学习的时候不能生搬硬套,要学会举一反三。

删繁就简:写作文要删繁就简,不要废话一大堆。 本文内容很好,如果再删繁就简就更好了。 见微知著: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要善于观察,善于分析,见微知著,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开源节流:只有开源节流,才能让整个公司兴旺起来。

一箭双雕:无偿献血不但可以救人,还可以促进自身的血液循环,有益健康,真是一箭双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应该做到劳逸结合,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无济于事的意思和造句篇三
《根据词语的不同意思造句》

用词语的不同意思造句

硕果累累:

(1.大的果实。 2.比喻巨大的成绩。)

1、秋天,果树上硕果累累。

2、拥有一千多项发明,真可谓硕果累累。

骄傲:

(1.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

2.自豪。)

1、班长虽然考了第一名,但他一点也不骄傲,仍然一如既往埋头苦学。

2、当听说我们班被评为文明班级时,同学们都为自己是六(4)班的一员感到骄傲。

暖流: (1.指气温。2.比喻心中感受到的温暖和激动。)1、一股暖流从南方

涌来,气温上升了不少,人们纷纷换上了漂亮的春装。

2、看着冒雨前来送伞的妈妈,我的心头涌动着一股暖流。

倾注:

(1.液体向下灌流。2.把精神或力量集中到某个目标上。)

1、瀑布从悬崖上流下来,倾注到深潭里。

2、我的每一点进步都倾注着老师的心血,我的每一点成绩都凝聚着老师的汗水。

凝重:

(1.厚重;沉重。 2浓重。)

1、 祭扫烈士墓时,同学们个个神情凝重。

2、冬日,烟台的海显得很凝重。

结实:(1. 健壮。2. 坚固;牢固。)

1、爷爷每天坚持锻炼,因此他的身体很结实。

2、闪烁:

(1.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

2.说话稍微露出一点想法,但不肯说明确;说一点留一点。)

用了这么多年依然完好无损。

分外:(1. 本分以外。2. 超过平常;特别。1、他从不把帮助别人当作分外的事。

2、皎洁的月光勾起了多少游子的思乡情啊!

滔滔不绝:(1. 用流水不断之意。2.指说话一张嘴就没有尽头,形容说话连续不断口才好。)1、望着江水滔滔不绝地流向远方,母亲的心早已飞到了孩子的身旁。2、他一回到家,就滔滔不绝地向父母讲起在南京春游的趣闻。 1.房屋的窗户上闪烁着黄色的灯光.

2.她总是闪烁其词,不做正面回答。

嶙峋:(1.形容山石等突兀、重叠。

2.形容人或动物消瘦露骨。)

1、月球上,到处都是嶙峋的巨石。

2、老牛病了,几天没有进食,显得瘦骨嶙峋。

沉浸:

(1. 全神贯注于某种事物。

2. 浸泡,浸入水中。)

1、中秋节已过,人们仍然沉浸在喜庆团圆的节日气氛中。

2、这艘船沉浸在海底已经有好几百年了

滋味:

( 1.味道。

2.比喻某种感受。)1 我爱吃鸡翅的香辣滋味。

2 回首小学六年,百般滋味在心头。

平静: (1.安宁;没有外界的骚扰,没有动荡。

2.心情平和安静。)1 平静的湖面上没有一丝波澜。 2 听了这个消息,他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1有弹性

2坚韧的性格

1、藤是一种极有韧性的植物。

2、中华民族有着一种坚韧的性格,就是这种性格让我们在磨难中锐意进取

牢靠(坚固)造句 牢靠(稳妥可靠)造句 新鲜(食物没有变质)造句

新鲜(空气经过流通,不含杂类气体)

1、这房子可牢靠了,都经过几十年风吹雨打了。 2、您放心,这人办事牢靠着呢!

3、这草莓新鲜得很,早上刚从地里采回来的。 4、温暖的阳光,新鲜的空气,让人感觉神清气爽。

气候不冷不热: 使人感到亲切:

苏州的气候温和,不冷不热很适合人居住 他的脾气温和,使人感到亲切

沸腾:

(1.液体达到一定温度时急剧转化为气体的现象,这时液体发生汽化,产生气泡。

2.比喻喧嚣嘈杂。)1.锅炉里的水正在沸腾。

2.那边的人群沸腾起来了,一定发生了什么事。

琢磨:

(1.雕刻和打磨(玉石)。2.加工使精美(文章等)。)

1.顽石经过能工巧匠的精心琢磨,就能变身为一块美玉.

2.这件事该怎么办,你还得好好琢磨琢磨.

回味:

(1:指吃过东西后,留在口腔中的余味,比喻回想某事越来越有意思。2:指经历过接触过的事重新感觉。)

1.大麦茶的浓香令我回味无穷。

2.音乐会上,悠扬美妙的音乐和甜美的声音让观众回味无穷。

摇篮:(1. 摇篮是可摇动的婴儿卧具。2. 比喻某些事物的发源地。)

1、他在摇篮中甜甜地睡去了。

2、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摇篮。

一尘不染:

(1.形容非常清洁、干净。2.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

1.教室被同学们打扫的一尘不染。

2.这个人十分纯洁,温和:

(1.气候不冷不热。 2.使人感到亲切。)

1.温和的天气让我想起了那些曾经遗失的美好记忆。

心灵一尘不染。

精神: (1、宗旨;主要的意义。2、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

1.雷锋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前进。

2.他休息了几天,体力得到恢复,工作时精神十足。

成熟:

(1.植物成熟.2.人或事发展到完善的程度.)

1.我家的苹果树上的苹果成熟了。

2.现在时机已经成熟,那么就赶快行动吧!2.李老师性格温和,犹如我的妈妈般关爱我。

大方:

(1.气量大,对财务等不计较.

2.举止自然,不拘谨,不做作.

3.式样颜色不俗气,土气.)

1.张三出手十分大方,从不斤斤计较这几个钱。

2此人仪表不俗,行为举止也落落大方。

3.从款式、颜色、花饰上看,张倩这身衣服很大方。

体面:

无济于事的意思和造句篇四
《根据词语的不同意思造句》

用词语的不同意思造句

硕果

1、秋天,果树上硕果累累。

2、爱迪生刻苦钻研,拥有一千多项发明,真可谓硕果累累。

骄傲1、班长虽然考了第一名,但他一点也不骄傲,仍然一如既往埋头苦学。

2、当听说我们班被评为文明班级时,同学们都为自己是六(4)班的一员感到骄傲。

暖流

1、一股暖流从南方涌来,气温上升了不少,人们纷纷换上了漂亮的春装。

2、看着冒雨前来送伞的妈妈,我的心头涌动着一股暖流。

倾注

1、瀑布从悬崖上流下来,倾注到深潭里。

2、我的每一点进步都倾注着老师的心血,我的每一点成绩都凝聚着老师的汗水。 凝重1、 祭扫烈士墓时,同学们个个神情凝重。

2、冬日,烟台的海显得很凝重。

结实

1、爷爷每天坚持锻炼,因此他的身体很结实。

2、这张椅子真结实,用了这么多年依然完好无损。

分外

1、他从不把帮助别人当作分外的事。

2、月到中秋分外明,皎洁的月光勾起了多少游子的思乡情啊!

滔滔不绝

1、望着江水滔滔不绝地流向远方,母亲的心早已飞到了孩子的身旁。

2、他一回到家,就滔滔不绝地向父母讲起在南京春游的趣闻。 闪烁

嶙峋

1、月球上,到处都是嶙峋的巨石。

2、老牛病了,几天没有进食,显得瘦骨嶙峋。

沉浸

1、中秋节已过,人们仍然沉浸在喜庆团圆的节日气氛中。

2、这艘船沉浸在海底已经有好几百年了

无济于事的意思和造句篇五
《根据词语的不同意思造句》

根据词语的不同意思造句。

1、体面:光荣;光彩。

体面:得体;好看。

2、分外:

指超过平常

指本分以外

3、天真:

心地单纯、直率

头脑简单、容易被迷惑

三、修改病句

常见病句类型:

1. 用词不当。如:狮子是一种猛烈的动物。无论什么人违反纪律,就要受到批评。

2. 搭配不当。如:战士们冒着大雨和泥泞继续前进。

3. 成分残缺。如:我们要学习白求恩毫不利已,专门利人。

4. 重复罗嗦。如:他经常一贯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

5. 自相矛盾。如:队长笑嘻嘻的脸上露出了严肃的神情。

6. 词序混乱。如:吴厂长介绍了许多陈师傅的先进事迹。

7. 指代不明。如:小强和小明边走谈,他告诉他作业已经做完了。

8. 分类不当。如:菜市场里有冬瓜、黄瓜、西瓜、苦瓜等许多新鲜蔬菜。

9. 不合情理。如:一串红在春风中微笑。

怎么样修改病句:

1. 认真地读原句,弄清楚句子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2. 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

3. 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

4. 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不是完整、通顺、符合情理。

在原句上修改病句,用好修改符号。

1、 我最爱看民族舞蹈和民族音乐。

2、 读了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使大家热泪盈眶。

3、观众的眼睛都目不转睛地看着演员们的精彩表演。

4、爸爸给我买了一幅名为《北国风光》的画报。

5、妈妈因为关心我的学习,所以关心我的生活。

6、昨天,五个日本的小朋友来我校参观。

7、既然这件事难办,我们也一定要办好。

8、孙爷爷希望我们从小培养远大的理想。

9、老师要求同学们默默地朗读课文。

10、我们的陈老师被评为“优秀班主任”的光荣称号。

11、这位六十多岁的老人已经年过花甲。

12、各位来宾参观了我校庆“6。1”的文艺节目,赞叹不已。

13、大会的主席台上坐着不少来自各部门的许多领导。

14、我们认真讨论并听取了校长的报告。

15、美丽的大草原一碧千里,到处都是绿色。

16、早晨起来,我呼吸灿烂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

17、我们要认真克服并发现工作中的缺点。

1. 通过课外兴趣小组,我们的知识增加了。

2. 《早春》这首诗说明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赞美之情。

3. 博物馆展示出了两千多年前的新出土的一大批文物。

4. 小组会上,他总是首先第一个发言。

5. 在运动会上,小王垒球很远。

6. 学校开展了学雷锋的高潮。

7. 造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8. 下雨了,五颜六色的红伞成了街上的一道风景线。

9. 在我们军训期间,受到教官们无微不至的关怀。

10.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11.你的意见我基本上同意,完全赞成。

12.汽车在宽阔的公路上奔腾。

13.在这次抢救森林火灾中,同志们表现得很勇敢。

14.老农抡起锄头,把口袋里的狼用锄头打死了。

15.这本书的内容和插图都很美丽。

16.夏天的九寨沟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

17.九寨沟的夏天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地方。

18.言行不一致的人,是一种极坏的作风。

19.经过努力,我的错别字大大进步了。

20.鲁迅的家乡是浙江绍兴人。

21.教室里响起了激烈的掌声。

22.我断定明天可能会下雨。

23.大家要注意安全,尽量防止发生事情。

24.我班的卫生工作是全校最好的班级。

25.我们要帮助支援灾区人民的困难。

26.老师那和蔼可亲的笑脸和谆谆教导常常浮现在我眼前。

27.红军长征时代的生活是十分艰苦的。

28.为了祖国的利益,愿献出自己的一切。

29.小麦成熟了,田野里的颜色一片金黄。

30.我们班过去注意得不够对卫生工作。

31.因为学习很紧张,但是大家都觉得很愉快。

32.在考试时,我一丝不苟地答卷和交卷。

33.我们要在青少年中进行爱国主义。

34.我想,这本书大概一定是小红借去了。

35.妈妈从街上买了青菜、茄子、豆腐等蔬菜。

36.今年,我们队里的粮食、玉米、小麦又丰收了。

37.解放以来,人们生活不断得到改进。

38.我们认真讨论并听取了厂长的报告。

39.看了电影《四个小伙伴》,受到很大的教育。

40.无数的千千万万青少年参加了植树活动。

41.同学们选我当班长是对自己的信任。

42.爸爸买回了钢笔和毛笔,我最喜欢用它来练字。

43.下午,六年级两个班进行足球比赛,他们终于取得了胜利。

44.小明助人为乐,大家都在赞颂他。

45.我们从小就要培养远大的理想。

46.农民冒着凛冽的寒风在田里收割麦子。

47.我们的张老师像狐狸一样聪明。

48.大海蓝得像蓝墨水一样。

49.我们要贯彻党的“科技兴国”的号召。

50.激战前夕,战士们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决心。

修改下面一段话。

游园会开始了。我兴充充地来到《吹腊烛》的游艺室。轮到我吹了,我竭力吹一口气,火苗晃动一下,没息灭。我只好在连续排队。这次吸去了上次教育,用尽浑身力气,吹去一排蜡烛。哈哈,四支腊烛全给我吹灭了。

同学们来到医院,盼望生病的王老师。李明悄悄地敲了几下病房门,一会儿,门开了!病床上的王老师看到同学们来了。高兴地坐了起来,同学们看到了好几天分别的老师,拉着她的手问长问短,一下子围了上去,有的还轻轻地留下了眼泪。

黄虹真爱劳动。在学校里,她带头经常打扫教室、走廊。在家里,她自己动手洗自己的衣服,还常常帮妈妈做家务和洗碗、扫地。在车上,她主动给老人小孩让座。星期天宿舍区大扫除,她又挖阴沟又扫地,重活脏活抢着干。大家都夸她是个爱劳动的好孩子。

陈方学习各种功课时死记硬背,即使下了不上工夫,但是成绩并不理想。常常他为此事而十分苦恼。后来他改正了学习方法,注意理解,积极思考,学习成绩明显有了显著的增加。

我们学校附近有一家简单的电子游戏房。总有每天一些中小学生往哪儿钻。尽管学校多次三令五申禁止学生玩电子游戏,但是有人不听。由于长期玩电子游戏,这些人的视力下降,学习退步,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电子游戏的危险真大啊!

“砰”的一声,发令枪响了,五名运动员像五棵出堂的子弹向前冲去。过了一会儿,我们班上的陈宁同学落在后面了。这时,我们大声喝彩着:“陈宁加油!陈宁加油!”听到我们在为他鼓净,马上加快了进度,奋力敢上。在一阵热情的掌声中,陈宁终于获得了四百米决赛的冠军第一名。

春天到了,赵教师率领我们到效外活动,我们沿着一条平担的公路。十分钟过后,巍峨的山峰、辽阔的田野、曲折的小溪、别有趣味的乡间小镇。但涌现在我们的眼前。看吧,美丽的小乌在技头上快活地跳跃;色彩班斓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大家的心都沉醉在大自然的春意图里了。看着看着,我们不有自主地放慢了脚步。

缩写句子就是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去掉其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的成分,保留主要成分,但不改变句子的主要意思。缩写句子的训练,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句子的基本结构,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句子的主要意思。缩写句子是有技巧和方法的:

一.“的”前修饰都删去

如“美丽的蝴蝶飞走了。”中“美丽的”是用来修饰“蝴蝶”的,因此“美丽的”可删去。这句话缩写为“蝴蝶飞走了。”

二.“地”前限制要删去

如“人们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中,“都忍不住惊讶地”是用来限制“呼喊起来”的,它要删去。这句话就缩写为“人们呼喊起来。”

三.“得”后补充说明也删去

如“海力布着急得没办法。”中“没办法”是对“着急”的程度进行补充说明的,它也要删去。这句话缩写为“海力布着急。”

四.数量词语照样删

如“罗丹塑了一座女像。”中“一座”这个表示数量的词语可删去。这句话缩写为“罗丹塑了女像。”

五.抓住主干来缩简

只要抓住句子的主干“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这是每个完整句子都具备的),就可迅速地缩写句子。如“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这句话就是讲“什么”——“铁球”,“怎么样?”——“落下来”。因此,这句话就可以缩写为“铁球落下来。”

同学们,我们在缩写句子时是要将各种方法同时综合灵活地运用的。如“几只小鸟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这句,请同学们想想,要同时用到哪几种方法?

无济于事的意思和造句篇六
《应用文》

摘要:谚语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与民族特定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背景和道德观念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日本的谚语显示了浓厚的民族文化特色。谚语翻译则是传达寓意,传播文化的桥梁。而翻译中的“注释”是译者实现其翻译目的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段,是翻译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从翻译实践来看,翻译“注释”策略运用不当,难免导致当注不注、繁简失度、注犹不注的现象。因此,我们在翻译日语谚语时应了解其文化内涵及中日两国文化差异,灵活、准确地运用“注释”翻译策略,使“注释”技巧在翻译中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关键词:日汉 文化 注释 翻译

1 日语谚语所体现的社会文化生活

1.1 表现日本气象及自然环境的谚语

日本的谚语中表现气象方面及自然环境的谚语很多,这一方面可能是跟日本的天气富于变化及日本的自然环境优美,四季分明有关。因此激发了日本人珍爱自然,对大自然讴歌赞美的情怀。在大量的日本谚语中反映了这种情绪。总结出大量生活观念、教训。

关于天气的有:

朝曇りは大日のもと

雨の夜あがり明日は雨

蟻が高いところに集まると雨

关于动物的有:

猫は三年の恩を三日で忘れる

浅みに鯉

猫は長者の生まれ変わり

关于植物的有:

六日の菖蒲十日の菊

蕎麦の花も一盛り

青菜に塩

1.2 传递社会经验、发人深省的“社会谚”

除了反映天气和自然现象的谚语之外,日本的谚语中很多还传递了社会经验、耐人寻味的“社会谚”。这些谚语告诉人们在社会中为人处世的方法以及如何丰富人们的生活知识,如何开阔眼界。从这些谚语中明显地反映了日本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比如:

己の欲せざる所は人に施すなかれ

可愛い子には旅をさせよ

三人よれば門殊の知恵

1.3 反映日本宗教信仰的谚语

日本宗教信仰自由,同时又是个信仰无常观的国度。古代的日本人受儒教及佛教等思想的影响,形成了淡泊,无常的国民性格。这些性格使日本人在对待人生,处事方面显得尤为明显。在日本那种独具个性,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行为得不到周围人的认可。在日本人的思想、行为、生活中儒教给予他们的影响也是非常之大。而神道是日本本土的教义,也影响了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及思想。儒教的仁爱,神道的调和以及佛教的行善治恶,因果报应这种思想对日本人的生活态度产生了极大地影响。从日语的谚语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門松は冥途の旅の一里塚

恐れ入り谷の鬼子母神

苦しい時の神頼み

等等。此外,关于佛教的有:

煩悩あれば菩提あり

見ぬは極楽知らぬは仏

坊主憎けりゃ袈裟まで憎い等。

2 日本人的思维行为方式对谚语的影响

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历史变革,形成了日本人独特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固有的生活习俗。形成了广泛的文化环境。日本人思维上的特征是注重直观性,实用性,具体性。因而常用具体、形象的词语来表达思想。同时表达的方式往往又是含蓄,暧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受思想支配。日本人的这种思维方式在日语谚语中也可明显看出。

2.1 日本人思维方式的具象性

具象思维就是具体而形象的思维。具有具象思维的日本人喜欢将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范畴用客观具体的形象或者动作来表达。他们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对抽象意义进行表达,通过直观表象去领悟象征意义。日本是一个岛国,单一的民族,长期封闭的社会形态,使日本人形成了单一的思考模式;共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又造成了日本人在联想上的模式化。日语谚语中的比喻大都带有具象性,就像一幅田园式的静止图画。这种思维方式在日本谚语种留下了轨迹。例如:

颚で背中搔<、風に柳、狐と狸、月前の星,等。

日本人的具象思维在日本人的观念中根深蒂固,并一直延用至今。

2.2 日本人思维方式的整合性

日本人非常注重集体的力量,十分强调集体的整合性。他们认为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个人只有在集体的基础上才能发展。因此必须保持个人与集体的这种和谐。标新立异,脱离集体,以自己为中心等的行为在日本没有市场,会遭到周遭的排斥。这种思维方式在日语谚语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例如:

出る杭(くい)は打たれる

衆力功あり

人は情け

最典型的谚语莫过于「和を以って貴しとなす」这个谚语了。它强调人与人的和睦相处,成为日本人的基本行为模式。成为安邦治国的最高信条。

2.3 日本人行为方式的暧昧性

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使得日本人形成了自身的行为方式,他们怕给对方造成伤害,因此不正面冲击对方,说话暧昧,遣词造句含蓄,而更多的是让对方去猜测它的内涵。日本文化也常常被称为“言わぬ”文化。在日本谚语中也有不少反映了日本人的这种暧昧语言。反映了日本人的行为方式。比如:

言わぬが花

言うた損より言わぬ損がない

言わぬは言うに勝る

除此之外,“弦外之音”、“未言之情”、也是日本语言表达的重要特征。

3“注释”翻译技巧的运用

注释是翻译者根据读者的阅读需要添加到翻译文本中的、原作中没有的解释、说明或译

者个人的理解。注释的内容主要是补充背景材料、介绍风土民俗、介绍人物或特定时间、介绍社会人文知识以及译者认为应当补加的说明等,是译者实现翻译目的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但翻译实践的现状是:译者在是否注释、何时注释以及怎样注释的问题上往往还只能根据个人的判断甚至喜好来处理,没有或许也不需要有相应的规则加以限制。虽是这样,但“注释”技巧的运用应掌握如下几项标准:

①简洁明了,意思到位。过多过长的注释会干扰读者的正常阅读。

②体会原作,当注必注。要有针对性,根据译作设定的读者群决定是否加注。

③标记清楚,位置适当。根据原作的篇幅、题材决定注释的形式:句中加注、页后加注、文后加注等。

文化的差异使注释的存在有着必要性。除某些专业文章对语言本身进行注释之外,可以说注释基本上是文化的注释。在谚语及文学翻译作品中使用注释的方法,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影响译作的流畅,给阅读带来不便,但为了使译作能够尽可能地展示原作的文化内涵,如实传递原作中的文化信息,注释则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谭载喜先生说:“翻译中对原文意思的理解,远远不是单纯的语言理解问题。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受着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在翻译过程中对文化的理解如此重要,同时也正是文化信息在翻译中的完全传递,构成了翻译中的难题。那么,注释的合理运用是解决这一难题的一个不可避免的选择。

4 文化视角下日汉谚语“注释”翻译 “归化”与“异化”技巧

在谚语翻译中,对于原作中一些具有文化内涵而难以翻译之处,一般采取两种策略:即:归化策略和异化策略。

日语翻译成汉语的“归化”可以说成汉化,它采取了汉语的表达方式,对中国读者来说有亲切感,其好处在于中国读者容易阅读,弊端是译文常游离于原作太远,使译作失掉了原作的文化意境和内涵,减少了读者阅读日语谚语的新鲜感。“异化”的好处在于能够使读者获得完全不同的阅读经验,不足之处是阅读可能不够流畅,甚至或许艰涩难懂。

比如在翻译谚语时,把“猿も木から落ちる”译为“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把“噂をすれば影を指す”译为“说曹操,曹操到”,这是典型的采用了归化法的翻译。这基本上是意译,很符合中国人的口味,但是在翻译过程中失去了原来日语的韵味,用汉语的形象取代了日语原有的形象。如果把这两个谚语分别翻译成:“猿猴枝虽高,会从树上掉”和“说到此人时,此人身影现”,那么它就保留了日语原来的形象,并且很好地传达了原有的信息,比较俏皮又比较忠实原文,虽然显得比较罗嗦,但相对比较生动。 日汉翻译中,是采用归化法还是异化法,目前说法不一,有的认为异化的手法更为我国翻译工作者所接受和认可,有的认为除了上世纪30年代异化法曾一度占主导地位外,其余的大部分时间里,大多数翻译者都运用了归化的翻译手法。无论是运用哪种方法,都不能一概而论是好是坏,最主要的核心是关注是否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

4.1 翻译时要符合文化背景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在当今的文学翻译理论中,文化的翻译占有了从未有过的重要地位。读者能否正确理解译者所要传达的意思关键不在于语言而在于文化。有些学者认为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既是文化的一种表象形式,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对于以语言转换为基础的翻译工作者来说文化转换成了一个重要的主题。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原文背后的文化背景被认为是译文的一个组成部分。可见,谚语或者文学翻译的核心是文化的翻译。翻译是否成功,在于读者能否在阅读中了解到原作的文化背景,能否通过阅读体验到未曾亲身体验过的另外一种生活和文化氛围。这应该是翻译谚语或一部作品要采用归化法还是异化法的首要标准。

4.2 翻译的关键是要适时、有度

有的译家采用了归化,翻译得很好,有的却采用了异化,效果也不差。由此可见,采用哪种方法翻译,要根据不同的场景,不同的内容,不同的需要来定。适合归化,就采用归化法翻译,反之就采用异化法翻译。因此在翻译谚语或文学作品时,必须兼顾归化与异化两个方面,也就是让中国读者感受到带有日语的味道,显示日本的风土人情的语言。无论是归化还是异化,只要掌握好了“度”,都可以达到很好的翻译效果。过度归化,一定会破坏日语原有的形象和原有的文化背景;过度的强调异化,即过多地追求日语的原语形式,就有可能会过于繁琐。因此,翻译的关键是要适时、有度。

4.3 采用异化法时的注释

采用归化法还是异化法对于注释的运用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采用归化法就要摒弃注释的策略,采用异化法就必须对难以翻译、难以理解之处进行注释。

归化一般是表现在语言的层面上,异化大多表现在文化传达的层面上。在日语翻译中为了让读者跨越语言理解的障碍,充分欣赏到日本文化,不少人会采用异化的策略。但是对中国人来说,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很多时候日本人的一些习俗,生活状态和思维习惯不为中国人所熟悉,影响了对谚语或文学作品的理解。这样就必须加以“注释”,来更好地体会原有的文化风情和日本人原有的生活状态。

5 谚语翻译实例分析

谚语是人们根据长期生活的经验创造出来,并经过千万人的传诵、锤炼、加工完善而流传于世的,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语言的精华,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一般而言,谚语丰富的文化内涵构成了谚语翻译的障碍,甚至有人认为谚语、格言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根本找不到完全对应的译语,因而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译的。在谚语及文学作品中当然也有类似的翻译难点,但由于中日两国文化的长期相互影响,又有一些与众不同的特点,日语的一些谚语的形成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翻译时常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并不奇怪。

引文1、他说“有一天志贺直哉因心里烦躁,把马路边上的地藏菩萨给踹倒了,以后就得了坐骨神经的病,孩子也夭折了‥‥”《日语学习与研究》2003年第3期(P67)。

原文作:“虫の居(い)どころが悪い”/心情不好,不高兴。

引文2、当时忠司的继母又是去拘留所探望又是求校长高抬贵手,用尽了各种办法,但终究还是无济于事。石川达三《挫折》《日语学习与研究》2004年第2期(P70)。

原文作:“百方手を尽くす”/千方百计。

引文3、我以为只要让她知道我如此生气,她就会打消念头了。《日语学习与研究》2003年第3期(P67)。

原文作:“高を括(くく)る”/小看,轻视。

引文4、我还时常想,所谓旅行就是这样让人不知所措吗?森本哲郎《万里の旅万巻の書》《日语学习与研究》2004年第4期(P72)。

原文作:“途方に暮れる”/不知所措。

引文5、妻子厚子在屋里一边叠着晾洗的衣服,一边又是老调重弹。向田邦子《かわうそ》《日语学习与研究》1999年第4期(P60)。

原文作:“はなしを蒸し返す”/老调重弹。

引文6、虽然通向仕途的路被封堵,无法在这方面实现自己的抱负,但在民间法律界仍可一展鸿图。《日语学习与研究》2004年第2期(P73)。

原文作:“驥足を伸ばす”/才能,奇才,发挥才能。

引文7、太好了。果然三轮子没有察觉出来。但决不能在这儿就喜笑颜开。向田邦子《鮒》《日语学习与研究》2000年第2期(P65)。

原文作:“相好を崩す”/笑逐颜开。

6 结论

翻译谚语或文学作品时采用归化还是异化策略,这与原作的风格、特点以及译者个人的爱好有很大关系。查阅日本谚语的翻译,可以发现日本谚语翻译究竟是归化还是异化并不是那么泾渭分明,更多的译作在努力保留和展现原作语言特色和文化风采的同时,也在尽可能地做到易读、易懂,在走一条倾向于异化法的中间道路。因此“注释”始终受到大多数译者的重视。中日两国历史、文化乃至生活习俗有相近之处,在某种场合,不需要所谓的归化,但同时两国的民族又各具特色,为了凸显两国的民族文化,需要以异化法的手段显出的文化上的距离。目前翻译界对注释的形式、作用等的种种分析基本是以英文的翻译为对象的,对日本文学翻译中的注释问题涉猎很少。因而日本谚语甚至日本文学翻译的注释有它的独特性,这主要是中日两国“同文同种”,相互间的交流、融合较深,同时又有彼此间较强的文化上的独立性,各成统一的特征。

参考文献

[1] 冯明舒,中日谚语比较初探.日语学习与研究,2005增刊.

[2] 陶振孝,现代日汉翻译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3] 中根千枝,日本社会.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

[4] 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年版.

[5] 王运丽,中日谚语翻译探悉.日语学习与研究,2001/03.

[6] 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翻译通讯1984年1月.

[7] 赵冬玲,日语翻译教学中的文化导入.职业时空2008/07.

[8] 张景一,浅析新闻日语中的谓语省略现象—从日语翻译中的文化策略谈起.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7/S1.

[9] 李锋传,从日语谚语看日本人的国民性格.日语学习与研究.2006/02.

[10]谭载喜,文化对比与翻译.中国翻译1986年第5期,第7页.

无济于事的意思和造句篇七
《汉字词》

10.23

方兴未艾fāng xīng wâi ài

词义:方:正在;兴:兴起;艾:停止。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

例句:正当辽沈战役方兴未艾之时,毛泽东同志在华东人民解放军取得了济南战役胜利以后,又组织了淮海战役。 马革裹尸 mǎ gã guǒ shī

词义: 马革:马皮。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

例句:军人,在民族危亡之际但求马革裹尸,当逃兵这样的事是万般不屑的。

10.24

返璞归真[fǎn pú guī zhēn]

词义:去掉外饰,还其本质。比喻回复原来的自然状态。同“返朴归真”。

例句:来到野三坡,人们有返璞归真的感觉。

暗度陈仓[àn dù chén cāng]

词义: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亦比喻暗中进行活动。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为通向汉中的交通孔道。 例句:我军部队为节省时间,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很快端掉了敌人的堡垒。

10.25

摩肩接踵:mó jiān jiē zhǒng

词义: 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例句:春节前几天的菜市场上,人们摩肩接踵,忙着买东西。

白驹过隙 bái jū guî xì

词义:白驹:白色骏马,比喻太阳;隙:缝隙。象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例句:时间如白驹过隙,一闪而过,很快我们就要初中毕业了,真是时不等人啊!

10.28

按图索骥 : àn tú suǒ jì

词义: 索:找;骥:良马。按照画像去寻求好马。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

造句:做好一件事必须要亲身实践,纸上谈兵和按图索骥的做法都应当反对。

风雨如晦:fēng yǔ rú huì

词义:指白天刮风下雨,天色暗得象黑夜一样。形容政治黑暗,社会不安。

造句:在这风雨如晦的早晨,游子归来了。

10.29

尔虞我诈:ěr yú wǒ zhà。

词义:尔:你;虞:猜测。意思是我骗你;你骗我;互相欺骗。

例句:资本家之间也都明争暗斗,尔虞我诈,相互倾轧。

觊觎 : jìyú

词义:希望得到(不应得到的东西)。

例句:目前日益活跃的中国产权交易市场正在成为国际众多私募基金觊觎的目标.

10.30

同仇敌忾 : tóng chóu dí kài

词义:同仇:共同对敌;敌:对抗,抵拒;忾:愤怒。指全体一致痛恨敌人。

例句:七七事变后,全国人民同仇敌忾,奋起抵抗日本侵略者。

恪尽职守:kè jìn zhí shǒu

词义: 恪:谨慎,恭敬。尽:完善。尽自己的努力,严守自己的职业或岗位。

例句:他恪尽职守,是人民的好公仆。

10.31

刳精呕血:kū jīng ǒu xuè

词义:极言用心劳苦。同“刳精鉥心”。

例句:岳母刺字,刳精呕血,造就了岳飞这位抗金报国的大英雄。

戎马倥偬

拼音 rïng mǎ kǒng zǒng

释义 形容军务繁忙。戎:古代兵器的总称;戎马;借指军事;倥偬;事多;繁忙。

例句:将军最近写了不少回忆当年戎马倥偬的文章。

11.1

脍炙人口:kuài zhì rãn kǒu

词义: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讼。

例句:一部脍炙人口的《国风》与《小雅》,也是“三百篇”的最精采部分,便是诗歌合作中最美满的成绩。 振聋发聩:zhân lïng fā kuì

词义:发:开启;聩:耳聋。使耳聋的人都受到振动和醒悟。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指力量强大。 例句:鲁迅先生振聋发聩的文章,曾使多少中国人迅速从醉生梦死中苏醒过来,进而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11.4

管窥蠡测:guǎn kuī lǐ câ

词义:管:竹管;蠡:贝壳做的瓢。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测量海水。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窄,很片面 例句:我对这事果然了解得不透澈,难怪你会说我是管窥蠡测。

揆情度理:kuí qíng duï lǐ。

词义:揆、度:揣测、估计;情、理:人的常情和事理。依据情理来推测、估计。也作“揆情度事”。

例句:看事情要全面,揆情度理 ,万不可意气用事。

11.5

商榷 shānɡ quâ

词义:商量,讨论

例句:提出几点意见,与诸位商榷

桀骜不驯jié ào bù xùn

词义 :桀:凶暴;骜:马不驯良;驯:驯服。倔强凶暴不驯服。

例句: 我看到左贤王实在桀骜不驯;只好警告他一下。

11.6-8

排奡 pái ào

词义:1 矫健,形容文笔刚强有力2指骄纵;傲视

例句:其文纵横排奡,气势磅礴。

纵横捭阖zòng héng bǎi hé

词义: 战国时策士为推行合纵或连横策略而进行游说的手段。后形容在政治、外交上进行分化瓦解或拉拢的手段。纵横:合纵与连横;捭:开;阖:合。

例句:一些人想用纵横捭阖之术离间我们的民族团结,实属妄想。

11.11-12

并行不悖bìng xíng bù bèi

词义: 悖:违背;抵触。两种事物同时进行;没有什么冲突。

例句:德、智、体、美、劳五育齐抓;并行不悖。

惩前毖后chéng qián bì hòu

词义: 惩:警戒:毖:谨慎;小心。吸取过去失败的教训;以后小心;不致重犯错误。

例句:对于犯错误的同志;包括犯了严重错误的同志;我们都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

11.13--14

馝馞 bì bó

词义:形容香气很浓

例句:走进花卉展厅,好一片花团锦簇,异香馝馞,沁人心脾。

贲临bì lín

词义:光临。旧时的客套话。

造句:假日期间,会有很多游客贲临观光我地。

11.9

刚愎自用gāng bì zì yòng

词义: 刚:强硬。愎:固执;任性。刚愎:倔强固执;不接受别人的意见。自用:自以为是。固执任性;自以为是。 例句:老王这个人太刚愎自用;根本就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针砭时弊zhēn biān shí bì

词义: 砭:古代治病的石头针。指出现在社会中存在的不正之风,恶劣习气等。比喻指出错误缺点。

例句:《病梅馆记》是一篇针砭时弊而又寓意隐晦的小品散文。

11.18-11.19

穷兵黩武qióng bīng dú wǔ

词义: 穷:用尽;竭尽。黩:任意;轻率。出动全部兵力;任意发动战争。形容极端好战。

例句: ①德国法西斯穷兵黩武,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偃武修文yǎn wǔ xiū wén

词义: 偃:停止;修:致力于。停止武备;提倡文教。

例句: 政府应该尽快制止目前的混乱局面;引导人民偃武修文,以经济建设为重心。

11.20-11.22

深文周纳shēn wén zhōu nà

词义: 指苛刻地或歪曲地引用法律条文;把无罪的人定成有罪。也把不根据事实而牵强附会给人硬加罪名。 例句: 假使是这样;那韩非的非难;殊不免有类深文周纳。

褫夺 chǐ duï

词义:1.夺取;剥夺。 2.谓剥夺衣冠,革除功名

例句:小小年龄,车祸褫夺他的年寿,真让人惨不忍睹。

11.25-11.26

彳亍chì chù

词义:: (chìchù)<书>慢步走,走走停停:

例句:独自在河边彳亍,那清澈的河流把我带到了那烂漫的童年。

彰善瘅恶zhāng shàn dàn è

词义: 彰:表明、显扬;瘅:憎恨。表扬好的,斥责恶的。

例句: 江东既平,天下既一,偃武修文,彰善瘅恶,崇教化,移风俗。

11.27-11.29

怙恶不悛hù è bù quān

词义: 一贯作恶;屡教不改。怙:坚持;悛:悔改。

例句: 对于怙恶不悛,民愤极大的罪犯;我们应予严惩;不能手软。

龌龊:wò chuò

词义:①脏;②对一件看不惯的人或事发泄心中的不满或对此表示鄙视。

例句:他们里面的坏人,的确是天地间最坏的东西。背信弃义,杀人放火,横抢武夺,卑鄙龌龊,什么都干得出来。

1.6-1.7

白山黑水bái shān hēi shuǐ

词义:指长白山和黑龙江,指我国东北地区。

例句:以杨靖宇为首的抗日联军的抗日联军活动在白山黑水间给日寇以重创。

白衣苍狗bái yī cāng gǒu

词义:出自杜甫的《可叹》诗:“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后来用“白衣苍狗”比喻世事变化无常。也说“白云苍狗”。

例句:在那白衣苍狗的乱世,谁也说不定自己明天的境况。

1.8—1.9

百足之虫 死而不僵bǎi zú zhī chóng,sǐ ér bù jiāng

词义:“僵”倒下。原指马陆这种虫子死了之后,仍不倒下。现用来比喻势力大的人或集团虽已失败,但其余威和影响依然存在。(多含贬义)

例句: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给西方敌对势力以沉重打击。但这种势力对我们一些年轻人仍有蛊惑作用,可谓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败北bài běi

词义:打败仗。“北”本是二人相背的意思,因此军队打败仗背向敌人逃跑叫败北。

例句:他身经百战,未曾败北。

1.10—1.13

稗官野史bài guān yě shǐ

词义:稗官:古代的小官,专给帝王述说街谈巷议、风俗故事,后来称小说为稗官,泛称记载逸闻琐事的文字为稗官野史。

例句:那些稗官野史,难以廓清历史真相。

抱薪救火bào xīn jiù huǒ

词义:比喻因为方法不对,虽然有心消灭祸患,结果反而使祸患扩大。

例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无疑是抱薪救火,饮鸩止渴。

1.14—1.15

暴殄天物bào tiǎn tiān wù

词义:任意糟蹋东西。(殄(tiǎn):灭绝,天物:指自然界的鸟兽草木等)

例句:这种暴殄天物的逆行,必然会自取灭亡。

暴虎冯河bào hǔ píng hé

词义: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蛮干(暴虎:空手打虎,冯(píng)河:徒步渡河)

例句:以一只孤羊投入群狼之中与之作战,这种暴虎冯河的做法,只能是以卵击石,徒遭失败。

1.16—1.17

杯水车薪bēi shuǐ chē xīn

词义:用一杯水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例句:我们厉行节约而节省的钱财较之某些人的肆意挥霍,真是杯水车薪。

赑屃bìxì

词义:1用力的样子 2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像龟。旧时大石碑的底座多雕刻成赑屃的形状。

例句:石碑下的负重的赑屃,向人们述说着这座建筑的沧桑。

2.24--25

颐指气使 yí zhǐ qì shǐ

词义:颐指:动下巴示意,指挥别人;气使:用神情气色支使人。不说话而用面部表示表情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指挥别人的傲慢态度。

例句:他对助手颐指气使,那样子真令人看不惯。

擢升zhuï shēng 词义:提升;提拔。

例句:三年后,他由于在锡诺普海战中英勇善战而被擢升为海军少将。

2014.2.26--27

户枢不蠹hù shū bù dù

词义: 枢:门上的转轴;蠹:蛀。指门的转轴;不会被虫蛀蚀。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侵蚀。

例句:正所谓“户枢不蠹,流水不腐”,要不停充电和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否则很容易被社会所淘汰。

整饬 zhěngchì

词义: (1)使有条理;整顿:~纪律|~阵容。(2)整齐;有条理。

例句:敌军见我军威仪整饬,士气顿时低落了许多。

3.3-3.4

哀鸿遍野āi hóng biàn yě

词义:原指哀鸣的大雁到处都是。比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

例句:战乱过后,这一地区哀鸿遍野,民不聊生。

爱屋及乌

拼音:ài wū jí wū

词义: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与他有关的人或物。

例句:子存宠上了小老婆,未免“爱屋及乌”,把他也看得同上客一般。

3.5-3.7

安步当车 ān bù dàng chē

词义 安:安详从容;不慌不忙。步:步行;当:代替。不慌不忙地步行;权当是乘车。又借指人能安于贫贱自行其乐。

例句:李老师上下班从不坐车;他风趣地说:“我这是安步当车,自享其乐。

安土重迁 ān tǔ zhîng qiān

词义: 安:习惯于;满意于;重:重视;不轻易。安于故土生活;不愿轻易迁居异地

例句 中国农民安土重迁,但有生路;谁愿背井离乡。

3.10-3.11

安之若素ān zhī ruî sù

词义:(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形容面对困境毫不介意,心情平静。 安:安然,坦然;之:代词,指人或物;素:平常。

例句:她对于那些任意的欺凌,总是安之若素.

抱残守缺 bào cán shǒu quē

词义: 残:残缺;不完整。缺:残破。指舍不得扔下破旧东西

例句: 不清除抱残守缺的旧观念;就不能更好地投身到改革的大潮中去。

3.12—3.14

杯弓蛇影:bēi gōng shé yǐng

词义: 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例句:如果投资人对一个国家的财政前景失去信心,杯弓蛇影的心态会把债券收益率推高到难以持续的水平。 筚路蓝缕:bì lù lán lǚ

释义: 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

造句:他的诗文不仅留下了时代的印痕,而且有开一代风气的筚路蓝缕之功。

3.17—3.18

便宜行事: biàn yì xíng shì

词义:便宜:方便,适宜。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斟酌处理,不必请示。

例句: 既然大权交代于你,你就得便宜行事。

别无长物:biã wú cháng wù

词义:长物:多余的东西。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

造句: 姐姐除了野心,别无长物。

3.19—3.21

不孚众望 : bù fú zhîng wàng

词义: 不为众人所信服。孚,使信任、信服。

例句: 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负众望,结果落选了。

不经之谈: bù jīng zhī tán

词义: 不经:不合道理。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

例句:现在有种看手相的书,里面大都是些不经之谈。

3.24-3.25

不胫而走: bù jìng ãr zǒu

释义: 胫:小腿;走:跑。没有腿却能跑。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

无济于事的意思和造句篇八
《成语释义》

成语释义:

1:指按照图像寻找好马。比喻按照线索寻找,也比喻办事机械、死板。(按图索骥)

2:指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无济于事,徒劳无功。(杯水车薪)

例句:他那点微薄的工资,对于整个家庭的庞大开销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

近义词:于事无补 无济于事 反义词:立竿见影 绰绰有余

3:含义:指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道听途说)

例句:我们不能仅凭道听途说就怀疑一个人的品行。

4:含义:用尽全部力量。(竭尽全力)

例句:杨敏是个热心肠,她总是竭尽全力地去帮助别人。

5:含义:比喻行动敏捷,先达到目的。(捷足先登)

例句:妈妈让我早点去排队买票,否则就会让别人捷足先登了。

6:含义: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不但没有好处,还有害,导致徒劳无功。(画蛇添足) 成语造句:在这么没得景色中加了人工造景,简直是画蛇添足。

近义词:多此一举 弄巧成拙

反义词:必不可少 不可或缺

7:含义: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旗鼓相当)

例句:他俩实力旗鼓相当,谁能夺冠还是个未知数。

8:含义:形势就像破竹子,上面几节破开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破开了。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势如破竹)

例句:我军士气高涨,势如破竹,一下子就把敌人全部歼灭了。

9:含义:指时机难得,不可错过。(机不可失)

例句:当王小舟向梅林借书看时,梅林机不可失地提出要借王小舟视若珍宝的变形金刚玩一玩。 文字双胞胎

(辩 辨)论 邮(戳 戮) (扎 札)根 开(恳 垦) (勺 匀)称 和(霭 蔼) 好高 (骛 鹜)远 拾金不(昧 味)

题正:辩论、邮戳、扎根、开垦、匀称、和蔼、好高骛远、拾金不昧。

“恶”字怎么读

字义辨析

表示恶心的时候读“ě”:表示不良行为、恶劣行为的意思时,读“è”:表示讨厌、憎恨的意思时,读“wù”。

练一练:

请在下面的括号内填上正确的读音。

恶心() 厌恶() 深恶痛绝() 恶作剧()

1:做坏事的人,最终会自食恶()果的。

2:小李这个人好逸恶()劳,不思进取。

题正:恶ě心 厌恶wù 深恶wù痛绝 恶è作剧

1:做坏事的人,最终会自食恶è果。

2:小李这个人好逸恶wù劳,不思进取。

华山论剑: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就是说多读书、读好书,对写作文时有帮助的。

2:一、从生活中找到作文材料;二、从书中找到作文材料。但我要补充第三点,就是要筛选材料,取精去粗,否则会写成作文流水账。

3作文三十六计,动脑为上计。

梅林的观赛笔记:

(1:多读书读好书2:作文选材有三宝:一从生活找,二从书本找,三要取精去粗3:作文三十六计,动脑为上计。)

整容记:

1:用问号来开头,可以让我们每一个人在看到题目就产生思考,从而促使自己迫不及待地阅读全文,一边尽快弄个明白,找到答案。

2:符号无声胜有声亚,这样的标题清新活泼,形象生动,还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3:借用歌名、歌词作标题,活泼风趣,还容易把读者带入文章所创设的情境中。

梅林的观赛笔记:

1:好题一半文,好标题以为着作文成功了一半。

2:标题三法:问句法、符号法、歌词法。

真假作文盟主:

1:着眼于小事,小中能见大

2:借景抒情,表达作者的情感。

3:不固定观察点,一边看一边走,按空间顺序可以描写长城的外部特征,再用想象关联长城的内部特征。 4:生活教会我们做人,生活教会我们写作。

梅林的“演艺”心得:

1:写作不能偷工减料,否则成了豆腐渣大楼。

2:写游记可按空间变化写作,加上联想。

3:姜还是马老师的辣。

加头添尾:

在”又“字上头增添笔画,可以组成哪些新字?

在“子“字上头增添笔画,可以组成哪些新字?

在“土“字上、下各增添笔画,可以组成哪些新字?

题正:“又”字:反、支、友、发、受、度、变

“子”字:学、季、孝、厚、存、李、享

“土”字:奎、青、屠

采蜜集

1:冷粥冷饭好吃,冷言冷语难受。

2:必须记住我们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时间有限,不只由于人生短促,更由于人事纷繁。

3:礼多人不怪,油多不坏菜。

4: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5: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行如风。

6:没有比人生更难的艺术,因为其他的艺术和学问,到处都可以找到很理想的老师。

7:力是压大的,胆是吓大的。

8:未尝过艰辛的人,只能看到世界的一面,而不知其另一面。真正的人生,只有在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之后才能实现。

9:两眼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10:人生的光荣,不再永不失败,而在于能够屡仆屡起。

11: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12:如果我生下来就是八十岁,而慢慢长到十八岁的话,人生会更加快乐无穷。

13:量大福大,心宽屋宽。

14:人生,幸福不是目的,品德才是准绳。

15:邻舍好,无价宝。

16:自重、自知、自制,唯此三者能使人生大道无上权力之境。

17: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18:在人生中最艰难的是选择。

19:流水不腐。木枢不蠹dù

20:人生的三大不幸是:接连不断的极端贫困,是希望破灭的极端忧郁,使灵魂空虚的极端无知。 21:六月不热,五谷不结。

22:如果容许我再过一次人生,我愿意重复我的生活,因为我从来就不后悔过去,不惧怕将来。 23:龙无云不行,鱼无水不生。

24:金钱与实践是人生两样最沉重的负担。最不快活的就是那些拥有这两样东西太多,多的不知怎样使用的人。

25:路不平,众人踩;事不平,大家管。

26:要是你晓得善用人生,生命毕竟是悠长的。

27:路湿早脱鞋,遇事早安排。

28:在人生中第一要紧的事法线自己。为了这个目的,各位时常需要孤独和深思。

29: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30:正因为要斗争,人生才美。

31:路有千条,理只有一条。

32:只要你不计较得失,人生还有什么不能想法子克服的?

33:驴骑后,马骑前,骡子骑在腰中间。

34:我渴望随着命运指引的方向,心平气和地,没有争吵、会很、羡慕,笔直走完人生旅途。 35:麻雀落田要吃谷,护理进屋要偷鸡。

36:良好的人生是受行动和智慧指导的。

37: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38:一个人只要有耐心进行文化方面的修养,就绝不至于蛮横得不可教化。

39:马好不再叫,人美不再貌。

40:修养的花儿在寂静中开过去了,成功的果子便要在光明里结实。

41:骂人骂脏口,打人打伤手。

42:啊,有修养的人多快乐!甚至别人举得是牺牲的事,他也会感到满意、快乐;他的心随时都在欢乐,他有说不尽的欢乐!

43:骂人无好口,打人无好手。

44:欣赏艺术美,需要知识修养;领略自然美,同样需要知识修养。修养越深,展现在你眼前的美的疆域就越广阔,你获得的美感也越丰富。

45:买瓜看皮,扎针看孔。

46:要评判美,就要有一个有修养的心灵。

47:买鸡看爪,买鸭看嘴。

48:审美的感官需要文化修养,借助修养才能了解美,发现美。

49:买锣要打,买伞要撑。

50:健全自己身体,保持合理的规律生活,这是自我修养的物质基础。

51买卖不成仁义在。

52:许多思想是从一定的文化修养上产生出来的,就如同幼芽是长在绿枝上一样。

53:买卖不懂行,瞎子撞南墙。

54:人的是想是可塑的。一个人如果每天观赏一副好画,阅读某部佳作中的一页,聆听一支妙曲,就会变成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一个新人。

55:买时得买,卖时得卖。

56朋友千个少,冤家一个多。

57:卖瓜不说瓜苦,卖盐不说盐淡。

58:慢病在养,急病在治。

59:卖主怪脚,买主怪鞋。

60: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中都看到某种忧患。

61:满招损,谦受益。

62:天才和懒惰结伴,等于一事无成。

63:说书的嘴快,演戏的腿快。

64:讨饭怕狗咬,秀才怕岁考。

65:忘掉今天的人将被明天忘掉。

66:细水长流成河,粒米积蓄成箩。

67:行百里者半九十。

无济于事的意思和造句篇九
《根据词语的不同意思造句》

用词语的不同意思造句

硕果累累:(1.大的果实。2.比喻巨大的成绩。) 1、秋天,果树上硕果累累。

2、爱迪生刻苦钻研,拥有一千多项发明,真可谓硕果累累。 骄傲:(1.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2.自豪。) 1、班长虽然考了第一名,但他一点也不骄傲,仍然一如既往埋头苦学。

2、当听说我们班被评为文明班级时,同学们都为自己是六(4)沸腾:(1.液体达到一定温度时急剧转化为气体的现象,这时液体发生汽化,产生气泡。2.比喻喧嚣嘈杂。)

1.锅炉里的水正在沸腾。

2.那边的人群沸腾起来了,一定发生了什么事。

琢磨:(1.雕刻和打磨(玉石)。2.加工使精美(文章等)。) 1.顽石经过能工巧匠的精心琢磨,就能变身为一块美玉. 2.这件事该怎么办,你还得好好琢磨琢磨.

班的一员感到骄傲。

暖流:(1.指气温。2.比喻心中感受到的温暖和激动。) 1、一股暖流从南方涌来,气温上升了不少,人们纷纷换上了漂亮的春装。

2、看着冒雨前来送伞的妈妈,我的心头涌动着一股暖流。 倾注:(1.液体向下灌流。2.把精神或力量集中到某个目标上。) 1、瀑布从悬崖上流下来,倾注到深潭里。

2、我的每一点进步都倾注着老师的心血,我的每一点成绩都凝聚着老师的汗水。

凝重:(1.厚重;沉重。2浓重。) 1、 祭扫烈士墓时,同学们个个神情凝重。 2、冬日,烟台的海显得很凝重。 结实:(1. 健壮。2. 坚固;牢固。) 1、爷爷每天坚持锻炼,因此他的身体很结实。 2、这张椅子真结实,用了这么多年依然完好无损。 分外:(1. 本分以外。2. 超过平常;特别。) 1、他从不把帮助别人当作分外的事。

2、月到中秋分外明,皎洁的月光勾起了多少游子的思乡情啊! 滔滔不绝:(1. 用流水不断之意。2.指说话一张嘴就没有尽头,形容说话连续不断口才好。)

1、望着江水滔滔不绝地流向远方,母亲的心早已飞到了孩子的身旁。

2、他一回到家,就滔滔不绝地向父母讲起在南京春游的趣闻。 闪烁:(1.光亮动摇不定,忽明忽暗。2.说话稍微露出一点想法,但不肯说明确;说一点留一点。)

1.房屋的窗户上闪烁着黄色的灯光. 2.她总是闪烁其词,不做正面回答。

嶙峋:(1.形容山石等突兀、重叠。2.形容人或动物消瘦露骨。) 1、月球上,到处都是嶙峋的巨石。

2、老牛病了,几天没有进食,显得瘦骨嶙峋。

沉浸:(1. 全神贯注于某种事物。2. 浸泡,浸入水中。) 1、中秋节已过,人们仍然沉浸在喜庆团圆的节日气氛中。 2、这艘船沉浸在海底已经有好几百年了 滋味:( 1.味道。2.比喻某种感受。) 1 我爱吃鸡翅的香辣滋味。

2 回首小学六年,百般滋味在心头。

平静:(1.安宁;没有外界的骚扰,没有动荡。2.心情平和安静。)

1 平静的湖面上没有一丝波澜。

2 听了这个消息,他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回味:(1:指吃过东西后,留在口腔中的余味,比喻回想某事越来越有意思。2:指经历过接触过的事重新感觉。)

1.大麦茶的浓香令我回味无穷。

2.音乐会上,悠扬美妙的音乐和甜美的声音让观众回味无穷。 摇篮:(1. 摇篮是可摇动的婴儿卧具。2. 比喻某些事物的发源地。)

1、他在摇篮中甜甜地睡去了。 2、两河流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摇篮。

一尘不染:(1.形容非常清洁、干净。2.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

1.教室被同学们打扫的一尘不染。 2.这个人十分纯洁,心灵一尘不染。

精神:(1、宗旨;主要的意义。2、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

1.雷锋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前进。

2.他休息了几天,体力得到恢复,工作时精神十足。 成熟:(1.植物成熟.2.人或事发展到完善的程度.) 1.我家的苹果树上的苹果成熟了。

2.现在时机已经成熟,那么就赶快行动吧! 温和:(1.气候不冷不热。2.使人感到亲切。) 1.温和的天气让我想起了那些曾经遗失的美好记忆。 2.李老师性格温和,犹如我的妈妈般关爱我。

大方:(1.气量大,对财务等不计较.2.举止自然,不拘谨,不做作.3.式样颜色不俗气,土气.)

1.张三出手十分大方,从不斤斤计较这几个钱。 2此人仪表不俗,行为举止也落落大方。

3.从款式、颜色、花饰上看,张倩这身衣服很大方。 体面:(1.体统,身份。2.光荣,光彩。3.(相貌或样子)好看,美丽。)

1.你这种做法有失体面。 2.好吃懒做是不体面的。 3.她长相很体面。

生气:(1.表示不愉快。2.表示“生命力、活力”。) 1.他对奶奶的不礼貌让爸爸很生气。

2.在我的用心浇灌下,快枯萎的玫瑰花一天后就显得很有生气了。

尖锐:(1.物体有锋芒,容易刺破其他物体的。2.声音高而刺耳。3.认识客观事物灵敏而深刻。)

1.这只铅笔削的很尖锐,小心别扎到手。

2.深夜里,小汽车发出的尖锐的汽笛声,传出了很远。 3.这个问题很尖锐,我们恐怕解决不了。

无济于事的意思和造句篇十
《百花园一》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igeleikaoshi/109500.html

    【无济于事的意思和造句】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