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红枫的诗词

| 职称日语 |

【www.guakaob.com--职称日语】

描写红枫的诗词篇一
《关于枫叶的古诗》

关于枫叶的古诗

《琵琶行》唐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夜泊牛渚怀古》唐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枫桥夜泊》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

《长相思》唐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鞠花开,鞠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江陵愁望寄子安》唐鱼玄机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无题》唐李商隐

寒夜孤单谁相伴,雨意绵绵情难断。枫醉未到清醒时,情落人间恨无缘。

《三闾庙》唐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宋怨何深。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

《早秋宿田舍》唐曹邺

涧草疏疏萤火光,山月朗朗枫树长。南村犊子夜声急,应是栏边新有霜。

《渔夫》唐张志和

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莼羹亦共餐。枫叶落,荻花干,醉宿渔舟不觉寒。

《我爱秋香》明唐寅

我画蓝江水悠悠,爱晚亭上枫叶愁。秋月溶溶照佛寺,香烟袅袅绕经楼。

《舟下建溪》方惟深

客航收浦月黄昏,野店无灯欲闭门。倒出岸沙枫半死,系舟犹有去年痕。

描写红枫的诗词篇二
《关于枫叶的古诗》

关于枫叶的古诗

《琵琶行》唐 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夜泊牛渚怀古》唐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山行》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枫桥夜泊》唐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

《长相思》唐 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鞠花开,鞠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江陵愁望寄子安》唐 鱼玄机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无题》唐 李商隐

寒夜孤单谁相伴, 雨意绵绵情难断。

枫醉未到清醒时, 情落人间恨无缘。

《三闾庙》唐 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宋怨何深。

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

《早秋宿田舍》 唐 曹邺

涧草疏疏萤火光,山月朗朗枫树长。

南村犊子夜声急,应是栏边新有霜。

《渔夫》唐 张志和

松江蟹舍主人欢,

菰饭莼羹亦共餐。

枫叶落,荻花干,

醉宿渔舟不觉寒。

《我爱秋香》 明 唐寅

我画蓝江水悠悠,

爱晚亭上枫叶愁。

秋月溶溶照佛寺,

香烟袅袅绕经楼。

《舟下建溪》 方惟深

客航收浦月黄昏, 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 系舟犹有去年痕。

《送增田涉君归国》鲁迅

扶桑正是秋光好,枫叶如丹照嫩寒。

却折垂杨送归客,心随东棹忆华年。

“我画蓝江水悠悠,爱晚亭上枫叶愁。”——【明】唐寅《我爱秋香》

“小枫一夜偷天酒,却情孤松掩醉客。”-----【宋】 杨万里在《红叶》

描写红枫的诗词篇三
《关于秋天枫叶的诗句》

关于秋天枫叶的诗句

《秋山》 [宋]杨万里 乌臼平生老染工,错将铁皂作猩红。 小枫一夜偷天酒,却倩孤松掩醉容。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明朝挂帆去,枫叶落纷纷----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经典语句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鱼玄机《江陵愁望寄子安》

我画蓝江水悠悠,爱晚亭上枫叶愁----唐寅(转载自第一范文网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香 山 雨打青松青, 霜染枫叶红。 风吹白云动, 万里送柔情。

江上枫 成彦雄 江枫自蓊郁,不竞松筠力。 一叶落渔家,残阳带秋色。

送王昌龄之岭南 孟浩然 洞庭去远近,枫叶早惊秋。

江上枫 成彦雄 江枫自蓊郁,不竞松筠力。

枫香晚华静,锦水南山影

赤叶枫林百舌鸣,黄泥野岸天鸡舞

霜染鸦枫迎日醉,寒冲泾水带冰流

鸿飞冥冥日月白,青枫叶赤天雨霜

您可以访问第一范文网(

描写红枫的诗词篇四
《枫叶的古诗》

枫叶的古诗

《夜泊牛渚怀古》

唐.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释义:秋夜行舟停泊在西江牛渚山,蔚蓝的天空中没有一丝游云。 我登上小船仰望明朗的秋月,徒然地怀想起东晋谢尚将军。

我也能够吟哦袁宏的咏史诗,可惜没有那识贤的将军倾听。

明早我将挂起船帆离开牛渚,这里只有满天枫叶飘落纷纷。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释义:这是一首描写深秋山中景色的诗,画面鲜明优美: 顺着曲折的小路上得山来,在那白云升起的地方,住有人家。停车留恋不行,是因为爱赏夕阳映照下的枫林,经霜后的枫叶红得比二月的春花还鲜艳。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释义:月已落下,乌鸦仍然在啼叫着,幕色朦胧漫天霜色。 江边枫树与船上渔火,难抵我独自一人傍愁而眠。 姑苏城外那寂寞清静的寒山古寺, 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里。

诗人运思细密,短短四句诗中包蕴了六景一事,用最具诗意的语言构造出一个清幽寂远的意境:江畔秋夜渔火点点,羁旅客子卧闻静夜钟声。所有景物的挑选都独具慧眼:一静一动、一明一暗、江边岸上,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共同形成了这个成为后世典范的艺术境界。

《三闾庙》

唐.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宋怨何深。

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

释义:沅水、湘水滚滚向前无穷无尽,屈原遭到奸佞小人打击,不能实现自己宏图大业的哀怨有多么地深。日暮黄昏一阵阵秋风吹起,三闾庙边的枫林萧萧作声。

[赏析]这首诗是写屈原的忧怨的。全诗以“怨”字为魂。“沅湘流不尽,屈子冤何深。”诗以沅湘开头,既是即景起兴,又是比喻。沅湘是屈原常常咏叹的两条江。骚人的幽怨何所似?如沅湘之水千载悠悠。“不尽”写冤之绵长;“何深”写冤之深重。诗的后两句“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以景载情,悠悠不尽情思尽蕴景中。

《无题》

唐.李商隐

寒夜孤单谁相伴, 雨意绵绵情难断。

枫醉未到清醒时, 情落人间恨无缘。

《早秋宿田舍》

唐.曹邺

涧草疏疏萤火光,山月朗朗枫树长。

南村犊子夜声急,应是栏边新有霜。

《长相思》

唐.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

山远天高烟水寒,

相思枫叶丹。

鞠花开,鞠花残,

塞雁高飞人未还,

一帘风月闲。

释义:

《江陵愁望寄子安》 鱼玄机

枫叶千枝复万枝,

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

日夜东流无歇时。

"渔父" 张志和

松江蟹舍主人欢,

菰饭莼羹亦共餐。

枫叶落,荻花干,

醉宿渔舟不觉寒。

舟下建溪 方惟深

客航收浦月黄昏,

野店无灯欲闭门。

倒出岸沙枫半死,

系舟犹有去年痕。

《于郡城送明卿之江西》 李攀龙

青枫飒飒雨凄凄,

秋色遥看入楚迷。

谁向孤舟怜逐客,

白云相送大江西。

《我爱秋香》 唐寅

我画蓝江水悠悠,

爱晚亭上枫叶愁。

秋月溶溶照佛寺,

香烟袅袅绕经楼。

《蜀国弦》 李贺

枫香晚花静,锦水南山影。 惊石坠猿哀,竹云愁半岭。

凉月生秋浦,玉沙粼粼光。 谁家红泪客,不忍过瞿塘

描写红枫的诗词篇五
《在一枚枫叶上写下诗句》

在一枚枫叶上写下诗句

诗文:王鹏

-

天空飘着凉凉的细雨

雨伞已经成为我收藏的道具

我怕一旦撑起

会撑起雨伞右边的回忆

这山间的小路蜿蜒崎岖

不知道能否延伸到你的心里

俯身捡起一枚枫叶

在上面写下怀想的诗句

那些共度的流光

你可曾不经意的想起

那些温馨的话语

是否都已经随风而去

如今

只留下我的足音将整个山谷震疼

在一枚枫叶上写下怀想的诗句

//

天空飘着凉凉的细雨

浸透了我凉凉的心绪

你在冬天转身的背影

仍滞留在我的秋季里

这山间的小路蜿蜒崎岖

不知道能否延伸到你的心里

俯身捡起一枚枫叶

在上面写下叮嘱的诗句

如若你也在此时一个人行走

记得别把雨伞也当成道具

别在我们留恋的地方徘徊

那里已经是落叶满地

曾经落英缤纷的花雨

在我的脸颊滑落

不知是细雨还是泪滴

如今

只留下我的足音将整个山谷震疼

在一枚枫叶上写下叮嘱的诗句

//

天空飘着凉凉的细雨

猜想也许你已经穿上了嫁衣

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意

我只是你情感历程中的一位过客

从此不再会把我想起

就像这一枚飘落的枫叶

伴随秋风零落为泥

哪怕你在幸福里将我遗忘

哪怕此生你我再不会相遇

俯身捡起一枚枫叶

在上面写下我祝福的诗句——

爱,不是将你的心完全占据

放飞,也许是爱更深的含义

//

天空飘着凉凉的细雨

在我的脸颊滑落

不知是细雨还是泪滴

俯身捡起一枚枫叶

在上面写下我祝福的诗句——

爱,不是将你的心完全占据

放飞,也许是爱更深的含义

上海优量精密工具有限公司|金华市婺城区华南木制品厂|

描写红枫的诗词篇六
《红枫诗歌奖参评诗集》

徐文豪 199705 自然科学试验班二班 15级 15201752969 15307110191@fudan.edu.cn

恶秋(一)

秋天,一个恶客,闯入我的领地,我的冷漠因其热情地招呼而变得无力。

我敬重他,但如果来得及,我要把它一个人留在屋子里,逃它而去,

踩着愉快的步伐,带着惊异的思想,我跑到秋风平息处,僻静而熟悉的晚霞处。

我可以嘲笑并默念着恶秋,远远地去看,那缠绵如丝的秋意

我爱的那个人,也许在冬天比在秋天更可爱

虽秋已深,我单人的被窝依然温暖,以致我可以大声嘲笑恶秋

而我欺骗性的梦也在大笑

“就像母亲的摇篮,独床更使我温暖”

我吝惜我所有的孤独,孤独看起来更加真诚。

每次我以邪恶开始,用冷水浴嘲笑冬天

但,我的恶秋要发牢骚了

我点燃一支蜡烛,发现他在微光中浮现,他燃烧得剧烈,

我吹熄了蜡烛,一阵寒意吹进心口,我把他从心口推开

我迅速搅浑自己的水,掩盖我波澜万丈的湖底

恶秋,你快变成恶冬,冬天,没错是冬天

虽冬天属于沉默,那窒息了颜色的冬阳和冬阳般的意志

但我会破开冰层,我相信他能钓到我隐藏最好的鱼

我会吹开覆雪,我相信他能找到我最好的谜

噫,我的恶客等久了

跑,我向温暖的霞光处跑,等待着冬天。

恶秋(二)

我叫秋天,我遇见了最美的一支秋叶

色浓如烈焰似的红唇

我用秋风吻着她,留下我灼热强烈的伤痕

我愿承接她摇摆飘落的失足,我在树下冥然苦等

或者,我把她在枝头轻轻摇摆

有一天,她跑了

虽然那血液那余温还留在摇篮般的叶脉中

那骄人色彩却映在天边的晚霞

我明白了,所有的承诺都将化为云雾般虚无缥缈

所有的期望都将随残日走向尽头

我是秋,我不够冷,也不够温暖

我把她摘下放在心口

我用烛光把她燃烧掉,或者等待冬天把她冰封在泥土中

我流着泪下完最后一场秋雨

冬天临近我隐约听见下一个约定

我是否能解开这个谜

春天,我想是春天

让我在冰层下等待吧

假象

会是一程中断复行的梦

中程不堪的瞥见

人与事物的碎片

一种恐惧攫住了我

赤裸的狰狞的飞来的

涂成五颜六色,并有千百万张镜子

谄媚的闪烁

高贵的面具,真诚的谎言,虔诚的亵渎

谁敢于祓除支离的碎片

审判匿身惨叫怪影中诡笑的骨架呢

潜藏在所罗门殿的约柜中

那丝毫没有羽饰之物却也成为万众瞩目的珍宝

当带着良好的愿望

我虔诚的拜谒

却见一只赤裸干瘪的骷髅在向我抛媚眼

像一只受惊的乌鸦我落荒而逃

就算那披上遮羞布的

仅算是一个胶粘的补丁吧

那涂上了神秘符号镀上黄金的补丁,又重新写上了机智的谜 伴着五颜六色

表达着一切风俗与信仰

照镜子的话,你自己也一定会对自己感到惊奇

假象下的骨架活该毁灭

但缺乏那毁墓人

那还不,让我倒头重续旧梦

这仅是短梦之中点而非终点

祝福只属于日出的温暖

一个爱说话的人变得沉默

不灭

趁着天黑之前

请把蜡烛点亮

弥散在以太中的光

不会随着时间沉降

山巅刺破了太阳

抛洒着耀眼的火血

黄昏在大笑

黑夜在返航

最后的一抹红消失

被火烧痛了的云彩得到解放

希望回转到身后

目标却仍在前方

光烛------------烛光

天黑------------黑天

亮点------------点亮

旺熄------------希望

虔诚地延续温暖

耗尽红体白肠

又出升的太阳

光辉的祭赏

慎独

精神鼓胀到头皮发麻

但只为着一个欲望

隐蔽处藏着一个小秘密

它要忍不住的尖叫

我担心它会吓坏了你们------------------------------ 刻苦之人,谈笑之人

不期待一个瞠目 与一串疑问

一个爱说话之人变得沉默

有人要试探我的小秘密吗

他将如何能忍受得了不被告知

但一个厌食者洁白的牙缝中

没有一处线索

难道矛头会指向牙刷?

何必打破这沉默

我要捂住那个小精灵的嘴

看,它正要发出尖叫

嘘,那会打搅我苦短的蜜梦

午夜时分是寂寞的陪伴

所以--------------------

你还是在阳光灿烂之时

与我一起尖叫

可是,一个爱说话的人变得沉默

描写红枫的诗词篇七
《古诗鉴赏》

【赏析】

张仲素:字绘之。河间(今属河北)人。贞元进士,官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全唐诗》存其诗三十九首,多为乐府歌词。

唐代边境战爭频仍,后来又加上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唐诗中,包含广大量描写征夫思妇相互怀念的作品。张仲素是以写闺情见长的。他的这类作品,除《春闺思》外。还有《秋闺思》、《秋夜曲》等,皆脍炙人口,传诵至今。

本诗写征人妻子在春天里思念丈夫的心态。诗的开头,紧紧扣住一个“春”字来写。“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为我们展现了一派郊野的春光。“袅袅”是形容柳树随风摇曳的情态,“城边”则交代了具体的环境。柳树是春景中的典型描写对象。诗人在此既是写实,同时也蕴含着更多的深意。柳树的千丝万絮,不正隐含着对征人的“千思万绪”吗?在这种场合提及柳树,的确耐人寻味。第二句写到桑树,以便为下句“采叶”作铺垫。“青青”是形容桑叶茂盛的样子,“陌上”是采桑的地方.这同样是实中见虚的写法。句中“陌上桑”一语,本是汉《乐府·相和曲》名,一日《艳歌罗敷行》。晋·崔豹《古今注·音乐》中说:“《陌上桑》,出秦氏女子。秦氏,邯郸人,有女名罗敷,为邑人千乘王仁妻。王仁后为赵王家令。罗敷出,采桑于陌上。赵王登台,见而悦之。因置酒欲夺焉。罗敷巧弹筝,乃作《陌上桑》歌以自明焉。”诗人在此除了实写陌上春色之外,也是有意地用典,借《陌上桑》的故事,含蓄地表达女主人公对丈夫的忠贞不二之情。

第三、四两句从写景转为写人。“提笼忘采叶”,这是作者撷取到的具有典型意义的生动画画:采桑女手提竹笼而立,却忘了采摘桑叶。这是一尊多么纯洁美丽的雕像!《诗经·卷耳》有句云:“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上古时代的女子因怀人而忘了采卷耳,唐代的妇人因思亲而顾不上采桑叶。这其间相去千百年之久,而人们的感情特征竟是这样惊人的相似。

第四句“昨夜梦渔阳”补出“忘采叶”的真正原因,同时也点明了本诗的主题。“渔阳”是征戍之地,是亲人所去之地。关河万里,只有梦中才能前往。昨夜梦中相见,其悲喜交并的情景,至今仍萦绕在脑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难怪主人公要“提笼忘采叶”了。

这首诗虽篇幅短小,但构思新巧,剪裁精工,画面鲜丽,蕴意深远,是值得一读的好诗。

[1]渔阳:本为秦代郡名,辖境相当厂今北京市及以东各县,治所庄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据《史记·陈涉世家》,秦二世元年,发闾左谪戍渔阳。后因以“渔阳”称代征戍之地。

“即目”,眼前所见。诗题“山村即目”,就是“在山村放眼观赏”的意思。从标题可以得知,这是一首览景即兴之作。能引发诗人的创作激情,“山村”的风景一定非常美好;而常识告诉我们,风景之美无非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曰地域特色,二曰季节特色。一首风景诗是否出色,主要就是看它有没有写出这两方面的特征。《山村即目》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为成功的范例。

诗的一、二两句就给我们描绘出一幅“西边夕照东边雨”的特殊天气。向西望,“一角西峰夕照中”,傍晚的阳光仍照耀着山峰的一角;往东看,“断云东岭雨蒙蒙”,山岭却笼罩在一片乌云中,细雨蒙蒙。西峰夕照、东岭云雨,都同样富有诗情画意,并且因为强烈的对比,更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首二句让我们联想起唐代诗人刘禹锡《竹枝词》中的名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但丘逢甲并非简单地化用或蹈袭;刘诗乃缘情布景之兴,而丘诗却是即景描绘之赋,因而比刘诗来得真切生动,意趣盎然。

诗的前两句,侧重写山中的气候之奇;但“东边日出西边雨”或“西边日落东边雨”的天气夏秋两季都可能出现,故仍不足以担当突出表现“山村秋景”的重任。 “林枫欲老柿将熟”,眼前火红的枫林和柿林告诉诗人,是秋色之奇美。

秋红在哪里?在枫叶掌心,在柿子脸庞。此即第三句所云“林枫欲老柿将熟”。诗人来得正是时候,看到了山村深秋最壮美的景致。因为枫叶一老就会枯落,柿子一熟就会掉落;只有当“林枫欲老”“柿将熟”,枫叶要老不老、柿子要熟不熟的时候,才会红得艳丽,充满生机,耐人寻味。我们于此应当特别注意两个字:“欲”“将”。从“欲”“将”二字,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秋红的浓烈、纯正是多么重视和挑剔。第三句在全诗中处于最关键的位置,它既是从单纯写景到借景抒情的转折,又是末句借景抒情、揭示题旨、提升诗歌境界的基础。

末句“秋在万山深处红”,是诗人对山中秋色的概括和提炼,是全诗的精神所在,是第三句具体描写的自然升华。从语法看,这是一个主谓句,“在万山深处”是状语,主干为“秋红”。“秋红”二字就是诗人对山村秋景的高度概括,以一个“红”字压阵,足见诗人对红色之秋是多么赞赏。同时,“红”在这里是一个动词,具有穿透力和吸引力,这就把秋色的静态美转化成了动态美,因而更具艺术感染力。诗人用远望或想像的办法,将万山深处一片红的壮丽景色尽收眼底,使我们的心胸随之开阔,精神为之振奋。

三、四两句把枫红柿熟的美景刻画得如此耐人咀嚼,主要得益于诗人能抓住山村深秋时节的典型景物及其特征,对秋色进行高度的概括和浓缩。枫叶和柿子只有到深秋才会变红,所以成为深秋的典型景物,成为深秋的特征和标志。因此,这首诗要表现的虽然是整个山村深秋景色,却只需写“林枫欲老柿将熟”;当人我们联想到的也往往是火红的枫叶和红熟的柿子。

故于诗末着一“红”字,而境界顿出,全诗皆活。

另一方面,还得益于诗歌构思的精巧,比较衬托,出奇制胜,画龙点睛。红枫熟柿是触发诗人兴致和灵感的媒质,是全诗的着力点,但诗人并不直接由此入手,而是从外围的夕照、云雨写起,以西峰夕照、东岭云雨之稀奇,衬托红枫熟柿之神奇。在比较衬……

宋玉的《风赋》云:“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本篇所咏的“凉风”,正具有这种平等普济的美德。炎热未消的初秋,一阵清风袭来,给人以快意和凉爽。你看那“肃肃”的凉风吹来了,顿时吹散浊热,使林壑清爽起来。它很快吹遍林壑,驱散涧上的烟云,使我寻到涧底的人家,卷走山上的雾霭,现出山间的房屋,无怪乎诗人情不自禁地赞美它“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了。这风确乎是“有情”的。当日落西山、万籁俱寂的时候,她又不辞辛劳地吹响松涛,奏起大自然的雄浑乐曲,给人以欢娱。

诗人以风喻人,托物言志,着意赞美风的高尚品格和勤奋精神。风不舍昼夜,努力做到对人有益。以风况人,有为之士不正当如此吗?诗人少有才华,而壮志难酬,他曾在著名的《滕王阁序》中充满激情地写道:“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在这篇中则是借风咏怀,寄托他的“青云之志”。宋计有功《唐诗纪事》称此诗“最有余味,真天才也”,这大概就是其“余味”之所在了。

此诗的着眼点在“有情”二字。上面从“有情”写其加林壑以清爽,下面复由“有情”赞其“为君起松声”。通过这种拟人化的艺术手法,把风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首句写风的生起,以“肃肃”状风势之速。风势之缓急,本来是并无目的的,但次句用了一个“加”字,就使之化为有意的行动,仿佛风疾驰而来,正是为了使林壑清爽,有意急人所需似的。下面写风的活动,也是抓住“驱烟”、“卷雾”、“起松声”等风中的动态景象进行拟人化的描写。风吹烟雾,风卷松涛,本来都是自然现象,但诗人用了“驱”、“卷”、“寻”、“出”、“为君”等字眼,就把这些自然现象写成了有意识的活动。她神通广大,犹如精灵般地出入山涧,驱烟卷雾,送来清爽,并吹动万山松涛,为人奏起美妙的乐章。在诗人笔下,风的形象被刻画得维妙维肖了。

描写红枫的诗词篇八
《一首诗与一个亭》

一首诗与一个亭

谢湘生

被誉为“中国四大名亭”之一的爱晚亭,大多数人知道其名是根据唐代诗人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句而来。然而,也许很多人以为杜牧是在某一个秋天里游览岳麓山时留下的,但其实不然。

了解了杜牧的生平后才得知,自幼生长在唐代京都长安的杜牧,26岁时于东都洛阳进士及第,同年10月入仕,以后数十年间历任幕僚和外郡官,曾到过江西南昌、安徽宣城和贵池、江苏扬州和镇江、湖北的黄冈和浙江的建德和湖州,但却从未到过湖南长沙。

据史料记载,爱晚亭为时任岳麓书院山长罗典所造,建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原名“红叶亭”,又名“爱枫亭”。关于今名“爱晚亭”的来由,却与湖广总督毕沅有关。罗典的《次石琢堂学使留题书院诗韵二首即以送别》诗后有一条自注:“山中红叶甚盛,山麓有亭,毕秋帆(毕沅号秋帆)制军名曰‘爱晚’纪以诗。”

按说,古代文人墨客描写红叶的诗很多,也不乏脍炙诗

坛的佳句,如“林间暖酒烧红叶”、“红树青山好放船”等句。但在“悲秋意识”浓郁的文人笔下,大多有些消极、颓废的情绪在诗中。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云:“惟杜牧诗专赏其色之艳,谓胜于春花。”杜诗中用一个大书特书的“爱”字领起,满心欢喜地赞美枫叶。诗的第四句乃全诗的重点,前三句只是铺垫。黄叔灿《唐诗笺注》云:“‘霜叶红于二月花’真名句。”读来令人赏心悦目,精神焕发,表现了诗人豪爽乐观的精神风貌。兼之语言明畅,音韵和谐,宜万口传诵,所以经久不衰。

爱晚亭处岳麓山清风峡中,三面环山,东向开阔,万绿翠葱,流泉不断。亭前有池塘,桃柳成行。四周皆枫林,当风劲霜严之际,独绚秋光,红黄绀紫,诸色咸备,笼山络野。特别在黄昏时,火红的夕阳斜射过来,枫叶流火,层林尽染,真是满山云绵,如烁彩霞,红得似要燃烧起来。可以说,爱晚亭名取自杜牧这首《山行》,其情其景,用在岳麓山确是再贴切不过了。

(原载《长沙晚报 》2012年7月11日B8版)

描写红枫的诗词篇九
《赞红叶的诗句》

万花都落尽一树红叶烧谁怜惟薄力添与江山饶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袅袅:形容微风吹拂。洞庭: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北部。波:微波泛动。木叶:枯黄的树叶。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战国楚·宋玉《九辩》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南朝齐·萧悫《秋思》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平楚:平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两句写初秋之景。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亭皋:水边平地。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南朝梁·范云《别诗》树树秋声,山山寒色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维:语助词,无义。序:时节。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声。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

户》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酣:尽情饮酒。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人烟:人家炊烟。寒橘柚:秋日寒烟使橘袖也带有寒意。两句写人家缕缕炊烟,橘柚一片深碧,梧桐已显微黄,呈现一片深秋景色。唐·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唐·杜甫《晚秋长沙蔡五侍御饮筵送殷六参军归沣州觐省》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信宿:连宿两夜。故:仍然。 唐·杜甫《秋兴八首》翟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 唐·杜甫《秋兴八首》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唐·杜甫《秋野五首》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唐·杜甫《月》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白茅;茅草。描写深秋原野的景象:大风吹卷着原野上的茅草,野火烧着枯萎的桑树。唐·岑参《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返照:晚照,夕照。乱流:纵横错杂的河水。嶂:陡立的山峰。 唐·钱起《杪秋南山西峰题准上人兰若》万叶秋声里,千家落照时 落照:夕阳西下。 唐·钱起《题苏公林亭》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宿雨:昨夜的雨。唐·李端《茂陵山行陪韦金部》雨径绿芜合,霜园红叶多绿芜:绿草。合:长满。意谓雨后庭中小径长满绿草,霜后花园中落满红叶,庭院一片荒凉寂寞景象。唐·白居易《司马宅》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唐·刘禹锡《秋词二首》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 清入骨:秋天的景色清澈入骨。嗾:怂恿。刘禹锡《秋词二首》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描写荷叶在秋风中向东倾斜,暗寓伤秋的情绪。府·杜牧《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轻罗小扇:轻薄的丝制团扇。这两句描写红烛在秋夜中发出寒光,照着画屏,女郎手持精致的团扇追扑萤火山。 唐·杜牧《秋夕》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天阶:宫中的台阶。 唐·杜牧《秋夕》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秋阴不散:虽已是秋天,但连日阴云漠漠,故不见严霜降落。下旬的枯荷也由此出。听雨吉:雨打枯荷,单调、凄凉。唐·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唐·施肩吾《秋夜山居》:“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织新雪。秋山野客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 唐·刘得仁《池上宿》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 唐·戎昱《戏题秋月》(又作: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天涯静寂寥)一夜绿荷霜剪破,赚他秋雨不成珠飞霜使荷叶破碎,秋雨落在破叶上再也无法形成水珠了。 唐·来鹄《偶题二首》夜半酒醒人不觉,满池荷叶动秋风不觉;不睡。 唐·窦巩《秋夕》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菡萏:荷花的别称。 南唐·李璟《浣溪沙》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宋·范仲淹《苏幕遮》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橙黄橘绿时:指秋冬之交的时节。宋·苏轼《赠刘景文》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明日黄花:指重阳过后菊花逐渐枯萎。蝶也愁:菊花枯萎,蝴蝶无处寻花,故曰“愁”。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宋·寇准《书河上亭壁》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宋·林速《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潇潇:小雨降落的样子。 宋·柳永《八声甘州》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 霜风:秋风。关河:关塞河流。残照:夕阳的余晖。宋·柳永《八声甘州》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是处:到处。红衰翠减:花谢叶落。苒苒:渐渐。物华:美好的景物。宋·柳永《八声甘州》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断虹:残余的彩虹。霁雨:雨停了。修眉:形容山如美人的长眉。宋·黄庭坚《念奴娇》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无赖:百无聊赖。穷秋:深秋。 宋·秦观《浣溪沙》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小轩;有窗槛的小室。 宋·秦观《秋日》秋容老尽芙蓉院,草上霜花匀似翦 秋容:秋色。老:深。宋·秦观《木兰花》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阿谁;何人。背西风:背向秋风。指荷叶被秋风吹得叶梗都弯了。宋·秦观《虞美人》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声断谯门 衰草:枯草。画角:军中用的号角。断:尽。谯门:城上鼓楼,用以了望敌情。三句写孤城秋景。 宋·秦观《满庭芳》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 宋·辛弃疾《昭君怨》觉人间,万事到秋来,都摇落 宋·辛弃疾《满江红·游南岩和范廓之韵》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绿池落尽红蕖却,落叶犹开最小钱 可人:合人意。红蕖(音同“渠”):荷花。却:开尽。最小钱:新出荷叶才象小铜钱那么大。宋·杨万里《秋凉晚步》园翁莫把秋荷折,因与游鱼盖夕阳 宋·周密《西塍废园》(又《西塍废

圃》。塍:田间的土梗子。)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 染就:染成。 宋·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涛》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宋·张炎《清平乐》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壑(音同“贺”):山谷。 元·萨都刺《梦登高山得诗二首》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 败荷:残荷。元·萨都刺《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残霞:晚霞。寒鸦:天寒归林的乌鸦。飞鸿:大雁。元·白朴《天净沙·秋》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清·王士祯《江上》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 变秋声:江流随着夏去秋来而改变声响。清·宋碗《九日同姜如龙、王西樵、程穆情诸君登慧光阁饮于竹圃分韵》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汉代刘彻: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晋代陶潜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山流。唐代王维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元代关汉卿: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代王健:不似春光,胜似春光。战地黄花分外香 毛泽东:西山红叶好,露重色欲浓。陈毅: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汉乐府?长歌行》)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中望篱东枫树有怀成都 陆游 五门西角红楼下,一树丹枫马上看。 回首旧游如梦里,西风吹泪倚阑干。 江上枫 成彦雄 江枫自蓊郁,不竞松筠力。 一叶落渔家,残阳带秋色。江陵愁望寄子安 鱼玄机 枫叶千枝复万枝,江桥掩映暮帆迟。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玉山岭上作 皇甫曾 悠悠驱匹马,征路上连冈。晚翠深云窦,寒台净石梁。

秋花偏似雪,枫叶不禁霜。愁见前程远,空郊下夕阳。 蜀国弦 李贺 枫香晚花静, 锦水南山影。 惊石坠猿哀, 竹云愁半岭。 凉月生秋浦, 玉沙粼粼光。 谁家红泪客, 不忍过瞿塘。 三闾庙 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宋怨何深。 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平楚:平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无义。序:时节。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唐?王绩《野望》 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唐?宋之问《始安秋日》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潺湲:流水声。 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这两句写深秋景色:溪水下降,白石露出,红叶飘零,所余不多。 唐?王维《阙题二首?山中》 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 唐?李颀《望秦川》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唐?刘长卿《游休禅师双峰寺》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唐?李白《赠庐司户》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igeleikaoshi/112970.html

    【描写红枫的诗词】相关推荐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