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舟共济的同意词

| 职称日语 |

【www.guakaob.com--职称日语】

和舟共济的同意词篇一
《风雨同舟九十载,和舟共济辉煌路》

风雨同舟九十载,和舟共济辉煌路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风雨同舟九十载,和舟共济辉煌路》。 90年的历程,人民与您一起走过,90年的沧桑,岁月让斧头镰刀有些锈蚀。纵然时过境迁,但人民对党的忠诚,始终如一。

走在新世纪的征途上,我们看到金葡含笑的蹉跎岁月,听到了枫叶流丹的历史长歌,更闻到了硕果飘香的金桂气息,还有那抖擞的雄姿震撼。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我欣然地发现,这里正在进行着经济与科技的双重腾飞。

这里不仅有灿烂的古代文化,还有巨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更有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三峡工程描绘着经济开放的轮廓,浦东的开放将中国的改革开放继往开来,香港、澳门的回归雪洗了百年大耻,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也把中国的文明推上了历史的巅峰,一个又一个杰出的共产党员,为社会主义事业树起了不朽的丰碑。

回眸昨日,祖国成就辉煌,展望明天,我们豪情满怀。

也许,你会说:你所说的并不能让我们感受到共产党对我们切身利益的所在吧!那好!现在我就从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吃穿住行”说起。

朋友们,你可能也经常听爷爷辈的人跟我们诉苦说:以前就算你很有钱,你也很难买到你所需要的足够物品,购物时还需要凭票限购。今天,你再去看看我们的身边,超市栉比鳞次。你看,就像我们一个

小小的县城,什么苏果、好又多、金润万家等。一个比一个大,一个比一个物品丰富,走进去简直就是“没有你买不到,只有你想不到。”在“穿”的方面,以前衣服多以粗布为主,不是蓝色就是白色,更谈不上什么款式了,而且在老一辈中还流传着一个顺口溜“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可现在,你再去商场里转一转,那些各式各样、光鲜照人的服装简直会让你眼花缭乱。“住”的方面我们感触最深了,以前低矮、潮湿的土坯房,现在就连最偏远的农村也早已了无踪迹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崭新的洋房,什么“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理想早已不是什么奢求了。“行”的方面更不用说了,由自行车到摩托车,再到今天的小轿车,私家车已不再是特别富有的象征了。

谈起新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觉得我爷爷最有发言权。记得每到暑假,当稻谷丰收的时候,我那年近70爷爷的都会感慨万千地对我说:“大孙子,你不知道啊,以前种庄稼需要缴纳沉重的农业税,现在好了,我们种庄稼国家还倒给我们补贴呢!这都要感谢胡主席啊!感谢党的政策好啊!”。其实作为一名高中生,我深深地知道这不仅仅是胡主席个人的功劳,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切实为人民着想,为老百姓谋福利。其实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你看我们的九年义务教育,书本费全部由国家免费提供,还有为了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我们的国家先后实行了农村医疗合作制度和药品“零差价”政策,当看到那一条条宽阔而结实的村村通纵横于门前院落时。我知道那里印有共产党的脚步,这脚步踏在农田之上,更是踏进老百姓的内心里。

有人说:19世纪是英国人的,20世纪是美国人的,那么我认为:

21世纪就一定是中国人的。

在新世纪的征途上,我感慨万千,面临着科技发展的第五次浪潮,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说明人才是何等重要,它是国家的财富,是振兴的希望。所以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一定要以“天下为己任”,勇挑世纪重托。把自己的理想与祖国、时代、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发扬创新精神,勤奋学习,立志成才。

最后,在党的九十华诞即将来临之际,让我们共同祝愿:我们伟大的党更加兴旺发达,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繁荣昌盛!

和舟共济的同意词篇二
《和舟共济,风雨同担——《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

和舟共济,风雨同担

——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

2014年6月13日,华中师范大学第8分党校第51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举行观影活动,来自教育学院、心理学院和美术学院的入党积极分子们共同观看了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

影片放映过程中,许多学员触动颇深,濡湿襟怀,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观影之后,我最大的感想和体悟是:党和人民群众要始终保持沟通顺畅,党情民意上通下达,尤其是基层党员干部,要发挥好党同人民群众互通有无的桥梁作用,而不是欺上瞒下,搞形象工程;要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坚持群众路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上个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党中央领导人身体力行,组织调查组或亲自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正是以此为背景,讲述了周恩来总理到革命老区河北省武安市伯延村调研四个昼夜的真实故事。

时钟倒转,翻开1961年的日历,这一年,新中国正面临旱灾和饥荒。时间定格,1961年5月3日,这一天,周恩来总理一行来到伯延村,亲自调研伯延人民生产、生活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民以食为天”,公社食堂和吃饭问题被摆在首要位置。然而,以公社主任郭凤林为首的党员干部们,甚至乡亲们,没有人愿意告诉总理饥饿、窘迫的实情,大家只有一个朴素的想法----不给国家添麻烦。伯延人民不

想让毛主席上火,不想给党和国家添堵的朴素想法却给周总理增添了苦恼和难题——听不到实话,了解不到实情。其实,对于伯延村的困难,周总理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打进村开始,路两旁干枯的树木就是最好的明证。小孩子是不会撒谎的,女孩连弟的一席话更是让周总理眉头紧锁,愁肠百结。

乡民为总理准备了接风“盛宴”。总理的一只脚正要迈进门槛,抬头间,一眼看见饭桌上的鸡鱼肉蛋,迅速的缩了回去,他站在门外质问公社主任:“你们这里还有肉吃,鸡蛋?”郭凤林一再掩饰,总理早已有了答案:“给大家买粮食的钱,买肉买鸡蛋了?”村干部们支吾不语,一再掩饰。为了更有效、更透彻地了解伯延的实际情况,周总理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走访了伯延的角角落落——公社大食堂,腿脚不便的老奶奶家,汪老师光着脚丫子授课的混合教室,村里的邮局,种地瓜秧子的农田,子女众多的张二廷的家„„在伯延调查的4个日日夜夜,周总理不是忙着与群众相处,采集民意,就是伏案写作,总结报告。周总理坚持以人民利益为重,广泛了解民意、倾听民声、集中民智、珍惜民力,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刻也不放松群众工作。每一户人家,每一寸土地都是总理永远的牵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老区人民是建设国家的中流砥柱。周总理以极大的耐心给伯延的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做思想工作,鼓励大家说实话,讲真话,道出心里话。在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言辞恳切、语重心长地说:“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国家的主人,是我们这个大

家庭的一员。过不好,心最痛的就是这个家的家长,责任最大的也是家长啊!„„我们是农业大国,国家的强盛要靠你们,要拜托大家。可是国家不知道这里的真实情况,不了解你们的真是愿望,国家用什么来调整政策啊?!”周总理诚挚质朴的一下话,渐渐打开了乡民们的话匣子。伯延地区的实际情况,伯延人民群众的真实想法被及时反馈到了毛主席那里。结果:应伯延乡亲们的呼声,公社大食堂被取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在老区伯延得到了真正的贯彻,这只是全国农村工作改进的一个缩影。和舟共济,风雨同担。中国共产党只有善于向群众学习,当好群众的学生,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才能更好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在伯延调研期间,周总理也发现了部分党员的不良作风。对于对吃多占的部分党员干部,周总理做出了重要批示:首先,要还;其次,要做深刻的检讨。“每个人都有改正错误的机会,只要不是一错再错,只要大家肯原谅。”周总理叮嘱党员干部:谦虚谨慎,实事求是。这也是我们每个人在工作、学习中都应铭刻于心、付诸实践的箴言、隽语。

周恩来总理一直都是我的偶像,他儒雅绅士的气质,睿智机敏的形象让我印象深刻,万分佩服。观看影片之后,我亦受益匪浅。周恩来总理待人和蔼可亲,无微不至;做事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向周总理看齐,我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二廷,我们交个朋友吧”,这句话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挥之不去。心中窃喜:我也可以做总理的

朋友!周总理,好怀念你啊!

和舟共济的同意词篇三
《《舟过安仁》 诗词和解释》

和舟共济的同意词篇四
《《舟过安仁》 诗词和解释》

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 解释:一叶小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 收篙停棹坐船中。 解释: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 怪生无雨都张伞, 解释: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解释: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

和舟共济的同意词篇五
《拼搏与柔情共济的人生再给我一点时光诗词浅析》

拼搏与柔情共济的人生——《再给我一点时光》诗词浅析

也许我们一生的时光都耗尽在追求自己的理想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生命有着太多的过往值得我们回首与感悟。人的一生中有太多的酸甜与苦涩,夹杂着无奈与忧郁。诗词的选材上,作者有感于人生 “厚度”的难以估衡,仅通过奋斗的思想高度与身为一个社会中人对“爱”的美好期望,从一个小角度诠释一种人生态度,以奋斗不息的澎湃热情,柔情如丝的飘泊者思想感悟,把这份思考延伸至生活的每个“角落”,以此来表达作者一种淡定理智、勇往直前、敢于拼搏的人生价值观。

以《再给我一点时光》作为诗词标题,这种看似近乎“奢求”式的期盼,并不是一种消极式的诉求,而是一种以一个人生阅历者的角度所感悟出来思想厚度,来表达对时光匆匆而逝的一种无奈与思考,更从一个侧面表达作者期望“后来人”应该珍惜把握时光,奋斗不息的豪迈人生观。俄国作家在传世之作《钢铁是怎么炼成的》一书中,曾经有一段流传于世的经典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该这样渡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当他临死的时侯就能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诚然,今天的我们所奋斗的目标已有所不同,但是“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的名句却是久盛不衰的自我人生价值参考。该篇诗词中,对这种对人生价值观的把握上,也结合了人性的一种哲学思维考量,与生活更显贴切自然,是现实版诗歌式的《钢铁是怎么炼成的》,两者有着同等相似的精神内涵所在。

生活是一个生命的活动轨迹。在这个轨迹中,我们多多少少曾经迷茫过,诗词开始时便把这种生命的迷茫感觉融入其中,“我也曾在水井里捞过月亮,我也曾在小河边追逐波浪,我也曾在丛林中呼唤春风,我也曾在泥泞里寻觅太阳。”以排比的句式,更衬托这种迷茫事例在生命过程中的数量之多,诗词中“也”字的运用,说明这种现象的普遍化,将作者与阅者“同在”的感觉溶入其中,达到与阅者共鸣的目的。“水中月、波浪、春风、太阳”,这在其中都有着意象的表达作用,象征一种众者为之迷茫且追寻着的不同 “人生目标”,其中通过“捞过、追逐、呼唤、寻觅”显示出 “青春”的活力四射的气息,四句诗词更引带出唯美的四个场景画面,向我们展示了年轻岁月里,那种心存理想,热情奔放,积极向上地追求理想的“影子”,冷静地表达作者对生命中的年青过渡所必须经历过的一些“迷茫”表示了理解。

如果说,对年青的迷茫表示理解,那么“哪怕呀山峦苍苍,哪怕呀商海茫茫,我梦我才闯荡,有梦我才有希望”便是作者对年轻人那种“冲劲”已超出理解的范畴,而是带有主观欣赏的角度正面的给予以评价,“哪怕”体现了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其中“苍苍”与“茫茫”的叠词运用,更把“山峦”与“商海”的艰险程度表现得淋漓尽致,更衬托出了年轻那种非同凡响的勇气,其中对“梦”这个象征“人生目标”的重要性给予于了正面评价,把“梦”所把握着的思想引带作用,给予以逻辑上清晰的解读,让阅者明白“梦”的重要性。

年青有着让人回首时感怀的拼搏精神,那种思想光辉总让人有“气吞山河”的气势。“再给我一点时光,山鸡会变凤凰,再给我一点时光,水珠会化作太阳”,“山鸡”与“凤凰”,“水珠”与“太阳”,原本都是天壤之别的事物,亦如清贫与富贵,渺小与权力,这种天壤落差的对比, 作者将之假设“再给我一点时光”为条件的前提下便可以实现改变,表现出作者对年轻时那种自信的态度赞许,其中 “一点”的词汇修饰,却也夹杂着少许无奈,也许感叹于时光匆匆流走的无情,也许感叹于现实与理想的距离„„但这个并不重要,作者所要阐明的是一种正确对人生价值的态度,只有把握这种态度,才能达到我们追求“凤凰”与“太阳”的目的,而不用悲观于我们是“山鸡”与“水珠”的眼前。诗词中,作者对“对比事物”的选材上亦是经过精心斟酌挑选的结果。形体上,“山鸡”与“凤凰”亦有形似的基础;而于作者的内心深处, “水珠”虽然渺小,但是却能从中“折射”出太阳的“影子”,如果,这“水珠”便我们是一颗晶莹剔透的心,那么从太阳被包涵其中的抽象描绘意象中,这种于心于形的表现手法不仅仅有着意象美的诗词韵味,在作者的笔触下更体现了向上态度所能包容万物的宽广胸襟。

感情向来都是人的思想寄托,如果单单是对于理想的追求而不曾用感情加以寄托,那这样的生命是不完整的,作者深谙感情在奋斗过程中那份寄托的重要性。通过“我梦里的姑娘,心上的爹娘,我亲爱的故乡,再给我一点时光,再给我一点时光”这样的感触,让这样的生命奋斗轨迹不再那么空乏,在拥有奋斗的满腔激情的同时亦夹带着一丝思念的柔情,把 “路途”中亦有的怀念思绪嵌入其中,更是增加了诗词的“血肉”感及韵味,也更加生动的表明了作为一名奋斗在人生这条路上的人更应该充满着“爱”的情绪,去作为一份奋斗的源泉,让“爱情”与“亲情”的牵绊让人更加坚信这份奋斗信念的永不磨灭。

其后“我还想用星星装点山庄,我还想用月亮照亮华堂,我还想用春风为我家扫地,我还想用彩霞做件嫁妆”是对“亲爱”及“爱情”寄托于心中后对心中理想的憧憬及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引申。该段诗文与后续词句从总体结构上而言,亦与前面诗句有着对仗的效果,其运用了复沓、重唱等手法,更增添了诗词的旋律美,读来更让人联想翩翩,犹如一个神清气爽、心中充满理想与柔情的年轻人徐徐踏着音乐的旋律向我们走来,在这个旋律中,我们不仅仅看到了这个年青人,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反思自我——我们身上有没有这个年青人的影子?

通篇而论,作者不仅仅是表达自己的一种思想人生价值观,更是注重对“后来人”的励志作用,在如今年青人迷茫于人生价值观确立的时下,这种乐观豪迈向上的激励式华美诗篇,所产生的社会效用是向上的,从这一点出发,说明了作者不仅仅是一个哲学诗人,更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

和舟共济的同意词篇六
《众志成城 和舟共济——江西省扶贫部门在贫困地区组织开展抗冰救灾工作综述》

和舟共济的同意词篇七
《初二语文《核舟记》《诗词五首》人教版》

初二语文《核舟记》《诗词五首》人教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核舟记》《诗词五首》

《核舟记》

(一)学习重点

1. 掌握重点词句,领悟文章内容,培养文言语感。

2. 体会文章是如何按照空间顺序有条不紊地介绍事物特征的方法,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高超技艺和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学习过程

1. 本文出处及作者简介:

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明末嘉善(现在浙江嘉兴)人。敏而好学,善为文,一生没有做过官。他父亲魏大中因弹劾权宦魏忠贤而遭诬害,他自己也因受阉党威逼悲愤而死。

2. 思考下列问题:

(1)核舟大小如何?

(2)在这样小的核舟上雕刻家究竟雕了多少人和物?

(3)雕刻者是如何精当巧妙地安置这些人物的?

3. 译文:

明朝有个手艺特别精巧的人,名字叫做王叔远,(他)能够在一寸长的木头上,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以至飞鸟、走兽、树木、石头,没有一件不是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摹拟某些东西的形状的,各有各的神情姿态。(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果核雕成的小船,刻的是苏东坡泛舟于赤壁之下。

小船从船头到船尾长度八分多点儿,高度约摸二分上下。中间高起而宽敞的是船舱,(刻着)用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船舱)旁边辟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推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它,就见(两副对联)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用石青涂在刻字的凹处。

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浓密胡子的人是苏东坡,佛印坐在右边,黄鲁直坐在左边。苏东坡、黄鲁直共同看着一轴字画手卷。东坡的右手拿着手卷的前端,左手抚着鲁直的背脊。鲁直左手拿着手卷的末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些什么。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着身子,他们紧靠着的两膝,都隐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佛印极像弥勒菩萨,敞胸露怀,抬头仰望,神情跟苏、黄不相同。(他)平放着右膝,弯着右臂支撑在船上,而竖起他的左膝,左臂挂着(一串)念珠挨着左膝──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船尾横摆着一支橹。橹的左右两旁各有一个船工。在右边的船工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脚趾头,好像在大声喊叫的样子。在左边的船工右手握着蒲葵扇,左手抚着火炉,炉上有个壶,那个人的眼睛正看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烧茶的声音。

那只船的顶部稍微平坦,就在上面刻着作者的题款名字,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字迹)像蚊子的脚一样细小,笔画清清楚楚,它的颜色是黑的。还刻着一个篆书的图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颜色是红的。

总计(在)一条船(上),刻了五个人,八扇窗;刻了竹篷、船橹、炉子、茶壶、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的字共三十四个。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不满一寸。是挑选狭长的桃核刻成的。啊,技艺真是奇妙极了!

4. 学习第一段思考以下问题:

① 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这段的主要内容是概略介绍明代雕刻匠师王叔远技艺的精湛超凡,并交代核舟的来历。

② 在概略介绍中,从几个方面说明匠师技艺的精湛超凡?

明确:从两个方面说明匠师技艺精湛超凡:一是匠师擅长微型雕刻,能够在“径寸之木”上,雕刻出宫室、器皿、人物等许多各种各样的形状;二是匠师在小小的材料上,雕出什么像什么,无不“各具情态”。

5. 学习第二段思考以下问题:

① 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是如何具体说明的?

明确: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这个小小核舟的船舱部分是如何雕制的,都雕刻了哪些东西。船舱的舱顶有箬竹叶做的船篷覆盖,舱两旁各有四扇小窗户,这八扇小窗户能打开能关上,打开了便可看见雕花栏杆左右相对,关上后就能看见右边窗户刻有“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个字,左边窗户刻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个字,这16个字是用石青色。长仅八分多一点,高仅两粒黄米的核舟,它的船舱部分就雕刻了1顶船篷(能看出是用什么东西做的)、8扇窗户(能开能关)、左右栏杆(上有花纹)、16个字(字字清晰可见)。

② 这段主要采用什么说明方法?

明确:这段主要采用数字说明方法。核舟体积有多大,长多少,高多少,船舱部分雕刻了多少种东西,各有其数,明白清楚,两相对比,其意晓然。

6. 学习第三段:

① 思考讨论:这一段是介绍船头部分;主要说明了什么?

明确:描述船头三人的神情态度。

② 雕刻者是要竭力渲染他们此时此地的什么样的心态?

明确:从“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若有所语”和佛印的“矫首昂视”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图是要表现他们豁达、放旷的胸襟,说明他们在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记了现实的烦恼,而陶醉在眼前画卷的美好意境里。

③ 作者在说明船头三人时,着墨较多的是谁?为什么?

明确:这当然是“东坡”。三人中,苏轼居中,作者起笔直逼其面:“峨冠而多髯者”,因为刻得用心刻得仔细,作者也就说得真切细腻。所以如此,一是雕刻者的安排本身如此,说明者当然不能违背其“初衷”;二是核舟的雕刻主题是“盖大苏泛赤壁”,这样说明,才能与其主题吻合。否则,松散割裂,不知所云。

④ 你从哪些描述可以看出雕刻家技艺的奇巧、精湛、无微不至呢?

明确:表现这——点的地方较多,如对东坡外貌的刻画,对东坡、鲁直“衣褶”的介绍,对佛印左臂所挂念珠的说明“珠可历历数也”。

7. 学习第四段:

(1)考察古汉语中数词使用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先联系前面部分看一些实例: ① 长约八分有奇。 ② 左右各四,共八扇。 ③ 船头坐三人。④ 共阅一手卷。 ⑤ 横卧一楫。 ⑥ 倚一衡木。 ⑦ 为字共三十有四。

由此可见,古汉语中一般情况下,数词可以直接修饰名词,这与现代汉语中较严格的“数词+量词+名词”的格局不同。

(2)这一段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明确:拟人:船尾横卧一楫 比喻:居右者椎髻仰面

顶真:左手抚炉,炉上有壶。

(3)这段文字说明舟尾情况是怎么布局的呢?

明确:主要运用了总分结构。先说“楫左右舟子各一人”,而后分说,从“居右者”说到“居左者”。

(4)这一段描述“舟子”神情动作渲染了一种什么氛围?

明确:两“舟子”虽神情各异,一个“若啸呼状”,仿佛是在那里呼唤清风,显得悠闲自在;一个“视端容寂”,仿佛在专注听“茶声”。但表现了一个共同的氛围,这就是愉悦、轻松、活泼自乐。再加上船楫的“横卧”,更加暗示出有楫同于无楫,有舟子等于没有舟子的一种放任自流的境界。

8. 学习第五、六段请思考:

这两段各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第五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核舟船顶部位的雕制。第六段的主要内容是小结总计核舟上都刻了些什么,最后作者直抒对王叔远雕刻技艺之“奇巧”的赞叹以结束全文。

9. 综合思考以下问题:

(1)本文名为“记”,是不是记叙文,为什么?

(2)文章主体部分的写作顺序是怎样的?

(3)文章的全部内容安排实际上紧扣了怎样一个核心?

《诗词五首》

(一)《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于开元十五年(727)中进士,但仕途不畅,只做过县尉,此后便辞官归隐。本诗大约作于诗人做县尉时。诗歌描写了清晨寺后禅院的清幽脱俗的景致,流露出颇为浓厚的禅隐倾向。

起首两句写诗人在清晨入破山兴福寺,旭日初升,光照山上树林。诗题为“题破山寺后禅院”,可知“后禅院”才是诗的重心所在,所以只在起首两句提过破山寺后,立即转入对后禅院的描述。

三、四两句“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曲径通幽处”引发人丰富的联想与思绪,暗示的意义多于实写的意义;“曲”“幽”“深”等字眼表现了禅院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

五、六两句更多抒写诗人的主观感受。“山光悦鸟性”描写出大自然万物和谐的景象,一个“悦”字,也表现了作者从中感受到的欢悦。“潭影空人心”更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在此时此刻心中尘世杂念全消的精神状态。应该说,“空人心”的不只是“潭影”,其实,从诗人置身于破山寺时起,就开始了涤除尘世杂念之旅,至此时,诗人精神上完全消除俗念、获得愉悦可谓水到渠成。也就在此时,寺院的钟磬声仿佛成为世间惟一的声响,诗人的全身心都沉浸在洪亮悠远的佛音中。

这首诗朴素地写景抒情,而意在言外。正如唐代殷璠评常建诗的特点所说:“建诗似初发通庄,却寻野径,百里之外,方归大道。所以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惟论意表。”(《河岳英灵集》),也就是说,常建诗的特点在于构思巧妙,善于引导读者在平易中入其胜境,然后体会诗的旨趣,而不以描摹和词藻取胜。

(二)《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宪宗崇奉佛教,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宪宗派宦官到凤翔法门寺,把据说是释迦牟尼佛的遗骨(即“佛骨”)迎入宫,供奉三日,又送回寺院。韩愈鉴于奉佛给国家和人民

造成的巨大危害,同时佛教的教义和儒家学说相悖,因而写了《论佛骨表》,指出历史上那些“事佛求福”的国君,不仅没有得福,反而“乃更得祸”,灭国亡宗,因此,“佛不足事”。现在迎佛骨以供养,使人民“老少奔波,弃其业次”,为害不浅;况且佛教“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所以应当把佛骨“投诸水火,永绝根本”。韩愈的意见在当时是应该被肯定的。但他却因此获罪,被贬潮州。行到蓝田关时,写了这首诗给前来相送的侄孙韩湘。

首联直写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

大意是早上向皇上献上一纸谏书(指《论佛骨表》),晚上就被贬到远在八千里外的潮州。上下句中几个词语形成的对比,如“朝”与“夕”,“九重天”与“路八千”,让人深切感受到诗人命运变化的急剧。

三、四两句进而表明自己的心迹。

“欲为圣明除弊事”斩钉截铁,无商量余地。诗人这时以披罪之身,仍把宪宗迎佛骨指斥为“弊事”,可见其不肯屈从的强硬态度。“圣明”而有“弊事”,相对成趣。“肯将衰朽惜残年”,蕴涵着诗人对“欲为圣明除弊事”反而遭贬的怨愤之情。

五、六两句即景抒情,情悲且壮。

这两句一回顾,一前瞻。“秦岭”指终南山,云横而不见家。韩愈在一首哭女之作的诗题中写道:“以罪贬潮州刺史,乘驿赴任;其后家亦遣逐。小女道死,殡之层峰驿旁山下。”可知他当日仓促先行,告别妻儿时的心情会是怎样的。韩愈为上表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家何在”三字中,有他的血泪。下一句写诗人立马蓝关,大雪寒天,前路的艰难可想而知。“马不前”流露出英雄失路之悲。“横”“拥”两字形容物态都很精当,且极有气势。

结尾两句沉痛而从容。

诗人向侄孙交代后事,语意紧扣第四句,进一步吐露了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情。

这首诗感情深厚抑郁,境界宏大开阔,风格上和杜甫诗颇相类似。

(三)《别云间》

这首诗作于夏完淳在故乡被清兵逮捕时,是一首悲壮慷慨的绝命诗。

“三年羁旅客”,是对三年斗争生活的回顾与概括,作者虽只以“羁旅客”一词轻描淡写地带过,可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得到,这几年作者的生活是颠沛流离,困厄重重的;“今日又南冠”,苦战三年而终成为阶下囚,作者的沉痛、愤懑之情可见。“南冠”的典故,既点明自己被捕,又含有作者要像钟仪那样忠于故国的意思。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深沉、强烈地表达了英雄失路之悲。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两句表现了作者情感和心理上的矛盾:作者已抱定杀身成仁之心,对死无所畏惧,可同时对生养自己的故乡又难以割舍。这种矛盾的感情与心理,具有深沉的动人的力量。

然而作者是不会久久被矛盾的感情所困扰的,接下去的两句“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猛然振起,表达了不停止战斗的决心。死后仍继续抗清的念头虽不过是幻想,但它是由作者强烈的感情中自然而然产生的,同时也是作者对自己的立场的鲜明表白。

(四)《水调歌头》

苏轼写作此词时在山东密州(即现在的诸城),政治上不得意,和弟弟苏辙也有七年不得相见了,他的苦闷、惆怅的心情可想而知。他的这种心情在词前小序以及词作里都微露端倪,但他的不羁的才情与超脱、达观的个性,都很好地化解了他的苦闷与惆怅,并最终发出了唤起人类普遍情感体验的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关于这首诗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比较通行的说法是词的上片写诗人在“天上”“人间”之间的徘徊、矛盾与难以抉择,下片写对月怀人。

词前小序是我们理解这首词的重要线索:“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小序虽然只点明了词的一个主旨“兼怀子由”,其他就语焉不详,或者说是略而不谈,但从透着作者的肆意与张扬的“欢饮达旦”“大醉”这样的字眼中,我们仍获得了一些理解本词的线索与暗示。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起句陡然发问,这是词人酒酣之时,对着皎洁的月亮,所产生的遐思。中秋之夜月亮是当然的主角,可月亮看上去是那样可望而不可及,它似乎是贴近人间、关注人间的,又似乎超然地置身天外,只把清冷的光辉洒向人间。月亮的这种亲切与神秘相糅的特质,总令人浮想联翩。唐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问道:“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李白《把酒问月》中问:“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正可看作本词的先声。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承上问而来。“今夕是何年”可能是基于“人间一日,天上一年”来说的。

“我欲”一句,苏轼飘然若仙的精神状态如画。上天而说“归去”,也隐含了作者弃绝人间,另觅家园的心曲。“又恐”两句一转,月宫虽然是“琼楼玉宇”,可位置既高,气候必冷,去了恐怕受不了吧。这两句设想,暗示了中秋之夜月色的明丽,夜气的清寒,又透露了作者对人间终不忍弃绝的复杂心情。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作者在月光下尽情起舞,瞻顾自己的身影,陶醉其中,忘却了万物,不知身在何处。这和在天上似乎也没什么两样吧!

至此,作者那想飞天探月的出尘之思终于可以暂时得到安顿。

下片写对月怀人。

开头仍然承上写月,并由月而及月下的人。“转朱阁,低绮户”──月光的移动,都是“无眠”者眼里看到的,可见“无眠”者久久不能入睡。为什么不能入睡?因为“别(离别、分别)”。心中满是对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对月亮也不免心生怨怼了:“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为什么偏在人们的分别时才圆呢?问得无理,可是有情。

“人有”三句是推开一层来说。人事固多变化,月轮也有盈亏。这原是从古以来就难得完全的事啊!这三句表现了作者从心有所结到尽力开释的心理过程,作者再将眼光放开去,将人与月、古与今都纳入视野与心胸,就不得不发现,“此事古难全”,对于人事自然也会作达观之想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称得上是水到渠成。若是人能够健康长久地生活着,那么,即使相隔千里,也因能够共赏明月而得到些许安慰吧。这也正是作者的进一步自我解脱。

(五)《醉花阴》

这首词表达了佳节怀人之思。

上片前两句“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写的是眼前实景,同时也透露了作者的内心感受。可以想象得到,在天气阴霾的日子里,女主人公愁闷终日;铜炉里的香料慢慢地燃尽,更令她觉得时间难捱。“永昼”“销”传达的都是时间概念。“佳节又重阳”的“又”字,蕴涵着对时光流逝的感伤情绪。紧接着“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再补叙节序变化,令人备感惆怅。

下片第一句“东篱把酒黄昏后”即转换空间,从室内到庭院。“东篱”指地点,同时也是“菊花”的代称(陶渊明《饮酒(其五)》中有“采菊东篱下”的诗句)。因为陶渊明的关系,这句词塑造出的人物形象不沾一点脂粉气,而透出一些文人士子的随意与洒脱。下一句“有暗香盈袖”,暗含佳节思亲的情绪。《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中有“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正是借折花赠远以表达怀人之思。至此,诗人虽

和舟共济的同意词篇八
《学海无涯苦作舟 辩论赛 词语解释》

学海无涯 中华成语全典

涯:边际,终极。学问的海洋没有边际。指对知识的学习和研究,永远没有完结的时候。语本《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俗话说“书山有路勤为径,~苦作舟”,只要坚持不懈,勤奋努力,就能得到应有的收获。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现代汉语句典 书籍像高耸的山,勤奋是通到山顶的路径; 学问如无边的海,刻苦是到达彼岸的船。意指读书只有勤奋刻苦才能有所收获。

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 乐学功能。学校的科技活动,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专长设置各种兴趣小组,“寓教于美”、“寓教于乐”,变“学海无涯苦作舟”为“学海无涯乐作舟”,使学生如浴春风细雨,在奇妙欢愉的科学宫殿里遨游,感受到一种精神乐趣,领略到美的享受。

痛苦 身体或精神感到非常难受

刻苦 表示个人品格和行为作风的概念。即为了做好某项工作或达到某种目的,吃苦耐劳,不懈努力的品质。在心理上是意志坚强的表现,在思想和道德上是一种强烈的事业心和道德责任感的体现。具体表现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有为学习知识、技艺、钻研业务而勤奋努力的刻苦,有为实现崇高的理想而艰苦奋斗的刻苦,也有为追求成仙得道而苦心修行的刻苦等等。不论哪种刻苦,都是为了坚持某种信念,达到一定目标,取得某种成就而做出的努力。刻苦不是对艰难困苦的消极的忍受和忍耐,而是主观能动地向困难进行积极主动的斗争。刻苦从来被看作是高尚的品德和行为。 苦 佛教大辞典 指人在面对一切不如意境遇时所产生的身、心两方面的痛苦感受。初期佛教认为人因有欲望而有种种追求,对内执著肉体以为自我,对外执著妻儿财产等以为“我所”。由于肉体由五阴假合而成,并不是“自我”;一切外物均由因缘所造,处于永恒的无常之中;因此,一切都不可凭藉依靠,没有任何自由,是故一切是“苦”。苦本身是苦,自不待言;即使所谓“乐”,毕竟也是苦。通常人生之苦可归结为八种:(1)生苦;(2)老苦;(3)病苦;(4)死苦;(5)忧悲恼苦;(6)求不得苦;(7)怨憎会苦;(8)爱别离苦。说到底,是“五盛阴苦”,即组成人体的色、受、想、行、识等五阴的活动能力太炽盛,由此招致痛苦。(一说,无“忧悲恼苦”,而将“五盛阴苦”作为“八苦”之一。)上述有关“苦”的说法被归结为初期佛教基本理论——四谛中的“苦谛”,并规定“苦”的性质为“无常苦、空无我”。初期佛教因此主张人应抛弃痛苦的现实世界,灰身灭智,追求涅槃解脱的彼岸世界。大乘佛教虽然反对这种极端的观点,并主张涅槃界与现实世界不能截然割裂开来,但同时也宣扬“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忧患,如是等火,炽然不息”(《法华经·譬喻品》)。要求人们否定现实生活。此外还有三苦、四苦、五苦、七苦、十苦、十一苦、十六苦、十八苦、十九苦乃至百十苦等种种说法,分类虽然不同,精神实质一致。佛教关于“苦”的理论反映了对人生的消极态度,集中体现了佛教的价值观念。

苦 新编汉语形容词词典

1.像胆汁或黄连的味道。2.痛苦或使人感到痛苦。3.辛苦; 艰苦。4.辛勤; 刻苦;竭力。5.除去得太多; 损耗太过。 吃苦 当代汉语词典 经受艰苦

乐. 现代汉语常用词词典 ①快乐 ②笑(用于口语)

乐观 现代汉语常用词词典 因对事物的发展抱有希望和信心而精神愉快:

为了要活得幸福,我们应当相信幸福的可能。 〔俄〕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求乐的人生观,才是自然的人生观,真实的人生观。我们应该顺应自然,立在真实上,求得人生的光明,不可陷入勉强、虚伪的境界,把真正人生都归幻灭。 李大钊 《现代青年活动的方向》

快乐 社会科学大词典

是一个人的生理需要或社会需要得到满足、心理紧张解除后的情感状态。快乐的强度取决于需要满足的程度和所追求的目的的重要程度,以及对此目的追求、盼望、期待的程度。目的无足轻重时,只能引起微小的满意;目的重要、盼望已久,追求此目的时情绪紧张,则在达到目的时,便会体验到巨大的快乐。快乐的强度还和达到目的的意外程度有相应的关系,愈是“喜出望外”,便愈是快乐。快乐的程度可分为满意、愉快、异常的欢乐和狂喜等。

兴趣 中外文化知识辞典 心理特征之一。是指某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兴趣是人在社会实践中发生、发展起来的。兴趣对于一个人走上追求真理的道路,及其能力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事业心强不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事业的兴趣大小。爱因斯坦对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致使他后来成为一个伟大的自然科学家。由于实践活动的丰富多彩,人的兴趣也是多种多样的,甚至是在不断变化的。

中国大百科全书 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以需要为基础。需要有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兴趣基于精神需要(如对科学、文化知识等)。人们若对某件事物或某项活动感到需要,他就会热心于接触、观察这件事物,积极从事这项活动,并注意探索其奥秘。兴趣又与认识和情感相联系。若对某件事物或某项活动没有认识,也就不会对它有情感,因而不会对它有兴趣。反之,认识越深刻,情感越炽烈,兴趣也就会越浓厚。 兴趣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兴趣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这对人的认识和活动会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兴趣具有社会制约性,人所处的历史条件不同,社会环境不同,其兴趣就会有不同的特点。 人们的兴趣是多方面的。

按其内容可分为物质的和精神的兴趣。物质的兴趣表现为对舒适、食物、衣着等的渴望;精神的兴趣主要表现为认识的兴趣,如对数学等科学知识以及对文学、艺术的兴趣等。按兴趣的目的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因事物本身引人入胜而产生的兴趣。若事物或活动本身并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而是事物的作用或活动的结果引起人们的兴趣,则这种兴趣是间接兴趣。

兴趣有4种品质:①兴趣的倾向性,即对什么发生兴趣。这对各个人是不同的,表现出个别差异。凡对有益于人类社会的事物容易引起兴趣,其倾向性就是高尚的;凡对有害于人类社会的事物容易引起兴趣,其倾向性就是低级的。我们应通过教育,培养人们高尚的兴趣倾向。②兴趣的广阔性,即兴趣的范围。有人兴趣广阔,对许多事物兴致勃勃,乐于探求;有人则兴趣单调狭窄。兴趣的广阔程度与知识面的宽窄有密切的联系。我们应该培养广阔的兴趣,同时又要把广阔的兴趣与中心的兴趣结合起来,做到既博又专;③兴趣的持久性,即兴趣的稳定程度。人们对事物的兴趣,可以经久不变,也可以变化无常。培养持久的兴趣是在工作上取得成就的必要条件;④兴趣的效果性,即兴趣的力量。若兴趣能够成为推动工作和活动的动力,其效果就是积极的,若兴趣仅仅是一种向往,而不能产生实际效果,它就是消极的。

常识 表述经验的知识.例如“鸟是会飞的”.这类知识可能有众多的例外,例如鸵鸟,企鹅都不会飞.它们很难用经典的单调逻辑系统来刻画,因为随着知识的增长,原有的知识反而会变得无效.对常识的理解尚有歧义,有人将那些与问题有关但常被人们忽略的背景知识也列入常识的范畴.

消遣、 消除; 排解。指用自己感觉愉快的事来度过空闲时间,消闲解闷。

吾生也有涯 而知也无涯:生命是有限的,知识是无限的。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对无限知识的追求。

信心 是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见一定能够实现的心理过程。它是人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和气质、能力、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相互作用的产物。一个人能够满怀信心地为事业而奋斗,这种行为本身就标志着他对事业本身的认识和热爱,他有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决心,他有完成事业的才能,愿为事业而付出代价的崇高品德。

学习 由经验而引起的比较持久的心理和行为变化过程。它不仅表现在可以观察到的行为的变化,而且也包含身心机能的变化。学习是有机体普遍存在的适应环境的一种过程。凡是以个体的经验而发生的对环境的适应都可叫做学习。从动物的习得行为,到人类掌握文化知识与技能、形成习惯与道德品质等都是学习。学习的基本生理机制就是条件反射的形成。不过,学习并不是引起身心变化的唯一因素,由于疲劳、感觉适应、疾病、成熟等也可以引起身心的变化,所以应把它们与学习区分开来。动物虽然也有学习,而且高等动物身上学习还很复杂,但它们都是个体对外界自然环境的适应或平衡,是一种生物现象,是受生物学规律所支配。人的学习与动物的学习有质的不同,人除了同动物所共有的个体经验以外,还有另一类的经验,即以个体经验的形式所掌握的人类社会历史的经验。人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中,以语言为中介,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人的学习可以是有意图的学习,也可以是没有意图的偶然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像言语、习惯、态度的学习,有意图的学习和没有意图的学习都是起作用的。在教育和教学条件下,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图的学习,它是在教育目标的指引下,在教师的组织领导下,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的,主要以掌握一定的系统科学知识、技能,形成一定的世界观和道德品质为主要任务的。学习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心理学对学习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其中有许多是研究没有意图的学习。以动物作为被试进行的研究,被认为容易控制实验条件,从而发现简单的学习过程及基本规律。但是,从动物实验研究所得到的结果,运用于人的学习上是有很大距离的。因此,近40年来,对人的学习的研究更受到心理学家们的重视。学习是极为复杂的现象。根据对学习现象的研究,心理学家们有各种不同的理论和学说。在西方一般把学习理论分为两大理论体系:刺激-反应理论和认知理论。刺激-反应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学习是刺激和反应之间形成连结或联系;主要代表人物是桑代克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斯金纳、赫尔等。认知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学习就是对情境的认知, 即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分化;主要代表人物有古典格式塔的魏特海姆、可夫卡、勒温以及托尔曼和皮阿杰等。近些年来,信息加工理论渗透到学习的研究中,它把学习看成是信息输入、加工储存以及检索提取的过程,推动了认知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此外,苏联的活动理论以及用以指导学习的智力活动分阶段形成的理论等也引起人们的重视。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筋骨

先苦后甜

在学习的过程中 二者都是对待学习的态度 但是我们究竟是需要勇于吃苦的精神多一点还是乐于发现问题的精神多一点?

在求学求知的道路上,要刻苦用功,要做一个学无止境的人

心态

积极向上

和舟共济的同意词篇九
初二语文《核舟记》《诗词五首》人教版》

初二语文《核舟记》《诗词五首》人教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核舟记》《诗词五首》

《核舟记》

(一)学习重点

1. 掌握重点词句,领悟文章内容,培养文言语感。

2. 体会文章是如何按照空间顺序有条不紊地介绍事物特征的方法,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工艺美术方面的高超技艺和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学习过程

1. 本文出处及作者简介:

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明末嘉善(现在浙江嘉兴)人。敏而好学,善为文,一生没有做过官。他父亲魏大中因弹劾权宦魏忠贤而遭诬害,他自己也因受阉党威逼悲愤而死。

2. 思考下列问题:

(1)核舟大小如何?

(2)在这样小的核舟上雕刻家究竟雕了多少人和物?

(3)雕刻者是如何精当巧妙地安置这些人物的?

3. 译文:

明朝有个手艺特别精巧的人,名字叫做王叔远,(他)能够在一寸长的木头上,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以至飞鸟、走兽、树木、石头,没有一件不是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摹拟某些东西的形状的,各有各的神情姿态。(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果核雕成的小船,刻的是苏东坡泛舟于赤壁之下。

小船从船头到船尾长度八分多点儿,高度约摸二分上下。中间高起而宽敞的是船舱,(刻着)用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船舱)旁边辟有小窗,左右各四扇,一共八扇。推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它,就见(两副对联)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用石青涂在刻字的凹处。

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浓密胡子的人是苏东坡,佛印坐在右边,黄鲁直坐在左边。苏东坡、黄鲁直共同看着一轴字画手卷。东坡的右手拿着手卷的前端,左手抚着鲁直的背脊。鲁直左手拿着手卷的末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些什么。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着身子,他们紧靠着的两膝,都隐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佛印极像弥勒菩萨,敞胸露怀,抬头仰望,神情跟苏、黄不相同。(他)平放着右膝,弯着右臂支撑在船上,而竖起他的左膝,左臂挂着(一串)念珠挨着左膝──念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船尾横摆着一支橹。橹的左右两旁各有一个船工。在右边的船工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脚趾头,好像在大声喊叫的样子。在左边的船工右手握着蒲葵扇,左手抚着火炉,炉上有个壶,那个人的眼睛正看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烧茶的声音。

那只船的顶部稍微平坦,就在上面刻着作者的题款名字,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字迹)像蚊子的脚一样细小,笔画清清楚楚,它的颜色是黑的。还刻着一个篆书的图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颜色是红的。

总计(在)一条船(上),刻了五个人,八扇窗;刻了竹篷、船橹、炉子、茶壶、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篆文,刻的字共三十四个。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不满一寸。是挑选狭长的桃核刻成的。啊,技艺真是奇妙极了!

4. 学习第一段思考以下问题:

① 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这段的主要内容是概略介绍明代雕刻匠师王叔远技艺的精湛超凡,并交代核舟的来历。

② 在概略介绍中,从几个方面说明匠师技艺的精湛超凡?

明确:从两个方面说明匠师技艺精湛超凡:一是匠师擅长微型雕刻,能够在“径寸之木”上,雕刻出宫室、器皿、人物等许多各种各样的形状;二是匠师在小小的材料上,雕出什么像什么,无不“各具情态”。

5. 学习第二段思考以下问题:

① 这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是如何具体说明的?

明确:这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这个小小核舟的船舱部分是如何雕制的,都雕刻了哪些东西。船舱的舱顶有箬竹叶做的船篷覆盖,舱两旁各有四扇小窗户,这八扇小窗户能打开能关上,打开了便可看见雕花栏杆左右相对,关上后就能看见右边窗户刻有“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个字,左边窗户刻有“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个字,这16个字是用石青色。长仅八分多一点,高仅两粒黄米的核舟,它的船舱部分就雕刻了1顶船篷(能看出是用什么东西做的)、8扇窗户(能开能关)、左右栏杆(上有花纹)、16个字(字字清晰可见)。

② 这段主要采用什么说明方法?

明确:这段主要采用数字说明方法。核舟体积有多大,长多少,高多少,船舱部分雕刻了多少种东西,各有其数,明白清楚,两相对比,其意晓然。

6. 学习第三段:

① 思考讨论:这一段是介绍船头部分;主要说明了什么?

明确:描述船头三人的神情态度。

② 雕刻者是要竭力渲染他们此时此地的什么样的心态?

明确:从“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若有所语”和佛印的“矫首昂视”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图是要表现他们豁达、放旷的胸襟,说明他们在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记了现实的烦恼,而陶醉在眼前画卷的美好意境里。

③ 作者在说明船头三人时,着墨较多的是谁?为什么?

明确:这当然是“东坡”。三人中,苏轼居中,作者起笔直逼其面:“峨冠而多髯者”,因为刻得用心刻得仔细,作者也就说得真切细腻。所以如此,一是雕刻者的安排本身如此,说明者当然不能违背其“初衷”;二是核舟的雕刻主题是“盖大苏泛赤壁”,这样说明,才能与其主题吻合。否则,松散割裂,不知所云。

④ 你从哪些描述可以看出雕刻家技艺的奇巧、精湛、无微不至呢?

明确:表现这——点的地方较多,如对东坡外貌的刻画,对东坡、鲁直“衣褶”的介绍,对佛印左臂所挂念珠的说明“珠可历历数也”。

7. 学习第四段:

(1)考察古汉语中数词使用与现代汉语的差异。先联系前面部分看一些实例: ① 长约八分有奇。 ② 左右各四,共八扇。 ③ 船头坐三人。④ 共阅一手卷。 ⑤ 横卧一楫。 ⑥ 倚一衡木。 ⑦ 为字共三十有四。

由此可见,古汉语中一般情况下,数词可以直接修饰名词,这与现代汉语中较严格的“数词+量词+名词”的格局不同。

(2)这一段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明确:拟人:船尾横卧一楫 比喻:居右者椎髻仰面

顶真:左手抚炉,炉上有壶。

(3)这段文字说明舟尾情况是怎么布局的呢?

明确:主要运用了总分结构。先说“楫左右舟子各一人”,而后分说,从“居右者”说到“居左者”。

(4)这一段描述“舟子”神情动作渲染了一种什么氛围?

明确:两“舟子”虽神情各异,一个“若啸呼状”,仿佛是在那里呼唤清风,显得悠闲自在;一个“视端容寂”,仿佛在专注听“茶声”。但表现了一个共同的氛围,这就是愉悦、轻松、活泼自乐。再加上船楫的“横卧”,更加暗示出有楫同于无楫,有舟子等于没有舟子的一种放任自流的境界。

8. 学习第五、六段请思考:

这两段各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第五段的主要内容是说明核舟船顶部位的雕制。第六段的主要内容是小结总计核舟上都刻了些什么,最后作者直抒对王叔远雕刻技艺之“奇巧”的赞叹以结束全文。

9. 综合思考以下问题:

(1)本文名为“记”,是不是记叙文,为什么?

(2)文章主体部分的写作顺序是怎样的?

(3)文章的全部内容安排实际上紧扣了怎样一个核心?

《诗词五首》

(一)《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于开元十五年(727)中进士,但仕途不畅,只做过县尉,此后便辞官归隐。本诗大约作于诗人做县尉时。诗歌描写了清晨寺后禅院的清幽脱俗的景致,流露出颇为浓厚的禅隐倾向。

起首两句写诗人在清晨入破山兴福寺,旭日初升,光照山上树林。诗题为“题破山寺后禅院”,可知“后禅院”才是诗的重心所在,所以只在起首两句提过破山寺后,立即转入对后禅院的描述。

三、四两句“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句。“曲径通幽处”引发人丰富的联想与思绪,暗示的意义多于实写的意义;“曲”“幽”“深”等字眼表现了禅院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

五、六两句更多抒写诗人的主观感受。“山光悦鸟性”描写出大自然万物和谐的景象,一个“悦”字,也表现了作者从中感受到的欢悦。“潭影空人心”更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在此时此刻心中尘世杂念全消的精神状态。应该说,“空人心”的不只是“潭影”,其实,从诗人置身于破山寺时起,就开始了涤除尘世杂念之旅,至此时,诗人精神上完全消除俗念、获得愉悦可谓水到渠成。也就在此时,寺院的钟磬声仿佛成为世间惟一的声响,诗人的全身心都沉浸在洪亮悠远的佛音中。

这首诗朴素地写景抒情,而意在言外。正如唐代殷璠评常建诗的特点所说:“建诗似初发通庄,却寻野径,百里之外,方归大道。所以其旨远,其兴僻,佳句辄来,惟论意表。”(《河岳英灵集》),也就是说,常建诗的特点在于构思巧妙,善于引导读者在平易中入其胜境,然后体会诗的旨趣,而不以描摹和词藻取胜。

(二)《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唐宪宗崇奉佛教,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宪宗派宦官到凤翔法门寺,把据说是释迦牟尼佛的遗骨(即“佛骨”)迎入宫,供奉三日,又送回寺院。韩愈鉴于奉佛给国家和人民

造成的巨大危害,同时佛教的教义和儒家学说相悖,因而写了《论佛骨表》,指出历史上那些“事佛求福”的国君,不仅没有得福,反而“乃更得祸”,灭国亡宗,因此,“佛不足事”。现在迎佛骨以供养,使人民“老少奔波,弃其业次”,为害不浅;况且佛教“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所以应当把佛骨“投诸水火,永绝根本”。韩愈的意见在当时是应该被肯定的。但他却因此获罪,被贬潮州。行到蓝田关时,写了这首诗给前来相送的侄孙韩湘。

首联直写自己获罪被贬的原因。

大意是早上向皇上献上一纸谏书(指《论佛骨表》),晚上就被贬到远在八千里外的潮州。上下句中几个词语形成的对比,如“朝”与“夕”,“九重天”与“路八千”,让人深切感受到诗人命运变化的急剧。

三、四两句进而表明自己的心迹。

“欲为圣明除弊事”斩钉截铁,无商量余地。诗人这时以披罪之身,仍把宪宗迎佛骨指斥为“弊事”,可见其不肯屈从的强硬态度。“圣明”而有“弊事”,相对成趣。“肯将衰朽惜残年”,蕴涵着诗人对“欲为圣明除弊事”反而遭贬的怨愤之情。

五、六两句即景抒情,情悲且壮。

这两句一回顾,一前瞻。“秦岭”指终南山,云横而不见家。韩愈在一首哭女之作的诗题中写道:“以罪贬潮州刺史,乘驿赴任;其后家亦遣逐。小女道死,殡之层峰驿旁山下。”可知他当日仓促先行,告别妻儿时的心情会是怎样的。韩愈为上表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家何在”三字中,有他的血泪。下一句写诗人立马蓝关,大雪寒天,前路的艰难可想而知。“马不前”流露出英雄失路之悲。“横”“拥”两字形容物态都很精当,且极有气势。

结尾两句沉痛而从容。

诗人向侄孙交代后事,语意紧扣第四句,进一步吐露了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情。

这首诗感情深厚抑郁,境界宏大开阔,风格上和杜甫诗颇相类似。

(三)《别云间》

这首诗作于夏完淳在故乡被清兵逮捕时,是一首悲壮慷慨的绝命诗。

“三年羁旅客”,是对三年斗争生活的回顾与概括,作者虽只以“羁旅客”一词轻描淡写地带过,可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得到,这几年作者的生活是颠沛流离,困厄重重的;“今日又南冠”,苦战三年而终成为阶下囚,作者的沉痛、愤懑之情可见。“南冠”的典故,既点明自己被捕,又含有作者要像钟仪那样忠于故国的意思。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深沉、强烈地表达了英雄失路之悲。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两句表现了作者情感和心理上的矛盾:作者已抱定杀身成仁之心,对死无所畏惧,可同时对生养自己的故乡又难以割舍。这种矛盾的感情与心理,具有深沉的动人的力量。

然而作者是不会久久被矛盾的感情所困扰的,接下去的两句“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猛然振起,表达了不停止战斗的决心。死后仍继续抗清的念头虽不过是幻想,但它是由作者强烈的感情中自然而然产生的,同时也是作者对自己的立场的鲜明表白。

(四)《水调歌头》

苏轼写作此词时在山东密州(即现在的诸城),政治上不得意,和弟弟苏辙也有七年不得相见了,他的苦闷、惆怅的心情可想而知。他的这种心情在词前小序以及词作里都微露端倪,但他的不羁的才情与超脱、达观的个性,都很好地化解了他的苦闷与惆怅,并最终发出了唤起人类普遍情感体验的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关于这首诗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比较通行的说法是词的上片写诗人在“天上”“人间”之间的徘徊、矛盾与难以抉择,下片写对月怀人。

词前小序是我们理解这首词的重要线索:“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小序虽然只点明了词的一个主旨“兼怀子由”,其他就语焉不详,或者说是略而不谈,但从透着作者的肆意与张扬的“欢饮达旦”“大醉”这样的字眼中,我们仍获得了一些理解本词的线索与暗示。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起句陡然发问,这是词人酒酣之时,对着皎洁的月亮,所产生的遐思。中秋之夜月亮是当然的主角,可月亮看上去是那样可望而不可及,它似乎是贴近人间、关注人间的,又似乎超然地置身天外,只把清冷的光辉洒向人间。月亮的这种亲切与神秘相糅的特质,总令人浮想联翩。唐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问道:“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李白《把酒问月》中问:“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正可看作本词的先声。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承上问而来。“今夕是何年”可能是基于“人间一日,天上一年”来说的。

“我欲”一句,苏轼飘然若仙的精神状态如画。上天而说“归去”,也隐含了作者弃绝人间,另觅家园的心曲。“又恐”两句一转,月宫虽然是“琼楼玉宇”,可位置既高,气候必冷,去了恐怕受不了吧。这两句设想,暗示了中秋之夜月色的明丽,夜气的清寒,又透露了作者对人间终不忍弃绝的复杂心情。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作者在月光下尽情起舞,瞻顾自己的身影,陶醉其中,忘却了万物,不知身在何处。这和在天上似乎也没什么两样吧!

至此,作者那想飞天探月的出尘之思终于可以暂时得到安顿。

下片写对月怀人。

开头仍然承上写月,并由月而及月下的人。“转朱阁,低绮户”──月光的移动,都是“无眠”者眼里看到的,可见“无眠”者久久不能入睡。为什么不能入睡?因为“别(离别、分别)”。心中满是对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对月亮也不免心生怨怼了:“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为什么偏在人们的分别时才圆呢?问得无理,可是有情。

“人有”三句是推开一层来说。人事固多变化,月轮也有盈亏。这原是从古以来就难得完全的事啊!这三句表现了作者从心有所结到尽力开释的心理过程,作者再将眼光放开去,将人与月、古与今都纳入视野与心胸,就不得不发现,“此事古难全”,对于人事自然也会作达观之想了。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称得上是水到渠成。若是人能够健康长久地生活着,那么,即使相隔千里,也因能够共赏明月而得到些许安慰吧。这也正是作者的进一步自我解脱。

(五)《醉花阴》

这首词表达了佳节怀人之思。

上片前两句“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写的是眼前实景,同时也透露了作者的内心感受。可以想象得到,在天气阴霾的日子里,女主人公愁闷终日;铜炉里的香料慢慢地燃尽,更令她觉得时间难捱。“永昼”“销”传达的都是时间概念。“佳节又重阳”的“又”字,蕴涵着对时光流逝的感伤情绪。紧接着“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再补叙节序变化,令人备感惆怅。

下片第一句“东篱把酒黄昏后”即转换空间,从室内到庭院。“东篱”指地点,同时也是“菊花”的代称(陶渊明《饮酒(其五)》中有“采菊东篱下”的诗句)。因为陶渊明的关系,这句词塑造出的人物形象不沾一点脂粉气,而透出一些文人士子的随意与洒脱。下一句“有暗香盈袖”,暗含佳节思亲的情绪。《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中有“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正是借折花赠远以表达怀人之思。至此,诗人虽

和舟共济的同意词篇十
《浅析李清照词中“舟”的意象》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igeleikaoshi/113385.html

    【和舟共济的同意词】相关推荐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