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全面的基本内涵

| 汉语四六级 |

【www.guakaob.com--汉语四六级】

四个全面的基本内涵篇一
《四个全面内涵,基本内容及提出背景》

四个全面

提出背景

2014年11月,习近平到福建考察调研时提出了“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三个全面”,2014年12月在江苏调研时则将“三个全面”上升到了“四个全面”,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新增了“全面从严治党”。

尽管此前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就这“四个全面”作出过一系列的重要论述,但在公开报道中,将“四个全面”并提,还是第一次,意义深邃。

此外,习近平在江苏将“全面从严治党”加入到“四个全面”中时,特别采用了“大气候和小气候”的比喻,“从严治党是全党的共同任务,需要大气候,也需要小气候。各级党组织要主动思考、主动作为,通过营造良好小气候促进大气候进一步形成。”[1]

从时间轴来看,“四个全面”是在不同高层会议场合逐步提出的。2012年11月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2014年10月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从严治党是2014年10月8日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提出

来的。[2]

2基本内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时间表,以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具体内涵。

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对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党的中央全会第一次专门研究法治建设。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会同时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任务、布局进行了全面部署。

全面从严治党:从公开的新闻报道看,这6个字合在一

起表述尚属首次。但其主要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0月8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的讲话中已经体现出来——“今天这个大会,是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对巩固和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全面推进从严治党进行部署。”

3逻辑关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总目标,而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则如大鹏之两翼、战车之两轮,共同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顺利实现。这个过程中,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各项目标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一:总目标。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要实现这个奋斗目标,就要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关键词二:姊妹篇。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闸门,到十八届四中全会高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旗帜,两次全会、两大主题、两份决定,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总体战略在时间轴上的顺序展开,是推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蓝图的姊妹篇。

关键词三:领导核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十八

届三中、四中全会对“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均进行了专门论述,不论是全面深化改革还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都对从严治党提出了新要求,也都以党的领导作为实现目标的根本保证。[3]

4本质意义

本质

就是“战略布局”。这个战略布局,蕴含了深刻的战略思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定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全面依法治国论述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抓手、定海神针和助推器;第一次为全面从严治党标定路径,要求“增强从严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4] 。

每一个“全面”,都是一整套结合实际、继往开来、勇于创新、独具特色的系统思想。四个“全面”加起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4] 。

意义

四个全面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是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从这个角度理解,四个全面,抓住

改革发展稳定关键,统领中国发展总纲,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目标,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战略抓手。

四个全面的基本内涵篇二
《深刻认识和准确理解“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的重大意义和科学内涵》

深刻认识和准确理解“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的重大意义和科学内涵

新疆兴农网 2015-03-30 13:29:56 浏览次数:

郑国光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上深刻阐释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意义和辩证统一关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党中央立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立足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出的新形势下党治国理政的新的战略思想、新的战略要求和新的战略部署,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紧密,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方略、总遵循,也是指导气象改革发展的重要方针和基本遵循。我们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意义和科学内涵,增强学习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引领民族复兴的指导方针

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命题,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成为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和伟大梦想确立了路线图、任务书、动员令。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中国已经进

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实现这个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习近平总书记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放在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大格局中,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升华成民族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如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民族复兴中国梦相互激荡已凝聚为全社会的“最大公约数”,是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时代主题。

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基本动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确定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总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实现党的十八大描绘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着力解决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影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各种突出矛盾和问题,事关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事关建国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的实现,也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目标的实现。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基本保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法治中国建设标定了新的里程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实现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一系列战略部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必须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上作出总体部署、采取切实措施、迈出坚实步伐。”全面依法治国是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长远考虑,是一件为

长远发展谋、为子孙万代计的大事,它与全面依法治国是“鸟之两翼”“车之双轮”,成为上下贯通的“姊妹篇”,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重要方略。

全面从严治党锻造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民族复兴中国梦政治保证。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我们党的形象和威望、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仅直接关系党的命运,而且直接关系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10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任务,并指出:“历史使命越光荣,奋斗目标越宏伟,执政环境越复杂,我们就越要增强忧患意识,越要从严治党”。治党全面了、从严了,我们党就坚强有力。党坚强有力,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国家就繁荣稳定,人民就幸福安康,我们的事业就无往而不胜。全面从严治党,不仅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起着政治保证、组织保证的重要作用,而且是引领民族复兴的关键所在。将全面从严治党确立为重大战略布局的一环,体现了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的统一,体现了党的建设与治国理政的统一。

从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再到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全面依法治国”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宣示“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越来越展现出清晰明确的战略性布局。这一战略布局,统一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统一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统一于正在进行的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是中国和中国人民阔步走向未来的战略指引。

二、“四个全面”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结合实际、继往开来、勇于创新、独具特色的战略思想,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

论光辉。“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的又一次与时俱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这个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一个都不能缺。”

“四个全面”蕴含了丰富的时代内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要确保到2020年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奠定坚实基础。全面深化改革,就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以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为核心,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是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落实从严治党责任,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从严管理干部,持续深入改进作风,严明党的纪律,发挥人民监督作用,深入把握从严治党规律,实现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四个全面”是内在统一、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四个全面”不是简单并列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顶层设计,既有全局又有重点的

施政总纲和发展路线图,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指导如何解决“桥或船”的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阶段性战略目标,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处于统领地位;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一招、根本路径,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处于引擎地位;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基本方式、可靠保障,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处于支撑地位;全面从严治党是发挥党的坚强领导核心作用、为实现战略目标提供坚强组织保证的根本前提,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处于关键地位。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三个战略举措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国家发展、重大改革必须于法有据,整个改革过程都要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深化改革贯穿依法治国的全过程,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从严治党既要体现深化改革的要求,又必须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无论全面深化改革还是全面依法治国,都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必须贯彻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四个全面”环环相扣、相互促进,是执政目标、执政理念、执政方式和执政党自身建设的有机统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不全面深化改革,发展就缺少动力,社会就没有活力。不全面依法治国,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就不能有序进行,就难以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不全面从严治党,党就做不到‘打铁还需自身硬’,也就难以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因此,我们必须把每一项战略举措放在“四个全面”的总体布局中来把握,才能正确认识每一项举措同其他三个全面的关系,把“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总要求贯穿各项工作的全过程、各环节,为“四个全面”协调推进凝聚起更为强大的正能量、推动力。

四个全面的基本内涵篇三
《深刻理解和把握“四个全面”的科学内涵》

深刻理解和把握“四个全面”的科学内涵 作者:邸乘光

来源:《求知》2015年第06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出发,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理论观点,特别是提出并形成了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战略布局,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成果,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又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深刻而丰富的科学内涵。深入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首先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四个全面”的科学内涵。

一、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为了实现中国梦,党的十八大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形成和确立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1979年,邓小平同志最先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命题,把“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中国式的现代化”称之为“小康之家”“小康的状态”“小康的国家”。后来,他又把到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战略目标。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

段。”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2007年,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2012年,党的十八大又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进行了充实和完善,进一步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提出了一些新构想和新要求,使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更加丰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一个“战略目标”,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提出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个战略目标既与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相衔接,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一致,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各方面内容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就在“全面”。这个“全面”,既体现为人群的全面覆盖,是不分地域、城乡、行业的全面小康,是不让任何人掉队的全面小康;也体现为领域的全面覆盖,是“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的全面小康,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全面小康,是“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和“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的全面小康,是“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

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全面小康,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全面小康,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开拓国防和军队建设新局面”和“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力量支撑”的全面小康。这两个方面的“全面”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关键,同时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求的重要特征。

二、关于“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任务并作出了具体部署。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三大战略举措”之一,将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不竭的动力。

改革开放是与整个新时期相伴随的。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我国未来的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为此,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大原则,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和新目标,汇集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和新举措,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

全面深化改革服从并服务于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战略目标。从功能定位上说,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推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从指导思想上说,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从道路方向上说,全面深化改革是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从总体目标上说,全面深化改革是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基本任务上说,全面深化改革是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以及紧紧围绕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一强军目标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从方法原则上说,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不断实践探索中推进;必须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必须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必须坚持全面改革,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重点在“全面”,即改革的任务是全方位、多领域的;关键在“深化”,即要把握内在规律,找准矛盾症结,解决突出问题,实现目标任务。

三、关于“全面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新要求并作出了具体部署。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依法治国将不断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制度框架,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法治是政治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标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逐步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道路。1997年,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确立为治国基本方略,并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目标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大任务。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12年,党的十八大进一步确认“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强调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随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科学确定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根本原则、重大任务和具体部署,为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指明了目标和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

全面依法治国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三大战略举措”之一,也是服从和服务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战略目标的。从功能定位上说,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人民幸福安康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从指导思想上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从总体目标上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是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从基本原则上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从重大任务上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要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要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要增强全民的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要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要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四、关于“全面从严治党”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三大战略举措”之一,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锻造坚强的领导核心,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党坚强有力,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国家就繁荣稳定,人民就幸福安康。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上任伊始的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就将对民族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党的责任,落脚到从严治党、使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上。2014年12月14日,他在江苏考察调研时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战胜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根本保证,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政治保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关键是全面从严治党,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三大战略举措”之一,体现了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的统一,体现了党的建设与治国理政的统一。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和“从严”是两大关键。“全面”包括主体的全覆盖和内容的全覆盖。主体全覆盖,就是要强化党的建设包括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以上率下,层层传导压力,逐级落实责任。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都是党的建设的主体,都要严格要求、约束和提高自己,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和自我提高的能力。内容全覆盖,就是要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从严”要落实到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贯穿于党的建设的全过程。要增强管党治党意识、落实管党治党责任。这是从严管党治党的前提和基础。为此,一要严格党的制度。从严治党说到底,就是运用制度对党组织和党员进行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就是依靠制度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来建设我们的党。二要严肃党内生活。“最根本的就是要使全党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都按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的各项规定办事”。三要严格管理干部。从严治党,重在从严管理干部,特别是从严管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四要严抓党的作风。以最严格的标准、最严厉的举措治理作风问题,使党员干部不仅不敢沾染歪风邪气,而且不能也不想沾染歪风邪气,使党的作风全面纯洁起来。五要严明党的纪律。纪律不严,从严治党就无从谈起。必须坚持纪律面前一律平等,严格执纪,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六要严格监督。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智慧和力量,从严治党必须依靠人民,发挥人民监督作用。

作者单位: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责任编辑:双艳珍

四个全面的基本内涵篇四
《牢牢把握“四个全面”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牢牢把握“四个全面”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作者:周培清 《光明日报》( 2015年10月02日 06版)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创新的时代性内容和严密的逻辑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探索。深刻分析“四个全面”的创造性、科学性,全面把握“四个全面”的历史地位、深邃内涵与指导作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鲜明的民族性主题

理论是为了回答和解决实际问题而产生、发展的。一个理论所要回答和解决的实际问题,就是这个理论的主题。任何理论的主题,都因回答和解决的问题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性。“四个全面”鲜明的理论特性就是民族性——它是为了回答和解决中华民族所遇到的重大现实问题而产生的。具体地说,它是为了回答和解决新形势下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整个中华民族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而产生的理论。“四个全面”揭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中国梦的政治保证。由此可见,“四个全面”是紧紧围绕实现中国梦而设计和展开的,它的问题域就是当前中华民族面临的最现实、最紧迫的问题。在这个意义上,民族性成为“四个全面”的鲜明特性。

创新的时代性内容

任何理论都有自己的理论渊源,都是根据时代的需要在继承前人有关理论成果基础上的创新发展。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没有根据时代要求的创新就称不上是新的理论。众所周知,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对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时代,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列宁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在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毛泽东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与发展,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世界已经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时代,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在世界进入以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曲折的时期,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理论。

同样,“四个全面”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崭新形态,是根据我国所面临的新的时代特征和实践要求,对前人理论继承并发展的结果。这个前人的理论,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可以说,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四个全面”的基本理论资源和哲学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则是“四个全面”的直接来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已经对建设小康社会、深化改革开放、依法治国、从严治党进行过全面而深刻的论述,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先后把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确立为主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提出全面从严治党的要

求。可以说,“四个全面”的理论内容,每一项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中国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逻辑延续。

由此可知,“四个全面”的创新性在于,它根据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需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建设小康社会、深化改革开放、依法治国、从严治党等提升到“全面”的高度,并把“四个全面”作为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发展,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崭新成果。

严密的逻辑体系

完整的逻辑体系,是一个理论成熟的重要标志。“四个全面”就是一个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科学理论。这个理论的主题或逻辑起点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围绕这一主题,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实践需要和时代特征,对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目标、强大动力、法治保障、政治保证等全局性、战略性、根本性的问题,做出了全面、系统、深刻的回答,以全新的视角深刻地揭示了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

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重大意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基本目标是:到2020年,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全面深化改革论”围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总目标,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战略部署,提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建设相对应的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以及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战略任务;明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动力是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依法治国论”指出,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施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明确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全面从严治党论”指出,要把党建设好,充分发挥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要求全面从严治

党必须落实从严治党责任,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从严管理干部,持续深入改进作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发挥人民监督作用,深入把握从严治党规律。这些要求概括起来就是,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在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进程中,要坚持严思想、严教育、严组织、严标准、严作风、严执纪、严惩治、严制度、严管理,把“严”贯穿于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部环节,以“严”增强党的建设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明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政治和组织保证是全面从严治党。

总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阶段性战略目标,又构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动力支撑”“法治保障”和“政治保证”,是一个既有战略目标、又有战略举措的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崭新形态。

(作者系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中心思想政治理论研究室主任)

四个全面的基本内涵篇五
《“四个全面”的科学含义》

四个全面的基本内涵篇六
《深刻把握“四个全面”的科学含义》

四个全面的基本内涵篇七
《“四个全面”发展战略的内涵及实现途径》

湖南省首届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成果竞赛参赛作品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四个全面”发展战略的内涵及实现途径

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

学校班级:中南大学xxx级xxx班

小组成员:xxx xxx xxx

xxx xxx

指导教师:xxx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势

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

第一部分:选题原因

“四个全面”是党中央的整体布局:习近平总书记不久前在江苏调研时提出了“四个全面”,即“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这深度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基本布局。

它的理论意义:“四个全面”从系统思维、整体推进的把握上对治国理政方略作了更为全面的定位。在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与主轴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两个一百年”和中国梦的目标,是党治国理政方略所要实现的基本要求;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反映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任务;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得以顺利推进的根本保证。毫无疑问,“四个全面”对治国理政方略的定位,使党和国家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总体布局、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升华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治国方略,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内涵。

它的实际意义: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学习和了解“四个全面”是我们与时俱进、关心政治的体现,有利于加强我们对国家治国理政方略的深度认识,培养爱国情怀。

因此,我们选择了此题,通过对此题的详加研究,能够提升我们的思想素质,紧跟党和国家的步伐,让思想时刻走在前面,做好大学生模范带头作用。

第二部分:文献综述

一、前言

“四个全面”深度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

国理政的基本布局。它从系统思维、整体推进的把握上对治国理政方略作了更为全面的定位。研究四个全面,是时代的主题和全国人民的共同追求,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二、研究背景

什么是“四个全面”,总的来说,四个全面就是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随着“四个全面”在全国范围内的不断升温,更多的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开始关注和研究这个看似简单的四字方针到底蕴藏着怎样的能量。于是本团队也以学习了解为目的,开始探究“四个全面”的意义及实现途径。

三、目前国内的研究方向

高建生认为“四个全面”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方略的全新展示,曲青山认为,如何全面从严治党,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提出了八项要求:第一,落实从严治党责任;第二,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第三,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第四,坚持从严管理干部;第五,持续深入改进作风;第六,严明党的纪律;第七,发挥人民监督作用;第八,深入把握从严治党规律。只要我们按照这八项要求去做,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就一定会把我们的党建设好,我们党就一定会承担起庄严的历史使命,完成好人民所赋予我们党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四、参考文献

高建生——“四个全面”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方略的全新展示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5.03

曲青山——“四个全面”:新形势下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

第三部分:研究性学习成果介绍

“四个全面”,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规划,针对新形势下的机遇、挑战和历史任务而提出来的重要战略思想和战略布局。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党百年的奋斗目标

(一)小康概念的提出过程

小康概念的提出,最早源自《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

可小康”。意思是人民(因输赋税服徭役)已经很劳瘁了,差不多可以让他们休息一下了。可见小康的含义包含了安乐、休息、安宁的意思。

1979 年 12 月 6 日邓小平在会见当时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的谈话中,正式提出了现在意义上的小康概念,邓小平指出:“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就是“小康之家”,是“到本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千美元”,但这“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 他指出:“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

(二)党的十二大以来有关党的奋斗目标的提法

根据邓小平提出的设想,党的十二大政治报告确定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是由 1980 年的 7100 亿元增加到 2000 年的 2800 亿元左右,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1987 年 10 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 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 20 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 21 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002 年 11 月党的十六大首次向全党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和奋斗目标。指出要在 21 世纪头 20 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2012 年 11月党的十八报告提出确保到 2020 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时间表,以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具体内涵。

二、全面深化改革:筑梦中国的强大动力

2013 年 10 月,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经济体制改革方面

积极适应新常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从先后取消和下放超过 700 项行政审批事项到

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全面施行,从民营资本进军银行业到国企改革启动试点,从财税体制改革到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一系列改革举措,激发了市场活力,提升了经济内生动力。

(二)政治体制改革方面

要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着力提高立法质量,全国政协坚持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推进四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一系列改革措施,进一步发挥了人民民主,提高了国家治理能力。

(三)文化体制改革方面

为民族铸魂,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设立国家文化产业创新试验区,积极推进国有文化企业并购重组,建立健全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和工作联动机制,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加快中华文化走出去一系列改革举措使文化领域呈现出新的气象。

(四)社会体制改革方面

为使更多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施单独“两孩政策”,推进招生制度改革,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临时救助制度全面建立„„一系列改革举措,促进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五)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面

为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修订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实施情况考核,提高排污费征收标准,开展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一系列改革举措,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长治久安的法治保障

2014 年 11 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重大决定》,中央全会第一次专门研究法治建设,提出总目标:建设法治体系,建设法治国家,同时对原则、任务、布局进行了全面部署。

(一)五个原则

一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二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三是坚持

四个全面的基本内涵篇八
《四个全面的科学含义》

辛向阳: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四个全面”的科学含义(4)

大家下午好!2014年12月份,习总书记在江苏考察工作的时候强调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在这次讲话中应该说习总书记第一次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思想,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那么这四个方面,我们讲这“四个全面”是什么关系呢?我想从总体上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个总目标,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实现这个总目标的两大支柱,而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各项目标顺利实现的根本保障。我想“四个全面”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内在的关系。

那么下面我想从四个方面介绍一下“四个全面”的思想:第一个就是介绍一下我们要深入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第二个系统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第三个要科学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意义;第四个深刻认识全面从严治党的本质要求。

第一个方面就是深入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十八大提出来,到2020年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那么当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思想的形成是一个非常长的过程,那么我下面主要从两个方面介绍,第一个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想的形成与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

当然第一阶段大家知道就是邓小平理论最早提出来要建设小康社会的的命题,应该说在1979年12月,邓小平在接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的时候,第一次使用小康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他当时讲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从1979年他第一次提出小康社会的思想以后,在很多年中,小平同志围绕着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很多新的思想。

第二个阶段大家知道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构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应该说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构想。那么这个最早我想就是2001年1月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的讲话中,江泽民同志第一次提出了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那么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就是2002年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在这个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今后20年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以这是第二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应该说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思想,我们知道党的十七大是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到了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提出了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为此做了很多的战略部署。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来,我们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比如说经济是持续健康发展的,人民民主是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得到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这么一个社会,所以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了很多的战略部署,应该说这是第三个阶段。

第四个阶段就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很多新构想,比如说他提出很多新的概念:他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我们知道中国梦意味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意味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包含在实现中国梦的战略要求中的;他提出来人民的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强调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第三,他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他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第四,他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应该说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围绕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了很多的论述,所以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就越来越丰富,从最早20世纪70末提出来到现在经历三十多年的发展,应该说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越来越丰富,这是关于小康社会基本内涵的构想怎么形成的。

第二个大的方面,要描绘一下我们到2020年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宏伟蓝图是什么?具体内涵是什么?我想用六个字可以概括到2020年我们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概括为六个字,就是塑型、强体、铸魂的中国要建成。下面就从三个方面讲一下:

第一是塑型,所谓塑型就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的中国,一定是一个成熟定型的中国,成熟定型是各方面的制度我们已经成熟定型了,所以我想十几年以来中央围绕着成熟定型做了大量的工作,提出了很多成熟定型的一些科学的构想。比如说到2020年,中国至少有这么几个方面要成熟定型。

第一个我们要建成一个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就是政府是服务型的,要围绕着十六个字,去塑造服务型政府。

第二个我们要建成一个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的经济体系,经济体系是开放型的,这个开放型就是要按照十二个字去塑造,互利共赢、多元平等、安全高效。

第三我们要形成一个新型的工农城乡关系,工农的城乡关系是新型的,新在什么地方?十六个字,就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工农关系形成这么十六个字的新型关系。

第四个就是强调我们要建成一个创新型的国家,国家是创新型的。这个创新型就强调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大幅度上升。也就是说到2020年以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的经济增长主要靠科技进步。

第五个型就是两型社会建设要取得重大进展,这两型社会大家都知道就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要取得重大进展。在这个方面我们确实要有很多的部署,包括我们现在强调建设生态文明等等都是未来在这个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第六个就是强调我们要建立学习型社会,我们强调要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继续发展继续教育,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一个学习型社会,当然这个学习型社会,我强调一条就是我们不断通过教育让大家获得知识,更重要的要通过我们的教育,通过获得的知识要不断地提高我们的能力,也就说学习型社会本身也应该是两型的,也就通过学习丰富知识,再一个通过学习我们还要提高能力,我想这个学习型社会它包含着很多要求的。

第七个型就是我们中央强调的要建设三型政党,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三型政党建设任务要相当繁重。

第八个就是我们要推进新型城镇化,所以在很多的方面,到2020年的中国,它展现给世界的,应该说是非常成熟的一个中国,而且相当定型的一个中国,我想这是首先展现给我们的一个蓝图。

第二个所谓强体,强体就是中国在方方面面要非常的健康,要体魄健康的中国。那么体魄健康体现在哪几个方面,我认为也是八个方面。比如说产业要强,工业化的中国要建成了,到2020年我们要强调工业化基本实现,从2020年以后中国就进入后工业社会,我想产业要强大。

第二法治要强,就是我们现在强调要建设法治中国,建设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法治国家,而且三个是一体化建设,所以我们去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门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确保到2020年前后要建成一个法治的国家,法治的社会,法治的政府。

第三个就是弘扬文化的力量,我们要初步建成一个文化的中国,包括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体系,中华文化走出去要迈出更大步伐,这四个方面都要切实的做一些工作。

第四个就是人才要强,到2020我们建成人才中国,所以中央也要求我们到2020年要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这个目标应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目标,要人才要强大起来。

第五个民生的中国,我们到2020年前要实现“五有”,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和住有所居,老百姓能够得到越来越多的实惠,能够获得越来越多实实在在的利益,让老百姓的生活不断的好起来,一个民生的中国展现在我们面前。

第六个就是平安中国,我们强调社会要充满活力,同时又安定有序。

第七个建立宽带中国,要建设更加强大的信息化国家,我们就要发展我们的信息产业,让信息化的发展越来越有助于老百姓生活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要确保国家的信息安全,建立一个宽带的中国。

当然还有一个就是美丽中国,美丽中国要初步建成,我们说到2020年我们要促进生产空间的集约高效,生活空间的宜居适度,生态空间的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的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的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所以看,从方方面面,从产业到法治,从文化到人才,从民生到环境,这几个方面中国都应该是体魄健康的一个国家,所以一个强体展现我们面前,一个强体的中国。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中国,就是共富的中国,就是我们要促进共同富裕,我觉得这应该是包含在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一个内在的要求,要不断地促进共同富裕的发展,包括党的十七大提出来到2020年,中等收入占多数,党的十八大提出来到2020年要缩小贫富差距,我想这都是我们需要做的大量的工作。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内涵的第二个方面。

第三个方面就是要铸魂,到2020年形成一个昂扬向上的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到2020年能够深入人心,内化于社会生活中方方面面,我想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我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的工作是非常重要,它对于我们引导、适应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要求,是很重要的一个工作。我们一定要适应,现在思想意识领域发生的变化,发生的多元、多样、多变的这种变化,思想意识多元化,那是由于利益多元化,社会分层多元化带来的。比如说还有思想意识的多样化,由于职业多样化,和工具的多样化,包括意识形态自身的变化,带来人们思想意识的变化。还有一个思想意识的多变化,由于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所以人们很多观点思想都是变动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通过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多元、多样、多变的思想意识,形式一个最大的共识,为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个好的舆论氛围和思想氛围。再一个就是通过我们引导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这种变化,能够形成一种健康向上的、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为实现中国梦奠定一个非常好的精神基础。

再一个就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个方面到2020年之前我们确实应该找到一些科学的路径,比如说我们要通过唱响中华文化好声音来培育践行我们的核心价值观,习总书记也讲过今天,我们提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我们的优秀文化中吸取丰富的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第二个到2020年之前要让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就要强调理想信念和信仰的作用,因为任何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我们知道都有非常强烈的信仰色彩。

再一个就是创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产和再生产机制,把核心价值观渗透到生产方式去,所以到2020年之前我们在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方面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以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一定是一个精神风貌昂

四个全面的基本内涵篇九
《完美版深刻理解“四个全面”的科学含义》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igeleikaoshi/113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