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全面是什么

| 汉语四六级 |

【www.guakaob.com--汉语四六级】

四个全面是什么篇一
《习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是什么?重要意义?》

习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是什么?有何重要意义?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联系方式:

内容摘要:“四个全面”的提出,更完整地展现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框架,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这对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提供了强力保障。

关键字: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四个方面内容:

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确保到二二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时间表,以及“经济持续 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具体内涵。 全面深化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对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进行了全面部署。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党的中央全会第一次专门研究法治建设。决 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会同时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任务、布局进行了全面部 署。

全面从严治党从公开的新闻报道看,这6个字合在一起表述尚属首次。但其主要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10月8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的讲 话中已经体现出来—“今天这个大会,是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对巩固和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全面推进从严治党进行部署。”

四个方面的意义:

“四个全面”,是习近平同志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在坚定中国自信、发展中国道路、优化中国模式、总结中国经验,带领人民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提出来的,既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又是实践创新的巨大飞跃。协调推进“四个全 面”,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开拓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不断开拓治国理政的新境界,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我们党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提升的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 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直面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重大课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深刻把握治国理政的若干重大关系,科学 统筹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改革发展稳定,科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思考谋划治国理政一盘棋,先后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 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任务和战略部署。“四个全面”廓清了治国理政的全貌,抓住了治国理政的关键,拎起了治国理政的总纲,集中体现了党治国理政的 新思路、新方略。

确立中国由大向强发展的总方略。由大向强,不仅是量的积累,更是质的飞跃。如何实现这“关键一跃”,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核心课题。由大向强可谓 “树大招风”,越是靠近世界舞台中心、越是接近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遇到的阻力和压力就越大。同时,我国改革发展进入攻坚期、深水区,要用几十年解决西方 在几百年的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还要解决自身特有的突出矛盾问题。国内外安全风险叠加交织,面临“中等收入陷阱”“西化分化陷阱”等,这些都给党治国 理政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更高要求。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就能更好统筹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实现中国梦的统一,坚持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统一,以全面深化改革来破解民族复兴和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各种深层次矛盾问题,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来确保发展风险有序可 控,以全面从严治党来强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

开启接续打造“中国优势”的新篇章。无论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继续推动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还是以“中国奇迹”的升级版实现从赶上时 代到引领时代,核心都在于完善“中国模式”,打造和增创“中国优势”。“四个全面”是将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理论体系、制度之中的大手笔,特别是明确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意味着中 国模式的核心之一是国家治理现代化。推进“四个全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将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准确把握“四个全面”的时代内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确保到2020年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 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为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奠定坚实基础。全面深化改革,就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以处理好政 府和市场关系为核心,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完善和发 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 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从严治党,就是要落实从严治党责任,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严肃党内政 治生活,从严管理干部,持续深入改进作风,严明党的纪律,发挥人民监督作用,深入把握从严治党规律,实现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保 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深化理解“四个全面”的逻辑关系。“四个全面”不是简单并列的关系,具有“总分总”的逻辑结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奋斗目标,是我们实现社会主 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阶段性目标,具有战略统领和目标牵引作用。习近平同志指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与党 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形成了姊妹篇”。这表明,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同为支撑,共同支撑和推动奋斗目标的实现。全面深化改 革是实现奋斗目标的根本路径、关键一招、强大动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实现奋斗目标的基本方式和可靠保障。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导核心,全面 从严治党具有全局性、根本性,只有通过全面从严治党才能使我们党坚强起来,才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发挥领导核心 作用,因而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前三个全面的坚强保证。

“四个全面”是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四个全面”作为相辅相成、相互支撑、内在统一的整体,一是统一于“四个伟大”: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大梦 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加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开展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都离不开“四个全面”的协调共进。抓好“四个全面”,就 能形成“四个伟大”联动的时代洪流。二是统一于党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四个全面”涵括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就统揽了治国理政 的全局。三是统一于中国与世界的深刻互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既是进一步形成中国特色、打造中国优势的大棋局,又是中国进一步拥抱世界、引领时代的大 棋局;统筹好“四个全面”,“中华号”巨轮必将在世界大潮中行稳致远,驶向胜利彼岸。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不仅是工作部署的创新,更是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应树立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统一的思想观念,加强各方面的配套和衔接,注重 整体效果,注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注重抓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通过抓重点把整体带动起来。树立“摸石过河”与顶层设计相统一的思想观念,各地各 级和各系统各单位推进“四个全面”的工作要在中央和上级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与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一致起来;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阶段性工作的基 础上来谋划,力争在摸清暗礁、认准规律、取得共识后再推开全局的工作。树立激发活力与保持定力相统一的思想观念,勇于进取,既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勇 气,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又要坚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方向、立场和原则,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切实把积极与稳妥、有力与有序、 蹄疾与步稳统一起来。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需要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敢于担当、善于担当。面对世所罕见的改革攻坚任务以及大量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困难和风险,领导 干部要像习近平同志要求的那样,“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时刻以党和人民为念,以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为 念。面对利益固化藩篱、体制机制顽瘴痼疾和既得利益盘根错节相互交织的积弊,要以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克服部门利益掣肘。坚持党性原则、勇挑千钧重担, 做到大是大非面前敢亮剑,歪风邪气面前敢斗争,矛盾问题面前敢攻关。强化问题导向,抓住重大问题和关键问题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四个全面”面临的一系 列突出矛盾和问题。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必须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近年来,党中央通过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中央军委全面深化改革领 导小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等组织,加强对“四个全面”涉及的各个方面的集中统一领导。前不久,中央政 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专门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汇报工作。这是保证党中央对党和国家工作全局集中统一 领导的制度性安排,是中央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重大制度创新,对党的各级组织统筹“四个全面”在本地本级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意义。

参考资料:

四个全面是什么篇二
《四个全面是什么》

四个全面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5-02-26 来源:就业指导网

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四个全面”的提出,更完整地展现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框架,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这对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提供了强力保障。

据“人民日报评论”公众号:春节假期刚过,全国两会将至。在这样的时间节点上,人民日报推出几经打磨、多次沟通后形成的重磅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明天将见报的第一篇,篇幅超过常规达到2000字,《新闻联播》头条摘播700余字,新华社播发通稿、各地党报同时刊发,可谓人民日报评论的最高规格、最强火力。可见其分量之重、意义之大,值得关注。

“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从去年12月在江苏调研时第一次提出后,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在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在中央政治局会议和集体学习中、在春节团拜会上……习近平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断强调,让“四个全面”成为备受关注的“新提法”。党报此时推出系列评论员文章,正是为了全面梳理、总结这一重要新概念,更深刻地认识“四个全面”背后的“简约不简单”。 系列评论第一篇《引领民族复兴的战略布局》属于总论,接下来的四篇,是“四个全面”各写一篇。总论主要是对“四个全面”进行定义、评价和分析,可谓重中之重。要想理解中央治国理政的这一重点,还得从这篇权威的评论员文章入手。

“四个全面”的本质——宏大的战略布局

“四个全面”,文章标题一词以蔽之,就是“战略布局”。

这个战略布局,蕴含了深刻的战略思想。从文章总结的四个“第一次”,可见一斑:第一次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定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第一次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一次将全面依法治国,论述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姊妹篇”,形成“鸟之两翼、车之双轮”;第一次为全面从严治党标定路径,要求“增强从严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

每一个“全面”,都是一整套结合实际、继往开来、勇于创新、独具特色的系统思想。四个“全面”加起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

“四个全面”的提出——主动的战略选择

回头看,治国理政的壶奥,在最初就已经呈现。这篇评论起笔,就罗列了十八大之后一个月中,习近平四次引人关注的活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到广东考察工作、纪念“八二宪法”颁行、制定“八项规定”。这四次活动,无疑正对应着“四个全面”。可见,运筹帷幄,从履新之际就已开始。

从十八大开始的两年多时间里,几次重大会议,正构成“四个全面”形成的路线图:十八大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四中全会要求“全面依法治国”,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宣示“全面从严治党”。到去年12月,“四个全面”的提法第一次公之于众,这一战略布局已然是“集其大成”。

“四个全面”的意义——立足现实的战略抓手

“发展起来之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四个全面”,正是在中国发展起来之后,更加注重发展和治理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必然选择。

这篇评论员文章指出,“四个全面”背后,是一以贯之的“问题导向”和“科学思维”,是高瞻远瞩的“全局视野”和“战略眼光”。并用四个短句总结了其意义——坚定中国自信、立足中国实际、总结中国经验、针对中国难题。

而从现实看,“四个全面”正是治国理政的“总纲”。正如文章引用的习近平原话,四个全面“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是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从这个角度理解,四个全面,抓住改革发展稳定关键,统领中国发展总纲,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目标,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战略抓手”。

“四个全面”的哲学——辩证统一的战略思维

“四个全面”有着深厚的认识论、方法论基础,文章用习近平自己的一句话加以总结——“既要注重总体谋划,又要注重牵住‘牛鼻子’”。

这也决定了“四个全面”的内容,既有目标又有举措,既有全局又有重点。四者不是简单并列关系,而是有机联系、相互贯通的顶层设计。建成小康社会、焕发改革精神、增强法治观念、落实从严治党,“四个全面”的主线,勾绘出的是社会主义中国的未来图景。

而从人类发展的公约数来看,“四个全面”更有着普遍性的价值,文章是这么总结的: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和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和时代潮流,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从严治党是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所以说“四个全面”的提法,“兼顾中国特色和世界潮流,体现中国与世界的深刻互动,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中国和中国人民阔步走向未来的关键抉择”。

四个全面是什么篇三
《实现“四个全面”靠什么》

实现“四个全面”靠什么

近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纵观全局、审时度势,科学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得党心、民心。笔者认为:落实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可以从“全面改革学习”中找到活力源泉。只有全面改革了学习、深化了学习、愉悦了学习、创新了学习,才能使全民的心灵深处得到净化与升华,价值观发生变化,使得人们不以个人或小集团占有财富多少为主要价值标准,使“奉献”的价值观成为社会主流。进而减轻体制、机制改革的阻力,调动起全民的创造活力,才能更好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

刚刚结束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建设书香社会”写入报告,符合国情,符合民心,符合时代潮流。笔者认为:一个人、一个团体、乃至一个民族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学习能力”。全面改革国民的学习方式、学习态度、学习效果,进而提高学习情趣、学习效率,建设书香社会是我国的当务之急、根本之策。如此,必将为提升我国全民文化素质、创新能力、建设和谐社会产生积极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最终为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供重要的精神、智力支持。

为此笔者认为,“四个全面”均与全面改革学习具有内在的联系。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全面改革学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全社会、全民族的创造活力,勤劳实干。动力来自哪里?笔者认为:来自每个国民的内心愿望、心灵深处,

只有内心发奋图强,产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烈愿望,境界才能升华,动力才能无限。靠什么?只有靠学习。所以我党几代领导人都反复强调:学习,学习,再学习。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多少年来固有的学习方式和模式早已不适应世界科技的发展,也与当今的世界信息化潮流不相匹配。纵观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已远远落后于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在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下,固有的学习模式俨然成了一种束缚人们创新的枷锁。“满堂灌”、“死记硬背”、“苦学”等这样的词汇几乎成为了学习的代名词。所以对于学习应该全面改革,才能使国人“乐学”、“触类旁通的学”、“创造性的学”,使全体国民迸发出无尽的创新活力。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精神、智力基础。

二、“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全面改革学习

众所周知,“全面深化改革”的最大阻力在于即得利益集团的极大阻力。他们占据了大量物质资源、财富而不撒手,想方设法抵制改革,以达到保护住他们长期占据大量物质财富的目的。之所以他们具有“占据物质财富越多才是自身价值越大的价值观”,恰恰是因为他们没有从“学习”中得到精神愉悦感的表现。

无数事实证明,乐于读书、善于读书,从书中读出精神愉悦感的人,对物性的东西往往并不多感兴趣。众所周知,毛泽东酷爱读书,却从不摸钱。习近平有一句名言:“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等等,都说明重视精神愉悦感的人对物质财富的占有并不看重。所以如果通过学习使人们(包括既得利益集团的人)都有强烈的愉悦

感,改革阻力必将大大减少,全面深化改革也才能顺利进行。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全面改革学习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离不开学习。试想:不学法,不懂法,怎么依法治国。“法律知识”并不像“小说”那样有诱人的故事情节,使人爱不释手。“法律”具有科学的内在体系,抽象的提炼总结,严密的逻辑条款,这都需要有乐读的精神、善读的能力,才能使人愿意去读、去学习。如果对“法律知识”还停留在一知半解、蜻蜓点水的程度,那怎么谈得上推进依法治国。因此,“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也需要改革学习,把学习法律变成“乐学”、“善学”,才能最终使人人懂法、守法。

四、“全面从严治党”需要全面改革学习

“从严治党”更是离不开学习。其实治党就是治吏。如果能使每一位官吏、领导干部政治觉悟高了,为民服务意识强了,为官一任、致富一方的态度端正了,自然党风就会好了。毛泽东同志曾说:“人的大脑,无产阶级不占领,资产阶级就会占领”。同理,官吏的心思不被健康、高尚的精神境界所占领,就会被低级趣味所占据。所以所查处的贪官大多有“作风”问题就能说明这些。

要想情趣高雅、境界升华,只有读书、学习,别无他途。所以,“从严治党”的同时肯定还需要引导各级干部自我净化、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这个途径也只有靠学习。学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有科学的方法、良好的心态以达到“乐学”,需要良好的社会风气,建设“书香社会”,使人们互相感染,互相促进,互相比学赶帮,形成

以“不学习”为耻,“不学习”就像“不孝顺而被人谴责”一样的社会风尚,才能最终建成书香社会,才能实现“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笔者认为:实现“全面改革学习 建设书香社会”的社会风尚并不容易形成,也不会一蹴而就。需要每一位公民做出自己的努力,正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此,笔者在全国首创了《全面改革学习 建设书香社会》公益讲堂,此公益讲堂将矢志不移的为推进我国全民改革学习,建设书香社会尽绵薄之力。欢迎热爱学习、研究学习、实践学习的有识之士一同登堂传道。

作者:“全面深化改革建设书香社会”公益讲堂创建人

邯郸电台《人大时空》节目负责人 席浩明 邮箱: 2015年4月14日

四个全面是什么篇四
《习总书记首谈“四个全面”意味着什么》

习总书记首谈“四个全面”意味着什么

13日下午,习近平在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永茂圩自然村调研时到村民洪家勇家中看望。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新华网北京12月16日电 据新华社“新华视点”客户端消息,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江苏调研时强调,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记者注意到,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就这“四个全面”作出过一系列重要论述,而在公开报道中,将“四个全面”并提,这还是第一次,意蕴深邃。

从“三个全面”到“四个全面”

上个月,习总书记到福建考察调研时提出:“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这一次,则在“三个全面”基础上,增加了“全面从严治党”。

11月1日至2日,习近平在福建调研。新华社记者 李涛 摄

“四个全面”的提出,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框架更加完整,日臻成熟。

先来回顾一下党中央对“四个全面”分别有哪些具体部署吧——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时间表,以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具体内涵。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全面深化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对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党的中央全会第一次专门研究法治建设。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会同时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任务、布局进行了全面部署。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全面从严治党】从公开的新闻报道看,这6个字合在一起表述尚属首次。但其主要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10月8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的讲话中已经体现出来——“今天这个大会,是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对巩固和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全面推进从严治党进行部署。”

专家指出,对于管党治党来说,“全面”二字至少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内容无死角,涵盖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各个领域。二是主体全覆盖,从严管党治党不仅是党中央的责任,党的各级组织都必须贯彻从严治党要求。同时,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意味着一把手不仅仅“独善其身”,还要把班子成员管好。三是劲头不松懈,要把从严治党常态化、制度化。

四个全面是什么篇五
《习总书记首谈“四个全面”意味着什么》

习总书记首谈“四个全面”意味着什么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新华网北京12月16日电 据新华社“新华视点”客户端消息,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江苏调研时强调,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记者注意到,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就这“四个全面”作出过一系列重要论述,而在公开报道中,将“四个全面”并提,这还是第一次,意蕴深邃。从“三个全面”到“四个全面”上个月,习总书记到福建考察调研时提出:“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这一次,则在“三个全面”基础上,增加了“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的提出,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总体框架更加完整,日臻成熟。先来回顾一下党中央对“四个全面”分别有哪些具体部署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时间表,以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具体内涵。【全面深化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对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党的中央全会第一次专门研究法治建设。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会同时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任务、布局进行了全面部署。【全面从严治党】从公开的新闻报道看,这6个字合在一起表述尚属首次。但其主要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10月8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的讲话中已经体现出来——“今天这个大会,是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对巩固和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全面推进从严治党进行部署。”专家指出,对于管党治党来说,“全面”二字至少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内容无死角,涵盖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各个领域。二是主体全覆盖,从严管党治党不仅是党中央的责任,党的各级组织都必须贯彻从严治党要求。同时,落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意味着一把手不仅仅“独善其身”,还要把班子成员管好。三是劲头不松懈,要把从严治党常态化、制度化。“四个全面”的逻辑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总目标,而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则如大鹏之两翼、战车之两轮,共同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顺利实现。这个过程中,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各项目标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关键词一:总目标】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要实现这个奋斗目标,就要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关键词二:姊妹篇】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闸门,到十八届四中全会高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旗帜,两次全会、两大主题、两份决定,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总体战略在时间轴上的顺序展开,是推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蓝图的姊妹篇。【关键词三:领导核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均进行了专门论述,不论是全面深化改革还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都对从严治党提出了新要求,也都以党的领导作为实现目标的根本保证。治国理政方略更加清晰以“中国梦”开篇,从作风建设和重拳反腐突破,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统领,以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两翼,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根本保证,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治国理政着力点,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放眼党的长期执政、国家的长治久安、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并付诸实践……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两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不断清晰,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四个全面是什么篇六
《四个全面意味着什么》

四个全面对企业家意味什么?

“四个全面”是党中央新时期治国理政的战略框架,那么这和企业家是什么关系,对于企业家来说意味着什么?企业家要不要深入学习理解,从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找到对于自己经营发展行为的要求?答案是肯定的,这种深入学习理解,不仅需要,而且十分必要。 四个全面是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明确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整体。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毋庸置疑,“四个全面”将会对中国经济社会的改革发展,产生极其巨大的影响,企业家当然会身处这种巨变及其影响之中。那么,你不主动适应和迎接这种巨变和影响,就会在这种巨变和影响中变得被动,甚至在发展中会遭遇和出现严重问题。也就是说,不认真学习“四个全面”理论,就很难理解中国现在的发展阶段、明天的发展走向,就很难理解某些路径为何走不通,未来发展路径在哪里。不懂战略、不了解国家大局的企业家不是真正的企业家。只有具有战略眼光,顺应时代要求,顺应国家大局,顺应发展趋势,才能做大做强企业,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中国梦的实现作出贡献。要懂战略、了解国家大局,就要学习好、理解好“四个全面”。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总目标,是党领导中国人民共同的努力方向。人们往往容易把这个目标看作一个简单的口号,其实它并不是空洞的,而是由许多二级、三级乃至N级目标组成的。实现这个目标,是一个伟大工程,而这一工程是由一个个子系统、子项目组成的。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做企业一定要懂得这一道理。企业家要为这一伟大工程做出贡献,就一定要弄清楚这一总目标的要求,看清其基本方向,你所做的事情于党和国家才可能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才会是长久的。另一方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要让中国公民都基本能享受小康社会的阳光,这既要靠党的政策来解决不发达地区和弱势群体的贫困问题,也要靠先富带后富,需要企业家们主动献出爱心,做更多的慈善事业。企业家不但要赚阳光钱,而且要把钱花得更阳光,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今天我党推进全面深化改革,难度大,阻力也不小,因为过去的改革把容易吃的肥肉已经吃掉了,剩下都是难啃的骨头,而且这些骨头又和复杂的利益纠缠在一起。但是,有中国共产党这个强有力的执政党领导,改革的前景必定是光明的。今天,在人口红利、教育红利、资源红利逐步消失的情况下,通过改革释放的改革红利、制度红利,将为企业提供越来越大的空间。不管是国有企业的改革突破,还是民营企业发展空间的拓展,都将紧紧围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这一基本原则,深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寻求各方的最

大公约数,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国家发展、百姓满意应该是必不可缺的衡量改革成败的主要指标。改革向何处去,下一步改革如何改?这是企业家需要关注的问题。不要简单地用前三十年改革的眼光和经验看下一步改革。经济新常态和反腐新进展都说明,社会大环境已经发生巨大变化,而且正在发生更大变化,不主动研究新的改革、新的潮流,许多企业和企业家可能面临问题,甚至危机。

当前,政府积极应对经济“新常态”,切实为企业松绑,“收紧政府的手,放开市场的脚”,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全面释放市场活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这种做法有利于实现中国经济从规模和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和结构优化。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把改革开放扎实推向纵深”,并就今年的行政体制改革、投融资改革、价格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金融改革、国企国资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以开放倒逼改革,以改革促进开放。中国企业的发展迎来了难得的“盛世”,企业家要善于抓住这个机遇,牢牢把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让改革和结构调整的红利惠及每一个企业的发展。 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对于企业经营环境来说意味着很大的变化,企业的发展模式、企业家的行为模式,都应该随之改变。具体说,第一,企业必须依法发展,做遵纪守法的模范,主动维护生态环境、社会秩序;第二,学法、懂法、用法,是对新型企业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要求,做不到这一点,企业就难以做到可持续发展,也不能维护好自己的合法利益;第三,法治的完善是一个过程,这也要求企业家主动参与到这个民主法治进程中来,为国家立法积极献言献策,理性监督政府;第四,企业家还要学会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引领企业发展和创新。特别是在我国进入互联网时代,要重视互联网平台、互联网思维,进行互联网的创新;要重视保护知识产权,努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治理水平。作为15年旁听全国两会的企业家,我见证了国家法治的巨大进步,也深刻感受到,企业家应当为推动法治建设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我已有20多条建议被国家立法机关采纳。其中,2009年我受国务院法制办邀请参加座谈,就《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拆迁补偿条例(草案)》提出了13条建议,其中12条被采纳并纳入立法。 全面从严治党,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实行“八项规定”和推进反腐败来看,这并不是一个空洞、过于高调的口号,而是扎扎实实的一种行动。全面从严治党,正风肃纪、反腐治吏,不光赢得了民心,也斩断了政商勾结的魔爪,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更加公平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优良环境。这对于真正想安分守法的企业家来说,毫无疑问是已久的期待,是一种利好的趋势。深刻认识从严治党的要求,对于企业家来说就是要坚定支持我党转变作风

和反腐败的行动,绝对不要为了眼前的利益,做任何相反的事情。而且,企业家面对那些不合理的“寻租”行为,也要坚决地进行抵制。只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做到这一点,更加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的环境才能真正营造出来。

学习理解“四个全面“对于企业家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其内在的需求,因此也应该成为其自觉的行动。

四个全面是什么篇七
《四个全面》

“四个全面”复习要点跟习题

“四个全面”的学习方法:

第一步:先把本文中“四个全面”的重点划线部分重点掌握

第二步:把《201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必考重点”四个全面“权威预测题》做一遍 第三步:在练习的基础上再深入理解四个全面的含义

目录:

一、什么是四个全面

二、四个全面的提出背景

三、四个全面的基本内容

四、四个全面的逻辑关系

五、四个全面的本质

一、什么是四个全面

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二、四个全面的提出背景

2014年11月,习近平到福建考察调研时提出了“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三个全面”,2014年12月在江苏调研时则将“三个全面”上升到了“四个全面”,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新增了“全面从严治党”。

尽管此前习近平在不同场合,就这“四个全面”作出过一系列的重要论述,但在公开报道中,将“四个全面”并提,还是第一次,意义深邃。

此外,习近平在江苏将“全面从严治党”加入到“四个全面”中时,特别采用了“大气候和小气候”的比喻,“从严治党是全党的共同任务,需要大气候,也需要小气候。各级党组织要主动思考、主动作为,通过营造良好小气候促进大气候进一步形成。”

从时间轴来看,“四个全面”是在不同高层会议场合逐步提出的。2012年11月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2014年10月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从严治党是2014年10月8日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提出来的。

三、四个全面的基本内容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时间表,以及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具体内涵。

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对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进行了全面部署。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党的中央全会第一次专门研究法治建设。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会同时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任务、布局进行了全面部署。

全面从严治党:从公开的新闻报道看,这6个字合在一起表述尚属首次。但其主要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0月8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的讲话中已经体现出来——“今天这个大会,是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对巩固和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全面推进从严治党进行部署。”

四、四个全面的逻辑关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总目标,而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则如大鹏之两翼、战车之两轮,共同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顺利实现。这个过程中,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各项目标顺利实现的根本保证。

关键词一:总目标。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要实现这个奋斗目标,就要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关键词二:姊妹篇。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闸门,到十八届四中全会高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旗帜,两次全会、两大主题、两份决定,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总体战略在时间轴上的顺序展开,是推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蓝图的姊妹篇。

关键词三:领导核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均进行了专门论述,不论是全面深化改革还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都对从严治党提出了新要求,也都以党的领导作为实现目标的根本保证。[3]

五、四个全面的本质

【重点】“四个全面”的本质,就是“战略布局”。这个战略布局,蕴含了深刻的战略思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定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全面依法治国论述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抓手、定海神针和助推器;第一次为全面从严治党标定路径,要求“增强从严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 。

每一个“全面”,都是一整套结合实际、继往开来、勇于创新、独具特色的系统思想。四个“全面”加起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

四个全面习题

多选题

(1). 10、全面从严治党的路径是增强从严治党的( )

参考答案:ABCD

单选题

 (2).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在什么时候提出的( )

参考答案

:B

 (3). 2、全面深化改革是在什么时候提出的( )

参考答案:C

 (4).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在什么时候提出的( )

参考答案:D

 (5). 4、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 )

参考答案:A

 (6). 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 )

参考答案:A

 (7). 6、全面从严治党是在什么时候提出的( )

参考答案:A

 (8). 7、“四个全面”的本质是( )

参考答案:B

 (9). 8、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是( )

参考答案:D

 (10). 9、全面深化改革的抓手、定海神针和助推器是( )

参考答案:C

四个全面是什么篇八
《“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深刻把握 “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四个全面”是什么关系呢?我想从总体上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个总目标,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实现这个总目标的两大支柱,而全面从严治党则是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各项目标顺利实现的根本保障。

一、深入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

十八大提出来,到2020年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那么当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思想的形成是一个非常长的过程,那么我下面主要从两个方面介绍,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想的形成与发展

经历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邓小平理论最早提出来要建设小康社会的的命题,应该说在1979年12月,邓小平在接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的时候,第一次使用小康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从1979年他第一次提出小康社会的思想以后,在很多年中,小平同志围绕着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很多新的思想。

第二个阶段: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构想,最早我想就是2001年1月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的讲话中,江泽民同志第一次提出了我们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那么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就是2002年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在这个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今后20年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以这是第二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和思想,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来,我们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比如说经济是持续健康发展的,人民民主是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得到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这么一个社会,所以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了很多的战略部署,应该说这是第三个阶段。

第四个阶段: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应该说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围绕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了很多的论述比如说他提出很多新的概念:他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中国梦 1

意味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意味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包含在实现中国梦的战略要求中的;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每一个人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重要基础。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他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

(二)2020年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具体内涵

概括为六个字,就是塑型、强体、铸魂的中国要建成。

第一是塑型,所谓塑型就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的中国,一定是一个成熟定型的中国,比如说到2020年,中国至少有这么几个方面要成熟定型。

第一个我们要建成一个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就是政府是服务型的,要围绕着十六个字,去塑造服务型政府。

第二个我们要建成一个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的经济体系,经济体系是开放型的,这个开放型就是要按照十二个字去塑造,互利共赢、多元平等、安全高效。

第三我们要形成一个新型的工农城乡关系,工农的城乡关系是新型的,新在什么地方?十六个字,就是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工农关系形成这么十六个字的新型关系。

第四个就是强调我们要建成一个创新型的国家,国家是创新型的。这个创新型就强调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大幅度上升。也就是说到2020年以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的经济增长主要靠科技进步。

第五个型就是两型社会建设要取得重大进展,这两型社会大家都知道就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要取得重大进展。在这个方面我们确实要有很多的部署,包括我们现在强调建设生态文明等等都是未来在这个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第六个就是强调我们要建立学习型社会强调要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继续发展继续教育,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一个学习型社会。 2

第七个型就是我们中央强调的要建设三型政党,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这三型政党建设任务要相当繁重。

第八个就是我们要推进新型城镇化,到2020年的中国,它展现给世界的,应该说是非常成熟的一个中国,而且相当定型的一个中国,我想这是首先展现给我们的一个蓝图。

第二个所谓强体,强体就是中国在方方面面要非常的健康,要体魄健康的中国。那么体魄健康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第一产业要强,工业化的中国要建成了,到2020年我们要强调工业化基本实现,从2020年以后中国就进入后工业社会,我想产业要强大。

第二法治要强,就是我们现在强调要建设法治中国,建设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法治国家。

第三个就是弘扬文化的力量,我们要初步建成一个文化的中国,包括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体系,中华文化走出去要迈出更大步伐,这四个方面都要切实的做一些工作。

第四个就是人才要强,到2020我们建成人才中国,所以中央也要求我们到2020年要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这个目标应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目标,要人才要强大起来。

第五个民生的中国,我们到2020年前要实现“五有”,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和住有所居,老百姓能够得到越来越多的实惠,能够获得越来越多实实在在的利益,让老百姓的生活不断的好起来,一个民生的中国展现在我们面前。

第六个就是平安中国,我们强调社会要充满活力,同时又安定有序。

第七个建立宽带中国,要建设更加强大的信息化国家,我们就要发展我们的信息产业,让信息化的发展越来越有助于老百姓生活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要确保国家的信息安全,建立一个宽带的中国。

当然还有一个就是美丽中国,美丽中国要初步建成,我们说到2020年我们要促进生产空间的集约高效,生活空间的宜居适度,生态空间的山清水秀,给自 3

然留下更多的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的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第三个方面就是要铸魂,到2020年形成一个昂扬向上的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到2020年能够深入人心,内化于社会生活中方方面面,我想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第一、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适应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要求,是很重要的一个工作。

第二、到2020年之前要让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就要强调理想信念和信仰的作用,因为任何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我们知道都有非常强烈的信仰色彩。

第三、就是创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产和再生产机制,把核心价值观渗透到生产方式去,以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一定是一个精神风貌昂扬向上的国家。

二、系统地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

十八届三中全会突破性地为中国改革“升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全新主张,2014年被视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2015年是关键之年。

(一)把握好全面深化改革的现实背景,

跨越陷阱需全面深化改革。

第一个要想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那必须要全面深化改革,习总书记多次谈到中等收入陷阱的问题,我们对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是抱有信心的,中国不会落入所谓中等收入国家陷阱。为什么习总书记有这样的信心?关键是什么时候迈过去,迈过去以后如何更好地向前发展。这里边再次提到中等收入陷阱,他讲肯定要迈过去的,为什么如此的有信心?也是来自于我们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

第二个要跨越所谓“修昔底德陷阱”,需要全面深化改革,所谓“修昔底德陷阱”,实际上并不是修昔底德本人发明的,而是西方学者面对中国崛起而创造出来的概念,最初它是出自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阿里森,基本含义是一个崛起的新兴国家,必然对古老的霸权国家发起挑战,从而触发世界范围的冲突,由于修昔 4

底德笔下的雅典、斯巴达冲突的结果会是灾难性,像雅典和斯巴达冲突那样,两个强国都走向衰落。习近平讲我们是和平崛起,完全可以避免这种陷阱,当然除了我们说大国关系,构建新兴大国关系之外,很重要我们通过深化改革来避免。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

第一个难题,就是中国经济社会得了高血压的问题,所谓的高血压,“高”是指什么呢?就经济发展的高能耗、高污染、高成本,那么所谓“血”,就是指发展中带来非正常死亡人数太多,所谓“压”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大,比如资源压力、土地压力、环境压力、空间压力、工作压力。具体讲,高血压,高能耗、高污染、高成本,应该说严重制约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个问题大家都是关注得到的;高耗能,【案例】中国的每消耗一吨标准煤,我们只能创造14000块钱人民币的GDP,而世界上平均是创造25000元,美国是31000,日本是50000,所以我们耗能耗得多,带来的问题,比如说污染,就非常大,包括我们最近这几年连续遇到的雾霾问题,还有高成本,我们的投入高,产生的相对低,所以经济发展中高的问题,我们要解决。第二个就是“血”,发展中带来的非正常死亡人数太多了,包括生产安全问题、交通安全问题,甚至包括一些踩踏的事故,上海出现的踩踏的事故,就是我们这种非正常死亡人数非常的多,非常非常的多,所以某种意义上讲我们的GDP带血,经济社会发展带了一些血,这个问题也需要我们要解决。第三个经济社会发展压力非常的大,经济增长的压力,经济结构的压力还有社会结构性压力,环境空间的拥挤、容量不足等等,所以我们面对的压力是非常大,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要把高血压的问题要解决它,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让高血压降到一个正常的范围,我想这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个难题就是要突破利益藩篱,习视察时多次强调,如果不突破利益藩篱,利益藩篱都是被一些利益集团垄断了,控制了,那老百姓怎么创业?老百姓创业老是得不到好的机会,那老百姓创业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改革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突破利益藩篱问题。

第三个难题就是制度天花板,发展过程中我们建立了一些制度,这些制度有的发挥着非常好的作用,但是在发挥积极作用中有些机制慢慢向相反的方向去发展,从一些过去激励性制度变成了一些什么呢?制约人们发展的一些制度,制度的天花板非常高,所以我们天花板问题非常多,我们要解决这些天花板问题,让更多的人才,更多的人能够有创业的积极性,更多的人才有成长的空间,这也是改革要解决的一系列问题。

5

四个全面是什么篇九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重大的意义》

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重大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三大理论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民族复兴、怎样实现民族复兴”这样的基本问题,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的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一届党中央在治国方略上开拓提升出的新版本,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就和新境界,是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一个逐步形成和完善的过程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一个全面”到“两个全面”。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一个全面”,即“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2007年党的十七大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八大提出了“两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

放,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简化为“全面深化改革”。第二阶段是从“两个全面”到“三个全面”。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从而把“两个全面”扩展为“三个全面”。第三阶段是从“三个全面”到“四个全面”。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考察期间,强调“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首次将“四个全面”并提,把“三个全面”扩展为“四个全面”。值得注意的是,最初“四个全面”是作为全面完成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任务和要求提出来的。2015年2月初,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的讲话中,首次把这“四个全面”定位于党中央的战略布局和战略思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形成,也再次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活力、张力以及承载使命、与时俱进的品格。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一个科学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背景,以探索和回答“什么是民族复兴、怎样实现民族复兴”这样的基本问题为主线,形成了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科学完整的理论体系。

“四个全面”中的每一个“全面”,都是一整套直面现实、承前启后、独具特色的系统思想,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

光辉。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科学回答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诸多重大问题,全面小康核心在全面,“全面”体现在覆盖的人群是全面的,体现在涉及的领域是全面的,体现在关联的战线是全面的,其着眼点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总书记的系列讲话,明确指出了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进改革,用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改革,把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正确推进改革、准确推进改革、有序推进改革、协调推进改革,要充分考虑各项改革举措之间的关联性、耦合性,努力做到眼前和长远相统筹、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渐进和突破相衔接;总书记的系列讲话,反复强调了让全面依法治国成为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家治理的角度,回答法治协调性的问题,从参与主体的角度,回答法治系统性的问题,特别是回答了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关系这一根本问题;总书记的系列讲话,深刻诠释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内涵和要求,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是基础,是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的紧密结合,是建章立制和执行落实的有机统一,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互动,“从严”是关键,包括教育要严、标准要严、执纪要严、惩治要严、制度要严,“严”是贯穿始终的主线。

在“四个全面”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处于引领地位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相辅相成,共同为这一战略目标提供基本动力、基本保障、基本支撑。可见,“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是一个科学的完整的理论体系。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三大基本问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三大理论成果。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和科学思维,以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全局视野和战略眼光,坚定中国自信、立足中国实际、总结中国经验、针对中国难题,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一步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民族复兴、怎样实现民族复兴”这样的基本问题,从而在整体上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并丰富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它第一次把全面小康放在中国梦的大格局中审视,把全面小康目标升华成民族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定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第一次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一次将全面依法治国,论述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姊妹篇”,形成“鸟之两翼、车之双轮”;第一次为全面从严治党标定

路径,要求“增强从严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锻造我们事业更加坚强的领导核心。“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它使得我们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关键环节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严密,使得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总体框架更加完整、日臻成熟。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将在我国今后更加壮阔的改革开放大业中逐渐展现其导航和引领作用。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有目标又有举措,既有全局又有重点,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四个全面”蕴含的丰富战略思想,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布局,又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的战略抓手。我们只有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和理解这个战略布局,才能在实践中提高贯彻落实好这个战略布局的自觉性坚定性。要深刻认识“四个全面”的重大现实意义。

要认识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是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提出“四个全面”,针对的是当今中国的基本国情和时代特点,直面的是改革深水区攻坚期的特殊阶段,回应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要求。这一战略布局,统一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中国和中国人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igeleikaoshi/114865.html

    上一篇:结婚请帖怎么写

    下一篇:2016跨年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