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四则》中的《赫尔墨斯和雕像者》的第一段用了什么和什么表达方式

| 汉语四六级 |

【www.guakaob.com--汉语四六级】

《寓言四则》中的《赫尔墨斯和雕像者》的第一段用了什么和什么表达方式篇一:寓言四则之赫尔墨斯和雕像者_

《寓言四则》中的《赫尔墨斯和雕像者》的第一段用了什么和什么表达方式篇二:寓言四则练习题及答案

《寓言四则》练习题

一、 文学常识填空

1.寓言

寓言是 为内容的文学样式。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 ,可以

是 。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

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 性和 性。寓言在创作上常常运用

等表现手法。

寓言最突出的特点是 。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诸子百家著作中就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

外国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代希腊的 ,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

夫寓言》。

2.伊索和《伊索寓言》

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 人,善于讲动物故事。公元前5世纪末,希腊寓言

开始归于他的名下。

《伊索寓言》是 、 时代流传下来的寓言的汇编。其中大多是

动物故事,反映了平民或奴隶的思想感情。耶稣会传教士在明代把伊索寓言传入中国。

3. 韩非及《韩非子》

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 国人,著名 。他著有《 》

一书,共20卷,55篇。笔锋犀利,说理透辟,常用寓言故事阐明道理,富有说服力。其中

许多寓言故事一直流传于世,《智子疑邻》就是其中的一篇。

4. 《塞翁失马》节选自《》。 《淮南子》,又名《》。

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苏非、李尚、伍被等著。《淮南子》思想上接近道家,同时又吸取

了儒家法家、阴阳家的思想,成为一部杂家著作。这部书在阐明哲理时,涉及很多奇物异类、

鬼神灵怪,所以保存了一部神话材料,曲折地反映了远古人民的生活和思想。如女娲炼石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等,都通过这部书的保存而流传至今。

二、概括寓意

1.试用最简洁的话概括复述四则寓言的主要内容并说说你认为四则寓言的寓意分别有怎样

的寓意?

(1)《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2)《蚊子和狮子》:

(4)《塞翁失马》:

三、问题探究

1. 探究《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和《蚊子和狮子》两则寓言中的异同点?

2. 《蚊子和狮子》用动物之间的关系来概括社会现象,讽喻了什么?

四、 阅读《智子疑邻》,完成下列问题。

1、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 不筑,必将有盗( ) ..

暮而果大亡其财( ) 其家甚智其子 ( )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不筑,必将有盗。

(2)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3、思考:富家被盗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4、试想,若邻人之父知道自己成了怀疑对象,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请发挥想像给予续写。

五、 阅读《塞翁失马》,完成下列问题。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划线字。 善术者( ) 亡而入胡( ) 将胡骏马而归( ) 以跛之故(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此何遽不为福乎?

(2)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3)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3、本文是蕴含的道理是:

,成语“

4、你认为塞翁“善术”是本文故事情节变化的根本原因吗?塞翁的真正高明之处在哪里?

一、略

二、1.《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这个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2.《蚊子和狮子》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

3.《智子疑邻》

说明听意见应该听正确的,对人不能持偏见。

4.《塞翁失马》

这篇寓言用来说明“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第五十八章)这两句话的,阐述了祸与福的对立统一关系。

三、 1、相同:1.都是虚构的故事2.结构相同,第一段讲故事,第二段说寓意.3.都有讽刺意味。

不同:1.人物不同,一个是神,一个是动物。

2、讽喻骄傲自大,忘乎所以,有一点小小成就就会沾沾自喜的人。

四、雨:下雨。 筑:修补。 亡:丢失 智:以……为聪明

2、 要是不修筑,一定会有盗贼来偷东西。

那家人认为自己的孩子很聪明,而怀疑邻家的老人(偷了东西)。

3富家被盗真正原因: 有两点,一是坏的墙没有及时修补。二是富家有物可盗。

五、(1)术:术数,推测人事吉凶祸福的法术,如看相、占卜等。这是迷信活动。 亡:丢失。 将:带领。 跛:瘸腿。

(2)这怎么就不是一件好事呢

家中有很多好马,他的儿子爱好骑马,结果从马上掉下来摔成了瘸腿。

在边塞居住的人,十个就有九个死的(大多数人都死了)。

(3)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福祸相依,富贵时要有危机感,落魄时要有乐观感,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4)本文故事情节变化的根本原因是马的得失。塞翁的真正高明之处在:明白祸福得失之间的转换。

《寓言四则》中的《赫尔墨斯和雕像者》的第一段用了什么和什么表达方式篇三:《寓言四则》

《寓言四则》中的《赫尔墨斯和雕像者》的第一段用了什么和什么表达方式篇四:寓言四则之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寓言四则》中的《赫尔墨斯和雕像者》的第一段用了什么和什么表达方式篇五:《寓言四则》

《寓言四则》中的《赫尔墨斯和雕像者》的第一段用了什么和什么表达方式篇六:《寓言四则》第一课时

《寓言四则》中的《赫尔墨斯和雕像者》的第一段用了什么和什么表达方式篇七:《寓言四则》之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教学课件

《寓言四则》中的《赫尔墨斯和雕像者》的第一段用了什么和什么表达方式篇八:《寓言四则》

《寓言四则》中的《赫尔墨斯和雕像者》的第一段用了什么和什么表达方式篇九:寓言四则

《寓言四则》中的《赫尔墨斯和雕像者》的第一段用了什么和什么表达方式篇十:30《寓言四则》

课题:《寓言四则》 课型:讲读课 主备人: 审核: 年级:七年级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积累词语。理解“饶头、智、亦云、亡、吊、何遽、居、将、十九”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了解寓言的特点和《伊索寓言》。

3、分角色朗读,通过品味关键词语理解寓意。

4、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寓意,养成健全人格。

【学习重点】

通过品味关键词语理解寓意。

【学习难点】

从不同角度灵活地理解寓意。

【学法指导】

诵读法、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寓言

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寓言最突出的特点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17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说过:“一个寓言可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诸子百家著作中就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外国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代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

2.伊索和《伊索寓言》

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公元前5世纪末,希腊寓言开始归于他的名下。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寓言的汇编。其中大多是动物故事,反映了平民或奴隶的思想感情。耶稣会传教士在明代把伊索寓言传入中国。

3.韩非及《韩非子》

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人,著名思想家。他出身贵族,屡次上书向韩王进谏,改革政治,实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均未被采纳。后来,得到秦始皇的赏识,在秦国任客卿。不久便被他的同学李斯等人谗言所陷,下狱后被逼自杀,死时47岁。他著有《韩非子》一书,共20卷,55篇。笔锋犀利,说理透辟,常用寓言故事阐明道理,富有说服力。其中许多寓言故事一直流传于世,《智子疑邻》就是其中的一篇。

4.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苏非、李尚、伍被等著。《淮南子》思想上接近道家,同时又吸取了儒家法家、阴阳家的思想,成为一部杂家著作。这部书在阐明哲理时,涉及很多奇物异类、鬼神灵怪,所以保存了一部神话材料,曲折地反映了远古人民的生活和思想。如女娲炼石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等,都通过这部

书的保存而流传至今。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试用最简洁的话概括复述四则寓言的主要内容。

2.你认为四则寓言的寓意分别是怎样的?请尝试概括!

(1)《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2)《蚊子和狮子》:

(3)《智子疑邻》:

(4)《塞翁失马》:

三、研读课文,体味深意

1.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在结构安排上有何特色?全篇故事分两层,其起因和开端、发展和结局分别是什么?

2. 《蚊子和狮子》用动物之间的关系来概括社会现象,讽喻了什么?

四、 阅读《智子疑邻》,完成下列问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天雨墙坏( ):

而邻人之父亦云( ):

暮而果大亡其财( ):

2、补充下列句中省略部分。

(1)宋有富人,天雨( )墙坏。

(2)其子曰:“( )不筑( ),( )必将有盗。”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不筑,必将有盗。

(2)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4、课文开头八个字写了什么?

5、富家被盗的原因是什么?

6、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7、试想,若邻人之父知道自己成了怀疑对象,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请发挥想像给予续写。

五、 阅读《塞翁失马》,完成下列问题。

8、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字。

善术者( ) 亡而入胡( ) 将胡骏马而归( ) 以跛之故( )

9、翻译下面的句子。

(1)此何遽不为福乎?

(2)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3)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10、本文是蕴含的道理是: ,成语“ , ”就出自本文。

11、你认为塞翁“善术”是本文故事情节变化的根本原因吗?塞翁的真正高明之处在哪里?

六、课外延伸

读下列“伊索寓言”,依次概括出它们寓意的一项是( )

蚂蚁和蝉

冬天,蚂蚁翻晒受潮的粮食,一只饥饿的蝉向他乞讨。蚂蚁对蝉说:“你为什么不在夏天存点粮食呢?”蝉回答说:“那时我在唱悦耳的歌曲,没有工夫。”蚂蚁笑着说:“如果你夏天唱歌,冬天就去跳舞吧!”

两只口袋

普罗米修斯造人,给每个人挂上两只口袋,一只装别人的恶行,另一只装自己的。他把那只装有别人恶行的口袋挂在前面,把另一只挂在后面。

衔肉的狗

狗衔着一块肉过河,望见自己在水里的影子,以为是另外一只狗衔着一块更大的肉。他于是放下自己这块肉,冲过去抢那块。结果,两快肉都没有了:那一块没捞到,因为本来就没有,这一块也被河水冲走了

乌龟和老鹰

乌龟请求老鹰教他飞翔,老鹰劝告他,说他的本性根本不适合飞翔。乌龟再三恳求,老鹰便把他抓住,带到空中,然后扔下。乌龟掉到石头上,摔得粉碎。

狐狸和葡萄

狐狸饥饿,看见架上挂着一串串的葡萄,想摘,又摘不到。临走时,自言自语地说:“这是酸的。”

小蟹和母蟹

母蟹对小蟹说:“孩子,你为什么横着走路?要直着走才合适。”小蟹回答说:“妈妈,你带路,我照着走吧。”可是那母蟹不会直着走,于是孩子说她笨。

①办不成事,勿推托时机未成熟。 ②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性,不可违背规律。 ③劝别人做容易,自己做难。 ④人们总看见别人的恶行,却瞧不见自己的。 ⑤人,不要太贪心。 ⑥好逸恶劳的人结局往往是可悲的。

A、⑥④②①③⑤ B、⑥⑤②③①④ C、⑥④③②⑤① D、⑥④⑤②①③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igeleikaoshi/119235.html

    【《寓言四则》中的《赫尔墨斯和雕像者》的第一段用了什么和什么表达方式】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