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0年来 地球的森林已有三分之一

| 汉语四六级 |

【www.guakaob.com--汉语四六级】

近200年来 地球的森林已有三分之一篇一:修改病句

近200年来 地球的森林已有三分之一篇二:病句专题二

近200年来 地球的森林已有三分之一篇三:八年级期末复习专题:病句

近200年来 地球的森林已有三分之一篇四:病句修改

病句修改

纵观历年有关修改病句的试题,发现一些似曾相识的“面孔”,仔细研究后发现它们具有相同特征,现归结为八项注意,在这里结合例子向大家介绍,如果我们掌握了其中规律,就能快速而有效的辨析语病,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注意关联词的前后搭配。

在涉及到复句的句子中,我们要注意它们的关联词,考虑关联词搭配是否恰当,关联词有无放错位置,语序是否合理等等。复句的关联词分单用和配对使用两种,如果句子中使用了必须配对使用的关联词就要注意它们的搭配是否恰当,看有没有张冠李戴的现象。如果是递进关系的复句,则要留心两个分句的语序是否合理,看有无语序不当的语病。 例1:想象不是对诗人的创作是一种必要,而且对于读者的欣赏也是一种必要。 例2: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分析:例1是一个递进关系的复句,应用“不但……而且……”,而“不是”应与“而是”搭配,例句就犯了张冠李戴的毛病了。

例2“无论”是表示无条件的关联词,后面不能带并列性的词组,只能带选择性的词组,例句中“和”应为“还是”。

能力提升:

1.只有好好听课,好好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就能大幅提高。

2.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

3. 应用这种罗盘,无论在阴云密布以及早晚看不到太阳的时候,也不会迷失方向。

4.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上了顶峰。

5.“管住自己”,不仅是良好精神面貌的体现,更是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

6.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二.注意出现“禁止” “防止”类词的句子。

有些词语,如“禁止” “防止”“忌”“避免”等词语,本身就有“设法阻止”的意思,命题者常增设否定词,造成句意相反,形成语病。在做题时一定要先审清题意,弄清本意是推行什么,还是阻止什么,再确定否定词的去留。

例:学生写作文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分析:例句中 “切忌”已有“不要”的意思,应去掉“不要”。

能力提升:

1.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2.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病,而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阻止孩子不上网。

3.为了防止类似的恶性事故不再发生,我们一定要加强管理,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

4. 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5.我们应该遵守交通规则,以免不发生事故.

6.如何防止驻伊美军免遭汽车炸弹的袭击,这是美国政府头痛的问题。

三.句中出现多个否定词时要注意。

命题者也喜欢用多个否定词来迷惑考生,因此我们对反问句要有清楚的认识:肯定的反问句表示否定的意思,否定的反问句表示肯定的意思;如果是双重否定句则表示肯定意思。在出现多个否定词时不妨算清究竟有几个,然后运用数学“负负得正”的理念去理解,如果发现有多余的否定词把本意弄反了,那么就可以确定有语病,就要把多余的否定词删去。

例: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运行的。

分析:“谁也不会否认……” 这一双重否定句已表示肯定意思,后面再套进“不是……”这一否定词,最终表示否定的意思。(三重否定表示否定。)应去掉“不”。

能力提升:

1.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2.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谁能不相信高科技不会给人类带来福音?

3.对于那些无视交通规则的人,难道不应该不受到责备吗?

4.我们无论如何不能不承认,太阳不是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的。

5.近年来经济的发展,谁也不能否认这不是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

6.任何一个细节都不能逃不过小作者的火眼金睛。

四.注意句中的介词。

介词的运用上,极易出现语病。这类句子常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由介词短语做状语,另一部分有正常的句子主干,命题者就常在这里设陷阱,给两个部分都加上介词,使句子的主语隐藏了起来,造成成分残缺的语病。修改时常会发现两个介词删去任何一个都可以,这时仍要留心读句子,尤其有上下文的句子,准确把握句子的真正主语后,才把多余的介词删去。

例:通过这次旅游,使我获得了不少收获。

分析:介词“通过……”,“使……”与后面的短语组成介宾短语,使原来的主语变为状语,整个句子没有主语。应该去掉其中一个介词。类似的病句有很多如:

通过这次才艺大赛,使我们增长了才能,陶冶了情操。

经过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使我们宁波市评为“全国文明城市“。

能力提升:

1.当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使我想起许多往事。

2. 通过七八个孩子共同努力,终于把学校电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3.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4.经过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才使他打开思路,掌握了解题方法,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5.从上述有目共睹的事实中,证明他们的所作所为是无可指责的。

6.在海天一色的美景中,使我们陶醉了。

五.注意并列短语的搭配、语序情况。

这类句子常出现由并列短语作谓语部分或宾语部分的情况,命题者常设置搭配不当或语序不当的语病。若由动词性并列短语作谓语时,要注意语序是否合乎逻辑;此外就要留心它们是否都能与前面或后面的中心语搭配。

例1全校同学讨论并听取了王校长关于教育改革的报告。

例2: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见义勇为的英雄的报告。

分析:例1句中先“讨论”再“听取”不合逻辑,属于语序不当的语病。应改为“听取并讨论”。例2 “注视和倾听着”这一并列短语中“倾听”可以与“报告”搭配,可“注视”与“倾听”就不能搭配了,句子犯了搭配不当的语病。删去“注视和”。

能力提升:

1. 各种新发现的流行病,使我们改正并认识了自己不良的卫生习惯。

2. 只有坚持经久不息的冶炼和艰苦卓绝的开采,才有可能获得一颗光彩夺目的金珠。

3. 老知青在这本书中看到自己经历过的感受和状态。

4. 同学们明确了学习态度和目的。

5. 晚会以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耳边。

6.由于加强了管理,我市的社会安全和隐患都有了保障。

六.注意有关数量增减的句子。

数词有确数、概数之分,对此我们要掌握它们的使用规则:概数前面不能加上“至少”“最多”“最高”“超过”“最低”一类词;使用“降低”“减少”“缩小”等词语时不能用倍数,否则产生矛盾。我们平时掌握好这些规则,即可以避开命题者的陷阱了。此外还要注意出现重复啰嗦的语病。

例1:10年间,图书年出版品种增加了一倍多,而总印数基本持平,说明图书的平均数下降了一倍多。

例2:近200年来,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和毁掉。

分析:例1使用 “减少” “降低”“下降”等词语时不能用倍数,应改为几分之几或用百分比表示。例2“大约”“左右”都表示不确定,重复了,应该删掉其中一个。

能力提升:

1.材料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而产值却增长了10%。

2.这次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据有关部门保守估计,直接损失至少在三千万元以上。

3.我们的语文教材本子几乎是世界上最薄的,比几个主要国家同类教材少好几倍。

4. 由于“非典”的影响,今年来我市旅游的人数比去年同期降低了一倍以上。

5.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日前发出通知,大幅度降低24种常用药最高零售价,平均降价幅度为30%,降价金额约35亿元左右。

6.经调查,某社区18岁以下青少年吸烟人数前年高达120人,经过广泛宣传教育,今年已下降到60人,正好减少一倍。

七.注意出现“能否”“是否”等词的句子前后搭配情况。

如果句子中有“能否”“是否”“好坏”“有没有”等词时就要小心了,这个句子可能犯有搭配不当的毛病。因为这些词提出了两种情况,表示双提,它们后面相应得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承

接,这样才能搭配。可是命题者常在这里设置语病,有的在双提词的后面跟了“能”“否”等表示单承的词,有的则在单提词的后面跟了表示双承的词,造成前后表意不一致的逻辑错误。

例1:一个人学习能否进步,与这个人善于钻研有重要关系。(2006年湖北省荆门市) 例2:各级人民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关系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能否顺利开展。(2006年北京市)

分析:例1 “学习能否进步”表示双提,后面与之对应的却是单承,前后不一致,产生语病。可以在“善于”后面加上“是否”。例2 “采取有效措施”是单提的,“能否顺利开展”是双提的,前后不一致。应该在“采取”前面加上“能否”。

能力提升:

1.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2006濉溪县)

2.是否有“以农民为本”的理念,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3. 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2006年湖南省长沙市)

4.教育观念能否从根本上转变,是我们解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问题的重要保证。

5. 小王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6.能否保护好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大事。

7.人生的幸福,就在于是否能够相互搀扶。(2006年陕 西 省 )

八.注意句子中词语的感情色彩。

有些句子没有上述病态特征,从语法上看也没有语病,这时就要注意句子中的成语或词语的感情色彩,读题时要注意这个句子的褒贬义与使用的词感情色彩是否搭配。

例:他那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

分析:“效尤”的意思是“学坏的样子”,是贬义,用在这里不合适,应改为“学习”。 能力提升:

1.学校热情表扬了刘明见义勇为的行径。

2.这次演讲比赛暴露出了很多才思敏捷的学生。

3.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4. 小明犯了错误总好狡辩,你说他一句,他就举一反三,还你好多句。

5.我军识破敌人的神机妙算,提前赶到了泸定桥,把他们消灭在河对岸。

6.让国旗、军旗和区旗邀游太空这一举措的始作俑者,是两位在五星红旗下成长起来的青年人……

7.由于厂家对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吹毛求疵,因而产品销路越来越好。(2006年浙江省杭州市)

以上介绍的这几种辨析语病的方法,简单易行、快速有效。当然,不是所有的语病都能通过这些方法辨析,做题时还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地运用解题方法。

答案:

一. 1.把“就能”改为“才能”;2.把“也”改为“就”;3.把“以及”改为“还是”;

4.把“不管”改为“尽管”;5应为“不仅是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更是良好精神面貌的体现” ;6.把“却能”改为“都能”。

二. 1.删去三个“不可”;2.3.4.5.句删去“不”;;6.删去“免”;

三. 分别删去1.“不需要”、2.“不会”、3.“不受到”、4.“不是”、5.“不是”、6.“逃不过”中的“不”。

四. 1.删去“使”;2。删去“通过”;3.删去“使”; 4.删去“才使”;5.删去“从……中”;6。删去“使”或删去“在”和“中”。

五. 1. “改正并认识”应为“认识并改正”;2. 应为“艰苦卓绝的开采和经久不息的冶炼”;3.删去“感受和”;4.删去“态度和”;5.删去“优美的舞姿,”。

六. 1.把“一倍”改为“二分之一”或“50%”;2. 删去“至少”或“以上”;

3.把“ 好几倍”改为“几分之几”;4.把“一倍以上”改为“50%以上”

5.删去“约”或“左右”;6.把“一倍”改为二分之一“或50%”。

七. 1.删除“能否”; 2.把“ 是解决”改为“是能否解决”;

3. 删除“能否”;4.把“是我们解决”改为“是我们能否解决”;

5.把“能否” 改为“可以”; 6.删去“能否”;

7。改为:人生的幸福,就在于能够相互搀扶。或:人生幸福与否,就在于是否能够相互搀扶。

八. 1.“行径”改为“行为”; 2.“暴露出”改为“涌现出”;

3.“ 洗心革面”改为“调整版面”; 4.“举一反三”改为“百般抵赖”;

5.“神机妙算”改为“阴谋诡计”; 6.“始作涌者” 改为“首倡者”;

7.“吹毛求疵”改为“精益求精”。

近200年来 地球的森林已有三分之一篇五:病句修改

近200年来 地球的森林已有三分之一篇六:2012年黄石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2年黄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祝考试顺利★一、积累与运用(20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文后问题。(6分)微风中的芦苇姿态优美,柔曼妩( )媚,向世界展示生命的万种风情。微风啊,你是生命的化妆zhuāng( )品,你用轻柔透明的羽纱制zuò( )出不重复的美妙时装,在每一株芦苇身边舞蹈。你把梦和幻想抛撒在空中,青翠的芦叶和银白的芦花在你的舞蹈中羽化成蝴蝶和鸟,展翅飞上清澈的天空。微风轻漾时,摇曳( )的芦苇像沉醉在冥想中的诗人。2.根据语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1)在括号内为加点的字注音(1分)妩( )媚 摇曳( )(2)按汉语拼音在括号内填上汉字(1分)[来源:Zxxk.Com]化zhuāng ( )品 制zuò( )(3)划线词语“沉醉”在文中的意思是 。(2分)(4)根据这段话的内容,依照郑愁予《雨说》中的两行诗句,仿写两句话(句式和字数相近即 可)。(2分)[来源:学科网]雨说:我是到大地上来亲近你们的我是四月的客人带来春的洗礼(郑愁 予《雨说》)风对芦苇说: 2.下面一段文字有四处错误(标 点符号除外),请找出并用规定的符号在原文上修改。(4分)日前,地球上的绿色之肺——森林一天天地正在萎缩。近200年来,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采伐和毁掉;而另一方面,由于燃烧物增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强烈增加。此消彼长,使得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这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威胁人类生存,甚至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巨大影响。(1)换用号 (2)增补号 (3)删除号 (4)调位号 3.默写古诗文(6分)(1)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强调人要有进步,就必须不断吸取新知识的诗句是“ , ”。(2)王维的《使至塞上》以传神的笔墨,刻画出奇特壮美的大漠景象的两句诗是“ , ”。(3)《论诗》中表达诗人赵翼期盼文坛盛世的诗句是“ , ”。(4)苏轼《水调歌头》中的“ , ”表达了他在中秋月圆之时对远方亲人的美好祝愿。(5)杜甫《春望》中用“ , ”的诗句写出了在战火不断的环境中想知道家中亲人消息的迫切心情。(6)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表现游子漂泊在外、思乡悲切,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 ”。4.请根据所提供的语境,补写出相应的内容(人物或事迹)。(2分)(1) 三顾茅庐 (《三国演义》)(2) 三借芭蕉扇 (《西游记》)(3) 葬花 (《红楼梦》)(4)《水浒传》第

十六回的回目是“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 ”。5.名著是美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美在它对顽强不屈精神的赞美,《繁星》《春水》美在它对的赞美;《水浒传》中的鲁智深美在他嫉恶如仇、有勇有谋的性格,《威尼斯商人》中的鲍西娅美在她 的性格。(2分)二、阅读与鉴赏(40分)(一)阅读下面甲、乙两个文言文选段,完成第6-10题。(15分)【甲】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选自《唐雎不辱使命》)【乙】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 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选自《曹刿论战》)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牺牲玉帛,弗敢加 也( ) (2)公将鼓之( )(3)虽千里不敢易也( ) (4)今日是也( )7.下列句子中 加点词的意义和作用相同的一组是( )(2分)A.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B.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C.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安能辨我是雄雌[来源:学科网]D.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庭中8.下列语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此庸夫/之怒也 B.衣食所安,弗敢/专也C.臣未/尝闻也 D.

下视/其辙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而君逆毒人者,轻寡人与?(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10.这两篇文章都记叙了弱国和强国之间的斗争情况,运用相同的方法塑造出了不同的人物形象,从而揭示了以弱胜强的原因。认真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填写下面表格。(3分)人物 人物性格特点 塑造人物的主要方法曹刿 唐雎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11-14题。(8分)能力的真谛①能力,就是做事的本事。什么样的人最有能力?在一定意义上说,善于思考的人最有能力。②为什么相似的工作条件,相当的智力状况,有的人能出类拔萃,创出骄人的业绩,有的人则工作平平,见不到特色和浪花?绝大多数人看待优秀者,往往只关注他们工作的成果和辉煌的业绩,很少去跟踪和分析他们的行为习惯。换句话说,就是只羡慕别人篮子里的苹果多了,但没有留心是怎么多起来的。其实,每个人都有能力把本职工作干好,只不过有人还没有真正把握能力的真谛,而优秀者已经在思考的小路上踏出了闪光的足迹。③曾听过这样一个试验。一位老师用手指沾糖尿病人的尿样来尝味,然后让学生们都做一遍。学生们愁眉苦脸地照做了。这时老师说:“我在教你们观察和思考细节。谁观察和想到我伸进尿样的是拇指,舔的却是食指?”学生们的教训,一是没有认真观察,二是没有深入思考。④船的力量在于帆桨,人的力量在于思考。山因势而变,水因时而变,人因思而变。一个善于并且会正确思考的人,才真正是一个有能力的人。拿破仑曾说,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最有力量,一是剑,二是思想。而思想比剑更有力量。⑤ 。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就经过了“十年的思考”。他说:“学习知识需要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黑格尔在著书立说之前,曾缄默6年,不露锋芒。在这6年中,他以思为主,专研哲学。哲学史学家认为,这平静的6年,其实是黑格尔一生中最富有成效的思考时刻。牛顿从苹果落地导出了万有引力,有人问他有什么诀窍,他回答说:“我并没有什么方法,只是对于一件事情作长时间的思考罢了。”他还说:“我的成功归功于精心的思索。”⑥现实生活中,仔细研究我们周围的成功者,无一不是善于思考者。但也有一些人,要么整天忙忙碌碌地干这干那,要么无所事事地去东游西逛,就是不给自己留下一点思考的时间,也从来不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法。到头来,时间用上了,精力耗费了,工作却没有多大起色。⑦思考是创新的第一步,

是一座掘之不尽的能力宝库,没有思考能力就缺乏行动能力,就谈不到创新 ,谈不到创造性工作。只有努力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形成人人思考、自觉思考、终生思考的好风气,我们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才能提高。11.本文的题目是“能力的真谛”,作者在文中告诉我们,能力的真谛是 。(1分)12.本文语言生动,语意丰富深刻。请根据上下文意说说第2段划线句子的含义。(2分)“而优秀者已经在思考的小路上踏出了闪光的足迹。”13.第5段列举的名人事例表明了作者的观点。请你用一句话概 括这一观点并填写在段落开头的横线上。(2分)14.作者善于选择论据,运用多种方法沦证观点。文章第6自然段作者选择 作为论据,从 两方面表明了 的观点。(3分)(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第15、16题。(4分)遥望曾卓当我年轻的时候在生活的海洋中,偶尔抬头遥望六十岁,像遥望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经历了狂风暴雨、惊涛骇浪而今我到达了,有时回头逢望我年轻时候,像遥望迷失在烟雾的故乡15.本诗题目为“遥望”,请你说说诗人遥望的具体内容。(2分)16.诗中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象征着什么?诗人这样说,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第17-21题。(13分)小 葱青青白的雪,青的葱,红红的是她的小手。她总是这么静静地站着,低着头,眼睛朝下看,扎两条小辫,穿一身红底儿蓝花的棉袄棉裤,一双黑布棉鞋羞涩地卧在白雪中,脸蛋儿红红的,那双小手也是红红的。看不到那双眼,那眼睛一定很美,很清澈……白白的雪轻轻地盖在小街和屋顶上,只有那小葱是青青的。说不清从什么时候起,这个小集市上有了她。她的小葱总是那么嫩,那么青,像她自己一样。她从不吆喝,从不抬价。换了别人,这样好的葱,一定会放声叫好,定会编出许多诸如“小葱拌豆腐——一青(清)二白”等诱人的词句。她极少说话。说,也是奶声奶气的几个字:“要多少”“几斤几两”“几毛几分”。只有她说话的时候,才偶尔看对方一眼。啊,这眼睛真美!它不光清澈,还蕴涵着一丝忧伤,但忧伤中分明显露出善良和期望。小镇上的人都吃她的小葱。没有人跟她讨价还价,连老太太都如此。姑娘太小,那双手太小。她是集市上的小妹妹,大家都爱护她。菜主们对镇上的人说:“我的葱不如小妹妹的,买她的吧。镇子上哪来恁好的葱?”没有人一个子买好多的葱。大家都知道,她的小葱天天有,一年四季都不断,价格也好,便宜。啊,天真冷。她把两只小手放在嘴边,用热气哈一哈,

然后,给一位大姐姐称葱,帮大姐姐放在篮子里。她依然不说话,朝下看。地上的雪真白,只是没有太阳,要不,它会耀眼的。“小妹妹,给你钱。”大姐姐把钱递给她。她轻轻地摇摇头。“为啥?”大姐姐一怔。“大姐姐,俺……”她抬起头来,目光在大姐姐的脸上扫了一下,迅速落在 左胸那枚“吉阳镇中学”的校徽上,声音有些激动,也带着几分憧憬。“俺娘说,等过两年,弟弟初中毕业了,就让俺继续上学。”“……”“大姐姐,俺不要钱。俺知道你是老师,常来买葱,俺想求你帮俺看看这个。这是俺看弟弟的书做的作业。”说着,她迅速地从菜篓底下取出两个用塑料袋包着的小本子,递给女老师。[来源:学科网ZXXK]女老师接过本 子,一下子惊呆了,本子上工工整整写着初中作业。她不知说什么才好。“小妹妹,多大啦,你是哪村的?”“俺今年十五啦,住杏树湾。俺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弟弟正上初中呢。”“爹娘呢?”“爹病了。两年前,爹从城里卖菜回去,天黑路滑,跌到沟里腿断了,不能动了,娘在家服侍爹,还管园子。爹好的时候,俺也上学哩!”女 老师嘴唇动了几下,想说什么,但没有说出来,只是眼圈发红、发潮,她一下子将小妹妹搂在怀里,紧紧地握住那两只小手。冰凉的小手,她想把它暖热,永远地热下去。“好妹妹,你来我班里上学吧?”“不……俺不上。俺还要卖菜呢,俺上了,弟弟就上不成了。俺娘说……”女老师把小妹妹搂得更紧了。太阳出来了,那雪更白了,那葱更青了。两年后,小妹妹考上了县师范。临走时,她给女老师送去一篮子小葱。那葱洗得真干净,扎得整整齐齐。多嫩的小葱呀!她俩没有说话,都哭了……啊,小葱青青……17.本文人物形象鲜明,结构浑然一体。“小葱”在文章中多次出现,请简要说说它在刻画人物和结构上的作用?(2分)刻画人物上: 结构上: 18.作者在描写人物时非常注重写人物的眼睛,阅读文中划线句子“看不到那双眼,那眼睛一定很美、很清澈……”结合文意,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19.这篇小说构思精巧,善于铺垫,例如关于小妹妹辍学的事,其实在她向女教师讲述前,文章已有多处铺垫。你能试着找出两处吗?请摘录原句回答。(2分)20.小说倒数第三段说:“两年后,小 妹妹考上了县师范。”请你根据上下文,简单说说这两年间发生了哪些事。(3分)21.这篇小说展示了自然景物美、人物心灵美、社会环境美,富有艺术感染力,读完全文,令人回味思索。作品结尾的省略号包含

近200年来 地球的森林已有三分之一篇七:病句

近200年来 地球的森林已有三分之一篇八:病句辨析修改训练

近200年来 地球的森林已有三分之一篇九:初一语文病句修改

近200年来 地球的森林已有三分之一篇十:3修改病句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igeleikaoshi/124552.html

    【近200年来 地球的森林已有三分之一】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