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法方面的不足

| 对外汉语 |

【www.guakaob.com--对外汉语】

学法方面的不足篇一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对外汉语语法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对策

一、结合语法教学现状,说明问题

通过对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现状的了解,我觉得在教学中大致存在以下问题:

1、语法教学包罗了一些在交际中不用或少用的语法项目,因而语法项目繁多、语法教学量大,从而也导致了语法教学与实用的结合度差。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界吸收了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成果并运用于教学实践,但在教学过程中照搬现代汉语语法的理论、方法、体系来进行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是行不通的,只会让留学生只学了一些基本语法规则,一旦运用到交际中,则错误百出。

2、语法教学分布不均。对外汉语教学分为初、中、高三个阶段。现行的语法教学在初级阶段较多,而“进入中高级阶段后,语言水平提高了,学习内容加深了,但对初级阶段已出现过的词语或语法现象则一般都作为旧知识处理。尽管同一语法点在形式上复杂了,或表意和用法有所变化了,但也不再作为新知识处理。其结果是使学生对许多语法现象不能形成全面、完整的印象,也不能通过循环反复的学习进一步掌握……学生学过的语法规律又普遍回生。”

3、语法点的安排不够合理。相比初级阶段,中高级阶段语法教学较少,大量的语法点不问难易都集中出现在初级阶段,使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知识点分布缺乏科学性、系统性,语法教学不,转自[星论文网]

二、针对以上问题,进行语法教学理论和方法上的思考与探索

1、明确教学语法和理论语法的区别。教学语法又称„学校语法‟,它是利用理论语法科学研究的成果,专为教学目的服务的语法。我认为,教学语法有理论语法的基础,又有自身鲜明的特点:(1)强调实用性,让学习者在具体交际中运用;(2)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服务于教学和二语习得者;(3)具有可操作性,并非纸上谈兵,使其贯穿在教学实践中。

2、语法教学应贯穿初、中、高级三个阶段,同时将句法平面、语义平面和语用平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学中应尽量减少使用语法术语,努力提高语法的应用性。这里所强调的语法教学的连续性是应随着习得者汉语水平的逐步提高由浅入深进行的。要重视语法点的重现与深入,这既能巩固已有的知识,又能满足学习者高水平交际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要做到“深入的讲解和重复”,即语法点的循环渐进,避免过多细节的重复。

3、通过比较来教学语法,不仅能凸显汉语语法特色,同时也能让语法点更加清晰的留在学习者头脑中。到中国来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基本上都是成年人,其母语影响在头脑中已根深蒂固。但他们也有自己的优势,即逻辑分析能力较强。在学习中他们会不自觉地拿汉语和其母语相比较。既然这样,在教学的时候,我们可以将汉语和其母语进行对比分析,有系统的去教学,以突出汉语的特点,并了解学习的难点所在,在有限的课时内提高教学的效率。 4、汉语教学的不得法增加了汉语学习的难度

在西方语系中,通常是以词作为基本语法单位,而汉语中基本语法单位是字,字本位是汉语的基本特点。但我国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迄今采用的仍然是词本位的教学方法,这不利于揭示汉字的表义和表音功能,使汉字便于理解和记忆的优势变成了劣势。

汉语书面语与口语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但目前,语、文一体的教学方法把汉语书面语和口语

混为一体,更增加了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难度。

现行汉语水平测试主要是汉语水平考试(HSK),它考查考生在院校学习或在政府部门、企业及其他机构工作等环境中运用汉语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能力。现在纯学术的气氛还很浓,相关的培训也都类似于应试教育。汉语教学应该引进新进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学好汉语。

学法方面的不足篇二
《新时期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新时期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马啸平

(2008年12月13日)

领导干部是各项事业的组织者、管理者,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带头人,历来是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历时20年的全民普法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增强了他们依法决策,依法管理的能力。然而,要进一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与国际全面接轨的新形势,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势必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用法,实现领导方式的转变。要实现这一转变,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既要看到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积极性,更要看到存在的认识偏差,把着力点放在解决好思想认识上

进入“四五”普法后,各级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已蔚然成风,尤其是在中央领导同志每年都要听取法制讲座的示范作用下,各级领导干部自觉学法的自觉性不断提高,已从一般的法律知识学习到主动接受法律学历教育,带职攻读法律专科、本科、研究生。依法决策,依法管理已成为大多数领导干部从事行政管理的重要工作方法。综观各地的普法实践,全国从上至下普遍加强了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并且取得一定成效。如全国人大常委会每两个月举办一次法制讲座,以使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能够系统地学习和了解法律知识,提高立法和监督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一种观念的树立,一种意识的培养,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领导干部的宪法意识和法治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有些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自觉性不强,主要领导对学法抓的不紧,以至对上级布置的学法任务不能认真落实,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有的领导同志思想认识不到位,片面

认为上级的文件和指示就是其工作和决策的依据,把学习上级文件和指示与学习法律知识等同起来;有的认为自己工作忙,时间紧,凭经验就可以应付工作,学不学习法律没关系;更有甚者,把依法办事和解放思想对立起来,存在着“变通”、“打擦边球”的现象等等。只有澄清了这些模糊的认识,我们的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才有可能健康发展。

首先要认识到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贯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高依法执政水平,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依法执政的基本要求就是在工作中主要依据国家法律和法规,上级文件和指示只能相辅,若有相左则当废弃。依法行政,依法决策,是优化法制环境,推动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才能正确理解并贯彻执行上级文件和指示,而当二者出现矛盾时,也能正确处理,坚持依法办事。

其次要认识到提高各级领导干部法律素质,建设一支能驾驭法制工作全局的领导干部队伍,是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要求。领导干部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带头遵守法律,执行法律,严格依法办事,不仅是履行职责、胜任工作的需要,也是向广大人民群众展示我们党和政府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的正确理念,对提高全社会的法治化管理水平有重要影响。一个优秀的领导干部应能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一切事务,实行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当前,我们正在努力建设法治社会,因为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法律在调整社会关系,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社会生活各方面都要有法可依。这就对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领导干部手上掌握了较多的公共资源,其行为对社会的影响比一般老

百姓要大,他们如果能够遵守法律,就能够使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更好地走上法制化的轨道。领导干部如果法律理论知识欠缺,法治意识不强,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执政的能力就必然不高,就难以承担起党和人民所赋予的重任。

第三是要认识到法律在改革和发展中的促进和保障作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大量的实践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运行,需要法律的调整、规范、引导、保障和服务,需要各级领导干部更多地学习和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转变某些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领导方式和管理方式,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社会、管理经济事务,依法行政,依法办事。一方面,自觉依法行政,自觉依法管理经济事务,自觉依法经营;另一方面,领导干部在履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领导职责中,要更好地运用法律武器与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行为作斗争,依法维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顺利发展。

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始终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提高全社会法制化管理水平。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学法、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严格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任何机关和个人都不能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不能以权代法、以权压法。因此,加强领导干部的学法用法,造就一支懂经济,懂法律,懂管理的高素质现代型复合型的领导干部队伍,才能够在工作中正确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既要看到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已取得明显成效,更要看到实际工作中存在的流于形式等问题,把着力点放在工作机制的理顺和创新上

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坚持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在客观上对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身处重要位置,肩负管理社会公共事务重任的各级领导干部,逐渐认识到不掌握法律知识,旧难以胜任工作,难以正确履行职责,进而加强了学习法律知识的紧迫感和自觉性,改变了被动的学习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广大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和法治观念明显增强,依法决策和依法办事的能力明显提高。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工作机制,少数领导干部学法流于形式,一些地方在抓领导干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只是忙于应付上级检查,实际效果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一是学法和用法结合不紧,一些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还没有适应依据法律法规办事,还是习惯于“个人拍板”。二是走过场,参加法律学习时点个名、签个到就算完事。有的领导干部参加法律知识考试时甚至让他人代笔,达不到学习的目的。要解决这些问题还得从制度上入手,除进一步健全完善现有的一系列干部学法制度,更要着力解决制度创新问题,建立一整套科学规范的工作机制,从制度上保障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落在实处。

这里所谈的制度应当是更切合实际且具有相当刚性和量化标准,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如各级人大强加对拟任干部任前和法律知识考试工作,实行一票否决,真正做到不懂法者不为官;组织部门建立起领导干部学法档案,认真记录领导干部每年度的学法用法考试考核情况,实行学分制考核,制定相应的学分标准,定期通报考核情况。再如制定一些适度的硬性指标,如学习心得笔记、课时记录、若干必学法律和若干选学法律的考试成绩记录等等,把软任务办实。要把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点工作,列入干部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行目标管理考核,从而形成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部门协调配合,专门履行职能,领导干部自觉认真学法的良好局面。 三、既要重视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的制定,更要重视经常性的检查监督,把着力点放在完善监督检查机制上

“三五”普法期间,广大公务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学法就已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进入“四五”普法以后,各地各部门普遍建立了党委中心学习组学法制度,定期举办法制讲座、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中宣部和司法部曾于2002年6月颁布并实施《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的若干意见》,许多地方也制定了一系列的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各级党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法律学习制度、领导干部法律知识培训制度等相关配套制度,有力地推动了领导干部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对枯燥的法律知识的学习掌握,毕竟不是轻松的事情。一些领导干部由于对学法用法的认识不到位,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而一些地方和单位也还存在不落实和流于形式的现象,或是以签到表应付上级检查,或是不按要求学满规定的课时。因此要充分调动干部学法的积极性,有效地解决干部学法中存在的任务软、措施弱、深化难的问题,就必须完善监督检查机制,这对于保障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的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看到不少单位也制定了关于领导干部学习法律的相应计划和相关制度,但落实不好,有的甚至形同虚设。究其原因,除认识问题外,就是缺少检查监督,使其学习计划、工作制度束之高阁,无人问津,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因而很有必要着力完善检查监督机制,力促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

首先应发挥人大、政协的职能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人大的监督工作要紧紧围绕依法治国这个中心,经常地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同级政府的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情况进行检查或视察,了解其制度是否完善,工作是否落实,工作是否落实,领导干部依法管理、依法决策的实际能力,部门依法行政的实际情况等等,并将检查监督与人事任免结合起来。一些地方通过地方人大立法程序,制定法制宣传教育法,从立法上对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的保障监督、考核奖惩等作出相应规定,不失为一种良策,可以力促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作为一项经常性的长期工作有序地进行。其次是上级部门对下级部门的检查,由各级普法主管部门建立标准统一的普法个案监督制度,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做好对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成效的评议,向被评议单位提出执法方面的问题,并跟踪、督促整改,定期对所属单位学法、执法情况进行督查,推动各地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循序渐进发展。三是组织、人事和法制教育主管部门联合进行的检查,全面衡量一个地区、一个部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实际情况。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检查,都应当是经常性的,既能加强监督制约机制,又能及时总结和推广好的做法和经验,对于发现的问题也能适时提出整改措施。

此外还应当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可以通过政务公开栏,将各级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情况及其在学法、用法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等进行播报或刊登,鼓励先进、激励后进;也可以聘请新闻单位和社会各界群众为监督员,及时对深层次法制问题进行专题报道,反映群众的呼声,曝光领导干部违法违规问题,促进领导干部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或者是通过来信来访 、明察暗访、召开座谈会、通报会等多种途径了解各级政府以及政府各部门依法行政情况和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办事情况,以此来衡量一个地区或一个部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真实情况。

以上所述的几种监督形式应当拧成合力,形成上下衔接、内外结合、全方位、多元化的检查监督网络,成为推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活动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有效监督机制。

四、既要重视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管理,更要把学法用法的优劣与干部的奖惩结合起来,把着力点放在建立考试考核机制上

总结几年来各级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的得失,由于缺少刚性机制的作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时常流于形式,少数领导干部借口工作忙、任务重,忽视法律知识的学习,不仅不能带头学法用法,甚

至因其不懂法而在群众中产生消极影响。而在干部任命前进行法律知识考试,既能考察干部法律知识水平、法律素质,又能促进领导干部自觉学法用法。因此,针对领导干部的特点,建立考试考核机制与奖惩机制,把领导干部学法用法的优劣与干部的奖惩结合起来,是强化领导干部认真自觉学法用法,提高法律素质的必要形式和有效措施。 “四五”普法期间,全国各地相关部门在建立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和干部学法用法考试考核登记制度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一是有些地方以立法的形式出台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若干规定,明确指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增强国家公职人员特别是担任各级领导职务的公职人员的法制观念,提高依法决策、依法管理的能力,把工作重点放在了领导干部特别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的学法用法上面。并提出具有任免权的国家机关应当对国家公职人员定期进行法律知识考试和执法实绩考核,考试、考核不合格的不得晋职;对担任领导职务的国家公职人员执法实绩考核连续两次不合格的,应当予以免职。二是建立了干部学法用法考试考核登记制度,采取日常考核与定期考试相结合,以考试为主,以考核为辅,以此检验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效果。每年组织干部学习指定的法律篇目,规定学习的课时,年底统一组织干部法律知识考试,并对考试考核的情况进行登记,妥善管理,将其作为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和领导干部任免、晋升、奖惩的依据之一。三是实行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把法律知识考试作为任用领导干部的必经程序,法律考试合格作为任用领导干部的必备条件,还具体明确提交人大任命的领导干部的任前考试,由人大组织实施;党的系统的领导干部和人民团体、国有集体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的任前法律知识考试考核由组织部门负责会同法制宣传主管机关组织实施,强调考试考核不合格者不能任用。这一制度的实施,有效的增强了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的刚性,一些地方还在考前采取“封闭”式的法律知识培训,让“新官”们在上任前埋

下头来认认真真地学习法律。各地的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效,许多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从“被动学”转变到“主动学”,切实把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落在实处,以提高了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素质和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的能力。加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管理制度,通过一系列制度建设,特别是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创造出来的行之有效经验和做法,包括领导干部学法的目标任务、保障手段、监督管理措施、考试考核成绩的运用等方面,实现对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的有效指导、严格管理,真正实现奖惩严明,是促进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自觉性养成的有力措施。

学法方面的不足篇三
《高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学法指导(1)》

高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老师的应对措施

河北平山实验中学 李晓霞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地位越来越高,作用越来越大,数学在形成人类理性思维的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从小学到高中绝大多数同学对它情有独钟,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并非人人都是成功者,许多小学初中数学学科成绩的佼佼者,进入高中阶段,第一个跟头就栽在数学上。“惧怕”高中数学的现象目前是比较普遍的,造成这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缺乏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老师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有的老师讲课缺乏激情,语言乏味,一节课自始至终平铺直叙,一个腔调;有的教师,不会挖掘教材,只会照本宣科,为了教教材而教;有的教师急功近利,不讲知识的来龙去脉,只重视公式定理的运用,过分强调会做题,把学生变成了做题的机器;有的老师,不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不了解学生的特点,不能与时俱进,改变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死守那点经验,墨守陈规;还有的老师甚至讽刺学生。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成绩自然不理想。

2.学不得法。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有的同学不重视知识、方法的产生过程,不重视对概念的理解,对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不能灵活运用;有的同学上课不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也有的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3. 态度不端,被动学习。有的同学在学习数学上态度暧昧,说不清楚是进取还是退缩,是坚持还是放弃,是维持还是改进,他们勤奋学习的决心经常动摇,投入学习的精力也非常有限,思维通常也是被动的,还像初中那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老师惯性运转,不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只听热闹,不听门道,所学数学知识只是浅层的和粗放的,所以数学成绩也总是徘徊不前。

4.不重视基本技能。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鹜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从学生试卷的自我分析上看,会做而做错的题不在少数,且出错之处大部分是运算错误,并且是一些极其简单的小运算,我所教的学生中就有一个这样的孩子,头脑聪明,思维敏捷,常常是老师提出的问题其他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他已经脱口而出了,但是考试的时候却从来没得过高分,那些基础的甚至是做过的原题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究其原因终归是眼高手低,轻视基本技能。

5.进一步学习条件不具备。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这就要求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作好准备。高中数学很多地方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如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不等式与方程的联系,三角公式的变形与灵活运用,空间概念的形成,排列组合问题及实际应用问题等,客观上这些观点就是分化点,有的内容还是高初中教材都不讲的脱节内容,如不采取补救措施,查缺补漏,分化是不可避免的。

6. 心理素质不过关。有的同学平常数学成绩很好,在考试时总考不出自己的实际水平,拿不到理想的分数,究其原因,就是心理素质不过硬,考试时过于紧张的缘故,还有就是把考试的分数看得太重,所以才会导致考试失利,人们常说,考试考得三分是水平,七分是心

理,过于地追求往往就会失去,就是这个缘故。

针对上述几个方面,作为一线的数学老师,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成绩:

1.讲究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只要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兴趣,那他对数学问题会更加勤于思考,乐于钻研。只要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挖掘出一些数字、公式、定理、定律等所蕴涵的数学美,学生一定会在享受美的同时,爱上数学,只要学生对数学有了兴趣,他们自然就能主动地而不是被动地去学好数学。就需要数学教师通过讲解、剖析、图形、图像、幻灯片、多媒体等,使数学的内容活起来,动起来,使学生从对数学显性的认识提高到对数学的认识;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进而应用数学。

2.给学生正确的学法指导,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制定计划,使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稳扎稳打。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老师要严格要求,磨炼学生的学习意志。上课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学然后知不足”,课前给学生预习提纲,让学生知道预习什么,怎么预习。同学上课才能专心听课,他们才知道什么地方该详,什么地方可略;什么地方该精雕细刻,什么地方可以一带而过,该记的地方才记下来,而不是全抄全录,顾此失彼。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上,使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

3. 循序渐进,狠抓双基。

由于学生心理不成熟,阅历有限,为数不少的高中学生容易急躁,有的同学贪多求快,囫囵吞枣,有的同学想靠几天“冲刺”一蹴而就,有的取得一点成绩便洋洋自得,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针对这些情况,教师要让学生懂得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巩固旧知识、发现新知识的积累过程,决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为什么高中要上三年而不是三天!许多优秀的同学能取得好成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的基本功扎实,他们的阅读、书写、运算技能达到了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熟练程度。

4.因材施教,加强辅导。

学生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特别是我们这样的县级高中,有的学生只要老师稍稍点拨,就能很好的掌握所学知识,也有的学生,一个概念解释了好几遍,还是不能理解,对于例题,生搬硬套,比猫画猫还行,画虎就找不着北了。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上,充分留给学生消化的时间,不做夹生饭,同时,对学生分层教学,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都能体会收获的喜悦,增加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课下,老师还要加强对层次比较低的学生的辅导,进一步帮助他们消化吸收当天所学,不留后遗症。将出现的错误提出来让学生议一议,充分展示他们的思维过程,通过变式练习,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以达到灵活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目久而久之,学生的节拍就能和老师的节拍合起来,学生的数学成绩自然也会逐步提高。

5、培养自信心,锻炼心理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训练,“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并持之以恒,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控忍耐,坚毅等品格.要求学生不要把分数看得太重,即把考试当成一般的作业,理清自己的思路,认真对付每一道题。多赏识你的学生,让他们有成就感。 总之,如果学生能做到以上几点,教师在高中数学初始阶段的教学中,设置适宜的难度,进行科学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你的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就会增强,数学成绩也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学法方面的不足篇四
《国内大学法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之不足与对策》

浅析国内大学法学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之不足与对策 摘 要:从教学实施步骤看,国内的演绎式案例教学法与哈佛等国际名校归纳式案例教学法相比,存在着一些不足:案例的选取简单直白,但讨论的吸引力欠缺;课堂的组织简便易行,但不具学习的主动性;案例的总结简短有限,但理论的深度和高度仍显欠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有一定作用,但实效有限。对此,应从案例的选取、授课者的培训、学生的参与度等方面进行改进。

关键词:演绎式案例教学法;归纳式案例教学法;教学组织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1-0279-02

哈佛大学众多学科门类的公开课中,有一位教授的课十分受人欢迎,他就是主讲哲学“公正:该如何做是好”①一课的michael j. sandel(迈克尔·桑德尔)先生。从视频中可以看到一个类似于影剧院般偌大的学术报告厅座无虚席,学生们很认真地听讲,积极地思考,踊跃地发言,幽默智慧的辩答常激起开心会意的笑容,教学效果自然毋庸置疑。迈克尔·桑德尔教授使用的教学方法之名字,我们也都很熟悉,即案例教学法。

美国哈佛大学是案例教学法的开山鼻祖,案例教学法不仅在商学院广泛使用,而且在法学教育中也广受推崇,甚至在被公认为最为艰深难懂理论性最强的哲学课堂上也随处可见其身影。目前,国内教育界对案例教学法亦是大力宣传,积极倡导付诸实践。就笔者的教学经验看,国内法学教育通常所使用的案例教学法,不是我们在

包括哈佛在内的国际名校视频公开课中看到的案例教学法,前者为演绎式案例教学法,后者为归纳式案例教学法;或者说这两个分支在中西方教学中各有侧重。就笔者所熟悉的法学教学领域而言,国内案例教学法存在的不足以及改进之策是本文期待回答的问题。

一、哈佛大学“公正课”案例教学法的基本实施步骤

国内学界对案例教学法的研究更多关注于案例选取的原则等抽象方面,而对于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步骤则不太关注,可能是因为国内学界惯用演绎式案例教学法,而演绎式案例教学法没有归纳式案例教学法复杂。演绎式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由概括到具体的方法,先为学生搭起抽象概念或理论,再用事实解释概念或理论,或应用这些概念或理论来解决具体问题。归纳式案例教学法则正相反,先给学生一些具体事实,让学生从归纳这些事实中得出相关概念或理论,国内法学教学多采用前者,而以哈佛为代表的西方案例教学多采用后者。笔者以为只有细分并掌握案例教学法的具体过程,才能有效规范地开展案例教学活动,实现预定的教学目的。

从迈克尔·桑德尔教授掌控的课堂教学过程看,归纳式案例教学法一般有以下8个步骤:

第一,授课者点明本节课的核心问题。

第二,授课者举出与所教授内容相关的案例。在点明本节课要关注或解决的理论问题后,举出一个或多个非常典型且具有争议性的现实案例。

第三,授课者给出相互冲突的意见。列出建立在这一个或一些具

体案例基础上的相互冲突的多个意见,其中包括相互冲突的双方意见。

第四,授课者给出备选方案。举出解决这一具体案例的多个备选方案,以供学生抉择表态。

第五,授课者询问学生的意见。开始就可供选择的备选方案询问学生的意见,确保不同意见持有者得到充分的发言机会,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而不是被动接受教育。

第六,学生发言。学生开始就备选方案发表意见,并说明或论证自己意见的正确性;在此过程中,授课者要不断地追问发言者话语背后隐藏的含义,以引导出深层的理论问题。

第七,授课者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在询问完所有的不同意见后,授课者介绍每个备选方案产生的历史条件、发展演变等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加深理解。

第八,学生的分析和总结。在授课者介绍完背景知识后,学生开始分析每一个备选方案的可行性、优点或缺陷,并说明理由;最终引出对理论问题的思考和解决。

二、国内法学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法的基本实施步骤

国内法学教学过程中也有大量的案例存在,正是这些生动具体的案例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法学知识点,培养遵纪守法的意识。法律课教学效果获得普遍认同的部分原因也在于所选案例的经典性和生动性。这是好的一方面,当然不足之处也存在,严格说来,法学课上使用的案例教学法不是西方名校教学活动中纯粹意义上的归纳

式案例教学法,准确说来应该是演绎式案例教学法。具体而言,国内法学教学活动中演绎式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步骤大体如下:

第一,授课者点明本次授课知识点的主要理论内容,即从概念、特点、历史背景到法律责任等,这样使学生对此知识点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这一步骤对于初学者而言很有必要。

第二,在介绍完知识点的相关理论后,授课者举出与所教授内容联系密切的案例。所举案例比较简单,但很典型。

第三,授课者询问学生的意见。

第四,学生发言。通常会有学员主动举手发言,但由于案例的争议性不强,或者一眼就能猜到结果,因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总体看不是很高。

第五,授课者归纳总结。通常授课者会用比较简短精练的语言来对案情进行归纳总结,再次点明知识点。

三、国内法学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法之不足及对策

从教学过程看,演绎式更强调老师对知识的直接传授;归纳式则更强调学生学习知识的获得过程,带有探究学习的性质。演绎式常导致课堂上教师主动讲授,学生被动学习;归纳式则将学习和思考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容易构成学生探究学习的基础。国内法学界多运用演绎式案例教学法,但这种教学法的效果有待商榷。

(一)国内法学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法之不足

1.案例的选取简单直白,但讨论的吸引力欠缺。不论在演绎式还是归纳式案例教学法中,案例的选取都很重要,授课者对此都予以

了高度关注。但演绎式教学法中的案例确切地说是举例。在法学教学过程中所运用到的例子与案例比较起来,具有两个重要的差别:一是举例较为简单直观,而案例较之一般的举例内涵丰富;二是案例的分析、解决过程也较为复杂,不像举例的结果那样一目了然。当然演绎式教学法中的小例子也很吸引眼球,也能激发学生兴趣,甚至还能博得一片欢笑;但假设案例没有太多的争议或悬念,结论一眼便可望穿,只有一好一坏、非此即彼两种结局,学生也会失去兴趣。

2.课堂的组织简便易行,但不具学习的主动性。演绎式教学法的课堂教学组织严谨,通常给出知识点的定义在先,实例在后,案例分析和讨论所用时间较短,学生虽然能较快解决问题,但学习显得缺乏主动,只是被动地跟着老师走;此外,虽然预定的教学内容能顺利完成,但就问题所进行的讨论并无反复追问环节,学生的讨论和思考浅尝辄止,有时会给人留下讨论案例“开始很热闹,结尾很潦草”的感觉。

3.案例的总结简短有限,理论深度和高度欠缺。学生一般只参与案例的分析讨论环节,但由于课时所限,讨论的时间和程度有限,因此概括总结阶段就很重要。概括总结阶段通常依赖授课者,其总结既可以是依据案情总结规律和经验.也可以是传授获取相关知识和经验的方式。但概括总结能力根据授课者个人能力的高低而存在明显差异,对案例背后潜藏的深层理论问题的讲解也不够彻底,出现针对案例和学生发言内容总结不到位、理论性不强、认识高度不

学法方面的不足篇五
《教育教学中的“缺点利用法”》

教育教学中的“缺点利用法”有一种物理学创造技法叫“缺点利用法”,它又称为“将错就错法”或“缺点逆用法”。要求我们针对研究知识点的缺点和不足,采用将错就错,变害为利,变废为宝的去找知识的利用之处,或另一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它不同于缺点列举法。例如,电流通过导体要发热,所以一些用电器往往需要散热,如电视机的散热窗、电脑主机的散热风扇等都是为克服电流产生的热量对电器的影响而设计的,这种设计只能算作是缺点列举法,如果我们进一步把电流通过导体发热应用到毛毯上,制成专门利用电流使导体发热的电热毯,便是缺点利用法。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教育通常都用缺点列举法。例如,有个学生经常打架,我们便对其摆事实,讲道理,使其明白打架的害处,从而改正自己爱打架的毛病,这就属于缺点列举法。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我尝试把缺点利用这种创造技法迁移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谈谈自己经历的一个案例,以期与同仁共享。去年我接一个新班级,班里有一个叫刘卢的女学生,在上第一节课前,我就听说了这位调皮的“假小子”,也提前了解了她的一些情况。尽管我有一定的思想准备,但还是对她在课上的表现感到吃惊:当我讲授到本节课最重要的地方时,绝大多数学生都在聚精会神的听课,一个纸飞机突然飞到了讲台上,同学们哗然一惊,然后将目光齐刷刷的投向了刘卢学生,我的授课思路和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这光顾讲台的不速之客打断了,为了不影响正常的授课计划,我悄悄的将飞机捡起,并用关注的目光看了她一眼,我想起码本节课她不会再惹麻烦了,便又接着刚才的内容开始授课了。没有出乎我的预料,在讲授完内容之前,果然没出麻烦,我暗自得意,以为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课后我再慢慢找她谈,我也顺理成章的到了最后的达标检测阶段,我让一位学生到黑板上做题,谁知这位学生刚走到黑板前,全班学生都哄堂大笑,我和那位学生都莫名其妙,回头一看,原来那位学生的背上有一个用纸折叠的小鸟,被胶带粘在衣服上,随着那位学生的走动还“欢快的跳跃着”,哄笑过后,全班学生又把眼光投向刘卢学生,她不但没有羞愧的感觉,反而像胜利者,自鸣得意,用眼睛斜看着我露出的笑,黑板演练无法进行下去了,我轻轻的把“小鸟”取下来,让那位学生回座位上,他也委屈的趴在桌上哭了。小插曲接二连三的光顾,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尽管我很气愤,但我没有发作,因为我知道那时的发作既占用授课时间,又起不到

教育她的作用,弄不好会适得其反,使我自己不好收场。直到下课,我只是说:刘卢学生请到办公室来一趟,同时我微笑着冲她点了点头,可能是我的做法使刘卢在内的所有学生都没有想到,尽管下课了,但教室里一片寂静,一双双惊奇的眼睛盯着我,我就在这些惊奇的目光中离开教室。回到办公室刚坐下,刘卢学生就来了,我示意她坐在办公桌旁的一条方凳上,她看了看我没有坐,我再次微笑着示意,她怯怯的,又惊奇的坐下了,我们的谈话也就开始了:你折叠的小鸟很漂亮,你能再给我折叠一只吗?我边说边将一张纸递到她面前,她看看我又瞅瞅那张纸,目光来回移动,却没有伸手接的意思。你不愿意给我叠吗?我又说。不是…我…我…,本来说话挺流利的她这时竟然结结巴巴,可能是不明白我的意思,一时不知所措。既然愿意给我叠,就动手吧,我紧追不舍,她犹豫着接了过去,然后麻利的折叠好了,又怯怯的放在我的桌上,我还是微笑着说:很好,我非常喜欢,谢谢你,请回去上课吧。她可能不太相信我对她的处理,静静的看着我,没有动身。快回教室吧,下节课马上就开始了,我又说了一遍,她终于起身了,慢慢的走了出去,走到门口还回头看了看我。 第二天的物理课刚好学习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我在收音机的音箱处放上一只小鸟,然后扭大音量,那小鸟边“欢快的跳起了舞”,于是得出结论: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在最后的小结时,除了总结知识,我特意问今天我们做试验用的小鸟漂亮不?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漂亮,我特意大声说,这只漂亮的小鸟是我们班刘卢学生特意为我们做实验折叠的,请同学们用掌声向她表示感谢好吗?沉默片刻,教室里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有意观察了全班学生的表情,刘卢羞喜交加,其他学生则表情各异,有羡慕的、有惊异的、有不相信的等。放学时我桌子上多了一张纸条,上面写道:“谢谢老师,上次是我错了,以后看我的吧”。抓住这次机会,我又因势利导,告诉她:她有很多特长,尤其是动手能力强,心灵手巧,并请她提前阅读要学习的知识,利用自己的特长帮我制作一些简单的物理实验器材,后来她利用玻璃瓶、小风铃,帮我制作了“真空铃”;用啤酒瓶制作了高低音演示装置;用易拉罐制作了声音传递能量的演示装置;在学习电磁时还制作了一个非常复杂的电动机,并且运转良好。我每次授课时都尽量用她制作的仪器进行演示,即使有现成的比她制作的还完美的器材,只要能达到相同的演示效果,我都优先选择她的,并次次重复:“这是咱们班刘卢学生亲手制作的”

。看到自己亲手制作的器材,一次次的在课堂上发挥作用,她自己也非常满足,也越来越有制作的兴趣,由于制作前要先熟悉相关的物理知识,所以她也就不自觉的提前学习了课堂上要讲的物理知识,再加上关心自己的器材演示效果,所以听讲很认真,她本来又不笨。如此一来,她的物理成绩得到了大幅度提高,由于对物理课学习的自信,同时也提高了她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兴趣,其他任课教师都说她象变了一个人似的,大家都不知道为什么,只有我心中有数。通过刘卢学生的转化,使我认识到:学生有缺点是正常的,若教师能正确引导和利用,完全可以把缺点变成优点,在学生改掉缺点的同时,又多了一个闪光点,从教育效果来说,比学生单纯的改正错误要好的多,教师可以在物理学中尝试利用这种创造技法——缺点利用法,使之在教育教学中发扬光大。

学法方面的不足篇六
《图书馆学研究方法发展中的不足以及对策探析》

图书馆学研究方法发展中的不足以及对策探析

摘要:一门学科由前科学发展为常规科学其成长发展史自然也是这门学科研究方法的发展历史,研究方法是人类进行科学研究的思维形式和研究手段,从来就是构成一门学科重要的科学要素。将科学的研究方法应用于图书馆学的理论研究,揭示图书馆内在运行机制,乃是完善图书馆学学科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指导图书馆具体丁作展开的先决条件。

关键词:图书馆学 研究方法

一、图书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

对于中国图书馆学研究,根据统计结果显示,分析与综合法、比较与分类法、调查与统计法位居前三,可能由于这些方法相对成本比较低廉,缺乏资金支持的研究人员可以运用这些方法单独进行研究。然而,这些图书馆学所使用的方法多为概括与描述的总结,对于实际工作的应用缺乏科学论证与推理,这些至今以经验方法为主,使图书馆学研究难免长期停留在经验总结式的感性认识水平上,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图书馆学认知的科学性,使得“图书馆学是不是一门科学,至今仍然是一个问题”,图书馆学的科学化至今仍是一门未竞的事业。

放眼国外图书馆和图书馆学发展的进程,面对中国图书馆学研究在发展中仍然存在的困惑和难题,破解这些困惑和难题必须打破我国学术界在中国图书馆学研究50年间长期存在的图书馆学、情报学和信息学“三科独立”的格局,进行整合,实行“三位一体”。

从中外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实践过程中找寻图书馆自身的发展轨道,探索图书馆学自身的发展规律。值得庆幸的是,进入了21世纪,《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六版)从科学类分体系中已将图书馆学、情报学进行了整合,统一于图书馆学的大框架。

二、图书馆学研究方法发展中的不足

1.创新意识仍显不足

国内有些研究者缺乏创新意识,在引进和移植国外图书馆界或其它学科方法时,只是被动地翻译或介绍,研究课题过于同质,研究层次不高;对图书馆学方法的发展方向辨别不清,缺乏传统方法与现代方法的融合与统一。有些研究者在方法的创新上脱离了图书馆工作和研究的实践,信手拈来,导致许多所谓的新方法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而真正的创新意识是要通过解决实践问题而进行开拓活动的。有些研究者未及时跟踪国外图书馆学研究方法的新进展,一些新引进方法缺乏科学的指导和前人成果的借鉴,延缓了图书馆学方法的研究层次整体提升的速度。

2.研究方法的改造不足

在图书馆学专门方法的研究中,有的研究者热衷于借鉴移植其它学科新方法,而忘记了原有方法,喜新厌旧,出现了方法论研究中赶时髦的趋势。首先,有研究者忽视了学科专门方法的发展也需要借鉴一般方法,事实上很多学科包括图书馆学在内的一般方法,可以结合实践问题把它改造成新的专门方法。其次,对于图书馆学原有专门方法的应用,不少研究者只停留在原有开发利用的层面上,

缺乏为了应对新问题而对原有方法进行改造,比如引证分析法往往用来研究文献老化、核心刊物评选、学科和人才的评估等方面,但忽视了该方法与其它方法相结合的创新,可应用到图书采访、典藏剔除研究,能提高馆藏建设质量,进一步推动图书馆学旧研究领域中新的发现。

3.数字图书馆的研究不足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使图书馆业务模式、技术手段等发生变化,作为指导图书馆工作实践的研究方法应随之不断拓展,为以数字化和用户为中心的图书馆提供更多的研究手段,然而该方面的研究仍显不足,比如网络环境下各种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数字资源的分类存储、保护与服务研究缺乏科学的指导方法;在信息用户研究中大多只局限于传统的手工借阅统计、读者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导致研究只停留在用户需求和教育的层面上,而不能为数字图书馆提供用户心理和市场研究。其次,研究者偏爱单一方法的研究创新,缺乏应用多元方法多角度去研究某一问题的活动。

三、图书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对策

1.提高创新意识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现代图书馆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果研究方法不能与时俱进就不能适应图书馆的发展。研究方法的发展应与图书馆的发展方向紧密联系。其次,确立方法论研究要以能指导实际工作为核心的方针,提倡同实践相结合,不能脱离图书馆的实践工作而盲目追求研究方法体系的扩充,不能指导实践的方法就不

能成为图书馆学研究方法。

再者,要培养原创精神,注意选取别人没有涉猎的课题,使课题具有开拓性、新颖性。如网络信息资源服务绩效评估研究方法,数字化资源采访和利用率的研究方法等。对现有的研究方法进行改造或综合利用多种方法也是新的研究课题。

此外,研究者应多关注国际图书情报界在方法上的最新研究,加强国内、外的图书馆学新方法的比较研究,鼓励研究者进行创新,大力倡导图书馆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

2.加强研究方法改造

探讨众多学科一般方法在图书馆学的适用性,如果该方法在问题解决中具有独特作用,努力把它发展为专门方法。如分析法过去作为一般方法多用于图书馆宏观现象分析,而国外现在则多用于馆藏目录卡片、书名页内容等文献信息单元、读者阅读兴趣、某一具体文献等微观现象的深入研究,发展为文献内容特征的计量研究方法;国外还把调查方法发展为网络浏览内容跟踪记录和馆内实体服务相结合的读者调查方法,演化为图书馆学专门方法。

当然并不是所有一般方法都能改造为专门方法,要视该方法在问题研究中的地位来决定。同时,也要加强图书馆学专门方法与其它学科方法的结合,提高研究水平。如国外研究者利用比较引用分析方法去探讨图书出版发行情况,以确定是否作为新书购买依据,以及利用该方法研究特定专科院校的信息需求,以调整藏书结构,实现了引文分析法与作为一般方法的比较分析法的融合和创新。

3.加强数字图书馆研究

首先,要为基于不同生命周期的数字馆藏的建设提供新研究方法,找出数字资源在其生命周期中价值的变化规律,制定出数字资源分级存储、保护与服务的发展策略。这就需要对传统的文献计量学方法和引证分析法进一步改良和创新,大胆地应用内容分析法,并结合计算机科学技术手段等,为数字图书馆提供新研究方法。如国外研究者从技术、管理、合理使用角度三方面,论证了测试方法在高校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解决图书补充、marc数据补充以及图书采访与订单工作等,弥补了传统经验研究方法的不足,使数字图书馆采访及馆藏建设更为科学。

参考文献:

[1]杨文祥.图书馆学研究方法与方法论体系影响因素分析——关于21世纪图书馆学方法论体系及相关问题的若干思考之一[j].图书与情报,2007

[2]江文.图书馆学方法论研究[j].山西图书馆学通讯,2009

[3]黄岐.论我国新时期的图书馆学研究[j].图书馆学通讯,2008

学法方面的不足篇七
《学习中的十大问题和解决方法》

学习中的十大问题和解决方法

问题一:基础薄弱,一步慢导致步步慢

解决方法1:学会预习,变被动为主动

用预习来还学习上的“欠账”

高效预习的具体方法

名师点津:提高预习效率的三个关键

解决方法2:善于听课,向“开小差”说再见 如何做好课前准备

专心听讲的七个步骤

听讲要一针见血,抓重点

名师点津:在课堂上要与老师的思路合拍

解决方法3:及时复习,把知识巩固住

趁热打铁,上完课后及时复习

六种高效的复习方法

养成随时进行自我检测的好习惯

名师点津:如何从旧知识中找到新感觉

解决方法4:认真作业,温故知新的关键一步 高效率完成作业的五个步骤

“题海战术”要不得

名师点津:认真对待老师布置的每一次作业 解决方法5:利用工具,给学习找一个好助手 把教科书读懂看透

选择适合自己的参考书

学会整理笔记

名师点津:让每一份试卷都发挥最大的效用 问题二:效率低下,花了时问却不见效果

解决方法1:制订计划,让学习时问有章可循 一个好计划应该包含的三方面内容

长计划与短安排相结合最有效

学习计划要因科制宜

名师点津:制订学习计划要统筹兼顾

解决方法2:统筹兼顾,高效率地利用时间 细分时间单位来安排学习

一周时间巧安排

拟订一份具体的时间表

名师点津:双休日怎样安排时间

解决方法3:形成规律,把学习时间固定下来 按规律学习效果好

在固定的时间学习固定的科目

建立稳定的生物钟

名师点津:将学习时间记录下来

解决方法4:重点优化,把握住学习的黄金时间 寻找最佳时间段

分清主次与轻重

优化程序,统筹安排

名师点津:不要平均使用力量

解决方法5:争分夺秒,不放弃任何学习的机会 学会充分利用零散时间

巧用中午和晚饭前的时间

利用睡前醒后的时间记单词

名师点津:有效利用零散时间的技巧

解决方法6:劳逸结合,休息是为了更好地学习 灵活学习,不打疲劳战

适度的锻炼可以调节大脑

名师点津:课间要适当休息

问题三:一做就错,缺乏解题的思路与技巧 解决方法1:认真仔细,重视做题的每一步 不只要数量,更要质量

以准确率为做题的最终要求

名师点津:培养做题的好习惯

解决方法2:打开思路,找到解题的突破点 主动寻求解题思路

把思路一步步写出来

名师点津:不要死钻牛角尖

解决方法3:掌握方法,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首先要关注普通解题法

触类旁通,提高综合解题能力

一题多解,找到解题的最佳途径

名师点津:要跳出定式思维

解决方法4:重视过程,不要只关注答案

时刻关注解题过程 重视运算过程 名师点津:不要提前看答案 解决方法5:吸取教训,避免一错再错

及时分析出错的原因

善用难题笔记与错题笔记

名师点津:高效的错题索引法

问题四:过目就忘,学到的知识总是记不住 解决方法1:找到规律,记忆是有迹可循的 学会降低知识的遗忘率

利用记忆规律的普遍性和重复性

名师点津:如何争取最佳记忆效果

解决方法2:掌握技巧,寻找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 “压缩饼干”记忆法

“多通道”记忆法

“吃甘蔗”记忆法

形象记忆法

名师点津:利用卡片来帮助记忆

解决方法3:比较归纳,在思考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通过比较来加深记忆

分组归类,各个击破

“减肥”记忆法

名师点津:记忆要有目的性

问题五:恐惧考试,平时都会一考就砸

解决方法1:释放压力,考试并不可怕

如何拥有一颗平常心?

稳定情绪最关键

名师点津:考前不要轻易许诺

解决方法2:注意调整,用最佳状态迎接考试 四招快速恢复身体疲劳

考前根据自身特点调节生物钟

名师点津:如何避免考前综合症

解决方法3:细心冷静,不无谓丢分

动笔之前审好题

规范答题不丢分

不要忽视细枝末节

名师点津:越感觉容易越要警惕

解决方法4:把握节奏,时间就是分数

合理分配答题时间

高效利用检查的时间

名师点津:不要死磕难题

解决方法5:轻松答题,灵活运用应试技巧 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

如何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名师点津:巧妙利用草稿纸

解决方法6:遇变不惊,沉着应对考场意外 记忆堵塞怎么办

遇到陌生题目别泄气

时间不够要镇静

名师点津:不要给试卷留“尾巴”

问题六:缺乏思考,只会埋头苦学不会灵活用脑

解决方法1:主动思考,脑子越用越聪明 独立思考从两方面人手 把思考贯穿于学习的各个环节中 “听”与“思”要相结合

名师点津:给自己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

解决方法2:敢于质疑,多问几个为什么 学习中要有怀疑精神

多问几个为什么

名师点津:勇于自我质疑

解决方法3:灵活思维,掌握不同的思考方式 发展形象思维

培养抽象思维

提高直觉思维

名师点津:坚持写好“思维日记”

解决方法4:大胆创新。提升自己的创造力 打破常规,改变固定思维方式

用发散思维解放你的头脑

逆向思维的妙用

开发神奇的想象力

名师点津:在实践中培养想象力

问题七:缺乏热情,对学习提不起兴趣

问题八:态度散漫,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问题九:不善合作,只知道学而不知道问

问题十:破罐破摔,对学习丧失了信心

问题一:基础不牢,一步慢导致步步慢

问题二:效率低下,花了时间却不见效果 问题三:一做就错,缺乏解题的思路与技巧 问题四:过目就忘,学到的知识总是记不住 问题五:恐惧考试,平时都会一考就砸

问题六:缺乏思考,只会埋头苦学不会灵活用脑 问题七:缺乏热情,对学习提不起兴趣 问题八:态度散漫,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问题九:不善合作,只知道学而不知道问 问题十:破罐破摔,对学习丧失了信心

学法方面的不足篇八
《我在运用尝试教学法中的问题和困惑》

请教邱学华教授几个问题如次:

1 我在教学中采用的是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小组学习,小组自学,组内讲解,组间讲解,集体讲解;其中,在较前一段时期,大部分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获得了很大的激发,小组学习气氛高涨,讲解积极,互帮互助的局面基本形成,然而近期学习气氛有所下降,尤其是个别小组的组内学习积极性有所倒退,原因可能是组内个别成员,基础太差,并且纪律性差,影响小组成绩,导致整个小组士气低迷,也可能是组长的原因,原组长对组的学习领导不力,后经调换,而现组长的数学成绩较差,但人缘好。该组学习呈下降趋势,如果把两个学困生(兼纪律不良)调到别的组,第一不情愿,第二各组都有学困生,这两名学生在数学课上的表现还差强人意,在其他课上,经常被驱离课堂,原因是我是班主任,还给点面子;这个问题如何解决?请指导。

2 在教学中,应当遵循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就是主体性原则,给学生最大可能的自学机会,展示机会,勤加鼓励,善于指导,巧加点拨。而在课堂上,因为经常性的遇到未在预设中的问题,或学生讲解的时间较长,节奏缓慢,这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往往难以进行完。一节课拉成一节半,或两节,或三节。也就

是一个预计5分钟就可完成的任务,有时要用10分钟或更多。课堂进程不能很好控制,造成教案,作业,学案的混乱,经常性的混乱,作业时间批改不一致,这就很可能构成教学事故;说句实话,老师如果在休息日批改作业,而随手写上日期,就很可能受到批评或处分。这个问题如何解决?请指导。

3 如果有了导学案,是不是可以废除教案?请指导。

4 采用尝试教学法,每堂都有当堂测试,而在实际中,当堂测试题的时间不够用,也就是问题2,当堂测试有了,是不是可以不布置作业?请指导。

5 我原是使用的超前尝试法,其他科老师后来跟进,把超前尝试时间挤没了。原因诸多,各科补作业,或者作业量超多。学生的自习时间全在做作业了,连中午的时间也要用来做作业,我的超前只有去掉了。部分教师认识观念上的落后是个原因,关于作业的硬性规定可能也是个原因,学校认识上的原因等等,这个问题很复杂,我有个想法,想做个废除自习课教师辅导制度的课题研究,把自习还给学生,正在写报告,正在做领导的工作,想请你给予指导和支持!

6 还有就是请先生讲讲教师的独立人格或师格问题,阐述下教师和民工,教师和流水线工人的区别。

鄙人愚钝,请指导。

7 在大班额情况下,如何开展尝试教学?比如班额在65人以上,80人,90人及以上。

8 班容量大,优秀生少,学困生数量大,如何开展尝试教学?请先生在实际的角度,比如有些情况是教师或学校极难改变的条件,给予切实的指导和帮助。

9 我想多有几块黑板,给我的学生更多的展示平台,免得为黑板面积的划分经常争吵。然而后面的黑板要做板报,不做要扣分的哦。

谢谢先生!

永年三中石攀科

2011-4-21

学法方面的不足篇九
《数学学习中常见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数学学习中常见的问题与解决方法供贝贝参考:

问题:

1、看见孩子天天做题,而且上很多辅导班,学习的很辛苦,可成绩不升反降?原因在哪里?

2、初一时学习还可以,为什么进入初二,,问题就凸现出来,成绩开始下滑?原因在哪里?

3、解题效率低,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试题,不适应考试节奏?原因在哪里?

4、对知识点的理解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层次上,做题时常常卡克,慢慢的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甚至讨厌,原因在哪里?

5、数学公式都会,为什么不能解题?或者解题时,小错误太多,始终不能完整的解决问题?

建议:

初中数学是一个整体。初一数学知识点虽然很多,但都比较简单。初二的难点最多,初三的考点最多。很多孩子在平时学习中慢慢积累了很多小问题,这些问题在进入初二时,当学科的增加、难度的加深后,问题就凸现出来,成绩开始下滑。

通过调整学习方法,要能让孩子尝到解题的快乐,只有让她学习中感到快乐才会有兴趣,有了兴趣,不怕学习成绩上不去。

(1)对概念和公式要能融会贯通 这类问题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概念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对概念的特殊情况重视不够。二是,对概念和公式一味的死记硬背,缺乏与实际题目的联系。这样就不能很好的将学到的知识点与解题联系起来。三是,不重视对数学公式的记忆。记忆是理解的基础。如果你不能将公式烂熟于心,又怎能够在题目中熟练应用呢? 我们的建议是:更细心一点(观察特例),更深入一点(了解它在题目中的常见考点),更熟练一点(无论它以什么面目出现,我们都能够应用自如)。

(2)总结相似的类型题目 这个事,不仅仅是老师的事,孩子也要学会自己做。当你会总结题目,对所做的题目会分类,知道自己能够解决哪些题型,掌握了哪些常见的解题方法,还有哪些类型题不会做时,你才真正的掌握了这门学科的窍门,才能真正的做到“任它千变万化,我自岿然不动”。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在进入初三以后,会发现,有一部分孩子天天做题,可成绩不升反降。其原因就是,他们天天都在做重复的工作,很多相似的题目反复做,需要解决的问题却不能专心攻克。久而久之,不会的题目还是不会,会做的题目也因为缺乏对数学的整体把握,弄的一团糟。我们的建议是:“总结归纳”是将题目越做越少的最好办法。

(3)收集自己的典型错误和不会的题目 孩子最难面对的,就是自己的错误和困难。但这恰恰又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孩子做题目,有两个重要的目的:一是,将所学的知识点和技巧,在实际的题目中演练。另外一个就是,找出自己的不足,然后弥补它。这个不足,也包括两个方面,容易犯的错误和完全不会的内容。但现实情况是,孩子只追求做题的数量,草草的应付作业了事,而不追求解决出现的问题,更谈不上收集错误。之所以建议孩子收集自己的典型错误和不会的题目,是因为,一旦你做了这件事,你就会发现,过去你认为自己有很多的小毛病,现在发现原来就是这一个反复在出现;过去你认为自己有很多问题都不懂,现在发现原来就这几个关键点没有解决。 我们的建议是:做题就像挖金矿,每一道错题都是一块金矿,只有发掘、冶炼,才会有收获。

(4)就不懂的问题,积极提问、讨论 发现了不懂的问题,积极向他人请教。这是很平常的道理。但就是这一点,很多孩子都做不到。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对该问题的重视不够,不求甚解;二是,不好意思,怕问老师被训,问同学被同学瞧不起。抱着这样的心态,学习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学好。“闭门造车”只会让你的问题越来越多。知识本身是有连贯性的,前面的知识不清楚,学到后面时,会更难理解。这些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你对该学科慢慢失去兴趣。直到无法赶上步伐。 讨论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一个比较难的题目,经过与同学讨论,你可能就会获得很好的灵感,从对方那里学到好的方法和技巧。需要注意的是,讨论的对象最好是与自己水平相当的孩子,这样有利于大家相互学习。 我们的建议是:“勤学”是基础,“好问”是关键。

(5)注重实战(考试)经验的培养 考试本身就是一门学问。有些孩子平时成绩很好,上课老师一提问,什么都会。课下做题也都会。可一到考试,成绩就不理想。出现这种情况,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考试心态不不好,容易紧张;二是,考试时间紧,总是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心态不好,一方面要自己注意调整,但同时也需要经历大型考试来锻炼。每次考试,大家都要寻找一种适合自己的调整方法,久而久之,逐步适应考试节奏。做题速度慢的问题,需要孩子在平时的做题中解决。自己平时做作业可以给自己限定时间,逐步提高效率。另外,在实际考试中,也要考虑每部分的完成时间,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慌乱。 我们的建议是:把“做作业”当成考试,把“考试”当成做作业。

学习方法:

1 .课前做什么,预习。

有的孩子会认为预习是浪费时间,上课听老师讲讲不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花时间预习。其实预习非但不浪费时间,而且有很大的益处。

首先,预习是对自己自学能力的锻炼。老师不可能教给你全部的知识,很多的知识都是靠自己自学得到的,这就需要我们有良好的自学能力。

其次,通过自己预习得到的要比通过上课听老师讲得到的印象要深刻的多。

那该如何预习,预习些什么内容呢?

第一,要看课本,看课本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例题,对这部分内容要做到理解。因为这就是基础,万变不离其宗,后面的任何变化都离不开这个基础。

第二,在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完成课后的随堂练习。因为通过什么来检测你是否理解了概念,只有通过题目。课后的随堂练习的设置就是理解基本概念后的简单的运用。如果预习的过程中有不懂的地方,要在书上做好记号,上课时就要着重听这部分内容;如果内容简单,自己能理解,那上课时就要听老师是如何讲解的,和自己对照一下,看看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或者看看有没有其他的解题思路。

2.课上做什么,认真听讲。

听课是学习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准确的掌握所学知识的关键。课上认真听十分钟胜过课后自己看书三十分钟。那么上课该如何认真听讲,听什么。

第一、带着在预习中未懂的问题听课,注意力集中,尽可能把疑点在课中解决。

第二,对于在预习中认为弄懂了的问题,主要听老师的讲解是否和自己的理解一致,纠正自己在预习中对一些知识的片面理解或错误理解。

第三,在预习中没有弄懂的问题,通过老师讲懂了或还有疑问,要在课堂上把关键的地方记下来,课后要及时进行向老师请教,弄懂、弄明白。

第四,在听课中注意不能只听问题的答案,关键是听老师讲解例题的解题思路,明白了解题思路,你是学会了做这一类题,而不是只是一道题。

例题是为巩固数学知识而讲,例题的作用是举一反三。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一个老师带着一个初一班,他每周都测验他的孩子,而且公开告诉他的孩子,考题全部他上课讲的例题。孩子开始一片哗然,90%的孩子有信心拿满分,只有班上几个最差的孩子不敢这么说,很快第一次测验结果出来了,及格率48%,满分率不到8%,第二次情况有所好转,初一时这个班数学成绩与同年级数学特长班平均分相差12.5分。初二时与数学班只差1.5分,比年级平均分高10分。初三毕业,这个班几乎与数学特长班没有区别。

第五,注意听老师在课堂中补充的例题,这些例题通常具有代表性,听老师的解题思路,拓宽自己的知识,要学会自己可以动手解决这一类问题。

3.课后该怎么做,完成练习和作业。

要学好数学,必须多做练习,但并不是题海战术。只顾看书,而不做或少做练习,是不可能学好数学的。而一味的做题,而不顾解题方法,也是很难在学习上收到成效的。

做练习要在有充分的准备之后,认真独立地完成。所谓有充分准备,就是要先复习今天所学的知识和老师补充的例题,把课本上的知识弄懂之后才能做练习。如果课本知识还有不懂之处,应先复习课文,询问孩子或老师,直至懂了之后再做练习。

所谓认真,是指对每个习题都要认真思考,对问题的每个细节都应思考清楚。注意养成一个全面细致地思考问题的习惯。这种良好习惯一旦养成,它会在你的一生中大有益处。另一方面,要认真演算,注意解答表述的条理性和解题格式的规范性。许多孩子常常在考试中马虎出错,究其根源,必然形成马马虎虎的坏习惯。而“马虎”会长久地带来危害,这种坏习惯一旦养成,十分顽固,很难克服。

所谓独立完成作业,就是要靠自己的能力完成作业。因为做练习的目的,一是巩固所学知识,二是检查对知识的理解是否正确,培养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敢于啃难题。遇到难题一定要反复仔细推敲条件,深入思考,在山穷水尽、自己能力确实承受不了的情况下,问问别人是可以的,不要一觉得难,就不想做了。当然,做难题要耗费较长的时间。有些孩子以为这样做不合算,不如问问省事,这种想法是不全面的。其实,帐得算两笔,比如你由于解难题耗费的时间较长联想过很多知识,设想了很多解法,都失败了,似乎收获是“零”,但事实上,你获得了大量的“副产品”,而这“副产品“的价值会远远大于本题目的价值。因为,由于解题的迫切需要联想了很多知识,恰好是对这许许多多知识积极的复习;你想出了很多方法,虽然没有能解决这个题目,但它是很好的思维训练,对提高思维能力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况且这一个个方法很可能在解决其他题目上奏效。大数学家希尔伯特把“费尔马大定理”这道难题叫做“能下金蛋的母鸡”。正是因为有很多数学家在攻克“费尔马大定理”的失败中,发现和开创了许多新的数学领域,大大地推进了数学的发展。

学习吃力的时候,必须把例题吃透,只要完成基本题就可以了。如果学习赶上来了,还有额外的学习时间,可以选择好一本课外书,自己挑选部分习题、能够巩固所学知识并拓展知识面的,在做题时尽量讲究一题多解,发展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做过的题目过一段时间(一周之类)要消化,对于这类题目的解题方法要掌握,争取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练习当中,我认为“做”是次要的,而“思”是主要的。出错的地方也正是我们学习中最薄弱的地方,把这些地方弄懂弄通,避免在同一地方摔倒二次,这比把十道习题演算正确收效也许更大一些。

4.复习与总结。

复习是为了巩固,和遗忘做斗争;总结是为了条理知识,发现、掌握规律,积累经验,有所提高。学完每一章,要及时做好阶段复习。阶段复习要围绕每一节知识的重点、难点,阅读教材、听课笔记、练习本,从中提炼出本章的知识重点和难点,特别对于曾不大懂和理解错误或不够深度的地方,要着重复习巩固。凡是在作业或测验中不会做或做错了的题目,在阶段复习中要独立做一遍,检查一下对这些题目自己是否已经掌握。有些孩子多次在某一类问题上出现错误,或曾不会做的题目,再考时仍不会做,正是没有完成复习任务的结果。较难的知识与题日,不仅难做、难理解,而且很容易忘。反复复习的本身,则是与遗忘作斗争的有效方法。阶段总结是十分必要的,通过阶段复习,应该有较大的提高。华罗庚有句名言:“读书要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阶段总结,正是要完成由厚到薄的过程。总结要提炼出每一章知识的重点、难点,每一小节知识的重点与本章知识重点的联系,做出条理性的归纳和概括,从而积累解题经验,提高分析解题的能力。

5.课外自学与研究。

如果时间充足,可以多做一些课外题,课外自学与研究的目的是扩大知识面,开阔眼界,掌握与积累思维方法和解题方法,进一步提高分析解题能力。围绕所学的教材进度看一些课外参考书及数学杂志,作一些较新鲜或难度较大的习题。课外自学应该是有计划地有节制地进行,不要影响上课环节的学习,更不要影响其它学科的学习。在课外自学的过程中,发现一些新颖而有价值的习题、一些好地思维方法与解题方法,应该记下来,以便进一步学习掌握。

爱因斯坦说过:“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对于渴望成功的人来说,艰苦的劳动与少说空话是比较容易做到的,而正确的方法却不是每个人都能摸索得出来的。„„学习方法因人而异,望贝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务使自己拥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学法方面的不足篇十
《法学本科教育在法律职业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不足及对策》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igeleikaoshi/183920.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