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戈为武同义词

| 对外汉语 |

【www.guakaob.com--对外汉语】

止戈为武同义词篇一
《汉语训诂学》

汉语训诂学,中国语言文字学中传统的解释语词和研究语义的学科。训诂的原意是用通行的语言解释古字古义,后来用作解释词语的泛称。

简介

中国语言文字学中一门传统的解释语词和研究语义的学科。“训”是说明解释的意思,“诂”本义是古言的意思,引申也作解说古语讲。“训诂”的原意是用通行的语言解释不易为人所懂的古字古义,目的在于疏通古书的文义,讲明字义。后来就作为解释词语音义的泛称。 编辑本段起源

训诂学

“训诂 ” 一词在班固《汉书》里多写为“训故”。“故”就是古语。如《刘歆传》说:“见古文《春秋左氏传》,歆大好之。„„初,《左氏传》多古字古言,学者传训故而已。及歆治《左氏》,引传文以解经,转相发明,由是章句义理备焉。”又《扬雄传》说:“雄少而好学,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博览无所不见。”"训故"与"训诂"同义。章句是分章析句,解释一章一句的意思,训诂是专指讲明文字的音义,两者不相同。训诂学就是解释语词和研究语义的学问。旧日只看作是“小学”的一个部门,现在正逐渐发展为一门有科学体系的汉语语义学。 编辑本段演变

语言里的词因时代有变迁,而有古今之异,因地域有不同,而有方言之别。因此,后代的人读古代的著作不能懂,就要以今语释古语;同一事物,不同的方域称名或有不同,就要用通语释方言。语言总是在发展的,语词在使用中意义也常常会有改变。一个词由一个意义引申发展出别的意义,就成为一个多义词。多义词在使用时场合不同,意义就不一样。为免去误解,也往往需要加解释。这些就是训诂所由起。久而久之,就有集中讲解字义词义的书,这种书就称为训诂书。语言的各个方面都是有系统的。语音的声韵有系统,词汇的构词有系统,词的音与义和词与词的音与义之间的关系也是有条理可寻的。因此由一字一词的解释进而有意识地从事联贯的、有系统的语义研究工作,创造出科学的理论,对汉语发展历史的理解,对解释古书,对编纂字典、词典,对语文教育都会有重要的贡献。 编辑本段研究内容

任务

训诂学既然是研究词义的学问,其研究的对象主体即是古代的书面上的语言材料,而现代方言的口语资料也在参考之列。要研究古代的书面语,应当具备文字、词汇、语法以及语音史的基本学识,掌握语言文字一般的发展规律,才能从事整理研究前代的训诂资料,总结前人研究词义的理论和方法,并进一步开创新的途径,作深入广泛的研究。

方法

前代解释语词的资料极为丰富,研究工作者应当按照时代的先后,按照不同的性质,分别层次加以整理。前代的训诂学家解释语词时所应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训诂学上有所谓形训、义训、声训。形训是就字形本身的结构说明所表现的词义的。义训是用现代人所理解的词语解释字在书面上使用的含义。采用一个同义或义近的词或一句话作解释。声训也称音训,是从词的读音上着眼,使用音义相通的词来说明词义,或有意识地从音上探求词义的来源。三者之中,义训用的最为广泛,不过如何加义训也是随词而异的。要研究前代的训诂,对古代的训诂书、字书、音义书以及韵书中怎样解释单词,怎样解释固定的词组和联绵词,怎样就文意说明词的通用和假借以及字音改变而意义不同之类的问题,都需要从事分门别类整理,求出通则,评定是非,从中吸取符合语言实际的有用的经验。 方向

进而言之,凡是一门学术必然有理论、有方法。前代许多研究训诂的专家在解释词义的实践中曾提出很多重要的见解。如词与词之间音义相比的关系,通语与方言同实异名的关系,谐声字声符与字义的关系,本义与引申义和假借义的关系等等。在理论上就有所谓右文说,字义起于字音说,音同义近说,一声之转说,古假借必同部说。同时还提出探求词义的一些主要的方法。如形、音、义三者互求,因声以求义,比例文辞以相证,“疑于义者以声求之,疑于声者以义正之”(戴震《转语二十章序》)等等。这些都是从研究《诗》、《书》古训而发展成为一门学科的缘由。今日在总结继承前人的成果的基础上,语言研究工作者就要根据现代语言学的原理,研究词义的引申和由旧词派生新词的规律以及正确解释词义的方法;还要研究辨别同义词的法则,词义与语法的关系以及修辞对词义的影响等问题,从而建立起科学的汉语语义学。 编辑本段产生

汉语历史久远,有文字的记载已经有4000多年,而语言却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有变化。春秋战国以前,一个字大都是一个词。春秋战国以后,构词法有了发展,双音词逐渐多起来,字在增加,字义也有引申和变迁。想要了解古书中的词义不能不有解释。因此在先秦书里就有不少解说字义的材料。其中有据字形说

义的, 如《左传》宣公十二年说: “夫文,止戈为武”;宣公十五年说:“故文,反正为乏”;昭公元年说:“于文,皿虫为蛊”。有从字音推求字义的,如《孟子滕文公上》说:“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庠"与“养”,“校”与“教”,“序”与“射”都音韵相近。在《易经》里,如《说卦》说:“乾,健也”,“坤,顺也”,“坎,陷也”,“离,丽也”,都从音立训,也属同一类。又有用同义字来作讲解的,如《易经·杂卦》说:“恒,久也”,“节,止也”,“解,缓也”,“蹇,难也”。这些都是字的常用义。有些字所代表的概念比较难懂,或别有专指,就采用语句加以说明。如《易经·系辞下》说: “几者动之微, 吉凶之先见者也。"《说卦》说:"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孟子·梁惠王下》说:“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一一分别说明,力求明确,免有疑惑。在战国时代,“名家”是一时的显学,辨析名实,尤为精密。如《墨子·经上》说:"平,同高也",“中,同长也”,“圜,一中同长也”,“信,言合於意也","间,不及旁也","盈,莫不有也”,“梦,卧而以为然也”。这些可以说近似科学的定义了。 周代自平王东迁雒邑以后,王室的势力日趋衰弱,诸侯争霸,战争频繁,人民转徙不安,语言也随之有了很大的变化。北方黄河流域有了区域共同语,凡是古语或方言为人所不能理解的就要用当时通行的语言即所谓“雅言”来解释。《论语·述而》说:“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雅言”就是“中夏”之言。《孟子·梁惠王下》解释齐景公时命太师作乐,诗云“畜君何尤”一句说:“畜君者,好君也。”又《滕文公下》解《书经·大禹谟》“洚水警余”句说:“洚水者,洪水也。”又《左传》宣公四年说:“楚人谓乳,谷;谓虎,於菟。”这些又是以通语解释方言的例子。由以上所说可以充分理解训诂之兴在春秋战国时代。 编辑本段发展

训诂所以在春秋战国时代兴起,约有4种原因:①语言有发展,古今语有不同和方言有不同;②书面语用词与当时口语用词有不同;③社会不断发展,名物繁多,一词多义的现象比较普遍;④对用词表达思想的作用的理解和认识有了提高,逻辑思维日趋严密。因为有了以上几种原因,所以训诂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了很好的开端。 编辑本段两汉训诂书

汉代是训诂学蓬勃发展的时期。由于秦末社会的动荡,语言起了很大变化,先秦古籍多凭口耳传受,用隶书写出,世称为"今文经"。而从汉武帝以后前代的“古文经”出现日多,其中多古字古义,不尽为人所识,因此就有训诂学家为之注释。但在西汉时期, 今文经盛行时, 注释五经的人已经很多。以《诗经》而论,就有齐、鲁、韩三家,文字颇有不同。其他各经也有章句训释之类。汉代的训诂学就是依靠经学而发展起来的,而且汉代已有专门解释词语的训诂书。主要的训诂书有《尔雅》、《方言》、《说文解字》、《释名》4种。这4种书各有特点,是中国训诂学的基石。

编辑本段典籍

《尔雅》是由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的一部训诂书,无作者主名,从内容看应当是战国至秦汉之间经学家和小学家迭相增益而成的。旧说是周公所作,或说是孔子门人所作,都不足信。《汉书·艺文志》著录为3卷,20篇,今存19篇。书中《释诂》、《释言》、《释训》3篇是解释名物以外的语词,其余16篇是解释各种事物名称的,如亲属、宫室、器物、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之类。书中所释的词语主要是出自经传古籍。“尔”是近的意思,“雅”是正的意思,“尔雅”就是言辞近于雅正的意思。书中有的以汉代的今语释古语,有的以雅言释方言,有的以俗语释雅言。《释诂》、《释言》、《释训》3篇主要是类聚一般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用一个通用词作解释,如《释诂》:“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权舆,始也。”其他各篇主要是类聚同类事物的名称分别解释。有古今称名不同的,有异名同实的,有同名异实的、用单词不能解释的,就用一句两句话作解释。品物多方,训解的方法也有不同。这是汉代早期一部训诂的总汇,成为后代解词释义的重要根据。汉代的训诂学也就由此开始发展起来(见《尔雅》)。

《尔雅》之后,西汉末扬雄作《方言》,东汉和帝时许慎作《说文解字》,东汉末刘熙作《释名》,都是极为重要的著作。 编辑本段版本

《方言》的全称是《适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其中有绝代语释和别国方言。《 隋书·经籍志 》题为《方言》。扬雄,蜀郡成都人。汉成帝时到长安为郎,他由从四方来到长安的孝廉、卫卒的口里调查殊方异语,条列排比,整理成书。原书为15卷,今存13篇。这是专门解释方言语词的一部著作,所解释的语词有的是古代的方言,有的是当时不同区域的方言,把意义相近的列为一条,用当时通用的同义词作解释,并分别说明不同语词所通行的地区。这不仅是一部重要的训诂书,而且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方言的一部重要著作,在中国语言学史上有很高的价值(见《方言》)。

继《尔雅》、《方言》之后出现的《说文解字》为东汉和帝时许慎所作,这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按照字形偏旁分部编排的字典,虽是一部字书,也是一部训诂书。许慎是贾逵(公元30~101)的学生,精通五经,既通今文经,也通古文经。他在《说文解字》里利用不同方式解说字义。有根据字形的构造说明造字的本义的:如“理”, 治玉也;“忘”,不识也;“须”,面毛也;“突”,犬从穴中暂出也;“炙”,炮肉也。有根据古训以说明常用的词义的:如“慈”,爱也;“劲”,彊也;“ 辟”,法也。其中有许多是字的古义:如“沫”,洒面也;“ 浴”, 洒身也;“澡”,洒手也;“洗”,洒足也;“ 颂 ”,貌也(同容);“翁”,颈毛也;“?amp;#93;”,盛也;“爱”,行貌;“?”,丹砂所化为水银也(即“汞”)。书中也有从声音上来作解释的:如“诗 ” ,志也;“尾”,微也;“马”,怒也,武也;“夜”,舍也,天下休舍也;“晋”,进也,日出万物进也。还有从字的声旁说词义的:如“斐”,分别文也;“贫”, 财分少也。又有根据方言为训的:如“夥”,齐谓多为夥;“眮”,吴楚谓瞋目顾视曰眮。《说文》解释一个字从形音义三方面着想,立意精深,对后代的字书、训诂书影响极大(见《说文解字》)。

《释名》又是另外一种训诂书,作者刘熙专从词的声音上推求事物所以得名的由来,用同音或声韵相近的语词作解释。这种方法训诂学上称之为“声训”,或称之为“音训”。声训本起于战国末,西汉时今文经家多从声音上解说字义,刘熙是要从语言出发来研究事物命名所以之故,跟今文经家不同。他是有意识地要把语音和语义联系起来,就音以求义。例如《释名·释天》说:“天,豫司兖冀以舌腹言之,天显也,在上高显也;青徐以舌头言之,天坦也,坦然高而远也。”虽然不免有主观唯心成分。但是从声音上推求各种事物名称的取义,类似寻求语源,对训诂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见《释名》)。

汉代的训诂书还有《小尔雅》、《通俗文》。总起来说,各种解释词义的方法在汉代已经具备。最著名的训诂学家大部分都是古文经家。东汉时期古文经盛行,如贾逵、马融(公元79~166)、服虔、郑玄都先后注解经传。郑玄,兼通今古文经,所注最多。他能就其原文,字之声类,考训诂、捃秘逸,以发疑正读,成为“汉学”的正宗,与许慎并称为“许郑”。 编辑本段魏晋南北朝训诂义疏之学

魏晋时期

在魏晋时期,张揖和郭璞是最著名的训诂学家。张揖是三国时魏明帝太和年间的博士,他搜罗汉代以前古书的词语和相传的古训纂集为《广雅》一书,体例完全依照《尔雅》,而补充《尔雅》所不备,所以名为《广雅》。张揖又作《古今字诂》和《难字》,见于《隋书·经籍志》,今已失传。郭璞是东晋河东人,为弘农太守著作郎,博学多识,精通训诂,所作古书注释最重要的有《尔雅注》和《方言注》。《尔雅》在汉代已有好几家注本,郭璞别为新注,超越前人所作,他既能以今语释古语,又能以方言释雅言,诠释品物的形貌,以及其功用等尤为明晰(见《尔雅》)。他所作的《方言注》能贯通古今,以晋代方言解释古代方言,并且联系语音,提出音有通转,为训诂研究增添了新的方法。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人民播迁流转,语言起了很大变化,古书词义艰深,不易理解,于是注释古书的风气日盛。魏晋时期,不仅《易》、《书》、《诗》、《左传》、《谷梁》、《论语》等儒家经典有注,其他古书如《史记》、《汉书》、《老子》、《庄子》以及辞赋之类也有人注释,训诂之学得以不致废坠。其中精义颇多,不无可取。自宋齐以后,兼释经注的“义疏”体出现,如梁代国子助教皇侃著有《礼记义疏》、《论语义疏》。义疏的兴起可能是受了佛教经典有“讲疏”的影响。

南北朝时期

魏晋以后除经传有注释外,字书和辞书都多起来。字书和辞书之增多与语言词汇的范围扩大,文字的增多和一词多义有直接的关系。晋代有任城吕忱作《字林》7卷,仿照《说文解字》而有所增益。宋代何承天有《纂文》3卷,北魏阳承庆有《字统》21卷。梁代阮孝绪有《文字集略》6卷,顾野王有《玉篇》30卷。

止戈为武同义词篇二
《中国语言文字》

止戈为武同义词篇三
《训诂学简答题》

训诂学简答题

P91、训诂学功用:古文教学、古籍阅读、古籍整理、辞书编纂

2、训诂学任务:分析古代书面语言的矛盾与障碍、总结前人注疏经验、阐明体例、方式方法、原则和运用。

3、训诂学不等于词汇学:词汇学是研究、分析语言中的词及词义和词汇演变,训诂学要研究这些,但还要研究比这些词更大的语言单位。

4、训诂学不等于语义学:语义学是研究语言意义的的学科,训诂学涉及到语言的意义,但也研究语义以外的东西。如文字是校勘、探求语源等内容。

5、训诂学既古老又年轻:从中国古代语言学发展历史来看,训诂学创始得最早。所以古老。但就语方科学成长的时间来看,科学的训诂学的产生是比较晚的。

6、训诂不等于训诂学:训诂是一种工作,训诂学是研究训诂这门工作的一门学术。

7、训诂学不等于文字学: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但是并不等于语言。汉族历代文献是汉字记录的,同样,历代文献也不等于汉字。训诂学研究的对象是历代文献语言,而不是历代文献汉字。文字研究内容涉及到音义,但主要是形,训诂学研究主要内容是语义。训诂学涉及文字学,可以利用文字学的研究成果,但二者有明显的区别。

P338、互文见义在所表达的意义上和修辞手法应怎样理解:一是上下两句的词语要相互补充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意义。如:公入而赋,姜出而赋,是指二人在入洞和出洞时都是吟赋。二是上下两句交替使用不同的词语以避免行文的单调枯燥。如:贽币不通,言语不达。通和达就是互文见义。

9、人为因素造成的古代书面语言的障碍:讹字、通假、衍文、脱文、错简。

10、古书阅读中文字障碍: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讹误字、避讳字。

古今字:同一个词在古书中先后所使用的不同的字。如:史记项羽本纪中,距关,母内诸候,秦地可尽王矣中的内和纳的关系就是古今字。

通假字:无本字的假借,许慎所说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有本字的假借,本有其字,临时代替,多称通假。前者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后者是从有到有的过程。前一种假借比较长久、固定,有的借义甚至挤掉本义,独占优势。后一种借字与本字关系刚比较轻散,不固定。识别通假字的条件是音近或音同。阅读古书最容易引志误解的大多是有本字的假借。常见错误有不明通假而误和滥用通假。

异体字:是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可以通用的外形不同的字。

讹误字:古书在反复传抄过程中,形体相近的字很容易混同造成讹字。

P5411、文意训释:串讲大意、分析句读、显示修辞、阐述语法、今译全文。

12、校勘的方法:本校、他校、理校、对校。

本校:用本书的前后文字互证,断定其中的错误。

他校:用他书勘定本书,凡其书有采自前人者,可以前人之书校之;有为后人其所引用者,可以后人之书校之;其史料有为同时之书所并载者,可以同时之书校之。

理校:根据文字、音韵、语法、文理等规律来推测其讹误。

对校:用同书的版本或别本互相对勘。

13、注意方法:直音、读若、譬况、反切、如字

直音:同音字注音。

读若:训诂术语之一,用来注音,破通假。有的完全相同音,有的读音相近。

譬况:多用急气言,缓气言。如高诱:哄,读近鸿,缓气言之。

反切:训诂术语之一,简称反或切。用两个字拼合成另一个字的读音,上字取其声母,下字取其韵母和声调,声母和韵母合在一起,得出被切字的读音。

如字:训诂术语之一,指在特定的上下文中,仍按原先的一般读音来读。

14、解释文意:串讲大意、分析句读、阐明语法、显示修示、申述章旨、考证名物典章制度、引证史实故事。

15、以通语释方言同以方言证古语的区别:出发点不同,方式相似。它们的释者和被释者都有一方是方言,另一方是通语或者古语。它们的目的不同。以通语释方言在于说明某个方言词语意义相当于通语中的某个词语,使方言与通语相通;以方言证古语,是为了说明古语发展到当时在方言的遗留,表明当时方言是古语的地方变种,或者辨析古代事物在当时方言区的异名同实。它们的关系,以通语释方言是横的空间关系,以方言证通语是纵的时间关系。

P76 16、形训的作用:又称以形索义,就是通过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来解释字义。如:夫文,止戈为武。这种训诂方式就是属于形训范围。在于探求文字的本义,但不能说明语源。

运用形训方法,把字的意义解释得更清楚。

提示词的本义基础上,探明词的引申义,从而整理出各词的词义系统。

通过字形结构了解字的本义和引申义,进一步识别假借字。

17、形训的局限:形训必须结合语音来加以分析。一,在历史长河中,汉字的形体已发生了大的变化,字形已经失去了表义作用。所以形训必须借助于古文字的资料和研究成果。二、在汉字的长期发展过程中,由于词义的引申,文字的假借,字义和词义之间出现了复杂的情况,所以确定字的本义时,字形分析只能作为参考,而不能作为唯一的依据。三、形声字的形符只能揭示其意义范畴,而不能指明其本义。

18、形训的条件:一只有本义才直接和字形切合,近引申义与字形的关系只能见其端倪,而远引申义与字形的关系则是模糊不清的。二只有本字才能直接反映本义。三只有笔意才能与意义切合,笔势大部分已经游离了字义。

19、声训的方式:又称音训,又称因声求义。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解释字词义。一利用形声字如“萧之言肃也”。二利用音同或音近字。音同字“田,填了,五稼填满其中也”。音近字“干,涧也”。三利用同形字。

20、声训的作用:寻求本字。对借字而言,古人在用字时不写本字而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这个借字与它所记录的词的词义毫无联系,只是声音相同或者相近而已,所以训诂时应该破除借字,寻求本字。如选贤与能。二推求语源。就是根词和赖以产生的派生

词之间的关系而言的。由同一根词派生出来,因而音义皆近,音近义同或者义近音同的词,叫做同源词。

21、声训应注意的问题:所谓音同或音近,指古音相同或者相近;如果以今天的读音来进行声训,当然是不可靠的。所谓古音相近,是指声韵都相近。二要有文献语言为佐证。

22、义训分为:义训又称直陈词义,是不借助字形和字音而用一个词或者一串词来直接说明某词的含义的方法。一同义相训,用同义词解释词义,是义训中常见的方式。如“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同训:一个词用另一个同义词来解释,或者把若干个同义词类聚在一起,再用一个通用的词加以解释,如高平日陆。互训:用同义词互相训释如宫谓之室,室谓之宫。递训:几个同义词展转相训。二反义相训:用某词的反义词来解释该词的意义。词义的分化可能是构成反训的一个重要原因。词义的发展由一个方面向它的对立面演变,是构成反训的又一原因。三歧训:为避免训释词产生歧义而再加一个训释,使词义更加明确。

P92 23、训诂的基本体式:随文释义的注疏;的专著。

24、注疏中诂和传的区别:西汉时诂以解释词义为主,传以交代史实为主。后世注、诂、传等已不再有区别。

25、注疏中注和疏的区别:专门解释古书正文叫“注”,既解正文,又解前人之注,叫“疏”。

26、自注三类:自明宗旨、区分纲目、举要考异。

27、集注二种:兼解经和注的。如《春秋经传集解》;一是采集各家解说,再加上自己的注解,以为一书的。如《论语集解》。

28、补注二类:补原文的阙略,补旧注的遗漏。

29、训诂术语、作用、格式

也、者:同义词或近义词,格式:甲,乙也。

曰,为,谓之:释义,辨析同义词或近义词,被释者放在它的后面。格式:一曰甲。 谓:和谓之不同,被释词放在它前面。格式:甲谓乙。

言:串讲文意。格式:甲谓乙。

貌:被释者解释表示某种性质或者状态的形容词。格式:甲,乙貌。

犹:解释词义。格式:甲犹乙也。

之言、之为言:用来表示声训,有时也说通假字。格式:甲之言乙也。

读为,读曰,用本字来说明通假字。格式:甲读乙。读若,读如,一般是用来注音,有时也用来破通假字。

当为,当作:用于纠正误字。

声:用来指明象声词,格式:甲,乙声。

辞、词:指明被释词是虚词。

属、别:说明某词所表示的事物的种类。

古声同,古字同:说明文字通假。格式:古声甲乙同。

古曰,今曰;古谓,今谓:说明古今异词,格式:古曰甲,今曰乙。

或为,或作,一本作,本作,用来校勘文字的异同。

今文,古文,故书。

之:表示被释词用为动词。

乙,校勘文字,表示将原文词序上下倒置,格式:某某二字互乙。

浑方、析言;散文,对文:辨析同义词,浑言是笼统地说,析言是分析地说。浑言,又称统言、通言、散文、散言;析言称对文、对言。相对而言的文辞,称为对文,不相对而言的文辞,称为散文。对言就是相对地说,散言就是不相对地说。浑言、散文是异中求同;析言、对文是同中求异。

互言、互文,互辞:表示修辞,就文章前后参互见义,互相补充。

P110 30、西汉训诂工作发展的原因:(1)语言文字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一般人对古音古义已经不能理解,由于隶书和古文的差异,文字上存在着存在着种种复杂的情况。2)师说差异,就是西汉经师对经书的解释各不相同,各家弟子恪守师说,为后来学者留下比较研究的领域,从而推动训诂的发展。(3)当时统治者出于政治的需要,尊儒学经,就得精通训诂,所以训诂得以兴盛。

31、西汉训诂的特点:确定随文注解和两种基本形式。由语文学领域进入语言学领域。把形音义三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经今文学与经古文学之争对训诂的影响极大。

32、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的训诂特点:扩大训诂范围。出现义疏和集解。重视少数民族语言和外国语的研究。

33、宋代训诂特点:对汉字的音义关系有一定的认识,如王子韶(圣美)创“右文说”,主张因声符求义,给清代训诂学家以很大的启发。对古代文献的语法有进一步理解,如南宋时学者王若虎者《滹南遗老集》,常用语法观点批评前人诗文的得失。利用金石学成就,注疏中开始有征引彝器铭文以为佐证,这使训诂学又向前跨了一步。开创了古音学研究的道路。

34、清代训诂发展的具体原因和内容:1由于学术思想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使清代学者具备了比较科学的研究方法,他们能够采用因声求义和综合比较的手法,对古书故注进行了专门和全面的研究。2有朴素的历史主义观点作指导,在训诂工作中注意到了语言有古今之别,对汉字形音义的观察,都能从古今不同的角度去看。3不墨守故训,有求实精神。4古音学、文字学和语法学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和突破。

35、清代训诂的特点:重视证据,反对臆说;善于利用古音学的研究成果以解决训诂上的问题;确立了历史变化的观念,能够注意语言各方面的古今差异;从语地的角度来分析作品的语言,在清代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训诂数量大大超越前代,训诂体式也更加完善。

36、说文四大家: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经韵楼集》、桂馥《说文解字义证》、王筠《说文释例》《说文句读》

P130

37尔雅的价值和缺陷:价值为我国训诂学奠定了基础,保存了上古词义和名物资料;缺陷是分类不够科学,释义上使用多义词,使意义不够明确。

38、尔雅取名含义:接近雅正,合乎规范。一是沟通各地方言,一是沟通古今异语。

39、方言的全称:《车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是我国第一部比较方言词汇著作。作者:西汉扬雄

40、方言内容:1通语,方言中的专门用语,或者称凡语,指广泛通行的一般说法,类似后来的普通话。

2某地某地之间的通语,指通行区域比较广的方言词。

3某地语,或者称某某之间语,指个别地区方言词,其范围比上一类狭窄。

4书中记载有不少方言同源词,有助于研究古汉语的声转等问题。

5拿本书与现代汉语比较,可以看出古今语的联系,有助于汉语词汇史的研究。

41、释名的作者,东汉刘熙,性质:是我国第一部具有语源学性质的训诂专书,也是第一部全面运用声训方法的训诂专著。

42、释名的声训方法:同音字为训;近音字为训;双声字为训;叠韵字为训。

43、释名的价值:广泛运用声训,保存东汉末年以前的语音资料;提供许多探求语源的线索,对后世“右文说”和“音近义通”论的成立有很大的影响。

2收录名物词语比较多,有助于了解汉代名物制度。

3可以印证经典传注的解说。

44、释名的缺点:单纯采用声训的方法,没有严格的限制,解释语源近利猜迹;对复音词的完整性缺少认识,往往割裂为训,穿凿附会。

45、说文的作者、体例:东汉许慎,全书共15篇,按字形结构把文字分为544部,收小篆9353个,古留异体重文1163个。540部首的排列是始一终亥,部首的前后次序,是据形系联。

46、说文在训诂学上的贡献:是我国第一部对文字进行系统研究的专著,也是我国以及世界上的第一部字典。1奠定了六书的基本理论,提出了以形索义的训诂方法;2首创了汉字的部首分类法;3确立了分析汉字的本义的原则。

P140

47增字强释为什么是旧训诂的一种弊病:增字之后,意思与原文不符,增字者是为了迁就已见,不惜违背原意而妄乱增字。

48旧训诂的弊病:穿凿附会;望文生训、随意破字、增字强释、不解语法,烦琐寡要。 穿凿附会:把彼此无关的事物任意牵合强加比附。往往是由客观条件的限制,对真理无能揭示,或者是由主观的原因,在阐释词义或者句意时灌注了说者自己的观点所造成的。如马头人为长,人持十为斗等。

望文生训:只就某字的字面加以解说。其实跟原文的意义毫不吻合。它的实质是把文字和语言混为一谈,没有注意作为语言内在因素的语音。不明假借而望文生训;昧于古义而望文生训;误解联绵词而望文生训。

止戈为武同义词篇四
《古汉》

古代汉语

填空

1.540部,另有重文1163。540部又据形系联归并为14大类。首编排的字典。

2. 古汉与现汉的分界线 3.古代 现代 4.《助词辨略 》刘淇 《经传释词 》王引之 清《词栓》 杨树达

5.汉字演变 古今

6.古今用字现象 通假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7.⑴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如“日、月、水、山”等。象形字的类别:根据形体构造方式,可分为两类:独体象形、合体象形。

⑵指事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指事的字例如:上 下、一、二、三、

四、末、亦 、本

⑶会意 “武”,“从”,、“比 许慎说:“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 ,武信是也。” ⑷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形旁和声旁的搭配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6种:

左形右声,如:清、松、城、渔、狸、情、描、帽、纺

左声右形,如:功、领、救、战、郊、放、鸭、飘、歌

上形下声,如:露、花、岗、草、笠、芳、窥、景、箱

上声下形,如:烈、忘、警、恭、剪、堡、帛、贷、盒

内形外声,如:闻、闷、辫、辩、问

外形内声,如:圆、阁、衷、病、赶、厅、近

⑸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授,考老是也。”

⑹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8.时间上看 通假与本字的关系 共时现象 古字与今字的关系 9.西汉 三公指司马、司徒、司空 太傅、太师、太保 秦 丞相,太尉, 御史大夫

10.汉以前 先字后名 汉以后 先名后字

11.《春秋左传正义》晋 杜预 注

12.互文见义是一种修辞手法,它的意思其实很简单,比如: A有B,C有D就是说: A和B都有C和D。这应该就是同文见义。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其中的“用”和“以”处相应的位置,由此可推知“以”就是“用”的意思。“求全责备”这一成语,其中“求”与“责”处于相应位置,由此可推知两词同义。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其上句省去了“皎皎”,下句省去了“迢迢”,既“迢迢”不仅指牵牛星,亦指河汉女,“皎皎”不仅指河汉女,亦指牵牛星。两词互文见义。

春夜喜雨 锦官城: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称锦城。三国蜀汉时管理织锦之官驻此,故名。后人有用作成都的别称。此句是说露水盈花的美景。

13.、释例》,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14.关于古文翻译,近代翻译家严复曾提出“信”、“达”、“雅”三点要求

16.古汉中四个音韵:平 上 去 入

15.《毛诗正义》:汉,毛亨传,东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诗集传》:宋 朱熹

16.古汉中四个音韵:平 上 去 入

17.反切:是用两个字合注一个字的音,称为“某某切”或“某某反”(唐前),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合声调,合称被注字的音。如“毛”,“莫袍切”。《康熙字典》用此法。

18.⑴声训 解释词义,推求词义的来源,以说明其命名的原由。就声音关系而言,声训可分为4种:同音、双声、叠韵和音转相近。

①同音。例如,“景,竟也,所照处有竟限也。”“晷,规也,如规画也。”“土,吐也,吐生万物也。”“盲,茫也,茫茫无所见也。”

②双声。例如,“星,散也,列位布散也。”“火,化也,消化物也。”“木,冒也,华叶自覆冒也。”

③叠韵。例如,“山中丛木曰林。林,森也,森森然也。”“矢,指也,言其有所指向迅疾也。”“毂,埆也,体坚埆也。”

④音转相近。例如,“船,循也,循水而行也。”“癣,徙也,浸淫移徙处日广也。故青徐谓癣为徙也。”“鼓,郭也,张皮以冒之,其中空也。”“辔,拂也,牵引拂戾以制马也。”

⑵形训 汉语训诂学术语,形训是以形说义的方法,即通过对字的形体结构的分析来寻求解释词义的释词方法。汉字是表意文字,它最原始的象形字是用笔画简单的图形、记号来代替语言中的一个词,字的形体结构和造字时词的本义或常用义是一致的。后来造字的方法有了很大的发展,不局限于象形、指事,出现了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即所谓六书)。 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古文上字)。三垂,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

王:“天下所归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

小:“物之微也。从八。见而分之。”

公:“平分也。从八厶(段玉裁注:八厶背私也。八犹背也。朝非曰:背厶为公)。” 右:“手口相助也。从又从口(段玉裁注者,手也。手不足,以口助之)。”

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

品:“众庶也。从三口。”

喿:“鸟群鸣也。从品在木上。”

古:“故也。从十口,识前言者也。”

十:“数之具也。一为东西,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备矣。”这些都属于形训。形训只是训诂的一种方式,用意在于推求造字的本义。不过往往出于主观的推测,最初造字的原意有时是很难说的,只有从古文字中可以窥见一部分。

⑶义训,汉语训诂学术语。指不通过语音和字形的分析而解释词义的释词方法。是训诂的基本方法

(一)同义词训释:

1、 直训:用一个义同或义近的词直接去解释另一个词,如弄,玩也;假,借也;叔,拾也。

2、 “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咽,嗌也;嗌,咽也。”

3、

煽,炽也;炽,盛也、《尔雅》

咙,喉也;喉,咽也;咽,嗌也、

4、

“如、适、之、嫁、徂、逝,往也。”《尔雅》

⑴古今语相释 ⑵通语方言相释 ⑶常用语与冷僻语相释 ⑷词义交叉者相释 ⑸共名别名相释 ⑹狭义广义相释

(二)反义相训:即以反义词互相训释。如“乱,治也。”(尔雅)“故,今也。”《尔雅》

(三)界说释义:即采用下定义的方式来阐明一个词的含义。 义界就是用简要的语言将一个词所反映的事物的属性或特点揭示出来。如“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男子谓女子先生为姊,后生为妹。父之姊妹为姑”(尔雅)

(四)描述性释义:即对所释词所表示事物的性质、形状、性能等加以描述、比拟来解释词义。如:狒狒,如人,被发,迅走,食人。(尔雅)

(五)推因:即通过推求使用某些词的原因的释义方法。如 南望荆山,北望汝海。(枚乘〈七发〉)李善注:“郭璞〈山海经〉注曰:‘汝水出鲁阳山东,北入淮海。’称大海,大言之也。”杨端志:“李注指出‘海’是在修辞意义上用的,实际上也是解释了海的含义。”

形训 汉语训诂学术语,形训是以形说义的方法,即通过对字的形体结构的分析来寻求解释词义的释词方法。汉字是表意文字,它最原始的象形字是用笔画简单的图形、记号来代替语言中的一个词,字的形体结构和造字时词的本义或常用义是一致的。后来造字的方法有了很大的发展,不局限于象形、指事,出现了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即所谓六书)。

.依字形时行推敲,可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必有谬说者在。例如,《说文》的说解,绝大部分是正确的,但也有不少错误,如:“行,人之步趋也。从彳从亍。”按:行,甲骨文作附图,本像四通八达的大路。而且按照《说文》只释本义的原则,应该训为大道,人之步趋不是“行”的本义,而是它的引申义。

2.字的形体经过甲、金、篆、隶、楷等几次大的变化,由笔意改为笔势,再变为单纯的线条符号,图像感已微乎其微,形义关系已经逐渐隔断。在这种情况下,字形已经失去表义的作用。

3.由于字形讹变,在形训中出现了“望形生训”的弊病。在形训刚开始的时候,已经有这种现象。例如出现于《左传》的“止戈为武”的说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武,甲骨文作附图,金文作附图,都是上像戈,下像足迹,是荷戈出征的意思。所谓“止戈为武”,未免望文生义,不是确诂。

根据汉字的形体结构解说字义的训诂方式。据形说义,在先秦古书里已经出现。例如《左传》宣公十二年:“夫文,止戈为武。”昭公元年:"于文,皿虫为蛊。"韩非子《五蠹》:“古者仓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厶,背厶谓之公。”这些都是从字形的结构上讲字义的。“武”字从止从戈,意思在于武以定乱。“蛊”字从虫从皿,皿中有虫,有如腹中有虫为害。“公”字从八从厶(私),八是背的意思,所以说“背私为公”。汉代许慎作《说文解字》是注重解说文字形义的书,其中字下所加训释属于形训的例子很多。举例如下:

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古文上字)。三垂,日月星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示神事也。”

王:“天下所归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

小:“物之微也。从八。见而分之。”

公:“平分也。从八厶(段玉裁注:八厶背私也。八犹背也。朝非曰:背厶为公)。” 右:“手口相助也。从又从口(段玉裁注者,手也。手不足,以口助之)。”

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以口自名。”

品:“众庶也。从三口。”

喿:“鸟群鸣也。从品在木上。”

古:“故也。从十口,识前言者也。”

十:“数之具也。一为东西,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备矣。”这些都属于形训。形训只是训诂的一种方式,用意在于推求造字的本义。不过往往出于主观的推测,最初造字的原意有时是很难说的,只有从古文字中可以窥见一部分。

义训,汉语训诂学术语。指不通过语音和字形的分析而解释词义的释词方法。是训诂的基本方法。

汉语训诂学术语,又称音训。是指通过语音分析词义,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解释词义,推求词义的来源,以说明其命名的原由。就声音关系而言,声训可分为4种:同音、双声、叠韵和音转相近。

①同音。例如,“景,竟也,所照处有竟限也。”“晷,规也,如规画也。”“土,吐也,吐生万物也。”“盲,茫也,茫茫无所见也。”

②双声。例如,“星,散也,列位布散也。”“火,化也,消化物也。”“木,冒也,华叶自覆冒也。”

③叠韵。例如,“山中丛木曰林。林,森也,森森然也。”“矢,指也,言其有所指向迅疾也。”“毂,埆也,体坚埆也。”

④音转相近。例如,“船,循也,循水而行也。”“癣,徙也,浸淫移徙处日广也。故青徐谓癣为徙也。”“鼓,郭也,张皮以冒之,其中空也。”“辔,拂也,牵引拂戾以制马也。”

同义词训释:

1、 直训:用一个义同或义近的词直接去解释另一个词,如弄,玩也;假,借也;叔,拾也。

2、 互训:即同义词辗转相释。如“宫谓之室,室谓之宫”。“咽,嗌也;嗌,咽也。”

3、 递训:即几个同义词传递相训。如

煽,炽也;炽,盛也、《尔雅》

咙,喉也;喉,咽也;咽,嗌也、

4、 同训:即同一个词训释几个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如

“如、适、之、嫁、徂、逝,往也。”《尔雅》

⑴古今语相释

⑵通语方言相释

⑶常用语与冷僻语相释

⑷词义交叉者相释

⑸共名别名相释

⑹狭义广义相释

(二)反义相训:即以反义词互相训释。如“乱,治也。”(尔雅)“故,今也。”《尔雅》

(三)界说释义:即采用下定义的方式来阐明一个词的含义。

义界就是用简要的语言将一个词所反映的事物的属性或特点揭示出来。如“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男子谓女子先生为姊,后生为妹。父之姊妹为姑”(尔雅)

(四)描述性释义:即对所释词所表示事物的性质、形状、性能等加以描述、比拟来解释词义。如:狒狒,如人,被发,迅走,食人。(尔雅)

(五)推因:即通过推求使用某些词的原因的释义方法。如

南望荆山,北望汝海。(枚乘〈七发〉)李善注:“郭璞〈山海经〉注曰:‘汝水出鲁阳山东,北入淮海。’称大海,大言之也。”杨端志:“李注指出‘海’是在修辞意义上用的,实际上也是解释了海的含义。”

宋 郑樵 独体为文 合体为字

止戈为武同义词篇五
《训诂学基点》

第一章 绪论

1.训、诂、训诂、训诂学四个词的含义。 2、训诂与小学的关系。

3、先秦时期散见与经传中的例子。

4、具有代表性的随文释义的注疏著作。 5、具有代表性的通释词义的专注。

6、具有代表性的考订性质的训诂考著。 7、古人研究训诂的目的。

8、我们今天研究训诂的目的。 9、训诂对研究和学习古书的作用。 10、训诂对编纂字典辞书的作用。

第二章 训诂简史 11、证明训诂产生于春秋时期的著名例子—晋大夫叔向解说《昊天有成命》 12、汉代训诂大发展的原因。

13、汉代著名的训诂家。

14、两汉的经书注解和训诂专书。

15、经古今文之争最初的争论是什么。 16、古文指什么、今文指什么。

17、谁提出古文经学问题,提出这个问题的原因。 18、魏晋时期的经书注本、史汉三国志注本、老庄注本。 19、义疏

20、广雅、字林、玉篇

21、五经正义、唐代的史汉注本、唐代的文选注本、一切经音义经典释文。

22、宋代学风大变,一变是宋人对经传大胆怀疑,二变是宋人重义理而轻章句训诂,这两种变化各有利弊,各举一例说明。 23、朱熹在古书注释上的成绩。 24、朱熹对古书注释的见解。 25、右文说。

26、字汇在编排方法上的重大创新。 27、字汇和正字通与康熙字典的关系。 28、戴段二王提出的训诂新原则、新观点。 29、清代著名的训诂学家。 第三章 训诂的术语和方法

30、浑言 析言 之言 之为言 如字 互文

31、声训的理论基础。 32、因声求义的声训与唯心主义的真诠学的区别。

33、汉代声训的特点。

34、汉代声训家对干支字的解释。 35、刘熙释名的特点。 36、释名的价值。 37、异字相训中形体部分相同者的三种声训方式。

38、同字相训的特点。

39、段玉裁提出的因声求义的三条训诂原则。

40、声训的作用。

41、古音通假应遵守的两条原则。 42、先秦形训的例子。 43、形训的基础和例子。 44、说文讲错字形的例子。 45、说文讲错的本义的例子。 46、形训流弊的三种表现。

47、在运用字形来探求词义时,必须符合的三个条件。

48、义训从形式上可分为哪两大类,其中哪种训释方法较科学。

49、同义词互训的例子,

50、产生反训现象的主要原因。 51、一词连释几个同义词的例子。 52、设立界说的例子。 第四章 训诂要籍简介 53、赵岐《孟子章句》。 54、王逸《楚辞章句》

55、《皇清经解》 56、《毛诗传笺通释》

57、刘宝楠《论语正义》焦循《孟子正义》 58、《尔雅》与群经注解的关系 59、尔雅名称的意义、 60、释古、释言、释训的内容 61、二义合为一条的缺点。

62、张辑、郭璞、陆德明对尔雅的赞语。 63、尔雅的价值 64、尔雅的重要著述

65、《方言》书名全称的意义。 66、《方言》的主要内容。 67、《方言》的价值、。 68、《方言》的重要著述。

69、说文最主要的特点。

70A、说文部首先后排列的条例。

70、说文每部之中字之先后排列的条例。

70B。说文字体先后的条例。

71、说文说解的次序。

72、省声 亦声 阙 一曰 同意

73、段注对说文的四个方面的阐发

74、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所包含的三部分内容

75、说文的历史地位 76、释名对以下诸字的解释 暑 海 秦 肉 舅 言 缨 车

77、杨树达所说释名音训的三个大例 78、释名的主要著述

79、广雅书名所包含的意义

80、与尔雅相比,广雅内容上的特点 81、广雅在释名物时所采用的不同于尔雅的特殊方法。

82、广雅疏证的特点 83、广雅的历史地位 84、广雅的缺点

1.训、诂、训诂、训诂学四个词的含义。

训者,顺也,即引申之谓。诂者,故也,本来之谓;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就是研究字义,解释语言。意思是说,诂是推求字的本义,训是探求字的引申义和假借义。训诂学,就是研究训诂历史,总结训诂方法,概括出如何准确的探求诠解古代文献的词义的方法条例的科学。

2、训诂与小学的关系。

我国传统的语言学教小学。小学这个名称最初跟小学校是有关系的。识字是小学里的事,所以把识字的学问叫做小学,这样小学成了学术专名。到后来小学的范围扩大了,于是小学分成了训诂、文字、音韵三部分。大致说来,训诂是研究字义的;文字是研究字形的;音韵是研究字音的。

3、先秦时期散见与经传中的训诂例子。(2-3个)

例如,孟子。梁惠王下:“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 “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

“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 左传。宣公十二年,之战中楚庄王说:“夫文,止戈为武。” 韩非子。五蠹:“古者苍颉之作书也,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谓之公。” 4、具有代表性的随文释义的注疏著作。(3-5种)

随文释义的注疏真正出现在西汉以后,著名的十三经注疏、文选注、前四史注、孟子章句、楚辞章句,以及清儒的大量注疏,都是随文释义的注疏。

5、具有代表性的通释词义的专注。(3-5种) 《尔雅》是我国第一部分类词典、《方言》是我国第一部方言词典、《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有系统的字典、《释名》是我国第一部语源词典,它们就是产生于汉代的通释词义的专注。之后出现张揖的《广雅》、顾野王的《玉篇》、宋陈彭年的《广韵》、丁度的《集韵》,增订《广韵》。

6、具有代表性的考订性质的训诂考著。(3-5种)

如王念孙、王引之父子的《读书杂志》、《经义述文》,俞樾的《诸子平议》。清阮元的《经籍纂诂》、张玉书等十三人奉敕编纂的《康熙字典》、唐陆德明的《经典释文》。 7、古人研究训诂的目的。

古人研究训诂的目的是为读经服务的。王念孙说:“训诂声音明而小学明,小学明而经学明。” 8、我们今天研究训诂的目的。

我们今天研究训诂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古典作品的阅读与教学,指导整理古籍,指导编纂字典辞书,另外还对其他一些相关学科也有一定的帮助。 9、训诂对研究和学习古书的作用。 (1).校勘离不开训诂。

(2)正确标点古书离不开训诂。 (3)注释离不开训诂。

(4)古文翻译离不开训诂。

10、训诂对编纂字典辞书的作用。

训诂学对编纂字典词书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如果要编纂专门字典如词源字典、分期字典更是离不开训诂研究提供的成果。

(1)明字义孳乳,就是要弄清所释之字的本义、引申义。 (2)分时代先后。

(3)明发展线索。

11、证明训诂产生于春秋时期的著名例子—晋大夫叔向解说《昊天有成命》 晋国的大夫羊舌 (叔向是他的字)聘于周,“(周卿士)单靖公与之语,说《昊天有成命》,颂之盛德也。其诗曰:

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 成王不敢康, 凤夜基命有密, 于,缉熙! (亶)厥心肆其靖之。 是道成玉之德也。成王能明文昭,能定武烈者也。 夫道成命者,而称昊天,翼其上也。二后受之,让于德 也。成王不敢康,敬百姓也。夙夜,恭也;基,始也。 命,信也。宥,宽也。密,宁也。缉,明也。熙,广 也。(亶)、厚也,肆,因也。靖,和也。其始也,翼上德让,而敬百姓。其中也,恭俭信宽,帅归于宁。其终也,广厚其心,以固和之。始于德让,中于信宽,终于固和,故曰成。”

这段资料充分说明训沽在东周时期便己产生。 12、汉代训诂大发展的原因。

原因有二:A.儒家思想被奉为正宗,传授和解释儒家经典成了当时学者的首要任务。统治阶级大力提倡读经尊儒。如汉武帝时设立五经博士,并置博士弟子学习经书。B。是汉代去古已远,许多字的古义、古音一般人已不能了解,正如戴震所说:“士生三古后,时之相去,千百年之久。昔之妇孺闻而辄晓者,更经学大师转相讲授仍留疑义。”再加之秦火之后(秦始皇烧民间书,项羽烧博士书,八年间,书籍两度遭浩劫),书籍焚毁,简册错落,更增加了阅读古书的困难,这就使得解释古文献成为迫切需要。 13、汉代著名的训诂家。(5-8人) 据《汉书。儒林传》记载: 《易》有施(雠)、孟(喜)、梁丘(贺)、京氏(方)之学; 《书》有大小夏侯(胜及其侄建)欧阳氏(生)之学; 《礼》有后氏(苍)之学; 《诗》有齐(辕固生)、鲁(申培公)、韩(燕人韩婴)三家之学; 《春秋》有胡毋生、董仲舒得公羊之学。

以上五书十四家都立学官,称为五经十四博士,在学术界占有通知地位。(西汉)

东汉杜子春、郑兴、郑众、贾逵、许慎、马融、服虔、郑玄等人都注五经,通诸子,都是著名的经学大师。 《诗经》、《三礼》郑笺,何晏的《论语集解》保存了马融、贾逵、郑玄的注解,东汉的赵歧的《孟子章句》、王逸的《楚辞章句》高诱的《吕氏春秋转》。 14、两汉的经书注解和训诂专书。 《诗经》、《三礼》郑笺,何晏的《论语集解》保存了马融、贾逵、郑玄的注解,东汉的赵歧的《孟子章句》、王逸的《楚辞章句》高诱的《吕氏春秋转》。《尔雅》、《方言》、《说文解字》、《释名》等训诂专书。

15、经古今文之争最初的争论是什么。

今文和古文,本是文字之异,今文即所谓隶书,古文即所谓古文、篆文。经文的古今文字不同,早在汉武帝时已发现。古今文两学派在学风上、治学方法上都是不同的。古文经学派不语怪力乱神,比较朴素,主张无征不信。这些对后世训诂学产生了良好影响。今文经学派则不同,他们专投皇帝之所好,西汉时讲灾异,东汉时期讲谶纬。今文经大师是董仲舒,古文经大师是郑玄。

16、古文指什么、今文指什么。

今文和古文,本是文字之异,今文即所谓隶书,古文即所谓古文、籀文、篆文。经文的古今文字不同,早在汉武帝时已发现。古今文两学派在学风上、治学方法上都是不同的。古文经学派不语怪力乱神,比较朴素,主张无征不信。这些对后世训诂学产生了良好影响。今文经

学派则不同,他们专投皇帝之所好,西汉时讲灾异,东汉时期讲谶纬。今文经大师是董仲舒,古文经大师是郑玄。

17、谁提出古文经学问题,提出这个问题的原因。 西汉末,刘歆正式提出了古文经学问题,“欲建立《左氏春秋》及《毛诗》、《逸礼》、《古文尚书》皆列于学官。哀帝令歆与《五经》博士讲论其义,诸博士或不肯置对,歆因移书太常博士,责让之。”刘歆在这封著名的书信中对今文经学派提出挑战,尖锐地历数今文

经学的弊端: “往者綴学之士不思废绝之阀,苟因陋就寡,分文析字,烦言碎辞,学者罢老且不能究其一艺。信口说而背传记,是末师而非往古,至于国家将有大事,若立辟雍、封祥、巡狩之仪,则幽冥而莫知其原。犹欲保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无从善月民义之公心,或怀妬嫉,不考情实,雷同相从,随声是非,抑此三学,以《尚书》为备。谓左氏为不传《春秋》,岂不哀哉!”

18、魏晋时期的经书注本、史汉三国志注本、老庄注本。

《春秋左转》:晋.杜预注;《周易》:魏.王弼、韩康伯注;《论语》:魏.何晏集解;《尚书》:旧题汉.孔安国传,实际上是晋。梅颐传。晋.徐广《史记音义》;宋.裴马因《史记集解》;吴.韦昭《汉书音义》、《国语注》;宋裴松之《三国志注》;晋.郭璞《山海经注》、《楚辞注》;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梁.刘孝标《世说新语注》;东晋.张湛《列子注》;曹操《孙子兵法注》。王弼《老子注》、郭象《庄子注》。 19、义疏

魏晋时期在训诂方式上,开始出现了义疏的形式(东汉郑玄的《毛诗笺》是后世义疏的滥觞)。义疏先释经文,次阐述注义。一方面是因为南北朝去汉久远,汉人的传注古简,文义不明,一般人读不懂,需要注解;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通过讲经,大力宣扬儒学、玄学和佛学的思想意识,麻醉人民,缓和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再者义疏的兴起也是受了玄学和佛学影响的结果。魏晋玄学炽盛,崇尚空谈。佛学家也重视讲经,儒家也向他们学习,也编写出讲经的稿子。这些讲经的稿子就是义疏、讲疏。著名的有:沈重的《周官礼记义疏》;皇侃的《礼记义疏》、《论语义疏》;刘炫的《春秋左氏传述义》;何晏的《老子讲疏》。 20、广雅、字林、玉篇

张揖的《广雅》书名是广大《尔雅》之义,其内容与书名相符,是《尔雅》的增订本。吕忱《字林》与《说文解字》属同类字典,补《说文解字》的漏洞,在当时影响较大,价值仅次于《说文解字》,大约在宋元之间亡佚。顾野王的《玉篇》是适应楷书流行后说解文字而产生的要籍,收字1.6万多个。

21、五经正义、唐代的史汉注本、唐代的文选注本、一切经音义经典释文。 孔颖达等人以六朝和隋的旧疏为底本,撰《五经正义》。正义者,正前人义疏,义归一宗也。这样《五经正义》成为官定的五经正义,儒生考试必须以此为准,五经的解释就固定下来,随之就变成了僵死的教条。五经正义没有创新,但保存了许多宝贵材料。《文选》李善注、《史记》张守节正义、司马贞索隐,《汉书》颜师古注,陆德明《经典释文》、颜师古《匡谬正俗》,尚玄应的《一切经音义》,开元时代的和尚慧琳的《一切经音义》。 22、宋代学风大变,一变是宋人对经传大胆怀疑,二变是宋人重义理而轻章句训诂,这两种变化各有利弊,各举一例说明。

欧阳修、刘敞等人发扬孟子“尽信书不如无书”的见解,对经传大胆怀疑,摆脱汉唐旧说,创发新义,提出了很多前人不能提的问题,给后世疑古派充分的启发。疑古者提出,《十翼》非孔子之言;欧阳修作《易童子问》,辩《系辞》、《文言》以下,非孔子之言;苏轼认为《周官》为战国之书。疑《孔传》,始于宋的吴棫。他怀疑东晋所献《古文尚书》为伪造,朱熹继承了他的观点,说:“尝疑孔安国书是假,书序是魏晋人作。《书》凡易读者皆古文,伏生所传皆难读。如何偏记其所难而易者全不能记?”后来的研究证明宋人的这些见解基本上是

止戈为武同义词篇六
《训诂学》

四川省第三十五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本)专业

训诂学试卷

训诂学是我国传统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我们更好地吸收古代文化,繁荣现代文化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于自考生而言,它是在古代汉语的基础上学习的一门专业文化课,是对专业的一种提高。

我省的自考训诂学试题的命题,是完全按照《训诂学》教材(指宋子然先生编著的《训诂学》,该书于1999年进行了修订)和训诂学考试大纲的有关精神来进行的。为了帮助自考生更好地了解训诂学试题的题型,了解考试的基本情况,掌握自学的方向,我们在这里将第35次自学考试的训诂学试题(2001年4月)拿来进行了分析,供自考生参考。

训诂学考试的考查的内容包括:自考生的基础知识、自考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自考生古书阅读能力以及有关知识的运用。

训诂学试题有六种题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名词解释题、判断分析题、简答题、论述题。这六种题型对考查的内容各有侧重,六部分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考查了教材的主要内容。下面我们依次来看看这些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这些题基本上都是基础知识,有的是属于纯粹记忆性的,有的是属于在记忆的基础之上还要适当加以理解和分析的,有的则是侧重于考查自考生的分析能力的。总之,单项选择题是一种非常灵活的考试题型,涉及的内容也是十分宽的,语音、语法、词汇都可以包括进来。但是,由于单项选择题的内容一般难度不大,一般的自考生得分都比较高。

1.“训诂”的主要意思是对( )解释。

①异域方言词语的

②对古语的

③对古语中的方言词语进行

④对一种语言的所有词义进行

分析:训诂的主要意思是用语言对语言进行解释。它是用已知易晓的语言去解释古代未知难释的语言,它包括解释古语和古语的解释。所以正确答案是②。而①③范围太小,④范围又太大。

2.《史记•项羽本纪》:“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矣。”其中的“内”与“纳”的关系是( )。

①通假字

②古今字

③异体字

④繁简字

分析:古今字是指同一个词在古书中先后所使用的不同的字。古今字往往在形体上多是用加上形傍来进行区别,所以清代王筠称古今字为区别文。通假字的类别有无本字的假借(就是许慎所说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和有本字的假借(本有其字,临时代替。现多称为“通假”。)识别通假字的条件是音同或音近。异体字是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可以通用的外形不同的字。繁简字是繁体字和简化字的合称。因此,正确答案应该是②。

3.识别通假字的条件是( )。

①意义相近

②音同或音近

③文字形体有联系

④文字形体没有联系

分析:通假字的类别有无本字的假借(就是许慎所说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和有本字的假借(本有其字,临时代替。现多称为“通假”。)识别通假字的条件是音同或音近。而意义相近、文字形体有联系或者文字形体没有联系都不能作为识别通假字的条件。因此,正确答案应该是②。

4.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句中“青春”指

( )。

①青年时代

②春天

③杜甫的妻子

④杜甫的青年朋友

分析:“青春”一词在古代汉语中是指春天,在现代汉语中有青年时代的意思,同时,由于诗歌中有青春作伴好还乡,使人容易选择妻子和青年朋友,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②。

5.《诗•大雅•生民》:“诞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句中“诞”( )。

①的意思是“生、诞生”

②的意思是“大”

③是一个虚词

④是“旦”的通假字

分析:诞字在现代汉语中是诞生、生的意思,《毛传》把它解释为“大”,但是,它在这里是一个虚词,没有实际意义,也不可能是“旦”的通假字。因此,正确答案应该是③。

6.“育、孟、耆、艾、正、伯,长也。”从释词体例上看,这几句话应当出自( )。 ①《尔雅》

②《方言》

③《说文》

④《释名》

分析:《尔雅》一书的释词体例是用一个同义词去解释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词语;《方言》一书的释词体例是用用一个同义词去解释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词语,在解释后面说明词语的通用地方;《说文》一书的释词体例是用本义去解释一个词语,后面往往有对汉字字形的分析;《释名》一书的释词体例是用一个声音相同或者相近的词去解释一个词语。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①。

7.《诗•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毛传:“兴也。皋,泽也。言身隐而名显也。”毛亨说:“兴也”,是为了阐明原诗中的( )。

①句读情况

②文句大意

③修辞情况

④分章情况

分析:训诂时包括解释句意、阐明语法、显示修辞等,在这里,《毛传》很明显是在显示修辞。因此,正确答案应该是③。

8.《汉书•高帝纪》:“秦将章邯距破之。”苏林注:“邯音酒酣之酣。”这里使用的注音方法是( )。

①譬况

②读若

③直音

④如字

分析: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音。读若是训诂术语,用来注音,亦可用来破通假字。有的完全同音,有的读音相近。譬况:多用“急气言”、“缓气言”等术语。如字是训诂注音术语,指在特定的上下文中,仍按原先的一般读音来读。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③。

9.《左传•宣公十二年》:“夫文,止戈为武。”这种训诂方式属于( )的范围。 ①形训

②声训

③义训

④会意

分析:形训又称以形索义,就是通过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来解释字义。声训又称“音训”,又称因声求义,就是用音同或者音近的字来解释字(词)义。义训,又称直陈词义,是不借助字形和字音而用一个词或者一串词来直接说明某词的含义的方法。所以,正确的答案是①。

10.训诂术语“之言”、“之为言”是用来( )的。

①辨析同义词

②说明通假字

③表示声训

④串讲文意

分析: “之言”、“之为言”:是用来表示声训,有时也说明通假字,格式是“甲之言乙也。”、“甲之为言乙也。” 所以,正确答案应该是③。

止戈为武同义词篇七
《万献初 训诂学概述》

训诂学概述

万献初

训诂学,是传统语言文字学(小学:文字、音韵、训诂)的一个分支学科。就学科性质而言,训诂学是探讨文献语义、释读古代训诂材料的一门语言文字学学科。

训诂学属于综合性的应用型学科,是古籍释读之术。释读古籍须从字词句入手,达到弄懂文本旨意的目的。训诂学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根据文字的形体、声音来解释文字的意义,也涉及古文的语法、修辞等语文现象。训诂学偏重於研究古代字词的意义,尤其注重研究汉魏以前古书中字词的意义。训诂学重在词义训释,但涵盖面广,不简单等同于现代意义上的词义学或语义学。

一、训诂与训诂学

先秦两汉时期,训诂体式的名称已有很多,一个字的名称有“传、故、诂、说、训、解、记、义、序、微、注”等,两三个字合称的有“章句、训诂、解诂、解故、解说、故训、古训、注训、故训传”等,后代以“训诂”一词最为通用。

单用的“训、诂”兼具动词和名词两义,合用为“训诂”一词,也兼具动词与名词两种功用。注解古籍称“训诂”,是动词;古籍的注解也称“训诂”,是名词。用通俗的语言解释词义叫“训”,训即顺,也就是理顺词义的训释;用现代语言解释古代语言叫“诂”,诂

即故、古,也就是训释故言或古语。“训、诂”并用,初见于春秋鲁国人毛亨的《诗》注释,其书名叫《诗故训传》,“故、训、传”是三种注解古文的方法。“训诂”合用为一词,始见于汉代的典籍。

“训诂”,首先是一种注释古籍的工作。训诂工作,就是对某种古籍进行注释,一般工作程序有:标点、校勘、作序、解字、标音、释词、解句、补释、分析语法、说明文例、串讲、翻译、图示、考辨疑误、阐发要旨、发凡起例、考补史料等,这些工作都是具体操作而富于实践性的。不一定每部书的注释都要用到全部的训诂工作项,有时只涉及其中一两项,但这些项目都是训诂工作,都可称为“训诂”。“训诂学”,是一门人文科学的学科。研究对象是一切现成的训诂资料,包括一般训诂材料与著作,还有训诂工具书等。训诂学的主要任务,是探讨训诂理论与方法,总结相应的特点与规律,写出专门论著,指导各类训诂工作。具体内容是:研究训诂的材料、体式、术语、条例、方法,抽绎出相应理论或规律。因此,训诂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是解释字词意义的方法,而不是具体地逐一解释字词的意义。训诂学著作中对字词意义的解释,只是为了说明某种训诂方法或解释某种训诂规律,与训诂作品中正面解释字词意义的训诂工作,是有不同性质的。

“训诂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训诂学包括音韵学、文字学,狭义的训诂学只是小学中与音韵学、文字学相对的学科。过去只是“小学”中的一种,现在正逐渐发展为一门有科学体系的汉语语义学。

训诂学研究的对象,主体即是古代的书面上的语言材料。要研究古代的书面语,必须具备文字、词汇、语法以及语音史的基本学识,掌握语言文字一般发展规律,才能整理研究前代的训诂资料,总结前人研究词义的理论和方法,进一步开创新的途径,作深入广泛的研究。语言总是在变化的,语言里的词因时代有变迁,形成古今差异,又因地域不同而有方言之别,因此后代的人读不懂古代的著作,就要以今语释古语;同一事物,不同方域有不同名称,就要用通语释方言。语词在使用中意义常会改变,或引申或派生,一词多义多用现象很常见,为避免误解,就需要解释。这些都是训诂所由起。

就内容而言,训诂学在解释古代词义的同时,也分析古代语言的语法、修辞现象,是从语言的角度研究古代文献,帮助人们正确阅读古代文献。主要操作方法是根据文字的形体、声音来解释文字的意义,看其在文献语境中的实际作用,从而总结规律。训诂学着重于研究汉魏以前古书中的词义、语法、修辞等语言现象。

就理论方法而言,历代训诂专家在解释字词意义的实践中,得出很多有价值的重要经验。如注重词与词之间音义关系的比较,通语与方言同实异名的比照,谐声字声符与字义关系的清理,词的本义、引申义及假借义的关系辨析等,都是行之有效的训诂方法。前人还提出一些探求词义的重要方法,如形音义三者互求、因声求义、比例互证等。理论上,有“右文说”、字义起于字音说、音同义近说、一声之转说、古假借必同部说等。前人从研究经籍古训入手,将训诂学发展成为一门具有系统理论和方法的专门学科。

对训诂学作现代意义上的学科界定,首推清末民初的训诂大师章太炎。太炎先生受西方语言学理论的影响,着力将小学从经学附庸的地位中独立出来,建立科学的“语言文字学”。他在《论语言文字之学》(1906)中说:“合此三者(文字、训诂、声韵),乃成语言文字之学。此固非儿童占毕所能尽者。然犹名小学,则以袭用古称,便于指示。其实当名语言文字之学,方为确切。此种学问,《汉(书)·艺文志》附入六艺。今日言小学者,皆似以此为经学之附属品。实则小学之用,非专以通经而已。”这不是简单的将“小学”易名为“语言文字之学”,而是“语言文字学”学科观念产生的标志。太炎先生师从俞樾,多次通讲《说文》,撰《小学答问》、《新方言》和《国故论衡》,尤其是在西学的学科观念影响下,撰著《文始》,完成我国第一部现代科学意义上的语源学专著。是“中国语言文字学”的学科创始人,对训诂学学科建设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

黄侃进一步发展了本师的学科观念,谓“训诂者,即以语言解释语言之谓。若以此地之语释彼地之语,或以今时之语释昔时之语,虽属训诂之所有事,而非构成之原理。真正之训诂学,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是也”(《文字声韵训诂笔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181页)。这个界说,一是确定训诂学的研究对象为“解释语言”;二是强调训诂学须有理论和方法,即“法式”和“义例”;三是明确训诂研究的目的,即“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这就使训诂学的学科性质得以明晰的界定。章黄有关训诂学的学科观念,由陆宗达、王宁发展为“古代文献词义

学”,预期建设成为科学的“汉语词义学”。其界定为:“对象:古代文献语言及用语言解释语言的注释书、训诂专书;任务:研究古代汉语词的形式(形、音)与内容(义)结合的规律以及词义本身的内在规律;目的:准确地探求和诠释古代文献的词义。所以,它实际上就是古汉语词义学。如果把它的研究对象范围扩大到各个时期的汉语,包括现代方言口语的词义,就产生汉语词义学。可见,训诂学就是科学的汉语词义学的前身。”(《训诂方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第5页)。

此外,齐佩瑢《训诂学概论》(中华书局1984,11页):“研究前人的注疏,历代的训诂,分析归纳,明其源流,辨其指归,阐其枢要,述其方法,演为统系而条理之。更进而温故知新,评其优劣,根据我国语言的特质提出研究古语的新方法、新途径,这便是训诂学。”周大璞《训诂学要略》(湖北人民出版社1980):“训诂学的研究对象就是词义和词义系统,他的首要任务就是研究语义发展演变的规律。”界定较为明确,可资参考。

实际上,训诂学是一门具有综合性质的学科,它与文字学、音韵学、语法学、语义学、语源学、修辞学、校勘学等学科关系密切。因此,研究、学习训诂学,既要重视同这些相邻学科的多方联系,又要处理好与这些相邻学科的远近关系。这是因为诸方面的训诂工作和多种训诂方法与这些学科都有多种亲缘关系,这些学科形成之初,都包含在训诂学母体之中,随着时代前进与学术发展,逐渐脱离母体发展成为各自独立的学科。之后,各学科在独立发展过程中,形成各自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igeleikaoshi/213049.html

    上一篇:缓急是反义词吗?

    下一篇:伤感古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