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发展的建议

| 农村信用社 |

【www.guakaob.com--农村信用社】

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农村发展的建议 第一篇

龙源期刊网 .cn

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作者:孙昌坤

来源:《经贸实践》2015年第04期

摘 要:我国农村经济要想稳定健康发展,就要加快农民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减少农民的数量,这就需要我们制定完善的土地流转政策,让农民无后顾之忧,再通过培训、教育让农民掌握到城市谋生的技能,使农民能够在城市立足;清除城乡的二元体制政策性障碍,让农民获得与市民平等的身份,平等的权力;通过减税等一系列经济手段,让实体经济发展壮大,增加农民就业机会。

关键词:农村经济;教育;税收;土地流转;制度保障

农村问题,始终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我国失业登记体现的只是城镇人口失业率,广大农村失业人口不在计算范围内,这只是中国独有的掩耳盗铃式的计算方法,如果把失业和不完全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计算在内地话,我国的失业率就有可能达到20%以上,这在发达国家看来将是一个社会即将混乱的数字。我国生存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还有1.5亿人,大部分都在农村。我们要想实现中等发达国家的目标,要想跳出中等收入陷阱,就必须解决农村问题。

中国政府对于农村的重视也是有目共睹的,所取得的成绩也是斐然的,13亿人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绝大部分村庄都通了公路,农业补贴按年发放,义务教育完全普及。每年中央第一号文件都离不开农业,保持农业健康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始终是中央的不变政策,显然,中央把解决农村问题的重点和核心放到了通过发展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上面,政府通过补贴农业当然可以提高农民收入,但这只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不是通过发展创造的收入;政府可以通过增加基础和公益设施的建设,增加农民就业机会,但这只能是在一定发展阶段可以起到作用;现代农业的发展逐渐向机械化和规模化转变,这是不可阻挡的趋势,但我们面临的问题是需要增加几亿农民的收入,而不是只增加几千万农民的收入同时让几亿农民失业。发展特色农业、农业生态旅游都是将现有农业延伸,是将一部分农业做大做强的方式,可全国都发展特色农业,就没有了特色农业。

总之,现有农业的承载力是有限的,我们不需要7.5亿农民,我们必须要减少农民数量,把富余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上去,我们才能解决农村的问题。【农村发展的建议】

美国农民数量占美国人口的2%,但美国人有史以来都是市民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他们也经历过刀耕火种,也曾有过庞大的农民群体,随着工业的逐渐发展,农业机械的应用,农业再也用不了太多的劳动力,农民或被迫、或主动逐渐变成了市民。我国也正处在这样的历史阶段,在80年代,我国十亿人口中,八亿是农民,占总人口数量的80%,如今我国城镇化率已接近50%,进步可谓非同小可,我们已经朝着正确的方向大踏步的前进了。

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建议
农村发展的建议 第二篇

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建议

许弘毅 13040125【农村发展的建议】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北京 100022)

摘 要: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转型中,农业的发展和前景更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重中之重。但近年来我国农业经济明显速度放缓,甚至成为中国经济进一步快速增长的瓶颈。本文简述了目前我国发展农村经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在新农村建设中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农村经济;问题;建议

经经了30年的改革,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经济;国际地位持续不断地提高,许多国家甚至要求中国在国际格局中承担起更多的大国责任;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1978年中国人均GDP为38l元,按照1980年1美元兑换1.53元人民币汇率计算,约合149美元。2007年中目人均GDP上升到2640美元,比改革开放前增长了17倍。但是在看到前述辉煌成就的同时,我们依然有2.54亿人口每天的花费少于国际最新贫困线,远远高于中国官方统计的1500万贫用人口,而这些人口绝大部分居住在落后的农村地区。此种情况,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1 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1.1 三农”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都比较落后,制约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已经成为现实社会较为突出的问题,我们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为“三农”问题。农民生活与城市有极大差距。这种差距的存在,使我们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一度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村经济得到了一次飞跃性发展,很快它的弊端也显露出来。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方式,使农业机械化的实现受到了限制。如何在不触及农民利益的情况下解决农业现代化问题?如何改善城乡差距?都成为当前研究的热门话题。

目前我国的三农问题非常突出,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的收入问题。如果说“三农”存在问题,则问题并不在“农业”本身,而在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进展缓慢,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不足,导致“农民”增收难,农村财政增长慢。【农村发展的建议】

1.2 经济体制上的限制

农村的经济状况在中国经济大势走好的情况近几年也出现了利好的局面,而广大的市场也逐渐成为商家角逐的重点。十几年的市场人潮冲击和熏陶,许多农民的企业家也已经成为了私营经济的中流砥柱。但需要指出的是他们都走在时代的前面,面对是时机和市场初期阶段的天时,地利和人和。而现今社会市场运作的规范。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机会挖掘的充分,农民企业家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融资的困难。虽然信用社.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存在,但其天生的逐利性和高风险经营特质,中小食业的融资要求是很难在他们身上实现的而相反国有企业,大型企业即使陷入困境,也有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理念支撑,四大国有银行旗下就专门成立了处理不良资产的金融机构,并创设了债转股的制度和企业站在了利益的同

一边;虽然这几年私募基金的盛行,为创业者带来了融资的希望,但从来没有听说有私募基金入主农村项目的,其主要还足集中在能源发掘和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对比上述主体的优势,农村的农民创业者却是连房子都不能进入抵押范畴。更甚者,物权法出台以前,最基本的投资项目土地承包经营权被规定为债权性质,债权的比较物权的弱性权利特征,农民跃期的投资往往随着当政者主观的施政改变而得不到切实的保障,这也在客观上阻碍了农村土地项目的规范化,市场化发展。

1.3 农村和农业结构矛盾依然突出,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

一是落后的思想观念是农户走入市场,致富的障碍,部分农民延续过去计划体制下的习惯,思想不解放、保守,在需求资金项目上希望政府给予扶助,“等、靠、要 ”思想严重;二是种植结构单一,优质产品的比重依然很低,高效经济作物面积较小,科技扶持的力度不够,农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三是林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比重不高,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缓慢,主导产业优势没有发挥,辐射带动能力不强,这导致农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幅较慢。

【农村发展的建议】

1.4 基层债务负担重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乡村两级债务负担越来越重。实施农村税费改革后,规范了农村税费关系,减轻了农民负担,但农村基层又面临了两个新情况:首先是阻断了税费收入的路子,相继财政收入减少,造成已负债累累的乡级财政雪上加霜,机构运转困难自身支出得不到保障,对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支出减少。其次,各村失去了原来的村提留收入,又没有创收渠道,随之而来的是村里公益事业无钱来办,偿还债务成了无源之水。基层债务不解决不行,解决又没有办法,处于“两难”境地。由于基层债务负担过重,导致对发展经济投入资金减少,农村经济负重前行,挫伤了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存在“有心干事、无力干事”的现象。

【农村发展的建议】

1.5 产品的低附加值使农村经济不能实现飞跃

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推行中,由于国内、国际等一系列历史原因,采取的是沿海和东部地区优先,倾斜扶持的发展模式。即主要利用沿海地区原有的工业建设基础,区位优势,通过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财政支持来起步的。而农村作为改革的大后方,最初主要是起到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和资金积累以及劳动力输出的作用。国家几代领导人对工业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国家与民族复兴的渴求,相比而言国家对农村的投入以及关注都非常不够,再加上农村地区本身地域,人口素质等因素的限制,农村的经济发展异常缓慢。虽然改革开放初期就开始实行了家庭承包责任制,但直到现在农村的整体经济格局仍以分散的小农经济为主,农民的劳作仍处于整个社会生产链条的最低端,缺乏附加值。

1.6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缺乏发展的良好环境

现阶段,我国对于已经设立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没有完善的法律依据,部分地区为了鼓励当地发展经济合作组织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但都不太具体。并且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相关部门之间相互牵制,不能很好地贯彻落实政策。同时,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就需要收取一定的费用.但由于管理缺乏指导。对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另外我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仅仅只是为农民提供一些简单的技术服务、市场信息,其进人流通环节的组织很少,对农产品进行二次加工的更少。其服务内容非常单一,并且由于受到自身资金、技术等因素的限制,服务水平很低。

2 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些建议

2.1 深化农村经济改革、加快农村发展,维护农村稳定

“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国家富;农村稳、天下稳”。“三农”这一基础的脆弱,不仅已经对扩大内需、繁荣市场、实现经济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形成极大制约,而且对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带来极大负面影响。据统计,目前全国约有5 000万左右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不但要关注西部的贫困农民,更要看到在东南沿海也生活着许多贫困的农民。要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要害和关键是,在宏观战略上要解决好广大农村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在微观上要解决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民增收和农村教育问题,这才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和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

2.2 提高农民待遇

要发展农村经济,必须给农民同等国民待遇。应给予农民同等的民主政治权利和国民财富的占用权。有报道说:“城里的一切公共设施都是国家承包了,而农村的一切基础设施都是农民自己集资办起来的,产权却属于国有。不仅如此,农民用电、打电话比城里贵,农民孩子读书,老师的工资农民付,城里的教师工资国家付,城里有最低保险,医疗保险,国家的财政只是市民财政。”农民只有负担,没有优惠利益,农民当然有怨言,当然会有消极情绪,当然没有了动力和方向。如:占总人口70% 的农民,只享有社会保障支出的10%左右,而占总人口30% 的城市居民,却占到社会保障支出的90%。不给农民同等国民待遇,农村经济无法提高,农民积极性无法调动,农民永远也翻不了身,“三农”问题永远也实现不了突破。

2.3 创新农村经济经营体制

农村经济经营体制应该是多元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必然遵循经济规律和效率首选的原则,;中破地域和所有制界线,投奔效率和效益高的地域和产业,自主追求资源的优化配置:开放的农村,已经打破过去社区性集体经济组织一垄天下的局面。农村社区性经济实体之间的联合与合作.社区外来生产要素的涌进,将使过去固有的以社区性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的经管体制快速分化、异化。如果说区域内部之间的农户以土地、资金、技术重组为标志的联合、合作,是对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完善和发展,那么,农村经济经营体制的创新,就应该是打破城乡界线的、冲出所有制束缚的、不拘泥于某一种形式的、带有全新色彩的生产经营组织的制造。这种“新”可能体现在要素结构之新、产权制度之新、收益分配方式之新和注册名称标识之新新,是经营体制的追求;创新,是增强农村经济生机和活力的有效途径创新,虽然不是对过去经营体制的否定,但是,必须有敢于试验的勇气和韧性。在这样行为的驱动下,新产生的经营体制不可能是一个模式,多元化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特别是在幅员辽阔,各地情况差别较大的中国农村,只有实行多元化的经营体制,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4 完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首先,需要完善农村经济财务管理制度:其一,改进农村干部的工作作风,加强廉政建设,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农村经济管理财务行为,提高理财能力;其二,要加强民主理财,加强审计监督,在每个村可以成立民主理财小组,小组成员由村民大会或者村民代表会议选举;其三,推行财务公开制度,使村级的财务工作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促使农民积极参与到民主理财中来。

其次,建设有利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外部环境:其一,要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立

法;其二,要定位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主管部门,统一对其建设的宏观指导,并给与主管部门相应的调控手段;其三,制定完善、合理的优惠扶持政策,并且不打折扣地落实。

最后,要提高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服务水平:其一,对参加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农户生产的农产品通过代存储、代加工以及代销售的方式进行一系列营销活动;其二,为农民提供粮食种子、化肥、农药以及农业机械等各种农用生产资料的服务;其三,为农民提供他们需要的各种各样农贸市场信息,帮助他们调整好生产结构,并定期培训农业技术人才;其四,完善农业科技的推广网络;其五,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承包权要用不同方式来让给农民,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成为专业大户,不仅拉动了农民个体收人,也大力发展了农村经济。

2.5 加强农村教育

农村经济的发展更离不开教育的发展。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社会发展的支持动力。农村教育不仅是学校教育,也是农民的农业技术和知识的教育。要如何加强农村教育?其一,强化政府投资办学的主体地位。全民办教育的思路并没有错,但不能就此淡化政府在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中的主体地位。尤其是在当前社会经济状况下,更不能盲目夸大社会办学的作用,各级财政应进一步提高教育支出的比重;其二,切实保障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投入。要确保农村基础教育真正成为义务教育,坚决堵塞农村中小学校因经费不足而将负担转嫁到学生身上的漏洞,国家必须依据《教育法》的精神逐步疏通、改善、规范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模式;其三,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培训和知识更新教育,也应以政府为主体。在确保农村基础教育经费投入的前提下,政府应出资建立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基金和基地,针对农村现有劳动力的年龄、文化和居住地的发展状况及经济发展的总体需求,免费进行分类培训。

2.6 保证农民种植农作物高产稳产

科技含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民收入的高低。因此,农村建设中应突出抓良种壮苗的使用。当前农民丰产靠壮苗,长远发展靠良种,良种壮苗是农民种地的基础。据调查,用良种壮苗的蓄积生长量比一般品种提高30% ~150% 。要解决良种壮苗的推广落实问题,以确保农作物的速生丰产。

3 总结

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仍存在相当突出的问题,原因主要是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体制、机制、政策、环境以及农业天然生产要素不适合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要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我们必须深化农村经济改革、维护农村稳定,创新农村经济经营体制,提高村民待遇与教育程度,完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并保证农民种植农作物高产稳产。我国在农村发展的道路上,还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教淼、赵金元.农村经济的反思.金卡工程[1671-2498]2011年15卷3期,13-14.

[2]徐红玉.农村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Issue 3,pp.337-337.

[3]慕海菊.财政支农与农村经济发展浅论.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07-19.

[4]徐红玉.“三农”问题解析与农村经济发展.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Issue 5,pp.214-214.

[5]李昌麒.中国农村法治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1.

[6]王森.超前谋划“三农”工作确保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盘锦日报,2009-02-13.

[7]李国文.发展农村经济的措施.农技服务,2011,Vol.28(12),pp.1748-1748.

[8]田苗.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济源新农村建设探讨[J].宁夏农林科技,2011,52(5):80—81.

[9]李文学.创新农村经济经营体制.农村工作通讯,2013,Issue 03,pp.1-1.

[10]肖丽娜.完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财经界- Money China, 2014,Issue 08, pp.19-19.

[11]彭腾,阙小良.促进农民增收的制度创新应实现几个转变[J].改革与战略,2011(02):62-63.

[12]张传武.论加快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几点建议[J].科技致富向导,2012(03):75—76.

2016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建议
农村发展的建议 第三篇

第一,在粮食政策上,要采取“多收少进”的调控策略。比如今年一旦小麦上市以后,国家粮库一定要增加收购量,将增产的小麦从市场上转到库存中,以保持市场上粮食供求平衡,从而保障粮食价格在较高的水平上不下跌。“少进”就是今年尽量少进口小麦,避免因进口小麦冲击国内市场。同时,今年玉米可以适当向外多出口一些,以调整国内玉米供求平衡。不要在我国粮食出现供给持续上升的空间里大量进口粮食,这会造成国内供需求失衡,引起粮食价格大跌的局面。

第二,要从源头上扩大化肥等生产资料的供给总量,由此抑制主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在目前这个阶段,核心问题不是对化肥企业补贴,笔者建议要取消这种补贴,把补贴直接给农民,适当扩大化肥、农膜、农药的进口,增加国内供给总量。只有增加主要生产资料的供给总量,才能从源头上抑制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

第三,国家应重点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我国人多地少,农民仅靠种植几亩地的粮食和其他作物,很难富裕起来,国家应该拿出一些财政资金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农业增值、农民增收。近几年,国家虽然出台了一些支持主产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政策措施,但力度不大,惠及面小,农民直接收益不多,今后应加大对主产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支持力度,更加突出支持重点。

第四,鼓励农民进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面对农民增收困难的矛盾,一定要消除种种限制和歧视,鼓励农民进城打工,从法律上保护农民的权益,为他们提供一个宽松的就业环境。

第五,当前解决“三农”问题,不仅要采取短期政策,还要采取长期政策。当前影响“三农”问题解决的长期制度障碍还未根本消除。我们应该从体制上进行改革,把农村管理体制改革、土地制度改革、金融制度改革、社会公共事业改革、劳动力流动以及户籍制度改革等等,统一纳入到全国改革进程中来,通过改革来改善农民的发展状况,从政策上使他们能获得一些最基本的社会福利,帮助他们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igeleikaoshi/613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