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背毛木耳栽培技术

| 营养师 |

【www.guakaob.com--营养师】

篇一 黄背毛木耳栽培技术
黄背毛木耳人工栽培技术

  [农广天地]黄背毛木耳栽培技术(20151019) 

  介绍了黄背毛木耳人工栽培技术。黄背毛木耳属于木耳科木耳属,由于它的背部呈黄褐色,全身长满细小的绒毛,所以才称它们为黄背毛木耳。黄背毛木耳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口感比较脆,吃起来爽口。黄背毛木耳,不但具有清肺益气,补血活血等功效,而且它背面的绒毛中含有丰富的多糖和粗纤维,也具有助消化的作用,所以黄背毛木耳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并在食用菌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黄背毛木耳的腐生能力强,适应性强、抗逆性强,可利用的栽培原料也非常的广泛,容易进行人工栽培。哪人工是怎样栽培的呢?一起走进农广天地去了解一下黄背毛木耳人工栽培技术[农广天地]黄背毛木耳栽培技术(20151019) 

     

  

  

  

    《黄背毛木耳栽培技术》

  黄背毛木耳属于木耳科木耳属,由于它的背部呈黄褐色,全身长满细小的绒毛,所以才称它们为黄背毛木耳。黄背毛木耳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口感比较脆,吃起来爽口。黄背毛木耳,不但具有清肺益气,补血活血等功效,而且它背面的绒毛中含有丰富的多糖和粗纤维,也具有助消化的作用,所以黄背毛木耳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并在食用菌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黄背毛木耳的腐生能力强,适应性强、抗逆性强,可利用的栽培原料也非常的广泛,容易进行人工栽培。正是由于黄背毛木耳的这些特点,目前,栽培黄背毛木耳的工厂和栽培户也越来越多,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在本期的节目当中,就将从黄背毛木耳的外形特征、生长环境、营养需求、母种制作、原种制作、栽培种制作、发菌管理、出耳管理和采收等几个方面,向观众朋友们详细地介绍一下这黄背毛木耳的栽培技术。

  播出时间:2015年10月19日18:30-19:30中央电视台七套节目播出

 

篇二 黄背毛木耳栽培技术
黄背毛木耳的栽培技术

  [农广天地]黄背毛木耳的栽培技术  

   因晒干后变成黑色,背面有较长黄色绒毛,所以就被叫做黄背毛木耳,它和黑木耳是一对孪生姐妹。其营养价值很高,尤其是它背面的绒毛中含有丰富的多糖和粗纤维,具有助消化等药用价值。黄背毛木耳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能生长,而且产量高,易于管理。本期节目介绍黄背毛木耳的栽培技术。  

  黄背毛木耳的栽培技术 

  一、黄背毛木耳场地选择与耳棚搭建

  黄背毛木耳抗逆性很强,所以在场地上没有特别的要求,只要是能搭起棚子的地方,就可以种植。一般耳棚的朝向可以根据地形来设计,棚高2米左右,宽10米,长就要看自家的地有多长了,没有要求,耳棚一般用木料或竹子搭成,四周及棚顶用草帘围盖,起到隔热和调节光线的作用。

  二、黄背毛木耳品种的选择

  黄背毛木耳棚子搭起来,还要选择黄背毛木耳的品种,选择合适的品种是影响黄背毛木耳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期)而且还要选择抗病性强的菌种,鱼台县当地人们喜欢种L–6这种杂交品种,这个品种产量高,便于管理。

  三、黄背毛木耳母种扩繁:毛木耳的母种制作相对复杂一些,一般的栽培户不具备分离制种条件,所以要直接从正规的科研单位或者菌种生产单位引进比较合格的母种。(同期)引种之后,我们就要对母种进行扩繁,也就是扩大母种的数量,这一代我们叫它为原种。这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少量适量引种,降低生产成本。见小李兴致大增,李华也就回忆起了当时栽培木耳的情况。

  四、黄背毛木耳熏蒸消毒:首先就是母种扩繁,在进行母种扩繁之前,要对房间进行熏蒸消毒,关闭窗户,将二氯异氰尿酸钠消毒剂点燃,每立方米的用量是10克,这样可以有效保障屋内处于相对无菌的环境,6个小时之后,烟雾散去就可以进行操作了。

  五、黄背毛木耳原种培养基的制作

  扩繁母种首先我们要制作培养基。

  1、黄背毛木耳原种培养基的配置:准备好马铃薯、葡萄糖、硫酸镁、酵母渗出汁和琼脂等配置培养基的原料。

  以配置1000毫升的原种培养基为例进行制作。用刀将马铃薯切细条,取200克放入盛有1500毫升水的锅中,然后将水煮沸。用80目的专业纱筛对汤汁进行过滤,并且保证是1000毫升,如果不够,用清水补足。然后,将过滤后的汤汁重新倒回锅中进行加热。水沸腾后将我们准备好的琼脂放入20克,为防止锅底烧焦要边加热边搅拌,文火煮10分钟左右,等琼脂全部融化,将称好的20克葡萄糖、0.5克硫酸镁和1克酵母渗出汁全部放入锅中,煮制半分钟,培养基就配置好了。

  2、黄背毛木耳原种培养基的分装:还要将培养基分装到规格为18毫米×180毫米试管中。通过塑料管接装到试管内,分装量为试管高度的1/5左右。原种培养基的温度降到45℃以下时会凝固,所以分装过程要在原种培养基凝固前完成。分装完后,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住,防止滋生其他杂菌。

  3、黄背毛木耳原种培养基的灭菌:分装完成之后还要灭菌,七个试管为一组,捆扎(za)在一起,放入高压灭菌锅内,在试管上盖上报纸,防止冷凝水把棉塞浸湿。盖好锅盖,在0.5Mpa(兆帕)的压力条件下,持续灭菌30分钟。灭菌完后,待压力为零时,将试管从锅中取出来,放置在一个1厘米厚的木棍上,让试管和水平面形成30度左右的角,等基质凝固之后,就在试管内形成一个斜面,这样可以扩大接种面积。

  六、黄背毛木耳制作原种

  1、黄背毛木耳原种接种:原种培养基制作好了,就要接种(四声),进行母种的扩繁了。将接种耙和接种铲浸泡在浓度为75%的酒精中进行消毒,然后点燃酒精灯,取出接种耙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消毒二三秒钟。将我们选购的母种进行切块,接着对接种铲进行消毒,把装有培养基的试管放在手上,用接种铲取出2-3毫米见方,厚度为1-2毫米的母种,接种到培养基的试管内,放在试管培养基斜面的中部,为了避免杂菌感染,两个试管口都不能离开酒精灯的火焰,将棉塞在火焰上消毒,塞住试管口,一般,一个试管的母种可以接种到70-80个试管中。

  2、黄背毛木耳原种培养:母种扩繁结束之后,将试管放入温度为25摄氏度的恒温培养箱中,经过7天的培养。待菌丝长满培养基的斜面,母种的扩繁工作就完成了。

  七、黄背毛木耳生产栽培种

  有了母种,为了在节省成本的情况下增加扩繁的数量,还要进行栽培种的培养,栽培种也就是母种的第二代,同样,先要制作栽培种的培养基。

  1、黄背毛木耳栽培种培养基的制作:栽培种培养基包括15%的麸皮,1%的石膏,84%的棉籽壳。再加入60%的水搅拌均匀。

  2、黄背毛木耳栽培种培养基的分装:利用装袋机,将搅拌好的培养基料进行分装,把培养袋套在装袋机的出料口,(规格:10*24厘米,厚度为0.04毫米的聚丙烯袋)培养基料放到入料口,机器自动将培养袋装满,然后套上颈圈,盖上盖口就完成工作了。

  3、黄背毛木耳栽培种培养基的灭菌:栽培种培养基装袋完成之后,还要在高压蒸汽灭菌罐中进行灭菌。将培养袋整齐的排放在灭菌罐内部的架子上,一般一次可摆放原种袋500个左右,关上灭菌锅的阀门。在压力为1.8MPa的条件下,持续灭菌2~2.5小时。灭菌后的栽培袋要在灭菌罐中自然冷却8小时,压力为0时,就可以打开阀门将栽培袋取出,进行下一步的接种工作。

  4、黄背毛木耳制作栽培种:栽培种的接种开始之前,同样要对环境进行熏蒸消毒。

  接种时手持原种试管,用消毒过的接种耙从原种试管内,勾取1-1.5平方厘米左右的一小块菌种,放到栽培袋口。然后再将栽培袋盖好。在操作过程中,为了避免杂菌感染,试管口要始终靠近酒精灯火焰。一般情况下,一只原种试管可以接栽培袋6-8袋左右。

  5、黄背毛木耳栽培种培养:

  接种好的培养袋要放在养菌室中进行培养。培养室可以是我们空闲的屋子,屋内有一排排的支架,用于摆放培养袋,每排支架间隔40厘米左右,每层的长和宽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设计。把培养袋整齐的排放在架子上,栽培种是在黑暗的环境下进行培养的,所以应该用遮光布将门窗挡住。培养室的温度要保持在25-30摄氏度之间,空气相对湿度在70%左右,早晚通风各半小时。经过大概35天的培养,菌丝就会长满培养袋,在这期间栽培种比较容易感染,所以,一定要经常进行检查,发现有发霉变质的培养袋要及时清理,防止大范围感染。

  6、黄背毛木耳二次生产栽培种

  有了栽培种就可以进行出耳培养了,但是,为了减少成本,增加利润,当地的农民还要进行二次栽培种的培养。二次栽培种利用第一次栽培种的菌丝体,再扩大繁殖1次,也就是母种的第三代,这是直接投入生产的一代。同样,栽培种也是在栽培袋里进行培育的。

  7、黄背毛木耳二次栽培袋培养基的制作:配置栽培袋的培养基同样是栽培袋制作的第一步。

  制作栽培袋的培养基内含有92%的棉籽壳,5%的麸皮,1%的蔗糖、石膏粉和石灰膏,加水进行充分搅拌,培养基的含水量在60%左右(同期),搅拌好后,进行分装。

  8、黄背毛木耳二次栽培袋培养基的分装:这里选用13*27厘米,厚度为0.04毫米的聚丙烯袋的筒形栽培袋,首先用细绳将袋子的一头封死,同样用灌装机进行分装,最后再用细绳把另一头封好,栽培袋就制作好了。

  9、黄背毛木耳二次栽培袋培养基的灭菌:栽培袋的培养基同样要进行灭菌,方法和前面栽培种灭菌一样,就不做重复介绍了。

  制作二次栽培种

       栽培接种:灭菌完成之后就要接种二次栽培种了。

  首先将长满菌丝的栽培种捏碎,不能有太大的菌块,1-2立方厘米的菌块比较合适,放在一边备用。取下栽培袋上的细绳,将栽培种菌块薄薄的在栽培袋表面覆盖一层,封好口,栽培袋的另一头也按照同样的办法进行接种,每袋栽培种可接二次栽培袋50-60个左右。接种工作完成之后,就可以投入生产了。

  七、黄背毛木耳出菇培养

  栽培袋接种好后的去处就是搭建好的菇棚,在菇棚内还要设计菇床,我们跟着李华学习一下菇床是什么样的吧。

  1、黄背毛木耳菇床的结构:菇棚中间要留有一个1米左右的过道,便于管理人员通过。

  菇床最下层的红砖间隔40厘米左右,然后在砖上搭两根竹竿,而且这个竹竿的两头都要别在立柱的外面,之后就可以排放栽培袋了。每排栽培袋都用竹竿隔离,同样别在立柱的外面,这样可以利用立柱和竹竿的平衡力来保证摞起来的栽培袋不会倾斜。一般可摞1.5-2米左右。这样一个一亩的菇棚可以放置3500-4000万个栽培袋,既节约了成本,还充分利用了菇棚的场地。

  2、黄背毛木耳出耳管理:黄背毛木耳发菌完成之后才长木耳呢,所以,首先进行发菌期的管理。

  3、黄背毛木耳发菌期的管理:发菌期间是不需要光照的,菇棚温度控制在15-28摄氏度之间,空气相对湿度在65%左右,发菌期间不需要进行喷水,这样,大概经过40-50天左右的时间菌丝就会长满菌袋,然后在培养5-7天,

  4、黄背毛木耳出耳期的管理:这时,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用小刀给栽培袋割口,我们操作的时候,直接在摞好的栽培袋上进行割口。割口之后,就要给足光照了,适量掀起草帘,可是要掀起多少呢?(同期)也就是说,最好不要让阳光直射木耳,而且每天早晚各喷水一次,保持地面长期湿润,在85%的空气相对湿度环境下,培养5-7天,就可以看到长成漏斗状或着杯子形状的幼耳了。

  再经过25天左右的培养,耳片直径就能长到15厘米左右,毛木耳基本就成熟了。在这25天之间黄背毛木耳长得越大,需水量就越大,只要发现木耳有外延上翘的现象就说明缺水了,及时喷水,解了渴的木耳耳片就会舒展开来,水灵灵的。而且还要勤通风,通风时卷起大棚外部的草帘,每日两次,每次30分钟,通风时间可以选择上午9:30和下午4:30,需要注意的是,阳光不能直射木耳,要掀起背阴那面的草帘进行通风。

  5、黄背毛木耳采收:当黄背毛木耳耳片充分展开,边缘上翘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耳片颜色由紫红转为紫褐色时,就要及时采收了。

  采收尽量选在晴天进行,有利于晒干黄背毛木耳。用手捏住成熟的耳片拔下,也可以成束采收,采收时注意收强留弱,收大留小,一般黄背毛木耳可以采收5-6茬,每茬大概间隔30-35天。采收完成之后将木耳晾晒到室外干燥的地面上,经过2-3天的时间,耳片的含水量下降到13%以下,子实体变成黑色之后就可以打包销售了。

  6、黄背毛木耳采后管理:每采一茬黄背毛木耳,还要向出耳场地喷药,用来消灭害虫,黄背毛木耳的虫害主要是菇蝇,菇蚊和菇蛾,用1500-2000倍液的伊维菌素进行防治,喷药的时候注意不留死角,但是不能在栽培袋上进行喷洒,避免污染木耳。

篇三 黄背毛木耳栽培技术
代料黄背木耳栽培技术

代料黄背木耳栽培技术

摘要代料黄背木耳栽培原料来源广泛,投资少,效益高,其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场地选择、生产季节安排、栽培材料选择、培养料的配置、装袋、灭菌与接种、发菌管理、出菌管理、采收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代料;黄背木耳;栽培

代料黄背木耳栽培原料来源广泛,棉籽壳、杂木屑、玉米芯、农作物秸秆及其他农副产品下脚料均可作为培养料,栽培技术简单,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是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项目。

1场地选择

黄背木耳栽培,以选择排水良好、通风、有散射光的地方为宜,耳场应注意远离污染源。

2生产季节安排

一般在中原地区8~9月制母种,10~11月制原种,11月至翌年1月制栽培种,2~4月生产营养袋,5~7月开始出耳、采耳。

【黄背毛木耳栽培技术】

3栽培材料及常用配方

栽培材料通常有棉籽壳、杂木屑、玉米芯粉、米糠或麦麸、玉米粉、石膏、生石灰。常用配方:①棉籽壳30%、玉米芯粉30%、杂木屑30%、米糠或麦麸10%;②棉籽壳60%、玉米芯粉20%、杂木屑20%。以上配方中每100kg干料需加入石膏粉1~2kg、新鲜石灰2~3kg。

篇四 黄背毛木耳栽培技术
黄背木耳袋料栽培技术

黄背木耳袋料栽培技术

黄背木和白背木耳是毛耳家族中的两大品系,是黑木耳的近缘种,其蛋白质、氨基酸含量与黑木耳接近,含有17种氨基酸,包括人体必须的8种氨基酸。黄背木耳不仅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它具有滋阴壮阳、清肺益气、补血活血等功效,是纺织和采矿工人理想的保健食品。

一、主要代料栽培品种简介

1.白背木耳3039:是从台湾引进,经专业人员多年出耳品比试验、生物学特性试验研究,该品种具有菌丝生活力强、抗逆性强,原材料利用广泛,耳片大肉厚,色泽鲜艳,干后呈黄褐色、背面刚毛短而白,口感好,商品性能好,出耳快而整齐,产量高,生物学效率稳定,最高达250%,是出口创汇的优良品种。

2.台2号:该品种是从台湾引进后,经专业人员多年改良选育而得,子实体背而灰白至浅红褐色、有密集的短毛,腹面平滑,胶质化,有脉纹,鲜时红褐色或紫红褐色,干后强烈收缩,质地稍硬,紫黑色,生物学转化率达220%,能很好地利用种农辅产物,是目前我省主要栽培品种之一。

3.上海3号;从上海引进,经多年出耳试验和品种改良,该品【黄背毛木耳栽培技术】

种具有色泽鲜艳,肉较厚,抗污染能力台,转潮快、原材料利用方便,管理粗放,生物转化率可达220%,是目前我省主要栽培品种之一。

4.781、782:均从福建引进,朵形大、肉厚、抗污染能力强,管理粗放易掌握,干后色深,背面较白,产量较高,生物学转化率220%。

5.其它栽培品种有:特大木耳、雷白木耳,911、912、8711、915等,均为本研究室经试验选育后获得,品种特性与台2基本一致。

二、栽培技术

1.栽培季节:

黄背木耳子实体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2一28℃,四川一般在5―8月,晚的9月份也还可以出耳,制袋可在2、3、4月进行,5月上旬也还可以,原种在11―12月制作,栽培种在1―3月制作,根据各地气温特点稍有提前或延后。

2.栽培场所的选择与整理:

选择栽培场所时,要求环境干净清洁,通风好,近水露,水质干

净,冬暖夏凉,保温保湿性能较好,一般农家可利用多余的住房、菇房、室外树苗或简易荫棚进行栽培。

不论新旧菇房、室内室外,在使用之前,必须认真地做好场地的清理及消毒工作。

室外栽培要清除场内的枯枝落叶,铲除杂草,地上最好铺上一层砂石或砖块,并注意保持场地周围的环境清洁,清理完后地面撒生石灰,场内四周喷洒5%漂白粉溶液或4%甲醛溶液消毒,场地地面四周喷洒0.5%敌敌畏杀灭害虫。

室内菇房清除房内所有杂物及蜘网,四周墙壁粉刷石灰,用硫磺或甲醛密闭熏蒸,吊挂0.2%的敌敌畏纱布条杀虫。

3、培养料配方:

适合于黄背木耳料栽培的原材料很多,可根据各地的资源情况进行选择,但一定要注意碳源与氮源的搭配,并尽量做到培养料中营养成份齐全。现将各地使用的配方介绍如下:【黄背毛木耳栽培技术】

①棉籽壳75%、杂木屑10%、鼓皮10%、石膏1%、磷肥1%、石灰3%。

②棉籽壳75%、米糖10%、胡豆壳或谷壳10%、石膏1%、磷肥1%、石灰3%。【黄背毛木耳栽培技术】

③玉米芯50%、杂木屑36%、米糖9%、石膏1%、磷肥1%、石灰3%。

④棉籽壳30%、木屑30%、玉米(或甘蔗渣、稻草粉)30%、鼓皮5%、石膏1%、磷肥1%、石灰3%。

⑤麦草节粉或稻草粉65%,杂木屑10%,鼓皮20%,红糖1%,石膏1%,石灰3%。

⑥稻草节42.5%,木屑27%,米糠25%,尿素0.5%,石膏1%,过磷酸钙1%,石灰3%。

⑦甘蔗渣100公斤,米糠10公斤,尿素酸钙0.5公斤,磷酸二氢钾0,2公斤,碳酸钙2公斤,石灰粉l公斤,水170―190公斤。

配方l一7都应另加2―3的石灰调节酸碱度至8―9。各种原材料均应新鲜、干燥、无霉、无酸味,杂木屑以材质坚硬、边材发达的阔叶树较为理想,含有松脂、精油、醇、醚及芳香性物质进行粉碎、

浸泡等预处理后才能使用。如玉米芯要粉碎成黄豆大小的颗粒,不要粉碎成粉状,否则影响通气,造成发菌不良,稻麦草要打成草粉、或切成2―3厘米长的小节,并用1%石水浸泡12―24小时,使其软化。

4.装袋灭菌:

菌袋选用20―23×37―42厘米,厚3―4丝的聚丙烯或聚乙烯料袋。装好料后及时灭菌,袋子放入土蒸锅内码成并字形,袋与袋,袋与灶壁之间应留一定空隙,以利于蒸汽均匀地透入料中。温度升到98一100℃后,保持8一10个小时,待灭菌袋冷却到30℃以下,搬入接种箱(室)内接种。

5.接种

接种前要对接种箱(室)进行消毒,严格挑选菌种。优质的黄背木耳菌种菌丝生长粗壮整齐、洁白、浓密、不起索状菌丝,上下一致,无菌壁分离现象,无杂菌、无黄色积水、无耳基或只有少量耳基形成,菌种具有清香味,没有酒酸、霉臭异味。接种时,先用75%的酒精或0.2%的新洁尔灭或0.1%的高锰酸钾将接种用具消毒、再配制新的消毒液将挑选好菌中瓶表面和瓶口进行消毒,瓶口钩去一部分不要,可采取破瓶、挖瓶或直接用接口钩钩入袋口等方法接种,两端套菌圈并用牛皮纸或双层报纸封口。

篇五 黄背毛木耳栽培技术
白背毛木耳高产栽培技术

白背毛木耳高产栽培技术

[日期:2006-03-28] 来源:福建科技报 作者:陈美珍 阅读:1145 次

【黄背毛木耳栽培技术】

白背毛木耳是从台湾引进的一种木耳品种,也称台毛,属于中偏高温型,适应性广、抗杂能力强、产量高、效益好、易推广。我县经试种,每袋用干料0.6kg,产量1.2kg,产值2.4元,生物转化率200%。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1、栽培季节选择

白背毛木耳属于中偏高温结实型的菌类,子实体生长温度13—30℃,最适18—22℃。根据我县气候特点,大规模生产应选择春季或秋季栽培。春季栽培一般安排2月下旬制袋,秋季栽培可安排8月上旬制袋,9月份开始采收至次年3月份。

2、耳棚的搭建

耳棚应选择灌排条件好、向阳避风通风、运输管理方便的地带。耳棚用毛竹、塑料薄膜、遮阳网、毛草等材料搭建。棚长视田块而定,宽1m,高2.1m,全架分4层,底层离地60cm,每层间隔50

cm,室内过道80cm,每层架上相隔12—15cm处横置短竹杆,以便吊袋。耳棚四周挖好排水沟。

3、栽培筒的制备

3.1 配方

杂木屑80%、麦皮16%、糖1%、碳酸钙2%、石灰1%、含水量60%。

3.2 堆制发酵

在制袋前15天进行建堆发酵。建堆时依据配方进行拌料,含水量控制在65%左右,PH值为7.5左右,料混匀后堆成高1m,长宽视场所而定。发酵周期为15天,期间进行翻堆3—4次。翻堆时要补充水分,前期水分控制65%,后期控制在60%左右。发酵结束后,培养料中间有一层白色的高温放线菌,外观为均匀一致的深褐色,没有不良气味,PH值6.5左右,含水量60%。

3.3 装袋灭菌

发酵好的培养料,翻动均匀,然后用装袋机装袋。一般用17c

m×33cm×0.05mm塑料袋,装袋料高20cm,重达1.2kg。灭菌温度达100℃,保持12—14小时后,排空灶中的热水,猛火功至10分钟,烘干自然冷却后开灶,立刻搬进干净、通风接种室。接种前,将菌种在接种箱处理后,搬进接种室,待料温冷却28℃以下时,薰蒸消毒5—6小时后接种。接好的菌袋移入培养室,摆成“品”字形,高以4—5层为宜。

4、发菌管理

培养室的温度控制在22—28℃,温度不可超过33℃,避免出现“烧菌”现象。发菌期间尽量少翻动,否则塑料袋污染升高,培养期间尽可能不见光,以免菌袋未发透、袋上层出胶质化耳基斑点,易霉。后期要增加通风量和适当增光线,若发现菌袋被杂菌感染,必须马上隔离处理,发现螨类或瘿蚊必须要及时用克螨王等药物稀释喷洒,同时注意老鼠破坏菌袋。

5、出耳管理

经过30—40天,菌袋走满了菌丝,菌丝开始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要及时移入耳棚进行吊挂出耳。入架之前先将栽培筒用0.

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分钟消毒,而后吊挂在竹架上,再用消毒过的刀片在筒壁按梅花形排列划上“十”字形7、8个。口的大小视耳场干湿度而定,一般纵向长2cm,横向宽1cm。开袋后的前15天,仅需每天喷雾1—2次进行保湿,保持空间的相对湿度在80—85%,在散射光、降温、保湿的刺激下耳芽开始形成。随着耳芽形成,逐渐加大喷水量,维持较高的相对湿度85—95%,保持耳片不干燥,干湿交替,不收边为度,喷水时要做到轻喷、勤喷,当耳片边缘出现皮卷,即进入成熟期。

6、采收

耳片成熟时,即可采收。采收时,将整朵耳片拔下即可,如果一个耳棚内耳片生长参差不齐,应采大留小。如果一个耳棚内耳片生长较整齐,可把大小一次采收,一般一个栽培周期可收5—6个潮耳,采收耳片立即到市场销售。

篇六 黄背毛木耳栽培技术
白背毛木耳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龙源期刊网 .cn

白背毛木耳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作者:叶小兴

来源:《农业与技术》2015年第06期

摘 要:白背毛木耳栽培管理粗放,产量高,适合机械化、集约化生产,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本文从栽培季节、栽培场所的选择、培养料的配制、栽培包的制作、接种与发菌培养、出耳阶段的管理和采收等方面介绍了白背毛木耳高产优质栽培关键技术。 关键词:白背毛木耳;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646. 6 文献标识码:A

【黄背毛木耳栽培技术】

1 原材料的选择与预处理

所选取的树种边材应发达、心材较小、木质松软、髓射线丰富、导管粗,此种木材较适合好氧性胶质菌类的生长,而且此木材吸水性强,较适合温湿变化较大的南方地区。木屑应提早半年准备完毕,堆成堆,在堆上灌水,大水灌溉约3d或更长时间(视堆大小而异)即有黄色近黑的污水从堆下流出要灌到堆底流出的污水近无色,因为木屑中含有或多或少的单宁、油脂类等物质。

通过前期建堆灌水漂洗使木屑中相当大部分的杂质流失干净(如单宁、油脂类等),这样较有利于胶质菌类的木耳菌丝的营养分解与吸收。有芳香气味的木屑不能用于栽培毛木耳,若因木屑资源缺乏要使用也要至少灌水漂洗1a以上菌种生产中的运用菌种生产中防治螨害,接种箱的缝隙很容易成为螨源,应特别注意。

2 栽培中用药技术

在接种前3d,全面清洁接种箱,每只接种箱放置3~5颗磷化铝,严格密封3d效果非常好。栽培中的运用磷化铝杀虫效果好,广谱、见效快、无残留,特别是其强烈的熏蒸杀虫作用,令许多难于根治的害虫无处藏身。并且药剂处理后对白背毛木耳子实体的色泽、味道与内在品质无任何影响。在对食品要求越来越严的今天,无疑是杀虫的首选。

具体做法:前期预防性杀虫(室外简易茅扇栽培)播种后将药粒按2粒/m2。掰成2半,一半埋于料内一半放于厢面,再用茅扇盖好,盖严防雨用薄膜密封2~3d去掉薄膜全面翻动茅扇,以利通风透气。此法可杀灭料内覆土内茅扇中大部分害虫。

治虫:白背毛木耳栽培中绝大部分害虫(包括螨类,但蛞蝓除外)都可以用前法施用磷化铝杀灭,虫口密度大时可适当增加用量。注意事项:此药一经与空气接触,立即释放出高毒磷化氢气体,用药时须注意人员安全,施药后必须密闭并注意当时温度,气温低于10℃时,该药无效,气温越高效果越好。

篇七 黄背毛木耳栽培技术
黄背木耳袋栽高产技术

黄 背 木 耳 袋 栽 高 产 技 术

黄背木耳是毛木耳的一个高产菌株,属于木耳科木耳属。它原产台湾,生活力强,适应性广,栽培方法简便,产量高,抗污染,每100千克原料可产干耳10~15千克,最高的可达20千克。栽培黄背木耳,原料来源广泛,如棉籽壳、玉米芯、杂木屑、白灵菇菌糠等农副产品及下脚料均可作为栽培料。栽培场地广泛,白灵菇菇棚、杨树林行间等都可作为出耳场地。采耳后的下脚料还可栽培蘑菇,也可作为农作物、花木的有机肥料。

种植黄背木耳,成本低,效益高。一般每袋装干料0.6~0.8千克,加上菌袋菌种及人工等的成本共计约0.6元左右,可产干耳80~120克,每袋产品利润可达1.00元左右,经济效益高于平菇、蘑菇、香菇等。生产周期仅4~6个月,它的生产适宜季节正值大多数低温菌无法生长的夏天,填补了食用菌周年生产的空白季节。

目前,黄背木耳产量行销全国,尤其东北西北西藏等冬季缺乏新鲜蔬菜的的地区更加欢迎。同时远销东南亚、日本、美国和欧洲各国。

一、 黄背木耳的生长发育条件

黄背木耳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求的环境条件主要有营养、温度、水分、光照、空气、酸碱度(pH值)等几方面。

(一)营养

黄背木耳是一种木腐生真菌,所需的营养物质需从周围环境的有机物质中摄取,主要有碳源,氮源,矿质元素,生长因子等几类。

1.碳源 凡是能提供碳源营养的有机物质,都称为碳源。适宜于黄背木耳菌丝和子实体生长发育的碳源有纤维素、木质素、半纤维素、淀粉、蔗糖、葡萄糖等。因此,纤维素、木质素含量丰富的棉籽壳、木屑、玉米芯、豆秸等农作物秸杆壳皮和副产品都能满足菌丝和出耳过程中需要的的碳源。

2.氮源

指能够为黄背木耳提供氮素营养的所有物质。氮源不足会影响

木耳菌丝生长。在配制栽培料和菌种培养料时可以加入含氮丰富的农副产品,如麦麸、玉米面、黄豆粉、花生饼等,可满足其生长需要。

3.矿质元素 主要有磷、钾、钙、镁等。磷对菌丝生长起重要作用,没有磷,碳和氮就不能被很好地利用。钙可促进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形成,还可中和培养料中的酸,稳定培养料的酸碱度,代料培养往往在料中加入1%~2%的石灰、石膏,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黄背木耳生长还需要铜、铁、锰、锌、钴等微量元素。不过这些微量元素在普通水和原料中已能基本满足黄背木耳生长发育的需要,不需另加。

4.生长因子 主要起催化、调节和促进生长的作用。黄背木耳生长发育需要有一定的核酸和各种维生素、生物激素等。这些物质是它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需要量极微,一般在米糠、麦麸、玉米粉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在培养料中加入一部分,就可满足黄背木耳生长发育的需要。

一些生长激素对菌丝生长也有作用。如萘乙酸(NAA)能增加产量,在菌丝体发育阶段使用浓度为1~2ppm(百万分之一),子实体阶段为2~5ppm(不能超过10ppm)。

(二)温度

黄背木耳是一种高温型的真菌,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所需温度不同。菌丝体生长的温度范围在15~37℃,15℃以下生长极缓慢或不生长,在15℃以上开始缓慢生长,20℃时开始加快,25~30℃生长最快,且菌丝洁白、健壮、旺盛。子实体分化和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为18~32℃,24~28℃最适。

(三)水分和湿度

水是黄背木耳生长繁殖的重要条件之一。黄背木耳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发育过程中均需适当的水分。在菌丝体生长阶段,用棉籽壳作培养料,菌丝生长适宜的含水量为55~65%,其中以60%为最佳。若含水量在70%以上,料袋会明显积水,水过多,料中氧气不足,阻止了代谢作用的正常进行,菌丝生长缓慢或不生长,严重时会导致菌丝死亡。在菌丝生长阶段,培养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应在65~70%之间。以保持培养料中水分不致过多损失;若低于50%时,培养料中的水分易于蒸发,超过70%时,易引起杂菌污染。

黄背木耳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要严格控制空气相对湿度,随着子实体的

长大伸展,逐步增大空间湿度,耳场空间空气相对湿度为85~95%为宜,低于70%,子实体难于分化和发育;若高于95%,通气不良,子实体易腐烂或畸形,易感染杂菌。子实体形成初期,空气湿度以85%左右为宜,这时料中的水分含量在60%左右为最佳,过干不利于黄背木耳原基的分化形成,即使分化出耳基也会干缩死亡。但料和空气过湿会引起原基和幼耳死亡。因此,严格控制空气相对湿度和培养料内的含水量是获得高产的关键之一。

(四)空气

黄背木耳是一种好气性真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求培养场空气新鲜,氧气充足,菌丝生长旺盛,子实体容易形成、伸展和开片。反之,空气不新鲜,氧气不足,二氧化碳过多,菌丝和子实体生长受到抑制,也会导致杂菌生长。

在菌丝生长阶段,通风换气要求不严,但应保持一定的氧气供给。在配制培养料时,应注意粗细搭配和水分,培养料决不能过湿,以免使料变酸发臭,也不宜装的过紧(要松紧适度),保持一定的空隙和通透性,以满足菌丝对氧气的需要。在菌丝培养期间,要保持培养室通风和换气。

子实体生长和发育阶段,通风换气尤为重要。除选择好通气良好的场地外,耳房中的耳袋数量也要适当。同时要防止煤烟和其它有害气体侵入耳房,切勿燃明火升温,经常保持场地内外的清洁卫生,满足子实体对氧的需要。

(五)光照

黄背木耳在菌丝生长阶段一般不需要光照。在子实体原基分化、形成阶段和耳片伸展期间均需要有一定的散射光照。若有较强的直射光照射在耳袋边缘或瓶壁上,就会出现大量原基消耗营养,使菌丝生活力下降,耳片干缩,如果水分不足,菌丝形成间断生长,耳片成熟时间延长,质地坚硬,产量下降,抗杂菌能力减弱。直射光照射减产,散射光照射增产。光对耳片色素形成、积累有重要影响,弱光耳片白色或淡色,强光则耳片色深。光越强,耳片背面的茸毛越长、越粗、茸毛颜色深;光越弱,茸毛越短且细,其色也浅。

(六)酸碱度

黄背木耳菌丝的pH值适应范围为5.0~7.8,最适宜为6.0~7.5。若pH值在

4.5以下或8.5以上均不宜于菌丝生长。子实体生长期间适宜的pH值为5.2~8.0,最佳为6.5~7.0。

二. 黄背木耳的栽培管理技术

(一)场地选择和生产季节安排

黄背木耳适应性强,以排水良好、通风、有散射光照射的地点为宜,如菇棚、树林及农作物行间均可栽培,如杨树林套种黑木耳等。耳场应远离污染源,如粪池、禽畜舍圈、仓库、垃圾堆(场)等,并需远离公路。

根据黄背木耳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和气候条件,科学地安排制种和栽培时间,一般在第一年的11~12月份制栽培种,第二年的2~3月份生产耳袋并及时播种。5~6月份开始出耳。在此过程中,栽培种需要30~40天,栽培袋需40~60天才能长满。菌袋长满菌丝后放入较荫凉的地方,到适温期再吊袋出耳。气温稳定在20℃以上时为最早出耳时期,由此时间向前推算确定制栽培袋和栽培种的开始时间(同时要加上制袋时间,如每天只能生产1000袋,需要1万袋就要加上10~20天)。季节安排宜早不宜迟,这样,出耳时间充足。我区一般从5月份开始出耳,到9~10月份产季结束。如果开始出耳太晚,只出一两批就已降到20℃以下了,等到次年再出耳,产量、质量均受影响。栽培量达万袋的专业户,就更要注意合理安排生产季节。如果是工厂化栽培黄背木耳,用人工控制耳房温、湿度,可周年生产。

黄背木耳收完的下脚料,可立即用做生产蘑菇、金针菇等的培养料,形成周年食用菌生产体系。

(二)材料及器具的准备

现以栽培一万袋黄背木耳为例,下面列出所需的材料。

1. 培养料及高产的培养料配方

棉籽壳、杂木屑(松、杉、柏、樟树木屑等除外) 、玉米芯(粉碎成花生米大小)及其他农作物秸杆(粉碎)共8000~9000千克,麸皮或米糠1000~1500千克,玉米粉300~500千克,石膏80~150千克,磷肥100千克,生石灰200~300千克。

黄背木耳高产的培养料配方:生产中使用的培养料配方很多,常因掌握比例不当,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生产中常用的高产配方有:

(1)棉籽壳30%、玉米芯粉30%、杂木屑30%、麸皮10%;

(2)棉籽壳65%、杂木屑20%、麸皮15%;

(3)棉籽壳60%、玉米芯粉20%、杂木屑10%、麸皮10%;

(4)玉米芯粉50%、棉籽壳40%、麸皮10%;

(5)玉米芯粉50%、木屑30%、麸皮20%;

(6)棉籽壳80%、麸皮20% 。

以上配方中每100千克风干料需加入石膏粉1.0~2.0千克,磷肥(如钙镁磷肥、稀土磷肥、过磷酸钙等)1.5~2.0千克、玉米粉3.0~8.0千克、糖0.5~1.0千克,另加新鲜石灰2.0~3.0千克。

其中石膏粉与石灰一样都是缓冲剂,使培养料的pH稳定,石灰还具有杀虫、灭菌、脱蜡等作用。

料中加入少量蔗糖,供给菌丝生长初期所需养分,利于菌种定值。补充玉米粉、即增加氮素营养,又利于菌丝的营养生长和营养物质的积累。加玉米粉的一袋可产干耳150克,但加量不宜过大,否则易引起杂菌污染。

特别要注意的是黄背木耳培养料中不能加入多菌灵、托布津等杀菌剂,菌丝对他们极为敏感,加入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菌丝都无法生长。

2. 栽培用器材及工具

塑料袋:即耳袋,常用低压高密度聚乙烯袋,50~65千克,袋的厚度为40~50微米,袋宽18~20厘米,长35~38厘米 。

温度表:测料温和气温。最大刻度为150℃的温度表2~3支,测常压蒸锅灭菌时的温度; 最大刻度为100℃的温度表2~~3支, 测气温用, 干湿温度计1个,用于测定出耳场房的空气湿度。

广泛pH试纸: 测培养料的pH值,测定范围为1~14。

铁铲、 火钳、火钩各一把,鼓风机1台(为土蒸灶用具)。

药品: 甲醛5~10千克, 高锰酸钾5~7千克,用于接种箱灭菌和耳场消毒。95%的酒精5~8千克,点酒精灯用;若兑成75%的浓度则用于皮肤消毒。 敌敌畏2~3千克,场地杀虫防虫用。 石灰若干,用于场地消毒。

接种工具:接种箱2~3个,接种锄4~6把,可用直径5~8毫米的钢棒烧红锻打而成,呈锄状,全长25~30厘米,用于挖取菌种。 酒精灯4~6盏,接种箱内接种操作用。 100~150毫升的量杯2~3个,500~1000毫升的微型喷雾器3~5个,用于接种箱内喷洒药物或局部治虫杀菌。 背式手动或机动喷雾器2~3台。 500毫升的罐头瓶若干,用于接种箱内装消毒酒精和用具。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igeleikaoshi/865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