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蚂蚁的观察日记

| 日记 |

【www.guakaob.com--日记】

写蚂蚁的观察日记篇一
《蚂蚁观察日记》

蚂蚁观察日记

——饮食习惯

蚂蚁是一种普遍、常见的动物,每个人都认识蚂蚁,但不一定真正了解蚂蚁。可以说,蚂蚁是一种风靡世界的顶级动物,也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动物。除了两极少数地区外,到处都有蚂蚁的分布,在高山、荒地、沙漠、草原、森林,以至于城市、农村到每个家庭都可以见到蚂蚁的踪迹。 蚂蚁是世界上种类最多的动物。全世界约有15000—16000种蚂蚁,而我国目前登记造册的有370多种,没“上户口”的还有1000多种,估计中国约有2000多种蚂蚁。蚂蚁是地球上的爬行小动物,无处不在,到处可见。蚂蚁的身体有三节,头大大的,嘴巴长着夹子,有六对足,头上还长着触角呢!在以前我经常看到蚂蚁吃食物饼干、面包、果汁之类的含糖食物,但从没有看到它们吃过酸味、辣味等东西,难道它们真的是只爱吃甜食吗?抱着这种好奇心,我利用这个暑假做了一个关于蚂蚁饮食习惯的实地调查。

实验时间:2014年7月27日(星期日) 天气情况:晴

实验者:邹金轩(由爸爸、妈妈协助完成实验)

实验地点:太子河东附近的草地。

实验样本:在切好的小块馒头上分别加入蜂蜜、酱油、醋、辣椒油、还有一条事先捉的死的毛毛虫,然后将每个样本分别装入透明的塑料袋中。

实验过程:首先找一块比较平坦、没有太高的杂草且比较好做实验的地方;然后将五个样本分别放在间隔约为1米的地方。几分钟后,我

突然发现有两、三只蚂蚁从草丛边爬了出来。过了十几分钟,蚂蚁的

数量越来越多。我发现毛毛虫上的蚂蚁数量最多;第二多的是沾有蜂

蜜馒头;第三多的是沾有辣椒油的馒头;第四为沾有酱油的馒头;最

后为沾有醋的馒头。而且我还发现小蚂蚁喜欢吃肉食,因为爬在毛毛

虫上的小蚂蚁很多,而大蚂蚁却喜欢吃甜的食品,他们都爬上了蜂蜜

馒头。当大蚂蚁吃蜂蜜时却没有小蚂蚁。原因可能是:(1)小蚂蚁不

喜欢吃蜂蜜,喜欢吃油腻的东西。(2)因为大蚂蚁在,小蚂蚁害怕大

蚂蚁不敢去吃。但是小蚂蚁吃东西时却没有大蚂蚁,原因可能是:小

蚂蚁与大蚂蚁喜欢吃的东西不同。

实验结果:含有醋的馒头上的蚂蚁少。醋里含有酸性,蚂蚁本身就会

分泌酸性的东西,所以蚂蚁就不喜欢酸性的东西。蚂蚁不喜欢吃带酱

油的馒头,所以可以说蚂蚁不喜欢吃咸的东西。我还观察到小蚂蚁行

走时非常的有规律,很整齐,而大蚂蚁却是各走各的路。小蚂蚁比大

蚂蚁团结,它们齐心协力共同搬运食品。

通过这次实验,我获得了不少的收获:(1)知道了各种蚂蚁喜欢

吃的东西;(2)亲身接触了大自然和小动物,增长了课外知识;(3)

初步学会了如何做科学小实验,以及提高了我的观察能力。以后我还

要准备再继续做关于蚂蚁的实验,更好的了解蚂蚁的饮食习惯。

写蚂蚁的观察日记篇二
《蚂蚁 观察日记》

写蚂蚁的观察日记篇三
《蚂蚁观察日记》

蚂蚁观察日记

今天我发现了一个蚂蚁洞,它就在爷爷奶奶家旁边的墙角下.。

我抓住了一只蚂蚁,它是由三个小“芝麻”组成的。头和肚子是黑色的,像两粒圆鼓鼓的芝麻,中间是黄褐色的,像是一粒瘪了的芝麻。 蚂蚁的身体大约有0.5厘米长,它的身体像上了一层漆一样亮亮的。 蚂蚁脑袋上有两根触角,经常轻轻地摇动。蚂蚁的嘴像一把小小的老虎钳子,一张一合地。 蚂蚁的腿细细长长的,一共有六条,它的腿和身子一样也是经褐色的,因为很长,所以跑起来十分快。

我把一小块肉放在蚂蚁洞旁,一只蚂蚁发现了肉,它碰了碰肉,又退了回去,等了一下,它又过来碰了碰肉,又退回去,就这样反复了好几次。这时又来了三只蚂蚁,它们也到了肉旁,其中有一只蚂蚁回洞里去了,不大会儿,又有几只蚂蚁排着队从洞里直接来到肉旁,接着蚂蚁越来越多了。 我一个小时后再来观察时发现:那些蚂蚁把肉运到了洞门口,肉上面密密麻麻地爬满了蚂蚁。 我把水洒在蚂蚁洞口,洞口本来是有一堆细土的,现在被弄湿、冲散了。然后我看见出来了许多蚂蚁,它们不断地从洞里推出泥巴来,不久洞就通了,蚂蚁又可以随便从洞口进进出出了。

通过这次观察,我觉得蚂蚁是团结、勤劳、不怕困难的动物。

观察日记:蜗牛

我在我家的墙角里找到了两只小蜗牛,我非常高兴,我要好好的观察观察。

蜗牛的背上背着一个漂亮的、精致的“小房子”,柔软的身体就藏在这个房子里。我把它们放在一个小盒子里开始观察。 我发现蜗牛好像没有骨头,身体柔软,全身湿漉漉的。头部有一对直直的触角,对外界刺激有敏感的反应。如果把它放在阳光下暴晒,它们很快就从用 “房子”里爬出来出来,,看来蜗牛非常害怕太阳光的照射。蜗牛爬过的地方会留下一道白色的痕迹,在阳光下闪烁。可是,蜗牛的嘴在哪儿呢?我找来一个放大镜仔细地看才发现一个很小的圆点,我想蜗牛一定吃得很慢。于是我做了一个实验。我拿来一片菜叶放在盒子里,把蜗牛捉来让它吃。我等了好长时间也没有看到它吃菜叶,我就把盒子盖严,去睡午觉了。当我醒来的时候,我吃惊地发现蜗牛把叶子快吃完了。但我始终没有看见它吃东西 ,我想它可能是在黑暗中吃吧。我再仔细一看,盒子里有许多黑色的小颗粒,放菜叶时并没有这些东西,那一定就是蜗牛的排泄物了。我大概睡了三个小时,这说明蜗牛是在黑暗中吃东西,而且吃得很慢。

蜗牛真是一种神奇的小动物,特别是他那背在背上的保护着它的“小房子”,给人留下极其美好的感觉。

观察日记 猫

2005年10月23日 星期日 (晴)

我家有一只可爱的小白猫,它的眼睛又黑又亮,像两颗黑宝石。两只耳朵弯弯的,像两个弯弯的月亮。它的小鼻孔黑乎乎的,像两个小烟洞。它的胡子一翘一翘的,真有趣。 每天早晨,我都要带它去散步。我看见,它走路的时候,小屁股一扭一扭的,小尾巴一翘一翘的,真好玩。它只要看到有趣的东西,就要用小爪子碰一碰。

回到家后,我给它端了一碟牛奶,它伸出红红的小舌头,一舔一舔,就把牛奶喝光了。看着小猫喝得津津有味,我特别高兴。

每当我写作业的时候,它总是坐在我的字台上,前腿立着,小屁股坐在字台上,小尾巴搭在两条前腿上,目不转睛地盯着我写作业,时不时地还用爪子捣两下我的铅笔。 你看,我家的小猫多可爱呀!

写蚂蚁的观察日记篇四
《蚂蚁观察日记》

蚂蚁观察日记

今天我在吃糖的时候,一不小心将

还没塞到嘴巴里的一小粒糖丢在了地上。我刚想弯下腰把糖捡起来,扔进垃圾桶。就看见一只从蚁巢出来巡逻的小蚂蚁,我想起老师给我布置的作业,同时也抵制不住对它的好奇,于是就开始仔细地观察起它来。

它的头上顶着个触角,嘴像两把弯

钳,肚子圆鼓鼓的。它在那看那块糖,东拉拉,西推推,似乎对它非常感兴趣。 可是它后来却转身离开了。

难道它不喜欢这块糖了?正在我疑惑时,几只蚂蚁出现了!原来那只小蚂蚁发现这一块糖太大太重了便爬回蚁巢去搬“援兵”,它带来了5个援兵,可是仍然搬不动。它又回去搬“援兵”,又带来了10个援兵,组成了一支“蚂蚁小分队”,可糖仍然岿然不动。它又回去搬援兵,终于搬动了。这让我觉得非常神奇,非常不可思议!它们走走停停,我想阻碍一下它们,就把一块大石头放在它们

面前。而那些蚂蚁却非常聪明,只用触角碰了一下石头,就绕道而行了。

我喜欢蚂蚁,更喜欢它们那种团结合作的精神!团结合作力量大呀!

写蚂蚁的观察日记篇五
《蚂蚁观察日记》

蚂蚁观察日记

—蚂蚁的生活

文 萃 小 学

第一天

4月22日 星期日 天气 雨

今天的上科学课的时候,老师给我们每个同学都发了一个蚂蚁工坊,然后又发了一个吸管,里面装了一大群蚂蚁和一些糖粉,让我们自己动手来把蚂蚁装进一个里面装满果冻的盒子里。我发现其中有一只很大的蚂蚁,要比普通的蚂蚁大很多倍,而且还有一对翅膀,老师告诉我们它叫繁殖蚁。很奇怪它们聚在一堆一动不动,过了一会儿它们开始试探性的在周围活动,稍有动静就又聚到一起,看来它们是有些害怕,还没有适应它们的新环境。

第二天

4月23日 星期一 天气 晴

早上一起床我就马上跑去看我的蚂蚁开始打洞没有,可是它们并没有开始,只是把昨天死在糖粉旁边的蚂蚁搬到了另一侧。晚上放学后我又迫不及待的跑到蚂蚁面前,可奇怪的是它们还是没有开始打洞,我的蚂蚁怎么还没有工作呢?难道它们对新的环境还没有完全适

应?

第三天

4月24日 星期二 天气 晴

今天早上一起床我又马上去看我的蚂蚁,我惊奇的发现那么小的一个东西一夜之间竟然可以挖那么深的一个洞,看开我原来的担心是多余了,它们还是很勤奋的。可是它们把挖出来的土都放在糖粉上了,那他们吃什么呢?

4月25日 星期三 天气 雨

晚上放学回到家我扔下书包就去看蚂蚁今天工程的进展怎么样,很不错!一天的时间就在土壤的底部打了一条长长的隧道,已经到达对侧了。我发现几只小蚂蚁从洞里爬出来后,来到繁殖蚁身边用触角和繁殖蚁在交流着,好像在汇报什么事情,然后繁殖蚁就爬进洞里了,应该是进去查看工程的进展了吧!

4月26日 星期四 天气 晴

蚂蚁今天又向上挖洞了,马上就要挖到顶端了。我担心它们再向上挖,那些蚂蚁尸体就会掉到洞里了,可是晚上回家的时候我发现它们向旁边挖了,它们可真聪明!好像一切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分毫不差。

第六天

4月27日 星期五 天气 雨

土堆又变高了,仔细一看最底层又打了一条长长的隧道,形成了双通道。蚂蚁的聪明是我们无法想象的,眼看上面的空间就要被土堆我完全堵上了,可是蚂蚁却在旁边留了一条通道,方便他们来回运送挖出来的土。繁殖蚁不是不工作的吗?可是它为什么上上下下来回跑呢?难道是在给工蚁们布置任务?

写蚂蚁的观察日记篇六
《蚂蚁观察日记》

蚂蚁观察日记

(一)

我打算观察蚂蚁,就拿了半块饼干,走到我们小区的草地上。我把饼干分成两小份,但至少还相当于大约三十只蚂蚁那样大。

过了一会儿,机会终于来了,我悄然无声地把饼干放到一只独自觅食的蚂蚁面前,一开始,那只蚂蚁看到饼干,像对我的饼干走火入魔般飞也似地冲了上去,左嗅嗅、右闻闻,左扛扛、右推推。可过了一会儿,它却很快地爬回洞口。

我以为那只蚂蚁不喜欢饼干,正要用手去拿时,蚂蚁洞前突然爬出大约十只蚂蚁——原来是刚才的侦察兵去向蚂蚁总部报告了。

蚂蚁小分队爬到了先前的饼干旁,立刻蜂拥而上,它们爬到饼干的边缘,一起抬起饼干。可惜啊,可惜!它们人手不够,力量不够,饼干纹丝不动。 只见三两只蚂蚁急忙爬回洞口,不久,洞中又出来了大约三十只蚂蚁,急急忙忙爬向阵地,领头的蚂蚁触角动得厉害,好像在说:“兄弟们,赶快增援,不然粮食要被其它动物抢光了!”。

洞里的蚂蚁不断涌出,只见越来越多的蚂蚁一起搬饼干,饼干终于开始移动了。蚂蚁越聚越多,饼干越移越快,浩浩荡荡地向大本营方向凯旋而归。 蚂蚁是渺小的,但它具有很好的团队精神,蚂蚁的力量就变得强大了。

“人心齐、泰山移。”正式具有无数优秀的科技人员的精诚合作,团结努力,“神七”号太空飞船出舱才能顺利完成,从而赢得全世界注目。我们要学会合作、学会团结。

(二)

我想观察蚂蚁吃食物。

于是,我为它们准备了很多食物,有白糖、盐、饼干、鸡肉、芹菜叶等等,我想看看它们喜欢吃什么? 今天,我带了点白糖下去,放到了蚂蚁经常出没的地方。过了一会儿,一只蚂蚁过来了,叼起一粒糖就走。我本以为它会带一大群蚂蚁来,谁知只带了四五只,一粒一粒地叼回了。这下我明白了,小的东西,蚂蚁不会带太多同伴来。

但是大的东西,蚂蚁就会叫很多同伴来。有一次,我拿的饼干太大,结果一只蚂蚁找了一大群同伴来(我敢打赌至少一百只),蚂蚁全部扑到饼干上,使原来的饼干看上去像 “巧克力饼干”。

我发现蚂蚁找到食物都先不吃,搬回家后才吃。我在《昆虫记》里看到说,蚂蚁的大颚就是嘴巴,象一把剪刀,比人的牙齿还要锋利。

我发现蚂蚁喜欢吃的食物,都是甜食。

比如,我给它们盐,它们都走上前去嗅了嗅,就走开了,只有一只蚂蚁叼回去了,也没有召集同伴来。我还发现蚂蚁不喜欢吃芹菜叶,但它们会把芹菜叶当“保护伞”,下雨的时候就躲在下面。

我马上又发现,蚂蚁更喜欢吃死昆虫,谁让死昆虫是天然的呢!有一次,我看到它们在搬毛毛虫,便加了点糖,这对它们来说,是一顿更好吃的美餐了。毛毛虫太大了,一只蚂蚁搬不动,两只蚂蚁搬不动,十只蚂蚁搬不动,上百只蚂蚁才搬得动,但我看它们也只能以平均每分钟一毫米的速度前进。还有一次,我带了只电晕的苍蝇下去,蚂蚁们对着苍蝇又抓又咬,没过多久,这只还没被电死的苍蝇就被咬死了,然后蚂蚁们全部到死苍蝇下面去,想把死苍蝇搬回家,这时候,一只较大的蚂蚁过来了,好象是“蚁王”,我想帮它们搬,谁知“蚁王”一下子爬到我手上,“啊呜”咬了一口我的手指头,我“啊”地叫了一声,急忙逃回家去,我想它们肯定把我当作“掠食者”了。

蚂蚁的家,一般在哪呢?

很容易找到的啦!

我有一次下去,带了点鸡肉。

我觉得会这样:一只蚂蚁先找到了食物,然后回去召集同伴,一大群蚂蚁一起搬鸡肉,搬啊搬啊,搬到了家。我跟着它们走,就会知道它们的家在哪儿了。据法布尔说,它们走的时候肛门会排放出自已的气息,所以蚂蚁走再远的路也会闻着自已的气味回家的。 我下去开始了实验,果然不出我所料,过了一会儿,一只蚂蚁走了过来,使劲地叼鸡肉。结果叼了一点点,鸡肉就掉了。我猜它一定很懊恼,在想:“好大的鸡肉啊,要是同伴来就好了,可我不能不叼点回去叫,没有证据不行,我必须一个人叼点回去”!于是,它拼尽全力叼,掉了又叼,叼了又掉……我看了一下,才叼了不到五毫米,就已经过去五分钟了,看来,几乎没啥指望了。

哦,还好,这时“救援队”来了,是两只蚂蚁。它们三只触角在一起碰了一下,然后两只在两边,一只在中间,快速地搬了起来。它们会说些什么呢?为什么速度这么快?我百思不得其解。我后来知道蚂蚁是

用触角来传递信息的。

终于,它们到了家,我大吃一惊,这洞这么小,鸡肉比它大,怎么进去呢?这时我快被蚊子叮死了,只好先回去。等我第二次下来的时候,我发现,鸡肉卡在洞口了,哎,希望它们能快点搬进去,千万别让里面的蚂蚁憋死了。

后来,外面的蚂蚁使劲推,里面的蚂蚁使劲拉。经过半小时的奋战,鸡肉终于被推进去了。它们终于成功了,可以美美地饱餐一顿了!

这几天的观察,我发现无论何时何地,蚂蚁都会互相帮助、齐心协力地搬动食物,它们真象一支团结互助的军队。

呵„„我先来观察一下蚂蚁的外形吧!它有三部分,头、胸、腹。它有六只脚,身体呈灰褐色,有两只触角,爬起来动作很敏捷。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金灿灿的,挺漂亮。

蚂蚁是群居生活的动物,哦!它们个个还是“大力士”,能搬动比自己身体重3-5倍的东西。 瞧!这几只蚂蚁正在抬一只飞虫。这只飞虫是黑色的,翅膀是银色的,不停地扑打着,在垂死挣扎。蚂蚁“战士”快坚持不住了!就在这紧要关头,

写蚂蚁的观察日记篇七
《蚂蚁观察日记》

观察日记--蚂蚁

星期天 , 我到乡下奶奶家去 , 看见门前有许多小蚂蚁 , 就问妈妈 : “妈妈,蚂蚁最喜欢吃什么东西 ? ”

妈妈说 : “蚂蚁喜欢吃的东西挺多的,不过他们最喜欢吃的是什么,我也说不清,要不你做个实验吧?”

“做实验,好啊!”

于是 , 我跑到厨房找了一些米饭、盐、骨头、白糖,还咬了一口苹果 , 然后把这些东西撒在蚂蚁出入的地方。

开始,蚂蚁们并没有去碰我提供的这些“美食”。也许,蚂蚁们也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被我和这些“美食”吓坏了 , 直往洞里跑。过了一会儿 , 小蚂蚁发现我不像是它们的敌人 , 又陆续跑出了出来,开始进攻我为它们准备的“美食”。很快,“美食”们的上上下下都聚集了不少的蚂蚁。

其中有一只大蚂蚁并没有参与搬运队伍,而在我撒的“美食”周围转圈圈。转完后,它又跑到忙碌的蚂蚁堆里 , 好像在跟他们说些什么。“怎么回事?”没多一会儿,情况发生了变化。原本在忙着搬运“盐”的蚂蚁都跑掉了 , 米饭和苹果上的蚂蚁也少了。看,蚂蚁们都向“糖”奔来了,一只接一只,有些队伍已抬着他们的“战利品”走在了回家的路上。瞧,肉骨头上的蚂蚁也多了不少,一只搬不动 , 二只,两只搬不动,三只、四只、十只、十五只 ......

看来,蚂蚁更喜欢吃糖和肉骨头。

这个实验太有趣了。蚂蚁虽然弱小 , 但是它们团结一致的力量却不可小看,这种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

泡 茶

-今天,作文课课上,老师沏了一杯茉莉花茶让同学们观察。茶水喝过不少,可这么仔细的观察还是第一次呢。

讲台桌上放着一个玻璃水杯,被子光滑透亮。

开始沏茶了,老师先去接满滚烫的热水,再把茶叶投入被子中,茶叶们柔柔舒展着,芽儿挨着芽儿,一片推动着另一片,茶叶吸足了水分,轻盈润泽地在水中漂来漂去。望着杯中淡淡的茶水,我忽然觉得这透亮的玻璃杯,好像一座小小

的海底城堡,杯中的茶叶仿佛一个个活泼美丽的小公主,拿着自己的小魔棒,正在嬉戏、玩耍。

杯中的水平静了,茶叶有的沉在水底,有的浮在水面上。看,那片茶叶漂在水杯的中间,好像在跳舞;再看那片,一会儿向下沉,一会儿又向上浮,它可能在使用魔法吧。看,又来了一片,落叶似的沉了下去……

慢慢地,茶水的色彩越来越浓。我把鼻子轻凑近杯口,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喝一口,淡淡的茶香沁人心脾,让人难以忘怀。

沏茶的时候,同学们全都围了上去,十分有趣,以后还要多喝茶。

鸡蛋浮上来了

星期三的下午,我在作文班和同学们学作文时,老师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 老师左手拿着装淡水的玻璃杯,右手拿着生鸡蛋。老师把鸡蛋轻轻放入杯中,只见鸡蛋立即沉了下去。 老师微笑着对我们说:“同学们,怎样才能让鸡蛋浮上来呢?” 我想:“鸡蛋怎么会浮上来呢?” 忽然有名同学说:“放盐。” 我一听放盐,就想起了死海。死海就是盐多了,人在里面就会浮上来而不会淹死的事。 于是,我也说:“放盐……” 老师说:“你们说对了。” 老师把食盐放入杯中,可是鸡蛋没有浮上来。老师又放了一些盐,鸡蛋还是没有浮上来,老师急了,一下子放了很多盐,嘿!这下鸡蛋浮上来了,教室里响起了掌声。 可同学们不懂这是为什么。 老师说:“因为淡水的比重比鸡蛋的小,所以鸡蛋会沉下去;盐水的比重比鸡蛋的大,所以鸡蛋会浮上来。” 噢,这回我们全明白了。

科学的奥妙真是太神秘了,我以后要当一名科学家,探索生活中的各种奥妙。

滑 滑 板 去年暑假,在我的苦苦哀求下,妈妈终于答应给我买了一个滑板,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每天放学回到家,我第一件事就是学滑板。我第一次登上滑板就摔了个四脚朝天,屁股火辣辣得疼,眼泪差点就流出来。我暗暗地劝自己坚强些。第二次我让妈妈扶着我滑,虽然没被摔,却把妈妈累坏了。妈妈说:“这样不行,总依靠别人是永远学不会的,要自己来,男子汉勇敢些。”听了这话,我鼓起勇气自己登上滑板,可滑板好像故意和我作对,不听我的使唤,我从左边上去,就从右边摔下来,从右边上,他就从左边把我摔下下来。几次下来,我就像泄了气的皮球。妈妈看见了,走过来说:“学滑板要掌握住动作要领,边学边摸索,坚持就是胜利。”妈妈教我先用左脚把滑板登平,然后右脚再登上滑板同时用力左右扭动。我照着妈妈的指点去做,果然滑板向前扭动了。接着我反复练习,渐渐找到了平衡感,滑板在我脚下像一条游来游去的鱼。啊,我终于学会了滑滑板!

从此,我也成了滑板一族,每当夜幕降临,闪耀的霓虹灯下又多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同时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什么本领都不是好学的,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我坚信: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

每当看见小孩子滑着滑板玩时,便会想到我刚学滑滑板时的情景。

那天,爸爸给我从商店买来一个滑板,我马上跑回家开始学滑滑板。风开始时,这滑板总是不听我的命令,它总是让我东倒西歪。我练习了很久很久,就是上不上去。这时,爸爸看见了,对我说到“儿子,做任何事情都要刻苦努力,才能成功。你应该尝试从后脚上板,这样会容易得多。”就是想马上学会,我的性格就是较急躁。我不服气的说到:“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爸爸说“看我给你做个示范。”爸爸正要上板时就摔倒了。这下可把我和妈妈笑得前俯后仰。最后在爸爸和妈妈的帮助下,我可以用身体靠着栏杆,手扶栏杆慢慢地滑动了。在滑动时,我用右脚摇晃,左脚指示方向。“动了,动了”我高兴地跳起来,我成功了……

后来,我又小心翼翼地练习转弯,我摔倒了一次,二次……终于能转弯了。 我飞快地跑回家中,告诉爸爸妈妈这件开心又困难的事。爸爸和蔼可亲地说“孩子,这只是你会了一样本领,但这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小小的考验,以后的路越来越多的坎坷都要去克服困难。加油啊!

我知道,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坚持不懈的奋斗下去,才能得到最后的成功呀!

写蚂蚁的观察日记篇八
《蚂蚁生活的观察日记》

蚂蚁生活的观察

【主题】蚂蚁生活的观察

【探究者姓名】 张恺然

【所在班级】 三年(1)班

【合作伙伴】林博伦

【探究时间】2014 年 2月 8日 至 2014 年 2 月16日

【外部形态】

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6足,体壁薄且有弹性,有膜翅,硬而易碎。

【生活习性】

1.食性

蚂蚁因食性分为:低等种类,肉食性,以昆虫、小动物乃至病、死的大动物为食;其他大部分蚁类为草食性,多以枯物叶片、种子、果实、枝干等为食。

2.生活环境

(1)蚂蚁在15℃~40℃之内都可正常生长,但最佳温度为25℃~35℃之间。冬季低于10℃就进入冬眠。

(2)蚁的土壤湿度应控制在10%~20%之间;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70%~90%之间。

(3)蚂蚁喜欢在潮湿的地方安家。在松土里和岩石的底下也常常会发现他们的洞。

3.蚂蚁的社会性

蚂蚁是群居的社会性昆虫,而且恋巢性很强。一般以窝为一个家庭。一窝中有蚁王(雄蚁)、蚁后(雌蚁)有一个或数十个。工蚁专门筑巢、觅食、育幼等,数量最多;兵蚁保卫群众安全,数量较少。

4.蚂蚁的繁殖习性

蚂蚁的繁殖的过程一般分为交配、产卵、分窝三个部分。当一窝蚂蚁达到一定数量时,蚁后就提前繁殖出雄性蚂蚁和雌性蚂蚁,时机成熟后雌性蚂蚁飞出窝巢交配后建立自己的窝巢开始繁殖后代成为一个新的家族。蚂蚁属完全变态的昆虫。完全变态就是由卵到成虫要经过幼虫期和蛹期这样一个变化过程。

5.蚂蚁如何交流

两只蚂蚁相遇时会相互碰碰触角互相交流。蚂蚁的活动往往是通过触角来联系的。当一只蚂蚁发现一块食物,它在奔回蚁巢时的行动就会很匆忙,与另一只蚂蚁碰到一起时,就用两根触角互相触碰一下,刺激同伴去找食。这样一个传一个,使更多的同伴受到刺激出来找食。

第一个发现食物者,在返回蚁巢时,已经在沿途留下了一些气味,这是从腹尖的肛门和足上腺体分泌出一种叫做路标信息素的分泌物。被动员出来的蚂蚁闻到这种气味就会顺着这个特殊的路标找到食物,并把食物搬运回巢。另外一些视觉比较发达的蚂蚁种类,平时认路主要是靠眼睛,被动员出来的同伴就会用眼睛四处搜寻。

【蚂蚁历史】

蚂蚁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波罗的海沿岸捡到的嵌着蚂蚁遗骸的琥珀化石来看,蚂蚁至少有4500万年的历史,事实上它们的祖先可以追溯到1亿多年前的中生代。随着环境和历史的变迁,躯体庞大的恐龙早已灭绝,而身躯细小的蚂蚁依靠集体的力量生存、繁衍,而今已成为一个鼎盛的王国,其数量在上百万种陆生动物中首屈一指。

【商业价值】

做药、做酒、做标本、蚂蚁工坊、饲养食蚁兽。

【场景描述】

场景一:

我和一个好朋友在餐馆里捉了两只蚂蚁,一只健康的,一只受伤的。我拿了一张餐巾纸给他们当家。我想: 盐可以给人们治伤,但可不可以给蚂蚁治伤呢?于是,我从餐馆的盐罐里拿了几颗盐,正当我要把这几颗盐放到蚂蚁身上时,我又犹豫起来:蚂蚁那么弱小,那么大颗的盐会砸坏它的。正在我愁眉不展时,那个好朋友叫了起来:“我们可以用水把盐溶解。”我们匆匆忙忙地盐放到水里,等盐融化了,再把盐水浇到餐巾纸上。我轻轻地拿起那只受伤的蚂蚁,把它放在沾了盐水的餐巾纸上,只见蚂蚁在那里打了几个滚儿就慢慢地站了起来,过了一会儿,它又可以爬动啦!

场景二:

有一天,我和我的好朋友来到公园的石椅上,看到许多蚂蚁在石椅上来回地走动。我们为了看一看蚂蚁搬食物的场景,就把几粒小小的糖果放在石椅上。不出我们预料,一只小蚂蚁很快地爬了过来,它仔细地闻了闻食物,试着抬了一下,接着又放下,爬走了。我们寻思:为什么它看到好吃的食物却跑走了呢?正当我们纳闷时,那只蚂蚁又爬了过来,只不过这回,它身后领着一群蚂蚁大军。只见他们分成几对,有些抬这块,有些搬那块,忙得不可开交,

他们一会儿抬起,一会儿放下。在一番努力之后,他们拖着糖果高高兴兴地朝石缝走去......

【心得体会】

1.蚂蚁虽小,但拥有顽强的生命力。

2.蚂蚁虽然不能说话,但是他们能用其他的方法来传递信息,他们是一个互相合作、互相帮助的团结的群体。

3.蚂蚁在群体当中有很明确的分工,各自履行自己的职责。

4.蚂蚁有“舍己为人”的精神。只要是集体利益的需要,它们可以献出自己的生命。蚂蚁对同类极其友善,且习惯把食物送给饥饿的伙伴吃。每一只蚂蚁体内都有一附属胃,当它的同伴需要时,它可以把附属胃中储藏的食物献给对方。

我们人类应该向蚂蚁这个大家族学习,学习他们团结友爱、舍己为人的精神,还有学习他们辛勤劳动的品质。

写蚂蚁的观察日记篇九
《蚂蚁观察日记》

蚂蚁观察日记 今天下午,我去姥姥家玩,姥姥家门外是一个小院子,我常常到这个小院玩。

今天,我又来到小院里玩,忽然发现墙角有一个洞,跑过去一看,呵!是一个蚂蚁洞,我看到一只蚂蚁,它是由三个小“芝麻”组成的。头和肚子是黑色的,像两颗圆鼓鼓的芝麻,中间是黄褐色的,像是一颗瘪了的芝麻,蚂蚁的身体约有0.5厘米长,像上了一层油漆一样,亮亮的。它的头上有两根触角,经常轻轻摆动,蚂蚁的嘴像一个小小的老虎钳子,一张一合的。蚂蚁的腿细细长长,一共有六条,他的腿和身体也是黄褐色的,因为很长,所以跑的非常快!

我把一块小小的西瓜放在洞口,三只蚂蚁发现了,碰了碰西瓜,咦?它们怎么不把西瓜搬进去?过了好一忽儿,出来了两只蚂蚁,刚出去,又退了回去,我很奇怪,可是过了好久,蚂蚁们一个都不出来,正当我准备离开时,出来了一群蚂蚁,我大吃一惊,又快速跑到墙角,只见这群蚂蚁,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把这块西瓜举了起来,向洞里走去,哦!我明白了:原来开始发现西瓜的蚂蚁,因为自己力气太小,会洞召集其他蚂蚁,一起把这块西瓜搬进洞里,这只蚂蚁可真聪明呀! 我又把水洒在蚂蚁洞口,洞口本来是有一最细土的,现在被弄湿冲散了。然后,出来了许多蚂蚁,他们不段的从洞里推出泥巴来,不久,洞就通了,蚂蚁又可以从洞里进进出出了。

通过这次观察,我觉得蚂蚁是团结、勤劳、不怕困难的小动物。

阿左旗第二实验小学 五年级(2)班 蔡佳希 指导老师 丁桂花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178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