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美丽不可方物的古诗词

| 诗词鉴赏 |

【www.guakaob.com--诗词鉴赏】

形容美丽不可方物的古诗词篇一
《鉴赏古诗词的形象》

形容美丽不可方物的古诗词篇二
《古诗词》

木瓜

投我以木瓜①,报之以琼琚②。匪报也,永以为好也③!

投我以木桃④,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⑤,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1]

2注释译文

词语注释

① 木瓜:落叶灌木,果似小瓜。古代有一瓜果之类为男女定情的信物的风俗。

②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你将木瓜投给我,我将回报你珍贵的佩玉。投,投掷,此作赠送,给予。报,报答。琼琚,佩玉名,古代的饰物。后边“琼玖”、“琼瑶”同此。

③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并非只是为了回报,而是表示永远相爱。匪:同“非”。好,爱。

④木桃:桃子。

⑤木李:李子。[1]

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

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

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

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注释:

硕鼠:肥大的老鼠。也有解释说就是鼫鼠,头如兔,尾有毛,喜欢在田中吃粮食,俗称地耗子。

三岁:三年,此泛指多年。

贯:侍奉,养活。

逝:“誓”的假借字,即发誓。

乐土:快乐的地方。

爰:乃。

所:处所。

德:恩惠,此给予恩惠。

直:正得其所。

劳:慰劳。

永号:长声哀号。

橘颂

原文: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圜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任道兮。纷缊宜脩,姱而不丑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

译文:

辉煌的橘树啊,枝叶纷披。

生长在这南方,独立不移。

绿的叶,白的花,尖锐的刺。

多么可爱啊,圆满的果子!

由青而黄。色彩多么美丽!

内容洁白,芬芳无可比拟。

植根深固,不怕冰雪氛霏。

赋性坚贞,类似仁人志士。

啊,年青的人,你与众不同。

你志趣坚定,竟与橘树同风。

你,心胸开阔,气度那么从容!

你不随波逐流,也不固步自封。

你谨慎存心,决不胡思乱想。

你至诚一片,期与日月同光。

我愿和你,永做个忘年的朋友。

不屈不挠,为真理十到尽头!

你年纪虽小,可以为世楷模。

足比古代的伯夷,永垂万古!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饮马长城窟行】(汉乐府民歌)

青青河畔草,

绵绵思远道。①

远道不可思,

宿昔梦见之。②

梦见在我傍,

忽觉在他乡。

他乡各异县,

展转不相见。③

枯桑知天风,

海水知天寒。④

入门各自媚,

谁肯相为言!⑤

客从远方来,

遗我双鲤鱼,⑥

呼儿烹鲤鱼。⑦

中有尺素书。⑧

长跪读素书,⑨

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

下言长相忆。⑩

2注释

①绵绵:延续不断,形容草也形容对于远方人的相思。

②宿昔:指昨夜。

③展转:亦作“辗转”,不定。这里是说在他乡作客的人行踪无定。“展转”又是形容不能安眠之词。如将这一句解释指思妇而言,也可以通,就是说她醒后翻来覆去不能再入梦。

④枯桑:落了叶的桑树。这两句是说枯桑虽然没有叶,仍然感到风吹,海水虽然不结冰,仍然感到天冷。比喻那远方的人纵然感情淡薄也应该知道我的孤凄、我的想念。

⑤媚:爱。言:问讯。以上二句是把远人没有音信归咎于别人不肯代为传送。

⑥双鲤鱼:指藏书信的函,就是刻成鲤鱼形的两块木板,一底一盖,把书信夹在里面。一说将上面写着书信的绢结成鱼形。

⑦烹:煮。假鱼本不能煮,诗人为了造语生动故意将打开书函说成烹鱼。

⑧尺素:素是生绢,古人用绢写信。

⑨长跪:伸直了腰跪着,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后根上。跪时将腰伸直,上身就显得长些,所以称为“长跪”。

⑩末二句“上”、“下”指书信的前部与后部。

3作者

“饮马长城窟行”是汉代乐府古题。相传古长城边有水窟,可供饮马,曲名由此而来。这首诗在《文选》载为“古辞”,不署作者。在《玉台新咏》中署作蔡邕。是否为蔡邕所作,历来有争议。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植 白马篇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形容美丽不可方物的古诗词篇三
《古诗文》

古诗文

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作者简介]

杜牧(803年~853年),字牧之,号樊川,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人。出身于世代官僚地主家庭。二十六岁中进士,为弘文馆校书郎。后来除在地方上做十年幕僚外,又在黄、池、睦、湖等州做过刺使,还曾在中央任过监察御史,膳部、比部及司功员外郎等职,终于中书舍人。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是晚唐一位著名诗人。青年时期的杜牧,怀有经邦济世之志,喜读兵书,为人刚直不阿,敢于指陈时弊。后来,由于卷入了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之中,使他的政治主张未得旋展,终于堕入颓废享乐、纵情声色的生活里面。 杜牧在文学方面,主张文以致用,强调内容为主,形式为辅,提倡言之有物,朴实无华的文风;反对无病呻吟,片面追求形式。在晚唐追求浮丽柔靡的文坛上,他主张“本求高绝,不务奇丽”,以豪迈俊爽,拗峭清丽独树一格。他的七律和七绝都写得很成功,而七绝尤为凝炼、自然,很多名篇为后人所传诵。由于他在诗歌方面成就较高,后人把他与杜甫相提,称为“小李杜”,或为李商隐并提,称为“李杜”。杜牧虽然写了一些进步诗篇,但也写了不少消极颓废、趣味低下的作品,这些含有糟粕的诗歌,应引起注意,给予批判。 [注释]

① 郭:外城。酒旗:酒帘,高悬在酒店外的标帜。

②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大概数字。 [译诗]

辽阔的江南到处莺歌燕舞绿树红花相映,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都有酒旗迎风飘动。 南朝统治者笃信佛教足足建有四百八十座寺庙,如今有多少楼台都笼罩在这蒙蒙的烟雨之中。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 , 小叩柴扉久不开 。 春色满园关不住 , 一枝红杏出墙来 。

【作者简介】

叶绍翁 南宋诗人,字嗣宗,号靖逸,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叶氏。生卒年不详。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叶绍翁是江湖派诗人,他的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如《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历来为人们所传诵。其他如《夜书所见》写儿童夜挑促织,景象鲜明,反衬出客中的孤寂;《嘉兴界》写江南水乡景色,颇饶风味;《田家三咏》写田家的生活片断,平易含蓄,词淡意远。 【注释】

1.游园不值 : 我在游园时没有遇到主人。古时游园,是游私园,和后世的公园不同。这里是说没有进园游赏。 2.应:可能,大概,或许。

4.屐齿 :木屐(古代一种木质的鞋,鞋底有横木齿。底的锯齿,可以防滑。) 3.怜:爱惜,怜惜:这个词在此不是“可怜”, 怜悯,是爱的意思。 5.苍苔:青色的苔藓。 6.小叩 : 轻轻地敲。

7.柴扉 : 用树枝编成的简陋的门。 【今译】

园主人可能是怕木屐齿踩坏了苍苔,所以客人轻敲柴门才久久地不开。那满园的美丽春色怎能关得住,一枝红色杏花已经早早探出墙来。

木兰花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作者

宋祁 (998—1061)字子京,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宋天圣二年与兄郊(后更名庠)同登进士第,奏名第一。章献太后以为弟不可先兄,乃擢郊

为第一,置祁第十,时号“大小宋”。历任大理寺丞、国子监直讲、史馆修撰。与欧阳修同修《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嘉祐六年卒,年六十四,谥景文。范镇为撰神道碑(《宋代蜀文辑存》卷九)。其词多写个人生活琐事,语言工丽,王国维称道其《木兰花》“‘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人间词话》)。清人辑有《宋景文集》。近人赵万里辑有简评

早春郊游,地在东城,以东城先得春光。风和日丽,水波不兴。春日载阳,天气渐暖。以“红杏”表春,诗词习见。词人独得,在一个“闹”字。王国维称道其“境界全出”。而李渔却认为这个字用得无理:“争斗有声谓之‘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予未之见也。‘闹’字可用,则‘吵’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其实人的视听感觉,是可以打通的。把无声的姿态说成有声的波动,仿佛在视觉里获得听觉的感受。不但使人觉得那杏花红得热烈,甚至还可使人联想到花上蜂蝶飞舞,春鸟和鸣,从而感受到春天带来的活泼生机。 赏析

此词上片从游湖写起,讴歌春色,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鲜明的早春图;下片则一反上片的明艳色彩、健朗意境,言人生如梦,虚无缥缈,匆匆即逝,因而应及时行乐,反映出“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寻欢作乐思想。作者宋祁因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而名扬词坛,被世人称作红杏尚书。 起首一句泛写春光明媚。第二句以拟人化手法,将水波写得生动、亲切而又富于灵性。“绿杨”句写远处杨柳如烟,一片嫩绿,虽是清晨,寒气却很轻微。“红杏”句专写杏花,以杏花的盛开衬托春意之浓。词人以拟人手法,着一“闹”字,将烂漫的大好春光描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 过片两句,意谓浮生若梦,苦多乐少,不能吝惜金钱而轻易放弃这欢乐的瞬间。此处化用“一笑倾人城”的典故,抒写词人携妓游春时的心绪。结拍两句,写词人为使这次春游得以尽兴,要为同时冶游的朋友举杯挽留夕阳,请它花丛间多陪伴些时候。这里,词人对于美好春光的留恋之情,溢于言表,跃然纸上。 这首词章法井然,开阖自如,言情虽缠绵而不轻薄,措词虽华美而不浮艳,将执著人生、惜时自贵、流连春光的情怀抒写得淋漓尽致,具有不朽的艺术价值。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作品简介

名称:春夜喜雨 年代:盛唐期间 作者:(唐)杜甫 体裁:五言律诗 选自:《杜少陵集》

注释译文

【注解】

好雨:指春雨,及时的雨。 乃:就。

发生:催发植物生长,萌发生长。 潜:暗暗地,静悄悄地。 润物:雨水滋养植物。 野径:田野间小路。 俱:全,都。

江船:江面上的渔船。 独:独自,只有。 晓:早晨。

红湿处:指带有雨水的红花的地方。 花重(zhòng):花沾上雨水变得沉重。

锦官城: 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称锦城。三国蜀汉管理织锦之官驻此,故名。后人又用作成都的别称。也代成都。

【译诗】

这一场雨好像选好时候,正当春天万物生长时就随即降临。细雨随着春风悄悄地在夜里来到,它默默地滋润万物,没有一点声音。雨夜中野外黑茫茫,只有江船上灯火独独明亮。要是天亮后看看这春雨后的锦官城,那将是繁花盛开的世界。

作者简介

杜甫像杜甫[2] (公元712-770年)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称杜

少陵、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大李杜”。(“小李杜”是李商隐和杜牧)现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传世。 作品原文 早春呈①水部张十八员外⑦ 韩愈【唐】 其一: 天街②小雨润如酥③,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④一年春好处,绝胜⑤烟柳满皇都⑥。 作品信息 名称: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1] 年代:中唐 作者:韩愈 体裁:七言绝句 注释译文 注释 ①呈:恭敬地送给。 ②天街:京城街道。 ③酥:乳汁,这里形容春雨的滋润。 ④最是:正是。 ⑤绝胜:绝,绝对;胜,胜过。 ⑥皇都:帝都。 ⑦张十八员外:指张籍(766—830)唐代诗人。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 译文 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奶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杨满城的暮春。 作品鉴赏 作者简介 韩愈 (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唐宋八大家”之首。贞元进士,历任节度推官、监察御史、刑部侍郎、国子祭酒等职。卒于长安。韩愈在政治上力主加强统一,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以孔孟道统的继承者自居。他大力提倡古文,和柳宗元共同领导了中唐古文运动。其文雄奇奔放,汪洋恣肆,深于立意,巧于构思,语言精练,富有创造性。其诗亦别开生面,勇于创新,工于长篇古风,采用散文辞赋的章法笔调,气势雄浑,才力充沛,想象奇特,形成奇崛宏伟的独特风格。有门人李汉所编《昌黎先生集》传世。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原文 鹧鸪天 陌上柔桑破嫩芽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

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概况 【作品名称】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创作年代】南宋 【作

者姓名】辛弃疾 【作品体裁】词 译文 [译词] 鹧鸪天·代人赋 村头小路边桑树柔软的枝条,刚刚绽放嫩

芽, 东面邻居家的蚕宝宝,已经有一些钻出蛹茧。 一脉平缓山岗上,细草间小黄牛犊儿在鸣叫, 落日斜照枯寒的树林,枝桠间归栖暮鸦点点。 山有的远些有的近些,路有的横向有的斜向, 青布酒旗那边有家小酒铺,可以打一些酒来。 城里的桃花李花把风雨当做折磨,一派愁苦, 最明媚的春色,正在溪头一片荠菜花中盛开。 作者

辛弃疾 (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

但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于江西上饶、铅山一带。韩侂胄当政时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在苏轼的基础上,大大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后人遂以“苏辛”并称。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过零丁洋 (南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②,干戈寥落四周星③。 山河破碎风飘絮④,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⑤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⑥。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⑦。 注释 ①零丁洋:在今广东中山南的珠江口。文天祥于宋末帝赵昺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被元军所俘,囚于零丁洋的战船中,次年正月,元军都元帅张弘范攻打崖山,逼迫文天祥招降坚守崖山的宋军统帅张世杰。于是,文天祥写了这首诗。 ②“辛苦”句:追述早年身世及为官以来的种种辛苦。遭逢,遭遇到朝廷选拔;起一经,指因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得官。文天祥在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以进士第一名及第。 ③、干戈寥落:寥落意为冷清,稀稀落落。在此指宋元间的战事已经接近尾声。南宋亡于本年(1279),此时已无力反抗。四周星:周星即岁星,岁星十二年在天空循环一周,故又以周星惜指十二年。四周星即四十八年,文天祥作此诗时四十四岁,这里四周星用整数。旧注多以“四周星”为文天祥1275年应诏勤王以来的四年,其实本诗前两句应当合起来理解,是诗人对平生遭遇的回顾。 ④、“山河”句:指国家局势和个人命运都已经难以挽回。 ⑤、惶恐滩:在今江西万安县,水流湍急,为赣江十八滩之一。宋瑞宗景炎二年(1277),文天祥在江西空阬兵败,经惶恐滩退往福建。 ⑥、“零丁”句:慨叹当前处境以及自己的孤军勇战、孤立无援。诗人被俘后,被囚禁于零丁洋的战船中。 ⑦、汗青: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因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故称书简为汗青。这里特指史册。 ⑧、“丹心照汗青”衷心永垂史册。丹心:红心,比喻忠心。汗青:史册。古代在竹简上写字,先以火炙烤竹片,以防虫蛀。因竹片水分蒸发如汗,故称书简为汗青。 译文 译文一 靠自己的刻苦努力,精通了一种经书,终于取得功名,开始了动荡艰辛的政治生涯; 从率领义军抗击元兵以来,经过了整整四年的困苦岁月。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敌人的侵略下支离破碎,就像狂风吹卷着柳絮零落飘散; 自己的身世遭遇也动荡不安,就像暴雨打击下的浮萍颠簸浮沉。想到前兵败江西,从惶恐滩头撤离的情景,那险恶的激流、严峻的形势,至今还让人惶恐心惊; 想到去年五岭坡全军覆没,身陷敌手,如今在浩瀚的零丁洋中,只能悲叹自己的孤苦零丁。自古人生在世,谁没有一死呢?为国捐躯,死得其所,留下这颗赤诚之心光照青史吧! 译文二 过零丁洋原诗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辛苦, 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年。 国家危在旦夕

恰如狂风中的柳絮, 个人身世遭遇好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 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 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 译文三 遭遇苦难的原因是我精通经书而获官职所致, 使我在荒凉冷落的战场上度过了四个春秋。 山河破碎得像被风吹散的柳絮, 一生动荡如同被雨打的浮萍。 在惶恐滩头诉说惶恐, 在零丁洋上慨叹孤苦零丁。 自古以来谁能永远不死, 死后我也要留下这颗精忠报国的红心,让它永照史册。 译文四 自己由于数读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被朝廷选拔入仕做官。 在频繁的抗元战斗中已度过四年。 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 文天祥画像自己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 零下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自古以来谁能永远不死, 让忠心永垂史册! 作者简介 文天祥(公元1236—1283),男,汉族,吉州吉水人(今属江西),原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文天祥雕像自号文山、浮休道人,抗元名将。名著《文山全集》,名篇有《正气歌》《过零丁洋》。宋理宗宝佑时进士。官至丞相,封信国公。临安危急时,他在家乡招集义军,坚决抵抗元兵的入侵。后不幸被俘,在拘囚中,大义凛然,终以不屈被害。他晚年的诗词,反映了他坚贞的民族气节和顽强的战斗精神。风格慷慨激昂,苍凉悲壮,具有强烈的感染力的作品有《文山先生全集》、《文山乐府》。

《梅岭三章》 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 〔一〕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 〔二〕 南国烽烟正十年, 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 捷报飞来当纸钱。

〔三〕 投身革命即为家, 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 教版小学课本中,印为“原”应为“元”。(附:“元”同“原”) 九州:古人间遍种自由花。 作者简介 陈毅(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名世俊,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十大元帅之一),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第一任上海市长。 参考译文 1936年冬,梅山被包围,我受伤潜伏在树丛草莽中20多天,担心不能脱险,写下三首诗藏在衣服最里面。不久突围出去。 今天要砍头了想些什么?身经百战才创立了这番事业。此次去阴间召集牺牲的同志。用十万大军杀死阎王。 南方已经打了十年仗了,死后头颅要挂在城门,那些还活着的同志要多多努力,用胜利的消息来祭奠我。 革命者四海为家,反动派对人民的镇压应该结束了,今天为正义的事业牺牲生命,反动派必将失败,自由幸福的美好理想必将实现。 注释:旋:不久。 泉台:传说中的阴间。 旧部:从前的部下。指牺牲了的战友。 旌旗:指部队。 烽烟:指但是国内革命战争。 诸君:各位同志。诸,许多、各位。君,对人的尊称。 涯:边际,止境。 取义成仁:为真理或正义事业而献身。 招:召集 诗词原文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诗词概述 【作品名称】示儿 【创作年代】南宋 【作者姓名】陆游 【作品体裁】诗 七言绝句 爱国诗 陆游毕生从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虽然屡遭投降派排挤、打击,但爱国热情始终没有消减。 注释译文 示儿:示:告诉。告诉儿子。 某些版本为元:本来;原来。在冀代中国分为九个州:冀州、兖(yan)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幽州、

雍州(《禹贡》)。这里代指中国。 九州同:祖国统一 同:统一。 王师:国家的军队。 北定:向北方平定。 家祭:家中祭祀祖先的仪式。 乃翁:你的父亲;也表示老头 。乃:你 ,你的 元:原来 但:但是 注: 在冀教版小学课本中,无印为“毋”。故上为按冀教版小学课本订正。 "我"本来就知道人一死世间一切就与我无关了,死去时唯一的遗憾就是没能看到祖国统一。待到南宋军队收复北方中原的那一天,在家里祭祀祖先的时候,千万不要

忘记把这件事情告诉你们的父亲。 作者简介 陆游(1125一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南宋伟大的的爱国诗人。他始终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中年入蜀抗金,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内容,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成为杰出诗人。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爱国主义精神,“气吞残虏”。 自嘲 鲁迅 运交华盖欲何求②,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③。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④。

躲进小楼成一统⑤,管他冬夏与春秋⑥。 注解 ①《鲁迅日记》1932年10月13日: “午后为柳亚子书一条幅,云:‘运交华盖欲何求„„。达夫赏饭,闲人打油,偷得半联,凄成一律以请’云云。”按,十月五日郁达夫在聚丰园宴请其兄郁华,请鲁迅作陪。闲人,(《三闲集·序言》里说:“我将编《中国小说史略》时所集的材料,印为《小说旧闻钞》,以省青年的检查之力,而成仿吾以无产阶级之名,指为‘有闲’。而且‘有闲’还至于有三个„„”,所以把杂文集名为《三闲集》,又自称“闲人”。打油是自己谦称是打油诗。偷得半联,有三种说法:一、郭沫若同志认为即借用钱季重的“饭饱甘为孺子牛”,不是半联而是半句,见注④。二、借用南社诗人完姚鹓雏(锡钩)

的诗句“旧帽遮颜过闹市。”三、熊融同志提供,那天鲁迅赴宴,郁达夫开玩笑

形容美丽不可方物的古诗词篇四
《古诗词》

一 考点阐释(能级E)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二 鉴赏指导

考点知识及鉴赏示例

① 鉴赏作品的形象 形象,又称艺术形象。客观存在的景色,事物及活生生的人,一旦被

拢挫于笔端,就成为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它是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载体,是读者把握文学作品情思的主要途径。诗歌按艺术形象可分为:借景抒情类、托物言志类、叙事写人类。

鉴赏作品的形象首先要弄清诗歌的主要意象,即景、物、人(包括抒情主人公)。景色的鉴

赏要抓住情景的氛围和感情基调,并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和心境来准确把握。景物的氛围一般有凄凉、清冷、幽深、空阔、辽远、静谧、热闹等,有冷暖两种基调,可反映出作者或喜或悲,或恬适或忧寂的思想感情。鉴赏时要全面领会,准确感知。如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同学们一般以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感伤的心情,其实不然。一二句中的“瑟瑟”指碧玉而不是“萧瑟”之意,这两句写出了傍晚江面红绿交映,波光粼粼的绚丽景象,并无“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伤感。三四句中的“可怜”是“可爱”的意思,对露珠和月的比喻给人强烈的美感。面对如此美丽的秋江晚景,诗人不由得诗兴大发,吟出了对眼前奇景的喜爱之情。

物象的鉴赏要注意其人格化形象所象征的人的品格、志趣、抱负等。如于谦的《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只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歌以人格化的手法写石灰的采石,烧石,泡用过程,托物言志,表达出诗人宁受千种磨难万般艰险甚至生命,也要保持节操,留取人生之清白。

叙事写人诗主要与怀远思乡、友人情谊、吊古伤今等有关。如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

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歌写诗人坐车行于秋天的山中见到的艳丽景色,迷人的枫叶比二月花还鲜红,没有一点萧条冷落之气,流露出作者对深秋山景的喜爱之情,给人以乐观的感受。

②意境 意境是指作者所绘之景与所表之情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是诗人的思想感情

与作品的形象完美统一的结果。鉴赏意境要借助物象,领会诗歌中艺术形象的具体特点,以此为拐杖,慢慢去体会。根据诗歌的题材和内容,可分成怀古诗、咏物诗、写景诗、叙事诗、哲理诗等。不同类诗歌的意境的鉴赏略有不同。对于怀古类,一般要弄清所叙述的是哪一段

历史,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提到哪些历史人物,再想一想诗人流露了怎样的褒贬态度,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诗歌有无讽今之意。比如《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壮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这首诗通过今昔对比,写出昔盛今衰,鲜明地抒发了感时伤世之情。又如唐朝李华的《春行即兴》:宜阳城下草凄凄,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这首诗通过写宜阳城人烟稀少,野草茂盛,花开花落,春色空好,无人欣赏,也表达了感世伤怀和叹惋之情。

对于咏物类诗歌的鉴赏要弄清所写何物,此物在作者笔下是何特点,有何喻人之意。比如李

贺的《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诗中“金络脑”是一种贵重的马鞍,比喻受到重用。作者借马寄情,什么时候才能披挂上阵,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纵横驰骋,建立赫赫功勋?一股热望建功立业却不被赏识的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对于写景诗的鉴赏要弄清作者描绘了什么季节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的什么景色,作者写景是为

了寄托什么情感。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早春雨后的西湖图景,景色明丽,充满生机,特别是白沙堤上翠柳成荫,更是惹人喜爱。一个“最”字突现了诗人对美好春色的无限热爱之情。古诗中的叙事诗往往融叙事于写景或咏物中,可结合写景和咏物进行鉴赏。

③抒情方式 我们常说的抒情方式有两种: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

,作者直接对有关人、事表达爱憎态度。间接抒情主要指寓情于景、事、物等,尤其是情景交融,是诗歌最常见的间接抒情方式。如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一首诗综合运用了直接和间接两种抒情方式。一二句融情于景,将生活的艰苦和思乡情怀融于迷蒙暗淡的景色之中。三四句直抒胸臆,表达了报国的强烈愿望和坚定的信念。

④艺术技巧 艺术技巧又称表达技巧,是对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和结构技巧的统

称。表达方式指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描写中的白描手法在诗歌中经常运用,它的特点是对景物粗线条勾勒,不加铺陈和修饰。如北朝民歌《敕勒川》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就是对草原景象的白描,显得简洁有风骨,写出了草原的壮美,点染出牧民的生活。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还是常见的几种: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比(衬托)、对偶、设问

、反问、双关、互文、引用(用典)等。比如李煜的词《虞美人》里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就是经典的比喻,他用江水的深广多长比喻自己亡国后的无尽愁思,深刻而有韵味。这种写法,跟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一样,把抽象的愁情形象化了,让人想起他读一故都金陵的不舍与怀想,也难怪会因此招来杀身之祸。又如辛弃疾的“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如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

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词人突出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渲染了一个愁字,将少年时的故作愁态与而今的忧国忧民,报国无门之愁鲜明对比,强化了此愁之深。

诗歌中的表现手法主要有渲染烘托、情景交融(寓情于景、以景结情)、虚实结合、托物言

志、动静结合、象征、反接等等。比如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楚江微雨里,建业暮时钟。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前六句寓情于景,渲染了沉重的心情;尾联以景结情,把送别的绵绵情意归结到可以让人尽情想象的“沾襟比散丝”上,真是余味无穷。诗歌的结构技巧主要是照应、铺垫、抑扬等,不展开叙述。

⑤诗歌的思想内容,作者的情感态度 诗歌的思想内容一般包括送别惜别、羁旅情愁、思

乡怀远、闲适恬淡、乐山好水、感时伤世、吊古伤今、忧国忧民、言志抒怀、叹惋讽谏等 。

作者的感情一般包括惜别情、思乡情、恋友情、怀古 情、黍离情、讽谏情、报国情、热爱情等。比如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秋风”这一经典意象往往和很多伤感的情绪联系在一起,“见秋风”的氛围更容易撩拨客人的怀远思亲之情。这首诗写思乡,作者寄情于叙事中,再现了写信和寄信两个生活片段,表达出内心复杂的愁绪,真切动人,别具一格。

又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诗人写

羁旅愁思,虚实结合,用可远隔千里寄相思的明月抒尽对亲人的绵绵思念。再如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这是杜甫很难得的闲适诗,从视觉和嗅觉两方面写诗人的强烈感受,用工笔描绘的飞燕图和睡鸳鸯与粗线条勾勒的春日艳丽图景交相映衬,清晰表达出安史之乱后定居成都草堂的安适心境和面对欣欣向荣景色的喜悦心情。

⑥诗歌的语言风格 诗歌的语言特点主要有:形象生动、清新淡雅、平实质朴、含蓄隽永、

工整华丽、豪放激昂、节奏鲜明、反复叹惋、抑扬顿挫等等,同学们要加强对这些说法的揣摩和理解。

⑦诗歌中的常见典故意象 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典故意象很多,以其能激发所有华人的共同情

感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成为人们思想感情的传递媒介,在诗歌中经常出现。常见的有:杨柳、鸿雁、杜鹃、鹧鸪、潇湘、南浦西楼、高楼、飞蓬、浮萍、明月、菊花、梅花、胡琴羌笛、船帆等,弄清这些意象的经典内涵无疑有助于对诗歌内容的鉴赏。

来自《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杨柳”因谐音和送别时

折柳相送的习俗而成为惜别的象征,能简洁形象的表达离别的愁绪。汉乐府《横吹曲》有《折

杨柳》歌,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次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就用听到《折杨柳》歌撩起了故园情表达出怀远思乡之情。姜夔在《雨

霖铃》中灵活地用“杨柳岸”也表达了离别之情。

鸿雁,即大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飞,排成“人”字,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

旅乡愁。鸿雁的叫声特别哀婉,更令人触景生情,平添愁怨。鸿雁还被作为传书信使在诗歌中普遍应用。

杜鹃又叫子规,叫声常凄厉,在诗歌中寄托诗人的思乡情和哀怨。也有人将子规人格化,表

达其他的情感。宋朝王令有一首《送春》“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换不回。”诗歌拟子规啼叫是为换回春天,表达了惜春之情。

潇湘因湘妃的故事成了哀怨或愁情的象征。南浦(浦指上船离去的地方)常指送朋友和朋友

分别的地方。西楼也指 送朋友和朋友分别的地方。西楼如果临水,则成为典型的“望江楼”

。因为江水东流更易生发悠悠离愁。温庭筠《忆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洲。

白萍和飞蓬都有飘散不定的特点,常比喻居无定所,四处漂泊。

明月是寄托相思的载体,菊花和梅花是人格是化身,菊花还可喻隐居之意。船帆是代指船的

,船是古代常见的交通工具,也就成了远去的代表了。

⑧风格流派 从题材和内容可分成:豪放派与婉约派;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现实主义

与浪漫主义等。

⒉诗歌阅读技巧及规范答题

①读诗“六看” 即看诗题,看作者,看小序,看诗句,看注释,看题干。

看诗题就是要把握标题给读者的重要信息,如写的是什么季节里什么时间的什么景物或什么

事情,具体是什么地点等,还包括诗歌的体裁,内容等。如这样一些字眼:吟、歌、行、咏、

抒怀等带很强的抒情性;登、览、过、望、送、寄等带很强的动作性,往往写景叙事,写见闻

感受。具体像这样的一些标题:《暮江吟》就该知道是写晚上在江边吟哦,抒发心中的情感;

《寄李儋元锡》就可知道是对李儋元锡表达内心的思想感情;《宿建德江》写投宿建德江是的见闻感受;《山居秋暝》写的是住在深山中感受秋天傍晚的情趣;《越中览古》写作者经过越地触景生发的感慨之情;《出塞》写到边疆去的见闻和复杂心情;《登鹳雀楼》写登楼所见所感;《过华清宫》是见古迹生发出的思考;《赋得古原草送别》表达绵绵不绝的离愁别绪……

看作者就是要知人论世,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实际情况来理解分析。

看诗句要加强对句意的理解,把诗歌当成文言文对待,注意倒装句和不完全句,要依诗得意

,既要全面关照,又要抓关键句,抓诗眼,切不可把诗句的意思搞错了。诗歌鉴赏题中如果有小序和注释,一定不能忽视,要认真对待。做题很关键的一点就是看清和读懂题干了。没

看清就乱做,很容易答非所问,白忙乎。善于做题的人必然以题目的问题作为思考的方向,得出准确规范的答案。

②结合“六看”,抓关键词句,准确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揣摩作者炼字和炼

句的精彩效果。通常情况下,每首诗歌都有它特别闪光的地方,就是所谓的“诗眼”,往往是动词或形容词,阅读中要特别注意。比如王维的《过香积寺》:“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出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划线的两句中“咽”和“冷”就是“诗眼”。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挡,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和“冷”两个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幽静孤寂的景色(意境)。也有一些诗句似曾相识,应该联想到所学过的诗歌,他们可能有异曲同工之处,这样整首诗歌就好理解了。如唐代李华的《春行即兴》:“宜阳城下草妻妻,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前两句让人很容易想到柳永的《扬州慢》里感慨城市昔日繁华热闹,今日却恍如郊野的诗句: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后两句特别是“自”和“落”则让人想起感慨春光无限好,却物是人非,满眼苍凉景象的诗句:花自飘零水自流。因此不难理解全诗表达了作者面对城破人稀情景感世伤怀的叹惋之情。

③答题要尽量规范准确,一般要注意扣住问题定向思考,结合诗歌鉴赏的基础知识回答;要

清楚答出你的对有些诗句理解和分析,适当运用鉴赏方面的术语,但不能乱贴标签;要安排好解答要点,详略得当。也有一些规律性的表达,像写出诗歌的意境时一般要包括诗句的句意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两部分;像对修辞的分析就应把含有修辞的那句诗的含义和使用某种修

形容美丽不可方物的古诗词篇五
《古诗词鉴赏——形象》

一对一教学辅导教案

学科: 语文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1

2

3

4

5

形容美丽不可方物的古诗词篇六
《古诗词》

1.咏蝉

【初唐】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注释]

①西陆:指秋天。南冠:指囚犯。

②玄鬓:即蝉鬓。古代妇女的鬓发梳得薄如蝉翼,看上去像蝉翼的影子,故玄鬓即指蝉。

③高洁:指蝉,其实是自喻。

诗文韵译

深秋季节寒蝉不停地鸣唱, 狱中囚禁的我,思乡的心绪一阵阵渐深。 真不能忍受,这秋蝉扇动乌黑双翅, 对我一头斑斑白发,不尽不止地长吟。 蝉儿啊,清晨露水太重,你虽双翼轻盈,却难振翅向高处飞进,到黄昏,冷风狂虐,你高亢的吟唱,也容易被风声掩沉。 你枉居高树啜饮清露,可浊世昏昏,无人相信那高洁冰清, 哎,又能向谁表白我的皎皎廉洁的心呢。

2. 滕王阁诗

【初唐】王 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注释译文

滕王阁:故址在今江西南昌赣江滨,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江:指赣江。

渚:水中小洲。

佩玉鸣鸾:身上佩戴的玉饰、响铃。 浦: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方(多用于地名)。 日悠悠:每日无拘无束地游荡。 物换星移:形容时代的变迁、万物的更替。物,四季的景物。 帝子:指滕王。 槛:栏杆。 罢:同“疲”,倦怠。

1

高高的滕王阁靠着江边,佩玉、鸾铃鸣响的豪华歌舞已经停止了。早上,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黄昏,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闲云的影子映在江水中,时日悠悠不尽;时光易逝,人事变迁,不知已经度过几个春秋。高阁中的滕王如今在哪里呢?只有那栏杆外的长江空自流淌不息。

3. 秋风引

【中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注释】 ⑴至:到。 ⑵萧萧: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3)雁群:大雁的群体。 (4)孤客:孤独的异乡人。 (5)闻:听到。 【译文】

不知从哪里吹来了秋风,在萧萧的风中送走了雁群。凌晨,秋风吹动着庭园的树木,树叶瑟瑟。秋风的来去虽然无处可寻,无形的秋风却分明已经尽在庭园。来到耳边了,孤独的旅人最先听到了秋风的声音。

4.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唐】孟浩然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注释译文

一丘:指隐居山林。

三径:指归隐后所住的田园。

东林:庐山东林寺。

“黄金”句:比喻处境窘困。

我常常愿隐居小丘醉卧林泉, 想回到旧的家园又苦于无钱。 久住北方求仕并非我的心愿, 我怀念的是东林寺高僧名远。 长安米珠薪桂生活如同销金, 壮志逐年衰退事业与我无缘。 日色已晚阵阵凉风轻轻拂面, 听 2

到秋蝉吟唱心中更加悲怨。

5. 留别王维

【唐】孟浩然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注释译文:

寂寂:落寞。

竟何待:要等什么。

空自:独自。

寻芳草:比喻追求理想境界。

违:分离。

当路:当权者。

假:提携。

扉:门扇。

这样寂寞无聊还有什么可待? 天天碌碌无为独自空手而归。 我想归隐山林去寻芳馨花卉, 但又珍惜友情不愿分手相违。 如今当权者们谁肯提携我辈, 世上要寻知音实在寥寥无几。 或许今生今世命合空守寂寞, 还是回家关闭我的故园门扉。

6. 送杜十四之江南

【唐】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注释译文:

杜十四:杜晃,排行第十四。

之,往。

征帆:指远行的船。

帆:帆船。

荆州和吴郡是接壤的水乡,你离去的时候春天的江水正渺渺茫茫。太阳将要落山,远行的小船将要停泊在何处?抬眼向天的尽头望去,真让人肝肠寸断忧伤至极。

3

7. 过 香 积 寺

【唐】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释译文

香积寺:香积寺位于古都西安城南约35华里处,终南山子午谷正北神禾原西畔,这里南临镐河,北接风景秀丽的樊川,濠河与潏河汇流萦绕与其西,整个寺院幽而不僻,静而不寂。

入云峰:登上入云的高峰。

钟:寺庙的钟鸣声。

咽:鸣咽。

危:突出的危石。

冷青松:为青松所冷。

薄暮:黄昏。

曲:水边。

安禅:指身心安然进入清寂宁静的境界。

毒龙:佛家比喻邪念妄想。见《涅磐经》:“但我住处有一毒龙,想性暴急,恐相危害。”

不知香积寺在此山中,行来数里身入云峰。 无人的石径旁丛生古树,深山里是何处响起钟声。 流泉声咽,穿过峭立的崖石;日色清冷,照着浓荫的青松。 暮色降临空潭侧畔,入定的禅心制服了邪念妄想。

8. 终南别业

【唐】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中年以后厌尘俗喧嚣,信奉佛教;晚年定居安家在南山边陲。 兴致来了,独自一人前往欣赏这美丽的景色,这种快意的事只能自得其乐。 随意而行,不知不觉,竟走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 4

下来,看那悠闲无心的云兴起漂游。 偶然间遇见山林中的一位老者,自由交谈说笑毫无拘束,忘了回去的时间。

9. 秋夜独坐

【唐】王维

独坐悲双鬓, 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 灯下草虫鸣。

白发终难变, 黄金不可成。

欲知除老病, 唯有学无生。

一个秋天雨夜,诗人独坐在空堂上,潜心默想,陷于人生的悲哀;他看到自己两鬓花白,人一天天老了,不能长生;此夜又将二更,时光一点点消逝,无法挽留。他从雨声想到了山里成熟的野果,好象看见它们正被秋雨摧落;从灯烛的一线光亮中得到启发,注意到秋夜草野里的鸣虫也躲进堂屋来叫了。

10. 出塞作

【唐】王维

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

深秋吐蕃在居延城外狩猎,燃起熊熊猎火。。夜晚在空旷的沙漠里放马纵横驰骋,放箭射猎。崔希逸非常警觉,没有被射猎的假象所蒙蔽,而是组织军队进入工事,及时备战;并且积极谋划用计,对将欲入侵的敌人给与突然袭击,挫败了敌人的入侵阴谋。我这次来考察慰问,对你们很满意,回朝要奏明皇上,对你们的军工大大赏赐。

11. 乌夜啼

【唐】李白

黄云城边乌欲栖,归飞哑哑枝上啼。

机中织锦秦川女,碧纱如烟隔窗语。

停梭怅然忆远人,独宿孤房泪如雨。

夕曛暗淡,返照城闉,成群的乌鸦从天际飞回,盘旋着,哑哑地啼叫。 5

形容美丽不可方物的古诗词篇七
《古诗词》

八(下)古诗词背诵

闻 雁

【唐】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译】

故乡遥远,模糊不清,不知道在哪里啊?

归家的思绪正无穷无尽。

在淮河南部的夜晚下着冰冷秋雨,

我听到大雁的叫声由远而近地传来。

【简析】

首句直抒胸臆,一个“渺”字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悲哀、凄凉;第二句借景抒情,其中

“秋雨”以绵绵不绝、淅淅沥沥的雨来衬托诗人一言难尽的愁思,渲染了一种萧瑟、凄清的气氛;“高”字更体现出诗人的孤独。全诗语言纯朴,自然含蓄,耐人寻味,主要表达了远宦思念家乡的情感,也蕴含了对动乱时代的苦闷感受,结尾留下广阔的空间,引读者自己去思考,给读者想象的空间。

池 鹤

【唐】白居易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群鸡里有风标。

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

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

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译】

在高高的竹笼前没有自己的同伴,在乱哄的鸡群却有着自己的风度。低下头怕丹砂落

下,晒翅的时候担心白色的短尾消失。转眼看到鸬鹚觉得它毛色污浊,又讨厌鹦鹉的叫声太谄媚。对风鸣唳想的究竟是什么呢?惆怅地望向青青的田野和天之遥的云水之间。

【简析】

《池鹤》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本诗借物抒怀,以池鹤自喻,一个“怅”

字,表现了诗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和无奈,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本诗也可以说是作者托物言志,以物寓人。

这首诗描写了鹤的生活环境和风格的与众不同,突出了它的形态美、色彩美和声音

美。以鹤与鸡、鸬鹚、鹦鹉作对比,表现了鹤不事权贵的孤高品格和超凡风姿,同时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仕途沉浮、官场黑暗的厌恶。

迎燕

【宋】葛天民

咫尺春三月, 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 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 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 相伴过年华。

【译】

在近已咫尺的阳春三月里,在一户普通的老百姓家中 。

为了迎接新一年里燕子的归来,不放下破旧的帘子把房屋遮蔽起来。

一场春雨后燕子的翅膀上沾着丝丝的雨滴, 土地里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泥土香味,里

面还混杂着雨滴砸落的花瓣。

燕巢早已筑修好了,连小燕子都长大了 。一人家一燕家两户家庭相伴着又度过了一

个美丽的年华。

【简析】

燕子秋去春来,巢于檐下,民间视为吉祥物。“寻常百姓家”即借鉴刘禹锡的“旧时

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正因为燕子不嫌贫爱富、趋炎附势,主人也“不下旧帘遮”,热情地迎接燕子的归来。“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两句,更是把燕子看成生活的一部分了。

首句一个“咫”字,指八寸,也表现了暮春的转瞬即逝,抒发了作者对春的珍惜之情。

“寻常百姓家”借用了刘禹锡的“飞入寻常百姓家”,歌颂了燕子不趋炎附势,不嫌贫爱富的质朴、高尚的品格,表达了燕子对百姓的眷恋。第三句“微”形容雨之小,描写了燕子在雨中穿梭无数次,为幸福的生活勤劳地筑巢,“泥香带落花”描写了春天温馨、幸福的场面。尾句是对燕子勤劳地赞美,也再次表现了人与燕之间的深厚情谊,同时又是诗人幸福隐居生活的写照。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唐】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注释】

⑴宣州:今安徽宣城一带。谢朓(tiǎo)楼:又名北楼、谢公楼,在陵阳山上,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

建,并改名为叠嶂楼。饯别:以酒食送行。校(jiào)书:官名,即秘书省校书郎,掌管朝廷的图书整理工作。叔云:李白的叔叔李云。

⑵长风:远风,大风。

⑶此:指上句的长风秋雁的景色。酣(hān)高楼:畅饮于高楼。

⑷蓬莱:此指东汉时藏书之东观。

⑸小谢:指谢朓,字玄晖,南朝齐诗人。后人将他和谢灵运并称为大谢、小谢。这里用以自喻。清

发(fā):指清新秀发的诗风。发:秀发,诗文俊逸。

⑹俱怀:两人都怀有。逸兴(xìng):飘逸豪放的兴致,多指山水游兴,超远的意兴。

⑺揽:摘取。

⑻称(chèn)意:称心如意。

⑼明朝(zhāo):明天。散发(fà):不束冠,意谓不做官。这里是形容狂放不羁。古人束发戴冠,散

发表示闲适自在。弄扁(piān)舟:乘小舟归隐江湖。扁舟:小舟,小船。春秋末年,范蠡辞别

越王勾践,“乘扁舟浮于江湖”。

【译】

弃我而去的昨天已不可挽留,

扰乱我心绪的今天使我极为烦恼忧愁。

万里长风吹送南归的鸿雁,

面对此景,正可以登上高楼开怀畅饮。

你的文章就像汉代文学作品一般清新,

而我的诗风,也像谢朓那样秀丽。

我们都满怀豪情逸致,飞跃的神思像要飞到天上,

想要去摘取青天上那皎洁的明月。

好像抽出宝刀去砍流水一样,水不但没有被斩断,反而流得更湍急了,

我举起酒杯痛饮,本想借酒消去烦忧,结果反倒愁上加愁。

啊!人生在世竟然如此不称心如意,

还不如明天就披散了头发,乘一只小舟在江湖之上自在地漂流好啊。

【简析】

思想感情的瞬息万变,波澜迭起,和艺术结构的腾挪跌宕,跳跃发展,在这首诗里被

完美地统一起来了。诗一开头就平地突起波澜,揭示出郁积已久的强烈精神苦闷;紧接着

却完全撇开“烦忧”,放眼万里秋空,从“酣高楼”的豪兴到“揽明月”的壮举,扶摇直

上九霄,然后却又迅即从九霄跌入苦闷的深渊。直起直落,大开大合,没有任何承转过渡

的痕迹。这种起落无端、断续无迹的结构,最适宜于表现诗人因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而

产生的急遽变化的感情。

渔家傲

【北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

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

征夫泪。

【译】

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

地声音随着号角响起。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孤单单的城,城门紧闭。

喝一杯陈酒怀念远隔万里的家乡,可是燕然还未刻上平胡的功绩,回归之日无法预料。

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出征的人不能入睡,将军连头发都白了,战士们流下眼

泪。

【简析】

词的上片着重写塞外秋景,而景中有情;下片写塞外乡思,着重抒情,而情中有景。

首句“寨下秋来风景异”,点明地域、时令及作者对边地风物的异样感受。次句“衡阳雁去”,是雁去衡阳的倒文,是为了符合词的格律而颠倒词序的。衡阳即今湖南省衡阳市,旧城的南面有座回雁峰,相传大雁飞到这儿便不再南飞。“西风紧,北雁南飞”,是出于动物自然迁徙的本能,无所谓留恋不留恋,作者却说“无留意”,实际上是以物写人的感受,雁犹如此,人何以堪。以南归大雁的径去不留,反衬出边地的荒凉。看到雁阵,暗指“鸿雁传书”。这样又为下阕写思乡作铺垫。“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指的是天色向晚,远处隐隐约约传来牧马的悲鸣和瑟瑟的秋风声,此时,军营中又响起了高亢悲壮传令的号角声。放眼望去,四面山峦环绕,连绵不断;天似穹庐,残阳似血。不禁令人想起“天苍苍,野茫茫”、“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其中“孤城闭”突出了守边军人警觉之高,戒备之严,战事之紧,让人更觉苍凉。这样壮阔苍茫的景象,如此雄浑悲凉的境界,为下阕的抒情奠定了基础。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家万里”与“酒一杯”对举,形成强烈对比,一杯浊酒怎能浇万里思归之愁呢?其结果必然是“举杯销愁愁更愁”。然而,将士们之所以不得归去,其原因是“燕然未勒”。燕然,即今蒙古境内的杭爱山。勒,刻石记功。东汉时大将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勒石记功而回。“燕然未勒”是说没有建立破敌的大功。词人把将士们的军旅生活及其心境跃然纸上。连年征战,久戍边关,自然不免要思乡思亲,却又有家不能回,于是只得饮下这一杯浊酒。本想借酒消愁,安然入梦,可是,偏偏不知从何处传来缕缕幽怨缠绵的羌笛之声。有道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何况是面对冷月严霜?虽已夜深,人却难眠。“将军白发征夫泪”,听着如泣如诉的笛声,将军和士兵们内心愈发凄苦,一杯杯浊酒化作了思乡思亲的热泪。“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10个字扣人心弦,写出了深沉忧国爱国的复杂感情。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译】

天色昏黄,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路口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凄凉的夜色里,唯有孤独伤心的游子漂泊在远方的路上。

【简析】

这首小令很短,一共只有五句二十八个字,全曲无一秋字,但却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并且准确地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被赞为秋思之祖的成功曲作。

以景托情,寓情于景,在景情的交融中构成一种凄凉悲苦的意境。中国古典诗歌十分讲究意境的创造。意境是中国古典诗歌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的本质特征在于情景交融、心物合一。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云:“一切景语皆情语也。”马致远这首小令,前四句皆写景色,这些景语都是情语,“枯”“老”“昏”“瘦”等字眼使浓郁的秋色之中蕴含着无限凄凉悲苦的情调。而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作为曲眼更具有画龙点睛之妙,使前四句所描之景成为人活动的环境,作为天涯断肠人内心悲凉情感的触发物。曲上的景物既是马致远旅途中之所见,乃眼中物。但同时又是其情感载体,乃心中物。全曲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以动衬静,更显其静,构成了一种动人的艺术境界。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注释】

酬:答谢,酬答,这里是指以诗相答的意思。用诗歌赠答。

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

见赠:送给(我)。

巴山楚水:古时四川东部属于巴国,湖南北部和湖北等地属于楚国。刘禹锡曾被贬到这些地方做官,所以用巴山楚水指诗人被贬到之地。

二十三年: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到写此诗时,共22个年头,因第二年才能回到京城,所以说23年。

弃置身:指遭受贬谪的诗人自己。置:放置。弃置:贬谪(zhé)。

怀旧:怀念故友。

吟:吟唱。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的《思旧赋》。三国曹魏末年,向秀的朋友嵇康 、吕安因不满司马氏篡权而被杀害。后来,向秀经过嵇康、吕安的旧居,听到邻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序文中说:自己经过嵇康旧居,因写此赋追念他。刘禹锡借用这个典故怀念已死去的王叔文、柳宗元等人。

到:到达。

翻似:倒好像。翻:副词,反而。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柯)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23年的感慨。刘禹锡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

侧畔:旁边。

歌一曲:指白居易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长(zhǎng)精神:振作精神。长:增长,振作。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198587.html

    上一篇:画菊 古诗鉴赏

    下一篇:抒志报国的诗句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