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氏别业赏析

| 诗词鉴赏 |

【www.guakaob.com--诗词鉴赏】

苏氏别业赏析(一)
《诗歌鉴赏之主旨》

苏氏别业

祖咏

别业居幽处,到来生隐心。南山当户牖,澧水映园林。

竹覆经冬雪,庭昏未夕阴。寥寥人境外,闲坐听春禽。

A.高步瀛在《唐宋诗举要》中以“极力出奇”来评价该诗颔联和颈联两联。请从写景的角度分析这两联是如何“出奇”的。(6分)

B.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5分)

2、 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A. 本诗中的“疑”、“急”表现了小童怎样的心理状态?请简要分析。(5分)

B. 本诗运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表现了怎样的意境?(6分)

3、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8-9题。

村 晚 茅塘马上

雷震 贺铸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壮图忽忽负当年,回羡农儿过我贤。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水落陂塘秋日薄,仰眠牛背看青天。

A.两首诗均有“落日”意象,你认为这一意象在哪首诗中呈现得更有意境?结合相关诗句简要赏析。(5分)

B.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请概括说明。(6分)

4、 乱 后 辛 愿

兵去人归日,花开雪霁天。川原宿荒草,墟落动新烟。

困鼠呜虚壁,饥鸟啄废田。似闻人语乱,县吏已催钱。

【注释】①这首诗是金末战乱后诗人初回家园时所作。②虚壁:空荡荡的四壁。

A.这首诗第二联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有何作用?请具体分析。(5分)

B.有人认为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喜——悲——愤”的思想感情。请你联系全诗,对诗人的感情发展线索进行简要而具体的解说。(6分)

5、 夏日三首(其一) 张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

A.这首诗是如何表现环境的"清"的?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6分)

B.颈联中“邀”、“纳”二字极为传神,请简要分析。(5分)

6、 龙潭夜坐 明•王守仁①

何处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声。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

草露不辞芒屦湿,松风偏与葛衣轻。临流欲写猗兰②意,江北江南无限情。

[注]①此诗作于王守仁由贬所龙场驿起任南京太仆寺少卿的次年游滁州之时。

②猗兰:即《猗兰操》,琴曲名。传为孔子所作,说孔子自卫返鲁,见到隐谷之中,香兰独茂,与众草为伍,因而 感伤自己生不逢时。

A.诗中描摹了龙潭夜怎样的景象?给予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B.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对本诗进行赏析。(6分)

7、 游月陂 程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A.第三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5分)

答:

B.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分)

答:

8、 长 安 秋 望 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A.简述这首诗颔联在景物描写方面的特色。(5分)

B.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有关诗句简要分析。(6分)

9、 绣岭宫①词【李洞②】

注释:①绣岭宫,是唐高宗显庆三年(658年)修建的一座行宫,是唐代中期皇帝东巡的行宫之一。

②李洞,唐末诗人,字才江,京兆(今陕西西安)人。③指棠梨,唐玄宗精通音律,曾在京城“梨园”(因广栽梨树而得名)培训乐队。玄宗临幸华清宫,乐队居绣岭,也曾想于此广栽梨树,但梨树必须由棠梨(俗名杜梨)嫁接方成,因于绣岭种棠梨。

8、清代著名诗人、学者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里写道:“昔人论诗,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请你赏析本首诗第一、二句所寄托的思想感情。(5分)

9、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赏析本诗的三、四句。(6分)

10、 离亭燕 张昇

一带江山如画,风物向秋潇洒。水浸碧天何处断?霁色冷光相射。蓼屿荻花洲,掩映竹篱茅舍。

云际客帆高挂,烟外酒旗低亚。多少六朝兴废事,尽入渔樵闲话。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

【注】(1)南宋初人,作者经历宋由盛到衰的时代。此词为作者退居期间所作。 (2)低亚:低垂。

8.“水浸碧天何处断”中的“浸”字用得好,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5分)

9.请简要分析“怅望倚层楼,寒日无言西下”这句话所蕴含的思想感情。(6分)

11、 清平乐 张炎

采芳人杳,顿觉游情少。客里看春多草草,被诗愁分了。

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三月休听夜雨,如今不是催花。

【注释】张炎(1248—1319),宋末词人。寓居l临安(今浙江杭州)。宋亡时,年二十九,家产籍没,至以卖卜为生。至元二十七年(1290),曾北游大都,次年春后南归。晚年落魄纵游于金陵、苏杭一带。

A.“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这两句有什么深刻含义?抒发了什么情感?(5分)

B.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12、 早 花 [唐]杜甫

西京安稳未①?不见一人来!腊日巴江曲,山花已自开。

盈盈当雪杏,艳艳待春梅。直苦风尘②暗,谁忧容鬓催。

【注】①西京安稳未:公元763年10月,吐蕃攻陷西京长安,焚掠一空。代宗先期奔陕州,至12月方还都。②风尘:比喻战乱。

(1)这首诗的中间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4分)

答:

(2)简要分析作者在诗中所表现的心情。(4分)

答:

一、三看定主旨

1、标题:A、时节(赞春、叹春,后者常叹美好事物易凋零、韶华易逝;赞秋、悲秋and so on)

B、地点:如《题李凝幽居》、《武侯祠》and so on

C、物为标题:物-----物格----人-----人格 (托物言志或托物抒情}

2、作者:知人论世

3、注释:尤其是注释一

二、分类定主旨

1、送别:依依不舍;旷达;赠别(勉励、同情等)

2、田园:热爱自然;对世俗、官场的厌弃

3、边塞:积极昂扬,杀敌报国,建功立业;战争带来创伤;伪闺怨诗

4、咏史怀古:追慕古人功业,叹韶华易逝,功业难成;昔盛今衰,兴亡之叹(对比手法)

5、游子:思乡;怀人;个人命运

6、咏物:(略)

7、闺怨:思征夫,厌战乱;怀远人,寄相思;宫怨,说冷寞,羡自由;伪宫怨,叹才华不得施展

8、题画:无规律

三、意象定主旨 : 冷色彩?暖色彩?

四、起承转合定主旨:

1 、诗歌:格律诗从结构上讲究起、承、转、合。规律一般是:写景、叙事起;写景、叙事承;转向抒情、议论 ;抒情、议论合。 故主旨一般在转合(绝句的三、四句,律诗的三、四联)中 。

2、词:一般上阙写景、叙事,下阙抒情、议论。 故主旨一般在下阙中。

五、答题技巧

不要直接回答思想感情,要转化为 内容(前后诗句翻译)+ 手法(注意分析手法及表达效果+主旨 来回答 诗歌主旨的探求方法

作文审题训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最美的声音乃是无声之音,最大的形象乃是无形之象,这是对“道”的阐释。事物达到极致,反而趋于朴素自然的本真。

这是一种大智慧,是绚烂与质朴的统一,高深与浅近的交融,不管是日常的情感、生活,还是艺术、文化领域,都不乏这样的表现。

请以“大音希声”为题,写一篇文章。

2、英国心理学家哈德飞曾对两组志愿者作过这样的实验。他对第一组人说:“你现在身体非常虚弱,你已经变成婴儿了,你全身都很瘦小,你的手指像小鸟爪子那么瘦┉”慢慢地这些人真的相信了。这时给他们一个握力器,受测者的平均握力是29磅。然后,他又对第二组的人说:“我现在在你口中滴的是营养液,是泰森服用的那种,所以你会像泰森一样强壮,越来越强壮。”此时他又让这些人去握握力器,结果平均握力是142磅。而事实上,这两组人的正常平均握力都是101磅。

要求:根据上述材料,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3、有人买了一件珍贵的瓷器,店员用破布帮他将瓷器缠了起来,把它装在了一个大纸箱里,并在大纸箱的空隙里塞满了废纸。这个人觉得这些废纸破布没有用,而且是一个累赘,就将它们拿出来扔掉了。结果,在路上不慎将箱子掉在地上,瓷器摔碎了。 根据这则材料,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和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全面理解材料,

苏氏别业赏析(二)
《2013届全国各地高三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2013届全国各地高三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

1.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苏氏别业

祖咏

别业居幽处,到来生隐心。南山当户牖,澧水映园林。

竹覆经冬雪,庭昏未夕阴。寥寥人境外,闲坐听春禽。

8.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5分)

9.高步瀛在《唐宋诗举要》中以“极力出奇”来评价该诗颔联和颈联两联。请从写景的角

度分析这两联是如何“出奇”的。(6分)

8.既写了近景,又写了远景,景物之间相互映衬,相得益彰。颈联描写别墅园庭,竹林上覆

盖着积雪,白天的庭院却显得幽暗,以此烘托出苏氏别业环境的清幽。这两联以新奇的笔法

和语言,写出了奇特的深山幽景。

9.诗人喜欢幽静,性情高雅,洒脱超俗,向往心灵的宁静。他一到清幽的别业就产生隐逸之

情,他欣赏别业周围的开阔景色和别业里新奇别致的幽景,静静地坐下来悠闲地聆听深山中

春鸟的啼鸣,置身这种环境中,他感到自己仿佛超脱凡尘,烦恼、杂念全部消失,非常舒心

惬意。

2.安徽省滁州中学2013届高三语文复习试卷

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昭君怨•咏荷上雨【注】

宋•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泛清波。

【注】本词为作者于庭院中午憩后观雨所作。

8.词的下阕写雨主要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4分)

答:

9.本词上阕写梦中西湖,下阕写池荷清雨,这样写有何妙处?(4分)

答:

8.答:比喻。作者将落在荷叶上的雨点比作“真珠”,把聚在一起的雨水比作“水银窝”。

(简析修辞2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点随荷叶跳动忽散忽聚,在叶窝聚为一汪晶莹的雨水,

表达了作者对雨的赞咏和喜爱之情。(分析作用3分)

9.答:本词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上阕虚写梦中西湖急雨,下阕实写醒后池荷清雨。(简

析手法3分)用梦中西湖烟雨衬托庭院荷池——西湖烟雨之美是公认的,而词篇暗示院中的

雨荷有着同样的魅力。词人构思巧妙,借助想象拓展了表现空间,扩大了意境,深化了主题。

(分析作用3分)

赏析

夏日午眠,梦见荡舟西湖荷花间,满湖烟水迷茫、荷花氤氲清香扑鼻。突然如筛豆般的阵雨

敲击船篷,发出“扑”、“扑”的声音,把我从西湖赏荷的梦境中惊醒。

以为是在西湖赏荷,却原来是在家中午休,遇急雨击池中荷叶把我惊醒,梦醒后观庭院荷池,

急雨敲打荷叶,雨珠跳上跳下,晶莹的雨点忽聚忽散,散了如断线的珍珠,四处迸射,使人

眼花缭乱,最后聚在叶心,像一窝泛波的水银,亮晶晶的。鉴赏

作者的词和诗一样,都善于描写事物的动态。钱钟书的《谈艺录》说:“以入画之景作画,

宜诗之事赋诗,如铺锦增华,事半而功则倍,虽然,非拓境宇、启山林手也。诚斋、放翁,

正当以此轩轾之。人所曾言,我善言之,放翁之与古为新也;人所未言,我能言之,诚斋之

化生为熟也。放翁善写景,而诚斋擅写生。放翁如图画之工笔;诚斋则如摄影之快镜,兔起

鹘落,鸢鱼跃,稍纵即逝而及其末逝,转瞬即改而当其未改,眼明手捷,踪矢蹑风,此诚斋

之所独也。”象这首词明明题作“咏荷上雨”,一开始反从“午梦”入笔,起手便不同凡响。

假如是梦见阴雨倒还罢了,谁知梦见的正是满湖烟雨,氤氲香气,作者正在这迷人的环境里

荡舟花底。——这些描写好像跟主题风马牛不相及,其实是用西湖烟雨衬托庭院荷池:西湖

的美景是公认的,那么词篇就已暗示给你,院中的雨荷有着同样的魅力。更何况梦中的香正

是院池荷花的清香呢!散发的“梦初惊”后该是知道身在家中了,然而他却以为还在扁舟,

因为他把荷上雨声误作成了雨打船篷声。这里描写已醒未醒的境界,既自然,又别致,而且

更加缩短了西湖与院池的距离。“却是”以下完全离开梦境,并在上半阕已打好的基础上开

始了对“荷上雨”的正面咏 写。“池荷跳雨”指急雨敲打荷叶,雨珠跳上跳下的样子。接下

去,作者把荷叶上面晶莹的雨点比作真珠,说这些真珠随着荷叶的跳动忽聚忽散,最后聚在

叶心,就像一窝泛波的水银。这些描写动荡迷离,而且比喻新颖,都是“人所未言”者。再

说,作者用变幻的手法,把“稍纵即逝”“转瞬即改”的景象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词篇的形

式同内容一样,活泼而不受羁绊,也体现了杨万里“活法”在抒情写景方面的特殊作用。

3. 山东省新泰一中南校东区2013届高三第二次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

忆故人

(北宋)王诜

烛影摇红,向夜阑,乍酒醒、心情懒。尊前谁为唱《阳关》,离恨天涯远。 无奈云

沉雨散。凭阑干、东风泪眼。海棠开 后,燕子来时,黄昏庭院。

(1)赏析上片“烛影摇红”中“摇”字的巧妙之处。(4分)

(2)赏析下片“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庭院”的结尾艺术。(4分)

(1)上片写主人公深夜酒醒时的情景。“摇”字生动形象地写出微风之中烛光摇动的朦胧形象,(2分)又写出了主人公思念故人、心神不宁的心绪,可谓情景交融。(2分)

(2)结尾三句以景结情。“海棠开后”,是说花落春残,象征芳华易逝;“燕子来时”以燕归反衬行人未归;“黄昏庭院”则将前面两景融合在一个统一的凄凉意境中。(2分)结句将离思伤感之情巧妙地蕴含到客观景物之中,含蓄悠长,言有尽而意无穷。(2分)

4.东城区示范校综合练习(一)

2011年12月 北京市东直门中学命制

12. 读下面这首词,完成⑴—⑵题。(7分)

念奴娇 过洞庭 张孝祥①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映,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②,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释:①张孝祥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

②岭表,指五岭以外的地区。经年是指作者被贬担任广南西路经略抚使,在岭南过的一年。

⑴下面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 秋草无色,秋水无波,画面的空灵使中天的一轮皓月、湖上的一叶扁舟分外突出。

B. “素月分辉,明河共映,表里俱澄澈”的景与“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的情交相呼应,交相融合。

C. 诗人独以一颗心面对浩瀚水天,欣然领受大自然的慰藉,自信心怀坦荡,无惧两鬓已斑,前途坎坷。

D. 这是一首豪放词,也是现实主义的词作。这些特点在词中的描写和抒情中有明显的体现。

⑵ 上阕和下阕的结尾,作者都采用了模糊表达的方式。试分析这样写的好处。(4分)

13.这首词和我们学过的《前赤壁赋》写的都是月下泛舟时的所见与所感,抛开文体的因素,

你更喜欢哪部作品?为什么?请从思想内容或艺术手法的角度阐释。(10分)

12、(7分)

(1)D (3分)(不是现实主义,是浪漫主义。)

(2)①扩大词句的内涵。

②引起读者思考,吸引读者参与想象。

(两点4分,一点2分。)

13、(10分)评分标准:

明确喜欢哪一部作品,简要说明原因,3分; 联系相关的诗句,从思想内容或艺术手法的角度具体阐释,4分;语言通顺,3分。

5.东莞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10月考

11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共7分)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1)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的?(3分)

(2)请结合全诗,评析第三联中“穿”、“数”二字的艺术效果。(4分)

(1)清秋日暮 月初白 落叶 流萤 孤灯(2)诗人于清秋日暮的溪亭散步,月上高树,酒已半醒,周围一片冷清幽寂。诗人多自在落叶飘零的树林中穿行。“穿”字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孤独、徘徊的情绪,诗人又坐在林中百无聊赖地“数”起了孤萤,“数”字传神地描绘出诗人苦闷无聊的心境。

6. 福建省四地六校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小 松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1)开头两句描写了“小松”怎样的特征?(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

(2)从整体构思看,本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什么主题?请作分析。(4分) 答:

(1)描写了小松由小而大,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特征。(2分)

(2)托物言志。(1分)这首诗以“小松”喻人,(1分)写“小松”初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大树,反映出作者对人才出身轻微而终成大业的思考,(1分)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浅陋目光。(1分)(共4分)

7. 广东省“六校教研协作体”2012年高三联考 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早寒江上有怀

【唐】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1)简析“乡泪客中尽”一句中,“尽”字的意蕴。(3分)

(2)阅读全诗,简要分析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1)尽:用完,没有;(1分)思念家乡的泪水已经在客乡流完(1分);一个“尽”字道出了作者离家之远,飘零之久。(1分)

(2)诗人描写了江上早寒的凄清景色(1分),异乡漂泊的境遇(1分),抒发了旅人怀乡,思归不得的悲戚(1分)和仕途不顺,人生失意的落寞 (1分)。

8.河北邯郸市四校2013届高三四校联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夏日题老将林亭

张蠙

百战功成翻爱静,侯门渐欲似仙家。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

井放辘轳闲浸酒,笼开鹦鹉报煎茶。几人图在凌烟阁,曾不交锋向塞沙?

(注释:凌烟阁是原本皇宫内三清殿旁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楼,贞观十七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图像。)

8.颔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5分)

9.诗中的老将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诗句分析。 (6分)

8.颔联描绘了微雨濛濛,“侯门”的围墙经斜风细雨侵蚀,斑剥陆离,绿草纤细低垂。(2分)园内湖面上,阵阵轻微的旋风,打着圈儿,把那零零落落浮在水面上的花瓣,卷聚在一起。(2分)勾画出一幅凄清冷落、寂寞萧条的景象。(1分)

9.心境寂寞孤单中不乏闲适自得的曾经征战沙场的老将形象(2分)首联“百战功成翻爱静,侯门渐欲似仙家”,老将有别于隐士,不应“爱静”,却“翻爱静”,有一种不得已的无奈;“侯门”与仙人的洞府有异,不应相似,偏却“渐欲似”,这就把老将的孤寂无奈揭示出来。(2分)颈联“井放辘轳闲浸酒”,辘轳是汲取井水的装置。老将取井水之凉,使酒清凉爽口,写其闲适生活。“笼开鹦鹉报煎茶”,打开鹦鹉笼子,任其自由往来,好让它在有客光临时报告主人,督请煎茶待客。体现老将与鹦鹉为伴,以饮酒自娱,闲适自得中透露出孤寂。(2分)

10. 2012年秋季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期中联考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1)两首诗的结句都有“使人愁”三个字,请指出两首诗中“愁”的内容各是什么?(4分)

(2)两首诗在构思上有着相似之处,请结合诗作内容简要分析。(4分)

(1)催诗抒发游子飘泊天涯的思乡之愁;李诗则抒发自己爱国忧国之情和报国无门之愁。

(2)两诗首联都从楼台命名的传说落笔,然后展开想象;颔联通过古与今、幻想与现实的对照,把古今盛衰的历史变化和人事兴亡的悲哀做了高度的艺术概括,为全诗定下吊古伤今的基调;颈联则由古及今,极目远眺,着笔于眼前实景的描绘;尾联即景生情,都以“愁”字作结。从律诗的起、承、转、合来看,颇有章法。

11. 柳城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途中见杏花

吴 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 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 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①,澹烟笼日暗神州。

【注】①帝乡,此指长安。长安多杏树。

8.请说明这首诗的首联有怎样的表达特色。(5分)

苏氏别业赏析(三)
《刘德新与大伾山之二》

苏氏别业赏析(四)
高考古典诗歌鉴赏复习》

高考古典诗歌鉴赏复习——诗歌的意境(2009-02-05 19:28:13)

所谓“意境”,旧时诗论家也称“境界”,就是指文学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正如王国维所说的:“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古诗词之佳者,无不如是。”(《宋元戏曲史》)意境是诗的灵魂,诗的生命,是诗歌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意”即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感情,“境”即所描绘的具体景物和生活画面。

常见的诗歌意境有:(!)雄奇阔大,如曹操的《观沧海》,写景雄奇壮美,抒情奔腾震荡;(2)苍凉悲壮,如李白的《关山月》,写景峻拔萧疏,抒情慷慨悲凉;(3)深邃沉郁,如杜甫的《登高》,沉郁顿挫,曲回郁结;(4)闲适淡泊,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寂幽趣,远尘避世;(5)凄婉幽伤,如李清照的《一剪梅》,哀伤凄冷,如泣如诉;(6)清新飘逸,如杨万里的《小池》,生动活泼,细致素雅。

一、[2007浙江卷]阅读下面三篇作品,然后回答问题。(6分)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月圆

(金)吴激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事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

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中吕]山坡羊 燕子

(元)赵善庆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年年来去搬寒热。语喃喃,忙劫劫,春风堂上寻王谢。 巷陌乌衣夕照斜。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4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词曲的对照理解,涉及对典故的判断和理解,对诗歌意境、主题和语言艺术的理解鉴赏能力。

[答案]刘诗今昔对照,寓情于景,含蓄深沉,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吴词剪裁唐人诗句抒亡国隐痛,温婉悲凉,凸显婉约词的正宗风韵;赵曲以议论作结,点破兴亡,明快直露,有浓郁的散曲风味。

二、[2007年辽宁卷]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秋夜独坐(节选)

(王维)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

([宋]周弼)

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床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1)两诗中均写了夜景,又有所不同。请具体说明。(4分)

(2)两诗中均有“独坐”,而作者心境不同。试简要分析。(4分)[解析](1)本题考查意象意境的分析,注意要求是“具体说明”。王诗写的是“秋夜”,写了山中果落、灯前虫鸣的现象;(1分)周诗写的是“春夜”,写了春雪初停、残月挂山、溪水成冰的景象。(1分)王诗描写的是动景,(1分)周诗描写的是静景。(1分)(2)本题考查对作者感情的理解,应抓住意象特征,分析创设的意境氛围。注意要求是“简要分析”。王诗写的是悲哀孤独的心境。(1分)一、二句写人独坐的孤寂和岁月流逝的悲凉;三、四句写草木昆虫零落哀鸣,更添悲哀。(1分)周诗写的是宁静安适的心境。(1分)一、二句写的是人独坐灯下苦读,不觉夜深;三、四句用“不知”室外景色的变化衬托了人夜读时的投入和专注。(1分)

三、[2007四川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葛溪驿(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赏析。(6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意境、主题和诗眼的判断与理解。须抓住诗中的意象和凄清的意境及有关思乡语句来分析。

[答案]本诗以“乱”为诗眼,情景交融,抒写了诗人的家国之思。首联借残月、滴漏、昏暗的灯光暗写诗人心烦意乱。颔联直写身体之病、羁旅之困、怀乡之愁,点明“乱”的部分原因,为进一步写“乱”蓄势。颈联转写忧国之思,以天地凄凉的色彩加以烘托,使烦乱的心情更推进一层。尾联用衬托手法,借疏桐蝉鸣将诗人的烦乱渲染到极致。

探究规律

第一、知人知时,初步感知意境

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文学主张、艺术风格以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学潮流,有利于真正领悟一首诗歌深蕴的意境。所谓“知时论诗”,是说一切艺术作品都来源于生活,诗歌无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如宋朝中期社会富庶、俘靡,宋词多有婉约绮丽之象。所谓“知人论诗”,是说即使在相同的社会政治背景下,诗人因迥异的性情、志趣、家世和各自不同的生活际遇,也会形成各自不同的作品。如“李白之飘逸、贾岛之诡谲、稼轩之豪迈、淑真之凄清”。

第二、研析诗题,敏锐捕捉意境

诗题往往是全诗的眼睛。研析诗题,能快捷捕捉诗的情调、情脉和情结,进而为结合全诗鉴赏意境作准备。(1)诗题暗示诗词的类型,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为思乡诗,王维的《过香积寺》是咏物诗;(2)诗题营造情感氛围,或点明时空,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的“夜”,或点明基调,如王昌龄的《闺怨》中的“怨”;(3)诗题暗示意境的结合方式,意境的结合方式有三:一是情由境生,如王昌龄的《闺怨》,因主人公久居深“闺”而生出“悔教夫婿觅封侯”的“怨”;二是移情入境,如杜甫的《春望》,题目不是因“春”而望,而是心有所“望”,即将自己的忧国之思与怀民之情移入春境——“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三是物我交融,如杜甫的《春夜喜雨》,雨知人意,人解物情,物我同构,契合无痕。

第三、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意象,进而渐入意境

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意象对于意境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读者进入诗歌的意境总是从感受意象开始的。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

主观感情的流露,因此,鉴赏诗歌时,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体味意象,是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从而顺利进入诗歌意境的关键。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写道:“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元曲叠用九个名词,描写了富有特征而又互有联系的景物,并以概括而巧妙的艺术构思组成一幅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秋郊夕阳图。暮色思归的乌鸦,安逸自适的人家,旅途劳顿的老马,烘托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彷徨悲苦的情怀。曲中的九个名词正是九个意象,每一个意象都牵连着作者的那份羁旅愁思,它们有机地组成了密集的意象群,这种看似简单的意象组合,却出人意料地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从而成为元曲中的绝唱。

第四、善于展开联想与想像的翅膀,深刻挖掘意境

“形象大于思维”的艺术现象就是读者、鉴赏者发挥了其联想与想像力的结果。没有想像就没有诗歌。从抽象的文字符号到栩栩如生、有声有色的画面的形成,这中间的桥梁便是联想和想像这两种思维。善于想象、联想可以再现诗歌场景,与诗人情念相通,心脉相联,感悟诗歌的意境。一是补白创造,获得“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审美效果;二是灵活自由地打破时空界限,突出、放大、缩小、连缀意象,衍生出气象万千的境界。如对“踏花归来马蹄香”这句诗,读者可以通过马蹄带回的香气进行补白再创造,然后还原出马和主人游春的惬意情景,自然就传达出令人陶醉的大好春光了。

【解题技巧】意境类鉴赏题答题格式类型1.先观点后理由,解题时先表明观点,再陈述理由。2.先分后总式,答题时,先分说后总说。3.先总后分式,答题时,先总说后分说。

4.分点作答式,答题时,分成点,分条陈述。

练习: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裴侍御归上都

(张谓)

楚地劳行役,秦城罢鼓鼙。

舟移洞庭岸,路出武陵溪。

江月随人影,山花趁马蹄。

离魂将别梦,先已到关西。

本诗的颈联向来被人称颂,你认为其中哪两个词最精练、传神?为什么?(6分)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长安秋望

(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三、四两句为历代传诵的名句,人因称赵嘏为“赵倚楼”,请说说妙处。(6分)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苏氏别业

(祖咏)

别业居幽处,到来生隐心。

南山当户牖,沣水映园林。

竹覆经冬雪,庭昏未夕阴。

寥寥人境外,闲坐听春禽。

这首诗描写了一种怎样的环境?又是怎样描写的?(6分)

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忆秦娥(刘克庄)

梅谢了,塞垣冻解鸿归早。鸿归早。凭伊问讯,大梁遗老。

浙河西面边声悄。淮河北去炊烟少。炊烟少。宣和宫殿,冷烟衰草。

①作者为什么能“凭伊问讯,大梁遗老”?这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4分) ②“边声悄,炊烟少”反映了怎样的现实?表达了怎样的感情?(2分)

苏氏别业赏析(五)
《2012年高考备考》

苏氏别业赏析(六)
《2015.4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油墩街中学七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本卷共四大题,25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 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2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崎岖 祈求(qí) 义愤填膺(yīng) 妇孺皆知 ..

B.陷井 菜畦(qí) 鲜为人知(xiǎn) 一拍既合 ..

C.彷徨 嫉妒(jì) 九曲连环(qū) 轻飞慢舞 ..

D.深邃 骨髓(suí) 锲而不舍(qiè) 来势汹汹 ..

2.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别以为这房间杂乱无章,我曾经想收拾一下,后来发觉那是徒劳的。 ....

B.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竞天择的法则。 ....

C.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人常常是一见如故。 ....

D.小镇上的文庙,只剩下断壁残垣,成为鸟兽栖聚之地 ....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

A.只有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我们才能真正拥有一个灿烂的明天。

B.由于母亲对我的悉心培育,使我从小就养成了勇敢的性格。

C.综艺节目深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其形式多样造成的。

D.谁能否认李时珍没有对中国的医学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呢?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如此看来,宽容是一种伟大的选择,以人心去打动人心,能化腐朽为神奇、化干戈为玉帛。②因此,我们学会宽容,就会消除冲突和矛盾,友好待人,宽待别人,自己便会拥有友谊和幸福。③宽容是黑暗夜里的一轮明月,不但可以照亮自己,也可以牵引别人。④它看似软弱,却蕴含着以柔克刚的坚韧;看似退缩,却在无形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⑤蔺相如礼让廉颇是宽容,鲍叔牙不计前嫌举荐管仲是宽容,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更是宽容。

A. ⑤①③②④ B.③⑤①④② C. ③④⑤①② D.⑤②①④③

5.给空缺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云雀猛地从香樟树上飞起,____ ,往朝霞万里的高空飞旋。

A.仿佛利箭般离弦 B.如同猛虎般出山

C.像陀螺样打转转 D.好似炮弹样出膛

6.对下面语段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读书学习能让人厚实、智慧,读书学习能催人思考,愿借书籍智慧的灵光照亮我们的心灵。我觉得我们读书一要读有所选。选大家公认的“好书”读,“要有所弃,才有所取”,不能以读了多少书来论英雄,而是看看读的书对我们有没有良好的影响。二是读有所用。有用的书要精读,急用的书要先读,直到融会贯通。三是读有所获。要力求读书有顿悟,有明显的收获,力争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思想体系,在潜移默化中丰富着自己的灵魂,升华着自己的思想境界,雕塑着自己的精神气质。让自己能在书籍智慧灵光的照耀下,坚守一方净土,品味感情的清香,拥有一分平静和清醒。

A.读书学习能让人厚实、智慧,催人思考,照亮心灵。

B. 我们读书要选大家公认的“好书”读,力求读书有顿悟。

C. 我们读书要读有所选,读有所用,读有所获。

D.书籍智慧的灵光能照亮我们的心灵。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2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7~8题。(4分)

苏 氏 别 业

祖咏

别业居幽处,到来生隐心①。

南山当户牖②,澧水映园林。

竹覆经冬雪,庭昏未夕阴。

寥寥人境外,闲坐听春禽。

【注释】①隐心:隐居之心。②牖:窗户。

7.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写苏氏别业园林环境清幽,使人萌生隐居之心。 B.颔联、颈联生动细致地描绘了园林内的景色。

C.“经冬”表明了这时已是春天,“未夕”说明还是白天。

D.诗人在篇末直述自己闲坐听春禽,以声音传递出春的讯息。

8.下列对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颔联、颈联既写了近景,又写了远景,景物之间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B.尾联写诗人的感受。置身在深山别墅中,诗人感觉仿佛已脱离了尘世,一切烦恼、杂念全消失了。

C.全诗描写了诗人到深山中的苏氏别业游览的情景。

D.诗歌语言洗炼,明白如话,格律严谨,意境喧闹。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10分)

富翁某,商贾多贷其资。一日出,有少年从马后。问之,亦假本①者。翁诺之。至家,适几②上有钱数十,少年即以手叠钱,高下堆垒自如。翁谢去,竟不与贷.

③④资。或诘其故,翁曰:“此人必善博,非端人也。所熟之技,不觉形于手矣。”.

访人果然。

【注释】①假本:借贷(经商的)本钱。②几:矮小的桌子。③博:赌博。④端:正直。

9.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商/贾多贷其资 B.商贾/多贷其资

C.商贾多/贷其资 D.商贾多贷/其资

10.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谢( ) (2)或( )

11.说说文中画线句的意思。(4分)

一日出,有少年从马后。

12. 富翁是如何看出这少年好赌的?(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2分)

13.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2分)

(三).古诗文积累。(8分)

14.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

(5)吴均《山中杂诗》一诗中,表明诗人家住于山峰环绕、竹木茂盛的山中的

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6) 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

亲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9题。(16分)

当心您的手

国子 她是小巷里的一个老裁缝,靠给小区的人缝补衣服、补鞋、修伞过日子。我搬到那儿时,听说她在那儿已待了大半辈子,之前手工做衣服的人多,生意忙了十几年。但这些年,生意慢慢淡了下来。尽管如此,她每天还是早早地在巷口摆开摊子,等待顾客。

我每天上下班经过巷口,她都会善意地朝我笑笑。时间久了,我也知道她的一些情况。她姓王,70多岁了,老伴去世得早,儿子在上海工作,她舍不得呆了大半辈子的巷子,不愿意跟儿子到外地去。

我们年轻人从来没有缝补衣服的习惯,衣服稍微穿得旧了些,洗一洗不耐看了,就丢一旁。我想,自己和这位老奶奶不会有更多的交往。

直到有一天,妻子刚买的高跟鞋鞋跟松脱了,焦急无奈时,我自然想到了巷口的王奶奶。那天已是傍晚了,王奶奶正准备收摊。看到我和妻子,便热情地招呼起来。她接过妻子的鞋,戴起老花镜,小心翼翼地开始修补。我看着她,银白色的头发,铜色的肌肤,我的眼睛不知道为什么,竟然有些湿润。修鞋时,她虽然戴了眼镜,但眼睛还是眯成一根线,可能是为了不分心,她话很少。

黄昏时的小巷十分安静,夕阳打在老人的身上。她一只手紧紧地抓住高跟鞋,一只手用锤子反复地用力敲打鞋钉。老人的手有些颤抖,每敲打一次都显得很吃力。我和妻子安静地看着整个过程,生怕老人伤到自己的手。看着这一幕,我几次心都快跳了出来,突然我急切地说:“奶奶,当心您的手!”王奶奶顿时停下来,微笑地看着我和妻子,不一会儿,她的眼角流出了泪水。她说,孩子,我在这里缝缝补补大半辈子,给人家修鞋补伞时,大家都说小心不要弄坏了他们的鞋和伞,你是第一个说小心我的手。因为这句话,她无论如何不肯收两块钱的手工费。

这个故事发生在6年前。我和妻子搬离了那个巷子后,就再也没看到过这位王奶奶。当年,我和妻子刚刚谈恋爱,因为我的那句“当心您的手”,妻子坚信我就是她要找的人。

不知道,王奶奶是否还在那个小巷里,一切是否安好?

15.用简要的语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3分)

16.仔细揣摩文中画线语句,说说“我”的眼睛为什么竟然有些湿润,老裁缝的眼睛为什么流出了泪水。(4分)

17.“黄昏时的小巷十分安静,夕阳打在老人的身上”一句有什么作用?(3分)

18.“奶奶,当心您的手”蕴含着怎样深刻的含义?(3分)

19.读完这篇文章,你觉得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0~23题。(14 分)

放鸭

莫言

青草湖里鱼虾很多,水草繁茂。青草湖边人家古来就有养鸭的习惯。这里出产的鸭蛋个儿大,双黄的多,半个省都有名。有些年,因为“割资本主义尾巴”,湖上鸭子绝了迹。这几年政策好了,湖上的鸭群像一簇簇白云。

李老壮是养鸭专业户,天天撑着小船赶着鸭群在湖上漂荡。沿湖十八村,村村都有人在湖上放鸭。放鸭人有老汉,有姑娘,大家经常在湖上碰面,彼此都混得很熟。

春天里,湖边的柳枝抽出了嫩芽儿,桃花儿盛开,杏花儿怒放,湖里长出了鲜嫩的水草,放鸭人开始赶鸭子下湖了。

湖水绿得像翡翠,水面上露出了荷叶尖尖的角。成双逐对的青蛙呱呱叫着。真是满湖春色,一片蛙鸣。老壮一下湖就想和对面王庄的放鸭人老王头见见面,

苏氏别业赏析(七)
《唐诗》

唐诗

野望

咏鹅

在狱咏蝉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送崔融

滕王阁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渡汉江

题大庾岭北驿

杂诗三首(其一)

登幽州台歌

送著作佐郎崔融等从梁王东征 春夜别友人

回乡偶书(其一)

咏柳

幽州夜饮

恩制赐食于丽正殿书院宴赋得林字 送梁六自洞庭山

桃花溪

山行留客

望月怀远

感遇十二首(其一)

感遇十二首(其:)

凉州词

登鹳雀楼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春晓

过故人庄

宿建德江

访袁拾遗不遇

送朱大入秦

古意

芙蓉楼送辛渐

长信怨

出塞二首(其一)

送郭司仓

春泛若耶溪

次北固山下

凉州词

望蓟门

终南望余雪

苏氏别业

别董大

醉后赠张九旭

咏史

小儿垂钓

渭川田家

鸟鸣洞

山居秋暝

归嵩山作

过香积寺

和贾舍人早朝

鹿柴

终南别业

竹里馆

山中送别

送元二使安西

杂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相思

积雨辋川作

子夜吴歌

春思

金陵酒肆留别

静夜思

独坐敬亭山

行路难

将进酒

早发白帝城

清平调三首(其一) 清平调三首(其二) 清平调三首(其三) 月下独酌

望庐山瀑布

客中作

送友人入蜀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长干行四首(其一) 长干行四首(其二) 黄鹤楼

洛阳道

题破山寺后禅院

听弹琴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送灵澈上人

江南逢李龟年

八阵图

绝句

月夜

蜀相

题玄武禅师屋壁

玉台观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登高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春望

携妓纳凉晚际遇雨(其一) 携妓纳凉晚际遇雨(其二) 江畔独步寻花

赠花卿

月夜忆舍弟

天末怀李白

旅夜书怀

登岳阳楼

望岳

春夜喜雨

秋兴

清江

曲江二首(其一)

曲江二首(其二)

与朱山人

九日蓝田会饮

逢入京使

登总持阁

寄左省杜拾遗

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春思

喜见外弟卢纶见宿

贼平后送人北归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别卢秦卿

送僧归日本

逢侠者

江行望匡庐

夜月

春怨

宫词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兰溪棹歌

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寒食

滁州西涧

答李浣

塞下曲(其一)

塞下曲(其二)

听筝

喜见外弟又言别

夜上受降城闻笛

江南曲

游子吟

戏答

枫桥夜泊

没蕃故人

新嫁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郎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乌衣巷

竹枝词

赋得古原草送别

大林寺桃花 问刘十九

钱塘湖春行 暮江吟

悯农(其一) 悯农(其二) 江雪

溪居

渔翁

题都城南庄 行宫

寻隐者不遇 何满子

宫中词

近试上张籍水部 南朝

早秋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送人东游

苏武庙

陇西行

章台夜思

古离别

已凉

春宫怨

时世行

春怨

贫女

宋词

木兰花

雨霖铃

蝶恋花

莲令

苏幕遮

御街行

青门引

千秋岁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266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