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比和按比例分配的数学日记

| 日记 |

【www.guakaob.com--日记】

篇一:《比和按比例分配知识点》

比和比例应用知识点汇总

第一部分:常见填空

1、六(1)班有男生20人,女生30人,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 ),男生与总人数的比是( )。

4

2、甲数是乙数的5 ,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5

3、一本书,看了17 ,看了的与没看的比是( )。

4、21∶10= 读作:( )

5、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60。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3︰2︰1。甲、乙、丙三个数分别是( )、( )、( )。

6、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度数的比是2︰1,这两个锐角分别是( )度,( )度。

7、五角人民币与贰角人民币的张数比为12︰35,那么伍角与贰角的总钱数比为( )。

8、甲、乙、丙三个人的速度的比为:甲︰乙=4︰5,乙︰丙=6︰7。从A地到B地,甲走了20分钟,丙要走( )分钟。

9、大、小两瓶油共重2.7千克,大瓶的油用去0.2千克后,剩下的油与小瓶内油的重量比是3︰2。求大、小瓶里分别装油( )千克,( )千克。

10、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0.35,甲乙两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11、汽车商店销售小轿车140辆,面包车40辆。面包车辆数是小轿车的( ); 小轿车和面包车辆数的比是( ),比值是( )。

12、药和水的比是1:100,药占药水的( ),水占药水的( )。

13、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度数比是1:2,这两个锐角的度数分别是( )和( )。

3

14、一本书已看10,已看页数和总页数的比是( ),已看页数和剩下页数的比是( ),剩下页数和总页数的比( )。

15、加工一批零件,按:2:3:5分配个甲、乙、丙三人加工。甲完成这批零件的( ),乙完成这批零件的( ),丙完成这批零件的( )。

16、把一袋糖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就是按( ):( )的比分配。

1( )17、2=( )∶( )= 27÷( )= 424

18、甲、乙、丙三个人的速度的比为:甲∶乙=4∶5,乙∶丙=6∶7。从A地到B地,甲走了20分钟,丙要走( )分钟。

519、一本书,看了 ,看了的与没看的比是( ) 17

20、 两个相同的瓶子都装满了酒精溶液,一个瓶中酒精与水的体积比是3 :1,另一个瓶中酒精与水的体积比是4 :1。如果把这两个瓶中酒精溶液混合,混合溶液中酒精和水的比是( )。

22、五角人民币与贰角人民币的张数比为12 :35,那么伍角与贰角的总钱数比为( )。

二、求比值

1

24∶32 56∶14 15∶25 0.8 ∶4

三、化简比

3525

128︰34 8︰6 0.54︰2.7 1.42︰71

四、常见的解决问题

1、一个长方形周长是88cm,长与宽的比是4︰7。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厘米?面积是多少?

2、一种什锦糖是由水果糖、奶糖、软糖按5︰3︰2混合而成的。

(1)如果先称20千克的水果糖,奶糖与软糖各需多少千克?

关于比和按比例分配的数学日记

(2)如果先称出15千克的奶糖,水果糖与软糖各需多少千克

3

3、一桶油用去的量占剩下的7,已知这桶油共有50千克,用去了多少千克?还剩下多少千克?

4、把120枚阳光卡按人数分给一、二年级的小朋友,一年级有34人,二年级有46人。一、二年级小朋友各分得多少枚阳光卡?

5、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90,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3:4:5. 甲、乙、丙三个数各是多少?

4

6、A、B两个车间共有324人,第一车间人数是第二车间的5。两个车间各有多少人?

7、一个长方形周长56厘米,长与宽的比是2:5,它的面积是多少?

3

8、一个分数分子与分母的和是40,约分后等于5。这个分数原来是多少?

9、甲乙两车从相距1080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6小时相遇。已知甲、乙两车速度比5:4,甲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0、甲乙两个厂共有工人200人。如果从甲厂调15人到乙厂,两个厂人数的比就是3:2。乙厂原来多少人?

11、一批图书按5:3分给一、二年级,已知一年级比二年级多分了40本,着批图书共多少本?

12、甲乙两车从两地相对开出,6小时相遇。已知甲、乙两车速度比5:4,甲车每小时行100千米,两地相距多少?

2

13、一批大米1200千克,运走3后,剩下的按3:5分两次吃,第二次吃多少千克?

14、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60。甲、乙、丙三个数的比是3 :2 :1。甲、乙、丙三个数各是多少?

15、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度数的比是2 :1,这两个锐角分别是多少度?

16、大、小两瓶油共重2.7千克,大瓶的油用去0.2千克后,剩下的油与小瓶内油的重量比是3 :2。求大、小瓶里各装油多少千克?关于比和按比例分配的数学日记

17、甲、乙、丙三位同学共有图书108本,乙比甲多18本,乙与丙的图书数之比是5 :4,求甲、乙、丙三人各有图书多少本?

18、一瓶盐水,盐和水的重量比是1 :24,如果再放入75克水,这时盐与水的重量比是1 :27,原来瓶内盐水重多少千克?

19、盒子里有三种颜色的球,黄球个数与红球个数的比是2 :3,红球个数与白球个数的比是4 :5。已知三种颜色的球共175个,红球有多少个?

20、王老师用100元去买了20支圆珠笔和10支钢笔,每支钢笔的价钱和每支圆珠笔的价钱的比是3 :1。问买圆珠笔和钢笔各花了多少元?

21、甲、乙两包糖果的重量的比是4 :1,如果从甲包取出10克放入乙包后,甲、乙两包糖果重量的比变为7 :5。那么两包糖果重量的总和是多少?

22、某小学男、女生人数之比是16 :13,后来有几位女生转学到这所学校,男、女生人数之比变成为6 :5,这时全体学生共有880人,问转学来的女

篇二:《六年级上册《比和按比例分配》测试题》

六年级数学《比和按比例分配》测试题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填一填,我能行!( 24 分)

91、3:5=( ):25 = = 6÷( ) = ( )(最后一个空填小数) ()

3()5( )=1 2、5

3

34、451千6、观1,237、4

89、某人10积是11、12比131、一个数的倒数一定小于这个数。 ( )

2、馒头的个数是包子个数的7,是把馒头的个数看着单位“1”。( ) 11

3、 圆周率等于3.14。 ( )

4、一杯盐水,盐占盐水的3,盐和水的比3:4。 ( ) 7

5、在2:3里如果前项加上4,要使比值不变,后项要加上4。 ( )

三、精挑细选(6分)

31、与( )的乘积是1。 8

38A、 B、 C、8 83

2

A3、A45A、9A、 5、A、106A四.神(1)31411 + 277

(239 14×÷ 3  4167755945

(3)、巧解“密码”:(9分)

2211221x x23 x+x= 2520392

(4)求阴影部分的周长和面积。(单位:厘米)(6分)

3、一个圆形花坛,直径20米,其中 5 的面积种菊花, 4 的面积种牡丹。菊花和牡丹的面积共是多少?关于比和按比例分配的数学日记

21

424、已知果园里有桃树80棵,是梨树的,梨树又是苹果树的。果园里有苹果树多少53

棵?

5

6

篇三:《六年级数学《分数除法》和《比和按比例分配》测试题》

六年级数学《分数除法》和《比和按比例分配》测试题

学校 姓名 学号

一、填一填,我能行!(每空1分,共28分,第9题为每空0.5分) 1的倒数是( ) 3的倒数是( ) 2的倒数是( ) 0.25的倒数是( )

333

( )=( ) 7147

55

3、一个数的是120,这个数是( ),120的是( )

88

11

4、10是5的( )倍,是的( )倍

28

2

5

12

2、6( )=( ) 

3535

3

5、一辆小轿车每行6千米耗油 千克,平均每千克汽油可以行驶( )千

5米,行1千米要耗油( )千克。

6、观察下面各组数,分别找出它们的变化规律,再按照规律填写两个数。

3579,,,,( )( )„„ 481632

34

7、小时=( )分,米=( )厘米。

425

(1),

1

2

8、六一班有学生50人,其中男生20人,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 ),女生与总人数的比是( )

( )9、某厂男、女工人数比是7 :8,那么男工人数相当于女工的;

( )( )

关于比和按比例分配的数学日记

女工人数占全厂总人数的 。

( )

10、一个长方形的周长为42厘米,长和宽的比是4∶3,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1、甲数是乙数的

3

,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4

12、单独行完同一段路,甲车用5小时,乙车用3小时。甲、乙两车的时间比是( : ),速度比是( : )。 151

关于比和按比例分配的数学日记

13、 6 与 8 的比值是( ) 。 3吨 :60千克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 二、仔细判断(5分)

1、一个数的倒数一定小于这个数。 ( )

7

2、馒头的个数是包子个数的,是把馒头的个数看着单位“1”。( )

11

21523、 65 ( ) 776

3

4、一杯盐水,盐占盐水的,盐和水的比3:4。 ( )

7

5、在2:3里如果前项加上4,要使比值不变,后项要加上4。( ) 三、精挑细选(每题2分,共12分)

1、3

8与( )的乘积是1。

A、 38 B、 8

3

C、8

2、一个大于0的数除以1

9

就是把这个数( )

A、缩小9倍 B、扩大9倍 C、扩大1

9

3、A是一个非零自然数,下列算式中得数最大的是( ) A、 A2

B A25

5

C、A1

4、一个数的51

9是3

,这个数是( )

A、59151153 B、93 C、39

5、 2.5:0.025的最简整数比是( ) A、10:1 B、1:1 C、100:1

6、如果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比是1:2:3,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关于比和按比例分配的数学日记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四.神机妙算:

(1).直接写数:(每题0.5分,共5分)

7

314= 376= 2332= 1223 = 56

6= 1265103955= 721= 7

14 算:(1、2、3题各2分,4、5小题每题3分,共12分) 1、93

2、144

9730 3、 17347525

4、165345 5、2554945关于比和按比例分配的数学日记

(3)、巧解“密码”:每题2分,共6分) 1、 2

x2 2、 1243

9

2

x23 3、5

:x15

5

65 11

3=(2)脱式计

(4)、化简下列各比(每题2分,共6分) 1、 15:12 2、 

五、解决问题(4题6分,其余各题5分,共26分) 1、某厂有女职工54人,占全厂职工的

2

2、小明看一本故事书,他平均每天看12页,这样他3天共看了整本书的,这

3

9

,全厂有职工有多少人? 14

15

2

3、 25:100:200 25

本故事书共有多少页?

3、已知水果店里有苹果40千克,梨是苹果的,同时梨又是橘子的,水果店里有橘子多少千克?

34

67

篇四:《分数乘法数学日记》

分数乘法数学日记一:

   今天下午,我在<小学生双色课课通>上看到了这样一道题。
   一个圆锥底面半径是8分米,高的长度与底面半径的比3:2,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分析:这是一道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与圆锥方面的题相结合的应用题。求圆锥的体积是多少,要知道圆锥的底面积和高,题中告诉了底面半径,可求出底面积,而高却不知道,可以根据一个条件求出,可将比转化成一个数占已知数的几分之几,即可知道高占底面半径的3/2。算出高后,然后根据“v=sh÷3”算出圆锥的体积。分数乘法数学日记


分数乘法数学日记二:

   今天的数学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分数与整数相乘,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分数与整数相乘,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了,   我就那数学书上的第41页的例题3来做个示范吧。
   题目:黄花有50朵,红花比黄花多1/10,红花比黄花多多少朵?
   那红花比黄花多的多少朵的1/10?
   求红花比黄花多多少朵,就是求50朵的1/10。
   那就是把50朵黄花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10份,红花比黄花多这样的1份。
   那列成算是就是:50×1/10=5(朵)
   也可以是除法:50÷5=5(朵)
   答:红花比黄花多5朵。
   题目:黄花有50朵,绿花比黄花少2/5,绿花比黄花少多少朵?
   那就是把绿花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5,绿花比黄花少这样的2份。
   列成算式就是:50×2/5=20(朵)
   除法算式就是:50÷5×2=20(朵)
   答:绿花比黄花少20朵。分数乘法数学日记
   通过我的介绍你一定收获不少吧!好了今天的数学课就到这里了,我们明天再见了,也许明天有更多的收获吧!


分数乘法数学日记三:

   课前我预习了一下分数乘除法。懂得了许多知识,比如说: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分数乘整数就是求几个相同的加数和的简便计算,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就是用分子乘整数做分子、分母不变。
   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分数乘分数,就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分数乘分数,应该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分数乘法需要注意的是:1。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分子和分母约。2。分数和整数相乘时,可以把分母和整数进行约分。3。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我们不仅学了分数乘法,还学了倒数。求倒数的方法:把一个数的分子和分母互换得到这个数的倒数。1的倒数还是1,0没有倒数。
   上分数除法课时,老师说分数除整数最简单,然后是整数除分数,最后才是分数除分数。
   而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比如说,1里面有两个1/2,有三个1/3,以此类推。
   分数除法的计算规律: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再根据课堂上评讲的知识与能力测试得知:(当积相同时)一个因数乘的数越大,这个因数就越小;乘得越小,这个因数就越大。(当商相同时)除数越大,被除数就越大;除数越小,被除数就越小。
   这就是我学到的知识,你知道多少??


分数乘法数学日记四:算工钱

   中午爸爸下班回来,哼着小调,兴高采烈地跨进家门我迎上去问道:“爸爸,今天有什么事这么高兴?”爸爸说:“这个月我涨工资了。”我问道:“那你现在一个月拿多少工资?”爸爸想了想,微微一笑说:“我比你妈的工资高,我俩的月工资加起来是2800元,月工资差是100元,你说我一个月拿多少工资?”
   听了爸爸的话,我动手在纸上画出了线段图帮助我理解:
   通过观察和思考,我很快算出了答案,并且告诉爸爸。首先把妈妈的工资看作和爸爸同样多,那么爸爸、妈妈的月工资一共是(2800+100)=2900元,再把月工资和平均分成2份,求出的1份就是爸爸的月工资。列式是:(2800+100)÷2=1450元。
   爸爸听了,满意地直点头。这时,正在做饭的妈妈对我说:“你还有其它方法吗?”“还有其它方法?”我惊奇地说。我报着好奇的心情静下心来再次观察、思考,我发现此题关键是找出以谁作标准的问题,标准不同,方法也就不同。于是,我有了第二种方法:就是以妈妈的工资作标准,假设爸爸和妈妈的工资同样多,那么俩人的月工资和就是(2800-100)=2700元,再把月工资和平均分成2份,求出的1份就是妈妈的月工资最后加上爸爸比妈妈多的100元,就是爸爸的月工资。列式为(2800-100)÷2+100=1450元。
   听完了我第二种方法的介绍,爸爸、妈妈笑了……


分数乘法数学日记五:

   分数乘法有这样两种概念。能约分的要先约分,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我还知道一些有关于分数乘法的知识: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正确进行计算。利用迁移类推的方法进行学习、归纳概括以及良好的分析、思考、质疑的能力。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是以整数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为基础进行的。而推导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需要从同分母分数加法入手,因此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也是基础。另外,为了计算简便,在分数乘法中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所以,求两个数的公约数以及约分也是很重要的知识基础。 这部分知识与旧知识联系的比较紧密,可以使用迁移的方法进行学习。在复习时,可以出一些求几个几是多少的题目来做。同时,也要归纳整数乘法的意义:整数乘法就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这也是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知识。之后,通过两道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那我们就来说一说算式的理解;算式的意义其实很容易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有了整数乘以分数的知识做基础,再学习例题分数乘以分数时我学习起来就会比较轻松了。在此基础上,我就可以试着自己归纳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


分数乘法数学日记六:

   那天期中考试,我考得不好数学考了92分,语文只有82分。我听老师说过,这次期中考试的成绩关系到,迁到新学校后的分班。考得好的分在快班,考得不好的分到慢班。我不知道自己会分到哪个班,心里有点着急。
   放学后,爷爷来接我回家。一路上,我跟爷爷说起了考试的情况。爷爷说:“两门功课平均在90分以上的肯定会到快班。你平均几分算算看。”“好的。90分可能没有,85分肯定有的。”于是我在心里列了一个92加82除以2的算式口算起来。大约半分钟后,爷爷又问:“几分?”我说:“还没算好呢!加起来是174,再除以2。。。。。。”“太慢了,我都算出来了是87分。”“这么快!”我有点不信,一算,真是87。爷爷说:“算平均数其实不一定都用除法,我是用加减法算的,你看,92和82,这个2都先放在一边,90里头分5个给80,不都是85了吗,再加上2,就是87分。用这样简便的方法算,速度自然就快。”我听了,佩服得直拍手,连声说:“爷爷真厉害:爷爷真厉害!”不料爷爷又提出了一个问题:“用加减法求出平均数,这件事还说明了一个道理!你想想是什么道理?”我想了半天都没回答出来。最后还是爷爷说了:“经一事,长一智,实践出真知。你自己好好去理解吧!”


篇五:《关于买菜的数学日记

篇一:关于买菜的数学日记

   今天我和姥姥去菜场买菜,来到卖鱼的摊位前,姥姥买了一条鲫鱼,一共6。6元,姥姥先付给买菜的人7元,接着又递给他1角。我奇怪地问:“姥姥为什么给他1毛?”姥姥说:“接着看下去。”只见买菜的人找给姥姥5角。关于买菜的数学日记。我恍然大悟,原来7-6。6=0。4(元)=4角,这样就要找4个壹角的硬币,比较麻烦;但是姥姥的方法就比较简单:7+0。1-6。6=0。5元=5角,这样就只要找1个伍角的硬币,这样在交易过程中就方便多了。
   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所以我要学好数学,学以致用。关于买菜的数学日记


篇二:数学日记买菜

   今天早上,我和妈妈一起去买菜了。到了菜市场,我看到有很多人在买菜。菜市场里的菜真多呀!有胖胖的冬瓜、红红的胡萝卜、长长的丝瓜、水灵灵的白菜、圆圆的蘑菇、翠绿的蒜苔……
妈妈买了3斤西红柿、2斤丝瓜、3斤鸡蛋、2斤蘑菇。妈妈问我:“1斤西红柿是1元5角,我还帮妈妈算了其他的账:
   丝瓜:
   每斤2元5角,2斤是2元5角+2元5角=5元钱;
   鸡蛋:
   每斤4元1角,3斤是4元1角+4元1角+4元1角=12元3角;
   蘑菇:
   每斤3元,2斤是3元+3元=6元钱。
今天买菜总共花了4元5角+5元+12元3角+6元=27元8角。妈妈带了50元钱,最后剩了50元-27元8角=22元2角。
我能帮妈妈算账了,我觉得心里很高兴。妈妈夸我是个聪明的孩子。


篇三:买菜数学日记

   今天是xxx号,天气特别晴朗,妈妈带我去包公湖早市去买菜,我高兴的从被窝里跳起来,赶紧穿好衣服和妈妈一起来到了菜场,哇!菜市场真热闹,人山人海,叫卖声、欢笑声,我想可能是快过春节的缘故吧。我看见了又圆又红的西红柿像苹果,看见了又细又长的豆芽,我还看见了紫色的茄子像弯弯的月亮,又像可爱的小船,还有许多绿叶的菜,生菜、青菜、白菜等等。
   听妈妈说:“大年初一,我的大伯、二伯、姑姑全家都要来我家看奶奶,和我们一起过年。”于是我和妈妈买了许多菜,如:买了二斤西红柿,每斤二元;冬瓜买了三斤,每斤一元;长豆角买了三斤,每斤二元;黄豆芽买了二斤,每斤一元。这时妈妈给我提出个问题,鑫鑫你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把今天买菜需要花多少钱算一算。我笑了笑告诉妈妈,一共支出十五元。其算式
   (2×2)(3×1)(3×2)(2×1)=15(元)


篇四:买菜数学日记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如果没有数学助你一臂之力,原来完美的生活却就是一团糟。
   就拿那天来说,我与同学一起去超市买菜,我们6人份成3组,每组2人。和我一组的同伴和我一同在超市溜达,经我们的挑选,在手推车中已经有:1个柠檬,1个石榴,1个芒果,1盒青瓜……我们看见东西已经买足够了,就拿着东西,回到与分散的同学约好的地点等待同学。过了一会,看到同学们都向我们招手。接着,我们走到收银台。陷入沉思的我,心想:一个柠檬1。6元,石榴3。2元,芒果2。6元,青瓜6。8元,那1。6+3。2+2。6+6。8=14。2(元),再加上两瓶水,14。2+(1。2+1。2)=16。6(元)。然后加上其他两组的买东西的价钱,就是……我望着天花板想着,20。8+15。4+16。6=52。8(元)。我和收银机算数的速度果然我比它慢许多。
   回到同学家后,我们开始动手,同心协力地展开6人的厨房。别看小小的厨房结构简单,其实内含数学。像炒菜,要知道按怎样的比例下调味料……等等这些简简单单的事情都有数学的存在,可见数学在我们生活中是那样的必不可少,那样的重要。我感觉自己的数学还不行,必须得学好数学。不然对于任何事的成功率却得少20%,本来一件事的成功率就只有50%,现在50%-20%=30%,只剩下30%的成功率,要完成这件事就很难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学好数学。


篇五:买菜数学日记

   周末我跟着妈妈去市场买菜,妈妈先去买了4块6毛钱的“藕”。可是妈妈没有我想象的那样交钱,他先给了卖菜的人5。00元,然后又给了卖菜的一毛钱,我奇怪的问妈妈:“为什么,要在给他1毛钱呢?直接找给你0。4不就行了吗”妈妈说:“你继续看下去。”卖菜的又给了妈妈5毛,妈妈就和那个人成交了。
   走的时候我问妈妈:“我还是看不懂,你能给我讲一下吗?”妈妈:“可以,这是因为那个人现去找4毛钱,很麻烦,我直接给他一个1毛,它在给我一个正好的五毛,不就行了吗。”他说完这句话后,我不觉为之一振,马上意识到自己刚才太疏忽了,原来是这样呀。
   看来我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是呀,以后我得多多尝试这种方式。


篇六:买菜数学日记

   清早,寒风吹拂,雾气缭绕。就在我睡在暖洋洋的被窝里时,就被已经练成了揪耳功的老妈给叫醒了,还对我说:“你这么大了,竟然不知道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句话,还在睡懒觉。”“那不就等于早起的虫儿被鸟吃?”可我妈哪会听我说的话,还交给了我一个重要的任务——买菜。
   来到菜市场,我按照妈妈说的白菜一斤:一斤4毛6,瘦肉一斤:一斤3块5,辣椒半斤:一斤4毛4,牛肉半斤:一斤11块,怎么加呢?先算44÷2=2块2,11÷2=5块5,4、6加4、4等于9毛,2、2加5、5等于7块7,7、7加0、9等于8块6。哈哈,我真聪明。回到家妈妈直夸我棒。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282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