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习性的观察日记

| 日记 |

【www.guakaob.com--日记】

蜗牛的生活习性
蜗牛习性的观察日记(一)

蜗 牛 的 生 活 习 性

南 开 区 汾 水 道 小 学

王贯松(五.1)

蜗牛的生活习性

南开区汾水道小学 五.1 王贯松

暑假里,每当大雨过后,在我家楼下的小路上有很多小蜗牛,

大的小的。我让妈妈给我找了很多玻璃瓶,我把它们装进瓶子里,上面用纸与橡皮筋封住口,扎了几个小孔,让它们能够每天透透气。这下我可有事干了。妈妈让我那个本子写写日记,说对我有好处。我马上答应了,因为我喜欢这些蜗牛,每天看它们是如何生活的。【蜗牛习性的观察日记

为了这些蜗牛,我还上网搜集了很多蜗牛的资料。这个暑假我

过得很充实,学习了很多蜗牛的知识。

蜗牛的生长环境:

1.蜗牛喜欢阴暗潮湿隐蔽的环境,白天不太活动。我把它放在窗台上,太阳光很强,蜗牛几乎不露头。太阳快落山了,它就开始活动了,吃东西,爬来爬去,活动频繁。说明它对强光刺激很敏感。

2.喜欢钻入疏松的腐殖土中栖息、产卵、调节体内湿度和吸取部分养

料,时间可长达12小时之久。这是网上说的。

3.喜欢潮湿怕水淹。在潮湿的环境,放入饼干等食物,蜗牛的食欲很活跃。而且它什么都吃。我取出一只蜗牛,放入鱼缸里,它会被淹死的。说明它怕水淹。

4.蜗牛受到敌害侵扰时,它的头和足便缩回壳内,并分泌出粘液将壳

口封住。当外壳损害致残时,它能分泌出某些物质修复肉体和外壳。

5.从资料上了解到蜗牛具有很强的忍耐性。蜗牛具有惊人的生存能

力,对冷、热、饥饿、干旱有很强的忍耐性。这使我由此对蜗牛产生了敬佩感。这么弱小的生命有这么顽强的生命力。那么我遇到困难也要想到蜗牛的精神。

6.喜欢恒温养殖。温度恒定在25~28℃之间,生长发育和繁殖旺盛。 蜗牛的外形特征

蜗牛的整个躯体包括贝壳、 头、颈、外 壳膜、足、内脏、囊等部分,身背螺旋形的贝壳,其形状形形色色,大小不一。据资料

显示,有宝塔形、陀螺形、圆锥形、球形、烟斗形

等等。目前国内养殖的白玉蜗牛、盖罩大蜗牛、散

大蜗牛、亮大蜗牛、褐云玛瑙蜗牛等都有自已独特

的外形。

蜗牛属腹足纲陆生软体动物,种类很多,遍布全球。世界各地

有蜗牛四万种。在我国各省区都有蜗牛分布,生活在森林、灌木、果园、菜园、农田、住宅、公园、庭园、寺庙、高山、平地、丘陵等地。但有饲养和食用价值的种类却很少。蜗牛作为人类的高蛋白低脂肪的上等食品和动物性蛋白饲料,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蜗牛的视觉﹑嗅觉﹑味觉﹑齿舌﹑触觉。

视觉:蜗牛的眼睛长在长触角的顶端,只有针眼大小。用棉棒缓慢靠近它的眼睛,观察到在距离眼睛5-6厘米处,蜗牛的长触角才缩回,重复做几次都是这样,可确定蜗牛有视力,不过视力很弱只能看5-6厘米远。

嗅觉: 拿有刺激性气味食品喂蜗牛(如洋葱、芒果等)

,观察

到它会抬起头翘起颈子爬开,气味强烈时就缩回壳内,可见蜗牛有嗅觉:。

味觉: 蜗牛张嘴吃食前必用短触角触碰食物。把撕碎的白纸与白菜叶混合起来,它的短触角碰来碰去找出白菜叶吃下去,再把蜗牛平时吃的几种菜叶绞碎在一起,短触角碰来触去挑出爱吃的莴苣叶。从找食也证明了短触角有嗅觉功能;从挑食推理出短触角又有味觉功能。

齿舌: 蜗牛进食时,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它的兔唇型口微微张开,从中迅速伸缩舌头接触。资料介绍蜗牛的舌与众不同上面布满一万多颗牙齿,称为齿舌,无味觉细胞。接触食物时,舌像擦果菜的挫板刮取食物,这从蜗牛刚吃的菜叶留下痕迹可观察出来,齿舌接触过菜叶面变薄了。

触觉:对外界刺激反应。用棉棒触碰蜗牛的触角﹑头顶﹑颈部﹑腹足外壳﹑尾部。蜗牛会缩回身躯,缩回强度不一样。触碰的触角﹑头顶,看到身躯缩回壳内,触碰颈部﹑腹足,发现头部缩回壳内,触碰外壳尾部,只是身躯微微回缩。从观察现象推理出蜗牛的神经集中头顶部。

蜗牛的生活习性

蜗牛喜欢在阴暗潮湿、疏松多腐殖质的环境中生活,昼伏夜出,最怕阳光直射,对环境反应敏感,最适环境:温度16~

30℃(23~30℃时,生长发育最快);空气湿度60%~90%;

饲养土湿度40%左右;pH为5~7。当温度低于15℃, 高

【蜗牛习性的观察日记】

于33℃时休眠,低于5℃或高于40℃,则可能被冻死或热死。

蜗牛觅食范围非常广泛,主食各种蔬菜、杂草和瓜果皮;农作物的叶、茎、芽、花、多汁的果实;各种青草青棵饲料、多汁饲料、糠皮类饲料。

蜗牛的实用价值

1.蜗牛的食用价值。

蜗牛列世界四大名菜之首,在国际上享有“软黄金”美誉。

蜗牛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在蛋白质的含量和质量上居世界动物之首,胆固醇几乎为零,脂肪低于2%,含有人体所必需的二十多种氨基酸。同时,在蜗牛肉中含有人体所需的钙、磷、铜、铁等矿物质。是人类高级营养保健食品。

2.蜗牛的药用价值。

蜗牛作为药用动物为人类治病,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具李

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蜗牛主治:肿毒痔漏、喉痛、咽肿、哮喘、脱水、小儿脐风、流鼻血、耳聋、脱肛疝气疮肿等,现在对糖尿病、

腮腺炎、淋巴结核、心血管疾病、癌症(肿瘤)有一定的医疗功效。

3. 蜗牛的保健作用。

最近研究表明蜗牛的体液中含有多糖粘蛋白的成份,对于人体

皮肤不但有软化角质层嫩化皮肤的作用,而且有消炎、消肿的和隔除自由基抵御紫外线的作用。可研制美容护肤产品造福于人类。 蜗牛赛跑

一天我小心翼翼地取出三只蜗牛。让妈妈、爸爸分别认领一只。

蜗牛的生活习性(报告)
蜗牛习性的观察日记(二)

六年级科学探究

“蜗牛的生活习性”

观察报告

六( )班

小组成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蜗牛习性的观察日记】

2014.10

《蜗牛的生活习性》观察报告

【蜗牛习性的观察日记】

《蜗牛的生活习性》观察报告【蜗牛习性的观察日记】

《蜗牛的生活习性》观察报告【蜗牛习性的观察日记】

《蜗牛的生活习性》观察报告

蜗牛的观察日记
蜗牛习性的观察日记(三)

蜗牛的观察日记

我养了一只可爱的蜗牛。我很喜欢它,也经常仔细的观察它。我发现它的身体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头部、腹部和壳部。先说说头部吧:它的触角非常长,触角上的“黑珍珠”就是它的眼睛;在它的触角下面还有两条更小的触角,那张小的不能再小的嘴巴就长在小触角下面,与其说是嘴巴倒不如说是一条缝来得更形象。再说它的腹部吧:它走路主要靠腹部,人们称之为“腹足”。而且,它走路非常有趣,能像吸铁石吸住金属一样吸住物体,再伸展长长的身体,像一名战士一样匍匐前进。并且,还会一路留下一条长长的黏液,还时不时的拉点“便便”,以证实自己曾“到此一游”!人家说蜗牛有左旋和右旋之分,我发现我的蜗牛是右旋的。 到网上查了资料,我得知:蜗牛是陆生贝壳类软体动物。它喜欢潮湿、阴暗、疏松的环境,还爱吃菜叶。并且,我通过观察发现:它会跟人沟通。比如:我放学回到家和它说话,它嘴巴一动一动的,像在回应我,可惜我听不懂它在说什么。呵呵,我的蜗牛真聪明。

我爱我的聪明小蜗牛,你呢,喜欢吗?

按照老师的课程安排,今天我捉了一只蜗牛来细细观察。 蜗牛的壳是螺旋形的,柔嫩的身体是半透明的,底部有一些弯曲的条纹,像海浪一样向头部冲击。蜗牛的嘴非常小,跟身体一样的颜色,要是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我拿着放大镜继续观察,终于发现了蜗牛的眼睛。蜗牛的眼睛长在触角的顶端,在细细的触角上有一个黑点,这就是蜗牛的眼睛了。另外,蜗牛的触角还是一个探测器,用来察看前方的道路是否有危险,要是眼睛碰到了什么东西,触角就会慢吞吞地缩回去,然后又伸出来。

我在观察蜗牛爬行的时候,看见它的身体常常拉得很长,那时候,我总以为它的壳要掉下来似的,可是一会儿它的身体又缩短了,我悬着的一颗心才放了下来。蜗牛的身子缩回房子里后往往要过很长时间才再探出头来,这时候你只能慢慢地等,有时候蜗牛直接就不出来了,要知道,它的脾气可不是好惹的。终于又出来了!我高兴得喊出声来,谁知被我的叫声一吓,它又缩进去了,缩的速度比伸的速度可快多了。

蜗牛观察日记

10月18日 星期二 天气晴

今天,我们在科学课上学习了小蜗牛,我觉得很有趣。放学时老师让我们继续观察小蜗牛,并写一篇蜗牛观察日记。我想了解蜗牛喜欢吃什么。一放学,我就开始了观察蜗牛的活动„„

我先撕了一小块芹菜叶给蜗牛吃。可是,时间过了很久,它还是一动不动地缩在壳中。看来,它不喜欢吃芹菜叶。我就把芹菜叶拿出来了。接着,我又放了一小片大白菜叶在蜗牛的身边。我悄悄地站一旁偷看,过了一会儿,蜗牛有动静了,它慢慢从壳里探出脑袋,用长触角顶端那双小眼环顾了四周,再慢慢爬到白菜叶上吃起来。没过多久,白菜叶就被吃了一个大洞。

后来,蜗牛吃饱了,就慢慢向前爬行,似乎在散步。它真是个“狡猾”又可爱的“家伙”!

观察蜗牛的观察日记
蜗牛习性的观察日记(四)

篇一:可爱的蜗牛
     我养了一只可爱的蜗牛。我很喜欢它,也经常仔细的观察它。我发现它的身体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头部、腹部和壳部。先说说头部吧:它的触角非常长,触角上的[黑珍珠"就是它的眼睛;在它的触角下面还有两条更小的触角,那张小的不能再小的嘴巴就长在小触角下面,与其说是嘴巴倒不如说是一条缝来得更形象。观察蜗牛的观察日记。再说它的腹部吧:它走路主要靠腹部,人们称之为[腹足"。而且,它走路非常有趣,能像吸铁石吸住金属一样吸住物体,再伸展长长的身体,像一名战士一样匍匐前进。并且,还会一路留下一条长长的黏液,还时不时的拉点[便便",以证实自己曾[到此一游"!人家说蜗牛有左旋和右旋之分,我发现我的蜗牛是右旋的。
     到网上查了资料,我得知:蜗牛是陆生贝壳类软体动物。它喜欢潮湿、阴暗、疏松的环境, 
本来在课堂上听了老师讲蜗牛,我就感到很新奇。现在看到了真的蜗牛,我要把它仔细地观察一番。 
它们的背上背着一个漂亮精致的[小房子",柔软的身体就藏在这个房子里。我把它们放在一个小盒子里开始观察。   
我发现蜗牛好像没有骨头,身体柔软,全身湿漉漉的。头部有一对螺旋形的触角,对外界刺激有敏感的反应。如果把它放在阳光下暴晒,它们很快就从用薄膜封闭着的[门洞"里出来了,这说明蜗牛非常害怕强光的直射。蜗牛爬过的地方会留下一道白色的痕迹,在阳光下闪烁。这说明它行走时需要润滑。   
可是,蜗牛的嘴在哪儿呢?我找来一个放大镜仔细地看才发现一个很小的圆点,我想蜗牛一定吃得很慢。于是我做了一个实验。我拿来一片菜叶放在盒子里,把蜗牛捉来让它吃。我等了好长时间也没有看到它吃菜叶,我就把盒子盖严,去睡午觉了。当我醒来的时候,我吃惊地发现蜗牛把叶子快吃完了。但我始终没有看见它吃东西 ,我想它可能是在黑暗中吃吧。我再仔细一看,盒子里有许多黑色的小颗粒,放菜叶时并没有这些东西,那一定就是蜗牛的排泄物了。我大概睡了三个小时,这说明蜗牛是在黑暗中吃东西,而且吃得很慢。
蜗牛真是一种神奇的小动物,特别是他那背在背上的保护着它的[小房子",给人留下极其美好的感觉。
篇六:观察蜗牛
     蜗牛是一种软体甲壳类小生物。它爬行的很慢,背着一个大大的[房子",呈螺旋状,有左旋的,也有右旋的,左旋的非常少见。
     我把十几只蜗牛装在塑料碗里,拿出最大的一只放到另一个碗里,找来放大镜,开始观察。
     听说把蜗牛放进水里,就可以使它探出头来。恰巧,这只蜗牛被我吓得把头缩进去了,我打了一些水,往里面倒。不一会儿,蜗牛就乖乖地探出头来,并伸出两个长长的触角。我仔细地用放大镜观察它。发现,蜗牛的下腹部有很多点点,这是什么呢?有什么作用呢?我又继续观察,发现蜗牛的壳上还有一个小洞,这又是起什么作用的呢?于是,我带着这两个疑问来到妈妈面前询问。妈妈回答说:[蜗牛腹部下面的小点是它的腹足,蜗牛就是依靠这些腹足爬行的,壳上的洞是蜗牛的气孔呀!"[噢!"我恍然大悟。
     爷爷告诉我,蜗牛通常是晚上出来活动。因为它害怕白天直射的阳光,喜欢栖息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所以一般太阳下山后才出来。它慢慢地爬到青菜叶子上,伸出触角轻轻地尝一尝味道,再慢慢地开始美餐。
     通过观察,我了解了很多关于蜗牛的小知识。
篇七:我喜欢蜗牛
     我的好朋友抓了两只蜗牛,我也决定要抓几只。
     今天一大清早,我就起了床。因为昨天晚上刚下过雨,地面很潮湿。才几分钟的功夫,我就抓了七只,有两只是从土里挖出来的,另外的五只是在一个花池角落里看见的。最后,我准备回家时,在一片树叶背面又看见了一只蜗牛,于是我满心欢喜地把它们都带回了家。
     我连忙拿了个放大镜仔细地观察起来,惊奇地发现:其它蜗牛的壳都是螺旋状的,唯独在土里抓的那一只小小的蜗牛的壳居然是海螺形的。其它特点倒是一样:都有两对触角,眼睛长在长一点的触角顶上。蜗牛走过的地方都会留下一条白色的痕迹。罗老师说蜗牛是软体动物,是一种害虫,专吃农作物的叶、茎、芽、花、各种蔬菜,所以农民伯伯都讨厌它们。
     为了进一步地了解蜗牛,我上网查找了资料:蜗牛的壳有很多形状,它们喜欢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生活,最怕阳光直射。很多动物都是以它为食的,比如:鸡、鸭、蛇、猫、老鼠--其实蜗牛最致命的天敌还是萤火虫。小蜗牛一出生就会爬行和取食,不要母体照顾。我猜想我从土里抓的那只海螺形状的蜗牛一定是刚孵出的小蜗牛吧!
     另外蜗牛的食用、药用和保健价值都很高,在国际上还享有[软黄金"的美誉呢!
     查完资料,我马上给蜗牛喂了一片菜叶子,不一会儿,就有一只小蜗牛来吃了,它吃的样子很像蚕,也是从一边吃到另一边,成弧形状。我不知道它的嘴巴在哪,我用放大镜看了半天才发现它的嘴巴长在两对触角的中间再下面一点,象针尖那么大小,蜗牛是牙齿最多的软体动物,大约有25600颗。天啊!我都不敢相信,那么小的嘴里怎么能装得下那么多牙齿呢?
     这时我又发现,一只蜗牛趴在另一只蜗牛的身上。原来他们是在交配,准备生小蜗牛了呢!吃过中饭,我又去看蜗牛,发现杯子里面有很多黑黑的、一条条细细的、长短不一的东西,原来那是它们的便便呀!菜叶也被它们啃得所剩无几了!还真不能小瞧了这些小家伙们呢!
     有人说蜗牛是缓慢、落后的象征,我认为它是忍耐、坚持不懈的代表。
     我喜欢蜗牛!我一定会好好地养着它们的!
篇八:奇妙的蜗牛
     我家门前有一块绿油油的草地,想一块翡翠,点缀着我们的小区。每次大雨过后,蜗牛就会成群结队地从草地里钻出来,一边好奇地望着这奇妙的世界,一边慢悠悠地散步。
     我发现蜗牛走路像冲浪似的,冲浪之后,在地面上留下了漂亮的银色足印。但为什么蜗牛天天背着房子散步,却一点也不觉得累呢?哦,原来它的内脏都在壳里。
     我还发现,蜗牛有四根触角,长触角上有一个黑黑的小点,那就是蜗牛的眼睛,当然,其它两根就是小触角了。
     仔细观察,我发现了,蜗牛的壳的螺旋都是从中心沿顺时针方向盘旋的。回家,我查了一下资料,哇!原来要是你发现一只蜗牛壳螺纹反时针方向盘旋的蜗牛,那你就碰上了蜗牛王!我还发现了蜗牛壳也好似有大树的年轮一样。
     仔细观察蜗牛壳的边缘,如果壳的边缘很薄,说明是蜗牛宝宝,如果蜗牛壳很厚实,则说明这只蜗牛已经成年了。
     蜗牛喜欢潮湿的环境,但也不能太潮湿了哦,因为它会出来透气的。
     蜗牛太奇妙了,我真想养只小蜗牛!
篇九:连续观察蜗牛日记   系列一
    2012年11月5日  星期四  晴
    今天,我在学校花坛里捉蚂蚁时,无意中发现了一只蜗牛。正当我要惊讶得叫起来时,马上又捂住了。因为我叫的话,一定会使它在王琢的脚下[死于非命"。随后我把它放进了文具盒。

观察蜗牛日记200字
蜗牛习性的观察日记(五)

篇一:
    星期六早上,我写完毛笔字去厨房洗手。 咦,水池上面的墙壁上有一只可爱的小蜗牛。小蜗牛长得太怪了,它好像没有骨头,全身都是肌肉,身上背着一座淡黄色的、螺旋形的小房子,头上还长着两对像天线一样的触角,只见它用扁平的像吸盘一样的足,缓缓地向上蠕动,真是太奇妙了! 这时,我满怀好奇地问妈妈:[妈妈,墙壁上怎么会有一只小蜗牛?"[可能是你奶奶送来的青菜上面的。"哦,原来是这样,我还以为小蜗牛是从楼下爬上来的了。观察蜗牛日记200字。"说完,我就兴致勃勃地拿来一个小盒子,于是,我兴冲冲地跑到了我家的小花园里,开始了[蜗牛捕捉大行动"。哎!蜗牛这小东西可不好找啊!费了我老半天时间还没找到。可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我在一个湿漉漉的墙角找到了它。[唔,可找到你了,我要带你回去好好研究一番。"于是我急急忙忙地拿来一个透明的玻璃小盒,把蜗牛装进去,并在玻璃小盒里滴了几滴水,保持湿润,然后带回去做实验。
我首先做的实验是观察蜗牛是吃什么的。我开始是把几粒米、一片菜叶子和一些面包屑放到小盒里,看看蜗牛究竟吃什么的。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小蜗牛,可是小蜗牛动也不动,理里也不理我。我想,看来小蜗牛大概不喜欢别人看着它吃东西吧!那我先去看看电视吧。午饭过后,我又继续研究。我跑到玻璃小盒前,只见盒里的菜叶子不见了,只剩下米和面包屑,还有蜗牛周围的一粒粒黑色的东西,这大概就是蜗牛的排泄物了。原来蜗牛是吃叶子的,我还以为给什么就吃什么呢。
接下来就是做第二个实验:为什么蜗牛行走时会留下痕迹。想着想着,我抓起蜗牛朝它的底部看了看,想知道其中的奥秘。谁知蜗牛一下子缩了回去。我自言自语地说:[哎!想研究一下也不行。"于是,我跑去问在客厅看报纸的爸爸:[爸爸,为什么蜗牛前行时会留下一条痕迹?"爸爸回答说:[其实啊蜗牛腹部有一种能动的肉足,叫腹足,这就相当于蜗牛的脚。蜗牛行动的时候,腹足下面能分泌出粘液,减少摩擦,有利于它爬行。我们看到蜗牛爬过的地方有一条白色发亮的线,其实那是粘液干了的痕迹。"[哦,原来是这样。"我高兴地说。
其实,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认真思考,总会发现其中的奥秘。
篇十:
     科学课何老师要我们去抓几只蜗牛来观察。课前我们就去到楼下的草丛里抓蜗牛,一开始我怎么也找不到蜗牛的影子。我一看王传宾抓了好多只蜗牛,我就跑过去问他是怎样抓到那么多蜗牛的?他告诉我在树枝多的地方刨开土,里面就会有很多蜗牛的。我按照他说的,找到一个树枝很多的地方把土刨开,真的抓到了好几只蜗牛。
上科学课了,拿着何老师发给我们的放大镜,我开始仔细观察起蜗牛来。
蜗牛的背上背着一个漂亮精致的[小房子",呈螺旋状,我抓的这几只蜗牛的[房子"都是左旋的,听老师说右旋的非常少见。蜗牛的身体软软的,就好象没有骨头,总是爱躲在坚硬的[房子"里面。蜗牛的身子湿湿的,当它爬行的时候,身后总会留下一条长长的线。我观察到蜗牛有两对触角,何老师告诉我们:长的是蜗牛的眼睛,短的是蜗牛的鼻子。我还观察到蜗牛身体中间有几个呼吸孔,科学书上说蜗牛就是靠这些孔来呼吸新鲜空气的。蜗牛的背上还有两个小洞,一个是肛门,一个是生殖孔,多奇特呀。最特别的还是蜗牛肚皮上的那些小点点,这就是蜗牛的腹足,蜗牛就是靠它们来爬行的。蜗牛实在是爬的太慢了,通过观察,我现在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要用蜗牛来比喻动作慢的道理了。我把蜗牛放在采来的新鲜树叶上,想看看蜗牛吃东西的样子,可是我等了很久,蜗牛就是不肯吃,最后等来了下课的铃声,我只好带着这个小小的遗憾结束了这次科学观察课。   
观察蜗牛真的是太有趣了,我以后还会继续观察可爱的蜗牛的。
篇十一:
蜗牛是一种软体甲壳类小生物。它爬行的很慢,背着一个大大的[房子",呈螺旋状,有左旋的,也有右旋的,左旋的非常少见。
我把十几只蜗牛装在塑料碗里,拿出最大的一只放到另一个碗里,找来放大镜,开始观察。
听说把蜗牛放进水里,就可以使它探出头来。恰巧,这只蜗牛被我吓得把头缩进去了,我打了一些水,往里面倒。不一会儿,蜗牛就乖乖地探出头来,并伸出两个长长的触角。我仔细地用放大镜观察它。发现,蜗牛的下腹部有很多点点,这是什么呢?有什么作用呢?我又继续观察,发现蜗牛的壳上还有一个小洞,这又是起什么作用的呢?于是,我带着这两个疑问来到妈妈面前询问。妈妈回答说:[蜗牛腹部下面的小点是它的腹足,蜗牛就是依靠这些腹足爬行的,壳上的洞是蜗牛的气孔呀!"[噢!"我恍然大悟。
爷爷告诉我,蜗牛通常是晚上出来活动。因为它害怕白天直射的阳光,喜欢栖息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所以一般太阳下山后才出来。它慢慢地爬到青菜叶子上,伸出触角轻轻地尝一尝味道,再慢慢地开始美餐。
通过观察,我了解了很多关于蜗牛的小知识。
篇十二:
    在科学课堂上,老师要我们观察蜗牛。于是我回家后就到花园里去寻找。可是,我怎么也找不到这种小东西。最后,在爷爷的帮助下,终于在一个潮湿的墙角里找到了两只小蜗牛。   
本来在课堂上听了老师讲蜗牛,我就感到很新奇。现在看到了真的蜗牛,我要把它仔细地观察一番。 
它们的背上背着一个漂亮精致的[小房子",柔软的身体就藏在这个房子里。我把它们放在一个小盒子里开始观察。   
我发现蜗牛好像没有骨头,身体柔软,全身湿漉漉的。头部有一对螺旋形的触角,对外界刺激有敏感的反应。如果把它放在阳光下暴晒,它们很快就从用薄膜封闭着的[门洞"里出来了,这说明蜗牛非常害怕强光的直射。蜗牛爬过的地方会留下一道白色的痕迹,在阳光下闪烁。这说明它行走时需要润滑。   
可是,蜗牛的嘴在哪儿呢?我找来一个放大镜仔细地看才发现一个很小的圆点,我想蜗牛一定吃得很慢。于是我做了一个实验。我拿来一片菜叶放在盒子里,把蜗牛捉来让它吃。我等了好长时间也没有看到它吃菜叶,我就把盒子盖严,去睡午觉了。当我醒来的时候,我吃惊地发现蜗牛把叶子快吃完了。但我始终没有看见它吃东西 ,我想它可能是在黑暗中吃吧。我再仔细一看,盒子里有许多黑色的小颗粒,放菜叶时并没有这些东西,那一定就是蜗牛的排泄物了。我大概睡了三个小时,这说明蜗牛是在黑暗中吃东西,而且吃得很慢。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400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