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4:发现大明》读后感

| 读后感 |

【www.guakaob.com--读后感】

  大明正德九年,即公元一五一四年,是个不同寻常的年份,它被认为是全球化时代的开端。下面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为大家整理的《1514:发现大明》读后感,供大家参考。

  《1514:发现大明》读后感

  大家知道,清朝的历史热,历史写作,包括一大波的清穿写作,是被二月河推动的。而明朝的历史的写作,第一是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第二是黄明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第三就应该是咱们鲁东观察使,安兄丰文的《1514:发现大明》。

  我作为安鲁东兄忠实的粉丝拥趸,极佩服安兄的学问。试问当今天下,钱穆大师之下,谁能接过钱穆大师的衣钵?

  舍安兄其谁!

  但是安兄的弱点也在于此,网络时代,信息爆炸时代,很多写手出名靠的是犀利,激情,蛊惑,穿透力,标新立异。香港铜锣湾书店店长林荣基说自己编的书:“都是拼凑的,他(写手)本来什么都不会,看见那个书外面好卖,晚上下班就自己花时间,在网上把东西拼凑下来,然后找一些杂志、新闻报道,大概一个月时间出一本书。但是你想不到,那个烂书搞出来可以卖3000本!”

  安兄的娓娓道来,引经据典,中庸浑厚,在很多人眼里,缺乏吸引力。其实钱穆大师的风格也是如此,钱穆大师的受众也不是大众,是小众。如果你喜欢钱穆大师的文章,肯定也会喜欢看安兄的作品。读了安兄的作品,你会和读了钱穆大师的文章一样, 得到所愤得启,所悱得发的畅快感觉,得到沐风栉雨的清新感受。

  《1514:发现大明》和《万历十五年》类似,描写了中国历史,明朝历史的一个片段, 以解刨麻雀的精神,在解读明朝,解读当时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央、地方的各个侧面。而《1514:发现大明》更增加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就是从全世界的角度,来看看大航海时代,当时的明朝在干什么。因为它是一个刨面,所以,这个书的资料性很强,而且作者出示了很多第一手的资料和研究成果,未来,会和《万历十五年》一样,成为研究明朝的必备书。

  2016年7月 老梁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473452.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