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我是一个喜欢书的人

| 读后感 |

【www.guakaob.com--读后感】

 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读后感:我是一个喜欢书的人,希望对你有帮助。

 读后感:我是一个喜欢书的人

  我是一个喜欢看书的人,我的喜欢并不是刻骨铭心的喜欢,反而是带有强迫色彩的一种习惯,书的颜色最初就是黑白的,那种害怕的黑白,但久而久之却有了颜色。童年时期,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我的父母也无例外,但是在那个年代里,都是为生活奔波的家庭,看书读书本就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我的父母也是为此付出了很多。我最初的书是一套世界名著,带有简易插画的读本,那时候看书,还是在父母高压下读,没有读书计划,没有读书方法,没有读书心得,只是傻傻的,带有不情愿的感情去看,刚开始从书名中找乐趣,后来从简介找爱好,大仲马小仲马莎士比亚等等都是那个年代认识的。所以看书,是那个时候培养的。

  但是,我始终不是一个热爱读书的人,原因是我不知道怎样读书,也不知道读书的方法,每每读书之后,总是不会像他人一样能说会道,特别是像当下的生活中,书本充斥在整个浪潮中,励志、心理、职场等等,自传也成了时髦的简介,无从选起,更是增添了读书的烦恼。

  偶尔看到胡适先生的《为什么读书》和《怎样读书》,确是感叹,甚至我连自愧都谈不上,还怎么敢说自己是个爱看书的人,囫囵吞枣尚且谈不上。先生讲读书有三个原因,一是要学习前人的经验等而读书,二是要读书而读书,三是要解决问题而读书。换成现在的理解,就说说工作,工作大多是与原本专业关系不大的,反正我所学的与我所做的是没有多少相关性的,于是读书对于职场新人来说是必要的,前段时间看过一个帖子,讲的就是为了工作而看书,拿到这里很贴切,因为自己不懂,所以要从跟工作有关的书本中汲取要学的东西,极端的情况就是只看自己工作有关的内容,这是最基本的原因;再者,读书不是所有的内容都明白,如果遇见不懂的,不要像我一样装懂,按照先生的说法,要通过读其他的书籍,明白不懂的问题,这样就是要读书而读书;最后,多读书的目的,就是解决遇到的问题,书读的多了,也明白的多了,自然有些许的想法会在困难时自己浮现,工作不是看出来的是做出来的,但是你要是连看都不看,笃定是不会的。

  所以,先生在读书的形式上讲到,读书要精也要博,精读是要对自己所从事的方向,深学一层,更进一步;博读是要给自己精读打下良好的基础。举个例子,绩效的方法论学过了,原理也明白了,但是在没有计算机的前提下,不懂数学的人,还是不会计算的,所以数学要学,不懂英语的人是看不明白术语的,所以英语要学,不懂逻辑的人是不明白关系的,所以逻辑也要学,等等。总之,读书,既要精也要博,两者不为矛盾,相辅相成。

  那读书的方法,在做到之前的基础上,或许自己都总结出一定的方式了。先生讲,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要看,要读、要想,还要写,或许我许久以后也还只是停留在看和读的阶段,这也是为什么,我看过的书,读过的内容,往往总是想不起来,也不能娓娓道来,大抵是我没有用心浮躁的缘故。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473453.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