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姬传》读后感

| 读后感 |

【www.guakaob.com--读后感】

《李姬传》读后感

  日前,我阅读了明末清初著名散文家侯方域的《李姬传》。

  《李姬传》描写了秦淮名妓李姬的生活目的、政治理想、性格特点,歌颂了李姬的洞明大义、善辨是非,不阿附权贵等高尚情操及优秀品德。全文共计588字,按时间先后顺序叙写,可以分为学艺、识奸、送行、拒聘四个段落。

  首段学艺,总领全文,概述李姬(即李香君)的生活环境、性格特点和歌艺造诣。香君少小孤苦伶仃,沦落青楼后,秦淮名妓李贞丽收香君为养女。李贞丽“有侠气”,“所交接皆当世豪杰”。故而香君“亦侠而慧”,“略知书”,“能辨别士大夫贤否”,故而香君“风调皎爽不群”。如此,冰清玉洁、艺色双绝的年少才女李香君,频频获得明末复社张溥、几社夏允彝等社会清流的赞赏,誉盛秦淮。而香君所以有如许精湛的才艺造诣,是因为她“十三岁,从吴人周如松受歌”,又由于她自身的蕙心兰质,勤学苦练。侯氏赞赏香君:“玉茗堂四传奇(汤显祖所著四部戏曲),皆能尽其音节”,“尤工《琵琶》(高明的戏曲)词”。

  二段识奸,简介作者侯生与李姬的相识,追叙了金陵复社、几社等社会清流与阉魁魏忠贤的余党阮大铖的斗争,盛赞香君敏锐的洞察能力和鲜明的政治态度。侯、李相识,郎才女貌,一见倾心,彼此以诗歌酬答。而当时也“屏居金陵,为清议所斥”的奸佞阮大铖贼心不死,妄图靠花言巧语混入复社,“欲侯生为解之”,“乃假所善王将军日载酒食与侯生游”。李姬明察王将军的意图,促请侯生“叩之”,识破阮大铖的阴谋,侯方域因之如醍醐灌顶,从此断绝了跟王将军(实质是跟阮大铖)的交往。

  三段送行,特写侯生“下第”告辞,李姬于桃叶渡置酒饯别,唱曲留念,赠言勉行。香君歌“尤工”然而却“不轻发”的《琵琶》词曲为落第失意的侯生送行,袒露心迹,真情冀望侯生“愿终自爱,无忘妾所歌《琵琶》词也!”且自誓:“妾也不复歌矣。”世事风诡云谲,知音至此永别,香君赠言情深意长。

  四段拒聘,续记送别侯生后的李姬鄙薄权势,厌恶富贵,斩钉截铁地拒绝了开府的重金邀聘。面对开府大相公三百鍰的“邀姬一见”,香君不为心动,信守饯别侯生时之承诺,“固却之”,“卒不往”,凸显了香君“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和高尚情操。

  读毕《李姬传》,掩卷闭目沉思,一位妍丽、聪慧、豪爽、坚贞的绝色歌女形象,鲜活在了我的眼前。我又翻开孔尚任的《桃花扇》细读(也再次浏览了高明的《琵琶记》),很为李香君的冰清玉洁感慨,也为侯方域的晚节破碎嗟叹。于是乎,我忽然又想起了北宋末年的李师师,怒沉百宝箱的杜十娘,亦是秦淮八艳的柳如是,乃至晚年贫困潦倒的赛金花……想着想着,我忽然隐隐听见了一句詈语:“他的节操还不如一位妓女”。联想如今的贪官裸官种种,我弄不懂这悠悠世间,为什么还有见不得阳光的魑魅魍魉,它们为什么还能够生生不息?

  秉烛阅读,笔者的感慨一言难尽,收获或许有许多许多。尽管阅读者见仁见智,然而我还是要说:“读书吧,朋友,无论老幼!”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66869.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