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学的日记

| 日记 |

【www.guakaob.com--日记】

小学生数学日记大全
关于数学的日记 第一篇

小学生数学日记大全

篇一:紫砂虎

今天,爸爸买了一只紫砂虎,我看了看,从前面只看得见头,从后面只看得见象教鞭一样的尾巴,从侧面只看得见它的一面,妈妈让我站在椅子上向下看,这时我看到了紫砂虎的全部身体。

原来,物体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篇二:下珠珠棋

吃过晚饭,我和妈妈下跳棋吧!我把棋拿上来,我选了绿色的棋子,妈妈选红色的棋子。妈妈说你先走,我一走就跳了三步,妈妈只走了二步,可给我搭了一步桥,我一下又走了五步,妈妈才走了三步。没几下我的棋子全部到了终点,我一看妈妈还差三步,我战胜了妈妈。

篇三:量高尺

我们家的墙上有个量高尺,每年我都用它量身高。去年我身高是1m10cm,今年量的身高是1m16cm,116-110=6(cm).我今年长高了6cm。

我问妈妈:“我什么时候能长到姚明那么高?”妈妈说:“只要你天天多吃饭,不挑食,坚持锻炼身体,将来就能长成像姚明那样的小巨人”。

篇四:口算

数学中,最简单的就是口算,可是,口算又是最难的,为什么说呢?就听我介绍吧。 口算,要经过大脑的快速计算,是脱口而出的,可不能在草稿纸上等你算出来才说出来的,那样子叫计算,不叫口算。而我却不一样,一道题目,像0.75除以3,我会脱口而出,答案是0.25,对吗?

口算,其实很简单,加油!

篇五:学好数学 能省钱

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去逛超市买牙膏。到了超市,我们直奔洗化柜,我们发现了同种竹盐牙膏有两种卖法:1、3个110克的牙膏组成清新畅享装是17.9元;2、一支重150克的牙膏是8元。

妈妈对我说:“书汀,我们今天打算多买一些牙膏回去慢慢用,你看这两种卖法的牙膏买那种省钱呢?”这下子可把我难住了,妈妈又对我说:“今天我们把17.9元就当成18元你来算一算吧!”我立即说:“买清新畅享装省钱。”妈妈问:“为什么呢?”我说我是这么想的:18元买三盒,用18÷3=6(元)那么110克的牙膏6元每盒。150克的牙膏8元每盒,

也就是多2元钱多买40克牙膏,照样算1元可买20克牙膏。而买150克的牙膏1元买不到20克。所以我认为买清新畅享装省钱!妈妈听了以后高兴的对我说:“太棒了!学好数学真有用!”

今天,我知道了,原来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的,还能省钱呢,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数学!

【关于数学的日记】

篇六:切西瓜

昨天晚上,天比较热,我拿出了一只西瓜准备切时,被爸爸拦住了。他给我出了一道题,题目是:把这个西瓜切成九份,并且要切出十块皮,看你这么切?这时,我想,这个吗,很简单。于是,我去拿来一把水果刀,在把西瓜放在桌子上,切了起来。我切了一个“米”字形的,一数,有九块倒够数,可是,只有九块呀!我不服气,又拿来一个西瓜,准备切时,被爸爸拦住了,他指着我说:“哎呀,你这样要浪费几个西瓜呀?还是我来切吧!”爸爸拿起水果刀,叫我看好。我在一旁仔细地看者,这时,我脑子里闪过一个问号,该这么切呢?等爸爸切完后,我数了数,也只有九块皮,但他切的是“井”字形呀。我望了望爸爸说:“爸爸,你切的还不是九块吗?”爸爸见我疑惑不解的样子,就说出了第十块皮的“藏身之地。”原来第十块皮藏在“井”字中间那个“口”的下面。到这时,我才恍来大悟。

这时,爸爸看着我因势利导:“生活中处处有数,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一定有所收获,就像这次切西瓜一样。”我听了点了点头。

篇七:迷惑人的数学题

昨天,我翻开了《三年级数学提高班试题》,看到了一个题目:平平一家三口人,爸爸比妈妈大3岁,今年全家三口年龄和是71岁,八年前全家年龄和是49岁。今年平平多少岁?爸爸、妈妈分别是多少岁?

我一看,想:哇,这太简单了!于是就3×8=24(年)71-24=„„唉,不对劲儿!我左思右想,可还是不明白。爸爸看看这题,说:“我以前也碰过这种题。71-24=47而不是49我知道,说明了平平8年前还没有出生!这样想多好!”

我听了爸爸的提示,拿起笔便兴奋地做了起来:那么平平今年是6岁,爸爸的年龄是(71-6+3)÷2=34(岁)妈妈的年龄:34-3=3(岁)。

我验算了一下,哇,没错,果然是对的。

我想:这些类似的数学题很容易迷惑人,所以我们一定要记住它,以防被“骗”。

篇八:24点游戏

星期天,我和扬文一起玩了24点游戏。游戏规则很简单:每人分别抽四张牌,然后用“+ 、-、×、÷”这几种计算方法最后得数一定要得24,就行了。

游戏开始了,我们各抽了四张牌。唉!我的牌怎么这么糟呀!你看,四张都是A。这时,只听扬文说:“我可以了,你看,5+5=10,10×2=20,20+4=24。”第一轮,我输了。但我并没有灰心丧气,因为后面还有机会,我一定要把握机会,好好赢一把。我又抽了四张牌“6、5、8、3”。我激动得马上脱口而出:“6-5=1,8×3=24,24÷1=24。现在是1比1平了。”

扬文说:“有什么的,我一定会在下一回合胜过你的。”第三回合到了,我又抽了四张牌“10、9、6、10”。我一看傻眼了。突然,只听扬文大声地喊道:“6×4=24,24+1-1=24。2 比1我赢了。”我看着他那得意的样子,无计可施。

虽然这次游戏我输了,但是我觉得24点真有趣,同时也感到数学真的很奇妙。我今后一定要努力学习数学,灵活运用“+、-、×、÷”的混合运算,在下一次的24点游戏中,一定要用得得心应手,当个高手。

篇九:有趣的数学游戏

昨天,我看了《四年级提高班》上的巧猜年龄与口袋中的钱,它马上把我吸引过去。 上面说了,把你的年龄乘以2,加上5,所得的数乘以50,加上口袋的钱数(不超过十元,要以角为单位),再减去一年(平年)的天数,加长115就可以了。

我看了这个题目,有点儿不相信,于是我就试一试,我的年龄:9岁,口袋里的钱5元5角。我先把9×2=18,18+5=23,23×50=1150,1150+55=1205,1205-365=840,840+115=955。

这样,我把955拆分两段是9和55,9是我的年龄,55是我口袋里的钱。

怎么样?这个数学游戏也挺好玩吧!请你也来试一试,看看是不是对的。

篇十:摘松果

冬天到了,小松鼠要准备过冬的粮食了。

有一天小松鼠背着一个大袋子,来到森林里,对松树爷爷说:请吧你的松果送给我,好吗?松树爷爷很大方,说:你想要多少摘多少。小松鼠很高兴,它一边摘一边唱歌,不一会袋子装满了。松树爷爷问:你摘了多少个?小松鼠说:哎呀, 我忘了!松树爷爷笑着说“我长了16 个松果,现在还有9个,你能算出摘了多少个,就让你背走。”小松树急了,不会算,怎么办呢?要是松树爷爷不让它背走,那冬天吃什么呢?我来帮它好了。

数学课上,老师讲过:知道总数,求部分数,就是从总数里去掉知道的一个部分数,就得另一部分数,用减法计算。我很快就算出来了,小松鼠摘了16-9=7(个)。

篇十一:有趣的行程问题

今天,坐着无聊,我对爸爸说:"我们一起去做奥数题吧!""好的!"爸爸满口答应了。 因为我行程问题没巩固,所以我先复习行程问题。爸爸说:"让我先来介绍一下行程问题。""好的。"我高兴的拍了拍手。爸爸便开始意味深长地介绍起来:"我们每天的生活离不开步行、乘车,物体也无时不刻在运动,这即是所谓的’行’。有’行’即产生距离,需要时间,这就构成了行程问题中的三个重要关系量:路程、速度、时间,研究这三个量关系的应用题称之为行程问题。

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表示:

路程=速度*时间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听完了爸爸的介绍,我们开始做例1.例1是这样的:小华和李成家相距400米,两人同时从家中出发,在同一条路上行走,小华每分钟走60米,李成每分钟走70米,,问3分钟后两人相距多少米?"这题太简单了。只要用小华和李成的速度和乘时间就可以求出两人行走的路程。然后用400米减去两人行走的路程就可以求出3分钟后两人相距多少米了。"我骄傲地说。爸爸笑了笑说:"我认为你考虑问题还不周全。题目中没有说到底是相向前行,还是相背而行,还是同向而行。""喔,知道了。"这题的解答如下:

(1)相向:400-(60+70)*3=10(米)

答:3分钟后两人相距10米。

(2)相背:400+(60+70)*3=790(米)

答:3分钟后两人相距790米。

(3)同向:小华在前400-70*3+60*3=370米

答:3分钟后两人相距370米。 xiaoxue123

(4)同向:李成在前400-60*3+70*3=430米

答:3分钟后两人相距430米。

啊!行程问题真有趣!

篇十二:“鸡兔同笼”

你以前听说过“鸡兔同笼”问题吗?这个问题,是我国古代著名趣题之一。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就记载了这个有趣的问题。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这四句话的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求笼中各有几只鸡和兔?

你会解答这个问题吗?你想知道《孙子算经》中是如何解答这个问题的吗?

解答思路是这样的:假如砍去每只鸡、每只兔一半的脚,则每只鸡就变成了“独角鸡”,每只兔就变成了“双脚兔”。这样,(1)鸡和兔的脚的总数就由94只变成了47只;(2)如果笼子里有一只兔子,则脚的总数就比头的总数多1。因此,脚的总只数47与总头数35的差,就是兔子的只数,即47-35=12(只)。显然,鸡的只数就是35-12=23(只)了。 这一思路新颖而奇特,其“砍足法”也令古今中外数学家赞叹不已。这种思维方法叫化归法。化归法就是在解决问题时,先不对问题采取直接的分析,而是将题中的条件或问题进行变形,使之转化,直到最终把它归成某个已经解决的问题。

篇十三:跷跷板问题

上数学课的时候,老师说:同学们玩过跷跷板吗?同学们都说玩过。老师说:怎么玩的,谁能给同学们讲讲?

过了一会儿,老师从讲台下拿出一个天平称放在讲台上,叫我们看老师是怎么做的。老师在天平称的左边盘子里放了两个桔子,右边的盘子放了一个苹果。老师说:这两个桔子和一个苹果一样重。这时,老师把左边盘子里的桔子拿走一个,只见右边的盘子落下来了,左边的盘子翘起来了。老师问我们:这像什么?“跷跷板”。老师又问:“这是为什么呢?”同学们说:苹果重,桔子轻。老师说:是几个桔子和几个苹果比?只见老师又把苹果拿下来,再把一小包饼干放在天平称的盘子里,结果,放桔子的一边落下来了,放饼干的一边往上翘。老师又问:这又是为什么呢?“桔子重,饼干轻。”请同学们再看看,老师加了一包饼干,

还是翘起来,老师又加了一包,天平称两边的盘子平了。老师又问:为什么两边的盘子一样高呢?同学们都争先恐后的抢着回答。老师说:一个苹果和一个桔子比,苹果重,桔子轻;一个桔子和一包饼干比,桔子重饼干轻。同学们知道该怎么比轻重了吗?

篇十四:“狡猾”的小表弟

今天去姑姑家,看见4岁的小弟弟一身唐装,妈妈就跟他开起玩笑了。

妈妈说:“小胖,你的衣服真好看,借给舅妈穿好不好呀?”

小胖眨了眨眼睛说:“不行,这套衣服穿上以后很热的。”

妈妈又说:“舅妈最怕冷了。”

小胖马上又装作很冷的样子,一本正经地说:“我刚才说错了,这套衣服穿着真是冷。”说着,还打了几个冷战。

妈妈忍住了笑说:“冷点儿没关系,只要我里面多穿点儿衣服就可以了。”

小胖着急了,他撅着嘴,大声喊了起来:“可是衣服太小了,你穿不上!” 大家听着全都笑了起来。

篇十五:难题

傍晚,我在奥林匹克书中看到一道难题:果园里的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老王师傅每天给50棵苹果树20棵梨树施肥,几天后,梨树全部施上肥,但苹果树还剩下80棵没施肥。请问: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各多少棵?

我没有被这道题吓倒,难题能激发我的兴趣。我想,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假如要使两种树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师傅就应该每天给“20×3”棵苹果树和20棵梨树施肥。而实际他每天只给50棵苹果树施肥,差了10棵,最后共差了80棵,从这里可以得知,老王师傅已经施了8天肥。一天20棵梨树,8天就是160棵梨树,再根据第一个条件,可以知道苹果树是480棵。这就是用假设的思路来解题,因此我想,假设法实在是一种很好的解题方法。 语句

篇十六:采松果

今天我们学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计算方法。老师教我们先把十位上的数字蒙着,再把个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最后把结果和十位上的数相加或相减就是他的正确结果。妈妈给我出了一道题:操场上有25人跑步,有3人踢球,一共有多少人在操场上?我很快说出了答案28人。妈妈又给我出了道题:小松鼠摘了48个松果,吃了5个,还剩多少个?我说:“用48-5=43。”妈妈连续出了几道题,我都没出错。妈妈开心的笑了。

篇十七:唱歌

昨天,妈妈带我去唱歌,我唱了两首歌,陆伯伯也唱了两首歌。陆伯伯唱歌的时候,我和妈妈在旁边拍手,我还对陆伯伯说:“陆伯伯,加油。”陆伯伯的歌唱得很好,就是音响的声音太大,我的耳朵受不了,只好把耳朵捂起来,但我玩得很开心。

四年级数学日记范文
关于数学的日记 第二篇

【关于数学的日记】

四年级数学日记范文

一:四年级数学日记(430字)

1月15日 星期三 晴

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它在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生活中处处都用得着数学,因为它可以解决生活很多问题。在我妹妹过生日的时候,就用到了它。星期天中午,我妹妹过十岁生日,来到酒店里,只见有很多人。她请了六个同学、一个姐姐、一个弟弟,加上我一共十个人。我们十个人独自在一个包间里,蛋糕上来了,妹妹不知道如何分才公平,因为她担心有的人多,有的人少,大家会生气

这时,我提议:“我们一共十个人,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十份,每人分得的蛋糕占总蛋糕的十分之一,这样就公平了。”

“行是行,但是万一每人十分之一不够吃,那怎么办?”

“那就用另外一种方法,每人按自己的食量,能吃多少就切多少,这样大家就不会有异议了。”

就这样我们分起了蛋糕,我们吃着蛋糕,心里十分开心。生日聚会很快就结束了,大家都高高兴兴的回到了家中。

生日聚会让我知道了数学是有多么的重要,只有学好数学,才能在别人面前有展现自我的能力。

四年级数学日记400字二:四年级数学日记(420字)

6月6日 星期三 晴

昨天晚上,天比较热,我拿出了一只西瓜准备切时,被爸爸拦住了。他给我出了一道题,题目是:把这个西瓜切成九份,并且要切出十块皮,看你这么切?这时,我想,这个吗,很简单。于是,我去拿来一把水果刀,在把西瓜放在桌子上,切了起来。我切了一个“米”字形的,一数,有九块倒够数,可是,只有九块呀!我不服气,又拿来一个西瓜,准备切时,被爸爸拦住了,他指着我说:“哎呀,你这样要浪费几个西瓜呀?还是我来切吧!”爸爸拿起水果刀,叫我看好。我在一旁仔细地看者,这时,我脑子里闪过一个问号,该这么切呢?等爸爸切完后,我数了数,也只有九块皮,但他切的是“井”字形呀。我望了望爸爸说:“爸爸,你切的还不是九块吗?”爸爸见我疑惑不解的样子,就说出了第十块皮的“藏

身之地。”原来第十块皮藏在“井”字中间那个“口”的下面。到这时,我才恍来大悟。

这时,爸爸看着我因势利导:“生活中处处有数,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一定有所收获,就像这次切西瓜一样。”我听了点了点头。

四年级数学日记400字三:四年级数学日记(421字)

6月6日 星期三 晴

【关于数学的日记】

这几天,舅舅家的房子正在装修,舅舅就约我和他一起去装饰材料中心买装修用的胶水。

我和舅舅兴致勃勃的来到装饰材料中心,里面的商品琳琅满目,数不胜数。我们俩一路小跑地来到卖胶水的地方,看到里面一共有两种胶水:一种是199元3罐,另一种是299元7罐,两种胶水质量和配方都一样。舅舅问我:“你数学不是很好吗,那你来算算买那种胶水合算?”我心里想:这两种胶水要求出一罐要多少钱根本除不尽,该怎么办呢?突然,我想到可以把这两种胶水买成相同的数量,在一比较不就可以了吗!我想:3和7的最小公倍数是21,那就都买21罐。199元3罐的买21罐要199×7=1393(元)而299元7罐的买21罐要299×3=897(元),299元7罐的买21罐比199元3罐的买21罐差不多便宜了500元,还是买299元7罐的合算。

后来,舅舅表扬我说:“看来,你的数学知识还真不赖,以后一有数学问题,我都找你来解决!”听了舅舅的话,我的心像吃了蜜一样甜。

四年级数学日记400字四:四年级数学日记(430字)

6月6日 星期三 晴

今天,我高兴的在家里看着我的《聪明数学》,我看着看着,看到一个春联中有关于数学方面的趣味数学题。里面的内容是语灵部落的汉末央长老过生了,魔数王国的女王带领下他们的臣子去给长老祝寿。到了以后,魔女小星看到长老的白胡子长长的,就忍不住问:“请问长老有多大年纪了。

啃啃兽精灵长比较调皮,他对魔数王国的臣民的数学能力早有耳闻,他今天决定见识一下。

于是,他出了一道题是用对联的形势写的:

上联:花甲重开,又加三七岁月。

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开始我一直不知道从哪入手,因为我不知道花甲和古稀是什么意思,后来,妈妈说:“花甲是指“60”岁了,古稀是指“70”岁了。现在,我终于有头绪了,上联“重开”就是,下联两个60,“三七岁月”是3×7=21岁,上联的年龄是60×2+3×7=141岁,下联:“双庆”是两个70,“一度春秋”是1年,下联的年龄是70×2+1=141岁,所以长老年龄是141+141=282(岁)。

啊!原来数学是那么的有趣。

四年级数学日记400字五:四年级数学日记(457字)

6月6日 星期三 晴

森林里举行了一年一次的“数学竞赛”。开始了,小鸟说:“听好了,世界上任何数相加,乘以所有的数,积是几?”下面一片安静。

“等于0”。小鸡叫道:红队加十分。

小鸟又说:“2+21+211=7,让这个算式成立”。

聪明的狐狸说“2+2+2+1=7,这个算式就成立了”。蓝队加十分。下面雷声般的掌声。

小鸟说:“有7个口袋,里面的钱都少于20,最小多少?最多多少?” 话刚说完,小狗就说:“最少带28元,最多带112元”。

“ 哇!真是天才呀!蓝队加20分”。

“1+2+3+4+5+6+7+8+9=35,只改动一个数让算式成立”。

免子说:“只用把+5改成-5,一加一减,不是正好相10吗”。红队加10分。

这是最后一道题了,价值30分,听好了,“在参加英语比赛,一班不是第一名,三班不是最后一名,四班是第三名,二班在三班前面,你知道排名的顺序吗?”

小猫在声说:“我知道了,二班第一名,三班第二名,四班第三名,一班第四名。”蓝队加30分。

小鸟说:“本次数学竞赛赢了红队,蓝队以60比20,红队。”

四年级数学日记400字六:四年级数学日记(442字)【关于数学的日记】

6月6日 星期三 晴

今天,我在数学课上学习了统筹法,更加了解了时间的宝贵。运用统筹法安排时间,是一种最合理的方法,它将大大降低时间的无谓消耗。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能够运用统筹法。

比如:我为父母做水果大餐。准备工作要用5分钟,泡水果用5分钟,切水果用7分钟,摆设用2分钟,冰镇果汁用10分钟。用统筹法来安排时间,泡水果时可做准备工作,共用5分钟,然后拿一瓶果汁去冰镇。在这过程中,还可以切水果,摆水果。这样才用去了9分钟,还有1分钟可以休息一下。用流程图来表示:泡水果(同时做准备工作)——冰镇果汁(同时切水果,摆设水果)——共用15分钟。这样多节约时间啊。

再如:早晨起来,整理床铺需要5分钟,洗漱要用5分钟,温牛奶要用10分钟。那么就可以起床后先温牛奶,在这过程中,可以洗漱,整理床铺,这样只需10分钟便可以喝到牛奶,非常节约时间。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非常宝贵,一去便不复返了。如果我们用统筹法去做每一件事,就会把时间利用得非常紧凑,也不会让时间无谓消耗!

四年级数学日记400字七:四年级数学日记(477字)

6月6日 星期三 晴

我打从上六年级以来,数学上还真未碰过太难的题目,可最近,有道题算式让我绞尽脑汁了!【关于数学的日记】

这难题题目是:一片牧场,牧场上的草每天均速生长,牧场可供15头牛吃20天,也可供20天牛吃10天。那么,这片牧场每天生长的草可供几头牛吃一天?

【关于数学的日记】

我研究了半天,一头牛一天吃多少草呢?也不知道是几斤,几筐,怎么办呢?忽然,我灵光一闪,有了!不管能吃多少,就假设为一个单位,不就迎刃热而解了。假设一头牛每天吃的草量是1,就可以算15头牛20天一共吃的草是:15×20×1=300,300是这个牧场原有的草量加上这20天新生的草。还可以算20头牛吃10天的草量是:10×20×1=200。

可是,求出这些之后然后怎么计算呢?我冥思苦想,终于找到了门路:

300-200=100,这100不就是20天新长出的草与10天草量之差,意味着10天长出了100的草量,即妹每天长出的草量是:(300-200)÷(20÷10)=10。

一头牛每天吃的草量是1,则每天新长的草可供10头牛吃一天。

通过艰苦的思考,我算对了题,心里像蜜一样甜,辛苦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二年级学生的数学日记
关于数学的日记 第三篇

二年级学生的数学日记

(一)

今天我在家里发现了许多的数学问题,比如我们的楼道里每层有9个楼梯,一共有5层楼,那么就有45个楼梯。妈妈问我家里有5口人,一个人有2只手,5个人有几只手呢?我马上回答说:“有10只手。”中午吃饭的时候每个人用2支筷子,5个人我拿了10支筷子。妈妈告诉我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的数学问题,你要仔细地去发现它。

(二)

今天,妈妈交给我一项特殊的任务:和爸爸去买菜,由我来算帐。4元一斤的猪肝买二斤,黄瓜1元5角一斤买二斤,鸡蛋2元5角1斤买四斤。4×2=8元,1.5×2=3元,2.5×4=10元,8+3+10=21元。今天的帐都是我算的,爸爸夸我是他的小帮手,我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三)

早晨吃完饭以后我开始写作业。我先背乘法口诀然后写A本。写完以后妈妈给我出了几道数学题,其中一道是这样问的:一个数学本5角钱,买4本需要多少钱?我想了想说:需要2元钱。妈妈问我是怎样算的?我说是用乘法4X5=20角,20角不就是2元吗。妈妈高兴地表扬了我,我更喜欢数学

(四)

爸爸给我从新华书店买来一本《奥林匹克训练》。我一拿到,就开始做了。今天,爸爸问我:“婷婷,到现在为止,你已经做到第几页了?”我说:“我做到35页了!”爸爸又说:“如果每天都做5

页,还要几天就能做完了?”我看了看书的最后一页,标着“60”。我想:60减35还有25页,25里有几个5呢?不一会儿,我就想出答案来了,对爸爸说:“我5天就能做完了。爸爸,你说我做得对吗?”爸爸笑着说:“非常正确。”

(五)

我爷爷有一面算盘。他说:“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可以用来记数和计算。”他还告诉我,算盘的每一档都分成上珠和下珠两部分。每一颗下珠都代表1,每一颗上珠都代表5。他还告诉我算珠的拨法:拨入下珠用大拇指,拨去下珠用食指;拨入和拨去上珠都用中指。

妈妈见我学得那么认真,就说要考考我——要我在算盘上拨出4325这个数。我马上在千位上拨了4颗下珠,在百位上拨了3颗下珠,在十位上拨了2颗下珠,最后在个位上拨了1颗上珠。当妈妈说我拨对了时,我高兴地叫了起来:“我会在算盘上拨数了!”

(六)

今天是周末,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我和奶奶去买早点。走到店门口,“叔叔,请问一根油条多少钱?一袋豆浆多少钱?”叔叔亲切地说:“一根油条5角钱,一袋豆浆也是5角钱。”这时奶奶给我出了一道数学题:买5根油条和5袋豆浆共要多少元?我想了一下回答到:“要5元。”奶奶问我是怎么算出来的,我说:“每袋豆浆5角,5袋豆浆“五五二十五”就是2元5角,5根油条也是2元5角,相加就是5元。”奶奶说:“还有另外一种方法,你猜猜看?”我拍了拍脑袋,可还是想不出来,奶奶就提示我一下:“把一袋豆浆和一根

油条看成一份,那是1元,那五份不就是5元了吗?”我眼睛一亮,这种方法真简便!

(七)

今天,妈妈买回了一大堆我爱吃的葡萄,我馋得直流口水,妈妈在一旁笑着说:“你如果要吃葡萄,就要先回答我的问题。”“什么问题?”我问道。妈妈不慌不忙的说:“小明比小红多8支铅笔,他要给小红几支笔,两人才一样多?”

我想了想,这不就是把多出来的8支铅笔平均分成两份吗?拿其中的一份给小红,两人就一样多了。可以用老师教过的除法8÷2=4(支)来解决。

我把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笑了,她夸我是个很聪明的孩子,而且给了我一个大草莓。我高兴地吃起了葡萄,我觉得这次的葡萄最甜,因为这是我用智慧换来的。

(八)

今天,我做作业时,碰到一道有趣的题目:“小李去钓鱼,他钓到鱼的条数是:6条无头,9条无尾,8条一半,他钓了多少条鱼?”我想了很久都想不出来,就动笔在本子上画了画。终于发现:去掉“6”的头,就剩下“0”;而去掉“9”的尾和“8”的一半,剩下的也还是“0”。发现了这个“秘密”,我高兴极了,在本子上端端正正地写下答案:0条。

数学中的乐趣可真多,我非常喜欢学数学。

(九)

暑假里,爸爸妈妈带我去上海的金茂大厦玩。

到了金茂大厦门口,我抬头一望,金茂大厦真高呀!爸爸告诉我它有88层,每层高4米,我算了算:88×4=352(米)。

我推开门,跑进大厦的一楼大厅,哇!人真多呀!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那些人都在排队买票。爸爸也去买票了,票买回来后,我看了看,成人票每张50元,儿童票每张25元,妈妈说:“猜猜看,我们家一共花了多少元?”我马上说出了算式:50×2=100(元) 100+25=125(元)。“爸爸,一共用了125元。”妈妈说:“你真棒!能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到了坐电梯的地方,还是很多人,我估记了一下大约有200人在等电梯,我们大约等了10分钟才坐上电梯。哇噻!这个电梯可以坐下50人。开始广播了,里面说:“这座电梯是亚洲速度最快的电梯,是一架时光穿梭机,以每秒9米的速度往上。”过了40秒,就到了88层,我连忙跑到窗旁看风景,咦!怎么外面的建筑物都变成小矮人了呢?

(十)

我家有个正方形的钟,妈妈说,钟面上有3根针在赛跑。它们是时针、分针和秒针,最短的是时针,它跑得最慢,它跑1大格是1小时;接着是分针,它跑得第二快,它跑一大格是5分钟;最长的是秒针,它跑得可快了!转一圈就是60秒。我最喜欢分针和秒针,因为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走一圈是60分钟,也就是1小时;而秒针“滴答”一下就是一秒,60下就是1分,它们时刻都提醒着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再仔细一看,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有5个小格,一共就有60小格。

钟面上的数学真有趣啊!

(十一)

今天,我病了。头痛、发烧,很不舒服。我告诉老师后,老师通知了爸爸,爸爸就带着我去了城关医院看病。一到那儿,一个60多岁的老医生给我量了量体温,说:“还好,感冒了,不是很严重,挂点盐水吧!”爸爸一边让我在躺椅上坐下来,一边问医生:“多少钱?”“69元。”只见爸爸掏出1张100元给了医生,医生又找给爸爸一张20元,一张10元和1个一元硬币,爸爸马上把找钱放进了皮夹。我坐在躺椅上,见医生还没来给我扎针,就悄悄地帮爸爸算了算找回的钱数到底对不对。爸爸付了100元,应该能找回100-69=31(元)医生找的钱:20+10+1=31(元)。哦,一点都没错!

回家的路上,我和爸爸说起这事,爸爸用手点了一下我的头说:“你这个小鬼,病了还不忘算钱!”

(十二)

要放学了,老师布置了一样特殊的数学作业——做学具,还说按照她拿的会转的圆去做就可以了。一回到家,我就动手做了起来。我拿出剪刀把硬纸板剪成了一个圆片。然后再定出圆心,把圆分成了9等分,接着在两个圆面上分别写上1~9这9个数字,然后剪了细长的硬纸条,上面写了个5,最后,找来一根牙签穿过圆心和硬纸条的一端,把他们串在一起。做好后,我又拨动硬纸条,说出两个对齐的数相乘的积。每转动一格,算出得数。我马上动手玩起来,转一圈,说上9个得数,再转一圈又能组成9道不同的乘法算式,这学具真是我熟记口诀的好帮手!

关于大数的数学日记
关于数学的日记 第四篇

篇一:关于大数的数学日记

   通过学习大数的认识这一个单元,我学到了数级、数位、计数单位和数位表,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亿以上数的读法和写法,数的比较大小,数的改写,认识计算器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这些知识。我觉得难点还是数的改写这里,我还要继续努力钻研,多问老师和同学,力争熟练掌握。


篇二:大数的含义

   在这一学期里,我们又交了一个新朋友—大数。其实,大数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有着很大的用处。关于大数的数学日记。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入大数的世界,探索大数的奥秘吧!
   我们所在的城市—西安,最高的建筑物就是“电视塔”,它有415。2米呢。这个建筑物大约相当于140个教室的高度。怎么样?是不是很高?如果你还是不容易理解的话,   我还要告诉大家:10万人和20万平方米这两个数的大小。如:国家体育场的占地面积约为20万平方米,能容纳近十万名观众,那二十万平方米到底有多大呢?我们的教室约有50平方米,20万平方米大约4000间我们的教室那么大。国家体育场占地与天安门广场占地谁的面积大呢?国家体育场有20万平方米,而天安门广场有50万平方米,你会比较它们的大小吗?
   提起原子弹,大家望而生畏,可是他的胃里到底有多大呢?原子弹最大威力可达几百万吨tnt炸药的爆炸威力。1945年8月6日,美军把一枚叫“小男孩”的原子弹投放到日本广岛上空,广岛当天就死了7。关于大数的数学日记。8万人,不久美军又把一枚叫“胖子”的原子弹投放在日本长崎上空,长崎当天就死了4万人,美军投放了两枚原子弹,日本共死了25。7万人,成为世界军事史上的一大悲剧。
   现代航空母舰造价十分惊人,“尼米兹”级航空母舰大致估计退役时共花费330亿美元,“尼米兹”的续航力70---100万海里,排水量102000吨,“洛杉矶”核潜艇水下排水量6972吨。
   在日常生活中,还常常遇到以亿为单位的数,例如: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表明中国人口大约有13亿,太阳的半径约为7亿米。光速传播的速度约每秒三亿米。
   在生活中,还有许多很大的数字,它们的用处非常大,让我们继续寻找它们吧!


篇三:大数的认识

   今天妈妈给我出了一道题,是用四个五三个零,组成的七位数,否则今晚做不到不可以看电视。
   我马上拿走进房间拿起练习本来计算。我马上在本子里写上: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这计数单位。
   我已经想好了几个,首先是5005055,5005505,5055500,5550500,5550050,5505005,5505055。妈妈问我为什么要这样,我装着大人的语气说:“读两个0,有两种情况:首先1。一个0放在各级或万级的末尾,另外两个0分开来写,放在其他数位上:5500505,5050550,5055050。2。两个0连续写,与另外一个0隔开,但都不能放在万级或个级的末尾,5050055,5055005三个0必须互相间隔,且不能放在个位或万位的末尾:5050505。
   我解说完了,妈妈说我一定要努力和加油。


篇四:大数的认识

今天,爸爸教我了大数,大数可真大。起前,我总认为万可是一个最大的数,可现我明白比大数还有十万、百万、千万、亿······。
突然,爸爸说:“1984321读作几?”我一下惊呆了,那么大的数,叫我怎么写啊!我真想找个地缝钻下去。爸爸看我支支吾吾,半天也没有想出来,于是便教我。
其实这并不难,第1种方法就是画数位表,再在相应的位数上写数字。
读作:一百九十八万四千三百二十一。
“还有什么办法呢?”
我刨根问底。
“分数级”爸爸说:“每四个数为一个数级1984321,那么这个数有一个数级,那么最高不是亿位,肯定比亿位更小的,比千万位最小的那就是百万位。”
我点点头。
今天我可学得真多!不仅学到比万大的数,还学到怎样把大数分级,我还学到数位表是怎样画的。


篇五:生活中的大数

   今天,妈妈带我买衣服。来到商场,我们逛来逛去,看见有一件非常好看的衣服,妈妈问售货员阿姨多少钱?阿姨说:“这件衣服999元。”
   我说:“哎呀,还差一元就是1000元了。”阿姨说:“小朋友你都知道1000元了?”我高兴地点点头。妈妈问我:“1000里有多少个100组成的?”我说有10个。妈妈又问:“那有几个50呢?”我说是20个50组成的。阿姨又问我1000里面有几个5?我想了想说:“有200个5组成的。”阿姨说:“哎呀,这个小朋友太厉害了!”我听了心里特别高兴,我看见妈妈笑得特别甜,我也笑了。


篇六:估计生活中的大数

   今天我和妈妈去书店买书。刚一进书店,我就被一本书吸引了,这本书的名字叫<中外历史之谜>,里面有许多有趣的知识。妈妈见我目不转睛的看这本书,就对我说:“你是想要这书吗?”我马上对妈妈说:“是呀,我非常喜欢这本书。”可妈妈却对我说:“想要这本书可以,但是你要估计出这本书有多少个字,估计对了,我就给你买。”我心想这还不容易,我马上把书随便翻了一页,看其中的一行有30个字,再一看这一页共有20行,我在心里算30×20=600这下我知道了这一页大概有600个字。我再一看这本书共有120页。就是120×600=72000 这一下我知道了这本书大概有70000个字左右。我马上告诉妈妈说:“我估计这本书大概有七万字左右。”妈妈一听高兴的说:“你能把计算的方法告诉我吗?”我就把我怎样算的告诉了妈妈。妈妈听后,高兴的为我买了这本书。我拿着这本书高兴的跳了起来,我心想如果我上课没有学好估计大数的知识,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拥有这本书。以后我上课一定要好好学习,否则不知道哪一天就被妈妈考住了!


关于购物的数学日记
关于数学的日记 第五篇

篇一:购物

   进入二年级下学期闹开始学习重量单位,也学会了计算使用钱币,下面就是闹的数学日记,平时放学都是闹爸陪着,爸爸们带孩子总是和妈妈们不一样,很放手所有的事情都让孩子参与,这也是作为妈妈该学习的。
   放学路上我和爸爸来到陇海市场,爸爸说:“咱们买五千克的鸡蛋,七元一千克,共需多少钱?”我马上说:“三十五元。”爸爸惊讶地说:“算对了,不错!”我们又来到菜摊儿前,这次我主动地问卖菜的阿姨:“黄瓜一千克多少钱?”“三元一千克。”我说:“我要两千克,给你六元。关于购物的数学日记。”然后我们提着菜继续往前走,爸爸突然说:“家里没有盐了,咱们得买袋盐。”说着我们来到干菜行,   爸爸今天又花了不少钱呀!一共花了八十二元六角,将近一百元。


篇二:关于购物的数学日记

今天早上妈妈带我去发联超市购物。到了店内,琳琅满目的商品看得都不知道该买什么了。
首先我们来到食品区,我选了上好佳天然薯片和蒙牛鲜奶干吃片,妈妈挑了一瓶成长快乐维生素咀嚼片。关于购物的数学日记。接着我们又到了电器区买了一台润信复读机,最后我们来到生活用品区买了一支三笑牙刷。
这时妈妈想起来了,她身上只带来一百元,也不知道够不够。我把所有的商品价格都看了一下:上好佳天然薯片4。8元、蒙牛鲜奶干吃片13元、三笑牙刷3。5元、成长快乐维生素咀嚼片29。9元、润信复读机62元。接着我估算了一下,差不多要113元。我赶紧告诉妈妈钱不够。我们便把成长快乐维生素咀嚼片放回原处。这次多亏我学会了计算,要不然还要出丑呢!


篇三:购物

   妈妈在厨房烧菜时发现酱油没了,便叫我去楼下的超市去买一瓶,另外又给了我六个空瓶和两元钱。
   我到了店里,先问了问这6个空瓶能换多少钱,阿姨接过看了一下说:“有两个空瓶不能兑换的,一个空瓶是1角钱”我算了一下6-2=4,可以换4角钱。接着我去找酱油,看到酱油有好几个品种,最贵的要8.50元,如果买贵的我手中就2元再加上兑换的0.4元也就是(8.50-2.40=6.10),不行钱不够,换别的,我又挑了一瓶便宜的2.50元一瓶,我计算了一下(2.50-2.40=0.10),还是不够,这时我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阿姨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走过来说“小妹妹,酱油先拿去,缺的1角钱下次给我好了”我连忙说谢谢阿姨。
   原来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下次买东西我可要把钱带够了。


篇四:购物中的数学

   放假这几天,爸爸、妈妈和好朋友们准备出去春游。这几家人加起来有9个人(6个大人,3个小朋友)。我和妈妈为了做好准备工作,就到了超市去购物。
   妈妈为了考考我,到了卖小面包的货架旁,问:“这一包8元钱,每包有8个,3个小朋友每人一包,一共有多少个小面包需要付多少钱?”我想了一下,回答:“3*8=24(元)8*3=24(个)一共有24个小面包需要付24元钱。”接着我们来到了卖优酸乳的货架旁,妈妈又问:“一盒优酸乳3元钱,我们有9个人,每人一盒得多少钱?”我说:“妈妈这太简单了,3*9=27(元)一共需要27元钱。”最后,我们来到卖火腿肠的货架旁,妈妈再次问我:“1包火腿肠20元钱,每包10根,我们每人发2根,我们一共要买多少根,每根多少钱,一共需要花少钱呢?”我说:“这可难不倒我,9*2=18(根)20/10=2(元)18*2=36(元)每根2元,需要买18根,共需要36元钱。”该结账了,妈妈给了我100元钱,说:“你去结账吧,最后再考一考你,看看我们一共花了多少钱,这100元够不够,够得话还需要找回多少钱?”我想了一下说:“够了,24+27+36=87(元)100-87=13(元)一共花了87元,还得找回17元钱。”妈妈夸我真棒,说我会算账了,我真高兴啊!


篇五:购物

   过节时,我们一般都要去超市购物,每次去都会看到一些放在醒目地方的特价商品,以前我去都会毫不犹豫地买一些,后来看电视上<师爷说新闻>讲这些特价商品不一定是便宜的,我就长了一个心眼。
   到了超市,我看到那个丝滑德芙巧克力盒装促俏价写着36元,原价是42元,整整便宜了6元,一盒里面有21块,每块是14克,我看到妈妈顺手拿了两盒就放到篮子里去了。我就跑到散装的巧克力那里,同样的14克一块我问了服务员,却只要1。5元一块,我心里算了下,如果是21块的话,那21*1。5=31。5元,也就是说加了包装后这一盒巧克力也要比不加包装的贵4。5元。我跟妈妈说了这件事,妈妈想了下就告诉我因为包装了以后成本就增加了,所以无论如何盒装肯定比散装的贵,散装的呢比较适合自己吃,盒装就适合送给朋友亲戚吃。
   最后,妈妈笑着说我也懂得生意窍门了,会省钱啦!


篇六:愉快的购物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欧尚超市购物。
一走进超市,里面的商品琳琅满目,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妈妈给了我50元钱,让我自己去挑选喜欢的商品。
起首映入眼帘的是“世界食品展销”。我看见了外公平常最爱吃的“海太苏打饼干”,我看了看了价格,每盒8元8角,便赶紧拿了一盒放进篮子里。
接下来,我要向文具区前进喽!在那里,我看到了铅笔盒,忽然想起自己的铅笔盒破了,想买一个新的。可一看,太贵了。妈妈便建议我买一支强力胶,把破了的地方粘起来。于是,我买了一支2元钱的强力胶1979322abcd。
后来,我又买了我喜欢的、我需要的商品:芭比铅笔芯1元、防水姓名贴6元;头扎10元;蕃茄酱6元5角。
这时,我和爸爸妈妈感到口渴了,便每人买了一瓶饮料,每瓶2元1角,我算了一下,2元1角*3=6元3角。
现在我们来算算一共花了多少钱吧!8元8角+1元+6元+10元+6元5角+2元+6元3角=40元6角。哦,原来50元钱可以买这么多东西,还能剩下9元4角呢!
愉快的购物结束了,今天真是满载而归啊!


关于角的数学日记
关于数学的日记 第六篇

篇一:关于角的数学日记

   今天,我们学习了线与角的知识,我认识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回到家,妈妈问我:“你知道表中的时针和分针会组成那些角吗?”我想了想,随手拿起小闹钟说:“一点、两点、十一点、十点是锐角,三点、九点是直角,四点、五点、七点、八点是钝角,六点是平角,十二点是周角。”妈妈向我伸出大拇指说:“嗯,真不错!”我高兴极了!心想:原来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我一定要努力学好它!


篇二:角和直角

   角有很多孩子,其中包括直角。有一天直角对角说:“我用处最大,用途最广,像正方形、长方形、正方体、长方体,无处不在,
篇三:画角 

   今天,我正在复习数学,妈妈走过来对我说:“你复习的怎么样了?”我回答说:“没问题。”妈妈接着问:“那我考考你行吗?”“当然可以了。”我跃跃欲试的回答。妈妈马上说:“你能用三角板画出一个135°的角吗?”我心想,我会用量角器画角,但是让我用三角板画,我还真没画过。关于角的数学日记。妈妈见我没出声,就说:“你好好想想吧!”突然我脑子里一亮,我想到,等腰三角板的一个角是45°,在找一个直角拼在一起不就是135°了吗。我马上动手画,妈妈一见说:“嗯!做得很对,你还能画出75°、105°、120°、150°的角吗?”我自信的说:“没问题。”接着我又利用两个三角板的90°、60°、45°、30°分别把这几个角画出来了。妈妈见我都画对了,夸奖我说:“看来你这部分的知识学得很好,知道灵活运用。今天,过关了!”我高兴的跳起来说:“噢!可以出去玩啦!”我高兴之余想,幸亏我想起了运用三角板的各个角,否则今天就完了,以后遇到题还要再多动动脑子,才可以。


篇四:线与角

   今天,我学到了新的知识。在一、二、三年级时我认识的角只有锐角、直角、钝角。但是从今天起,我要学习更多的角。
   上数学课时,我又认识了两个新朋友,一个是平角,一个是周角。这两个新朋友要从现在开始陪伴我的学习生活。这两个角,和以前的角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从一个点发射出两条直直的边。这6个角都有自己和其她角不同的特点。先说锐角,锐角是1-89度的角。再说直角,直角是90度的角。然后说钝角,钝角是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平角是180度的角。
   周角是360度的角。
   虽然平角和周角是新认是的角,但它们在生活中还是存在的。你看当时钟的分针转了30分钟后,就形成了一个平角,当分针转一圈时就形成了一个周角,转椅转一圈后也形成了周角。其实平角和周角还是很长见的。         


篇五:线与角

    大家都知道地球是围绕太阳转的,地球在围绕太阳转动的同时,它自己也在自转。
    清晨,太阳刚刚升起时,就会与地面形成一个0度角。上午,太阳会和地面形成一个锐角。到了中午,太阳在正上方,会和地面形成一个直角。下午,太阳会和地面形成一个钝角。而夕阳下山时,太阳会和地面形成一个平角,次日的清晨,太阳又重新从地平线升起,这时太阳会和地面形成一个周角。
    以前我只知道最简单的三个角(锐角、直角、钝角),现在我长大了,又新认识了两个角:平角和周角,也知道了它们的含义。
    还有,我知道了太阳发出的光可以看成是射线,公路可以看成是直线,而铁路上的两条铁轨可以看成是平行线。这些都是我们在生活中和线与角有关的知识。 


篇六:角的王国

   有一天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来到了角的王国,来到那里我看见了许许多多的角,有直角,锐角,还有钝角。看它们在一起快乐得生活着。
   在那里直角是独一无二的,它们可以组成很多的正方形和长方形,但是也别小看了那些锐角和钝角,比起直角一直挺直的背,锐角和钝角就轻松多了,随着它们背的变化组成了许多大大小小不同的角。生活中我们也离不开这些奇怪的角,比如说我们学习用的书本,课桌,还有黑板等等。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记住我们的好朋友<角和直角>吧!


关于长度的数学日记
关于数学的日记 第七篇

篇一:关于长度的数学日记

   昨天倪老师给我们上长度单位,我们又学到了一个知识。倪老师拿了一枝笔来量讲台,讲台大约是9枝红笔长,倪老师又拿了一把很长的尺子量黑板,黑板大约是4把尺子那么长。倪老师说:“讲台比黑板长对不对?”我们说:“不对。”倪老师又问:“为什么不对?”我们回答:“笔比尺子短。关于长度的数学日记。”倪老师笑着说:“你们真聪明,他们的测量标准是不一样的,结果也就不公正了。”


篇二:长度的数学日记

   开学第一单元我们就要学习测量,通过预习第一单元,我知道了千米、毫米、分米、吨等计量单位,1000米=1千米,1吨=1000千克。爸爸问我:“那么,1千米又等于多少厘米呢?”我说:“1千米等于1000米,把1000米乘以100不就行了,也就等于100000厘米。”
   爸爸说:“不错!”这时妈妈告诉我:“只要掌握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的计算规律,再大的数字也难不倒你哦!”


篇三:神奇的几个长度单位

   毫米、厘米、分米、米,   一天,毫米、厘米、分米、米,来到广场。米看见高大的楼房说:“我能量出高大的楼房,分米你能吗?”分米说:“我是不能,可是我能量小朋友的书包,尺子呀!你能吗?”厘米和毫米交了好朋友,厘米说:“你可太小了,10个你才是一个我呀!”毫米说:“是呀,我也太小了。”毫米、厘米、分米、米都笑了。


篇四:长度的数学日记

   今天,我学习了毫米、分米、千米。关于长度的数学日记。我知道量比较小的物品用毫米作单位,如小本子厚3毫米,橡皮厚8毫米。固体胶高1分米,可口可乐瓶高2分米。学校到我家要用千米作单位,汽车每小时走的速度用千米作单位。
   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1米=1000毫米,1分米=100毫米。


篇五:长度的数学日记

   今天我整理抽屉的时候找到了各种各样的尺子。有卷尺长2米、皮尺长150厘米、还有好几把长度不同的直尺,有的长30厘米、有的长20厘米、有的长18厘米、还有15厘米的。我把它们换算成新学的分米和毫米。2米=20分米=200厘米=20000毫米;150厘米=15分米=1500毫米=1米50厘米;30厘米=3分米=300毫米;20厘米=2分米=200毫米;18厘米=180毫米;15厘米=150毫米。
   通过以上换算我加深了对米、分米、厘米和毫米的认识。 


篇六:米、分米、厘米、毫米

   尺子妈妈生了四个孩子,老大叫米、老二叫分米、老三叫厘米、老四,你去哪了?你在哪儿?谁跑了,我不就在这儿吗?他们低头一看,原来它才有一角钱硬币那么高。听好了!我叫毫米,是全家最最最小的。
   米说:“我们比个赛怎么样?”全部赞成!“比什么呢?”毫米问。“我想想”。“米正在想,别打扰他。”毫米说悄悄话。想到了!就比谁和什么东西差不多,看谁说的最多怎么样?行!
   “我先,”米说,看我的分身术,“砰”的一声,米变成了两个。两个我可是姚明的身高差不多,他可是篮球巨星。
   “我来,”分米说,两个我是数学课本的长度,那可是相当标准。
   “瞧瞧你们的样子!”厘米和毫米说。
   “该我了!”厘米说,五个我是一根火柴的长度。
   “该我了,该我了!”毫米急着说,一个我是一角硬币的厚度。
   该我了,该我了……说了半天,他们还是平手。


篇七:长度的数学日记

   昨天,倪老师教了我们一个新的知识,叫长度单位,我很感兴趣。令我最感兴趣的是,为什么红笔量讲台有9枝这么长,而用米尺量黑板只有4把米尺那么短。后来倪老师说因为测量标准不一样,我才明白了为什么不一样。倪老师要我们把数学书翻到第2页,一题一题地讲下去,讲到最后一题的时候,我感到很奇怪:这个方块怎么会移动呢?原来倪老师用到了一种巧妙的办法,就是用食指代替方块。我试了试果然行通了。
   数学真是奇妙啊!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681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