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送别的感人场面的诗句

| 诗词鉴赏 |

【www.guakaob.com--诗词鉴赏】

送别诗鉴赏
描写送别的感人场面的诗句 第一篇

送别诗鉴赏

一、表达恋恋不舍,依依惜别的感情或相思之情。叙写朋友间深挚情意,主要通过典型的场景语言,声音、动作、或想象来传达离情别意。如王维诗《送元二使安西》、《送沈子福之江东》、李白诗《送友人》、白居易诗《南浦别》等。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赏析:诗的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 。浥,湿润的意思。客舍是羁旅者的伴侣 ,杨柳是离别的象征,它们通常和离愁别恨联结在一起而呈现出黯然销魂的情调。今天由于朝雨的洒洗而别具明朗清新的风貌:清朗的天宇,洁净的道路,青青的客舍,翠绿的杨柳。这是一场深情地离别,而非“黯然销魂”的离别。诗句中的“轻尘”、“青青”、“新”等词语轻柔明快,加强了轻快富于希望的情调,以乐景衬挚情。这首诗精心选择了离别的典型场景—雨后柳色青青的渭城来烘托气氛,并剪取饯行宴席即将结束时的劝酒词来抒情达意:离别的依依不舍、深情体贴的叮咛及殷殷祝愿,化作一句“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双方的惜别之情在这一瞬间达到了顶点,强烈而深沉。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赏析:诗歌的首联点告别的地点,诗人与友人策马辞行,并肩缓辔,不愿分离。远处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潺潺而过。这两句“青山”对“白水”,“北郭”对“东城”。“横”字勾勒青山的静态,“绕”字描写白水的动态,景色廖廓秀丽。首联即写成工丽的对仗。 颔联 、颈联切题,写别离的深情。此地一别,离人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飞转,到万里之外去了。此二句表达了对朋友漂泊生涯的深切关怀。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诗人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迹,以白云随风飘浮象征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一轮红日徐徐而下,似乎不忍离开大地,隐喻使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尾联两句情意更切,“挥手”是分离时的动作,“班马”是离群之马,诗人和友人在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以马鸣萧萧,烘托出缱绻情意。

南 浦 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 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赏析:南浦,南面的水滨。古人常在南浦送别,南浦就和长亭一样成为送别之处的代名词。屈原在《九歌》中就有“送美人兮南浦”的诗句,江淹《别赋》中也有“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的句

子。诗的前两句点出送别的时间、地点,以景衬情。“凄凄”渲染别情,“袅袅”倍添秋意。前者写内心凄凉愁苦,后者写秋景黯淡萧瑟。秋风萧萧,木叶飘零,秋风愈紧,别意愈与浓。此时此景,怎不叫人倍增离愁。

而全诗最传神的动作是“看”字,分手后,离人登舟而去,他却频频回首来看,别离时刻的千种相思,万般离愁,都从这默默一看中表露出来,更何况每一次回首都让离人肝肠寸断。想看不忍看,明知伤心又不得不看的矛盾心情,把双方的离愁别绪和真挚情意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诗歌末句的“安心去吧,不要再回头了”劝慰,让我们不难想象诗人如何强抑自己的感情,而内心的悲楚,恐怕已经无以复加了。

以上几首诗都通过生动地细节描写,來抒写对离人眷恋不舍及朋友间的真挚情意。或以动作、心理传情,或以语言、声音达意。描写形象传神,离情真挚感人。

二、诗作内容以叮咛、称颂、劝慰勉励友人为主,兼抒别情。如王勃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高适诗《別董大》及李白诗《赠汪伦》等。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襟。

赏析:首联属“工对”中的“地名对”,极壮阔,极工整。第一句写长安的城垣、宫阙被辽阔的三秦大地护持、拱卫,气势雄伟,点送别之地。二句中“五津”指岷江的五大渡口,泛指蜀川,点杜少府即将宦游之地。自长安遥望蜀川,视线又为迷蒙风烟所遮,微露伤别之意。

颔联写惜别之感,表达含蓄“跟你离别的意绪呀!”不直说,立刻改口转折:“我和你一样远离故土,宦游他乡,这次别离又是客中之别,何必伤感呢!颈联推开一步,奇峰突起铸就千古名句:“只要四海之内有知己心心相印,就算远在天涯,相隔千山万水,但情感交流也如同近邻一般。”诗句意境开阔,音调爽朗,一洗悲酸之态。尾联以劝慰作结。歧路,岔路也,古人送别常在岔路口处分手,往往把临别称为临歧。无为,不要的意思。不要在临别之时哭鼻子,抹眼泪,像小儿女那样情意绵绵。

别 董 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赏析:唐人送别诗中,那些凄清缠绵、留恋低徊的作品固然感人,但另外一种慷慨悲歌,出自肺腑的诗作,以真诚情谊、坚强信念,为灞桥柳色与渭城风雨涂上了豪放健美的色彩。

《别董大》便是后一种风格的佳作。诗的前两句写眼前之景,纯用白描手法,曛,,曛黄,指夕阳西沉时景色。日暮黄昏,黄云千里且大雪纷纷,于北风狂吹之中,唯见高空断雁,出没寒云。此等景象,气象雄浑,意境悲凉。使人顿生沦落之感,游子何之之意。似有壮士啸响于耳侧。眼见别意凄酸,似将拘于俗套,景物描写仿佛在为抒情蓄势?是写恋恋不舍的离情还是写真挚的友谊?都不是,高适却把临别赠语说得体贴入微而又坚定不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因为是知音,说话才直率豪爽,不必含蓄委婉;又因其沦落,才化希望为慰藉,并在慰藉之又充满信

心和力量。诗歌语言质朴无华,却如一轮灿阳喷薄而出,情感炽热,让人荡气回肠。恰如诗家所谓“为壮士增色,为游子拭泪”。

三、借送别言志诗。这一类送别诗,以送别为题,但实际目的是借送别表达自己的志向或怀抱。如李白诗《梦游天姆吟留别》、陆龟蒙诗《别离》、王昌龄诗《芙蓉楼送辛渐》等。其中以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最有名气。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王昌龄因不拘小节先后两次被贬,一次被贬岭南,归来后任江宁丞,本诗写作于此时,正值众口交毁之际。几年后被贬到更为遥远的龙标。当时他的朋友辛渐从江宁到润州(今镇江)再到扬州,然后北上到洛阳(诗人的故乡)诗人和朋友在润州的芙蓉楼分别。

赏析:诗的首句写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织成无边无际的愁网。“入”字描摹出夜雨悄然而至的动态。夜雨增添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别离的气氛。寒意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浸透在离人的心头。(因离情满怀而一夜未眠的情景自可想见。)清晨,天色已亮辛渐将登舟北归。使人遥望江北远山,想到行人不久将隐没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情油然而生,作者融情于景,将离情凝注在矗立于苍茫平野之上的楚山之上,明写山孤,实写人孤。“玉壶”象征高洁清白的品质,王昌龄托辛渐给洛阳亲友带去的口信不是平安健康,而是传达了自己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诗的后两句“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含蓄蕴藉,余味无穷,历来为人传诵。

四、借送别表达思古之情。如骆宾王诗《于易水送人一绝》。

于易水送人一绝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赏析:这首诗的第一联写“荆轲刺秦”事,战国末年荆轲为燕太子丹复仇,欲以匕首威逼秦王,使其归还诸侯之地。临行时燕太子丹及高渐离、宋意着白衣冠送于易水,“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陶渊明《咏荆轲》)荆轲应声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歌声悲壮激越,“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首句中“此地”即诗题中的易水,前两句概括了那个悲壮的送别场面和人物慷慨激昂的心情,表达对荆轲的深深崇敬之情。“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两句句式对仗仗,后一句是全诗的中心所在,它寓情于景,景中带比,称颂荆轲的那种不畏强暴的高风亮节千载犹存,还隐含着诗人对现实环境的深切感受——对荆轲式英雄的思慕。诗句中用“已”和“犹”两个虚词,使句子变得自然流利,音节舒缓,读来有一种荡气回肠之感,有力地抒发了抑郁难申的悲痛。

五、以送别为名,实为写景或抒发其他情感。如李白诗《渡荆门送别》,杨万里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赏析: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诗题名为送别,但全诗却无别意,在形象的描写中流露出对景物的喜爱之情。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这首送别诗是青年李白出蜀时所作,和传统意义上的送别诗不同。诗作写告别故乡,而非送别朋友,并别具一格地写出了故乡山水陪伴诗人、万里护送的动人情景。构思巧妙,形象奇伟,想象瑰丽,意境高远。

首联交待诗人的一路游踪和出游目的。青年李白出蜀过荆门山,不远万里,放舟东下,直赴荆门之外的楚国故地。古朴原始的楚地风情,深沉厚重的文化底蕴,深深地吸引着神往外界的李白。 颔联远眺近观,触目生情。出句说山,船行江上,山随舟随水相对挺出,船行甚急,扑面而来,转瞬即逝。最后,呈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片空阔平坦的漠漠旷野。“随”字化静为动,生动传神,给人应接不暇之感;入句写水,船过荆门,平原开阔,作者视野为之一开。“入”字平中见奇,写出了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用语贴切,力透纸背。颈联上句写晚上明月倒映水中,皎洁如镜。“飞”字,动感十足,既写出了“月亮走,我也走”的如影随形之感,又反衬船行之速。下句写日间彩云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嵌一“结”字,拟人生情,引人联想,这一联感受新奇,想象天真,色彩斑斓,意境奇丽,充分表现出诗人与月同行,与云同飘的兴奋喜悦之情。

尾联呼应标题,点明主旨。李白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二十五岁远渡荆门,一向在蜀地生活,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初次离别,他怎能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一路护送,万里相随,形离不离,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的思乡深情。这首诗题为送别,实则表达对故乡的眷恋 ,以故乡水对自己万里送行的深情厚谊,反衬自己思乡深情,言有尽而意无穷。

写离别的诗词 (到处拼接的)
描写送别的感人场面的诗句 第二篇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送沈子福之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描写送别的感人场面的诗句】

南 浦 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 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襟。

别 董 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别 离

陆龟蒙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杖剑对樽酒,耻为游子颜。

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

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于易水送人一绝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具体解释。。。。。。。。。。。

一:表达恋恋不舍,依依惜别的感情或相思之情。叙写朋友间深挚情意,主要通过典型的场景语言,声音、动作、或想象来传达离情别意。如王维诗《送元二使安西》、《送沈子福之江东》、李白诗《送友人》、白居易诗《南浦别》等。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赏析:诗的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 。浥,湿润的意思。客舍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是离别的象征,它们通常和离愁别恨联结在一起而呈现出黯然销魂的情调。今天由于朝雨的洒洗而别具明朗清新的风貌:清朗的天宇,洁净的道路,青青的客舍,翠绿的杨柳。这是一场深情地离别,而非“黯然销魂”的离别。诗句中的“轻尘”、“青青”、“新”等词语轻柔明快,加强了轻快富于希望的情调,以乐景衬挚情。这首诗精心选择了离别的典型场景—雨后柳色青青的渭城来烘托气氛,并剪取饯行宴席即将结束时的劝酒词来抒情达意:离别的依依不舍、深情体贴的叮咛及殷殷祝愿,化作一句“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双方的惜别之情在这一瞬间达到了顶点,强烈而深沉。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赏析:诗歌的首联点告别的地点,诗人与友人策马辞行,并肩缓辔,不愿分离。远处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潺潺而过。这两句“青山” 对“白水”,“北郭”对“东城”。“横”字勾勒青山的静态,“绕”字描写白水的动态,景色廖廓秀丽。首联即写成

工丽的对仗。 颔联、颈联切题,写别离的深情。此地一别,离人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飞转,到万里之外去了。此二句表达了对朋友漂泊生涯的深切关怀。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诗人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迹,以白云随风飘浮象征友人行踪不定,任意东西;一轮红日徐徐而下,似乎不忍离开大地,隐喻使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尾联两句情意更切,“挥手”是分离时的动作,“班马”是离群之马,诗人和友人在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以马鸣萧萧,烘托出缱绻情意。

送沈子福之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赏析:诗作开头写“渡头杨柳”点明送别之地并烘托送别气氛。行客稀少现环境的冷清,反衬送别友人的依依不舍。二句中“向临圻”写归江东,点题。友人乘船而去,诗人诗人恋恋不舍,望大江两岸,春满人间,芳草鲜美,桃红柳绿。诗人顿觉自己心中的无限惜别之情就像眼前这春色无边无际,进而突发奇想:让我相思之情也像这无处不在的春色,从江南江北,一起扑向你,跟随你归去吧。诗人将别情融入到奇妙的想象之中,感情蕴藉而深沉。 南 浦 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 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赏析:南浦,南面的水滨。古人常在南浦送别,南浦就和长亭一样成为送别之处的代名词。屈原在《九歌》中就有“送美人兮南浦”的诗句,江淹《别赋》中也有 “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的句子。诗的前两句点出送别的时间、地点,以景衬情。“凄凄”渲染别情,“袅袅”倍添秋意。前者写内心凄凉愁苦,后者写秋景黯淡萧瑟。秋风萧萧,木叶飘零,秋风愈紧,别意愈与浓。此时此景,怎不叫人倍增离愁。

而全诗最传神的动作是“看”字,分手后,离人登舟而去,他却频频回首来看,别离时刻的千种相思,万般离愁,都从这默默一看中表露出来,更何况每一次回首都让离人肝肠寸断。想看不忍看,明知伤心又不得不看的矛盾心情,把双方的离愁别绪和真挚情意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诗歌末句的“安心去吧,不要再回头了”劝慰, 让我们不难想象诗人如何强抑自己的感情,而内心的悲楚,恐怕已经无以复加了。

以上几首诗都通过生动地细节描写,来抒写对离人眷恋不舍及朋友间的真挚情意。或以动作、心理传情,或以语言、声音达意。描写形象传神,离情真挚感人。

二:诗作内容以叮咛、称颂、劝慰勉励友人为主,兼抒别情。如王勃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高适诗《别董大》及李白诗《赠汪伦》等。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襟。

赏析:首联属“工对”中的“地名对”,极壮阔,极工整。第一句写长安的城垣、宫阙被辽阔的三秦大地护持、拱卫,气势雄伟,点送别之地。二句中“五津”指岷江的五大渡口,泛指蜀川,点杜少府即将宦游之地。自长安遥望蜀川,视线又为迷蒙风烟所遮,微露伤别之意。 颔联写惜别之感,表达含蓄“跟你离别的意绪呀!”不直说,立刻改口转折:“我和你一样远离故土,宦游他乡,这次别离又是客中之别,何必伤感呢!颈联推开一步,奇峰突起铸就千古名句:“只要四海之内有知己心心相印,就算远在天涯,相隔千山万水,但情感交流也如同【描写送别的感人场面的诗句】

近邻一般。”诗句意境开阔,音调爽朗,一洗悲酸之态。尾联以劝慰作结。歧路,岔路也,古人送别常在岔路口处分手,往往把临别称为临歧。无为,不要的意思。不要在临别之时哭鼻子,抹眼泪,像小儿女那样情意绵绵。

别 董 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赏析:唐人送别诗中,那些凄清缠绵、留恋低徊的作品固然感人,但另外一种慷慨悲歌,出自肺腑的诗作,以真诚情谊、坚强信念,为灞桥柳色与渭城风雨涂上了豪放健美的色彩。 《别董大》便是后一种风格的佳作。诗的前两句写眼前之景,纯用白描手法,曛,,曛黄,指夕阳西沉时景色。日暮黄昏,黄云千里且大雪纷纷,于北风狂吹之中,唯见高空断雁,出没寒云。此等景象,气象雄浑,意境悲凉。使人顿生沦落之感,游子何之之意。似有壮士啸响于耳侧。眼见别意凄酸,似将拘于俗套,景物描写仿佛在为抒情蓄势?是写恋恋不舍的离情还是写真挚的友谊?都不是,高适却把临别赠语说得体贴入微而又坚定不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因为是知音,说话才直率豪爽,不必含蓄委婉;又因其沦落,才化希望为慰藉,并在慰藉之又充满信心和力量。诗歌语言质朴无华,却如一轮灿阳喷薄而出,情感炽热,让人荡气回肠。恰如诗家所谓“为壮士增色,为游子拭泪”。

三:借送别言志诗。这一类送别诗,以送别为题,但实际目的是借送别表达自己的志向或怀抱。如李白诗《梦游天姆吟留别》、陆龟蒙诗《别离》、王昌龄诗《芙蓉楼送辛渐》等。其中以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最有名气。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王昌龄因不拘小节先后两次被贬,一次被贬岭南,归来后任江宁丞,本诗写作于此时,正值众口交毁之际。几年后被贬到更为遥远的龙标。当时他的朋友辛渐从江宁到润州(今镇江)再到扬州,然后北上到洛阳(诗人的故乡)诗人和朋友在润州的芙蓉楼分别。

赏析:诗的首句写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织成无边无际的愁网。“入”字描摹出夜雨悄然而至的动态。夜雨增添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别离的气氛。寒意弥漫在满江烟雨之中,更浸透在离人的心头。(因离情满怀而一夜未眠的情景自可想见。)清晨,天色已亮辛渐将登舟北归。使人遥望江北远山,想到行人不久将隐没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情油然而生,作者融情于景,将离情凝注在矗立于苍茫平野之上的楚山之上,明写山孤,实写人孤。“玉壶”象征高洁清白的品质,王昌龄托辛渐给洛阳亲友带去的口信不是平安健康,而是传达了自己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诗的后两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含蓄蕴藉,余味无穷,历来为人传诵。

附:

别 离【描写送别的感人场面的诗句】

陆龟蒙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杖剑对樽酒,耻为游子颜。

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

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四:借送别表达思古之情。如骆宾王诗《于易水送人一绝》。

于易水送人一绝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赏析:这首诗的第一联写“荆轲刺秦”事,战国末年荆轲为燕太子丹复仇,欲以匕首威逼秦王,使其归还诸侯之地。临行时燕太子丹及高渐离、宋意着白衣冠送于易水,“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陶渊明《咏荆轲》)荆轲应声而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歌声悲壮激越, “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首句中“此地”即诗题中的易水,前两句概括了那个悲壮的送别场面和人物慷慨激昂的心情,表达对荆轲的深深崇敬之情。“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两句句式对仗仗,后一句是全诗的中心所在,它寓情于景,景中带比,称颂荆轲的那种不畏强暴的高风亮节千载犹存,还隐含着诗人对现实环境的深切感受——对荆轲式英雄的思慕。诗句中用“已”和“犹”两个虚词,使句子变得自然流利,音节舒缓,读来有一种荡气回肠之感,有力地抒发了抑郁难申的悲痛。

五:以送别为名,实为写景或抒发其他情感。如李白诗《渡荆门送别》,杨万里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等。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赏析: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 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诗题名为送别,但全诗却无别意,在形象的描写中流露出对景物的喜爱之情。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这首送别诗是青年李白出蜀时所作,和传统意义上的送别诗不同。诗作写告别故乡,而非送别朋友,并别具一格地写出了故乡山水陪伴诗人、万里护送的动人情景。构思巧妙,形象奇伟,想象瑰丽,意境高远。

首联交待诗人的一路游踪和出游目的。青年李白出蜀过荆门山,不远万里,放舟东下,直赴荆门之外的楚国故地。古朴原始的楚地风情,深沉厚重的文化底蕴,深深地吸引着神往外界的李白。颔联远眺近观,触目生情。出句说山,船行江上,山随舟随水相对挺出,船行甚急,扑面而来,转瞬即逝。最后,呈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片空阔平坦的漠漠旷野。 “随”字化静

2一单元B卷
描写送别的感人场面的诗句 第三篇

第一单元测试B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选择恰当的同音字分别组成词语。(6分)

lián ( )刀 ( )蓬 卷珠( ) 可( )

lí ( )地 ( )明 ( )花 黄( )

shuî 闪( ) ( )果 扑( )迷离 ( ) 大

二、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10分)

( )( )霸道 ( )( )热血 与世长( .. ) 惊恐( )( ) 负隅( )( ) 悲愤欲( . )

1.把词语补充完整,并解释加点的字。

2.这几个词语中,含有贬义色彩的是,与“慷慨激昂”感情色彩相同的是 。

三、根据语境答题。(6分)

1.民族英雄郑成功带领官兵成功收复台湾后, 台湾同胞个个 ; 唐代诗人杜甫在听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后更是 。 此外, 能够表达 人物欣喜之情的成语还有: 、 、 。

2. 生活感悟。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短语是( )

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 ,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 ,我

便 。我提醒自己,不要望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 。

① 所要到的地方 ②能应付一切

③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 ④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描写送别的感人场面的诗句】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②① D、④③①②

四、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6分

1.“人们庆祝打仗的胜利,个个载歌载舞。”这句话中“载”的读音为zǎi 。 ( )

2.“我家住在学校附近。”与“我在学校附近住。”意思不一样。 ( )

3.“这件事谁也不能否认是小王干的。”换一种说法是“这件事不是小王干的”( )

4.“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元”的意思是“本来”,“但”的意思是“但是”,“同”的意思是“统一”。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杜牧。 ( )

5.“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表现了诗人归心似箭及收复失地的喜悦心情。 ( )

6.听到申奥成功的消息,全国人民欣喜若狂。这句中“欣喜若狂”含贬义。( )

五、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根据词语不同的读音造句。(2分)

运气(yùn qi)

(yùn qì

2.缩句。(1分)

英勇的郑军官兵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驾着舰船向敌军舰队冲去。

3.肖邦必须离开自己的祖国。(改为双重否定句)(1分)

4. 仿写: 如果爱是左右手,就一只送给儿童,一只送给老人;如果爱是左右手,

就一只送给早春,一只送给晚秋;如果爱是左右手,

就 , 。(1分)

5.仿照《我们爱你啊,中国》第2—5节的写法,写几句话赞美一下自己的家乡。

(2分)

我们爱你——

6.“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我还知道有

族、 族、 族、 等。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少数民族,用一段话介绍一下。(提示:可从饮食、穿

戴、住房、风俗习惯、特别节日等方面来说)(4分)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21分)

1.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 有州西湖, 黄山、庐山, 的长江、黄河,

令我们无比骄傲。古往今来,很多文人墨客也留下了不少赞美祖国山水的诗句,宋

代诗人苏轼对西湖尤为偏爱,他曾经将西湖比作 。你还记得这一句诗

吗?请默写下来: , 。(6分)

2. 读完了《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后, 我们被肖邦强烈的爱国精神深深地打动了。

肖邦是 (国家)最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被称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作

品有 等。我还知道中外爱国音乐家有 、 „„由此

我想到这样“爱国” 诗句或名言 (3分)

3.“民族英雄郑成功、 的伟大功业,是我们永远也不会

忘记的。”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请你把这句话换个说法,使表达

的语气更强烈: 你知道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还有 、 „„我会用这些成语

来赞美他们: 、 。(请写出两个)(6分)

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诗”。 他听到朝庭的军队收复了河南

河北,非常高兴,其中最能表达诗人喜悦心情的诗句

是: , 。句中的“白日”

和“青春”的意思分别是: 。 与杜甫并称“李

七、阅读短文答题。(19分)

(一)《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节选)

1830年11月的一天,维斯瓦河上弥漫着薄薄的雾霭。20岁的肖邦告别了自己

的亲人,坐着马车离开了首都华沙。在城郊,马车突然被一大群人拦住,原来是肖

邦的老师埃斯内尔和同学们来为他送行。他们站在路边,咏唱着埃斯内尔特地为肖

邦谱写的送别曲《即使你远在他乡》。埃斯内尔紧紧地握住肖邦的手说:“孩子,无

论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呀!”肖邦感动地点了点头。这时,埃斯内

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

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肖邦再也忍不住了,激动的泪水溢满了

眼眶。他郑重地从老师手中接过了盛满泥土的银杯,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心

里默默地想:

)。然后登上马车,疾驰而去。 1.这个片段写了、、 这三个送别场景,老师赠送“盛满泥土的银杯”给肖邦的目的

是 。(4分)

2.“维斯瓦河上弥漫着薄薄的雾霭。”作者在文中借景抒发了肖邦情。(1分)

3.埃斯内尔在《即使你远在他乡》中,可能会写:即使你远在他

乡, ;即使你远在他乡, 。

(2分)

4.展开合理想象,补写括号中的语句。(2分)

5. 由这送别的感人场面,你会联想起古诗送别名

句: , (1分)

(二)我不能忘掉祖国

1908年,宋庆龄15岁。这一年,她被父母送到美国留学,进了佐治亚州梅肯

市的威斯里安女子大学。

宋庆龄是个文静而爱沉思的女孩子。她学习非常勤奋,尤其是想到将来要为穷

苦的祖国人民做事时,她就更加刻苦地学习。∥

有一次,班里要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她认真地搜(sōu shōu)集资料,认真

地思索,做了充分准备。

在讨论会上,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发言。他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

估计的,你们看,那些所谓文明古国,譬如亚洲的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人民的希望在欧洲,在美洲,在我们这里„„”

这时,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以、已)为然地摇了摇头。她紧锁双眉,耐心地

听着美国同学的发言。那位同学刚讲完,宋庆龄就站了起来。教室里立刻静下来了,宋庆龄显得有些激动,但她仍然用柔和的声调说:“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说中国像一头沉(chén chéng)睡的狮子,但它决不会永远沉睡下去。总会有一天,东亚睡狮的吼声将震动全世界!因为它有广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绕)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在进行着艰苦卓绝的斗争!”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交口称赞:“说得好,以理服人。”“这些话多么有力量!” ∥

宋庆龄虽然身在国外,但她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内的情况,她常对同学说:“我

不能忘掉中国,我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 ∥

1.在文章中找出以下词语的近义词。(2分)

思考( ) 立即( )

2.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或字词。(2分)

3.根据所分的段落,概括大意。(3分)

(1)

(2)

(3)

4.读句子联系上下文回答问题。(4分)

(1)这时,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yǐ为然地摇了摇头。

“不yǐ为然”是什么意思?宋庆龄对什么不yǐ为然?为什么不yǐ为然?

(2)“我不能忘掉中国,我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

这句话是宋庆龄何时何地说的?表达了她怎样的思想感情?

八、作文。(28分)

要求:生活中让你钦佩的人一定很多,请你用具体的事例反映你敬佩的原因,

注意细节描写。题目自拟。

描写送别场面的伤感离别诗句
描写送别的感人场面的诗句 第四篇

1、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2、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3、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描写送别场面的伤感离别诗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

4、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5、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6、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7、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8、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描写送别场面的伤感离别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9、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10、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11、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1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3、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14、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15、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6、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17、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18、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

19、白玉一杯酒,绿杨三月时。()春风余几日,两鬓各成丝。

20、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2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2、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2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

24、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25、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描写送别的诗句
描写送别的感人场面的诗句 第五篇

1、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2、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描写送别的诗句

3、劝君更饮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5、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描写送别的诗句

6、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7、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长随君,8、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9、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0、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1、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接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2、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13、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14、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5、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向,白云天尽时。

1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7、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8、轮台东门送君去,雪上空留马行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9、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20、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21、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2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3、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24、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25、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26、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7、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28、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9、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关于送别的诗句_描写送别的诗句
描写送别的感人场面的诗句 第六篇

关于送别的诗句有很多,本文收集了部分有关于描写送别的诗句,整理后列表如下:
<送友人>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李白。其全文诗句如下: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关于送别的诗句_描写送别的诗句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翻译]
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挥挥手从此分离,友人骑的那匹将要载他远行的马萧萧长鸣,似乎不忍离去。

<离思>作者为唐代文学家元稹。其古诗全文如下: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关于送别的诗句_描写送别的诗句
取次花丛懒回顾,[译文]
曾经观看过茫茫的大海,对那小小的细流,是不会看在眼里的。除了巫山上的彩云,其他所有的云彩,都不足观。我即使走到盛开的花丛里,也毫不留心地过去,懒得回头观看。只希望余生能以修道来缓解对你的思念。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为唐代文学家王勃。其其全文诗句如下: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翻译]
雄伟长安城由三秦之地拱卫,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五津。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纵使远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邻。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青年男女那样悲伤泪湿佩巾。

<渭城曲>作者为唐代文学家王维。其全文诗句如下:
渭城朝雨

描写送别情景的诗句
描写送别的感人场面的诗句 第七篇

1、<送别>

唐·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2、<渭城曲>

唐·王维

又名<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描写送别情景的诗句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送梓州李使君>

唐·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幢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4、<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唐·王维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描写送别情景的诗句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5、<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6、<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7、<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8、<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9、<送魏万之京>

唐·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度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10、<送陈章甫>

唐·李颀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
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
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
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
东门沽酒饮我曹,心轻万事皆鸿毛。
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
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

11、<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2、<别董大>

唐·岑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3、<送李端>

唐·卢纶

故关衰草遍,离别正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泣空相向,风尘何所期。

14、<赋得暮雨送李胄>

唐·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15、<送人东游>

唐·温庭筠

荒戌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相见,樽酒慰离颜。

16、<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7、<雨霖铃>

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摧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晚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8、<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714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