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指南》读后感

| 读后感 |

【www.guakaob.com--读后感】

《清真指南》读后感

  读了中国明清穆斯林先贤马注先生《清真指南》卷之二客问十六答后,使我感受最深之处是浓缩于本章节内容中作者的真知灼见。诚如作者所言:“从学问中求精粹,于人类中觅高品,向天地间访正道,愈仰愈高,愈入愈深”,恰是他自己著言立说的真实写照。那么,在多元宗教思想文化并行的时代中国本土主流社会中,如何能以更好方式与方法准确阐释伊斯兰,前辈先贤的见解,至今对我们仍有重要的启迪与参考借鉴价值。

  例如,作者在问答起先就直言伊斯兰教“五信”根本,逐项解答清真何始、推理无象且不落声闻造物主的永存与大能、人类同祖、天仙传经、穆圣受经成圣、不事天地而事真主的根本原因。

  特别是对于国人思想文化认识中存在的不足与偏见方面,通过简介明确的分类,论述并回答了无始无终真主独一之有赋物全能,有始无终天仙人神之有,水陆飞行草木金石之有始有终的各自特性,开阔了俗子与异学之见者们的思维与眼界,弥补了认识的不足。

  通过比较,以造物主的大能来衡量,一语道破释老二氏死生祸福亦不能自主,而欲使转人之死生祸福而“非正教”的处境。进而详解儒者之道、孔子与穆圣时地差别,俗子与异学之见、中国圣人不闻真主之明命的缘故、以及宗教多元并存的事实、岁差疑问、天地人物关系,中国历史等与伊斯兰教的异同。

  而对于历史时期,思想和信仰方面多元混杂的相关国人,最终在“分别真伪二途,参求独一真主,非有真经之指迷,大智之领悟”,才能“以无垢不倚之正道行于国中”。

  中国明清穆斯林先贤马注先生运用汉字语言,以站在并超越他所处时代高度的智慧与见解,从信仰与理智“乃知见有以限之也”方面入手,针对当时众多国人传统思想观念与实际行为中存在的“于是事佛,事仙,事神,事鬼,各拟臆见,使海内之士虽有才智,悉入牢笼,犹治丝而奠揣其端”的理性与认知状况;以及“名人智士不能施一巨眼,而独于玄释两途寻真觅道”的信仰与文化选择“偏颇”上的行为与态度。通过当时国人对于伊斯兰教的常见基本疑惑,以客问十六答方式进行启迪引导俗子与异学之见者们,来辨识认伊斯兰教的认知对象与认知方式,从中比较认知了儒、释、道、伊四家之间的差异,根源在于时地长久的变化使得当时国人“智陋”故,难觅“分别真伪二途”而“鲜有不落蚁穴蜂巢之见。”

  我读而再读中国明清穆斯林先贤马注先生这本著作,使我感受到他博通四教、思想深邃、见解深准的文化功力,从中受益良多。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72668.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