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感言日本结束

| 节日作文 |

【www.guakaob.com--节日作文】

日本旅游后的感想
旅游感言日本结束 第一篇

注重细节,养成好习惯

-----日本旅游后的感想

王文敬

暑假里,我去了一趟日本,去之前,大家都说不要去,要团结一致反日,不要当叛国者。至于去的原因,我不是对这个国家有好的印象才去的,反而因为历史原因,我似乎从来都没有去关注过这个国家,真是稀里糊涂的去了日本。下面就谈谈我对日本的一点感受。(抛开历史,我做了一个比较客观的感受)

一、干净

每一个去日本旅游的人第一感受就是日本太干净了,干净得就像被洗刷过一样,连逢隙里也是白的,可以说是骨子里的干净。家家户户的窗户,无论是住宅楼还是办公楼,无论是旧房子还是新房子,玻璃都被擦得发亮。不要说垃圾,就是连灰尘都不容易看到。公路上几乎没见到一辆破旧汽车,车辆都檫得很干净。听导游说旅游车每个司机都是很爱惜车的,一时间就擦车,我认真观察他们,好几次发现司机们在等我们的时候也没闲着,拿着毛巾在擦车。日本的垃圾回收也是很规范的,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是分开装的,电池等垃圾也是单独投放的。整个街道上基本没有有垃圾筒,日本人出门都会随身携带一个袋子装垃圾,回家再分类处理,所以我们都是回酒店在房间里丢垃圾,会有工作人员来收。重点说他们的厕所:每个有坐便器垫圈,坐圈都可加热恒温的,还有温水冲洗,无论是景点、大饭店、小酒店酒吧等,干净是无话可说。不难想象如果安装在中国会糟蹋成什么样子。

二、有礼貌

日本人有礼貌是世界闻名的,我们在日本遇到很多人都非常友好,但自己亲历了还是感慨:有一次我们没有团餐需要自己出去解决吃饭问题,我们一行人来到居酒屋,老板娘不会中文也不会英文,而我们也不会日文,当时场面是相当尴尬,菜单上全是日文没有图片,不知道怎么点菜,所以我们比划了半天都无法沟通,后来灵机一动拿出手机现场翻译,可能从进门到点菜,我们都花了半个小时,在这半小时里,老板娘都是笑眯眯的一直在为我们服务。还有我们旅游车里的司机大叔,是一个快60岁的老头子,整天都乐呵呵的,我们上车下车,他都会跟我们团里二十多个人每一个人说一句话。我们去到的很多地方遇到的日本人都非常有礼貌,特别是服务行业,鞠躬是一定的。导游说,在日本买鞋的时候服务员跪着为你服务,不过我没有体会到。

三、细节

1、日本人很守时,讨厌迟到,我们在日本都是坐旅游大巴,如果在规定时间里没有回到集合地点,大巴车是不等人的。旅游车每天到达目的地,要移动行李箱里的行李时,大巴司机都是首先下车,打开行李厢门,或帮着提进去,或帮着拿出来,全程都是司机在拉行李。在国内旅游我也没有见过。

2.日本很安静,日本人不会大声说话,在饭店里或大街上,竟然没有听到什么声音,也不像我们国家一样店面放高音歌曲,更没有听到一声刺耳的汽车喇叭,特别是在酒店里,导游一再提醒不可以在酒店大声喧哗。

3.不允许插队。在日本买东西大家都自觉排队,有一次我们在秋叶原买手办,在排队快到时临时想加买一个手办,可是工作人员

怎么也不同意,说要买可以重新排队。我们在街上逛街看到有很多人的地方大家都在排队,而不是一窝疯地挤在一起。

4、日本人诚信。购物,不用讨价还价,我们去的任何一个景点,和外面买的东西价格都是差不多的,不像我们国内景区价格异常的高。在中国最烦恼的地沟油在日本是看不见的,第一是因为日本饮食清淡,用油少,我们的菜除了天妇罗需要油炸,其他的菜一点油腥都看不到。第二是政府高价回收食用油,让民间回收油的商家无利可图。

5、人权。日本是土地私有制国家,日本成田机场是个大机场,但是晚上10点以后是没有航班的,扰民呀!因为日本最牛钉子户就在成田机场,与政府抗衡了40多年,仍然有6所房子屹立在机场中心及机场附近,所以成田机场晚上飞机是不能起飞的,因为噪音会严重扰民。当我们在成田机场看到那些牛掰的钉子户,是大写的服字!

6、交通。日本的街道很小,跟我们中国没法比,人口密度一点儿不比上海低,私人小车的人均拥有量也比上海高,我们却没有在日本感受过堵车,车子都是有序的慢行,不会堵在路上。路上也很少遇到开快车的人,大家都好像按规则一样。反观我们国内,堵车是随时随地的。

四、民族保护【旅游感言日本结束】

日本人对民族文化的保护有过之而不过及,语言本土化,商品国产化。走在大街小巷,看不到外语的说明文字和英语广告,铺天盖地都是日语,日本人的英文很差的,也许是因为民族原因他们学英文发音是不准确的,而且在日本你跟他讲英语,他无论是听懂还是听不懂,就是和你讲日语。

【旅游感言日本结束】

在满街的车流中很少看到宝马X5、奔驰这样的豪华车,更别提兰博基尼、悍马这样的超级车了。日本本土的车如丰田,本田,尼桑,占据了主流地位,而且以小排量的车为主。导游介绍说日本不攀比富的,因为他们生活在地震带上,对于生命和钱财看得比较开了。

日本人也抵制外货,在他们的国度里基本上都是本国货,只有大商场里我看到了几家世界品牌名店如:路易威登,香奈儿一些国际品牌。导游介绍说麦当劳肯德基这个洋品牌都是被挤兑的,日本人为了吃得更健康自己创立了跟麦当劳肯德基一样的快餐品牌。日本人制作的东西有两个标准的,最好的是给国人用,次一点的给欧洲国家,差的给亚洲国家。比如汽车,日本的汽车在日本是很好的,耐撞度非常强,但是出口的汽车就差了不止一星半点。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有一次导游告诉我们,日本是不砍一棵树的,但是我们在日本使用的筷子全是一次性筷,这些筷子是哪里来的?全部是中国的大兴安岭来的,这些一次性筷子用完后再制成纸张,纸张用完了再回收利用。这件事让我心痛,因为当我们离开的时候,坐在飞机上飞得很高了,都还看见日本国土是一大片一大片的绿色,那种绿是我在我们国家的飞机上从来没有见过的。

这次旅游让我认识到一个跟我们平时想象中不一样的日本,让我增长了很多见识,也带来一些思考,我们在日本的好几个最负胜名的地方都看到了法轮功的宣传,显然日本政府是不管的,虽然我们可以理解日本政府的不作为,但是作为中国人,我们看到是很不爽的。我们去的地方遍地都是中国人,为了方便中国人购物,日本的货柜台上基本都有中国柜员。虽然大家都说要抵制日货,但仍然有潮水般的人涌进日本购物。我们刚上飞机时遇到一个成都的妹

子,当她听我们说是去日本看风景时,笑得很夸张,她说日本有什么看头,不去买东西才可惜。回程的时候我想起她说的这句话,觉得并不是错的,每个去日本的人都不是朝着看风景而去的,因为日本的风景比我们中国差太多,所谓的富士山也是一个小土包而已,大家都喜欢购物,日本的东西质量好也不算贵,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总是看到电视里报道中国人喜欢去日本购物的原因。

通过这次旅游,让我认识到日本的一些细节的确是做的很好的,我们不应该一味的去排斥,而应去糟粕取精华。日本的教育我无从谈起,但是我觉得很多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在我们的班主任工作中,虽然我们不可能像日本那样做到极致,但是我们实实在在的应该从小做起,很多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我们可以在德育工作中做得更好,要求的更严格。最后总结本次旅游的感受:旅游,就是尽一切可能去看更多不同的事物,这是对自己人生的一种投资。

日本旅游心得体会
旅游感言日本结束 第二篇

从成田机场下飞机,穿越跨海大桥,通过海底遂道到达东京湾花园酒店。东京湾跨海高速公路全长15公里,高速公路分两部分组成,南段是10公里长的海底隧道,北段为5公里长的海上高架桥,由一个面积达3.8万平方米的人工岛将隧道和海上高架桥连接在一起。海底隧道部分单向直径13.9米,最深处距海底60米,我们来到海萤人工岛展望台,观看蜿蜒在东京湾上跨海高架桥以及海上萤火虫岛的景色:东京、横滨、富士山、千叶港、迪斯尼尽收眼底,我第一次享受到,站在海中央搭建的平台上观景,此时此刻才知道什么叫一览无余。 都说去日本旅游最好的季节是3月份,银白色的富士山在满山遍野的樱花衬托下显得格外美丽。20xx年1月26日随团去日本旅游,冬季泡温泉也别有风味,我们下榻的富山温泉酒店,是一家专门对外营业的温泉浴场,周边环境不是最好,但一派传统的日式风格室内装饰,让我们身临其景地体会一次做日本人,走进酒店就开始赤脚,大堂、餐厅、客房、浴场都不穿鞋。干净的榻榻米、古色古香的壁灯、低矮的茶几旁摆放着4块垫子,颇有日式味道。餐厅就在温泉对面,旅行社的安排很到位,特意为我们准备了独具匠心的套餐料理以及各种小灶料理,不但让我们品尝地道丰富的日式菜肴(木器的坛坛罐罐很多),还让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体验了,露天祼体泡温泉,裸泡的感觉真的比穿着泳衣泡舒服多了,肌肤和柔软的水结合在一起,感觉自己已经完全融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寒冬季节,在热气腾腾的泉水中,沐浴温泉,呼吸新鲜空气,一边和朋友聊天,一边望着天上星星点点,十分惬意,什么是天人合一的感觉此时此刻才真正体会到了。泡完温泉换上日式和尚领的睡袍,盘腿坐在茶几旁,泡上一杯日本茶,简直是一种人生的享受,日本茶很适合我的口味,有点炒米粉的香气略带一点苦味,非常的爽口,令人感到温馨舒适。早就听闻日本是“温泉王国”,这次亲眼目睹了日本的温泉,确实和国内很多温泉是无法相比的,清澈流动的活水,质地非常宜人,更衣室、盥洗室、淋浴室十分干净,原以为公共浴池不卫生的感觉荡然无存。

对于上海人来说,东京流光异彩的霓虹灯,以及琳琅满目的橱窗己不再吸引人的眼球,而我对日本人的生活理念以及精神文化,颇受感触。旅游其实就是outofbox跳出规矩想一些问题, 我曾去过亚洲的一些国家如印尼、香港、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可是走在日本国的街头,我没有亚洲国家的感觉,她是西方文明和东方文化完美结合的典范,我们到过的银座繁华街、新宿歌舞伎町、秋叶原电器城等,亲眼目睹了世界之最的人口密度,及世界一流的文明程度;马路上没有警察没有协管员,但是潮水般的人流,没有一个闯红灯,没有汽车喇叭声,既使你走在马路中央,汽车离你近在咫尺也不会按喇叭,驾车谦让,礼貌行车己成为习惯,高质量的汽车引擎声也很轻,马路上没有噪音特别安静。我想,日本人的生活节奏非常快,上班迟到是万万不能的事,而在行驶的过程中,从不抢道礼让三先己成为习惯,这里蕰含着一种内在的文明素质,表现出一种潜在的教育背景。

日本是一个现代繁华与古代传统相互融合的一个国家,百年老店与新潮店铺并排而立,走在日本的城市街头,你一不留神,就从繁华的闹市走到了几世纪前的日本,但同样收拾得干干净净,让你感觉没有落差。上海的南京路也很漂亮,但一不小心拐进旁边的横马路就会破烂不堪,而在东京逛街,大马路美丽繁华,小马路精致时尚,整个街区非常和谐。从横滨到箱根,绕过美丽的芦之湖畔,游览世界罕见的火山遗址_大涌谷,一路上也找不到城乡差别,唯一区别的就是市中心是高楼,而郊区是别墅,中国什么时候消灭城乡差别?今生我是否能看不到,还是个问号??

日本的柏油马路乌黑光亮一尘不染,街道上的地砖、地铁站的楼梯及过道地砖,干净得就像被洗涤精刚刷过一样,连逢隙里也是白的,可以说是骨子里的干净。家家户户的窗户,无论是住宅楼还是办公楼,无论是旧房子还是新房子,玻璃都被擦得铮铮亮。商场、餐厅公共场所的厕所,安装智能感应功能的坐便器,每个隔断都有一个发声器,用手感应即可发出音乐声以掩盖不雅响声,避免旁人听到尴尬。而且马桶都是可按钮即可自动喷水洁身,坐圈都可加热的。不难想象如果安装在上海公共卫生间会糟蹋成什么样子。

日本人非常注重环保,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马路上会这么干净?为什么没有扬尘?我发现他们的施工工地,不但用了遮尘的帘,还用了隔音布,砼搅拌机及散装水泥车,冲洗得像新车一样在马路上行驶。他们的环保意识还表现在对垃圾的分类摆放和分类处理,不论是在商场还是机场,我都看到分类垃圾桶设有6个(有专门放报刊广告的、塑料纸的、塑料瓶的、杂物类的、有机的、无机的),中国人什么时候能做到这一步,我没有答案。

日本人对民族文化的保护有过之而不过及,语言本土化,商品国产化,打开宾馆的电视机,找不到一个外语台的节目。走在东京的大街小巷,你看不到外语的说明文字和英语广告,铺天盖地都是日语,在欧洲旅游还能看懂点商品名称和打折的广告标语,在日本你跟他讲英语,他无论是听懂还是听不懂,就是和你讲日语,这种语言环境我是无法生存的。女儿出门前跟爸爸学了几句常用日语,真能派用场,日本人见外国人讲日语,特别来劲,我看到高鼻子蓝眼睛也在日本也学讲日语,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例这么大,为什么不逼着洋人学汉语? 抵制外货,信赖国货是日本人爱国主义的表现,琳琅满目的橱窗里基本上都是本国货,只有在银坐我看到了几家世界品牌名店如:lotusvuitton、gucci、dior、bvlgari、chanel、ralph lauren同样是世界一流国家,而巴黎的香榭丽舍大道融世界品牌为一身,我想,上海应该崇尚巴黎还是日本呢?

从东京乘新干线,只要10分钟就来到了的横滨,横滨是一座新兴港口城市,人口343万是东京人口1/4。一下子感觉空旷多了,清静多了,我们来到山下公园,跳望海那边的高楼,仿佛从海底窜出来似的,建筑物的轮廓比东京的漂亮,空气和阳光也特别滋润,在蓝天白云下,仿佛是一个刚刚睡醒的孩子,正准备张开它的双臂去迎接朝阳。豪华游轮停靠在山下公园,成群的海鸥在的游船铁链上整齐并立着,好象在欢迎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我们在横滨只是蜻蜓点水到此一游,我只能不停地拍照,把这些海滨的风景连同美丽的心情都定格在像机里。我的遐想,随着微微的海风,荡漾在湛蓝的海水里???。

最后一天导游把我们带到了一家自助烤肉店,中午用餐每人大概70元左右,各种烤肉、寿司、沙拉、面条、甜品等,看得你食欲大开,眼花缭乱。值得一提的是烤肉用的炉子。它是嵌在桌子里的,两边漏空的椭圆形长孔,可用来把烟抽走的。怪不得在烤肉的时候,顶上虽然没有抽烟机,却一点感觉不到烟熏。这比起在上海吃烤肉时油烟弥漫的感觉舒适多了,衣服也不会因烤肉而被留下浓浓的味道。

狠狠地饱餐了一顿后,便乘车去张幕新都心,参观最新现代化的宅区,此时老天下起了大雨,我们只是在车上看看房子的外型,和上海的房子也没多大的差异。导游介绍里面卫浴系统很健康,橱房水斗安装垃圾分类管道,自动分拣生活垃圾,集智能与环保为一体,是人类住宅的发展方向。

都说日本是高消费的国家,这次让我亲身体会了:一根大葱100日元,2只苹果400日元,出租车660日元/2公里,5个锅贴600日元,海滨幕张的新型住宅70平米/7000万日元。一般日本职员的月收入是30万日元,还要支付人头税3万,健康税3万,剩下的养儿育女,老婆不工作,房子要还贷,日本人是忌讳跳槽的,工作压力可想而知。现在日本政府规定,缴养老金不满25年的,没有退休金,所以人人怕下岗,“努力工作”是日本人的口头蝉。 最后总结本次旅游的感受:旅游,就是尽一切可能去看更多的不同事物,这是对自己人生的一种投资。旅游不仅欣赏风景,也关注当地人、当地文化,保持足够的敏感,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价值观,让人生活得更精彩。通过旅行,我发现了人们的不同的活法,感受不同的生活方式,让我觉得仿佛赚到了另一个人生。

日本旅游心得体会
旅游感言日本结束 第三篇

7月7月至12日,我们全家随旅游团去日本旅游,感受颇深。

这次日本旅游,先后到了东京、横滨、箱根(富士山)、名古屋、京都和大阪等地。导游是一位持日本绿卡的北京人。据导游解释,还不舍得中国国籍。不愿换日本国籍。【旅游感言日本结束】

这次日本旅游,除了物价水平较高让人不舒服外,其他感受都比较好。

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分析:

衣:除了少数人衣冠不整外,多数人衣冠端正。在东京,看到大多数日本人穿着职业装,在街上来回。让人感到,文明社会的感觉。和服是有钱人穿的服装。我只是在东京银座大街上,看到2位小姑娘穿着和服,还看到一位男士穿着和服。

食:在日本,到处可以喝到饮用水,据说,从20xx年就开始了饮用水的改造。如此说来,饮用水方面,我们至少落后20多年。日本的食品比较清淡,而且比较卫生,比较安全。这与我们国家的现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住:据说,日本的住房制度比较健全,基本做到了人人有房住。房价也不是很高,这与我们的现状又形成了对比。有钱人住的是别墅,就是庭院。每个庭院都装饰的很美,都是精心布置的。一般人住的是公寓。

行:日本基本靠发达的地铁和新干线。公路比较狭窄,而且井然有序,高速公路上,很少有人超车,很少看到你追我赶的现象。日本基本上,乘坐的都是日本国产车。

几点感受:

一、日本非常清洁。一方面是海洋性气候,灰尘少。不比我国经常有沙尘暴。另一方面,日本人非常勤劳。

二、日本人非常专业,做事都到极致。如带放大镜的指甲钳,带电筒的掏耳朵器具,还有带热水冲洗的马桶。

三、日本人服务非常专业。这次去东京迪斯尼海洋,感受颇深。几分钟的游戏,服务员都走持续般地解说,然后职业性地微笑。然后职业性地迎接和告别。不仅迪斯尼如此,连乡下的小饭店也如此。据说,有一次,客户吃饭后离开饭店,服务员挥手告别,谁知遇到堵车,服务员竞挥手告别了十几分钟。不容易啊1

三、日本人小政府,大社会非常明显。6天的旅游,基本上没有看到政府机构。哪像我们这里,最高,最气派的建筑是政府部门。还有,新闻中很少出现官员现象,不比我们,新闻中出现最多的是官员的报道。

四、日本比较将诚信。购物,不用讨价还价,这样减少了很多社会成本。多了很多的诚信。 几点思考:

一、日本是一个处于地震带上的国家。据说,富士山一旦爆发,本州岛将一分为二。我想,日本人的危机感肯定很强。

二、日本的男人天生是工作的机器。每天在单位工作,回家后西装一脱就看电视或上网。但是退休以后,男人就成了家里的累赘,什么都不会干,压力从女儿那里转移到男人这里。因此,很多男人退休后,又干起活,比如开车,开出租车;还有干一些公益活动。

三、日本的好产品留下自用,其他的才给他国人用。

四、日本是一个比较排外的国家。6天,居然没有看到一份英文报纸,也没有看到一个英文台。电视里,国际新闻也很少。

日本游感悟
旅游感言日本结束 第四篇

日本游感悟

2012年7月18日,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了日本之旅。从小就听爸爸、妈妈讲日本侵华的历史。而二战中日本战败,却能以低起点高速发展,迅速发展成为亚洲四小龙。现在我们好多家用电器都是日本制造。这愈发让我对日本这个民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从踏上日本国土那一刻起,街道的干净整洁、人车的井然有序、市民的高素质。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大街上行走一天,鞋面上一尘不染,而我们乘坐的中巴车也一样干净如新;在行车道上,即没有左钻右冲不按规矩超车现象,也没有焦躁的司机频繁按喇叭的噪音。遇到行人过马路,无论是红灯还是绿灯,司机都会停下来耐心的等候行人通过才起动。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们去大阪城公园游览。遇到一所幼儿园小朋友也是郊游。那些小朋友看起来就是幼儿园大班的样子,都好小。可是午餐的时候,每四个孩子坐在铺好的野餐垫上用餐。他们的鞋子都整整齐齐的摆在旁边。小饭盒里是他们父母为他们准备的寿司。每个孩子都带着小水壶。就餐时特别安净,没有打闹和喧哗。这让我感叹不已。对比我们每次郊游,家里给带着大包小包的零食,以及各式各样的饮料。日本孩子的午餐可谓简单至极。而用餐秩序却是我看到过最好的。想起我在电视上常看到的广告,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当我看到那些幼儿园的孩子时,【旅游感言日本结束】

我突然发现,我们这些小皇帝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我们多么需要学习日本孩子那种自力性和自律性。

日本的行程结束了,但他带给我的感动和感受却留在心里。现在中日因为钓鱼岛事件。两国关系处于紧张中,看新闻,全国各地都出现了反日游行。我虽然还小,但也知道爱国。不过。不能就因为这些而否认日本取得的成就。我们要在爱国的同时学习日本的长处。这样我们才能有长足的发展,才能最终成为世界强国。这就是我一名小学生的感悟。

2012年9月13日

邱铭琪

日本游览感受
旅游感言日本结束 第五篇

日本游览感受

初次去日本,对日本的印象很好,抛开国仇家恨来说,日本是很值得我们虚心学习的。

初到日本,发现日本的街道的很干净,虽然建筑物没有那么富丽堂皇,但是都很干净清爽,街道上都有很多毛色乌黑发亮的乌鸦,这种在中国被认为不详的鸟却被日本人奉为神圣的象征。日本的人民也都很谦逊有礼,你无心地帮助,他们会真心地对你表达感激之情。 不过印象最深的还是日本的服务业,每个服务生在与你交谈时都面带微笑,让我感到十分的温暖。并且他们对餐厅的装饰都很具有特色,据导游介绍,这家餐厅的装饰是按季节变化来进行装饰的,如今已是深秋,所以餐厅里都装饰着红枫叶子,颇有秋天的味道。日本人从小就接受收纳教育,学校会专门教你如何收纳管理自己的物品,所以日本的每一件商品或食品都摆放的十分整齐,超市的收银员也会将你的商品收拾得整整齐后再拿给你。

这次旅行,我们还有幸感受了日本著名的温泉酒店,温馨的榻榻米干净且柔软,房间内均有小桌子及小凳子,放着茶壶及日本当地的煎茶供客人食用。日本的温泉都是公共的,房间内并没有私人的温泉,并且在日本泡温泉都是裸泡,当然男女是分开的,温泉的池子虽然不多,但是都有分室内温泉和室外温泉;淋浴的地方均有凳子和小盆,可以方便顾客洗浴,并且洗发水、护发素、洗面奶、沐浴露也是一应俱全的,而用于吹头及整理妆容的梳妆台,均配有吹风机、化妆棉、棉签、护肤品等用品,每个梳妆台前也均配有小板凳,既可以方便腿

脚不灵便的顾客也可以为全部顾客带来更好的体验。日本是个害怕辐射的国家,所以WiFi大部分温泉酒店都只有大堂才有,大堂内均设有小商品店,卖着各种纪念品以及食品等,最特别的是酒店特供的洁面护肤等产品,并且这些产品都是客房内及公共温泉处都在提供,可以让客人先短期试用后再进行购买。

日本虽然没有富丽堂皇的高楼大厦,也没有复杂的绿化景观,但却十分地干净舒适。这个面积不大的岛国的经济、科技、服务以及人民素质等方面都是十分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餐厅秋天主题装饰

【旅游感言日本结束】

别出心裁的餐具垫纸

整齐的食品摆放

温泉酒店房间内的茶几

2016日本旅游心得体会
旅游感言日本结束 第六篇

日本旅游心得体会 1

7月7月至12日,我们全家随旅游团去日本旅游,感受颇深。

这次日本旅游,先后到了东京、横滨、箱根(富士山)、名古屋、京都和大阪等地。导游是一位持日本绿卡的北京人。据导游解释,还不舍得中国国籍。不愿换日本国籍。

这次日本旅游,除了物价水平较高让人不舒服外,其他感受都比较好。

从衣食住行等方面分析:

衣:除了少数人衣冠不整外,多数人衣冠端正。在东京,看到大多数日本人穿着职业装,在街上来回。让人感到,文明社会的感觉。和服是有钱人穿的服装。我只是在东京银座大街上,看到2位小姑娘穿着和服,还看到一位男士穿着和服。

食:在日本,到处可以喝到饮用水,据说,从1975年就开始了饮用水的改造。如此说来,饮用水方面,我们至少落后20多年。日本的食品比较清淡,而且比较卫生,比较安全。这与我们国家的现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住:据说,日本的住房制度比较健全,基本做到了人人有房住。房价也不是很高,这与我们的现状又形成了对比。有钱人住的是别墅,就是庭院。每个庭院都装饰的很美,都是精心布置的。一般人住的是公寓。

行:日本基本靠发达的地铁和新干线。公路比较狭窄,而且井然有序,高速公路上,很少有人超车,很少看到你追我赶的现象。日本基本上,乘坐的都是日本国产车。

几点感受:

一、日本非常清洁。一方面是海洋性气候,灰尘少。不比我国经常有沙尘暴。另一方面,日本人非常勤劳。

二、日本人非常专业,做事都到极致。如带放大镜的指甲钳,带电筒的掏耳朵器具,还有带热水冲洗的马桶。

三、日本人服务非常专业。这次去东京迪斯尼海洋,感受颇深。几分钟的游戏,服务员都走持续般地解说,然后职业性地微笑。然后职业性地迎接和告别。不仅迪斯尼如此,连乡下的小饭店也如此。据说,有一次,客户吃饭后离开饭店,服务员挥手告别,谁知遇到堵车,服务员竞挥手告别了十几分钟。不容易啊1

三、日本人小政府,大社会非常明显。6天的旅游,基本上没有看到政府机构。哪像我们这里,最高,最气派的建筑是政府部门。还有,新闻中很少出现官员现象,不比我们,新闻中出现最多的是官员的报道。

四、日本比较将诚信。购物,不用讨价还价,这样减少了很多社会成本。多了很多的诚信。

几点思考:

一、日本是一个处于地震带上的国家。据说,富士山一旦爆发,本州岛将一分为二。我想,日本人的危机感肯定很强。

二、日本的男人天生是工作的机器。每天在单位工作,回家后西装一脱就看电视或上网。但是退休以后,男人就成了家里的累赘,什么都不会干,压力从女儿那里转移到男人这里。因此,很多男人退休后,又干起活,比如开车,开出租车;还有干一些公益活动。

三、日本的好产品留下自用,其他的才给他国人用。

四、日本是一个比较排外的国家。6天,居然没有看到一份英文报纸,也没有看到一个英文台。电视里,国际新闻也很少。

日本旅游心得体会 2

在日本国内,这次去北海道 三天,是跟日本旅行团旅游。一路上体会甚多,虽然不懂语言,但看到的日本人民的整体国民素质,遵守秩序,是值得我们很好学习。

1、时间观念强。旅行三天的时间,中间多次分合,自由活动,但指定时间,没有人迟到。

2、自觉保护环境。一路上,车内环境干净、卫生,没有垃圾,自己吃过的包装纸,喝过的矿泉水瓶,都自己拿下车。

3、无人在车内打电话,没有手机铃声。

4、没有人在车内大声说话,特别安静,除了导游有时介绍景点。

5、车内禁止吸烟,会吸烟的人特别自觉,三天来没有一个人在车上吸烟,车内空气比较好。

6、游客都很听导游的安排,自觉遵守纪律,都按照指定的位子去坐,没有人乱坐别人的位置。

7、旅行社和导游尽职尽责,一路上导游认真介绍应参观的景点,并按照日程规定的项目,一丝不苟逐项参观,不推销旅游产品。

以上只是短短的三天,自己亲眼看到和亲自感受到体会,我们真要好好学习人家好的作风和习惯,特别是我们到国外旅游,更应该把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发扬光大,把不良习气克服掉,让外国人也要学习学习我们的讲究卫生、热情待人、团结友爱的好传统。

日本旅游心得体会 3

日本的街道、公路干净、整洁,我只有在刚到日本离开飞机场走向停车场时在路上看到一个烟头,在此后的六天里再也没有见到一个烟头或者一张废纸;即使在一家将关闭的大型百货商场里日本员工个个都工作顺从、办事认真、严肃,如果中国的商场快要关闭,中国员工大多爱理不理。遇到的日本人都很谦逊 很有礼貌,个个看上去彬彬有礼。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养老金制度:日本从1961年开始建立了基础养老金(即国民年金)制度,20岁以上60岁以下、在日本拥有居住权的所有居民都必须加入。日本从此实行了“全民都有养老金”,个体经营者、无业人员等每月需缴纳1.33万日元,企业职工和公务员则分别加入包含国民年金在内的厚生年金和共济年金,缴纳金额为收入的17.5%,由职工和雇主各负担一半。退休金统一从60岁开始领取,2000年3月,日本政府颁布《厚生年金保险法》、《国民年金法》等七部有关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法案,通过延长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年龄等手段开源,通过提高厚生养老金的给付年龄等手段节流(2016年至2025年,逐步将领取养老金的年龄从60岁提高到65岁)。每个人每个月退休金如果缴费年限相同,不管是公务员还是普通工人退休金基本相同,特别指出的是日本平均死亡年龄女性为88岁,男性为81岁。

而中国对退休人员实行退休双轨制,普通工人和公务员退休工资要相差3倍左右,与此同时中国平均死亡年龄74岁左右(即比日本等西方国家寿命短10年左右)却也要学西方国家延长到65岁。

据统计在美国,3%的大学生愿意考公务员;在法国,是5.3%;在新加坡,只有2%;在日本,公务员排在第53位;在英国,公务员进入20大厌恶职业榜;而在中国,76.5%的大学生愿意考公务员。

日本只要天气晴朗都是蓝天白云,山上都郁郁葱葱长满树木,原来日本不砍伐本国树木,却大量从中国等国进口,所以日本基本不会发生山体滑坡和泥石流,也没有沙尘暴;日本不杀本国熊和乌鸦等野生动物,却以科学考察为名在全世界大肆捕杀鲸鱼;日本非常重视本国的环保建设,却把因地震而引发的大量福岛核电站的核废水排入太平洋。

在日常生活中,日本人以轻柔、温顺、礼貌而且温和而著称,如茶道,箭道等等,日本人礼仪超群,常常用不同的方式维持表面的和谐,冲突总是被一层温和的、礼貌的面纱所掩盖。所以外人实际无法了解日本人到底在想什么。这种文化现象当然表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日本男女的性交往过程中,即使是嫖妓,人们也讲究规矩,讲究礼貌,把最粗鄙的性动作用一层文雅的外衣遮盖起来,否则怕被别人看不起,而绝大多数日本人是很要面子的。在这方面,似乎和中国古人所提倡的“温、良、恭、俭、让”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不同的地方是,日本人更重视把这种态度形成一种外在的礼节,而且还存在形成鲜明对比的粗犷、暴烈的一面。

美国人对此精心研究,尤其以鲁思?本尼迪克特这位美国当代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的作品《菊与刀》最为著名。以“菊”和“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日本人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爱美,既蛮横又文雅,既刻板又富有适应性,既顺从又不甘任人摆布,既忠诚不二又会背信弃义,既勇敢又胆怯,既保守又善于接受新事物,而且这一切相互矛盾的气质都是在最高的程度上表现出来的。他们非常关心别人对他们的行动的看法,但当别人对他们的过错一无所知时,他们又会被罪恶所征服。他们的士兵非常守纪律,但也不很顺从。菊花是日本皇家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日本人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喜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忠贞而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懦弱,保守而又求新。

社会思想史学者白井聪在《永续败战论》当中指出由于战后日本持续“否认战败,所以非得无止境地坚守对美国的从属地位不可,只要坚守对美从属,就可以持续不承认战败”。这也就是,安倍政权不断高喊“找回强大的日本”的同时, 却又非得强调“日美同盟”无可取代的根本原因。战后以来,持续否认对中国的败战,同时忘却美国的实质占领,如果根据作家立花隆的说法,现在的日本大学生甚至不知道日本和美国打过仗,也不知道哪一边输,哪一边赢。日本右翼更是把日本承认战败说成是自虐史观,把对东南亚和中国的侵略说成是消灭白人殖民地解放亚洲国家,同样中国央视记者近日在东京街头询问日本学生知不知道日本的侵华战争和南京大屠杀?均回答不太清楚。

日本文化的特征概括为“耻感文化”,与西方的“罪感文化”不同,其强制力在于外部社会而不在于人的内心。所以日本的个体在集团内部会极端地自控,或者可以说是近似变态地自控,把自己最好地融入集体,不管这个集体是在奴役自己还是在奴役他国。同时,这也造就了这个国家的内部会很稳定的特性。美国人在控制日本过程中正是充分地利用了这点。美国智库更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快要结束时明确指出远东不能出现统一集权国家,如果中国强大必须扶植日本,利用日本对付中国(钓鱼岛和琉球就是美国在这一战略下制造出来的);如果日本强大必须扶植中国,利用中国对付日本。美国这一战略与英国对德国和法国的战略如出一辙:法国强大则扶植德国,利用德国对付法国,如拿破仑时代;德国强大则扶植法国,利用法国对付德国,如两次世界大战。所以对于在美国次贷危机时快速崛起,美国就利用日本的右翼和钓鱼岛来加深中国与日本之间的对立,利用美日同盟给日本打气来对付中国,甚至在必要时全面武装日本。对于美国来说,在战略上能起到四两拨千斤之功效,这已成为美国既定的战略方针。迄今为止,无论是整个日本国家的右倾化还是修改和平宪法,无论是钓鱼岛争端还是参拜靖国神社,日本的一切战略筹谋都是服从和服务于美国遏制中国、重返亚太、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如安倍刚刚上台就想在日本没有同意加入TPP情况下就访问美国时,美国总统奥巴马就以种种理由拒绝,直到日本愿意加入TPP谈判后才同意安倍访美。

安倍上台后通过日元贬值来增加日本出口,形成日本经济复苏的现象,实际上“安倍经济学”的成功是建立在日本能够让日元对美元进行大幅度的贬值却没有受到美国的阻止和打压这一点上的,如果没有美国的支持,安倍政府的超宽松货币政策是根本无法出台的,如同日本对钓鱼岛国有化没有美国的同意,日本是不会堂而皇之地把中国钓鱼岛国有化。而安倍政府之所以能够从美国的手里获得这一武器,很明显因为日本加入TPP以及日本愿意捆绑在美国战车上来遏制中国这两个前提,实际上“安倍经济学”是解决不了日本所面临的关键性的问题的,安倍政权才要从政治军事领域下手来为其转嫁经济金融危机开辟道路:即(1)废除武器出口三原则,(2)把自卫队改为国防军,废除专守防卫的防务体制(3)最终目的修改和平宪法,从而重新走上法西斯军国主义道路。正如日本前首相村山富市说:安倍的目的欲摆脱战后体制。安倍一方面表示,中日关系是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给日中关系定位为“战略互惠关系”,日本与中国举行高峰会谈的大门一直敞开着等等;但实际举动则恰恰相反,如日本公布2016年《防卫白皮书》,抨击中国的海洋发展战略已威胁到日本领海与领空安全。白皮书指责中国企图霸占钓鱼台,具有控制南海航行自由的野心,并把中国海监船巡航钓岛之举喻为入侵领海与挑衅动作;在国际上以所谓共同价值观为名把打扮自己爱好和平的形象,不断向西方及东南亚等国家诉说自己受到了中国的“武力胁迫”,强调中国的壮大将威胁到西方国家在亚太地区的利益,诬称中国海上力量的发展会威胁海上国际航线的安全。同时,日本又把自己打扮成对抗中国代言人,让这些国家相信,日本军事力量的发展可以制衡中国;对内则借钓鱼岛问题再次激化中日矛盾,强化安倍敢于挑战中国的形象,从而博取更多选民的支持。

了解日本需从神道教谈起。日本的文化,思想,道德,价值观主要产生于日本土生土长的神道教。日本国民从古至今一直信奉的是本土的神道教,神道教是一种最原始,最落后,最愚昧,最简单的自然崇拜,神道教属于多神教范畴。首先神道教有个非常奇怪的特点,崇拜的神特别特别的多,所谓的“神”有几千万种,不管什么人,什么物都可以成为神,成为大众祭拜的对象。其次;神道教崇拜的“对象”没有好坏之分;不论好人坏人死后都可以成神,其信念基础就是不分是非的。神没有任何的选择性;蜈蚣,臭虫,蟑螂,蚊虫,毒蝎,杀人犯,蛇,狼等所有的阴暗卑劣之物都可以成为神,在大众心目中的这些神,没有良和莠,没有美和丑,没有正义与邪恶,没有仁义与残暴,没有人和魔鬼,没有善良与狠毒,一切可以不加区分,不甄别,不选择,因此坏人,坏物也统统可以成为神。成为神道教所祭拜的对象。神道教是日本人思想,文化的来源和基础,是日本人道德观和价值观的行动指南。神道教的泛滥,大家耳熟能详,最臭名昭著的是祭拜二战战犯亡灵的靖国神社,靖国神社是日本国神道教国家道场,是日本人所谓的精神象征。因此靖国神社成为滋养日本人罪恶的最大土壤和温床。臭名昭著的军国主义思想就是皇国思想和神道教结合下的变态产物,形成了日本人疯狂扩张的国家战略文化。把对外扩张和侵略,占有他国作为最大的利益实现手段,当作崇高的目标,这是一种扭曲的国家战略文化,已经渗透进日本人的思想之中,一直延续至今,日本人否认侵略历史,否认南京大屠杀,否认慰安妇,为军国主义招魂等等罪恶行径,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其中的根原所在了。

2014台湾旅游心得体会
旅游感言日本结束 第七篇

心得一:台湾旅游心得体会

恍然之间,我在台湾已经整整待了三个月的时间。细数这些日子,除了上课学习之外,剩下的双休日或者节假日,我都在路上。在申请到台湾做交换生的时候,我就非常憧憬,因为在我的印象里,台湾这座宝岛就是瑰宝,需要我们近距离接触它的美,不论是山水风景,还是人文情谊。

来台湾之前,我像许多大陆的朋友一样,对台湾的认识大概只停留在阿里山、日月潭,最多加上101大楼。喊的出的地名就是台北、台中、台南、高雄之类的。这不是我们的错,因为课本就只教了这些。这同台湾朋友只认识49年的中国的情况如出一辙。其实,台湾不只这些精采的地方而已。

想想看一个孤悬海外的小岛,从明朝陆续在荷兰文化、葡萄牙文化、明文化、清文化、日本文化、美国文化的影响下,同在地的高山族文化交融之下,台湾有许多细微的精采布满各处。高山族根据研究不是一个单纯的民族,举其中一支早已融入汉人的西拉亚族做例子,西拉雅族存在于荷兰人占剧的今台南、嘉义、彰化一带,依据当时荷兰人的纪录,西拉雅族人无论男女都身材高挑、肤色白晰,举止斯文有礼。深入村落传教的传教士记载,当地的妇女有节育的习俗和技术,甚至较当时西班牙人毫不逊色。事实上西班牙人同西拉雅族大部份时间是和平共处的。再往北边一点则是大肚番王的领地,那是西班牙人也不敢轻易进入的禁地。这些文化遗迹,都遗留在台湾各个角落里、台湾人的各种习俗里头。

在过去可贵的三个月里,我把台湾算是转了个遍,也许感受得和来台单纯旅游的大陆客不同,我喜欢慢慢地感受,细细地去体会每个地方不同的美。给我印象很深的三次旅行分别是垦丁、台北和花莲。

垦丁之旅对我而言是完美的。那是我平生第一次体会玩水的快乐。当我穿上潜水服、戴上潜水镜的那一瞬间,我觉得我的人生又少了一样遗憾。我其实是很害怕水的,当然也不会游泳。但是当天教练带着我们下海,传授我们浮潜的技巧,我也不知道哪里来的那么大的勇气去接近海水。当我坐在香蕉船上,被故意甩到大海中的时候,那种乐趣和喜悦是无法用言语去形容的。我爱垦丁的一切,台湾的最南端,海很美,心情更美。

去台北的时候正值中华民国百年庆典,喧嚷的人群、繁华的都市,让我不禁想起了北京。简单地比较一番,感到还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处。就拿故宫而言,北京的故宫只是个建筑物,而台北的故宫是中华瑰宝精华之所在。此中的藏品如翠玉白菜,宋高宗,宋孝宗的书画等等都已十分熟悉。台北,不能不去故宫,台北故宫的表面,是模拟北京故宫而建造,背靠翠绿的山脉,远看起来颇有气势,近处感觉原本也可是一中式博物馆的范围。虽然自知和北京真正的故宫比较,原本就不应该,但由不得会比较。比较之后的结果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在我看来,历史遗留下来的宝物需要我们去保护和传承,至于以后的历史如何去书写,只能顺其自然罢了。

花莲是一次感受自然和民族的旅程。这次旅行是阿美族的一个阿姨设计的,同时,带领我们游玩的是一位太鲁阁族的姐姐。进入太鲁阁国家森林公园,我便被大自然折服了。原来,“大好山水”是真的存在的。相比较而言,我更欣赏这里的风土人情,这里保留了太鲁阁族人很多的习俗和文化,当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去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会脱去世俗的外衣,用人最淳朴的本性去相处、去交流。

此次的台湾之旅会给我留下一辈子的回忆。有很多事情和经历,只有亲身体会,才会有更好地感触。比如,到台北玩可以不去逛101大楼,反正同金茂大厦和东方明珠往下看也没太大不一样,但不能不去逛距101大楼仅200米远的24小时开放的诚品书店;到宜兰玩可以不去泡温泉,相信我同你在南京泡的也差不多。但如果错过了苏澳的冷泉就太可惜了,因为全世界就2个地方有;到了花莲可以不去海洋公园看海豚表演,你可以在许多地方都看到类似的表演,但如果不走一趟太鲁阁看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以及人定胜天的奇观,那你就白走了一趟台湾;了南投没看到日月潭不可惜,因为同杭州西湖比起来也就西子比貂蟬,但如果你没去一趟桃米生态村看看921地震灾民如何把农村变成吸引人的观光生态社会企业,那就错失真正的精采镜头。到了台东可以不吃凤梨释迦,因为你已经能在上海买到它了,但如果你没走一趟绿岛看看绿岛海底下的海洋生物,那就白白浪费了银子,因为绿岛的海底生态在全世界范围内可以同第一名的大堡礁一较争长短。

台湾,值得我们用旅游的方式来体验。因为,行走在这片土地上,你定会有美妙不同的感受。

心得二:台湾旅游心得体会

前段时间去祖国的宝岛台湾走了走,台湾的景色给我留下的印象不深,台湾的美食给我留下的印象不深,但是台湾人民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到台湾,因为手机没有开通国际漫游,所以不能拨打电话,于是我在酒店司机师傅的指引下去了7-eleven(连锁超市)去买电话卡,一进超市,我就被超市老板的人情给深深的感染了。我进去后就很客气的为我介绍各种电话卡,还给我推荐很多特色美食(虽然我最后没有买他推荐的东西,但是他始终都是很客气的为我介绍)。最后我因为不知道台湾哪个频道转播世界杯,老板很客气的给我打了好几个电话,然后告诉我。他是第一个让我感觉到台湾人民的热情,或者说至少他们的服务很热情。

在游玩几天后,在花莲的一家酒店住下,但是回到房间,我发现我的房间不能上网,于是我打电话到了总台,很快就有一个20多岁的男孩上来,他不断的向我表示着歉意,并表示给我换一间房间。那时,我刚洗完澡,我告诉他,我需要换下衣服,让他稍等会,他就在门口等了我十分钟,收拾完所有的东西,把我送到了另一个房间,途中还不断的向我表示歉意,希望我原谅他们的失误。我再一次被他们深深的热情而感染。休息片刻后,我来到酒店对面一家很小的文具店想买支笔,但是因为店太小,没有我需要的东西,店主又是很抱歉的对我表示歉意,他说:非常不好意思,因为他们店太小,文具没有那么齐全,对我造成了不便,同时还主动指引我哪个店有。

在这几天里,我们早上不管离开哪个酒店,酒店的经理和服务员都会在酒店门口排成一队,向大家挥手送别,并且一直目送大家远去。

几天后我们又来到野柳风景区游玩,很多游客在要在一块很有趣的石头前留念,但是因为人特别多,管理人员就组织大家排队拍照。这时排在最前的几个游客(应该是一起过来玩的),不挺的让自己认识的朋友插队拍照。管理员不断的劝说,让他们排好队,但是他们毫不理睬。后面排队的游客都非常生气,于是管理员就去驱赶他们几个人,他们离开的时候朝管理员骂了脏话,管理员很生气的质问道,你居然还骂人,你们是哪里的?那几位朋友居然还嬉笑着回答:ZJ省的。我顿时感觉到一种莫大的羞耻啊。

在台湾的这段时间,不管在哪里遇到的都是笑脸的迎接和热情的接待。回来后,我经常想想,我们现在不断的提出要经济怎样的快速发展,要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水平,但是我们应该认真的思考思考,我们与他们的差距到底在什么地方.......

在台湾这几天也许我的所见所闻只是冰山一角,但是我相信只要是去过的人都应该有很大的感触。在改革开发以来,我们内地许多城市的发展超过的台湾,尤其是在城市建设方面,比台湾要漂亮的多,但是在其他方面能否有所改善呢,如果我们这一代人能真正从自己做起,这样我们的国家怎会不强大呢!

心得三:台湾旅游心得体会

台湾岛景色美丽,整个岛上都是热带和亚热带植物,郁郁葱葱,基本上看不到秃山和黄土。

到台湾旅游,语言上基本没有障碍,到宾馆、到商店、岛上的旅游景区和夜市上,当地人讲的台湾味普通话(他们叫国语)我们能听懂,比大陆南方一些省份的人讲话还容易听懂,我们讲普通话他们也能听懂。

从吃饭上说,早餐是自助餐,食物很丰盛,吃多少拿多少,如果某人吃剩下的多,工作人员也不说你,但会对你投来鄙视的目光;午餐和晚餐每顿都是八个菜(荤素搭配而且没有很辣的菜),每餐都有两三样水果。主食有大米、面条、馒头。这对于我们大陆的北方人来说还算可口。每到一个吃饭的地方,坐下就吃,不用等(这是旅行社提前用电话联系好的不是导游临时安排的),这样就节省了时间。

住的就是宾馆,基本和大陆差不多(但感觉比较干净舒适),24小时能洗热水澡;饮料就是矿泉水(每个房间都有电热壶,也可以自己烧开水);房间里有几种不同的茶叶,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饮用。

行动坐大巴旅游车,车况很好,每次行动司机负责装卸行李,有时我们和导游也帮把手。台湾的交通秩序很好,虽然车辆密度大但我们旅游八天没有一次堵车现象。在台湾基本听不到汽车喇叭声。在台湾的街道上除汽车外就是摩托车,没有电动车,自行车也非常少。骑摩托车或坐摩托车的人全都戴安全帽(若不戴安全帽,逮住后要罚6000台币)。台湾的公路交通井井有条秩序良好。在台湾无论是车辆还是行人如果横穿街道双黄线是要受到重罚的。在大陆也有较完善的交通规则,但交通秩序不如台湾好,我看就是执行得是否认真。

台湾的铁路交通不如大陆发达。我们从台湾的花莲到南澳坐的是小火车。导游说这是专门为大陆游客准备的,因为这段公路交通曾出过事故,大陆游客觉得坐火车安全些。其实不然,小火车还是绿皮的旧车,铁路比我们大陆的要窄许多,跑起来侧晃较厉害,不如大陆的火车稳当而且速度也慢。台湾也有较为新式的火车但很少。

台湾人热情好客彬彬有礼,有时候他帮你做了事,他倒会说声“谢谢”,我们觉得不理解。但人家说这是因为你给了他做事的机会所以要说声“谢谢”。虽然也可以这样的解释,但我总觉得有点日本人的影子。

台湾对吸烟控制的比较严格。凡是公共场所均不许吸烟,就连宾馆内也不许吸烟。在台湾,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某个地方有一只垃圾桶,周围有几个人在那里吸烟。如果你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这些人是大陆游客。对我这个烟民来说,虽说少吸了几支烟,但也不觉得有多别扭。

在公众场合不高声说话,而是窃窃私语,这使我们觉得有点不习惯。

总而言之,这次旅游的总体感觉——心情比较愉快。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780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