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初一作文

| 读后感 |

【www.guakaob.com--读后感】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初一作文

  初一4班

  邓涵

  《朝花夕拾》中有名的篇章不少,一眼吸引住我的却是那篇童趣盎然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这是一篇回忆童年时代妙趣生活的文章。作者选取了童年生活的两处情韵各异的地方,“百草园”与“三味书屋”,围绕儿时的乐土,描绘了一个奇趣无穷的儿童乐园,展现了自己绚烂的童年生活。写百草园以“乐”为中心,以简约生动的文字,结合“美女蛇”的传说和冬天雪地捕鸟的故事,动静结合,详略得当,趣味无穷,让人对“雪地捕鸟”一事心生向往,跃跃欲试。三味书屋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说它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历的书塾”,儿童在那里受到规矩的束缚,不禁让人想起现在的孩子们在学校受到的“种种约束”,但作者并未将三味书屋写得死气沉沉,而是通过课间学生溜到后园嬉耍、老私塾先生在课堂上入神读书学生乘机偷乐两个小故事的叙述,使三味书屋充满了谐趣。

  读完以后,我久久没有缓过神来,脑海中仍时时萦绕着鲁迅先生笔下那美丽的童年画面。我惊叹,惊叹于鲁迅富于变幻的语言,写景状物时,鲁迅文字细腻且富有层次,而刻画人物时,又变换了另一幅笔墨,采用白描手法,抓住人物外貌,心理特征,生动形象的描绘出一位古板、严厉的老先生,令人见字如面。我羡慕,羡慕鲁迅先生小时候如此有趣,这般无忧无虑的生活。雪地里,支一面大竹筛,撒些秕谷,是否我也能捉得住一两支麻雀呢?“拍雪人”,或者拍个手印,对于从小生活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的我们,也是百般向往,至于玩蟋蟀,观察斑蝥,挑逗蜈蚣,更是令人心生羡慕。

  鲁迅这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实则也写出的鲁迅的成长过程。百草园是玩乐的地方,有趣至极,而三味书屋虽无百草园那般好玩,虽要读书写字,却也乐在其中。读书的时候,鲁迅常和小伙伴们溜到三味书屋的后院玩耍,或是用“荆川纸”描绣像,表现了儿童的调皮的快乐天性。一时间勾起了我对童年生活的怀想。小学教室里,当看见手表上那距离下课铃仅剩五分钟的时针时,我的心就激动起来,脸上不禁扬溢着笑容,眼睛也不时看向窗外。下课玲声一响,我便和小伙伴们一起拥出了教室,在操场上,我们像快乐的小鸟,自由飞翔,尽情玩耍。那天真的笑容,欢快如小鸟一般的身影仿佛又重现在我的脑海中,恍如昨日。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童年,像记忆中的那场大雨,无数的雨滴从墨色的天空中倾泻而下,像是谁的回忆洒落了一地……我伸出手想要留住它,但只留有满手的湿润。案前笔下墨,是那心头一笔难舍的温柔情。童年趣事终究是已成过往,美好的时光也在鲁迅先生笔下定格成为经典之作,同时也定格在我记忆的长河中,清晰明快,永恒珍藏。

  教师点评:该生较为精准地读懂了鲁迅先生的这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尝试从作者的角度去体会儿时百草园的乐趣和三味书屋的谐趣,同时联系自己的童年生活去解读,拉近了与文章的距离。全文语言成熟稳重,读起来舒适流畅。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887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