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读后感初一优秀作文

| 读后感 |

【www.guakaob.com--读后感】

  《朝花夕拾》读后感初一优秀作文

  《朝花夕拾》读后感

  初一9班

  陈宇星

  清晨时的花儿,娇嫩使人怜爱,自然是很美好的。这一份美好也是鲁迅所渴望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许多爱国学生遭到逮捕,看着年轻的生命赴死,自己却无能无力,他的心境是纷扰而芜杂的。《朝花夕拾》便在这种环境下编定出版。

  《朝花夕拾》中所记的从鲁迅少年时代到留学归来的这段时光内所交往的人、经历的事、热爱和仇视的物。像一幅尖锐的民俗画,铿锵有力;又像一首美好的抒情诗,细腻绵长。在朴实的语言里,我们能感受到平平切切的少年与觉醒的青年时代的鲁迅所有的强烈自尊心。

  《朝花夕拾》所描绘的鲁迅童年在故乡的山水间玩耍的场面是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他在其中花了大量笔墨来写故乡的人和物。活泼可爱的隐鼠,及因为隐鼠的死引发的一种“仇猫情怀”满是儿童的情趣。还有他的长妈妈,鲁迅是很讨厌阿长的,不仅因为她的切切察察,最可恶的是阿长踏死了鲁迅心爱的隐鼠。一次,鲁迅从别人口里听说了“人面的兽,九头的蛇,长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用两乳当作眼睛的人”,就一直渴望得到《山海经》。而长妈妈虽目不识丁,但却买回来他一直渴慕的“三哼经”,鲁迅对她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敬意,以致篇末有了“仁厚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鲁迅对长妈妈的怀念也跃然纸上。

  鲁迅童年“徘徊而不忍去”的地方,便是百草园了。油蛉与蟋蟀的鼓奏,何首乌的藤,好吃的覆盆子,都是他所热爱的。在百草园嬉闹时,他曾“拔何首乌毁了泥墙”,曾“砖石抛到间壁的梁家去”,还曾“从石井栏上跳下来……”这就是鲁迅所眷恋的童年。

  在鲁迅人生中对他影响最大的人就是他青年赴日求学的导师藤野先生,他尽职尽责的形象令鲁迅终生难忘。他的照片挂在鲁迅工作的房间。每每看到,都能使他良心发现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这一篇里还有写到鲁迅弃医从文的正式起点,这源于一场电影。在日俄战争中,日本获胜了,在处决俘虏时,处决的人中有不少中国人,在一旁观看的中国人竟然面无表情地看着临死的同胞。鲁迅的父亲是被庸医害死的,他希望学医来医治国人,但他意识到国人需医的不是身体而是麻木不仁的灵魂,从此他走上了文学之路。

  鲁迅的一生是不断奋斗的一生,他虽然辞了人世,但他的灵魂已经融入在他不朽的作品中,为了国人更好的明天不住地呐喊着。

  教师点评:小作者语言朴实无华,写了《朝花夕拾》这本书中让其印象深刻的长妈妈、鲁迅所欢喜的百草园以及对鲁迅影响最大的藤野先生。看似毫无关联的三件事,是先生奋斗的一生中极具影响的人物和地方。我们从文章中不难感受出小作者阅读时的思考。

  《朝花夕拾》读后感

  初一9班

  赖其昌

  请闭眼试想:在一个寂静的夜晚,你卧躺在乡村的草垛上,四周的小山环抱着你躺着的草地上,天上只有三两颗星星,到处一片漆黑。你忘却了自己的姓名、身份、地位;化解了所有人与你的芥蒂;所有消愁都随风淡墨……只留下身边的一本书和一个漆黑的夜,倒也不失为一种美好!

  我常怕白日的喧嚣打破心中的宁静,因而无法感知鲁迅先生的内心。于是,我常在漆黑的深夜捧读鲁迅先生的书。在无数个日夜后品读完《朝花夕拾》。

  先生对生活是热爱的,为人是感性的。他的文章总能浸入人心,甚至于影响我的看法!

  在《阿长与山海经》中,鲁迅先生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写长妈妈。长妈妈切切察察的毛病是先生所厌恶的;繁琐的礼节让先生感到无奈;而那“大”字造型的睡姿委实让先生受罪。我们可以得知先生是不爱长妈妈的。直至目不识丁的长妈妈送了先生一本《山海经》之后 ,先生对她的态度才大有改观。倘使我们的生活中也有位“长妈妈”,我会愿意感知她的可爱。只因先生笔下的长妈妈也是个可爱的人儿!

  先生是厌猫的,他用几个自己的感觉,让原来爱猫的我也变得有些仇视于它。猫的性情使人厌烦,它颇像人类的幸灾乐祸;与狮虎同族,却比狮虎懦弱千万倍;对人一副媚态,对其它弱小的动物却动辄咎之……导致我厌猫的原因,也不得而知。它不能一视同仁,反倒愈发猖狂……

  纷繁的世间也许难以觅得先生所求的那份闲静,然而一个热血沸腾的先生却用他的作品深深地影响着我!

  教师点评:鲁迅先生文章的语言需要细细品味,思想需要深入解读,而一个浮躁的人是难以靠近先生的。小作者选择在夜间品读《朝花夕拾》,感知先生对生活的态度。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深爱先生的,先生对事物的看法对我们的小作者总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zuowendaquan/887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