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地瓜种植

| 经济师考试 |

【www.guakaob.com--经济师考试】

篇一 野地瓜种植
野地瓜的种植经济价值高(附野地瓜种植技术) 要想种植效益高需要综合开发

  野地瓜,全株有乳汁,长达10余米,匐地而生,触地易生须状不定根,形似巨型蜈蚣,故又称匐地蜈蚣。因外形像枇杷,在湖北省部分地区等地称地枇杷,另外还有别名满地青、满地香、地瓜藤、地胆紫、地石榴、地胆紫、霜坡虎、地棠果、地板藤等。

  野地瓜可作水果栽培,适合套栽在果园里,使传统的单季果园成为双季果园。亦可作观果、观叶吊挂盆景,柔韧翠绿的茎蔓潇洒飘逸,具有“万条垂下绿丝绦”的美景。综上所述,野地瓜是集食用、药用、绿化、观赏于一体的多用途植物。 

  国内分布:

  主要产自湖南张家界(龙山、桑植)、湖北(南漳、十堰、宜昌以西)、广西(大苗山)、贵州(纳雍、遵义,黔东南州、石阡、六盘水)、云南、西藏(东南部)、重庆、四川(达州、泸州、遂宁、绵阳、南充、宜宾、巴中、木里、屏山、乐山、安岳等)、甘肃、陕西南部。

  野地瓜的形态特征 

  为匍匐木质藤本,有乳汁。茎棕褐色,节略膨大,触地生细长的不定根,叶坚纸质,倒卵状椭圆型,长约1.6—6厘米,宽约1—4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圆型或浅心型,边缘有细或波状的锯齿,具三出脉,侧脉3—4对,上面被短毛;叶柄长1-2厘米花序托具短梗,蔟生于无叶的短枝上,埋于土内,球型或卵球型,直径4-50毫米,熟时紫红色(分可食和不可食两种,可食的果肉多汁,不可食的内部明显无水分,可食称之为母地果,不可食称为公地果,熟过头的地果里面或有果蛆);基生苞片3;雄花生于花托的口部,花被片2-6,雄蕊1-3,雌花生于另一花序托内。 

  分枝多,生长快,攀附力强,春季扦插的枝条,至当年冬季即可覆盖约2平方米的地面。野地瓜的茎蔓柔软而坚韧,一年生的茎蔓可承受30~40公斤的拉力,是编织筐篓及藤制工艺品的好原料。叶长2~6厘米,宽2~4厘米,翠绿色,经冬不落,是草食动物的好饲料,尤其是兔子、羊、鹅等视之为冬季的美味佳肴。花单性,簇生或单生于叶腋或分枝处。 

  野地瓜在果实成熟时期(6~10月)端午后,进行采摘,即使距离野地瓜20余米外,也觉浓香扑鼻,馥郁可人,故又称为满地香。野地瓜具有耐寒、耐旱、耐荫、耐贫瘠、耐水湿等特性,即使植于寸草不生的砂石或石板缝隙里,也会枝繁叶茂,绿意盎然;无论是赤日炎炎的夏季还是冰天雪地的冬日,全年一样蔓延 似锦,绿叶如荫;无论是生长在烈日曝晒的山岗上或是长在古森林之下,叶色总是青翠碧绿,生机蓬勃;无论是洼地,还是干旱的山岭,均能随遇而安,四时常青。

  花小,单性,藏于肥大花序托中;花序摭具短柄,簇生于土中的短枝上,球形或卵球形;苞片3,基生;雄花生于瘿花托的口部,花被片2-6,雄蕊1-3(-6)枚;雌花生于另一花序托内,发育为孢隐花果,单生,球形,直径4-15毫米,成熟时淡红棕色。

  果期5-6月。

  野地瓜的经济价值

  水果价值

  野地瓜幼果青绿色,成熟淡红色,芳香四溢,甜香如蜜,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保健水果,既可鲜食,又可加工成干果。有数据鲜食其蛋白质含量高于无花果,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组成较为合理,其中3中抗疲劳支链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的29%左右,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的含量均比苹果、樱桃、柑橘高,的确是一种营养成分含量丰富的水果。野地瓜在果实成熟时期(6~10月)端午后,进行采摘,即使距离野地瓜20余米外,也觉浓香扑鼻,馥郁可人,故又称为满地香。

  野地瓜作水果栽培,适合套栽在果园里,使传统的单季果园成为双季果园。野地瓜的价格在20-35元左右一斤,购物网站售价也有90元一斤的,果子可以做果酱,果汁等。现在四川重庆等地已经在人工种植。

  园林绿化价值

  野地瓜是一张多生常绿藤本植物,四季长绿,茎匍匐于地表生长,叶片革质,可用于公园或易遭游人践踏的场所绿化。野地瓜茎蔓总是纵横交错地生长,这样就会自然的“织”成一张“巨型渔网”,能将表面松土、沙土牢牢地“网住”,再加上有茂密的叶子长年“封面”,酷似加盖了一张永久性的绿色地毯,这种防沙固土的特殊功效是其它地被植物所不能及的,堪称防沙固土的极品,可与经济林木套种,具有开发成为园林绿化植物的潜在价值。

  观赏价值

  可作观果、观叶吊挂盆景,或者直接种植在一些园林景区,它的茎蔓翠绿而飘逸,有长成以后有种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感觉。

  药用价值

  野地瓜全株都能入药,祛风除温以及通经活络是它最重要的功效,在中医中它经常会被会用于人烦的气管炎和风湿骨痛以及水肿等多种疾病的治疗。治疗时既可煎制以后内服,也能直接外用。野地瓜滕熬水可治风热咳嗽,痢疾,水肿,黄疸,风湿疼痛,痔疮出血,经闭,带下,小儿消化不良,跌打损伤,无名肿毒等病症。

  野地瓜还具不错的止血功效,在人们意外受伤出现流血不止时,可以直接把它野地外捣碎,外敷在受伤的部位上,就能起到良好的止血作用,另外它还可以用于毒蛇咬伤的治疗,使用方法与上面相同,每天更换一次,能让身体内的毒素快速消失。

  附:

  药用部位:全株 

  药用功能:祛风湿、通经络、止白带 

  药用主治:慢性支气管炎、风湿筋骨疼痛、腹泻、痢疾、乳腺炎、水肿、月经不调、产后血气痛、便血、流鼻血、瘰疬、接骨、跌打损伤、刀伤、疯狗咬伤、痈肿、脓疱疮、毒蛇咬伤。 

  饲料价值

  野地瓜的茎蔓柔软而坚韧,叶长2~6厘米,宽2~4厘米,翠绿色,经冬不落,是草食动物的好饲料,尤其是兔子、洋、鹅等视之为冬季的美味佳肴,但叶子革质,鸡不吃。

  工艺价值

  一年生的茎蔓可承受30~40公斤的拉力,是编织筐篓及藤制工艺品的好原料。

  野地瓜的生长习性 

  野地瓜在果实成熟时期(8~12月),即使距离野地瓜20余米外,也觉浓香扑鼻,馥郁可人,故又称为满地香。野地瓜具有耐寒、耐旱、耐荫、耐贫瘠、耐水湿等特性,即使植于寸草不生的砂石或石板缝隙里,也会枝繁叶茂,绿意盎然;无论是赤日炎炎的夏季还是冰天雪地的冬日,全年一样蔓延似锦,绿叶如荫;无论是生长在烈日曝晒的山岗上或是长在古森林之下,叶色总是青翠碧绿,生机蓬勃;无论是洼地,还是干旱的山岭,均能随遇而安,四时常青。 

  落叶性匍匐地上的木质藤本,有白色乳汁;茎棕褐色,节略膨大,生有多数不定根。叶互生,厚纸质,卵状椭圆形或倒卵形,长1.6-6厘米,宽1-4厘米,先端钝尖,基部近圆形或稍不对称,边缘有波状齿,具3出脉,侧脉3-4对,上面绿色,疏生短刺毛,下面淡绿色,沿脉波短毛;叶柄长1-2厘米。 

  花小,单性,藏于肥大花序托中;花序摭具短柄,簇生于土中的短枝上,球形或卵球形;苞片3,基生;雄花生于瘿花托的口部,花被片2-6,雄蕊1-3(-6)枚;雌花生于另一花序托内,发育为孢隐花果,单生,球形,直径4-15毫米,成熟时淡红棕色。果期5-6月。 

  野地瓜的繁殖方式:

  有性繁殖:种子,无性繁殖:茎。 

  栽培:当今人工栽培面积少,产量低,主要来源于自然生长。有很大的增产潜力。

  野地瓜种植技术

  1、整地选种。

  实行三年以上轮作,深翻土地,施足基肥,灌好底墒。选用优良抗病品种,并用新高脂膜拌种(能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适期播种,下种后用新高脂膜喷雾土壤表面,可保墒、保肥、防土层板结,提高出苗率。

  2、田间管理。

  ①适时灌水、除草,若发现病株要及时将病株连同病土一起铲除。

  ②植株生长期适当增施有机肥,不施带菌肥。

  ③分别在分枝结薯阶段、茎叶盛长块根膨大阶段喷施地果壮蒂灵,可有效增强植株营养向根部输送能力,提高薯块抗病能力。

  3、种植时间。

  野地瓜五月份结果,六月份成熟,大概在六月半至七月份开始腐烂。可以说地瓜的结果周期很短,野地瓜的市场很大,只不过因为它的结果周期很短而且一年就结一次果所以想要种植野地瓜的朋友必须考虑到它的习性。大部分地方一年内不能轮换种植,局部地方可以,主要是因当地的气候和地形条件而定。

  野地瓜种植经验:

  野地瓜栽培管理粗放, 容易繁殖, 在实际生产中 ,采用扦插繁殖能够达到快速繁育的目的 。它栽培技术简单, 只要气候[创业网:在雨季栽种,成活率高达 90%以上。以桂林地区为例,一般 3月上旬至4月上旬气温升高后是扦插繁殖的最好时期, 剪取1年生枝条,长 10~ 15cm,扦插基质不限,细沙或壤土均可。如果不需要快速长出,还可以直接扦插在需要绿化的地点,株行距以 15cm×15cm,3月份扦插,5月底便可以封行。同时,扦插试验显示,带有一个节的茎段就有可能发展成一个种群,因为其节触地生根的特性很容易长出新的植株。

  据多年的栽培经验,野地瓜地栽后,在苗期,要注意浇水和拔除杂草,封行后,每周浇水1次即可。在营养生长季节,对 N、P 的需求量较大,可根据其长势和 立地条件,在雨天撒施一些含 N、P较高的尿素、复合 肥,以促进苗木生长。地枇杷抗逆性强,适宜粗放管理,种植后无需经常更换和经常性的人工修剪。其成片栽植的群落中很少 有其它杂草, 病虫偶尔会有食叶害虫发生,如竹蝗、骷髅、天蛾等,需早防治。

  野地瓜种植提醒:

  野地瓜的成品水果价格较高,一般可以卖到60元以上,但综合起来种植效益并不显著,因为产量较低。在目前没有太大的种植效益,除非出现成熟的品种和技术。

  不过,在山地较多且价格低廉的地方可以开发这个种植项目,因为野地瓜种植简单管理粗放,适合大批量种植,且要综合开发野地瓜整株的经济价值,只卖水果的话利润不高。

  注意:大规模种植之前最好先进行试验,以免遭受损失。

篇二 野地瓜种植
童年的味道:山里的野生水果

童年的味道:山里的野生水果

童年需要一片蓝天,也需要一片绿叶。拥有美好的童年,长大后才会拥有美好的回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小孩子却远离大自然的山水虫鱼。小童鞋们也就这样在城市的喧嚣中慢慢长大,缺少了与宁静大自然的接触机会,小耿老师对此也只能深深的感叹。不过没关系,今天自然学堂的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回到童年去品尝那些美味的野生水果吧!

“六月六地瓜熟,七月半地瓜烂”这句话听过吗?这句话可是我们四川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哦!这里说的地瓜叫做地石榴,地石榴又名野地瓜、地果、地瓜藤等。在四川也有的人管他叫地瓜。是一种常绿的木质藤本植物,葡地成片生长。小时候的我们总是背着父母悄悄的跑到山里面去采摘这种野生水果,回家的时候也会不忘给父母带一点回去。这种野生水果四川人将它们分为公的和母的,公的能吃,而且味道美极了。母的是不能吃的,因为母的野地瓜里面没有水分,味道干而涩。

羊奶果,还记得那个酸酸的味道吗?看到它是不是觉得牙齿都酥了,口水也流出来呢?羊奶果是多年生常绿攀缘植物,成熟果实鲜红色至紫红色,鲜果生食,可食部占91 %,甜酸,适度可口,水分充足,颜色鲜艳。羊奶果由于它的形状像羊的乳头,所以人们把它叫做羊奶果。你可能也会想到小时候放学后迫不及待的冲向树林采摘羊奶果的情景。你像风一样的自由,感觉山野是你的,流水也是你的。将鲜红羊奶果采摘放到罐子里,做成果汁带到学校里和小同学们一起分享。是一件多么愉快的事啊!

覆盆子,地埂上布满了一串一串的覆盆子,小鸟儿也嗅到了它们的味道,唱着歌儿来和人们抢覆盆子。覆盆子是一种蔷薇科悬钩子属的木本植物,是一种水果,果实味道酸甜,植株的枝干上长有倒钩刺。覆盆子有很多别名,例如:悬钩子、覆盆、覆盆莓、树梅、树莓、野莓、木莓、乌藨子,而在我们四川有人管他叫山泡儿。覆盆子的果实是一种聚合果,有红色,金色和黑色,在欧美作为水果种植,但在中国大部分是野生的。据说吃了它,人们撒尿的时候会特别有力,可以把盆子冲翻,所以人们管它叫它覆盆子,是不是感觉这个名字很有趣呢?

栽秧果,知道这个名字吗?我们家乡就这样叫他的。其实它的书名叫做毛叶蔷薇,毛叶蔷薇是矮小灌木,高1-2米;枝圆柱形,粗壮,常呈弓形弯曲,幼嫩时被长柔毛,逐渐脱落,老时无毛,散生扁平、翼状皮刺,有时密被针刺。它的果实颜色鲜艳,但是你在吃它的时候一定要把果实里面种子扔掉,只留下可以食用的果肉,而且还要注意里面是否有虫子哦!

西南草莓,有人管他叫白泡儿、地白泡,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在中国广西、云南、西藏、四川西南地区,都看到过一般的红草莓吧,但这样的西南草莓很少见过吧!在我们家那边这小东西可是遍布山野哦。每年七八月份的时候,地白泡就成熟了。童年的时候小伙伴们从自家屋里带上碗或盆子,然后兴高采烈的从山野里走去,一边往嘴里塞,一边往盆里装。回家的时候人也吃饱了,盆也装满了。现在长大了,却只有美好的回忆了。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一个美好的童年哦!

篇三 野地瓜种植
几种观赏藓类植物的引种培植研究6.31

附件2:

贵州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申 请 书

推 荐 学 校 贵阳学院 项 目 名 称 几种观赏藓类植物的引种培植研究 项 目 类 型 创新训练项目(√) 创业训练项目() 创业实践项目() 所属一级学科名称 生物学 所属二级学科名称 植物学 项 目 负 责 人 龙 彪 申 报 日 期 2014年5月25日

贵州省教育厅制

二○一四年五月

1

2

4

一、项目实施的目的、意义

藓类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植物之一,常生长在潮湿地带,遍布森林、湿地、沼泽与山脉的植物[1]。但目前我国对藓类植物的研究和运用还比较少。由于形体微小,传统上被误认为缺乏经济

价值而常被忽略,所以到目前还缺乏对其引种培植进行的系统化研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

[2]

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藓类植物的运用也越来越多元化。藓类植物在城市绿化中具

有重要功能,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有独特的造景功能、环境指示作用、吸水、保水功能和室内装饰功能等。但其在园林城市的建设中长期处于被忽略、甚至被排挤的边缘地位,应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研究及开发利用。随着人类社会快速发展和精神物质文化需求的急剧增加,藓类植物目前成为淘

[3]

宝上的热销产品,并且销量呈快速增长趋势,但淘宝上所卖的藓类植物产品大都不是人工引种培植的,而是从野外采挖的,这种对藓类植物的采挖行为会对生态环境构成严重破坏,且一旦遭到破坏极不易恢复。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藓类植物的需求,达到保护生态环境作用,对其进行引种培植刻不容缓。

藓类植物的引种培植,就是将藓类植物从现有的分布区域(野生植物)或栽培区域(栽

培植物)人为地迁移到其他地方(栽培地,室内等)种植的过程[4]。藓类植物具有较高的种群遗传多样性[5],人们通过利用植物的变异性和适应性,选择、控制能使之适应的新的环境条件,探寻其最佳的适生条件。藓类植物是植物界一个特殊的类群[6],藓类植物的生态发展是多方藓类植物在我省分布广泛,就我省气候环境和地理地貌特点,藓类植物在我省园林造景、生态环境保护、缓解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至今更为广阔的则是运用到了室内的装饰盒培植上来了。因此为了充分发挥藓类植物的价值,能更好地运用于园林、社会生活中,创造其社会与经济价值。我们现将针对藓类植物的这些特点和需求,通过实验对其进行引种培植研究,摸索出一套能使藓类植物在室内环境快速生长繁殖的方法,为人们培植提供一套科学的参考依据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庄强,周瑞玲. 苔藓植物的生态功能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J].林业科技开发,2006,(03):92.doi:10.3969/j.issn.1000-8101.2006.03.035.

[2]吴玉环,程国栋,高谦. Bryophyte's ecology functions and its significances in revegetation[J].中国沙 漠,2003,(03):215-220.doi:10.3321/j.issn:1000-694X.2003.03.002.

[3]焦云红,叶嘉. Utilization status of bryophyta in the gardern city[J].生物学杂志,2006,(02):48-49,34.doi:10.3969/j.issn.2095-1736.2006.02.015. [4]程金水,刘青林.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M].2010,9;126

[5]王中生,安树青,方炎明. 苔藓植物生殖生态学研究 - 生态学报 - 2003, 23(11),10.3321/j.issn:1000-0933.2003.11.029.

[6]彭琴,陈晔. 苔藓植物的特性及人工培养方法[J].九江学院报,2007,(06):71-73.doi:10.3969/j.issn.1673-4580.2007.06.021.

5

篇四 野地瓜种植
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

我公司于2015年4月杨柳水库工程河段进行了生物多样性调查,经多次收集资料,编制了《宜宾市珙县杨柳水库生态调查与评价报告》。对工作范围内陆生植被(区系组成,主要分布,珍惜和资源植物)、动物(主要分布,珍稀和特有种,资源动物)及生态系统进行了调查与评价。

【野地瓜种植】

本次调查主要范围包括直接影响区和间接影响区,其中重点调查对象为直接影响区的坝址、水库淹没区、工程施工区和施工临时占地区等区域。本次生态调查范围与环评工作范围一致。 (一) 陆生植物资源

陆生植被调查主要采取收集基础资料和野外实地考察的方法,野外实地考察又采取了样方调查和植被类别调查。通过调查和标本收集,参照相关资料:《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四川植物志》、《中国植物志》、《中草药野外识别手册》等,经调查和鉴定,评价区高等植物多达55科69属98种。其中蕨类植物16科18属25种,裸子植物4科4属5种,被子植物35科47属68种。

评价区国家级保护植物有:桫椤、桢楠、润楠、香樟。

1. 评价区陆生植被现状概述

根据四川植被划分,杨柳水库评价区植被隶属于川东盆地及西南山地常绿阔叶林带→川东盆地偏湿性常绿阔叶林亚带→盆地南部中山植被区→娄山北侧西端植被小区。由于人类对该植被地区开发利用早,活动频繁以及该区自然气候条件的因素,杨柳沟植被次生性明显:杨柳沟左岸山势坡度较缓,人类开发利用频繁,地带性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以次生林为主,品种较单一,以竹林和人工红椿林分布面积最大,针叶林间或分布。 ⑴ 人工竹林

人工竹林是评价区主要森林植被之一,主要分布于沟谷及较陡山坡。群落乔木层种类较单一,郁闭度0.67,平均树高4-9米,主要有水竹、苦竹、绵竹、毛竹、楠竹。零星分布有杉树,松树,柏树,漆树,桢楠等。灌木层盖度35%左右,主要有悬钩子,八角枫,野漆树等。草本层盖度60%左右,主要种类为蕨类植物和天南星科植物、荩草等禾亚科植物。 ⑵ 人工红椿林

人工红椿林位于杨柳水库坝址左岸,成块状分布。乔木层主要为红椿,零星分布杉木。由于栽种时间不长,郁闭度仅为0.2。平均胸径6-12cm,树高3-7米。草本层主要由荩草构成,盖度90%⑶⑷ 2.评价区主要植被类型

评价区主要植被类型有阔叶林、针叶林、竹林、灌丛、草丛,又可细分为7群系纲,按栽培植物植被分类原则,评价区类栽培植物可分为经济林木和经济作物两大类。经济林木有竹、红椿、香樟、桢楠等,经济作物有小麦、水稻、花生、红薯、玉米等。

杨柳水库主要植被类型见附表

杨柳水库评价区主要植被类型表

3.评价区群落样方调查

在全面考察杨柳水库环境现状和工程布置的基础上,设定8个样方进行调查研究,样方集中分布在库区、渣场、料场、、输水管线、灌区。根据样方中植物重要值确定建群种和优势种,并以此确定样方植物群落名称。8个样点植被类型依次为①楠竹林;②葎草水蓼丛;③黄鹌菜荩草山姜丛;④杉木桫椤林;⑤红椿林;⑥水蓼水麻丛;⑦毛竹荩草丛;⑧苦竹林。样方详细调查结果见附表

杨柳水库1#样方调查结果

样地号:1# 地点:料场 样方面积:100㎡

杨柳水库2#样方调查结果

样地号:2# 地点:1#弃渣场 样方面积:100㎡ 地理位置:N28º23´41" E104º49´39" 群落名称:葎草水蓼丛

杨柳水库3#样方调查结果

样地号:3# 地点:1#工区 样方面积:100㎡

样地号:4# 地点:坝址河谷 样方面积:100㎡

杨柳水库5#样方调查结果

样地号:5# 地点:坝址山腰处 样方面积:4㎡ 地理位置:N28º23´41" E104º49´39" 群落名称:人工红椿林

杨柳水库6#样方调查结果

样地号:6# 地点:2#工区 样方面积:100㎡ 地理位置:N28º23´41" E104º49´39" 群落名称:葎草丛【野地瓜种植】

样地号:7# 地点:两库隧洞入口 样方面积:100㎡

杨柳水库8#样方调查结果

样地号:8# 地点:库尾 样方面积:100㎡ 地理位置:N28º23´41" E104º49´39" 群落名称:苦竹林

(二)评价区域生态系统

评价区的生态系统主要为森林生态系统,灌草丛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3种类型。

1.森林生态系统

由于评价区内人类活动频繁,开发利用较早,原生植被几乎都被破坏。原生森林系统也遭到极大损害。评价区主要为人工种植的苦竹、楠竹林,人工杉木林,人工红椿林等构成的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单一,自我调节能力较弱。

苦竹,楠竹人工林主要位于库尾龙潭沟左岸,呈片状分布。红椿林位于杨柳沟1#工区到2#工区之间的河谷左岸缓坡。杉木林主要位于河流两岸灌丛带上,农田生态系统以下,也呈片状分布。

篇五 野地瓜种植
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

我公司于2015年4月杨柳水库工程河段进行了生物多样性调查,经多次收集资料,编制了《宜宾市珙县杨柳水库生态调查与评价报告》。对工作范围内陆生植被(区系组成,主要分布,珍惜和资源植物)、动物(主要分布,珍稀和特有种,资源动物)及生态系统进行了调查与评价。

本次调查主要范围包括直接影响区和间接影响区,其中重点调查对象为直接影响区的坝址、水库淹没区、工程施工区和施工临时占地区等区域。本次生态调查范围与环评工作范围一致。 (一) 陆生植物资源

陆生植被调查主要采取收集基础资料和野外实地考察的方法,野外实地考察又采取了样方调查和植被类别调查。通过调查和标本收集,参照相关资料:《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四川植物志》、《中国植物志》、《中草药野外识别手册》等,经调查和鉴定,评价区高等植物多达55科69属98种。其中蕨类植物16科18属25种,裸子植物4科4属5种,被子植物35科47属68种。

评价区国家级保护植物有:桫椤、桢楠、润楠、香樟。

1. 评价区陆生植被现状概述

根据四川植被划分,杨柳水库评价区植被隶属于川东盆地及西南山地常绿阔叶林带→川东盆地偏湿性常绿阔叶林亚带→盆地南部中山植被区→娄山北侧西端植被小区。由于人类对该植被地区开发利用早,活动频繁以及该区自然气候条件的因素,杨柳沟植被次生性明显:杨柳沟左岸山势坡度较缓,人类开发利用频繁,地带性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以次生林为主,品种较单一,以竹林和人工红椿林分布面积最大,针叶林间或分布。 ⑴ 人工竹林

人工竹林是评价区主要森林植被之一,主要分布于沟谷及较陡山坡。群落乔木层种类较单一,郁闭度0.67,平均树高4-9米,主要有水竹、苦竹、绵竹、毛竹、楠竹。零星分布有杉树,松树,柏树,漆树,桢楠等。灌木层盖度35%左右,主要有悬钩子,八角枫,野漆树等。草本层盖度60%左右,主要种类为蕨类植物和天南星科植物、荩草等禾亚科植物。 ⑵ 人工红椿林

人工红椿林位于杨柳水库坝址左岸,成块状分布。乔木层主要为红椿,零星分布杉木。由于栽种时间不长,郁闭度仅为0.2。平均胸径6-12cm,树高3-7米。草本层主要由荩草构成,盖度90%⑶⑷ 2.评价区主要植被类型

评价区主要植被类型有阔叶林、针叶林、竹林、灌丛、草丛,又可细分为7群系纲,按栽培植物植被分类原则,评价区类栽培植物可分为经济林木和经济作物两大类。经济林木有竹、红椿、香樟、桢楠等,经济作物有小麦、水稻、花生、红薯、玉米等。

杨柳水库主要植被类型见附表

杨柳水库评价区主要植被类型表

3.评价区群落样方调查

在全面考察杨柳水库环境现状和工程布置的基础上,设定8个样方进行调查研究,样方集中分布在库区、渣场、料场、、输水管线、灌区。根据样方中植物重要值确定建群种和优势种,并以此确定样方植物群落名称。8个样点植被类型依次为①楠竹林;②葎草水蓼丛;③黄鹌菜荩草山姜丛;④杉木桫椤林;⑤红椿林;⑥水蓼水麻丛;⑦毛竹荩草丛;⑧苦竹林。样方详细调查结果见附表

杨柳水库1#样方调查结果

样地号:1# 地点:料场 样方面积:100㎡

杨柳水库2#样方调查结果

样地号:2# 地点:1#弃渣场 样方面积:100㎡ 地理位置:N28º23´41" E104º49´39" 群落名称:葎草水蓼丛【野地瓜种植】

杨柳水库3#样方调查结果

样地号:3# 地点:1#工区 样方面积:100㎡

样地号:4# 地点:坝址河谷 样方面积:100㎡

【野地瓜种植】

杨柳水库5#样方调查结果

样地号:5# 地点:坝址山腰处 样方面积:4㎡ 地理位置:N28º23´41" E104º49´39" 群落名称:人工红椿林

杨柳水库6#样方调查结果

样地号:6# 地点:2#工区 样方面积:100㎡ 地理位置:N28º23´41" E104º49´39" 群落名称:葎草丛

样地号:7# 地点:两库隧洞入口 样方面积:100㎡

杨柳水库8#样方调查结果

样地号:8# 地点:库尾 样方面积:100㎡ 地理位置:N28º23´41" E104º49´39" 群落名称:苦竹林

(二)评价区域生态系统

评价区的生态系统主要为森林生态系统,灌草丛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3种类型。

1.森林生态系统

由于评价区内人类活动频繁,开发利用较早,原生植被几乎都被破坏。原生森林系统也遭到极大损害。评价区主要为人工种植的苦竹、楠竹林,人工杉木林,人工红椿林等构成的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单一,自我调节能力较弱。

苦竹,楠竹人工林主要位于库尾龙潭沟左岸,呈片状分布。红椿林位于杨柳沟1#工区到2#工区之间的河谷左岸缓坡。杉木林主要位于河流两岸灌丛带上,农田生态系统以下,也呈片状分布。

篇六 野地瓜种植
水库消落带植物措施设计建议 - swcczzcn

中国水土保持SWCC 2016年第5期·55·

水库消落带植物措施设计建议

文小平1,胡红亮2

(1.珠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11;2.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31)

[关键词]水库消落带;植物措施;生态修复

[摘 要]水库消落带周期性淹没与出露形成的干湿交替区域,是水生和陆生生态系统的过渡地带,对水土涵养、水库水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水库消落带的植物措施设计是水土保持方案设计的重中之重。通过搜集已有的水库消落带植被研究情况,对不同高程、不同水淹时间下消落带适宜生长的植被进行了总结,提出将消落带按边坡分为缓坡区和陡坡区两大类,缓坡区再按出露时间分为上、中、下三个区域,并针对不同边坡、不同区域给出了适宜栽种的植被建议,以期为水保方案中水库消落带的植物措施设计提供参考。

[中图分类号]S157.43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0-0941(2016)05-0055-03

  水库消落带(又称消涨带)是指水利工程因防洪与发电需要而调节水位消涨,在水库四周形成的涨水期最高水位线与枯水期最低水位线之间的水面消落区域,是生态脆弱的敏感带和易污染、易破坏带[1]。因设计得好,不仅可以减少水土流失,还可以缓解水质污染;而设计得不好,则会造成植物死亡、腐烂,不仅达不到保持水土的目的,而且还会加剧水质污染。

现有的水库消落带水土保持方案设计中,对植物措施要么不提及,要么就直接建议种柳树。而实际情况是水库消落带种柳树成活率非常低。为了加强对水库消落带植物措施的研究,增强水土保持方案植物措施设计的指导意义,笔者搜集了大量的研究实例,并进行了归纳整理,以期对水库消落带植物措施设计提供依据。

1 部分已建水库消落带研究1.1 丹江口水库

此,水库消落带植物措施研究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

湖[2]。随着水库的运行调度,在库周形成了带状消落区,落差达20m。

曾祉祥等[3]曾对丹江口水库消落带进行采样调查,消落带情况见表1。任建武等[4]在丹江口水库消落带生态修复植物选择研究中,进行了一系列试验,最终选择出了适合不同高程的植被,详见表1。

表1 丹江口水库消落带不同高程植被情况

高程(m)150~155155~160160~170170~172

原生植被 原有植物死亡腐解,土壤变黑,呈现底泥化

 草地狗牙根密集生长,荒地野生天麻、狗尾草及其他野生植物混杂生长 芝麻

试验推荐植被 水陆两栖草本植物

 饲料桑、竹柳 饲料桑、芦竹、金丝垂柳、意大利杨

水淹时间淹没2个月

水淹大于34d水淹32d左右

  从表1可以看出,水淹情况下,草本植物狗牙根适应性最强。任建武的试验证明饲料桑、芦竹、金丝垂柳、意大利杨是最适宜物种,其中饲料桑和意大利杨是

 橘子林

丹江口水库位于鄂豫交界处,是亚洲第一大人工库区常见物种,但芦竹在库区并不常见,属引进物种, 土保持监督工作和促进水土保持社会管理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参考文献]

【野地瓜种植】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SL717—2015水土流失重点防治[2]王海燕,赵永军.关于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标准的几

个技术问题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2015(12):61-63.区划分导则[S].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5:4-6.

[作者简介]李世荣(1975—),男,山西昔阳县人,高级工程师,

博士,从事水土保持科研管理与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技术研究。

[收稿日期]2015-12-01

(责任编辑 李杨杨)

·56·中国水土保持SWCC 2016年第5期

  

1.2 梅山水库

其适应性有待考察。

梅山水库位于安徽省,其消落带库岸坡度大、土层

耐水淹,在水淹后能迅速适应、恢复生长;在海拔1191.3 瀑布沟水电站

m处,树种的成活率达到最高,长势最好。

研究还指出,狗牙根和黑麦草这两种两栖草种非常

薄、裸岩率高、库区水位变幅大。章珊珊等[5]研究梅山水库消落带绿化植物选择与配置得到的结果见表2。

表2 梅山水库消落区不同高程植被情况

高程(m)114~116116~119

区域特性 经常性水淹型区域

 半露半淹型区域,周期性遭受较长时间水淹,持续2~6个月 经常性出露型区域,较少受水淹,水淹时间少于2个月

适宜植物 狗牙根、黑麦草

 旱柳、水杉、竹柳

 乔木搭配迎春、扶芳藤等披挂型藤本

 高于119m区域常发生干旱,用藤本植物增加其覆盖率

说明

60m的消落带,带来了非常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兰惠娟等[6]在瀑布沟库区汉源县城消落带生态治理综合研究中得到的结果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由于瀑布沟水电站形成的消落带落差大、范围广,消落带内有大量农田,因此植被恢1.4 三峡水库

复优先考虑免耕和少耕经济作物。

三峡水库运行期间形成了落差30m的消落带,每【野地瓜种植】

瀑布沟水电站运行期间在汉源县城库区形成了

119~121

表3 瀑布沟水电站消落带不同高程植被情况

高程(m)>850

淹没时间(d)

955

适宜植物

浅丘坡型(坡度极缓,土壤层厚) 当地特色经济作物,如花椒、梨树、樱桃等 生长期在2—10月期间的经济农作物 生长周期短、四季可种的经济农作物 小白菜、生菜等生长周期短、即种即收的蔬菜

 狗尾草、牛筋草、狗牙根 生长期在2—9月期间的经济农作物

陡丘坡型(坡度大,土壤层较厚) 当地特色经济作物,如花椒、梨树、樱桃等 杞柳等耐淹灌木或狗牙根等草本植物 水花生、狗尾草、牛筋草、狗牙根等 水花生、狗尾草、牛筋草、狗牙根等 水花生、狗尾草、牛筋草、狗牙根等 混合播香根草、狗牙根、牛鞭草

845~850841~845835~841821~835790~821

125245>300285

 注:当土层较薄或裸露基岩较多时,可采用生态混凝土护坡。

年循环地放水蓄水使得消落带频繁经历干湿交替的变化,这种短时间内的水涨水落,使得消落带水土流失特别严重。有很多学者[7-9]对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情况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见表4。

表4 三峡水库消落带不同高程植被情况

高程(m)

淹没时间

适宜植物

 空心莲子草、狗牙根、硬秆子草、双穗雀稗、香附子、菖蒲、风车草、芦苇、水葱等

145~150240d左右

淹水时间最长,且频繁受到水位涨落波动对库岸冲击的影响,生活环境恶劣,所以生物多样性最低;消落带中部土壤含水量适中,适合不同习性的物种并存,因此植被组成较上部和下部复杂,物种多样性也稍丰富;上部淹水时间虽短,但季节性干旱导致土壤水分含量低,有些地方人为干扰也比较严重,因此物种多样性较中部偏低[10]。现状调查表明,在所有的消落带中,草本植物占据绝对优势,导致生物物种逐渐单一,即使有灌、乔木能生长,也逐渐呈现矮化趋势。

在进行水土保持方案植物措施设计时,应考虑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植物选择的不同。从上述分析以及表1~4情况来看,水库消落带植物措施设计大体上可按边坡情况分为两大类,即缓坡区和陡坡区。陡坡区以混凝土框架植草护坡或喷播植草为主,草种优选香根草、狗牙根、牛鞭草、黑麦草等耐淹品种,土层较厚、有条件的地方可在消落带中上部区域考虑种植一些经济作物。有关研究[11-13]表明,香根草、狗牙根、牛鞭草等耐淹草种可在水淹条件下生长5~6个月不死亡。缓坡区则划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消落带下部宜种植狗牙根、香根草、牛鞭草、黑麦草等两栖草种;消落带中部宜栽植旱柳、饲料桑、杞柳、水杉、竹柳等耐淹乔、灌木,首选当地物种,生长能力较弱的则栽植在较

 苍耳、稗草、狗牙根、硬秆子草、双穗雀稗、香

150~160210d左右

附子等

 苍耳、马唐、狗尾草、香根草、秋华柳、地果、

160~170180d左右小白酒草、野胡萝卜、野艾蒿、黄花蒿、野地瓜

藤等170~175175~185

90d左右少于90d

 白茅、截叶铁扫帚、合萌、荆条、虉草和一年生杂草群落

 枫杨、水杉、垂柳等乔木

  三峡库区消落带大部分陆生植物对淹水环境敏感,经过多次淹水后无法生存,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急剧降低,一年生草本植物占绝对优势。2 水库消落带水保措施

从现有的消落带植被生长情况来看,多呈斑块集中分布,生物量、植被覆盖率和生物多样性沿水位从低到高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抛物线变化[7],即消落带下部<消落带上部<消落带中部。这是因为消落带下部

文小平等:水库消落带植物措施设计建议·57·

高水位处,并结合播草种;消落带上部则推荐种植一些当地的经济作物,以提高土地生产力,同时为了保持水土,建议种植免耕或者少耕作物,如花椒、梨树、樱桃等(详见表5)。

表5 水库消落带植物措施布设建议

植物措施

缓坡区

陡坡区[3]曾祉祥,雷沛,张洪,等.丹江口水库典型消落区土壤氮磷[4]任建武,任志远,任海,等.丹江口水库消落区生态修复植[5]章珊珊,李若男,王伟,等.梅山水库消落带绿化植物选择[6]兰惠娟,刘登禹,杨欣伟,等.瀑布沟库区汉源县城消落带

与配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5,42(3):357-362.物选择[J].林业资源管理,2015(1):88-94.(5):1383-1392.

赋存形态及释放特征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5,35

消落带出露时间位置(d)下部60~180 草两栖草种、牛鞭草、,黑麦草等如狗牙根、香根中部180~300  草护坡或喷播植草以混凝土框架植为主料桑耐淹乔、杞柳、、灌木水杉,、如旱柳竹柳等、饲条件的地方可在中,土层较厚、有上部

>300

 上层区域考虑种植作物为主以当地的免耕或少耕经济一些经济作物桃等

,如花椒、梨树、樱选择可参照缓坡区

,物种 注:①耐物种选择均首选当地物种2个月水淹的乔木+披挂藤本植物组合;②如不适宜栽种经济作物则可考虑

;③水库消落带多坡陡且瘠薄,很多水源保护区又对施肥进行控制,因此耐瘠性植物应优先考虑。

以出露时间大于60d(水淹超过300d)为界限,是因为有相关研究表明在全淹。消落带植被恢复时300,虽然当地物种有较快

d以上鲜有能存活的植物

[14]

的生长速率,但在环境变化(干湿交替、盐分变化)下其耐受能力却不如外来物种

[15-16]

适宜在消落带生长时,也可考虑引进外来物种,因此当本地植被不

,随着时间推移,外来物种也会逐渐发展成为当地优势物种。3 结 语

植被在水库消落带生态系统中充当生产者角色,是整个系统其他生物生长和新陈代谢所需物质和能量的主要来源,在库岸污染物净化、防止水土流失、美化环境、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功能完整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7]

长情况,对其进行了分析总结。笔者搜集已有的水库消落带植被生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消落带不同出露时间下适宜栽植的物种,以期给水保设计工作者提供参考。

虽然我们从宏观的方向上推荐了适宜水库消落带种植的物种,但在实际工作中如何筛选出水位回落时耐干旱(、中存活率超过耐土壤瘦瘠,希望通过试验发现或者培育出更多的抗逆性与固80%),,水位回升后又耐淹没的适生植物是非常困难的。在未来的研究土护坡能力强的植物,为我国消落带生态恢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郑海金水土保持,金一,2010(6):26,杨洁,等.-我国水库消落带研究概况29.

[J].中国[2]上官铁梁被的数量分类与排序,贾志力,张金屯[J].草业学报,等.汾河太原段河漫滩草地植

,2001,10(4):31-39.生态治理综合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5,31(4):68-[7]71.

王建超的自然恢复特征,朱波,汪涛[J]..三峡库区典型消落带淹水后草本植被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20(5):

[8]刘明芹603-610.

种群生态位研究.三峡库区澎溪河流域消落带植物群落特征及优势[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0:43.[9]樊大勇生态修复中,熊高明物种,张爱英筛选实,等践.的三峡库区水位调度对消落带影响[J].植物生态学报,

[10]2015,39(4):416付娟落构成及物种多样性,李晓玲,戴泽龙-432.

,[等J]..三峡库区香溪河消落带植物群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5,

[11]靖元孝61(3):285-290.水的反应和适应初报,陈兆平,杨丹菁[J]..香根草华南师范大学学报(Vetiveriazizanioides:自然科学)对淹

版,2001(4):40-43.

[12]王海峰和恢复生长的影响.不同季节长期水淹对几种陆生植物的存活[D].重庆:西南大学,2008:27.、生长[13]王海锋生植物存活及恢复生长的影响,曾波,李娅,等.长期完全水淹对[J].植物生态学报4种三峡库区岸,2008,

[14]褚会丽32(5):977形态适应研究.几种培育的耐淹草本植物对消落区水淹胁迫的

-984.

[D].重庆:西南大学,2012:11.

[15]eachBernardWS,StephenJC.Riparianforestrestoration:[16]andEdwardManagement,2004,192(2siteneedsanecologicalprescription[why

arixPG,PamelaLN.Comparative-3):361ecophysiology-373.

J].ForestEcologyofTam⁃

446.

zones[J].JournalramosissimaandofAridnativeEnvironments,2005,61(3):419treesinwesternU.S.riparian-

[17]王强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袁兴中,刘红,等[.三峡水库初期蓄水对消落带植被

J].自然资源学报,2011,26(10):

1680-1691.

[作者简介]文小平(1985—),女,四川丹棱县人,工程师,硕

士,主要从事水文水资源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2015-12-30

(责任编辑 徐素霞)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caijingleikaoshi/832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