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简单的蚯蚓养殖办法

| 经济师考试 |

【www.guakaob.com--经济师考试】

篇一 最简单的蚯蚓养殖办法
常见的几种蚯蚓养殖方法

  蚯蚓属于环节动物门寡毛纲,俗称曲蟮,中药称地龙,其经济价值很高,世界的蚯蚓约有3000余种,我国常见的为巨蚓科的环毛蚓属。蚯蚓是一种夜行性环节动物,喜静怕光,白天栖息在温暖、湿润、疏松、有机质丰富的土壤中,夜晚出来活动觅食,喜食土壤中的有机质和腐烂的落叶、枯草、蔬菜碎屑、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等。蚯蚓除了在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中有改土肥田和修复、净化环境的作用外,还因其蛋白含量高(CP60%以上)、氨基酸含量丰富(每100mg含有19种)[1]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在畜牧业和医药领域。我国养殖蚯蚓大概是从96年以后开始的,目前,全国已有大型蚯蚓养殖场上百家,小型养殖场(户)近2万个(户),遍布全国各地,蚯蚓养殖业已逐渐成为我国农村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为更好地引导蚯蚓养殖业朝着正确的、良性的方向发展,切实提高广大养殖户的养殖技术水平和提高养殖效益,本文就当前关于蚯蚓的一些最新研究进展、养殖技术和在畜牧领域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综合概述,以为广大科研工作者、养殖企业、养殖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1 蚯蚓养殖方法

  蚯蚓养殖方法主要分为三种,分别有室内养殖、田间放养及工厂化养殖。

  1.1 蚯蚓室内养殖主要包括箱,筐养、坑养和棚养等

  1.1.1 箱、筐养法 可利用废弃的包装箱、柳条筐、竹筐等养殖,但不能用已装过农药、化学物质的箱、筐等容器饲养,也不能用含有芳香性树脂和鞣酸的木料来加工养殖箱具,也不用含有铅的油漆或酚袖等材料制造饲养箱,这些材料对蚯蚓有害。箱、筐的大小和形状,以易于搬动和便于管理为宜,面积以不超过1m2为宜,为便于搬运,可在箱两侧安装拉手把柄,在箱底和侧面均应设排水、通气孔,排水、通气孔孔径为0.6-1.2cm为宜。箱中小孔面积部分占箱底和侧面积的20-30%。箱内料高16cm左右为宜,装料过多会导致箱内通气不良,装料过少容易干燥。每箱蚯蚓的投放量约5000-10000条。如果饲养规模较大,可进行立体箱式饲养,即将箱叠起,一般4-5层为宜。这种方法不但可以节约饲养面积和减少人力,同时也方便管理,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为了避免木制箱筐腐烂,可用塑料来制作箱框。

  1.1.2 坑养 坑养蚯蚓一般选择在阴凉、有一定自然坡度的地势进行,坑池可以新建或利用与自然沟渠相通的水沟改建,修建面积按饲养规模而定,坑的面积一般在3-5m2为宜,坑深300-400cm,坑底和坑壁应夯实后用水泥浆封面,底部应留排水孔,以防坑内积水和达到流通空气的目的(

  1.1.3 棚养 养殖棚的规格大小、养殖床宽、床面高因蚯蚓养殖数量多少而设计,棚中应留1-1.5m的作业通道,通道两侧为养殖床,养殖床四周用单砖砌成围墙,床面两侧设排水沟,棚两侧用砖砌或泥土夯实做棚壁,棚壁两侧设置通气孔。棚养蚯蚓易受自然界气候变化影响较大,主要是在夏冬季节,蚯蚓的适宜温度为17-28℃,当夏季气候炎热时,尤其在盛夏高温时,必须采取降温措施,如可将透明白色塑料薄膜改用成蓝色塑料薄膜、棚顶加隔热层、放风降温、喷洒冷水等方法,一般棚温不超过35℃,而床温又低于棚温,床温不高不能超过30℃,在一般情况下,可保持在17-28℃范围内。总之,采用棚式方法养殖蚯蚓,虽受自然界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大,但是只要做好环境控制工作,除冬季1-2个月和盛夏以外,全年床温均能保持适宜于蚯蚓生长、繁殖的温度范围。

  1.2 田间放养

  选择地势平坦,能灌能排的菜园或庄稼地,在作物行间挖沟槽,施入腐熟有机肥料,再覆盖10cm左右的细土,投入蚓种进行养殖。要注意土壤的湿度,含水量保持在30%左右为宜。冬季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温,增强蚯蚓的活动和繁殖能力。蚯蚓大量活动可以疏松土壤和增加土壤的肥效,对促进田间植物增产还能起到辅助作用。

  1.3 工厂化养殖

  工厂化养殖需要有专用的场地和设施,包括饲料处理场、控温车间、养殖床、卵茧孵化床、蚯蚓加工车间、肥料处理及包装车间、成品化验室和成品仓库等一整套设备。

篇二 最简单的蚯蚓养殖办法
蚯蚓饲料投料方法

  (1)田间养殖,投料方法较简单。一般在植物行间开沟,把经发酵的有机肥料集中施在沟中,上面用土覆盖,保持含水量30%左右。以后利用植物、残落物,自然补充饲料或每隔30一40天再添加适量的饲料即可。     (2)坑养和温床池养殖,在土坑或温床池中分层加人饲料和土壤。肥、土相间,一般2—4层。     (3)工厂规模化养殖,大多采用发酵的有机饲料,以饲养爱胜属蚯蚓为主。要求饲料含水量保持在65%一70%。投料方法有轮换堆积法、表面添加法和侧面添加法。     ①轮换堆积法:     在养殖床前端,留2米空位,堆上高40厘米、宽1.5米的发酵饲料。当饲料消耗完后,可在前端空床铺人新饲料,料堆上面覆一4平方米的铁丝网,网眼1.0厘米。然后把附近边上的旧饲料堆连蚯蚓一起移在新料堆的铁丝网上,再在空出的床位铺上新饲料。如此轮换堆积,依次采取一倒一的流水作业法,把全部养殖床的旧料更新完毕。     蚯蚓在光线或灯光的照射下,自动向下钻人下层,然后用刮板将旧料取走一半,连同卵茧一起放人孵化床,继续刮取旧料,驱使蚯蚓向下通过铁丝网钻入新料堆中。当蚯蚓大部分移人新料堆后,提起铁丝网,把消化产生的蚓粪连同卵茧移人孵化床,以便孵育幼蚓。     ②表面添加法:     当养殖床饲料已消耗、粪化后,在旧料表面添加10一15厘米厚的新饲料。所添饲料消耗后,可再添加5—10厘米新料。一般添加2次为宜。该方法便于观察饲料消耗情况,投料也较方便。添加次数太多、太厚,不利于通气,影响蚯蚓生长和卵茧孵化,甚至因湿度大而造成卵茧沤坏变质。     ③侧面添加法:     把养殖床分成两半,一半堆积饲料进行养殖。当饲料消耗完后,在旧饲料堆的侧面添加新饲料。经2—3天,蚯蚓(尤其成蚓)大部分移人新料中,幼蚓及卵茧则留在旧料中,可将其移人孵化床,进行培育。     蚯蚓养殖密度     要提高产量,必须增加养殖密度。但养殖密度不是越大越好,而是有一定限度。超过密度,反而使个体生长和繁殖速度下降。养殖密度小,成活率和增长速度快,但产量低。密度大,增长速度慢,成活率也低。密度适中,生长速度虽不太快,但有一定的个体数量,因此可获得较高产量。合理的养殖密度对幼蚓的增长、繁殖速度有密切关系。     当然养殖密度大小,也不是绝对不变,随蚯蚓个体大小、饲料质量、管理好坏、温度的高低适当变动。选择合理的养殖密度要根据具体条件而定。如饲料充足、质量好,管理完善,密度可大,反之应小。     此外,幼蚓期密度可大,成蚓可小。以获取蛋白质为目的的,密度可大;以繁殖为目的的,密度可适当减少。

篇三 最简单的蚯蚓养殖办法
家养蚯蚓,让有机肥生产工艺变简单

家养蚯蚓,让有机肥生产工艺变简单

前边讲了两种家用有机肥生产工艺,很多人都说这两种方法太麻烦,而且对于经验和技术要求都比较高,一旦弄不好,原料就会腐烂变质,发出恶臭,不仅没做到生产出有机肥的目的,而且还影响了我们的居住环境。

爱花的人都会经常去花市,一般都会被销售人员推荐过蚯蚓粪便,它们一般都会告诉我们这是一种有机肥,能够让我们的花长得更好,一问价格就会发现价格很不便宜。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种最简单的方法——利用蚯蚓生产有机肥。

首先我们选择一个大点的保温箱,装上一些泥土,抓上一些蚯蚓放在箱子里,这样可以说准备工作基本上就做好了。我们只需要隔几天向箱子里撒上一些水就可以了。这样我们就可以将我们每天剩下的菜叶、瓜果皮核等放进去。我们只需要将这些蚯蚓的粪便收集起来,这些就是良好的肥料。

篇四 最简单的蚯蚓养殖办法
蚯蚓养殖前景广阔

蚯蚓养殖前景广阔

蚯蚓被达尔文称之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动物”,既可以加工成为蚯蚓粉,又可以提炼成为蚯蚓液和保健品,可以清热息风、平喘、活血通络等,近年来将其应用于食品、保健及饲料等行业也屡见不鲜。蚯蚓养殖周期短,经济效益好,易饲养,见效快,如管理好每亩可产2-3吨,或产量更高,达到5吨,利润在5000-8000元以上。随着应用领域的和应用数量的增加,蚯蚓在现代生产和研究中扮演着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蚯蚓养殖不但可以成为部分农民发家致富的途径,而且其有效成份在医学领域对某些疾病具有很好的效果,同时蚯蚓能处理垃圾,据有关资料显示,培育1吨鲜蚯蚓,能吃掉有机垃圾及粪肥等80吨,变废为宝,使生态食物链“加环”,形成良性循环。开发蚯蚓蛋白源,促进特种水产养殖等产业发展。总之,蚯蚓分布广,适应性强,繁殖快,抗病力强,用途巨大,而且生产成本低,养殖方法简单,蚯蚓养殖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我国广大农村和城市进行蚯蚓的养殖及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

蚯蚓养殖有哪些方式

蚯蚓有其特有的生活习性:“三喜三怕”——喜温、喜湿、喜空气。怕震动、怕触动、怕光;蚯蚓一般在夜晚出来觅食,对周围环境反应十分敏感,适合生活在15-25℃ 、湿度为60%-70%、pH值为6.5-7.5的土壤中,条件不适时,就会爬出逃走。因此选择一个最适合蚯蚓的环境是蚯蚓养殖技术的重要环节之一。

一、传统养殖方法:蚯蚓的养殖最早最简单的方法是利用菜地,田地,农田养殖法可以将室内养殖和室外养殖结合起来,其效果更佳。可以利用大田、园林、牧场等辽阔的土地来养殖蚯蚓,不仅大大降低养殖成本,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利用蚯蚓来改良土壤,促进农林牧各方面综合增产。其缺点是在农业上广泛应用的农药、化肥可能对蚯蚓造成极大地危害,故在农田养殖蚯蚓时就应考虑这个矛盾和采取必要的措施。

二、室内养殖方法:逐渐发展为用箱、盆、筐、罐、砖地、温床等进行室内养殖,其优点是养殖简便、易照管、搬动方便,温度和湿度容易控制,便于观察和统计,很适宜养殖的科学和实验,其缺点是仅适用于小规模的养殖,难于在生产上应用,而且每平方米的产量只有30千克左右。

蚯蚓生长的适宜温度

蚯蚓属变温动物,体温随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一、温度范围:5-30℃。32℃以上停止生长,10℃以下活动迟钝,5℃以下处于休眠状态。40℃以上或0℃以下,蚯蚓死亡。

二、最适温度:15-25℃。最适温度因种而异,如赤子爱胜蚓为25℃,红色爱胜蚓和背暗异唇蚓为12℃,红正蚓为15-18℃。

三、幼蚓的最适温度:幼蚓的最适温度可高出成熟蚯蚓3-4℃。

三、立体养殖方法:随着蚯蚓市场需求的增加,以往的养殖方式已经不能再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蚯蚓逐渐向工厂化、规模化、集约化转型。因此一种最新的养殖方式出现了——网箱进行立体繁殖。据资料显示,采用网箱进行立体繁殖蚯蚓其产量比过去提高30%-50%,1000千克粪料一般可以产出3O千克左右的鲜蚯蚓,与平面养殖相比,立体养殖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和场地,增加饲育量和产量,而且又便于管理,长年养殖。

蚯蚓养殖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建设使得畜牧业得到迅速地发展。在广大的郊区和农村,畜牧场越来越多,大量的畜禽粪便直接排放引起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一个主要原因,已经引起公众的关注。

由于规模化的畜禽养殖,大量畜禽排泄物过于集中,同时受到地域交通和就地无法消纳

等原因影响,这些排泄物的污染物质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身心健康,还污染了大气、土壤、江河水质等资源。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生态农业强调循环利用,利用蚯蚓的生命活动对畜禽排泄物进行无公害化处理,变废为宝。蚯蚓养殖产业迅速发展,蚯蚓对农作物秸秆、畜禽排泄物、生活垃圾、工业废弃物分解处理具有一定的潜力。蚯蚓和蚯蚓粪在各行各业的研究利用也越来越多。

蚯蚓在养殖业上的应用

一、蚯蚓在水产养殖业上的应用

蚯蚓是一种优良的水产动物的动物性蛋白饲料。蚯蚓肉能散发出特殊气味,极易引诱和刺激鱼类和其他水产经济动物以及水产名贵动物的食欲。因此在水产养殖配合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蚯蚓,即可制成优质高效的饲料。这样,蚯蚓既是优质饲料,又是最理想的摄食与促长物质,从而改善水产养殖对象对饲料的适口性,提高摄食强度和饲料利用率,实现节支、增产、优质和高效。

二、蚯蚓在畜牧养殖上的应用

①代替鱼粉 蚯蚓中蛋白质含量与进口鱼粉相当,比国产鱼粉要高,可代替鱼粉作为养殖动物的蛋白饲料。傅规玉试验结果表明,用蚯蚓粉代替鱼粉喂育肥猪日增重可提高13.1%,料重比降低10.0%

②促生长与防病抗病 蚯蚓因营养丰富,具备抗病保健及诱食功效,被广泛运用于畜牧行业。马雪玉在对肉兔的饲养过程中发现:在饲料中加入2.0%的蚯蚓粉,可使肉兔平均日增重提高18.0%,肉料比下降12.3%。蚯蚓还可用于治疗猪高热,牛、马慢性肺气肿,牛尿道结石,仔猪白(黄)痢病等多种动物疾病,具有很好的抗病保健效果。

蚯蚓养殖选种时的注意事项 蚯蚓品种很多,但多数不适于人工养殖,我国常用的品种为“太平二号”。蚯蚓属低等动物,遗传变异性较大,加上人工养殖密度较大,几代同床养殖,很容易造成品质退化,出现生长缓慢,繁殖率下降等现象,所以蚯蚓养殖之初选择优良的品种十分重要。选种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体态

的遗传性状,有利于保证下一代的质量。

选择体型健壮饱满活泼爱动,爬行迅速粗细均匀的蚯蚓,这样的蚯蚓体质好,抗病力强。

二、色泽

种蚯蚓要色泽鲜亮,身体各部位基本一致,光泽柔润,体态丰满。

三、对光照的敏感程度

蚯蚓对光照的敏感程度,直接反映蚯蚓对环境生态和生理活动的调节能力,敏感程度越强,说明对环境的感觉和调节能力越强,所以要选择对光照比较敏感的蚯蚓为种蚯蚓。这样选择的蚯蚓都有比较好

蚯蚓的分离与利用

蚯蚓的分离:把蚯蚓与基料一同置于太阳或光亮下,蚯蚓会自动往下钻,逐层刮去上层基料,最后最底层只剩下成团成团的纯蚯蚓。

蚯蚓的利用:蚯蚓可以直接生喂经济动物,也可以晒干制成粉作配合饲料,畜禽用量以15-30%为佳,水产动物用量可达60-100%。也可以加工成干蚯蚓作药材出售,经济效益将更加可观。

蚓粪的利用:可以在鱼、鸡、鸭、猪等配合饲料中直接加入15-30%,用EM发酵或加工成颗粒后饲喂;也可以直接投喂田螺、花白鲢鱼、泥鳅、鲤鱼等,节约大量饲料,每15-20公斤蚯蚓粪可生产1公斤花白鲢鱼(一般农家肥需40公斤以上),一般农家肥塘后会产生有害气体,水质恶化,缺氧等不良副作用,而蚯蚓粪肥持久、丰富,没有发现副作用,是所用农家肥和化肥不可代替的优质的有机肥料。

蚯蚓的分离与利用

蚯蚓的分离:把蚯蚓与基料一同置于太阳或光亮下,蚯蚓会自动往下钻,逐层刮去上层【最简单的蚯蚓养殖办法】

基料,最后最底层只剩下成团成团的纯蚯蚓。

蚯蚓的利用:蚯蚓可以直接生喂经济动物,也可以晒干制成粉作配合饲料,畜禽用量以15-30%为佳,水产动物用量可达60-100%。也可以加工成干蚯蚓作药材出售,经济效益将更加可观。

【最简单的蚯蚓养殖办法】

蚓粪的利用:可以在鱼、鸡、鸭、猪等配合饲料中直接加入15-30%,用EM发酵或加工成颗粒后饲喂;也可以直接投喂田螺、花白鲢鱼、泥鳅、鲤鱼等,节约大量饲料,每15-20公斤蚯蚓粪可生产1公斤花白鲢鱼(一般农家肥需40公斤以上),一般农家肥塘后会产生有害气体,水质恶化,缺氧等不良副作用,而蚯蚓粪肥持久、丰富,没有发现副作用,是所用农家肥和化肥不可代替的优质的有机肥料。【最简单的蚯蚓养殖办法】

蚯蚓的生长发育对环境的要求

蚯蚓的生长发育与环境温度、湿度、食物、土壤的酸碱度等有密切的关系。

一、温度对蚯蚓生长发育的影响 温度对蚯蚓的生长繁殖、呼吸和活动都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卵茧的产量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超过一定的温度,卵茧的产量又可能下降。研究表明,26-29℃ 是较为适宜的产卵温度。温度对卵茧的孵化也有很大的影响,在寒冷的冬天,卵茧不能孵化,一般在土内越冬,直到次年温度上升时才孵化出幼蚓。温度还影响蚯蚓的生长速度。

物的种类没有严格的要求,各种腐烂或半腐烂的有机物与落叶杂草、秸秆、家畜粪便、果皮、酿造食品厂和造纸厂的废渣等,都能够利用。但对新鲜的茎叶和根条一般都不摄食。因此蚯蚓对植物的生长没有危害,相反,蚯蚓的生长提供了植物生长所需的有机肥料。

土壤中,几乎没有蚯蚓分布。一般土壤中含盐量达到0.25%以上时,就直接影响蚯蚓的生长。

二、土壤有机物对蚯蚓的影响 有机物是蚯蚓在土壤中存在的主要条件之一,有机物的多少对蚯蚓的分布数量和生长发育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我国农民都知道所谓“地肥蚯蚓多的道理”。蚯蚓对土壤有机

三、土壤盐分对蚯蚓的影响 蚯蚓对土壤盐分的反应比较敏感,在各类盐渍土壤种,除了重碳酸盐和氯化物轻度盐渍化土壤发现有蚯蚓活动外,其他各类盐渍土与硫酸盐类型或氯化物硫酸盐类型的盐渍化

平地堆肥养殖蚯蚓

养殖蚯蚓有多种方法,平地堆肥养殖蚯蚓是最常用的一种,在室内或室外均可以进行。取充分腐熟后的饲料投入到蚯蚓养殖床上,此时腐熟好的饲料,黑褐色,无臭味,质地松软,不粘滞。腐熟堆肥的宽度为80-100厘米,长2-3米。浇水使饲料水分在60%-70%之间,为了慎重起见,在正式养殖之前,应做饲料的鉴定投试,在料床上投放少量的蚯蚓,如果蚯蚓不愿进入料中,说明饲料腐熟不完全,需要继续发酵。

经过生产实践证明,平地堆肥养殖蚯蚓的方法,可以大量地繁殖蚯蚓,每个料床上可以接种蚯蚓1000-2000条,3个月左右,当蚯蚓大量繁殖后,及时进行分池养殖。一般l个月加料1次,保证蚯蚓有足够的饲料,其才能迅速地繁殖生长。

平地堆肥养殖蚯蚓

养殖蚯蚓有多种方法,平地堆肥养殖蚯蚓是最常用的一种,在室内或室外均可以进行。取充分腐熟后的饲料投入到蚯蚓养殖床上,此时腐熟好的饲料,黑褐色,无臭味,质地松软,不粘滞。腐熟堆肥的宽度为80-100厘米,长2-3米。浇水使饲料水分在60%-70%之间,为了慎重起见,在正式养殖之前,应做饲料的鉴定投试,在料床上投放少量的蚯蚓,如果蚯蚓不愿进入料中,说明饲料腐熟不完全,需要继续发酵。

经过生产实践证明,平地堆肥养殖蚯蚓的方法,可以大量地繁殖蚯蚓,每个料床上可以接种蚯蚓1000-2000条,3个月左右,当蚯蚓大量繁殖后,及时进行分池养殖。一般l个月加料1次,保证蚯蚓有足够的饲料,其才能迅速地繁殖生长。

蚯蚓饲料基质原料的选择

能用作蚯蚓食料的有机物在自然界十分丰富,入各种畜禽的粪便、废纸、动物尸体等,

都可以用来作为蚯蚓饲料基质原料。

一、不同种类蚯蚓选用不同种类的原料作饲料 不同种类的蚯蚓对食料的喜好是不同的。因此,在养殖蚯蚓时,要细心其对食料的喜好程度,结合本地实际选择好饲料或蚯蚓的种类。 产生高温,并释放出大量有毒害的气体,引起蚯蚓大量死亡。判断饲料是否完全发酵的标准是:饲料细、软、烂,肉眼不见未完全腐烂的物质,没有刺激性的气味,黑褐色,质地松软,不粘滞。

二、注意饲料中营养成分的配比 蚯蚓饲料中所含的营养成分主要取决于其中的碳氮比,一般认为碳氮比在20-30之间是比较合理的。

三、喂养蚯蚓的食料必须充分发酵腐熟 蚯蚓养殖虽然比较粗放,但在规模化养殖中每个环节都不能马虎。饲料未经完全发酵腐熟投入给蚯蚓,不仅使之拒食,而且会在蚓床上(或饲养容器内)二次发酵

如何防止蚯蚓逃逸

在饲养蚯蚓的过程中,如果温度、湿度适宜,密度适中,饲料充足,空气通畅,没有有害气体和物质,没有强光刺激,没有噪声或电磁波干扰,没有过多的水分,它们是不会离开栖居地逃走的。反之,在饲料不足或环境不适宜的情况下就会出现逃逸现象。在利用盆、箱或坑池养殖时,有极少数蚯蚓爬出容器或坑池的情况,属正常现象。

防止蚯蚓逃逸主要应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规范管理,满足蚯蚓生活的环境条件和给以充足的饲料。

二、控制蚯蚓养殖的密度。

三、在蚯蚓养殖容器的表面设置细纱网或在养殖场、房的四周设置高0.5米的细纱网栏,防止少数蚯蚓逃散。同时,设细纱网还有阻止某些天敌入侵的作用

蚯蚓的病害有哪些

讫今,人们对蚯蚓的病害研究甚少,已知病害有缺氧症、因有毒气体或有毒化学物质引起的中毒症、蛋白质中毒症和胃酸过多中毒症等。

在缺氧条件下,蚓体色暗褐无光,活动迟缓,后代发育不良。其引起的原因多为饲料未充分腐熟,在蚯蚓养殖容器中继续发酵耗氧,使饲料中有毒气体含量增多,氧气减少。或因雷雨过后渍水,造成环境过于潮湿,导致蚯蚓表皮气孔呼吸受阻,出现窒息死亡现象。或在冬季管理中为了保温用多层保温材料盖得过严,不能进行空气变换;或蚯蚓养殖房长期不通风换气等引起缺氧。

蛋白质中毒是食物在嗉囊中续续发酵中毒,表现为食欲减退或不取食,活动迟缓,身体蜷曲变形,或在饲养场内到处爬行,或钻入饲料底部不进食,最后身体变白死亡。

有毒气体或有毒物质中毒,会使蚯蚓全身大量分泌粘液,蚓体呈痉挛状弯曲,体变粗短,环带红肿或有类蛋白质中毒状,而后死亡。

胃酸过多是蚯蚓取食了大量酸性物质引起细菌急剧活动增殖,致使蚯蚓消化道内分泌碱性物质,肠道失去中和能力而发生疾病。

蚯蚓的养殖技术

目前,人工培育和养殖的活饵主要有蚯蚓、水蚯蚓、蝇蛆、黄粉虫等数种,前几种在自然环境中采捕。以下简单介绍蚯蚓的养殖技术供给大家参考。

养殖太平二号蚯蚓生长快、周期短、产量高

(1)场地的选择。蚯蚓的喜与怕、蚯蚓喜温、喜湿,喜安静,怕光、怕盐,所以蚯蚓养殖场地培育场地应遮阴,避免阳光直射,通风良好,湿度适宜,环境安静,无毒害污染,并能防止鼠、蛇、蛙、蚂蚁危害。可以在室外培育(青饲料地或房前宅后的空闲场地),也可以在室内培育(水泥地、养殖床多层或箱养、盆养)。打规模养殖、可采取室内工厂化养殖。养殖池四周用砖砌墙,水泥勾缝,底面倾斜,较低一侧的墙脚设拍水孔,墙高60厘米,面积以5平方米为宜,养殖床四周设宽30厘米的水沟,既可排水,又可作防护沟。

(2)饲料的制备。蚯蚓食性杂,主要是摄取土壤中细菌、真菌、原生物、昆虫尸体以及腐烂的植物碎片等,这些有机物与泥土混合在一起,可以被蚯蚓一并吞下。在人工培育时,可以就地取材,主要原料包括粪料和草料。粪料如牛、猪、兔、鸡鸭等粪便。也可以利用厨房、食品加工的下脚料,如烂菜、瓜果及造纸厂、制糖厂、酿酒厂等的下脚料,试验证明,蚯蚓的饲料以粪料占70%,草料占30%配制较好。不论何种饲料,在投喂前都必须经过堆制发酵。堆放的方法是一层粪料一层草料,边堆边分层浇水,上层多浇,下层少浇。堆制后的第2天开始升温,4~5天后堆温上升到75~80℃,以后逐渐下降,当温度到60℃左右开始翻堆。经过2~3天翻堆,使有机肥得到充分的发酵和分解,才能成为营养丰富、易被蚯蚓消化的饲料。发酵熟后的饲料,还必须测试其氢离子浓度,用石灰水磷酸二氢铵(NH4H2PO4)进行调节,直到接近中性,即氢离子浓度为25.12~158.5纳摩/升(PH6.8~7.6)为止。

【最简单的蚯蚓养殖办法】

(3)饲料的堆放。可采用下层全是肥土,上层全是饲料的方法放置,还可以在肥土上面按点状或带状放置饲料。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是饲料层与肥土层相互间隔,有利于蚯蚓取食后会到肥土中栖息,能促使蚯蚓较好地生长、发育。蚯蚓食量大,一般每天摄食量与本身质量相等。当饲料中出现大量的蚯蚓粪便时,说明饲料绝大部分已被吞食,应立即补充饲料。饲料还需保持一定的湿度,其含水量宜为12%,标准是抓一把饲料轻轻一捏,以指缝中有水而不流下为宜。

(4)养殖蚯蚓的品种。

①威廉环毛蚓。这种蚯蚓适应性强,个体较大,但繁殖率低。体长15~25厘米,背后青黄、灰绿或灰青色(俗称青蚓),常栖息于菜园,苗圃、桑园里。

②赤子爱胜蚓。这种蚯蚓食性广,繁殖率高,适应性强,生活周期短,是国内外的重点养殖品种。如太平2号、北星2号、大平2号等都属于赤子爱胜性。体重0.4克左右即达到性成熟,在良好的条件下,可以全年产卵。成蚓体长9~15厘米,背面、侧面都为橙红色,腹面略扁平,喜栖息于腐殖丰富的土表层。太平2号是美国红蚯蚓和日本花蚯蚓的杂交种。生产实践证明,这种蚯蚓出体腔厚、寿命长、能适应高密度养殖外,还有繁殖率高、适应能力强、定居性好、易于培育等优点。

(5)培育方法。

①箱养法:可才用箱、筐、盆、罐、桶等多种容器,在良好的养殖条件下,每年可增殖200~500倍,最高可达1000倍。饲养前,先将制备好的饲料放入各种容器内,按平方米面积放养赤子爱胜蚓1.5万~3.0万条,每10~15天添1次饲料,保持60%~70%的湿度。养殖2~3个月,翻箱收获,以每平方米可产蚯蚓15~30千克,2平方米的箱养蚯蚓大体可以满足1平方米的池养泥鳅的饵料需要。

土坑、砖池露天培育法:可在房前宅后或树荫下选择适当的地方挖坑、砌池,深度一般为50~60厘米,先在坑底或池底加一层10厘米厚的泥土,投入种蚓(密度为:威廉环毛蚓每平方米2000~3000条,赤子性爱胜蚓每平方米15万条),上面铺盖饲料,使湿度保持在60%~70%,采用这种方式培育,每饲养1平方米泥鳅,需2~3平方米坑池生产的蚯蚓。 ②肥堆养殖法。在温度适宜的温暖季节,可在宽1~1.5米、高0.6米、长3~10米经过发酵、腐熟的肥堆中,直接放入蚯蚓。肥堆上用干草或草帘遮盖或搭草棚遮阴,以防曝晒和水分散失过快,并兼有防雨作用。肥堆四周挖排水沟,防止积水,在湿度、温度适宜,养料充足的情况下,蚯蚓生长繁殖较快。肥堆面积大小根据饲养泥鳅的需要而定。

③田间养殖法。桑园、菜园、果园、饲料地等,各种水分充足的肥沃农田均可用来养殖蚯蚓。养蚯蚓既能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促进增产,又能进行动物性蛋白质饲料生产。方法简单易行,土地也可得到双重利用。田间养殖法,亩产一般可达500千克以上,如按每5千克蚯蚓可产1千克泥鳅计算,可净产泥鳅100千克。这就是说,1亩田(园)所产的蚯蚓,可以提供一个10平方米养泥鳅池的饵料,每平方米可净产泥鳅10千克。

④桑园、果园养殖法。选择地势较平坦,能够灌、排水的桑园、果园,在桑树或果树行间挖掘宽10厘米、深20~25厘米的沟槽,按5000~7500千克/亩的密度将腐熟的有机肥料垃圾放置其中,上面铺盖泥土10~15厘米,既可放入蚯蚓进行培育。投放蚯蚓种的数量为:威廉环毛蚓每亩2~4万条,80~160千克,个体较小的赤子爱胜蚓5~8万条。投放时间以5~6月

篇五 最简单的蚯蚓养殖办法
蚯蚓养殖DIY系列之一

DIY系列之一:用泡沫箱自制蚯蚓养殖箱,暨夏天高温完美解决方案。。(20130712更新)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2013-7-11 15:47 | 只看该作者 | |

本帖最后由 donchen 于 2013-7-12 17:42 编辑

怎么说呢,蚯蚓说好养也不好养的。。。

网上很多养蚯蚓的文章多有误导,真正有用的还是老外的《蚯蚓指南书》。。。 特别是关于喷水和湿度大多是错的,蚯蚓箱基本不用添水,除非是取蚯蚓茶的时候可以喷半边。。。

另外有点挑战的就是培养基质、食物是否发酵和高温度夏的问题:

1、培养基质:实验下来还是老外的废报纸法比较实用,我用的培养基质是纸箱泡烂了的纸浆,比较透气而且方便取用蚯蚓茶;

2、食物发酵:实践中厨余食物进行预先发酵更好,不用买Em菌群,放点养乐多或者园土之类的就会长毛,我是两种都放一些滴。。。

预先发酵的好处在于:

A、预先发酵的食物有利于蚯蚓们食用,未发酵的食物直接放到蚯蚓箱它们也会等到腐熟了再吃;

B、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水肥可以沤制后浇花,我一般是等到灌满一瓶就加入一些鱼肠之类,以便增加磷肥含量,继续发酵直至没有臭味;

C、预先发酵在夏天的高温天气特别有意义,因为直接放到蚯蚓箱中有氧发酵会产生大量热能,蚯蚓会受不了的。。。

3、高温度夏: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就是下面的矿泉水瓶大法。。。

解决了上面三个主要问题,养蚯蚓就是件很容易的事情的了:一个礼拜喂一次食足矣,偶尔看看有没有引起蚯蚓逃亡的环境事件就可以啦。。。

===================================================

蚯蚓箱是放在楼道角落里的,朝北没有阳光可以照射,蚯蚓箱底部打孔,底下的箱子满了,就把食物放到上一个箱子里,蚯蚓们会自己爬上来。。。

上图中第二个箱子是接水箱,底部不用打孔,定期喷水收集蚯蚓茶即可,上面盖一层窗纱防止蚯蚓逃亡。。。

第三个箱子和第一个箱子构造相同,现在还是空的,所以先放到最底下备用。。。

泡沫箱的盖子上打满了孔,盖上一层连裤袜做的防虫网,既防虫子入侵又能阻止蚯蚓逃亡:【最简单的蚯蚓养殖办法】

盖子和培养基质之间再加一层纸箱板做成的保湿层,注意四边都要留一些缝隙以利透气:

===================================================

这两天上海气温确实够高(35-38摄氏度),蚯蚓纷纷开始大逃亡了。。。。 于是先把箱子里保湿用的纸箱板拿掉,无效。。。

然后加大盖子的透气孔直径,把上盖的孔径加大了一倍,依然无效。。。 用手触摸,觉得土壤还是蛮潮湿的,暂时不打算喷水。。。

最终的解决办法:

准备两瓶矿泉水,放到冰箱冷冻格里,冰冻一天后放一瓶到蚯蚓箱中,两瓶矿泉水隔天轮流调换。。。

于是天下太平鸟,蚯蚓们连个影子也看不到了。。。

篇六 最简单的蚯蚓养殖办法
蚯蚓在养鸡中应用的方法

一、肉鸡饲养方法:①20-30日龄的肉鸡,每天每只用蚯蚓21克(约30条); 30日龄每只每天用蚯蚓28克(约40条),混在饲料中。40天后每只肉鸡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增重提高163克,增重率为15.9%。 ②在混合饲料中添加12%煮熟的蚯蚓饲喂肉鸡60天,其中每组60只肉鸡。试验组比对照组增重提高39.1%,而料肉比下降1.07,肉鸡死亡率下降5%,比鱼粉组增重提高24.39%,料肉比下降0.35。 二、蛋鸡饲养在混合饲料加入15%的蚯蚓,饲喂蛋鸡10天,产蛋量增加175克,平均每枚蛋增重1.7克,节约饲料1.4克。 用蚯蚓饲喂蛋鸡时,掺入量不可盲目增加,过多既造成浪费,又影响蛋鸡食欲。 用蚯蚓作龟、鳖类或畜禽的饲料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在饲喂鸡、鸭时,用5%的干蚯蚓粉或22%的鲜蚯蚓可代替5%的鱼粉。 二、喂鲜蚯蚓比熟蚯蚓或喂干蚯蚓粉都好,避免了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损失。但用野生鲜蚯蚓作饲料时必须煮沸3分钟后方可饲喂。 三、小鸡、小鸭饲料全用蚯蚓效果更好。 四、给畜禽喂蚯蚓饲料不能时断时续。 猪粪养蚯蚓 蚯蚓为常见的一种陆生环节动物,生活在土壤中,适应能力很强,地球上凡是有人类活动的地方都广泛分布着蚯蚓。 蚯蚓是杂食性动物,饲料来源广泛,酒糟、果皮、菜叶及生活垃圾等都可作为其饲料。 猪粪可以用来养蚯蚓,把新鲜的猪粪收集起来堆放,每堆摊开晒到七成干,再加入20%的泥土地、3%的麦麸和米糠,用塑料薄膜将粪堆封严,7天左右猪粪就发酵了。 然后将发酵后的猪粪平铺在坑内,上面用青草或草帘等物盖好保持湿润,10天左右即可。 发酵好的猪粪进行分堆,然后把蚯蚓种放入,每隔3-4天投喂一次料,蚯蚓吃的饱生长快,产量高。 蚯蚓生长的适宜温度 蚯蚓属变温动物,体温随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一、温度范围:5-30℃。32℃以上停止生长,10℃以下活动迟钝,5℃以下处于休眠状态。40℃以上或0℃以下,蚯蚓死亡。 二、最适温度:15-25℃。最适温度因种而异,如赤子爱胜蚓为25℃,红色爱胜蚓和背暗异唇蚓为12℃,红正蚓为15-18℃。 三、幼蚓的最适温度:幼蚓的最适温度可高出成熟蚯蚓3-4℃。 蚯蚓养殖有哪些方式 蚯蚓有其特有的生活习性:“三喜三怕”——喜温、喜湿、喜空气。怕震动、怕触动、怕光;蚯蚓一般在夜晚出来觅食,对周围环境反应十分敏感,适合生活在15-25℃ 、湿度为60%-70%、pH值为6.5-7.5的土壤中,条件不适时,就会爬出逃走。因此选择一个最适合蚯蚓的环境是蚯蚓养殖技术的重要环节之

一。 一、传统养殖方法:蚯蚓的养殖最早最简单的方法是利用菜地,田地,农田养殖法可以将室内养殖和室外养殖结合起来,其效果更佳。可以利用大田、园林、牧场等辽阔的土地来养殖蚯蚓,不仅大大降低养殖成本,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而且还可以利用蚯蚓来改良土壤,促进农林牧各方面综合增产。其缺点是在农业上广泛应用的农药、化肥可能对蚯蚓造成极大地危害,故在农田养殖蚯蚓时就应考虑这个矛盾和采取必要的措施。 二、室内养殖方法:逐渐发展为用箱、盆、筐、罐、砖地、温床等进行室内养殖,其优点是养殖简便、易照管、搬动方便,温度和湿度容易控制,便于观察和统计,很适宜养殖的科学和实验,其缺点是仅适用于小规模的养殖,难于在生产上应用,而且每平方米的产量只有30千克左右。 三、立体养殖方法:随着蚯蚓市场需求的增加,以往的养殖方式已经不能再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蚯蚓逐渐向工厂化、规模化、集约化转型。因此一种最新的养殖方式出现了——网箱进行立体繁殖。据资料显示,采用网箱进行立体繁殖蚯蚓其产量比过去提高30%-50%,1000千克粪料一般可以产出3O千克左右的鲜蚯蚓,与平面养殖相比,立体养殖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和场地,增加饲育量和产量,而且又便于管理,长年养殖。 蚯蚓的养殖技术  (1)场地的选择。蚯蚓的喜与怕、蚯蚓喜温、喜湿,喜安静,怕光、怕盐,所以蚯蚓养殖场地培育场地应遮阴,避免阳光直射,通风良好,湿度适宜,环境安静,无毒害污染,并能防止鼠、蛇、蛙、蚂蚁危害。可以在室外培育(青饲料地或房前宅后的空闲场地),也可以在室内培育(水泥地、养殖床多层或箱养、盆养)。打规模养殖、可采取室内工厂化养殖。养殖池四周用砖砌墙,水泥勾缝,底面倾斜,较低一侧的墙脚设拍水孔,墙高60厘米,面积以5平方米为宜,养殖床四周设宽30厘米的水沟,既可排水,又可作防护沟。   (2)饲料的制备。蚯蚓食性杂,主要是摄取土壤中细菌、真菌、原生物、昆虫尸体以及腐烂的植物碎片等,这些有机物与泥土混合在一起,可以被蚯蚓一并吞下。在人工培育时,可以就地取材,主要原料包括粪料和草料。粪料如牛、猪、兔、鸡鸭等粪便。也可以利用厨房、食品加工的下脚料,如烂菜、瓜果及造纸厂、制糖厂、酿酒厂等的下脚料,试验证明,蚯蚓的饲料以粪料占70%,草料占30%配制较好。不论何种饲料,在投喂前都必须经过堆制发酵。堆放的方法是一层粪料一层草料,边堆边分层浇水,上层多浇,下层少浇。堆制后的第2天开始升温,4~5天后堆温

上升到75~80℃,以后逐渐下降,当温度到60℃左右开始翻堆。经过2~3天翻堆,使有机肥得到充分的发酵和分解,才能成为营养丰富、易被蚯蚓消化的饲料。发酵熟后的饲料,还必须测试其氢离子浓度,用石灰水磷酸二氢铵(NH4H2PO4)进行调节,直到接近中性,即氢离子浓度为25.12~158.5纳摩/升(PH6.8~7.6)为止。   (3)饲料的堆放。可采用下层全是肥土,上层全是饲料的方法放置,还可以在肥土上面按点状或带状放置饲料。这些方法的共同特点是饲料层与肥土层相互间隔,有利于蚯蚓取食后会到肥土中栖息,能促使蚯蚓较好地生长、发育。蚯蚓食量大,一般每天摄食量与本身质量相等。当饲料中出现大量的蚯蚓粪便时,说明饲料绝大部分已被吞食,应立即补充饲料。饲料还需保持一定的湿度,其含水量宜为12%,标准是抓一把饲料轻轻一捏,以指缝中有水而不流下为宜。   (4)养殖蚯蚓的品种。   ①威廉环毛蚓。这种蚯蚓适应性强,个体较大,但繁殖率低。体长15~25厘米,背后青黄、灰绿或灰青色(俗称青蚓),常栖息于菜园,苗圃、桑园里。   ②赤子爱胜蚓。这种蚯蚓食性广,繁殖率高,适应性强,生活周期短,是国内外的重点养殖品种。如太平2号、北星2号、大平2号等都属于赤子爱胜性。体重0.4克左右即达到性成熟,在良好的条件下,可以全年产卵。成蚓体长9~15厘米,背面、侧面都为橙红色,腹面略扁平,喜栖息于腐殖丰富的土表层。太平2号是美国红蚯蚓和日本花蚯蚓的杂交种。生产实践证明,这种蚯蚓出体腔厚、寿命长、能适应高密度养殖外,还有繁殖率高、适应能力强、定居性好、易于培育等优点。   (5)培育方法。   ①箱养法:可才用箱、筐、盆、罐、桶等多种容器,在良好的养殖条件下,每年可增殖200~500倍,最高可达1000倍。饲养前,先将制备好的饲料放入各种容器内,按平方米面积放养赤子爱胜蚓1.5万~3.0万条,每10~15天添1次饲料,保持60%~70%的湿度。养殖2~3个月,翻箱收获,以每平方米可产蚯蚓15~30千克,2平方米的箱养蚯蚓大体可以满足1平方米的池养泥鳅的饵料需要。   土坑、砖池露天培育法:可在房前宅后或树荫下选择适当的地方挖坑、砌池,深度一般为50~60厘米,先在坑底或池底加一层10厘米厚的泥土,投入种蚓(密度为:威廉环毛蚓每平方米2000~3000条,赤子性爱胜蚓每平方米15万条),上面铺盖饲料,使湿度保持在60%~70%,采用这种方式培育,每饲养1平方米泥鳅,需2~3平方米坑池生产的蚯蚓。   ②肥堆养殖法。在温度适宜的温暖季节,可在宽1~1.5米、高0.6米、长3~10米经过发酵、腐熟的

肥堆中,直接放入蚯蚓。肥堆上用干草或草帘遮盖或搭草棚遮阴,以防曝晒和水分散失过快,并兼有防雨作用。肥堆四周挖排水沟,防止积水,在湿度、温度适宜,养料充足的情况下,蚯蚓生长繁殖较快。肥堆面积大小根据饲养泥鳅的需要而定。   ③田间养殖法。桑园、菜园、果园、饲料地等,各种水分充足的肥沃农田均可用来养殖蚯蚓。养蚯蚓既能改良土壤,提高肥力,促进增产,又能进行动物性蛋白质饲料生产。方法简单易行,土地也可得到双重利用。田间养殖法,亩产一般可达500千克以上,如按每5千克蚯蚓可产1千克泥鳅计算,可净产泥鳅100千克。这就是说,1亩田(园)所产的蚯蚓,可以提供一个10平方米养泥鳅池的饵料,每平方米可净产泥鳅10千克。   ④桑园、果园养殖法。选择地势较平坦,能够灌、排水的桑园、果园,在桑树或果树行间挖掘宽10厘米、深20~25厘米的沟槽,按5000~7500千克/亩的密度将腐熟的有机肥料垃圾放置其中,上面铺盖泥土10~15厘米,既可放入蚯蚓进行培育。投放蚯蚓种的数量为:威廉环毛蚓每亩2~4万条,80~160千克,个体较小的赤子爱胜蚓5~8万条。投放时间以5~6月为好,每隔5行开挖1条排水沟,要保持土壤湿度在70%左右,干旱时要勤浇水或采用喷灌,雨天要及时排涝。9个月以后,每亩可捕500千克蚯蚓,还能使果桑增产。

篇七 最简单的蚯蚓养殖办法
简便易行的水蚯蚓坑养法

养殖名特优水产品,饲料是其重要的物质基础与制约因素,它关系着饲养品种的成败与效益好坏。水蚯蚓繁殖快、营养价值高(干物质中含粗蛋白62%,必需氨基酸总和达35%,氮回收率达98%),是许多水生动物苗种期喜食的开口饵料,更是鲟、鱼危、鲤、鲫、鳅、娃娃鱼及黄鳝等底栖鱼的主要食粮。水生蚯蚓中适于养殖的种类有:苏氏尾鳃蚓和霍氏水蚓。养好水蚯蚓,可为养殖水产品提供长期稳定的优质动物饲料,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和养成品质。这里介绍一种简便易行的水蚯蚓坑养法。

一、水蚯蚓的生活繁殖习性

水蚯蚓个体不大,长约100毫米,但群体产量较高。尾鳃蚓和水丝蚓的区别是前者有尾鳃,尾部常露出泥外,随水摆动呼吸,缺氧时颤动加快;后者没有尾鳃。水蚯蚓喜生活在有机质丰富的微泥水域的淤泥中,一般潜伏在泥面下10厘米~25厘米处,低温时深藏于泥中。水蚯蚓喜暗畏光,不能在阳光下曝晒,以食泥土吸取其中的有机腐植质、细菌、藻类为生。水蚯蚓2个月左右性成熟,雌雄同体,异体受精,卵粒包藏在透明胶质膜构成的囊状蚓茧中。一般一个蚓茧内含卵1~4粒,多则7粒。生殖期每一成体可排出蚓茧2~6个。水温在22~32℃时,孵化期一般为10~15天,人工培养的寿命约3个月。

二、坑养方法

1.坑池条件

建造一个适于水生蚯蚓生活的生态环境,要求微流水、土质疏松、腐植质丰富、避光等。坑池可以新掘或利用与沟渠相通的水坑改建,面积视需要而定,3~5平方米(长宽比为3∶1~5∶1)为宜,水深20~25厘米,底部用保水性好的黄土或三合土筑底,并设进排水口。一般进排口应分开,一端进水一端排水。在引种入坑前,还要培养好底泥,最好是挖肥沃的鱼池淤泥,铺在坑底,厚10厘米,然后每平方米加入畜禽粪或农家肥7.5~10公斤,最后加入经发酵后的饼、麸、糠糟等。

2.引种入坑

引种量视水质、泥质、粪肥来源与季节而定。肥源、混合饲料源等充足,引种量大,产量高。一般每平方米放种蚓0.25~0.5公斤。培养30~45天后,每亩日采收量可达10~15公斤,最高可达48公斤。

3.管理

保持微流水,以使水质清新,溶氧量较高,加速代谢产物的散逸,增加蚯蚓的摄食生长。一般水流的流速以2~8厘米/秒为度。速度不能太快,如太快水流会冲走营养物

质和蚓茧,影响产出。蚯蚓引种后,应每隔2~3天投饲一次。若投入的是精饲料,饵料系数为2.6左右;若用猪、牛粪,饵料系数为7.8~10.4。

4.采收

可在晚上减少水流量或断水,造成第二天早上或上午坑内缺氧,水蚯蚓就会被迫群聚成团浮于泥表或上浮至水面,用捞子捞取即可。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caijingleikaoshi/838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