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保本吗

| 基金从业资格 |

【www.guakaob.com--基金从业资格】

  保本基金(Guaranteed Fund):就是在一定期间内,对所投资的本金提供一定比例的保证保本基金,基金利用孳息或是极小比例的资产从事高风险投资,而将大部份的资产从事固定收益投资,使得基金投资的市场不论如何下跌时,绝对不会低于其所担保的价格,而达到所谓的「保本」作用。以下是中国招生考试网www.chinazhaokao.com 分享的基金保本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基金保本吗

  基民再也买不到保本基金了?最新规则有变 仔细阅读!

  基民们以后再也买不到“保本基金”了!

  2017年2月10日,这是保本基金迎来“改名换姓”的日子,更名为“避险策略基金”,“保本”二字再也不能写进白纸黑字的合同里。

  今日,证监会发布《关于避险策略基金的指导意见》,为避免投资者形成对此类产品绝对保本的“刚性兑付”预期,保本基金名称调整为避险策略基金。按照新老划断、过渡安排原则,现保存续基金仍按合同约定运作,到期后不得增持不符合规定的资产。存续基金到期后应调整保障机制,不符合的转为其他类型的基金或者被清算。

  也就是说,未来再也没有“保本基金”了,保本基金到期一只,减少一只。

  更为重要的是,未来将取消连带担保机制,限定规模上限,完善基金管理人风控管理要求。

  “保本基金”终成历史

  保本基金掀起清盘潮!

  2月10日,证监会发布《关于避险策略基金的指导意见》,将保本基金正式更名为避险策略基金,强化避险策略基金投资策略相关监管要求,降低执行投资策略中的运作风险适度控制避险策略基金规模。

  为什么要改名呢?证监会是这样解释的,“避免误导投资者,帮助投资者充分认识到极端情形下仍存在投资本金损失的风险,引导投资者形成合理预期。”

  为做好新旧规则衔接,《指导意见》明确对避险策略基金依照“新老划断”原则进行过渡安排,存续的保本基金仍按基金合同的约定进行运作,无须变更基金名称,但在保本周期到期前不得增持不符合规定的资产、不得增加稳健资产投资组合剩余期限、不得增加风险资产放大倍数等;存续保本基金到期后,应当符合《关于避险策略基金指导意见》的规定,调整产品保障机制,更名为“避险策略基金”,不符合的应转为其他类型的基金或予以清算。

  改名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投资者形成对此类产品绝对保本的“刚性兑付”预期。

  正式登上历史舞台的“避险策略基金”,是指通过一定的避险投资策略进行运作,同时引入相关保障机制,以在避险策略周期到期时,力求避免基金份额持有人投资本金出现亏损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

  除了改名,监管部门还强化避险策略基金投资策略相关监管要求,降低执行投资策略中的运作风险。

  一是明确避险策略基金投资策略中有关稳健资产的投资范围,细化可投资的相关品种。

  二是明确稳健资产投资组合的平均剩余期限不得超过剩余避险策略周期,切实防范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三是要求基金管理人审慎建立风险资产投资对象备选库,采取适度分散的投资策略。

  四是限定风险资产放大倍数,降低投资股票、期权、信用债券等风险资产的绝对投资金额。

  《意见》指出,明确基金管理人为证券公司的,应当按照合同约定的由保障义务人承担差额补足责任的金额的12.5%计算特定风险资本准备;其他基金管理人已经管理的避险策略基金中,由保障义务人承担差额补足责任的总金额不得超过基金管理人最近一年经审计的净资产的8倍。

  值得关注的是,与“保本基金”共同退出历史舞台的,还有连带责任担保机制。这也是完善相关保障机制三大监管要求之一:

  一是取消连带责任担保机制,避免行业承担“刚性兑付”义务,降低行业风险,促进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二是规定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可以担任避险策略基金的保障义务人,将为避险策略基金承担差额补足责任的金额和对外提供的担保资产规模合计限定为不得超过上一年度经审计的净资产的10倍。

  三是明确基金管理人在选择保障义务人时应进行审慎调查,科学合理对保障义务人进行信用评价。

  监管部门还注意到,当前保本基金存在三大风险:

  一是保本基金保障机制存在一定问题。目前已发行的保本基金均采用连带责任担保的保障机制,担保机构有权无条件向基金管理人进行追偿,基金管理人实际对基金份额持有人的投资本金承担保本清偿义务。一旦保本基金到期不能实现保本,基金管理人应偿付最终的投资损失,行业风险不容忽视。

  二是保本基金保本投资策略可能失效的问题。部分保本基金为提高收益率,投资运作不够稳健,存在将低等级信用债纳入稳健资产投资范围、剩余期限错配、风险资产放大倍数过高等情况,使得基金净值波动加剧。

  三是保本基金快速膨胀可能带来的风险。随着保本基金数量、规模不断快速增大,尤其是部分基金管理人大量集中发行保本基金,若出现到期亏损且无法赔付的情况,容易损害持有人利益。

  证监会表示,此次《关于避险策略基金指导意见》的发布,有利于引导相关基金产品回归公募基金行业资产管理的本质,防范保本基金的投资运作风险以及行业风险,有利于保护投资者权益。

  保本基金“不保本”

  从去年上半年的炙手可热到下半年频繁遭遇清盘命运,保本基金今年的行情犹如坐上过山车,一路颠簸向前。

  在去年A股的震荡市中,偏股与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双双告负,就连曾几何时最让投资者放心的保本基金也有超过四成数量的产品亏损。

  据统计显示,市场目前现存的181只保本基金中有36只将在2017年到期,其中2017年上半年到期的有13只。截至1月16日,自2016年以来有业绩可查询的89只保本基金中,37只产品收益为负,占到总数的42.82%。

  从涨跌幅数据看,抛开金鹰保本混合C因份额变动导致的净值异动外,其余涨幅排名前两位的是兴全保本和国投瑞银瑞源,这也是保本基金去年仅有的两只收益率超过5%的产品。而从跌幅榜上看排在首位的是国联安保本,跌幅为5.13%,是唯一的一只跌幅超5%的产品,另有八只产品跌幅超过了2%。

  而从保本这一概念看,在跌幅前二十名中,单位净值低于1元的保本基金数量有11只,显示出此类基金在震荡行情下的不稳定。去年底时,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东方基金与天弘基金旗下都有保本基金清盘,这也被业内人士看做是今后多数保本基金的必然趋势。

  此外,同期货币基金的7日年化平均收益率为2.66%,而收益在此之上的保本基金数量仅占到总数的1/10左右,为12只。

  从破发情况看,目前有43只产品跌破1元净值,占比近1/4。主要原因是去年年末股债双杀,打新收益下降,多方冲击令保本基金管理难度增加。

  一位市场分析人士表示,去年年底债市承压调整,使得保本基金受到重创,部分跌破净值的保本基金只能被动降低债券的仓位,而另外一方面由于安全垫过低,权益类仓位也基本都被砍掉了。

  沪上某基金研究员称,虽然目前破发的保本基金还未到最后递交成绩单的期限,但随着新规对投资范围的严格限定、债市黑天鹅等因素,保本基金预期收益率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实。加上目前网下打新收益率节节下降,保本基金想要获得超额收益难上加难。

  保本基金实现方法

  保本基金经常使用一种动态投资组合保险技术(CPPI)实现保本,这种技术的基本思路是将大部分资产(保险底线)投入固定收益证券,以保证保本周期到期时能收回本金;同时将剩余的小部分资金(安全垫)乘以一个放大倍数投入股票市场,以博取股票市场的高收益。这样,如果股票市场上涨,CPPI按照放大倍数计算出的投资股票市场的资金会增加,从而增加基金的投资收益;相反,当股票市场下降时,CPPI计算出的投资于股票市场的资金量会减少,基金会将一部分资金从股票市场转移至风险较小的债券市场,从而规避了股票市场下跌的风险,保证基金总资产不低于事先确定的安全底线。

  除了在投资过程中使用保本技术外,一般保本基金有信用良好的保证人,如即将发行的共同保本基金以实力雄厚、信誉卓著的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担任基金担保人。基金持有人在认购期购买并持有到期,如可赎回金额加上保本期间的累计分红金额低于其投资金额,保证人应保证向持有人承担上述差额部分的偿付;但如基金持有人未持有到期而赎回的,则赎回部分不适用此担保条款。

  买新发行保本基金原因

  原因一:一般保本基金的保本条款规定,在持有到期日(一个保本周期)后赎回的,赎回部分受保本条款的保护;而在到期日前赎回的,将得不到保本承诺。保本基金使用的组合保险技术,为了保证在保本期结束时基金资产的安全垫不受损失,需要最大限度的保证保本周期内固定收益证券投资部分具有稳定的现金流入,而投资者在此期间的赎回行为会影响到现金流的稳定性,增加保本难度。因此,一般保本基金成立以后即进入"半封闭"状态,不鼓励投资者在此期间进行赎回;通常采用的做法是增加保本期内的赎回费用,以及对提前赎回部分不做本金担保。受保本条款的限制,投资者应认购新发行的保本基金。

  原因二:当前,也有极少数基金公司推出的保本基金产品在到期日前赎回也可得到保本承诺。不过,在认购期结束后购买采用CPPI策略的保本基金,对投资者有不利之处。对于采用动态投资组合保险技术(CPPI)的保本基金,在股票市场持续下跌的过程中,绝大部分资产已经转移至债券市场;此时,虽然投资者本金(或安全垫)仍旧有保证,但基金总资产的增值能力已经大大减弱;当未来股票市场转而上升时,保本基金没有足够的风险资产投入以获取股票市场收益。因此,投资者在股票市场持续下跌的情况下购买低于面值的保本基金,未来的盈利可能会受到影响。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caijingleikaoshi/856210.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