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蛤蟆养殖

| 价格鉴证 |

【www.guakaob.com--价格鉴证】

篇一 懒蛤蟆养殖
蟾蜍养殖前景好价格高,投资几千赚几万养殖效益高

  蟾蜍俗名癞蛤蟆,在农村及山区都可以发现,一只母蟾蜍每年可产卵3000科到5000科,经过人工饲养一年后每只蟾蜍可达75克重。

  人工养殖蟾蜍采集蟾蜍制品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我们提倡在稻田、水库、池塘、菜园等场地养殖蟾蜍,以蟾治虫,以虫养蟾,可达到经济、生态及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可谓一举多得。

  现就养蟾取衣、取蟾酥效益简单分析如下。

  一、蟾蜍养殖成本:

   1、原料:100克蟾蜍1000只,按5元/斤收购,计1000元。

   2、养殖场地:1000只蟾蜍养殖场地需500平方米,四周用塑料膜围起防逃,约需资金200元。

   3、蜕衣场地:由于涉及技术问题,不作详细介绍,投资不超过3000元。

  以上均为一次性投资,可长期使用。

  二、蟾蜍养殖产值:

   一只活蟾蜍每月至少可蜕衣两张,1000只蟾蜍一年可产蟾衣24000张,按蟾衣单重0.3克计算,可产蟾衣7.2公斤,按整衣率80%,可产整张蟾衣5.76公斤,最低1万元/公斤,创值57600元;产碎衣1.44公斤,最低六千元/公斤,创值8640元,即1000只蟾蜍利用一年采集蟾衣可获利66240元。

  如当地蟾蜍个体大,效益将更高。

   120张左右的蟾衣大概是35克左右,那也就是说这一张蟾衣的重量大概是在0.3克上下,这市场上这个蟾衣的一公斤的价格能卖到1万元,平均算下来,这么薄薄的一张就可以卖到3块钱了,这个蟾蜍养殖效益就不错了。

  一只人工养殖的蟾蜍至少成活10年,即使以每年7张蟾衣计算,就蟾衣这一项就可以赚200多元,加上蟾酥,一只蟾蜍赚300元并不夸张。

  三、蟾蜍养殖可行性报告结论:

  蟾蜍类中药材:纯天然蟾衣、蟾蜍皮、蟾酥、干蟾、蟾胆、蟾肝、蟾油。

  纯天然蟾衣今年市场价格暴涨每公斤一等品2.7万,二等品1.9万,三等品1.5万。市场零售价格每张10元——15元。    

   蟾蜍脱衣是一种其生理现象,即似蛇脱衣一样,脱一次体积长大一些,特别是在连续数天饥饿状态下,它利用启动自我保护维持生命的必需功能—脱壳(也叫脱衣,又叫蟾衣)而自食。但在连续寒冷或干燥环境下,难以脱壳,如此时食物充足,其衣皮长得越厚实,今后一旦遇湿润(如雾、下雨)时,不久脱衣,此衣质量特优。晚上人们在野外有时可见到这种现象,路边草丛中一只蟾蜍正用肢体搔抓自体皮肤,全身鼓胀状,如用手触之感觉滑腻,此正是它自然脱衣的现象。只可惜随着它用肢爪向前推的同时,用嘴去咬住逐步脱下之衣,慢慢地全部吞入肚内吃掉,人们无法得到其衣罢了。所以十分神秘。实际上它与蛇,冷血动物脱衣、脱皮一样道理。

  四、蟾衣、蟾酥市场价格曲线

  2010年纯天然蟾衣,蟾酥市场价格

  2010年收购纯天然蟾衣大批量市场价格:每公斤一等品2.2万,二等品1.6万元,三等品8千,四等品6千。

  2010年纯天然蟾衣零售价格:大张10元,中张8元,小张5元。

  2010年收购纯天然蟾酥大批量交易市场价格:药典达标每公斤一等品8千元,二等品5千元,三等品3千元,四等品2千元。    

  2016年纯天然蟾衣,蟾酥市场价格:

  2016年收购纯天然蟾衣大批量交易市场价格:每公斤一等品2.9万,二等品1.9万,三等品1.5万,四等品1.3万。2016年纯天然蟾衣零售价格:大张15元,中张10元,小张6元。2016年纯天然蟾酥大批量交易市场价格:药典达标每公斤一等品2万元,二等品1.6万元,三等品1.4万元,四等品1万元。

  2016年收购纯天然蟾酥零售价格:每公斤2-3万元左右。

  目前蟾蜍类中药材的价格是上涨趋势,主要原因就是供不应求,在一个就是有些个体养殖户没有专业的加工技术无法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导致价格暴涨。

  

   

  [每日农经]一只蟾蜍能赚三百元(20150624)

  金蟾招财又进宝,不是神话是真事,蟾衣蟾酥金蟾肉,样样是宝好品质。

  有一种小动物,在不同的人们眼里待遇截然不同,一般人看它形象丑陋叫它癞蛤蟆,另有一些人独具慧眼,把它看成是招财进宝的金蟾。那么它到底一身是癞呢?还是浑身是宝呢?在今天的节目中就借你双慧眼,看看它的本来面目。

  蟾蜍养殖前景好,一只蟾蜍能赚三百元

  本节目主人公联系方式见本文末尾

  蟾蜍,五毒之一,危险的取毒环节,神秘的蜕皮过程,丑陋的外表下隐藏着怎样的赚钱门道?蟾蜍养殖前景怎么样?蟾蜍价格多少?敬请收看一只蟾蜍能赚300元。

  蟾蜍俗名癞蛤蟆,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很多人既厌恶又畏惧。

  村民:癞蛤蟆有点丑,身上长些痘痘。

  村民:这个嘴巴大,长得不好看,有毒,人不敢去碰它。

  村民:它的毒性大,吃了容易死人。

  蟾蜍之所以有毒是因为体内有毒液,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耳后腺的毒液就会喷射出来,如果进入人的眼睛或者伤口就可以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虽然有毒,但是蟾蜍是一种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很高的动物,其全身都是宝!当地人说一只蟾蜍能赚300多元,那么到底是不是真的呢?这不志鹏带着疑问,要和当地老乡去寻找蟾蜍。

  记者 孙志鹏:蟾蜍是昼伏夜出的动物,所以咱们现在出发,一会儿到了蟾蜍比较多的地方,时间它就刚刚好。当然了晚上走夜路尤其是在野外,咱们还是得加点小心,所以你看我这棍子、头灯,咱也得全副武装不是。

  之所以全副武装,是因为志鹏知道蟾蜍是五毒之一,这不棍子、皮靴全部齐备,那么什么地方才能找到蟾蜍呢?

  四川省射洪县大榆镇张家口村养殖户 刘洋:蟾蜍是两栖动物,一般都比较喜欢待在阴暗潮湿的地方,然后是靠水源的,杂草丛,农作物,有飞蛾、甲虫、蚊子多的地方,它就喜欢待。

  在夜晚要想找到蟾蜍也非易事,志鹏几次尝试都没有成功。

  记者 孙志鹏:不行啊!怎么跑了。

  四川省射洪县大榆镇张家口村养殖户 刘洋:抓的这个方式不对。抓这个蟾蜍如果它是正对着你的话,要用手电筒照着它眼睛,造成它短暂的失明。如果它是背对着你,你就得静悄悄地走过去,不能像刚才那样一下子跑过去,它一惊就跳水里面了。对,对。

  记者 孙志鹏:这么回事?那咱再找找。

  蟾蜍有毒,抓蟾蜍更需要技巧!

  记者 孙志鹏:徒手就抓,你看我这还戴着手套,你这么抓能行吗?不会中毒啊?

  四川省射洪县大榆镇张家口村养殖户 刘洋:抓这个蟾蜍一定要抓住它的后腿,然后它是不会喷射毒汁的,它只有受到生命威胁的时候它才喷出毒汁。然后抓捕的时候捏住它的腿两边,轻轻地捏就没问题。动作要轻柔,对。

  记者 孙志鹏:头一回和蟾蜍近距离接触,这背上的疙瘩,看着还真是,来赶紧装进去,这还得抓两只锻炼锻炼胆量。

  四川省射洪县大榆镇张家口村养殖户 刘洋:咱们再找一找。

  记者 孙志鹏:看我抓的第一个蟾蜍。

  河边寻找,徒手捕捉,遇到蟾蜍的几率还是小,不过他们还有另一种捕捉方式。

  四川省射洪县大榆镇张家口村养殖户 刘洋:这是一个诱捕灯,你看,那个灯下面不是有好多小飞虫吗,它能够把附近的蛤蟆都吸引过来。这一个诱捕灯下面,大概能抓个五六只,这是比较正常的。

  不管哪种方式,他们捕捉这个蟾蜍是有要求的,不能随意捕捉,这是为什么呢?

  记者 孙志鹏:这个癞蛤蟆是不是受保护的动物?

  四川省射洪县大榆镇张家口村养殖户 刘洋:这个癞蛤蟆是受保护的动物,但是我们手续都齐全,然后我们这个癞蛤蟆是抓来人工繁殖的,到了最后还是会放回大自然的。对,对。

  原来他们捕捉少量的蟾蜍是为了作为种蛙繁殖的,他们把捕捉好的四川母蟾蜍和江苏的公蟾蜍相互配对,这样就可以得到品质高的后代,那么蟾蜍怎么区分公母呢?

  四川省射洪县大榆镇张家口村养殖户 刘洋:你看我右手边这个是母的,母的个头比较大。我左手边是公的,公的个头比较小,但是它的皮肤腺摸着比较粗糙,然后那个母的,摸着就比较平整。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公的脚趾上有一个婚垫,母的就没有。像咱们秋末的时候,经常看到一个大蛤蟆上面背个小蛤蟆,那就是蟾蜍在抱对,在产卵。

  在射洪县,蟾蜍每年年初的时候抱对产卵,再经过两个月左右变成幼蛙,16个月后就达到性成熟。那么这些繁殖后的蟾蜍都放在哪里了呢?

  记者 孙志鹏:您在这里面看见了吧,这么多的蟾蜍!可能您问了,您说这大白天的,咱也没有用什么诱捕灯之类的工具,这儿的蟾蜍怎么这么多。您往四边看,看见这个白色的不太高的围栏了吧?这个围栏中间的区域就是咱们这个蟾蜍的人工养殖区了,所以在这里面蟾蜍的数量就非常地多。像这样,随手就可以抓出来一只,可能您问了,说这里头这么多蟾蜍跟野外相比有什么好处?

  四川省射洪县大榆镇养殖户 严亮亮:在我们人工饲养的条件下,同龄的蟾蜍人工养殖的比野生体型要大三分之一。每年这个蟾衣我们可以取到六到七次,野生的只能取两次。这样的话,我们的蟾蜍养殖效益就高出许多。

  射洪县养殖户利用当地自然资源,仿野生人工养殖蟾蜍。像这种有水面、草丛和灌木的养殖场就有几十个,每亩养殖的标准是4000只左右,那么这些蟾蜍每天都吃些什么呢?

  四川省射洪县蟾蜍养殖合作社理事长 袁正洋:75克以上的蟾蜍,它一天捕食昆虫的量可以达到20只,投喂蚯蚓这块,它一顿可以吃10条蚯蚓。

  虽然人工养殖蟾蜍从饲养成本上比较低廉,但是养殖蟾蜍也是有很多风险的。

  四川省射洪县大榆镇养殖户 严亮亮:边上这个围篱是防止蟾蜍的天敌,譬如蛇、水老鼠之类的,第二就是防止蟾蜍会逃跑,蟾蜍不善于跳跃的,我们的50厘米正好。

  蟾蜍的天敌有很多,天上的喜鹊、鹰,地上的蛇、水老鼠等都会对蟾蜍进行攻击,那么养殖户是怎么防护的呢?

  记者 孙志鹏:这个炮火声够快的,不过咱们在这儿不是为了庆祝什么喜事,因为在这个养殖场,每天像这样的小挂鞭都得放上这么一两挂,它主要的目的就是因为在养殖场的区域会有很多的喜鹊之类的禽类,咱们这个放炮,就是为了把这些禽类驱赶走。

  鞭炮、围栏、红带这些防护措施有效地防御了大部分的天敌,但是偶尔也会出现纰漏。

  四川省射洪县大榆镇养殖户 严亮亮:发现我们每天投放的饲料,剩的越来越多,我们就感觉到这个蟾蜍有点少了。

  蟾蜍生病不进食也是有发生的情况,但是这次却没有发现生病蟾蜍的尸体,

  养殖户摸不着头脑了。

  四川省射洪县大榆镇养殖户 严亮亮: 我们发现这个地方有两个小洞,然后我们就找来几个人,去草丛里面找一找看看有没有蟾蜍的天敌,比如蛇、水老鼠之类的。

  蟾蜍的天敌是人工养殖当中遇到的最大问题,一条蛇或者一只水老鼠一天就能吃掉三四只蟾蜍,更有甚者一只喜鹊一天就能损害十多只蟾蜍。如果不及时发现,半个月内天敌会让一亩养殖场里的蟾蜍损失两三百只。

  四川省射洪县大榆镇养殖户 严亮亮:我们经过检查以后,发现灌木丛里面有两条蛇,估计它也吃了不少蟾蜍。

  蛇是蟾蜍的天敌,蛇一般采取偷袭的方式,在蟾蜍不防备的情况下突然袭击,死死咬住蟾蜍,等蟾蜍精疲力尽后,再慢慢吞咽下去。

  这么一场大战即将开始:看我王锦蛇的厉害;想要逮到我也没那么容易;想跑,没有机会了。

  只有在精心饲养和细心管理下,蟾蜍才能在这样舒适的环境中生长,更好的完成蟾衣和蟾酥的采集过程。

  蟾蜍蜕衣是一种生理现象,即似蛇脱衣一样,脱一次体积长大一些,其中退下来的外皮,被称为蟾衣。

  记者 孙志鹏:这个蟾蜍有一个习性,在蜕蟾衣的时候,蜕完了它就自己把这个蟾衣吃掉了,您看现在嘴里头,看见了吧,这个就是它刚刚蜕下来的蟾衣。就像这样,您看我这么一扯就把这个蟾衣扯碎了,其实这种方法即便是及时发现也得不到完整的蟾衣,平常咱们用的蟾衣都要尽量保持它的完整,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四川省射洪县蟾蜍养殖合作社理事长 袁正洋:干蜕法这种方法的弊端第一就是需要人工看守,用的人工太大,第二这种蟾衣正常是呈团状,一团一团的,这一块就是消费者不是很认可。

  这样从蟾蜍肚子里拉出来的蟾衣会有破损,很难拼成一张完整的蟾衣,因此售价也会受到影响!

  四川省射洪县大榆镇金台山村养殖户 刘玉杰:干蜕法蜕出来的蟾衣,因为品相比较差,大概在3000元钱左右一公斤。

  品质的好坏决定市场的售价,当地养殖户经过摸索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四川省射洪县大榆镇金台山村养殖户 刘玉杰:水里蜕的蟾衣它就比较透明,比较好,比较平整,就没有什么杂质,水蜕法蜕出来的1万左右一公斤。

  这种水蜕法可以避免蟾蜍在水中开口吃掉蟾衣,使蟾衣得以完整保存,提升了蟾衣的商品价值。

  记者 孙志鹏:蟾衣你也能看到非常地薄,透着光,几乎都能看出人影来,但是还是有重量的,咱们现在多拿几张来称一下。这一堆大概是120张左右,咱们看看大概有多重,看,这个是35克。这120张左右的蟾衣大概是35克左右,那也就是说这一张蟾衣的重量大概是在0.3克上下,这市场上这个蟾衣的一公斤的价格能卖到1万元,平均算下来,这么薄薄的一张就可以卖到3块钱了,这个养殖效益就不错了。

  这么薄的蟾衣,一公斤大概有三四千张,一只人工养殖的蟾蜍至少成活10年,以每年7张蟾衣计算,就蟾衣这一项就可以赚200多元。

  记者 孙志鹏:现在做的这个工作叫做整理,就是把这个蟾衣给它铺平了,然后经过自然的阴干,这就形成一个像咱们看到的这样一个比较完整的蟾衣了,这个工序如果按照熟练工序的技术来讲,两三分钟就可以完成(创业网 ,但是我在这儿倒腾了差不多能有小20分钟,这真是个精细活,这个眼睛都看得有点疼了,这才好不容易才拼好了这么一张,我这个效率确实有点低。别着急我先歇一会儿,这个眼睛受不了,闭幕养神一下。

  记者 盛超:志鹏,来,给蟾蜍喝酒。

  记者 孙志鹏:给蟾蜍喝酒?

  记者 盛超:志鹏,志鹏,来给蟾蜍喝酒。

  记者:给蟾蜍喝酒,这给蟾蜍喝什么酒啊?

  原来还真是给蟾蜍喝酒,不过不是志鹏梦里的样子,像这样给蟾蜍喝酒是做什么呢?

  四川省射洪县大榆镇张家口村养殖户 刘洋:我们现在通过用白酒和大蒜刺激它的耳后腺,让它蟾酥量更充足一点。

  像这样一只蟾蜍,需要1毫升左右的白酒,其实这酒不是要灌晕蟾蜍的,而是经过酒精或者大蒜的刺激,使蟾蜍的耳后腺和皮肤腺分泌更多的白色浆液,这个白色物体叫蟾酥,是珍贵的中药材。

  四川省射洪县大榆镇张家口村养殖户 刘洋:如果在刺激的情况下,比没刺激的情况下会多出1/3。

  四川省射洪县大榆镇张家口村养殖户 刘洋:我刚才做的工作是在取蟾酥,蟾蜍它有皮肤腺和耳后腺,然后皮肤腺和耳后腺都能取出蟾酥来,但是皮肤腺分泌得较少,耳后腺分泌得会多一点。

  蟾衣和蟾酥内含多种生物成分,有解毒、消肿、止痛、麻醉等功效。目前主要销售到药厂和中药店,那么蟾酥的价格是多少呢?

  四川省射洪县大榆镇张家口村养殖户 刘洋:一只蟾蜍以100克为例,大概能取出0.06克蟾酥。一只蟾蜍取蟾酥的价钱大概是1.4元。一天能够取个几百只,大概也能挣个千把元钱。

  四川省射洪县蟾蜍养殖合作社理事长 袁正洋:正常情况是750公斤的蟾蜍可以产1公斤鲜的浆液。3公斤鲜浆液,咱们可以做成一公斤干的成品蟾酥。目前蟾酥的价格是16000元一公斤。

  一只人工养殖的蟾蜍寿命是十年以上,以一年能采集七次蟾衣和七次蟾酥计算,一只蟾蜍蟾衣可以赚200多元,蟾酥可以赚100元左右,合计300多元。其实还不止这些呢!在当地有一道由来已久的菜品,叫麻辣金蟾,听名字就知道是用人工养殖的蟾蜍作为食材,但是蟾蜍不是有毒吗?当地人怎么祛除毒性的呢?

  四川省射洪县大榆镇张家口村村民 黄新华:先把皮扒掉,再把内脏去掉,然后再把筋抽掉,就没有毒了。

  只有有经验的人员才能把蟾蜍的毒性清理得非常干净,然后用料酒、姜、葱等原料腌制一个小时,再加入海椒,菜油,红糖,茶叶等熏制半个小时以上,这样熏制出来的麻辣金蟾就好了。

  四川省射洪县大榆镇张家口村村民 黄新华:起个熏的作用,用茶叶有一种清香味。

  记者 孙志鹏:您看这个麻辣金蟾它这个做法也比较特别,是咱们经过人工养出来的蟾蜍,先要给它进行腌制之后再放到蒸器上面去蒸,所以现在这么一闻,有非常浓的一股烟熏的香味,同时应该还有一些茶叶的香味,因为在熏蒸的过程当中咱们也加入了这些原料,现在咱来尝一尝它的味道。来一小块,还真的是,这个烟熏味特别浓,吃起来就有点像熏肉的香味,但是又不像熏肉那么硬,这个肉质吃起来,比较有嚼头,就像咱们平时吃的水煮牛蛙的这个口感差不多。

  消费者:这个麻辣金蟾,我吃了多少年了。

  消费者:我们自己养殖的,经常吃。

  消费者:有香味,有麻辣,嚼起来有清香味。

  目前四川省射洪县人工养殖蟾蜍200多万只,带动养殖户上百户,那么蟾蜍养殖前景怎么样?蟾蜍养殖户的养殖效益怎么样呢?

  养殖户:我养了半亩地,2000多只蟾蜍。

  养殖户:我大约养了一亩地左右,一亩地养了5000只蟾蜍。

  养殖户:我养殖了七八千只蟾蜍,一年的纯利润大概八九万元。

  记者 孙志鹏:在很多商家店铺您都可以看到像这样的一个金蟾,那么它通常会被认为是招财进宝的一种瑞兽。咱们四川省射洪县人家当地的养殖户,通过养殖蟾蜍现在已经开始丰收了,在这儿我也给您提个醒,如果您想从事蟾蜍养殖,那么一定要摸清楚市场规律,了解当地的情况,同时还要学好养殖技术,这样才能让蟾蜍变成您丰收致富的法宝。

  以上文章由中央电视台《每日农经》栏目提供,塑造中国农业品牌梦,《每日农经》栏目感谢您的关注!

篇二 懒蛤蟆养殖
陈煌奇:台湾商人罗非鱼王养殖台湾大泥鳅的创业故事

[致富经]台湾商人抓住滑溜溜的财富 20160920  视频转自:CCTV7央视七套致富经官网

  台湾商人抓住滑溜溜的财富 (2016.9.22)

  陈煌奇创业打拼二十年,在行业内,赢得了罗非鱼王的美誉,年过六十的他打算荣归故里,享受生活。可是当他看到这种大泥鳅,心中重燃创业激情。没曾想,行家一出手,却先失了手。坚持还是放弃,看奋斗二十多年的陈煌奇,如何再战商海。

  陈煌奇:一二三,一二三,一二三,一二三。

  今天,陈煌奇跟着工人们7点就开始工作了。半个多小时后,这长100米的大网,终于可以合网了。这些大泥鳅的主人就是陈煌奇。见到记者时,他就特别想告诉我们,他的这种泥鳅有哪些特别之处。

  记者:这太难抓了,它身上分泌的这是什么呀?黏黏的?

  林森庄:基本上它身上的这些黏液,是一种保护作用。

  记者:好难抓呀。

  林森庄:对对对,因为它本身也没有什么特殊能力逃生,就靠着它身体的特殊结构。把这个头部先稳定了,它看不到,我们就轻轻抓起来了。

  员工:你要安抚它,安抚它,摸一下。

  记者:乖。

  林森庄:把它眼睛蒙起来。不要用力哦。

  记者:它不会咬我吧?

  林森庄:不咬,顶多是亲你一下。

  记者:太黏了,你看我手上都是黏液。她要把她的手套给我借用一下。借用了只手套,有个工具试试。好了,现在好像好了。慢慢的,看,这大泥鳅,有我的两只手这样撑平这么大。这个泥鳅多重啊?

  林森庄:这条大概有380克到400克。

  记者:差点掉我衣服里。

  为了让大伙印象深刻,陈煌奇还专门找来了我们平时比较常见的泥鳅做对比。

  

  林森庄:这一条就是正宗的黄板鳅。它本来就是只有这么大。

  记者:这就是咱们以前说的那种小泥鳅。

  林森庄,成熟的黄板鳅只有这么大,大的台湾泥鳅有这么大。

  记者:以前好像都经常见这种小泥鳅,这样对比就很明显了。这小的和大的。

  这种俗称的大泥鳅,行业内又叫做台湾泥鳅。陈煌奇从2010年开始关注这种大泥鳅,如今他的养殖面积有500亩。每年能销售种鳅五万多斤,泥鳅苗1亿尾,销售网络遍布全国16个省市。

  记者:好,眼睛蒙住了。它现在比较稳定了。来,给我们的观众看一下,大泥鳅。看到了吗?我觉得这个泥鳅还真的挺大的,我还是第一次见。那陈总您当时第一次见它是什么时候?

  陈煌奇:我是回台湾,到我姐姐那边,我姐姐刚好买了一斤多给我外甥吃,我看到这个泥鳅怎么那么大?我都不晓得台湾泥鳅变成这么大。

  陈煌奇是我国台湾高雄市人,1990年来到广西南宁市创业,通过20年的奋斗,成为了国内罗非鱼行业响当当的人物。高峰时期,他在南宁,海南一共有2000多亩的罗非鱼养殖基地。罗非鱼苗的年产量高达4亿5千万尾,销售地区覆盖了二、三十个大中城市。

  同行:罗非鱼供不应求。刚过来的时候做的人少,而且是新的品种,所以市场空间非常大,所以他来了以后,应该是说他就捷足先登了。

  同行:他秉承我们中国台湾人的细心,耐心,用心,可以讲是我们台湾人的光荣。在(罗非鱼)这个领域。

  记者:您对他评价很高?

  同行:不是我对他评价很高,是他真的很杰出。

  离家闯荡大半生,陈煌奇此时已经61岁了,他准备退休回到台湾养老,这也是家人期盼了二十多年的事情。

  可就在这个时候,陈煌奇看到了台湾大泥鳅,这让他上了心。因为即使从事水产行业多年,陈煌奇也没见到过这么大的泥鳅。他嗅到了绝好的商机,内心深处的创业激情,再一次被点燃了。

  陈煌奇:那我看看基本上都是这种小泥鳅,我看这肯定是好的,因为我已经二十几年的经验了,(对这个行业)很敏感。这个(泥鳅)太小了,我们这个台湾大泥鳅那么大,我知道这个东西在这里一定会受到欢迎的。本来说想退休了,但是我想说我一定要继续把它搞起来。

  陈煌奇是响当当的罗非鱼王,可真的要做大泥鳅,他还是个门外汉。放弃悠闲的退休生活,再次搏击商海。陈煌奇已不单单是为了赚钱了,而是想找回那份奋斗的激情。可如果想把这件事情做起来,必须找个懂技术的合作伙伴来帮助自己,在台湾打听了好多地方,一个叫林森庄的人,进入了陈煌奇的视线。可和对方一接触,却发现对方是个非常有个性的人。

  林森庄:(别人)对这个工作不积极。以我个性来讲我完全不能接受。

  记者:那您个性是什么样的?

  林森庄:要搞就要轰轰烈烈,搞得非常成功。要不然就不搞。就这样。

  记者:所以以前你不想跟(别人)合作的原因,是对方比较拖沓。

  林森庄:对对对,这个不积极的精神对我来说是最大的杀伤力。

  林森庄在台湾地区接触研究水产40多年。全程参与了台湾泥鳅的杂交选育推广工作,是这方面的专家。想要跟他合作的人很多,可他一直都没遇到心目中合适的人选。退休之后,发展大泥鳅的梦想也离他越来越远。可就在这个时候,陈煌奇出现了。

  

  林森庄:他的工作态度让我真的非常佩服,这个工作态度是任何人都比不上的,他会成功有一定的道理存在。

  2011年3月,经过几次推心置腹的交流,两个都已经步入退休年龄的老人,决定再次出发,一起追寻创业梦想。

  林森庄,陈煌奇:(闽南语)加油加油。

  记者:(闽南语)加油加油。

  陈煌奇:继续努力。

  记者:我看你们两个精神头特足一说到泥鳅。

  陈煌奇:我看到这个东西,我真的觉得爱不释手,这个东西真好。

  林森庄:水产本身就是我的第二生命。除此之外其它也没有什么特殊的需求。

  陈煌奇:你的第二生命,是我的第一生命。我这个产业一定要把它发展起来。

  林森庄跟着陈煌奇来到海南,一到养殖基地,林森庄就十分兴奋,更加坚信他们能够做成这件事。

  林森庄:这边的环境却是在我看过的几个区域来讲,这边属于最优良的。地域大,地势平坦,比较有发展空间。因为我看过的地方不下50个。另外一个重点,这边的气候跟我的家乡百分之九十五非常类似。

  林森庄个是研究泥鳅多年的专家,陈煌奇实力雄厚,还是从事了20年水产的行家。两人合作可谓强强联手。他们制定了一个5年计划。想要用五年时间把大泥鳅在全国都推广开。可谁都没想到这两个强强联手的人,一出手竟然失手了。

  2011年下半年,俩人制定完方案后,林森庄便回到了台湾,随后给陈煌奇发来了台湾泥鳅的水花苗,投放在7.5亩的池子里。

  记者:你们当时投放了多少泥鳅水花苗?

  陈煌奇:这个放了100多万尾水花苗,0.3厘米那个泥鳅水花苗。

  记者:那水花苗长多长时间能长成小苗呢?

  陈煌奇:现在这种差不多一个月了。

  记者:一个月就长成这种苗。

  陈煌奇:对

  记者:这种苗就是可以销售了,

  陈煌奇:可以了,这种苗是安全苗了,它都肠呼吸了。

  记者:那像这种苗它需要长多久才能长成大泥鳅?

  陈煌奇:像这种苗大概三个月到三个半月就可以长到一两了,长到10条一斤。

  陈煌奇按照林森庄的交代,每天早晚都向池子里投放饲料,这个时候他发现,养殖泥鳅就是和罗非鱼不一样。每次投放饲料,养殖泥鳅苗的池子里一点动静都没有。

  唱歌:小牛的哥哥,带着他捉泥鳅。大哥哥好不好,咱们去捉泥鳅。

  唱着这首童谣,陈煌奇等待着一个月后即将收获的泥鳅苗。这样的日子过得既舒心,又有盼头。

  唱歌: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一个月后,终于等到了可以捕捞泥鳅苗的日子。陈煌奇怕第一次捞泥鳅苗的工作量比较大,他就召集了全厂工人,信心满满的带着大伙们赶往暂养大泥鳅水花苗的池塘,一网下去,他傻眼了。

  员工:当时捞下去,只捞到虫没有捞到泥鳅苗。就这样的感觉。

  员工:哭他是没哭,但他的心里是非常着急了。

  记者:你们怎么看出来他着急的?

  员工:看那个表面,他没有笑脸了。

  员工:捞不上几条,我们心里很着急。就怕我们老板搞不成功。就没有工资发给我们了,我们怕这方面的事情。

  7.5亩的水池,捞不到一条泥鳅苗。陈煌奇从对梦想的渴求,一下坠落到现实的残酷。虽然这点损失对他来说根本算不上什么。可他不甘心,再次出发却品尝失败。他觉得他只有一棵救命稻草,就是远在台湾的林森庄。

  林森庄:你把工作放下快来,因为我捞不到泥鳅我急,我急得要命啊。

  记者:他很着急?

  林森庄:他肯定着急,真的急得差点哭了。他说你再不过来,真的我也不知道要怎么办了。

  在电话里,林森庄让陈煌奇把池塘的水放干,看看情况。直到把池塘的水放干,陈煌奇终于捞到了3条泥鳅苗。

  陈煌奇:搞了十几个人排队,用地毯式的搜索。这样一直挖一直挖。挖了泥巴挖过去。一共就三条了。

  记者:那一个池塘就三条?

  陈煌奇:嗯,就三条,也像这么大的。就三条。很失望,太难过了。

篇三 懒蛤蟆养殖
蟾蜍养殖技术

蟾蜍养殖技术

蟾蜍别名癞蛤蟆、癞刺、苦蠪、蟾、癞蛤蚆、蚧蛤蟆、蚧巴子。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蟾蜍是无尾目、蟾蜍科动物的总称。最常见的蟾蜍是大蟾蜍,俗称癞蛤蟆。皮肤粗糙,背面长满了大大小小的疙瘩,这是皮脂腺。其中最大的一对是位于头侧鼓膜上方的耳后腺。这些腺体分泌的白色毒液,是制作蟾酥的原料。蟾蜍一般是指蟾蜍科的300多种蟾蜍,它们分属26个属。

蟾蜍从春末至秋末,白天多潜伏在草丛和农作物间,或在住宅四周及旱地的石块下、土洞中,黄昏时常在路旁、草地上爬行觅食。行动缓慢笨拙,不善于跳跃、游泳,只能作匍匐爬行。大蟾蜍多隐蔽在阴暗的地方,如石下、土洞内或草丛中。傍晚,在池塘、沟沿、河岸、田边、菜园、路边或房屋周围等处活动,尤其雨后常集中于干燥地方捕食各种害虫。大蟾蜍冬季多潜伏在水底淤泥里或烂草里,也有在陆上泥土里越冬的。

蟾蜍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经济动物。其全身是宝!蟾酥、干蟾皮、蟾衣、蟾头、蟾舌、蟾肝、蟾胆等均为药材。蟾蜍的耳后腺、皮肤腺分泌的白色浆液的干燥品叫蟾酥,是珍贵的中药材,内含多种生物成分,有解毒、消肿、止痛、强心利尿、抗癌、麻醉、抗辐射等功效,可治疗心

力衰歇、口腔炎、咽喉炎、咽喉肿痛、皮肤癌等。蟾蜍除去内脏的皮,性寒、味苦,可用于治疗小儿疳积、慢性气管炎、咽喉肿痛、痈肿疗毒等症。蟾衣是蟾蜍自然脱下的角质衣膜,对慢性肝病、多种癌症、慢性气管炎、腹水、疗毒疮痈等有较好的疗效。此外,蟾蜍的头、舌、肝、胆均可入药。

【蟾蜍养殖技术】

一 蟾蜍的品种特征及生活习性

1、蟾蜍的品种特征及分布:蟾蜍俗名癞哈蟆。主产于中国、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地区,常见主要品种为中华大蟾蜍,花背蟾蜍和黑眶蟾蜍3种。这几个品种个体大,体长10厘米以上,背面多呈黑绿色,布满大小不等的瘰疣。上下颌无齿,趾间有蹼,雄蟾蜍无声囊,内侧三指有黑指垫。

2、蟾蜍的生活习性:蟾蜍雌雄异体,产卵于浅水中孵化繁殖成蝌蚪,幼成蟾蜍水陆两栖,喜欢湿、暗、暖避光地方。夏秋季节,白天常栖息于沟边、草丛、灌丛、屋后砖墙乱石孔洞阴暗潮湿处。傍晚和清晨出来捕食蚯蚓、蜗牛、昆虫并兼食嫩草嫩叶等。半夜成群活跃于露地。冬季气温下降到10℃以下进入土穴、乱石洞中或水底泥中冬眠。次年春季气温回升到10~12℃时,又出来开始活动,捕食昆虫,繁殖产卵。

二蟾蜍养殖对环境的要求

1、蟾蜍对生活环境条件的要求:饲养蟾蜍应根据它的生活习性,为其提供潮湿、阴暗、温暖凉爽的地方,水源良好,四季不涸,与水连接处有绿色草丛、蔬菜栖息地,并有充足的饵料来源,为其繁殖产卵创造条件。

2、饲养蟾蜍最适宜的地方:蟾蜍最适宜于野外天然环境条件中饲养。选择村庄附近,四周有草丛、灌丛并靠近水源,排灌方便,常年不干涸的池塘、水田、水沟、沼泽地放养,四周设1米以上围栏,产卵水域须静,有水草。也可在稻田、藕池中放养,但应设围栏防逃,注意科学施用农药,防止药死蟾蜍。还可建人工养蟾蜍场,场周围设围墙、场内建养殖池、繁殖产卵池、孵化池。养殖池周围种植饲用牧草及蔬菜,供蟾蜍避光栖息。池中投放少量水浮萍、水葫芦等水生植物,调节水质,繁殖水蚤供蟾蜍捕食。可在场中安灯诱杀昆虫作为饵料,还可人工养殖蝇蛆、黄粉虫、蚯蚓等高蛋白鲜活动物饵料,保证蟾蜍不缺饲料。

【蟾蜍养殖技术关键环节】

1、建蟾蜍养殖场:场周围设围栏1米高。内设养殖池、产卵孵化池。面积大小以规模而定。保证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池中或池边留空地种植草坪或蔬菜,池中适量投养水生植物。饲养黄粉虫、蝇蛆、蚯蚓或安灯诱虫增加饵料。

2、人工繁殖蟾蜍:捕养中华大蟾蜍、花背蟾蜍和黑眶蟾蜍做种。成蟾在10℃产卵,每次产卵约5000粒,放孵化池中,水温18~24℃经3~4天孵出蝌蚪,加强饲养。

3、蟾蜍放养密度:每平方米小蝌蚪2000~4000只;20天减为500~1000只,幼蟾蜍30~40只。按不同发育阶段分池分群饲养。

4、蟾蜍饲料配制:刚孵出的小蝌蚪5天后以熟蛋黄、水蚤等新鲜适口饵料,日喂2次。幼蟾饲喂蝇蛆、蚯蚓、黄粉虫、球藻饵料。成蟾蜍食量大,可采用豆饼、糠麸 、面粉、鱼粉、槐叶粉配合饲

5、蟾蜍病害防治:蟾蜍病少,主要是防止老鼠、蛇、鸟等危害。搞好围栏、巡查,冬天将其转移到地洞或水下泥土中安全越冬。

篇四 懒蛤蟆养殖
蟾蜍全身都是宝养殖前景无限好

龙源期刊网 .cn

蟾蜍全身都是宝养殖前景无限好

作者:张伟

来源:《农村百事通》2015年第11期

蟾蜍,又叫癞蛤蟆、癞刺、癞疙宝等,属蟾蜍科的两栖动物,它是集药用、保健于一身的经济价值较高的动物。它身上提取的蟾酥以及蟾衣是我国紧缺的药材,因而它被誉为“蟾宝”。

一、市场前景

从蟾蜍身上采集到的蟾酥、蟾衣均具有很高的医药价值。蟾酥是由蟾蜍的头部耳后腺和背部皮肤腺分泌的白色乳浆加工而成的,是我国传统的名贵药材。它作为药材使用具有强心利尿、兴奋呼吸、消肿开窍、解毒治病、麻醉止痛等功能。蟾衣是蟾蜍自然脱落下的角质衣膜,它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镇静、利尿、壮阳、抗感冒病毒功效。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日趋严峻,野生蟾蜍数量急剧减少,随着国内外对蟾酥、蟾衣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蟾蜍的养殖将是一项前景十分广阔的项目。而且养殖蟾蜍具有以下优势:无论是水田、菜地、荒地、泥沼、坡地和林地,蟾蜍都能繁衍生息。蟾蜍以各类昆虫和浮游生物为食,繁殖力很强,养殖技术比较简单。

二、经济效益分析

养殖和加工蟾蜍投资小、产量高、利润丰厚,此处以养殖2000只蟾蜍为例,其主要经济效益分析如下:

(一)成本

1.蟾蜍成本:100克重的蟾蜍2000只,按10元/公斤计,投入成本为2000元。

2.养殖场地投资成本:一般2000~3000只蟾蜍养殖场地需1000平方米。场地四周需要用塑料膜围起防逃,购买塑料膜所需费用约500元,蜕蟾衣场地建设费用约2500元。即养殖场地建设成本共需3000元。

3.人工成本:一般养殖2000只蟾蜍仅需一个劳动力,如果养殖户自己养殖,此处成本可以不计。

以上各项成本合计为5000元。

(二)产值

1只活蟾蜍每年5月至10月可取蟾衣,每只蟾蜍每月至少可蜕蟾衣2张,2000只蟾蜍6个月可产蟾衣24000张,按蟾衣单重0.3克计,可产蟾衣7.2公斤,按整衣率80%计,可产整

篇五 懒蛤蟆养殖
养殖癞蛤蟆 致富千万家——记湖北伟华蟾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伟

篇六 懒蛤蟆养殖
蟾蜍俗称癞蛤蟆

【懒蛤蟆养殖】

●会议材料

特种养殖项目介绍:蟾蜍养殖

蟾蜍俗称癞蛤蟆,在动物分类学上属脊椎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蟾蜍科。本科现已有25个属300种左右,我国目前已知有2个属17个种和亚种,其中中华大蟾蜍分布最广,几乎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但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野生资源急剧减少,人工养殖蟾蜍已势在必行。

蟾蜍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经济动物。其全身是宝,蟾酥、干蟾、蟾衣、蟾头、蟾舌、蟾肝、蟾胆等均为名贵药材。

蟾蜍的耳后腺、皮肤腺分泌的白色浆液的干燥品叫蟾酥,是珍贵的中药材,内含多种生物成分,有解毒、消肿、止痛、强心利尿、抗癌、麻醉、抗辐射等功效,可治疗心力衰歇、口腔炎、咽喉炎、咽喉肿痛、皮肤癌等。目前德国已将蟾酥制剂用于临床治疗冠心病,日本以蟾酥为原料生产“救生丹”。我国著名的六神丸、梅花点舌丹、一粒牙痛丸、心宝、华蟾素注射液等50余种中成药中都有蟾酥成分。【懒蛤蟆养殖】

蟾蜍除去内脏的干燥尸体为干蟾皮,性寒、味苦,可用于治疗小儿疳积、慢性气管炎、咽喉肿痛、痈肿疗毒等症。近年来用于多种癌肿或配合化疗、放疗治癌,不仅能提高疗效,还能减轻副作用,改善血象。

蟾衣是蟾蜍自然脱下的角质衣膜,对慢性肝病、多种癌症、慢性气管炎、腹水、疗毒疮痈等有较好的疗效。

此外,蟾蜍的头、舌、肝、胆均可入药;同时蟾蜍的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还是营养丰富的保健佳肴

蟾蜍加工技术

一、蟾蜍的脱衣采集技术:

蟾蜍每年都脱壳一至二次,脱一次壳长大一次,脱壳时边脱边吃,脱完吃光。所以人们只知有蟾衣而很难采集到的原因就在于此。一般清明以后,蟾蜍陆续上岸苋食繁殖,芒种以后是蟾衣最佳采集期,因为从上岸到芒种,已基本完成了繁殖、休整、补食期,气温已达到25℃以上,蚯蚓昆虫已大量繁殖,食源广泛,蟾体健壮,应立即着手准备采集蟾衣的具体工作。

1、在室内用玻璃围成长2.5米,宽1.5米,高5米脱衣池3-5 个,池底水泥抹光,有一定坡度,每只池都设有下水道,以便于冲洗 ,每只池子上方安有照明设备,用于夜间操作照明。

2、将养殖池内一百克以上、四肢齐全、腹背无伤痕的蟾蜍放入脱衣池内,用清水冲洗其身上的泥土灰尘,水分干后喷纯中药制剂"脱衣素"。一般喷脱衣素后一百小时即四天开始脱皮。

3、脱衣前要时刻观察它们各种症状,一般要脱衣时表现有离群,单独停留,反应迟钝,外表变湿发亮等,反现这些症状,十分钟左右即开始脱衣。

4、蟾蜍脱衣时,一般先从背上开始,其后是头、后腿、腹部、前腿。当它脱完三条腿时,就是其它部位其它部分都已脱完,还有一条前腿时,立即用手把它抓起来,轻轻将剩余部分拉下,并将其口扒开,将已吃进但还没有来得及咽下的部分一起轻轻拿出来即是一个完整的蟾衣。

5、刚脱下的衣有粘液,应立即用清水轻轻漂洗干净,然后用不锈钢镊子把蟾衣放在事先准备好的25公分长、12公分宽的玻璃上轻轻拉开成标本模样,拉标本时用力要轻,不要拉破或拉不开,否则影响商品质量。标本制好后,放在室内凉干,或放入红外线消毒柜中烘干,一般有九成干即为成品,经包装密封保存或出售。

6、脱过衣的蟾蜍在另一个池内放两个时,待身上干后刮取蟾酥或放回养殖池内,如食料充足,饲养得法,到秋天或冬眠前可再取其衣,但已脱衣的短期内不能再取衣,因不足四个月再脱的衣得薄很薄,药用价值大,而且很难整理成型,没有商品价值。

二、蟾蜍的采集加工技术

1、制蜍夹:蜍夹可到药材公司购置铜、铝质夹、也可自制竹夹,选取一段二十厘米长,直径五至七厘米的优质竹筒,劈成两半,在两半的同一边,用合页连接起来(铁质合页要安在竹筒外侧),再在外侧装一根拉簧,用手一握即合成筒状,手松开时,由于拉簧的拉力作用,竹筒又分成两半,这样取酥夹就做好了。

2、采集:取蜍时间是每年麦收到晚秋,网捕或抓捕,然后集中取酥。取酥时,先洗 净蟾蜍身上的泥土,凉干水分,再用酥夹夹住耳后腺,适当用力一挤,就会有白色奖液喷射到酥夹内壁上,用力不要过大,否则会造成出血,污染蟾酥使之外观品质下降,酥夹边缘过于锐利也常会引起出血,可将酥夹边缘的棱角适当打磨。蟾蜍的左、右耳后的腺取酥完毕后,将蟾蜍放掉仍能正常生长,一般要将其放在距水塘五十米以外的田间、草坪处,切忌马上放入水中,以免伤口感染化脓而死。有坑塘的果园、菜田,也可人工放养蟾蜍,养采结合,这样既可利用蟾蜍消灭害虫,也可采集蟾酥增加收入。

3、加工:取蜍过程中,当附着在酥夹内壁上的呈胶冻状的酥浆有二十至三十克左右时,用竹片将酥浆刮成一团,在手指上沾些唾液,象捏面团似反复捏取,将酥浆团中的硬皮、硬块捏开,成均质状,再捏成直径五厘米左右的圆饼形,放在白布上阴干。在取酥、加工及晾干过程中,酥浆不能与铁器接触,否则会变黑而影响品质。当酥浆阴干至棕褐色或红棕色或红棕色半透明样时,即成为名贵中药蟾酥了。

三、蟾蜍的人工养殖

1、建场:养殖场地四周建立一至一点五米高的围墙,里面可设养殖池、 产卵池和孵化池。饲养池周围要有草坪或菜地,供蟾蜍捕食栖息;场地中要安装照明灯,夜晚引虫类供其捕食。

2 、繁殖:蟾蜍为卵生,繁殖能力较强。每年当水温为十摄氏度左右,空气相对湿度在百分之九十时产卵,每个雌体一次产卵量为五千枚左右,卵一般成双行地排列在管状的胶质卵带内,卵带缠绕于水草上。可将卵带放在孵化池中进行人工孵化。孵化时水温保持在十摄氏度以上,并随时调节水深,控制水温。遇寒流暴风雨等恶劣天气,可用塑料膜盖保温。

3、管理:养殖蟾蜍,要根据它的不同发育阶段分池分群饲喂,保持充足的饵料。幼蟾蜍的饵料是浮游生物,可将猪牛粪、蔬菜下脚料、屠宰场和食品厂的废弃物以及糠麸等投入池中,培植浮游生物;成蟾蜍主要以昆虫为食,可在养殖场内种植各种植物和夜间用灯光引诱昆虫,还可养殖场内堆积厩肥以孳生虫子为其提供食料。

四、关于蟾蜍脱衣技术问题

蟾蜍脱衣其实并不复杂,任何人可在1-2 小时内便可学会,关键的是要掌握科学方法。首先要选择成年、体健的蟾蜍,一般要求重量达80克以上四肢齐全,腹部、肢部无明显脱衣花纹。

其次在捕捉蟾蜍时应注意点:捕捉来的蟾蜍应散放,不宜长时间闷在袋子等物品中,对脱衣的蟾蜍不要喂任何食物,应保持养殖场池地面温度,做到每天喷二次水。蟾蜍脱衣要有

一个合适的气候环境,一般气温在20℃左右最为合适,因此4月到10 月底为蟾蜍脱衣的最佳期。脱衣可选择室内进行,也采取人工加温的办法。

提醒:目前已有少数人利用人们发财心切的心理,以传授技术、回收蟾衣为诱饵,诈骗钱财、坑害于人,敬请有关人员注意识别,莫要上当。

26回答者: 155102559

一、选择场地

养殖场地要选择在有水塘和水池,虫源比较丰富、气温比较暖和的地方。一般房前屋后,可利用废沟、废塘或水坑,也可选用排灌方便、水源充足、保水良好但偏瘦的稻田作养殖场。养殖场要用砖砌筑1.5米高的围墙,也可用薄膜或纱网作围墙,还可用铁丝或小山编制而成,以防蟾蜍逃遁。稻田进口宜用塑料纱网作水闸,以拦阴蝌蚪外逃。

二、引种

在养殖量很小的情况下,种蟾主要靠捕捉。成体蟾蜍多在3月底或4日上旬陆续离开冬眠洞穴,缓缓爬出水域。蟾蜍喜温暖、阴暗、潮湿的环境,通常白天栖息在沟边的草丛、土穴之中,或者屋后的砖瓦、石孔等阴暗潮湿之地,一般不易找到。下雨天或雨后,在河边的空地上或田园小路旁,往往很容易捕捉到。

春耕时节,在油菜地、绿肥地里以及秧田的小路上出现的蟾蜍也较多,这时可大量捕捉。在天气温暖、风静的夜晚,是捕捉蟾蜍的最好时期。每天傍晚天黑后2小时左右直到次日天亮,蟾蜍出来捕食昆虫,随时都可捉到蟾蜍,这时候蟾蜍最多的地方是房前屋后的空地上,尤其每晚半夜更活跃,有时几个小时就可捉到几十斤至几百斤的蟾蜍。

捕捉方法是,用较宽的竹夹轻轻夹住蟾蜍,装入竹篓或留有缝隙的木箱内,不要装入塑料袋闭容器中,以防闷死。晚上捕捉,可用三节电池的手电筒强光照射着蟾蜍,它就不会轻易跑掉。由于蟾蜍肢较短,跳跃能力差,一般都是缓慢爬行,因此只要发现,捕捉是很容易的,种蟾雌雄搭配比例,一般以3雌1雄为宜。受精率可达90%以上。放养密度每平方米1~2对。

三、饲养

蟾蜍的食料主要是昆虫,小型昆虫有粘虫、蚂蚁、蚜虫、蚊虫、蝽象、金龟子、象鼻虫、小地老虎、甲虫等;大型昆虫如蝼帖,大青叶蝉等。

人工饲养可用黑光灯诱虫或人工捕虫解决其饲种问题。此外,繁殖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也可解决蟾蜍的主食,也将猪、牛、人粪尿、蔬菜下脚料、厨房废水、屠宰场和食品厂的废弃物、肥水或糠等投入繁殖和饲养田内,以培养水质,促进藻类和浮游生物生长。还可以人工捕捉和打捞蝇粗,以满足其食用。

四、繁殖

每年2月底至3月,水温在11~15℃时,中华大蟾蜍即交配产卵,从冬眠中苏醒的蟾蜍,一般黄昏多集中在水塘岸边或水生植物及漂浮物上,雄体时而呜叫,时而移动身体,寻找雌体,雌体闻声而至。蟾蜍的繁殖能力很强,一只成年蟾蜍一年可产卵3~5千粒。【懒蛤蟆养殖】

人工繁殖要及时采卵,并将采得的卵尽快从水桶中放到饲养池塘或水田繁殖基地,以免堆积太久而闷死。放卵密度,一般每亩放500个卵带,每带平均2600粒卵,即每亩放卵130万粒左右。在水温18~24℃的条件下,受精卵经过3昼夜即可孵化成小蝌蚪,刚孵出的小蝌蚪,体形似鱼,有尾和外鳃。

【懒蛤蟆养殖】

待蝌蚪开口后,即可用煮热的蛋黄、馒头渣和菜叶等混合喂养。大约经过一个月后,可见到蝌蚪先出后肢,前肢芽被鳃盖隐盖住,从外形观察则不明显,后肢发育完备后,尾开始萎缩前出现前肢,蝌蚪内鳃逐渐萎缩,开始用肺呼吸,尾也逐渐变短而消失,背面出现疣状腺体,这就是经过变态后的幼蟾。幼蟾以小昆虫为食,喂养与成体基本相同。

五、蟾蜍越冬

蟾蜍越冬是人工养殖蟾蜍的关键,越冬存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饲养蟾蜍的产量和效益。目前,人们摸索出一种蟾蜍人造室外越冬池新方法。

选择块日照时间长,避风条件好,不积水的地方,挖一个边长135厘米见方,深50厘米的池,用木板做一个边长130厘米见方,高70厘米的木框(无底、无盖)。将木框装入坑池内,底部不宜过大,能让积水从间隙渗透掉为宜。

在距地面40厘米处,用长139厘米、宽50厘米的木板陋成一个小室。最底层填放落叶、稻草和土的混合物,中层填落叶、上层履盖稻草,下室放土,最后在池顶用铁丝间履盖住,并在池内插上温、湿度计。

蟾蜍在自然环境中,一般在田野、池塘旁比较潮湿避风、阳光照射比较充足的地方越冬,如环境不适,越冬死亡率很高。人工饲养,要做好越冬的保护工作。

【懒蛤蟆养殖】

蟾蜍养殖场宜建在长年有水的小河、溪流旁或池塘、湖泊及水库的周围。也可将池塘、水田加以改造利用,还可进行庭院养殖或大田放养。蟾蜍养殖场场址的选择必须注意如下几个的问题:

(一)周围环境

第一,自然环境僻静,冬暖夏凉;

第二,浮游动植物及昆虫资源丰富;

第三,通风、向阳;

第四,临近水域;

第五,排灌方便;

第六,无污染源。

(二)土质

【懒蛤蟆养殖】

蟾蜍养殖场最好建在粘质土壤上,这样建成的养殖池不必设置防水渗漏的设施。对渗水较快的土壤,修建养殖池时池底要铺垫厚的塑料布,上面垫20一30)厘米厚的三合土。将三合土夯实后,上面垫些松土。池壁四周要防渗漏。

(三)水源水质和排灌条件

1.水源水质江湖水、井水、地下水、水库水、山泉、溪水、自来水等均可。井水、地下水、自来水应在阳光下曝晒3-4天后,再引人养殖池。被农药、化肥或其他化学物质污染的水,不能用于养殖蟾蜍。

2.排灌条件养殖池池水的更换、排灌要方便,水位应能控制自如。要求暴雨时不涝不淹,干旱时能及时供水。

(四)电力与交通

电力供应要有保障,交通运输要便利。

(五)场地大小蟾蜍养殖场一般要有产卵池、幼蟾蜍池、成蟾蜍池及相应的活动场所,以及贮水池、孵化池、蝌蚪池、活饵料培育场、饲料加工场等。但家庭养殖时,可因陋就简。

篇七 懒蛤蟆养殖
蟾蜍

蟾蜍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经济动物。其全身是宝,蟾酥、干蟾、蟾衣、蟾头、蟾舌、蟾肝、蟾胆等均为名贵药材。 蟾蜍的耳后腺、皮肤腺分泌的白色浆液的干燥品叫蟾酥,是珍贵的中药材,内含多种生物成分,有解毒、消肿、止痛、强心利尿、抗癌、麻醉、抗辐射等功效,可治疗心力衰歇、口腔炎、咽喉炎、咽喉肿痛、皮肤癌等。目前德国已将蟾酥制剂用于临床治疗冠心病,日本以蟾酥为原料生产“救生丹”。我国著名的六神丸、梅花点舌丹、一粒牙痛丸、心宝、华蟾素注射液等50余种中成药中都有蟾酥成分。 蟾蜍除去内脏的干燥尸体为干蟾皮,性寒、味苦,可用于治疗小儿疳积、慢性气管炎、咽喉肿痛、痈肿疗毒等症。近年来用于多种癌肿或配合化疗、放疗治癌,不仅能提高疗效,还能减轻副作用,改善血象。 蟾衣是蟾蜍自然脱下的角质衣膜,对慢性肝病、多种癌症、慢性气管炎、腹水、疗毒疮痈等有较好的疗效。 此外,蟾蜍的头、舌、肝、胆均可入药;同时蟾蜍的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还是营养丰富的保健佳肴。 干蟾皮,是蟾蜍除去内脏的干体,性寒、味苦,可用于治疗小儿疳积、慢性气管炎、咽喉肿痛、痈肿疗毒等症。近年来用于多种癌肿或配合化疗、放疗治癌,不仅能提高疗效,还能减轻副作用,改善血象。 蟾衣,是蟾蜍脱下的角质衣膜,对慢性肝病、多种癌症、慢性气管炎、腹水、疗毒疮痈等有较好的疗效。 蟾蜍壳,是蛤蟆蜕下的角质衣膜,俗称“蟾衣”,《本草纲目》中称之为“蟾宝”,具有扶正固本,攻坚破淤,搞癌消肿之神效,在民间素有治疗肿瘤、乙肝、腹水等疑难杂症的“秘方”之美称 据上海科技出版社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中医学》载: 蟾蜍,味腥、温,有毒。归心经,具有解毒、止痛、开窍等功效。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 编《癌症独特秘方》中载:蟾皮性味腥、凉、微毒,功能解毒、利水、消胀、主治各种肿癌。 1999年经上海交大量子医学检测,特别对癌症、肝硬化、疼痛诸症的治疗有效含量成份超8千量价 上(凡有8千量价以上有免疫功能成份)。华夏出版社《中华医药全典》中载:蟾衣毒较轻,主要 用于疮疡肿毒及小儿疳积,现代常用治肿瘤。远方出版社《中草药大全》中介绍,蟾衣可治癌、白 血病、淋巴瘤等。 据民间应用调查,蟾衣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镇静、利尿、壮阳、抗感冒病毒的功效, 并对肝腹水、癌症有显效,对乙肝大三阳、小三阳可转阴,还能迅速有效地增强体质和提高免疫功能,促进人本代

谢自然平衡。服法请遵医嘱。 蟾衣是 蟾酥浆液的表皮包衣,孙思邈称:“蟾蜕(衣)除恶肿,神也”。李时珍《本草纲目》称:“蟾衣乃其蓄足五脏六腑之精气,吸纳天地阴阳之华宝,如若获之一,一切恶疾,未有不愈”。中医认为蟾衣具有解毒消肿、止痛、辟秽浊之功效,广泛用于疮痈肿毒、咽喉肿痛等的治疗。现代研究认为:蟾衣主主含蟾蜍二烯醇化合物,包括蟾毒配质及蟾蜍毒素,具有强心、升压、抗炎作用,蟾毒配质还有较强的麻醉作用。最近科研人员发现蟾衣还有抗肿瘤、抗病毒等多种神奇功能,可用于治疗多种恶性肿瘤、肝炎、带状疱疹、肝腹水、肾病、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等疑难杂症。 据医圣张仲景称:“蟾皆拾,衣不现,奇也”。几千年来,人们只知道蟾蜍能蜕衣,但始终拾不到蟾衣。近年,科研人员通过观察终于发现,蟾蜍在盛夏暴热的夜晚,借雷鸣电闪可蜕衣一次,且边蜕边吃,蜕完吃尽,极难采获,故而难于应用于临床。 近年来,各地先后开展人工养殖蟾蜍取得成功,养蟾取酥,养蟾取衣已变成现实,只要饲养者掌握了蟾蜍的蜕衣规律,利用特殊的蜕衣工具,可顺利地获得一张纯天然蟾衣。为此,人工大规模采集天然蟾衣资源再也不是神话。 中国早已利用蟾酥治疗多种疾病,但蟾酥中的多数成分可以合成或从其他方面获得。蟾蜍不像传说中那样会致疣。真蟾蜍多陆栖夜行,常留待在很小的地区内取食能捕到的昆虫或小动物。有些种类被引用防治害虫,以大蟾蜍的防虫效果最佳。 蟾蜍,又叫癞蛤蟆、大疥毒。这种动物是被人们所看不起,不少人认为蟾蜍是低能儿。它容颜丑陋,不时地在田埂道边钻来爬去。尽管人们不理解它,但它还是默默无闻地工作着。蟾蜍是农作物害虫的天敌,据科学家们观察研究,在消灭农作物害虫方面,它要胜过漂亮的青蛙,它一夜吃掉的害虫,要比青蛙多好几倍。癞蛤蟆平时栖息在小河池塘的岸边草丛内或石块间,白天藏匿在洞穴中不活动,清晨或夜间爬出来捕食。它捕食的对象是蜗牛、蛞蝓、蚂蚁、蝗虫和蟋蟀等。癫蛤蟆喜欢在早晨和黄昏或暴雨过后,出现在道旁或草地上。如被人们用脚碰一下,它会立即装死躺着一动不动。它的皮肤较厚具有防止体内水分过度蒸发和散失的作用,所以能长久居住在陆地上面不到水里去。每当冬季到来,它便潜入烂泥内,用发达的后肢掘土,在洞穴内冬眠。癞蛤蟆行动笨拙瞒跚,不善游泳。由于后肢较短,只能做小距离的、一般不超过20厘米的跳动。癞蛤蟆在入药方面也比青蛙高出一筹。我国第

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就记有癫蛤蟆的性味、归经和主治等方面内容。多 少年来,人们采集癞哈蟆耳下腺及皮肤腺分泌物,晾干制成蟾酥。蟾酥是我国的传统名贵药材之一,是六神丸、梅花点舌丹、一粒珠等31种中成药的主要原料。我国生产的蟾酥在国际布场上声望极高,每年出口5000多斤,可换得外汇500万美元。常见的蟾蜍,只不过拳头大小。可是在南美热带地区,却生活着世界上最大的癞蛤蟆,最大个体长约25厘米,为蟾中之王。蟾王不仅体型大,胃口也特别好,它常活动在成片的甘蔗田里,捕食各种害虫。固此,世界上许多产糖地区都把它请去与甘蔗的敌害作战,并取得了良好成绩。蟾王的足迹遍及西印度群岛、夏威夷群岛、菲律宾群岛、新几内亚、澳大利亚以及其他热带地区。每年为人类保护着相当十亿美元的财富。一只雌蟾王每年产卵38000枚左右,是两栖动物中产卵最多的一种。但有趣的是,它的蝌蚪却很小,仅1厘米长。蟾王不仅能巧妙地捕食各种害虫,也能很好地保护自己。它满身的疙瘩能分泌出一种有毒的液体,凡吃它的动物,一口咬上,马上产生火辣辣的的伤感觉,不得不将它吐出来。民间传说月中有蟾蜍,故把月宫唤作蟾宫。诗人写道:“鲛室影寒珠有泪,蟾宫风散桂飘香”。月亮上是否有蟾,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人能登月,这个谜自然被揭开了。 医道 蟾衣是中药宝库中一味新兴药物。通过对蟾衣有效成分的提取及深加工,可研制出一批新型成药及注射剂,其临床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caijingleikaoshi/856686.html

    热门标签

    H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