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书的作用的诗

| 高三 |

【www.guakaob.com--高三】

古典诗歌写景的作用
描写书的作用的诗 第一篇

高三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八)

古典诗歌写景的作用

景,是诗歌表达感情的重要凭依,理解诗歌中的景对我们把握一首诗的思想感情非常重要。如何理解诗歌中的景?首先看诗歌是如何描写景的,然后分析其具有怎样的特点,最后把握其作用。下面,我们将从写景的作用、写景的方法、景与情的关系等三个方面帮助大家理解诗歌中的景。

诗歌中写景的作用,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虑:对表现人物的作用、对表达感情的作用、结构上的作用。具体的说,其作用主要有渲染烘托、对比反衬、借景抒情、起兴、过渡、以景结情、点明时令和地点等。

所谓渲染烘托,就是通过景物描写渲染一种环境氛围,用这种环境氛围来烘托人物的心情。所谓对比衬托,就是通过描写情感基调与诗歌中人物情感不同甚至是相反的景物,让两者形成对比,从反面衬托突出作者的感情。这两个作用在前面已有谈及,这里不再赘述。我们着重介绍其它的几个作用。

(一)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是诗歌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即借助景物描写来表达感情。它和烘托的不同在于:烘托是通过环境的描写使人物形象更突出更具有感染力,它是表现人物的方法;借物抒情则是一种抒情方式,指的是诗人在创作时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而借助景这个媒介来表达感情。请看下面两首诗: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王维的《山居秋暝》是一首以写景为主的山水诗,诗歌借助视觉、听觉从动和静两个方面表现了清新、恬静、自然的秋晚山中之景,从而表现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喜爱和其内心的宁静恬淡,是典型的借景抒情的诗歌。

王建的诗从题目“十五夜望月”看,我们即可知道它是一首以表现人为主的诗,因为题目中“望月”一词告诉我们的就是人物的行为。读完全诗,我们可以发现这是一首以表达

思乡之情为内容的诗歌。这首诗的前两句也是写景,通过被月光照得雪白的庭院地面、书上栖息的乌鸦、冷露和被露水打湿的桂花,描写了一幅中秋月夜图,其目的则在于渲染一种寂静清冷的氛围,烘托作者思乡的孤寂。

一般来说,借景抒情的诗是以写景为主的,也就说景是诗人要着重表现的对象,诗人的思想感情往往隐藏于景物描写之中;而如果诗歌是以表现人物为主,不管这个人物是作者自己还是其塑造的对象,那么诗中的景则往往是诗人为烘托人物所进行的环境描写。

(二)起兴。

起兴,又叫“兴”。朱熹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简单的说,“兴”的作用就是“引”,用其它的事物来引出所要表现的事物。因为它起的是“引”的作用,所以它往往在诗歌或各节(如果是比较长分节的诗的话)开头。诗歌中的景物描写也有“兴”的作用。如苏轼的《东坡》一诗:【描写书的作用的诗】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第一句“雨洗东坡月色清”描写了一幅清净、幽寂的雨后月下东坡图,正是这样的美景让自称“野人”的诗人在“市人行尽”之后出了门。也就说,描写“雨洗东坡月色清”的景色引出了“市人行尽野人行”一句对诗人行为的叙述,这样,第一句的写景就有了起兴的作用。

再如柳永的《减字木兰花》:

花心柳眼。郎似游丝常惹绊。慵困谁怜。绣线金针不喜穿。 深房密宴。争向好天多聚散。绿锁窗前。几日春愁废管弦。

第一句“花心柳眼”是写景:“花心”是说花开放了,花蕊露出来了;“柳眼”是说柳枝刚刚吐芽,像睁开睡眼一样。作者描写这样一幅初春美景有何用意?我们看第二句“郎似游丝常惹绊”,这是抒情主人公发出的感慨,她为何突然会发出如此的感慨?因为第一句所写之景。看到眼前的“柳”,不仅让抒情主人公产生了对“郎”的思念,尤其是如丝的柳枝更让其联想到在外游荡的“郎”就像“游丝”常常被其他人事羁绊而不能与自己团聚,于是她不由得发出“郎似游丝常惹绊”的感慨。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词的上片是抒情主人公触景生情,其“情”是由眼前之景引发的,于是这个景就有了“兴”的作用。

其实,不只是这首诗,在触景生情的诗中,景的描写往往会有起兴的作用。因为既然是触景生情,那么景就是情生发的由头,也就是说是眼前之景引出了作者(或抒情主人公)之情,这样,景就有了起兴的作用。晏几道《思远人》一词也是触景生情。词中的第一句“红叶黄花秋意晚”也有起兴的作用,为什么?因为正是看到“红叶黄花”让抒情主人公意识到时已深秋,她才自然产生了对千里之外的“行客”冷暖的担心与挂念,所谓“千里念行客”是也。像这样的诗词还有很多,大家不妨自己找找。

(三)过渡。

在说景物描写在诗歌中的过渡作用之前,我们先得明白一点:就像我们的感情会因为环境的变换而变化一样,在诗中,诗人的感情也可能受眼前之景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也就说,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或喜或悲或忧或乐可能是单纯的,也可能是忽喜忽悲忽忧忽乐有所变化的。如果在一首诗中,诗人的感情有变化,那么眼前之景就可能是导致其情感变化的原因。这样,处于诗歌情感变化之间的景物描写就可能具有过渡的作用。比如下面这首诗。

题盘豆驿水馆后轩① 韦庄

极目晴川展画屏,地从桃塞接蒲城。滩头鹭占清波立,原上人侵落照耕。

去雁数行天际没,孤云一点净中生。冯轩尽日不回首,楚水吴山无限情。

【注】①韦庄,唐末诗人,曾因战乱避祸于江南。盘豆驿,古驿站名,在今河南灵宝。

这首诗的题目为“题盘豆驿水馆后轩”,前三联写景,尾联抒情。在写景的三联中,首联和颔联描写的是盘豆驿周围清丽恬静的如画美景:滩头清波中鹭鸟静立,农人披着夕照在原上耕田。尾联所抒之情很好把握:表达对江南的思念与依恋之情。那么,前两联的如画美景与尾联的哀情是如何被诗人巧妙的统一起来的呢?就是借助第三联。此联描写消失在天际的南飞去雁和净空中产生的一点孤云,引起了诗人的漂泊孤独之感和其对江南的思念,这就实现由景到情的过渡,从前两联对盘豆驿周围美景的描写转入到尾联对江南思念和依恋之情的抒写。

(四)以景结情。

以景结情,是诗歌结尾的一种方式,是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突然转为写景,以景代情结束全诗。使用此种技巧可以让读者在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使诗歌韵味无穷,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此时无情胜有情”的艺术效果。

【描写书的作用的诗】

如,王昌龄的《从军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描写书的作用的诗】

诗歌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么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来表现“不尽”之愁呢?诗人于尾句却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对此,你会生出什么感想?是无限的乡愁?是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忧怨?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的空间。

古典诗歌中,这种结尾方式是非常多的,我们再看一首。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这是许浑在宣城送别友人后写的一首诗。第一句写友人乘舟离去。古代有唱歌送行的习俗。“劳歌”,原本指在劳劳亭(旧址在今南京市南面,也是一个著名的送别之地)送客时唱的歌,后来遂成为送别歌的代称。劳歌一曲,缆解舟行,从送别者眼中写出一种匆遽而无奈的情景气氛。第二句写友人乘舟出发后所见江上景色。时值深秋,两岸青山,霜林尽染,满目红叶丹枫,映衬着一江碧绿的秋水,显得色彩格外鲜艳。这明丽之景乍看似与别离之情不大协调,实际上前者恰恰是对后者的有力反衬。景色越美,越显出欢聚的可恋,别离的难堪,大好秋光反倒成为添愁增恨的因素了。这一句并没有直接写到友人的行舟。但通过“水急流”的刻画,舟行的迅疾读者可以想见,诗人目送行舟穿行于夹岸青山红叶的江面上的情景也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朋友乘舟走远后,诗人并没有离开送别的谢亭,而是在原地小憩了一会。别前喝了点酒,微有醉意,朋友走后,心绪不佳,竟不胜酒力睡着了。一觉醒来,已是薄暮时分。天色变了,下起了雨,四望一片迷蒙。眼前的江面,两岸的青山红叶都已经笼罩在蒙蒙雨雾和沉沉暮色之中。而朋友的船,此刻更不知道随着急流驶到云山雾嶂之外的什么地方去了。暮色的苍茫黯淡,风雨的迷蒙凄清,酒醒后的朦胧,追忆别时情景所感到的怅惘空虚,使诗人此刻的情怀特别凄黯孤寂,感到无法承受这种环境气氛的包围,于是默默无言地独自从风雨笼罩的西楼上走了下来。第三句极写别后酒醒的怅惘空寂,第四句却并不接着直抒离愁,而是宕开写景。但由于这景物所特具的凄黯迷茫色彩与诗人当时的心境正相契合,因此读者完全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的萧瑟凄清情怀。这样借景抒情,以景结情,比起直抒别情的难堪来,不但更蕴藉,更有感染力,而且使结尾别具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韵。

这里需要强调两点:一,所谓的以景结情,必须是结句之前的一句是在议论或抒情,结句突然由议论或抒情宕开转而写景,若前面都是写景,则最后一句虽然写景也不能算作以景结情;二,凡以景结情的句子从抒情角度来说,一般都是借景抒情。

(五)借景物描写点名时令、地点或天气状况等。

诗歌讲求含蓄形象,不仅在表达思想感情上如此,就是在交代时令、地点和天气状况时也常常不直说而用景物描写来表明。如柳永《雨霖铃》的开头“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不仅描写送别时凄凉感伤的环境,还有交代时令(秋天的一个傍晚)、地点(长亭)、天气状况(骤雨初歇)的作用。再如杜甫《蜀相》一诗的第二句“锦官城外柏森森”,它是对第一句“丞相祠堂何处寻”的回答,因此首先是在交代武侯祠的位置,同时它也描写了祠堂环境的肃穆,表现了诗人参观祠堂时崇敬、庄重的态度。还如李白的《听蜀僧浚弹琴》的结句“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首先是对时间和天气情况的交代,诗人用“不觉”统领这两句交代时间和天气情况的诗句就表现出了自己听琴时陶醉的状态,从侧面烘托蜀僧琴艺之高超。景物描写的这个作用很好理解,不再多说。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写景的这几个作用是从不同角度总结的,渲染烘托与对比反衬是表现人物的方法,借景抒情是抒情方式,起兴、过渡、以景结情是结构方法,因此,同样的写景,从不同角度看,其作用可能不同,或者说,一首诗中的景物描写可能同时兼有几个作用。

练习:

1.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元曲前三句的景物描写对表达感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这首元曲的第一句和第三句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等六种景物描写了冬天傍晚萧疏、冷寂的旅途景象,渲染一种凄清衰颓的氛围,烘托作者因长时旅行而产生的孤独、凄凉、愁苦感情;第二句则用“小桥”、“流水”、“人家”描写了清丽、安适、温馨的画面,通过反衬使作者的孤独、凄凉、愁苦更为突出。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江晚景 张九龄

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征路那①逢此,春心益渺然②。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注】①那:同“哪”。②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

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

本诗首联描绘了树木繁茂、落霞与夕阳交相辉映的春江晚景,色彩艳丽,含蓄地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情;颔联则直接抒发作者在征路上见到美景时喜出望外的心情。两联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3.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潇潇,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吴松:即吴淞,江名。

例谈古典诗词中细节描写的作用
描写书的作用的诗 第二篇

所谓细节,是指文学作品中细腻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组成单位,它是构成艺术整体的基本要素。在人物刻画方面,它一般指人物细小的动作、简短的话语、细微的表情等。

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因细节描写具有见微知著的效果,能够精当地刻画鲜明的艺术形象,不仅长篇大论的小说离不开细节描写,短小精悍的古典诗词也常常与它分不开。细节一旦被诗人捕捉到手恰当入句,活生生的细节就恰如小小水珠折射的太阳的光芒,给古典诗词以飞动凝练、摇曳多姿的神韵,它独特的艺术功能,会使整首诗篇大放异彩,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一、古典诗词的人物形象刻画中运用细节,既凝练又生动

古典诗词的人物形象刻画,不能做到十分完备和细致,它往往会抓住人物的一个典型细节,通过简练的笔法,精当地刻画人物形象,准确地表现人物性格。如果缺乏必要的细节描写,人物形象就会单薄、干枯、模糊。细节描写成功与否,关系到能不能把人物写活。一个好的细节描写,就会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如崔颢在《长干曲》(其一)中就成功地运用了细节描写: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作者抓住人生片断中富有戏剧性的一刹那,仅用口吻传神,就把女主角的音容笑貌,写得活灵活现。诗一开头单刀直入,让女主角出口问人,不待回话,即自报家门。通过这种不平凡的表现手法,成功地刻画了热情中蕴柔美,大胆中含羞怯,率直中寓婉曲的性格特征,在读者心中立起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可爱动人的舟女形象。可以说,细节描写达到了既凝练集中又鲜明饱满的艺术高度。

二、表情达意重细节,表达真情实感

诗歌是一种情感的艺术,是作者思想与情感的投射,人们常说的“诗言志”就是这个道理。细节能够表达真情实感,传达出别样的神韵。如赵师秀的《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闲敲棋子落灯花”,就是一个生动的细节描写,诗人深夜约客客不至,孤独一人,下棋不成,所以“闲敲棋子”。诗句虽然只写了诗人一个小小的动作,然而在这个动作中,将焦躁而期望的心情描绘得细致入微。人在孤寂焦虑的时候,往往会下意识地做一些单调机械的动作。棋子本不是敲的,但此刻用来敲打,正体现了孤寂中的苦闷;“闲”字说明无聊,而正是在这个“闲”字的背后,隐含着诗人的失意;“落灯花”固然是敲棋所致,但也委婉地表现了灯芯燃久、期客时长的情形,也同样表现了诗人怅然、失望的情绪。诗的末句是一个小小的衬垫,却令全诗大为生色。细节写得深蕴含蓄。余味曲包,在与人约会而久候不至的情形下,诗人所产生的情绪,尽在不言中。

又如苏轼在为怀念亡妻而作《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的下阙中: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其中“夜来幽梦忽还乡”句以写梦境与妻子相逢的情景。作者选取妻子生前闺房生活的细节来描写,凸显妻子临窗而坐,对镜梳妆的场景,表现了昔日夫妻恩爱幸福的生活,也反衬出如今“无处话凄凉”的悲伤。蓦然相逢,“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酸甜苦辣霎时涌上心头,相互在这默默无言中倾诉十年的痛苦。诗人正是通过人物动作、神态、心理的描写传达出别样的神韵,引起读者不尽的想象。

三、细节反映思想内容小中见大,内涵丰富

细节虽小,却能小中见大,以一当十,见微而知著,其中包含丰富的思想内容。如王驾《社日》: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作者没有正面描写社日场面,而是通过富有典型意义和形象暗示作用的生活细节写社日景象,笔墨很少,反映的内容却极为丰富。细节“半掩扉”是很有表现力的,它告诉读者,村民都不在家,门都半掩着。“半掩”门而不上锁,可见民风淳朴,丰年富足,同时又暗示出村民家家都参加社日去了。“半掩扉”,如果是说猪圈、鸡舍的门半开着,那说明家禽家畜都放养了,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得出村前村后鸡鸭成群的景象。粮食丰收、六畜兴旺正是村民欢庆社日的原因。细节“家家扶得醉人归”也颇为别致,我们由此也可以联系到社日欢乐的场面,村民观社的兴高采烈。一个“扶”字,一字千文,把村民畅饮后的醉态、丰收的喜悦、节日的盛况,庄稼人淳朴的形象和浓郁的生活气息,都一一表现出来了,很有感染力。通过这些细节的渲染,也流露出作者的喜悦、赞赏之情。

又如张籍的《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本诗表现的是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前三句平平常常,“意万重”也好,“说不尽”也好,只是一般地直抒胸臆,动人的亮点在最后一句“行人临发又开封”,它使境界突现,形神毕露,难怪潘德舆在《养一斋诗话》中,推崇为“七绝之绝境,盛唐巨手到此者亦罕”。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这是乡愁诗,通过叙述写信前后的心情,表达乡愁之深。此处运用细节描写,使诗歌走出平庸,平中见奇,有点铁成金之妙。

四、细节表现诗歌主旨,含蓄隽永,意蕴无穷

好的细节描写,往往含蓄隽永,意在言外,“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发人深思,耐人寻味,成为表现主旨或某种思想倾向的有力手段。如李商隐《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夜半前席”是一个有趣的细节描写,把文帝当时那种虚心垂询、凝神倾听,以至于不觉移坐席向前而就之的情状,描绘得惟妙惟肖,使历史陈迹变成了充满生活气息、鲜明可触的画面,并且承转的艺术处理得到了落实,通过细节的“承”把文帝由“求”贤而“访”而“赞”的“重贤”云梯升到最高处而“转”,至篇末方知“虚前席”的“重贤”,并非为国计民生,汉代帝王虽能求贤却不知真贤。这个细节写得准确生动,言有尽而意无穷,成了全诗的枢纽,起到了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作用,加强了诗篇的讽刺意义,也有助于表现作者的思想倾向:反映唐代的社会现实——唐代帝王也正像汉文帝那样,表面似开明,实质昏聩无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又如杜牧的《过华清宫绝句》: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通过描写千里送荔枝进皇宫表现了百姓对统治者奢侈荒诞生活的不满。诗人仅摄取杨贵妃看到跑马飞送荔枝的人发出会心一笑的细节入诗,一切尽在不言中了。诗人的隐讽态度在于“妃子笑”与“无人知”,由此可见,千里迢迢飞送荔枝,完全为了博得一人的欢心,至于外人是不知内情的,看到快马飞驰的紧急情况,或许以为是为了军国大事呢?“妃子笑”的细节,对诗歌讽刺的主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总之,古典诗词中的细节描写比比皆是,它的作用如电影的特写镜头,将灵动而富于情趣的画面定格成永恒。

探究古诗词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描写书的作用的诗 第三篇

2012年中考语文复习古诗鉴赏之

探究古诗词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考试要求】

领悟并感受古诗词中的意境和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中国是诗的国度。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最灿烂的明珠,源远流长的古诗文是祖国文化经久不衰的文化瑰宝,那一曲曲动人心弦的诗词给了我们最美好的享受,那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给了我们无尽的教益。一花一木皆入景,万水千山总是情。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究古诗词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二、考试内容

1.考查范围由课内逐渐向课外延伸;【描写书的作用的诗】

2.由对一般性识记和理发的考查转向以欣赏能力为重点的考查;

3.由单一的客观性选择题转向以主观性表述题为主的多类型考查题。

【考点回顾】

【2009年扬州卷】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丰乐亭游春 ·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鸟啼,清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这两首诗都写春天景物,但时段不同,白居易写的是____时的景物,欧阳修写的是_____时的景物。

早春 暮春

【2011年宿迁卷】

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的特点?梅子、芭蕉、柳花。

【2010年上海卷】

(甲)约客 (乙) 雨晴

赵师秀 王驾

黄梅时节家家雨, 雨前初见花间蕊,

青草池塘处处蛙。 雨后全无叶底花。

有约不来过夜半, 蜂蝶纷纷过墙去,

闲敲棋子落灯花。 却疑春色在邻家。

甲、乙两首诗描写了不同季节的景物。仔细阅读后填写下列表格。

(一)景物体现季节特征:

春: 燕、莺、蜂、蝶„„

青草、绿柳、桃花、红杏„„

繁花、落红„„

夏: 圆月、菊花、枫叶、霜、雁„„

秋:莲

冬:梅花、雪„„

2012盐城市《中考说明》(P30)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诗人奉命出使边塞的时间是哪个季节?依据是什么?

春天,从“归雁入胡天”一句可知。

2012盐城市《中考说明》(P33)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联系全词,说说“塞下秋来风景异”写了哪些“风景”?“异”在何处?用自己的话概括。

雁去 长烟 落日 边声 千嶂 城闭 异寒 异声 异势长烟落日孤城闭

(二)景物体现地域特征:

边塞诗的常见意象:

胡雁、黄沙、大漠、关山、黄河、胡天

烽火、狼烟、铠甲、长城、孤城、边城

胡琴、琵琶、羌笛

„„

【描写书的作用的诗】

【2011年连云港卷】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从诗句中“边、属国、居延、征蓬、汉塞、胡天、大漠、孤烟、长河、萧关、都护、燕然”等词语看出这是一首边塞诗。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丰乐亭游春 ·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鸟啼,清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这两首诗都借景抒情,分别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 《钱塘湖春行》通过描写西湖蓬蓬勃勃的春意,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景色无比赞美和喜爱之情。

《丰乐亭游春》表达了诗人珍惜春天、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2012盐城市《中考说明》(P34)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词人精心选择了西坠的夕阳、_____、_____以及徘徊于小园的诗人,构成一组优美的画面,把自然风光和____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____的情怀。

(三)景物折射人物情感:

思乡:明月、鸿雁、日暮、烟波、家书„„

送别:杨柳、长亭„„

爱情:红豆、鸳鸯„„

言志:梅、菊、莲„„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

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抒发了诗人的羁旅愁思。

解说:这首诗通过细致传神的景物描写,揭示出客观事物的特殊联系,同时表达了自己的独特感受。诗人先描绘暮霭迷濛的江边洲渚 ,指出夜宿建德江的时间、地点。接着,更具体地描写泊舟烟渚上所见的江天景色。先写远景,再写近景,层次分明。“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两句,是很精彩的景句。因为原野空旷,视野广阔,以致造成远天低于近树的错觉,因为江水清澈,月影浮荡在江中,人在船上,江月仿佛和人更接近了。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景致,诗人

只以十个字,便细致、逼真地描绘出来了。没有锐敏的观察力和白描传神的表现力,就不可能把由于野旷和江清而引起的天与树、月与人的关系变化,描绘得那么准确、生动。

【方法归纳】

1.找出诗中写到的景物,明确景物的特点。 (明意象)

2.展开联想,根据诗中的景物在自己的头脑中构建诗中所展示的画面,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品意境)

3.把自己融入意境中,想象作者处于其中,会有怎样的感情。 (悟情感) 课堂练习:

【2010年扬州卷】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诗中的“寒鸦飞尽水悠悠”是怎样将诗人的感情表达得含蓄动人的?

答:

示例一:这句诗融情入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等),点点寒鸦飞尽,只剩下悠

悠江水流向

远方,景物中寄寓诗人心中的孤寂哀愁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含蓄动人。

示例二:这句诗语言精练传神。如“尽”,诗人长久独立江边,连点点寒鸦都飞尽了还不忍离去,可以看出诗人对友人情意的深长。或如“悠悠”,写思念之情像悠悠江水一样绵长,言有尽而意无穷。

评分标准及说明:能扣住表达的手法或语言分析,1分;能联系诗歌分析,内容不空洞,1分;答题语言,简明通顺,1分。

意境相同的诗句:

例句:

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011年陕西卷】

西归绝句

元稹

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

两纸京书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

【注】①本诗作于元和十年元稹从被贬地奉召还京途中。②书:信。指元稹的好友李复言和白居易的书信。

景语皆情语,第四句以景语收住全篇。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描述并说说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2.(诗人临水读罢友人书信)猛一抬头,忽见岸上嫣红一片。放眼远眺,只见商山开满桃花,春色妍丽,喜悦之情更为浓郁。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

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山夜晚异常幽静的景象,作者采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写花落,月出,鸟鸣,全诗表达了作者对山中春景的喜爱之情或闲适恬静的情致,陶然忘我的心境,摈弃世尘的隐愿。

三、课堂小结

描写书的诗句
描写书的作用的诗 第四篇

1、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2、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4、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描写书的诗句

5、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

6、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8、冬读书,年去忙,翻古典,细思量。

9、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坐舟。

1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11、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描写书的诗句

12、故书不厌百回读,1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14、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15、秋读书,玉露凉,钻科研,学文章。

16、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蠹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

1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18、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19、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0、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

2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2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24、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25、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26、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27、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描写书的精美诗句
描写书的作用的诗 第五篇

1、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蠹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

2、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3、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描写书的精美诗句

4、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5、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6、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7、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8、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

9、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10、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描写书的精美诗句

11、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12、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13、发奋识遍天下字,1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15、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16、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1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8、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19、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2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2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坐舟。

22、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23、秋读书,玉露凉,钻科研,学文章。

24、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25、冬读书,年去忙,翻古典,细思量。

26、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

2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描写惬意的诗
描写书的作用的诗 第六篇

篇一:独享、一个人的惬意
 

作者:婉如@一梦
 

一个人的时候很好
会有很多的意念和感受
回想曾经走过我身边的人
曾经吸引过我的风景
曾经的曾经。。。。描写惬意的诗。。。
 

流年里记忆的点点滴滴
犹如雨点般萦盈在脑际
平静的心
泛起层层涟漪
我感觉
每天身处城市喧嚣中的我们
只有一个人的时候
才会有心灵最真实的感受。。。。。描写惬意的诗。。
 

一个人的时候
手捧一本喜欢的书
萦一怀激动的心情
小心的翻着那神秘的心页
淡淡的馨香
淡淡的文字
淡淡的思绪
 

一个人的时候
循环播放一首醉人的音乐
品着淡淡幽香的清茶
用心聆听安恬里一莲蓬的心事
悠悠的旋律
悠悠的节奏
悠悠的情怀
 

一个人的时候
可以想自己所想
可以做自己所做
可以感自己所感
可以悟自己所悟
 

一个人的时候
任思绪飘渺
如蝶舞翩翩
萦一怀揉揉地思念
与心灵对望。。。。。。
这又何尝不是一道心灵上的靓丽风景
 

独享一个人的生活
尽情的享受吧!
一个人的那份安恬与惬意!!
 


篇二:惬意
 

作者:灵动的夜莺
 

不畏岁月艰险
透支的身体
在近乎累赘的陈年往事里
如何分清情与爱的界限
即便孤独来袭
即便是无中生有
又怎能驾驭红尘
殆尽的那许真情
如何再生些许爱的雨露
痛还是一样的痛
心灵的创伤
一世还许是永久
难愈合的伤口
只有隐藏
让微笑以肤浅的形式
铺于颜面
就以梦寐
梦中与你
相拥缠绵
还许是
惬意万分
 


篇三:惬意
 

作者:紫色圆舞曲
 

指间流浪着缭绕的轻柔,
猜,谁的脸庞挂满了晶莹。
叶子细语老树,
暮夕离你而去,
扬起碎而迷离的光点,
那是这一春明媚的太阳。
墙沿上猫咪慵懒的伸着爪子,
斑驳一片树影摇曳。
大喊一声,
惊慌了慵懒的猫咪,
笑容随风飘散在空气里。
 


篇四:惬意
 

作者:夏玄月
 

梨花飘香的空气,纯白温柔
花瓣伴随着音乐飞舞
躺在草地上,听风呼吸
阳光洒在身上碎落成一面湖
我投映在天空中的影子,似远又近
如水纹般在你的波心荡漾
踏着优美的步伐,漫步云野
那样的满足与幸福
无论天晴或雨天
让快乐攀上你的心头
 


篇五:谓惬意
 

作者:顾利娜
 

笔尖一点香
风来香
眉翘一抹愁
自心头
 

头顶一片蓝
是天蓝
眸恋一缕烟
念云烟
 

苦笑蹉跎一段愁
回首方知已成舟
 

谓孤独
不惬意也
一点香
一抹愁
一片蓝
一缕烟
 

可有人知其中幽
 


篇六:惬意
 

作者:中国元素
 

此刻,是如此的惬意
一个人的空间
 

轻轻地把门关上,一个人静静沉思
手指不听使唤地和键盘依偎在一起
 

天气渐渐变暖,泡上一杯凉茶,享受其中
 

此刻,很轻松,很愉快
回忆往事
 

我来时的路长满了厚厚的茧……
 

想象美好的未来
梦里,生命正踏上一场漫长的旅行
去吧,所有的孤独在一步步缩短
看啊,所有的寂寞在一天天变绿
风景旖旎的天涯终被我握紧
 

只有外面的风在一丝丝的飘来
苍穹蓝底白花的明丽薄衫
番石榴如大头针般的白色花蕊洒了我一头
我就是那个坐在白云上的男人

描写山水景色的诗句
描写书的作用的诗 第七篇

1、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4、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描写山水景色的诗句。——李清照<夏日绝句>

5、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6、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7、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8、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9、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0、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11、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描写山水景色的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1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3、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木兰辞>

14、种豆南山下,15、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16、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7、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18、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19、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20、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2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2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2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25、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6、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2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8、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关雎>

29、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0、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3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33、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34、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3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本文来源:http://www.guakaob.com/gaozhong/693132.html